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枝记-第四百零一章是祸躲不过1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因为戈唱对孩子教育非常坚定,每次“惩罚”或者要求严格时不允许说情,起码不允许当面说情,所以刚才白芍也是忍了半天没出声,戈唱笑笑道:

    “他是男孩子,当然要严格一些。”

    郭氏看了眼地久,他看到齐云被罚抄论语,吓得缩起脑袋,躲到了她背后,生怕戈唱看到自己。

    因为世武没法亲自照顾,甚至没法经常看到,所以郭氏对地久恨不得天天捧着,但何光跟戈唱不愧是师徒,都认为应该严格教育,且发现对她说了几次不管用后,就干脆一起交给戈唱管了,只要郭氏不许当年阻止便是。

    是以此时此刻她也没啥意见发表,白芍则看了看怀里的美人,喟叹道:

    “幸好兰心是女孩儿……”

    “女孩子更要严格,不然外面的坏小子太多了!”

    戈唱说着笑哈哈的离开了。

    院子里阳光很灿烂,场中的徒弟们正在九歌带领指挥下筛检着药材,她眺望了一会儿不远处连绵的青山,这里是个地处山坳里的村落,总共不过几百口人,叫坞溪,虽然都很纯朴善良,但为安全起见躲一躲为好。

    忽而耳朵里传来九歌在教徒弟们怎么识别药材,蓦地想到可以到山里采药,这时师父背着药箱回来了,他是去村头出诊,距离近所以回来的快,戈唱将他迎进吃饭的厢房里,说了九句的来信和她的想法,何光捋了捋胡子,摇了摇头:

    “是祸躲不过。”

    戈唱也不奇怪何光会反对,道:

    “我原以为他早死心了,估计很有可能是因为齐云,所以不肯罢休,虽然躲着不是办法,但现在孩子还小,我怕万一碰到了……”

    会来抢孩子。

    何光见她欲言又止,倒也想到了她的顾虑,想想道:

    “恐怕你躲起来,王爷也不会善罢甘休。”

    他是旁观者清,高世君如此执着应该不单单是为孩子那么简单,这都三年多了也不见有册立王妃的消息传来,其实高世君的心意已经很明显了。

    只是平日聪慧的戈唱好像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他曾无意间听到这徒弟跟白芍、郭氏的对话,总结成一句话就是,打死也不信高世君对她有什么深厚感情可言。

    此刻戈唱听了他的话却颇为沮丧。

    这三年来她过的还算轻松惬意,当然,这要归功于师父师叔的庇护,否则若只有她一个女子带着孩子,还要照看戈大夫妇,和戈化九歌,不知会有多艰难。

    当年戈化九歌,和戈大夫妇正是在昱城等了一年多,戈唱找到他们后,本欲一起走,戈化九歌倒乐意,但看戈大夫妇十分不情愿进山,便起了留下八言九句在当地开酒楼的心思,之后也就将二老放到城里由他们照看。

    进山后,虽然起初十分艰苦,但胜在安宁祥和,且越到后来过的越好,所以她很是珍惜,可如师父所说,该来的确实躲不掉,她曾经想过不如找高世君说清楚,但想想那人的脾性,知道跟他讲道理完全是扯淡。

    她也想过,真不行偷偷把孩子送回去,可毕竟是她辛辛苦苦生下来认认真真教养的,又怎么舍得,何况,她才不要自己的娃儿将来喊别人娘,看别人脸色呢!

    曾经白芍郭氏暗示过她,说高世君如此执着,肯定还是对她用情颇深,不如回去,他肯定会好好待她的。

    戈唱听了不由嗤之以鼻,因为多次揣摩他的心思,然后自以为是自作多情的下场,她比谁都痛彻的领悟过了,所以她绝对、绝对、绝对不想再次经历了!

    她咬着唇回到了卧房内。

    他们目前住的是一座四合院,正房给何光陶墨夫妇,留正中一间做中堂,还是继续供奉着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因为当初十三提过一嘴儿,所以把岐伯的牌位也加上了。

    旁边各摆着木刻版的《神农本草经》和《黄帝内经》,而四周则仍旧摆着各个名医的画像,标着各自成就。

    这布置装饰跟四世的基本无异。

    刚来此地时原先只是借助老乡家,打起坐诊的幡子,后来戈唱便换了男装,开始免费教坞溪的小孩子们认字,时间一久,渐渐四邻八里都知道了。

    这里因为乡绅们的影响,所以对教育很是上心,只是除去几个镇子有族学,其他山民想念书还是难得,见是免费教学所以纷纷前来“蹭书”念。

    里长见他们也没有走的打算,便将村头一处荒地白给他们建房子,只有一个请求,要一直免费给村里的孩子们教书,但不能给村外的人教。

    戈唱立马就将房地的钱给了。

    所以说经济基础决定腰杆子,钱不是万能,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她断断不愿再受人摆弄。

    里长见他们一行人有些用处,怕闹僵也就算了。

    然后才起了这座小四合院,在院子连通着两间大房,就是平日教书的课堂,因为可以读书,所以村民们很是帮忙,于是戈唱继续教所有愿意来念书的孩子,无论村里村外。

    不过要收束修。

    其实戈唱哪里缺那点束修,只不过她不希望村民有“反正不要钱不来白不来”的心态,而是要认真对待,所以每个来的孩子都会认真问清楚家境,若是真困难的,会免除,然后还会用束修奖励勤勉的孩子。

    在这期间,一些对念书实在进不去,又有天赋也有决心的,便由陶墨收做徒弟,医术的教授还是按照四世时的程序。

    所以必要的陈设规矩还是要有的。

    他们平日要么跟着上山采药,要么跟着出诊,渐渐何光陶墨名气渐大后,病人越来越多,有的实在无法动弹就要出诊,譬如今日陶墨带戈化去的是相隔两个山头的上东亭村,这个点看好病基本也要留那里过夜了。

    戈唱呆呆坐在屋子里的书案前,支着下巴陷入沉思,隐隐有一个念头冒了出来,当时是为躲汪家才跑来南方的,现在汪家已除,太子、二皇子跟高世君又形成了三国鼎立的稳定局面。

    而高世君的藩地说是徽州、江南一带,但在南北方上却和太子是划江为界的,那何不迁到北方去呢?

    譬如,焦邑。

    她和华明,包括七叶通过信,都是用之前想好的暗语写的,知道高世君为争取到这块富庶的藩地,是放弃在京城和京师府边界内所有利益的。

    除去早被卖掉的,王府和票号被朝廷收回,京城周边的庄子也被收回,四世的地契本是给戈唱的,上西山时留在了东营。

    高世君干脆做个顺水人情送给了七叶,所以之前四世的学徒们,还有心学医的,都继续在七叶手下学习,但因为人手不够他们也还不能完全出师,所以四世暂时只做学徒住处使用。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