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航母-分门别类谈航母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分类是阐述任何重大问题的前提。我们经常说,中国周边的印度、日本、韩国、泰国都有航空母舰,中国也应该建造自己的航空母舰。是的,道理的确如此。但是,他们拥有的航空母舰是什么类型?与英国、法国、美国相比,他们的航空母舰有哪些不同?不同类型的航空母舰分别都能担负怎样的作战任务?中国将来要发展的航空母舰是哪一种?

    关注航空母舰,让我们从航空母舰的分类谈起。

    航空母舰的分类

    航空母舰简称“航母”,中文“航空母舰”一词来自日文汉字。航空母舰是一种以舰载机为主要作战武器的大型水面战斗舰艇,以航母为核心组成的作战编队简称“航母战斗群”。航空母舰的内涵和外延很大,不管是1万吨还是10万吨,人们习惯上笼统地称之为“航空母舰”。因此,有必要对其基本概念进行确定。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人们习惯于按照航母担负的任务来分类,当时主要有攻击型航空母舰、护航航空母舰、反潜航空母舰、多用途航空母舰和通用型航空母舰等。战后以来,由于舰载机、动力和造舰技术的革命,航空母舰的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致使航母的分类和名称产生了混乱。航空母舰按其舰载机性能又分为固定翼飞机航空母舰和直升机航空母舰,前者可以搭乘和起降包括传统起降方式的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在内的各种飞机,而后者则只能起降直升机或者可以垂直起降的固定翼飞机。如果按照动力形式则可分为核动力航母和常规动力航母;要是按照吨位大小来分,又可称为超级航母、大型航母、中型航母和小型航母。信息化战争强调综合集成,单一用途和功能的分类方式不再适合,应按航母吨位、用途、载机和任务混合分类,现役航母可以此划分为重型、中型和轻型三大类。

    重型航母是指满载排水量6万吨~10万吨,可携载60~100架重20吨~30吨、作战半径800~1000公里常规起降飞机的航母,它能够全球部署,可执行预警、侦察、防空、反舰、反潜、电子战和对地攻击等多种任务。中型航母是指满载排水量3万吨~5万吨,可携载30~50架重10吨~20吨、作战半径400~600公里常规起降飞机或垂直/短距起降飞机和直升机的航母,它能够在中远海域部署,可执行舰队预警、防空、反舰、反潜和对地攻击任务。轻型航母是指满载排水量3万吨以下的航母,通常部署在近海或中远海域,可执行反潜、反舰等作战任务。

    此外,美国、日本、韩国、法国等海军还有一种外观类似航母的舰船,称作“两栖攻击舰”或“两栖输送舰”,这种舰艇满载排水量为2万吨~4万吨,载机数量多达30~40架,也能携载和起降军用直升机或垂直短距飞机。

    重型航空母舰

    美国始终是世界上重型航母数量最多的国家。“二战”期间,美国在短短的两三年时间里,就建造了数十艘攻击型航母并改装了100多艘护航航母。“二战”结束后,美国航母数量逐渐减少,从20世纪60年代的50多艘,减少到七八十年代的十几二十艘。冷战结束之后,美国又开始裁减,短短几年工夫,美国海军的中途岛号、珊瑚海号、萨拉托加号、肯尼迪号等常规动力航母接连退役或转入预备役。2009年5月12日,小鹰号常规动力航母退役封存。目前,美国海军有11艘航母在役,其中尼米兹级10艘、企业号1艘。到2012年,企业号航母将退出现役,届时10艘现役航母将全部为尼米兹级航母。2015年,新一代福特级航母首舰开始服役,尼米兹级航母将随着福特级航母的不断服役有计划地逐渐退役,预计美国航母现役数量不会突破10艘。除美国外,只有俄罗斯海军拥有1艘重型航母库兹涅佐夫号。

    链接:杜鲁门号航母服役

    当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时,在21响礼炮声中,美国杜鲁门号核动力超级航空母舰于1998年7月25日正式服役,克林顿总统亲自主持了入役庆典,上万人聚会海军军港一睹这艘世界上最大军舰的风采。

    十年磨一剑,总统亲临主持庆典

    1998年7月25日上午9时许,美国海军诺福克海军基地12号军港码头彩旗招展,杜鲁门号航空母舰紧靠码头停泊,全舰挂满旗,CVN-75巨大的舷号下悬挂着一面奇大无比的美国国旗,星条旗下便是万人瞩目的主席台,盛大的航母服役典礼就在这里举行。

    早在一周前就接到《致杜鲁门号舰员家属一封公开信》的来自全国各地的舰员家属、亲属和朋友们,先购买了入场券(成人5美元,儿童3美元),然后领取了大会组委会发给每人的一份丰盛可口的午餐,便兴致勃勃地找到自己的预订座位,遥望着那艘自己亲人正在工作的巨大的航空母舰。杜鲁门号航母的承建人员、海军各部门的官员、国防部等政府部门要员共1万多人参加了庆典。

    拥有大量军事迷和普通电视观众,知名度较高的美国“发现”频道的摄制组一大早就来到现场,寻找最佳拍摄角度并展开现场采访和实拍。曾获得艾美纪录片大奖的制片人和著名导演一起,从1997年10月就开始追踪拍摄,他们决定拍摄一部杜鲁门号航空母舰的专题纪录片,让观众在荧屏和银幕上一睹航空母舰建造、施工、试航、训练和生活等方面的神秘风采。

    上午11时,典礼正式开始,海军仪仗队鸣21响礼炮。国防部长科恩,海军部长多尔顿,海军作战部长约翰逊上将等贵宾出席并先后致辞。上午11时40分,克林顿总统讲话。这是继1975年前总统福特在同一军港主持尼米兹号航空母舰服役仪式之后,由美国总统亲自主持的又一次大型军舰入役庆典。

    杜鲁门号航空母舰先后历经10年才正式服役,真可谓“十年磨一剑”。早在1988年6月30日就批准了杜鲁门号航空母舰的建造合同,1993年11月29日开始铺设龙骨,1996年9月7日举行宗教仪式和洗礼,1996年9月13日下水,1998年5月31日高速巡航试验,1998年6月11日建造厂商试航,1998年6月22~24日海军组织接收试航,1998年6月30日交付使用,1998年7月25日正式交付海军大西洋舰队服役。

    航母服役是舰艇正式加入海军战斗序列的重要标志,但并不是说海军人员从这一天才开始上舰和操舰,也并不是说军舰一服役就能够开赴海洋去作战和形成战斗力。在军舰的整个建造期间,海军海上系统司令部都派遣专门的监造人员去现场监督和验收。1996年5月,即在军舰服役前2年多就提前任命了舰长、副舰长和舰上各主要部门长,主要舰员和关键战位的人员就开始就位,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提前上舰熟悉情况,开展军事技术训练,与造船厂一起组织试航,对舰上设备、设施和系统等提出意见,以便在服役前进行改进和调试。

    1998年6月8~11日和23~24日进行了两次最后试航,造船厂工程技术人员、舰艇监造人员、海军海上系统司令部以及舰员参加了试航,对动力、航速、适航性等指标进行了测试,并从即将配属该舰的VF-101飞行联队临时调用一架F-14战斗机对舰上起降设备进行了测试。

    舰艇服役之后,距离形成战斗力还有较长时间,要做的工作主要有三类:一是舰载机起降训练。航空母舰服役只能证明舰艇本身具备了服役条件,但搭乘航母的舰载机联队还没有配备,飞行联队上舰后还要在海军航空试验中心的协同下对飞机起降设备进行检验,先挑选优秀飞行员进行起降试验,然后再逐步开展全面训练。二是护航编队合同训练。杜鲁门号航母配备4~6艘护航舰艇,包括巡洋舰、驱逐舰、核潜艇和后勤保障舰船等,这些不同类型的舰艇将以航空母舰为核心组成航母战斗群,战斗群之间必须进行作战协同训练。三是联合战役协同训练。航母战斗群不仅与美国空军、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兵力进行协同,还要与盟军等外国军队进行协同作战,航空母舰看起来像是战术级单位,其实任何作战行动都处于战略级指挥和控制之下,所以如何联合作战和战役协同是训练的一个核心内容。所有这些科目训练完毕至少再需要一两年的时间,当然,现在采用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为基础的作战训练辅助系统之后时间可能大大缩短。尽管如此,也仍然做不到服役之后就立即形成战斗力。

    一艘航母就是一座“海上钢城”

    航空母舰是大工业时代的典型产物,是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是国家科技水平的缩影。一艘航空母舰从论证研究、方案设计、开工建造到建成服役需要10~15年的时间。杜鲁门号属于尼米兹级航母系列,所以不需要前期论证研究工作,仅开工建造到建成服役就用了10年时间,耗资45亿美元,差不多合29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中国全军军费总额的一半还要多。

    杜鲁门号(CVN-75)核动力航空母舰是用美国第33位总统的名字命名的一艘超级航母,是尼米兹级(CVN-68)航空母舰中的第8艘舰;第9艘是用前总统里根的名字命名的,舷号为CVN-76;第10艘是用前总统老布什的名字来命名的,舷号为CVN-77。杜鲁门号服役之后,原驻泊在日本母港横须贺的第七舰队航母独立号于1998年9月退役。

    杜鲁门号航母从舰首到舰尾总长是332米,在水线部分测量长约317米;由于航母上部的飞行甲板有很大的外漂,所以飞行甲板的宽度达76米,在水线部分测量的宽度是41米;吃水11米;正常排水量91487吨,装满3个月海上航行和作战使用的全部油料、淡水、食品、货物之后的满载排水量为97000吨以上,所以被喻为“海上钢城”。主机采用2座核反应堆,航速30节(56公里/时)以上,连续航行25年才需要更换一次燃料;装有4组8000千瓦发动机,4组可提供应急动力的2000千瓦发动机,据称其发电量相当于纽约市的总用电量。这艘巨大的航空母舰全靠4个螺旋桨推进,螺旋桨全部用青铜制成,每个桨有6.4米高,重达30多吨。航母在海上锚泊或进港停靠主要依赖两个巨大的铁锚,每个锚重30吨以上,光锚链就长达305米,每条锚链有684节链环。

    航空母舰本身就像是陆上的大型飞机场一样,只是一个运载平台,作战的主要武器是舰载机。除少数战斗值班的飞机外,考虑到海上盐雾侵蚀的影响,所以舰载机平时基本上都存放在飞行甲板下面的机库里面。在机库与飞行甲板之间有4座大型升降机,每座升降机的提升力有60吨左右,一次可运载2架飞机。舰载机的起飞和降落需要蒸汽弹射器和着舰阻拦索,这是航母的两个最关键的设备。弹射器长70多米,舰上共装有4部,可同时弹射4架飞机升空,60分钟内可保证40架飞机起飞。飞行甲板尾部设有4个阻拦索和1个阻拦网,阻拦索用来正常拦阻舰载机着舰,阻拦网是用粗尼龙绳编织的类似于排球网那样的强力网,主要是在飞行员受伤、飞机故障、阻拦索出现问题等意外情况时,保证飞机撞网后安全着舰的装置。杜鲁门号航母的载机能力达100架以上,现在的正常配置为85架,编有1个航空联队,下辖9个中队,外加2个分遣队。舰载机主要包括F-14雄猫战斗机、F/A-18大黄蜂战斗/攻击机、EA-6B徘徊者号电子战飞机、S-3B北欧海盗反潜机、E-2C鹰眼预警机、S-60海鹰反潜直升机、C-2快轮运输机等。

    杜鲁门号航母与同级其他航母相比,进行了一些技术改进,主要是采用了一些信息技术革命的成果,如大面积使用光纤电缆,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布设了IT-21非保密型局域网,将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作战兵力战术训练系统,舰艇图片再处理装置,数字化综合印刷厂及综合数据库等连为一体,实现了无纸化办公,提高了信息处理能力;增设了保密战术简报室,舰员配备了数字式身份卡,还为舰载机起降配备了综合电视监控系统。此外,舰艇总体也进行了部分改进,如提高了干舷的安全性能,采用了固体废品和有害废品处理装置,舰员使用的床铺全部采用轻型模块化设备,还专门为女舰员配备了海上专用生活设施。

    一艘航母就是一座城市

    杜鲁门号航母大约有24层楼房那么高,舰上有3360多个舱室,其中舰员工作舱室2700个,空调舱室950个,可供舰上人员休息娱乐和工作使用。海水淡化设施每天可生产40万加仑淡水,足够2000个家庭日常使用。舰上电线电缆密如蛛网,要是排列开来,可达1450公里长。舰上设施齐全,光灯具就有29600个,椅子的数量如果排成一列,有3.2公里长。电话有2000多部,舰上人员可相互通话,也可与家人通话,还可通过国际互联网络获取信息。舰上分航海、枪炮、作战、航空、飞机维修、轮机、供给、军医和牙医等许多个作战和支援部门,还有商店、服装店、图书馆、电影厅、广播站、电视台、印刷厂和小教堂等生活设施。

    舰上人员总数5500人,战时可容纳5912人,主要包括舰员和航空人员,其中有相当数量的女军人,还有工程师、飞机维修技师、电子工程技术人员、飞行员、行政管理人员、邮政人员、洗衣工、理发员、厨师、领航员等。所有这些人都需要吃、喝、休息、娱乐,所以每天有100多名不同级别的厨师准备至少18150份饭菜。舰员们可以在商店里买到自己需要的日常用品,可以到电影院去看电影,到音乐厅去欣赏音乐,到酒吧去消遣娱乐,或者到飞行甲板或机库里去踢足球、打篮球或长跑等。舰上还配有随军牧师和宪兵警察,牧师是为舰员做政治思想工作的,而宪兵警察则是舰上的执法队,专门整治那些不听招呼、违反纪律的舰员。另外,还配有海军陆战队员,他们身穿笔挺而漂亮的军服,跟着航空母舰到处走,主要是负责进行码头舷梯前面的站岗和保卫工作,这是美国人的门面。

    飞行员出身的舰长

    航空母舰舰长人选的选拔是最复杂的,非经专门训练绝不可胜任。论行政管理,他的工作堪与一座城市的市长相比;论作战训练,他必须精通战略战役理论、战术作战战法和联合作战方法;论技术知识,他首先是一个合格的舰载机飞行员,其次是要通晓全舰数十个大系统、数百上千个战斗部位,特别是航海、作战、核动力等关键部门的技术知识;论个人素质,身体必须健壮,要能够适应在海上恶劣环境下长期工作的需要,所以年龄不能太大,军衔也不能太高,初任舰长上校比较合适。

    杜鲁门号航母的新任舰长叫托马斯·奥特比因,上校军衔,1970年美国海军军官学校毕业,然后进海军研究生院进修,获硕士学位。之后接受飞行训练,于1973年2月成为一名合格的海军飞行员。在VT-21飞行联队担任过一段时间的教官之后,1975年12月在VF-111飞行联队进行F-4鬼怪式舰载战斗机的飞行训练,此间曾驾驶F-4N战斗机在富兰克林·罗斯福号(CV-42)航空母舰上执行任务,当时该舰部署在地中海,属于大西洋舰队。1978年后,开始飞F-14A雄猫舰载战斗机,这时他所在的VF-111飞行联队换防至小鹰号(CV-63)航空母舰,部署在西太平洋,曾参与过伊朗人质危机中的大营救行动。1980年8月,他转至VX-4航空联队,担任作战试验主任,直至1982年8月。

    从那时起开始调到卡尔·文森号(CVN-70)核动力航空母舰VF-51舰载飞行联队,继续飞F-14A雄猫战斗机并被任命为作战部门长,参与了该舰“环球”处女航。1983年12月,被任命为海军战斗机武器学校副校长。1984年起到1985年7月,代理该校校长。1986年1月,转入VFA-125飞行联队接受F/A-18大黄蜂战斗/攻击机的飞行训练,之后被任命为VFA-161飞行联队的副队长。积累了4100个飞行小时,进行了750次航母阻拦降落。1986年12月,被任命为中途岛号(CV-41)航空母舰VFA-195舰载飞行联队的副队长,当时该舰驻守在日本的横须贺。1988年4月15日,被任命为中队长直到1989年8月,然后接受核动力工程训练。1991年6月完成训练任务后,担任美国大西洋舰队海军航空兵司令部部队安全办公室参谋。1991年11月荣升为西奥多·罗斯福号(CVN-71)核动力航空母舰的副舰长,此间参与了在航母上首次举行的特种任务海空陆特混部队联合演习,以及索马里的“恢复希望”救援行动和南斯拉夫“禁飞区”作战行动。

    1993年10月15日,托马斯·奥特比因被任命为纳什维尔号(LPD-13)两栖船坞运输舰舰长,此间该舰参与了支援海地民主化进程的海上威慑活动,获美国武装部队远征勋章,该舰获得“优胜”奖章和全舰披挂“战斗优胜”绶带奖。1995年4月,再次到大西洋舰队海军航空兵部队司令部任参谋,1995年8月,参加海军作战部长战略研究小组。1996年5月,被任命为杜鲁门号(CVN-75)核动力航空母舰的舰长,主要是组织预编舰员训练,与造船厂和舾装厂进行联络。1998年7月25日以后,正式率领该舰参与作战与训练活动。

    托马斯·奥特比因上校的个人经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美国海军在培养跨世纪人才方面的一些做法和特点,最突出的有两点:首先,重视个人素质的培养。选好苗子以后,就进行重点培养,初级阶段主要是院校培养和深造,从技术院校到指挥院校都要走一遍,然后再进行飞行训练、舰上专门技术训练等,对个人技术水平和技能进行培训。其次,频繁变换工作岗位,以获取更多的经验和知识。跨世纪航母舰长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船老大,光会开船不行,必须具有多种理论和实践知识,必须把书本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所以要通过到不同舰种、不同部队、不同司令机关和院校、科研单位的任职,来培养和锤炼一名合格的人才。当积累了各方面知识之后,再着重提高作战理论水平,吸收参与海军战略研究活动,到国外见学和交流,参加与友军和盟军举行的军事演习等,以便使之能够从战略角度来思考战役和战术指挥问题,以造就一位合格的战略级战术指挥员。

    中型航空母舰

    中型航母是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装备,美国人有钱,要全球作战,当然想搞大一点的,看不上三四万吨级的航母;第三世界国家没有钱又想搞航母,作战海域仅离岸200海里左右,轻型航母足矣,自然不会选择中型航母;英国、西班牙和意大利这样的发达国家,经费可以负担但并不富裕,作战海域虽大但基本是区域防御,所以搞中型航空母舰也感到浪费。目前,世界上中型航空母舰主要集中在四个国家:俄罗斯、印度、巴西和法国。2007年英国计划建造伊丽莎白二世号和威尔士亲王号两艘中型航母,其排水量为65000吨,可携载40架战斗机,分别于2014年、2016年开始服役。从未来发展看,中国有可能发展中型航空母舰。

    苏联时期奉行远洋进攻战略,所以发展四艘基辅级中型航空母舰,到了俄罗斯时代海军战略由远洋进攻转为近海防御,加上国内经济危机的困扰,所以不仅淘汰了所有中型航空母舰,而且也不打算再发展中型航母。印度海军拥有一艘维兰特号中型航母,是从英国引进的竞技神号,目前正在进行现代化改装,估计再服役10多年也将退役。同时,俄罗斯赠送印度的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中型航母正在改装,预计2012年服役。印度自行研制和建造的中型航母蓝天卫士号2009年年初刚刚铺设龙骨,说是2015年服役,估计还要往后推迟。2020年前,印度拥有三艘中型航母没有太大问题。

    巴西是世界上最早拥有航母的发展中国家,早在1956年其就购买了英国的退役航母巨人级复仇者号。该艘航母于1942年建造,1945年在英国海军服役,其标准排水量15890吨,满载排水量19890吨;长211.8米,宽24.4米,甲板宽37米。巴西海军购买后耗资965万英镑在荷兰进行了全面改装,于1960年编入巴西海军服役,命名为米纳斯吉拉斯号。进入巴西海军服役后,1976年进行了为期4年的大修,1991年又进行了一次大修。2002年以200万美元的价格被拍卖给一家在香港注册的中国公司,但后来转到印度被拆解。

    2000年11月,巴西从法国购买的福熙号航母正式服役,并将其命名为圣保罗号。进入巴西海军服役后,曾在巴西轰动一时,大家都认为这艘巨大的航空母舰对于提升巴西海军的远洋作战能力会产生巨大作用。但好景不长,老态龙钟的圣保罗号就事故不断,在2005年5月17日发生的蒸汽管路爆裂事故中,舰艇严重受损,舰员3人死亡,10人受伤。修复管道本来计划90天完成,但是后来发现很多地方都要修理,不得不大修。至今已近4年仍然停靠在船坞里。虽然购买航母仅仅花了1200万美元,可有舰无机怎么能行?2000年,巴西斥资7000万美元从科威特买了23架越战时期的老飞机A-4天鹰。这种飞机耗油量很大,每小时飞行费用达1万美元。2008年,巴西海军在与美国乔治·华盛顿号核动力航母战斗群联合军事演习的过程中,巴西航母飞行员看到美军航母上每1~3分钟就有飞机起降一次,非常羡慕,感慨万千,他们说美军飞行员一个星期的飞行时间比巴西和阿根廷舰载机飞行员一年的飞行时间还要多。由于缺乏经费,这些飞机一直没有完成升级改造,到2008年只有两架飞机能飞,2009年就仅剩一架能用了,这些飞机再搁置下去很快就变成废铜烂铁了。圣保罗号航母与其说是一艘大型战斗舰艇,倒不如说是一种豪华的摆设。绣花枕头烂草包,由于这艘漂亮的航母总是停靠在港内休息,所以人们讽刺它是里约热内卢城市旅游观光的一处美景。

    “二战”结束后,法国作为北约的一个成员国,既要承担北约分配的任务,又要维护海上利益,重振大国的雄威,迫切需要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为此,各盟国,特别是美国、英国、加拿大抽调部分舰艇补充法国海军,给了法国海军200艘包括3艘航空母舰在内的舰艇,另外,法国从战败国德国、意大利海军手中得到35艘舰艇,补充了本国海军。在此基础上,法国开始自行研制和建造大中型舰艇。法国是一个独立性非常强的国家,在军事上独来独往,不受美国牵制,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因而成为西方世界中国防工业自主研发能力最强,而又独立于美国军事体系的一支强军劲旅。

    1961年和1963年法国自行研制和建造的克莱蒙梭号和福熙号中型航空母舰分别服役。20世纪80年代,法国海军提出航母发展规划,准备建造两艘戴高乐级核动力航空母舰以取代两艘克莱蒙梭级现役航母。没有想到,航母建造计划在执行过程中一再延误,主要原因除经费不足外,在技术上也存在很多问题,其中问题最大的是斜角式飞行甲板长度不足,无法安全起降美制E-2C鹰眼式空中预警机。为此,2000年又进行了甲板延长改造工程,将斜向甲板的长度增加了1米多,这是一个改动较大的工程项目,因为牵涉到航母的总体结构和布局。

    戴高乐号航母1987年开工建造,原计划1996年服役,后来推迟到1998年10月,最终于2001年5月18日服役。在这种情况下,法国航母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状况,老旧的克莱蒙梭级航母早已不堪大任,1997年不得不将其退役。福熙号曾有过大规模现代化改装的方案,主要是想加装10度仰角的滑跃式飞行甲板,起降阵风战斗机。由于改装费用高昂,且改装之后是否能够起降法国战机和预警机都是个问题,所以1998年法国放弃了福熙号的改装计划,2000年将其转入后备役,随后便售予巴西。戴高乐号是法国历史上拥有的第十艘航空母舰,其命名源自法国著名的军事将领与政治家夏尔·戴高乐。戴高乐号不仅是法国第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有史以来第一艘,且是唯一一艘除美国航空母舰之外的现役核动力航空母舰,也是历史上第一艘在设计时加入了隐形性能考虑的航空母舰。由于其满载排水量还不到美国尼米兹号航母的一半,因而载机量大为减少,只能携载阵风式M型和超军旗式战斗机,以及美制E-2C鹰眼式空中预警机。受飞行甲板限制,蒸汽弹射器仅安装了两部,而尼米兹号航母是四部,这样舰载机升空的速度和频度至少减少了一半。同样,机库面积、升降机数量也同比减少。

    该级舰满载排水量4万吨,预算造价28亿美元,其中14亿美元为研制费。实际造价为185亿法郎,约合35亿美元。该航母飞行甲板面积为1.2万平方米,机库面积4600平方米,最多可容纳40架战斗机,一般可携载30~33架阵风M型战斗/攻击机,3~4架E-2C预警机和4~6架NFH-90新型直升机。舰载机起降仍采用传统的蒸汽弹射器和着舰阻拦装置,美国C-7型弹射器可在75米的距离内以5g的加速度弹射22吨重的舰载机,弹射离舰速度可达170节以上。

    为了始终保持一艘航母在海上执勤,法国海军至少要有两艘航母服役。因此,法国原计划建造两艘克莱蒙梭级航母,但由于建造和使用费用过度昂贵,法国政府无力给予支持,所以后续舰的建造计划已经取消。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和英国前首相布莱尔曾经确定,两国联手打造三艘航空母舰,建成后法国购买一艘,英国购买两艘。该级新型航母估计要花费30亿~40亿欧元,在深陷经济危机的今天,人们对此没有兴趣,可能要等到2012年经济恢复以后才能确定。

    链接:克莱蒙梭号航空母舰

    1961年,法国自行研制和建造的中型航空母舰克莱蒙梭号服役;两年后的1963年,后续舰福熙号航母服役。直到20世纪80年代之前,克莱蒙梭号航母一直是世界上除美国航母之外的吨位最大、能够携载常规起降飞机的航空母舰。该级航母的主要任务是:保护法国领土、领海与海外省、领地的安全,支持政府的对外政策,保障海上交通线的畅通,进行独立作战与协同其他海空兵力作战。法国认为,作为兵力投送的工具和战术核武器核威慑政策的组成部分,航空母舰是提供援助的最好工具,是掌握岸基飞机无法行动的海区的制空权所不可缺少的。

    法国海军于1952年提出建立一支以航空母舰为核心的能适应海战新条件的海上力量发展计划,并得到法国政府的批准,于是建造航空母舰的计划便应运而生。第一艘航空母舰克莱蒙梭于1953年制定预算,1955年11月动工,1957年12月下水,1961年服役。第二艘福熙号于1955年制定预算,1957年开工,1960年7月下水,1963年7月服役。两艘航母都以20世纪初期法国著名的军事将领与国家领袖来命名:克莱蒙梭是法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总理的名字,福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曾任西线协约国最高统帅的著名将军。

    克莱蒙梭号航空母舰标准排水量为27300吨,满载排水量为32780吨。全长只有265米,宽31.72米,吃水8.6米,从龙骨到舰桥顶部高达51.2米,足有十几层楼那么高。舰上发电机的总发电量达14000千瓦,相当于一座中小城市的照明用电量。采用全通式飞行甲板和斜角飞行甲板,岛形上层建筑位于舰体右舷,飞行甲板采用两具美制BS-5蒸汽弹射器以及四道降落阻拦索,右舷位于舰岛后方以及舰岛左前方舰体中央各设有一具飞机升降机。可载飞机44架,其中10架F-8E十字军战士战斗机、20架超军旗攻击机、10架阿里兹反潜机、2架超黄蜂直升机和2架云雀直升机。由于航母吨位太小,在机种更新上受到很大的限制,到20世纪80年代还只有超军旗战斗机能称作是主力战斗机,F-8E则早就是老掉牙的机型。由于舰载机性能太差,参与第一次海湾战争的本级舰只好当作飞机运输舰来使用。克莱蒙梭号航母还能当作两栖攻击舰使用,可携载40架两栖运输直升机。

    不论是在航行期间还是在停泊期间,克莱蒙梭号航母始终是一座开动的综合工厂。它有自己的推进装置、发电装置、空气压缩装置、空调装置、加油装置、充气装置和消防装置等。此外,舰上还设有飞机的维修保养部门,有军械车间、机械车间、金工管道车间、电气电子设备车间等。所有这些对于航空母舰在海上的长期活动都是必不可少的。两艘克莱蒙梭号航母进行过三次大规模现代化改装,舰载机、防空武器、核武储放能力、升降机、弹射器、通信系统以及飞行甲板、舰岛、轮机舱、弹药库的装甲强化等方面的性能都得以提升,同时重点提升了携载战术核武器的能力。

    克莱蒙梭号航母退役后无处安身,由于担心船体含有大量的石棉等有害物质,多年来都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栖身之所,只能把它闲置在布雷斯特军港。

    2006年,克莱蒙梭号航母驶往印度,打算在该国一座拆船厂拆解。但印度最高法院以船只有毒物质含量信息不明、违反禁止越境转移危险废品的《巴塞尔公约》为由,拒绝其进入印度领海。经过重重波折后,终于有一家英格兰东北部的拆船厂愿意接收。2009年2月,一艘英国拖船将克莱蒙梭号航母拖走,随后其将被拆解。

    轻型航空母舰

    轻型航空母舰是指排水量为15000吨~20000吨,可携载15~30架作战半径200~400公里的垂直/短距起降飞机和直升机的航空母舰。它主要在中近海域部署,只能执行编队防空、反舰和反潜作战任务。这类航母较多,主要是英国的无敌级卓越号和皇家方舟号各1艘、海洋号1艘,意大利的加里波第号1艘、凯沃尔号1艘,西班牙的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号1艘,泰国加克里·纳吕贝特号1艘。另外,日本的日向号属于反潜直升机母舰,韩国的独岛号属于两栖输送舰。

    轻型航母和重型、中型航母相比,虽然具有无法携载常规起降飞机、续航力有限和载机数量及种类较少等缺陷,但优点也很多,比如造价低廉,技术简单,形成战斗力快,不需要太复杂的码头、补给等保障设施,不需要复杂的常规起降飞机弹射起飞和着舰设备,能够与海军现役驱逐舰和护卫舰等灵活编成,执行任务的范围比较广泛等,因而对那些奉行区域作战和近海防御作战战略的国家而言,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飞机平台。

    战后以来,失落的大英帝国,企图重新找回昔日的辉煌。20世纪70年代,英国独辟蹊径,研制成功垂直/短距起降飞机和专门用来携载这种飞机的轻型航空母舰,并恢复使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采用的直通式飞行甲板,从而使世界航母发展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英国首创的轻型航母满载排水量在2万吨以下,无敌级卓越号航母建成服役后,在世界上掀起了一股轻型航母热,意大利、西班牙、巴西、印度、泰国等一起跟风,发展了十来艘轻型航母。在发展航空母舰方面,英国是一个不断推陈出新的国家。在保持现役两艘无敌级航母的情况下,又建造了一艘海洋号航空母舰。该航母1993年开工建造,1995年下水,1998年9月30日服役。海洋号航母是英国海军近20年来建造的最大的军舰,也是英国21世纪的主力舰。其主要任务是登陆作战、后勤支援和运送海军陆战队装备。海洋号航母破例采用了商船的建造标准,从而使费用大大减少,这在世界航母发展史上又是个创新。海洋号航母满载排水量21758吨,航速18节,续航力8000海里/15节。舰长203.43米,飞行甲板长170米,宽31.7米。舰员265人,航空人员180人,最多可载1275人。可携载24架EH-101型直升机和6架垂直/短距起降飞机。

    “二战”结束后,为限制德、意、日三个战败国复活军国主义,相关条约对其发展重型装备,尤其是进攻性武器装备方面有着严格限制,在这方面,德国遵守得最好,意大利次之,日本最差。意大利1987年8月建成服役第一艘轻型航空母舰加里波第号,从而突破了不能建造航空母舰的法律限制。1993年开始携载固定翼飞机,从而突破了军舰不得携载固定翼飞机的法律限制。加里波第号航母是继英国无敌级航母之后出现的又一具有代表性的轻型航空母舰,它比无敌级吨位更小,排水量只有无敌级的2/3,号称世界上吨位最小的航空母舰。它的外形与无敌级大致相同,也是直通式飞行甲板,首部甲板有6.5度的上翘。经过周密细致的设计,其吨位虽小,却可载16~18架飞机。舰上武器配置齐全,反舰、防空及反潜三者攻防兼备,既可作为航母编队的指挥舰,又可单独行动。该舰的主要任务是在地中海执行警戒巡逻,扼守和保卫直布罗陀海峡通道,单独或率领特混编队执行反潜、防空和反舰任务,掩护和支援两栖攻击,为运输船队护航,确保海上交通线畅通等等。该舰标准排水量10100吨,满载排水量13370吨;全长180米,甲板长173.8米,全宽33.4米,吃水226.7米。动力装置采用体积小、重量轻、功率大、启动快、操纵灵活的燃气轮机,使航速达30节,而且机动性强,从静止状态到全功率状态只需3分钟。舰载机为16架AV-8B鹞式战斗机、18架SH-3B海王式反潜/空中预警直升机。

    作为西方七强中的一员,意大利尽管经济总量和军事实力并非名列前茅,但却不甘心屈居欧洲二流强国的地位,更不愿意其海军沦为欧洲二流海军。加里波第号航空母舰服役20多年了,在作战性能和吨位、载机量等方面根本无法与法国的戴高乐号航母、英国的无敌级轻型航母相比,差距相当明显。尤其是2002年维内托号巡洋舰退役之后,意大利海军大型战斗舰艇就只剩下加里波第号了,形单影只,很难完成从地中海海域东进西出的海上行动及有效保卫自己海洋权益的任务。为此,意大利政府决定投资8.5亿美元,为海军建造一艘无论是吨位还是总体性能均优于加里波第号的新型航空母舰凯沃尔号,以期保持拥有两个轻型航空母舰编队的实力。凯沃尔号航母2001年开工建造,2004年7月20日下水,经过一段时间的舾装、试航,2007年交付使用,2008年正式服役。该航母满载排水量27000吨,自持力18天,最大航速28节,可持续航行约7000海里,人员编制1200人。全长244米,宽39米,可携载12架直升机和8架鹞式垂直/短距起降战机,甚至可搭载和起降美国JSF闪电联合攻击战斗机。除此之外,凯沃尔号还能担负两栖作战任务,机库内能够容纳100辆轻型车辆或者24辆主战坦克,并通过两个60吨的跳板进行车辆和坦克的装卸,一个跳板位于右舷靠近船艏的部分,另一个跳板设在舰艉。

    西班牙的崛起是从海上开始的。1492年10月,哥伦布发现西印度群岛。此后,西班牙逐渐成为海上强国,在欧、美、非、亚均有殖民地。

    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被英国击溃后开始衰落。战后以来,西班牙试图重振海军,1967年向美国租借了“二战”时期的老航母迷宫号,后于1973年正式买入。1979年10月,西班牙巴赞造船公司开工建造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号轻型航母,1988年5月3日正式进入海军服役。该舰全长195.5米,宽24.3米,吃水9.4米,满载排水量16900吨,全通式飞行甲板长175.3米,宽29米,滑跃起飞跑道前部的跃升角为12度。其动力装置为2台LM-2500燃汽轮机,最大航速27节,续航力为20节时(6500海里)。平时载机22架,包括10架AV-8B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6架海王直升机、2架海王预警直升机以及4架AB-212直升机;但在紧急情况下可载机37架,其中17架放在机库中,20架放在甲板上。该舰编制舰员600人,另有230名航空人员。泰国是继印度之后第二个拥有航空母舰的第三世界国家。1992年7月,泰国与西班牙巴赞造船公司签订建造合同建造加克里·纳吕贝特号航空母舰,1994年7月开工,1996年1月下水,1997年3月服役。该舰与西班牙的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号航母相似,满载排水量11486吨,最高航速26节,最大航程12节时(1万海里),全舰长度182.6米,飞行甲板长174.6米,宽27.5米,舰载机包括AV-8S鹞式垂直/短距起降飞机6架,S-70B海鹰直升机6架。

    链接:无敌级航空母舰

    英国人发展航母有自己的一套思路,开始是发展大型斜角甲板航母,美国人跟它学,全发展这样的航母。后来英国人改了,创造性地发展轻型航母,结果意大利、印度、西班牙和泰国都跟着学。这些年英国人又改了,用商船或民用标准来发展廉价的航母或直升机母舰。其实,利用商船改装航空母舰历来是航母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二战”期间,各国用巡洋舰和商船改装了近200艘护航航母,马岛海战中英国也用商船紧急改装了飞机运载舰,马岛海战后英国还用28000吨的百眼巨人号集装箱船改装了航空训练舰,能携载18架飞机和直升机。在海湾战争中,这艘百眼巨人号还曾开赴海湾参战,而且又改装成了医疗救护船。

    无敌级航空母舰的研制工作是从1962年开始的,但由于人们在认识上的差距争吵了10年才把方案确定下来。当时争论的焦点是继续发展20世纪70年代退役的鹰号航空母舰那样的斜直两段式飞行甲板的、能够携载固定翼飞机的攻击型航空母舰,还是改变发展策略,发展一种作战效能较差、造价便宜、只能携载垂直/短距起降飞机和直升机的轻型航母。最终确定发展无敌级轻型航母,首制舰无敌号于1980年7月服役,后续舰卓越号和皇家方舟号分别于1982年和1985年服役。最后一艘舰的造价为3亿英镑。

    无敌号航空母舰1973年7月开建,1977年5月下水,1980年7月正式服役,2005年8月3日退役。满载排水量20600吨,航速28节,总长209.1米,水线长192.6米,总宽36米,水线宽27.5米,吃水8米。采用滑跃式直通飞行甲板,其长度为167.8米,宽13.5米,首部滑跃式飞行甲板上翘12度。主动力装置为4台燃气轮机,94000马力,航速28节,以18节速度巡航时续航力为5000海里。舰员编制666人,航空兵402人,共1068人。可搭载9架鹞式战斗机、3架海王式空中预警直升机和9架海王式反潜直升机。

    无敌级航空母舰最大的特点是应用了滑跃式飞行甲板,舰载机采取滑跃起飞,就是将飞行跑道前端约27米长的一段做成平缓曲面,向舰首上翘,无敌号和卓越号的上翘角度为7度,皇家方舟号为12度,海鹞舰载机通过滑跃甲板起飞,在滑跑距离不变的情况下可使飞机载重增加20%,载重量不变的情况下可使滑跑距离减少60%。

    无敌级航空母舰的主要任务是实施和指挥反潜作战,执行一定的舰队区域防空和反舰作战,担任指挥舰,在编队中负责作战协调,支援两栖登陆作战,以及执行海上救援运输和保卫海上交通线。1982年4月2日至6月14日,英国以2艘航空母舰、40余艘作战舰艇、140架飞机(含60架鹞式战斗机)、2.7万人,航渡19天奔赴13000公里之遥的南大西洋海域作战。马岛海战中,无敌号携载了30多架垂直/短距起降飞机和直升机,并作为指挥舰在南大西洋进行反潜、防空和反舰作战,同时也在对地攻击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89年1月完成了为期27个月的现代化改装,使载机量至少达到21架,其中9架海鹞飞机、12架各种用途的海王直升机。1991年海湾战争中,皇家方舟号参加了作战,在两栖登陆作战和近距支援方面发挥了作用。1999年4月参加了北约空袭南联盟。

    2005年8月1日退出作战序列,在8月1日退役当天前往朴茨茅斯海军基地进行了最后一次的航行。英国皇家海军出动了海鹞战机、海王直升机和山猫飞行表演队在皇家方舟号航母上空进行了列队表演以纪念这个重要的日子。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