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海洋,在1639年这个普通年份,终于成为一名皇帝和一名前海盗的共识。
但这一切又来得太晚了。
5年后,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帝自缢,大明王朝轰然倒塌。7年后,一度扛起反清复明大旗的郑芝龙举手投降,唯其子郑成功据岛苦守。数十年的海商梦彻底破灭。
中国与大航海时代又一次失之交臂。
华人的地下世界
文/范范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弗雷斯诺市中国城的地下通道网络是该市备受喜爱的城市传奇。这个网络包含弗雷斯诺、文特拉、H和S街区。
从2007年8月3日起,作为首次城市考古调查研究的一部分,考古学家们使用地面透视雷达测试隧道和回填的水井的沉积及其特征。该市历史保护官员卡拉纳·哈特尔斯雷-德雷顿表示,考古学是最民主的历史调查形式。通过对陶器以及其他手工艺品的系统发掘和分析,考古学家可以模拟恢复当时的社会组织结构。
整个考古行动由弗雷斯诺市计划和发展部赞助,中国城保护工作小组领导。考古学家使用地面透视雷达寻找秘密通道的线索。在早就被彻底废弃的地下室里,充斥着乱七八糟的动物和人类垃圾。“复兴中国城”副主席凯茜表示,考古学家还将采访附近曾见证这里全盛时期历史的居民,并与雷达测量数据作对比。这些会帮助考古学家确定将在哪里寻找通道并进行发掘。
卡拉纳·哈特尔斯雷-德雷顿还说,位于现有铁路线以西大约6个街区的地方是中国城的所在地。和著名的旧金山、纽约中国城不同,弗雷斯诺中国城遗迹至少表面上看来,未能完好保存。
华工造就的地下城
19世纪40年代中,美国先后获得了今天的得克萨斯州、加利福尼亚州和犹他州,全国人口也因此大幅度增长。美国不断向西部拓展自己的领土,开始了举世闻名的“西进运动”。位于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亚州因生产黄金而久负盛名,掀起美国历史上有名的“淘金热”。但美国当时还没有一条贯穿东西的交通运输铁路,对想去西岸淘金的东部人和想与东部联系的西部居民来说都极为不便。更重要的是,如果一个国家在交通上是不连贯的,就很难真正被当作一个完整的国家来看待,甚至威胁到国家安全。
19世纪60年代,在林肯总统的推动下,美国开始建造横贯东西的太平洋铁路。部分淘金的华工和更多从中国南部,特别是广东省招募来的华工修筑了铁路的西段,这段铁路也称为加利福尼亚铁路。勤劳的华工克服了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巨大困难,在付出“每一英里就有一具华工尸体”的惨重代价后,于1869年将这条原本计划建筑14年的铁路用短短7年时间修建完工。很多华工也因此留在西岸,在异国他乡定居下来。渐渐地,华人形成自己的定居区,中国城诞生了。
根据2000年美国普查局(U.S.Census 2000)的资料,美国华人共有2879636人,约占美国人口的1%。其中,加州独占112万,是华人人口最多的州。
现在弗雷斯诺市的前身就是历史上的中国城。弗雷斯诺市曾是美国西部的铁路枢纽。1872年,太平洋铁路西段在此建立了一个火车站。车站附近迅速兴起了商业据点,这些商店发展成了弗雷斯诺车站镇,后来改名为弗雷斯诺。附近的居民为了躲避洪水以及享受铁路线的便利,纷纷迁居弗雷斯诺。1885年,弗雷斯诺市正式成立。
这里是打下弗雷斯诺市基础的华工们的家园。随后而来的移民——日本人、美国人、墨西哥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以及其他——都和快速增长的白种人以铁路为界,分开居住。19世纪80年代的火警安全路线图显示,这一地区有稠密的人口,非常明显地和周围大片的开放式牧场以及农场区分开来。
地下的世界
考古发现,费雷斯诺有上百年历史的地道居然是通过临街商铺库房进入的。这个城市的很多建设者家中都有地下室,其中一些相互连通。事实上,中国城地下通道的秘密并非无人知晓。许多当地商家都知道,他们相连的地下室里有一些被砖墙挡住的神秘之门,同时还残存着不少已经发霉的古物。但对于可能藏在这些门后面的地下通道,他们究竟了解多少,还不得而知。
这一项研究工作的目的首席考古学家,简·布兰迪说,地下通道的建造可能是为了在这个夏天出奇炎热的地方用作地下冷藏库。但这一说法稍后被《弗雷斯诺蜜蜂报》关于地下通道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黑社会活动关系密切的记载所推翻。当时的剪报描绘了繁盛密集的地下中国城景象,其中不乏赌场、妓院、鸦片烟馆和用于逃离的密道。布兰迪解释:“这些生活在边缘的群体依靠隧道进行自我保护,在大众的视线外相互联络,获取更多的资讯。”
除了为地下活动提供便利,地下通道也是连接传统商铺的重要纽带。49岁的西班牙裔居民门德斯说:“父亲曾告诉我,人们如何在地下商店中来回穿梭。”
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个网状的,蔓延在中国城地下的通道群诉说着弗雷斯诺市在成为西海岸铁路中心的历史同时,也诉说着这里成为赌博和卖淫中心的荒诞不经的往事。
亚裔瑞克·卢知道地下中国城是因为他曾经在童年时穿越祖父卖酒小店的地板门,顺利进入隧道。他说:“这里有你在大街上看不到的夜生活。”直到20世纪50年代,卢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中国城值得尊重的光鲜的城镇建设和臭名昭著的一面都同时存在。
他记得曾经和他的父亲一起游览地下城。先是穿过一个黑暗的地下室,下坡到一个小巧的、拥有拱形屋顶的,仅供两人通过的通道。这里曾经有他认识的邻居,还有烙印在他记忆中几十年挥之不去的令人神魂颠倒的漂亮女人的身影。
“她们靠在墙边,穿着鲜亮的缎面裙子,一个着红裙,一个是一袭蓝色。”卢说。他推测她们很有可能是妓女,“我后来向我父亲询问那些妓女的事,但他说这不该是我们谈论的话题。”
昔日的“地下中国城”曾是繁华的商业和夜总会的中心。当时的居民经营着商店、寺庙、教堂和中式与日式学校,许多楼房都有地下室,其中一些彼此相连。现在可见的被砖墙阻挡的地下室,实际上隐藏着地道的入口。由于后来遭到非法闯入,店主们把这些入口封存了数十年。“住在‘地下中国城’的居民都相互认识。”卢称。
据卢回忆,“地下中国城”遍及弗雷斯诺市及邻近地区,并向东北延伸到地铁线和现在的Chukchansi公园地下,止于范尼斯大道。这一说法虽然未被调查证实,但是当地传说坚持认为通道曾经延伸至铁轨外围,进入弗雷斯诺市传统上白人居住的地区,可能是为了让“受尊重”的市民进入充斥着非法活动却有着令人迷醉魔力的中国城。
美国的许多早期移民是出于宗教原因而抛弃欧洲故土,奔赴这片蛮荒的。这些被称为“清教徒”的敬畏上帝、清廉度日的美国创始者,把他们的一腔宗教热情带过了大西洋,使之成为美国民族形成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到了19世纪中期,美国一些地方的居民开始使用法律手段约束饮酒,这个民间运动时起时伏,绵延不绝,终于在20世纪初掀起大潮。从1920年1月17日凌晨0时起,美国宪法第18号修正案——《禁酒法案》(又称“伏尔斯泰得法案”)正式生效。根据这项法律规定,凡是制造、售卖乃至于运输酒精含量超过0.5%以上的饮料皆属违法。自己在家里喝酒不算犯法,但与朋友共饮或举行酒宴则属违法,最高可被罚款1000美元及监禁半年。
而地下中国城正是逃避禁酒令,可以纵情狂饮的地方。“有人说在禁酒令时期这里被炸毁了”,一位在考古项目开始后收到众多早期居民电话的消息人士指出,“我从很多人那里听说了这个消息,但我们现在还不能确定其真实性。”
被遗忘的角落
20世纪50~60年代,为了给城市的新发展和建造高速公路腾出空间,很多中国城的建筑被推倒,很多历史遗迹也遭到毁坏。
“许多老住户都搬走了,这里开始变得荒芜。”卢说。他现在的居所离中国城很远,但家里仍旧被居住在中国城时期的手工艺品所包围:高大、装饰精巧的花瓶,祖父传下来的画和雕塑,还有古老的、标志着家族卖酒小店经营开始的第一笔买卖收到的手工制纸币。
今天,弗雷斯诺市的中国城基本上被遗弃了。偶尔出没的无家可归的流浪汉,表面尚存的建筑,和少数幸存的商店——一间中药铺和一个鱼市,艰难地维持着着曾经生气勃勃的商业中心和夜晚娱乐场所的痕迹。
研究者指出,这段被遗忘的地区历史经历过城市以往的重要发展,见证过“西进运动”在加州的层层推进。现在,仅仅处于对这个考古项目的了解阶段。 这是第一步,开始接触这部分书本中找不到的城市历史”,首席考古学家布兰迪说,“这是一部分在文字记载之外的,但是应该被人们知晓的历史。”
“这是一次回顾我们自身历史的大好机会,”鉴于弗雷斯诺市复兴其古老市中心的行动10年未见成效,城市发言人贝蒂·米勒说道,“在我们复兴市中心的计划中,这一部分值得反省。”
当地历史保护官员卡拉纳·哈特尔斯雷-德雷顿在展望中国城的未来时说,希望中国城及其发掘的通道能够发展成为历史遗迹观光景点,为这个现在贫穷的地区带来旅游收入。
中国城(唐人街)Chinatown
唐人街最早叫“大唐街”,也被称为华埠,是华人在其他国家城市地区聚居的地区。唐人街的形成,是因为早期华人移居海外,成为当地的少数族群,面对新环境需要同舟共济,便群居在一个地带,故此多数唐人街是华侨历史的一种见证。在唐人街多数会看到很多唐人餐馆,而餐馆和洗衣铺皆为早期华侨主要的营商行业。一些历史较悠久的唐人街,皆位于移民城市的旧区,环境较为挤迫,治安和种族问题亦是某一些华埠要面对的问题。多年来,随着华人的富裕,华侨在外国的地位渐渐提高,新一代的华人移民会选择移民城市的其他地区居住,一些唐人街亦出现华人人口迁离、人口老化的现象。现在很多地方,唐人街已经成了中华文化区的代名词。无论商业,还是娱乐,以及各种文化设施,都是体现东方华夏色彩的,并没有华人聚居地的本意了。美国最大的“唐人街”在旧金山。
皇帝的衬衣不好洗
文/张鸣
时下的流行语,不怕流氓,就怕流氓有文化。套过来,不怕皇帝,就怕皇帝爱写诗。皇帝要写诗,得有人给他修改润色,做这个活计,用德国大诗人歌德的话来说,就是给皇上洗脏衬衣。
皇帝的脏衬衣不好洗,不是皇帝的衬衣特别脏,而是衬衣的主人是皇帝。中国人有写诗的嗜好,士大夫吟诗作赋,老百姓哼哼民歌民谣。皇帝也是人,喜欢且会作几首歪诗的皇帝,大有人在,连做亭长出身的刘邦、放过牛的朱元璋都作诗,何况其他。算起来,最喜欢作诗的皇帝有两个:一个是隋炀帝,爱诗爱到臣子有佳句者,嫉妒得要取他的性命;另一个是清朝的乾隆皇帝,属于高产诗人,保留到现在的就有4万余首,编成集子,可以卖到几万元一套。
隋炀帝有没有人给他洗脏衬衣于史无证,但乾隆有。比较有名的一个叫沈德潜,此人是清朝大臣中的九老之首,活到97岁,在今天也算长寿公了。此公不仅活得长,而且位极人臣,官拜太子太傅,虽说是个名誉衔,但有清一朝,能有这个头衔的人像白乌鸦一样稀少。沈德潜活得长,但发迹却很晚,考中进士点翰林那年,已经是67岁皤然一老了。不过,科场蹭蹬的沈德潜,却是一个名满江南的老名士,诗作得好。据说入翰林后,沈德潜例行考试并没有考好,由于乾隆的看重,不仅没有被发下去做知县,反而走进皇帝的南书房,挂上了“上行走”的头衔,从此一路畅通,翻着跟头升了上去。但是有一点,就是此公到80多岁致仕(退休)之前,一直没有离开皇帝的身边。如此好运的沈德潜,唯一的凭借,就是自家的一手好诗,以及低调而且善于迎合圣意的老道功夫。因此,有人认为,沈德潜其实是乾隆的枪手,乾隆的诗,实际上是沈的手笔。不过,看过一些留下来的乾隆御制诗之后,我觉得沈德潜给乾隆的诗修改润色应该没错,《清史稿》也说,他曾为乾隆校正《御制诗集》。但捉刀代笔好像不确,因为乾隆的诗实在太差,有的像打油诗,有的则像散文码齐了押上韵,实在不大可能出自一个诗坛老手的手笔。
皇帝衬衣不好洗,原因是凡是皇帝,就不想承认自家的衬衣也脏过。因此,洗衣妇的活儿,只能悄悄地干,干了之后,还不能让别人知道。但是凡事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保密难。皇帝也知道这一点,知道一般情况下洗衣妇是不敢张扬的,但还是担心洗衬衣的人,把这等事跟家里人说,有朝一日透露出去口风,自家脸上不好看。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