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白话全译-李代桃僵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原典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译文当局势发展到不得不遭受损失时,就舍弃次要利益,以保全重要利益的增值。

    解读“李代桃僵”原意是指李树代替桃树受虫蛀,用来比喻兄弟休戚与共的情谊。后来引申为相互替代、代人受过等行为。此计中“李”是牺牲方,“桃”指受保全方。“桃”、“李”能相互替代,而“桃”比“李”更具重要性。

    作为敌战计,是一计借助某种手段,以一种事物的损失、牺牲,换取另一种事物的安全、成功的谋略。两军对敌,各有长短、优劣,相持不下。而长短、优劣有可能不断交叉突现。无论是哪一方,都很难取得全胜。决定胜负的,虽在于长短之比较,但也不全然。自古以来,就有以弱胜强、以短克长、以劣取优的战例,其胜之秘诀,在用谋设计。

    而政治舞台或商业竞争中两军对垒时,想绝对地获益往往也不现实,很多时候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此时的原则是: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顾大局,看长远,保大利。指挥者要胸怀全局,善于用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

    而在理解、实施“李代桃僵”计策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和善于把握几个方面。

    第一,高瞻远瞩,有敏锐的眼光和敢于决断的魄力,这是运用此计的先决条件。不懂得取舍,被优柔寡断、目光短浅所累,往往难以做出正确的决策,从而失去许多大好时机。

    第二,“李代桃僵”之计,其深意在舍小取大,吃小亏占大便宜。是为了通过某种人为转换,取得优势和胜利而设的策略。因此,“舍”要真舍,“吃小亏”也须是真吃,要能忍痛割爱,才能引对方上钩。舍不了小,吃不了小亏,是取不了“大”,占不了“便宜”的。

    第三,“李代桃僵”之计,其真谛在“代”上。因而运用此计时,必须对“代”的问题深思熟虑:谁代,谁能代,用谁去代最好,如何代等等。对这些问题都要周全谋划,做出策略。如田忌赛马,精心筹划才能稳操胜券。

    第四,“李代桃僵”之计,一般都运用于局势发展到必然有损失时。不失小,便失大,不能舍弃局部,就得全盘皆输。对方瞄准的本身就是你的全局,目的就是要从根本上搞垮你、歼灭你,让你无法保全。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你还不能认清局势,犹犹豫豫,瞻前顾后,就正中对方下怀了。这说明欲用此计,核心是“舍”,要会舍,善舍,以“舍”保平安。

    第五,要谨防对方对我运用此计。如果无原则地承揽别人的过错,很容易被利用,成为别人的挡箭牌,替罪羊。所以,在包揽罪过时,要分清对象,最好非己之过不要去揽,以防做出无谓的牺牲。同时,争执是非之地不要久留,以防被人栽赃、嫁祸。而承受了不白之冤一定要及时申诉。因为蒙冤的背后肯定有另一个人逍遥法外,幸灾乐祸。因此,一旦发现自己做了替罪羊时,要奋起反抗,不可忍耐,不必无缘无故代人受过。

    智慧典例

    丘吉尔丢卒保车

    “李代桃僵”之计,被人们广泛地运用于近代战争中。

    丘吉尔

    1940年11月12日上午,德国空军接到了代号为“月光奏鸣曲”的命令——对英国考文垂市进行大规模的轰炸作战。

    11月14日晚上7时5分,英国考文垂市市民正在忙碌地准备晚餐,忽然空袭警报齐鸣。5分钟后,伴随着嗡嗡的响声,法西斯德国的“海因克尔”飞机已飞抵月光皎洁的城市上空。接着,长达十小时的轰炸将数千枚炸弹抛向考文垂市,人员死伤不计其数,整个城市顿时面目全非。

    而其实,在考文垂市被轰炸的48小时前,英国情报机构的“超级机密”密码机就已经成功地破译了德军的这次轰炸命令。英军详细掌握了德国轰炸考文垂市的具体地点和空袭时将采用的战术及飞行路线。英国首相丘吉尔在接到这一情报后,也采取了一定的行动:立即召集军事高官讨论对策。会议讨论的结果,却是不做任何抵御,任凭德国人轰炸。

    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英国情报部门为了能够破译德国参谋总部“哑谜”密码机所发出的电文,以便随时掌握德国的行动计划,几经周折,不惜重金收买了参与制作这一密码机的波兰籍工程师理查德·莱温斯顿。随后,他仿造德国的“哑谜”密码机,为英国研制成功了能破译德国密码的“超级密码机”。英国情报部正是通过这一密码机,获悉了德国轰炸考文垂市的全部计划。

    而英国政府认为,如果他们根据这一情报,马上对考文垂市采取特殊的防御措施,德国人就会觉察他们的密码可能已经被破译,从而更换一种新的密码系统。那样,英国人就将前功尽弃。因此,丘吉尔忍痛决定,对考文垂市民不发布预告,甚至连老弱病残都不协助撤退。

    事实证明,丘吉尔这样做是正确的。因为在随后保卫英伦三岛的持久战中,“超级机密”截获的情报在战争全局中所起到的作用,远远超过了一个考文垂市。

    “李代桃僵”,就是要长于规划,敢于承受小的损失。丘吉尔就这样以一个小城市为代价,蒙蔽了德军,换取了后续战争中的全局胜利。看来,为了最后的胜利而牺牲眼前的胜利,是值得的。

    黑海舰队忍痛自沉

    “李代桃僵”之计主张,忍痛割爱才能避免全盘皆输。形势所迫时,做弃小取大的决定也是需要勇气的。

    1918年初,帝国主义为了扼杀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前苏联,联手对其发动了武装干涉,并很快攻占了前苏联的大片领土。4月25日,德军入侵克里米亚半岛,将予以反击的前苏联黑海舰队围困在了塞瓦斯托波尔港内。几天后,黑海舰队奉命冒险突围,不料德军占据在港口的制高点,以密集的火力向前苏联战舰射击。苏军遭受攻击的两艘战舰侥幸逃脱,其余的战舰被迫退回港内。

    5月上旬,迫于形势,黑海舰队全体转移到了塞瓦斯托波尔港内侧的一个小军港里。由于小军港无法满足70多艘战舰的物资供应,不久,2 000多名官兵身陷绝境。而此时,前苏联全线吃紧,无法抽调军事力量援助黑海舰队。气势汹汹的德军趁机对苏军下达最后通牒,声称如果黑海舰队不全体投降,就马上对其发动毁灭性的攻击。

    黑海舰队

    列宁立即召集前苏联政府的所有高级领导人紧急磋商,制定对策。很多人主张:黑海舰队应就地坚守,与德军决一死战。列宁则认为,英勇善战的黑海舰队官兵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在目前这种形势下,如果与敌人硬拼,结果必然是舰队官兵全部献身,而战舰沦为德军的战利品。与其这样,不如放弃反抗,保全舰队的广大官兵,避免无谓的牺牲。同时,让官兵亲自毁掉战舰,不让它们落入敌手,成为敌人攻击前苏联的武器。在列宁的坚决主张之下,前苏联政府最终做出了大胆的决定:让黑海舰队全部自沉。

    6月18日,黑海舰队2 000多名官兵巧妙脱险。在离开以前,他们炸毁了战舰,黑海舰队70多艘战舰全部自毁沉没。德军发动进攻后,却只见到黑海舰队官兵遗弃在岸上的少量物资没备,连一艘可以使用的舰船都没有找到,大失所望。

    在当时紧迫的情况下,黑海舰队势必要亡。要么沉于海,要么陷于敌手。自沉舰队,对于苏军来说,固有不舍,但不沉不但救不了军队,舰船落入敌手害处会更大。苏联政府“李代桃僵”的决策,不仅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军队的力量,还使敌人没有丝毫便宜可得,可谓英明。

    洛克菲勒弃名求实

    “李代桃僵”一计讲,“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经营美国著名财团的洛克菲勒就曾经以牺牲自己的名分为代价,救公司于水深火热之中。事实证明,这种牺牲必要而值得。

    美国国会曾经通过了限制经济垄断的反托拉斯法案,此后,许多大企业被迫解散。当时在美国隶属庞大财团洛克菲勒企业的美孚石油公司自然也被起诉。幸运的是,美孚打通了政界的司法部门,成功地让案子未能受理,逃过一劫。

    然而由于美孚石油公司的名声太大,备受人们瞩目。洛克菲勒的对手对美孚石油公司侥幸未被解散耿耿于怀,于是不断制造各种不利于洛克菲勒的舆论,并通过国会、舆论界、司法界向洛克菲勒施加压力。在美孚石油公司顽强经营了20年之后,美国国会终于顶不住舆论的压力,又一次对美孚石油公司提出起诉。公司董事会多次商讨研究对策,又利用各种关系进行疏通,都没有找到好的解决办法。这一次,连公司总裁洛克菲勒都觉得在劫难逃了。

    正当洛克菲勒进退无路,准备听从国会发落时,美孚石油御用律师事务所的一位名叫杜勒斯的青年律师提出要见洛克菲勒。洛克菲勒出于礼貌答应了。一见面杜勒斯就说:“我有一个绝妙的办法可以挽救公司。”

    洛克菲勒一看对方是个年轻律师,并没有放在心上,但看着这个年轻人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又不忍心泼冷水,于是就心不在焉地说:“把你的好办法说来听听吧!”

    杜勒斯说:“反托拉斯法的限制对象是大公司,我们让各分公司独立经营不就可以了吗?”洛克菲勒一听有点道理,接着反问:“各分公司都独立,这不等于架空我了吗?”

    杜勒斯笑了笑,他不紧不慢地说:“各分公司宣布独立,不过是换汤不换药而已,丝毫不影响您的权力。公司基本不会有什么损失,唯一的损失恐怕只是您的总裁名分。”他接着说:“我们把各州的石油公司分别改为分公司,如纽约美孚石油公司、新泽西美孚石油公司、加利福尼亚美孚石油公司、印第安纳美孚石油公司等等。每个公司分别设立一个名义老板,但总体上其实还是由您操纵。这样一来,美国美孚石油公司实际上仍然存在,对外却不存在了。现在,只有这种丢名保实的办法才能帮您渡过难关。”

    洛克菲勒边听边点头称是,连连称赞:“好计啊!后生可畏,后生可畏。”

    主意打定,洛克菲勒马上召开董事会,根据杜勒斯的建议,让各分公司“独立”。他亲自带领得力手下昼夜工作,一个庞大的美国美孚石油公司很快变成了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各州美孚石油公司。这一招让参议院无话可说,此后再也没有提起诉的事。

    杜勒斯的改头换面术,其实是一种牺牲总裁的表面名分,保全公司实际内容的做法。在商业竞争中,在必须做出部分牺牲的时候,的确应该像这样,在不被表面问题迷惑的同时,牢牢把握住利弊关系,积极争取主动。“李代桃僵”,巧妙地牺牲表面,保全实质。

    李嘉诚的用人哲理

    企业经营,要注重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在用人方面精心谋划,“李代桃僵”,不断推陈出新,让更新鲜的血液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才是企业的生存之道。李嘉诚就是一位深谙此道理的成功商人。

    几年前,李嘉诚就一直在为长江实业的接班人做部署,先后安排两个留美归来的儿子进入公司担当重要职务。

    长子李泽钜,中学时代便赴美学习,后获美国斯坦福大学土木工程系硕士学位,随即被父亲召回香港工作。1989年3月,他出任长江实业公司执行董事,4年后升任副董事总经理,1994年1月做集团副主席。在这期间他还曾任和记黄埔集团执行董事、港灯集团董事等职务。

    次子李泽楷,从美国斯坦福大学毕业后,便决意学习经商。先是供职于加拿大一家投资银行,学习银行知识并汲取投资经验。两年后才被老父召回香港,加入和记黄埔资金管理委员会,出任董事经理一职,并兼任卫星广播有限公司副主席,主理卫视。

    李氏兄弟在父亲的影响和教导下,做事稳健,同时又兼具新生代的一系列特点:喜欢从事富有创意、极具挑战性的工作;遇到困难从容冷静、洒脱自如、知难而进;具有惊人的胆识和灵敏的商业头脑,是一对新一辈的香港商界“小超人”。

    被称为新一代IT奇才的李泽楷,更是在跻身科技界后备受瞩目。在该领域的卓越成就,让他成为年轻一代奋力追捧的偶像。1999年,李泽楷入选全球50位资讯科技界精英,成为榜上唯一的香港人。第二年,他又入选“国际50位权力人士”,更是榜上仅有的一位华人,为全球华人争了光。

    李嘉诚看到两个儿子的迅速成长和出色业绩,终于可以欣慰地宣布退休了。性格沉稳、做事踏实的长子李泽矩被立为长江实业集团新掌门人。崇尚自由创新、同时喜欢抛头露面的次子李泽楷则另创IT事业。主要投入教育、医疗、文化、公益事业的“李嘉诚基金会”,被李嘉诚看做“第三个”儿子。李嘉诚在基金会网站的一段文字,充分表现了他对第三个儿子的喜爱之情:“人生在世,能够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时候,对社会有所贡献,同时为无助的人寻求及建立较好的生活,我会感到很有意义,并视此为终生不渝的志向。”

    在长江商学院里的一次演讲中,李嘉诚首次披露了他的两个崇拜偶像。一个是中国的范蠡,另一个是美国的富兰克林。他说,前者散财济邻里,后者追富为天下;前者以无我之姿,实现忘我的超然状态;后者以热情的自我张扬之姿,达到追求自我牺牲的最高境界。这就是李嘉诚舍弃小我,“李代桃僵”,帮助两个儿子成就事业、扬名天下的缘由。

    假伯爵上断头台

    在动物中,有这样的求生本领:当被某种捕猎工具捕到后,它们会先努力设法挣脱。当这样努力无效时,它们便会弃掉被夹到的那部分肢体以求逃脱。因为它们知道,对它们来说更重要的是生命。而人类有更高的境界:“壮士断腕”、抛头颅为他人的壮举。

    1775年,贵族后裔查尔斯·圣·埃莱蒙得因为不满法国贵族的骄横和残暴,特别是他的叔叔圣·埃莱蒙得伯爵的凶狠,流亡到英国,化名为查尔斯·达内,靠教授法语谋生。不久,迎娶了一位法国医生的独生女露茜。

    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查尔斯想冒险从革命党人手中救出他家的一位忠实仆人。于是他回到巴黎,然而,没多久便不幸被捕入狱。一位旅店老板因为自己曾被查尔斯的叔叔整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于是从中作祟,最终导致查尔斯被判处死刑。

    同查尔斯一起到达巴黎的英国律师悉尼·卡通为救出查尔斯,用重金收买了查尔斯的牢房看守巴沙特。就在查尔斯即将上断头台的前几小时,巴沙特把卡通领到了查尔斯的牢房。在卡通的坚决要求下,查尔斯换上了他的靴子和领带,又把头发故意搞得乱作一团。随后,卡通穿上了查尔斯的衣服,系上了查尔斯的发带,并给查尔斯注射了麻醉剂,让他失去知觉。

    一切准备就序后,卡通叫来了巴沙特,让他把查尔斯背上早已准备好的一辆马车。车上坐着露茜的父亲和他的一位朋友,手里拿着卡通的护照和通行证。就这样,查尔斯冒名卡通平安地离开了巴黎,而卡通代他上了断头台。

    在狄更斯《双城记》这个悲壮的故事里,卡通就是“李代桃僵”中的“李树”,查尔斯则相当于“桃树”。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卡通用自己的性命保全了贵族查尔斯,真可谓壮士断腕、大义凛然!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