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官故事-改名换厂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王庄乡有个五星塑料厂,厂长叫张大明,这天下午,只见他急匆匆跑进乡政府大院,推开李乡长办公室的门就嚷:“李乡长,糟啦,税务局来催我们厂交税款呢!”李乡长悠闲地吐了一串烟圈,笑着说:“我道是什么事,原来是缴税款,缴就缴呗。”张大明急了:“啊呀,李乡长,你说得倒轻松,这么一大笔税款,叫我拿啥去缴?”张大明着急,李乡长却不急:“嘿嘿,财神菩萨冒充叫花子来啦?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五星塑料厂今年利润有五六十万哩!”

    李乡长的话犹如一根鞭子抽在张大明的身上,他脸憋得通红,分辩道:“李乡长,利润五六十万不假,不过那只是账面上的数字,实际上这笔钱早已不存在了……”“什么?”李乡长坐直了身子,“账面上的数字?那钞票到哪儿去了?”“唉,”张大明吞吞吐吐地说,“李乡长,你可真是贵人多忘事,这笔钞票还不是全给吃进肚子里去了。我这本本上全记着哩,你自己看罢。”

    李乡长将信将疑地接过本本,打开一看,不由傻了眼。原来本本上记的,都是今年初以来,县、乡各级领导平日来厂里白吃白拿的数额,其中李乡长最多,不仅在厂里吃、拿,就是有时在外吃了、喝了不能开销的,也用白条到厂里来报销。五星塑料厂实际上成了王庄乡的小金库,一年吃下来,竟将几十万元利润吃了个精光,现在轮到要缴税款了,白条总不能当税款缴上去啊。这可怎么办呐?

    这下李乡长笑不出来了,只是一个劲地抽烟搔头皮。当一包万宝路香烟只抽剩一只空壳子时,两个人终于想出了一个绝招。原来,根据财税法规定,福利工厂可以免税,只要争取到免税,五星厂账面上的亏空就可以混过去。他们决定设法将五星塑料厂申请改成福利工厂。这实在是渡过难关的好计策。

    两个人说干就干,张大明回到家里连夜起草,第二天一早就把申请报告交给了李乡长。李乡长一改往日老牛拉破车的作风,雷厉风行地签上了乡政府的意见和调查附记,并责成乡政府文书迅速办好一切必要的手续。于是三天之后,一份盖了乡政府大印的申请福利工厂的报告就这样堂堂正正地送到了县政府各有关部门。

    报告是送出去了,但是更头痛的事情也来了,因为根据规定,残疾人要占到生产工人的一定比例才可转福利工厂,免去所得税。

    县里很快下了通知,一星期之后,要派核查小组来五星厂核实情况,张大明真是急得团团转。因为去年五星厂刚开办时,由于接到的生意赚头好,利润高,工厂一下子成了王庄乡的摇钱树,乡里一些头儿脑儿的子女纷纷凭借父母关系,千方百计钻到这棵摇钱树下,而一些生活困难户和身体真正有残疾的青年,却被厂里拒之门外。现在申报福利工厂,若将那些残疾青年请来临时充当一下角色,只怕进来容易出去难。若索性弄假成真将这批残疾人收进厂,老实讲,残疾人手脚总是慢一些,今后生产利润肯定不会像现在这么高。左思右想,难煞了厂长张大明,他只好再摆酒席,连夜请来了李乡长和厂里一批智囊人物,召开紧急会议,磋商对策。

    俗话讲:“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七八个臭皮匠大吃大喝了一顿之后,果然又一个绝招被他们想出来了。不过张大明心里总是吊了块石头,乌龟爬门槛,待看此一番,能不能免税,就看这背水一战了。

    一星期很快就过去了。这天上午九时许,县核查组一行五人在李乡长的陪同下,乘坐一辆面包车来到了五星厂。张大明和厂部办公室人员早已恭候在厂门口,见核查组到达,慌忙迎了上去。李乡长抬头一看,哈,厂门口两幅标语在太阳光下分外耀眼,一幅是:热烈欢迎县核查组来我厂指导工作。一幅是: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残疾人的关怀。李乡长朝张大明脸上扫了一眼,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张大明等一行人将核查组人员引进会议室,敬茶、递烟,忙个不停。稍息片刻,张大明便将厂部部分行政人员向核查组作了介绍。他先指了指身边一个驼背青年道:“这是本厂会计罗小锅同志。”罗小锅点点头算是打了招呼,可怜他腰老弯着直不起来,核查组组长老彭见了非常同情,老彭有一个朋友在上海某大医院,擅长矫正体形,不知道这罗小锅同志的体形能不能矫正,如有可能,他真想请这位朋友帮帮忙,替罗小锅动一动手术。

    老彭的眼光又落到另一位双臂支着拐杖的跛子青年身上。张大明介绍道:“这位是本厂的仓库保管员许小跛同志,他家离厂有三四里地,每天拄着拐杖来上班,从不迟到,不容易啊。”许跛子拄着两根拐杖,一拐一拐地走过来与老彭握手,看他摇摇晃晃的样子,如果没有手中的拐杖,肯定要跌倒,老彭连忙扶他坐在沙发上。接着,张大明又向核查组逐一介绍了打字员、聋子青年叶小凤,统计员、哑巴青年毛巧英,总务科瞎子青年王玉龙等人。

    老彭听完介绍,微微点头道:“你们为农村残疾人谋求出路开办这么一家工厂,真是不容易呀。不知厂里现在一共有残疾职工多少人?”张大明立即答道:“我们厂共有驼子、跛子、瞎子等生理上有缺陷的职工二十七人,另外还有外观看不出、实际上内脏器官严重损伤以及智残的痴呆人等十七人,共计四十四人,超过了免税规定的百分比。”老彭点点头,说:“好,好,我们是不是再到车间去看一看。”“行,大家随我来。”张大明爽爽快快地领着核查组全体人员朝车间走去。

    车间里,工人们都在忙碌着。明眼看上去,就能看出他们中间很大一部分是残疾人。细心的老彭粗略数了一下,连刚才看到的统计在内,生理缺陷和智残的工人约摸有四十左右,与张大明说的差不多。这时候,吃饭的时间到了,食堂里散发出来的阵阵香味向核查组人员发起了强大攻势,于是核查便很快收兵,核查人员被一一请上桌。看来核查大局已定,到时候再派人打点礼物去县里有关部门催一催,这税款就可免了。想到这里,张大明抹了一下额头沁出的汗,心里那根绷紧的弦方才松弛下来。

    开饭前,张大明向核查组组长老彭和其他组员欠了欠身,不好意思地说:“今天委屈诸位吃一餐便饭,按照有关规定,客饭四菜一汤,今天照顾,外加一只冷盆,请诸位多多包涵。”张大明话音刚落,冷盆就上桌了。核查人员一看,个个瞠目结舌。乖乖,这是什么冷盆哟,盆子是铝制的,足有小圆台那么大,装有牛肉、鲍鱼、肚子、白鸡等各式冷菜。再看紧接着端上来的四菜一汤:对虾、桂鱼、烤鸭、甲鱼烧鸡、香菇嫩鸡,全是特大号盆。核查人员早已饥肠辘辘,扭扭捏捏客套了一番之后,各人的筷子便迅速伸向自己的意中目标了。好在是执行吃客饭“四菜一汤”的制度,所以大家也吃得心安理得。

    就在这时候,突然,厂门口传来一阵喧闹声,只见刚才向大家介绍过的仓库保管员许小跛撑着两根拐杖,一拐一拐跌跌冲冲走进来,附在张大明耳边说了几句什么,张大明立刻放下酒杯,向大家拱拱手打个招呼,便随许小跛来到厂门口。原来是王庄乡肖家村村民肖四憨和三妞儿正在门口吵吵嚷嚷。这四憨虽说有点痴呆,但大事情上十分拎得清,他几次缠着张大明,想进厂捧个旱涝保收的铁饭碗,张大明总嫌他手脚不灵活没有答应。今天四憨得知县核查组来厂,觉得自己是真正的残疾人,应该成为福利工厂的当然工人,便约了哑巴三妞儿一起到厂里来找核查组评评理。三妞儿虽然不能说话,但“哇啦哇啦”叫得挺响。

    张大明弄清楚了事情原委,眉头不由皱成个疙瘩。此刻,核查组几个人正吃得兴头上,被这两个残疾人一闹,事情再生波折就麻烦了。想到这里,张大明压住火,对四憨说:“进厂的事我们明天再研究,今天我还有事,你们先回去吧。”说罢,挥挥手,叫手下人立刻把他们轰走,自己又急忙回来招待客人。

    三妞儿从四憨的手势里明白了张大明话里的意思,这样的空头许诺已有好几次了,她再不上当,坚决要进厂讲个明白。三妞儿不撤兵,四憨自然也不能充歪,门卫轰了他们几次,没想反倒轰出了四憨的憨脾气,两人不顾三七二十一,竟然杀开一条“血路”,出现在核查人员面前。

    张大明好不尴尬,慌忙站起来解释道:“这两人也是本厂职工,为了一点奖金吵闹,唉,我这个厂长难当哪。”他欺四憨呆,三妞儿听不见,信口雌黄胡说一通。四憨口谈木讷,心里明白,气得两只眼睛瞪得像牛眼那么大。张大明怕事情露出马脚,忙叫站在边上的许小跛将两人拉出去。四憨急了,憨劲发作,劈手去夺许小跛的拐杖,许小跛猝不及防,一根拐杖已被四憨夺去。四憨举起拐杖就打,许小跛首当其冲,一时难以躲避,情急之中,顾不得跛子的许多忌讳,举起另一根拐杖就招架起来。两人一进一退,许小跛尽管失去了赖以支撑的两根拐杖,进退却十分灵活,步法丝毫不乱。

    三妞儿见四憨已大打出手,也不甘落后,随手抓起桌上几只酒杯,飞镖一般射出去。其中一只酒杯不偏不倚,正朝靠在窗口听热闹的王瞎子飞去,眼见一场头破血流的惨祸即将发生,众核查组成员忍不住惊呼起来。说时迟、那时快,就在酒杯飞到王瞎子眼前时,只见王瞎子的头微微一偏,酒杯砸在玻璃窗上“砰”一声,在场人个个惊叹王瞎子的眼睛怎么如此灵敏。

    哑子毛巧英原来也是来看热闹的,见形势岌岌可危,闹不好要出人命事故,再也顾不上其它,脱口惊呼:“快来人哪,四憨、三妞发憨劲啦!”

    这时候,罗小锅闻声赶来了,想平日里四憨、三妞儿见自己畏惧三分,现在厂长有难,正是立功时机,便挺身而出,拦住了挥舞拐杖的四憨:“四憨,你要干什么?”四憨一看他这副罗锅熊样,心里的气就不打一处来:平日里你看见我们老百姓挺胸凸肚,今天怎么弯腰曲背起来?他一闪身转到罗小锅背后,挥起拐杖照准他的驼背就是一下,只听“咣”的一声响,从罗小锅背上掉下一只搪瓷碗来。

    众人这才明白,原来这些所谓的残疾人全是装扮出来骗人的。张大明一看精心设计的西洋镜被四憨、三妞儿当众拆穿,不由长叹一声瘫坐在椅子上。想把塑料厂改为福利工厂的美梦自然化作泡影,等待他们的将是税务和纪律检查这一关。

    (严家骖 朱德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