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雷卦,乾上,乾为天,天行健;雷下,震为雷,震为动,《说卦》曰“雷以动之”“万物出乎震”“动万物者,莫疾乎雷”。震为长男,长男主器,承续家中的责任,主器者得完整。“帝出乎震”,“帝,主宰义”,主宰是自“动”来的。
动,得有胆量,“动乎险中,大亨贞”。动之善,即主宰。如心动,就坏了,乃动之失,即欲。心动了,要正己之心。用什么来制动?以止制动,“知止”而后有定,定了就不动了。定静安虑得,成功了!此我之理学,与宋明理学不同。先训练有胆量,再学政治,“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易经·屯卦》)。串在一起,学完,就知怎么做。
“天雷无妄”,雷是什么?要懂深意,非只是字面。如照字面讲,与自己有什么关系?应知自己怎么想,圆融。雷,震也(《说卦传》“震为雷”),“帝出乎震”。无妄,即诚,“诚者,天之道”,至诚,天道无妄,“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不诚无物”,诚才有物,一物一太极。非讲道,要行道。明理容易,知所以用理为难。
《序卦》:“复则不妄矣,故受之以无妄。”
“复”之一阳,即仁、生、生机,有生生之意。“无妄”,即诚,“诚者,天之道”。至诚无虚妄,以诚动则无妄。想复,必诚,一阳生,外顺(坤上)内动(震下),故能生生不息。《中庸》“不诚无物”,复,生生,就得诚,不妄,“故受之以无妄”。
“其为物不贰”(《中庸》),即一,“吾道一以贯之”,即诚以贯之。无妄,以诚为主宰,“诚者,天之道”,至诚不息,终始之道,终而复始。人法天,“诚之者,人之道”。法天,“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达天人合一的境界。
熊十力说:《序卦》非圣人(孔子)不能作。我以为《序卦》作得太好了。我坐屋中读五十多年书,《四库全书》翻几遍。你们不努力,太呆!“现在进修什么书?”
“复则不妄”,诚才复。有妄,即不诚,“不诚无物”。何以无妄就复了?因为什么?“以(因)下仁也”(《易经·复卦》“六二”《小象》)。人最可怕的是内不刚,无实际下有仁,也成功不了。本立不住,无法发挥大力量。
“吾道一以贯之”,即仁以贯之。“无妄”,诚、有物,因下仁也,休复。有杏仁,就生杏。想成就,有无“仁”的种子?脑子是否真明白机关?下有仁,就成了!所以说“复其见天地之心乎”,知此,就视在人事上如何处理。指空卖空,焉能成事?仁,诚之种子。
复卦就一句话,“以下仁也”。到下种时不下种,就不行了。仁,比种还重要,有些种没有仁,白忙了。“下仁”,必得生,绝对成,百发百中。死蛋,没有仁,不能生小鸡。读书就是功夫,我久琢磨,悟出一句话的生命。人就好奇,性好邪,就导之以邪。
无妄,诚,孚。复性,复元,“复其见天地之心乎”,一点毛病也没有了。不诚无物,“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要特别理悟,学会深思,否则遇事不知怎么办。
《杂卦》:“无妄,灾也。”
妄,不诚。妄语,说假话。“无妄”,就诚。诚,有诚之灾,“无妄之灾”,实心实意。
“无妄”,无虚妄,至诚,“诚之者,人之道”。无妄之灾,诚之灾,不怕!做事,必有黑脸、白脸配合,才是正道。为一奸人跑腿,将其当人看,结果他“不是人”,所以得“无妄之灾”。
《中庸》与《大易》相表里,“诚者,天之道”。一句话明白,就成大事,终身受用不尽。《中庸》说“不诚无物”,无物,焉能复,生生不息?不诚,绝对没有成就;诚,虽然吃亏,必有成就。复者,诚矣,故受之以诚。抱诚,吃一次亏,不证明你失败,但不诚的永远失败。
无妄,元亨利贞,其匪(非)正有眚,不利有攸往。
六十四卦中,具备“元亨利贞”四德的有几卦?
“无妄”,就能“元亨利贞”,四德俱备。“无妄”,以诚行事,无不亨通。至诚不息,终而复始,完全发乎至诚,才“元亨利贞”。
来子注:“《史记》作无所期望,盖惟本无妄,所以凡事尽其在我,而于吉凶祸福,皆委之自然,未常有所期望,所以无妄也。”
练智,“无虚妄”与“无所期望”,两者层次不同。“无所期望”不等于“无期望”。广钦,“无期望”;我们,“无所期望”。真和尚,无期望;看佛牙的何等热闹,就有所期望。“无妄”,“无所期望”,没有贪图。既得利益者,有得放掉,太难!有所期望,乃走错路,出卖人格。期望,败事之根苗。我领你们做买卖,在有立足之地,绝对正大光明。人必要有良知。一有目的,有所期望,则投其所好,什么卑鄙事都做出。
在此环境下,期望什么?有了期望,要达到,第一步如何、第二步如何、结果如何?失败了,又如何收拾?也得有略、有纲,既有方略也有大纲。转危,要用什么方略、什么大纲?既无略亦无纲,就束手无策。
失败了,值得检讨,不必忧伤,失败是交学费。志同道合在一起,检讨一事之是非成败,必要有接受别人的修养。有功夫要看《战国策》。正反两面都得对付,否则无策,就束手无策了。没几个段,怎能成就大事业?读有用书,不要净学抄书。曾文正就成于幕府。
曾国藩幕府八十余人中,后来官至总督、巡抚、尚书、侍郎者,有李鸿章、李翰章、郭嵩焘、左宗棠、刘蓉、唐训方、彭玉麟、钱应溥、黎庶昌、何璟、倪文蔚、李宗羲等十余人;还有科学技术专家如徐寿、李善兰等。拥有这些人才组成的智囊团,参谋其事,曾国藩的成功是不难理解的。
“其非正有眚”:“眚”,《释文》:“子夏传云:伤害曰灾,妖祥曰眚。郑云:异自内生曰眚,自外曰祥,害物曰灾。”灾,自然界,天灾;祸,人为的,人祸。侵害别人,就有祸。打人一巴掌,人亦还你一巴掌。说惹祸,不说惹灾。每个字查字典,要知其深意。
来子注:“若处心未免于妄而匪正,则无道以致福,而妄欲徼福,非所谓无妄之福;有过以召灾,非所谓无妄之灾。”“正”,达“无妄”的标准。正好,有准;不行,不正好,不合标准。正好,正合适。不正,就有灾,不利有所作为。稍一偏,亦不利有所作为。操守不正固,不着根,往往见异就思迁,大则祸国,小则亡身。
要练习会想。“无妄”,何以还灾?恋爱,盯太过,垮了!“无妄”,诚,代表认真,何以又得无妄之灾?失败在什么地方?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追女孩,也得懂得缓急,否则成“绑票”,因非正而有灾,诚实过度之灾,失在“非正”。那何谓正?何谓偏?
有“天则”则天,是以天为标准。学大,亦以天为标准。做事与“则”正合,即“正则”,不大不小。“君子不器”,就没有标准。瑚琏(庙堂重器)与夜壶(夜间便器)同样大,只是用途不同。画,有时赝品更好,有高手。真品,往往是兴之所至,往往有败笔。
“政者,正也”,“帅以正”,在其位,必谋其政,“正其位”谈何容易?天下最难的是为人师,最高标准是“至圣”。“无妄”者,至诚无虚妄。至诚、至圣、至德、至道。中国的思想即“大与至”——大哉乾元,至哉坤元。奉元,秉大至之要道,“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非至德,至道不凝焉”(《中庸》),“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天人合一。大至,天之道与人之道。
“大学”,学大,才能与天合,“与天地合其德”;学天,“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尧则天,比学谁都厉害。希望你们有成就,自己往前走。学术是跑接力。帝王那一套,就一个“伪”字。
学完无妄卦,就可以精神百倍。不能触类旁通,怎么用上?经必要烂熟在胸。
《彖》曰:无妄,刚自外来,而为主于内,动而健。
“刚自外来,而为主于内”,乾上震下,外健内动,动而应乎乾,天理也。有欲,即非天理。乾、震,两个体,两个作用。“刚自外来”,上乾,外健,乾为天,天行健,无欲、无私,天之道。“为主于内”,下为震,怎知为主?“帝出乎震”,帝,主宰义。
天雷无妄,“动而健”;地雷复,“动而顺”。“动而健”,有人动,未必能健。“天行健”,永不停止。本身无此能力,则“见贤思齐”,作为内圣的力量。不是一刹那,得“动而健”,天天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见贤思齐”,还得“为主于内”,成为力量,“帝出乎震”。
吸收了外来思想,能运用它为主于内,不可以照样画瓢,必将之融化。将思想化了,为我所用。《心经》译文,中国人可以不加考虑就接受了。今天译文,外国思想不能融入,中国思想也不懂,可看出知与识与古人差多少。必要使人知其所以,人才看得懂。接受任何思想,必要融会贯通,能“为主于内”,就如自己本身所固有的。
我自《易》得的启示特别多。中国人是“天下观”,非世界观。如何达天下志?天下无际、界,际、界为障碍物,无际、界就“大一统”了!元一,体用具备,天下大一统。今后,你们要好好为后生讲中国文化,有朝一日春雷动,才能生生不息。
我这一生白活了,没有风趣可言,没有人陪喝小酒。饮酒、喝茶、风趣,一乐也!我每天看一卦,喝茶,焚香。
读书,对人生有何影响?非空话,皆有用,好自为之。读书,要下真功夫,不要巧取。不可以欺世盗名。只要肯努力,在山沟照样有作用,得有真玩意儿。真成事,很难!人有成就,太难,得刚,无欲乃刚。见贤思齐,为主于内,变成内圣功夫的主人,非一刹那间,要“动而健”,变成活学问、生命。有成就者,必有所牺牲。慢慢悟,才能明白。讲学不可以有目的,有目的就有所偏。聪明可以糊口,但不能永世。
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命也。
刚中能应,“九五”刚中,能与“六二”相应与。“动而健”,私欲不行,何妄之有?乾为天,“诚者,天之道”,天道无妄,以正大亨,天之命也。“在天曰命,在人曰性”,“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
“唯天为大”,学大,“在明有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在明明德”,第一个“明”字为动词,即宣扬、赞美、报恩,“明德”,生生不息之德。将生生不息之德宣扬于大下,使天下人懂得报恩,尊生,才能生生不息。
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无妄之往,何之(往)矣?天命不佑(助),行矣哉?
“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不正有灾,不利于有所作为。“无妄”,“六二”“九五”当位,刚中能应,完全自然之所施。但不正就有祸,不利有所作为,虽是“无妄”,天命不助,焉能求福?
佛教是宗教,非现代思想。女子以发垫路,是迎佛的最高礼节;反对,世俗之见,放洋屁。批评,主观,证明其人无常识。宗教无法以主观批评。
儒教,“修道之谓教”。要奉元、归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元与仁,体与用。道家修成,曰“归元”。最要是如何用脑,何以办事用不上?“不诚无物”。儒家讲用,不能办事,非真学问。
儒教入手处,知止。孝悌,不是修身,“其为仁之本”。修身,自知止入手,知止而后有“定、静、安、虑、得”五步功夫。我要造就张良之才。“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父止于慈,为人子止于孝,与人交止于信”,一个“信”字。佛讲“正信”,止于至善之信,《大学》曰“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一言偾事,一人定国”。何不严格训练自己?你们亦人,而英文程度如何?净想什么好处都有我,知耻?何以你们中国字不懂、外国语也不会说?对得起自己?何以自己不努力?天天自以为了不起,看有些人外语能朗朗上口。并非责难你们,而是要惊醒你们。常说“未入流”,你们入流了吗?还不自耻,谈何其他?既是地球村,怎可不知他村的事?但你们距离太远了!
宰相得学会受气,宰相肚子可行船,得如大海,“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天地之间有什么东西?无所不有。大人,宰相,美其名“能容”,事实上即“能受气”。天不得了,人犹有所憾!拼命是烈士精神,政治家则“治大国,若烹小鲜”。严格训练自己,有个性的都是野狼。
五十年无听一学生问我的意见。旋乾转坤的人物,尚未诞生。想成事,必学“袴下辱(韩信)、拾草履(张良)”。
快快努力,你们纯粹是幼儿班,哪一国语言精通了?不要自欺,有无每天读外语?
人的潜力不得了,自小就要学。要努力,狗屁都不通,办事却扯去了。你能干什么?做事要分阶段。为人师表,谈何容易!在乎自己求,谁也帮不上忙。
卖祖求荣者,求荣多可怕。真明白,马上学,必要有“悬梁刺股(苏秦)、凿壁偷光(匡衡)”的精神。你们太不知自勉了,一点也不笨,净耍小机术。
识微,察微,国家所争,即在微处。订条约,一字之争,“or”或“and”。由隐之显,由显之隐。要查小孩看的读物,应特别注意。
不知自耻,还要领导别人,就不识时!最低也得识时。买到假货,即不识货。如肯发愤,三年小成,四年就成。
21世纪经过这一段,你们绝比不上18世纪的人。你们天天做什么?自己知道。反对你们写无病呻吟的文章。浑碰到浑,即浑浑,盲人瞎马。得自己努力。外国语,不是学问,是工具。转危为安之才,现绝无有。
不培养接班人,都是错误的。曾文正,湖南人,培养接班人,一人兴国。中国地大,每地人都有个性,湖南人千万不要没了湖南劲。
你们虽年轻,但头脑比我旧得太多。废才造危,危及子孙,除非上天堂了,才不找你。“女子虽弱,为母则强”,保护儿女一生。你们得个博士学位,骗个无知的女人嫁给你。
说可怕,不是要你们怕。知识分子没有遭逢乱世,怎显出自己是张良?你们能奋发图强,有所突破?必要乘风破浪,愈是不行,愈要奋斗。要学活学问,有懂得用脑的智慧,思考了?今天已是虽有贤者亦莫如之何矣!
我修庙,要满足穷人的梦,庙必要大众化。大弟子在静园悟了,出家,我要他好好想一想。胡适死,我批:胡适乎?
为政者应好好读无妄卦。你们应好自为之,人必要有智慧。
今后做事,必要想到年轻人在想些什么,否则有朝之日,弄到他革你的命。
《象》曰:天下雷行,物与(yù)无妄。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
春雷动,无限生机。二十四节气,完全是经验的产物。一物一太极,民胞物与。人为一小天地,随时都能生,故人为万物之灵。
“物与无妄”,不诚无物,“诚者,天之道”,“惟精惟一”,二就不生,因惑,疑也。因无妄而动,“物与无妄”,有连带关系,就因物参与了无妄之诚。想旋乾转坤,人、事、物都受自己支配,本钱是无妄。有妄,什么也办不好。净耍机术骗人,能成?
“先王”,古圣先王。今王也能。
春雷动,无限之生机。物物皆“对时而育之”,过时即不生。凡事都要恰到好处。“茂对时,育万物”,众事众物皆必与时相对。物禀受天之道,不诚无物。
“以茂对时”,与时对上了,才茂盛。老两口过一辈子,因没能合德,所以无子。“对时”,即不违时。时,有先时、治时、因时、违时。达到最圆满的是对时——“以茂对时”。
颐卦《彖》曰:“颐,贞吉,养正则吉也。观颐,观其所养也。自求口实,观其自养也。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颐之时大矣哉!”万物之所以茂,“对时”,就茂。两人一见,就成,乃对眼了,恰到好处。
“育万物”,“育”,生也。篆文育,小孩出生时,小孩的头触下,加上母亲的功夫,即育,生育。“育”,是个功夫,养育、教育。
许多事很难解答,要留意。学完乾卦,做事时,有什么启示?训练你们,都能拿得起来,可以独当一面。要惊心。自己做,成败有个把握。做事业,没有人可以把你免职,否则“赵孟贵之、赵孟贱之”,就是有天大的抱负,也不得发挥。
我办学校六年,此外晚上在家教书,干了五十年,至少也有个名,此即有始有卒。练习能独当一面的才与智,此可以培养。你们突破不了障碍,我则以为逆水行舟,不怕逆,就看自己有无“刚”的性格,必养成冲锋。哪个人没有抱负?何以一碰障碍,就打退堂鼓?我骂人,人也必骂我,笑一笑!
天天讲实学,皆实学也,即实用之学。有了启示,即根据启示做事。太客气都吃亏,人家什么都敢说,你们要练习说话。乾卦于立身、判断事情有何启示?
在今天环境下,脚踏实地做事,来日方长。做梦没有做一辈子的,要走入正途。不能合作,永不能登大雅之堂,要为第二代提升点水准。
见什么人,都有什么人的水准,发展得有个立场,有目的地去,要尽量广交同学。成功,必要有群力;有群力,必要有群德。六十年工夫专研究怎么对付事,容、能忍才能成功。有意见,少数服从多数,决定了,往前做。你们如偶一不慎,子孙会很可怜!
培智,才能自谋福利。我再活十年,会为你们安排至十分之九。培智,培群德。你们生在新时代,脑子必得新。
乾卦六爻的解释,以孔子为最,多么亲切!“龙德而隐者也”,有龙德了,时与位不好,能隐(忍)。想成功,得能忍,“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如没志,忍做什么?就打。隐,可不是等死,“不易乎世,不成乎名”。
《易经·乾卦·文言》“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嘉会,嘉年华会,希望同学会是“嘉会”,加上朋友,成“学会”,华夏奉元学会。
“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合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元亨利贞”,读完乾卦,每天考核自己,问自己:有无天天“善”长(cháng)长(zhǎng)?
乾德是什么?“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始亨,“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乾卦每句都是修为、指示、方针,完全没有空话,一卦对我们的指示太多!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不怕危、微,就能抓住它的中,都是实际功夫。因什么能达精的境界,既无损“精、气、神”三宝,还保持“真人”。佛家讲“勇猛精进”,精的功夫。
不要拿它当文字读,每个同学都能把持得住,绝对能做大事业。“大人者,养其大者也”。你们现在要学生:自生、生他。社会才能生生不息。
元是什么?元的用是什么?仁也。“以下仁也”,即下元、下一。元,为体,“元者,善之长也”。仁,为用,“君子体仁,足以长人”,以用事言,体仁阁大学士。学《易》,不但悔过,连吝都没有。
《易经》读明白,能做汉奸?《船山易传》周正,但未至通神。孔子不谈性善或性恶,就谈性情,“六爻发挥,旁通情也”,“错综其数,非中爻不备”(来知徳)。
下种,未必百发百中;下仁,必百发百中,有生命。说千言万语,即行,是“行此四德”,而非讲此四德。如能行乾坤,宇宙为一大乾坤,人即一小乾坤。
春雷一动,万物生。“物与无妄”,诚也,不诚无物,诚就有物。与于诚,可不一定茂;要对时了,才能茂。“时”的观念,有先时、治时、因时、违时(包含失时),但最要为对时,最发挥作用。
“对时”与“失时”相对。孟子说“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孟子·梁惠王上》),而多少人慢了一步,就失时了,一辈子都没赶上时。人一生都碰到机会,因为失时,一辈子都没成功。一失足成千古恨,一失时就千古酸,终身衰!
人能“治时”,很不容易。人生太难了!我失败一辈子,吃尽了苦头。最苦,莫过于心之苦,人就是苦。无术,求不得苦,求得太多,一事也无成。乾隆帝一生净享受,真是十全老人!
人生两件事:择偶与择业。必要用智慧。
我每天为你们出谋划策。你们将来举步维艰,有大智慧,会有大的突破,小智至少求立足之地。认识时,特别重要。随时警惕自己:是否义和、嘉会?今天年轻人就“群居终日,言不及义”(《论语·卫灵公》)。
以上所说,皆为有志者说。
何以年轻时所编织的梦,一样也没有达成?我一生一件满意的事都没有碰到,没想过后半生会只身在台过五十年。不要空想,要特别重视现在。在社会能有点成就,可是不易!
就好好安排这一生,至少要过个像样的人生。过犹不及,应实事求是,千万不要空,人必得有个像样的人生。做事离题太远,则愈做愈邪。岳麓书院的院训——实事求是。
我真是无尽慈悲心,将一生经历的要点都告诉你们了。立定目标,脚踏实地,有个理想的家,夫妇各尽其责。不会家事,生活没法过,家中得能吃饭。往上爬,慢;往下滑,快。
昔日老太太有传统的民族精神。如一家人都貌合神离,危机就大。人不能颓废,还是得往前走。做传道师,在家传道。
春雷动,无限生机,万物复苏。无妄,才能生。“物与无妄”,不诚无物。佛有“不二门”。其实儒、释、道差不多,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以茂对时,育万物”,孟子道“不失其时”,就能育万物。荀子说“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荀子·天论》),否定了待时。应多看《荀子》,其中许多论调“超时”。中国东西其实很进步。不看今人文章,不知其陋。
第一步要有“识时”的智慧,否则办不到。要常问自己:此何时也?当教授的多少行尸走肉,以平时经验扯,怎能往前走?必要知现在是何时,就能“对时”,“不失其时”。“时乘六龙以御天”,“应时而使之”,厉害!何以在那个时代,头脑能如此致密?论学不易。懂论文?好好看《春秋繁露》。
现已是颠倒颠。不是吃素,而是戒杀,六祖就吃肉边菜。孟子说“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故君子远庖厨”(《孟子·梁惠王上》),伪君子!
答话的没有机巧,比我的孙子还笨,今天鹿死谁手犹未知。应时而使之,何以不懂说好话?真是上帝叫你灭亡,先叫你发狂。
“以茂对时”,必对时。正对时,才茂;错了时,就不茂了。不正,差一点点,花生也不长了,“不失其时”。对时而茂,所以才能“育万物”。
没抓住时,都是马后课。诸葛亮自命不凡,成就仍只是三分天下有其一。如智不足而担大任,危险性多!
初九。无妄,往吉。
“初九”,当位,象人性之初,性善,至诚则无往不吉。
“无妄,往吉”,因真诚,故往吉。帝出乎震。一物一太极,含大同义。一物一主宰,含平等义,民胞物与,仁之至也。人人皆有士君子之行,人人皆可为尧、舜。
诚能动物,一个人说话、表情,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如每天办得到的事,怎能不得志?以诚处世,得诚心之所主,君子无入而不自得,“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识机先,“至诚之道,可以前知”(《中庸》),先无妄,因为最可怕的是妄,如妄想。自基本入手,一步步来。
无妄,诚,做什么都吉。只要有诚,做啥事都吉。知易,行可不易。人有情意,人都以为自己对,行事往往考虑到我;无我,才能到至高境。
证严读过《四书》,用志工。“士尚志”(《孟子·尽心上》),“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论语·为政》),立于志。义即勇,“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见义必为。没有志,焉能有勇?焉能行义?许多人论断事,多半主观,要举例证明自己对。但如读书少,见亦有不及。什么都有印证、有层次,见地不同。
你们现在要学的事太多,每天都有几出戏,看哪个医生下药下对了。什么叫真对?不管男猫或女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以成果论。
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后面“虞兮虞兮奈若何”,完了!
项羽《垓下歌》,起首“力拔山兮气盖世”,大有气壮山河、势吞万里气象,然最后“虞兮虞兮奈若何”,从一位众望所归、叱咤风云的义军领袖,到强弩之未竟,不仅战无计,且连爱妃虞姬也保护不了,何等震撼人心的千古绝唱!
刘邦原来只会喝酒,“大风起兮云风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真有能,一鸣就惊人。
刘邦平定英布之乱后,回到故里沛县,在宴请乡邻酒宴上,吟唱《大风歌》,气魄恢弘,流传千古。
成败全取决于自己,何不自己度志,还必得出国?有一标准,即诚,守得住,做事就成功了!多少人一出手“气盖世”,最后“奈若何”!没有抓住重心,扯一阵子,完了!虎头蛇尾。重心,诚,一切的原动力,放诸四海而皆准。现在中国国力蒸蒸日上。冷静可学事,有经验就能治世(事)。经验老到,即到家了!
说佛牙是假,也是主观;说是真的,因是信。庙中佛像,泥塑的、木制的、铜铸的,是真的?不真,何以那么多人拜?理事时,观念必要厘清。
武则天有智慧,其所作谒:“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受持”,受而持之,得到了,就能行。因迷而信,仍拜假的。什么是“真如”?
“真如”,哲学用语,表示“如是如是地呈现”“如是呈现的状况”,是事物之所以为此而不为彼的那个性质,也就是事物的真实本质。释迦牟尼住世时常自称“如来”。真如即非真如,假名为真如。既然名真如,真如即不是真如,而是“真如”的名相,真如无名相,无名无相便是真如,何以无名相?名由心立,相由心生,无心则觉一切真如。
思想家的心智特别清新,看东西特别透彻。要真正看透一东西,是心智,嗜欲必得浅。看事如永远站在一己立场,所以看不清,迷妄。要知引申义。有清净心,得有大修为。
君子不器,有容乃大。有大志,要拨乱反正,焉用杀?中国人的思想、智慧、见地,不同于外国人。烹,大厨师的技艺。人的成就就在功夫。
你们有跟着走的容量?孺子可弃也,五十年教出一些废才,不会明而受之。真想济时,好好正视自己是哪一类,此为真功夫。自己好好训练自己,不必看别人。
《象》曰:无妄之往,得志也。
“初九”阳居阳位,在无妄初位,实而不虚,实则无妄,诚也。在人,性本善。无妄,至诚,好的开始。至诚之往,无往而不吉。识先机,“至诚,可以前知”。为政不在多言,不必宣传,不练真的绝不成。
一爻一乾坤,六爻六个位、六个时,始、壮、究,究(终)而复始。此爻给人许多启示:把持到重点去办事,“得志也”。无妄,吉在得志,无入而不自得。想得志,必要操之以诚,以诚赴事,得心之所主。至诚的作为,才能得我们的志。“德者,得也”(《管子·心术上》)。净以骗为术,将人都当傻子。
说“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因为净想不如意的事。我天天安步当车,“安仁”的境界并非空谈。家庭生活是基本问题,家齐而后国治。雍正“戒急用忍”,慈安“一生别无所长,就能忍”,遇事一笑置之,“百忍堂中有太和”。知足常乐,能忍自安。安很不容易,安于仁,安其位,非只是平安。
基本问题解决,没有后顾之忧了,才能往外发展。天下事,好坏皆自求。自求多福,而非颓唐。
六二。不耕获,不菑畬,则利有攸往。
“六二”阴居阴位,中正,有虚心之象,虚则无妄。
“耕”,农事之始;“获”,农事之终。治田之事,一岁为“菑”,反其草入土中也。二岁曰“畬”,土渐和柔也。三岁曰“新”,谓已成田而尚新也。四岁则曰“田”。
心畬,心作良田百世耕。“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明道者做事,必有结果;失败,“观过,斯知仁矣”(《论语·里仁》)。
农家,始而耕,终而获。自己空到什么程度?就不懂务正业。希望你们是“知而能行”的活学问。至少读死书,亦是务正业。务正业,就不犯“始而耕就想获”的毛病。
“六二”,有虚心之象,虚心则无妄念。人的妄念,由欲而生。当位,凡事只管耕耘,不问收获,天下无不劳而获的事。柔顺中正,没有“耕而获,菑而必畬”的心理。“仁者先难而后获”(《论语·雍也》),“君子居易以俟命”(《中庸》),仁者,利有所往。无妄,做事的精神。进德修业,“富贵在天”(《论语·颜渊》)。没有“正”的认识,焉知什么是正业?
慎独,佛“唯我独尊”,解成自大;既是人人皆有佛性,何以唯你独尊?生下就是佛种,不然又怎能众生平等?什么都不尊,唯有自己的“独”尊。想成圣成贤,必慎自己的“独”。我,“万物皆备于我”,因自己是天民。草木亦说“唯我独尊”。何以知有正?一开始就养正,“蒙以养正”,自根上说。
搞政治,第一步要注意什么?做大事,为谋臣,绝不能步文种的后尘。
文种和范蠡,为越王勾践谋臣,为勾践立下赫赫功劳。灭吴之后,范蠡隐退,文种自觉功高,不听从范蠡劝告隐居,继续留在朝中。范蠡不忍文种遭毒手,自齐国发书:“蜚(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文种见书,乃称病不朝。有人进谗言,说文种要造反,勾践听信谗言,赐剑于文种,说:“你当初给我出了七条对付吴国的策略,我只用三条便打败了吴国,你就用剩下四条,去地下为寡人先王去打败吴国先王吧。”于是,文种自刎而死。
《越绝书》记载文种向勾践进伐吴九术:一曰尊天地,事鬼神;二曰重财币,以遗其君;三曰贵籴粟槁,以空其邦;四曰遗之好美,以为劳其志;五曰遗之巧匠,使起宫室高台,尽其财,疲其力;六曰遗其谀臣,使之易伐;七曰疆其谏臣,使之自杀;八曰邦家富而备器;九曰坚厉甲兵,以承其弊。
“赵孟贵之,赵孟贱之”。必要除掉几个倒楣的例子。要做实学,解决许多不能解决问题。不但要立说,还要提出实际办法。
《易经》是体,《春秋》是用,皆实学也,非讲故事。
不能叫人完全利用,那岂不是太笨了!有人利用你时,要马上警醒。功劳?到时,命都没了!
《象》曰:不耕获,未富也。
“耕”,要得的开始;“获”,耕完的结果。“富”,财、道、德。
“不耕获,不菑畬”,即“明其道不计其功也”。不可以妄想,如“得陇望蜀”,则永不满足。现年轻人犯的毛病真没法想,脑子到底在想些什么?遇事,总要考虑,不要自以为比别人伟大。“不耕获”,空想能够富?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事。自己不努力,光有妄想。我活这么长,没看过一个没受过苦而成功的。
六三。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
此爻:你捡便宜正乐时,正是那人落泪时。
“六三”以阴居阳,处震动之极,时穷势极,故有“无妄之灾”。
“或”,设词,不定。牛,稼穑之资,“或系之牛”,为行人所得。“行人”,“初九”为震动之主,“无妄之往,得志也”;“邑人”,系牛之人,“六三”“无妄之灾”。
“君子终日乾乾”,仍应有所警惕。虽以诚行事,但时、位不同时,仍应慎之,有求全之毁。“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要躲避无妄之灾。天下事就如此,还想捡便宜?无妄,灾来;没无妄之灾,就得便宜了。
一点好事也不做,净做坏事,哪有福可言?相随心转。没想骗人,还受祸;骗人,还想得福?人要走得正、行得正。做事,必要想得周正。人要了解周遭是多么难,正因为你显财(才),才叫你死。真有才能,也要藏点拙,不可以全说出,否则“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要你们真明白,真用得上。
君臣相忌,不要显己有才,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否则最后呜呼哀哉!死后,吊你的祭文:两代功臣。
《象》曰:行人得牛,邑人灾也。
邑人之灾,最是可怕!如要有所作为,必要容乃大。不容,就争。群策群力,否则会一个个叫人给收买了。就怕有内斗,祸在萧墙之内。社会上有很多捡便宜的。好处被人捡去,居住此处的人则有灾。
九四。可贞,无咎。
“九四”刚爻,在乾之初位,刚则无妄。
“可”者,当也,当其可。“当其可之谓时”(《礼记·学记》),“可贞”,时贞,无咎。时,太重要了!用,仍必看时而用,“君子而时中”(《中庸》)。吃,为了营养,但吃多仍是毛病。
“可欲之谓善”(《孟子·尽心下》),当其可之欲,是节欲,非绝欲。求“当欲”,恰到好处,克己复礼。不假外求,皆与生俱来的。小孩懂顾面子,就“伪”了。
才难!人愈有系念,愈易妄。人的失败,“情”字很可怕,一切都是情。都说不好,他天天赞美,不就妄?
《象》曰:可贞无咎,固有之也。
“可”,当也;“贞”,正固也。“可贞”,当其正固之道,不偏不倚,“君子而时中”,当然无咎。
“固有之”,与生俱来,不假外求。在,自在,观自在,“在明明德”,非外来的,自己是万能的。
“可贞无咎”,不用学,乃本性所固有,克己复礼。“固有之也”,非自外来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许多注解完全是作文章!读古书,在以古人智慧启发自己的智慧。学古人?那伏羲向谁学的?“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孟子·滕文公上》),发挥自己的“自在”,只要有为,人人皆可以为尧舜。“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论语·子罕》)文没在兹,人人皆有文,就在自己的身上,“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zhì)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论语·子张》)。了解,对自己就有无穷的盼望。有此精神,通生科学。1953年,慈航讲唯识,老太婆哈哈大笑,通俗。高深东西浅讲,不易!
“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天人合一,故曰“固有之也”,即与生俱来的,“在天曰命,在人曰性”。我反对小孩出生就上保温箱,恐以后很难适应外面的环境。
九五。无妄之疾,勿药有喜。
“九五”以阳居尊位,为无妄之主。“初九”为震之主,“得志也”。无妄,诚亦出毛病。无妄的病,不要乱吃药就有喜。既为“无妄之疾”,就不必乱找偏方,顺自然之势,其终“有喜”。
不以外力治,用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时、位不同,并非无德;耐得住,最后会“有喜”。没病乱用药,愈用愈糟糕。
想,无妄;一做,出毛病,话说多了!弟子什么都不缺,就缺勇。想得,绝对无妄。
《象》曰:无妄之药,不可试(用)也。
既是无妄,何必乱投医?那个药,可不能试也,“试”,用也。试,稍(少)尝也,少尝都不行,乱吃才出毛病,喜没了。善用智慧,不要病急乱投医。
许多人发生点事,于本身不利,就乱了。若此病是“无妄之疾”,那又何必到处找医生?海瑞(1514—1587)、包拯(999—1062),“无妄之疾”,谁能为其治病?必要明白自己的病是怎么来的。如方寸一乱,病急乱投医,把自己毁了。没病吃什么药?问心无愧,何必到处送礼?
扯了一辈子,一无所得,人生真是苦!无知的人,还自我陶醉。必要正视自己的人生,懂得怎么活。我这辈子是空心码子,那天用,就填写,不永久,用完,就拜拜。比喻做很多事,无一有成就。聪明过火的都短命,医生少有长寿的。
出门以诚做事,别人误解,不必解释,日久见人心,否则愈描愈黑,千万试不得。连无妄都有毛病,况有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今天的毛病,掩饰妄之疾。心若是无愧,又何必解释?
“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尚书·说命上》),此服药成了,是有形的都垮了。要有用时,自找上门来。
上九。无妄,行有眚,无攸利。
“上九”居无妄之极,健之至,然时、位、势穷,人微言轻,此时,行有祸,无所利。
“眚”,人祸。人都有倒霉的时候,不可以为别人管闲事,必先自己做好自营之道。
《象》曰:无妄之行,穷之灾也。
诚是本,但处穷势极之时,亦不可以管闲事,必先做好自营之道。到了穷极,就是诚,都不能做事,“亢龙有悔”。
“穷”,究也,极也,代表自己的功夫,才达到登峰造极,“文穷而后工”。中国文人有许多病态,误以为“文穷而后工”,是过穷酸日子。穷,是到“极”的境界。
没经验,要怎么耕,也不懂。讲有地狱的人,根本没有去过地狱。信不信,就看你迷不迷了。变戏法,即“耍”魔术。
《普门品》(《妙法莲华经》“七卷本”中的第二十五品)《阿弥陀经》骗乡下人,已到了职业范围就坏!
“夏学”确是解决人生问题的不二法门。我“以夏学奥质,寻拯世真文”,用中国东西,好好编些治世之术、策、略,一个比一个仔细,实际。
诚,也得用时中。如忽略了时、位也不行,可能走上绝路。许多人就因为说真话而招祸的,岳飞喊“迎二圣还朝”,置“三圣”于何地?穷途末路!真有大志,绝不能说;说了,绝对招祸。成败就在一转之间。人有成就,谈何容易?好好下功夫琢磨。志特别重要,不可以巧取。
遇事,要学怎么破解,才是上策。要多练达,是学习的机会。釜底抽薪,使新的、旧的皆进入棺材。失败,一念之差;成功,一念之正。我自试也,养兵千日,用之一时。为人类奋斗,必要有志。
你们没有“天行健”的观念。“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多么体用兼备。“天行健”,不息。人不是天,必得息,终而复始,人的感觉。以此立说。你们不懂得“自强不息”。
专修《管子》,能行。必要懂精,贵精不贵多。有使命感,有脑则无一人、一物不可用,愈活愈有生气,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好好拉开架子,在屋中造就一切,造就新纪(新世纪)。今后,要立新纪之学,“新纪夏学”有别于“钦定夏学”。必要懂得自己怎么读书。了解时事,以印证之。
“费而隐”(《中庸》),“费”,用之广;“隐”,体之微。用之广,由悟“体之微”来的。《太玄》何以不传?因是模仿的,没有悟。教子,不要他死读书,要告诉他怎么想。必要想,学会用脑,思之思之,鬼神通之。
《系辞上传·第八章》:“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鸣”,有条件,“和”也。连父子之亲,都得“和之”;有“好爵”,才能“与尔靡之”,一同享福。
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枢机之发”,“枢”,支配的力量;“发”,一刹那。无妄之灾,因行出毛病了,包括言在内。
读书,必要用脑想,每字都不放过,深想、细思量。研究讲过的课,练习能讲,辞必要能达意。早点成型,办个刊物给人看。练习为文,要弄明白,必要自己明白了,才能使别人明白。能看出“用”,成“活”知识,要学以致用。能理事,太难!
学完无妄卦,就可以精神百倍。不能触类旁通,怎么用上?经必要烂熟在胸。
一画开天地,中国一画立文化,“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四十二章》)。何以几千年前中国人就有那么完整的智慧?改一为元,元生万物,奉“元”行事。如似懂非懂就没有办法,必要完全通了才能立说。稍微有点假,就达不到元。元生共荣,强调元的文化,以达人类和平。
坐着冷静想,哪有迷信?《心经》“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自度,空了,见什么都不贪恋。老年人戒之在得,有法界就有鬼界。悟,比讲有用。八八六十四卦,每卦皆可由内圣到外王,即一部《大学》,“格致诚正,修齐治平”。要学怎么行道。
我一生尽在乱世,“或跃在渊”(《易经·乾卦》),事情出,估一下,不出三天即兑现,要以实际事自试。事情发生,不是逃跑,而是要用什么方法解厄结。知识分子遇事,不是逃亡,是在解救没有读书的,使他们少受苦。有斗志,打不过,就跑。有功夫,没到境界,狗急跳墙,回头咬你一口,准中要害。再逼,对方绝对要你报销,没有还手余地,打平以后再建设。
人要是不斗,那活着又有什么劲,岂不是等死?自试,没有专利。有时环境之骤变,可怕!每天必要自讼、自试,不在乎别人说,君子坦荡荡!知不足,要多学。学完,天天练习,知自己怎么做。
看熊十力的书,中国人想法,没有回旋。学熊先生怎么想,再接着想。台北大师所写,如外文译过来的。熊先生确实下过功夫,他批评佛教,《新唯识论》中肯。印顺(1906-2005,是解行并重的大修行僧,被誉为“玄奘以来第一人”),佛教的“熊十力”,说真话,现享福。我与印老同岁,也曾有交往。梁漱溟(1893-1988)到北大教书(1917-1924应蔡元培之聘,任北大印度哲学讲习),真是奇迹。不是学历,而是有无境界。
“非不能也,是不为也”,不能发愤图强。有特殊环境,才能造就出特殊人物,养出精神,在家应抢着做活,活不完。你们的聪明才智并不低,就是懒,还在床上读书。
有“妄”字,在提醒我们何以不诚,看自己一天有多少妄想?每天净想做不到的事,故有求不得之苦。我不想做不到的事,此必真有自知之明。想做得到的事,天天琢磨。我训练全家人,天下没有不能的事,就看认真与否。
力争上游,发愤图强,千万不要自欺。一个人和你亲近,必要知其动机。遇事,要“明辨之”,逃避不行,必要面对。读书人得详谈、必谈,读书的作用即化民。
基本学问有了,应练习自己能看书。就认识一个“元”,真理。见利忘义、见利忘身,多么糊涂!不允许坏人存在这个社会,所以要“遏恶扬善”,不许恶再发展下去。
我在百般大浪中没有成为罪人,岂是易事?你们有这个守?“守位曰仁”。学问,是实际的东西,贵乎力行,且得笃行之。我一生无愧于心,无忝于行。是实学,不是空讲,要学习做,愈做愈有经验,前次失败,下次之师。一个男人如无慑力,能发挥作用?有几人有“望之俨然”的气势?
有志于学,选一专学。有专学,才站得住。选一专学,可读许多书,触类旁通。知止而后有定,如定不住,能与权势抗衡?熊十力是中国学问敲木钟的第一人,必要另辟蹊径,开启中国学术新章。
许多会说“人话”的,绝不做“人事”。多读书,至少有丰富的常识。必得表达,发表自己的意见;不表达,究竟是胸无半点墨,还是白痴?为文,就是没人看也要写。是中国人,必得关心中国事。爱国,就会有自己的意见。
《易经》读完,还不能“时乘六龙以御天”,废才!“人之道”是什么?回想《论语》所说“克己复礼为仁”,《中庸》说“仁者,人也”,乃诚之用。《大学》与《中庸》相表里。好好整理笔记,结果比宋明理学高。《说卦》“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即理学。
看完《大学》“格物致知”,再看《论语》“不患寡而患不均”章。
《论语·季氏》:“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必要有大学问再扯闲。恶政猛于虎,为政者无知识,拼命开发。一个人没有大智慧,怎么担当大政?多少坏人都是乘人之危,净甜言蜜语。
大学之道,首“明明德”,懂得生生不息了,再谈消费。物资都没了,怎么消费?明生生不息之德,再谈天下平。复其天下归仁,则天下太平,“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效果之大!做一群有用的人。一个学者用尽头脑,都赶不上时代,时代走得太快了。
深思,上句不懂,不读下句。专一经,最好会背,行住坐卧皆可想,“思之思之,鬼神通之”。
《尔雅》,最古的一部词典,识字词。《学》《庸》作为修身的功夫,“德者,本也”,本是什么?“本立而道生”,“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大学》)。《诗经》是一部社会学,“《诗》可以兴、观、群、怨”(《论语·阳货》),知民间疾苦,“吉凶与民同患”。
“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事莫密于间,非圣智不能用间”(《孙子兵法·用间》),况为间乎?不是自己圈的,即间。做的事不必人知,左手的事不叫右手知。
“知耻近乎勇”,看近代中国,在列强的蹂躏之下,百姓之苦!你们不知用智慧,浪费宝贵时间。必要学会深耕,才有丰厚的收获。必要懂人生是有境界的,孔子集大成,“慰苍”使我干一辈子,“安仁”。我孤高自赏,喝茶想,作笔记。必要深悟,了悟高,境界就高。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