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案刑侦笔记-第307章 尘封的迷案(3)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重案刑侦笔记 ”

    “呵呵~~分析得还挺专业嘛,快赶上心理专家了。”

    “离专家还远着呢!之前侦结了王宝才兄弟的案件后,我略微读了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学了点皮毛,现在的罪犯都是高智商犯案,多学点总会对办案有帮助。”

    “呵呵~~没错,干我们这一行也要活到老,学到老啊!你继续吧!”

    “冯亮作为案件的第一嫌疑人,他在犯案的时候只有13岁,如果一个心智正常发育的孩子,相信很难做到接连杀害四条人命,甚至就连想要伤害到对方都是一件困难的事,虽然遇害者都是女性,但毕竟是成年人。不过13岁这个年龄只能代表冯亮的实际年龄,并不是他的心理年龄,由于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再加上长期的压迫使他的心理朝着畸形的方向加速发展,这很有可能使他的心理年龄远远超过了实际年龄。在心理年龄和畸形心理爆发的双重作用下,他完全有可能做出一些超出实际年龄的行为。从四起凶案来看,冯亮应该是有计划的行凶杀人,只不过他的计划算不上完美。”

    说到这,尧舜停了下来,他闭上眼睛,紧蹙眉头,此刻他的大脑正在飞速的运转,除了分析冯亮的犯罪行为,他还尽可能的将自己带入冯亮的角色。

    “他没有一开始就杀了李冬梅,因为他担心那么做会惹人怀疑,所以他选择了从不相干的外人身上先下手,这样一方面可以使自己不被怀疑,另一方面也可以验证自己是不是真的有能力杀了李冬梅。在确定了自己的这个大胆的计划后,他便开始寻找目标。他并没有胡乱寻找,而是把重点都集中在了身份是不称职的后妈的女性身上,因为在他看来,这一类型的女性都不是好人,都该死。在接连杀害了两名女性后,他对自己有了信心,而且在他看来,现在再杀李冬梅,一定不会引人怀疑。虽然他的计划还算周详,不过在细节方面他根本不可能做到滴水不漏,案发现场留下的带有他指纹的物证就是最好的证明。犯罪的细节处理是整个犯罪行为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细节的处理能做到完美,那整个犯罪计划就根本不可能被人觉察到,但是在这个世上,无论罪犯有多狡猾,布局有多巧妙,他都不可能把细节处理到完美,因为罪犯本身就不完美,一个不完美的人又怎么可能制造出完美的罪案呢!成年人是如此,更何况冯亮还只是一个孩子。”

    “说得好,这一点我非常认同,如果真有完美的罪案,那就对不起‘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八字警世真言了。”

    尧舜点了点头,继续说道:“然而李冬梅的死并没有让冯亮就此罢手,因为接连成功杀害了三名他所认为该死的人后,他已经嗜杀成瘾,完全失去了自控能力,无法停止疯狂的杀戮,此时的他已经不再认为杀了李冬梅一切就结束了,反而想要杀光所有他认为是该死的、身份又是后妈的女性,于是就发生了第四起的凶案……”

    话说至此,尧舜突然停了下来,他似乎发现自己的分析出了问题。

    “是不是发现什么问题了?”沈鑫问道。

    尧舜沉默了片刻,将自己之前的分析重新梳理了一遍,继而说道:“按我刚才所分析的,冯亮是有计划的犯案,如果在现场留下指纹能用他细节处理不当来解释的话,那么杀李冬梅后留下的案发地点的漏洞似乎就解释不通了。既然他已经有了计划,又怎么会犯如此严重的错误呢?难道他从一开始就根本没有想过要杀李冬梅?”

    “原因呢?”

    “因为李冬梅对他长期的虐待使他心里产生了阴影,在他看来,李冬梅就像是一个可怕的魔鬼,他从心里就对她非常的畏惧,但是压抑在心里的情绪又已经到了一个非要宣泄出来的地步,于是他就开始寻找一些身份类似的女性下手,借此来发泄长久以来压抑在他内心的仇恨和痛苦。而杀李冬梅,很可能是一个意外,或许在他犯案的过程中出了岔子,他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把李冬梅杀了,而杀李冬梅的地点又很可能会暴露他的身份,为了不引起怀疑,他只能移尸。”

    “如果行凶的地点在家里或者和他有关的地方,那你刚才所说的可能性的确成立,但事实上,我们搜查过冯亮的家以及他和李冬梅有可能去的地方,但都没有发现可疑。”

    尧舜再次陷入了沉思,良久后,他缓缓地说道:“或许杀人和移尸未必有着直接的联系。首先,一个13岁的孩子要如何轻易地将一具成年女性的尸体移动而不被发现呢?其次,如果他真的是心理失控的话,为什么第四起案件后突然停手了呢?他又躲到哪里去了呢?以冯亮的年龄和性格特点,他不可能有朋友帮忙,也就是说,在这其中,还有一个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个人应该就是他的父亲冯勇。”

    沈鑫认同地点了点头,说道:“当年赵老也是这么认为的。”

    “那赵老当年的看法是?”

    “他认为,冯勇很有可能是帮凶,是他转移了李冬梅的尸体,而几起案件,也不能排除冯勇参与或者在幕后指使的可能性,尤其是第四起案件。因为李冬梅死后,冯勇就没再去汽修厂,冯亮也向学校请了假,而且据邻居反映,那段时间,除了早上看到冯勇出门买菜外,其余时间他和冯亮都足不出户,如果真是如此,那么冯勇又怎么可能会纵容冯亮再次出去杀人呢?当然,如果他从一开始就是帮凶的话,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因为他也很痛恨那些不称职的后妈,于是他就策划了整个杀人计划,然后让冯亮去杀害了那几名女性,因为没有人会想到一个13岁的小孩子会杀人。”

    “冯勇移尸的说法我赞同,但他参与和幕后指使的说法我认为值得商榷。”

    “说说你的想法。”

    “首先,冯勇身为一名父亲,他在儿子最无助,最需要他的时候,为了自己的前途,连在李冬梅面前替儿子说句话的胆量都没有,像他这样的男人只能用‘软弱无能’来形容,所以他不可能会杀人,也不敢杀人;其次,冯亮在学校被欺负,冯勇曾不止一次到学校找过老师,可见他还是很疼儿子的,只不过因为他的前途是李冬梅给的,所以在李冬梅的面前他连大气也不敢出,任由冯亮被李冬梅虐待,而冯亮也很懂事,对父亲很孝顺,他们可谓是父慈子孝,所以冯勇不太可能策划整起凶案,还让儿子帮他杀人。第一起和第二起案件冯勇很可能并不知情,而李冬梅的遇害,才让他知道了儿子的所作所为,我想他很有可能目睹了案发的全过程,不过他在知道了真相后,非但没有报警,反而帮儿子移尸,以此来扰乱警方的调查,他这么做,应该是出于对儿子的保护心态,还有就是他对儿子的愧疚之情。其实冯亮之所以会变成一个杀人狂魔,和他这个没有尽到责任的父亲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不过冯勇并不清楚冯亮杀人的过程和细节,所以他毫不犹豫的移尸,这么做反而弄巧成拙,成为了案件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而且他这么做,非但没有帮到冯亮,反而让冯亮变得更加的疯狂,最后在第四起案件发生后,他担心东窗事发,于是就带着儿子逃走了。”

    “真是青出于蓝啊!你现在的能力已经可以和赵老旗鼓相当了。”

    沈鑫夸赞道,因为在尧舜的身上,他似乎看到了案件侦破的曙光。

    “沈局,您这顶高帽给我扣下来,让我倍感压力啊!”

    “你小子还怕压力?在你手上办的那些大案,哪一件没有让你倍感压力了,相信压力对你而言早就习以为常了吧!”

    “呵呵!沈局,您都这么说了,而且还亲自前来,我就是再有压力,也要顶住,全力以赴把案子破了,”尧舜微笑道,“对了,那当年冯勇的邻居就一点线索也没有提供吗?”

    “如果有的话,或许对我们案件的侦办多少都会有些帮助,但是正如我刚才所说,他们的态度冷淡,回答敷衍,一点有用的线索都没有提供,我记得曾有一名邻居说过,像李冬梅那种女人早死早好,活在世上就是一个祸害。”

    “看来他们对李冬梅是恨之入骨了。”

    “是啊!他们都很同情冯亮的遭遇,虽然我们用尽了办法,但他们都不愿说,我们也不可能逼问。”

    “照这么看来,似乎只能从现在的案件入手调查了。目前最关键的就是要找到冯亮的下落,但是这35年间他和父亲到底躲到哪里了呢?”

    “这方面倒是有一条模糊的线索。”

    “什么线索?”

    “冯勇其实还有个弟弟。”

    “弟弟?”

    “是的,当年对冯勇父子产生了怀疑之后,我和赵老曾亲自去了一趟冯勇的老家,一方面是看冯勇父子有没有回去,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更深入的调查,看能不能查到冯勇父子有可能的藏身处。据村民反映,冯勇还有一个比他小八岁的弟弟,叫冯刚,在冯勇14岁的时候,他的父母离异,母亲王文芳带着冯刚离开了村子,没有人知道她们母子去了哪里。”

    “没有人知道,并不等于冯勇不知道,在那种情况下,相信冯勇除了带儿子去找冯刚外,也不可能有别的出路了。”

    “恩,当年我们顺着这条线索查了很久,但是什么也没有查到,案件也因此成为了悬案。毕竟那个年代不像现在,有详细的户籍资料,身份档案,还有互联网,想查什么一开电脑就有了。”

    “放心吧沈局,这次我一定不会让凶手继续逍遥法外的,如今他既然再次出现了,我就一定会亲手把他抓获归案。”

    沈鑫满意的点了点头,接着他指着一旁桌上的文件夹说道:“当年的案件大致上我已经和你说了,详细的资料都在这里,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你可以再看看。”

    送走了沈鑫,尧舜深深地呼了口气,虽然表面上案件的真凶已经浮出了水面,案件有了调查的方面,只需要想办法抓到冯亮就能破案了,但实际并非如此。

    由于时间久远,再加上一些客观因素,使这起案件看似简单,实际却是困难重重,仅是找冯亮这一点就让尧舜倍感头疼。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