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一阴附丽于上下之阳。离卦,讲出离之道,亦为脱坎险之卦。丽也,附丽,任何事没有附丽,则没有本源。中国人的观念:“万物附于地,日月附于天”。任何事如所丽,则无本源,人事不能没有丽。丽,是承,失其所承,则失其大用,不能现其用。
丽,不是跟随,而是相继之义,继明,生生不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继新之义,邵子所谓“火用以薪传”,不可忽略别人点缀自己的重要。
《序卦》:“坎者,陷也。陷必有所丽,故受之以离。”
坎,必陷。走平路,陷到泥中,可见社会事之不易!做事不能净看私利,私利最为迷人,乃陷之初步,最后良知都没了。没比陷再险的了,故曰险陷。
想不陷,必有所附丽,不可以忽略了别人点缀自己的重要。无论在什么环境中,必看什么东西是自己附丽的。做事,任何环境都有危险,先看出路;遇有险陷,如有附丽,就能脱险、脱困。知险,才能找附丽之物济险,以脱险。附丽,即借助物、依靠物。
到任何环境要想自保,得借附丽之物脱险。依靠什么不受陷害,能够脱困?“自由自由,多少罪孽假汝之名以行?”附丽,得守正,有“柔中”的修养,此得识机、识时。
《杂卦》:“离上而坎下也。”
离上坎下,出离之道,亦为脱坎险之卦。
在这块土上,现在最大的危险是什么?要附丽什么才能脱险?明白坎、离二卦,得脱险的药方,否则白听了。想出险,就得有所借助。附丽,不可以走邪门,得利于居正。给人扯一阵子,什么也没得到,惹了一身骚。
离,利贞,亨。畜牝牛,吉。
刚明、中正,离之全德。因其性,居其位,正,“其心三月不违仁”。德行得利于正,“利贞”,守住正,才能亨。附丽,得按正固之道,结果当然亨。
“牝牛”,柔中柔。离卦,不失所丽,守正固之道,柔中柔的修养,是柔顺,不是懦弱,而是外圆内方。顺,为群德之首,少数服从多数。人要养顺德,但非奴德。
得识机、识时,才不被利用。聪明过度即傻子,最愚。
《彖》曰: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柔丽乎中正,故亨,是以畜牝牛(喻顺德)吉也。
“丽”,有如事之母,可以发光作盐。
“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启发人:要有量,有量才能容。
“重明”,火炎上,明而又明,旦复旦兮,比别人聪明。“重明以丽乎正”,重明得丽乎正,“蒙以养正,圣功也”。“正”,止于至善。守正道,就能化成天下。
以柔为中,化戾气为祥和,得养成柔中柔,才吉。
“畜牝牛吉”,以柔顺之德,化刚过之戾。人虽不能超凡入圣,但也不能老是平凡。不能丽乎天,光照天下,还影响不大;如人云亦云,则危害众生,使天下因此而黑暗,即是助人为恶。
《象》曰:明两作(起),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
“明两作”,作了又作。“大明终始”,道出明之德,终而复始。
不能照着作,要接着作。“继明”,继绝学,继志述事,父作子述,永远无穷,接着才有进步。
继明,舜继尧,传于贤,国之辅亦举贤以自代。传贤、举贤以自代,才能继明。“重明”的境界,不如“继明”,重只在己身,而继则无穷。
读书,必自根上读,喝茶,慢慢想、慢慢读,才能通,读书贵乎明理。一年可以把《易经》背熟。非不能也,是不为也。专一经,将来必有大成。必要立志,自己用功,要努力。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师傅。女孩,诗词歌赋,选一个。有人读八年,也是桶饭的。是否学人,在自己努力。姓孔的有学人?恐怕是姓“恐”!圣人之后,成花瓶、宠物。自己无能,扛祖宗牌吃饭,丢祖宗的脸!谁也代替不了你。
必得有成,胆小的讲学,胆大的做元帅。立了志,彼此勉励。自己努力最有用,谁也剥夺不了你。真的成就,没有时,“言为世法,行为世表”。大陆前阵子学曾文正,现在学康熙帝。有真功夫,不必争。必先立德,才能谈其他。以德为本,否则不承认是我的学生。
初九。履(行)错然(语助词),敬之,无咎。
每天做事,才了解事之难。“错然”,错综复杂的环境,所以难行也。要有“理错”的智慧,才能“履错”。下“敬之”的功夫,才能“无咎”,多么细微!何等缜密!
履错而能然,慎重其事则无咎,必要具备胆、量、识,则可以居高位而不危。社会没有“不错”之地,天下没有“安宁”之所,在于自己能否“履错然”。
乱,乃无“理错”的智慧,缺少“敬之”功夫。敬事、敬业,敬己、恭己,主敬立人极,不懈于位,尽己责任,在“错然”的环境,“敬之”都无咎。
《象》曰:履错之敬,以辟(避)咎也。
此戒人:明不足恃。不要聪明反被聪明误。
何以要如此谨慎小心?要躲避咎,何况过乎?多么细微、缜密!
六二。黄离,元吉。
“六二”中正。“黄”,中色。未失其所丽,择其主而事,能发挥大用。
柔居柔位,无过与不及,中行。得中道,由中行来。以中道附丽,“元吉”,吉而尽善,善吉。
懂,必用于行事,见之于行事,深切著明。用事时,知己之所短,必要慢慢地一一克服。一个人不能做事,有成就不易。
《象》曰:黄离元吉,得中道也。
柔居柔位,无过与不及,得中正,以中行达中德。
“不得中行而与之”,中行多不易!“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有此心力,才能成事;狷者有所不为,有守才足以有为。
“善教者,使人继其志”,继圣志,“志在《春秋》,行在《孝经》”。“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怎么生教?“修道之谓教”。人必得修道。
九三。日昃(zè)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dié,老年)之嗟,凶。
日中则昃,日过午,好景不长,即将日落西山,日暮途穷。
“九三”居下卦之上,前明将尽,后明当继,日落西山之时,此大自然法则,新陈代谢,谁也无法改变。识时,随遇而安,安常自乐。“鼓缶而歌”,乐天之道,乾卦“九三”“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鼓缶而歌”不适合老年人,应“鼓腹而歌”。人到老年,犹不知适应环境,净感慨,就白活。随着年龄,才懂七十、八十、九十的心理,如不健康,则苦恼有多多!我吃最普通,也最合卫生,尽合《长寿素食之法》书中的饮食之法。
我看书圈点,举手之劳,给别人方便。总想在走之后,给你们留一条路。你们应知现在要做什么?一个人做事,没有人推动,也要做。其次,要有始有卒。
有些人走上绝路,还自以为是幸福之路,究竟是荣?是辱?修己,了解自己的短,不要净修理别人。
《象》曰:日昃之离,何可久也?
一般人以为“明”好,其实,有明才麻烦,“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岂能久也?
不知重明,不找继承人,不懂继明之道。
九四。突如(语助词)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
“九四”,“或跃在渊”。
“突如其来如”,未做准备,不举贤自代,权臣、弄臣,不知收敛;“焚如,死如,弃如”,自惹祸烧身。如为阳刚之人,又不修德,就坏!
“九四”完蛋,不可救药!攀龙附凤,攀得不对,就焚如、死如,弃如,最后一文不值!
《象》曰:突如其来如,无所容也。
“无所容也”,天地虽大,无所容其身。大失败者,都是自以为聪明者。
前明将尽,后明当继。“九四”继明之地、之时,然缺乏继明之事、之行。突如其来,失柔顺、善承之道,此器识如火焚身,为人适足以自祸且祸天下。
圣人告诫之,如警惕当政者。圣人公天下之心,继明以顺承为主;圣人安天下之心也,养柔顺之德。
六五。出涕沱若(忧惧征于色),戚嗟若(忧惧发于声),吉。
“六五”阴居阳位,非正位,处于二刚之中,忧危之地。出险容易,出明反而难!
“出涕沱若,戚嗟若”,忧惧之现于色、发于声,将一个领袖描绘得淋漓尽致,多么写实!
居安思危,不能自是其是。忧时虑世,敬慎其事,戒慎恐惧,知有所戒惧还吉,可以有挽救的机会。
《象》曰:六五之吉,离王公也。
必有所丽,要丽王公才吉,王之公,“上九”。
“六五”“上九”阴阳相知,各有优点,证明有自知之明。懂得流泪,犹有自知之明。知丽王公,亦得有知人之智。生病了,得知何以致病,才能对症下药。
才难!今天找得到王公?
上九。王用出征,有嘉。折首,获匪(非)其丑(类),无咎。
“上九”以阳刚之才,又当至明之极,居高位不可无德,代王出征。
“征”,正也,正其不正;“有嘉”,“亨者,嘉之会也”。
“折首”,只处分首,除乱制之首。除乱制之首,擒贼先擒王。
“获匪其丑”,要善待俘虏,因有的是受胁迫的。除殷纣,不诛其民,无咎。
《象》曰:王用出征,以正邦也。
出征的目的,在正不正之人,寇贼乱邦,征除天下之害,则首从者不正而自正。不可以权力太过,拿鸡毛当令箭。“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厥中,危与微之中。
治时,怎么对付时?拨乱反正。治时,对这个时,必要有所认识,得有多丰富的知识。不满意,自己找麻烦,对付之。“圣之时者”并非空话。人不能脱时,否则格格不入。
已身临其境了,不可以再当笑话!到底要怎么做?早上上班,就挨一刀,从后面。动刀的,绝不是小孩。“突如其来如”,没办法,最后烧成灰,丢掉。要正视问题怎么解决。
为政者最要在高瞻远瞩,更上一层楼,自高处往下看,何用到处设办事处?事情要弄清,必自高处往下看,望远处看。有人短视,光知近利。
冷静想,冷静看。大家都在不知不觉之中。今天有几人知我们现在的环境、未来的危险?专歌功颂德,不择手段;被歌功者,早已茫然。
“六五之吉,离王公也”,就吉于自知自觉。一天不知不觉,一开口就笑话。不怕失败,就怕不知何以失败、如何处理失败。有事时,要知谁能帮上忙,其次要知怎么去找人帮忙。“你当选,我满意;你不当选,我没失败,你出局了!”伊于胡底?
政治贵乎有力,是力行,非靠理论。何以没有人才?不懂自育。必自己教育自己,造就自己。要学一辈子,非得博士学位即结束。
在家乡如都没有影响力,加入一团体就有用?你能干什么?社会并非养老院,要问:在这大环境中,你能干什么?要有方向,懂自己缺什么,要自育。
人无能,做事无步骤、计划,既无高瞻的胆量,亦无远瞩的视力。本身有无此两种力量?培己,第一要自知,缺什么就买什么。许多主妇周日上百货公司乱买东西,根本不懂用的价值。其次,问自己能干什么?能教书,必要买教书的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天天要训练自己,今天外国语不好,除非不出乡。看看史上成才者,是如何成才的。
你们要如何挽救此一危局?团体的终极目的,在切磋琢磨。老鼠再多,也没有用,来一只猫,就完了,是异类。储备人才,各有所长。要修养能容,有容乃大。看别人净看不好,妒忌不能成事。读《大学》,要学大,“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能容,有容乃大。“唯天为大”,天容、天德、天行。大学,天学,学天,尧则天,以天为则。学完《大学》了,能容?
一个人必有一点能,此外要有力,才能实践,故曰“这个人很有能力”。必要能思能想,不可以净讲空话。实际东西,拿出即能行。
先培养自知,人各有所知。画画,也要画文人画,不是乱画,皆修养功夫。字中有画,书圣的字看来舒服,可以使人生潜移默化的力量。无功夫,净写怪字,看起来刺眼。学什么,都有一定的规格,这是修养。今天根本索隐行怪!索,曲求也。求东西,可不容易,得天天求,分寸不可差,失之毫厘,差以千里。如何找自己所缺的?如求婚,都不知要发几次“昏”,才敢说出。
要懂什么是有用之学、什么是学术之学。你们要研究致用之学,学以致用。头脑愈清晰,才不会徒劳无功。不学无术,连术都没有,还谈其他?为政以德,得有为政的成绩,政德。政争,最低级的斗。
“日知其所亡”,没有功夫就如今天。“月无忘其所能”,时习之。立志,好好学。曲求,如程门立雪。今皆空的,连一封信也写不明白。为学要深思熟虑,今天虽有贤者亦莫如之何矣!有自知之能,就日知己所无,拼命学;还得“学而时习之”,能用上,月无忘己所能。不知自己要干什么,每天无所事事,就混日子。不用脑子都得到了,就到今天,既无方略亦无大纲。任何事都得有一定的办法、有对象,知怎么做事,即有对策。
读书必要有目标,才不会浪费自己的精力,喜欢的,钻研之。有些大学,有几个学生下课往图书馆跑?
脑子无问题,怎么发掘问题?都无培养有“问问题”的能力。为学,就得认真,要求自己所不知的。孙子说:“老师没说那么多!”答:“那也应多想些,爷爷十三岁就到日本。”问:“谁陪去的?”今天十三岁,还当娃子养。环境弄得人无所措手足。
中国书无一不谈政,有好好读过一本?中国人无不谈政。根据外国,则一直在人后。中国政术,人类中无一超过者。“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其实一句即足,“为政以德”。先选一主题,喜哪一部书,以此为主研究之,其他为辅。自己立一个督学的标准。昔人皆有专学,读书家庭,女子也有专学。每个人必要有专学,才能把这块土造成有文化。
研究学术,必立得宽些。做学问不容易,在自动自发。学问没有高低,不一定研究经书。夏学,只要中国产物的皆接受。
《素书》是神话,绝非一个学人写的,特别低,但仍值得看。
《素书》,又名《钤经》《玉钤经》,是一部类似语录体的书,流传甚广,影响很大。全书一百三十二句,共六章:“原始”“五道”“求人之志”“本德宗道”“遵义”和“安礼”。相传为秦末黄石公作,民间视为奇书、天书。传说黄石公三试张良,而后把此书授予张良。张良凭借此书,助刘邦定江山。
《素书》以道家思想为宗旨,集儒、法、兵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发挥道的作用及功能,同时以道、德、仁、义、礼为立身治国的根本,揆度宇宙万物自然运化的理数,以此认识事物、对应事物、处理事物的智慧之作。
高低,是你们的程度。要下功夫,没有深究,不能用。《淮南鸿烈》为杂家,仍有境界。淮南王刘安养士。
刘安和众门客著成《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淮南子》有《内篇》二十一篇、《外篇》三十三篇、《道训》二篇,约二十余万字,内容涉及政治学、哲学、伦理学、史学、文学、经济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农业水利、医学养生等领域,包罗万象。这些著作中集中体现了道家思想。
《老子》的境界,绝不亚于《论语》。墨子,自以为是大禹的传人,自苦。中国最难读的两部书:《老子》《墨辩》讲神话。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老子·第六章》),多少名流都不懂。可能老子自己命名的,如我自命“原父能”,别人怎么明白?
梁启超讲《墨辩》,真是莫辩!
《墨辩》,不是篇名,是指《墨子》书中《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六篇文献,是《墨经》逻辑的基本推理程式。对于《墨辩》与墨子、墨家的关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无法了解古人,因无生在古人的时代。《论语》还了解,讲人话,易懂。
我在台五十年,虽不能开一代学风,但也不可丢掉中国学问之所宗。要深入,还要讲;必深入,才能有成。十年工夫,思想定可写不完。
为子孙计,不能不为子孙谋。混,也得有实力。天以下的东西,都是中国人要负的责任。中国思想,以天下为界,天下平,大一统。
读《易》,以来知德《周易集注》作入门。《船山易传》详尽,作学术研究,《船山易传》配王弼《周易注》、程颐《易程传》,可知《易经》到底是什么玩意儿。终极境界,则视个人智慧,可以接着。我的《易》,离经叛道,完全不同。今已无顾虑,必说真话。
详看熊十力东西,但熊先生的立说,难为多数人接受。《乾坤衍》确是好书,要常看。熊子以乾、坤两彖辞表达自己的思想。
读书,是苦事,得用忍。一个民族的伟大,在文化基础的深浅。蒙古人以《易经》“大哉乾元”立朝代,称元朝。修元大都,完全用《易经》八卦,城门命名自《易经》。
元大都各城门的命名,都与《周易》卦象相关。
南垣正中为“丽正门”,取“日月丽乎天”之意;东为“文明门”,取“文明以健”“其德刚健而文明”之意;西为“顺承门”,取“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之意。
东垣正中为“崇仁门”,取东方属春、属仁之义;南为“齐化门”,取“齐乎巽,巽东南也”之意;北为“光熙门”,取“艮,止也……其道光明”之意。
西垣正中为“和义门”,取“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之意;南为“平则门”,北为“肃清门”。
北垣东为“安贞门”,取“安贞吉,应地无疆”之意;西为“健德门”,取“乾者健也,刚阳之德吉”之意。
我在台五十年,在屋中读《大易》与《春秋》。做学问,应有自己的看法。想天下平,必要好好研究中国的政术学。我绝不叫孙子学政治,太苦,绝无成功。搞政治,得有大智慧,还得真有德行,如曾国藩、康熙。
许多事叫你们知道,不一定叫别人知道,但你们不懂守口如瓶。许多事有时间性,过时就不值钱,能说?卖东西的祖传秘方绝不传。猪脚与熊掌同一养分,我喜吃万銮猪脚,皮脆。
一个民族都有长短,不可以好说。如文化太浅,不好好打基础,不知要耽误几代。
超凡入圣,接受的是凡品,超过的即入圣。有所立,可不容易,“三十而立”,看孔子的履历表。我天天琢磨,当然有不同的看法。想钻研一东西,就不要太分心,求有所立。《公羊学》“欲趋时也”,跟着时代走,故我来个“原父能”,引申。
词有词的境界,至少要不错,台湾尉素秋(任卓宣先生之夫人)不错。其侄尉天聪说:“第一次看毓老,就那么凶!”有错,马上告诉你,又不用交学费,真圣人也!
中国学问必有所承,师承,承说,有《汉学师承记》一书。
《汉学师承记》,本名《国朝汉学师承记》,清江藩撰,八卷。阐述清代学者的学术思想、师承关系,列为传记。作者是吴派惠栋的后学,故所列人物,除首先记载阎若璩、胡渭,最后附录明末清初学者黄宗羲、顾炎武外,主要是乾嘉学派的著名学者,亦即吴派、皖派的师承传记及其与东汉古文经学派的历史学术渊源关系。至于常州学派的主要人物如庄存与、刘逢禄等,则未列专传。
阮元序云:“江君所纂《汉学师承记》八卷,嘉庆二十三年,居元广州节院时刻之,读此可知汉世儒林家法之承受、国朝学者经学之渊源,大义微言,不乖不绝。”
看完一本书,再和老师谈,要谈问题。不说你没学问,连问问题的资格都没有。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做学问,要快快努力,欲及时也。
清代“公羊学”是流水账,谈不到思想。“公羊学”无师承,就不行。廖平,号六易,研究“公羊学”,思想改变六次。中国东西有秘方,得不到窍门,不得滋味。中国一切文化发于西安,今北京集大成。那时不读书的,也跟老师学过。讲学有一套的。
有人书读一辈子,亦未必真懂。我主张实用,不要空谈,于生活上用上。读书的目的,在变化器质,如无受影响,读什么?学生,学生活。
以《大易》与《春秋》为主经,尽可能设书院。不一定得什么人才能做。孔子不想将其子孙造成废物,说“世卿,非礼也”。曾国藩封一等毅勇侯,又授世袭罔替,谥文正。不要认为孔子最顽固,其实他有革命性的思想,历代利用他,将他塑造成最顽固的形象。
愈有文化的愈诈,文化的素养太久了,自然而然多术。看原住民多么忠厚!开发南阳平原的吴沙(1731—1798)还值得纪念?社会是胜王败寇。有文化,在生活历程上自然多术。妓女在古代犹纳税,对她们只有同情,不可以看轻,在人间失去一切尊严,还向官家纳税。有良知,做官真正是背十字架,而非荣宠。
知识分子得“有我观”。道教三清观,台湾用宫。宫与观,因时代不同,用语也不同。道教传说与历史是两回事,图腾是假的。现年轻人的脑子有多少图腾?像,是在观天下,使年轻人观摩、学习,见贤思齐。参观,不一定学。经书、夏学,都是要观天下,尊重前人所写的书。
每个人读的书超不过二十部,看的书是浏览之书。人生特别有限,年轻要早立志,此即知止,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好好研究五十年。七十以后头脑还健全的不多,五十想有成不易。我在台五十年,就读两部书,不应酬,不接访客,不攀龙附凤,然仍一无所成。
有人一有成就,就不进步了。有阶段性的成就外,应干一辈子,无止境。书呆子不了解社会,政治上有成就者,微乎其微!包黑子何以被称赞?当官要能解决问题,得立志,不怕牺牲。
人一举一动,分际、道德,修养有别,评价亦不同。人不进则退,知止,才有达于至善的境界。
无论学什么,今天国际语言为第一要义。如学得不怎么样,已去掉一条腿。“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知要,乃没明白这个,亦即不识务。学,要学到一个境界。中国人行有余力,必要懂外文。
有非凡的成就不易,必要有非常之智。人必得“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能精进,在无忘己之所能。智慧之言,永远有用。古人智慧的结晶,要好好接受,用以启发自己的智慧。不要学现在的学风,一开始就学会抄书,亦即集锦。耽误成就,莫此为甚!
汉中叶以后无思想家,汉初犹有几个。胡适的虚名超过其实,名过其实。人最要在发挥自己的思想。人都崇拜过去,看留下后,有无人接受?孔子时代,显学并非孔子。孟子时代,“不入于杨,则入于墨”。汉以后,孔子被利用,成为显学。现在孔学,犹有余波,将来则不知。孔子当家,是政治力量,主客观环境会变。《易程传》影响宋、明两朝。《船山易传》优于《易程传》。
你们读得泛,环境使然,应慢慢吸收,日久即知对否。得吃过饺子,才知饺子好吃。要实际玩味,才知好坏。
贵乎立志,哪个时代没有诱惑?在乎己志坚不坚。惑,或心,二其心。立志,初念一立。志近于妄想,投机!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以其才智之高,还干十五年,才立于志,“三十而立”。今人没有十五年,即想成名,自欺!大学四年、研究生……有无孔子之用功?我在屋中坐五十年,没有出过一本书,也没有写过一篇文章歌功颂德。最要为知己,知己就不自欺。
环境能影响凡人,非常人则不受环境影响。你们生在胜世,何不好好发挥自己所能?是胜世,尚未至盛世,有胜世才有盛世。中国的世纪,必是中国思想的时代。21世纪的中国思想,拿什么普照于世界?以中国的思维程序处理世界问题,才不成为老二。崇洋可以,但得有智慧。任何文化,都不简单。
做任何事,都要认真,要全力以赴。这块土上的人,就不知道自己不懂。必为子孙计。你们不学,什么也不学。要日知己所无,才能努力去学。
一个人不知时,还能成功?一寸光阴一寸金。真学,一天都整理不出一点东西。整天不拿笔,还想惊天动地?
政客的梦就是梦,是时代的产物,时代的宠儿,亦即时代的混混,不是政治家,你们不要错观错觉。要做非常人,得有非常之智,实干,贞干。你们回去不看书,不受用,器质没有改变。
讲有层次。明明德,尊生;新民,卫生;止于至善,荣生。活得有价值,其生也荣;《哀荣录》,其死也哀,哀其生之荣。哀荣,哀也是荣,不等于荣哀。共荣——人人皆有士君子之行,人人皆可以为尧、舜。同元共荣,所以互不侵害。
要深思熟虑,依经解经,不可以臆说。我没看过几个人能读懂书,你们不想,我天天想。学过了,必要知其所以然。一个人如不能自管、自律,还能有希望?
你们似懂非懂,应稍加点功夫就懂,每件事要知其所以。知所先后,就不得了,则近道矣!智慧无古今,只要有人性,永远有用。开始自基本了解自己。真知太难,知己不易,知人岂不更难?什么事拿过来就论断,不真知即盲从。
发心,尚志,切磋琢磨,才能有一境界。没有人真正下功夫,巧得之名,开会完全不知所云。言中无物,所谈皆马路常识。一个学人净谈马路文化?乡土文化有其界说。自己本身不真知,所讲皆常识。谈文化,得真有文化之物再谈。
船山有思想,品德亦好,以行动反清,我喜他。人皆有所思,即我见。没比佛教再有我见的。和尚是职业,说信佛是“了生死”,与中国思想“尊生”,格格不入。不用了生死,自然就了生死。但既活着,就不能虐待自己。
我现在所讲,绝对纯中国文化。昔日注解,完全是钦命的注解。不真知,可为人师乎?自《汉学师承记》,可知中国学术是怎么来的。宋儒受禅宗的影响。
薪火相传,薪是什么?我传什么?“学习”与“传习”,有何不同?得真传。跑接力,我想的一段,你们接着,就不浪费。读子书,必要反过来读。
懂得道理,去领导群众,故曰“惠而不费”,能把国家的钱用得恰当。真会做事,用所当用,发挥作用了。
练习分析能力,如演算数学般单纯。世事如一盘棋。下棋,得读棋谱,每天绝不可放过国际局势。不读棋谱,如何求战胜利?
见其实者,不任其文。不任其文,然后可与适道矣。智者再往前努力,即成仁者,“智者利仁,仁者安仁”。智者反应快,无所不用其极,见缝就下蛆,无入而不自得。
《孙子》首《始计》,《易》“谋始”(讼卦“君子以作事谋始”),第一招怎么下手?实学也。
《易》讲理与势,天下之理得、势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同门曰朋,亦曰友。“德不孤,必有邻”。知己责任之所在,其次自知,即认识自己。再问自己能干什么?培元,第一步守分,久经时日,则根深叶茂。培己之元,即养浩然之气,要“直养而无害”(《孟子·公孙丑上》)。嗜欲深,元渐耗。
中国的道,简言之即“大至之要道”。奉元是开始,希望“德合元”,无尽期,没有世、没有代。《春秋》讲大一统,称“元经”,重视根,本是同根生。
中国学问完全有系统,诗词歌赋有个规格。学一切,但必讲中国学问,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必有专门讲中国学问的地方。今后中国唯有以学问争胜。
基本问题解决了,才能立说。自正面认识怎么解决问题。什么都得合计合计。夫妇以义合,不可以乱交。出家,得带老婆才不乱。皆欲也,如何解决?“道德观”假的,实是“盗得观”。
现在从头做起,是要解决问题,“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孙、吴又如何?商、韩也没有解决问题。今天应怎么解决问题?要造就思想家,必识源,才知如何遏止、疏导。以此一原则、公式,我要你们识本,不要你们背后再男盗女娼。欲,明白了,疏通好,社会就上轨道。纵欲,虽快乐,但是有后遗症。性,很多方面,含孝、慈、义。何以要伪装?两性在一起,那个美,即义,人之生也直,直人就是真。抄袭、盗得,当教授;不盗,公开。结婚,是天职,何必盗?
我希望你们做真人,不要做假人。善恶,皆是人立的名词,人为即伪。人天天在欲中活,所以要讲欲。人的欲望无穷,但寿命有尽。要从元开始。色包含一切,形形色色。
有私,德就衰。有公之德,就位三公。“至禹而德衰”,开家天下之局,传子不传贤。要脱离至禹而德衰的病根,之所以德衰,乃衰于私。调整私,自真实想。圣人都想出妻,有苦。我天天念念不忘师母,因为没碰过一个比她好的,否则别恋了。今后不求真,问题永远解决不了。哪家都不愿意有战争,何以不面对?那问题岂不就没了?
维持生活,什么都可以做。有群德,合作。“能以美利利天下”,“美利”集团,专门助人,回馈社会。去伪存真,人之生也直。道家讲性,讲得最美!孺子不懂性,但“小鸡”常立起来。
《老子·第五十五章》:“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鸷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
必自人性入手,能解决问题。人人喜和平、生活完整,自此奋斗。对影响我们幸福者,要除之。德智体群美,要用“群”对付“权威”。但好权威者,绝不讲群,怕被对付。孔子“群而不党”,用群的力量对付权威。行有余力就想,目标要弄准确。我走过百年,看尽天下英雄。叛国,抓住枪毙。从小就要培养群德。钦定不许讲群德,不许别人有智慧。
可欲之谓善,当其可,适可而止。我也英雄过,现不敢英雄了。喝酒,得有酒菜。
昔日辟雍,讲帝王之学;书院,讲伪学。今后再立说,不可“子曰”。中国人不讲“原罪”,民皆天民。克己复礼,节制。给小孩观念,不必告诉他不可。新,时;时,合乎新。
学医,绝不斗;学法,天天斗。结婚,要彼此相得益彰。恋爱,要有理智。人贵乎有志,要过智慧生活。伪道德,造成一切都是伪。可,相对于不可;不可,就不好。
成就大事业的,绝不是北京人,就投人之所好。什么都要用理智,不可以感情用事。人必有所思,看任何东西,思之。到任何环境,马上就懂得用智慧。时不同,环境不同。
修意很难,心猿意马,所以要诚意。意诚,则志意修。没看,怎知有怪女人?一点也“不可”,必率性,许多皆自经验得来的。刚结婚,不懂“可”,而有新婚病。中国旧规矩叫你“可”,限制多,怕不可。性与欲,两方面。喜怒哀乐之未发,中,性;发了,欲、情,发而皆中节,和。不必给性贴标签-善或恶。好好细想,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内经》是谁作的不管,把人体想得多透彻!
《内经》又称《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为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病因学说、养生学说、药物治疗学说、经络治疗学说等,从整体观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是中国影响最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
《黄帝内经》并非黄帝所作,属后人伪托。正如《淮南子·修务训》所指,冠以“黄帝”名,意在溯源崇本,借以说明中国医药文化发祥之早。
学一套,但做事完全用父母给你的玩意儿。训练非用嘴,所学必要用得上,好好努力。泥巴就是泥巴,井底之蛙就是井底之蛙,不是那个料,没有办法。在什么环境要用什么办法,“等”字最难以把持。
我在台五十年,以造就人才为专业,感触特别深。造就领袖,可真不易!我检讨,可能路子走错,自最基层造就起,愈是不能愈嫉妒,愈是大才愈找才。低贱,才嫉妒。不要一登上台,就忘了自己是谁。接受某一职务,必受其约束。一方水土一方人,改变很不容易。再胡搞,绝不能自顾。
《资治通鉴》讲术,我的“通鉴”是与郑太傅学的。郑孝胥的字,已经自成一体。
郑孝胥,清光绪八年(1882)举人,曾历任广西边防大臣,安徽广东按察使,湖南布政使等,辛亥革命后以遗老自居。1932年任伪满洲国总理大臣兼文教总长,善楷书,取径欧阳询及苏轼,得力于北魏碑,所作苍劲朴茂,为诗坛“同光体”宣导者之一。
据《胡适日记》记载:“郑孝胥生活非常规律,早睡早起,每天晚上9点睡觉,早晨4点起床,写一早晨的字。身体健壮,70岁时看上去还像50岁的人。”胡适很欣赏郑孝胥,尤其是他的字。1928年,郑应胡适之邀,为胡适父亲胡传题写了墓碑。胡适还多次和朋友去看郑孝胥写字。当时许多新文学家都模仿郑孝胥的字,胡适、徐志摩、林语堂都学过郑孝胥的字。(文/林建刚,刊载于《凤凰周刊》)
字必天天写,但也得有点天才。
我十年没在床上睡过觉,吃得普通,却这么精神。吃豆腐、豆子、豆芽,一个源,但经过有别,营养就不同。豆子泡好,和豆腐一同煮,再下豆芽。陈立夫的长寿之道,即在每天必动。养生有一定的,必持之以恒。我上午喝浓茶,下午喝淡茶。人的生活有一个规矩,代表其程度。绝不可以常吃肉,因人非肉食动物。我少感冒,开过一次刀。
人要掌握自己的精神,如自己都掌握不了,还能控制别人?一美遮百丑,就怕你丑一辈子,感情得发而皆中节。人的成就绝非白捡的,“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最高的境界,即“与天地参矣”。
文明古国,是祖宗的光华史,我们应是今日华夏。长白又一村,再十年就定型。百岁方知九九非,平生计谋尽成灰。你们到时就荒腔走板,想也要有目标。造谣生事,并不能治天下。
对中国学生、外国学生,没有好好教明白一个。如对《四书》都无下过功夫,能不惭愧?一个人必要自己真知。脚踏实地读书,基础不稳,没办法谈学问。印顺对佛学有点基础。我重视英文,孙子从懂事就学英文。你们落伍,并不代表中国落伍。
好好正视自己,不可以欺之以良知。做学问,必要好好下功夫。谈学问,从头至尾好好谈。自基本了解问题。你们永远不会自根上想问题,凡民也。根本未走入学术之途。《说文解字》有九千多字,形声字有多少?了解自己没有学问,才会去读书,如开杂货店,知道要进什么货。
讲学问,先问自己:学问在哪儿?书看得多,但没用上。随时下真功夫,读书人必头脑清晰,绝不人云亦云。连入门东西都没有,学术何在?必能应世,才叫学术。有学术,就能解决社会问题。骄妻妾,假冒者。你们要恳切深思,然后才能为学。
怎可因私情而残害生灵?大丈夫不在成功与否,必要出发点正确。中华民族精神,历史乃民族精神之所系。台湾如追求“独立”,最后必毁灭。
作文,必自“识字”始,要求实,读《千字文》,至少认识准确的一千个字。有老师告诉你们怎么写东西?书信,怎么开始怎么结尾?必要严格训练。
自己不认识自己,能做什么?任何人说一句话,马上从基本想,自根上想问题。有没有教明白一个人?真金不怕火炼。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绝非三五年能弄懂的。程派唱腔,有阳刚之气。张君秋,修正梅派,成张派。忠厚绝对是成功之母,忠厚练达聪明。失败者绝大多数是聪明过火。
熊十力的书仔细读,不必完全信从,大前提说对了。
时学很重要。乌云都要过去了,太阳永远是太阳。有才无识,也不成。女孩总是色盲,结婚成功的一个也没,太平的勉强。必要有识,知时,人必要有真智慧,才能捷足先登。懂得重视一文钱,才能成为王永庆。
南京、西安,犹有个样。好好检讨,才知怎么活下去。必做有用的,学了就有术。轻浮,不学无术。国家真想好,政治家必是哲学家。
文会之精神常存,可不必鹅湖。
宋淳熙二年(1175年)六月,吕祖谦为了调和朱熹理学和陆九渊心学之间的理论分歧,使两人的哲学观点会归于一,于是出面邀请陆九龄、陆九渊兄弟前来与朱熹见面。六月初,陆氏兄弟应约来到鹅湖寺,双方就各自的哲学观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双方连续三日激辩,陆九渊略占上风,但最后未明定胜败结果,陆朱两方各自萧然离去。这就是著名的“鹅湖之会”。
圣之时者,到什么时候都得靠拢。学术,不是宗教,修道之谓教。凡与非凡,两者不同。无所适从,杂乱无章,在此环境下,应怎么做事?
学术讲师承,学术要相承,必要找正宗。昔日中国任何事都有一定的规矩,所有传统到这一代,完了!不好好研究《易经》,写易学史。
实事求是,找一有用的,什么问题都解决了。术,不是空说的,见什么人用什么术。到哪个地方,都没有盘算好,去做什么?谁有用,该怎么说?丑,也得像个正丑。破饺子永在边上,到不了核心。没有明白病根所在就下刀,岂不白动刀了?
狗屁不通的话,最上品。“久仰!久仰!”“我五十年没回来了。”无上甚深微妙法。名片(骗),双关语。自根上认识,要知怎么说话。说话要有智慧,叫他不舒服。不在抢先,而在给他结论。
每天学智慧,何以还傻呆呆?恋爱,可以把一个女人骗来,斗智。“久仰!”“岂敢!”就完了!我自母腹就受训,胎教。人生就是斗。夫妇感情是就是斗来的,要过智慧生活。
随机应变,看表情说话,竞智。斗智,议事,满足欲。眼前事要怎么处理,才一百分?必合乎利益。学术,学了,就有术。练达怎么反应。到什么环境,马上有新的事干。大才之人,专知要做的事,知道怎么用事。
我每天摆东西,有目的,看你们怎么动。唯有察微者,才能做大事。解决问题的是人,不是人如何解决问题?
不知病源,怎么治病?要懂怎么清理垃圾。必要按层次想,百事非才莫举。没有深思,怎么会有智慧?天天训练,日久熟练。怎么来,就懂怎么对付,灵机,随事而来。怎样用灵机?灵机一动。能胜利,完全在于平时的训练。什么都不怕,其实什么都怕。到哪儿去买扫把?怎么扫?什么时候扫,才不致耽误上班?斗下去,必有吃亏的。
必要练习会想事、做事。当政,看不见的能做?自小事可知,见微知著。试验你们的智慧型。屋中事都不会整理,遇事不会用脑,我替你们特别担心。
以一公式,可以推演许多事。不懂得推演,就没有办法。一个人必要有所守,有守必有为。
《尚书》都是假的,否则那台戏就唱不下去了。《甘誓》,有扈氏第一个反对家天下,今文犹留“为义而亡”几个字。《尚书》是帝王的专典,历代帝王专学为戒的。《尚书》是一部政书,看中国政统的演变,从《大禹谟》到《周书》之完整。《尚书》以《秦誓》终,有深意,要琢磨。
要另辟天地。写董仲舒远孙的传,可知钦定的错误,恢复学术的良知。前四史:《史记》是始祖,史例。《后汉书》体与例。读《后汉书》,不必读《汉书》。史书的《食货志》跟着时代变迁,历代演变有一轨道可循。《儒林传》《艺文志》,多半奴儒,可取的材料有数。我开孔明的玩笑,称他是“一级战犯”。
我们求真正的“正论”,“正”的标准是什么?“率性之谓道”,最大的标准,自“各正性命”来的。依经解经,自各正性命就可以立说。熊十力的书必要好好看。非要标新立异,中国思想自“性命”来。凡是乱的都得拨,拨乱反正。《尚书》的《甘誓》应作成专书,最发挥思想之处,改很多,但至少保存一些真的。“二典”中矛盾多,但大体仍显出选贤举能。
一个人没有思想,就完了!我在台五十年,没有人比我能察微。宋美龄能活逾百龄,不易!能活高龄,必很有修养。
根据一个问题,要想很多问题。解决问题,是用智慧。必练习懂得怎么读书。你们平常想不想事情?每天的思想行为如何?太笨!太笨!太可怕!我对你们深谋远虑,但你们配合不上。许多人拿你们换他的前途。
奉元,追本溯元。钦定之说,一时的点缀。想问题,要用智慧,自本源,要根深叶茂,必要损枝叶,遇有雨水,就可以复苏。培元,元培;正心,心正。“小德川流,大德敦化”,“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
圣庙应环保,再整理整理。没有思想的文章,没有价值。成形了,改变很不易。学术是思想,一个时代没有思想,做事不会上轨道。
小事就是大事。你们偶一不慎,就光了!必要和平,必须为子孙忧。年轻不学,什么时候学?没有一点牺牲能吗?苦,能比玄奘取经苦?如一出手就低,不足道也。人与动物,卫生的方法不同,其求生一也。
自你一进门,我就知你的行动,知你属于哪一类。用急智测知,随机应变。以你们的智慧,能去谈判?能办事?谈判,得有急智。小康之家必要有群德。
眼界宽了,才懂得怎么做事,范围扩大,“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如把中国思想归入正途,贡献该有多大。孔明还忠主——阿斗,何处超人?哪本书读明白了?把天下民命孤注一掷,就为了报私恩,实是元凶。孔明受伪文化影响,中毒深矣!尊崇文天祥、史可法、王夫之。据此想法,再读夏学。有判例,对历史人物判死刑。练达智慧,恢复祖宗天生的智能。
庄子判断儒家为“内圣外王之学”(《庄子·天下》),说“耆欲深者,其天机浅”(《庄子·大宗师》),又说“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圣人议而不辩”(《庄子·齐物论》),证明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论”与“议”有何区别?看庄子多会用心,对儒家的几个评语,后儒必引用。
《内经》多么脚踏实地!一不小心,就叫你死翘翘。人愈是懒散,愈痛苦。问自己:每天做了什么?传统文化再不改造,没希望,尽愚忠。用事之术不同,其德一也,通通缺德。要知怎么用心,遇事细心、留心,开智慧。
你们练达怎么去跑腿,当军机处行走。也得有做主人的智慧,做老板不能因人废言。要做划时代的人物。“致中和”,发了就是欲,必得中节,谓之和。何以要把正大光明的事伪装?恋爱是神圣的事,何以要变得有罪恶感?大大方方恋爱,就是中节,性与欲平衡,“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因天命之谓性,“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识微、察微最重要!忠厚有余,智慧不及!必要有责任感。若无素养,又如何披挂上阵?要有平素的修养。必要多接触,不要有主观。要拨乱反正。
熊十力的东西必多看,自其中可得许多启示。闭门造车,非为学之道。《乾坤衍》《原儒》《体用论》要看。熊十力于《读经示要》赞美董子,其后则骂董子,是他进步了,出“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的境界。董子为达“儒家独尊”,只好讨好当权者。思想家的思想,是进步的。
华夏思想要定一尊,必要从头开始。根据下面几点,才好读书:
一、“春秋无义战”(《孟子·尽心下》),“善战者服上刑”(《孟子·离娄上》):以此做公式,评论史上的人物、战争。
二、什么样战争的标准才合乎道?今天不要钦定思想。
三、以什么标准来反战?反对以暴易暴。伯夷、叔齐看武王是暴徒,反对以暴易暴。诸葛亮“为谁而战,为何而战”,“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如其仁,如其仁”。
据此,对中国思想拨乱反正。绝不可以讲没有根据的臆说。
看前、后《出师表》赞美的时代背景。历史能存在的价值,微乎其微!夏学都是肥料,可以培植我们的思想,使之开花结果。什么书都值得看?要博学之,挑出各家的真言,还中国文化本来的面目。根据熊十力的只言片语整理。
知例子,读书,根据公式,做卡片,把思想还原了。我整理《大易》与《春秋》,《原元》可能比熊十力又迈前一步。好好把中国文化洗得干干净净。每句话,都得有根据,博学之。年轻好好读书,头脑清楚,根据公式作准,“《易》与天地准”,才能弥纶天地之道,金科玉律可以衡量一切。自实际思考,无一浪费。
每一时代有其所为、所虑、所期。李十二年,倒行逆施,祸延头家。社会事,有一定的步骤可循,以此,可以前知,可以预言。
必平心静气坐着慢慢读书,不可以每天不知为何而忙。开始读书,头脑必要清楚。读完,必是非判然。读书、培智、归元,绝不盲目读。不出三代,我们的做法,人人得承认。学术,就是真理。集大成,将天下肥料集在一能,将自己的种子培育好,又开花结果。我现在接熊十力,也要集大成。学术之演变,前人有之。有抱负,应好好下功夫。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见群龙无首”。到群龙无首,往下,如何将宇宙事确定?立说,得有根据,绝不造谣。“夷狄进至于爵,远近大小若一”,“安仁者,天下一人”,“天下一家,中国一人”。
“子不语怪力乱神”,净讲怪力乱神,如何接班?瞪眼维护不义,到底能赚多少?能叫人天天挂齿的,究竟是哪种人?一个人必须有思想。我四十岁答复太师母“长白又一村”,二十几岁即号“安仁居士”。
要想正经事,权势、地位都不可靠。徽、钦二宗为金人作乐,秧歌舞;宣统,则连徽、钦二宗都比不上。大小事,都有报应。失德,绝对报在子孙。失德与否,自己知道。辜家将来如何报,你们会看到。
人生短暂,没工夫扯闲,如乱跑,什么也成不了。我五十年不出屋,功夫在此。走马路,想一卦。天天思想、修改。船山有《大象解》,熊十力解乾、坤两个彖辞,我现在解六十二个彖辞。
中智之人,不要再好高骛远。人要培智,第一步不要太分心,嗜欲深,天机就浅,嗜欲包含太多。不要将有用的智慧,浪费于无用之地,应见贤思齐,有叫后人可以谈的,不要净是巧取豪夺。想玩,就放浪于形骸之外,否则,就下精一的功夫。精一,学一样手艺,学至精的境界,就不用要饭。必要自己能读书才行。你们写的论文,于国计民生何益?知时、用时太重要!读书,要特别仔细,才能立说。
“夏,中国之人也”,意义很深,有别于夷狄。中,喜怒哀乐之未发;和,发而皆中节。夏,善于涵养性情之人,修至“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境界。
“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是“天下观”,没有际与界。诸夏,像中国人。华夏,远近大小若一,都是中国人。夏→诸夏→华夏,天下一人,人人皆有士君子之行。安仁,没有纷争。
想留名,“求为可知也”,求,主动的。想留名,得天天往高处爬。五十年,我今叫你们看“真孔”。
姑息绝对养奸,其人相貌绝非善类。对什么事,绝不可以道听途说。必要练达做事,人能做事,才是真智慧。但做事的人,必要有所守,无论说话、做事,绝不可以超自己本分之外。
现在大陆讲熊十力学的也不少,你们绝不孤独。一个人做事,得左右逢源。我都为你们预备了,就看你们有无智慧。我无论怎么热诚,也不会替你们读书。你们再也找不到如我讲书的,虽不能说透彻,但绝不骗你们。我现在亦集大成,中国思想可完全没有乌云了!今天好好努力,绝对超过前人。一个人天天在智慧中过生活,多美!深入,可以解决一切的苦。书好好琢磨,马上就发生作用。“时乘六龙以御天”,六龙包含终始、生生不息。
我将中国东西系统化,《大易》与《春秋》弄通,中国思想绝对左右逢源。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文化,知耻近乎勇,拼命努力。要干,知耻近乎勇。可以有专学,研究自己究竟出了什么毛病,“舍故取新”必要有勇,既要救国又要救民。奋斗的目标,谁也不能毁谁,则知如何取胜,而非投降。
看子书怎么立说?知道正,才知怎么正;无标准,如何拨乱?肯用心,有智慧,还要下功夫。许多人不一定不懂,但为了求得欲,就跟钦定混。想做先锋,得有绝对高的智慧。有智慧,坚持到底,才能成功。
要做,为所当为。懂得准(正),才能拨。以那个时,衡量那个人。要深思熟虑,没有政治胆量,必要有学术耐力。人要有点成就,太难!智慧、耐力、正见。为往圣继绝学,岂是空的?
畜生,只讲利与欲。拨乱反正的责任可太重了!好好努力,“正义”就是一线曙光。中国思想到底是什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具不完整,千万不能做。
书院要供人祖——八卦祖师,采中国旧体制的书院,全盘的中国文化,消除迷信。我每个步骤都有意义,无一个是盲目的。看清,什么都是假的。我寻善良做继承人。没给亲孙子一分钱,不败坏他们。爱新觉罗,帝系,没人了,当皇帝,断子绝孙了。我这支,还不错,绝对循规蹈矩。
脑子必要活。可以在一个人没有光明时,给他光,发光作盐。光有无尽的欲,脑子用在何处?能分析什么?有多少国计民生问题?这百余年怎么成长?为子孙忧,叫后人不再重蹈覆辙。百余年,我之所见、所闻。任何问题,我与一般人的看法,绝对不同。必对得起后生,绝不叫后人凌虐。
必要把你们的精神,用在有用之地。做学问,最低负时代责任。“苟日新”,圣之时者;“日日新,又日新”,华夏的民族精神。“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有光彩又有壮志。文明古国,祖师的光彩;今日华夏,其命维新。为了大同、华夏。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做大事业以造就接班人为第一要义,有德有能就可,不管谁造就。一般人争争抢抢,而今安在哉?应将私放得远远的。有什么都不重要,有德最重要。要注重德,肃顺(1816—1861,咸丰帝临终前指派的顾命八大臣之一,“辛酉政变”中被斩首于菜市口)临终喊:“鬼子六,叫你代代不得好死!”恭亲王子孙临死前,无一善终。种什么因,得什么果。要率性,不做亏心事。唯德长存。
回去,要好好琢磨,智慧得开窍,否则,什么也应付不了。你们想什么,都是做梦。想叫结论好一点,得保福利,但偶一不慎,也没了。唯一希望,得渔人之利。如何得法?视智慧而定。
何以《易》上经终于坎、离?水、火,一天也缺不了,但于人有利亦有害,可置人于死地,险中之险。
人活着,得习于险陷,才能渡险。人生下来了就苦,习于享福,是愚人;习于坎,才是智者,任何环境都可以适应。长寿,就吃青菜豆腐;都吃好吃的,才易得病。《论语》谓“卫公子善居室”,从始有、稍有到富有,即“习坎”。“习福”,早晚得跳河。
离,继明也。要能继明,“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旦旦之谓易,易即日月,亦即继明,“生生之谓易”,《孝经》所谓“续莫大焉”!
“吾道一以贯之”,必抓住要点。要继明,所以要习坎。此为活着的责任。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