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归来-多极外交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双翼外交

    普京上台以后,面临着国内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严峻考验。在这种情况下,他大刀阔斧地进行了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同时加紧镇压车臣分裂分子,打击恐怖主义,维护国家统一。与此相应的,在外交政策上,他在叶利钦"双头鹰外交"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发展和创新,制定了巩固独联体、平衡东西方的全方位外交政策。在这一外交政策中,东西方宛如俄罗斯外交的两翼,只有双翼齐飞,才能自由翱翔于国际舞台。

    普京的"双翼外交",是对叶利钦"双头鹰外交"的继承和发展。俄罗斯独立初期,曾一度推行"一边倒"的对外政策,在外交上全面倒向西方,幻想能以妥协和让步换取西方的接纳。然而俄的一相情愿使自己付出了沉重代价。冷战虽然结束,但西方对俄的戒心并未消除,削弱俄的图谋也丝毫没有改变。俄融入西方未成,反而丧失了在东方的传统影响,自身利益和大国形象严重受损。

    痛定思痛,叶利钦被迫调整外交战略,开始推行同时面向东西方的"双头鹰外交"。通过改善和发展同中国等东方国家的关系,俄逐步摆脱了外交困境,在东西方之间建立起了一定意义上的平衡。但由于国内政局持续动荡,加之国际形势不断恶化,"双头鹰外交"的平衡性极不稳定,明显缺乏主动性、可预测性和连贯性。

    普京就任俄罗斯总统之后,在继承这一政策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在外交政策与实践中,将独联体置于特殊的地位,而欧美和亚洲则被列为优先发展方向。东西方的排列顺序虽有先后,但他们在俄外交中占有的位置几乎同等重要。这正如普京所指出:"俄外交政策的特点在于平衡性,这是由俄罗斯作为一个欧亚大国的地缘政治地位决定的。"

    同时,普京的"双翼外交"也是由俄罗斯现实的需要和长远的利益考虑决定的。俄罗斯横跨欧亚大陆,因而它必须同时面对欧亚建立和保持良好的周边环境,以利于俄罗斯的复兴。特别是面对北约的继续东扩和美国NMD的发展,面对全方位的挤压,俄罗斯必须从军事安全的深远战略考虑,积极发展同西欧的合作,同时抓紧同东方发展关系,以图建立稳定的战略大后方,并努力推动经济合作,开发潜力巨大的市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普京外交以巩固独联体为依托,推行平衡东西方的"双翼外交"。

    普京执政以后,就外交问题先后签署了两个纲领性的文件:2000年4月签署《俄罗斯联邦外交政策总则》,2000年7月签署《俄罗斯联邦外交政策构想》。在《构想》中,普京明确提出:"俄联邦的对外政策应该旨在:推行积极的外交方针;巩固关键性的国际政治与经济进程多边管理机制,首先是联合国安理会,为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确保全球和地区稳定;保护侨居国外的俄罗斯公民的合法权利与利益;根据国际法准则发展同独联体成员国的关系,发展独联体范围内与俄罗斯利益相适应的一体化进程;确保俄罗斯作为享有充分权利的一员加入全球与地区经济、政治机构;协助解决冲突,包括参加联合国、安理会及独联体所领导的维和行动;谋求核武器监督领域的进步,维护战略稳定,维护和加强1972年的《反弹道导弹条约》的地位;履行削减与销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常规武器领域的相互义务,实施巩固信任与稳定的措施,确保对商品和技术出口以及提供军用及双重用途服务,实行国际监督;就限制和削减军备问题修改或签订新的法律所要求的协议,就加强信任与安全措施拓宽政治义务;促进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区的建立;在打击跨国犯罪与恐怖主义方面开展国际合作。"

    而在具体的外交策略方面,这两个文件则突出强调了几个方面:其一,愿在降低武力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方面进一步与美国合作;其二,把欧盟看做是极为重要的政治经济伙伴,与欧洲国家的关系是俄罗斯外交政策传统的优先方面;其三,认为其亚洲外交是极为重要的方向之一,而要发展亚洲外交,积极发展同中国的友好关系是极为重要的;其四,认为其外交政策的优先方面是保证与独联体国家进行的多边和双边合作符合国家安全的利益,重点在于发展与独联体所有国家的睦邻关系和战略伙伴关系。

    我不准备同布什先生竞赛

    俄美关系是俄罗斯外交政策中最复杂、最棘手,也是最引人注目的问题。普京上任之后,面对俄美关系的挑战,适应不同的形势,以灵活、务实、进取的精神处理双方关系,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而其中又以"9·11"事件为转折点和契机,开创了俄美外交关系的新局面。

    在"9·11"恐怖袭击发生后,普京第一个打电话给美国总统布什,向布什和美国人民表示慰问。

    "9·11"后普京大幅度地调整了对美国的政策:

    积极配合美国的反恐行动。应美国方面的请求,普京取消了一些军事演习,以便使五角大楼全力应付针对美国的范围更广的恐怖威胁。

    在战略稳定问题上表现出灵活态度。在美国宣布退出反导条约后,俄罗斯也未表现出强硬立场。

    加大地缘战略方面的退却。普京甚至表示不会反对中亚国家向美国提供军事基地。

    进一步加强与西方集团的关系。俄罗斯反对北约东扩的态度和立场明显软化,对北约新一轮东扩予以"冷处理"。

    2001年11月13日,普京应布什之邀赴美国访问,普京和布什在美国的领土上第四次握手。布什极尽地主之谊,甚至在得克萨斯州自己的牧场里招待普京夫妇。他们一起在林间漫步,一起烤肉,尽显友好之情。普京说:"在白宫感到非常愉快。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个地方。布什总统不仅带我参观了他办公的地方,而且还十分同志式地,我要说是好友式地向我介绍了他生活的地方。一切都让我看了,向我介绍了。我们几乎参观了每一幅绘画作品。这不仅非常有意义,而且似乎还使我们关系的性质也向好的方面发展了。"同一天,普京在会见美国企业界人士和政治活动家时,回顾了俄美两国历史上的交往后说:"我相信,现在,当"我们的命运再次同历史相遇时",我们将不仅成为伙伴,而且还完全能够成为朋友。必须积极行动,要记住杰克·伦敦的著名小说的主人公的呼唤,他说:时不我待。"

    2002年11月初,普京访华游览长城。

    在他拾级而上时,俄罗斯代表团中有人提醒普京,年初美国总统小布什登长城时,曾一直涉远登上第三座烽火台。普京闻之,笑笑说:"我不准备同布什先生竞赛。"果然,他只攀登至第二个与第三个烽火台之间,就止步回返了。

    普京此言貌似戏语,实含深意。普京所说"我不准备同布什先生竞赛"这不只是就事论事仅指登长城而已,这句话背后实际上暗含着普京治下的俄罗斯在痛定思痛后作出的战略层面的重新思考和深谋远虑。

    "我不准备同布什先生竞赛",这无疑是普京总统的外交大手笔。俄罗斯不同美国竞争,但暗中积蓄力量,以图将来变得更强。俄罗斯的前身苏联曾经和美国一样,是世界上的超级大国。苏联解体后,继承苏联遗产的俄罗斯国力大衰,其国际地位大幅下降。为了维护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普京频繁出访,改变俄罗斯的外部环境。

    普京认为,俄罗斯外交的施展空间较大程度上取决于俄美关系。建立俄美政治合作关系是俄罗斯外交活动中心,也是俄罗斯对外政策构想的基本着眼点。

    2002年5月,俄美总统举行了莫斯科峰会,签署了《俄美削减进攻性战略力量条约》、《俄美战略新关系宣言》等文件。普京和布什宣布:俄美两国正在建立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相互视为敌人和战略威胁的时代已经结束,两国将为促进世界稳定、安全、经济一体化,共同对付全球性威胁和解决地区冲突而合作。6月,美国商务部决定承认俄罗斯为市场经济国家,为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和进入美国市场扫清了障碍。

    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战争爆发。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俄罗斯与法国、德国组成了三角合作关系,既努力维护国际法和联合国的尊严,又寻求保护自身在中东地区的合法利益。俄美关系迅速降温,两国在战争问题上的争吵立刻牵涉到双边关系领域。

    2003年9月下旬,普京与布什戴维营会晤时,双方元首强调,在反恐战争中,俄美甚至已不仅仅是战略伙伴,而是真正的盟友。布什总统首次明确承认,俄罗斯打击车臣极端势力的行动也是世界反恐战争的一部分。普京总统也明显缓和了在伊拉克重建问题上的态度。当美法元首在联合国正为何时向伊拉克人民交还权力、联合国在重建进程中扮演何种角色争吵时,普京则表示,俄罗斯希望在伊拉克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但这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应当分阶段逐步完成,不能允许伊拉克出现权力真空。普京同意在伊拉克的多国部队由美国来领导。

    凡此种种,都说明了美国和俄罗斯虽然各自盘算着自己的利益,但现在早已不是冷战时期美苏那样的关系了。美俄之间虽然谈不上什么完全的合作,但至少已经不是对抗了,而且在很多方面还达成了合作的共识。

    英国百年古礼相迎,

    普京"犯规"扶女王手臂

    作为地理上和文化上的欧洲国家,欧洲对于俄罗斯和俄罗斯对于欧洲,彼此都有特殊的价值和影响。

    自从彼得大帝打开通往西方的国门以来,欧洲就一直让俄国魂牵梦绕。"进入欧洲,成为欧洲强国"成为几百年来俄国历史的主要内容,也正是由于走入欧洲,俄国才得以从偏于旧大陆一隅变为世界政治舞台的主角。同时,在融入欧洲的过程中,落后的俄罗斯才以先进的文化丰富了自己,这也是几个世纪以来,俄罗斯持续地大规模学习和赶超西方的动机。俄罗斯前任外长伊戈尔·伊万诺夫在他的著作《俄罗斯外交》中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彼得一世打开通向欧洲窗口是俄罗斯对外政策最有前途且成就卓著的思想。"

    普京入主克里姆林宫以后,根据新的外交政策应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的总要求和灵活、实用等原则,俄罗斯与欧洲关系被置于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努力加强和积极参加欧洲一体化和多边合作的进程,争取融入欧洲大家庭成为俄罗斯社会发展和外交活动的战略方针。

    普京的欧洲政策有3个重要目标:

    1.经过10年的激烈争论,俄罗斯主流社会意识到,在走向复兴之路时,俄罗斯尽管可以有自己的特点,但俄罗斯改革的方向只能是走在欧洲国家得到成功印证的道路,只能以欧洲为先进、文明、进步的楷模,以融入欧洲为理想和追求。

    2.在过去10年里俄罗斯追求与美国平等伙伴地位实际上只是一个幻想,比较现实的是保持如法国、德国那样的大国地位,即首先要确保在与自己关键利益直接相关的地区发挥重要影响。

    3.对于主张"经济外交"的普京而言,欧洲的价值同样不可低估。普京曾指出:"俄罗斯要积极地参与欧洲大陆的经济合作,其重要手段首先是加入欧洲联合的过程。"

    同样,欧洲对俄罗斯也有着自己的视角,与冷战时期相比,欧洲已在相当程度上认为,陷入困境的俄罗斯不再是对欧洲安全的威胁,它同时承认,缺少俄罗斯的欧洲是不完整的,俄罗斯对欧洲的稳定与发展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希望与俄罗斯共同担负建设欧洲大厦的责任。

    普京上台伊始,俄罗斯与欧洲的关系正由于1999年3月的科索沃战争陷入低谷,而同年10月开始的车臣战争更是给这一关系雪上加霜。

    普京的"地区优先"、"欧洲优先"的政策要求必须迅速打开僵持局面,改善与欧洲的关系,作为走进欧洲政策的具体实践,普京一上台就刮起了欧洲旋风。从2000年4月起普京展开了一系列对欧洲各国的外交攻势,4月访问英国,6月访问意大利、西班牙、德国,并且实现了俄罗斯同欧盟首脑的会晤。

    英国首相布莱尔是第一个直接与普京打交道的西方领导人,他在第一次会见普京后就称赞不已,说普京"是一个有政治远见,深知自己应该做什么的人"。

    一次,普京用俄语对布莱尔开玩笑地说:"在俄罗斯有这样一个笑话,俄罗斯男人在办公室聚在一起时,他们谈论的都是女人;当他们出了办公室与女人在一起时,他们谈论的都是工作。"遗憾的是,布莱尔听不懂这个笑话。这件事让普京意识到应该学习英语,此后几乎每天,普京都要向一位专职教师苦学一小时的英语语法,希望有朝一日,能用英语和布莱尔促膝谈心,让布莱尔能领会他的俄罗斯幽默。

    当然,普京知道学习英语还有更多的好处,他可以直接让布莱尔成为俄罗斯与美国之间重要的调解人。

    经过刻苦学习,普京的英语果然有了很大的长进。2003年6月,普京访问英国,这是俄罗斯领导人百余年来对英国的首次访问,意义重大。

    1874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访问伦敦,将女儿嫁给了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的儿子阿尔弗雷德。时隔129年之后,俄罗斯总统普京再次踏上不列颠的土地。然而,普京当天乘坐的专车偏偏不作美,在拜会女王伊丽莎白的路上耽误了一刻钟,害得女王冒着火辣辣的日头,站在白金汉宫大门前苦等。

    这次普京一改过去出访惯例,没有乘坐国产的重型轿车,而选用了一款较小巧、轻便的德国高级进口车。也许,普京此举是有意暗示俄罗斯经济改革所取得的进步。

    当天下午,普京夫妇的专车在一列"马自达"车队的护卫下,浩浩荡荡地开往白金汉宫。一路上交通极为顺畅,车辆也未出现故障,然而一行人到达目的地时却比原定的时间晚了15分钟。下午2时50分,英国皇家军乐队准时奏响了"皇帝的王冠",可是曲终时普京仍然不露面,指挥只好让乐队又演奏了一遍。当天女王身穿一套石膏绿色的套装,看上去很"酷"。她一面和首相布莱尔、外交大臣斯特劳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一面轻轻抚摸着内务大臣布伦基特的导盲犬,以此打发时间。大约3时05分,普京的车队才姗姗来迟地驶进人们的视线。一身黑色西装的普京挽着身穿奶白色套装的夫人柳德米拉走下轿车,不无尴尬地冲着站在三级台阶上的女王莞尔一笑。等走上台阶后,普京朝众人耸耸肩、摊开双臂,做了一个国际通用的"无可奈何"的姿势。于是大家一笑置之。

    普京在出访前曾接受礼仪训练,希望在这次访英行程中表现得体。不过他在首天便犯了规,在抵达白金汉宫步下马车时,轻扶英国女王手臂。根据礼仪,作为宾客的他是不可以随便触碰女王的。

    在英国女王举行的欢迎宴会上,普京在致辞的开场白中说出了一连串完美无瑕的英语句子,博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普京在伦敦访问最精彩的一幕是一面旧军旗的移交仪式。这面军旗是俄罗斯沙皇近卫团的旗帜,曾被沙皇视为"宝物",当年俄军正是在这面军旗的指引下打败了拿破仑军队的进攻。十月革命后,忠于沙皇的白军将这面旗子偷偷送到伦敦,交给英国王室保管,并提出将来归还俄罗斯的两个条件:第一,苏维埃政权不再存在;第二,恢复沙皇近卫团或为该旗建一个纪念馆。旧军旗交接仪式在白金汉宫的一块草坪上举行。在身着红色制服、头戴黑色高帽的女王近卫团的簇拥下,普京双手接过军旗。他低声说:"它回到了自由民主的俄罗斯。"由于沙皇不复存在,恢复近卫团自然无从谈起,这面饱经历史沧桑的旧军旗将保存在圣彼得堡埃尔米塔日博物馆,这里也曾是俄罗斯末代沙皇的冬宫。

    在北大讲台上

    在俄罗斯对外战略和外交政策中,中国占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叶利钦总统,还是普京总统,都把保持和发展与中国的睦邻友好与战略伙伴关系,当做俄罗斯对外政策的战略方针之一。

    叶利钦时期俄中关系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自1991年俄中发展关系以来,俄中两国先是确定了"友好关系",然后又进一步推进到"建设性伙伴关系"。1996年4月,江泽民主席和叶利钦总统在北京宣布,双方"决心发展平等的、面向21世纪的战略伙伴关系",并建立起两国领导人定期会晤机制。这样,5年期间,俄中关系发展连续上了三个台阶,两国关系走上了稳步、健康和全面发展的道路。

    普京执政后,在发展俄中关系上表现出政策连续性。俄中两国领导人仍然保持着这样的共识,即发展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并充实其内容,是两国的既定方针,符合各自的根本利益。

    普京上台后,江泽民主席是第一个向他表示祝贺的外国元首。

    圣彼得堡与上海是友好城市,普京在20世纪90年代初,随同圣彼得堡代表团访问过上海。江泽民主席当过上海市长,普京说自己是江泽民的"老相识"。

    2000年7月中旬,普京以俄罗斯总统身份对中国进行了首次正式访问。两国元首一致认为:"中国和俄罗斯签署和通过的所有政治文件是两国关系得以良好发展的牢固基础",决心不断努力,"将两国关系提高到新的水平"。

    普京当选总统后,俄中在"上海五国"框架内的合作有了进一步发展。在俄中的积极参与和推动下,2001年6月,中、俄、哈、吉、塔"上海五国"的国家元首,与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元首在上海签署了《六国元首会晤公报》、《"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和《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报》,宣告正式成立由上述六国组成的地区性合作组织。2002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六国元首在圣彼得堡举行峰会,签署《上海合作组织宪章》、《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宣言》等文件,为该组织奠定了法律基础。

    2001年7月16日,江泽民主席访俄期间在莫斯科和普京总统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这个指导中俄关系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开创了两国关系的新纪元,标志着俄中战略伙伴关系在新世纪之初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2002年12月初,普京总统来华访问。这次访问是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刚结束后进行的,因此具有特殊的意义。

    访华期间,江泽民主席把两国关系迅速发展的成功经验归纳为五条:第一,高度的政治互信是基石;第二,登高望远,着眼未来,从战略高度和长远眼光看待和规划中俄关系;第三,保持密切高层交往并机制化,及时处理和解决新情况、新问题;第四,相互尊重、互谅互让,相互考虑和照顾对方合理利益;第五,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共同倡导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使我们各自的国内经济建设有了和平的周边环境。普京总统也首次对俄中战略伙伴的重要内容进行了概括,他说:"政治交流、经贸合作和双方在国际事务中的相互配合是俄中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三大支柱。"

    2002年12月3日,普京出访中国时在北京大学发表演讲,他当着中国领导人江泽民的面,抱着一本厚厚的大开本精装书走上讲台,让台下的几百名北大师生面面相觑,这时普京开口解释道:"你们不要害怕,这是一本俄文书,我不会朗读整本书的。"素以严峻著称的普京总统顿了一下,然后抖开"包袱":"这本书我已经读过,它的名字叫《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说完,普京转过身去,当着江泽民主席的面,把它赠给当天讲演的主持人--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院士。普京的幽默和风度折服了在场的所有人。

    在回答北大学生的提问时,普京表现得风趣而机智,有学生问:"江泽民主席在访问俄国时曾经用俄语演讲、朗诵诗歌,总统阁下对中国文学和中国的了解如何?"普京机智地回答:"江主席多才多艺在各国元首中间早已传为佳话……相比之下,我的造诣远远不如江主席,不过俄罗斯一直十分重视发展和中国的文化科技往来。中俄两国的最高学府已展开了深入持续的交流。"

    普京访华期间,饶有兴趣地游览了故宫和长城。在长城上,普京连连赞叹:

    "长城太伟大了!太漂亮了!"并提笔在留言簿上写道:

    我为中华民族之勤劳,风景之秀美,历史之伟大而感到惊讶!

    普京总统说:"由于俄中两国是邻居,两国的友好历史源远流长。我希望俄罗斯对中国的兴趣能不断提高……我的两个女儿正在学中华武术,其中一个女儿正在学汉语。"

    "我热爱所从事的工作,并从中得到了快乐。我对汉语,对中国文化、文学和历史也很感兴趣。"

    此次出访之后,普京迅速成了许多中国女学生心目中的偶像。

    被日本小姑娘摔倒在地

    日本在俄罗斯的亚太外交政策中占有重要位置。普京执政以来,保持了俄日双边关系的继承性。尽管在领土问题上俄日间的僵局未能打破,但双方都期望加强在国际问题、经贸和军事领域的合作。

    2000年2月14日俄罗斯外长伊万诺夫访日,向当时的日本首相小渊惠三转交了普京的信,表明俄罗斯将继续执行同日本建立建设性伙伴关系的政策。俄日商定要为缔结两国和平条约而继续努力。

    3月,小渊惠三突然去世,森喜朗继任首相。

    2001年3月,普京和森喜朗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城市伊尔库茨克举行会议,双方发表的联合声明说:两国领导人一致同意,在过去签订的文件基础上就缔结和平条约继续举行谈判,1956年苏日联合宣言应成为谈判的基础性法律文件;两国将积极寻找相互可以接受的解决方案,尽快确定缔结和约的具体方针,解决日本"北方四岛"归还问题,从而使两国关系完全正常化。

    2002年初由于日本国内"铃木事件"的爆发,俄日双方中断了高层往来和正在进行中的经济合作项目,两国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受到损害,俄日关系跌入谷底,进入所谓的"冰河期"。

    日本前议员铃木宗男在爆出政治丑闻前曾在日本自民党和议会中主管日俄关系,在森喜朗内阁时期的日俄外交领域有着极大的影响力,是日俄领土问题谈判中的政策制定者之一。为了使两国能在2000年签订和平条约,铃木主张恢复1956年日苏联合宣言精神,俄罗斯先行归还北方四岛中的齿舞、色丹两岛。

    从2002年初开始,日本媒体曝光了铃木宗男的一系列政治丑闻:

    铃木利用其政治影响力,干涉援俄工程的招标,从中收受贿赂;铃木曾经发表北方四岛"归还不归还都行"的言论,否定自己提出的"先行归还两岛论"。"铃木事件"使原本就处于困境的俄日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俄日在领土问题上的立场出现倒退;两国政治关系受到影响;俄日经济合作陷入停滞。

    2002年6月,日本超党派日俄友好议员联盟访俄,将小泉纯一郎首相的一封亲笔信转交给普京。信中提议,双方应该为日俄关系的发展采取更有弹性的举措,制订出能广泛促进两国关系向前发展的行动计划。俄方对此表示响应。

    2003年1月,小泉纯一郎首相对俄罗斯进行了为期四天的访问。普京同小泉纯一郎就俄日经贸关系、缔结俄日和平条约以及朝鲜半岛局势等问题进行了会谈。

    从访问结果看,双方在领土问题上的僵局没有打破,但都希望通过加强两国在其他领域的合作,为领土问题的解决创造良好的环境。小泉政府实际着眼于普京的第二个任期,在俄罗斯大选前通过多领域的合作改善两国关系的氛围,以便今后借助普京连任的优势,争取在领土问题上有所突破。从首脑会谈的内容看,今后俄日两国在国际问题和能源方面的合作将会成为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助推剂。

    俄日在军事领域的合作包括四个方面:在双边基础上扩大并加强军事领域的信任措施;日本防卫厅和俄罗斯国防部高级将领互访,就国际和地区安全问题交换意见,通报两国防御政策和两国武装力量建设方向等情报;在"防止领水范围以外海域及空域事件协定"范围内,日本防卫厅和俄罗斯国防部每年派代表团互访;在军事科学领域进行交流。

    加强俄日经贸领域的合作是两国在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时优先考虑的方面,是两国首脑历次会晤中讨论的重点。由于领土问题的羁绊以及俄罗斯投资环境的恶劣,双方在这一领域虽取得一定进展,但双方贸易额徘徊在50亿美元左右。在西伯利亚开发和远东能源合作方面两国说的多,做的少。

    在对日关系上,普京是一个知道何时需要选择退却的聪明人。2000年9月,在日本访问的普京来到东京江道柔道馆参观,接过欢迎的鲜花之后,这位柔道高手和10岁的日本女孩一同走进柔道场地练练身手。结果,普京被小对手摔翻在地。

    败给年幼的女对手显然是普京的选择。至少,在日本的柔道场上,俄罗斯总统要显示的不是力量的绝对优势,而是对某种文化的共同认知。当人们从电视和报纸照片上看到普京被摔翻在地的情景时,没有人认为这是失态,而是更多地认识了一个坚定中有温和、强势中有灵活的俄罗斯人。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