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老师说易经-兑卦第五十八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兑为泽 兑上兑下)

    兑,一阴进于二阳之上,喜悦见于外。

    兑为泽,“说万物者,莫说乎泽”(《说卦传》),泽中水,可以滋润万物,使万物喜悦。

    《序卦》:“入而后说之,故受之以兑。兑者,说也。”

    “入而后说之”,进入其中,之后才会喜悦,“故受之以兑”,所以巽之后接着兑。

    兑和说,有何区别?兑,无言使人悦,“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说。以言取悦,偶一不慎,成为佞臣。

    兑名,出自《尚书·兑命》,高宗梦得说(傅说),使百工营求诸野,得诸傅岩,作《兑命》三篇。《礼记·学记》引用过《兑命》“念终始典于学”“学学半”“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

    《杂卦》:“兑见而巽伏也。”

    兑、巽二卦互综,谦逊使人喜悦,自己也喜悦,互为因果。

    《说卦》“兑以说之”,兑,西方卦,于时节为秋季,“兑,正秋也,万物之所说也,故曰说言乎兑”,秋天丰收的季节,使人喜悦。

    兑,亨,利贞。

    来子注:“亨者,因卦之所有而与之也;贞者,因卦之不足而戒之也。”因,必有所本,因山以为高,因而不失其新。

    “兑,亨”,兑为悦,商兑、学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习有所得,则心中悦,当然亨。

    悦则亨,但人快乐时,往往易出毛病,故戒之以“利贞”,贞,正固之道,利于正固之道。知自己有所不足,视己之短而警戒之,不做本身没有长才的事。

    成功之道即天天小心,自己不犯错,才日有进益。总想不足,才足以有足。“戒、定、慧”,有戒,才有进益,“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满则溢”,满了,就不进步了。

    人生、社会,就是吉凶悔吝,《易》为悔吝之书,要趋吉避凶。《易》为智海,“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人都有过,“过,则勿惮改”,但必是小过,大过不行。对任何事有愧于心,即小过;大节有亏,即大过。一辈子虽没做坏事,尽想坏事也不行,意淫即是淫,求不得苦也是小过。做人最重要:大节不亏。女孩重贞节。嫉妒是正常,连狗都会。复兴文化最重要在恢复民族精神,必真懂才是懂,似是而非的懂非真懂。天下无白过去的事,有爱心,耐得住就成。贞者,正也。“《易》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一部《易经》皆利于正。

    《彖》曰:兑,说也。刚中而柔外,说以利贞,是以顺乎天而应乎人。

    “兑,说也”,喜悦,悦言乎兑。来子注:“咸去其心,说去其言,故咸则无心之感,兑则无言之说也。”

    “刚中而柔外”,刚中柔外,内方外圆,孔方兄,和而不流。

    “说以利贞”,以正固之道求悦。

    “顺乎天而应乎人”,必真顺乎天才能应乎人,即公而无私。

    说以先民,民忘其劳;说以犯难,民忘其死。说之大,民劝(劝勉)矣哉!

    “说以先民”,以悦先民,“先之、劳之”,以悦劝民,民“忘劳、忘死”,“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孟子·公孙丑上》)。

    “说之大,民劝矣哉”,可见悦道之重要,百姓彼此互相劝勉。

    人必要塑造自己,作伪必邪,因私心重。多少有成就者,皆正而直之士。

    《象》曰: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

    王弼注:“丽,犹连也。”“丽泽”,相互浸润,互为滋养,两泽相丽,以类相从,“贤师良友在其侧,诗书礼乐陈于前,弃而为不善者,鲜矣”(《说苑·谈丛》)。

    朋友以类聚,强求不得,“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存诚去伪。对人不一定认识,“不识其人,则视其友”,“人以类聚,物因群分”,各从其类。势利之交,无不凶终隙末。

    “讲习”,讲以究理,习以践事,知行合一也。“学之不讲,德之不修,是吾忧也”(《论语·述而》)。“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说苑·建本》)。

    朋友在一起,不言不及义,应刺激、辩之,使头脑灵活,生急智,人必要练急智。谤道必应付,日久必有急智。

    《说苑·谈丛》:“谤道己者,心之罪也;尊贤己者,心之力也。心之得,万物不足为也;心之失,独心不能守也。”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朋友之间切磋琢磨,知己之所短,要找一提醒你的人,“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论语·季氏》),势利之交,没有多大用处!交友,必自知人去交。对不熟的朋友,“说玄不说闲”,玄如《西游记》。

    年轻应好好发奋,多读点书,做事少出洋相。懂知人,然后善用智慧。知人之长,用其长,补己短,知过必改。

    自己必要先能,然后才能谈及其他。征服人,即完全在乎自己之能、自己之德,什么术都没有用。

    “朋友讲习”,“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同学如真能发挥力量,就可友仁以号召天下。

    思想就是行为,思想领导行为。真懂得道,必把道讲得老太太都笑。正,没有神秘。精神的成就,灵性的成就,就是正,即道,“率性之谓道”,即人性。

    初九。和兑,吉。

    “和”,喜怒哀乐,发而皆中节。中节之和,人人同意,吉。

    “初九”处兑之初,阳刚无私,和而悦,吉。

    《象》曰:和兑之吉,行未疑也。

    “和兑之吉”,和悦,情性之正,道义之公,没有私心,吉。“行未疑也”,行为不使人生疑惑。行无所失,故人不疑,和而不流,和而悦吉。

    做一事,人疑惑之,应检讨自己。疑,对事影响太大,“决定不疑,戒急用忍”,“百忍堂中有太和”。

    九二。孚兑,吉,悔亡。

    “孚兑”,以诚信取悦于人,悦不失中。

    “九二”刚中居柔,与“九五”不相应,和而不同,“吉,悔亡”。

    《象》曰:孚兑之吉,信志也。

    “孚兑”,信而悦,吉。

    “志”,心之所主,朱子解:“心之所之为志。”则向外求了。

    “信志”,诚心,“诚于中,形于外”,《大学》云“意诚而后心正”,正心以相交,诚也,是以吉。

    革“九四”“改命之吉,信志也”,信志而行,革故取新。

    六三。来兑,凶。

    求悦于人,悦之不以道,必凶。

    “六三”居下兑之极,阴柔不正,非正求悦,凶。净取媚于人,而失了自我,求亲反疏,悦不以正,致凶之道也。

    《象》曰:来兑之凶,位不当也。

    “六三”阴居阳位,不中不正,“位不当也”。上无应与,在四阳之中,为进爻,躁动妄求,成不了事,甚至凶。

    九四。商兑,未宁,介疾有喜。

    “商”,商谈。“商兑”,商度。

    “九四”介于“六三”与“九五”之间,居两兑之间,商度未宁,不能有定。

    “介”,分限,近乎“际”。“其介如石”,介然,当断则断,不可以藕断丝连。

    “介疾有喜”,分善恶之时,刚介守正,当机立断,则有喜。

    《象》曰:九四之喜,有庆也。

    “庆”,善也。去小毛病,有喜,莫因恶小而为之。

    “九四”阳刚,近君,若介然自守,则“有庆也”。

    九五。孚于剥,有厉。

    “九五”得尊位,刚健中正,但比“上六”,“孚于剥”,剥,“柔变刚也”(《易经·剥卦·彖传》),有危厉。尧犹有四凶。

    “孚于剥,有厉”,戒之!守住正,不能乱。戒,我之守;顺,我之术。真相信,始能做事。用人:如有所用,必有所试;若有所试,必有所悟。

    有组织,要懂得如何领导,否则愈扯愈乱。躲开“有厉”,存心破坏的,叫他枉费心机。两下作战,前仆后继;上阵,即以刚柔作为武器。我不和同学谈话十分钟,狠、薄情,你们守得住?人要有志、有担当。

    人为什么活?不要逼人走上绝路,处世不能积怨在人,到时必报复。柔,不能使人难堪,不丢人面子。

    《象》曰:孚于剥,位正当也。

    信于剥,剥,“小人长也”(《易经·剥卦》)。之所以不死,因“位正当也”。

    为政,既要往前看,也要往后看。

    记住:来日方长,不要看现在,什么都得变,但自己的“能”永不变,求永不变的。

    上六。引兑。

    “引”,开弓,开弓无回头箭。

    “引兑”,“孚于剥”。

    一个人在你面前尽说好话,“于吾言,无所不悦”,非有利于你。

    《象》曰:上六引兑,未光也。

    “上六”为兑之主,居兑之极,引而长之,悦至于极,人之所极悦者。过与不及,皆非正道,“未光也”,未必能有光也。

    人之所以失败,在于引兑,过度取悦于人,非正大光明之道。

    遇事,当事者迷,旁观者清,真朋友应说出自己看法,大家研究,切磋琢磨,几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不能问不了解事的人,筑室道谋不成。

    每读一卦,问自己是否具有此一修养?读书人是天地的良心,要尽到天地的责任。

    谈一东西,必要有通盘的计划。书要读成立体的、活的。学问,成为思想;接受,成为文化;其中有信仰,大家信守,成为儒家,为“人之所需”。

    有能加上助力,则更有能。是行仁义,不是说仁义。夫妇以义合,彼此互相照顾。行仁义,别人才对你忠心耿耿,不能老是占别人便宜,至少也得一比一才是义。义者,宜也。

    真有志,不是为自己活,是为责任活,为志活。没有好的身体,不能成就事业,生活得自律,有志之人律己必严。

    团体第一即发展组织,看有多少群众,即组织。社会就是需要而有用,若有用时自找上门来。想有明天,就看今天。人必要有智慧,否则有机会也不知。时、位、机。

    “精义入神”,必得传神,不传神,无作用。以德兑人,不以言悦人。思想是一辈子,没有毕业,要每天丰富,不要扯闲。人说好坏而动气,他是导演,你是演员。不要中了导演的计。

    就是统一之后,也不会有太平。要有人格,奉元书院代表正义。第一要懂得做人,做人不周正,不必言其他。培养智慧,懂得做事的规矩。在我身边的人顶多懂一件事。

    记住怎么叫做事。三三两两,能发展组织,才能到团体做事。三三两两,自亲朋好友入手,群策群力。群力,并不是拉帮。乱萃,“乃乱乃萃”,一点作用也没有。

    我在台奋斗五十年,净在血泪中。做事成败,是必然不是偶然。出拳打人,未打着人,必被人打,不必自怨自艾。死了穿不上裤子,也不知为何。今人少活在美中,多活在丑中!

    事不自正面发展,即有所失。要用智慧,不是用力。做事不要太幼稚,否则一出招,人以为不是材料。

    我做事绝不马虎,在台五十年,皮褂连个毛也不掉,都我自己整理的。纨绔子弟,“纨绔”,衣裤连里子都用细绸做的,穿在身上没感觉。算命的没算说我半辈子要饭。

    我印书都讲究,所印的书分经、史、子、集,四个颜色。一本书要不庄重,能引人入胜?做任何事都要细心,有设计。内蝴蝶页“时乘六龙以御天”,我画的。外书皮“团龙五蝠”。

    今后同学绝不可以糊里糊涂。我每个人都造就,但很少不让你失望的。不知自己为何而活最可怜!一个人不知努力,不知追求自己不懂,天天自满就能治国平天下?我天天替你们着急,你们还自以为了不起,就起不了。

    我忙结束,快快为你们打基础,否则将来怎么教学?教明白一个,也算有一个真种子。老同学有不下功夫的?是你自己不下功夫。盼你们成真,你们懂得太少,书读得少,世面也见得太窄,看的东西非淫即盗。人就怕“精一”的功夫。欧阳修半部韩文(韩愈《昌黎先生文集》)就成唐宋八大家之一,家穷,为人佣书(以抄书为业),老夫子见其为可造之才,在字纸篓捡出半部韩文,他视为至宝。虽不博,但有精一功夫。真洞悉一家之言,真有机会读书,乃能触类旁通,成为“后来者居上”。

    我开始要你们读的都没读,再怎么讲也没办法。什么也没背,什么也没看!没看,当然就不懂。许多应死记的东西,没记住就没办法。讲白话,是要讲含义,但基本的没记住,也没办法。所以,读书不可躐等在此。

    来知德《周易集注》,从头将每个字交代清楚,不厌其烦地,幼儿园式的教法。讲这个,就提示那个,再清楚不够了。你们没下功夫好好读,当然不能明白。不脚踏实地跟上,上课的人愈来愈少。

    一个人想真诚信,必要具备什么德?中虚能容,容物,容一切。中虚,才能接纳别人的意见。不能容,就嫉妒、纷争!

    你们看问题都看相反了。我常问同学问题,才知道没有白问。没有反应,就是不懂。一本书明白了,别的就都明白了。

    学《易》有两派,一先讲卦,一先讲《系辞传》。《大象》,解释一卦;《小象》,解释一爻。会背,扫地、浇花、散步可以背书,再慢慢玩味。用手不用脑时,可读熟书,玩味!坐下来时,应念生书,整理资料。做学问,在乎功夫,功夫到就神,非一想就神。“思之思之,鬼神通之”,“一法通,百法通”,下功夫。自本文玩味,读完一章,可作笔记,不必将注解当金科玉律。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反者,道之动也”,阴阳是一东西的两面,并非两个东西,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三“生”有幸,通三生之德,三生才有幸。

    大本先立住了,才知解释对否。中国人多聪明,一卦六爻,就讲出这么多道理。六爻,代表宇宙的一切行动,人与人的关系。人世、宇宙间即“乘承应与”,“时乘六龙以御天”。

    《易》有圣人之道四:辞、变、象、占。辞,只是敲门砖;变,是自然情形;象,是况;占,不卜而已矣。研究辞、变、象、占,乃高价用垃圾。《易》讲势与理,《易》之所以为用在此。

    《易经》讲一“时”字,易,变也,“变通者,趋时者也”,“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学而时习之”,孔子为“圣之时者”。学中国东西,得一以贯之。圣人不能生时,但抓住时就能用,“时至而不失之”,且不费吹灰之力利用之,所以,我们要圣时、权权。

    “天下者,天下之公器”,大公司的一股。你认为他是造反,他还以为是贡献,必懂他是什么、我是什么,才可以谈谈。你没做坏事,为何不能做?遇事不要怕事,要冷静,自己要站得住,不要有自卑感,好好发表意见,抓住机会,时也,完全在乎自己的信念。他来,只要不是个兵,就可以好好讲一讲,教育他一顿。必认清自己的信念,对时代有不同的看法。主张谈不到对否,不对是你的见解,没试验过,怎知不对?不对,也算不了什么坏事,就像过家,个人有个人的主张。在社会上,信念正确就站得住。写事的经过、处理方法,很实际!有理想、抱负,怎么做都行,如只为捣蛋就不行。一件坏事没做过,所以没有人说我好话。所见,他们做的那些事,所以我不理他们。天天噤若寒蝉,也没有人说你好。教书,就说真理。

    爻辞、彖辞,各有深意,各有偏见、主观。智海,无一定成形,视如何取,必熟才能生巧。

    先深入卦体,再看卦德,才能深入、有趣。读时,必要勤画爻,才知卦之变。错、综要弄懂,即左右、上下。错卦:乾、坤二卦相错,互为错卦,六爻全变。综卦:上下卦翻转倒置,如损、益二卦互综。

    一卦之一爻或五爻变,因爻变所产生的新卦,称之卦或变卦。如乾卦,初爻变成姤卦,称之卦或变卦,乾卦称本卦。本卦也称贞卦,变卦亦称悔卦。一卦若三爻齐变,为贞悔相争。

    中爻卦:一卦的中间四爻,称为中爻,二、三、四爻合成三画卦,为下卦;三、四、五爻合成三画卦,为上卦;上、下二卦所形成的六爻卦,称为互卦或中爻卦,如屯卦的中爻卦为剥卦。

    本卦、之卦、中爻卦弄明白,才能决定一卦之吉凶。

    “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变,其孰能与于此”(《系辞上传·第十章》),参伍错综,最少三卦,最多五卦。

    孔子读《易》,之所以“韦编三绝”,乃勤于前后相对印证,反复推敲。给我们读《易》很深的提示。

    韦,皮也。皮线条,用水泡,捆上,干了就坚固。但怕日久会生虫子。人事永远斗不过自然,终归于自然。明此,什么都不求。

    卦之变,皆自然现象,非人意安排。中国思想最高明的,就是法自然。懂,回去必看,打好基础;必打好基础,才知其所以然。做任何事,必自卑迩求,下学上达。

    你们反应特别慢,用一人,试验有一套,希望他比我强。和我一样,不如用机器人。不出主意,看其智慧在哪儿。易出主意的,最没修养。必要善用智慧!

    讲课,必表现够才行,要有耐力。刚开始教一个,恒心与耐力,二者缺一不可。有志,则受什么苦都得做。人必知止,一定干下去,必成功。不知止,不易成功。见异思迁不可。有志懂得合作,分内外、你我,有嫉妒心不可。不以圣人期人,则皆处得来。要有容人之量,包容人。你们少器量,就想独占,容乃大,非念咒,人各有所长与短,不重其短,重其长,慢慢切磋琢磨,就能成功。一点小事,可看出人的量。没有群力,不能成事。一辈子不嫉妒谁,也不借人之助,对谁不失望,也不伤心。人生就是一个真诚,“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

    领导人若能不出主意,即懂得人生三昧。垮在规定,“夬履,贞厉”,无人敢越雷池一步。“舜好问而好察迩言”,但说易行难!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