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问题不从正面角度,而是通过出人意料的侧面来思考和解决问题,也是我们常用的策略。
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情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着,而是彼此联系、相互制约的。从侧向找联系、从侧向找价值,从侧向找突破点,要比长驱直入、直面进攻更容易取胜。
对于有的问题不便于直接入手,此时可挖掘侧面关联,再由侧面转入正面,可以将问题化难为易。
顺藤摸瓜,侧向关联好方法
顺藤摸瓜法就是按着事情的发展线索来确定事情的结果。这就要求我们动用逻辑思维来分析和判断问题。在生活和工作中,用逻辑思维的角度处理问题是我们常用的方法之一。
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有它的逻辑性,遵循一定的秩序和规律进行着,没有逻辑的事情只能算是荒诞的、毫无意义和价值的。只有经过逻辑思维,我们才能达到对具体问题的把握,进而认识问题的实质。
按着逻辑思维来推导事情发展的前因后果,是正常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原则。我们在遇到一个问题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它是如何发展到这一环节并在这一处出现了问题,从而会将问题的前后所表现出来的现象、特征联系起来,深入研究和作出判断。
按着逻辑思维的方式处理问题,结果的正确率一般较高,所以这个方法常常被人们所利用。比如,推导事情的原理,按图索骥,挖掘事情的来龙去脉等,逻辑思维都能给我们提供很大的帮助。
1. 遵循过程,步步推进
假设有一个人被囚禁在高高的石塔顶上,所有通向石塔顶部的门都已被彻底封死,也没有任何工具可以让他从塔顶爬下来,即使没有卫兵看守,看来他也插翅难飞,如果他的妻子想要救他,该怎么办呢?
囚徒自己想出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好办法——他让妻子捉来一只名叫金龟子的小虫,然后在金龟子的头上涂一点黄油,金龟子以为黄油在前方,于是就直向塔顶爬,金龟子腿上系了一根极细的丝线,第二段又连接一根稍稍粗一点的丝线,再接一根更粗一些的丝线,随后又连接一根细棉线,然后一段段加粗,再接上相应的麻线……直到一根粗相的麻绳被拉到了塔顶,最后,囚徒顺着绳子从塔顶滑下逃走了。
聪明的背后隐藏着一种“多米诺”式层层递进的过程性思考:抓住一个即便是最微小的突破口,然后步步推进,直到效应的最大化。
2.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得出结论
如果花瓶碎了,怎么办?大多数人的做法是把碎片扔掉!且一扔了事,干脆利索,全然不曾思考与之有关的规律。那么,这里头有规律吗?
有。这就是,将碎片按大小排列并称过重量后即可发现:10-100克的最少,1-10克的稍多,0.1-1克以下的最多!尤其有趣的是,这些碎片的重量之间有着严整的倍数关系,即最大碎片与次大碎片的重量比为16:1,次大碎片与中等碎片的重量比为16:1,中等碎片与较小碎片的重量比为16:1,较小碎片与最小碎片的重量比也是16:1。于是,发现这一倍比关系的人便将此规律用于考古研究或天体研究,从而由已知文物、陨石的残肢碎片推测它的原状,并迅速恢复它们的原貌!
这位极善于思考的聪明人,就是丹麦科学家雅各布·博尔。
按规律办事应该成为我们的做事之道。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符合规律的发展,有利于事情顺利进行;而违背事情的发展规律,就会受到惩罚,做起事来也会四处碰壁。
3. 不能忽视的逻辑思维
在一个远方的国家,有两个非常杰出的木匠,他们的手艺都很好,难以分出高下。
有一天,国王突发奇想:“到底哪一个才是最好的木匠呢?不如我来办一次比赛,然后封胜者为‘全国第一的木匠’。”
于是,国王把两位木匠找来,为他们举办了一次比赛,限时三天,看谁刻的老鼠最逼真,谁就是全国第一的木匠;不但可以得到许多奖品,还可以得到册封。
在那三天里,两个木匠都不眠不休地工作,到第三天,他们把已雕好的老鼠献给国王。国王把大臣全部找来,一起做本次比赛的评审。
第一位木匠刻的老鼠栩栩如生、纤毫毕现,甚至连鼠须也会抽动。
第二位木匠的老鼠则只有老鼠的神态,却没有老鼠的形貌,远看勉强是一只老鼠,近看则只有三分像。
胜负即分,国王和大臣一致认为第一个木匠获胜。
但第二个木匠当庭抗议,他说:“大王的评审不公平。”
工匠说:“要决定一只老鼠是不是像老鼠,应该由猫来决定,猫看老鼠的眼光比人还锐利呀!”
国王想想也有道理,就叫人到后宫带几只猫来,让猫来决定哪一只老鼠比较逼真。
没有想到,猫一放下来,都不约而同扑向那只看起来并不像老鼠的“老鼠”,啃咬、抢夺。而那只栩栩如生的老鼠却完全被冷落了。
事实摆在面前,国王只好把“全国第一”的称号给了第二个木匠。
事后,国王把第二个木匠找来,问他:“你是用什么方法让猫也以为你刻的是老鼠呢?”
木匠说:“大王,其实很简单,我只不过是用鱼骨刻了只老鼠罢了!猫在乎的根本不是像与不像,而是腥味呀!”
有时获胜者往往不是技巧最好的,而是最接近人性的,只有靠逻辑做事才能更符合自然规律,才能更容易成功。
声东击西,乘虚而入
声东击西的目的在于转移对方的目标,使其疏于防范,然后再乘其不意,攻其不备。凡是干任何一件事,为了消除当前人为的阻力,减少本身的损失,一定要设法分散对方的力量,或松懈其意志,才可以乘虚而入,达到目的。
1. 以虚击实
一位记者问某总统:“你很富有。据说你的财产达到30亿美元!”表面上看来这一提问好像是对他家庭情况的一般性提问,实则用意很深,完全是针对总统是否廉洁而来的。这是一个极为敏感的政治问题,也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若是矢口否认,别人不会相信;若是照实说来,显然不妥。那么,应该怎样回答好呢?
总统听后发出一阵长时间的哈哈大笑,反问道:“一位外国议员说我有60亿美元!你听到了吧?”
总统没有就他是否拥有30亿美元一事直接做出正面回答,而是列举了一个更夸张的数字,以嘲讽的口吻反问记者,这实际上就是间接否定了记者的提问。
以虚击实是用虚幻、虚假或子虚乌有的事件去迎击对方本来比较“实”的问话,这是拒绝辞令中常用的方法。它可分两步完成:第一,先避开实质性的问题,不作直接回答,免得纠缠不清。第二,选择一个纯粹夸张了的事实去回答对方,这就是就虚,即虚答。因为这种答案显然是虚假的,这就使问话者明显感到不可信。由此而及彼,于是在问话者脑中便很快形成一种逻辑推理,顺理成章地推出另一个事实也是假的结论。从而,无需多费口舌,原来那种“实”的结论也就被彻底否定了。
以虚击实不仅能有效地避其锋芒,而且能有效地击“实”,即先退后进,以退为进,反戈一击,成功地实现完全否定对方论点的目的。
2.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日本松户市原市长松本清,本是一个头脑灵活的生意人。他经营“创意药局”的时候,曾将当时售价200元的膏药,以80元卖出。由于80元的价格实在太便宜了,所以“创意药局”连日生意兴隆,门庭若市。由于他不顾赔血本的销售膏药,所以虽然这种膏药的销售量越来越大,但赤字却免不了越来越高。那么,他这样做的秘密在哪里呢?
原来,前来购买膏药的人,几乎都会顺便买些其他药品,这当然是有利可图的。靠着其他药品的利润,不但弥补了膏药的亏损,同时也使整个药局的经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盈余。
这种“明亏暗赚”的创意,以降低一种商品的价格,而促销其他商品,不仅吸引了顾客,而且大大提高了知名度,有名有利,真是一举两得的创意!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手段商家们稔熟于心,利用消费者心理的某种特点达成自己的目标,看似无利可图,实则算盘打得非常精明。销售商品从来没有什么极限可言,因为聪明的人肯去突破极限。
3.找准空隙,急中生智
年关将近,一个小商人辛辛苦苦地赶出了一批货,交给了一个不是很熟悉的客户。交货之后,却望穿秋水般地等不到客户将货款电汇回来。
等了两个星期之后,小商人终于忍不住了,他便亲自搭乘夜班火车,赶到了那个客户的公司。苦等了几个钟头,对方终于出现。小商人用尽一切办法,终于在两个小时之后,收到了那笔为数10万元的货款。
小商人拿着客户开出来的现金支票,火速感到发出支票的银行,希望能够立刻换得现款,准备过年应急之用。
不料,当他将支票交给银行柜台小姐时,对方却告诉他,这个账号的户头已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没有往来资金。而且,在这个账号内的存款也不足,他的支票根本无法兑现。
小商人顿时明白,这是那个差劲的客户故意刁难他的小动作,当下便想冲回客户的公司,和他大吵一架。但小商人做事一向小心谨慎,在离去之前,他简单地陈述了自己的窘困状况,并询问柜台小姐,他的支票因对方存款不足而遭到退票,究竟差了多少钱?
由于他的态度殷切诚恳,柜台小姐也热心地帮助他查询。得到的结果是,户头内只剩下99000元,与他的支票金额差了1000元钱。
果然如小商人所料,这个客户是存心要和他过不去,看来这笔货款可真是凶多吉少了。
所谓急中生智,小商人转念想了想,灵机一动,很快地从身上掏出1000元钞票,央求柜台小姐帮他存入那个客户的账号里,补足支票面额10万元,再将那张支票兑现在,终于顺利地领到了钱。
面对前进路上的种种障碍,看准障碍间的空隙,灵活变通地穿过去,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旁敲侧击,会用暗示的力量
在劝说中不直接、正面地进行,而是旁敲侧击地说一些看似与中心话题无关,实则暗示中心话题,可以达到劝说的目的。
1. 侧面暗示法
1939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克斯受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的委托,去说服罗斯福总统要重视核武器研究、争取抢时间赶在纳粹德国之前造出原子弹。可是罗斯福总统的反应十分冷淡。萨克斯在与罗斯福共进早餐时,巧妙地说:“我想谈点历史……英法战争时期,在欧洲大陆上不可一世的拿破仑,在海上却屡战屡败。当时,一位年轻的美国发明家富尔顿来到了这位法国皇帝面前,建议把法国战船的桅砍掉,撤去风帆,换上蒸汽机,把木板换成钢板。拿破仑想,船没有风帆就不能行走,把木板换成钢板就要沉船,没有同意。历史学家评论这段历史时认为,如果拿破仑采纳了富尔顿的建议,19世纪的历史就得重写。”说完,萨克斯注视着总统,罗斯福沉思了几分钟,取出一瓶拿破仑时代的法国白兰地,斟满一杯递给萨克斯,说:“你胜利了!”从此,美国便开始了研制原子弹的历史。
运用侧面暗示法的一个基本前提是最好当你已将要劝说的中心话题说出以后,对方已经知道你要谈的内容之后。如果没有这个前提,侧面暗示就不会这么明确地让人理解、意会,也就收不到劝说的功效。
2. 侧面切入法
两个二年级的孩子因小事发生争执,打起架来,被同学拉到办公室找王老师。两个小家伙一个痛哭流涕,一个愤愤不平,都像受了天大的委屈。王老师一边听学生说,一边巧妙地运用打岔的方法,引入许多毫不相干的话题。如:你今年几岁啦?家离学校远吗?你爸爸叫什么名字?是做什么工作的?今天早晨吃的什么饭?是自己洗脸还是妈妈给你洗等等。王老师很有耐心地问,孩子也很有耐心地一一作答。只两三分钟时间,王老师居然领着他们从不良情绪中走了出来。他们好像忘记了刚才发生的一切,个个笑吟吟的。王老师对他们说:“老师早就知道你俩是好朋友。好朋友怎么还打架呀?你们知道自己都做错了什么吗?”两个孩子都说知道,而且各自作了自我批评。
在发现对方有过错时,利用故意打岔的方式,绕开过错,岔开话题,让对方暂时忘记刚才的过错,然后再含蓄地指出其错误,对方就很乐于接受。
在人际交往中,因相互间很小摩擦导致情绪极度冲动是常有的事。一方情绪冲动时,会暂时失去自持,常常表现为暴跳如雷,甚至出现严重攻击行为。这时候,如果巧妙地用打岔法把话题岔开,再从侧面切入,含蓄地指出他们的错误,冲动的情绪就很容易平静下来。
3. 侧面说服法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陆军参谋长乔治·马歇尔将军和三军总司令罗斯福总统就制定战略计划发生了分歧。马歇尔认为美国必须大力加强地面部队,而海军出身的罗斯福则认为,目前最重要的是要加强空军和海军的力量,双方交锋多时,相持不下。马歇尔心里对罗斯福对海军的偏爱很是不满,但没有明说。在又一次交锋中,一向面色冷峻的马歇尔突然摆出一副笑脸说:“总统先生,你不要一提海军就‘我们’,一说陆军就‘他们’,行吗?”说罢,客气地坐下,把那份战略计划推给了罗斯福总统。罗斯福仔细地看了一下马歇尔,不自然地笑了。他客观地研究了马歇尔的建议,最后终于接受了以地面部队为主导的观点。
马歇尔先以一句话轻轻的“旁敲侧击”,再用以诚恳的祈使句“行吗”,不仅暗暗指责了罗斯福的偏颇,也暗示了如果罗斯福不去掉这种偏见将会对美国产生的不利影响与危害,可以说是不卑不亢,一语千钧,意味深长。
不从正面说服,而是从侧面指向问题的实质,这种劝说方法适用于双方经过一段时间的劝说与反劝说而未能取得理想效果的时候,一经“敲击”,很可能会别开洞天,取得“四两拨千斤”之效。
4. 借物寓暗示
小伙俊与姑娘兰互有好感,俊性格外向,兰内秀少言。俊虽已感到兰有意于自己,但又见兰常沉默无语,有时他说一些开心的事,兰往往仅淡然一笑,弄得俊心里直犯嘀咕。一次约会时,俊欲探兰的心里到底有何想法,便对兰说:“我有一枝红玫瑰,不知该送给谁。”兰望着圆月,有些心不在焉地说:“你爱送谁是你的自由。”俊见状,觉得兰似有拒绝之意,便说:“我想送给一个人,但又怕人家不赏脸。”兰说:“也不一定,你可以试一试。”俊见有希望,便说:“我怕一试,人家不要,我会很伤心。我有个预感,人家对我不满意。”兰说:“也许人家满意而你没勇气。”“那我就把玫瑰送给你,你愿意接受吗?”兰见状,微笑着说:“那要看你心诚不诚。”至此,俊完全明白了兰已接受了他的爱,高兴得跳起来。
俊用“送你一枝红玫瑰”这种借物暗示法,避开了话锋,在试探中测出兰对他的爱,可谓步步深入,借玫瑰运用暗示语,撩开了爱情的面纱,在含蓄中品尝着爱情的果实,那甜美的滋味浸润着心田。爱情中采用借物暗示法,既不必担心开罪对方,又可收到知其心意的效果。
曲径通幽,迂回包抄
有什么样的思路,就会有什么样的出路。大路好走,小径也未必不通畅。然而,当大路受阻前行不便的情况下,不妨转而从小路另辟蹊径,尽管多绕了几道弯或者时间稍长,但也达到了走大路所通往的目的地。
大道广阔,曲径通幽。在我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可以运用这种思维法则。一条道路行不通,看看有没有其他的路径通向目标,只要达到目的,选择的方式不止一个,条条大路通罗马,小路也照样好走。
脑筋多转几个弯,同样的话换个说法,同样的事情变换个方式做,迂回包抄,获得成功。
1. 先转移话题,再峰回路转说主题
某中学唐老师,悉心钻研中国古典文学,出版了20万字的《中国诗歌发展史》一书,该校的文学社小记者到唐老师家采访。
小记者:唐老师,您的大作《中国诗歌发展史》与读者见面了,我们想请您谈谈撰写这本书的经验,好吗?
唐老师:(很为难地,沉默了片刻)只是一个专题学习,谈不上什么经验。
小记者:(抬头,望着墙上的隶书)唐老师,这隶书是您写的吧!(转换话题)
唐老师:是的。
小记者:那么请您谈谈隶书的特点,好吗?
这正是唐老师感兴趣的和愿意谈的话题,于是唐老师便由“蚕头雁尾”讲起,讲得非常细致、非常认真,也很起劲。在讲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双方彼此增进了感情。这时小记者才不失时机地说:“唐老师,您对隶书很有研究,我们以后还要请您多加指导,不过,我们现在十分想听听您是怎样写成《中国诗歌发展史》这本书的。”此刻,唐老师深感盛情难却,也就只好加以介绍了。
即使一个最好的话题,也有兴趣低落的时候,这时候,可以停止对原话题表示意见,自然而然地引出另一个话题。这样既缓和了气氛,又达到了谈话的目的。
2. 犹太人的精明之处
一个犹太人走进纽约的一家银行,来到贷款部,大模大样地坐下来。
“请问先生有什么事情吗?”贷款部经理一边问,一边打量着来人的穿着:豪华的西服、高级皮鞋、昂贵的手表,还有镶宝石的领带夹子。
“我想借些钱。”
“好啊,你要借多少?”
“1美元。”
“只需要1美元?”
“不错,只借1美元。可以吗?”
“当然可以,只要有担保,再多点也无妨。”
“好吧,这些担保可以吗?”
犹太人说着,从豪华的皮包里取出一堆股票、国债等等,放在经理的写字台上。
“总共50万美元,够了吧?”
“当然,当然!不过,你真的只要借1美元吗?”
“是的。”说着,犹太人接过了1美元。
“年息为6%。只要您付出6%的利息,一年后归还,我们可以把这些股票还给你。”
“谢谢。”
犹太人说完,就准备离开银行。
一直在旁边冷眼观看的分行长,怎么也弄不明白,拥有50万美元的人,怎么会来银行借1美元!他慌慌慌张张地追上前去,对犹太人说:“啊,这位先生……”
“有什么事情吗?”
“我实在弄不清楚,你拥有50万美元,为什么只借1美元?要是你想借30、40万美元的话,我们也会很乐意的……”
“请不必为我操心。只是我来贵行之前,问过了几家银行,他们保险箱的租金都很昂贵。所以嘛,我就准备在贵行寄存这些股票。租金实在太便宜了,一年只须要花6美分。”
贵重物品的寄存按常理应放在金库的保险箱里,对许多人来说,这是惟一的选择。但犹太商人没有困于常理,而是另辟蹊径,找到让证券等锁进银行保险箱的办法,从可靠、保险的角度来看,两者确实是没有多大区别的,除了收费不同。能够钻这个“空子”,转换思路思考问题,这就是犹太人在思维方式上的“精明”。
塞正通侧,给成功开“后门”
塞正通侧,就是将正路赌住,从旁边开道,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时候我们不便从正面入手,沿正路前进,可采取抄小道、走后门的方法,一样能够达到相同的目的,甚至会获得出其不意的惊喜。
1. 从侧面思考
如果你是一家电影公司的职员,现在公司要在另外一个城市开一家新的电影院,于是安排你做一件事情:在一到两天的时间内,帮公司寻找到一个最适合开电影院的地方。你有把握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找到合适的开电影院的场地吗?
一般人遇到此类问题,很容易根据常规思维,用测算人流量的方法去解决,比如每天派人到各处实地考察。
日本电影公司的一位高级管理者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但他只采用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就轻松地解决了。
他带领下属到将要开设电影院的城市的所有派出所进行调查,调查的目标很简单:哪个地方平时丢钱包最多,然后就选择丢钱包最多的地方开电影院。
结果证明,这家电影院成了电影公司开设众多电影院中最火的一家。
钱包丢失最多的地方,就是人流量最大、消费活动最旺盛的地方,这就是一种侧向思维法。
2. 借题引申,维护他人自尊
有一个女中学生早恋,并以此题材写了一篇小说《紫罗兰在悄悄开放》,虽没有发表,但却在同学间相互地传看着。班主任知道后并没有责备她,而是在班会上借评价、指导这篇小说时委婉而含蓄地说:“这篇小说写得很生动,很真实,也挺有趣味。只是结尾不太好,应该更含蓄一些,给人留下回味。尤其是小说标题,应改为《紫罗兰在含苞待放》,你说是吗?”女中学生微笑地接受了这种友好的批评,不仅修改了小说,也很快地与早恋告别了。
这个班主任把早恋这个敏感的问题通过巧妙含蓄的方式提出,并借题引申,既给了女学生以提醒,又维护了她的自尊心。如果他当面直说或贸然压制,都不会收到这么好的效果。借助与被劝说者有关的特定因素和契机及时地表达劝说之意,要求劝说者机智灵活,善于应变,善于就地取材。
3.侧面打出营销攻坚战
美国的高露洁牙膏在进入全日本这样一个大的目标市场时,并没有采取贸然进入、全面出击的策略,而是先在离日本本土最近的琉球群岛上开展了一连串的广告公关活动。
他们在琉球群岛上赠送样品,使琉球的每一个家庭都有免费的牙膏。因为是免费赠送的,所以琉球的居民不论喜欢与否,每天早上总是使用高露洁牙膏。
这种免费赠送活动,引起了当地报纸、电视的注目,把它当作新闻发表,甚至连日本本土的报纸、月刊也大加报道。于是,高露洁公司在广告区域策略上就达到了这样的目的:以琉球作为桥头堡,使得全日本的人都知道了高露洁,以点到面,广告效益十分明显。
营销攻坚战一般有两种打法:正面进攻和侧面出击。当企业对战场不熟悉,群众基础尚未建立之时,先建立稳固的根据地,从侧面入手是一条稳健可行的策略。
扩大销售,带出顾客多需求
在进行推销时,利用侧向关联法来引起客户的注意,使客户对你所推销的产品产生特别的关注,进而引导出客户的需求。
销售人员不应把销售出商品看作是成交的结束,应该及时地把注意力转向其他产品,再次进入推销的开始阶段。这时你可以运用侧向关联法帮助客户将产品与其他物品联系起来,让客户觉得与之相关联的东西也是必不可少的。
1. 侧向关联法帮你卖出更多的东西
客户:“好的,这条领带我喜欢,就买它了。”
销售人员:“您打算穿什么样的西服来配这条领带?”
客户:“我想穿我那件藏青色西服应该很合适吧?”
销售人员:“先生,我这儿还有两款漂亮的领带正配您的藏青色西服。”
客户:“是的,正如你所说,它们确实很漂亮。”
销售人员:“再看一看与这些领带相配的衬衣怎么样?”
客户:“我想买一些白色衬衣,可我刚才在哪儿都没有找到。”
销售人员:“那是因为您没有找对地方,您穿多大号的衬衣?”还没有等客户反应过来,销售人员已经拿出了四件白色衬衣。
销售人员:“先生,感觉一下这种质地,难道不是很棒吗?”
客户:“是的,不错。”客户一下拿了3件衬衫,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善于侧向联想,让思维发散而不是集中一点,这是优秀销售人员必备的技巧。这种方法可以让产品带动多个产品,挖掘客户的其他潜在需求,引导客户消费更多的产品。
2. 以点带面,扩大销售
客户:“你好,我来替妻子买包卫生巾。”
销售人员:“你的周末算是毁了,干吗不去钓鱼呢?”
客户:“你这里有什么型号的渔具?”
销售人员:“小号的、中号的鱼钩,大号的渔线。我拿给你看看。”
客户:“我先看看鱼钩。”
销售人员:“你打算上哪儿钓鱼?”
客户:“海边。”
销售人员:“我建议你买条船,这边是卖船的专柜,你看这艘帆船怎么样?”
客户:“不错。可是我的汽车可能拖不动这么大的船。”
销售人员:“不用担心,我们汽车消费区最新推出丰田新款豪华型‘巡洋舰’,保证满足您的要求。”
客户:“好的。”
销售人员要讲求灵活应变,运用以点带面的方法,激发客户的购买欲,让客户买到更多的产品。
3. 从同类事物中寻找关联点
21岁的销售员罗杰发现许多专门出售男用饰物的店铺,仅仅陈列领带夹、胸章和袖扣,而不见有男用戒指供应。而实际上,美国的男人都配戴各式各样的戒指;社会对于男用戒指的需求量极大,而且喜欢花样翻新,愈是新奇古怪,愈会获得人们的青睐。罗杰想:如果把这些戒指与领带夹、手环、袖扣一起出售,一定会引起人们的注意,自然也会带来销路。
说干就干,作为一个穷学生,罗杰的全部资金只有200美元,只能小打小闹。他首先用全部资金向几家制造业者购买了价值便宜的六打戒指。每个戒指进价为2美元,转手即以每只3美元的价格让给零售店,罗杰从每只戒指中获取50%的利润。
很快,罗杰第一批进的六打戒指脱手了,于是他用所得的现款买进更多的戒指,另外又找了家零售店。自从罗杰从事这项生意后,在第一年中,每星期可赚100美元;第二年利润翻番。随着时间流逝,他的生意更加发达,一年的纯利数万美元。
现在的罗杰·艾修雄心勃勃,他自己开起了商店,专事经营男用戒指,成为一个事业成功的经营者。他凭借自己的细心、观察力而“见微知著”,仅仅花了200美元的小本钱,做起了老板。
从相同和相似的事物中最容易发现二者内在的联系,而侧向关联法就是运用这种联系实现引申和扩大的作用,在销售领域中,这种方法最常被使用。从相关联的事物中挖掘出潜在的商机,是扩大销售的一个有效途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