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老师说易经-巽卦第五十七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巽为风 巽上巽下)

    巽卦卦体:二阴伏于四阳之下,能顺乎阳,故为巽。

    卦德:刚居中正而志行。上下皆巽,重巽以申命。

    《序卦》:“旅而无所容,故受之以巽。巽者,入也。”

    羇旅,亲少,“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大学》),何往而不能入?故巽次旅也。

    《杂卦》:“巽,伏也。”

    一阴爻伏在二阳爻下,有伏从、顺从之象。《说卦》“巽为风”,“巽,入也”,风无孔不入,“挠万物者,莫疾乎风”,“风以散之”。“齐乎巽”,“齐也者,言万物之洁齐也”,言万物之不洁齐也,“齐之以礼”,因礼而齐,洁也。一个不懂得礼的人,还懂得洁?“道(导)之以正,齐之以礼。”

    “谦谦君子”,“其言不让”(《论语·先进》),即不谦。其行无礼,得意忘形。诊断,知病在哪里?“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经·乾卦·文言》),并非标新立异,更非索隐行怪。

    《系辞下传·第七章》称“巽,德之制也”,德之制,巽顺于理,以制事变。你们会用智慧?会讲、会写、会做,就缺守之修养,因得意忘形。无一裁成者,都得意忘形。有经验的裁缝师会裁成,不浪费布。“巽,称而隐”,巽,谦逊,懂得是非、轻重、好坏了,但是隐而不发,愈被称道愈能隐(伏),有成才被称,得能隐,在行为上叫伏。越有成者越懂得伏,因不知何时是日落西山?“巽以行权”,“可与适道,未可与权”,巽能行权,“君子而时中”,权亦以时为上。宇宙的变化,“是是非非非非是,真真假假假假真,长白又一村”。必要养成伟大,学会做事。

    读书,要得真精神,贵精不贵多,惟精惟一,熟能生巧。知理容易,而用理难。

    我讲中国思想的构思。什么是华夏思想?

    巽,小亨,利有攸往,利见大人。

    巽,顺也,伏也。巽,何以小亨?本应大亨,但才智不足以识远任重,顺之不当,仅可“小亨”。

    培养己志,识必要远,识远方能任重,任重而道远。浅见之人焉能图大事?有才智还要修德,下真功夫。下真功夫很苦,席不暇暖,不得安居,多么奋发!可是不易,必要使自己能忍受痛苦,才能有所进益。

    “利有所往”,其利在有所作为。

    行礼要恰到好处,否则为“足恭”(《论语·公冶长》),恭得过火,“过犹不及”,以“中”作标准。但中行之士难求,“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进取仍为上行,有守方能有为。

    “利见大人”,“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齐天者大,齐天大圣,任何人都“见贤思齐”,懂得学样。

    《彖》曰:重巽以申命,刚巽乎中正而志行。

    “《彖》曰”,即“《彖传》曰”。《彖传》与爻辞的解释常有冲突,可见《易经》亦被窜改,看熊子《乾坤衍·辨伪》。

    巽,有命令之意。“重巽以申命”,表示反复申命,不停地叮咛。

    “刚巽乎中正而志行”,“刚巽乎中正”,“九二”“九五”阳刚居中正,上下阴皆巽顺;“志行”,行其志,成其志,有风行草偃之象。

    柔皆顺乎刚,是以小亨,利有攸往,利见大人。

    “柔皆顺乎刚”,“初六”顺乎“九二”“九三”,“六四”顺乎“九五”“上九”。顺自然活,违背自然没有办法。

    “是以小亨”,“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论语·子罕》),本应大亨,顺之不当不可,是以小亨。

    “利有攸往”,真有定力,以不变应万变,不变的是本,“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人算不如天算。如所从非人,可能成汉奸。

    “利见大人”,大德之人亦重视巽顺之人,太刚则常揭人隐私,易招惹是非。

    人的精神最是可怕!我每天至少读四小时书。注入式的,如同打点滴,没多大用处,不能真悟,绝对用不上。举这么多的失败,就不学无术。

    天下事没有秘诀,就难在持之以恒。打坐,什么都不想得有功夫,就是欲低也得半年,你们至少得三年。你不想,它想你;它想你,自然问题。半路出家才真是和尚。

    《象》曰:随风,巽。君子以申命行事。

    “随风”,风相继而行,风行无阻,风行无所不入,春秋风人。

    “申命行事”,反复申命,不停地叮咛,顺民心以申政令,则民顺从矣。

    初六。进退,利武人之贞。

    或进或退,不知所从,巽顺之人多恐惧之象。“初六”处巽之初,卑巽太过,刚果不足,宜守武人之正固。

    文武相对,君子小人相对。没进于文的即武,非作战才是武。

    开始上学,小学是学“洒扫、应对、进退”,乃礼之细节。应对,人家怎么问怎么对,不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懂进退的准则——礼。

    《象》曰:进退,志疑也;利武人之贞,志治也。

    “志疑”,柔顺之人,心有所疑惑,多恐惧之象,犹疑太巽顺。

    “利武人之贞”,守武人之正固,否则必败。

    “志治”,犹疑之志治(chì),治(zhì)而不乱。

    人在利害攸关时,愈是疑惑,多思多疑,“再,斯可矣”(《论语·公冶长》)。

    未入流,不知己位,故不能素其位而行。如脑中除了欲,没有志,不知己位,净扯闲,比本位的事还详细。一办事,所学的都忘了,净拿出胎智。

    以时事印证,就知缺“稳”与“伏”的功夫,学多少,都用不上,完全没有用。都逢场作戏,哪有能?净是玩票。

    由武变成文,文、武两个境界。“先进于礼乐,野人也”,野人指老百姓,所有的“小人”,与有世爵的“君子”相对而言,“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论语·先进》),有实学,礼失求诸野。

    何以有多少千言万语不能对你们说?因皆不足以成事,却是败事有余。五十年了,连个成型的同学都没有。我活一天,说一天。

    你们要好自为之。读书是为自己读,得有用。教授替别人读,就杂货铺。

    我把人生看得卑鄙得不得了,唯老太婆能与我聊天,她有时一招就胜我。

    我现在是不得已而为之。为自己定个位,不要妄想。逢场作戏的票友已过时了,届时得丑态毕露。

    我按中国文化看,中国人一抬头就不得了。

    九二。巽在床下,用史巫纷若(语气词),吉,无咎。

    床,为身之所安,引申为人所安之处。

    “巽在床下”,巽在于下,过于巽,故曰“床下”。过与不及,皆非中道。

    “史巫”,昔史官兼管卜筮,非大事不卜。“纷若”,众口纷纭。“史巫纷若”之士的嘴,连小孩的屁股都不如。

    人做事都要找正应,“九二”刚中之士,居柔在下,宜以至诚自厉,抖擞精神,奋发自励,不要净做纷若之士,才吉无咎。

    没有修养,则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没有修为,智愈高失败愈大。本立而道生,千万不要钻尖取巧,培元,成功了即元培,然后奉元行事。

    《象》曰:纷若之吉,得中也。

    “九二”阳刚居中,在“纷若”的环境中,要吉得“得中”,不失中道。“过,则勿惮改”,巽过火不行。

    有些人得过最深的教训,都没有惊醒。许多行事完全变态,狠,报复,发展下去,恐全身都很难。现在得意忘形的程度,失之于亢。不知自己错误,怎么矫正?怎能吉?

    九三。频巽,吝。

    频,数,屡次。“频巽”,屡巽,反复于巽,但非真巽。

    “九三”以阳处刚,不得其中,为“六四”所乘,处上下巽中,勉强巽,没有真修养,当然“吝”。

    《象》曰:频巽之吝,志穷也。

    勉强之巽,没有真的修养,吝。穷,极也,志穷,志极也,物极必反。志穷频巽,穷途末路。

    “九三”刚而不中,居进爻,为四所乘,志穷而巽,“小人穷斯滥矣”,无所不为。君子固穷,穷不失其所守。

    六四。悔亡,田获三品。

    “六四”处退位,阴柔无援,承乘皆刚,巽于上下,有悔,悔才没了,“悔亡”。

    “三品”,上、中、下。怎么分为三品?看射在哪个地方。上品,“自左膘(牛胁后髀之前连肤肉)射之达于右髃(肩前骨),心中死疾,鲜屑,故干而豆之,中荐于宗庙”,血不泪流,祭祀用。中品,“自左膘射之达于右脾,远心死难,故以为宾客”,可招待宾客用,不可用作祭品。下品,“自左膘射之达于右,中肠胃污泡,死迟,故以充君之庖厨”,穿肠破肚,粪便出,家中吃。

    “田获三品”,一供祭祀,二宴宾客,三充君庖。一样也不缺,得其全。鬼神、左右、宾客皆乐,成巽之功。

    先左右,后宾客,重视左右之人,故曰“故旧不遗”(《论语·泰伯》),“体群臣也”(《中庸》),“以贵下贱,大得民也”。

    《象》曰:田获三品,有功也。

    “六四”虽无应与,近君,但在四阳之中,居上下巽,“重巽以申命”,是以“田获三品”,得其全功。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怎能有功?

    人人都打猎,但获三品的太少了。一个人成功必有贤德的太太,人生就择偶与择业。

    哪一事是我们倡导、做指标的?我们天天打猎,天天摆棋谱。

    上品也不过是做雅奴,个人没饿死而已,岂不是失败?白忙一场,还自以为不得了。

    小时受的教育很重要。

    人得有高智慧,妙智慧。有超人的智慧,才能树立一个东西。

    魏晋以后,因人的伤品败德,中国文化亦受影响。韩愈倡“文以载道”,振此颓唐之风,终成“文起八代之衰”,接着有“唐宋八大家”。

    文人误解“革命观”,以为是造反。其实,革命是“顺乎天而应乎人”(《易经·革卦》),革故鼎新。

    孔子赞《易》,去卜。到汉时,不过四百年而已,但《易》已成《火珠林》之类。

    《易》有京氏学,《京房易》,西汉京房所撰,多言灾异之说,乃中国古代术数书。京房受之于焦氏《易》,擅长灾变。世儒以焦、京之学,明阴阳数,为《易》之别传。汉时易家杂术数之说,采术数家占验遗法而加以推广,《火珠林》为其所传,提出了“卦定根源,六亲为主”,主张用五行生克刑害、合墓旺空等进行断卦,继承了京房《易》的理论,又为后来卜筮的传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王弼承费氏《易》以经解经,乃扫象,《郑氏易》没了。

    东汉郑玄注《易》,以爻辰为说,其书久佚。宋王应麟辑《郑氏易》一卷,清惠栋补正为三卷,张惠言复辑《郑氏易》。

    南海先生是贩卖部。

    要冷静,有超人的智慧,才有超人的成就。要做,就要好好做,不要浪费自己的宝贵光阴,净做欺世盗名的事。

    诗圣杜甫、诗仙李白、书圣王羲之,何以后人都微不足道?“胡闹”(胡适)盖棺论定,一无所有。社会忙几十年,没自己的格,要好好努力。

    可惜熊子无继承人,其弟子利用他欺世,留下的东西绝不能传。熊子的《体用论》为其哲学基础,《新唯识论》可作为注解。智慧了悟,看怎么接续下去。

    “相煎何太急”,即代表魏室。“本是同根生”,将来你们子孙受苦亦在此。

    箭不虚发,绝非空话。有无细心学事?自找失败,自取其辱!“因所以至者而治之”(《春秋繁露·十指》),则大本正矣,必要追本溯源。

    古古今今,都是一个棋谱,就看棋子怎么摆,此视智慧。

    光有想法,没有做法,不学无术。不懂自己不懂,就不知愁,不会得癌症。连中国字都不认识,还等到大陆讲学?

    太慢了,如我今九十五,仍觉还有希望,就不想满族成为戏剧的材料。

    九五。贞吉,悔亡,无不利。

    “九五”居尊位,为巽之主,命令之所出,“贞吉,悔亡,无不利”。

    无初有终。

    当令的人重视结果“有终”,“有终”叫成功,克竟全功。一般人重视“始”,好的开始,但往往虎头蛇尾,有始无终。

    “无初”,没有事情没有开始的,“莫不有初”,但许多事能有终的太少了!《诗经·大雅·荡》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故曰“有始有卒者,其唯圣人乎”(《论语·子张》)。

    先庚三日,后庚三日,吉。

    “庚”:一、章,拟个章程,办法,申命令;二、更,变更,革命,要换牌照。十天干,甲为始,戊己为中,过中则变,庚为更,变之始。到变必变,更新谋新,不能老是守旧。

    “先庚三日,后庚三日,吉”,命令之出,原始虑终,事前早有所准备,事后再详加考虑。凡事豫则立,无论做任何事,之先、之后都得详细讨论,才能吉。

    要捷足先登,必要有智慧,要什么得什么。

    革命是牺牲的,你有无牺牲的精神?毁家纾难好。但我家毁了,难并未纾。家是情的结合。女子为母则强,性也。

    找臭味相投者在一起,不必勉强。人要是不怕死,没有不成功的事。

    《象》曰:九五之吉,位正中也。

    “九五”当位,以阳居阳,中正之君,“利见大人”,思得中正之才,无过与不及,故“有终”。

    “位正中”,“在其位,必谋其政”,“思不出其位”,得其位,行其志。

    上九。巽在床下,丧其资斧,贞凶。

    床,人身子躺着之处。“巽在床下”,过于巽。“资”,钱财;“斧”,断、权也。“丧其资斧”,过巽而失其刚断。

    “上九”处巽之极,为其位、环境巽得过火,而丧其决断之性,虽正亦凶,“贞凶”。

    “巽以行权”,“可与适道,未可与权”。得其真髓,就能办事。

    《象》曰:巽在床下,上穷也;

    “上九”真正合于巽道,但巽得过火就凶。

    “上穷”,虽在上位,但到了穷途,时极势穷。

    丧其资斧,正乎凶也。

    “丧其资斧”,丧失己之所有、刚断之性。过巽失正,恃其刚正而凶,“正乎凶也”。

    君子度志不度气,君子志大,小人气大。

    人最大的短处,不懂自己不懂。除了我以外,没有人会对你们说真话,要好自为之,善用妙智慧。你们自以为有智慧,不过是雅奴而已。

    人的事都能解决?我教你们怎么做人,讲“人间世”。知理容易,知所以用理难。

    在大陆的学生有一百多人,都很优秀。我讲道理,不讲典故,不惹事。你们必要懂什么叫术,每次提醒你们,但你们并不真明白,因你们没经那么多。我什么事都经过,连杀人在内,真正动手杀过一个人。

    环境都没到,怎能懂?你们谁在我面前说话,不是语无伦次?我又没骂、打过你们。

    你们自以为了不起,你们进屋有几个人站能来?要怎么养,可非一日之工,否则有地位,也没有那个器质,器质是环境与学问造成的。

    成功了,享人间福可不易,皇帝可能杀了你,还将你入忠烈祠。可以立名,未必享福,要除掉你。学张良功成身退。

    王夫之拼命讲学,就是要亡清。你们未入流,离正经事还远着哩!做事根本语无伦次。

    人全身不易,全节亦不易,苏武搞一辈子,全节。商君能强秦,但不能全身。李斯帮秦始皇统一天下,最后自己如何?

    武则天何等聪明,死后事都办完,不必人家再麻烦,结果臭名皆变成美谈,就在一念之转。

    人的智慧都能达妙智慧,就视自己有无下精一的功夫。想做万事通,结果件件通件件松。

    人必得养刚,男孩子要有阳刚之气。不能光“庚”,必要行。了解自己的缺点,要学但要精一。会外国语,得和外国学者同一程度,到个境界很不容易。应付,只是买办的境界。

    人必得有远见,要为子孙谋。要研究,实际问题摆着,切身问题,非讲评词。

    这些年来,同学没有进入状态的,未入流。进入状态,至少多一防未然的智慧。

    董子何以能传?其《天人三策》被采取,对后世有影响。不离人间世,梦没有用。只想造就自己,没有团体观,耍小聪明,登不了大雅之堂。

    自己要找清新的一帮,绝对发挥作用,我这些年始终不放手在此。无论怎么野心,就不能搞机器造人。

    一个人求真,很不易!近似,肖。三十天,好好闭门思自己,下一步怎么出发?在此环境内,怎么迈出第一步?最难,“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有始有卒,更难。

    佛讲“苦、集、灭、道”:苦,娃娃生下哭,人笑;人死了,亲人哭。灭,依然遭罪。道,成佛,觉也。

    《论语》中有两处要注意:

    一、“学《诗》乎?不学《诗》无以言。学《礼》乎?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诗者,持也”(《文心雕龙·明诗》),“诗言志”(《尚书·尧典》),“持其志,无暴其气”(《孟子·公孙丑上》)。“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言社会现状之利弊,即知言也。礼者,理也、履也,不学礼,无法以理而履之,以理履之,故学礼能立世,立于礼。

    二、“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论语·阳货》)浑水摸鱼,我们借其力量,以达成我们的目标。“和而不流,强哉矫”,与之和,但不同流合污,真孔学精神!

    眼不视恶色,耳不闻恶声,必有一番经验而得知。不失己之“坚、白”,故无论什么环境,皆敢参与。不与坏人打交道,自己也是有问题,因自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故不敢参加“磨、涅”的环境。本身站不住,不能参与乱世,打乱仗。必受改变,立己,己立得住,不失己,故能参与乱七八糟的环境,因其皆不能改变你。己立立人,己达达人,能够用世。

    咎由自取,自求多福,皆在乎自己。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