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高素质的国家公务员队伍-各地调研报告地厅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地厅(局)级公务员素质与能力综合研究局级公务员的素质、能力及培训需求

    ——关于北京市政府各委、办、局局级公务员的调查报告

    北京行政学院调研组根据人事部办公厅和国家行政学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公务员任职培训需求调研的通知》(人办发[1997]97号)文件精神和具体选题指导、建议,我院在市委组织部干部教育处、市人事局教育培训处的支持下,承担了国家行政学院《国家公务员任职培训需求调查研究》的子课题项目,并将子课题名称定为“职位和形势对局级公务员领导和管理素质、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我们认为,从职位变化和形势发展要求出发,通过调查研究摸清局级公务员在新形势下应具备的领导、管理的素质、知识和能力,是行政学院进行教学改革,迎接新形势的挑战,有针对性地搞好任职培训的基础性工作。

    本课题的研究重点是:

    职位变化对局级公务员领导和管理素质、能力的要求;形势发展(主要是政府职能的转变)对局级公务员领导和管理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培训面临的挑战、机遇和任务。

    本课题从1998年6月20日正式开始,采用问卷、访谈、座谈会、文献研究相结合的实证研究方法。问卷调查的范围是北京市政府各委、办、局的全体局级公务员(包括副局,不含局级调研员),实际回收有效问卷105份。访谈对象包括局级公务员及其下属,座谈会共召开两次,文献研究主要是国内外对高中层管理人员、尤其是政府公务员领导和管理素质和能力的现有研究成果。

    接受调查的局级公务员的基本情况如下:

    105名局级公务员平均年龄49.6岁,45岁及以下的占25.7%,45岁以上占68.5%;性别构成男女比例为6.38:1;正职有19名,占18.1%,副职有83名,占79.1%;硕士以上学历占17.14%,本科学历占52.38%,本科以下占27.61%。

    第一部分:行政职位、环境的变化对局级公务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的挑战一、升任局级岗位后,局级公务员感觉自身缺乏的主要素质、知识和能力

    (一)实证调查资料不同层次的领导岗位,对领导者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高层次的领导者,除了应具备较低层次领导者的素质和能力外,还要具备与所在职位相适应的更高层次的素质和能力。对于局级领导职位来说,最重要的是战略决策、宏观规划及监控能力。

    但这并不是说,其他行政管理能力(如组织和人事管理、调查研究、信息沟通、协调各种关系等)对于局级公务员来说就不需要或不重要了,只不过这些素质和能力的相对重要性降低了。因此,从理论上说,公务员升任局级职位后,在素质和能力上面临的主要挑战应在战略决策、宏观规划及监控方面。

    然而,实际情况与组织培训的要求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调研的目标之一是找出这种具体差距,为局级公务员的培训提供依据。

    为此,我们列出13个选项,让被调查者选择其升任局级岗位后缺乏的主要素质和能力。

    (二)分析从表1-1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从处级升任局级岗位后,局级公务员的素质和能力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知识和技能结构老化,难以适应现代政府行政管理的需要调查数据显示,有51人感觉缺乏财务、法律、外语、计算机等现代管理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有效百分比(下同)高达s0%,在14个选项中位居第1位。这一情况说明,我市局级公务员的知识和技能结构老化的状况比较严重。进一步分析发现,知识和技能结构的老化状况与局级公务员的年龄和文化相关度不大,也就是说,即使是年轻和高学历者,其原已通过学历教育学习的知识和技能,也同样难以适应现代化行政管理的需要。

    2.协调组织内外的各种关系是局级公务员面临的较大难题在他们感觉缺乏的素质和能力中,协调好各种关系的能力居第2位,占39.22%。从理论上讲,协调各种关系不应成为局级公务员的难题。这种情况的出现,反映了目前行政机关的组织关系和人际关系离现代科层制的组织要求尚有较大差距。例如,局级公务员在回答“在工作中感觉最犯愁、棘手的是什么?”(见第二部分:三)的问题时,“组织外部相关行政系统职能交叉、权责不清”(37%),“组织内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30%),“领导班子分工不明确,权力、责任交叉”(23%),“组织内部权责不清,互相掣肘,工作难以配合协调”(18%),这4项(共有12个选项)的累计选择高达108%。

    另外,在局级领导干部中,正职比副职感觉协调关系的难度更大。

    3.战略决策、宏观规划和监控等高级行政能力较为缺乏战略决策、宏观规划及监控能力在局级公务员的素质和能力结构中处于重要地位。在我们所列举的14个选项中,政策决策、部署决策及考核监督分别属于战略决策、宏观规划及监控的范畴。这3项的选择分别为31.37%、19.61%和25.49%,分别位居第3、第5和第4位。进一步分析表明,局级公务员对自身高级行政能力的评价,与他们对局级领导层现实状况的评估基本一致。在评估局级领导层各项素质和能力的现实状况(参见第四部分)的问题中,我们列举了36项具体的素质和能力。局级公务员对政策决策、部署决策及考核监督的评估的得分,分别位居第26、第5和第32位。

    4.基本行政能力的需求较弱。在组织沟通、正确理解和扮演组织角色、激励下属、调查研究、组织人事管理等方面,只有很少一部分局级公务员感觉缺乏这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其中,组织管理和操作决策的选择最小,分别为6.86%和4.90%。其他则介于10%~20%之间。而在现实工作中,这方面存在的问题恰恰较多(参见第三部分)。

    (三)小结(1)局级公务员知识和技能结构老化。解决此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办法:第一,将现代科学管理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作为录用、考核和提升公务员的基本要求。第二,定期对局级公务员进行更新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现代行政管理的需要。

    (2)局级公务员对于协调好各种关系的能力有较强需求,这与我国行政机构各部门和职位之间权责不清、人际关系复杂的现状有关。这就要求我们的培训工作不仅要提高局级公务员协调各种关系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对他们进行组织管理方面的培训,使其具备现代行政管理的意识和素质,为建立科学合理的行政组织环境奠定基础。

    (3)战略决策、宏观规划和监控等高级行政能力应是局级公务员培训的重点。在我们所列举的各项素质和能力中,对上述行政能力的需求不是最高。这说明,高级行政能力对于局级领导岗位的重要性尚未被局级公务员充分意识。同时也表明,在对培训需求的选择上,即使是局级公务员也有重个体需求,轻组织需要的倾向。因此,对各级公务员培训需求的调查,既要有对个体的调查,更应侧重于对组织需求的调查。而这方面的调查往往是容易被忽略的。

    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局级公务员急需更新的知识和能力

    (一)实证调查资料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政府职能的转变,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行政管理模式对公务人员的素质、知识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局级公务员对新形势下急需更新的知识、提高的素质和能力的回答情况是怎样的呢?

    (二)分析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新形势下,局级公务员对于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素质、知识和能力的需求具有以下特点:

    (1)对有关素质、知识和能力的需求是多方面且较平均的。在所列出的7项素质、知识和能力中,选择最高的为48.51%,最低的也有22.77%,这表现出局级公务员对与市场经济和政府职能转变相关的新的素质、知识和能力的需求是多方面的,需求率较为平均。

    由于这是一道限选题,需求率较为平均的情况,还反映出局级公务员的需求是因人而异、多种多样的。

    (2)经济和法律知识成为最集中的需求。在101位有效回答者中,有48.51%的人认为急需更新、补充的是政府在经济方面宏观调控的金融、财政和税收知识,居第1位。有38.61%的人选择了依法行政的法律知识和执法能力,居第2位。进一步分析表明,正职比副职在经济和法律知识方面有更大的需求。

    (3)对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行政管理知识和能力有较大需求。例如,33.6%的局级公务员急需“指导、管理、约束社会中介组织的知识和能力”;33.6%的人关心“本系统如何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行政管理和服务体系”。

    (4)对其他适应市场经济和政府职能转变的新的素质、知识和能力也有一定需求。26.73%的局级公务员希望了解“政企分开后,政府如何对企业进行管理、监督的理论和知识”;24.75%的人关心“机关内各部门的职能和岗位如何定位”;22.77%的人急需“政府如何建立有效的市场交换环境和秩序,以及管理市场的理论和知识”。

    (三)小结

    (1)在新形势下,局级公务员普遍急需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济、法律和行政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因此,对局级公务员进行更新相关知识和提高相关能力的培训成为当务之急。

    (2)要加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培训内容应视对象不同而有别。

    尽管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济和法律知识是局级公务员最为集中的需求,但也应该看到。他们对相关的各项知识和能力的需求,在具体内容上有一定差异。因此,对局级公务员的培训要在课程设计、培训内容等方面,考虑不同对象的不同要求,既要有统一性,又要有针对性。

    第二部分:局级公务员在决策、组织管理和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培训

    从局级公务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的角度进行调查,能够触及到他们真实的工作需要。这一点对于行政学院制定教学方案、计划,特别是教学改革,是十分重要的。为此,我们在问卷调查中设计了3个问题。

    一、当前局级领导层在决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实证调查资料对这一问题的调查,较真实地反映出局级领导层的实际决策状况,同时也表明科学决策的培训对局级公务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分析首先,局级公务员对决策中存在的问题的选答,说明决策在他们工作中具有首要的地位。在多项选择中,被调查者对本题的11个选项选答的人次和频次是很高的。超过1/3的有两项(73.5%,34.3%)。在1/3到1/4之间的有3项(28.4%,28.4%,26.5%);接近1/4的有3项(24.5%,24.5%,23.5%);1/4以下的有3项(18.6%,8.8%,3.9%)。

    其次,从具体选项看,选择“应付会议和处理具体工作时间太多,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研究重大决策”多达75人,占73.5%。

    这表明局级公务员在现实工作中的时间安排是极不合理的。具体原因一个是对决策重视不够。为什么局级公务员对在其职责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决策重视不够呢?可以解释的依据一是认识问题,二是组织或上级领导在对他们的考核中,决策好坏或成败未摆到重要位置。第二个原因是组织上没有健全有效分权的制度,或局级公务员个人没有运用好管理的“例外原则”,不能有效地运用职能机构或参谋机构,以至使自己陷于具体管理事务或日常琐事,腾不出时间和精力抓决策。

    再次,对“决策方案的选择,往往受少数人‘先入为主’的看法或个人偏好的左右”、“对重大和关键问题不能充分讨论,集思广益,特别是听不进不同意见”两项的选择人数累计为64人,累计百分比为62.9%。这主要反映了决策民主化原则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更没有形成规范的制度,以至使少数主要领导者违反民主决策的程序,凭主观意识决策,或决策作风独断专行。

    第四,涉及到具体决策科学方法问题,主要是“不能运用现代社会调查的方法,摸清真实原因,拿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在没有多种可供比较的不同方案时,就对重大问题拍板、定案”、“选择不同决策方案时,缺乏科学细微的分析比较,或缺乏明确的价值判断”、“不能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在没有真正认清问题的性质时,就急于制定方案”和“在没有掌握足够的信息时,就贸然决策”6项。累计选择人数106人,累计百分比107.7%。这说明对局级公务员进行科学决策的程序、方法的培训是很必要的。

    第五,涉及到因协调各种矛盾或人际关系而影响决策质量的是,“因迁就各种对立观点,决策方案在妥协中被磨合得面目皆非”选此项的有27人,占26.5%。这说明非理性的组织环境或扭曲的人际关系对有效决策起着一种不容忽视的负作用。

    第六,“正确的决策在执行中遇到障碍,不能坚持下去,‘虎头蛇尾”’,选此项的有25人,占24.5%。

    以上分析说明,行政学院对局级公务员进行科学决策的培训是极为紧迫的,需要认真研究如何制定有效的培训方案,提高决策培训的质量。

    值得思索的是,在对“您从处级(或以下)升任局级岗位,感觉缺乏的主要素质、知识和能力是什么”的选答中,排在第1位的是“工作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如财务、法律、外语、计算机等”(50.0%);第2位是“协调好各种关系——包括对内对外的各种工作关系、人际关系”(39.2%)。而作为局级公务员首要职责的“政策决策”(31.4%)。其次的“部署决策”(19.6%),分别排在第3和第5位。这说明一些被调查者对培训需求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首先考虑的是个人的需求,与组织职位的客观需求有一定距离。这进一步佐证了行政学院的培训不能仅仅从被培训者的个体需求出发,而主要应从组织职位的需要和实际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否则,培训就会舍本逐末。

    最后,一些被调查者在问卷上写下了对决策中存在问题的个人看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这方面普遍薄弱,需要加强教育和培训”、“(主要领导者)忙于显示成绩,为接任者留下的债务太多”、“不能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生活(会)大家都说一遍了事。东窗事发,才恍然大悟,已晚矣”、“上级定下来的事即使不科学也得执行”、“为上级服务”、“本局的重点工作与政府其他部门的交叉问题,议而不决,无法决策”,其中不乏中肯的意见。

    (三)小结

    (1)决策、特别是战略决策在局级公务员的职责中占据最为重要的地位,但在现实决策中,这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严重。

    (2)提高决策的效果,关键在于局级公务员对决策的重视,而这取决于上级组织对局级公务员决策质量的有效考核,特别是决策成败对他们的地位、事业的决定性影响。没有这种关键性的制约作用,一些人对决策的重视往往停留在口头上。那样,决策培训也就可有可无了。

    (3)如何把科学决策的制度、方法和程序的教育同实际决策的操作结合起来。是决策培训要解决的一个操作性问题。

    (4)贯彻决策民主精神,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程序化,不仅仅是程序或操作问题,而是个根本的制度问题、组织领导文化问题。在培训中,要加强决策民主化教育;同时,要把决策科学化、程序化作为一项基本的行政组织制度来加以培训。

    (四)正职、尉职的差异

    1.实证调查资料对决策中存在的问题,正职和副职局级公务员在一些选题上有较大差异。

    注:我们以正职大于副职的数字为正值,小于为负值。

    2.分析正职和副职差异最大是“不能运用现代社会调查的方法,摸清真实原因,拿出切实可行的对策”(29.4)。这表明正职比副职更重视通过社会调查摸清真实原因,拿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同时反映出正职对下面不能通过调研为决策提供有效参考的不满程度大于副职。其次是“决策方案的选择,往往受少数人‘先入为主,的看法或个人偏好的左右”(-22)。这表明副职对此选项持更为不满的倾向。第三是“对重大和关键问题不能充分讨论,集思广益,特别是听不进不同意见”(-21.2)。这同样表明副职的不满意程度大于正职。其他两项差异呈负值的选项是,“在没有真正认清问题的性质时,就急于制定方案”(-4.5)、“在没有掌握足够的信息时,就贸然决策”(-3.7)。其反映的问题是相同的。这揭示出在决策上,局级领导班子中存在着民主决策作风和民主决策程序不够的问题。因此,对局级公务员(特别是正职)进行民主决策的培训是很必要的。同时,也反映出对决策中存在的问题,正职和副职由于职级的差别,主观上的评价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从一个侧面说明,对决策责任的推诿在局级领导层中同样是存在的。从行政组织上对决策责任规定的不明确,是导致这种推诿的根由。

    正职和副职差异最小的是“应付会议和处理具体工作时间太多,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研究重大决策”(0.5,且总选择率最高,73.5%)。其次是“因迁就各种对立观点,决策方案在妥协中被磨合得面目皆非”(0.7)。这表明不管是正职还是副职,对整天陷于事务性工作和决策在各种无原则的妥协中被磨合得面目皆非的现状都极为不满。这也是目前局级领导层在决策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二、当前局级领导层在组织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设计本题的目的,是调查局级领导层在组织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根据这些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

    (一)实证调查资料

    (二)分析

    首先,从调查的结果看,多数局级公务员认为,“权力和责任对等”这一行政组织管理的核心原则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在8个选择项中,排在前4位的都与此相关。其中,第1位是“资源和权力不相称,致使权力缺乏必要资源的支持而疲软”,选择人数48人,占49.0%。第2位是“不能(或无权)依据组织的实际需要,设置组织机构和职位”,选择人数44人,占44.9%。第3位是“授权中不能做到责任和权力对等,上级的权力总是大于责任,下级的责任总是大于权力”,选择人数40人,占40.8%。第4位是“不能依据不同职位的需要,划分职能和职权,据此制定职位任职资格和条件,授权给称职的人选,选择人数32人,占32.7%04项的累计选择人数为164,累计选择百分比为167.4%。这是行政组织管理环境不规范或扭曲的一个例证。”

    其次,组织内部的民主集中制,是以组织职能的科学分二和权责的合理分配、特别是以这种分工和分配的制度化为基础的。由于现代科层制组织建设的滞后,导致权力和责任分化的扭曲,及由此衍生的少数领导者(主要是一把手)的权力不受责任的制约。具体调查的结果是:选择“上级领导只授责任,不授权力,大权独揽,小权紧攥”的,选择人数17人,占17.3%;“授权后,上级领导干预下级权力范围的事务”,选择人数14人,占14.3%;“授权后,上级领导者不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监督”,选择人数14人,占14.3%;“授权后,上级领导把自己应承担责任推得一千二净”,选择人数5人,占5.1%。以上选项的选择人数累计50人,累计百分比为51.3%。

    (三)小结

    调查表明,组织人事管理方面的问题在局级公务员领导层依然比较严重,这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以及由此提出的对这类培训有待加强。

    第一,严格而科学的职能和职权的分工,建立现代科层制组织的权责结构,是有效行政管理的基础性制度,对此必须加强认识。因此,在培训中有必要加强现代行政组织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培训,以提高局级公务员对此的认识。

    第二,必须改变经验式的粗放式管理为现代科层制管理。主要是通过行政组织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培训,贯彻“职能分化和职权分级”的行政组织管理原则,使之制度化和可操作化。否则,贯彻权责相等、权责制衡等科层制的基础性组织原则,只能停留在一般倡导上。

    第三,局级公务员掌握着相当一部分设置组织职位、支配组织资源的权力,从改善组织管理环境的角度看,他们(与中初级公务员相比)具有较大的主导作用。对局级公务员进行行政组织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培训,使之高度重视并付诸行动,是改革旧的不规范的行政组织,建立现代行政组织的重要环节。

    (四)对正职、副职差异的分析

    1.实证调查资料

    2.分析正职和副职差异最大的是“不能(或无权)依据组织的实际需要,设置组织机构和职位”(23.5,总选择率为44.9%),而这种无权的体验对正职来说显得尤为强烈。由此反映出,连正局级公务员都难以根据组织的实际需要来设置组织机构和职位,那么,这种权力究竟由哪些部门或人员控制呢?正职和副职差异较大的第二项是“授权后,上级领导干预下级权力范围的事务”(-10.1,总选择率为14.3%)。第3项是“资源和权力不相称,致使权力缺乏必要资源的支持而疲软”(-9.1,总选择率为49.0%)。这两项的差异都呈负数,说明副职有更多的被剥夺感。尤其是后一选项,不仅差异较大,而且总选择率最高。即是说,不管是正职还是副职,有近一半的人对资源和权力的不对称所导致的权力疲软不满意,其中,副职更为强烈。这说明在现实行政组织运作中,权力和资源的不对称是较为普遍的现象,组织资源对承担责任的领导层的支持是不够的。那么,组织资源分配的依据是什么呢?是不是有相当的组织资源掌握在一些不对组织承担实质性责任的部门或人员手中呢?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这是组织环境扭曲的又一例证。这就提出了一个命题:通过加强组织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培训来端正态度、提高认识是必需的和紧迫的。这种培训对掌握机构和职位设置权的领导人及部门更为急需和紧迫。

    三、局级公务员在工作中感觉最犯愁、棘手的问题

    (一)实证调查资料

    (二)分析

    局级公务员在工作中感觉最犯愁、棘手的,主要是围绕组织人事方面的问题。

    第一,从组织的外部环境看,主要表现在以下3方面:“组织外部相关行政管理系统的职能交叉,权责不清,或互相掣肘,或难以协调”,选此项的有37人,占37%(排序第2)。“上级对本系统工作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对自己的工作缺乏理解、支持和正确的评价”,选此项的有34人,占34.0%(第4位)。“对全局的决策环境、上级的决策意图吃不准,摸不透”,选此项的有18人,占18.0%(第7位)。以上3项的累计选择人数是87人,累计百分比是87%。

    第二,从组织的内部环境看,主要表现在以下5方面:“自己没有足够的组织资源,缺乏领导权威。如没有聘用、解聘、奖惩下属的权力,缺乏必要的人、财、物等资源的支持”,选此项的有38人,占38.0%(第1位)。“对各部门、各成员的工作政绩难以有效地考核、监督、奖惩”,选此项的有37人,占37.0%(并列第2位)。

    “组织内部说不明、理不清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任何人也难以撞破的关系网”,选此项的有30人,占30.0%(第5位)。“组织内部各部门权责不清,互相掣肘,工作难以配合、协调”,选此项的有17人,占17.0%(第8位)。“从上到下的争功诿过,对各种工作责任难以追究”,选此项的有5人,占5.0%(第11位)。以上5项的累计选择人数是127人,累计百分比是127乡。

    第三,领导班子中存在的问题本身也属于组织内环境问题。问卷中有3项是从这一角度调查的:“领导班子内的分工不明确,权力、责任交叉,甚至多头指挥”,选择人数23人,占23.0%(第6位);“对工作推诿,议而不决”,选择人数13人,占13.0%(第9位);“上级主管领导作风专制,个人说了算”,选择人数11人,占11.0%(第10位)。以上3项的累计选择人数是47人,累计百分比是47。

    有的被调查者在问卷上写道:“阻止不了一把手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多干事的有错误,不干事的没错误,反过来整多干事的”、“关于机构设置,不按中央规定办事,而是领导主观臆断。”这些看法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组织结构失衡、组织环境扭曲对局级公务员日常工作的干扰和掣肘。

    (三)小结

    从组织内、外部环境相比较而言,内部环境比外部环境更为严峻。第一部分(组织外部环境)累计选择百分比为87%;第二和第三部分(组织内环境)相加,累计选择百分比是174%。组织管理环境的改善和规范,是行政管理的基础性制度。在对不良的组织环境分析时,各级公务员往往强调外部环境的制约,自己无能为力。我们认为,组织内部环境的改善,当然离不开组织的外部环境。但外部和内部是相对的。在组织外部环境相对不利的条件下,占据较高领导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对组织的权责结构设置有决定和支配权的局级领导层,在改善本组织内部环境这一基础性组织建设中,既是责无旁贷的,又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为了尽快解决组织权责结构的失衡,完善组织管理的内环境系统,应加强行政组织制度建设的理论和方法的培训。

    我们建议,在具体操作上,应把组织人事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培训,同组织人事制度的具体整改方案的制定结合起来。如可以举办政府系统主管组织人事的局级公务员培训班,研讨政府的基本组织结构,包括各种行政功能的分工、各种权限的划分、制定职位说明书及任职资格条件等。通过把培训和组织建设结合起来,从扎扎实实的组织制度建设入手,来不断规范行政组织管理环境,使之逐步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

    (四)正职和副职的差异

    1.实证调查资料

    2.分析

    正职和副职差异最大的是“自己没有足够的组织资源,缺乏领导权威。如没有聘用、解聘、奖惩下属的权力,缺乏必要的人、财、物等资源的支持”(30.7%)。此项结果进一步印证了上面第二个问题(“不能或<无权>依据组织的实际需要,设置机构和职位”)的结果,即整体选择的百分比最高(38.0%),同时正职和副职的差异也最大,正职的相对被剥夺感更为强烈。排在第2位的是“上级对本系统工作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对自己的工作缺乏理解、支持和正确的评价”(-15.2),副职的相对不满程度较高;第3位是“组织内部各部门权责不清,互相掣肘,工作难以配合、协调”(-14.7);第4位是“对各部门、各成员的工作政绩难以有效地考核、监督、奖惩”(-13.7)。后3项副职的相对不满程度更大。

    正职和副职差异较小的两项是,“对全局的决策环境、上级的决策意图吃不准,摸不透”(-3.0);“组织内部说不明、理不清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任何人也难以撞破的关系网”(-5.0)。这是正、副职都感到棘手的问题。

    从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正职感到棘手的问题更多地归结于组织的外部环境,副职更多地归结于组织的内部环境。这表明局级行政组织的上级在为正局级公务员创设正常的组织外环境方面不尽人意;同理,在局级行政组织内部,副职对正职没有为他们创造规范的组织内环境也感到不甚满意。这同时说明,无论是正职还是副职,对存在的问题往往更多地做外归因。

    第三部分:局级公务员对职位所需能力与素质的重要性的评价及对局级领导层的现实状况的主观评估

    实证调查资料问卷对此选项提出了两个问题:

    1.相对于局级领导岗位来说,您认为以下素质或能力的重要程度如何?(选择打分的方法是:最重要为5分;重要为4分;比较重要为3分;不太重要为2分;不重要为1分。)2.对照以下素质或能力,从总体上衡量您所在单位的局级领导,他们的现状如何?(选择打分的方法是:很理想为5分;理想为4分;比较理想为3分;不太理想为2分;不理想为1分。)注:我们参照国内外有关理论和方法,对局级公务员的36种能力和素质的相对重要性进行评估并打分。所参照的理论和方法见附件。

    将上表用关系图显示,可以直观地看到对36种素质和能力的组织职位客观标准(K,我们用“客观标准”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作代表符号。下同)、局级公务员对这些素质和能力重要性的主观评价(Z)、以及他们对局级领导层现实状况的主观评估(X)这3个变量的关系:

    二、分析

    对上面的统计数字与图表,可以从3个角度进行分析。

    第1个角度是组织职位客观标准与局级领导层现实状况的差距(K-X)。比较的目的在于,分析行政组织对局级公务员的特殊职位的素质和能力的客观要求与局级领导层现实状况的差距。这是一个最重要的比较角度。如果这种差距较大,说明现实领导状况与行政组织的要求不适应,在培训中要着重加强;第2个角度是局级公务员对36种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性的主观评价与组织职位客观标准的差距(K-Z)。比较的目的是分析局级公务员的主观认识与行政组织客观标准的差距,以研究在培训中如何纠正局级公务员对培训需求的偏差;第3个角度是分析局级公务员对36种素质和能力重要性的主观判断与局级领导层现实状况的差距(Z-X)。比较的目的是分析局级公务员自身对36种素质和能力重要性的主观评价与现实领导状况的差距。这种差距从一定角度来说,更具说服力,因为如果他们的主观判断与现实差距较大,就更加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以及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下面就来具体分析这3种比较角度的差距。

    第1个角度:组织职位客观标准与现实状况的差距(K-X)。其中差距较大的5个选项是:

    (K-X)1:建立健全组织的信息沟通网络,有效运用各种沟通方式。职位客观标准系数为5(非常重要),局级领导层的现实状况为2.36(接近不太理想),两者的差距为2.64。

    (K-X)2:制定科学详实的长期计划。职位客观标准为5(非常重要),现实状况为2.38(接近不理想),两者的差距为2.62。

    (K-X)3:根据各部门的需要,合理配置人、财、物各种组织资源。组织客观标准为5(非常重要),现实领导状况为2.59(介于比较理想和不太理想之间),两者的差距为2.41。

    (K-X)4:不屈不挠执行正确决策的意志。组织客观标准为5(非常重要),现实状况为2.59(介于比较理想和不太理想之间),两者的差距为2.41。

    (K-X)5:熟知下属的需要和工作动机,有效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组织客观标准为5(非常重要),领导现实状况为2.62(介于比较理想和不太理想之间),两者的差距是2.38。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组织有效沟通的理论和方法、为贯彻政策决策而制定科学和详实的长期计划、组织机构及职能的设计和配置、对下级工作动机的熟知及激励、执行决策的职业道德和意志,是组织职位需要与现实状况之间差距较大的。在培训中应予以加强。

    第2个角度:局级公务员对36种素质和能力重要性的主观评价与职位客观标准要求的差距(K-Z)。

    从这一角度上分析两者的差距,又可以分为两个相对的小角度:

    其一,是组织要求的素质和能力的客观标准较高,而局级公务员的主观评价较低的。其中差距较大的5项内容是:

    (K-Z)1:建立健全组织的信息沟通网络,有效运用各种沟通方式。职位客观标准系数为5(非常重要),局级领导层的主观评价为3.30(接近比较重要),两者的差距为1.70。请注意,该条排序与(K-X)相同,均排在第1位。

    (K-Z)2:制定科学详实的长期计划。职位客观标准为5(非常重要),主观评价为3.38(接近比较重要),两者的差距为1.62。

    该条排序也与(K-X)相同,均排在第2位。

    (K-Z)3:根据各部门的需要,合理配置人、财、物各种组织资源。组织客观标准为5(非常重要),主观评价为3.40(介于重要和比较重要之间),两者的差距为1.60。该条排序与(K-X)相同,均排在第3位。

    (K-Z)4:不屈不挠执行正确决策的意志。组织客观标准为5(非常重要),主观评价为3.42(介于重要和比较重要之间),两者的差距为1.58。该条排序与(K-S)相同,均排在第4位。

    (K-Z)5:善于战略政策决策。组织职位标准为5(非常重要),主观评价为3.53(介于重要和比较重要之间),两者的差距为1.47。尽管该条排在第5位,但这一条是局级领导最重要的素质和能力,而从总体上看,局级公务员对这项素质和能力的主观评价是偏低的。无论是从提高认识上,还是从加强培训上,都应当引起培训部门的高度重视。

    通过以上分析说明,局级公务员对自己素质和能力的结构与组织职位的要求有一定差距。对组织要求较高的素质和能力,而自己预期较低,这种认知差异将影响他们对自己素质和能力的主观修养的导向。即是说,他们对自己素质和能力的主观修养,有些是以个人的认识为基础的,而不是以组织职位的客观需求为基准的。这种偏差将会影响自我修养与组织职位的适应性。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组织职位客观标准与局级公务员的主观评价及与现实状况之间的两组差距中,有4项是相同的。这表明在这些方面,组织职位的客观需求与局级公务员的主观评价以及与局级领导层的现实状况之间差距都是较大的。这些方面应成为行政学院培训现阶段需要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

    其二,对于一些素质和能力,组织职位的客观标准较低,但局级公务员的主观评价偏高。这表明他们的主观认识有偏差,把本不是自己应当用大力量追求的较为次要的素质和能力,当成较为重要的去追求(我们用负值表示)。其中差距较大的5项是:

    (K-Z)-1:善于操作决策。组织职位要求的客观标准为1(不重要),局级公务员的主观评价为3.18(接近比较重要),两者的差距为-2.18。

    (K-Z)-2:善于项目决策。组织职位要求的客观标准为2(不太重要),局级公务员的主观评价为3.18(接近比较重要),两者的差距为-1.07。

    (K-Z)-3:既严格管理,又善于协调关系、化解冲突和矛盾。

    组织职位要求的客观标准为3(比较重要),局级公务员的主观评价为3.38(介于重要和比较重要之间),两者的差距为-0.38。

    (K-Z)-4:善于部署决策。组织职位要求的客观标准为3(比较重要),局级公务员的主观评价为3.36(介于重要和比较重要之间),两者的差距为-0.36。

    (K-Z)-5:制定科学详实的中短期计划。组织职位要求的客观标准为3(比较重要),局级公务员的主观评价为3.33(接近比较重要),两者的差距为-0.33。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对局级公务员的素质和能力结构要加强研究,同时要对他们进行素质和能力结构教育。使他们清晰地了解在局级职位所需的素质和能力结构中,相对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次重要的是什么?不太重要的是什么?不重要的是什么?如果什么素质和能力都重要,也就没有最重要可言了。而这种认识的偏差在一定程度上,与他们对自己的职位从一般公务员晋升为局级公务员的组织角色变化的认识欠清晰有关。

    第3个角度:局级公务员对36种素质和能力重要性的主观评价与局级领导层现实状况的差距(Z-X)。其中差距较大的5项是:

    (Z-X)1:敢于坚持原则,不讲情面,不抹稀泥,不怕得罪人。

    局级公务员的主观评价为4(重要),现实局级领导现状为2.6(介于比较理想和不太理想之间),两者的差距为1.4。

    (Z-X)2:高度的事业心和进取心,有强烈的无功就是过的成就意识。局级公务员的主观评价为4.10(接近重要),现实局级领导现状为2.89(接近比较理想),两者的差距为1.21。

    (Z-X)3:不以权谋私,廉洁自律。局级公务员的主观评价为4.73(接近非常重要),现实局级领导现状为3.53(介于理想和比较理想之间),两者的差距为1.20。

    (Z-X)4:勇于承担责任,从不逃避、推卸责任。局级公务员的主观评价为4.10(接近重要),现实局级领导现状为2.90(接近比较理想),两者的差距为1.20。

    (Z-X)5:知人善任,充分调动领导班子各成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局级公务员的主观评价为3.90(接近重要),现实局级领导现状为2.71(接近比较理想),两者的差距为1.19。

    第3个比较角度(局级公务员对36种素质和能力重要性的主观评价与现实状况的差距,说明主观认知与现实的差距)与第一个比较角度(组织职位对局级公务员的客观标准与他们现实领导状况的差距,说明客观要求与现实的差距)相比较,前者更能说明纠正这种差距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三、小结综合3种不同的比较角度,以下选项是应当在培训中加以重视和研究的。

    1.以下4项素质和能力,既需要提高认识,又需要加强培训(K-X)1、(K-Z)1:建立健全组织的信息沟通网络,有效运用各种沟通方式。两个比较角度的排序均为第1。说明局级公务员对组织沟通的重要程度的认识较低,而现实状况与组织需要的差距较大。在培训中应加强组织沟通理论和方法的内容。

    (K-X)2、(K-Z)2:制定科学详实的长期计划。两个比较角度的排序均为第2。长期计划是落实组织战略决策的基本措施。计划的不详实、欠周密是粗放式管理的集中体现。如何制定详实的长期计划,是局级公务员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这在培训内容上应有具体的体现。

    (K-X)3、(K-Z)3:根据各部门的需要,合理配置人、财、物各种组织资源。两个比较角度排序均为第3。组织目标、组织责任、组织权力及组织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有效管理的核心内容,这个问题不解决,良性运行的组织管理环境就难以建立起来。培训对这一点应引起足够重视,并要化大力量解决。

    (K-X)4、(K-Z)4:不屈不挠执行正确决策的意志。两个比较角度排序均为第4。这涉及到局级公务员的职业道德和价值观,与其政治素质密切相关。如何通过培训职业道德和政治素质与知识和能力这两者结合起来,是对行政学院提出的新课题。

    2.以下7项素质和能力是组织客观标准与现实状况差距较大的,需要在培训中加强(K-X)5:熟知下属的需要和工作动机,有效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激励下属的工作动机,是一门高超的领导艺术。应进行激励理论和方法的培训(K-Z)5:善于战略政策决策。这是局级公务员最基础的素质和能力。对此,无论是局级公务员的主观认识还是现实状况,都是有很大差距的。因此是需要化大力量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Z-X)1:敢于坚持原则,不讲情面,不抹稀泥,不怕得罪人;(Z-X)2:高度的事业心和进取心,有强烈的无功就是过的成就意识;(Z-X)3:不以权谋私,廉洁自律;(Z-X)4:勇于承担责任,从不逃避、推卸责任。上述4项都与局级公务员的职业品质相关,是其政治素质的具体体现。如何把政治素质的培训落实到实处,变为“硬培训”,是至今尚未有效解决的一个难题。

    (Z-X)5:知人善任,充分调动领导班子各成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一素质和能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它既与科学管理相联,又与领导艺术相关。对此要加强合理授权和激励理论及方法的培训。

    3.以下5个选项是需要从认识上对局级公务员加以纠正的即(K-Z)-1:善于操作决策;(K-Z)-2:善于项目决策;(K-Z)-3:既严格管理,又善于协调关系、化解冲突和矛盾;(K-Z)-4:善于部署决策;(K-Z)-5:制定科学详实的中短期计划。相对来说,他们的主观评价较重要,而从组织职位客观需求的角度来看是较次要的。这同样与局级公务员对组织角色认识的错位相关。

    (第四部分:局级公务员对到行政学院进行培训的意见和建议

    本部分的任务,是调查分析局级公务员对到行政学院进行培训的意见和建议。调查的内容,一是局级公务员从培训的职能上看党校和行政学院的主要区别;二是局级公务员对行政学院提供的培训内容的评价;三是局级公务员对行政学院提供的培训服务的评价。

    一、总体来看,被调查的公务员倾向于行政学院的培训应区别于党校的培训

    本选题是开放式问题。调查结果显示,61%(64/105)的回答者认为党校的培训和行政学院的培训应该有所区别。党校应该侧重思想方法,即路线方针政策,思想觉悟。简言之,是“怎么想”的问题,如“党组织方面的理论教育和研究”(注,此为问卷中开放问题的原题,下同)、“理论”、“邓小平理论、解决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问题,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提高政治理论知识”、“党的传统教育、新的历史条件下党规、党纪教育”、“意识形态,党务管理”、“加强党性教育”、“政治理论、经济理论、党的方针政策、领导素质”,等等。

    与其相对,部分调查对象认为,行政学院的培训应侧重行政能力的提高,主要包括决策能力、制度建设、行政规则研究、管理方法与能力、相关法规的学习,简言之,是“怎么做”的问题。例如:“行政管理、决策、制度的科学化”、“实务、业务”、“行政管理、领导科学、决策科学化方面的培训,解决’船‘和’桥‘的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职业道德、工作经验的总结、表达能力”、“专业知识”、“经济法律、企业管理的新概念,”“法律、法规、行政管理、操作能力”、“政策水平、领导艺术、业务素质”、“现代科技知识”、“注重法规培训,依法行政”、“实际操作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提高”、“政治素质、业务素质、领导才能”等等。

    另外,问卷统计结果也显示,4%(4/105)的回答者认为党校和行政学院的培训不必区分,可以合二为一。另有35%(37/105)的人没有回答该题。

    从总体来看,多数局级公务员认为行政学院与党校的培训应有所区别。两者应有分工,有侧重,党校侧重于政治和思想方面,行政学院侧重行政能力、业务素质方面。在培训的目的意义和具体内容上,不同的人又有不同的期望。

    二、在培训内容上,重宏观政策,轻基础理论,部分人重视管理技能的提高

    (一)实证调查资料调查问卷列举了行政学院所提供的10种类型的培训内容,要求局级公务员对其重要性排序,然后经过数学统计,计算加权分(注:

    加权分是一份比较相对程度的方法,只是在互相比较时有效)。

    (二)分析

    1.希望进一步了解、明确宏观政策导向和本系统的工作重点

    调查结果说明,明显高出其他选择的3项,一是对重大改革政策的研究(如政府机构的精简、政企分开后政府的职能的转变,社会保障制度的出台,现代企业制度、房改政策等);二是研究全市宏观决策环境及相关政策,提高理解和执行的自觉性;三是研究本系统在全市战略布局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提高理解和执行的自觉性。

    以上3项的平均分为68.8分,而10项的平均分为46.4。结合本研究报告的前几部分的分析可以看出,局级公务员的工作主要和重大决策有关,其决策内容在全市范围内具有中观性,而对本系统来说具有宏观性。他们需要掌握最新信息和政策导向,同时希望专家学者、高层领导帮助他们深入剖析自己所领导的系统的环境和工作使命,从而使自己能够把握正确的方向,在改革大潮中保持正确的航向。

    2.对政治学、管理学等理论的学习缺乏热情

    在调查中重要性评价最低的3项,一是政治学、管理学和行政管理学经典著作的学习;二是行政管理职业道德的培;三是行政管理(如行政计划、组织、人事、指挥、监督、控制等)职能的制度化研究,这3项的平均分是35.2,低于总平均分(46.4)11分。

    结合研究者的教学实践来看,局级公务员的培训多数是克服“工学矛盾”、抽时间来学习的,他们对能够直接解决现实问题和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的知识技能的学习较为迫切。对需要花长时间学习,以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的需求较弱。但是从问题的另一方面看,我国的政治学、管理学的研究,特别是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理论研究的水平依然较低,从而导致我国公务员队伍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素质不尽如人意。局级公务员对此类课程的学习不够积极,并不意味着他们这方面的素养已经适应现代行政管理的需要了。我们必须看到,缺乏理性思维的民族,难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缺乏理论素养的公务员难以成为高素质的行政领导者。这一点对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中高级公务员尤为重要。因此,如何制定和实施长期而系统的理论培训计划,是行政学院面临的一项战略任务,需要花大力量去研究和探索。

    3.部分人对相关法律知识、管理、领导技能的培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希望行政学院通过培训解决此类问题此类需求属于公务员的“专业需求”,是局级公务员的必修课。

    调查数据显示,行政决策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如对决策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对策的研究,加权分为53.6)、相关法律的研究和学习(加权分为48.8)、行政领导能力和素质的培训(如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开发人力资源等,加权分为44.2)处于内容需求排列的中游,行政学院在培训中应安排适当的位置。

    4.其他方面的需求也有部分代表性比较分散的需求主要侧重在现代办公、现代科技等方面。具体包括:计算机和英语、高科技知识、信息系统管理、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等等。这些需求的比例较低,加权分只有7.7,分布零散。我们认为上述需求有些属于领导者的基础性素质,有些属于个人的特殊需求,并非专业素质的范畴,因此不一定非由行政学院提供培训。

    (三)小结

    总结局级公务员对行政学院提供的培训内容的排序,有以下特点值得深入探讨。

    1.决策环境

    着眼全局局级公务员对研究和理解宏观决策环境极为重视。这种需求恰恰是由他们的职位特征所决定的。在培训中如何让他们加深对全国、全省(市)宏观决策环境的理解,以便使他们对本系统的决策与全局协调一致,是行政学院在培训中要认真研究的重大问题。

    2.学习内容

    讲求实用局级公务员对培训内容的需求更侧重实际工作所急需的知识和能力。相对而言,对理论学习的需求不太强烈。实用知识固然重要,而理论素质的提高则是需要长期修养的。如何把长期的理论修养与紧迫的应用知识、能力的学习结合起来,这需要行政学院做出长期规划。

    3.职业角色定位于政治局级公务员对有关行政管理和行政领导素质、能力的需求相对较低,而这些培训是加速公务员队伍职业化的重要内容。这表明,局级公务员对通过培训使自己成为职业化的行政人员的认识有待提高。与上一问相联系,他们对自己职业角色的定位,政治领导角色要强于行政管理的职业角色。而所谓的政治领导角色又多多少少带有计划经济体制的痕迹。在培训中,如何把这两种角色统一起来,特别是如何强化其行政管理的职业角色,是对行政学院培训提出的新课题。

    三、要求课程具有权威性,培训动机、学习心态复杂、有自主学习意愿

    (一)实证调查资料

    调查问卷列举了行政学院提供的8种培训服务,让被调查的局级公务员依据对自己的吸引力大小排序。然后经过数学统计,计算加权分。

    (二)分析

    1.要求由权威人士、权威学者讲权威观点,上权威课程分析调查研究的资料,可以看出局级公务员高度重视所受培训的权威性。结果显示,得分最高的是“聘请知名学者、权威研究机构、政府决策部门讲授最新信息”。这反映出他们要求课程具有较多的政治、政策信息,最关注的是上面的新精神。

    2.“摆脱日常事务,静心读书、思考”是局级公务员到行政学院学习的一个重要诱因调查显示,对局级公务员吸引力的排序仅次于课程权威性的选择项是,“有一段时间摆脱繁重的事务,静下心来读点书”、“有一段时间摆脱繁重的事务,静下心来研究点问题,总结一下自己思想和工作”(排在第2、3位)。由此看出,行政学院培训的吸引力不全在于课程,还在于脱离工作环境和获得闲暇。反映出局级公务员到行政学院学习的动机比较复杂。这就给行政学院提出许多新课题:例如,如何把计划培训课程与学员的自我学习、自我思考、自主研究、自我总结有机地结合起来?如何为学员的这种需求提供培训服务(如提供自学资料、集中热点问题、有效组织研讨等)?对持此类动机人员如何组织其学习,对其学习成绩如何考核?

    3.自主性学习意愿较强

    调查显示,“通过学员的地位、能力和素质优势,交流、切磋各种管理经验和设想”排在吸引力的第4位。表现出局级公务员对学员间交流的关注,向同行学习、借鉴的意愿较强。这反映出局级公务员来行政学院学习,他们非常重视从学员个体、特别是整体组合优势效应中学习。而如何通过有效运用研讨、交流、切磋等教学方式来最大限度地发掘这种优势,既是行政学院培训的一大优势,也是需要研究的一大课题。

    分析吸引力排序的其他结果,还发现局级公务员对教员的授课的评价低于同级同行之间相互借鉴。“教师长期从事理论研究,可以给自己理论上的启示”、“教师可以传授现代管理知识和技能”这两项得分较低。可分析的原因一是课程设置不当;二是教师水平不高;三是教学方法不妥(如发挥学员的积极性不够)。

    (三)小结(1)总起来看,局级公务员认为行政学院提供的培训应该有别于党校;明确希望行政学院的培训具有实用性、权威性、前沿性、导向性及全局性;重政策学习研究而不大强调思想强化;强调学习、思考和研究的自主性。

    (2)行政学院现行的办学方式和培训方法面临严重的挑战。我们必须探索与普通高校和其他党、干校具有不同特点的办学思路和形式,特别是围绕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的中心任务、公务员培训的特殊需要,通过改革,发掘自己独有的培训资源和培训优势,显示自己独有的培训职能、培训特色及不可替代的社会培训地位。

    (3)同时也需要各级公务员加深对参加行政学院培训的认识,转变角色,摆正组织需求和个人需求的关系,以正确的态度接受行政组织的培训。

    (第五部分:对改进省(市)行政学院培训的建议

    研究行政学院的培训功能,必须把它和其他院校加以区别。行政学院与一般党校、干校的主要区别在于,它是各级政府专司公务员培训的事业单位。其基本培训宗旨是依据政府有关对公务员培训的法规进行培训。而省(市)行政学院与各政府系统的对公务员进行专门职业知识技能培训的干部管理学院的区别是,后者主要是从事专业岗位技术知识和技能培训的院校,而前者是对本地区中高级公务员进行一般行政管理素质、知识和能力培训的院校。

    行政学院对国家公务员的培训要依法进行。有关培训的主要内容《国家公务员暂行规定》第3章第8条中规定: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在确定职能、机构、编制的基础上,进行职位设置;制定职位说明书,确定每个职位的职责任职资格条件,作为国家公务员的录用、考核、培训、晋升等的依据。第10章第51条规定:国家行政机关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职位的要求,有计划地对国家公务员进行培训。国家公务员的培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学用一致、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第52条规定:国家公务员的培训分为:对新录用人员的培训、晋升领导职位的任职培训、根据专项工作需要进行的专门业务培训和在职国家公务员更新知识的培训。第53条规定:国家行政学院、地方行政学院以及其他培训机构按照有关规定承担国家公务员的培训任务。第54条规定:国家公务员在培训期间的学习成绩和鉴定作为其任职和晋升的依据之一。

    研究行政学院对局级公务员的培训,要以上述条例为依据。通过调查研究,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从本调查研究中得出的改进行政学院培训局级公务员的具体建议

    (一)领导职位变化对培训提出的要求晋升局级的公务员的职位变化是对他们进行任职培训的基础性要求。而职位变化带来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不是单一的一次培训就可以解决的。具体培训的内容和方式是:

    (1)新职位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可依据任职资格和条件,采取先考核后培训的方式进行。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可以制定统一的培训计划,通过集中的强化培训来解决;对于一部分人所缺乏的经济、法律、财务知识,可通过举办专门知识的培训班的方式进行。

    (2)职位所需要的高级行政管理素质和能力,主要是对宏观决策环境的认识,制定战略决策、中长期规划和组织监控等,必须结合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学习、调查、研讨等开发性、拓展性的培训方式来提高。

    (3)对于个别人的特殊需要,应采取个别办法解决,如到对口院校的对口专业进行补习。

    (4)部分人的个人需求与组织对其任职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培训中要坚持以组织需求为主、适当照顾个人需求的导向。

    (二)组织环境改变(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政府职能转变),对局级公务员提出的培训需求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政府的行政职能正在发生转变。客观行政环境的变化对局级公务员的素质、知识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规范和管理各种市场(生产资料、生活资料、金融、信息、房地产等)的素质和能力。

    (2)政府通过规范监控企业生产经营秩序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等调控企业一市场一社会三者关系的素质和能力。

    (3)政府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素质和能力,如建立和完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公共交通、通讯、水电气供应等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措施的知识和能力。

    (4)政府围绕市场经济体制对事业单位的管理和监控,如对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的管理,对各种社会中介组织监控的素质和能力。

    对这方面素质和能力的培训,应采取一般和特殊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1)需要所有公务员(包括局级公务员)必须掌握的市场行政管理的素质、知识和能力,要采取普遍补课,规定一定时限考核通过。

    (2)对于不同部门需要掌握的某一领域的市场专门知识,要采取分部门、分系统进行专门调查,根据不同行政组织的不同需要,制定专门的培训方案进行培训。

    (3)对局级公务员所需的特殊的管理市场的决策、规划、组织、监控的素质、知识和能力,是需要各省(市)行政学院着重研究的。

    必须指出的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职能的转变,是进行时。培训所需用的政府管理规范市场的政策、法规、制度等,有的是没有完全成型的东西,有的是正在提出、修正、丰富、完善的过程中。因此,需要行政学院在培训中把研究问题、制定和修改管理制度及规范结合起来。在培训中实现学习、应用和创新的三结合。

    (三)解决局级公务员日常领导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培训1.决策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培训

    (1)有效地实施分权、授权的组织管理制度,是把局级公务员从日常事务中解放出来的基本途径。应加强这方面的培训。

    (2)加强上级领导对决策质量的考核,是提高局级公务员对决策重视程度的关键措施。对决策实施成效的考核监督是目前行政管理的薄弱环节,应加强目标管理和目标监控的培训。

    (3)讲政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正确而深刻地认识和理解党和政府决策的大环境。这对高中级公务员的科学决策是至关重要的。加强对各省(市)在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大系统、各局在全省(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大系统中的地位作用的研讨,是培训中高级公务员的一项重要内容。如近期在培训中要加强局级公务员对北京市作为首善之区的地位和作用、北京市发展知识经济的社会环境的研讨。

    (4)采取学员带着决策问题来学习的方式,把教学、研讨和制定具体决策方案有机结合起来,这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学用一致、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的重要方法。可否就全市某一重大问题的决策,举办与此决策有关的市主管领导和相关部门的中高级公务员的专题研讨班。这样,可以收到学用结合、事半功倍的培训效果。

    (5)把科学决策的方法、程序的培训同实际决策的操作结合起来,把决策模拟教学、决策案例教学、决策专题研讨等新教学方法运用到决策教学中去。

    2.行政组织人事制度建设方面遇到的问题与培训

    (1)加强现代行政组织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培训。特别是加强现代科层制度的研究和学习,对规范政府行政环境和行为是极为必要的。

    (2)根据《国家公务员暂行规定》第3章第8条规定:建议举办政府主管组织人事、或政府不同业务职位(如工商、财政、税收、城管等)、或不同职能职位(如人事、办公室、行政后勤等)公务员的专题班,边学习、边研究、边操作,修订或制定职位说明书及任职资格条件,把培训与制度建设结合起来。

    3.加强对局级公务员行政领导和管理理论的培训

    调研结果显示,局级公务员对理论学习的重要性重视不够,而理论素质是他们的基础性素质。建议编写马恩列、毛泽东、邓小平论行政管理,经典行政管理理论,现代行政管理思想史等教材,鼓励、督促局级公务员认真读书,钻研理论。

    (四)发挥行政学院的办学优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我们认为,行政学院的办学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实践性优势

    实践性优势是指发掘和升华学员丰富的行政管理实践经验,是行政学院办学的根本优势。行政学院培训的对象是身处行政管理第一线的公务员,特别是中高级公务员。他们的工作往往是社会生活实践的聚焦点,他们的经验通常是理论升华的闪光点。我们要通过培训,有效发掘学员的丰富经验,使学员通过经验分享,提高素质;通过经验升华,形成改革的新思路和新方案。把培训变为贯彻“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路线的一个重要环节。

    2.实效性优势

    实效性优势是指行政学院的培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要紧密围绕政府管理的中心任务和社会管理的热点问题进行,这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学用一致、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培训原则的具体途径。突出这一培训特点,带着问题学习是基本的培训方式。“问题”主要有3种:一是政府各主管部门当前的中心任务及问题(这要求各级行政组织在学员来校培训前,向学员提出在培训中要解决的问题);二是学员在工作中遇到主要问题(这要求学员来培训要提出自己在培训中要解决的问题);三是学员所了解的群众关切的社会管理问题。培训的实效性要体现在行政学院的学习计划及方法要围绕调查、研究和解决学员提出的问题来运作。基本的方法是:依据学员提出的问题来制定学习计划,以调查、研讨、交流为主要培训措施,以拿出有实际操作价值的整改方案为主要培训成果,并以此来评估学员的成绩。培训的最终成果是通过调查研究和解决现实问题,来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3.主体性优势

    主体优势是指行政学院办学的主体是学员,即学员的个体、特别是群体组合结构优势。这一优势是任何一般院校所不具备的。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学员的智慧、经验、能力的集合优势,特别是他们的职位所赋予的眼界、胸怀、责任感等,运用互动式、启发式、案例式等现代培训方法,使学员通过相互切磋、相互探讨、相互启发,形成一种“熔炉效应”。这种效应既熔铸被培训者,使其在集体研究和解决重大现实问题中提高素质;同时,也熔铸出各种解决政府行政管理问题的新的整改方案和对策。

    总之,我们应当通过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学用一致、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办学原则,把行政学院办成研究政府重大问题的研究院,提出和制定整改方案的对策院,同时为政府培训高质量的行政管理人才。

    二、从本调查研究中得出的宏观的培训公务员的建议

    (一)确定职位的职责、任职资格条件,是有效培训公务员的基础性条件在确定职能、机构、编制的基础上,进行职位设置;制定职位说明书,确定每个职位的职责任职资格条件,是培训公务员的根本依据。时至今日,相当一部分公务员的职位说明书及任职资格条件尚在制定过程中,对职位及任职资格条件的规定仍较粗放,缺乏科学、明晰、具体的操作性规定,特别是缺乏可以量化的监督考核标准。这就使得行政学院对各级公务员的培训失去了依据。应抓紧这项基础工作的建设。

    (二)公务员的培训种类及行政学院所承担的任务在各级公务员的任职资格和条件中,应区分任职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政治素质(含对政府行政决策环境的认识、理解,对本系统在全局中所承担的分目标的研究和理解,以及公务员的职业道德等)、组织管理素质(含决策、各项管理职能的制度化建设和具体操作、工作经历及经验等)、专项工作需要的专门业务素质以及更新知识等内容。专项工作需要的专门业务素质的培训是必要的,但这种培训的专业性极强,需要专门的培训机构或高等院校的对口专业来承担,一般来说,普通行政学院可以组织这类培训,但难以自己独立承担。

    行政学院所承担的培训任务,主要是对公务员的政治素质、组织管理素质和更新知识的培训。当前,更新知识的培训,主要是对新走上局级公务员岗位的人员进行从事局级岗位工作的法律、法规、领导决策、组织管理等方面知识和能力素质的培训,特别是对政府职能转变后,需要更新知识、提高能力和素质的培训。从调查的结果显示,一些局级公务员对此还缺乏足够的认识。

    为了准确定位行政学院的职能位置,国家和各级地方负责公务员培训的部门,应制定公务员培训的总体规划,特别是建立公务员培训的网络,明确各种培训机构所承担的主要职责和任务,以及各种培训单位之间的分工、联系及合作。以便使各级行政学院在明确自己主要职能、任务的基础上,有分工、有合作、有重点、有特色地开展相关培训的研究和操作。

    (三)根据政府各部门的不同需求,采取多种办学方式,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行政学院要根据政府各部门所承担的不同功能和职责,以及当前的主要任务,在进行培训调查的基础上,制定不同的培训方案,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组织培训。目前可采取的方式,一种是根据不同组织所承担的不同行政功能,采用组织推荐和学员自愿选择相结合的方法,参加不同的班次。如举办政府办公室系统、政策研究系统、市场管理系统、城市管理系统、街道(乡镇)系统的公务员培训班。

    第二种是由各行政主管部门与行政学院共同协商,为该系统制定特殊的培训方案和计划,共同组织培训。第三种是依据当前政府需要解决的不同问题,分类招生(而不是一味地分级别招生),如举办企业改革、教育改革、社会保障改革等专题研讨班。

    (四)把培训成绩作为任职和晋升的依据把培训期间的学习成绩和鉴定作为任职和晋升职位的依据之一,是保证行政学院培训质量,把所谓的“软培训”变为“硬培训”的制度性前提。

    子课题领导小组成员:

    赵书成(北京行政学院副院长)张富豪(北京市委组织部干教处副处长)刘余良(北京市人事局教育培训处处长)尹志刚(北京行政学院社会学教研部主任、副教授)子课题负责人:尹志刚主要参加者:马桂枝田兆阳沙颂焦永刚洪小良执笔人:尹志刚、沙颂、洪小良、焦永刚1998年10月附件一美国联邦政府公务员管理能力标准框架附件二国内有关学者对中国干部队伍素质标准体系结构模型附件四北京市局级公务员培训需求调查您好!

    为了贯彻国家人事部办公厅、国家行政学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公务员任职培训需求调研的通知”,由北京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有关部门以及北京行政学院组成了联合调研组。调研组确定对市政府各委、办、局的全体局长(包括副局长)进行问卷调查,现将问卷送上,请在百忙之中给予大力支持。本调查是无记名调查,请在合适答案前面的序号上划圈。

    对您的合作我们深表感谢。

    北京市委组织部北京市人事局

    北京行政学院局级公务员任职培训需求调查组(代章)1998年6月

    一、您从处级升任局级岗位,感觉缺乏的主要素质、知识、能力是什么?(可选多项)

    1.政策决策——对本局重要政策事项的决策,制定长远规划。

    2.部署决策——建立规章制度体系,合理划分并建立组织内部权力、责任、利益关系系统。

    3.操作决策——根据主管业务的特点,制定行政执行的操作程序和方法。

    4.考核和监督——依据具体组织目标,对执行者的政绩进行考核、监督和控制。

    5.调查研究——依据工作的重点、改革的方向或管理中的重大问题,通过调查研究,提出对策。

    6.组织管理——通过职能和职权的科学分工,建立有效的组织机构。

    7.人事管理——制定各个职务、岗位的说明书,明确所需的知识、能力、品质、经验,据此进行人事选拔、聘用、培训。

    8.正确理解和扮演组织角色——熟悉并掌握与主管业务相关的各种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文件、协议,以便依法行政,照章办事。

    9.激励下属——了解下属个人的需要、动机,把组织目标和下属的个人目标有效地结合起来,以调动其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

    10.协调好各种关系——包括对内对外的各种工作关系、人际关系。

    11.当家理财——如何创收,解决单位经费不足,或增加单位的福利、待遇。

    12.组织沟通——建立组织对内对外信息沟通的网络,使重大信息及时而无遗漏地被班子所了解、研究和处理,并获得执行情况的反馈。

    13.工作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如财务、法律、外语、计算机等。

    14.其他(请具体填答

    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您急需更新补充的知识、提高的素质和能力是什么?(限选3项)

    1.依法行政的法律知识和执法能力。

    2.政府在经济方面宏观调控的金融、财政、税收知识。

    3.政企分开后,政府如何对企业进行管理、监督的理论和知识。

    4.政府如何建立有效的市场交换环境和秩序,以及管理市场的理论和知识。

    5.建立“小政府、大社会”所需的指导、管理、约束各种社会中介组织的知识和能力。

    6.从本系统(主要是管理事业单位的行政系统,如文教、卫生等)出发,如何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行政管理和服务体系。

    7.机关内各部门的职能、岗位角色究竟如何定位?

    8.其他(请具体填答)

    三、您认为,当前局级领导层在决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可选多项)

    1.不能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关键问题。

    2.对重大和关键问题不能充分讨论,集思广益,特别是听不进不同意见。

    3.不能运用现代社会调查的方法,摸清真实原因,拿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4.在没有真正认清问题的性质时,就急于制定方案。

    5.在没有多种可供比较的不同方案时,就对重大问题拍板、定案。

    6.决策方案的选择,往往受少数人“先入为主”的看法或个人偏好的左右。

    7.选择不同决策方案时,缺乏科学细微的分析比较,或缺乏明确的价值判断。

    8.在没有掌握足够的信息时,就贸然决策。

    9.因迁就各种对立观点,决策方案在妥协中被磨合得面目皆非。

    10.正确的决策在执行中遇到障碍,不能坚持下去,“虎头蛇尾”。

    11.应付会议和处理具体工作时间太多,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研究重大决策。

    12.其他(请具体填答)

    四、您认为,当前局级领导层在组织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可选多项)

    1.不能(或无权)依据组织的实际需要,设置组织机构和职位。

    2.不能依据不同职位的需要,划分职能和职权,据此制定职位任职资格和条件,授权给称职的人选。

    3.授权中不能做到责任和权力对等,上级的权力总是大于责任,下级的责任总是大于权力。

    4.资源和权力不相称,致使权力缺乏必要资源的支持而疲软。

    5.授权后,上级领导干预下级权力范围的事务。

    6.授权后,上级领导把自己应承担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7.授权后,上级领导者不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监督。

    8.上级领导只授责任,不授权力,大权独揽,小权紧攥。

    9.其他(请具体填答)

    五、相对于局级领导岗位来说,您认为以下素质或能力的重要性如何?选择打分的方法是:

    最重要为5分;重要为4分;比较重要为3分;不太重要为2分;不重要为1分。请把选择的数字0起来。

    六、您在工作中感觉最犯愁、棘手的是什么?(可选多项)

    1.对全局的决策环境、上级的决策意图吃不准,摸不透。

    2.上级对本系统工作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对自己的工作缺乏理解、支持和正确的评价。

    3.领导班子内的分工不明确,权力、责任交叉,甚至多头指挥。

    1

    5.上级主管领导作风专制,个人说了算。

    6.自己没有足够的组织资源,缺乏领导权威。如没有聘用、解聘、奖惩下属的权力,缺乏必要的人、财、物等资源的支持。

    7.组织内部说不明、理不清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任何人也难以撞破的关系网。

    8.组织内部各部门权责不清,互相掣肘,工作难以配合、协调。

    9.对各部门、各成员的工作政绩难以有效地考核、监督、奖惩。

    10.从上到下的争功诿过,对各种工作责任难以追究。

    11.组织外部相关行政管理系统的职能交叉,权责不清,或互相掣肘,或难以协调。

    12.其他(请具体填答

    七、行政学院局级公务员为培训提供以下内容,根据您当前需要的紧迫性的大小(最需要的排在第一位)。

    1.研究全市宏观决策环境及相关政策,提高理解和执行的自觉性。

    2.研究本系统在全市战略布局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提高理解和执行的自觉性。

    3.对重大改革政策的研究(如政府机构的精简、政企分开后政府的职能的转变、社会保障制度的出台、现代企业制度、房改政策等)。

    4.政治学、管理学和行政管理学经典著作的学习。

    5.行政管理职业道德的培养。

    6.行政决策能力和素质的培训(如对决策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对策的研究)。

    7.行政管理(如行政计划、组织、人事、指挥、监督、控制等)职能的制度化研究。

    8.行政领导能力和素质的培训(如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开发人力资源等)。

    9.行政管理相关法律的研究和学习。

    10.其他(请具体填答)

    八、行政学院局级公务员为培训提供的以下服务。

    1.聘请知名学者、权威研究机构、政府决策部门讲授最新信息。

    2.通过学员的地位、能力和素质优势,交流、切磋各种管理经验和设想。

    3.教师长期从事理论研究,可以给自己理论上的启示。

    4.教师在理论联系实际上比一般高校有优势。

    5.教师可以传授现代管理知识和技能。

    6.有一段时间摆脱繁重的事务,静下心来读点书。

    7.有一段时间摆脱繁重的事务,静下心来研究点问题

    总结一

    (5)财务

    (6)安全保卫

    (7)三产

    (8)其他(请具体填写附件五北京行政学院课题组局级公务员的素质、能力及培训需求问卷调查统计资料基本情况

    1.年龄

    2.性别

    3.文化程度

    5.任局级年限

    6.所在局的行政归口

    二、升任局级后感觉缺乏的素质知识能力(可选多项)调查总人数:105

    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急需更新补充提高的知识素质和能力(可选多项)

    四、您认为,当前局级领导层在决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可选多项)

    五、您认为,当前局级领导层在组织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可选多项)

    六、相对局级领导来说,各项素质或能力的重要程度和现实状况

    七、您在工作中感觉最犯愁、棘手的是什么?(可选多项)有效回答人数:100

    重素质培训促能力提高

    ——江苏省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任职培训需求调研报告江苏省行政学院根据国家人事部、国家行政学院《关于开展国家公务员任职培训需求调研的通知》精神,为了搞好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的任职培训需求调研,我们会同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有关部门,成立了调研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调研实施方案,确定了调研的目的、任务、步骤和要求。从1997年12月开始,历经10个多月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任职培训需求的调研活动。在调研中我们采取了系统调查与专题调查相结合、面上调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问卷调查与座谈调查相结合、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自测与县处级国家公务员评估相结合等调研方法,发出各类调查问卷500份,收回391份;召开座谈会12次,参加者109人;查阅各种资料60多份,整理统计各种调查数据4500多个。在此基础上对各种调查数据和意见进行了多次分析研究和讨论,初步摸清了我省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队伍素质与能力的基本状况,掌握了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对任职培训的主要需求,并对如何提高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任职培训的针对性和科学性进行了探讨,为进一步搞好国家公务员培训工作提供了依据。

    一、江苏省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队伍素质与能力基本状况

    (一)基本情况目前我省共有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1126人。其中:正副厅级领导职务387人,正副市级领导职务562人,地厅(局)级非领导职务177人(见表1)。

    在年龄方面,全省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年龄为53岁。

    其中:40岁以下23人,占2.1~6;41岁至45岁103人,占9.1%;46岁至50岁143人,占12.7~6;51岁至55岁248人,占22%;56岁以上611人,占54.1%。

    在文化程度方面,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有960人,占85.3%,其中:研究生61人,本科532人,大专368人;中专以下文化程度的有166人,占14.7%。与1992年数据相比较,5年来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上升了22.5%。

    在参加培训方面,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干部培训工作,组织人事部门也加大了调训工作的力度,党政干部参加各种培训已基本走上了正常轨道。1997年度全省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参加各种培训人数250人,占总人数的22.2%。其中:参加党校学习的145人,参加行政学院学习的32人,参加其他培训机构学习的73人。同时,根据对240名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的抽样调查统计,任现职2~5年期间参加培训人数204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85%,平均参训时间达到4个月。

    (二)素质与能力现状调查情况表明,我省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理论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为江苏的经济建设、社会繁荣与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是推动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一支生机勃勃的干部队伍。

    一是坚持讲政治,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无论工作怎么忙,事情怎么多,狠抓学习不放松,特别是每当面临新的历史阶段和重要关头,总是针对新的形势和任务的要求,把学习问题摆在重要位置。

    党的十一届三中会会以来,他们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自觉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指导各项工作。学习中坚持“三个结合”,即把学习邓小平理论与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相结合,与研讨现实问题相结合,与学习现代化必备知识相结合,不断提高政治思想素质、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以崭新的面貌适应新变化,迎接新挑战,开创新局面。

    二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牢牢把握目标方向。坚持各项工作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正确处理改革开放与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始终坚持两个基本点的统一。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始终坚持三者的统一。正确处理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关系,始终坚持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实际成效来衡量一切工作。

    三是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勇于创新。绝大多数同志无论是学习理论,还是指导工作,都能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各种现实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坚持以“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以科学的态度进行大胆探索创新,尊重实践、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结合,从江苏实际出发,用改革的精神研究和解决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办法、新路子。

    四是加强党性锻炼,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调查中了解到,我省绝大多数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作风正派,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乐于奉献,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他们牢记党的宗旨,自觉进行党性锻炼,坚持“三讲”,即“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做到“三严”,即“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追求高尚的人生目标,保持清正廉洁的良好品德,自觉抵制市场经济大潮中的各种诱惑,警惕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腐蚀,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做好本部门、本地区的各项工作。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拥护。

    上述情况也可以从县处级国家公务员对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的测评结果中得到证明。在被测评的432名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中,有373人被认为学习掌握邓小平理论水平“优秀”或“良好”,占被测评总人数的86.3%;有386人被认为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水平“优秀”或“良好”,占被测评总人数的89.1%;有380人被认为廉洁自律状况“优秀”或“良好”,占被测评总人数的88%;有348人被认为改革创新精神“优秀”或“良好”,占被测评总人数的80.5%。这充分反映了我省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队伍的良好素质与能力现状(见表2)。

    但是在调查中我们也了解到,部分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的素质和能力现状与形势发展的要求还存在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极少数同志与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标准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五个不够”。

    1.政治理论基础不够扎实

    少数同志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理论模糊不清,对党的十五大和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主要精神阐述不全,有的甚至似是而非。在调查中我们组织对部分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进行了无记名政治理论知识摸底测验。测验内容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市场经济理论,党的十五大和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主要精神等内容,共40道题。60名同志参加了测验,平均成绩57.4分,最高78分,最低38分。在县处级国家公务员对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的测评中,也有76名同志被认为政治理论水平“一般”或“差”(见表2)。这些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部分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的政治理论基础知识比较薄弱,亟待学习提高。

    2.对廉洁自律问题不够重视

    少数同志经不起和平建设时期执政的考验,经不起改革开放的考验,经不起市场经济的考验,不能正确对待权力、地位与利益,放松了自我改造,在廉洁自律方面出现了严重问题。据省纪委统计,1995年至1997年3年内,我省共有28名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违纪受到查处,占全省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总人数的2.5%。从县处级国家公务员对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的测评中也可以看出,被认为廉洁自律状况“一般”或“差”的有52人,占被测评人数的12.0%。但是,该问题还没有被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被抽样调查的240名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中,仅有32人要求提高廉洁自律方面的素质,占被调查总人数的13.3%。

    3.科学文化知识面不够宽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我省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的文化程度虽然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仍存在不足。如有55%的同志原来是学习理工科和其他专业的(见表4),从专业业务岗位到行政领导岗位,社会科学特别是行政管理方面的知识比较缺乏。同时,由于知识更新周期加快,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领导决策和行政管理仅凭简单的定性方法已经远远不够,需要掌握多种学科的知识,学习文科的同志科学文化知识也需要提高。从县处级国家公务员的评估中也可以看到,有146名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被认为现代科技知识“一般”或“差”,占被测评总人数的32.4%。

    4.科学管理和依法行政能力不够强

    座谈中许多同志反映,在科学决策和行政管理方面,感到知识缺乏,力不从心。在县处级国家公务员对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的测评中,有130人被认为科学决策和行政管理能力“一般”或者“差”,占被测评总数的31.7%。同时了解到少数同志对法律知识不熟悉,或对本部门的法规较熟悉,对相关部门的法规不熟悉,因此少数部门经常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甚至错误执法等现象。这说明依法治国、依法行政能力有待提高。

    5.学风不够端正少数同志学习时不能够坚持

    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不能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能着眼于邓小平理论的运用和对实际问题的理性思考,而是照抄照搬,断章取义,说一套,做一套,学风不够端正。另外,少数同志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读几本书不如谈成一个项目,不学习照样可以抓经济,因而对自己分管的工作所涉及到的理论和知识不甚了解,整天忙于应酬,乐于迎来送往、剪彩、讲话、做报告。有的同志虽然参加了党校、行政学院的学习,但不珍惜学习机会,把参加培训当做出公差、交朋友、串门子的机会,甚至轮流做东,互相吃请,不愿静下心来刻苦学习。

    二、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任职培训需求

    如前所述,为了摸清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对任职培训的需求,我们设计了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任职培训需求调查问卷,进行了抽样调查,发出350份,收回240份,问卷列出了“你的基本情况”、“任现职期间参加培训情况”、“素质与能力需求情况”、“培训课程设置需求”等8类28个问题109项内容。问卷回收后,我们进行了认真统计与分析,有些情况在前面已陈述,此处主要对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素质与能力需求情况和培训课程设置需求情况等进行分析。

    (一)素质与能力

    在素质与能力需求方面我们设计了5题38项内容,其中有19项选择率达到50%以上(见表3)。

    1.关于素质与能力的总体需求

    此题选择率较高的有“政治理论水平”、“现代科技和专业知识”、“科学决策与行政管理能力”,选择率依次为82.0%、76.7%与75.0%,每项排序第1的人数分别为136人、40人与32人,说明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在提高自身政治理论水平、现代科技和专业知识、科学决策与行政管理能力等方面具有更为迫切的要求。

    2.关于政治理论水平该题列出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党的方针政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党的建设理论”等6项内容,“邓小平理论水平”的选择率高达86.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选择率为80%。说明了广大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对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具有很高的自觉性和紧迫性,同时对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高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驾驭能力,需求也较强烈。

    3.关于政治鉴别能力该题列出了“对形势的分析判断”、“理论是非”、“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策水平”、“思想观点”、“全局意识”等内容。统计结果表明,“对形势的分析判断能力”选择率为80.0%,“政策水平”选择率为78.3%,说明广大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充分地认识到对形势的分析判断能力是政治鉴别能力的基础和条件,也说明其对政治鉴别能力方面的需求已不满足于简单的对与错、是与非,而有更深层次的要求。

    4.关于廉政建设78.3%的同志选择“坚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将其排序为第1的选择率达到58.3%。但“艰苦奋斗”和“廉洁奉公”的选择率较低,分别只有35.0%和41.7%。这一方面可以说明部分同志认为自身这方面的素质与能力已较高,响鼓不需重擂;另一方面也说明提高廉政建设方面的问题还没有引起某些同志足够的重视。

    5.关于领导决策和行政管理该题有7项内容,选择率50%以上的达到4个,分别是“调查研究与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科学决策与政策制定的能力”、“科学思维方法”和“识人、用人水平”,明显侧重于选择领导决策方面的内容。说明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在领导决策和行政管理两个问题上,比较注重提高领导决策能力。

    (二)课程设置

    该部分设计了3大类5个问题54个专题,供大家根据自身需求选择。调查统计表明,54个专题中有32个被50%以上的同志选择,特别是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这两大类课程选择率普遍较高。

    1.理论知识理论知识共设8个专题,此类课程需求程度最高,有7个专题的选择率在50%以上,其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国情与现代化发展战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的选择率在80%以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专题排序第1的总人数达到164人。说明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对政治理论、经济理论和党的大政方针方面的需求是较为迫切的。

    2.必备专业知识必备专业知识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为“行政管理与行政领导”、“法制建设与依法治国”,共设计了18个专题。从调查结果看,18个专题中有12个选择率在50%以上,其中“行政立法与执法”、“宪法与行政法”、“行政决策与执行”以及“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选择率均在70%以上,说明广大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在学法、知法用法方面的需求较高。我们也看到有些专题如“行政组织”、“行政道德与廉政建设”、“国家赔偿法”等选择率很底,需求不太迫切。结合座谈情况分析我们了解到,其原因一方面是有些同志认为某些专题,如“行政组织”、“行政道德与廉政建设”自己已经掌握得很好,不需要再学习;另一方面某些专题如“国家赔偿法”等与部分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现实工作联系不甚紧密,因而需求也不强烈。

    3.岗位业务知识这一类课程包括3个部分,分别是“计算机与办公自动化”、“知识更新”、“专题系列研讨”共27个专题。其中只有13个专题选择率在50%以上,仅占本类课程的48.1%。

    选择率较高的前5名是:“我国高新技术的成就与发展”,选择率为93.3%;“计算机的操作使用”,选择率为86.7%;“知识经济与社会现代化”,选择率为83.3%;“高科技竞争与科教兴国”,选择率为81.7%;“地厅(局)级领导如何进行行政决策和行政执行”,选择率为71.6%。

    选择率较低的后5名是:“地厅(局)级领导干部的文秘水平”,选择率为6.7%;“地厅(局)级领导干部如何对待上级和下级,”选择率为11.7%;“地厅(局)级领导干部形象设计”,选择率为15%;“水资源”,选择率为16.7%;“生物工程”,选择率为21.6%。

    可以看出,选择率较高的5个专题中有4个是有关高科技和知识经济方面的,说明了广大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具有更新知识、努力提高科学文化水平、赶上时代步伐的强烈愿望。

    而选择率较低的后5个专题有3个是系列研讨专题,2个是知识更新专题。结合座谈情况分析,我们了解到选择率低的原因,一是部分专题,对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工作没有理论上的指导意义,如“地厅(局)级领导干部形象设计”等;二是某些专题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认为自身已经掌握得较好,不需要学习或没有研讨意义,如“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的文秘水平”、“领导干部如何对待上级与下级”等;三是某些专题如“水资源”和“生物工程”等与部分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的实际工作联系较少,所以不被选择。此外,被调查者分布在全省各个部门,具体工作性质不尽相同,而岗位知识技能课程包含方方面面,这就使得被调查者在选择时各抒己见,各取所需。

    除上面所列的54个专题外,许多同志还提出了设置其他课程的建议,从统计情况看,主要集中在他们的本职工作方面。一是要求多开设围绕提高行政管理、领导决策和领导艺术水平方面的辅助性课程;二是不同部门的同志具有不同的要求,如来自安全部门的要求设置保密知识类课程,来自民族宗教部门的要求设置民族、宗教问题研究方面的课程,从事老干部工作的要求设置国家离退休制度、老龄人口问题方面的课程等;三是不同地区的同志具有不同的要求,如来自苏南的同志,要求加强外向型经济和外经贸知识方面的培训,来自苏北的同志则要求加强行政立法和执法、自然资源开发等方面知识的培训等。

    (三)培训方式和培训时间

    通过座谈和问卷调查了解到,参训对象对任职培训方式和培训时间等问题也比较关心,普遍认为国家公务员培训应有自身特色,要改革现有的干部培训方式,有的提出要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有的认为应加强研讨教学,有的则要求加强考察调研等实践性教学环节。意见比较集中的是,任职培训应“课堂教学、研讨交流与考察调研相结合”,选择率为53.5%。

    在任职培训办班时间方面,我们设计了7种时间供选择,选择率最高的是2个月,占50.1%,其次是1个月,占25.4%。

    此外,围绕培训时间和提高参训率问题,我们还进行了“脱产参加任职培训的主要困难”的调查,共设计了9种情况供大家选择,选择率最高的是“工作忙,抽不出时间”,占35.8%;其次是“组织上没有安排”,占26.7%;第三是“多头重复抽调,难以应付”,占21.7%。

    结合座谈情况我们进行了分析,“工作忙,抽不出时间”,确实是不能脱产参加培训的主要原因,也是组织上没有安排参加培训的重要因素,但是“多头重复抽调培训,难以应付”,却是当前影响国家公务员参加任职培训的不可忽视的新情况。为此,我们进行了补充调查,据统计,目前我省共有各类干部培训机构885个,其中党校118个,行政学院57个,各种管理干部学院和其他干部学校710个。各家都要办班培训干部,难免产生多头重复抽调现象,国家公务员培训施教机构迫切需要资格认证、整顿规范。

    三、根据需求实际,增强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任职培训的针对性和科学性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对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的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任职培训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根据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的职位特点和培训需求,增强任职培训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我们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准确确立培训目标

    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面临的社会环境和承担的工作任务与县处级国家公务员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其工作性质由执行、管理为主转变为决策、管理并重,管理跨度加大了,决策层次变高了,面临的问题更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需要其具有更高的政治素质,更强的决策指挥能力和行政管理能力。培训应以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行政管理干部队伍”精神为指针,以提高其履行职责必备的素质与能力为目标,达到“四个提高”,即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政治鉴别能力,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提高领导决策、科学管理和依法行政的能力,提高勤政廉政和抵御腐朽思想及生活方式的能力。

    在确立培训目标的同时,还应找准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任职培训的起点。任职培训是指对晋升领导职务的国家公务员开展的培训,目的是要使他们具备新任职位所必备的素质与能力。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任职培训的起点应比县处级国家公务员任职培训的起点高,除了政治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等内容基本相同外,在岗位业务培训内容上要体现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的岗位特点,不能上下一般粗,高低一个样。在调查中有的同志反映,从科级干部到地厅(局)级干部,多次参加培训,许多课程,特别是业务知识方面的课程几乎是多年一贯制,原理还是那些原理,例子还是那几个例子,知识陈旧,内容单一。不同层次国家公务员的培训起点问题应该引起我们重视。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的培训起点,应以县处级国家公务员已具备的素质与能力为基础,以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的素质能力现状为前提,以实现培训目标为目的,设置课程,组织教学。

    (二)科学设置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应根据形势的发展而变化,所设置的课程既要有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又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不断更新培训内容。

    因此,在培训内容的设置上要达到三个适应,一是要适应政府工作需要和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的职位要求,二是要适应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素质与能力的现状和需求,三是要适应科学技术、社会、经济、文化不断发展的需要。按照理论联系实际、学用一致,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确定内容,设置课程,形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培训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的特色。在具体设置课程时我们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根据形势发展要求,设置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课程。当前理论学习的首要任务是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把握方向,坚定立场,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引向深入。其次,进一步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切实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容、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转变等问题,努力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二是根据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职位特点,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如开设省、地(市)级机关的行政管理、行政立法与依法行政、科学决策与领导艺术等专题,切实提高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的行政决策与依法行政能力。

    三是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面向未来,加强高科技知识的学习和现代办公技能的培训。如开设高科技竞争与科教兴国战略、知识经济与社会现代化、高新技术的成就与发展、计算机与办公自动化等专题,以提高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和岗位业务能力。

    四是结合学员所在地区特点和行业性质,开设相关的选修课程。

    如对经济发达地区的学员开设外向型经济、外经贸知识、金融管理与运作等专题;对老少边贫地区的学员开设民族、宗教问题研究、自然资源开发、扶贫赈灾等专题;对不同行业的学员则结合行业特点开设相应专题。

    五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开设专题讲座,并适时进行研讨。如当前可开展对市场经济发展与政府职能转变,国有企业改革与多种所有制形式、政府机构改革与人员分流,社会保障制度与再就业工程、东南亚经济危机与金融制度改革等问题的研讨等。

    六是根据党的宗旨,加强廉政自律教育,强化党性锻炼。如重温入党誓词、请老党员上党课、组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听纪检监察形势报告、开展党性分析活动等,以纯洁思想,锤炼党性,做一名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三)改革培训方式方法

    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其培训重点是提高其履行职责所必备的素质与能力,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必须进行改革,才能适应培训要求。一要摆脱灌输型的传统教学模式,增强自学讨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社会考察等教学手段,变单向传授为双向互动。二要处理好学员“主体”和教师“主导”两者间的关系,大胆采用研究式教学方法,实现教学与研讨相结合,校内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学习知识与研究解决现实问题相结合的培训方法,逐步形成行政学院的教学特色。

    三要做好“培训者培训”工作,帮助教师更新观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四要从教学“硬件”上支撑现代教学方法,逐步建立现代化的教学保障系统。培训方式方法的改革,是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保证。

    (四)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必须要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名师才能出高徒。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的任职培训对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应与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的培训起点和目标相匹配。并应技高一筹,才能适应教学需要。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不仅应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理论知识和政治素质,还应有较强的业务水平和指导学员运用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对专职教师的使用和培养,注意选配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方法灵活的教师担任教学任务,并且注意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培养和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同时要建立竞争激励机制,促进教师奋发进取、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另一方面要注意选聘专业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领导或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加强培训与实际工作的联系,增强培训的实用性,提高培训质量。通过努力,逐步形成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良、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五)加强培训规范化、制度化

    一是要建立和完善培训的激励与制约机制,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法规,做到依法进行培训。没有相应的制度和政策的硬性规定,就难以激发和保持培训的内在动力。要规范国家公务员任职培训的参训条件,切实选派符合条件的国家公务员参加培训,杜绝“出公差式”的参训现象。真正使任职培训与使用和晋升挂钩,以提高参训的动力,变“要我培训”为“我要培训”。

    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行政学院要密切配合,及时制定培训计划,抓好到训率,提高培训质量。党政主要领导要重视国家公务员培训工作并积极带头参加任职培训,要把国家公务员任职培训的完成情况列为考核各级领导班子的重要内容之一,使培训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是要建立“述学、考学、评学”制度,将国家公务员参加任职培训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表现列为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使用的依据之一。建立教学效果评估制度,对院方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进行定期的评估,以改进工作。同时对培训对象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构成全方位的评估体系。

    三是要规范培训机构,切实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充分发挥行政学院培训国家公务员的主阵地作用。对现有的各类培训机构进行整顿,加强宏观管理,进行合理分工,明确培训任务,消除多头培训、重复培训的现象。同时要研究改革培训机构内部的办学机制,密切教学、管理、后勤保障等方面的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要加强组织、人事部门与行政学院的联系和协作,建立培训信息网络,提高综合办学能力,真正发挥行政学院培训国家公务员的主阵地作用。

    子课题领导小组成员:

    郭荣成(江苏省行政学院副院长)刘广忠(江苏省委组织部干部培训处处长)朱桐荣(江苏省人事厅干部教育处处长)

    子课题负责人:郭荣成主要参加者:路阳郑克明朱成荣成农-182-,1998年10月

    附件一江苏省国家公务员任职培训需求调研实施方案

    一、调研目的

    根据国家人事部、国家行政学院《关于开展国家公务员任职培训需求调研的通知》精神,为完成国家人事部和国家行政学院下达的调研任务,准确掌握地厅(局)级和县处级国家公务员的职位要求、素质和能力现状、任职培训需求及其对培训课程设置、时间、方法的要求等情况,为上级和本级更好地开展公务员培训工作提供可靠的资料和依据,从而加强培训的针对性,提高培训效率。

    二、调研对象及任务

    以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为主,并结合对县处级国家公务员进行调研。完成400份问卷调查和对若干个厅与市100人的走访调查任务,在此基础上进行整理统计、综合分析和研究,最后撰写调查报告并形成科研成果上报。

    其中,问卷调查:厅级200份,县处级200份。走访调查:地厅(局)级40人,县处级60人。

    三、组织领导成立江苏省国家公务员任职培训需求调研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为:

    组长:

    郭荣成江苏省行政学院副院长。

    成员:

    刘广忠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干部培训处处长;朱桐荣江苏省人事厅干部教育处处长;路阳江苏省行政学院行政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郑克明江苏省行政学院教务二处处长;朱成荣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学员工作部主任;成农江苏省行政学院教务二处助理调研员、副教授。

    四、调研内容主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地厅(局)级、县处级国家公务员应具备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行政能力。

    调研提纲:

    (一)基本情况调查对象的年龄、文化程度、任职经历、从事工作岗位及职务、任现职前后的培训经历等;(二)素质与能力现状及职位需求;(三)对任职培训课程设置、时间、方法等方面的需求和建议。

    五、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1997年11月20日~1998年1月18日)

    1.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学习领会国家人事部、国家行政学院《关于开展国家公务员任职培训需求调研的通知》精神,结合我省特点,研究实施意见;2.同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有关同志研究调研实施方案,组成调研领导小组,进行分工;3.制定调研计划和提纲,查阅职位说明书;4.召开调研小组成员会议,统一思想,明确目的任务和时间安排,确定调研重点;5.准备资料,完善有关保障工作。

    (二)调查阶段(1998年2月15日~5月10日)1.在省行政学院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研讨班、县处级国家公务员任职班,省委党校省管干部进修班、县处级干部进修班进行问卷调查;2.选择若干个厅(局)与市开展走访调查,召开座谈会,做好调查记录;3.归类整理调研资料。

    (三)研究阶段(1998年5月11日~1998年5月30日)1.统计分析问卷调查情况;2.整理汇总走访调查记录;3.召开会议,汇报调研情况,共同分析研究;4.研究调研报告提纲,确定起草人,撰写调研报告;5.调研报告提交调研小组研究,并进行修改。

    (四)补充调查阶段(1998年6月1日-6月20日)1.研究确定补充实施方案;2.进一步充实调查情况,反馈意见,完善调研报告;3.在调研报告基础上形成科研成果,上报上级有关部门。

    (五)总结阶段(1998年6月21日~6月30日)1.认真回顾调研工作过程,总结经验教训;2.讲评调研工作情况。

    六、要求

    (一)认真学习党的十五大和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精神,按照国家人事部、国家行政学院关于调研工作的要求,明确指导思想、目的、任务和意义,加强组织领导和分工协作。认真研究工作措施,学习掌握调查的方法和知识。提高自身素质。

    (二)从我省的实际出发,注重实效,有重点、有目的地组织实施。要从不同职级国家公务员的要求出发,把握主题,明确重点,客观反映情况和意见。在调查中要注意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

    (三)注重协调,依靠当地组织和人事部门开展工作,要注意被访者的身份特点,选择适当的时间、地点和方法。座谈会要突出主题,控制节奏,加强引导,以求收到最佳效果。

    (四)注重运用科学方法,做到边调查了解,边研究分析,边归纳整理。撰写调查报告既要实事求是,又要具有特色,最终形成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五)集中精力,根据调研计划和实施步骤及时开展工作,确保按期高质地完成调研任务。

    1998年1月附件二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任职培训需求调查问卷为了解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现有的素质状况,并掌握对其职位要求的素质与能力,加强任职培训的针对性,特拟定此卷。

    一、你的基本情况(按你的实际情况确定1项并打“√”)

    1.工作所在地:

    A.苏南

    B.苏中

    C.苏北

    D.省级机关

    2.工作单位属于:

    A.党委部门

    C.人大政协机关

    E.事业单位

    3.职级

    A.地厅(局)级

    4.任现职年限

    A.2年以内

    C.4年

    5.年龄

    A.35岁以下

    C.41~45岁

    E.51~55岁

    H.60岁以上

    B.政府部门

    D.群众团体

    F.其他

    B.县(处)级

    B.3年

    D.5年以上

    B.36~40岁

    D.46~50岁

    F.56~59岁

    6.性别

    A.男

    7.文化程度

    A.初中以下

    C.中专

    E.本科

    H.博士研究生

    8.所学专业

    B.女

    B.高中

    D.大专

    F.硕士研究生

    A.文科

    B.理科

    C.工科

    D.其他

    9.获得最高学历文凭的途径:

    A.参加工作前在学校学习

    B.参加工作后脱产学习

    C.在职函授学习

    D在职电大学习

    E.在职参加全国自学考试

    F.其他

    10.政治情况

    A.中共党员

    B.民主党派

    C.其他

    二、任现职期间参加培训情况(根据你的实际情况确定并打“√”)

    1.参加培训的院校

    A.党校

    B.行政学院

    C.其他院校

    2.参加培训时间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4个月

    E.半年

    F.1年以上

    3.是否参加过公务员任职培训

    A.是

    B.否

    三、素质与能力需求情况(每题选择1至4项,并按主次排序)

    1.根据形势发展和你现任职位要求,迫切需要提高的是

    A.政治理论水平

    B.政治鉴别能力

    C.现代科技和专业知识

    D.科学决策与行政管理能力

    E.廉洁自律

    F.现代办公技能①____②____③____

    2.你希望通过任职培训提高哪些方面的政治理论水平

    A.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党的方针政策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E.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

    F.党的建设理论①____②____③____④——

    3.你希望通过任职培训提高哪些方面的政治鉴别能力

    A.对形势的分析判断

    B.理论是非

    C.政治方向

    D.政治立场

    E.政策水平

    F.思想观点

    G.全局意识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

    4.你希望通过任职培训提高廉政建设方面的哪些素质和能力序)

    A.坚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B.严格遵守国家公务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C.艰苦奋斗

    D.廉洁奉公

    E.秉公执法

    F.维护群众利益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

    5.你希望通过任职培训提高领导决策和行政管理方面的哪些素质和能力

    A.调查研究与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B.科学决策与政策制定的能力

    C.识人、用人水平

    D.统筹规划与指挥协调的能力E.法律、法规知识

    F.依法行政能力

    G.科学思维方法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

    四、培训课程设置需求情况(每题选择1至6项,并排

    (一)理论知识

    A.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B.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C.中国国情与现代化发展战略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

    E.政府行政管理

    F.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G.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H.中共党史和党的建设理论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⑥____

    (二)专业必备知识

    1.行政管理与行政领导

    A.公共行政理论

    B.行政领导

    C.行政组织

    D.行政决策与执行

    E.行政道德与廉政建设

    F.行政改革与绩效评估

    G.机构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

    H.政策学

    I.未来的中国行政管理

    J.领导艺术与领导方法①____②____⑧____④____⑤____⑥

    2.法制建设与依法治国

    A.宪法与行政法

    B.行政立法与执法

    C.行政诉讼法

    D.行政处罚法

    E.国家赔偿法

    F.经济法

    G.对外交往中的法律

    H.行政司法与行政程序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⑥

    (三)岗位业务知识

    1.计算机与办公自动化

    A.计算机概述

    B.信息技术

    C.文字处理

    D.信息管理

    E.信息传输与通信

    F.基本操作使用

    G.程序设计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⑥

    2.知识更新

    A.高科技竞争与科教兴国战略

    B.环境保护问题

    C.水资源

    D.生物工程

    E.人口与环境

    F.我国高新技术的成就与发展

    G.知识经济与社会现代化

    H.法律、法规

    I.金融改革与管理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⑥____

    3.专题系列研讨

    A.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应具备哪些素质

    B.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的职位特

    点C.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如何依法行政

    D.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如何协调人际关系

    E.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如何进行行政决策与行政执行

    F.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心理研究

    G.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形象设计

    H.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文秘水平

    I.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如何处理好班子团结

    J.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调动下属的积极性

    K.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如何对待上级与下级、

    五、你认为哪种办班形式较好?(请在下面的形式中选择1项并打“√/”)

    A.课堂学习为主,研讨交流为辅

    B.研讨交流为主,课堂学习为辅

    C.课堂学习与研讨交流并重

    D.课堂学习、研讨交流与考察调研相结合

    六、你认为每期任职培训应安排多长时间适宜?(请在下面的时间中选择1项并打“√”)

    A.1个月B.1个半月C.2个月

    D.2个半月

    E.3个月

    F.4个月

    G.4个半月

    七、你脱产参加任职培训有什么主要困难?(请在下面情况中选择1项并打“√”)

    A.工作忙,抽不出时间

    B.组织上没有安排

    C.学习内容不对口

    D.临时情况有变化

    E.没有必要的制度和措施保证

    F.经费困难

    G.多头重复抽调培训,难以应付

    H.家庭有困难

    I.身体不好,不适应集体生活

    八、你对任职培训还有什么建议?

    附件三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政治理论摸底测试题(不写姓名)

    一、填空题:

    1.党的十五大的主题是

    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3.社会主义的本质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5.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来源是

    6.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是

    7.党的宗旨是

    8.党内监督的重点是

    9.江泽民同志说,严重的问题是教育

    10.朱镕基总理在答记者问时说:“本届政府要干的几件事情概”括为: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2.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最终目的在于摒除旧的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

    3.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市场主体、市场客体和市场体系三部分。()

    4.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农村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5.股份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6.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7.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国体和人民民主专政的政体是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

    8.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

    9.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核心。()

    10.民主集中制是我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

    11.惩治腐败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

    12.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必须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

    13.我国在公民人权建设方面致力于维护公民的选举权与发展权。()

    14.政府职能转变的先决条件是精简机构。()

    三、选择题(单选或多选,将正确的答案填人括号内)

    1.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问题是()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2.要搞清楚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关键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认清()

    a.党的基本路线

    b.社会主义本质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性质

    d.四个坚持与改革开放的关系

    3.实现我国国民经济“三步走”发展战略的三大战略重点是()

    a.农业、能源交通、科学教育

    b.农业、科学教育、煤炭石油

    c.农业、能源、交通

    4.马克思关于()的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a.商品

    b.剩余价值

    c.雇佣劳动

    d.唯物史观

    5.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主要指坚持和完善()

    a.所有制形式

    b.市场经济体制

    c.分配制度

    d.对外开放政策

    6.市场经济的基本功能是()

    a.资源配置功能

    b.调节供求功能

    c.价值评估功能

    d.奖优罚劣功能

    7.当前培育市场体系的重点是发展()

    a.金融市场

    b.劳动力市场

    c.房地产市场

    d.技术与信息市场

    8.充分发挥()

    需求对科技进步的导向和推动作用。

    a.经济和社会

    B.经济和市场

    c.市场和社会

    9.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的实现途径是()

    a.物化为劳动资料

    B.取得对自然物质资料的更深刻认识

    c.转化为劳动者的生产技能

    d.转化为组织管理手段

    10.现代企业管理的变革是以()为核心。

    a.全面质量管理

    B.企业重新构建

    c.手段现代化

    11.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分析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势,讨论了()两方面问题。

    a.思想道德

    B.科技发展

    c.文化建设

    d.社会发展

    12.衡量干部的德和才,应该主要看()

    a.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实绩

    B.选人用人要注意社会公论

    c.政治表现、特别是在大是大非面前的表现

    13.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管理国家的权力,实行()

    a.民主选举

    B.民主决策

    c.民主管理

    d.民主监督

    14.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a.和平共处

    b.民族区域自治

    c.民族独立

    15.本次机构改革的原则是

    a.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

    b.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

    c.权责一致的原则

    d.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原则

    16.政府机构改革的方向是

    a.调整和减少专业经济部门

    b.将综合经济部门改组为宏观调控部门

    c.加强执法监督部门

    d.培养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x附件四县处级国家公务员对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素质与能力的评估调查问卷为了更好地了解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素质与能力现状,加强其任职培训的科学性和针对性,特拟定此卷,请你实事求是地认真填写。

    一、被调查人及其单位的基本情况(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并打“√”)

    1.你的工作单位属于

    A.党委部门

    B.政府部门

    C.人大政协机关

    D.群众团体

    E.事业单位

    F.其他

    2.你的工作所在地

    A.苏南

    B.苏中

    C.苏北

    D.省级机关

    3.你的职级

    A.正处级

    B.副处级

    4.你的文化程度

    A.中专以下

    B.大专

    C.本科

    D.研究生

    5.你的政治情况

    A.中共党员

    B.民主党派

    C.其他

    6.你单位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包括参照管理部门)名,其中担任领导职务的正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一名,担任领导职务的副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一名,非领导职务的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____名。

    估二、对本单位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素质与能力的评县处级国家公务员对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素质与能力评估表附件五关于开展国家公务员任职培训需求调研的提纲和要求省直各厅局、各市人事局:

    根据国家人事部、国家行政学院《关于国家公务员任职培训需求调研的通知》精神,为搞好国家公务员任职培训工作,我省专门成立了由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和省行政学院有关同志参加的“江苏省国家公务员任职培训需求调研领导小组”,并提出了具体的调研实施方案。根据《方案》的要求,调查活动主要采取两种形式:一是面上进行问卷调查;二是择点召开座谈会。现将调查的提纲和有关要求告知如下,请予支持。

    一、提纲主题:新的历史条件下地厅(局)级、县处级国家公务员应具备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行政能力。

    1.基本情况调查对象的年龄、文化程度、任职经历、从事工作岗位及职务、任现职前后的培训经历等;

    2.素质与能力现状及职位需求;

    3.对任职培训的课程设置、时间、方法等方面的需求和建议。

    二、具体要求

    1.召开座谈会

    (1)地厅(局)级领导干部座谈会。请地厅(局)级领导(先-219-考虑近几年来在党校和行政学院参加过培训的同志)和负责培训工作的部门领导同志参加。

    (2)县处级领导干部座谈会。市确定3~4名县级领导、省直厅局确定4~6名处级干部(先考虑近几年来在党校和行政学院参加过培训的同志)和负责培训工作的部门领导同志参加。

    2.组织问卷调查。

    请事先将以上内容通知与会同志,以便做好准备。

    江苏省国家公务员任职培训需求调研领导小组江苏省行政学院(代章)1998年5月20日

    走向有的放矢、按需施教的科学培训之路

    ——湖北省地厅(局)级公务员素质能力现状及培训需求调研报告

    一、调研动因湖北行政学院党的十五大提出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国家行政管理干部队伍”的重要任务,十五届二中全会及第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涉及政府机构改革方案时,再次重申了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的要求。上述任务和要求业已成为国家公务员培训的战略目标。如何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呢?在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为手段、大力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作为行政学院,应该了解、掌握国家公务员的素质现状,准确地把握国家公务员的职位要求及其变化,制定切实可行的国家公务员培训计划,从而使培训工作取得实效。开展调研活动的目的,正是从调查研究人手,掌握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论证,以确定既具有针对性、又有实效性的培训方案,使我省国家公务员的培训工作走上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自1993年以来,省行政学院已举办过多种层次和类型的公务员培训班,在实践中,初步摸索出了一套适合公务员培训的教学模式。

    为了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根据人事部、国家行政学院有关通知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我们选择了“处级干部对地厅(局)级公务员素质与能力要求及现状评价”的课题,包括“处级干部对地厅(局)级公务员素质与能力评价的调查问卷的设计”。

    二、调研概况省人事厅和行政学院的领导对调研工作非常重视,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调研工作,并于1998年初成立了以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周大仁为首的由5人组成的国家公务员任职培训需求调研课题领导小组,3月下旬制订并通过了“调研工作方案”。根据“方案”及“调研经费预算报告”常务副院长和分管教学的副院长明确批示:将调研选题作为行政学院科研课题立项。分管科研工作的院领导、科研处,在有限的科研经费中,拨出专款,积极支持这项工作。与此同时,在听取了课题组调研工作情况汇报之后,省人事厅领导、教培处也从培训经费中划拨了一定的经费,为课题小组正式开展调研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按照方案,调研工作以问卷调查、开座谈会、实地调查、追踪调查、个案调查及专家论证等形式进行。

    问卷调查以无记名方式进行。调查题型分选择和简答两种形式,前者可以进行量化分析,以保证主要调查内容的定量分析。后者为被调查对象提供机会,使之能较深入地阐述对某些问题的看法,为调研工作从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提供材料。

    调查内容的设计,主要是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地厅(局)级公务员职位特征需要及个人职业压力需要3个方面,了解地厅(局)级公务员的素质现状和培训需求。具体内容包括政治素质、文化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身心素质等4个方面29项。

    在对地厅(局)级公务员素质与能力现状评价的调查中,我们共发放问卷231份,回收178份,回收率达77.1%。此外,为了使秋季开办的县市长任职培训班和省直处级公务员任职培训班的课程设置更为科学合理,我们还专门设计了“对县处级公务员素质与能力现状评价的调查问卷”,这类问卷共发放83份,回收57份,回收率68.7%。

    开座谈会和实地调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进行,对象为有选择的特邀者。课题组一般均提前一周向有关特邀者发出邀请函,说明调研的目的、意义、要求,并附上调研提纲,使其作好准备。这种调查方式免除了文字表达的局限性,有利于双向交流,形成畅所欲言的氛围。调查内容主要是了解十四大以来地厅(局)级干部素质能力提高的情况,包括群体结构方面的突出变化;当前在岗地厅(局)级公务员的职位特征、他们的素质和能力与十五大提出的“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国家行政管理干部队伍”的要求之间的差距以及对任职培训的需求、建议。目前,我们已召开各种类型的座谈会15次。所发问卷和各种形式的调查涉及全省各个地、市、州、县,有119个工作部门的近500名处以上干部参加了这次调研活动。同时,省行政学院、省人事厅领导和课题组的同志还深入到湖北省潜江、孝感、黄石、荆州以及偏远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进行实地调查,听取了许多有益的意见。

    到目前为止,我们组织了3次追踪调查活动。调查对象是经省行政学院培训的处级国家公务员,党校的地厅班学员,了解他们通过学习培训之后在素质和能力方面提高的状况,以及对今后公务员培训工作的建议与要求。

    在个案调查中,我们选择了湖北省地厅(局)级公务员中正反不同对象和典型事例进行调查,分析他们人生道路的轨迹,寻求与培训工作的结合点。

    专家论证则是打算在调研工作初步完成,并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召开座谈会,听取有关领导和专家对调研成果的意见,论证培训需求及培训方案的可行性,为今后进一步深化调研工作,搞好公务员培训出谋划策,寻找最佳的培训方案。

    1998年4月中旬,国家人事部、国家行政学院在重庆主持召开了西南片“国家公务员任职培训需求调研工作经验交流会”,省行政学院公务员培训处杨晓萍同志受课题组委托,向与会领导和专家作了调研情况汇报。我们提交的“关于开展国家公务员任职培训需求调研工作的方案”和设计的关于“处级干部对地厅(局)级公务员素质与能力现状评价的调查问卷”,受到国家行政学院领导和与会代表的称赞与肯定。5月份,我们认真填报了《子课题委托任务书》,经有关领导审核、论证后,报国家行政学院审定。6月上旬,经国家行政学院审阅,我们上报的两项课题均已“同意立项”。这给我们进一步做好任职培训需求调研工作以极大的鼓舞和鞭策。

    由于课题组成员均是在完成繁忙的教学任务和组织管理工作的同时,进行本课题研究的,因而需求调研中尚有一些内容未能够深入地进行,有待于今后采取滚动调研的方式去探讨解决。

    三、调研分析

    (一)培训的现实基础——地厅(局)级公务员素质能力现状正确评价

    当前地厅(局)级公务员的素质能力,是分析地厅(局)级公务员培训需求的重要依据。党的十四大以来,各级党员干部在学习邓小平理论、密切党同群众的联系、克服消极腐败现象、坚持民主集中制、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这次调查,从一批有代表性的处级干部对地厅(局)级公务员的评价就充分反映了这一点。

    1.政治素质普遍较好从调查表1中可以看出,在坚持共产主义信念、和党中央保持一致、学习邓小平理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解决问题,事业心责任感、廉洁奉公、遵纪守法等几个方面,表现得好和比较好的地厅(局)级公务员全部在半数以上,表现差的比例大多数为2%~3%,仅廉洁奉公、遵纪守法的比例为6.61%。显然,这说明地厅(局)级公务员政治素质的主流是好的。当然,在主流之外,也有不足之处,如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民主集中制等方面,做得好和比较好的地厅(局)级公务员所占比例X皆低于50%,而表现差的比例却超过8%。特别是密切联系群众表现差的比例高达18.1%,这说明群众观念在少数地厅(局)级领导干部心目中是比较淡薄的。

    2.文化素质有所提高在文化知识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地厅(局)级公务员在市场经济理论及对口岗位业务知识两方面都有着好与较好的表现。其原因有三:一是近几年来加大了学习和培训的力度;二是市场经济实践的锻炼;三是干部配置注意了知识化和专业对口。

    与此同时,在行政管理知识、领导科学及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更新方面的表现,却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反映差的比例分别达到了9.83%、4.13%和12.2%,表现一般的比例分别高达49.1%、57.85%和54.1%。这说明,社会的迅猛发展,使得知识更新的频率加快。而部分的地厅(局)级干部,在拓展新的知识领域和增加新知识含量方面的幅度,与人们的期望值尚存在着不小的距离。

    3.能力素质有待加强调查情况反映,多数地厅(局)级公务员在总揽全局、统筹安排、组织协调-、逻辑思维、灵活应变、语言表达等方面都比较好。这既与党在贯彻干部队伍知识化、专业化方面有密切关系,也与有着较高学历层次的地厅(局)级公务员的自身努力分不开。

    能力素质表现较差的方面是决策能力、知人善任能力、改革创新能力、调查研究及预测能力。如知人善任及改革创新能力表现差的比例分别高达13.3%和12.9%。作为地厅(局)级公务员,多种能力的表现为一般或差,这对于湖北省委提出的“团结拼搏、求是创新、抢前争先、实干快上”精神的贯彻落实和实现湖北的振兴崛起的战略势必影响极大。

    4.身心素质比较健康调查资料反映,党的十四大之后,地厅(局)级公务员的年龄结构有了较大改善,班子的平均年龄有所下降,使其身体状况大多处于比较好的状态,心理素质虽有待改善,但未出现特别的不良表现。

    综上所述,我们再把地厅(局)级公务员各种素质和能力的现状归纳为较好和较差两种基本类型列表如下,作为培训需求的参考。

    (二)培训的客观需要

    1.社会环境需要

    我国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时期,国家行政管理活动必将摆脱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管理模式,实现由认识到管理方法、技术和程序的根本变革。而这种变革并非照搬西方模式,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变革,作为地厅(局)级公务员,要准确把握和适应这种变革,必须从政治思想、文化素质、行政能力等各个方面有所提高,其主要的素质能力需求如下。

    (1)政治素质。调查反映:目前地厅(局)级公务员的政治素质从总体上来说,基本属于较好的范畴。然而作为一个较高层次的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要求应当是第1位的。它不仅决定着领导活动的性质,而且关系到领导者个人能力的释放和发展方向。调查中,不少同志反映:党的十四大以来,地厅(局)级干部在专业化、年轻化、知识化方面提高明显,但革命化方面还不够,且问题较多。其问题突出表现在:公仆意识、群众观念淡薄,当官、要官、跑官现象突出,短期行为、以权谋私现象严重等等。这些都是与地厅(局)级公务员的行为规范格格不入的。

    政府行政管理的领导工作,缺少这些方面的知识,很难想象会得心应手地处理行政事务。事实上,由于单一型人才多,复合型人才少,部分地厅(局)级公务员在领导工作的岗位上常常力不从心。近几年来他们虽然也学了一些有关市场经济的理论,但在复杂变化的市场经济中,政府行政流程远远不能满足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3)组织管理能力。调查反映:地厅(局)级公务员领导着一个规模比较大,相对独立的单位或地区,这个单位(地区)结构复杂、功能综合、涉及面广。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局面,综合管理能力差,常常会造成政令不畅、部门协调不好的状况;指挥不当、朝令夕改,会使下级无所适从;班子不团结,互相掣肘造成内耗。要改变这种局面,使之成为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政府机构的重要途径,必须加大对地厅(局)级领导干部的组织管理能力培训的力度。

    (4)科学决策能力。调查反映:党的十四大以来,领导干部的决策能力普遍有所提高,但宏观综合决策能力尚显不足。少数地厅(局)级领导干部常出现决策失误,带来经济损失。如湖北省宜昌市花了几千万元兴建了一个缩微的人造三峡景观,作为旅游开发项目,由于缺乏严密科学论证,工程完工后,游览者却寥寥无几!试想谁会放着真三峡不看,却花钱去看假的人造三峡呢?

    (5)依法行政能力。调查反映:地厅(局)级公务员多数是法人代表,是地区或部门政策、法规的制定者。党的十四大以来,地厅(局)级公务员法律意识有了不同程序的增强。但是有不少基层干部在依法行政能力上仍有很大欠缺,不按行政和法律程序办事,热衷于联络感情,跑“部”“钱”进,习惯于按长官意志行事。政府行政行为的公正性和政府的形象往往因此受到影响。据调查,在1997年湖北省受理的公民状告政府或企事业单位法人的7784件案件中,撤销或部分撤销行政处理行为和虽然原告撤诉但被告变更行政行为的达4351件,占一审结案的55.9%。可见,增强地厅(局)级公务员的依法行政意识,并通过地厅(局)级公务员加强对所属干部依法行政的教育、引导和监督是何等重要。

    (6)技术操作能力。调查反映:部分地厅(局)级公务员在掌握计算机知识、信息处理能力、文件、法规、重要报告的审订能力以及现代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等方面还比较欠缺,这显然与以信息、知识经济时代为特征的现代社会的节奏不相适应。

    (7)科学思维方法。调查反映:地厅(局)级公务员的作用具有双重性:一是被领导者,即贯彻执行上级指示,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二是领导者,即确立本单位、本地区的方向目标,对下级进行组织管理,调配人、财、物、信息、时间等要素,创造性地、高效率地开展工作。科学思维方法是完成上述任务的保证。然而,部分地厅(局)级公务员习惯于因循守旧、四平八稳,按老框框、老规矩办事,在领导活动中的创造性思维方法尤为缺乏。

    2.职位特征需要

    不同级别的公务员,其职位性质、承担的责任、工作项目、工作标准等均有差异。调查分析地厅(局)级公务员的培训需求,首先应对其职位特征有一个基本定位。现将调查情况归纳如下。

    (1)承上启下的中间层领导干部。作为地厅(局)级领导干部,一方面,他们必须贯彻执行上级的指示精神,另一方面,他们还要组织、指挥、检查、督促其有关政府机构或职能部门的工作。更重要的是要使上级的指示精神变为下级的自觉行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2)相对独立的领导干部。一般说来,地厅(局)级公务员有着直接受省政府的领导、贯彻落实中央及省政府下达的各项任务的使命。

    但是,上级对地厅(局)级公务员的领导多是宏观的原则性领导,下达的指示多为方针、政策性指示,而完成任务的具体措施、方法、工作程序等微观操作,则要靠地厅(局)级公务员融会贯通上级精神,结合本单位、本地区的实际进行部署、开展工作。因此,他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特别是在指导下属的微观操作上,他可以独立地安排运作,可以创造性地实施政府的各项职能。

    (3)把握整体、驾驭全局、协调组织的领导干部。一般级别的公务员注重的是某项工作的效率,而地厅(局)级公务员往往领导着一个规模比较大的工作部门或地区,因此,他必须熟悉有关的方针、政策、法规,从宏观上把握部门(地区)有关方面的运行规律,有效地驾驭全局,促进部门(地区)运行处于最佳状态,调动积极因素,解决各种矛盾,追求经济发展或部门工作的整体的高效率、高效益。

    (4)确定方针、编制规划、科学决策的领导干部。地厅(局)级领导干部不仅要正确理解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而且在贯彻执行上级指示时,需要结合自身特点,创造性地行使政府职能。因此,地厅(局)级公务员必须是精通业务、能够独立确定方针、编制规划、审定政策、法规,进行科学决策的领导干部。

    (5)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的领导干部。调查表明,我省地厅(局)级公务员的文化程度一般均在大专以上,他们的工作常常涉及到组织管理、调查研究、制定计划、科学决策、检查总结、对外联络……等多种内容。面对工作任务的综合性和多样性,倘若没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文化素养,是很难满足职位职责要求的。

    (6)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领导干部。知识通常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两个方面,两者的结合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实际经验知识有一个积累过程,没有担任实际工作就不可能有经验知识的积累。地厅(局)级公务员应该有从事下一级职位或同级职位的工作经验,并且善于将个别经验向一般经验转化,把实践经验知识升华为理论知识,使之成为指导实际工作的原则和方法。

    (7)有着较强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的领导干部。现代管理学告诉我们,人是管理活动的第一因素。所谓管理就是要充分发挥人的作用。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其作用正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人的作用。地厅(局)级公务员必须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以此提高所在部门成员的思想觉悟,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个人职业压力需要

    转变政府职能,建立高素质的专业化国家行政管理干部队伍,完善公务员制度,是党的十五大及九届人大对国家政府职能提出的要求,面对优胜劣汰的竞争态势,公务员自身必然有一种职业压力。在压力的作用下,为了免遭淘汰,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因此接受培训成了一种主动需求。

    职业压力通常来自3个方面:一是公务员制度的客观要求。如公务员履行职务进行公务活动的行为规范、法律责任、勤政廉政及纪律方面的要求和规定,公务员考核竞争及奖惩制度等。这些制度与规定从组织上约束和规范了公务员的行为,从素质能力上要求他们不断进步提高。二是社会公众及各种传媒的监督。社会传媒对地厅(局)级等中高级公务员的监督始终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一则是这部分公务员的影响面很大;二则他们掌握着较大的权力,一旦工作失误或违法乱纪,势必对国家造成重大损失;三是行政工作要求高效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建立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模式,要求政府行为服务高质量,运行高效率。高效率就意味着高素质作保障,否则是无法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

    职业压力对于地厅(局)级领导干部是一种自我素质能力提高的动力。但是由于个体的差异,具体需求则不尽相同。这当中行政职业能力提高的要求是共性的,它应包括下述几种能力:

    (1)处理政府事务中的知觉速度与标准性、以及依法办事的能力;

    (2)处理各类数量关系及事理关系、进行信息资料的分析、加工、利用方面的能力;

    (3)处理、协调各种人际关系及心理自我调节的能力;

    (4)熟悉政策、精通业务、组织领导、开拓创新的能力;

    (5)科学思维包括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表达能力;

    (6)“出主意、用干部”以及各类事件推理、判断、审定方面的能力。

    至于个性要求,由于复杂多样,这里不赘述,培训过程中可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处理。

    四、培训的思路与对策

    地厅(局)级公务员素质能力提高的方法主要有实践锻炼和教育培训两个途径。前者是通过政府行政或基层工作的实践得到锻炼,后者是通过各种培训获得教育提高。根据上述调查分析,我们认为:行政学院的培训工作一定要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着眼于提高国家公务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同时,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用一致,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办学原则,紧紧围绕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和政府工作的实际问题开展教学、科研和咨询活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狠抓教学改革,突出“培能”特色。对于地厅(局)级公务员的培训,则应按照政府工作的需要,并根据调研掌握的公务员素质需求情况,针对薄弱环节强化训练,即以合理设置培训课程,优化教学方法为其主线展开。

    (一)课程设置

    有的放矢课程设置直接体现了培训目标,关系到按需施教原则的贯彻落实及培训质量和效果。通过分析我们总体认为对地厅(局)级公务员的培训应正确处理好知识、素质和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注重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开拓创新精神,努力提高他们驾驭全局和独立处理各种事物的能力。其课程设置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部分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邓小平理论国际国内形势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领导干部的政治素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第二部分专业基础课行政管理学:公共行政理论概述、行政领导、行政组织、行政决策与执行、机构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行政道德、行政监督与廉政建设、管理心理学、西方现代管理评介领导科学:领导艺术与方法、领导决策与能力训练、领导科学思维方法、地厅(局)级公务员的职位特点与职责、行政领导的组织行为、行政领导的心理调节法学理论:宪法与行政法、行政司法与行政程序、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经济法、国家赔偿法、对外经济交往中的法律问题、地方法规的制定与执行市场经济与经济管理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原理、湖北省经济发展战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有企业改革与现代企业制度、国有资产流失与对策、国外市场经济模式与借鉴国家公务员制度第三部分岗位技能课现代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计算机及办公自动化高级公文写作与审定第四部分职业能力课制定计划及组织实施行政协调及人际关系协调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的方法与措施行政管理的开拓与创新人力资源管理谈判与交涉第五部分知识更新课知识经济与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问题信息技术对工作和生活的影响对外开放政策和知识科技进步中的农业问题社会现代化问题研究以上课程内容,比较适合行使综合职能(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社会职能)的地厅(局)级公务员(如市长)的培训。而对于行使以某一项行政职能为主的厅长、局长、司长等地厅(局)级公务员,其课程设置则应该在总的教学时间不变的前提下,适当增加一些与岗位工作密切相关的专业基础课和岗位技能课的比例。

    (二)教学方法

    推陈出新教学方法是实现培训目标的桥梁。改进教学方法有两个主要突破点:第一,充分调动教与学的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公务员培训是以教师的教和学员的学为主要要素构成的有机系统,教师在系统中起主导作用,学员在系统中处于主体的地位,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是辩证的统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员的积极主动精神,就能促进培训向良性方向发展。第二,突破传统的封闭的教学模式,形成与社会沟通交流、贴近政府工作的多种教学形式的新型的开放式教学体系。在这方面,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我们在单元教学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加大了案例教学的力度,开展了课堂讲授、课后研讨、自学辅导、专题讲座、案例分析、效果测试、情景模拟、典型报告、社会调查、演讲、面试、答辩等多种不同方法的尝试。实践证明,上述教学方法反映良好、深受欢迎。对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开发学员的创造性思维,促使他们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有着较好的效果。为了使地厅(局)级公务员培训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在调查研究、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改革教学方法,推陈出新,营造一个更好的教学培训环境。

    (三)师资队伍

    专兼结合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实现,必须依赖教师的教学活动。通过调查与比较我们发现,地厅(局)级公务员的培训明显有一个两极深化的特点与要求:一极是从理论性和政策性上的深化;另一极是从行政经验和管理实务上的深化。这种两极深化的特点,给师资队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目前,由于行政学院建立的时间不长,师资力量有限,因此,单靠院内师资是难以满足地厅(局)级公务员的培训需求的,而必须实行专兼结合。兼职教师队伍可以有选择地聘请省委、省政府领导、行业专家等组成,还可以挖掘学员自身的力量,使行政学院的公务员培训实现资源共享。这个过程,就是行政学院兼职师资队伍不断优化的过程。

    五、调研小结

    这次调研活动由于领导重视、主题明确、准备充分、调查涉及面广且有一定深度。而紧密联系湖北实际,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和多种调研的形式,通过下级了解上级、通过外部了解内部的做法,比较客观公正,是这次调研的主要特色,因此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初步摸清了湖北省地厅(局)级公务员素质和能力的现状政府机构中的各级地厅(局)级公务员,是行使国家的行政事务管理,担负政府重要职能的生力军,其素质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政府工作系统的功能和效率。党的十四大以来,干部队伍在“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等方面总体提高较快。反映在地厅(局)级公务员身上,包括政治素质方面的学习邓小平理论、坚持共产主义信念、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党群关系;文化素质方面的学习、市场经济理论、掌握现代领导科学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组织、指挥、沟通、协调能力,科学决策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都有较好的表现。与此同时,另一些方面又显得十分欠缺和不足。如: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勤政廉政、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掌握现代行政管理方法、改革创新等方面。

    2.论证了地厅(局)级公务员培训是客观的需要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轨的变革时期,要适应这种变革,地厅(局)级公务员必须培训提高;地厅(局)级干部的职位具有承上启下、相对独立的特征,综合性、多样性的工作任务要求他们接受培训提高;党的十五大提出的“转变政府职能,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国家行政管理干部队伍”的职业压力,迫切需要地厅(局)级公务员培训提高。

    3.分析了我省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的职位特征以及应具备的行政职业能力行为科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所谓“需”,可分为组织所需、职位所需和个性所需。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调研过程中,我们把需求分析主要放在职位所需,是根据培训目标,为了培养学员的任职能力,满足其任职的需要。

    进行职位分析是对职位性质,难易程度,责任轻重及其所需资格-238-的整体评价。应该说国家公务员能否有效地履行职责,不仅取决于职位分类的合理程度,而且还在于自身是否具备任职水平。当代形势的发展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政府职能的转换,都是对人的原有素质和能力的严峻挑战。从这个意义上说,个人的主观努力程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分析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的职位特征及其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在任职培训的需求调研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这次通过调研分析,归纳得出的对我省地厅(局)级公务员职位特征从7个方面的基本定位和应具备6个方面的行政职业能力的要求,应该说比较客观、具体,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地厅(局)级公务员的培训确立了明确的目标。

    4.理顺了办学思路并设计了培训对策为了实现我省国家公务员培训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以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省行政学院代省政府起草的《湖北省行政学院办学工作若干意见》,1998年8月已作为湖北省人民政府1998年62号文件下发。为了实现培训目标,根据“按需施教”的培训原则,我们围绕政府工作和改革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拟定了课程设置方案,采取多种形式的培训方法,如:单元授课法、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专题研讨法等。以期在教学的实践中去检验、完善和提高,为全省开展地厅(局)级公务员培训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现状与需求是一种动态因素,随着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地厅(局)级公务员自身素质的变化,政府行政要求的变化,地厅(局)级公务员的素质能力培训需求也会发生变化。因此,公务员培训需求调研工作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定期与不定期的对国家公务员培训需求分类分层次地进行调查研究,是行政学院满足培训需求并形成办学特色的必要任务。

    下一步,我们打算以人事部和国家行政学院7月份在北京召开的地方行政学院院长会议为契机,深刻领会党的十五大和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精神,认真学习贯彻朱镕基总理在国务院第一、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认真学习贯彻国务委员兼国家行政学院院长王忠禹同志在地方行政学院院长会议上的讲话,认真学习兄弟行政学院的好经验,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国家行政管理干部队伍”要求的高度,紧密联系改革开放的实际、联系湖北省的经济发展战略,结合我省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实际去分析、研究、把握行政学院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进一步深化调研工作,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用一致、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办学原则,在开展对国家公务员分类分层次地进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公务员培训的针对性,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积极探索地方行政学院办学体系,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湖北特色的行政学院办学新路,以崭新的面貌迈向21世纪。

    子课题领导小组成员:

    周大仁(湖北省行政学院代院长、教授)叶善俊(湖北省人事厅副厅长)顾杰(湖北省行政学院副院长、教授)杨晓萍(湖北省行政学院公务员培训处处长、高级政工师)柴雪(湖北省人事厅教培处正处调研员)

    子课题负责人:周大仁

    主要参加者:顾杰,杨晓萍,柴雪,刘际幸,孙大敏,李兆雄,熊丽光,连学良,彭明喜,1998年10月

    附件一处级干部对地厅(局)级公务员素质与能力现状评价的调查问卷

    湖北省行政学院、湖北省人事厅

    国家公务员任职培训需求

    调研课题领导小组为了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适应“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国家行政管理干部队伍”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国家公务员培训的针对性,根据国家人事部、国家行政学院有关通知(人办发[1997]97号)和国家行政学院“关于进一步推进任职培训需求调研工作的几点意见”的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我们拟开展一次对地厅(局)级公务员素质与能力要求及现状评价的调查。下面是一份无记名的调查问卷,请您根据您单位地厅(局)级公务员的实际情况作出回答。谢谢合作。

    一、答卷入的年龄文化程度工作种类技术专业

    二、选择题(请您在每题内选择与您意见相同的内容,将其题号注写在题后的括弧内)

    (一)对地厅(局)级公务员政治素质方面的评价

    1.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方面()A.好B.较好C.一般D.差

    2.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邓小平理论的学习与掌握方面()A.好B.较好。C.一般D.差

    3.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方面()A.好B.较好C.一般D.差

    4.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中央保持一致方面()A.好B.较好C.一般D.差

    5.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方面()A.好B.较好C.一般D.差

    6.在确立民主法制观念、廉洁奉公,遵守党纪国法方面()A.好B.较好C.一般D.差

    7.在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方面()A.好B.较好C.一般D.差

    8.在密切联系群众,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方面()A.好B.较好C.一般D.差

    9.在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方面()A.好B.较好C.一般D.差

    10.在牢记为人民服务宗旨,正确对待权力,甘当人民公仆方面()A.好B.较好C.一般D.差

    (二)对地厅(局)级公务员文化知识素质方面的评价

    1.在学习和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方面()A.好B.较好C.一般D.差

    2.在熟悉、掌握所对口的岗位业务的专业知识方面()A.好B.较好C.一般D.差

    3.在行政管理、经济管理科学的精通和运用方面()A.好B.较好C.一般D.差

    4.在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水平方面(A.好B.较好C.一般D.差

    5.在贯彻执行国家制定的方针、政策、法令、法律等方面(A.好B.较好C.一般D.差

    6.在对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学习与更新方面(A.好B.较好C.一般D.差

    (三)对地厅(局)级公务员能力素质方面的评价

    1.在统筹安排、全面兼顾的计划能力方面()A.好B.较好C.一般D.差

    2.在多谋善断的科学运筹与决策能力方面()A.好B.较好C.一般D.差

    3.在观察、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思维能力方面()A.好B.较好C.一般D.差

    4.在组织、指挥、沟通、协调能力方面()A.好B.较好C.一般D.差

    5.在审时度势、灵敏反馈的应变能力方面()A.好B.较好C.一般D.差

    6.在识人、选人、用人、培养人的能力方面()

    A.好B.较好C.一般D.差

    7.在不迷信权威,不拘泥老套、勇于改革创新的能力方面()

    A.好

    B.较好C.一般D.差

    8.在注重调查研究、捕获信息,对事物发展的预测能力方面()

    A.好

    B.较好C.一般D.差

    9.在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方面()

    A.好B.较好C.一般D.差

    10.在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号召力、感召力方面()

    A.好B.较好C.一般D.差

    (四)对地厅(局)级公务员的身体、心理素质方面的评价

    1.身体素质如何(包括健康状况、体质状况、体魄、精力、反应等方面)

    A.好

    B.较好

    C.一般

    D.差

    2.心理素质如何(在思维、气质、意志、毅力等方面)

    (A.好

    B.较好

    C.一般

    D.差

    3.在兴趣爱好、锻炼身体、适应环境方面(

    A.好

    B.较好

    C.一般

    D.差

    三、简答题

    1.您认为党的十四大以来,地厅(局)级公务员在素质与能力方面有哪些提高?在群体结构方面有哪些突出的变化?

    2.请结合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的职位要求,谈谈您认为地厅(局)级公务员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哪几方面?

    3.根据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国家行政管理干部队伍”的要求,您认为当前在岗的地厅(局)级公务员的素质和能力,存在哪些突出的问题?试举例说明。

    4.您认为提高地厅(局)级公务员素质和能力的主要途径有哪些?对地厅(局)级公务员的任职培训主要应开设哪些课程?

    5.目前,您单位地厅(局)级公务员的群体结构如何?您认为这个群体结构怎样配备才能发挥最佳功能?

    注:群体结构包括核心结构、品德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知识结构、智能结构、气质结构等。

    附件二

    处级干部对地厅(局)级公务员素质与能力附件三座谈会议题我们先后发出15次邀请函,请地厅(局)级干部、处级干部、中青年干部、地市州局长、女干部、县委书记及行政学院公务员培训班的学员等不同层次、类型的干部,就以下问题进行座谈。

    1.您认为党的十四大以来,地厅(局)级公务员在素质与能力方面有哪些提高?还存在哪些突出的问题?

    2.结合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的职位要求,谈谈您认为地厅(局)级公务员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哪几个方面?

    3.您认为对地厅(局)级公务员任职培训主要应开设哪些课程?

    4.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与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行政管理干部队伍的关系?

    5.结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各级政府公务员的要求,从依法行政能力、从政决策能力、协调能力、创新能力、用人艺术等方面的要求,谈谈地厅(局)级公务员应具备的素质是什么?请举例说明(最好有本省正反个案)。

    6.联系政府职能,谈谈地厅(局)级公务员应具备的职位特征以及地厅(局)级公务员与县处级公务员在职位要求上的区别。

    7.结合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的职位要求,谈谈您认为地厅(局)级女公务员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哪几方面?还存在哪些突出的问题?试举例说明。

    8.您认为提高地厅(局)级女公务员素质和能力的主要途径有哪些?对地厅(局)级女公务员的任职培训主要应开设哪些课程?

    9.您认为目前地厅(局)级公务员的心理素质(在思维、气质、意志、毅力等)如何?

    10.结合县(市)长的职位要求,谈谈您认为县(市)长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试举例说明。

    11.您认为提高县(市)长素质和能力的主要途径有哪些?对县(市)长的任职培训主要应开设哪些课程?

    12.您认为目前县(市)长的心理素质(在思维、气质、意志、毅力等方面)如何?

    对处级和地厅(局)级公务员任职培训需求及其差异的调查与分析

    浙江行政学院培训需求是确定培训内容的基本依据。为了加强公务员任职培训的针对性,提高培训实效,我们按照人事部和国家行政学院的部署,对公务员的培训需求作了调查。这项调查是在浙江省人事厅的支持下,由浙江行政学院组织实施的,院领导对这项调查非常重视,对调查作了具体的指导。调查从1998年4月“杭州会议”开始,历时半年。

    这项调查采用问卷法,调查对象由两部分人员构成,一部分是省直机关处级干部和浙江行政学院处级公务员任职培训班学员;另一部分是浙江全省范围内的地厅(局)级公务员。其中对处级公务员发放问卷240份,回收146份,回收率为60.8%,对地厅(局)级公务员发放问卷110份,回收67份,回收率为60.9%。处级公务员的构成为:30~40岁的64人,占43.8%,40~50岁的72人,占49.3%,50岁以上的10人,占6.8%;中专6人,占4.1%,大专126人,占86.3%,研究生14人,占9.6%;正处级34人,占23.3%,副处级112人,占76.7%。地厅(局)级公务员的构成情况是:40~50岁的23人,占34.3%,50岁以上的44人,占65.6%;中专2人,占0.03%,大专59人,占88%,研究生6人,占8.09%;正厅级8人,占12%,副厅级59人,占88%。从调查对象的这一构成情况来看,这次问卷调查对浙江省的处级和地厅(局)级公务员总体状况,具有相当的代表性。

    一、对职位的认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公务员的职位要求也必然发生相应变化。我们把职位对任职者的基本要求分解为职位所需知识和职位所需能力,分别作了调查。

    1.职位所需知识

    我们在问卷问题中列出了10种知识,要求被调查者按其对于职位的重要性从中选择5种并排序。

    注:①如果仅以第1位的人数来排序,那么,在处级公务员中,把邓小平理论排在第1位的人数量多,但对邓小平理论在前5位有选择的总人数为78人,占调查对象的53.4%,远远低于选择经济学和市场经济理论的人数(128人,占调查对象的87.7%)。因此,我们在这里以对前5位有选择的总人数为依据,来对职位所需知识的重要性进行排序。

    ②此表以局级代表地厅(局)级公务员,下同。

    从上面的调查结果来看,处级公务员与局级公务员对职位所需知识重要性的排序是高度相关的,这说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政府职能转变条件下,不同层级的职位对任职者必须具备的知识有一个共同的和基本的要求。如经济学和市场经济理论、领导科学、现代科技知识、行政管理学等对于处级和地厅(局)级职位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知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调查结果也显示了处级和地厅(局)级公务员对其职位所需知识的认识差异,如地厅(局)级公务员认为邓小平理论是最重要的,而处级公务员则把邓小平理论排在第6位;对领导科学,处级将其排在第4位,地厅(局)级排在第2位,等等。我们认为,这种认识上的差异正是职位要求的差异的反映,地厅(局)级公务员处在比处级公务员更高的层次,这种更高的层次要求他们具有更强的政治责任感和政治敏感牲,更好地掌握领导科学知识。

    2.职位所需能力

    我们在问卷中列出了10种能力,请被调查者按其对于职位的重要性,从中选择5种并排序。

    调查结果表明,处级职位与地厅(局)级职位对任职者能力的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清楚地从两种职位对最重要的前5项能力的排序中呈现出来(如表3所示)。

    无论对处级和地厅(局)级职位来说,前5项能力的内容是基本相同的,但排列顺序却大不一样。其中,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和创造能力对两种职位正好相反对应,这说明处级公务员处在人际关系的焦点上,处理好上下左右的人际关系对处级公务员来说是最重要的;而地厅(局)级公务员则比处级要超脱一些,对他们来说最为重要的是创造能力,新时期的地厅(局)级职位对任职者的开拓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两种职位对行政沟通与协调能力、行政决策能力的排序结果也清楚地显示了两种职位在管理层次上的差异性。另外,还有一个显著差异表现在两种职位对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排序结果中;处级职位更重视写作能力,而地厅(局)级职位更重视口头表达能力。这大概与处级公务员要经常写报告,而地厅(局)级公务员要经常在会上讲话有关。

    二、与职位的适应性

    为了了解不同层级的公务员与其所从事的职位的适应性,我们分别对处级和地厅(局)级公务员实际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与职位要求的差距作了调查。

    1.知识的适应性

    对于“您目前所具备的知识与您所处职位的要求是否相适应?”这一问题,处级公务员中有140人回答“基本适应”,认为“完全适应”的仅有2人,认为“无所谓适应不适应”的有2人,没有人选择“基本不适应”和“完全不适应”。67名地厅(局)级公务员中,有66人认为“基本适应”,回答“完全适应”的1人。调查显示,目前公务员所具备的知识是基本适应职位要求的,但我们认为回答如此集中于“基本适应”这一项是有其他心理因素在起作用的,被调查者即使感到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不符合职位的要求,一般也不会回答“基本不适应”,更不会选择“完全不适应”。同样,被调查者即使拥有很多知识,一般也不太会认为自己是与职位完全适应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一调查结果的信度保持一种谨慎态度,也许“不太适应”更符合实际情况。

    在另一个问题中,我们列出了10种知识,请被调查者从中选择3种自己认为最需要补充的知识,并将其按自己的需求程度排序。调查结果如表4所示。

    调查显示,处级公务员最需要补充的3种知识依次为经济学和市场经济理论、行政法学、领导科学;地厅(局)级公务员最需要补充的3种知识依次为现代科技知识、经济学和市场经济理论、领导科学。这表明,无论对于处级公务员还是对于地厅(局)级公务员来说,经济学和市场经济理论、领导科学等都是急于需要补充的知识。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地厅(局)级公务员认为自己最缺的是现代科技知识,处级公务员也把现代科技知识排在较前面。看来,各层级公务员已深深地意识到了自己正面临着科技时代的挑战。

    通过进一步的相关分析发现,对各种知识按重要性排序和按需求程度排序所得到的两种结果是高度正相关的(如表5和表6)。从理论上讲,将各项知识按其重要性排序是针对职位而言,反映的是职位的要求;按需求程度排序是针对任职者而言,反映的是任职者的需求状况(即与职位要求的差距),因此两者是不同的。但被调查者一般倾向于认为,对职位越是重要的知识也就是自己越是需要学习的知识,因此,两种排序之间高度正相关关系的存在是不难理解的。但是,有两种现象值得引起注意:一是有些知识按重要性排序在前,而按需求程度排序却相对靠后,如处级对行政管理学、邓小平理论等的排序,地厅(局)级对邓小平理论、行政法学等的排序。可见,有些知识虽然对职位而言较为重要,但任职者已经掌握得比较好了,因此对任职者而言,其需求程度也就下降了。二是有些知识按重要性排序在后,而按需求程度排序却相对靠前,如处级对行政法学、领导科学等的排序,地厅(局)级对现代科技知识、行政管理学等的排序。这说明,有些知识虽然不如另一些知识重要,但对于职位而言也是必要的,由于任职者对这些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不够,所以更渴望学习这些知识。认识到上述两种现象的存在,对于行政学院设置任职培训的课程是很有意义的。行政学院确定培训内容时是否可以这样来操作,即首先按照职位的要求列出所有的课程(就好像是一张“菜单”),然后请学员根据自己的需要确定自己希望学习的课程(就好像是“点菜吃饭”)。

    2.能力的适应性

    对于“您认为您目前所具有的能力是否适应所处职位的要求?”

    这一问卷问题,在被调查的处级公务员中,有136人回答“基本适应”,10人认为“完全适应”,无人选择“基本不适应”和“完全不适应”。在被调查的地厅(局)级公务员中,有65人认为“基本适应”,2人认为“完全适应”,也无人选择“基本不适应”和“完全不适应”。这表明目前处级和地厅(局)级公务员队伍的能力基本上能适应职位的要求。但由于前述的心理因素的影响,我们仍应对这个调查结果保持谨慎态度。

    在另一个问卷问题中,我们列出了10种能力,请被调查者从中选择3种最希望通过任职培训来提高的能力并将其排序。

    处级公务员与地厅(局)级公务员相比,最需要提高的能力是很不一样的。如地厅(局)级认为创造能力是第1位的,而处级却把创造能力排在第5位;处级把行政沟通与协调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排在第1位和第2位,而地厅(局)级却将其分别排在第6位和第5位;等等。此外,在对“您在工作中感到最难处理的问题是什么?”这一问题的回答中,处级公务员谈到最多的是人际关系的处理,各种关系的协调等难题,而地厅(局)级公务员则更多地谈到开拓创新、决策等方面的难题。另外,还有一个现象值得引起注意:地厅(局)级职位对口头表达能力的要求应高于处级,而按需求程度排序却比处级更靠后;处级职位对写作能力的要求明显高于地厅(局)级,而从培训需求来说却比地厅(局)级更小。这可能是因为处级公务员平时写得比较多,地厅(局)级公务员平时说得比较多,因而形成了不同的能力方向,所以这种现象反映了处级与地厅(局)级公务员实际能力的差异性。这又一次告诉我们,职位对能力的要求是一回事,任职者需要提高的能力是另一回事。如果任职者的实际能力与职位对能力的要求没有差距,那么职位要求再高,也不会产生培训需求。作为“点菜吃饭”做法的依据,我们在这里再一次对能力的两种排序结果作一比较(见表8、表9所示)。由表8可知,处级公务员对能力的两种排序是高度正相关的,但应看到应变能力、写作能力等按重要性排序在前,而按需求程度排序在后;行政沟通与协调能力、自我情绪控制能力按重要性排序在后,而按需求程度排序则相对靠前。由表9可知,地厅(局)级公务员对能力的两种排序也是高度正相关的,但口头表达能力、行政沟通与协调能力、自我情绪控制能力等按重要性排序在前,而按需求程度排序在后;电脑操作技能按重要性排序虽在最后,而按需要程度却排在第4位。这说明尽管电脑操作技能对于地厅(局)级来说不是十分重要的职位能力,但地厅(局)级公务员仍深感缺乏电脑操作技能,并希望提高这种技能。这又一次提醒我们,在确定能力训练的内容时同样应采用“点菜吃饭”的操作方法。

    三、对上级领导的期望

    任职者的能力与职位的要求是否相适应?与职位要求相比差距最大的能力是什么?除了自我评价外,下级对上级的看法也是一个重要的角度。为此,我们列出了10种能力,请被调查者从中选择3项他认为自己的上级领导最需要提高的能力,并将其排序。调查结果见表10和表11所示。

    注:此表位次一栏中带有括号的数字为地厅(局)级公务员对自己最需要提高的能力的排序次位。

    表10清楚地显示了自我评价与下级评价的差异性。例如,在处级公务员看来,他们的上级急需提高的是行政激励能力(排在第2位),而地厅(局)级公务员把该项能力排在第7位。再如,地厅(局)级公务员把自我情绪控制能力排在最后,而在处级公务员眼中,地厅(局)级公务员的自我情绪控制能力不见得像地厅(局)级公务员想象的那么好。这些差异也许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处级公务员不同于地厅(局)级公务员的角色体验,因为处级是地厅(局)级的激励对象,他们的知觉选择更多地集中在上级对自己的激励行为上。

    另外,对于“你在工作中感到最难处理的问题是什么?”这样一个开放型问题,处级公务员的回答也都涉及到了自己的上级领导,这些与上级领导有关的最难的处理问题主要有:领导安排无计划性,过多地临时作决定;与领导的关系;领导意见不一致;领导对新技术的认识局限;领导说话不算数,不能以身作则;领导失误又不听意见时;领导不了解情况就作决策、定调子;领导不实事求是处理问题;领导对下级不信任;领导不按程序办事;领导大事小事都抓。由此可知,对于地厅(局)级领导来说,决策能力、激励能力、沟通与协调能力的确是十分重要的,地厅(局)级领导的这些能力如果与其职位要求不相适应,将会给处级公务员工作带来极大的麻烦。

    四、对下级成员的要求

    地厅(局)级对处级和处级对科级的要求是我们了解处级公务员和科级公务员培训需求的一个角度。为此,我们列出了10种能力,请被调查者从中选择3项他认为自己的下级成员最需要提高的能力,并将其排序。调查结果见表12和表13所示。

    由此可知,在处级公务员看来,下级成员最需要提高的是写作能力、创造能力、应变能力,而决策能力、激励能力则是相对次要的。

    注:此表位次一栏中带有括号的数字为处级公务员对自己最需要提高的能力的排序位次。

    由表13可知,地厅(局)级对处级的要求与处级对自己需求的认识也存在着较大差异,这些差异从对创造能力、写作能力、决策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等的不同排序中表现出来。

    表14和表15清楚地显示了不同层级的公务员最需要提高的能力的显著差异性,如决策能力和激励能力对于地厅(局)级公务员是最需要的,而对于科级公务员来说则是相对次要的;写作能力对科级来说是最需要提高的,而对地厅(局)级来说则排在较后位次;和地厅(局)级、科级相比,处于中间层级的处级公务员尤其需要提高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等等。这些差异性的存在,要求行政学院必须根据受训者层级的不同确定能力训练的重点。

    五、任职培训班的学制

    对于“您认为任职培训班的时间多长为宜”这一问题,146名处级被调查者中有136人作了回答,其中:26人选择“一个月”,占19.1%;34人选择“一个半月”,占25.0%;60人选择“两个月”,占44.1%;16人选择“其他”(其中有半个月、三个月、半年),占11.8%。

    这些被调查者都是参加过行政学院培训的学员,“过来人”的身份使得他们的“发言”更具有权威性。看来,他们对正在实施的一个半月的学制并不推崇,而是更加倾向于选择两个月的学制。

    六、本调查的基本结论和我们的设想

    第一,职位层级是培训需求的重要变量,随着职位层级的递减,职位所需的知识和能力也都呈现出由宏观到微观,由抽象到具体、由战略性到操作性转变的趋势。因此,应根据地厅(局)级与处级职位对知识和能力的需求差异来设置局级任职班和处级任职班的课程。

    第二,地厅(局)级与处级公务员为了适应职位而需要补充的知识和能力,不仅有职位层级的差异,还存在由于个人的原有能力结构、经历、所学专业等方面的不同而引起的个体差异。其中,职位层级造成的差异反映的是不同职位对任职者的要求,同一层级的公务员的个体差异反映的是每一个具体任职者的实际水平差异。所谓任职培训的需求,应当是指职位要求与任职者已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

    确定任职培训需求的内容必须考虑职位的因素和任职者的因素。所以,即使对于同一层级的公务员,在设置培训课程时,也必须重视受训者的个体差异。为了使培训更具有针对性,最好把“菜谱”的盘子尽可能做大,以便学员能按自己的需要“点菜吃饭”。

    第三,根据上述调查结果及过去我们举办处级公务员任职培训班的体会,我们在此提出公务员任职培训班课程设置的几点设想。

    (1)邓小平理论对公务员职位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在任职培训班上必须精讲,课时安排不能过多。

    (2)现代科技知识、行政法学也应是必修课,但我们觉得似以讲座形式为宜。因为现代科技知识十分高深,一时难以弄懂;行政法学的内容非常具体和专业。具有一定层次的公务员职位尤其是地厅(局)级公务员学习这些知识的主要目的是树立一些新的观念,如重视科技的观念、依法行政的观念等。

    (3)任职培训班的培训重点应放在职位能力的训练和提高上。对处级任职班来说,应着重训练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行政沟通与协调能力;而对地厅(局)级任职班来说,则应以创造能力、决策能力的提高为重点。

    (4)自我情绪控制能力是一种情商能力,其重要性在被选择的10项能力中比较靠后。但在过去的教学研讨中,学员们普遍谈到如何对付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是一大难题,因此我们觉得任职培训应为公务员们释放心理压力提高自我情绪控制能力提供帮助。

    第四,为了真正做到按需施教,公务员任职培训在班次的组建上要更加科学合理。

    (1)分班时,要更多考虑学员的共同点,把同一类型的人尽可能分到一个班上,为此,可以

    a.按职务分。如正局、副局、正处、副处,最好不要把正副职放在一个班里。

    b.按部门分。如宏观调控部门、专业经济管理部门、文教卫管理部门等;

    c.按地域分。

    (2)尽可能把班分得小一些,也可以在一个大班里学共同需要的内容,再按学员点菜的菜单分成不同的小班,学习各自不同的内容。

    第五,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要不断调整,尽量减少千篇一律的满堂灌式的大课。最好通过较大量的案例分析,使学员在解答案例的过程中,把自己工作能力和工作方法上的优劣都能充分暴露出来,然后,由教员根据每个学员的不同情况加以具体的指导。通过这种一一对应的培训,使每个学员都在自己不足的能力方面有所提高。为此,要大力加强案例的采集、编写工作,大力加强教师的案例分析水平和能力。

    第六,创造能力的提高是关键,要花大力探索通过任职培训提高学员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

    子课题领导小组成员:

    汪水波(浙江行政学院副院长、教授)项有绍(浙江省人事厅副厅长)陈松根(浙江省委组织部处长)袁中伟(浙江省人事厅处长)马力宏(浙江行政学院处长、副教授)

    子课题负责人:汪水波

    主要参加者:马力宏,陈世勇,蔡如选,张志勇,高杭,吴锦良,杨子洲,徐邦友

    1998年10月

    武汉市局级公务员任职培训需求调研报告

    武汉市局级公务员任职培训需求调研课题组

    一、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我国,由于开展国家公务员任职培训需求调研是一项探索性的科研活动,因此,只有“思路清”,才能做到“工作顺、成果实”。否则,将会事倍功半,甚至有劳无功。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们认为在研究思路上,必须首先对以下几个关联问题进行讨论,取得共识。

    1.“定向”与“定位”相结合

    现代培训的原则之一是“按需施教”,只有“按需施教”,才能做到“学用一致、讲求实效”。按需施教的前提,则是做好需求调研工作,弄清培训需求。因此,1997年国家人事部和国家行政学院下发通知,要求认真开展国家公务员任职培训需求调研,这是促进我国公务员培训走向科学化、正规化的一项重大举措。但是,国家公务员任职培训主要有省部级、地厅(局)级、县处级、科乡级4种类型。我们的课题研究什么?这里首先有一个研究“定向”问题。经过思考,我们选择了“局级公务员任职培训需求调研”这个研究方向。这个选题方向有两个方面的考虑。首先是研究具有必要性:(1)局级公务员的地位比处、科级更重要;(2)可以为国家人事部制定局级公务员任职培训的培训标准和培训大纲提供参考,又可以为我市制定局级公务员培训的教学计划提供重要依据。(3)武汉市行政学院开展处级任职培训已达7期8个班次,科级任职培训有4期4个班次,初步积累了办班经验,而局级任职培训尚未开展,“底数”不清,需要趁这次调研的“天时”之机加强研究。其次,我们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可行性:(1)武汉市作为副省级的特大中心城市,研究中央行政机关的“司级”公务员任职培训需求有“隔雾看花”之感,而研究“局级”公务员任职培训需求则有“地方特色”的优势;(2)武汉市行政学院与武汉市委党校是“合办”关系,10年来同市委组织部和市人事局合作愉快,组织协同调研可得“人和”之便。

    除“定向”之外,我们还考虑了“定位”问题。一是“选题”定位,即不是研究一般的局级而是“武汉市”的局级公务员的任职需求,以便发挥“地利”的优势,并为国家人事部制定地方政府局级公务员的“分类培训标准”提供参考。二是“研究对象”定位,即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局级公务员任职培训的“参训者”,它以45岁以下的处级公务员为主,以任职2年以下的局级公务员为辅(以下简称为“局级参训者”和“处级参训者”),一般不包括46岁以上的处级公务员和任职多年的局级公务员,更不包括实行“参照管理”和在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局、处级干部。这里,主要依据是有关公务员制度、“参照管理”等分类管理要求和局级干部任职资格的制度性规定,同时也考虑了地方局级公务员任职2年以下尚未参加相应任职培训的人数不少的具体情况。

    如果“定位”不准,调研工作就会走弯路。

    2.“应有素质”与“现有素质”相比较

    我们认为,弄清局级公务员任职培训的需求,实际上主要是弄清合格的局级公务员的“应有素质”同“参训者”(指45岁以下的处级公务员和任职2年以下的局级公务员,下同)的“现有素质”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可称为参训者的“成长需求”,是参训者现有素质的不足之处,是“培训需求”的“可选择范围”(即在此基础上可考虑“缺什么,补什么;差什么,训什么”的问题),但又同到行政学院参训的“培训需求”有一定差别,即“培训需求”还应考虑行政学院任职培训的时间短,有的素质在校培训的可行性不大、效果不明显等因素,行政学院的任职培训不可能“包医百病”。

    从一定意义上说,“应有素质”主要体现了任职培训的“职位需要”,即从局级公务员的“职位”工作要求上讲,应当具备哪些素质并达到何种“标高”才算“理想”?它主要是“对事不对人”的。局级公务员的“现有素质”即参训者的素质现状则主要是“对人”而言的。“现有素质”同“应有素质”之间的“差距”,在“他评”中主要体现了参训需求的“组织需要”,在“自评”中则体现了参训者参训的“个人需求”。考虑“组织需求”与“个人需求”的结合并以前者为主,正是我国公务员培训和其他干部培训走向科学化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的观念转变问题和制度创新问题。

    局级公务员在地方政府中是部门负责人以至政府领导人,对本部门本系统的行政绩效起主导作用。因此,局级公务员的“应有素质”不应以“合格”为“标高”,而应以“优秀”为“标高”。在参训者“现有素质”的调研评分中,将其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即优、良、中、差4个等级,并分别界定和量化为100~85分、84~75分、74~60分、59分~0分。凡是达不到“优秀”这个标高的素质就是存在的“差距”,就需要考虑列入任职培训的参训项目。同时,局级公务员的各种“应有素质”也有相对高低之分。因此,要进行排序性调查和结构性分析。凡是在重要性排序中名列前几位的素质出现“差距”,就应考虑“优先”培训。

    在“应有素质”评价中,还应考虑“面向未来”的素质发展问题。跨世纪的干部需要跨世纪的素质,虽然这是不言而喻的,但在调查与研究中均应予以重视。

    3.“假定”与“论证”相配

    合理论“假定”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进行任职培训需求问卷调查也必须使用这种手段。否则,无论在“应有素质”还是在“现有素质”的项目选择上,也无论在开放式问卷调查或者在访谈调查中,被调查者都将会出现“各说各的”的局面,这样就无法使用定量研究方法,无法统计和分析相应的数据。不过,这种素质项目的“理论假定”应当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应当容许被调查者对“假定”的项目进行“自由选择”,尤其要考虑按照调查统计结果进行修正,要经过理论的分析、比较、综合等研究工作的“论证”。从调研的活动程序上看,这种“假定”与“论证”主要表现在“研究思路——设计问卷”与“实施调查——研究论证——专家评估”的调研关系上。

    4.“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印证

    在培训需求的调查中,有一个“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的关系问题。在培训需求调查中,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都属于“主观评价”,这是必要的,也是存在明显局限性的。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当尽量同“客观评价”结合起来。在这次调查中,我们采取了只对“知识素质”进行考试测试的“客观评价”方式。

    5.“自评”与“他评”相对照

    在培训需求调查中,参训者应作“自评”,这是了解培训需求的一个重要方面,特别是“自评”能体现培训的“个人需求”。但是,“人贵有自知之明”,局级任职培训的参训者也很难例外。因此,请“非参训者”对参训者进行“他评”必不可少,特别是同参训者接触和了解较多的局、处级公务员“非参训者”的意见尤为重要。

    6.“信度”与“效度”相统一

    对于调研课题来说,归根到底是调查数据和研究结果都要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所谓信度,就是调查数据和研究结论要真实可信,符合被调查者的真实看法与客观实际的程度。所谓效度,就是调查数据和研究结果满足调研目的的有效性程度。可以说,信度是效度的前提,效度是信度的目的,两者应当统一,但也可能相互脱节。如,信度高的调查结果不一定效度高,有时还会出现无效的情况。对于调研者来说,调查数据能否取得高信度要受两类因素影响。一是调研者自身素质,特别是调查问卷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另一类是被调查者的素质尤其是合作态度的优劣。很明显,只有在两类因素优化组合的情况下,才能保证有较高的信度。如果有一类因素不佳,信度就很成问题。我们的研究水平有限,但更担心的是被调查者的合作态度。因为,调研者很难保证被调查者的行为符合调查要求,只能尽力而为。

    同时,培训需求调查材料和数据的信度和效度分析十分复杂、特别困难,需要逐步探索。

    (二)调查研究的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任职培训需求调研来说,在确定研究思路之后,也要“必先利其器”,即正确地选用相应的调查方法和研究方法。这次调查活动中,我们主要选用了以下调研方法。

    1.调查方法

    (1)封闭式问卷调查法。这是本课题采用的主要调查方法。因为,封闭式问卷调查法具有许多优点,如调查工具统一,可以对众多被调查者同时进行调查、被调查者因不署名可自由表达观点、有利于定量分析等,能够较好地满足局级公务员任职培训需求调查的基本需要。

    有关调查问卷的设计及其实施情况,将在本文中另作说明。

    (2)集体访谈法。封闭式问卷调查法的最大缺点是调查不易深入,被调查者不能相互启发,也不能在问卷项目以外发表见解。同时,封闭式问卷调查法的设计水平、众多被调查者的素质和合作态度都会对调查结果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任职培训调查中辅之以集体访谈法很有必要。

    (3)客观测试法。无论是问卷调查法还是集体访谈法,一般都属于主观性评价方法的范畴,其局限性不言而喻。相对来说,客观测试法比较接近客观实际。但是,由于客观测试的技术性制约因素和培训需求调研中的社会性制约性因素的影响,本次调查中只对参训者的“知识素质”进行了有限的客观测试,其具体方法是闭卷考试法。

    2.研究方法

    (1)比较法。开展认识培训需求调研无疑十分重要,但又十分困难,除知识素质外,其他素质很难从职位或者任职人员的角度,直接用某种测评工具对培训需求进行客观性测评。同时,需求调查也需要对参训者进行主观性测评,以便弄清其对培训的“个人需求”。此外,由于我国公务员职位分类刚刚起步,职位调查主要依靠主观评价而非客观调查,公务员考核也不够科学、严格,更使局级公务员任职培训需求调研难上加难。因此,任职培训需求调查可以说是“软科学”中的一个“软课题”。

    为了尽力提高认识培训需求调研成果的信度和效度,我们认为在此类研究中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比较法,其有效性也仅次于客观测试法。通过比较,就可以发现有何异同,以便进行鉴别和论证,进而得出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调研结论。具体说来,我们在本课题研究中运用比较方法,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应有素质”与“现有素质”的比较。如前所述,我们的研究思路之一,就是对局级公务员的“应有素质”与局级公务员任职培训参训者的“现有素质”进行比较,其基本方式是:

    应有素质,“一”现有素质“一”成长需求

    成长需求“一”行政学院任职培训的技术性制约因素“一”培训需求

    第二种,“局级公务员素质”与“处级公务员素质”的比较。一个“优秀的局级公务员”究竟必须具备哪些“应有素质”?这是一个既“好说”但又难以“说清楚”的问题。如果直接采用“列举法”,很容易出现局级公务员与处级乃至科级公务员的素质基本雷同的尴尬局面。对此,我们决定采用比较法,即要求被调查者以“合格”为标准,对“局级公务员应有素质”与“处级公务员应有素质”进行比较,凡差异明显的为局级的“特有素质”,凡区别不大的为“一般素质”,以便得出局级公务员应有素质的“结构性”调研结果。

    第三种,“理论假定”与“调查结果”的比较。在封闭式问卷“应有素质”项目的设计上,必须先有“理论假定”,否则便成为开放式问卷调查,难以量化分析。但是,这种假定同被调查者“自由选择”的调查结果是否吻合,也需要进行比较,以便为深入论证局级公务员的“应有素质”提供重要基础。

    第四种,“主观评价”与“客观测试”的比较。对于接受调查的参训者而言,对其“现有素质”和“参训项目”调查是以一种自评即“自我主观评价”,它能反映参训者参训的“个人需求”,应予以高度重视,但它毕竟是“自我主观评价”,其信度必须受到检验,检验的有效手段之一便是“客观测试”,弄清两种评价有何差异,就需要运用比较法。

    第五种,“自评”与“他评”的比较。在任职培训调研中,由于“客观测试”的使用范围非常有限,因此,必须将“他评”即非参训者的看法作为重要参照系,对“自评”意见和“他评”意见进行比较。一般说来,从任职培训“组织需求”的角度看,“他评”意见比“自评”意见更重要,其理论依据之一便是“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观点。但是,这并不排除“自评”有时比“他评”更为准确的特例。此外,对“他评”的各种意见,也需要进行比较。

    第六种,不同参训者的培训需求比较。从“理论假定”上说,不同的参训者的培训需求应当有同有异,这也最需要对其调查意见采用比较的方法加以“论证”。如,新晋升的局级公务员与处级公务员之间、不同工作性质的参训者之间、不同学历或所学专业是否对口的参训者之间,其“培训需求”究竟有无明显区别,就需要进行比较加以认识。如区别较多较大,则为局级公务员任职培训需要进行“分类培训”提供了重要依据。反之,则该种“分类培训”便无必要。

    (2)分类法。分类是研究的基础,也是重要的研究方法。如,运用比较法的前提,是确定比较对象,为此就需要将比较对象分为不同类别。由于局级公务员任职培训需求调研中需要进行比较的对象繁多,这些对象的性质和特点存在许多重大差异,这更需要进行分类。例如,被调查者需要分类,被评价的参训者的需要分类,被调查的素质项目也需要分类。除了运用比较法需要分类外,其他研究方法也常常以分类为基础。如分析综合的方法即是如此。

    (3)分析方法。任职培训需求调研中的具体分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着眼于对事物性质的分析界定,定量分析法则着眼于事物数量及其差异的分析界定,两种方法既对立又统一,两者关系已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质量互变规律所阐明,在此不再赘述。

    第二种,结构分析法。在任职培训需求调研中,一个容易犯并且会造成“硬伤”的毛病便是采用“简单列举法”,它使调研对象和调研结果无主次先后,无层次类别之分,使人不得要领。为防治此病,必须采用结构分析法。

    第三种,因果分析法。在调查结果中,不同类别的被调查者的“自评”与“他评”的意见之间存在重大分歧,同类调查者的意见前后矛盾,以及“主观评价”和“客观测评”有较大差异的矛盾现象都是可能出现的,问题在于能否通过比较发现这些问题,特别是能否通过因果分析找出真正的因果关系,以便对调查结果作出正确的判断、修正和取舍。

    (4)综合方法。综合是认识者在头脑中将事物的各个部分、方面和属性联系结合起来,从总体上进行认识的思想方法。它以分析为基础,又是对分析的升华,同时又与分析互相渗透,即分析中有综合,综合中也有分析。在任职培训需求调研中,只有从总体上对调研结果及其分析结论进行综合,才能取得全面的正确认识。同时,从调研过程上说,也是一个“整一分一合”的过程,这种“合”即综合、整合。

    (5)逻辑推理法和理论论证法。对于调研来说,调查结果非常重要,否则研究将是“无米之炊”。不过,调查结果尤其是主观性评价结果并非一定正确,最终要接受实践的检验。但是,凡事直接由实践检验,必然要承受不必要的过大风险与代价,而在实践之前经过研究的“论证”,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明智之举。我们认为,对于任职培训需求调查而言,有关的“论证”方法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逻辑推理法,另一个是理论论证法,即用实践证明的正确理论来论证任职调查结果的信度和效度。

    (三)问卷设计与统计设计

    1.问卷的结构和形式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先后进行了两轮不同问卷的调查,同时辅之以集体访谈。下面,只介绍第二轮问卷调查的问卷设计,因为它更能体现上述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问卷的结构。在问卷正文中,一共设计了16类大题,其结构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情况调查”,包括1类大题,8个小题,8个调查选项;第二部分是“培训内容需求调查”,包括13类大题(第2-14类)、117个小题、585个调查选项;第三部分是“任职培训形式需求调查”,包括2类大题、10个小题、81个调查选项。三个部分合计16类大题、206个小题、674个调查选项。此外,还预留了32个由被调查者自由增加的小题、160个调查选项。因此,问卷正文总计238个小题、834个调查选项。

    (2)问卷的形式。由于上述调查选项众多,问卷形式的设计有如下特点:

    封闭式。即被调查者对每个选项只选一个答案,无需文字表述。

    但考虑到“理论假设”潜在的局限性,问卷预留了可自由增加的32个小题,160个调查选项。

    表格式。由于调查选项多,我们在问卷第二部分即主要部分的调查选项采用了表格式设计,每类大题在纵向上有若干个小题,横向上每个小题由5个选项。

    符号化。即问卷采用符号作答,特别是在第二部分,每大题分为5列,第1列采用“√”或者“×”答题符号、第2列和第5列采用“序数”排序符号,第3列和第4列采用“基数”评分符号。

    集约化。即问卷的调查题目多,可选项高达800多个,同时,多类型的被调查者可采用同一表格。

    简约化。问卷的第二部分13类大题、117小题、585个选项一律分为5列,并统一规定每一列的共有含义和答题需要。对此,我们专门在问卷第二部分写了“指导语”和“填写举例”,现引述如下。

    你在填写以下调查表之前,请认真阅读如下填表说明与要求:

    1.“第1列”为“合格的局级公务员应有素质”,这些应有素质包括特有素质(指对合格的局级公务员的要求明显或比较明显地高于对合格的处级公务员的要求的素质)和一般素质(指对局级与对处级公务员的要求区别不大的素质)两类,请对下列素质项目作出若干选择,并在属于特有素质的项目号前打“√”,在属于一般素质的项目号前画“。”;你认为不属于应有素质的所列项目可以空置不选,也可以增写应有素质项目。

    注:请以合格(而非“优秀”或“不合格”)为标准进行选择。

    2.表中“第2列”为“合格的局级公务员应有素质项目排序”,请对你所选择的合格的局级公务员的各项应有素质(包括特有素质和一般素质)进行比较,并按其重要程度高低为序,依次填写序数(即认为最重要的在口内写“1”,其余写2、3、4……)。

    3.表中“第3列”为“任职2年以下局级公务员现有素质评分”。

    请以局级公务员各项应有素质合格为评分标准,优秀者评100~85分,合格者评84~75分,基本合格者评74~60分,不合格者评59~0分(本人是任职2年以下局级公务员的,请作自我评价;其他人对任职2年以下局级公务员队伍作整体评价即他评)。

    4.表中“第4列”为“45岁以下处级公务员现有素质评分”(除评价对象不同外,评分标准和要求与“第3列”相同,也分为自评和他评)。

    5.表中“第5列”为“局级任职培训的参训项目及排序”,请从培训的必要性(主要考虑处级公务员的现有素质)、可行性、合理性角度综合考虑,选择若干素质列为任职培训(为期3个月以内)的参训项目并作排序(认为最需要的在口内写“1”,其余的写2、3、4……)。

    6.填写举例:

    2.问卷的内容及目的

    (1)第一部分。在“基本情况调查”中,调查内容涉及被调查者的本人的干部类别、工作单位类别、工作性质类别、学历、学位、职称、专业对口、所学学科类别8个方面的情况,其调查目的是对被调查者进行分类,以利于进行分类比较和研究。

    (2)第二部分。在“培训内容需求调查”中,调查内容涉及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品质、观念素质、心理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体能素质共8个方面的素质,并细分为若干项具体素质。其中,知识素质又分为政治理论知识、政策知识、法律法规知识、经济知识、管理知识、本单位专业知识、哲学知识、公文知识、科技知识、思维科学知识、外语知识、计算机知识等12类知识,其中前5类知识再细分为若干种学科知识。这种“层层分解式”素质调查的设计目的,是为进行比较和综合研究提供依据。为此,我们还特意设计了“知识素质综合调查”和“综合素质调查”两个大题。

    第二部分问卷采用表格式,共分为5列。其中,第1列和第2列的目的是调查“合格的局级公务员的应有素质”,第3列和第4列的目的是调查局级公务员任职培训“参训者的现有素质”,第5列的目的是调查哪些素质项目应列为行政学院任职培训的“参训项目”。在第1~5列中,均包括“自评”和“他评”,其目的是为“分类比较研究”提供数据。其中,第3~4列采用“基数评分法”,目的是既有利于“自评”同“他评”的比较,又有利于知识素质中“自评”同“客观测试”进行比较。在第1~5列中,无论采取不同的特殊符号和数字符号,其共同目的都是为了对调查项目进行“结构性分析”。

    (3)第三部分。在“任职培训形式需求调查”中,调查内容涉及入学制度、课程设计需求调查、课程选修、教学方法、考核形式、师资结构、教材形式、培训成绩的功用、对武汉市行政学院处和科级任职培训的总体评价和专题教学评价等10个方面,其目的是为研究局级公务员任职培训的“培训形式需求”提供“主观性评价”意见,同时也为比较“自评”和“他评”的意见提供依据。

    关于问卷设计的具体情况,请参见“附件一”。

    3.统计设计被调查者填写调查问卷以后,有关数据如何处理是一个重要问题。在统计设计上,我们根据调研需要和问卷的特点,采取了以下做法。

    (1)人工统计。由于问卷所要调查的选项高达834个之多,如用人工统计,其工作量之大相当惊人。但是,正因为问卷的选项多,就决定了问卷不适宜于采用“机读纸”的填写方式。否则,问卷填表的工作量太大,填表人将不堪重负,会导致草率从事,严重影响调查信息的信度。因此,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在统计时采取人工作业的方式。

    (2)分类统计。根据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我们对已经填写好的问卷采取了分类统计的方法。首先,是分为“自评”和“他评”两大类。

    其次,将“自评”分为两小类,一类是任职2年以下的局级公务员的自评,一类是45岁以下处级公务员自评。再次,将“他评”分为对“局级参训者的他评”和“对处级参训者的他评”。最后,再将对局级和处级公务员的“他评”都分为3种他评,一是任职3年以上“局级公务员”的他评,二是46岁以上“处级公务员”的他评,三是“其他干部”的他评,“其他干部”是指“非公务员”,包括在地方党委、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群团、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局级、处级干部。

    (3)统计结果的数据表达形式。

    百分数:对问卷第一、三两个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第2列”的统计数据,都采用百分数的表达形式,以便进行“应有素质”的结构性分析和相关性研究。这些百分数均为同类项选择人次占有效填表总人数的百分比。

    序数:对于第二部分第2列和第5列的统计数据,都采用序数的表达方式。在统计时,是先统计有关百分数,再转换为序数。

    基数:对于第二部分第3列和第5列以及“客观测试”的数据,其统计结果都采用基数表达方式,即计算“算术平均分”,换算方式为评分累计分数除以有关参评人次。

    (4)统计表设计。分类统计表:即根据问卷的结构和内容,分别设计同文件相对应的若干张分类统计表,这些分类统计表同样是“有分有合”,即有“大类”与“小类”之分。

    统一编制统计表代号:即用“表××”或者“表××一×”的方式对统计表统一编制代号,其中,“表××”代表问卷的“第×大题”,“一×”中的“×”代表“第×小题”。无论大题和小题,其分类统计表代号和问卷的大、小题号都完全对应。有关分类统计表的具体结构和内容,请参见“附件二”二、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研究(一)实施调研的基本情况1998年2~6月,我们进行了第一轮调研,先后到市直属局委办和区政府14个局级单位同80多名局级公务员和50多名处级公务员进行访谈调查,并设计、印发了400份调查问卷,并在统计、研究后形成了调研报告的初稿。

    1998年7~10月,我们进行的第二轮调研。首先,重新明确研究思路、重新设计问卷。其次,重新进行调查,包括问卷调查和考试测试。在问卷调查中,共计实发问卷206份。其中,178名填表人是在市委党校、市行政学院培训的学员。在调查时,要求填表人集中在教室里即填表即回收。这些学员包括2个处级公务员任职培训班、1个党校局级干部进修班、1个中青班的学员。在调查中,绝大多数填表人态度认真或比较认真,一般填表时间为1个半至2个小时,最长的达2个半小时,最快的为40分钟。此外,有28名任职两年以下的局级干部在校外填写了调查问卷。这次问卷的填表人都是处级以上干部,职务级别和文化程度都比较高。统计结果显示,在190名“有效问卷”填表人中,学历结构为大专生占42.1%,本科生占46.8%、硕士研究生占8.9%;博士研究生占1.1%、高中生仅占1.1%。在专业技术职称结构上,中级职称者占61.2%,副高职称者占17.9%,正高职称者占3.0%。

    在190份“有效问卷”中,属于“自评”的占70份,其中任职2年以下的局级公务员“自评”占35份,45岁以下的处级公务员“自评”占35份;属于“他评”的占120份,其中任职3年以上的局级公务员“他评”占40份,45岁以上的处级公务员“他评”占40份,其他干部(即“非公务员”的局、处级干部)“他评”占40份。按每份问卷预设674个选项计算,190份“有效问卷”中需处理的原始数据多达12.8万多个,并只能进行人工统计。因此,我们组织了由15人组成的统计专班,连续加班加点地工作整整7天,才取得第一轮统计数据3196个。此后,我们又对3196个原始数据进行了多轮次多种类的专题分类统计与分析,取得了近千个分析数据(见附件三、附件四、附件五)。

    在“客观测试”调查方面,我们仅就“知识素质”出了一套试题,题目的覆盖面大,接受测试的处级干部有95人,评分阅卷后,只对35名45岁以下处级公务员“参训者”的分数进行了统计,以便同其有关知识素质的“主观评价”相比较。最后,在问卷调研、客观测试和访谈调查的基础上,撰写出本调研报告。

    (二)问卷统计数据的分析与研究

    1.统计数据的信度效度分析研究

    经过分析研究,我们认为这次问卷调查取得的数据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问卷填写人态度认真,其意见因本人类别不同而存在较大的合理性差异,反映出了填写人的真实看法。在前述分类法中,我们已介绍了将问卷填写人分为两大类5小类,在统计分析时也是按这种分类进行研究的。统计数据显示,各类填表人的意见在多数情况下有一定或者较大的合理性差异,说明填表人因所属类别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同,但态度是认真的,否则就会图省事而出现不当性“意见一致”的局面。这一点,在“特有素质”的选择和排序、“现有素质”的评分、“参训项目”的排序上都可以反映出来。如前所述,多数填表人填写问卷的时间一般长达1个半至2个小时,有时长达2个半小时,如此认真,统计数据才可能出现较大的合理性差异,这种差异反映出了填表人的真实看法,因此统计数据在“主观表达”方面具有相当高的“信度”,并且对满足“培训需求”的调研目的来说是有用的,总体上具有较高的“效度”。

    (2)知识素质“参训项目及排序”的统计数据符合“分类培训”的客观规律。在本次调研中,仅对知识素质进行了分类调查和分类统计。统计结果表明,处级公务员因本人工作性质不同,其参加局级公务员任职培训的“知识素质培训需求”也不同。按知识素质前3项“参训项目及排序”统计,党群工作类公务员培训需求的先后排序为:政治理论知识、法律法规知识、政策知识;政法工作类公务员的排序为:

    法律法规知识、政策知识、本单位专业知识;经济管理类公务员的排序为:管理知识、经济知识、政策知识;文教科卫类公务员的排序为:

    计算机知识、外语知识、公文写作与处理知识;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的排序为:现代科技知识、计算机知识、本单位专业知识;其他管理类公务员的排序为:计算机知识、政策知识、现代科技知识。

    (3)参训者队伍的“现有素质评分”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数据分布特征,基本符合实际情况和一般规律。这是问卷调查中,要求对局级公务员任职培训“参训者”队伍的整体性“现有素质”进行评分,共设计了104个子项,根据表17和表18的数据进行再统计,结果是评为“优秀”的为3~8项,评为“不合格”的为0~2项,而评为“良好”的项数为67~83项,基本合格的为16~30项,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数据分布特征,基本符合干部队伍的实际和一般规律。

    (4)在局级任职培训的“参训项目及排序”选择上,填表人综合考虑了培训项目的重要性、可行性和效益性等多种因素。根据附件二有关数据的分析,我们认为填表人采取了以下选择标准:

    第一,“应有素质重要程度标准”:即某项素质在“应有素质及排序中”中居于前列或中列位置,“现有素质”的评分虽为“良好”(指合格)甚至“优秀”等级,但仍被列为“参训项目”并居中列以至前列位置,目的是为了“优化”局级公务员队伍的素质即“培优”。

    第二,“现有素质差距标准”:即某项参训者“现有素质”被评为“中”(即基本合格)或者“差”(即不合格),就被列入“参训项目”,目的是进行“补差”。

    第三,“可行性、效益性标准”:即按前两项标准,本应列入参训项目,并可能居前列或中列位置,但考虑到任职培训的时间短、这些素质项目参加任职培训的效益差等因素,就将其列居参训项目的后列或中列位置。

    由此可见,填表人对调查选项的选择、评价和排序上是慎重的,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5)我们对“参训项目及其排序”的信度效度进行了初略的逐项评估,评估结果是具有较高的信度,多数项目也具有较高的效度。在“参训项目及其排序”的信度效度评估上,我们除了参照上述选择标准外,作了适当的修改和调整,并将信度效度评估分为4个等级,即1等、2等、3等、4等,其中1等的信度效度最高,4等的信度效度最低,有关等级评价的具体情况请见附件三:表20-1,表20-2。在逐项评估中,我们评定信度效度等级的主要做法是:

    评定“4等”信度效度等级的情况:

    ①某项素质的“现有素质”已评为“优”(即评分为85分以上),但仍列入“参训项目”。因为,“现有素质”已经“优秀”,表明同“应有素质”之间已无“差距”不应列入“参训项目”。

    ②某项素质在校培训的可行性差,但仍列入“参训项目”。如:“为人正派”、“文体技艺爱好”。

    ③某项素质在校培训耗时过多,不宜于列入任职培训项目,应由公务员其他培训或学历教育承担的。如:“计算机操作技能”、“外语听说能力”、“文艺体育技能”。

    ④某项素质已“基本合格”,不应由任职培训“培优”的。如:“刑法知识”、“民法知识”、“本单位专业知识”。

    ⑤某项素质不应列入局级公务员“应有素质”的。如:“文艺体育技能”。

    评定“3等”信度效度等级的情况:

    ①某项素质的“应有素质排序”同“参训项目排序”之间差距较大(一般相差2个序数以上),而“现有素质”评为“良”或“中”的。

    ②某项素质的“现有素质”在两项评分中有一项评为“优”,又列入“参训项目排序”前列的。

    ③某项素质的“应有素质排序”或者“参训项目排序”明显偏低或偏高,信度较高但效度低的。

    ④“参训项目及排序”考虑可行性、效益性存在较大不足的。

    评定“2等”信度效度等级的情况:

    ①某项素质的“应有素质排序”同“参训项目排序”之间差距小(一般相差1个序数),而“现有素质”评为“良”或“中”的。

    ②某项素质的“现有素质”在两项评分中有一项评为“差”,“参训项目排序”比其“应有素质排序”的位置相对提前的。

    ⑧某项素质的“应有素质排序”或者“参训项目排序”较合理的。

    ④“参训项目及排序”考虑可行性、效益性无较大不足的。

    评定“1等”信度效度等级的情况:

    ①某项素质的“应有素质排序”同“参训项目排序”之间无差距,而“现有素质”评为“良”、“中”、“差”的。

    ②某项素质的“应有素质排序”合理的。

    ③“参训项目及排序”考虑可行性、效益性较周全的。

    根据附件三(表20-1,表20-2)的初步评估数据统计,5类填表人所填数据的信度效度较高,1、2、3等合计项数所占比率均在87.9%以上,其中“他评”略高于“自评”:1、2等合计项数所占比率也是“他评”略高于“自评”,但最高比率者是处级公务员“他评”,其他干部“他评”退为第3位(见下表)。

    2.在统计分析中,我们也发现调查数据在信度和效度方面存在着局部性不足的问题

    (1)“现有素质”评价中,“主观评价”明显高于“客观评价”。本次调查,仅对知识素质进行了闭卷测试,测试卷共计100个“客观题”,其中判断题和单项选择题各50题,内容包括7类。测试结果是:良好1类(政治理论知识)、合格4类(法律法规知识、管理知识、经济知识、哲学知识),不及格2类(公文写作与处理知识、现代科技知识),其平均分数分别为76.3分、64.2分、63.8分、61.7分、60.5分、45.0分、40.6分。同主观评价的分数相比,除政治理论知识的评分相互吻合外,测试及格的4类知识比主观评价的“良好”要低一个等级,不及格的2类知识比主观评价的“良好”要低两个等级,说明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的反差明显。从测试分数分布上看,试卷存在着难度偏大的问题,但如果对后6类知识评分提高一个分数等级,仍然有2类知识测试得分同主观评价相差一个分数等级。这种反差,虽然属于正常现象,并不能由此而否定其他素质主观评价的信度效度,但仍然反映了主观评价存在估计很高的问题(详见“附件二,表12~表14”)。

    (2)“现有素质”评分中,“自评”评分高于“他评”。如,上述一览表中,无论是对局级还是处级“参训者”的评价,都存在着“自评”优良率偏高的问题,其中局级“自评”的优良率比“他评”要高出10.6个百分点,处级“自评”优良率比“他评”高出13.5个百分点。

    (3)在“参训项目”选择上,存在着局部性的“信度”较高但“效度”

    低的问题。如前所述,有关问题主要反映在:某项素质重要,但其“现有素质”已评价为“优秀”,但仍被列入“参训项目”;有的素质虽评为“差”,但应由公务员其他种类的培训或由学历教育解决,但仍被列入任职培训的“参训项目”;有的素质不宜列入参训项目,但实际却被列入参训项目等。

    (三)局级公务员应有素质及其构成研究

    局级公务员的“应有素质”有哪些?其中哪些素质是明显或比较明显高于处级公务员素质的“特有素质”?哪些又是同处级公务员素质区别不大的“一般素质”?同时,“一般素质”的重要性并不一定低于“特有素质”。因此,我们在调查中,将“应有素质”既分为“特有素质”和“一般素质”,又要求填表人对“应有素质”根据重要程度进行统一排序,并在统计研究中根据分类法将“特有素质”分为1类、2类,将“应有素质”分为A类和B类(个别素质不列入“应有素质”,如“文体技艺爱好”、“文艺体育技能”等,见下表),我们认为,这种“应有素质”的分类调研既是本课题需要解决的前提性问题,其比较“差距”的参照系问题,又是一个有研究价值的“副产品”。

    关于“应有素质”的调查数据及其结构性分析研究的情况,请详见附件五(表22:局级公务员应有素质比较研究)。在表22中,列出了4种填表人选择某项素质作为“特有素质”的人次数在总人数中所占比重和在“应有素质排序”序数,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统计与处理。

    首先,是对“特有素质”数据进行处理。处理的办法是,凡选择某项素质的人次数所占比重在50%以上的有3~4种填表人的,列为“1类特有素质”;凡选择某项素质的人次数所占比重占50%和50%以上的有2种以上填表人的,列为“2类特有素质”。

    其次,对“特有素质排序”的数据进行处理,即进行“综合”、“调整”、“分类”。一是“综合”,即根据填表人意见综合排序,凡多数意见一致的按“多数票原则”处理,其余的按“序数累计分取小原则”处理,累计分相同的按所含“较小序数及多寡原则”处理。二是“调整”,即对极少数素质的排序进行调整修改。如“效益观念”,综合排序仅名列第5位,我们调整为第1位。因为,“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效益最大化是行政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效益观念应排在观念素质的首位。经事后了解,有的填表人将效益观念排在第5位的原因,是将效益仅仅理解为“经济效益”。三是“分类”,即将“应有素质”分为“A类素质”和“B类素质”,“A类素质”比“B类素质”更加重要,其取舍原则是一般情况下各占50%。

    三、局级公务员任职培训需求调研结论

    (一)局级公务员任职培训内容性需求

    局级公务员任职培训到底需要培训哪些内容?这些内容按其重要性、可行性和效益性的程度到底应当怎样排序?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也可以说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将这个问题进行了分类统计、分类比较和综合研究。具体地说,就是分成“参训者自评意见”、“非参训者他评意见”和我们根据自己的认识对前两种意见进行综合研究并加以调整、分类的“研究者意见”。这3种意见都进行了结构性分类,即分为“第1类参训素质”和“第2类参训素质”,分类的一般原则是在同类素质项目中各占50%。

    1.参训者自评意见和非参训者他评意见根据

    1

    2.研究者意见根据“附件二:问卷统计”(表02~表14)中的“表××-5”(即参训项目及排序)和“附件三:问卷数据信度效度比较研究”(表20-1,表20-2)中的信度效度“评价等级”的有关数据,我们编制了“附件四:局级公务员任职培训参训项目及排序比较研究”。

    在“研究者意见”中,部分素质项目上对“自评”和“他评”的“参训排序”意见进行了调整,现将调整的情况及其理由说明如下:

    (1)不列入“参训项目”的素质有意志坚强、自信、外语知识、本单位专业知识、刑法、民法、微观经济学、外语听说能力、计算机操作技能、文艺体育技能,其理由大多已在前面作了说明。在此,补充说明两点:第一,微观经济学属于企业管理知识,在政企分开的历史趋势下,一般不宜列入局级公务员任职培训的参训项目,如果需要可采取其他方式学习。第二,文艺体育技能不属于局级公务员“应有素质,”虽然在任职培训中可上体育课,但目的是增强学员的体能素质而非提高“技能”。

    (2)观念素质中,将效益观念由第5位升至第2位,原来排序在第2位及其后列的其他素质之间排序的相对差距实际没有改变,只是相对后移一位。

    (3)自我心理调节素质由第5位升至第3位,但由于意志坚强和自信不列入参训项目,实际只前移一位,同“独立人格”的排序“换位”,其理由是自我心理调节素质参训的可行性稍微强一些。

    (4)在知识素质中,将政治理论知识由第4位升至第1位,因其包括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其他知识素质则相应后移一位。

    (5)政治理论素质中,“政治学知识”同“科社、党建知识”进行“换位”。其理由是:第一,公务员对“政治学”陌生,其素质“差距”相对较大;第二,民主建设职能是中国行政管理的重要职能,目前已呈强化趋势;第三,参训者“自评”中,政治学排序第4位,高于“科社、党建”,这种“个人需求”应予兼顾,因其多数参训者并不是专业的党群工作者。

    (6)法律法规知识中,法学理论与行政法的排序“换位”。因为,行政法是三大部门法之一,是政府管理的“专业法”,法学理论则相对宽泛。同时,我们考虑到部门行政管理法规和地方行政管理法规相对容易自学,我们也将其排序后移一位,同国际法“换位”。因为,在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形势下,局级公务员需要懂国际法的基本知识。基于同样的考虑,我们将“国际经济知识”也由第7位升至第3位。

    (7)管理知识中,仅管理学相对降位,行政管理学由第3位升至第1位,其他知识素质也相对前移1位。其理由在于:管理学相对其他管理知识来说,比较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

    (8)能力素质的“换位”调整最多。其中:决策能力由第6位前移至第1位,知人善任能力由第15位前移至第2位,计划统筹能力由第4位升至第3位,创新能力由第5位升至第4位,激励能力由第17位升至第6位,协调能力由第10位升至第7位,公文写作与处理能力由第16位升至第10位,口头表达能力由第13位升至第12位。原来排序在前12位现予降序的素质有分析综合能力(由第1位降至第5位)、调研能力由第2位降为第8位,谋划(多谋)能力由第7位降至第9位,预测能力由第8位降至11位(因其知识难学,能力提高重在实践)、观察判断能力由第3位降至第13位(因其属于基本认知能力而非管理能力),学习能力由第9位降至第14位,制度建设能力由第11位降至第18位,指挥控制能力由第12位降至第20位。

    在上述“升位”和“降位”中,主要是根据管理学、领导学的一般研究结论和我们在访谈调查中所收集的意见。如,现代领导者最重要的能力是决断即“拍板”能力和用人能力,而问卷调查数据将其分别排在第6位和第15位,显然过低。同样,统筹计划能力、创新能力和激励能力也相对更加重要,问卷数据所排位置也相对偏后。至于公文写作与处理能力“升位”,主要是考虑到这次客观测试分数低,证明“参训者现有素质”存在明显的“差距”。

    (9)在关键的“综合素质参训项目排序”上,我们也作了较大调整,主要是考虑了以下方面的因素。

    第一,“他评”意见主要是从“应有素质”的重要性排序上考虑“参训项目排序”的,而考虑参训者“现有素质”的“差距”因素明显不足。

    如,局级公务员“他评”参训者“现有能力素质,的分数最低,按”差距原则“应在”差距排序“的参训项目中排列第1位,但在”直接排序,(即在表14-5中的排序)却排在第7位。在这个问题上,“自评”意见也同样考虑“差距”因素不足,只是比“自评”的情况相对要好一些。具体情况请见下面根据附件二:表14-3、表14-4、表14-5的数据编制的一览表。其中,“差距排序”是根据填表人对参训者“现有素质,的平均分数的多寡排列序数的,平均分数低则说明”差距,相对较大,相对而言更需培训,其参训项目排序的序数也应较小。

    第二,“他评,意见在各类参训项目的培训时间所占比重方面,其排序意见同其”参训项目排序“有明显差异,我们认为,这反映了”他评,意见的一个基本思路,即“参训项目排序”主要是根据“应有素质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列的,而在这些项目”参训项目所占时间比重排序“上,则主要考虑任职培训时间短、有些素质项目的培训难度大、培训效益相对不高等因素。如,局级公务员”他评“意见将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在”参训项目排序“上排为第6位和7位,明显偏后,但在时间比重排序上,却分别排在第1位和第3位。同时,在”参训项目所占时间排序,上,“他评”和“自评”意见有“殊途同归”的趋向。

    为了使调研结论具有培训操作性,我们认为需要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其结论性意见的要点如下:

    一是在“参训项目排序”问题上,“自评”侧重于各项“应有素质”

    的相对重要性,这种意见在“参训项目排序”上更值得重视。但是,“他评”意见将“参训素质的重要程度排序”从同“培训时间所占比重排序”分开考虑的思路也值得认真借鉴。如,“他评”将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参训排序排在第1位、第2位和第3位,但在“参训项目所占时间比重排序”上,却分别降至第2位、第5位和第4位;相反,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却由原来的第6位和第7位,升至第1位和第3位,两者之间貌似自相矛盾,但实际上是辩证统一的。

    二是对文件数据分类后,要进行相关性的“归类”处理。我们认为,局级公务员任职培训和其他类型的任职培训都可以考虑分为以下几类培训项目:

    (1)将“政治素质”、“政治知识素质”和“政策知识素质”统一归类为“政治培训项目”,在培训重要性排序上可列第1位。因为,在培训中政治素质同政治知识素质不可能分开,实际上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关系。

    (2)将法律法规知识、管理知识、经济知识归类为“重要知识培训”,其排序时可占第3位。

    (3)能力素质的培训项目分为两类,其中“重要能力培训”单列一类,排序可为第2位,其中包括“第1类能力素质”的12项素质。同时,能力培训也应当同知识素质培训有机联系。

    (4)“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可归类为“思想道德培训”,同样也需要同知识素质培训有机联系,其中“同中央保持一致”和“民主集中制”可以归入“政治培训”。

    (5)“观念素质”和“心理素质”可分列为“观念培训”和“心理培训”,分别占培训项目的第5位和第6位。

    (6)将“第2类参训知识素质”归类为“一般知识培训”,将“第2类参训能力素质”归类为“一般能力培训”,并分别排序为第7位和第8位。

    (7)“体能素质”不列入局级公务员任职培训的“参训项目”,但在培训时可安排上少量的体育课,以便提高学员的体能素质。

    三是在局级公务员任职培训的时间及安排上,我们暂以培训总时间为3个月实际工作时间只有65天计算,各参训素质项目所占培训时间分配比重上要综合考虑培训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效益性,具体时间及比重请见上表。大致说来,就是按参训重要性程度,政治培训应放在第1位,但综合则应将能力培训放在首位。因为,在政治合格的前提下,干部具备优秀的管理能力是“硬道理”,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同问卷调查的有关意见也不尽相同,而同访谈调查的意见比较接近。

    四是以上“参训项目归类”可作为局级公务员任职培训标准和培训大纲的参考意见,行政学院实施培训的具体教学计划则可以因时因需调整,并在开设具体课程时要注意合理地打破学科界限。

    (二)局级公务员任职培训的培训形式需求

    在附件二:表15和表16中,我们对培训形式需求进行了调查。

    有关数据显示,其意见的倾向性比内容培训内容需求调查要明显得多,其信度和效度相对更高一些。下面,分专题进行介绍。

    1.学员入学形式需求

    目前,我国公务员培训和其他干部培训一般都是免试入学,存在着许多弊端。一是学员素质不平衡现象比较严重,素质高的学员“吃不饱”,素质低的“吃不消”,教与学均感不便。二是使晋升上的“长官意识”和“镀金风”有机可乘,加上培训考核“软化”,任职培训一开始就没有发挥“把关”的作用。本次问卷调查中,“自评”赞成考试入学者占68.6%,反对者仅占31.4%,各类“他评”赞成者的平均比率为64.3%,反对者只占35.7%(根据表16-1计算)。其中,局级公务员“他评”比率高达80%。值得注意的是,参训者“自评”和任职3年以上的局级公务员的赞成率都很高,明显反映出他们希望局级公务员任职培训实行公平竞争原则的心态和对目前免试入学的不满。

    在入学考试的形式下,赞成“笔试加面试”者所占比例最大,反映出要求强化考试难度和准确度的心理倾向。因为,笔试加面试的难度都最大,评价也相对更加准确。

    2.培训需求调查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设计了训前调查、训后调查、训前加训后调查、不调查4种选择。结果,赞成训前与训后调查结合的平均比率为57.5%,不赞成的仅占4.4%,其余的为赞成只进行训前调查或者训后调查者。

    过去,干部培训对需求调查重视不够,同时一般是实行“训后调查”,虽有一定价值,但每期培训班的学员构成不同,训后调查对已训者是放“马后炮”,对新学员则可能“药不对症”。因此,今后应当采取训前调查和训后调查结合的办法。

    3.培训课程选修

    在这个问题上,允许学员“部分选修课程”的占“压倒优势”,即平均比率高达77.7%(比率范畴为67.s%~100%)允许“自由选修课程”的占12.2%(比率范围为0~23%),不赞成“选修课程”的仅占9.6%(比率范围为0~18.3%)。这些数据表明,多数干部对“指令性培训计划”是不满意的,他们要求“部分选修课程”的要求是合理的。

    因为,这既保证了重要素质培训的计划统一性,又能满足不同学员的不同“个人需求”。在前述知识素质需求分类统计分析中,我们已经能够得出应当尽可能进行按公务员工作性质类别进行“分类培训”的结论。如果分类培训一时难以办到,允许学员“部分选修课程”则无疑是任职培训的“组织需求”和“个人需求”相结合的好形式好制度。

    4.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各类填表人意见的平均比率为:赞成传统式教学方法的仅占4.2%,赞成新教学法的占20.6%,赞成新老教学法结合并以新教学法为主的占32.2%,赞成新老教学法结合并以传统式教学法为主的占12.9%,赞成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法进行权变式“优化组合”的占26.6%。由此可见,单纯采取传统式教学法已非“正途”,而新教学法已是“人心所向”,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在表16-9“对武汉市行政学院开展处级和科级公务员任职培训的总体评价”中,评价为“好”的占12.3%,评价为“较好”的占47.5%,两者合计占59.8%;评为“一般”的占27.3%,评为“不好”的只占3.4%,另有9.5%的人“不清楚”有关情况。在表16-10中,如剔除回答“不清楚”情况的人以外,以作出评价的总人数为100%换算,对采用新教学法相对最多的行政管理学教学的满意率为34.1%,比较满意率为65.9%,两项合计为100%,即不满意为。是13门课程中唯一没有评为“不满意”的学科。但是,这并不能说明传统教学法应当摒弃。在表16-10中,“邓小平理论专题”教学的满意率最高,占47.1%,比较满意的占45.1%,不满意的只占7.8%。因此,公务员培训的教学方法应当“因课而宜”,对新老教学法进行优化组合,同时也应当大力推广新教学法。

    5.培训成绩的考核形式

    在表16-5中,问卷统计数据显示,参加任职培训学习课程后的考核形式的分类评价平均比率方面,认为“不考试”的只占18.4%,赞成考试的占81.6%。其中,赞成以笔试为主的比率最高,占36.2%,赞成面试为主的占33.2%,赞成笔试和面试的各占7.6%和5.3%.我们认为,成人培训的考核形式也应当“优化组合”,凡“知识培训项目”宜于采取笔试形式,其他培训项目则以面试为主。

    6.培训师资

    表16-6的调查数据显示,赞成局级公务员培训以专职为主的占绝大多数,即比率范围为60%~73.3%,平均比率高达71.2%,赞成兼职为主的仅占7.5%,赞成全部专职或者全部兼职的分别占15.4%和8.2%。这些数据,同填表人对武汉市行政学院培训的总体评价是一致的,可以反映武汉市行政学院在师资上实行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的做法,至少目前是适应市情的。

    7.培训教材

    在这个问题上,赞成教科书与活页教材结合的占绝大多数,其平均比率为69.5%~100%,平均比例高达79.1%,赞成教科书形式的平均比率为10.2%,赞成活页教材的平均比率为9.0%,赞成“不要教材”的平均比率仅为1.7%。

    8.培训成绩的效用

    在局级公务员任职培训中,如果学员成绩不合格,是否应当对其晋升局级职务具有“一票否决权”的问题方面,调查数据明显不如前几项调查“趋同”,即处级公务员“自评”中回答为“不应当”占67.4%,认为“应当,的占32.6%;局级公务员”他评“的意见各占60.0%和40.0%;”其他干部他评“意见各占47.8%和52.2%。我们认为,由于”自评“填表人是局级公务员任职培训潜在的”参训者“,利害所在,其意见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局级公务员和其他干部”他评“意见则暂无合理解释。相反,以作出评价的总人数为100%,赞成”一票否决“的处级公务员”他评“意见占56.3%,反对的只占43.7%。总之,多数填表人认为不应当”一票否决“。

    我们认为,任职培训必须严格,但是如果培训成绩不能作为晋升的”硬指标,学员培训将没有充足的“动力之源”,任职培训也会像过去干部培训那样“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那么重要”,任职培训也就“名不副实”也不可能真正认真严格。因此,为了促进学员的培训积极性,为了提高任职培训的权威性,对任职培训成绩不合格者应当毫无例外地取消其晋升职务的资格,希望这个问题引起国家人事部乃至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

    本课题调研虽然花了很大的气力,但由于课题的难度大,加之我们的研究水平有限,上述调研方法和研究结论都难免存在诸多不足乃至错误之处,希望得到各方人士的指正。

    子课题领导小组成员:

    沈学发(武汉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陈强华(武汉市人事局副局长)方远浩(武汉市行政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周本荣(武汉市行政学院副院长)汪德明(武汉市行政学院院委、副教授)

    子课题负责人:方远浩

    主要参加者:陈强华,周本荣,汪德明,王少雄,宋治平,代久乐,方玉惠

    附件一《局级国家公务员任职培训需求调研》问卷

    同志:

    您好!《局级国家公务员任职培训需求调研》是国家人事部和国家行政学院下达的研究课题,其目的是为局级公务员任职培训(即由拟晋升局级领导职务的处级公务员和任职2年及以下的局级公务员参加的晋升资格培训)制定培训大纲和培训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本次问卷调查只用于课题研究的统计分析,您不必填写姓名和所在单位名称,请实事求是地按问卷要求思考有关问题并认真填写。

    衷心期待您的支持与合作,谢谢!

    -306-中共武汉市委组织部武汉市人事局武汉市行政学院

    1998年8月

    一、基本情况调查(请在题后的的口内填写你所选择的答案序号)

    1.您的干部级别属于:

    ①任职3年以上的局级干部

    ②任职2年以下的局级干部

    ③45岁以下的处级干部

    ④46岁以上处级干部

    ⑤其他人员

    2.您所在的单位属于:

    ①地方党委机关

    ②政府机关

    ③人大、法院、检察院

    ④政协、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

    ⑤企业单位

    ⑥事业单位

    3.你本人的工作性质属于:

    ①党群工作类

    ②政法工作类

    ③经济管理类

    ④科教文管理类

    ⑤其他管理类

    ⑥专业技术类

    4.你的最高学历是:

    ①初中及以下学历

    ②高中或中专

    ③大专

    ④本科

    ⑤硕士研究生

    ⑥博士研究生

    5.你的最高学位是:

    ①学士

    ②硕士

    ③博士

    ④无学位

    6.你的专业技术职称是:

    ①初级

    ②中级

    ③副高

    ④正高

    ⑤无职称

    7.你现任职务的工作性质与你的学历或学位的专业性质之间:

    ①完全对口

    ②基本对口

    ⑧基本不对口

    ④完全不对口

    8.你的最高学历或学位的学科属于:

    ①自然科学

    ②社会科学

    ③其他

    你在填写以下调查表之前,请认真阅读如下填表说明与要求:

    1.表中“第1列”为“合格的局级公务员应有素质”,这些应有素质包括特有素质(指对合格的局级公务员的要求明显或比较明显地高于对合格的处级公务员的要求的素质)和一般素质(指对局级与对处级公务员的要求区别不大的素质)两类,请对下列素质项目作出若干选择,并在属于特有素质的项目号前打“√”,在属于一般素质的项目号前画“0”;你认为不属于应有素质的所列项目可以空置不选,也可以增写应有素质项目。

    注:请以合格(而非“优秀”或“不合格”)为标准进行选择。

    2.表中“第2列”为“合格的局级公务员应有素质项目排序”,请对你所选择的合格的局级公务员的各项应有素质(包括特有素质和一般素质)进行比较,并按其重要程度高低为序,依次填写序数(即认为最重要的在口内写“1”,其余写2、3、4……)。

    3.表中“第3列”为“任职2年以下局级公务员现有素质评分”。

    请以局级公务员各项应有素质合格为评分标准,优秀者评100~85分,合格者评84~75分,基本合格者评74~60分,不合格者评59~0分。(本人是任职2年以下局级公务员的,请作自我评价;其他人对任职2年以下局级公务员队伍作整体评价即他评。)

    4.表中“第4列”为“45岁以下处级公务员现有素质评分”(除评价对象不同外,评分标准和要求与“第3列”相同,也分为自评和他评)。

    5.表中“第5列”为“局级任职培训的参训项目及排序”,请从培训的必要性(主要考虑处级公务员的现有素质)、可行性、合理性角度综合考虑,选择若干素质列为任职培训(为期3个月以内)的参训项目并作排序(认为最需要的在口内写“1”,其余的写2、3、4……)。

    十五、如果以局级任职培训的课时总数为100%计算。

    十六、请在下列问题中作单项选择,并将其答案序号填写在口内:

    1.局级任职培训入学应当通过:

    ①笔试

    ②面试

    ⑧笔试加面试

    ④不考试

    2.局级任职培训的课程设置应当:

    ①训前调查学员需求

    ②训后征求学员意见

    ⑧训前调查与训后调查结合

    ④不调查学员需求

    3.局级任职培训的课程:

    ①学员不得选修②学员可部分选修

    4.局级任职培训的教学方法应采取:

    ③学员自由选修口

    ①传统式(专题讲授、讨论、作业、答问等)

    ②新式(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演讲、辩论、专题调研等)

    ⑧新老教学法结合,以新为主

    ④新老教学法结合,以老为主

    ⑤根据培训内容的性质和特点,灵活进行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⑥不知道

    5.你认为局级公务员任职培训的培训考核形式应当采取:

    ①笔试

    ②面试

    ③笔试加面试,以笔试为主

    ④笔试加面试,以面试为主

    ⑤不考试

    6.你认为局级公务员任职培训的师资应当:

    ①全是专职教师

    ②全是兼职教师

    ③专职教师为主

    ④兼职教师为主

    7.你认为局级公务员任职培训的教材应当采取:

    ①教科书

    ②活页教材

    ③两者结合

    ④不要教材

    8.你认为局级公务员任职培训的培训成绩如果不合格,应不应当对其晋升局级职务具有“一票否决权”?[]

    ①应当

    ②不应当

    ⑧说不清楚

    9.对武汉市行政学院的处、科级公务员任职培训,如果你参加过或者听过同事反映,你对该院培训的总体评价是:口(不清楚者可不回答)

    ①好

    ②较好

    ③一般

    ④不好

    10.对下列武汉市行政学院的处、科级公务员任职培训的各类课程,如果你参加过或者听过同事反映,你的评价是:(注:单项选择打“√”,不清楚者可不回答)

    1.邓小平理论专题

    2.法学专题

    3.经济学专题

    4.经济管理专题

    5.行政管理专题

    6.公文写作与处理

    7.演讲技巧及演练

    8.领导科学专题

    9.调研知识专题

    10.课题调研

    11.情景模拟训练

    12.思维科学专题

    13.现代科技专题

    -318-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附件二《武汉市局级国家公务员任职培训需求调研》

    问卷统计表1.第2-19张统计表分别用“表××”或用符号“一”分开的“表××一×”2个部分,其中表02-表16中的第一部分“××”与调查表中的第2-13个问题完全对应;第二部分的“×”与每个调查问题中的第1列至第5列完全对应。

    2.调查问题中,“第1列”为“合格的局级公务员应有素质”,这些应有素质包括特有素质(指对合格的局级公务员的要求明显或比较明显地高于对合格的处级公务员的要求的素质)和一般素质(指对局级与对处级公务员的要求区别不大的素质)两类。“第2列”为“合格的局级公务员应有素质项目排序”,包括特有素质和一般素质。“第3列列为”任职2年以下局级公务员现有素质评分“。”第4列“为”45岁以下处级公务员现有素质评分“。”第5列“为”局级任职培训的参训项目及排序“。

    3.调查表02-13中第1列一第5列都分为自评和他评。其中,本人是任职2年以下”局级,公务员或45岁以下的“处级”公务员的,进行“自评”;“他评”分为3种人:一是“局级”公务员,二是“处级”公务员,三是“其他干部”(指“非公务员的国家干部”)。

    4.表中的“优为100~85分,”良“为84~75分,”中为74~60分,“差”为59~0分。

    5.“参训项目及排序”是从培训的必要性(主要考虑处级公务员的现有素质)、可行性(如任职培训为期3个月以内)、合理性的角度综合考虑的。

    附件七

    局级公务员任职培训参训者文化素质测试题共100题:

    政治题科技哲学政治学组织行为学领导科学行政管理学行政法学政治经济学经济管理学党史社会调查市情公文写作-380-判断题503434544621052选择题52732329559313一、判断题(请判断正误,认为对的打“√”,错的打“×”)

    1.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实际上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不是一党制,也不是多党制。()

    3.目前国际政治两极格局已经结束,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4.我们现在已经处于知识经济时代,必须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

    5.知识经济的灵魂在于创新。()

    6.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之一。()

    7.生产国际化、经济全球化趋势空前加强是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

    8.在现实中没有不包含理性认识的纯感性认识,也没有完全纯粹的、离开感性材料的理性认识。这表明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总是在相互渗透。()

    9.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所决定的。()

    10.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

    11.社会主义国家只能采取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

    12.政府始终是少数人的政府,不管这些少数人使用一个人的名义,还是使用许多人的名义。()

    13.我国的国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4.在内阁制的国家里,内阁必须向选民负责,接受其监督。()

    15.人际关系的建立取决于交往双方的关系。()

    16.群体的功能就是完成任务。实现目标。()

    17.在采用某种激励方法时,职工感到很有意义,但达到的可能性很小,那么领导就应该改变这种激励方式。()

    18.在任何环境条件下,民主型领导方式都是最好的方式。()

    19.对于一个组织来讲,知名度高,其美誉度就高。信息交流是组织与公众之间传播的最基本层次。()

    20.当组织的决策和行为出现和公众相矛盾的状况时,组织领导应该避开矛盾。()

    21.权力划分是领导体制的核心问题。()

    22.决策就是拍板。()

    23.凡是领导,不管正职还是副职,都享有同等的行政决策权。

    ()24.行政决策贯穿于行政管理过程的始终。()

    25.行政职能的转变是政府机构改革的关键。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的全部活动。()

    26.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是参数调节职能。

    ()27.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和关键。()

    28-行政赔偿是指行政机关违法实施行政行为,侵犯相对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害时由国家承担的一种赔偿责任。()

    29.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是对等的。()

    30.行政立法是一种行政行为。()

    31.根据我国地方人民政府组织法的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行政规章制定权。()

    32.行政处罚适用于违法行为的国家公务员。()

    33.审计机关作出的结论和决定,被审计机关和有关人员必须执行。()

    34.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有制和资本主义的国有制是同一的经济形式。()

    35.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这些国家的外汇制不键全,给国际投机家以可趁之机。()

    36.吸引外资主要靠在政策上给外资以更多的优惠。()

    37.证券市场的最主要功能在于集合。()

    38.货币政策的调控时滞慢于财政政策的调控时滞。()

    39.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国民生产总值(GNP)的计算口径是完全相同的。()

    40.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对象仅限于各国的政府。()

    41.中外合资企业属于契约式合营。()

    42.现代企业制度是一个制度体系。()

    43.我国现行的经济类型界定为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私营经济、个体经济、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八大类。

    44.对于某一个具体的建设项目而言,所选用的折现率越高,则该项目的净现值越小。()

    45.财务评价只计算项目本身的直接效益和直接费用,不考虑项目的外部效果。()

    46.提案、议案都是向各级代表会议提交的书面材料,可用于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亦可用于职工代表大会。()

    47.条例与规定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必须由领导机关制定或批准,内容带有规章制度性质,后者的内容只具有约束性的性质。

    ()48.社会调查研究必须在调查前具有非常明确的预期效果。

    ()49.抽样是指按主观上的随意性从总体中选取一部分调查单位。()

    50.社会调查指标的效度是指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一、选择题(下面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合理正确的,请将所选答案号码填在括号内)

    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③改革开放

    ④治理整顿2.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领导干部要做到:()

    ①自尊、自重、自警、自励

    ②自重、自省、自警、自励⑧自尊、自省、自勉、自励

    ④自重、自觉、自省、自励3.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学习马克思主义要坚持:()

    ①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面向未来,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②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信念,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

    ③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面向未来,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④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4.各级领导班子要坚持做到:()

    ①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

    ②集体讨论、民主集中、会议决定、分头实施

    ③集体领导、果断决策、实事求是、会议决定

    ④集体决策、个别酝酿、实事求是、会议决定

    5.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关键是:()

    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②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

    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④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6.中央最近明确提出,领导干部要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着重解决的问题是:()

    ①坚持共产主义信念,同党中央保持思想政治一致,增强复杂形势下承受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密切联系群众,反腐倡廉;

    ②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信念,同党中央保持思想政治一致,增强复杂形势下承受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密切联系群众,反腐倡廉;

    ③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同党中央保持思想政治一致,增强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密切联系群众,反腐倡廉;

    ④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信念,同党中央保持思想政治一致,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提高政治敏锐力和鉴别力。

    7.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

    ①坚持社会主义

    ②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③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④坚持党的领导

    8.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的主体是:()

    ①政府

    ②科研机构

    ③企业

    ④大学

    9.有效的控制一般采用的控制方法:()

    ①预先控制、现场控制、及时控制

    ②预先控制、瞬间控制、反馈控制

    ③计划控制、零基控制、反馈控制

    ④预先控制、现场控制、反馈控制

    10.我国制定和实施的第一个高技术研究和发展计划是:()

    ①火炬计划

    ②星火计划

    ③863计划

    ④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11.群体中最不易解决的冲突是:()

    ①信息沟通不灵造成的冲突;

    ②认识不同造成的冲突;

    ③本位利益不同造成的冲突;

    ④价值观不同造成的冲突。

    12.群体规范可能会压制成员的创造性,这表明它具有:()

    ①维系群体作用

    ②行为定向作用

    ③认知标准作用

    ④惰性作用

    13.为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最直接的组织变革方法是:()

    ①从组织机构改革入手

    ②从技术改革入手

    ③从管理改革入手

    ④从人的因素入手

    14.下列行政公文的标题,文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①国家教委、劳动人事部关于进一步办好学校劳动服务公司的意见;

    ②国家科委关于高级专家离退休问题的几点说明;

    ③××市人民政府第七届第七次常务会会议纪要;

    ④关于我地区副厅级干部赴粤考察所需经费的报告。

    15.对联合行文的公文加盖印章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①联合下发的公文,联合发文机关均应加盖印章;

    ②联合上报的非法规性公文,由主办机关加盖印章;

    ③联合行文不管其行文方向如何的,只盖主办机关印章;

    16.同时为党政机关所使用的法定公文文种是:()

    ①决定指示通知报告公报

    ②批复函请示报告指示

    ③命令指示决议议案通报

    ④条例通知通报公文通告

    17.最早引进西方资本主义机器工业、迈开中国早期工业化第一步的经济改革运动是:()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运动

    ③辛亥革命

    ④护国运动18.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属于近代中国早期现代化探索历程中的:()

    ①器物层次的变革

    ②制度层次的变革

    ⑧文化层次的变革

    ④经济层次的变革

    19.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与总政策是:()

    ①“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②“逐步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工业、农业、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③“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的国家”;

    ④“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20.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①社会主义的政治法律观点

    ②共产主义的道德和理想

    ③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

    ④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21.阶级作为一个社会现象是一个()

    ①政治范畴

    ②经济范畴

    ③思想范畴

    ④文化范畴

    22.领导班子结构科学化的基本标志有()

    ①稳定性

    ②高效性

    ③整体性

    ④互补性

    ⑤适应性

    23.在我国传统工作法中,经常使用而且简单易行、可靠有效的调查方法是:()

    ①解剖麻雀的方法

    ②开诸葛亮会的方法

    ⑧蹲点、种试验田的方法

    ④谈心、交心的方法

    24.武汉市财政局对全市的财政收入所实行的监督属于:()

    ①主管监督

    ②一般监督

    ⑧职能监督

    ④专门监督

    25.政府机关的主要任务就是协调:()

    ①所属部门之间的行政事务

    ②工作人员之间的相互关系

    ③与外单位的关系

    ④与上级部门的关系

    26.我国各级政府的科委之间的关系是()

    ①垂直领导关系

    ②双重领导关系

    ③相互制约关系

    ④业务指导关系

    27.在中国,特别行政区的性质是:()

    ①独立的政治实体

    ②专属经济特区

    ③依法定程序而设立的享有高度自治权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④永久性行政区

    28.我国政府机构拥有的行政权力来源于:()

    ①上级领导人的委任。

    ②同级人民代表大会

    ③上级政府的授予

    ④行政法规

    29.建国以来,我国行政管理中出现的“以钢为纲”,“以粮为纲”的决策,违背了现代行政管理科学技术方法的()

    ①目标管理法

    ②科学预测法

    ⑧民意测验法

    ④系统法

    30.确定政府职能的主要依据是:()

    ①行政权力

    ②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⑧完成政府任务实施计划的需要

    ④贯彻行政领导人的意图31.一般认为,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础和表征是:()

    ①职位分类制度

    ②公开平等的竞争性考试

    ⑧职务的稳定性

    ④有比较优厚的报酬

    32.我国实施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是:()

    ①保证劳动者的充分就业

    ②使劳动者老有所养

    ③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④实现共同富裕

    33.行政优先权是指行政机关行使职权时,依法享有的种种优先资格。例如:()

    ①获得社会协助权

    ②作为债权人时的优先受偿权

    ③依法实施行政强制权

    ④进行行政处罚权

    34.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机关中,()

    有权制定行政法规。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

    ②省级人大

    ⑧国务院各部委

    ④国务院

    35.若发现已生效的行政执法或不当,则()。

    ①原行政机关无权废止

    ②只有行政权力机关有权撤销

    ③原行政机关或上级行政机关有权撤销

    ④相对一方当事人有权变更

    36.行政诉讼的被告是:()

    ①公务员

    ②行政机关

    ③法人或其他组织

    ④公民

    37.我国人民法院实行()

    ①四级二审终审制

    ②三级两审终审制

    ③三级一审终审制

    ④四级三审终审制

    38.利用外资经济的客观基础在于:()

    ①弥补建设资金不足

    ②国际分工的客观要求

    ⑧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

    ④弥补技术与管理的落后

    39.一国外汇率上升,则有利于其产品()

    ①出口

    ②进口

    ③结构调整

    ④出口与进口

    40.我国国际储备主要由()组成。

    ①特别提款权

    ②货币基金

    ③外汇

    ④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

    41.主要通过对会员国提供短期信用来减缓国际收支危机,维持汇率稳定是()基本宗旨。

    ①世界银行

    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③亚洲开发银行

    ④国际开发协会

    42.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的、最主要的项目是:()

    ①资本项目

    ②贸易项目

    ③平衡项目

    ④经常项目:

    43.中央银行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是:()

    ①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利率与超额存款准备金率

    ②再贴现率与公开市场业务

    ③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与再贴现率

    ④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44.我国现行税制的主体是:()

    ①所得税

    ②增值税

    ③营业税

    ④消费税

    45.当前我国利用外资的首选方式是:()

    ①直接投资

    ②间接投资

    ⑧短期投资

    ④证券投资

    46.为确保今年GDP增长,最主要的宏观调控手段政策是:()

    ①财政政策

    ②产业政策

    ③货币政策

    ④汇率政策

    47.现代市场体系的三大支柱是:()

    ①劳动力市场、商品市场、金融市场

    ②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证券市场

    ③商品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

    ④技术市场、信息市场、货币市场

    48.当前宏观经济供求失衡的主要症结在于:()

    ①供给过剩

    ②结构失调

    ③需求不足

    ④物价下降

    49.产业政策的核心是:()

    ①产业组织政策

    ②产业分配政策

    ③产业布局政策

    ④产业结构政策

    50.国际金融组织对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各类贷款中最优惠的贷款由:()

    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

    ②世界银行提供

    ③国际开发协会提供

    ④国际金融公司提供

    51.日元汇率大幅下降,较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

    ①大

    ②小

    ③等同

    ④难以确定

    52.1998年1~8月份,我市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

    1.18%

    2.11.3%

    3.12.5%15%

    4.8%12%

    5.3%。

    地厅(局)级公务员职位要求及素质现状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山东省人事厅山东行政学院根据人事部办公厅和国家行政学院办公厅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国家公务员任职培训需求调研的通知》(人办发[1997]97号)精神,我省承担了“地厅(局)级公务员职位要求及素质现状调查分析”调研课题。课题组由省人事厅和山东行政学院联合组成,共7人。

    省人事厅一名副厅长和山东行政学院一名分管公务员培训的副院长任课题组负责人。省人事厅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先后两次下发了关于开展这项调查工作的文件,从而得到了省直有关部门和各地市的支持,保证了调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调查采取问卷为主的形式。在问卷设计过程中,我们以总课题研究宗旨为出发点,为保证调研资料的广泛性和客观性,分别从地厅(局)级公务员和处级公务员两个角度,设计了两份问卷,向全省地厅(局)级公务员和部分处级公务员进行调查。两份问卷共设计了37个问题,190个项目,主要内容是:

    (1)地厅(局)级公务员的素质现状,包括政治素质、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等;

    (2)地厅(局)级公务员的职位要求,包括基本职能要求、能力要求和专业知识要求等;

    (3)地厅(局)级公务员职位工作中的难点问题。

    我们共发放问卷1550份,其中向地厅(局)级公务员发放550份,收回366份,有效回收率达66.55%;向处级公务员发放1000份,收回726份,有效回收率达72.6%。由回收率看出被调查对象对调查的高度认真负责态度和对公务员培训的关心;同时也反映出本次调查结果具有较高的质量和参考价值。

    本次被调查对象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具体分布是:省直部门的地厅(局)级公务员264人,占实有人数的60.27%;市地厅(局)级公务员112人,占实有人数的91.07%;处级公务员1000人,占实有人数的35%。现将调查问卷的计算机处理结果和我们的研究分析整理如下。

    一、对地厅(局)级公务员素质现状的基本评估

    地厅(局)级公务员的素质是指其应具有的各种生理的、心理的和外部形态方面比较稳定的特点,即他们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实施公职活动时所应具有的政治、道德、知识、能力、观念、气质、心理、体质等诸方面素养的总和。这类公务员的素质是由政府行政管理功能所要求的,是实施政府行政领导工作的基本条件。他们素质的高低是发挥政府系统管理功能作用的关键因素。其素质的优劣,也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关系到党和国家整个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显然,要搞好素质培训,进行素质现状调查是一项十分必要的基础工作。为此,我们在问卷中,着重就地厅(局)级公务员的政治素质,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等几个方面,设计了15个问题,72个选择项。分析调查问卷对这些项目的选择结果,我们可得出如下评估意见。

    (一)政治素质基本上是好的,但某些问题应该引起重视政治素质是公务员诸素质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不仅决定着公务员个人能力的释放和发展,也决定着公务员进行公务活动时把握方向的水平。因此,地厅(局)级公务员的政治素质状况,成为我们首先关注的一个问题。问卷通过对地厅(局)级公务员的世界观、政治方向、党性原则、公仆精神、道德情操等要素的综合评价来反映这一素质的现状,基本估价情况由表1、表2显示如下。

    以上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地厅(局)级公务员的政治素质是好的和比较好的。比较两份问卷可以发现,处级公务员对地厅(局)级公务员的评价与地厅(局)级公务员自身的评价有一定差距,这反映出地厅(局)级公务员回答问卷时自身的心理影响,从而显现了地厅(局)级公务员的自我认知水平与局外人客观评价间的差距。值得注意的是,还有20%左右的被调查者认为地厅(局)级公务员的服务意识不强、与党的方针政策不能保持一致,以及腐败现象较严重,等等。因此,提高地厅(局)级公务员政治素质的任务仍然是艰巨的。从公务员培训角度看,对地厅(局)级公务员培训,除了在马列主义理论和道德规范、法律意识等方面的强化训练外,应使他们更多地通过研究社会变革及高速发展的实践中的深层次问题提高其政治思想水平。

    (二)知识结构基本合理,但有待进一步优化在现代科学高速发展的时代,要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国家公务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文化知识素质和合理的知识结构,才能适应政府行政管理工作的需要。并且,职位越高,对担当该职位的公务员的知识素质要求就越高。知识素质对地厅(局)级公务员来说是一项基本素质,其构成主要有马列主义和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现代管理科学所涉及的学科知识、业务知识等4个方面。对此,我们以调查问卷中设计的5个问题、27个选择项来反映其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地厅(局)级公务员的知识素质状况是好的。当然,由于被调查对象的水平不一,掌握标准有异,对知识素质各要素的评估结果必然有一定差距。经分析认为,调查结果大体上是能够反映实际情况的。不可忽视的是,这一层次的公务员对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精通的人数偏少;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熟悉的还不到一半,精通的则只有4.3%,这是影响我国建立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因素。显然,这一调查结果对我们今后的公务员培训具有重要意义。

    (三)能力素质基本适应需要,但潜能的开发有待深入能力素质是公务员素质的主要内容。具备较全面的行政能力,是胜任繁重的领导、管理工作所必需的。对于地厅(局)级公务员能力素质的调查,有关地厅(局)级公务员自我评估我们设计了管理才能和自我完善方面的创造才能等两个问题,12个选择项,并分别界定选项自定和至少选两项。

    调查结果表明,地厅(局)级公务员中绝大多数对自己的组织指挥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知人善任能力和决策能力是比较自信的,但对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则感欠缺。

    二、地厅(局)级公务员职位要求及难点问题分析

    (一)职位对地厅(局)级公务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地厅(局)级公务员是公务员队伍的中坚力量,是驾驭一个地区或一个行业的战略性人才,其职位要求较高。我们在问卷中设计了7个问题,43个选择项,就地厅(局)级公务员的基本职能、能力要求、知识结构要求、需提高的意识和管理策略水平等进行了调查。

    1.工作职能的多重性,要求

    地厅(局)级公务员高能力的综合性地厅(局)级公务员活动的宏观性、战略性决定了他们的职能的多重性。问卷对5个职能要素(参与决策、决策、组织协调、执行、监督)的调查结果显示,地厅(局)级公务员认为其最重要的职能依次是:组织协调(79.7%)、决策(57.3%)、参与决策(53.5%)、执行(46.4%)、监督(42%)。

    履行工作职能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领导者能力的大小。地厅(局)级公务员主要应具备哪些能力,他们的回答依次是:科学决策能力(90.1%)、知人善任的用人能力(83%)、组织协调能力(81.4%)、开拓创新能力(62.8%)、观察思考能力(60.1%)。另外,语言表达能力、公关协调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分别是10.3%、9.8%和8.2%。处级公务员认为地厅(局)级公务员急需提高的能力依次是:科学决策能力(97.93%)、开拓创新能力(83.4%)、组织指挥能力(67.63%)、人力资源开发能力(50.21%),而信息反映和运用能力、公关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和表达能力分别是:

    41.49%、23.65%、20.75%和12.45%。

    从领导工作上看,科学决策、组织指挥和知人善任是领导者的基本职责,而开拓创新能力则是领导者的事业能否兴旺发达的关键。

    可见,地厅(局)级公务员和处级公务员对地厅(局)级公务员职位所需能力均把握住了核心内容。当然,领导者的才能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而又极其复杂的综合概念,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必然要受到其他多项内在要素及相关要素的制约和影响。因此,领导能力的提高是多途径的,主要有三:一是通过实践;二是通过学习;三是通过竞争和自我否定。如何使地厅(局)级公务员通过培训提高能力、增长才干,是公务员培训的核心问题,也是这次调查的意义所在。

    2.知识构成的主体原则,决定了地厅(局)级公务员的基本知识结构知识的海洋浩如烟海,任何一个领导者都不可能也无必要穷尽所有的知识,只能是根据其岗位职能和工作目标的需要,来摄取相应知识,构筑自身的知识结构。

    调查结果还显示出:第一,在市地政府部门工作和在省直部门工作的地厅(局)级公务员的知识需求不同。前者求“通才”,后者求“专才”。第二,对新科技知识需求不够迫切,说明有的领导同志的工作方式仍驻留在经验型上,未向科学型转向,对信息敏捷反应和扩展、引伸的能力不足。究其原因,一般是文化基础较差,或者年龄偏大。

    3.适应时势,需增强新的意识我们正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要适应时代的变革,必须不断更新观念,才能适应时势,开拓前进。全新的观念对时代变革、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能动作用。因此,每个公务员都应不断更新观念。而领导者处在社会中的主导地位,更新观念、增强新意识尤为重要,这是时代的需要、社会的需要,也是下属的需要。

    对处级公务员的调研结果,反映出他们关注这一问题。绝大多数人认为地厅(局)级公务员必须进一步提高廉政意识(74.69%)和依法行政意识(63.49%);多数人(59.75%)认为是服务意识;近一半人(45.23%)认为是人才意识。这一调查结果反映出地厅(局)级公务员必须强化这些意识,才能适应新形势对其职位的要求。

    4.提高效能,需掌握有效的管理策略一位称职的领导必须是一个好的管理者,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因其履行的职能不尽相同而扮演着多种角色,其管理策略也有所差异。

    在问卷中我们列举了8项需进一步掌握的管理策略,要求按重要性任选4项。调查结果依次是:知人善任(88.38%)、竞争机制(70.12%)、职责分明(69.29%)、整体效能(63.49%、目标明确(48.55%)、多途激励(29.88%)、巧于控制(16.18%)。

    不难看出,处级公务员希望地厅(局)级公务员提高其管理策略的集中授向为:知人善任,合理用人,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以成为一位受人尊敬的领导。

    (二)地厅(局)级公务员的工作难度客观存在

    1.目标管理实施艰难目标管理既为地厅(局)级公务员创造了施展才能、提高自主处理问题能力的条件,也赋予了他们明确、具体的目标责任。就是说,自主权大了,肩负的责任也大了,工作难度随之而来。目标管理中常遇到的难题是什么?调查问卷中68.8%的人认为是目标实施过程的管理;58.4%的人认为是制定实现目标的对策措施;另有42%和27.8%的人认为是确定目标和目标的考评与总结。究其原因,我们认为:目标实施过程的管理与制定实现目标的对策措施,涉及到内部各种资源的分配和各类人员的调配、使用和协调,涉及到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的改革,涉及到责、权、利三者关系的处理,涉及到体制改革问题等等。可以说目标管理的实旋会受到社会环境、内部条件、现有政府管理规章、传统观念等的制约,还会受到既得利益者和因循守旧者的激烈反对。因而工作难度很大,甚至举步维艰。

    2.人际关系棘手带来工作障碍问卷中设计了最难处理的人际关系是什么?要求按难易程度排序,80.3%的人回答是同级间的关系;69.4%的人认为是同上级的关系;54.6%和54.1%的人认为是对外关系和对内关系;另有32.2%的人认为是同下级的关系。调查结果表明,处理好同级间的关系是一个较大的难题。探讨问题的原因可以是多方面的。虽具体情况不同,表现形式各异,皆会影响群体的凝聚力、领导者的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

    3.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感到力不从心一位高明的领导者要有“月晕而识风,础润而知雨”的眼光。地厅(局)级公务员在运筹决策、安排计划之前,需要正确估计形势,知晓事情发展规律,预示事情发展前景,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做到这一点,既取决于领导者自身的素质,也受制于管理制度。问卷中设计了“对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感到力不从心的原因”,结果有52.4%的人感到信息不灵,43.1%和41.5%的人认为是知识面偏窄和理论功底较浅薄;另有少数人认为是缺乏预测技术(21.8%)、缺乏专业知识(16.3%)和观念陈旧(13.6%)。这些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领导者的视野和开展工作的灵活性,特别是在生产高度社会化、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社会环境、工作环境瞬息万变,如缺乏敏锐的眼光,难以做到审时度势。

    4.“人治观念”作怪,依法行政举步维艰问卷中设计了“最难处理的依法行政问题”,要求至少排两项,结果有84.7%的人认为是“人治观念”作怪;61.2%的人认为是对政府行政行为的监督与约束;另有39.8%和30.6%的人认为是改革与依法行政的关系和政府对市场运行的法律调控。“人治观念”作怪成为依法行政的主要障碍,这有着深远的传统观念的影响和复杂的现实原因,其中法制观念的淡薄和长官意志的存在,使依法行政难以取得实际成效。

    综合评述与对策建议

    (一)地厅(局)级公务员的基本素质是好的,但与新形势下职位要求仍有差距综合地厅(局)级公务员素质现状和职位要求调查结果,反映出我国公务员制度实施以来,公务员培训工作已初步走上正轨。首先,调研工作的广泛开展,说明培训工作已开始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其次,被调查对象能比较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反映出他们对培训工作的关注和期望;第三,广大地厅(局)级公务员已认识到其现有素质与新形势下职位要求尚有差距,特别是按照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建立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基本要求,在多个方面需要转变和提高。

    调查结果和座谈中也反映出。

    (1)仍有部分地厅(局)级公务员服务意识不强,行政权力行使不当,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腐败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还相当严重。这种状况显然与建设政治过硬、道德高尚的公务员队伍的要求以及人民对地厅(局)级公务员的期望相距甚远。

    (2)从现有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方面看,适应时代的要求,地厅(局)级公务员仍需在知识更新和实践能力上下功夫。

    (3)针对地厅(局)级公务员职位工作中的难点问题,解惑脱困的重点亦应准确定位。因此,提高地厅(局)级公务员的整体素质,培训任务相当艰巨。

    (二)政府面临新形势,使公务员培训需求日益增高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现实和人的观念将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政府必须正确对待和处理由此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这将对政府工作产生重大影响。

    1.为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引导变革的健康发展,政府工作职能应作相应的转变,机构也应进行改革,工作效率必须提高,管理模式和方式方法都要改革创新。政府管理的这种变革,需要国家公务员的知识不断更新、能力不断提高、改革意识不断增强。

    2.公众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完全依赖于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主要是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和提供高质量、多样化、全方位服务。一方面,政府的一切行政行为都必须反映人民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另一方面,国家应不断完善法律法规。政府要依法治理社会,使社会和人民在既定的规则和秩序中生存和发展。

    3.公务员自身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受信息时代的影响,公务员的价值观也随之转变。他们希望有更多的展示自己才华和能力的机会,求知欲和创造欲增强,希望取得更多成就,充分实现自我价值,需要领导者提供支持和帮助。适应这些变化,政府要有能够胜任政府管理的高质量的管理人员队伍。自然,建设这样一支队伍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培训。

    (三)根据地厅(局)级公务员职位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内容地厅(局)级公务员区别于一般公务员的基本职位特点是职能上的宏观性和战略性。根据地厅(局)级公务员的这一职位特点,对其培训内容的设计要突出如下特色:

    (1)注重选择国家发展的战略问题进行研究,培养地厅(局)级公务员树立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战略意识。培养其预见未来,择优决策的能力。

    (2)注重选择国家发展的现实问题,诸如经济增长、人口、环境、就业、社会保障、人力资源开发等问题,进行政策性的研讨,同时强调把研究的结果应用到工作实践中去。

    (3)不断开设以知识更新为内容的课程,促进其知识结构的优化和思想观念的更新,培养他们的快速应变能力,以适应迅速变化的社会环境、政府工作和科技、经济发展的需要。

    (4)注重地厅(局)级公务员的能力开发,特别是创新和竞争能力的开发,使他们在有限的培训时间内提炼、分享实际的工作经验,掌握开发潜能的方法,提高自我认识和发展的信心,确定提高自我的远大目标。

    (5)加强地厅(局)级公务员的心理健康训练,使他们在社会变革的压力下,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冷静、敏锐的判断力,坚强的意志,稳定的心态,积极的进取精神和敬业精神,以激发其创造性,提高工作效能,完成组织目标。

    (四)从提高行政管理能力出发,抓好主导课程培训公务员培训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公务员从事政府管理的能力。从这点出发,地厅(局)级公务员培训的着力点应放在如下两类课程的训练上。

    1.加强政策研究课程其理由是:(1)政策非常重要。毛泽东同志说过,“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在现代社会中,政策是政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的路线而制定的行为准则,是管理社会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国家政策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发展。

    (2)政策的制定难度很大。社会是纷繁复杂的,新情况新矛盾层出不穷,需要及时制定相应的政策予以解决,在大变革的时代更是如此。任何问题的发生都不是孤立的,问题的解决都涉及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蕴含着大量的矛盾和难题,需要收集大量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研究,逐步寻找问题的实质和核心,掌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紧紧把握住“牛鼻子”,制定出使问题迎刃而解的科学正确的政策。

    (3)政策的执行并非易事。政策若不对头,必然是一团糟,政策对头若执行不好,同样会一团糟。把好“经”念歪,闹出大乱子的事也是时有发生的。其原因大致有:不研究政策,对政策一知半解,甚至根本不理解;机械地执行上级制定的政策,不善于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执行政策;指导思想不对头,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因此,领导者执行好政策也是要动脑筋、想办法、下苦功的。由此可见,政策研究是地厅(局)级公务员培训中的必修课,而且应当强化训练。

    政策研究课程主要是针对国家、地方的战略目标,研究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中的问题,它的核心课程涉及的学科内容主要有:经济学类,包括经济学原理、统计学、计量经济方法等;公共政策类包括:公共政策原理、公共政策分析、公共政策制订等;管理学类包括决策学、管理学、运筹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等;组织行为学类包括:心理学、组织行为学、公共关系等。

    2.领导课程这一课程的设计目标是使地厅(局)级公务员通过学习,培养自己的领导风格,提高管理能力,以便最有效地发挥组织内部每一个人的潜力,达到组织管理的目标。这类课程的知识基础主要是:公共行政学、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等。这类课程的教学要采用大量的案例教学和模拟、讨论、角色扮演等方法,使培训对象在有限的培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挖掘出自己的潜力,把在工作实践中的经验进行系统整理和升华。领导课程的特点是培训时间短、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根据培训对象岗位的需要,对课程进行灵活组合,形成模块,以达到最佳培训效果。

    子课题领导小组成员:

    杨照亮(山东省人事厅副厅长)邢宪学(山东行政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于忠超(山东省人事厅培训处副处长)翟桂珍(山东行政学院公务员培训部主任、副研究员)

    子课题负责人:邢宪学

    主要参加者:翟桂珍,司家军,刘士竹,石炜,1998年10月

    附件一地厅(局)级公务员职位要求及素质现状调查问卷

    填表说明

    (1)凡是符合您的情况和想法的项目请在“——”上划“√”或填写答案序号。

    (2)如有另外想法愿意反映给我们,可以附上。

    1.您的工作单位是:

    ①省直部门____②市地政府(行署)____

    2.您认为地厅(局)级领导的具体职能是:

    ①参与决策____②决策____③组织协调____④执行____⑤监督____

    3.您认为运筹决策的几个环节中最重要的是:(按重要性排序,至少排三项)①掌握信息____②坚持原则____③拍板____④健全决策体制____⑤集思广义一⑥优化心理,排除干扰——

    4.您认为目标管理中常遇到的难题是:(选两项)①确定目标一②制定实现目标的对策措施____③目标实施过程的管理____④目标的考评与总结——

    5您认为组织和用人管理中最棘手的问题是:(按难易程度排序,至少排三项)①分工____②权责划分____⑧分权程度____④人员能力____⑤人员前途____⑥权力结构

    6.您认为最难处理的人际关系是:(按难易程度排序,至少排三项)①同上级的关系____②同级间的关系____⑧同下级的关系____④对外关系____⑤对内关系

    7.您认为最难处理的依法行政问题是:(至少排两项)①改革与依法行政的关系____②政府对市场运行的法律调控____③对政府行政行为的监督与约束____④“人治观念”作怪____

    8.您认为工作中是否需要经常想出独特有效的办法解决问题(选一项)①____经常需要②____偶尔需要⑧不需要____

    9.您认为地厅(局)级领导应具备的以下能力中最重要的是:

    (选四项)①观察思考能力____②科学决策能力____③组织指挥能力____④知人善任的用人能力____⑤公关协调能力____⑥快速应变能力____⑦开拓创新能力____⑧语言表达能力

    10.您在自我完善能力方面的创造才能主要是:(至少选两项)①自学能力____②自省能力____③自控能力____④合理支配时间____

    11.您的管理才能主要是:(任选)①分析判断____②决策____③组织指挥____④沟通协调——⑤应变____⑥知人善任____⑦口头与文字表达____⑧专业技术一

    12.您认为地厅(局)级公务员所需知识结构是:

    很有必要(A);有必要(B);一般(C);没有必要(D)请在每一选项后“一”上填写相应的字母。

    ①科学文化知识

    ②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____

    ③政策法规知识____

    ④领导科学____

    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____

    ⑥新科学知识插____

    ⑦心理学____

    ⑧社会交往知识____

    ⑨社会知识____

    ⑩行业知识____

    13.您对马克思主义及邓小平基本理论(选一项)

    ①精通____

    ②熟悉____

    ③一般了解____

    14.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选一项)

    ①精通____

    ②熟悉____

    ③一般了解____

    15.您对本部门的专业知识(选一项)

    ①精通____

    ②掌握____

    ③一般了解_____

    16.您对现代管理科学所涉及的学科知识最精通或熟悉的是:

    (任选)

    ①领导科学____

    ②行政管理学——

    ③社会学____

    ④心理学——

    ⑤信息论____

    ⑥控制论——

    ⑦系统论____

    ⑧电子计算机技术____

    17.您对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感到力不从心的原因是:(选项自定)

    ①理论功底较浅薄——

    ②知识面偏窄——

    ③信息不灵一

    ④缺乏预测技术一

    ⑤缺乏专业知识一

    ⑥观念陈旧一

    18.您认为地厅(局)级领导中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占(选一项)

    ①多数——

    ②一半

    ③少数

    19.您认为地厅(局)级领导中竞争意识较强的占(选一项)

    ①多数

    ②一半

    ③少数

    20.您认为地厅(局)级领导中根据本地区、部门情况创造性执行上级方针政策的占(选一项)

    ①多数

    ②一半

    ③少数

    21.您认为地厅(局)级领导中行政权力行使不当的占(选一项)

    ①多数

    ②一半

    ③少数

    ④没有

    22.您认为地厅(局)级领导在执行中央政策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

    ①严重

    ②较严重

    ③不严重一

    ④没有

    23.您认为地厅(局)级领导中的腐败现象(选一项)

    ①严重

    ②较严重

    ⑧不严重一

    ④没有

    24.您认为腐败的主要原因是:(任选)

    ①腐化堕落思想意识的侵蚀

    ②思想修养差

    ⑧制度不健全____

    ④执法不严

    ⑤工资低

    25.您认为地厅(局)级领导中行为不够规范的占

    ①多数

    ②一半一

    ⑧少数

    26.您所在的部门、市地制定了哪些对优秀人才的优厚政策、制度等

    ①重奖

    ②提拔

    ③再培养

    ④住房

    ⑤其他附件二处级公务员对地厅(局)级公务员职位要求及素质现状调查问卷填表说明

    (1)凡是符合您的情况和想法的项目请在“一”上划“√”或填写答案序号。

    (2)如有另外想法愿意反映给我们,请附上。

    1.您认为地厅(局)级公务员需要进一步提高的意识是:(按重要性任选四项)①服务意识____②市场意识____③廉政意识____④科学意识____⑤依法行政意识____⑥创新意识____⑦人才意识____⑧观念更新意识____⑨艰苦奋斗意识____

    2.您所了解的地厅(局)级公务员的知识结构组成情况是:

    (1)基础知识(包括科学文化知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政策法规知识等)①广博____②扎实____③一般____

    (2)领导工作专业知识(包括领导科学、现代管理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①通达____②全面____③一般

    (3)本部门工作业务知识①精深____②熟练____③一般

    3.您认为地厅(局)级公务员急需提高的能力是:(按重要性任选四项)①科学决策能力____②应变能力____③人力资源开发能力____④公关协调能力⑤信息反映和运用能力____⑥开拓创新能力____⑦组织指挥能力____⑧表达能力

    4.您认为地厅(局)级公务员急需履行和提高的道德规范是:

    (按重要性排序)①忠于职守,一心为公②实事求是,秉公执政⑧艰苦奋斗,廉洁奉公④以身作则,遵纪守法5.您所在的部门、市地对优秀人才的优厚政策、制度是:

    ①重奖②提拔⑧再培养④住房⑤其他

    6.您认为地厅(局)级公务员需进一步掌握的管理策略是:(按重要性任选四项)①职责分明②知人善任③目标明确④多途激励⑤整体效能⑥竞争机制⑦巧于控制⑧其他

    7.您认为地厅(局)级领导中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占:

    ①多数②一半____③少数

    8.您认为地厅(局)级领导中根据本地区、部门情况创造性执行上级方针政策的占:

    ①多数____②一半____③少数

    9.您认为地厅(局)级领导中行政权力行使不当的占:

    ①多数____②一半____③少数____④没有____

    10.您认为地厅(局)级领导中的腐败现象:

    ①严重②较严重⑧不严重。④没有——

    11.您认为加强廉政建设的主要措施是:(按重要性任选四项)①加强思想道德修养____②健全法规和制度____⑧加强监督、检查____④强化打击力度____⑤严格执法____⑥其他____

    地厅(局)级公务员素质与能力的现状评价及基本要求

    黑龙江行政学院黑龙江省行政学院是培训全省国家公务员的重要基地。近两年来,学院在公务员初任培训、任职培训和更新知识培训方面已有了长足的进展。到目前为止,已举办三期省直机关国家公务员初任培训班,两期县(市)、区长培训班,一期党的十五大文献师资培训班,14期省政府直属机关处级公务员任职培训班,累计培训总数为1413人。此外,我们对省直属机关各部、委、办、厅、局公务员进行了更新知识培训,科目是宏观经济管理。两年来的培训教育工作启示我们,搞好公务员培训是对公务员队伍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国家行政管理干部队伍的重要途径。

    最近几年,江泽民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反复强调和论述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特别是领导干部素质的重要性。从这个意义出发,我们在对处级公务员进行培训的同时,对地厅(局)级公务员必须具备的素质与能力问题予以了高度重视,并从1998年3月份起,在处级公务员培训班中进行了综合问卷调查。其综合问卷调查表如下:

    对综合问卷调查统计表,我们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从大量的个别结论中抽象出一般性的结论。为防止以偏概全,我们又通过开座谈会、走访等形式,对地厅(局)级公务员素质与能力现状评价,以及必须具备的素质与能力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最后得出以下结论。

    一、对地厅(局)级公务员素质与能力的现状评价

    对地厅(局)级公务员的素质与能力的评价,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既不能简单地肯定一切,又不能简单地否定一切。下面,我们先看一下综合问卷调查表的统计结果:

    显而易见,从总体上说,地厅(局)级公务员的素质与能力是比较好的,因为有90%的地厅(局)级公务员是称职的、合格的。他们主要优点是: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上能够想大事,抓大事,有一定的决策水平和领导能力;能够严格要求自己,组织观念比较强,工作作风比较扎实。因此,他们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支有战斗力的公务员队伍。

    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还有10%的地厅(局)级公务员,其素质与能力远远落后于时代的要求,属于不合格的地厅(局)级干部。

    他们的主要缺点是:由于素质不高,能力较弱,因而在政治上缺乏使命感责任感;在激烈的竞争面前,缺乏危机感紧迫感;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不清醒,立场不坚定,有时表现为随波逐流,不敢向不良现象作斗争,做事不敢坚持原则;有的表现为形式上忙忙碌碌,实际上却庸庸碌碌、碌碌无为;深入基层搞调查表现为走马观花,浅尝辄止,不愿意动脑子,整天热衷于拉关系走门子,有的甚至以权谋私,其负面影响很大。因此,处级干部才给他们投了不信任票、不赞成票、不合格票。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如果这部分地厅(局)级干部不尽快提高自己的素质与能力,不改变自己的一些做法,不但难以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的需要,而且还会影响甚至阻碍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顺利发展。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除了这部分地厅(局)级公务员本身的素质能力较差外,主要是这部分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出了问题,他们不能正确对待人民所赋予的权力,“宗旨”观念和“公仆”意识淡化了,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他们却盲目追求资本主义社会的那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这是非常可怕和危险的倾向。我们的组织部门、人事部门、培训部门的同志,必须要高度的重视。

    二、地厅(局)级公务员必须具备的素质

    在一个省里,地厅(局)级公务员属于在省委、省政府等直接领导下的某一条战线的最高层领导,因而对其素质要求就更高、更全面。为了搞清楚地厅(局)级公务员必须具备的素质,我们在处级公务员培训班中进行了摸底调查,其统计结果是:

    根据统计结果,结合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有关论述,我们认为,地厅(局)级公务员必须具备以下素质。

    (一)政治素质江泽民总书记早就指出:“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这里所说的政治,就是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具备政治素质,它包括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等基本内容。

    1.政治方向

    政治方向是处理工作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目标和指导思想。政治方向正确与否,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是检验地厅(局)级公务员的根本标志。在我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向,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

    1

    3.政治观点

    政治观点是指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所坚持的基本看法,它体现出一个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当前,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地厅(局)级公务员必须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学习和掌握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始终坚持用邓小平理论——这个“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处理问题。

    4.政治纪律

    政治纪律最基本的就是一定要遵守党章、按党章的规定去做,要带头遵纪守法。它要求广大地厅(局)级公务员必须自觉地维护中央权威,在思想上政治上同中央保持一致,保证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顺利贯彻执行。

    5.政治鉴别力

    政治鉴别力就是指在政治上识别大是大非的能力。如果没有政治鉴别力,那么,就很容易在复杂的斗争中迷失方向,在重大问题上是非不辨,美丑不分。因此,地厅(局)级公务员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要具备政治鉴别力,对一切违背党的宗旨和政治纪律的歪风邪气要给予坚决抵制。

    6.政治敏锐性

    政治敏锐性是指要有见微知著的洞察力及快速的反应能力,特别是要有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我们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经济,但必须有政治保证,不讲政治、不讲政治纪律,没有政治敏锐性是不行的。那种只埋头经济工作,不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倾向是错误的。具备政治敏锐性,就要不断提高工作的科学预见性、超前性,并凭借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及时地发现问题和果断地处理问题,把隐患消灭在萌芽时期,使新生事物能及时破土而出。否则,就会贻误时机,追悔莫及。

    总之,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这六个方面是构成政治素质的整体要素。其中,政治方向是第一位的、是根本的,政治立场是政治方向的基础,政治观点是政治方向、政治立场的理论表现,政治纪律是坚持政治方向、政治立场的重要保证,而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是政治方向、政治立场的内在要求。

    (二)道德品质素质

    道德是一定社会的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社会生活及行为准则规范。品质是人们在行为作风上所表现的有关道德的思想、认识和品行。

    道德品质具有时代性、阶级性。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道德规范和要求。无产阶级道德品质的本质特征是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利益而奋斗。不同的时代道德品质的内容也有不同的特色。

    在我国,地厅(局)级公务员应具有人类最崇高的道德品质,并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身体力行,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这种道德品质有如下基本要求。

    1.大公无私的高尚情操

    作为地厅(局)级公务员,首先就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那种“毫无自私自利之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吃苦在群众前面,享受在群众后面,处处事事首先想着党和人民的利益,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

    当个人利益与党和人民的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应毫不犹豫地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允许损害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更不允许假公济私,以权谋私。要廉洁自律,拒腐防变。

    2.端庄正派的良好作风

    地厅(局)级公务员作为政府官员,应该十分注意自己的形象,其行为应该端庄正派。要带头树立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的新道德、新风尚,同一切低级庸俗的思想和行为作不疲倦的斗争。提倡共产主义思想道德,同时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发扬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要培养良好的风度,注意维护国格、人格。

    3.民主谦逊的优良品质

    作为地厅(局)级公务员,要遇事走群众路线,多同群众商量,虚心听取专家意见,善于集思广益,切忌主观臆断。要平等待人,平易近人。不要专横跋扈,动辄教训别人。对上不吹不拍,对下不欺不压。要不断加强自我改造,不居功,不自傲,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要面向实际,面向基层,面向群众,主动热情地为基层服务,为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排忧解难,多办实事。要虚心向群众学习,树立实践的观点,群众的观点,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4.秉公办事,坚持党性原则

    作为地厅(局)级公务员,要平等待人,秉公办事。不隐瞒自己的政治观点,对人对事开诚布公。敢于坚持真理,不随波逐流,不歪曲事实真相,不弄虚作假。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言必信,行必果。要讲党性,既要坚持原则性,同时又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有适度的灵活性。

    5.谦逊容人的宽宏气度

    要虚怀若谷,谦逊待人。要乐于听取各种不同的意见,认真听取反对自己的意见,对不尽合理的意见要能够大度宽容,要科学地分析并吸取反面意见中的合理因素,从而不断地改进工作。刘少奇说:“为了党和革命的利益,他对待同志最能宽大、容忍和’委曲求全‘,甚至在必要的时候能够忍受各种误解和屈辱而毫无怨恨之心。”(《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33页)地厅(局)级公务员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就应该不计个人恩怨,谦逊容人,以宽宏气度处理同志之间的关系,学会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

    (三)知识素质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每一个领导者必须具备良好的文化知识素质,它是一个人素质修养的基础条件。现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是电子时代、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以往在科学技术不发达和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所储备的文化业务知识,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需要。这就需要广大地厅(局)级公务员必须尽快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1.文化知识面要宽

    地厅(局)级公务员的工作一般都具有综合性、全局性,客观上要求必须具有广博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这样才能在观察和思考问题时有较为开阔的视野,较为宽广的思路和较为深刻的见解,有利于正确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当前,要尽快掌握外语知识、计算机知识等,以适应实践发展的需要。

    2.专业技术知识要通

    作为领导者,不仅需要广博的知识面,而且要有与其职位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因为只有掌握并通晓所从事的专业技术知识,才能够进行科学决策和管理,进而成为所从事领域的内行领导。

    3.领导和管理知识要专,要通晓法律知识

    地厅(局)级公务员必须掌握领导科学、管理科学、法律知识等。这既是由其工作性质所决定的,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客观要求。实践证明,地厅(局)级领导如果不掌握领导科学、管理科学,就不可能进行有效的领导,也难以提高其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如果不通晓法律知识,就不可能自觉地依法办事,依法行政,依法治国。因此,地厅(局)级公务员都要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望,经常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丰富和提高自己。

    (四)理论素质

    理论素质在这里是指学习、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程度或理论修养所达到的水平。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实践决定理论;理论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没有科学理论指导的实践,必然是盲目的实践。因此,对于地厅(局)级领导来说,理论素质是一个必须具备的素质。

    毛泽东同志在他的光辉著作《实践论》中指出:“概念同感觉,不但是数量上的差别,而且有了性质上的差别。”“理论的认识所以和感性的认识不同是因为感性的认识是属于事物片面的、现象的、外部的东西。”大量事实证明,只靠感性的、经验性的认识指导实践已远远不够了,而必须用科学理论才能有效地指导实践。当前,广大地厅(局)级干部,应该高度重视理论学习,要读马列主义的原著,精读邓小平理论,且能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进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提高理论素质的重要途径。

    现在,我们正处于世纪之交的重要历史时期,要实现跨世纪的宏伟目标,关键在于坚定不移地高举邓小平理论这面伟大旗帜。因为在当代中国,只有这个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五)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在这里是指地厅(局)级公务员的自然身体状况,是其他素质的物体载体和进行领导活动的物质基础。身体素质是获得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如果地厅(局)级公务员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条件,就难以胜任繁忙的领导工作,也会给我们的事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一般来说,身体素质应具备的条件是:要有健康的体魄和强壮的体格;要有旺盛的精力;要年富力强。

    (六)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指人的动机、兴趣、态度、情绪、个性、气质等方面内在要素的总和,它是地厅(局)级公务员做好工作必备的基本素质。

    1.优秀的个性

    个性是一个人带有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一个人的个性主要体现在兴趣、习惯、气质、性格、智能等方面。优秀的个性是每个领导应具备的重要心理品质,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决定工作的效果。优秀的个性表现在:一是宽容大度,会忍耐,有韧性;二是谦虚谨慎,自尊自爱,永远保持不断进取的精神状态;三是态度沉稳,临危不乱,处变不惊,果断地处理事情,具有良好的心理适应性;四是性格开朗,举止大方,谈吐诙谐,具有良好的气质和形象;五是胜不骄,败不馁,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力和自我调控能力。

    2.坚强的意志

    意志是人在实践中有意识、有目的、能动的心理过程,它贯穿于人的认识、情感、行为过程之中,并通过自我调节来实现支配、调节行为的目的。

    地厅(局)级公务员在自己的任期内都要完成一定的工作目标,因而必须要有坚强的意志作保证。因为不论做什么工作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常常会遇到来自各方面的不利因素或阻力。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才会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灰心,不气馁,继续开拓前进,排除干扰,克服困难,并通过意志的努力和顽强的拼搏,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实现自己的任期目标。

    为什么具有坚强的意志就可以逐渐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呢?因为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其中每一方面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各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当你处于挫折或失败一方时,只要能顽强坚持下去,并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按事物的发展规律去操作,就会在一定条件下向顺利或成功一方转化。

    3.稳定的情绪

    喜、怒、哀、乐,人皆有之。地厅(局)级公务员亦不能例外。

    重要的是在工作中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而不能使情绪失控或不适宜渲泄。否则,就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地厅(局)级公务员必须在工作中保持稳定的情绪,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使情绪始终保持在积极稳定的状态。表现在工作成绩面前不沾沾自喜,得意忘形;遇到了困难或挫折,不垂头丧气,精神萎靡。因此,情绪乐观、稳定是每个地厅(局)级干部必须具备的良好的心理品质。

    三、地厅(局)级公务员必须具备的能力

    一般认为,人的能力是在其心理生理要素基础上,经过后天的培养、教育和努力,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一种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本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领导干部必须具备各种领导能力,特别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领导能力是领导者在知识、经验、智慧的基础上顺利完成领导目标的基本技能,是取得领导效能和政绩的关键性因素。地厅(局)级公务员应具备哪些能力,我们先看一下综合问卷调查统计的结果。

    1.科学决策能力

    在实际工作中,能够不失时机地选择决策目标,并运用科学决策的基本程序和方法进行决策。逐步形成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提高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

    2.组织协调能力

    为了实现工作目标,就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协调处理好各种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定要协调好人们的各种经济、利益关系,处理好由此引发的各种矛盾、冲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

    3.知人善任能力

    毛泽东同志指出:“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地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493页)因此,决策和用人是领导的基本职能。能否做到知人善任,这直接关系到“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进行选贤任能,尤其要在干部能上能下方面取得明显进展。要做到知人善任、任人唯贤,就必须反对任人唯亲、任人唯顺、任人唯资、任人唯全,防止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4.统筹全局的思考能力

    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它要求能够对复杂事物进行科学分析、综合、概括和判断,能够从整体或全局出发,正确地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如果胸无全局,就会只顾局部,不顾整体,这是不正确的。当然,在统筹全局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局部的作用,更不能置局部情形于不顾,而应该做到兼顾局部,把全局和局部有机地统一起来。

    5.多谋兼听的探讨能力

    由于受历史条件及其社会实践发展水平等条件的限制,每个人的认识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是属于正常现象。问题在于能否善于依靠参谋咨询人员、依靠群众,善于倾听意见,探讨问题。探讨能力的表现是:善于掌握情况、信息;善于吸取群众意见,“兼听则明”;善于不断地总结经验,反复提高认识;善于学习,不断地接受和吸取人类创造的最新成果。因此,只有依靠参谋咨询人员,集中群众的智慧,兼听多谋,科学论证,反复实践,才能不断地提高探讨问题的能力。

    6.开拓创新能力

    地厅(局)级公务员处于重要的领导地位,其工作本质上讲就是一种创造性工作,开拓创新是每个领导者必备的能力。目前,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时期,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新的尝试,这就更需要我们的领导干部具有高度的开拓意识和创新能力。

    7.清晰明快的判断能力

    地厅(局)级公务员必须做到经验丰富,思维敏捷,能够既清晰又明快地辨明是非,抓住本质,对事物的动态规律和发展趋势有一个符合实际的估量与分析,从而做出具有科学性、时代性和超前性的正确决策。特别是在众说纷纭、意见分歧的时刻,能做到不徘徊、不犹豫、有主见、敢拍板。

    8.随机应变能力

    社会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并且经常会出现一些紧急、突发的意想不到的事件,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更是如此。地厅(局)级公务员作为一条战线上的最高领导,必须具备随机应变能力,要不断地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并根据环境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和对策,做到临危不惧,处变不惊,头脑冷静,沉着应付,因势利导,妥善处理,应付自如。

    9.交流思想的表达能力

    科学思维是表达能力的基础,思维混乱的人是不会有好的表达能力的。这就要求地厅(局)级领导必须具有科学思维能力。语言文字是交流思想、沟通联系的主要手段,这就要求地厅(局)级领导必须具有较强的演说和写作能力。要具备这些能力,其重要途径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在学习的基础上,更要勇于实践,不断探索。

    10.通权达变的人际交往能力

    应该承认,地厅(局)级公务员的大量工作都是在组织系统中进行的,但为了能够把工作做得更好,还常常需要争取上级领导的指导、支持与友邻的帮助,这样,就必须加强与外界的联系和交往。

    只有在广泛的联系和交往中,才能求得更大的发展。事实说明,国与国之间、省与省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都需要联系和交往。一个领导干部的联系和交往的强弱,对自身的发展乃至事业的成败、民族的兴衰都有着重大影响。所以,地厅(局)级公务员应该在自己的领导活动中不断地强化和提高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

    子课题领导小组成员:

    廖震华(黑龙江行政学院副院长、高级经济师)吴振芳(黑龙江行政学院教务处处长、教授)尤京文(黑龙江行政学院行管部主任、教授)徐远申(黑龙江行政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副教授)于凤荣(黑龙江行政学院行管部副主任、副教授)

    子课题负责人:徐远申

    主要参加者:廖震华,吴振芳,1998年10月10日

    处级干部对地厅(局)级公务员素质与能力要求及现状评价的调查报告

    河北行政学院根据国家人事部和国家行政学院关于开展国家公务员任职培训需求的调研安排,我们结合河北干部培训的实际情况,选择了“处级干部对地厅(局)级公务员素质与能力现状评价”专题。采用问卷调查、座谈会和专家访谈等形式,我们先后搜集了126名处级干部对地厅(局)级公务员素质与能力现状、职位要求与培训需求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经过课题组的分析与综合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地厅(局)级公务员素质与能力现状不容乐观,强化培训势在必行;第二,地厅(局)级公务员职位要求的素质与能力急需定位,为进一步培训提高奠定基础;第三,地厅(局)级公务员培训内容需要优化,与岗位时代和社会要求相一致;第四,地厅(局)级公务员培训方式要体现高级公务员特点,以专题研讨为主取代单纯授课方式。

    一、处级干部对地厅(局)级公务员素质与能力现状的评价

    为了了解地厅(局)级公务员素质与能力现状,我们参考了国外高级公务员职位说明书,并结合我国兄弟省市关于地厅(局)级公务员素质与能力方面有关研究成果,制定了地厅(局)级公务员素质与能力要素,其中素质部分包括政治、业务、文化、心理和身体五种要素;能力部分包括科学决策、依法行政、社会调研、组织领导、协调上下级关系、行政协调、识人用人、科学思维、文字表达、语言表达、心理调节和开拓创新共12种能力组成调查问卷。

    以上调查结果显示,处级干部对地厅(局)级公务员素质与能力现状的总体评价不甚乐观,其中优秀率仅占24.1%,良好率占38.9%,而中差率为37%(远远高于优秀率)。这说明我国地厅(局)级公务员在素质与能力方面与处级干部的期望还有一段距离。

    或者说他们的工作并非完全令下级满意。而提高素质,强化能力,一方面要通过这些公务员明确认识,找出差距,自觉提高和完善;另一方面则必需强化素质与能力方面的培训,通过主观努力与外部强化相结合的方法,使地厅(局)级公务员完善素质,增强能力。

    此外,调查结果还表明地厅(局)级公务员在整体素质与能力各组成要素方面参差不齐。表2中比较清晰地说明了这种特征。

    可见,目前地厅(局)级公务员在素质与能力各组成要素方面的差距是较大的。其中比较优势的要素有政治思想素质、文化素质、领导与决策能力和表达能力;较差的有开拓创新、心理调节、识人用人与社会调研几个方面。此外从表1中还可以看出,地厅(局)级公务员素质与能力要素不合格率(即中差率)最高的表现为社会调研57.5%、识人用人52.5%、心理调节46.2%、开拓创新42.5%、身体素质40%、心理素质40%。这一特征可以使我们获得如下启示:

    第一,目前地厅(局)级公务员在讲政治、讲文化、讲才能的同时,也容易忽视自身科学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基本素质的提高;第二,在强调领导、决策、表达及业务能力的同时,缺乏必要的创新意识、人才意识和调研意识,而这种观念上的偏颇势必影响工作上的开拓进取,同时也容易滋生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倾向,削弱下级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因此,地厅(局)级公务员无论在主观改造,还是在进修培训方面都应有所侧重,有所突破,从而扬长补短,尽快完善。

    二、处级干部对地厅(局)级公务员岗位素质与能力的期望

    为了了解处级干部对地厅(局)级公务员岗位素质与能力的期望,我们通过理论分析和专家调查等方法,例举了地厅(局)级公务员16种必要的素质与能力,并以问卷调查形式请处级干部按其重要程度依次排序(见表3),该项调查与本文第一部分的调查结果具有较强的一致性。这说明两项调查结果都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地厅(局)级公务员岗位素质与能力定位和培训的参考。

    处级干部对地厅(局)级公务员应有的岗位素质与能力的期望同他们在表1中对地厅(局)级公务员素质与能力现状的评价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即他们最渴望地厅(局)级公务员在识人用人、战略决策、依法行政、开拓创新及领导统御等方面有较高的素质与能力。这种期望反映了处级职位与地厅(局)级职位之间工作上的职务与特点,也反映了目前地厅(局)级公务员在素质与能力方面的不足。从表2的对照评价来看“识人用人”是地厅(局)级公务员比较贫乏的品质,而在表3中被列为其首要品质。此外,像“依法行政”、“开拓创新”等品质也呈现出这种排序特征。不可否认,处级干部这种期望具有一定的本位性和片面性。因此,在地厅(局)级公务员素质与能力定位过程中,必须注意到处级干部这种带有一定角色局限的期望和评价,以保证岗位素质与能力定位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三、处级干部对地厅(局)级公务员培训内容的评价

    地厅(局)级公务员的培训内容,取决于他们的岗位特点和自身素质与能力状况。为此,我们根据前两项调查结果以及其岗位特点,列出政策理论、组织领导、市场经济、法律法规和领导素质5个专题共20门课程。

    四、处级干部对地厅(局)级公务员培训方式的评价

    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和县处级公务员比较,地厅(局)级公务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政治理论素养和文化水平较高,年龄偏大;二是实际工作经验和领导经验比较丰富;三是工作忙,担子重,责任大。因此,在设计地厅(局)级公务员任职培训方案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培训起点要高。要按照江泽民总书记所讲的领导干部应具备的五条政治业务素质的标准去培训,培训内容更精、更新,针对性、现实性要强,既要着眼于长远,又要照顾到当前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既要有政治理论培训,又要有业务知识培训。

    (二)培训时间不能太长,人员不能太多。地厅(局)级领导干部工作都很忙,工学矛盾更加突出,时间太长,人数太多,势必会影响全省工作的开展;人数太少,又会影响培训效果。建议每期培训人数20~30人,时间以15天为宜。

    (三)培训形式应脱产,搞封闭式培训。让大家集中一段时间,集中精力认真学习,减少外界的干扰。

    (四)培训方式以研讨为主,讲授为辅。每期围绕一个中心开展专题研讨,要与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紧密结合起来,使其针对性更强一些。另外,授课教师应聘请省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和省级领导来担任,一般教师承担不了。

    (五)培训班的日常管理方面,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省委宣传部应和行政学院共同组织管理,仅仅依靠行政学院不行。省委组织部和省人事厅应委派一名省厅级领导担任班主任。

    (六)培训类型上,在职干部培训和后备干部培训要分开,后备干部培训的时间可再长一些,内容可再多一些。

    另外,各地行政学院应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开展地厅(局)级公务员任职培训,力争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综上所述,本次调查由于采用多种方法与形式,因而在信息搜集方面具有一定的全面性、深刻性与准确性,无论在地厅(局)级公务员的素质与能力现状方面,还是在其培训需求方面的调查结果都给我们许多新的启示。尽管处级干部这些评价受其角色位置局限,而带有某些主观性和片面性,使地厅(局)级公务员素质与能力特征染有“处级干部”色彩。但它毕竟从一个“下级”角度再现了地厅(局)级公务员素质、能力及培训需求特征。

    子课题领导小组成员:胡东洋(河北行政学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副教授)

    子课题负责人:葛树卿(河北行政学院培训部主任、教授)

    主要参加者:李万县赵国锋

    执笔人:葛树卿

    1998年10月20日

    附件一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培训需求问卷

    调查说明:国家人事部、国家行政学院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方行政学院开展关于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任职培训需求的调研。

    河北行政学院承担了“处级干部对地厅(局)级公务员素质与能力要求及现状评价”的调查专题,为此,我们设计了这次问卷调查。请各位处长认真填写,积极协助我们搞好这项工作。谢谢!

    一、你单位地厅(局)级领导干部基本情况1.人数:____人,其中正职____人,副职____人。

    2.年龄:45岁以下——人,46~50岁____人,51~55岁____人,55岁以上人。

    3.学历:研究生____人,大学____人,大专——人,中专(高中)____人。

    4.任职:1年以下____人,2~4年____人,5年以上____人。

    5.近三年进修情况:到省委党校学习过——人,到中央党校学习过一人,到其他培训单位学习过人。

    二、你认为优秀的地厅(局)级领导干部应具备哪些素质?

    三、你认为对他们进行培训:

    1.应研究哪些专题?

    2.应重点进行哪方面的能力培训?

    3.应采取哪种培训方式?

    4.培训时间多长为宜?

    培训期间应如何管理?

    四、请你谈谈对开展地厅(局)级公务员培训的建议?

    河北行政学院培训部1998年5月附件二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培训需求问卷调查说明:国家人事部、国家行政学院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方行政学院开展关于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任职培训需求的调研。

    河北行政学院承担了“处级干部对地厅(局)级公务员素质与能力要求及现状评价”的调查专题,为此,我们设计了这次问卷调查。请各位处长认真填写,不用署名,调研结果将为您保密,因此,请尽管放心填写,谢谢合作!

    一、根据您的观察和了解,标出目前大多数地厅(局)级公务员在各项能力与素质方面的特点。请在相应的栏中打“√”。

    二、请您根据厅、局长职位所需能力,在相应的栏中打√

    三、请将地厅(局)级公务员需要培训的课程按重要程度排序

    处级干部对地厅(局)级公务员素质与能力要求及现状评价的调查

    广西行政学院遵照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的行政管理干部队伍的要求和国家人事部、国家行政学院关于开展国家公务员任职培训需求调研课题的安排,我们子课题组承担了“处级干部对地厅(局)级公务员素质与能力要求及现状评价的调查”的任务。在广西区人事厅、广西行政学院及自治区调研领导小组的领导、支持下,我们充分认识承担本课题的重要意义,客观分析了完成本课题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然后拟订了具体工作计划,并积极开展工作,现已取得较有代表性的成果。

    一、调查对象的选择

    广西行政学院于1998年5月初开办第四期县处级国家公务员任职培训班。选择这期培训班的学员作为调研对象,具有如下特点:

    一是有广泛的代表性。60多名学员来自60多个不同单位;既有自治区直属机关,又有地市直属机关;既有层次、地区的广泛代表性,又有不同部门行业的代表性;二是不受原单位人员的干扰,利用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得到真实可靠材料;三是便于集中说明调查意图,掌握问卷标准,体现调查内容的客观性;四是便于组织,提高问卷的回收率;五是在课题经费不落实的情况下,也能使课题得以启动,并接近预期效果;六是便于个别访谈、组织座谈,以充实和弥补问卷的不足。此外,由于县处级公务员任职培训持续举办,这类调查对象还具有长期利用、不断更新的优点。

    二、精心设计调查问卷

    个别调查、典型调查虽有其长处,对于一项课题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毕竟缺乏广泛性。弥补或避免这一缺陷的办法就是问卷调查,尤其在时间紧迫、问卷调查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更宜采用问卷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的关键之一,是如何科学设计问卷的内容和格式。我们设计问卷的指导思想是:

    (1)充分体现课题要求,实现课题目标;

    (2)设问科学、准确;

    (3)项目既要全面,又要繁简得当;

    (4)答卷人易于操作;(5)易于统计和分析等。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们设问两个问题:一是“你认为你所在单位(或系统)的地厅(局)级领导人最缺少或最需加强的基本素质是什么?”(在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知识素质、专业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项后选择)在栏内填具体人数,通过数据处理得出相应的比例;二是“请你对所在单位(或系统)的地厅(局)级领导人素质现状进行评价”(设5种基本素质、38个具体素质,优、良、中、差等次)(见“处级干部对地厅(局)级公务员素质与能力要求及现状调查问卷”)。

    上述两问能基本反映处级干部对地厅(局)级公务员的素质、能力的总体评价与看法01998年5月底在广西行政学院第四期县处级公务员任职培训班首次使用之后,我们专门召开了座谈会,一致认为问卷设计内容全面,比较适用和易于操作,能较好反映填卷人的意见。

    三、处级公务员对地厅(局)级公务员素质与能力要求现状的评价与看法

    广西行政学院第四期县处级公务员共有63人。参与问卷填写的50人(收回问卷50份),有13人因故未参加问卷填写。收回的50份问卷中的大多数问卷填写认真,真实性较强。只有个别问卷有一定的缺陷,但也非废卷。50份问卷表达了50多名处级干部对50个单位的将近200名地厅(局)级领导人各种具体素质的评价和看法,现分析如下。

    (一)对地厅(局)级公务员政治素质的评价问卷将地厅(局)级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分解为8项具体的素质,即“政治立场(方向)”、“政治理论水平”、“政治敏锐性”、“责任心”、“群众观念”、“公仆意识”、“廉政品质”、“大局意识”等。其中“政治立场”为优的48人,约占25%,差的9人,约占5%,中等的43人,约占22%。应该说情况比较好。“政治敏锐性”、“责任心”、“大局意识”几项差的等效均在9%以内,情况也比较好(见后附汇总表原始数据)。而“政治理论水平”、“群众观念”、“公仆意识”、“廉政品质”几项的优等比例均低于20%。尤其“公仆意识”、“廉政品质”则低于15%。相反,差的比例上升到23%.16%,中的比例多达26%.23%以上。中、差合计比例超过50%和40%。由此可见处级干部眼中地厅(局)级干部政治素质的现状。

    在座谈中,有的处长谈到,正厅级与副厅级领导干部素质现状相差很大,甚至相差悬殊,因此,问卷反映的基本上是副厅级领导干部的素质现状。也有的认为地厅(局)级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大多数是合格的。此外,无论是在具体问卷中,还是在座谈中,有一定比例的处长认为,其所在单位的地厅(局)级领导人没有一个能达到优等的,良好等次的也极少,中、差等次的占多数。

    (二)对地厅(局)级领导干部思想道德素质的评价对于思想道德素质的测评,问卷设计了“民主作风”、“务实作风”、“艰苦奋斗”、“遵纪守法”、“实事求是”、“谦虚谨慎”、“自我批评”等7个具体项目。评价为优等档次的比例,除“遵纪守法”达到25%、“谦虚谨慎”达到20%外,其余项目均低于20%,“自我批评”仅有13%,低于15%。而评为中等的比例却在26%~35%之间。

    差等的均在10%以上,有的高达20%。

    (三)对文化知识的评价对地厅(局)级领导干部文化知识素质,设问了哲学、市场经济知识、企业管理、行政管理、现代科技、法律、历史、文艺知识等8项。评价为优等的比例最低约3%(文艺知识)、最高为13%(行政管理知识)。评价为差的比例最高的超过26%(文艺知识),比例最低的约为8%(哲学)。市场经济知识、行政管理、企业管理、现代科技、法律知识、历史知识,普遍显得薄弱。从问卷统计原始数据可见一斑。

    (四)对专业知识的评价对专业知识的设问比较困难。主要原因是不同部门对领导人专业知识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尽管如此,我们在专业知识素质的5项设问中有两项还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处级干部的粗略看法和评价,这两项设问是:“行业管理知识”、“职位相关知识”。其中“行业管理知识”评价为优等的人数不超过10%,差的却多于15%两项问卷的原始数据。

    (五)对能力素质的评价对地厅(局)级公务员的能力素质,可以有多种分解。我们设计的问卷仅选择设计为10项,基本上能全面地反映地厅(局)级公务员的能力构成。从问卷统计看出,认为“决策决断能力”为优、良的约有46%(虽然优等只占16%),而“任人唯贤能力”、“预见能力”、“创新能力”、“自学和知识更新能力”明显偏低。“任人唯贤能力”差等竟接近25%,“创新能力”也大于25%。如果加上中等均超过50%。显然,地厅(局)级干部的能力素质在不少方面显得很不适应。

    四、对地厅(局)级公务员任职培训的需求预测和建议四、对地厅(局)级公务员任职培训的需求预测和建议

    根据我们对县处级公务员的问卷调查,并结合县处级公务员座谈会、地厅(局)级公务员座谈会上有关人员发表的意见,我们认为对地厅(局)级公务员应加强以下有关内容的培训和自我提高修养。

    (一)强化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培训

    调查对象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地厅(局)级公务员所处层次较高,其政治素质主要不是靠培训,而是靠平时的自我修养和工作实践的锻炼。这不无道理。甚至有人说,爱收红包的人,决不会因为一次培训就能轻易改变习惯。但是,这并不能否定培训的作用。培训主要达到明确是非界限的目的。因此,为了达到提高地厅(局)级公务员政治素质的目的,必须通过加强培训督促他们既要学好邓小平理论,完整、准确地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从总体上领会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精神,又要从各自的工作领域对理论的有关内容进行系统钻研和理解,还要结合学习和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知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增强政治素质、思想理论素质、道德素质。同时还要加强对他们的群众观念教育、公仆意识教育、廉政品质教育等。有的可结合其他理论知识、专业知识教育进行。思想道德素质与政治素质教育密不可分,也应采取适当方式予以加强。

    例如在培训中专门划出时间自我总结,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加强对日常学习和自我修养的考核、监督等,都有利于地厅(局)级公务员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二)有针对性地加强文化知识教育

    文化知识对于解决实际工作中的某一具体问题,可能不会起根本的立竿见影的作用。就某些文化知识,如文艺知识、历史知识,甚至感觉不到其直接作用。但决不能说文化知识对地厅(局)级公务员的职能工作不起作用。对此,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均有多次讲话和要求。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普遍加强地厅(局)级公务员的市场经济知识、行政管理知识、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现代科技知识、法律知识学习尤为重要和迫切。当然,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和培训要抓住重点,要有针对性,要紧密联系实际,要及时更新内容。

    (三)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

    地厅(局)级领导干部的专业知识,可分为两个或三个层次:一是作为地厅(局)级公务员“领导专业”的必备知识,除政治理论知识外,还包括政治学知识、行政管理知识、领导科学知识、决策理论知识等;二是分管工作范围内的专业知识。地厅(局)级公务员往往分管工作范围较广,因此,对于新任的地厅(局)级公务员,必须进行“分管工作”所涉及的专业基础知识培训,要他们当“博士”;三是熟悉关键工作的专业知识,要在深和精上进行培训。在任职培训中,如何安排好“领导专业”知识和“分管工作”专业知识的内容,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四)加强能力素质训练能力

    素质往往是政治素质、文化知识、专业知识的综合体现,往往不是短期培训所能造就的。但通过培训也能起到启发灵感、开发潜能、互相交流体会、学习他人经验、以获得基础技能提高的效果。

    因此,通过培训改变思维方式、获得新技能、新知识、新观念等对地厅(局)级公务员也十分必要。在方法上要采取案例研究、实地考察、现身说法、角色模拟、专题研讨等有益于提高能力素质的方法,不宜墨守陈规。

    五、取得初步成果,仍要后续调研

    这一课题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由于时间紧迫、精力和经费有限,成果只是初步的。还需完善调研项目、扩大调研范围、加强资料的科学分析、编制计算机处理程序等,我们将继续深入做好这些工作,提高调研质量,直接为任职培训服务。

    子课题领导小组成员:

    侯汉民(广西行政学院副院长)王力平(广西区人事厅培训处处长、工程师)李光炎(广西行政学院行管部主任、教授)邹伟(广西行政学院行管部副主任、副教授)高子居(广西行政学院行管部副主任、副教授)

    子课题负责人:邹伟

    主要参加者:王力平,王宁湘,熊水龙,盘支贵,梁大定

    附件一

    1998年5月广西行政学院第四期

    县处职公务员对地厅(局)级公务员素质与能力现状调查问卷汇总表

    一、你认为你所在单位(或系统)的地厅(局)级领导人最缺少或最需加强的基本素质是什么?各有几人?(以领导职数4人为限)

    二、请你对所在单位(或系统)的地厅(局)级领导入素质现状进行评价

    重在素质能力提高贵在有的放矢培训

    ——对江西省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任职培训需求的调查江西省人事厅江西行政学院江西省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队伍现状如何,新形势下他们任职有什么需求,怎样通过培训来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于1997年11月至1998年5月采取问卷和走访相结合方式对30个厅(局)及三市两地区共45名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进行调查,试图探索一条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培训的路子。

    一、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队伍的基本素质状况

    在选择调查对象时,我们注重分系统、分地域进行,因而调查情况代表性地反映出了我省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的基本现状。接受调查的45名地厅(局)级公务员在文化结构上,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93.6%,其中大学本科以上的占58.1%,反映出江西这一内陆省份的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队伍的文化层次比较高,知识化、专业化的人员比重得到提高;在年龄结构上,55岁以下的占70.9%,其中40~45岁的占29%,年富力强的占主体,梯次搭配趋于合理,有利于担当跨世纪历史重任;在任职年限上,任职5年以下的占77.4%,其中任职2~4年的占42.4%,并且,多数具有较全面和多岗位的任职经历,熟悉政府工作,积累了较丰富的工作经验;在教育培训上,所有调查对象均参加过中央党校或省委党校的学习,部分人员还受过专业培训,具有较高的思想水平和较强的业务能力。以上情况表明,由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公务员队伍建设,并在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的培养教育、选拔任用、培训考核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使这一职级国家公务员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逐年提高,绝大多数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较强的实际工作的能力,有较强的进取精神,从而有力地保证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我省的贯彻执行和政府工作的有效运作。

    但是,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政府职能转变,在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队伍中也存在一些不相适应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调查中,有91.3%的人认为在同职级国家公务员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思想观念跟不上的问题,如仍然走不出计划经济体制下管理经济的思路等。这一方面说明,思想观念上的差距普遍存在,解决这一问题已是刻不容缓;另一方面也表明,解放思想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只有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思想观念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二是需要加强对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适应政府职能的转变。调查中,47.8%的人认为同职级国家公务员中还存在对市场经济体制认识模糊的问题,并且有95.7%的人感到自身素质能力面临市场经济和行政手段变化的挑战。主要表现为:不够熟悉市场经济和政府职能转变后的管理方式、依法行政意识还较淡薄,在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中,仍有一些人习惯于等一等、看一看或照别人的路子走,缺乏开拓精神。三是需要不断地更新知识,提高专业能力。调查中,65.2%的人认为同职级国家公务员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现代科技知识和专业能力不足的问题,并且有82.6%的人感到自身素质能力面临这种挑战。因此,大多数公务员尚未进行任职培训的现状应当引起重视。

    在访谈时,这些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认为:作为省级政府部门和地、市的领导,在建立健全“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责任重大,倘若只安于现状,不克服自身的不足,就无法适应政府科学决策与管理的需要和承担起改革的历史重任,这一共识的形成,有利于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履行好自身的职责。

    二、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对任职培训的需求

    调查中,我们切身感到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有一种时代紧迫感。面对新形势的新挑战,存在的差距已演变为他们一种新的需求,不重视自身素质能力提高,就不可能有新的思路与方法,就无法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就难以履行自己的职责。要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队伍,对他们进行任职培训必须解决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这是对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首位的要求。江泽民同志指出:不学习理论,势必思想空虚,精神贫乏,是非不辨,方向不明。一些干部出问题,同不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密切相关的,对于领导干部来说,理论学习是最重要的,必须摆在学习首位,因为思想理论素质是领导素质的灵魂和基础。在调查时,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都谈到:在当今世界风云变幻的条件下,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面临着许多重大课题,许多前所未有的问题和错综复杂的矛盾需要解决。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只有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事关大局、事关根本原则的问题上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才能保证工作不偏离正确的轨道。因此,参加任职培训,首先要努力掌握邓小平理论,运用理论的基本观点、立场、方法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提高遵守政治纪律的自觉性,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加强经济理论学习,着力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在调查中,有94.3%的人认为:我们所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必须解决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的问题,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无论是经济体制的转变,还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都涉及到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工作方式的改变和工作效率的提高。所有这些,又无不与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密切相关。因此,对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的培训,必须围绕政府工作,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通过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代管理和现代科技等理论与知识,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着力提高新形势下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和处理政府事务的政策水平、决策水平,增强总揽全局和宏观调控意识,切实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3)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强化依法行政的观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根本上来说是法制经济,市场运作离不开严格的法律规范。

    党的十五大强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法制的健全,作为国家公务员,增强法制观念,提高依法行政能力至关重要。尤其是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不仅要模范地遵守法律法规,还要参与有关法规的制定和法制的宣传教育工作,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正当权益,维护社会的稳定,因而更应该学法、懂法,依法行政,正确运用法律手段保证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当前,少数政府部门在决策和管理过程中,以言代法,执法违法以及执法不力等问题仍然存在,给党和国家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大家一致反映:在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任职培训中,加强依法行政和依法治国的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4)加强新科技知识的学习,适应时代发展。当今世界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老化的周期不断缩短,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新知识、新科技层出不穷,原有的“学历教育”所取得的知识,已难以适应时代变化发展的要求。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那样,当今的时代是一个各种新事物、新知识、新经验层出不穷的时代,我们要学习的东西多得很。不论是谁,只要停顿下来,不学习新东西,肯定是要落伍的。很显然,固步自封,靠“文凭、吃老本”,缺乏进取精神,就会很快变成新“文盲”、“科盲”。因此,培训中应当学习当今世界最新科技知识,了解发展动态,并掌握一些应用技能。调查中有89.1%的人希望通过培训,掌握如计算机等新的科技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就反映了这种需求愿望。

    (5)加强党性锻炼,牢固树立勤政廉政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江泽民同志指出:“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务必带头加强党性锻炼,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主观世界,严于律己,防微杜渐。党员领导干部不论职务高低,党龄长短,如果放弃世界观的改造,背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谋取私利的手段,就会身败名裂。”公正廉洁,忠于职守,勤奋工作,尽职尽责,是国家公务员必须履行的义务。对于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来说,由于所处的位置不一样,牢固树立公仆意识和为政清廉、勤政为民的思想更为重要。这不仅关系到政府的行政效率和经济的发展,而且关系到政府的形象和社会的风气,关系到执政党的生死存亡。在调查时,大家一致反映,任职培训必须加强遵纪守法、拒腐防变、正确行使职权的教育,加强党的宗旨和优良传统与作风的教育,使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自觉以孔繁森、吴成生等先进模范人物为榜样,从自身做起,满腔热情和高度负责地对待工作,廉洁奉公,积极进取,求真务实,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三、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对如何搞好任职培训的建议

    关于如何搞好任职培训是我们此次调查的重点,也是被调查对象议论较多的话题之一。他们既有一种参加培训的需求感,更有一种学有所获的良好期望,一致认为,搞好培训贵在有的放矢。为此,许多人提出了不少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1)办班形式要灵活多样。被调查对象认为,办班形式可以多样化,切不可“一锅煮”。在培训对象上,一是按系统分,如农业口、工业口、财贸口等。二是按地域分,如:省直班、地市班。三是按专题分,如“行政管理”、“经济管理”、“领导科学”等。这样便于有针对性安排培训内容,研讨问题和交流经验,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在培训时间上根据参加的对象和类型,既可以采取短期全脱产的形式,集中一段时间进行培训,一般以一个月为宜;也可以采取半脱产的形式,边工作边学习,不强求千篇一律,做到分期分批,形式多样,以便解决工学矛盾和提高学习效果。

    (2)开设课程要有所侧重,区别于党校。课程的设置要因班而异,侧重行政学、管理学、领导科学。设置科目内容,要精要管用,讲究科学性和针对性,研制出“营养搭配合理的菜谱”,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必修主干课要突出重点,起点要高,主要安排宏观性且能联系实际的课程,力求一次解决一二个问题,而不是面面俱到,浅尝辄止。另外还要设置一些选修课,以满足学员拓宽知识,提高技能的需要。

    (3)教学方式要注重教与学的有机结合,充分体现学员的主体地位。多数被调查对象认为:过去那种教师在台上讲,学员在台下记的传统教学方法,已不能完全适应现在公务员培训需要。要针对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有较高文化知识水平,有较丰富的工作经验,但日常工作又遇到较多实际问题的现状,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能力的转化过程,大胆探索并积极采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运用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相结合的方式,将分散自学、老师讲授、小组研讨、角色模拟、电化教学、案例分析和实地考察结合起来,把理论学习与政策研究、经验交流结合起来,并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做到师生互补、教学相长,力戒注入式,满堂灌,充分发挥学员在培训中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促使学员将新学到的理论和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

    (4)教师队伍要专兼结合,以兼为主,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94.6%的被调查对象对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认为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任职培训的教师要专兼结合,以兼为主,水平要高。专职教师不仅应具有较好的理论基础,更必须具备指导学员运用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一些课程要有专职教师讲解,还可聘请省、部委领导、知名的专家学者、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有关单位负责人、优秀的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来讲课。并根据培训的需要,有目的、有选择的组织一些社会调查研究和到政府机关见习,拓宽知识面,加强双向交流,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针对性。

    (5)培训教材要冲破传统的教科书模式,针对不同层次和岗位的需要提供教材。教材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基础条件之一,各门课程的教材,都应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岗位领导和管理工作的需要组织编写,以加强教材的针对性,不能让不同层次的领导者和不同行业的管理者都来读一本书。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任职培训的教材应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方面作文章,不要过分追求某一学科的系统性,而要面向实际需要。如在案例教学上,将理论写于案例之中,可通过一个案例来培养学员综合运用多方面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要注重资料选编工作,在培训时,不但要给学员提供适用教材,还要提供大量新资料和信息,供学员分析研究,开阔思路。

    (6)培训制度要健全,确保培训的顺利进行。被调查对象认为:

    要搞好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的培训,从办班开始到结束要有一套齐全的制度,以保证培训的顺利进行。一是培训规划。将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任职培训作为提高他们素质的重要渠道之一,制定一个培训规划,按规划进行,使培训走上经常化规范化轨道。二是调学制度。建立由组织、人事部门下调学通知的制度,加强权威性,使培训落到实处。三是管理制度。建立考勤、考试、鉴定等制度,并成立班委会,1个月以上的班还要成立临时党支部,加强领导。

    四是激励机制。要将培训与使用真正结合起来,把培训期间的学习成绩视为工作成绩,把培训考核结果记入本人档案,作为晋升职务的重要依据之一。五是发展规划。把行政学院基础设施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从硬、软件两个方面争创一流的教学设施,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科研手段,并形成以行政学为主,多学科相结合的权威性科研咨询机构,以现代化的办学水平,为国家公务员培训和政府决策提供服务保障。

    子课题领导小组成员:

    程宗锦(江西省人事厅副厅长)公兵(江西行政学院副院长、教授)高中尧(江西省人事厅考培处处长)张爱国(江西行政学院公务员培训处处长)许晓明(江西行政学院教务处处长、副教授)

    子课题负责人:公兵

    主要参加者:黄昌保舒小庆王军章立民徐徕水徐海波刘章烈傅箭星

    1998年10月22日

    地厅(局)级公务员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综合问卷的设计

    广西行政学院本课题组根据江泽民同志关于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的行政管理干部队伍的要求,以及国家人事部、国家行政学院对地厅(局)级公务员任职培训需求调查的总要求,并结合本子课题的调研重点和广西的实际情况,在各自本职工作十分繁忙的情况下,认真收集资料、调研讨论,形成了统一的调研思路,并取得了初步成果。

    一、本课题调研、设计的基本思路

    (一)本课题调研设计的指导思想本课题组认为,“地厅(局)级公务员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综合问卷的设计”应充分体现党和国家对跨世纪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并较好地反映对地厅(局)级公务员的共性要求,也能在较大程度上反映不同行业、专业对地厅(局)级公务员的要求,具有一定的超前性、针对性、科学性、适用性。

    (二)本课题调研设计的目标本课题调研设计的目标是:通过分阶段地持续调研,基本形成一个“地厅(局)级公务员素质与能力调查问卷库”。“问卷库”应包括基本问卷、分类问卷、综合问卷、分项问卷,以及参考问卷等。

    使用时可根据实际需要取舍、组合、增补。“问卷库”的设计,还应方便计算机程序处理和分析,设计相应的计算机处理软件。

    (三)本课题调研设计的原则我们认为问卷的设问、设计,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体现党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思想路线、体现国家行政管理要求的前提下,遵循科学性、针对性、适用性、易操作和便于计算机和人工处理,便于研究分析等原则。

    二、问卷设计成果

    本课题组调研的阶段性成果是形成了两个系列各有特色的调查问卷设计。

    (一)简评式调查综合问卷(基本问卷)这套问卷的设计,立足于对地厅(局)级公务员应具备基本素质的分解,从其下属的角度对地厅(局)级公务员进行印象式评价,从中得出培训需求的总体趋势和重点,为制订培训计划提供依据。下面所附问卷式样,虽非完美,但却具有如下优点:

    (1)有总体设问(在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知识素质、专业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中,哪些是最欠缺,最需要培训的?);

    (2)有对大类素质的具体分解,使大类素质具体化,更易理解;

    (3)易于操作。

    主要是避开了对具体素质的具体描述,而用“优”、“良”、“中”、“差”档次折射出素质现状和培训需求,易于填卷人理解和操作;

    (4)利于各种具体素质的总体评价。如果问卷调查人数选择得当,很容易计算各档次的比例成份;

    (5)方便计算机程序编写和数据的计算机处理;

    (6)适应性较广,稍加改动,就可适用于不同的调查对象;

    (7)在此基础上可设计分类、分项问卷。

    此问卷格式已在广西行政学院第四期县处级公务员培训班中使用。从问卷的数据和问卷回收后座谈的反映看,此问卷设计比较科学,信度较高,调查对象普遍认同。

    简评式调查综合问卷样式如下。

    处级干部对地厅(局)级公务员素质与能力要求及现状调查问卷1.你认为你所在单位(或系统)的地厅(局)级公务员最缺少或最需加强的基本素质是什么?各有几人?

    2.请你对所在单位(或系统)的地厅(局)级公务员素质现状进行评价。

    (二)描述式调查分类问卷这套问卷的设计立足于对具体素质档次差别的具体描述,给人一种比较清晰准确的判断标准,既可用于地厅(局)级公务员对自身素质的自我评价,又可用于他人对地厅(局)级公务员的客观评价;既可进行整体素质的综合评价,又可用于大类单项素质的评价。

    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综合素质要素(三)单项素质测评和需求问卷综合问卷有全面性的优点,但也有过于笼统的缺点。培训课程、内容的设置需要更有针对性、更具体。因此,在“问卷库”中,还必须有对单项素质测评和培训需求的细化分解问卷。如文化知识中的每一学科内容的细化等。当然,这种细化也不能漫无边际,必须抓住重点,反映真实的素质现状和需求现状,为任职培训提供有价值的资料。考虑到课题报告的篇幅限制,以及这类问卷的多样性,这里不再列出问卷样表。

    三、后续工作

    成果是在时间十分紧迫的情况下取得的。本报告上送后,我们将继续按照前述课题设计目标的要求,研究、修改、完善问卷,扩大问卷的使用范围,验证问卷的信度、操作的难易程度,最终形成科学、适用的问卷系列,并完成相应的计算机软件设计,以提高问卷调查的质量和速度,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子课题领导小组成员:

    侯汉民(广西行政学院副院长)王力平(广西区人事厅培训处处长、工程师)李光炎(广西行政学院行管部主任、教授)邹伟(广西行政学院行管部副主任、副教授)高子居(广西行政学院行管部副主任、副教授)

    子课题负责人:邹伟

    主要参加者:何成正黄海平刘小兵唐永文陶建平韦尚古

    1998年10月

    经济特区公务员素质标准体系研究

    深圳行政学院自从党的十五大提出“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国家行政管理干部队伍”的重要任务以来,公务员队伍的素质建设问题已成为公务员管理工作的一项主题,也成为各级行政学院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公务员队伍的素质建设是包括素质标准的制订、素质评价体系的建立、素质培养措施的落实、素质管理制度的规范、素质监督机制的确立等多项内容在内的系统性工程。在这项系统性工程中,公务员队伍素质标准体系的制订是一项基础性的工程。

    一、制订经济特区公务员队伍素质标准体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公务员队伍的素质标准体系,是公务员所在职位级别要求的思想政治素养、专业能力水准和现代工作技能诸方面包含的各种因素的总和。为公务员队伍制订素质标准体系,目的在于明确各级公务员履职的素质要求,使“德才兼备”的公务员管理原则具体化,使公务员管理体制进一步走向科学和规范。根据公务员所在的岗位责任要求,制订明确的公务员队伍素质标准体系,是新一轮公务员管理体系改革的基础和关键,是国家行政管理干部队伍的专业化建设的基础,它有助于公务员选拔任用制度的改革,增强公务员队伍的活力,为试行“竞争上岗”提供制度保障;有助于进一步规范公务员的考核制度,增强公务员考核工作的客观针对性,增强社会对公务员队伍和公务员管理工作进行监督的力度;有助于进一步改善公务员培训管理体制,增强公务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强化培训工作的效益,提高机关整体工作效能。科学规范的公务员队伍素质标准体系的推行,可以使公务员管理工作做到“选拔有标准,使用有依据,考核有尺度,培训有目标”。

    制订公务员队伍素质标准体系,是深化公务员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一件大事,我们必须具有明确的指导思想。第一,必须符合党和政府对于公务员队伍的基本素质要求。制订公务员队伍的素质标准体系,应始终坚持《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基本精神,坚持党和政府对公务员队伍进行管理的各项原则要求。具体来说,在制订经济特区的公务员队伍素质标准体系的工作中,我们应严格遵循“德才兼备”的二元素质要求,遵循江泽民同志在《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的讲话中提出的五项政治业务素质标准和中央颁发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中要求的六个方面的具体规定。第二,要体现经济特区公务员队伍的基本特点,符合经济特区发展的战略目标对公务员队伍的素质要求。由于经济特区较早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试验,因此经济特区的公务员队伍具备了一些基本能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可贵素质,我们应认真分析和总结这些素质,并通过素质标准的制订,将这些优秀的素质传统巩固下来,使其进一步发扬光大;同时,我们更应着眼于经济特区在新时期的战略目标,认真研究分析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管理者、具有国际水准的企业家和科技专家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要求,将这些素质要求纳入到我们的公务员素质标准体系中来。第三,要努力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制订公务员能力标准体系的经验,以及根据能力标准体系对公务员队伍进行管理的经验。进入90年代,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公务员管理体制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普遍实行了“能力主义”的管理新体制,能力标准体系的制订是这种新体制的基础。发达国家和地区根据本国本地的实际分别制订了自己的公务员能力标准体系,模式不尽相同,以此为基础的管理方式也各具特点。在我国,制订系统规范的公务员素质标准体系以及根据素质标准体系对公务员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尚无经验可循。我们应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和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使公务员素质标准的制订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和时代特点。

    公务员队伍素质标准体系的制订,应坚持“科学规范、适度超前、简明扼要、综合效用”的原则。第一,科学规范的原则。科学规范的原则首先是指公务员素质标准体系的制订应坚持党和政府对公务员队伍的一般素质要求,在此前提下,对经济特区公务员队伍的素质现状和经济特区新的战略目标对公务员队伍的具体素质要求,要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要注意分析不同职级的公务员所在的岗位职责对其履职素质的不同要求,明确区分不同职级的公务员在素质要求方面的差别,形成素质标准随公务员的级别的升高而不断升级的格局,促进公务员“分级分类管理”原则的落实。同时,要制订《公务员素质标准体系说明书》,用规范化的语言对公务员的各项素质标准、达到这种素质标准的途径和方式,以及各项素质的测评方法等要素进行明确的说明。第二,适度超前的原则。公务员素质标准体系的制订要反映公务员队伍的素质现状,因而,它包含有一定的描述性因素。但是,从根本上来讲,公务员素质标准体系不是一个描述性的体系,而是一个规范性和引导性的体系,它应着眼于从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管理者的素质要求的高度来制订各项素质标准,从而使这一体系能为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建设目标提供支持,为经济特区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和功能的升级提供保证,为公务员自身的事业发展提供指引。

    素质标准的适度超前,并不是将较高一级公务员的履职素质要求向较低一级的公务员系列转移,而是在各级公务员的素质标准中,都要本着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而注入更多的时代要求和国际水准要求。第三,简明扼要的原则。公务员素质标准体系的制订无疑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并且需要有理论研究作指导作支撑,但是,从其实际运作和表现形式来看,它又是一个操作性的体系和工具性的体系,而不是一个理论化的体系。公务员素质标准体系要发挥对每位公务员的引导作用和对公务员管理实践的规范作用,就应该是一个易于为公务员所理解和掌握的体系,一个简明而不简单、扼要但有丰富内涵的体系。第四,综合效用的原则。制订公务员素质标准体系,并不是要在现有的各项公务员管理制度之外再增强一项新的管理制度,也不是要对现有的某一项公务员管理制度进行改革,而是要谋求公务员管理体制整体的进一步优化和规范化。制订公务员素质标准体系是新一轮公务员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公务员素质标准的推行,必定会带动公务员管理工作诸环节的联动效应。因此,公务员素质标准体系的制订应考虑到公务员管理实践中各个环节的具体需要,对公务员队伍各项管理制度的改革都能起促进、规范和引导作用。

    二、发达国家和地区制订公务员能力标准体系的几种模式

    在90年代,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和香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对公务员管理制度都进行了改革。改革的焦点,直接对准传统的公务员制度赖以建立的基础——职位分类制度。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和政府雇员都不满意传统的僵化和复杂的职位分类制度对人们的束缚,要求用一种简明的激励性的管理新机制对传统的职位分类制度进行改革。他们分别都选择了“能力主义”的管理新模式,力求对传统的公务员体制中的论资排辈、年序递晋的管理格局实行某种突破。

    为了推行“能力主义”管理模式,这些国家和地区根据本国和本地区实际情况制订了自己的公务员能力标准体系,其中,美国、澳大利亚和香港制订公务员能力标准体系的模式和经验,对于制订经济特区的公务员素质标准体系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

    1.美国模式:标准统一、循序渐进、操作性强自90年代初开始,美国政府在对联邦行政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的同时,对联邦公务员制度实行了重大改革。改革的内容包括:简化公务员管理的法规和制度规定,增强公务员管理的灵活性;实行信任和责任管理模式,下放人事权限;推行激励性离职政策,大幅裁减政府雇员;改革职位分类制度,推行“能力主义”的管理理念。在美国政府推行的这四条基本的改革措施中,第四条措施是根本性的和纲领性的。

    在美国,“能力主义”管理理念的推行和能力标准的制订,首先是从军方文职人员中开始实施的,采用的实际操作方法是对工作岗位的责任要求及其派生的能力要求进行直接的分析,然后制订出能力标准体系。1991年,联邦人事总署在总结军方经验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份包括130个问题的大型问卷,在全美两万余名各级各类联邦政府雇员中进行调查。根据对问卷调查回收的数据进行的分析,人事总署制订了统一的联邦政府公务员“管理能力标准框架”。基本内容是:

    (1)基本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示范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定向能力、应变能力、判断能力、技术应用能力;(2)初级能力:协调能力、冲突管理能力、团队建设能力、影响和谈判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3)中级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计划与测评能力、顾客服务能力、凝聚力、财务管理能力、技术管理能力;

    (4)高级能力:战略决策能力、形势分析能力。

    美国联邦政府公务员管理能力标准框架的基本特点是:第一,标准统一。联邦政府中每一个部门执行的都是同样一个标准,这种统一的标准有利于加强能力标准执行过程中的规范性。第二,循序渐进。

    从基本能力到初级能力到中级能力再到高级能力形成了一个由低到高、序化程度较强的标准序列,这种做法有利于对不同级别的公务员实施分类管理。第三,操作性强,人事总署不仅制订了能力标准框架,而且对每种能力都进行了具体的解释,对如何运用能力标准框架对公务员队伍实施管理也进行了具体的规定,使得新的“能力主义”的管理理念能够在全美顺利执行。

    2.澳大利亚模式:标准灵活、形式多样、针对性强90年代,澳大利亚政府深化了自80年代中期开始的“再造政府”运动,加强了对公务员管理制度的改革。改革措施包括:精减机构、转换职能、下放管理权限、推行行为测评制度、加强服务文化建设、推行“能力主义”的管理新概念等等。

    在澳大利亚,能力标准的制订和“能力主义”的推行,范围要比美国宽泛得多,并不只是局限在公务员范围之内。1992年,由联邦管理顾问理事会召集政府各有关机构、培训教育机构、管理层代表、工会代表制订了各行业应普遍遵循的一般性的《澳大利亚能力标准制订参照办法》,其后,各行业根据此法制订了本行业的能力标准体系。在联邦公务员系统内,公务员委员会于1992年制订了联邦公务员能力标准体系,基本内容是:

    普通公务员(Asoi-4)的核心能力标准:

    A.运用有关澳大利亚公务员系统和所在机构的知识于工作之中的能力;

    B.根据工作目标进行计划和组织的能力;

    c.协同团队工作的能力;

    D.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E.参与和适应变革的能力;

    F.管理自己行为的能力;

    G.收集、分析和使用与本职工作相关信息的能力;

    H.有效地使用设备的能力;

    I.计算能力;

    J.文字表达能力。

    中层管理人员(Asos-6)的核心能力标准:

    A.运用有关澳大利亚公务员系统和所在机构的知识于工作之中的能力;

    B.根据工作目标进行计划的能力;

    c.领导和辅导他人的能力;

    D.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E.管理资源的能力;

    F.适应并推行变革的能力;

    G.管理自己行为的能力;

    H.研究、分析和使用信息的能力。

    高级服务系列(SOS)的核心能力标准:

    A.运用有关澳大利亚公务员系统和所在机构的知识于工作之中的能力;

    B.根据工作目标进行计划的能力;

    c.领导和辅导他人的能力;

    D.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E.管理资源的能力;

    F.管理变革的能力;

    G.管理自己行为的能力。

    高级行政系列(SES)的核心行为标准:

    A.综合性管理能力:

    a一般管理能力和业务拓展能力,

    b.制订发展战略的能力,

    c.事业心B.表达能力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a.人际沟通能力,

    b.表达能力,

    c.解决人际冲突的能力;

    C.领导能力:

    a.战略决策能力,

    b.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c.自我管理能力;

    D.概念分析能力;

    E.判断能力。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公务员能力标准体系的基本特点是:第一,标准灵活。联邦政府只是制订出了《澳大利亚能力标准制订参照办法》,各行业根据本行业实际制订自己的标准。在同一行业内,不同的部门也可以制订本部门的能力标准。在公务员系统内,尽管公务员委员会制订了统一的标准,但在这一标准基础之上,澳大利亚税务局、初级工业产品部、多元文化部等部门又为本部门的雇员制订了另外一套能力标准体系;第二,形式多样。尽管联邦政府出台了《澳大利亚能力标准制订参照办法》,但各行业各部门制订的能力标准体系却没有按照统一的标准的格式,而是分别设计了自己的格式,比如:列举式(公务员委员会)、表格式(初级工业产品部)、图解式(澳大利亚税务局)和分档式(公务员培训委员会),等等;第三,针对性强。由于各行业各部门能按本行业本部门实际情况制订自己的能力标准,因而,相比较而言,它能较好地解决能力标准在管理实践中的针对性问题。同时,由于各部门能力标准的制订主要是为了配合公务员培训体制改革,因而它们大都能较好地满足培训体制转轨的需要。

    3.香港模式:标准一致、分头考评、引导性强由于面临着政权交接的特殊的历史背景,在90年代,香港地区的公务员管理体制并未像发达国家那样进行全面改革。稳定是90年代香港公务员队伍及其管理体制的主题。即使如此,由于香港是全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信息中心,政府中高层公务员大都经历过欧风美雨的洗礼,因此,“能力主义”的管理理念也逐步地融进了香港公务员管理体制中,改革在局部、在技术层面上、以渐进的形式在进行。

    香港政府制订公务员能力标准体系的主要目的是为考核工作提供依据。制订的步骤大致包括三阶段:首先,由高层的具有经验的公务员组成特别会议,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工作观察等方法确定“能力标准”的大致内容;其次,将初步确定的内容交由公务员讨论,征求反馈意见;最后,特别会议根据反馈意见对能力标准进行修改,确定执行方案。目前执行的能力标准体系由两个档次26个要素组成。第一档次包括:工作知识、运用工作知识的能力、洞察力、分析能力、决策能力、提出建设性意见的能力、组织能力、工作效率、书面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数字表达能力、承担责任的自觉性、压力管理能力、工作的主动性、人际关系、员工管理能力、语言(“三言两语”)能力。第二档次包括:性格、判断力、责任心、创造力、可靠性、机敏适应性、管理能力、工作热情、职业道德。

    香港地区公务员能力标准体系的基本特点是:第一,标准一致。

    不管普通公务员、中层管理人员还是高层管理人员,都用同一套标准去进行考核,每位公务员都要求具有两个档次26项要素中包括的各项能力和素养。第二,分头考评。对不同档次的能力和素养,由不同的部门来考评,公务员的主管上司负责考评公务员的第一档次的能力要求(大多是刚性指标),部门长官负责考评第二档次(大多是弹性指标)。第三,引导性强。能力标准为考评提供依据,考核工作参照标准,给每位公务员的每方面的能力和素养表现作出定级定性评鉴,评鉴结果作为公务员晋级和培训的依据。依据能力标准开展考评,对公务员不断改进自己的行为表现和实际工作能力有较好的引导作用。

    三、经济特区公务员队伍素质标准体系的模式选择与内容架构

    发达国家和地区制订公务员能力标准体系的三种典型模式,各有特色,都能给我们以一些启示。美国模式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参考模式,将22种能力标准相对地划分为四组,并又根据公务员所处的职务级别的高低形成一个有序的组合,这种做法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澳大利亚模式强调能力标准的制订应努力体现不同行业的特点,处理好能力标准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突出了能力标准体系的针对性,能给我们诸多方法论的启示。香港模式将同一套能力素养标准区分为两个档次,分别由不同的部门来进行考评,能为我们建立公务员素质标准的配套测评体系提供借鉴。

    但是,由于西方文官制度(包括由于历史原因而形成的香港公务员制度)普遍奉行“政治中立”原则,因而这三套能力标准模式无一例外地没有包含政治素质的内容,这与我们的公务员素质要求是绝然不同的。我们实行的“德才兼备”的用人原则,政治素质要求在我们的公务员素质标准体系中应该占有十分突出的位置。其次,由于我们的公务员体制运行的外部环境与西方文官体制所在的社会和行政环境大不一样,因而,在这两种不同的体制中,即使级别相当的职务所承担的岗位责任也不尽一致,因而,所要求的素质能力标准也不会完全相同。最后,由于我们的公务员体制与西方文官体制所处的文化环境不相同,加之我们的改革开放政策实行的历史仍然不长,我们需要向发达国家学习的东西很多,因而有些因素虽然未能构成西方文官必需的能力要素,但对于我们的公务员队伍来说却是必备的。这些是我们在确定经济特区公务员素质标准体系模式和内容架构时应该注意的。

    (一)经济特区公务员素质标准体系的模式选择

    根据我们确立的制订经济特区公务员队伍素质标准体系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要求,并基于对发达国家和地区建立公务员能力标准体系的基本模式及其特点的分析,我们认为,经济特区的公务员队伍素质标准体系的制订可以采取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办法,首先制订出统一的公务员素质标准体系(不是参照办法),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不同门类的公务员归口管理部门可根据实际需要,在坚持统一规范的标准体系的基础上对素质要求有所增补。在具体的技术层面上,经济特区的公务员队伍素质标准体系的基本模式可确定为:德才并重、分级规范、相互衔接、有序过渡。作为制订公务员素质标准体系的一项技术要求,德才并重是指在明确规范各层级公务员任职能力要求的同时,要将党和政府对公务员的政治要求具体化为几项刚性的标准纳入到整个公务员素质标准体系中。分级规范,是指要对普通公务员、科级公务员、处级公务员和局级公务员这四个层级的公务员分别制订出切合本层级公务员岗位责任和履职要求实际的素质标准,不能为不同层级的公务员制订出同一水准的素质标准要求,也不应用同一套素质标准去规范不同层级的公务员。相互衔接,是指不同层级的公务员虽然各自都有自己的素质标准,但这些素质标准之间应该有内在的关联,其中,基本素质既是普通公务员的素质要求,也是整个公务员队伍的基本素质要求,是每一位公务员都必须具备的。由科到处再到局级公务员的素质要求构成一个由低至高的系列,较低层级公务员的素质标准应构成较高层级公务员素质标准的基础,换言之,从公务员的选拔和使用等管理活动来看,不具备较低层级公务员素质标准要求的公务员,不得晋升到较高一个层级,担任较高层级的职务。有序过渡,是指公务员素质标准体系中的各要素能够相互呼应,每一层级的公务员素质标准既能反映公务员所在层级的岗位责任和履职要求,又能符合公务员自身成长的规律,较低层级的素质要求能够为较高层级的素质要求提供支持,较高层级的公务员素质要求是较低层级公务员素质要求的拓展和成长。

    (二)经济特区公务员素质标准体系的基本内容架构

    根据制订经济特区公务员队伍素质标准体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的要求,并通过对经济特区公务员队伍素质标准模式和各层级公务员岗位职责特点的一般分析,我们认为,经济特区公务员队伍素质标准应包含下列基本内容。

    1.基本素质:全体公务员基本素质的确定既要考虑到对全体公务员的一般素质要求,又要考虑到普通公务员的一般工作特点,还要包括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建设对公务员队伍现代工作技能的特殊要求。作为对全体公务员的一般素质要求,基本素质要突出对公务员队伍的政治素质、思想品德和敬业精神要求,把好全体公务员队伍“入口”的政治关;作为对普通公务员的素质要求,应强调公务员要具有其从事工作要求的技能和知识、良好的表达能力、协作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这些素质也是其他各级领导公务员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是更高层级的管理素质赖以成长和拓展的基础。此外,外语和使用现代办公设施的能力,既是对普通公务员的素质要求,也是对各级管理层公务员的技能要求,也应列入基本素质的范畴。因此,概括起来讲,经济特区公务员队伍的基本素质应包括:政治修养、思想品德、敬业精神、专业技能和相关知识、表达能力、协同工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外语、使用现代化办公设施的能力。

    其中,政治修养包括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思想品德包括人生观、思维方式和道德品质;敬业精神包括岗位责任意识、服务水准、工作效率和学习积极性专业技能和相关知识包括专业知识的掌握、专业技能的熟悉程度和对与专业领域相关的知识的了解;表达能力包括书面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数字计算能力;协同工作能力包括团结奉献精神、集体观念和工作的主动性;自我管理能力包括守法意识、纪律观念和工作的计划性、条理性;外语包括外语的读、说、听、写能力;使用现代化办公设施的能力包括使用计算机和其他专业技术设备的能力。

    2.一线管理素质:科级公务员科级公务员是各部门各行业一线的管理人员,担负各项具体管理职责,对各部门各行业的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处在管理工作的第一线,工作具体务实是科级公务员工作的一般特点。因而,科级公务员除应具备全体公务员的基本素质要求外,还应具备良好的“管人”与“治事”能力,能动地贯彻上级的工作指示精神的能力和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的能力。因此,科级公务员应具备的管理素质包括:目标管理能力、示范能力、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

    其中,目标管理能力包括根据工作目标制订计划的能力和组织下属人员完成工作目标的能力;示范能力包括对下属人员的指导、督促能力和影响力;协调能力是指统一下属人员的思想和利益、化解各种矛盾的能力;应变能力是指根据具体条件和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工作目标、工作计划、工作方法和工作程序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包括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借鉴他人工作经验拓宽工作思路的能力。

    3.中层管理素质:处级公务员处级公务员是各部门各行业的中层管理人员。处在联系高层管理人员和一线管理人员的关键环节,在所在行业和部门中担负某一方面的管理职责。处级公务员既要在局级公务员的一般指导下独立地承担各项专门领域的管理工作,完成所从事工作的决策、计划和拓展任务,又要承担起围绕工作任务对下属人员的组织、调配和管理工作,因而,除需具备全体公务员的基本素质和一线管理素质外,还要具有较高的组织指挥能力和专项业务管理能力。此外,能参照所在领域国际惯例和最高管理水准设计工作方案改进工作方法,也是处级公务员必需的素质。因此,处级公务员应具备的中层管理素质包括:

    组织能力、项目决策能力、计划能力、业务拓展能力、相关领域的国际惯例和水准的认知。

    其中,组织能力包括号召力、调配能力和统筹能力;项目决策能力包括系统分析能力、比较选择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计划能力指确定工作并根据工作目标制订实施措施和步骤的能力;业务拓展能力指拓展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相关领域国际惯例和水准的认知,指熟悉所在工作领域的国际运作惯例或最高国际水准,并能以此为参照不断改进工作方法。

    4.高层管理素质:局级公务员局级公务员是各部门各行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对所在部门行业担负着最高管理职责,总揽全局是其工作特点。作为各部门各行业的行政首长,局级公务员的主要职责是对本部门本行业的全局性工作进行战略性筹划、制定发展目标,围绕宏观工作目标制定战略步骤,同时,要对所在部门和行业的各类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监管,因此,局级公务员除具备全体公务员的基本素质和一般管理素质,尤其是中层管理素质之外,还应具备下列高层管理素质:战略决策能力、宏观规划能力、资源配置与监管能力。

    其中,战略决策能力是指对关涉本部门本行业工作开展的外部形势作出分析判断,以此为基础制订本部门本行业发展战略的能力;宏观规划能力是指围绕发展战略制订基本的发展步骤和措施的能力;资源配置和监管能力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能力,物力资源的合理调配能力和财务监管能力。

    (三)经济特区公务员队伍素质标准体系的子系统结构

    经济特区公务员队伍素质标准体系总体结构模型从总体上全面展示了初步构想中的经济特区各个层级公务员队伍的素质以及各素质标准之间的关系,它构成了经济特区公务员素质标准的宏观体系。

    但是,在这一宏观体系中,各个构成要素自身又同样包含有丰富内涵,并自成体系,比如,在“基本素质”中的“表达能力”一项中,我们可以进一步区分出“书面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数字表达能力”这三项能力因素的组合构成了“表达能力”的基本内涵。进一步说,在这三项能力因素中,每一项能力因素又可以列出多项“行为标准”,以此对其进行进一步明确的规定。

    此外,在一种完备的素质标准体系中,“培养方式”和“测评手段”是两项不可缺少的内容。每位公务员良好的素质修养不可能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实践中锻炼、在培养中成长的。在制订公务员队伍素质标准体系的过程中,我们应具体分析每项素质要求的特点,明确指出各项素质的“培养方式”,从而使公务员素质标准体系对公务员自身素质的自觉锻炼培养能够发挥更明确的指导作用。此外,“测评手段”是素质标准体系得以运行的内在保障机制,有了客观明确和规范的“测评手段”,才能使公务员素质标准体系真正发挥出“尺度、标准、依据和目标”的作用,才能保证公务员素质建设和素质管理的刚性。

    其中,“素质标准”是各级公务员所在的职务级别要求的各项素质要求。“素质单元”是对素质标准初步分解,是对各项素质要求的一般性说明。“素质要求”和“行为标准”是对“素质单元”的进一步分解,是对履行职责的素质要求及其标准的具体说明。“培养方式”是获取各项素质标准必须经过的培养活动,包括实践锻炼、进修培养、岗位交流等等。“测评手段”是检测评价公务员是否具有该项素质的评价措施,包括测评类型、测评技术和测评标准等等。

    公务员队伍素质标准的制订,是公务员管理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是新一轮公务员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性工程。通过对各级公务员的岗位责任要求进行分析,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制订公务员能力标准的经验,对经济特区各级公务员履职的素质标准进行设计和构想,只是制订公务员素质标准体系诸多方法中的一种。我们还应综合利用好问卷调查、跟踪采访、岗位观察、专家访谈等多种方法,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来全方位开展这项意义深远的工作,使经济特区的公务员素质标准体系能为经济特区二次创业中的高素质公务员队伍建设提供制度保证。

    处级干部对局级公务员素质与能力要求及现状评价

    哈尔滨行政学院根据国家人事部和国家行政学院《关于开展国家公务员任职培训需求调研的通知》的要求,我们组建了课题组,并承担了两个子课题,《处级干部对局级公务员素质与能力要求及现状评价》是其中之一。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了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国家行政管理干部队伍”的重要任务,同时也为公务员培训指明了战略目标。通过调研,进一步明确培训的具体需求,加强培训的针对性,这是提高公务员培训质量的前提。

    一、认真准备

    在组建了子课题调研领导小组和确定成员后,制定了调研方案,确定了调研方法,组织学习党的十五大、九届人大会议精神及有关文件,提高认识,明确调研思路,并取得了组织和人事部门的支持。

    二、开展调研

    1.问卷调查

    (1)精心设计问卷。通过文献调查、专题座谈及研究讨论设计了《处级干部对局级公务员素质与能力要求及现状调查问卷》,此份问卷包括现状调查和期望调查两大部分,共40个问题,涉及到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决策能力、用人能力、协调能力、公关能力和利用现代办公手段的能力等。

    (2)问卷发收。为了保证调查内容的客观性、便于组织和提高回收率,我们选择了正在院内参加培训的两期处长培训班共145名处长作为问卷调查的对象。他们分别来自全市40个委、办、局和七区十二县(市),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发放问卷130份,收回有效问卷118份。

    2.座谈、访谈对问卷调查中的个别需要进一步了解的问题,组织了三次专题座谈会和个别访谈,座谈和访谈对象扩大到以前行政学院培训过的学员。

    三、现状评价

    处级干部对局级公务员素质与能力要求及现状评价通过问卷调查和座谈、访谈,现将处级干部对局级公务员素质与能力要求及现状评价综述如下。

    1.素质评价

    (1)对局级公务员素质的整体评价。问卷设计了局级公务员最欠缺的素质这一具体问题,给出政治素质、心理素质、专业素质、身体素质和能力素质五个备选答案,被调查的处级干部有45%认为局级公务员最欠缺的素质是专业素质,有25%认为最欠缺的素质是政治素质,有15%认为最欠缺的素质是能力素质,有10%认为最欠缺的素质是心理素质,只有5%认为最欠缺的素质是身体素质。

    (2)对局级公务员政治素质的评价。政治素质表现为局级公务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表现为一定的政治思想、政治觉悟以及对社会政治问题和本职工作的立场、观点和态度。政治素质决定局级公务员的献身精神和开拓精神,决定领导者的组织性、自觉性、纪律性和主动性。问卷对局级公务员的政治素质分解为“政治理论水平”、“理论政策水平”、“政治敏锐性”、“事业心”、“政治立场”、“廉政品质”

    六项具体素质。表2中“政治立场”优的占35%,差的占3%;;“政治理论水平”优的占28%,差的占10%;“理论政策水平”优的占24%,差的占5%;“事业心”优的占30%,差的占8%;“廉政品质”优的占21%,差的占12%。

    (3)对局级公务员专业素质的评价。问卷对局级公务员的专业素质分解为“专业技术”、“专业政策水平”、“行政管理经验”、“专业技术,”管理技能“。表3中,”专业知识“优的占20%,中的占37%,差的占12%;”专业政策水平“优的占27%,差的占4%;”行政管理经验“优的占21%,差的占11%。可见,”专业知识“差和中的比例很高;”管理技能“和”专业技术“差的比例也在14%、15%。

    (4)文化素质。问卷将局级公务员的文化素质分解为”知识面,“知识结构”、“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七项。表4中,“知识面,和”知识结构“优的分别占17%、18%,差的分别为29%、19%;中的为39%、38%,显然”知识面“、”知识结构“急需改进。”市场经济知识“、”现代科技知识“和”法律知识“差的比例均在20%以上。

    座谈中,有的处级干部提出应适当增”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国内经济形势”等方面的内容,以拓宽局级公务员决策和管理的视野。

    (5)身体素质。局级公务员的身体应该是健康的,有适应工作需要的充沛精力和健康的精神风貌。身体健康“优”的有45%,良的有37%,差的只有10%。

    (6)心理素质。局级公务员的心理素质在另一子课题中进行调查。

    2.能力素质

    (1)决策能力。决策是局级公务员工作的核心,局级领导应该从过去的经验决策型向科学决策型转变。问卷将决策能力分解为“预见性”、“计划能力”、“利用智囊”、“决断能力”、“民主程度”5项。表5反映的局级公务员的决策能力比较理想。

    (2)用人能力。问卷把用人能力分解为“爱才之心”(要以人才为本、待才如宾、重发展、求才若渴)、“识才之智”(注重德才兼备、看本质、重发展、重业绩)、“用才之胆”(不嫉贤妒能、用其所长、用人不疑、明责授权)。表6中,优的比例在18%、21%、15%,而差的比例在12%、13%、18%,可见,用人能力尚需提高。

    (3)其他能力。问卷中还列出了“协调能力”、“公关能力”、“利用现代办公手段能力”。表7中,“利用现代办公手段能力”优的比例只有8%,而差的比例却高达34%,中的比例37%,两者相加达71%,这种状况很难适应信息社会对领导者的要求。

    四、对局级公务员任职培训的建议

    1.强化政治理论培训,提高政治素质中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公务员制度的最大不同在于其政治化特征,即不实行“政治中立”,而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公务员培训尤其是高、中级公务员培训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放在首位。江泽民总书记在《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中强调,领导干部“首先要努力成为忠于马克思主义,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会治党治国的政治家”,“要培养一大批真正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领导干部。”

    《1996-200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中也强调“中心内容是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强调“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

    2.发挥地方行政学院在局级公务员培训中的应有作用党校经过多年的实践,已经自成体系,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在干部培训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特色和优势是进行政治理论和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教育。对于局级干部应具备的行政体制、行政决策、依法行政、政府公关和管理心理等政府管理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培训及能力的提高,行政学院更具优势。一是行政学院是培养公务员的阵地,专门进行政府管理、经济管理的培训和研究;二是各行政学院都有较稳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座谈中处长们肯定了行政学院的教师结构更适合公务员培训的需要;三是局级公务员和处级公务员同在行政学院培训便于政府政策的执行及知识的连贯运用。

    3.有针对性加强文化知识的培训局级公务员的文化知识,是指局级公务员所具有的文化程度和文化水平。文化素质是局级公务员业务素质的基础。它决定局级公务员的知识范围、知识结构、科学知识水平;决定局级公务员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行政工作任务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决定认识和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的能力。而调查发现局级公务员的“市场经济”、“行政管理”知识差的比例达13%.14%,“法律”、“现代科技”知识差的比例高达20%、28%,因此,应加强以上四门知识的培训,并应通过培训调整局级公务员和知识结构,扩大知识面,使局级公务员成为行政管理的“通才”。

    4.加大专业知识的培训力度专业素质是指局级公务员的专业技术、业务水平和能力状况。这一素质决定局级领导从事某种专业技术工作或专门的业务工作的熟练程度、复杂程度;决定局级领导处理专业技术问题或专门的业务问题的效能和效率。局级公务员属于高智能的群体,从总体上说必须具备从事局给行政领导工作所要求的各种知识和能力,努力成为自己所分管工作的“内行”、“专家”。

    5.提高局级公务员的用人能力自古以来,用人就是国家行政管理的核心与关键。所谓“为政在人”,“人存政举,人亡政息”,“为政之本在于任贤”,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近代西方行政学家梅耶士在《联邦文官制度》一书《序言》中指出:

    “不论政府组织如何健全,财力如何充足,工作方法如何精细,但如不能获取优秀人才到政府供职,仍不能对公务作有效的实际推行。”“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这是检验领导者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应在培训中提高用人能力。

    6.灌输终生教育观念,培养局级公务员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由于科学技术成果迅速增加,科学发明到应用的周期缩短以及新技术、新产品过时速度加快,致使知识陈旧周期加速,新的知识、新的技能层出不穷。因此,要倡导“终生教育”,使局级公务员掌握获取最新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7.运用多种培训形式,改进培训手段根据不同培训内容,运用课堂讲授、档案资料分析、安全研究、模拟、研讨、大型报告会和圆桌会议(就一些热点问题邀请社会各界知名人士、专家学者参加这些会议,给学生做报告,或共同探讨)、专题讲座等多种培训形式。发挥计算机在局级公务员培训教学各个环节的重要作用,比如:资源管理、模拟教学、资料处理、政策分析。信息技术应用于培训,需具备诸多条件,如:具备开发必要的硬件以及软件的投资;具有使用这些技术的合格人员;保证储存信息的质量:教师、管理部门与技术人员的合作等。目前,各行政学院多数刚起步,尚需进一步加强。

    子课题领导小组成员:

    孙长雄(中共哈尔滨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高级工程师赵燕(哈尔滨市人事局副局长、高级工程师)曲仁(哈尔滨行政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子课题负责人:曲仁

    主要参加者:陈远飞闵慧男

    1998年8月

    西部贫困省区对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素质与能力的特殊需求的研究报告

    贵州行政学院课题组贵州省是个典型的西部贫困省区,少数民族聚居,经济总量小,人均GDP、人均国民收入居全国后列,贫困人口尚有650万。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在迈向小康的征途上,在跨向新世纪的历史进程上,将要经过一段更为曲折、艰辛的历程。贵州省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作为这项伟大事业的直接组织者和领导中坚,他们肩负的历史重任光荣而艰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中省份建设社会主义,更是一项后无来者的事业。他们的政治思想素质,他们的精神面貌,他们的知识水平,他们的工作能力毫无疑问都是贵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这一目标函数的重要因变量。

    为了对贵州的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的素质与能力有个初步了解,提供给决策者,并加强国家公务员培训的针对性,我们从1998年6月起,进行了以问卷调查为主的调研活动。

    问卷随机发出,共发700份,收回618份,在收回的问卷中进行随机抽样,抽取问卷215份进行目标分析。所抽问卷的215位地厅(局)级公务员中,正厅级公务员45人,副厅级公务员170人;男178人,女37人;汉族158人,少数民族57人,少数民族比例为26.5%,年龄结构情况为,36~40岁16人,41~45岁32人,46~50岁45人,51~55岁71人,56岁以上51人,学历构成为,硕士6人,本科98人,大专55人,中专18人,高中及以下38人,中共党员179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36人,中共党员所占比例为83.3%。

    调查研究涉及政治思想素质、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精神面貌与思想境界几个方面。

    一、关于政治思想素质的调研分析

    1.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充满热爱,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前景满怀信心。

    中国共产党近50年的执政史,虽有遭受错误和挫折的时期,也有凯歌前进辉煌时期。1952~1957年反右前,1963~1966年“文革”前,1992~1997年,是建国后社会经济发展较快的三个时期。这三个社会经济发展较快的时期哪个时期最理想的判断,体现了对改革开放20年成就的基本估价。问卷中,83%的人认为最理想的时期是1992~1997年。其中,45岁以下的厅级干部100%的认为1992~1997年是最理想的时期。这反映了他们对改革开放20年的基本认识,反映了他们对党在新时期基本路线的认识,反映了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和信心。

    目前,我国的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社会经济的发展面临一系列的深层次矛盾,国有企业步履艰难,失业人员增多与就业形势严峻,贫富悬殊与分配不会,环境污染严重,国家公职人员腐败问题,社会治安问题,都是现实生活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我们的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们始终对改革开放的伟业充满信心,并未因这些困难和矛盾的存在就对改革开放的事业有所怀疑,能正确认识这些矛盾,能正确认识成就与存在的不足,能够认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能正确认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这一切,都说明对前途是乐观的,对改革开放的形势有清楚而较为深刻的认识。

    2.正确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回顾社会主义所走过的历史,我们既有取得伟大成就的骄傲,也有活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的困惑。以邓小平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主义建设与发展问题上思路是否清晰。在调查中,关于这一问题,9%的人认为已经很清楚或基本搞清楚,只有9%的人认为还没搞清楚。这个调查结果表明,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上的指导思想是正确的。

    阶级斗争问题,曾经在较长一段时间,成为困扰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沉重枷锁。尤其“文革”十年,就是对国内阶级斗争错误认识的直接后果。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拨乱反正,将工作重心重新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因而才开辟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境界。这是我党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对“阶级斗争为纲”的根本否定。可是,我们党的领导干部中仍然有部分人不同程度的还没摆脱“以阶级斗争为纲”思想的影响。调查中,5%的人认为阶级斗争仍然激烈,只有29%的人认为不要再纠缠。通过这个结果,可以看出,“左”的影响仍然存在,仍然制约着我们西部贫困省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制约了西部经济的发展。

    4.对邓小平理论的认识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社会主义运动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强大的思想武器。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在当代就要用邓小平理论来武装全党。问卷调查中,对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问题上,88%的人认为发展和联系实际特别重要,这说明我们的干部大多数对邓小平理论是认同的,是信仰的。同时,也还有12%的人认为坚持基本原理更重要,这说明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够的问题。

    综上所述,西部贫困地区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的政治思想素质方面,整体上看,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充满信念,认同邓小平理论,对前途充满信心,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对改革开放的形势有正确认识。同时也可以看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阴影并未完全消除,“左”的影响依然存在,尤其是体现在年龄大者身上。

    认为阶级斗争仍然激烈的人还占5%,对姓“资”姓“社”心存疑虑的人还有11%,其中4%的人甚至认为不可等闲视之。认为阶级斗争仍然激烈的人中,93%是55岁以上的,对姓“资”姓“社”心存疑虑的人中50岁以上的占97%,认为不可等闲视之的人100%是55岁以上的。

    二、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

    关于知识水平,从受教育年限来看,如果硕士生标准年限以20年计算,本科以17年计算,大专以15年计算,中专以14年计算,高中及以下按平均10年计算,则215位被调查者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约为15年,大致相当于大专学历所受教育年限,刚好只达到中组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所要求的基本学历。从下表不同年龄层次平均受教育年限来看,年龄从高到低呈递增趋势,说明年轻干部中学历层次更高一些。

    1.西部地区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多数是经验型干部,在工作中注重经验,而理论修养和科学武装显得很不够在我们的调查中,关于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92%的人认为主要从工作中学,1%的人认为主要从书本中学;7%的人认为主要是向他人学习。很显然,只有1%的人注重学习前人的经验——知识,只有7%的人注重学习他人经验。

    决策科学是前人关于如何科学决策的经验结晶,是被实践反复证明了的,通过学习可以大大节省自己“摸索”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可以减少“试错”所造成的损失,每位精明的领导者都不可不重视。然而,在我们的调查问卷中,7%的人回答“熟悉”,14%的人回答“比较熟悉”,79%的人回答“略知一些”。决策是领导的一项基本功能,不懂得决策科学的领导就只能靠经验来决策,而“经验决策”的后果正如前所述必然导致较高的决策成本,这就违背了决策的效率原则。

    公务员知识,包含着现代公务员管理的科学理论。根据我国的公务员管理体制,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是公务员管理的重要主体,承担着公务员管理的重要职责。对公务员实施有效管理,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公务员积极性创造性的重要手段。为有效加强公务员的管理,必须熟悉公务员知识。在我们的调查中,对国家公务员知识只有5%的人熟悉,59%的人比较熟悉,36%的人仅仅略知,对西方公务员制度80%的人略知,20%的人不了解。也就是说,至少有36%的人其公务员知识是满足不了公务员管理需要的。同时,既然对西方公务员制度充其量只处在“略知”的层面,也就更谈不上在公务员管理工作中,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公务员管理经验,创造性地开展管理工作了。

    2.法律知识贫乏,法制意识淡薄,满足不了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需要党的十五大号召,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法制国家。这要求,我们的领导干部,首先必须熟悉国家法律法规,增强法制意识,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实行法制化领导,以法制加强和优化管理,进行法制宣传和教育,进而形成全民的法制自觉。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只有11%的人熟悉我国宪法,47%基本熟悉,42%的人不熟悉。就连国家的根本大法都只有至多11%的人熟悉,可见法制规意识淡薄的程度并非一般。对其他法律规范熟悉程度的调查结果,可以较充分地证明这一判断,如对行政诉讼法,只有8%的人熟悉,92%的人不熟悉;对民法,41%的人认为应当熟悉,58%的人认为应当了解或学一点。行政诉讼法调整国家行政主体与社会公众间的法律关系,是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的根本依据,是使行政权力合法使用的重要保障,这个保障不仅要通过事后的制裁矫正来实现,还要通过事前的主体“自律”来实现。地厅(局)级公务员们掌握着很大的行政权力,对行政诉讼法不熟悉,也就意味着保障行政权力合法行使的“自律”出现缺口,后果不言而喻。民法调整民事平等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它在很大程度上起到“商法”的作用。我们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不重视法律约束的市场竞争,只能是毫无规则的“自相践踏”,在市场内耗中大大降低社会福利程度。可以说,如果对民法仅仅是“了解或学一点”,是不具备用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的。

    3.对经济管理工作不熟悉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们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内容,这对于西部贫困省区来说,尤其具有现实针对性。自然,对西部贫困省区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来说,他们对经济管理知识、对经济管理工作的掌握与否以及掌握程度如何,直接影响到西部地区缩小与东部地区差距的进程。

    问卷调查中,我们得到这样的结果:对工业企业管理,23%的人熟悉,39的人%比较熟悉,38%的人不熟悉;对农业经济管理,15%的人熟悉,36%的人比较熟悉,49%的人不熟悉;对商业企业管理,14%的人熟悉,15%的人比较熟悉,70%的人不熟悉;对股份制知识,11%的人比较熟悉,68%的人有所了解,21%的人生疏。

    4.金融知识欠缺,不关心国内金融形势,不关心世界金融事件随着经济货币化证券化程度的提高,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东南亚国家利用金融发展经济的成功经验和遭受金融危机打击的深刻教训,就更显示出金融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来。金融形势,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形势的“晴雨表”。可以说,不了解金融知识,不关心国际国内金融形势,是不能把握现代经济的大局的。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要发展经济,都不能借助于金融的力量,也不能不注意金融风险的防范。

    我们在问卷调查中了解到,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们,对金融知识,只有19%的人了解,63%的人了解一点,18%的人不了解;对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44%的人清楚,56%的人不清楚;对国际金融界的知名人士索洛斯,竟然有57%的人不知道他;对股市行情(电视),只有12%的人经常看,占51%的人只偶尔看,占37%的人干脆不看。这些信息告诉我们,西部贫困省区的地厅(局)级公务员们金融知识的贫乏和对金融形势的冷漠,着实令人吃惊。可以肯定,他们根本不具备利用金融的积极作用和化解金融的消极影响的能力。

    5.不注重对外交往,缺乏外交能力,适应不了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需要改革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西部贫困地区要迎头赶上,要缩小差距,要后来居上,必须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国际、区内区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后发优势的实现,外因的充分利用,都是建立在加强对外交往基础之上的。固步自封只会永远落后。这就要求,我们的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不仅要有对外交往的能力,还要有对外交往的意识。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的人搞过外贸工作,28%的人有过接触,70%的人没接触过;所有被调查的地厅(局)级公务员中,仅3%的人与国外企业家合作过,8%的人有交往的经历,34%的人接触过,55%的人没接触过;外语常用口语,2%的人熟练掌握一种,17%的人基本掌握一种,40%的人会一点基本应酬语言,41%的人不会。这不是一组能让人满意和乐观的数据,反映出我们的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在对外交往方面,无论意识上、能力上、所掌握的手段上,都是远远不能适应形势需要的。

    6.对现代管理手段缺乏足够的重视,难于适应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发展趋势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经济的勃兴,将人类带进一个创造信息、充满信息、利用信息的时代,信息日益成为社会生产的重要要素,信息的应用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信息的浪费也日益成为重要的财富浪费,现代管理手段的应用,使人们从体力解放与延伸的时代逐步过渡到脑力解放与延伸的时代,从而尽可能实现信息的充分利用,减少信息浪费。在我们的调查结果中,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有77%的人陌生,对计算机操作有83%的人陌生,只有2%的人熟练。这是一个令人遗憾的事实,不熟悉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就只能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方法,这必然会造成巨大的时间及效率浪费。

    综上所述,从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方面看,西部贫困省区的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的基本情况是适应不了经济赶超的社会跨越这一世纪性目标的。工作凭经验,对领导科学和领导艺术的科学体系不重视;不懂得决策科学,决策凭直觉;对经济工作不熟悉,属于党务型干部;不懂得现代管理科学知识,不熟悉现代化的管理工具,工作缺乏创造性,属于上传下达型干部。在调查结果中,关于最熟悉的工作,29%的人为党务,42%的人为行政,24%的人为经济,5%的人为其他。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经济知识、历史知识三者中,最熟悉的人分别为48%,25%27%。无论从知识结构上看还是从业务偏好上看,都可以看出不适应经济建设的烙印。

    三、思想境界和精神状态

    精神面貌与思想境界属于国家公务员基本素质的主观方面。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了西部贫困省区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思想境界与精神状态方面的许多可贵品质。

    1.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贵州素有“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之说。贵州贫穷,是全国最贫穷的省份之一,是国家公务员工资最低的省份;贵州苦,地处云贵高原东部的贵州,山高坡陡,是全国典型的山区省;贵州工作难做,是典型的多民族省份,全省居住着20多个不同民族,与发达省区的差距大,典型的内陆“三不沿”省份(不沿海、不沿江、不沿边),发展外向型经济难度大。然而,这些困难并没有使贵州的地厅(局)级干部们退缩,他们领导贵州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他们并没有因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这方贫穷的土地而后悔。在问卷中回答在贵州工作的理由时,27%的人回答是出于爱贵州,64%的人是听从党组织的安排,9%的人出于不得已。可见,他们大多数人识大体,顾大局,吃苦耐劳,艰苦奋斗。

    2.不计名利,不计得失的情怀国家公务员也是人,他们也有七情六欲,他们也有自己的需要。

    同时,又不能只以一般人的标准来衡量他们,因为他们作为党的高级干部,在党性上,在价值标准上,都应有更高的要求。如何对待名利,正是对他们品质的根本检验。在调研问卷回答中,关于对妻子下岗的反映,87%的人选择让妻子自己去闯,只有7%的人选择帮助妻子重新上岗,作为地厅(局)级国家公务员,要是想帮助妻子上岗,那简直就是易如反掌的事,但他们大多数人不这样做,能认识到别人可以下岗,为什么自己的妻子不能下岗,能把自己当作普通的一员,这是难能可贵的。又如,关于面对身边能力差的人提拔了而自己没被提拔的情形时,87%的人能够处之泰然,能人工作需要、人有所长我有所短方面来考虑。

    3.甘于奉献的精神

    贵州工资同全国其他省区相比是很低的,可是80%的人已经知足,愿与贵州人民同甘共苦。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关于办成几桩造福一方群众的事的内心感受,73%的人感到是一种享受和对得住党员干部的称号,27%的人有一种成就感。

    4.对物质的诱惑警惕性不高,廉洁自律能力不强在对“礼尚往来”的问题,30%的人认为是传统习惯,不要大惊小怪;59%的人认为要适度;11%的人认为与党性格格不入。所谓“礼尚往来”,很多情况下就是萌发腐败的开脱之词。从此回答结果看,对物质诱惑有高度警惕的人只占少数。又如关于对“君子之交淡如水”的-515-看法,49%的人认为存在;45%的人认为难于做到;6%的人认为不存在。也就是说,对创造一种“不以物质条件为基础”的人际关系氛围,至少有51%的人感到悲观。如果说这些结果还不够明显说明问题,那么关于“别人想借助你的权力帮忙,你会怎样”这一问题,是再也明白不过了,问卷的情况是37%的人回答三思而行,45%的人回答能办则办,17%的人回答回绝,这就是说,真正原则性强的人至多只占17%。

    5.对“红灯区”态度暧昧,表现出不良的思想倾向有的人把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理解为,只要能把经济搞上去,任何手段都可以用。有的地方对“红灯区”姑息纵容,这完全是一种认识上的大失误。在我们的问卷中,对待“红灯区”的问题,50%的入主张坚决打击。11%的人主张适应打击,39%的入主张加强管理,看看再说。这就是说,至少有50%态度暧昧,这是一种思想上的严重偏差。

    6.不屈不挠的个性品质工作中的、生活中的挫折是人的一生中无法避免的。而面临挫折与失败的人生态度,可以充分反映出一个人的个性品质来。关于工作中遭到严重挫折的问题,88%的人回答冷静对待,想法冲出困境;12%的人回答寻求支持。可以看出,大多数人具有坚强的个性,正视失败,藐视挫折。相似的问题印证了这个判断,如当受到委屈时,58%的人想到终会被理解,33%的人想到大丈夫能屈能伸;领导责怪,群众抱怨时,26%的人能够忍耐,65%的人可以做细心的解释。

    四、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

    1.注重调研,普遍有良好的调研习惯,调研具有较高质量调查研究是领导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进行决策的重要信息来源,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通过脚踏实地的调查,才能掌握最为直接的第一手资料。关于每年亲自写调查报告的情况,83%的人写1~2份,12%的人写3分以上,只有5%的人没写。这说明普遍有良好的调研习惯。在调研质量方面,89%的人主持的调研报告被采纳或发表过,其中26%的人对上级决策起过重要作用,这表明调研质量很高,是有效率而非走过场的。

    2.事必躬亲的事务型干部大有人在领导的主要职责是“领导”而不是操持一些具体的事务,如果领导在事务圈子里脱不了身,那必然减少决策和管理的时间,这实在是一种失职。关于重要的书面报告和工作总结,竟然有46%的人是自己完成,那么还用秘书班子干什么。

    3.深入基层,关心民情民心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只有真正从群众中来,才能真正到群众中去;只有深入基层,才能知道民心所向,才能知道民心所想,为人民服务也才有真正的落脚点。关于每年下基层的时间,65%的人二至三个月;26%的人一个月左右;9%的人四个月以上。关于下基层去得最多的地方,50%的人是典型农户家,24%的人是乡村干部家,26%的人是贫困户。

    五、调研结论

    1.政治思想方面

    (1)对邓小平理论的学习,特别需要学立场、学观点和学方法。要围绕西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来学,要结合总结西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经验、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步伐的要求来学。

    (2)既要解放思想,又要实事求是。目前西部贫困省区不够解放思想和不够实事求是的问题都存在。无论是发展战略,还是发展措施和手段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既要解放思想,又要从实际出发,对发达省区的经验,既要认真学习,又不能照搬照抄,要善于正确学习和吸收发达省区的经验,而绝不能把他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正在予以纠正的一些问题和败笔,错误的当成经验加以推广。例如对待“红灯区”的问题,主张打击的仅占50%;对“三陪”的问题,47%的人不置评说,态度暧昧。因此需要全面理解和全面落实实事求是和思想路线。

    2.知识水平与业务素质方面

    (1)需要加强经济管理知识的学习。我们党实现工作重心的转移已经20余年了。现在地厅(局)级岗位上的国家公务员,可以说都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走上领导岗位的。这些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成长起来的干部,熟悉工业企业管理的人占23%,熟悉农业经济管理的人15%,熟悉商业企业管理的人占14%,熟悉财政工作的人占21%,熟悉股份制知识的人占11%,熟悉外贸的人占2%。一句话,他们不熟悉经济管理,他们最熟悉的工作是党务和行政(占71%以上)。这种“党政型”的干部,怎么能领导搞经济建设,怎能领导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需要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党的十五大提出了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目标。调查中,地厅(局)级干部中对行政诉讼法熟悉的人占8%,对宪法熟悉的人仅占1%,这与党和国家的要求大相径庭。

    (3)需要加强金融知识的学习。在现代经济中,金融的地位特别重要,金融是现代经济核心。调查中,对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56%的人不清楚,对金融知识了解的人占19%,经常看股市行情的人占12%。在东南亚金融风暴的猛烈冲击下,居然有57%的人不知道索洛斯是何人。

    (4)需要加强领导科学、决策科学等现代管理知识的学习。地厅(局)级干部中71%的人熟悉党政工作。即便这样,熟悉决策科学的人仅占21%,熟悉公务员制度的人更少得可怜,仅占5%。可见他们的管理是一种经验型的管理、传统的管理。正如调查情况所显示的,92%的地厅(局)级干部的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是靠自己在工作中逐渐“摸索”出来的。

    (5)需要学习计算机知识。目前,计算机日益普及,并逐步成为大众办公用具。作为地厅(局)级干部应当会操作。但是,调查结束显示只有2%的人能够熟练操作。

    3.其他方面需要加强党风和廉政

    建设方面的教育。调查中30%的人对“礼尚往来”问题,认为不要大惊小怪;45%的人认为“君子之交淡如水”难做到,6%的人认为不存在“君子之交淡如水”;甚至当别人借助权力帮忙时,只有17%的人能拒绝。可见,大多数地厅(局)级公务员难于抵御不正之风的侵袭。

    子课题领导小组成员:

    苟华君(贵州省人事厅厅长)黄汉林(贵州行政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副教授)应德平(贵州行政学院人事处处长、副教授)任钢建(贵州省人事厅培训处处长)方洪琳(贵州行政学院教务处处长)

    子课题负责人:应德平

    主要参加者:黄世富简智衫汤正仁宋喜林邓献辉

    执笔人:应德平邓献辉

    附国家公务员任职培训调研问卷尊敬的领导同志: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行政管理干部队伍的要求。为加强行政学院培训工作的针对性,我们受国家人事部、国家行政学院委托,设计了这份调查问卷。我们热忱地企望,您在百忙中挤出时间协助我们搞好这项工作。

    谨表诚挚的谢意!

    贵州行政学院课题组1998年6月19日填写问卷注意事项:

    1.答卷采取无记名方式;

    2.请用画“√”(在英文字母上)方式回答问卷;

    3.每问只选一项;

    4.敬请如实填写,及时返回。

    职务级别性别民族年龄学历____。

    职称党派工作部门性质(党或政)

    1.学校所学专业与从事的工作

    A.联系紧密

    B.有一定联系

    C.没联系

    2.领导方法与领导艺术主要

    A.从工作中学

    B.从书本中学

    C.向他人学

    D.直接领导的影响

    3.对于决策科学

    A.了解

    B.熟悉

    C.陌生

    D.略知

    4.对国家公务员知识

    A.了解

    B.熟悉

    C.略知

    5.对西方公务员制度

    A.不了解

    B.很不了解

    C.略知

    6.对于我国宪法

    A.多次学习

    B.基本熟悉

    C.不十分熟悉

    D.熟悉

    7.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内容

    A.学习过

    B.熟悉

    C.不熟悉

    8.对于民法

    A.应当熟悉

    B.应当了解

    C.应当学点

    9.对工业企业管理

    A.熟悉

    B.比较熟悉

    C.不熟悉

    10.对农业生产

    A.很熟悉

    B.熟悉

    C.不熟悉

    11.对农业经济管理

    A.熟悉

    B.比较熟悉

    C.不熟悉

    12.对商业企业管理

    A.熟悉

    B.从事过

    C.没有搞过

    13.对金融知识

    A.了解

    B.了解一点

    C.没学过

    14.金融与现代经济的关系

    A.经济是金融的基础

    B.金融是经济的基础

    C.现代经济是金融的核心

    D.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15.对外贸易工作

    A.搞过

    B.有过接触

    C.没接触过

    16.与国外企业家

    A.合作过

    B.有交往

    C.接触过

    D.没有接触

    17.对于税法和税收政策

    A.熟悉

    B.学习过

    C.生疏

    18.对于财政工作

    A.熟悉

    B.短期从事过

    C.没接触过

    D.看过书

    19.对股份制知识

    A.比较熟悉

    B.有所了解

    C.生疏

    20.,对于股市行情(电视)

    A.每日必看

    B.经常看

    C.偶尔看

    D.基本不看

    21.最熟悉的工作

    A.党务

    B.行政

    C.经济

    D.文化

    22.最熟悉的知识

    A.近现代史

    B.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C.经济学

    D.哲学

    23.对于经济核算

    A.懂

    B.经常用

    C.知道

    D.没搞过

    24.计算机基础知识

    A.学过一些

    B.较为熟悉

    C.没学过

    25.计算机操作

    A.熟练

    B.懂一些

    C.不会

    26.外语常用口语

    A.熟练掌握一种

    B.会一点基本应酬语言

    C.基本掌握一种

    D.不会

    27.下列何种情况下,干部更愿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A.挂职

    B.任主要职务(家属不随迁)

    C.为增长才干

    D.实现自身价值

    28.哪种年龄段的干部,较乐意到艰苦的地方任职

    A.30岁左右

    B.40岁左右

    C.50岁左右

    29.对自己的工资收入

    A.满意

    B.不满意

    C.“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D.一言难尽

    30.如果妻子下岗了

    A.帮助重新上岗

    B.自己也下岗,开避新天地

    C.稳住一头,放开一方

    D.找领导

    31.下岗人员情绪不稳定,甚至出现闹事,主要是

    A.生活出路问题

    B.思想观念问题

    C.组织关心不够

    D.不被理解

    32.下岗人员中有人搞“三陪”,你的态度

    A.不置评说

    B.不应该

    C.同情

    33.对待“红灯区”的问题,多数干部认为:

    A.坚决打击

    B.适当打击

    C.加强管理

    D.看看再说

    34.“礼尚往来”

    A.是传统习惯

    B.不要过分大惊小怪

    C.要适度

    D.与党性格格不入

    35.“君子之交淡如水”在多数情况下

    A.不存在

    B.存在

    C.难做到

    36.心扉首先向谁敞开

    A.知心的领导

    B.知心的同事

    C.知心朋友

    D.家人

    37.权力与义务的关系是

    A.权力与义务是相互的

    B.权力大于义务

    C.义务多于权力

    38.多数领导人对于名字的排列顺序

    A.很在意

    B.适当讲究有必要

    C.不十分在意

    D.不在意

    39.身边能力差的人提拔升迁了,多数人的态度

    A.心理不平衡,工作照样干

    B.找领导,交换思想

    C.你当你的官,我搬我的砖

    D.闹情绪

    40.当别人找(与你的权力有关)帮助时,多数人会

    A.三思而行

    B.婉言回绝

    C.拒绝

    D.能办则办

    41.办成几桩造福一方群众的事

    A.是一种享受

    B.有一种成就感

    C.对得起党员干部的称号

    42.面对赞扬声,多数人

    A.高兴

    B.平静

    C.思考

    43.工作中遭到严重挫折

    A.冷静对待

    B.寻求支持

    C.冲出困境

    44.当受到委屈时,想到的是

    A.委屈求全

    B.能屈能伸

    C.终会被理解

    45.领导责怪,群众报怨时,多数会

    A.争辩

    B.忍耐

    C.解释

    46.化解矛盾,主要采取

    A.自我批评

    B.谈心

    C.多走动

    D.通过他人协调

    47.现实生活中真正吃亏的是

    A.只干不说的人

    B.只说不干的人

    C.又干又说的人

    48.在贵州工作是出于

    A.不得已

    B.爱贵州

    C.没想过

    D.服从组织安排

    49.对于姓“资”、姓“社”的问题,多数认为

    A.不争论

    B.不要杞人忧天

    C.应该搞清楚

    D.不可等闲视之

    50.经济一体化对政治思想领域的影响,多数认为

    A.应防范

    B.没考虑

    C.顺应潮流

    D.冷静观察

    51.六十年代的中苏论战

    A.有必要

    B.没必要

    C.不评说

    52.农业合作化的历史功绩主要是

    A.解决土地所有制问题

    B.社会主义的尝试

    C.满足农民的愿望

    D.避免出现两级分化

    53.下面三个时期,哪个时期更理想?

    A.1953~1957年反右前

    B.1963~1966年“文革”前

    C.1992~1997年

    54.你见过新近出的一本《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分析》吗?

    A.听说过

    B.看过

    C.没听说

    55.这本《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分析》(如听说过请回答)

    A.荒谬

    B.有一定道理

    C.值得思考

    D.极“左”

    56.戈尔巴乔夫是

    A.历史的罪人

    B.悲剧人物

    C.迷途羔羊

    D.跳梁小丑

    57.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

    A.不大

    B.不可低估

    C.可能加大

    58.现在理论界通行的市场经济理论

    A.从西方抄袭的多

    B.东拼西凑的多-525-

    C.博采众长的多

    D.吸收消化西方的多

    59.目前的主要不良思想倾向是

    A.“左”

    B.右

    C.政治冷漠

    60.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我们

    A.已经搞清楚

    B.基本搞清楚

    C.有了方向

    D.有待搞清楚

    61.国有经济的适度份额

    A.不少于50%

    B.控制经济命脉

    C.只在质量,不在乎数量

    62.目前困扰我们的“再就业”问题

    A.3年后有根本改观

    B.5年后有根本改观

    C.8年后有根本改观

    D.将长期困扰

    63.党政机关人员精减一半

    A.服从

    B.可行

    C.不可一刀切

    64.对新一轮机构改革

    A.多数人心情平静

    B.多数人心中不安

    C.多数人寻找出路

    D.多数人苦恼

    65.阶级斗争问题

    A.存在

    B.没有明显表现

    C.激烈

    D.不要再纠缠

    66.当前在对待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问题上

    A.发展特别重要

    B.联系实际特别重要

    C.坚持基本原理特别重要

    67.前些年,人们对“南街村”津津乐道,这是出于

    A.怀旧心理

    B.逆反心理

    C.变态心理

    D.正常心理

    68.索洛斯是

    A.大骗子

    B.经济蠹虫

    C.大能人

    D.不知道此人

    69.多数干部愿意使用

    A.年轻、文化层次高的

    B.文化层次一般,富有工作经验的

    C.文化层次高又富有工作经验的

    70.多数干部看重

    A.不善于处理干群关系但工作有实绩

    B.善于处理群众关系

    C.善于处理领导关系

    71.认识干部主要通过

    A.工作接触

    B.交办任务

    C.组织考察

    D.他人推荐

    72.下属在工作中犯了错误

    A.应批评

    B.应抚慰

    C.应帮助吸取教训

    73.如果下岗人员到政府机关静坐

    A.让办公室出面做工作

    B.通知有关部门将所属员工领走

    C.亲自出面做工作

    74.下属在计划生育工作中有过激行为

    A.批评

    B.劝导

    C.听其自然

    75.如果所在地方出现较严重的民族纠纷,首先应

    A.向上级报告请求指示

    B.分别做工作

    C.将有关方面召集起来协调

    76.自己每年写出调查报告

    A.0份

    B.1~2份

    C.3份以上

    77.自己主持的调研报告

    A.多次发表或被上级采纳

    B.发表或采纳过

    C.对上级决策起过重要作用

    D.没发表也没采纳过

    78.重要书面报告和工作总结

    A.由秘书班子完成

    B.秘书班子按自己的思路完成

    C.自己完成

    79.每年下基层的时间

    A.一个月左右

    B.二至三个月

    C.四个月以上

    80.到基层落实工作任务,哪种环境最有利?

    A.现场

    B.会议室

    C.饭桌上

    81.下农村去得最多的是

    A.乡村干部家

    B.个体户

    C.典型户

    D.贫困户

    82.分管的部门

    A.五个左右最适宜

    B.十个左右最适宜

    C.十五个左右最适宜

    D.二十个左右最适宜

    83.一项主要决策,通常

    A.一把手作出

    B.有关人员拟定方案后,由一把手决定

    C.按少数服从多数决定

    D.拿出多个方案,从中选择

    84.决策前,特别注意听取

    A.智囊人员意见

    B.实际工作人员意见

    C.两者兼听偏重前者

    D.两者兼听偏重后者

    85.最后作出决定之前

    A.进行过大量调研

    B.进行过小量调研

    C.不必要专门调研

    86.最后作出决定之前

    A.都请示过上级

    B.没请示过上级

    C.多数请示过上级

    D.少数请示过上级

    87.下属在积极工作中出了差错造成损失

    A.应追究下属责任

    B.公开表明算交“学费”

    C.主动承担责任

    88.对下属的工作

    A.下达任务,给予支持,督促完成

    B.确定目标,随时检查,兑现奖惩

    C.挂帅又出征,一道完成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