飞枝记-第一百六十七章风萧萧兮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海棠警觉的左右看看,方悄声道:

    “世子发令不准走露风声,违者打杀了事,昨夜表小姐差点跳湖,被世子救下后喂了药,一直到现在还未醒,所以我也就起早点,怕世子有什么要吩咐的。”

    戈唱一听便觉得自己还是不去为好,便把东西给海棠让直接送去楼上,顺便转达高世君的命令。

    又吩咐小四去准备吃的和水囊,一般早上都会有包子馒头什么的,最好分放到布袋里,和水一起各准备十份。

    小四也未多问便去安排了,戈唱又看看岸上,高木似乎带了两个人正在马匹旁边说着什么……这里离歙县还有一大段距离,跑到最快也要深更半夜了吧?

    等回到房里,高世君已经自行把衣服穿好了,戈唱赶紧过去给他梳头,本来闭着眼面容沉沉,不一会忽然道:

    “我会留高木下来,你有什么事就找他。”

    戈唱下意思脱口而出:

    “高木留下来?那你怎么办?”

    高世君对她的关切颇为受用,微带笑意道:

    “他面熟,不宜去夏家,何况我带的也都是好手,另外衙门会来人,你应付着就是。”

    戈唱惊道:

    “是这里的县衙吗?”

    “等我走后高木才会派人去通知,知县估计自己担不起,至少会带着知州,也会通知知府,我需要府衙知道我来了,不过不想他们插手,也不能让他们跟到夏家,他们到了你只管拖着,有什么和高木商议就是。”

    “拖着?那……我们不去夏家了吗?”

    高世君闭上了眼,声音也低沉下去:

    “你们去只会给我增加负担,我顶多一天一夜便能解决夏家那边,你们打点好,届时我们直接在临安汇合即可。”

    原来如此。

    不过听他一说,似乎他这一去十分凶险啊……戈唱看向高世君,神色不悲不喜,仿佛黎明前的寂静,不由柔声道:

    “我让准备了干粮水囊,你一路多加小心。”

    高世君面对她的乖巧颇为窝心,虽然平日小脾气挺多,不过每每关键时机还是靠得住的,发髻束好,戈唱看他要骑马便只给他绑了缎带,不想他却道:

    “把那只羊脂玉簪子给我别上。”

    戈唱知道是指那只常年跟随他的簪子,他今日穿着一身藏蓝色斜襟缎面暗绣云纹直缀,腰带上是镂空螭龙纹羊脂玉带头,跟这只簪子倒很相配。

    她将簪子插进去,又将马鞭拿给他,高世君这才站起身,正眼一看,觉得他别上这只簪子时有一种仪式感,难道是因为梨儿送的?

    戈唱不置可否。

    高世君身姿挺拔,虽然穿着平常,但跟身着世子冠服似的一般威仪,她想了想便将自己的凫靥裘斗篷解下来系到他身上,高世君愣了下,略带探究的望了她一眼,戈唱顿觉尴尬,立即解释道:

    “你的破了……外面冷……”

    高世君波澜不惊的“嗯”了一声,这才铿锵转身,昂首阔步走了出去。

    甲板上已站了一排护卫,个个高大魁梧,姿态庄严,全部穿着黑色绸缎的短打,腰上都别着马鞭。

    旁边是不明所以的吴锋、常三,俩人脸上惊疑不定,高木也在其中,镇定淡然,戈唱见护卫们每人都拿上了水囊和食袋便放了心。

    她又将额外准备的食盒放到马车里,回身时夏芷若穿着斗篷,戴着连着斗篷的昭君帽兜,几乎看不到脸,由松萝紫汀扶着,经过身边时她躬身行礼,对方却完全没看到似的上了马车。

    高世君不发一语,面容肃穆的扫视了护卫们一眼,然后便气宇轩昂的走向岸边,众人步伐整齐的跟在他身后,到堤岸后头也不回跨上马匹便扬长而去了。

    戈唱长叹口气,回去时高木正站在甲板上遥望着世子离开的方向,从高世君嘴里得知他们曾经的遭遇,她心理还是很同情的,走到跟前时便招呼道:

    “用过早膳了吗?”

    高木带着斗笠,这些天来来回回的奔波,让他从糙汉子变成了更糙的汉子,看到她忙作揖道:

    “还未谢过姑娘。”

    戈唱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应该是指高世君受伤的事,不由好笑道:

    “这是分内事,不足挂齿的。”

    高木却诚恳道:

    “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难得,姑娘几次雪中送炭,世子不会忘记的。”

    听这话的意思,好像高世君今次一定马到成功喽?

    戈唱知道他们从小跟着高世君,肯定也是伴过读念些书的,当下也不拉来扯去,只道:

    “厨房还有本来给世子熬的稀饭,不如阿木来一碗吧?”

    高木对她唤自己阿木还挺不习惯,虽然自己在船上确实是叫阿木的……当下略一欠身就自行往厨房去了。

    且说高世君忽然借着保护夏芷若先走,只因两日前接到信鸽,说夏松那里在四处收信鸽被他们破坏了,然而他们却偷空放了人出去报信。

    至于夏家接人的队伍因为赶着一堆马车、牛车,再加上山路、遇黑就歇息,是以高世君赶了三分之一的路程才迎到他们,当下以防止劫匪为名,命令夏家来的全部壮丁保护夏芷若继续前行,另外的仆役们去平湖镇拉东西。

    而他则以骑马急为由带着自己护卫先走了。

    夏家迎接的队伍是由外院总管统领,当下有些奇怪高世君怎么认识路,本欲遣人带路,可高世君道只有一条山路不必担心,到岔路再等他们不迟,便一溜烟儿的没了人影。

    其实高世君的护卫中自然有人早探过路了,一行人风尘仆仆赶一天,路上毫不停歇,又都是选的良马,傍晚终于到了歙县徽城镇。

    徽城镇乃歙县县衙所在地,城镇设了几十个坊区,所谓康庄坦然、市肆辏集是也,而夏家作为当地最大的世族,从第一代开始,除了嫁出去的女儿就从没分过家,是以到如今已经占据了整个孝义坊。

    因为天晚街上人渐渐少了,山民们无论大街小巷,都开始烧火做饭合家其乐融融,一对人马呼啦啦而过,在这个安宁的山镇里引起了不少侧目,但镇民都比较朴实,看方向都猜到是往夏家去的,便也不做惊慌了。

    穿过一道道牌坊,建立的时间有前朝也有本朝。

    有嘉奖女子贞节,有因为“父子明经”,有的仅仅是天子恩荣,其中还有一座甲第科牌名牌坊,为歙县学官之门坊,中有状元门,左右分别是会元、解元,可见歙县地区对于教育的重视。

    高世君一行赶到孝义坊,因为制式夏家一向不会高调,只见白墙灰瓦,顺着坊边围了一圈,古朴厚重的花楼上悬垂着【仁义之家】的牌匾,看落款赫然是本朝开国皇帝的名讳。

    其中一个护卫翻身下去就拍门,小童打开门不认得人,但看阵势也不敢怠慢,忙点头哈腰道:

    “敢问各位爷是哪里来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