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弱的联盟:冷战与中苏关系-作者简介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郑成 早稻田大学亚洲太平洋研究中心特别研究员、社会科学综合学术院非常勤讲师。获早稻田大学国际关系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中国现代史,目前主要研究国共内战时期的中苏关系。出版《国共内战时期地方层面上的中共与苏联的合作关系——以旅顺大连地区为中心》(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二战结束初期中共与苏联的初步接触》(早稻田大学亚洲太平洋研究科编《亚洲太平洋研究科论集》第14号,2007年)等。

    何凯思(Christian A.Hess)英国华威大学历史学副教授。研究领域为中国城市史、日本帝国主义与中国、中苏关系以及中国东北地区史。目前正在撰写一部有关日本、苏联和中国统治下大连发展的著作。已发表论文有《“老大哥看着呢”:中苏地方关系与建设新大连(1945~1955)》(鲍尔·匹克威茨 [毕克伟]、杰里米·布朗主编《胜利的困境:中华人民共和国早期史》,哈佛大学出版社,2007)等。

    李滨(Douglas A.Stiffler)美国杰尼阿塔学院副教授。2002年获圣迭戈加州大学当代中国史博士学位。最近发表的论文有《中国建设“新型、正规、社会主义”大学(1949~1950)》(鲍尔·匹克威茨、杰里米·布朗主编《胜利的困境:中华人民共和国早期史》,哈佛大学出版社,2007)、《“扁担三,三扁担”:中国人民大学的苏联专家(1950~1957)》(托马斯·伯恩斯坦 [白思鼎]、李华钰编《中国如何学习苏联:1949年至今》,罗曼和利特菲尔德出版社,2010)。正在撰写专著《苏联指导下的社会主义现代性:中苏关系“蜜月期”(1949~1960)》。

    马意莉(Elizabeth McGuire)哈佛大学国际和地区事务研究院博士后人员,于伯克利加州大学获得欧洲现代史博士学位,另一研究领域为中国现代史。在哈佛大学,已完成第一个研究计划“中苏罗曼史:中国共产党人与俄国、俄国人及俄国革命的结缘历程”,目前正开展第二个研究计划“共产主义的梦幻岛:俄国伊凡诺沃‘国际儿童之家’及其创建的‘国际家庭’,1933~2013”,同时对中苏文化特别是文学关系有学术兴趣。

    傅朗(Nicolai Volland)德国海德堡大学博士毕业,曾任海德堡大学汉学系助理教授、新竹清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兼任助理教授并曾任台湾中研院文哲所博士后人员等。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研究兴趣为现当代中国报刊与出版业,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翻译研究等。目前研究课题为中国与苏联、东欧之文化关系。

    何冬晖 美国惠特曼学院中国文学与电影助理教授,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获得比较文学博士学位,主要学术兴趣为中苏文化交流、青年文化与先锋戏剧。最近发表的论文有《苏联小说的观念变化:在新中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重构“害怕上帝”的社会:21世纪电影中的西藏》。目前正在修改的书稿是关于中国文学和电影的自我批评,并准备研究中国先锋戏剧和诗歌。

    陈庭梅(Tina Mai Chen)加拿大马尼托巴大学历史学副教授、“全球化与世界主义跨学科研究小组”协调人。研究领域为现当代中国史中民族主义、性别与代表性,文化交流与国际关系,毛泽东思想,中苏关系,移民与居民身份。近期出版的代表作为与戴维·丘吉尔共同编著《电影、历史与文化公民:制造之所》以及论文《国际电影院线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球想象,1949~1957》。目前从事的研究是:“光影与日常的国际主义:苏联电影与毛泽东中国的形成及战争”、“跨国大都市与个体的政治经济:在仰光、昆明、重庆与加尔各答游走的华人移民,1932-1947”。

    姚昱 华南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研究方向:当代中国史、冷战史。曾在《世界历史》、《中共党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刊物发表论文若干。译著有《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1948~1976)·第四篇:中国经济》(东方出版中心,2009)等。

    沈志华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兼职教授,美国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冷战国际史项目高级研究员。研究方向:冷战史,苏联史,特别是中苏关系史和朝鲜战争。出版著作:《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1960)》、《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中苏关系史纲(1917~1991)》、《思考与选择:从知识分子会议到反右派运动》、《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1917~1991)》等,并主编34卷本《苏联历史档案选编》、3卷本《朝鲜战争:俄国档案馆的解密文件》、8卷本《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1948~1976)》等文献资料集。

    赵阳辉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科技史,重点研究哈军工史、银河巨型计算机工程史。出版《自然科学与军事技术史》(第二作者,湖南科技出版社,2003)、《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计算机科学技术”部分,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等著作;发表《银河机研究群体的特征及现状》、《1953~1966年间的哈军工》、《中国现代军事院校的创办与苏联援助》、《苏联对中国海军技术教育的援助(1952~1956)》等多篇论文。

    朱亚宗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科技史、科学思想史、科技与文化。出版著作:《伟大的探索者——爱因斯坦》(人民出版社,1985)、《近代科学思想史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中国古代科学与文化》(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中国科技批评史》(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5)等;发表论文:《科学理论的简单性原则新探》、《地理环境如何影响科技创新》等。

    周万(Jovan Cavoski)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塞尔维亚近代史研究所研究人员。研究领域为第三世界的冷战史,尤其关注中国、南斯拉夫和印度在第三世界的外交政策、大国的影响与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演进。目前着力研究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与不结盟战略的兴起。论文已在塞尔维亚、中国、俄罗斯、英国和美国的刊物上发表或即将付梓,并在塞尔维亚出版了第一本专著《南斯拉夫与中印冲突,1959~1962》。

    杰·弗里德曼(Jeremy Friedman)2004年在斯坦福大学获得史学与哲学硕士学位。目前于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有《革命的复活:中苏分裂、第三世界与左翼(运动)的命运》,该研究使用了俄国、中国、美国、德国、罗马尼亚、葡萄牙、智利以及南非等国的档案文献。

    安·耶丁姆斯基(Andrey Edemskiy)俄罗斯科学院斯拉夫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俄罗斯战略研究所人文研究部首席研究员。已出版专著《从冲突到正常化:苏南关系史,1953~1956》。目前伏案于两本专著的写作:《勃列日涅夫—铁托时期(1964~1974)苏南关系》、《停滞前的苏联史(1967~1973)》。发表的论文涉及20世纪巴尔干史、国际关系以及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时期苏联/俄罗斯对中东欧的政策。

    戴超武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研究方向:冷战国际史、美国外交和中美关系史。出版的著作有:《美国外交思想史》(人民出版社,2007)、《敌对与危机的年代:1954~1958年的中美关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在《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当代中国史研究》、《世界历史》等杂志发表论文多篇。

    米·普罗祖缅希科夫(Mikhail Prozumenshchikov)俄罗斯国家当代史档案馆(前苏共中央委员会档案馆)副主任。研究领域:20世纪下半叶国际关系史、苏共历史、苏联对外政策和苏中关系史。出版专著:《大体育与大外交》,并编撰《文化与权力:从斯大林到戈尔巴乔夫》和《布拉格之春》等书系。编辑的档案涉及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时期苏共中央主席团会议记录。

    李丹慧 1981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冷战史研究中心研究员、《冷战国际史研究》杂志主编,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兼职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冷战史、当代中国外交史。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并主编《中国与印度支那战争》(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0)、《北京与莫斯科——从联盟走向对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等书。

    吕德良(Lorenz M.Lüthi)加拿大蒙特利尔麦克吉尔大学历史与国际关系助理教授,在耶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已出版专著:《中苏分裂:共产党世界的冷战》(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2008)。目前重点研究:后冷战时期东亚、中东以及欧洲的兴起,也涉及这些地区的冷战史。

    杨奎松 历任中共中央党校编辑、中国人民大学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教授和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现代史,著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开卷有疑——中国现代史读书札记》、《西安事变新探——张学良与中共关系之研究》、《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内战与危机——中国近代通史第八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间地带的革命》等专著十余种,并在中外学术杂志发表学术研究论文上百篇。

    王俊逸(Péter Vámos)匈牙利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于该院获得博士学位。已出版专著七部、论文若干篇,内容涉及中国现代史和外交史、中苏关系和中匈关系史及中国基督教史。专著《匈牙利耶稣会士在中国》获得匈牙利科学院青年学术奖;论文《1956年革命中的中匈关系》在威尔逊中心冷战史公报发表。目前从事1949~1990年中匈关系档案的整理与研究。作为其成果之一,将收集到的有关1956年匈牙利事件中国外交部档案翻译成匈牙利语,并以《中国与我们站在一起吗?》为名结集出版。

    魏丽莎(Elizabeth Wishnick)美国蒙特克莱州立大学政治学助理教授、哥伦比亚大学韦瑟黑德东亚研究所助理研究学者。于哥伦比亚大学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著有《和好如初:从勃列日涅夫到叶利钦苏联对华政策的演变》,以及关于大国关系与东亚发展的论文若干。

    谢·拉钦科(Sergey Radchenko)在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获得博士学位,目前任英国诺丁汉大学宁波分校教师。出版专著:《原子弹与冷战的起源》(合著)、《天有二日:中苏争夺领导权的斗争》。目前正在进行的研究:关于戈尔巴乔夫的亚洲政策,以及蒙古史。

    牛军 法学博士,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文学部学术委员。长期从事中国对外关系、中美关系、美国对外政策等研究。出版专著:From Yan'an to the World: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ommunist foreign Policy、《从赫尔利到马歇尔:美国调处国共矛盾始末》、《冷战时期的中国外交决策》(日文)、《同床异梦:美国的欧洲战略》等;另主编《冷战时期的美苏关系》、《后冷战时期的中国对外关系》及合作主编Toward A History of Chinese Communist Foreign Relations, 1920-1960, Personalities and Interpretive Approaches等。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