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脸-她是谁(1)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第一现场

    老崔终于来上班了。自己累死累活跑了半个多月,老崔歇了那么久,却还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中队长夏彦让老崔和小武搭档,负责8·12女尸案的侦破工作。夏彦特别嘱咐老崔带带小武。小武心里很不服:就老崔这吊儿郎当的样儿,还能带我?

    不爽归不爽,活还是要干。北京的吸毒人员还有几个没找到,河北的还只是刚开始电话联络,如果联系不上的都要像北京这样去跑一遍,估计再有一个月的时间都不够。

    还有,小武已经有一个月没和女朋友见面了。女友意见很大,上周给小武下了最后通牒:如果认为工作比她重要就分手。

    小武把案发以来专案组的调查进展和老崔休假期间自己辛辛苦苦做的村镇排查,以及正在进行的在案吸毒人员比对工作告诉老崔后,对方只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辛苦了”。

    小武还没来得及说希望老崔分担点工作量的话,老崔又说了一句“我去办点事”,就又不见了。

    一个上午都不见老崔的人影儿,直到下午午休过后两点多,他才夹着一个档案袋,施施然出现在办公室。

    小武正在打河北石家庄的电话,没空理他。老崔坐在一边,饶有兴趣地听了一会儿,突然插话:“你花这么多时间在这些没用的事情上干什么?”

    小武顿时石化。半分钟过后小武才领悟:你一句话把我的工作成果都抹杀掉了!小武简直要吐血:“这是夏队安排的任务,有什么不对吗?”老崔眨巴眨巴眼:“夏队的安排没有问题,是你做的有问题。”小武咬牙切齿:“有什么问题?请指教。”“好吧,夏队长让我带带你,今天我就教教你。”老崔居然摆起谱来,“夏队让你去查吸毒人员,这没有错。但全国有多少吸毒人员符合条件?你一个个查,要查到什么时候?你是学刑侦的吧,老师一定教过,侦查的第一要务就是定位,分析现场遗留的痕迹,圈定侦查方向。”

    小武抬手做个“请”的手势,摆出洗耳恭听的模样。心里却说:废话,这要你说吗?

    “石家庄离北京有多远?”两地的具体路程有多远小武说不上来,但是开车大概两个小时,上次案情分析会上有人说过。

    “开车两个小时,那是跑高速。我告诉你,石家庄到北京270公里,一路上多少收费站?跑高速两个小时得飙车。如果跑107国道时间翻倍不止。那么远的距离,这一路上会碰到多少巡逻的警车?天那么热,尸体都臭了。你觉得抛尸会跑那么远吗?”

    “我认为两三个小时距离可以接受。”由于大部分符合死者特点的北京吸毒人员都找到且排除了,河北符合条件的吸毒人员有好几个都在石家庄,小武认为石家庄离北京不远,死者来自石家庄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好,我们就算他胆子大,不怕。那你分析一下,他为什么要跑长途运到北京来?”

    “抛尸地点是山沟,荒无人迹。罪犯也许一开始就计划找一个山沟沟抛尸,只是没想到会有放羊的经过。”

    “山沟沟?石家庄附近没有山吗?你去过石家庄没有?”“没有。”

    “那我告诉你,石家庄西面就是绵延上千公里的太行山脉。罪犯为什么不直接在附近找一个山沟沟抛尸,非得跑北京来找山沟沟?太行山不比北京的山高?有那个时间不如挖个坑把尸体埋了更不容易被发现。”

    小武觉得老崔讲得有点道理,但并不能排除长距离移尸的可能。关于抛尸距离问题之前就有争议,有人认为案发第一现场应该距离尸体发现地三十公里以内,有的人认为跨省(碎尸后)抛尸的案件很多。特别是几年前北京曾经发生过杀人之后请快递把尸体寄到内蒙古某旗,凶手亲自过去接货再抛尸的凶案,由于在当地找不到对应的失踪人员,这个案子拖了两三年才由于一个偶然因素破案。这个案例让小武印象很深刻。

    所以小武坚持道:“就不能是高智商犯罪?凶犯是外地的,但是他想制造死者是北京人的假象,运到北京来就是为了混淆警方的调查视线。”

    “嘿,好一个高智商罪犯。他不在第一时间抛尸,不怕在路上留下痕迹?花那么长时间跑长途,他为什么不用这时间来碎尸呢?”

    依老崔的经验,凶杀案凶手杀人后移尸的距离或长或短,往往长距离抛尸大都是尸体经过分尸、碎尸处理后,分解的尸块比较容易携带,方便长距离携带运输。但是8·12女尸的尸体明显处理仓促,只是毁坏面容和手指指纹,最后暴尸野外。这说明凶手虽然有毁尸灭迹的意图但没有分尸、碎尸(大动作)的胆量和耐心。老崔因此认为抛尸人对尸体弃之唯恐不及,不具备跨省移尸、抛尸的心理素质。

    “死者是吸毒的,吸毒过量猝死。人又不是我杀的,我干吗要分尸?分尸多麻烦啊,万一被抓到还要加重刑罚。”小武理直气壮。

    “怕麻烦你还大老远送北京来?”小武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这不是凶杀案,只是抛尸案。死者吸毒过量猝死,身边人抛尸。抛尸人本来就是怕麻烦,尽快抛掉了事,这种情况下应该不会选择跑长途。

    不过现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向老崔认输岂不是很没面子,小武选择嘴硬:“也许他抛尸不是为了逃脱罪责,是向北京警方挑战?”

    “你小子电视剧看多了是吧?故意留下线索给警察?如果真是这样,这可不是简单的抛尸案。心理变态?仇恨社会?这是一个恐怖分子啊!你赶紧向上汇报,光凭我们两个调查肯定会误事的。”

    自己的分析确实有漏洞,小武软一点:“石家庄远,涿州总可以吧。涿州离抛尸地点的距离比我们中队离那儿还近吧。还有廊坊,也不远。”

    “涿州?涿州河很多,随便找条河沉下去不比运到北京强?”老崔突然又微笑起来,“小武,涿州你也没去过吧?”

    这笑明显是嘲笑。小武有点泄气,确实他没有去过石家庄,也没有去过涿州。从小到大,他都很少离开北京,大学去过天津、内蒙古和青岛;河北他自己只去过廊坊,军训去过保定。没出过国,没坐过飞机,是够逊的。

    不过小武很不喜欢老崔的态度,年纪大有经验了不起啊?这个案子现在遇到瓶颈了,我倒要看看你有什么高招!

    2.拇外翻

    “老崔,崔老师,你有什么高见?”小武皮笑肉不笑。“小朋友,现在教你怎么逆向思维。”老崔喷出一口烟,“死者是个吸毒的,吸毒的身边只剩三种人,一是家人;二是毒友;三是利益相关的人,比如生意伙伴或者毒贩。家人不会抛尸;毒友没力气跑不远;利益相关的人怕惹麻烦抛尸肯定是越快脱手越好。另外,抛尸肯定都是从人多的地方向人少的地方转移,城里向城外转移。相对于北京,石家庄、涿州就是郊区农村,没有人会从郊区往城里运尸体的。向警方挑衅的罪犯有,但他们千方百计都要把犯罪痕迹抹掉,故意留线索让警方抓到自己,那不是高智商。”

    小武咂摸着老崔的话,虽然他坚持认为抛尸肯定是抛得越远越安全,但现实中确实发生的概率很小。想挑衅的话应该把尸体抛到一般人可以发现的地方;想逃脱罪责的话掩盖罪证还是越快越好。从抛尸人入手不失为一种破案途径。

    老鸟的经验值得汲取,小武放低姿态:“好吧,老崔,崔老师,按照你的意思,这个女人肯定是北京人?”

    “是不是北京人我不知道,住在北京是肯定的。”“有什么证据证明她是住在北京的?”“没有证据,直觉。”小武觉得老警察都很刚愎自用,迷信直觉。老崔很典型。“那直觉告诉你这个女人住在哪个区?”老崔很笃定地说:“城里的,应该在四环以内。”

    “照你刚才说的抛尸会就近吗,四环离抛尸地点可比涿州离那儿还远得多。房山也是北京,房山的不行吗?”

    “你死脑筋啊,一来我说就近丢也不会丢在家门口;二来这女人怎么看也不像农民。”

    “农民?崔老师,歧视农民兄弟,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涿州是地级市,房山现在也是区了。”

    “哼,你想把家搬到房山吗?”“不想……”小武承认。

    “那就是了,这个女人不像附近农村的。”老崔没有跟小武纠缠地域歧视问题,他问小武,“你看过尸检吗?”“看过。”

    “哼,我印象中那天在现场,你胆小不敢看。是不是?”老崔毫不客气,直接点小武的命门。

    “胆小?不至于啦!”小武想辩解,“天热,我是觉得臭。”“那好,尸检的照片也很清楚,你仔细看过吗?”“这个,案情分析会上我听赵老师讲解过。”“现场不敢看,照片不认真分析,没有第一手资料,怎么分析案情?光听别人说?不行啊,年轻人。”老崔又点上一支烟,看模样有点小得意。

    小武虚心点头,这是他的缺点,老崔批评得对。做刑侦绝不能人云亦云,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见。

    老崔从档案袋中抽出一张照片递给小武:“你看这个女人的手脚,像是农村长大的吗?”

    原来老崔是去分局鉴定中心借了女尸案的档案出来。小武猜,老崔一定发现了什么。

    “这一张是手部特写,这一张是脚。”老崔又找出两张照片。小武的眼珠在三张照片间转来转去,说:“这手都割成这样了,怎么看?”“手指尖割了,指干还在,她手指、手掌上有茧子吗?”小武这才认真去找,女人的手指、手掌都比较光滑,确实没有茧子。“但是这不能断定这个女人就一定不是农村的,现在农村的女人不干农活的也很多。”

    “你以为是乡村爱情啊,村姑各个都细皮嫩肉的。你说你去调查过附近乡镇,哪里看上去是有钱的呀?”

    案发附近都是山沟沟,附近乡村大都比较贫困。如果不是刚刚跑过,小武真不敢相信北京还会有这么贫困的地区。

    “那种地方出来的女人会细胳膊、细腿的吗?”“她不是吸毒吗?”

    “那个地方有人吸毒吗?”这一点小武向当地派出所调查过,附近几个山村都没有吸毒人员。小武无语。

    老崔换了一个问题:“你有女朋友吗?”“有。”

    “你女朋友平常穿高跟鞋吗?”“穿。”“她的脚有什么异样吗?”“我看挺好的,能有什么异样?”“你见过她的光脚吗?”“见过。”“她的脚趾有什么特别吗?”

    “正常吧。我见过的女人光脚的比较少。”小武嬉皮笑脸。“那你看这张照片,死者的脚和你女朋友的脚相比有什么特别吗?”小武是见过女朋友的光脚,但女朋友光脚的时候大致其他地方也光着。说实在话,女友光着的时候,小武的视线是不会停在脚这个部位的,他又没有恋足癖。

    现在小武看照片上死者的脚,脑袋里是和自己的脚相比。照片上女人的脚纤细得多,但是女人大脚拇指的关节好像特别大,向外面鼓出一个包。不知道老崔指的异样是不是这个?

    “知道这是什么情况吗?”小武摇摇头。

    “这是拇外翻。知道什么叫拇外翻吗?”“拇指外翻?这脚拇指鼓了一个大包,但拇指没有外翻啊!”

    “这种情况就叫拇外翻,是一种病。我上趟厕所,你自己查查什么是拇外翻……”

    小武掏出手机,上网搜“拇外翻”。

    原来拇外翻俗称大脚骨,是指拇趾骨和第一跖骨之关节倾斜超过15度,多与遗传(约占80%以上)、穿鞋不适有关。网上还有一张某女明星拇外翻的照片,她的病灶夸张到像把小锤子。

    小武等老崔回来后和他开玩笑:“我查到了,还好我女朋友没有。老崔,你怎么那么有经验?阅女无数吧?”

    老崔面色一沉:“正经点。想跟我学的话,就竖起耳朵好好听,好好记,我的话只说一遍。”

    小武闭嘴。心想这点玩笑都不能开,好无趣的人。

    老崔继续授徒:“拇外翻也被称为高跟脚,经常穿高跟鞋的女人最容易得这个病。你现在还认为这个女人是附近山区农村的或者是住在附近农村里的吗?”

    小武心想拇外翻又不全是穿高跟鞋造成的,也可能是村姑遗传的病,还是不能排除死者是村姑啊。不过和细皮嫩肉联系起来,说她是村姑是比较勉强。

    唉,为了避免惹恼崔老师,还是不抬杠好了。

    周末晚上和女朋友亲热过后,小武捧起女友的脚复习功课。女友平常也喜欢穿高跟鞋,虽然她的脚没有出现拇外翻的症状,但是五个脚趾明显被挤到一块,互相接触的地方有压痕,脚侧脚底脚跟跟鞋接触的部位都有老茧和轻微的磨损。女尸的脚也是如此,这些可不是遗传的,肯定是尖头高跟鞋造成的。

    小武想,根据这些老茧的部位应该可以计算出平常所穿高跟鞋的高度。死者身高一米七,再穿一双高跟鞋,很多男人都要矮一头。

    什么样的女人会这样穿呢?她有男朋友吗?她的男友会忌讳她比自己高吗?

    看他一副沉迷的模样,女友娇嗔道:“你干什么?”小武知道这时候可不是谈工作的好时机,只好说谎话:“欣赏,你的脚太美了。”

    女友心花怒放:“那,小武子,本宫就赏你亲个够……”

    3.老崔的秘密

    可惜拇外翻、高跟脚对缩小调查范围帮助不大,吸毒人员动态管控上可没有高跟脚这个选项。

    案发已经三个星期,至今没有失踪人口报案。人尸对不上,这种案子最难办,往往会成为悬案。

    北京在案且符合死者条件的吸毒人员小武已经全部上门查过一遍,原计划接下来查河北的,老崔建议小武河北的电话联络一下就行,暂时没有必要去跑。北京在案的吸毒人员还有多位没有联系上,小武问老崔直觉这其中会不会有死者?如果有的话,可以继续寻找或者联络家人认尸。老崔摇摇头。

    摇头表示有还是没有?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