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老师说易经-中孚卦第六十一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风泽中孚 巽上兑下)

    中孚卦卦体:巽为风,兑为泽,风行泽上,和缓,中孚。二阴在内,中虚;四阳在外,二刚中,中实,以道相孚。就六画卦而言,卦象离,中虚,虚能受,中孚之象。

    卦德:悦而顺,无间,互信也,孚乃化邦,中孚以利贞。

    《序卦》:“节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

    在节之时,必要有信,知节,对事有分寸,当然有孚。

    《杂卦》:“中孚,信也。”

    自中心发出之孚,信也,信才能容,诚信为人必备之德。

    人有操守,乃能一介不取、一介不与,遇事中节,无过与不及,“望之俨然”,素养,必要培养气势。

    中孚,豚鱼,吉。

    “中孚”,“中”,乃中道,精华之所在;“孚”,诚信。此卦之“九二”“九五”,皆得上下三画卦之中,中实为信孚之象。

    “豚鱼,吉”,来子注:“豚鱼生于大泽之中,将生风,则先出拜,乃信之自然,无所勉强者也。”如在豚鱼面前吉,那就真的“中孚,吉”了。如懂世风,则拜而迎之,此必有先识,才能“时乘六龙以御天”。必要善养头脑,留心时事,才能识时、迎时;必知利弊之所在,才能下功夫。脑子要活,潜移默化最重要。

    程颐曰:“豚躁鱼冥,物之难感者也。孚信能感于豚鱼,则无不至矣。”用“豚鱼”形容中孚,其中必有道理。豚鱼究竟是没有反应,还是多疑?如是多疑者都相信你,则能感人,至诚感格,因多疑者反应最为灵敏。人说“斧正”,我就“福证”,从此不上门了。

    利涉大川,利贞。

    古时,将过河看成是最难的事,所以“利涉大川”是比喻度过艰难。“利涉大川,利贞”,至诚可以蹈水火,利于正固。

    《彖》曰:中孚,柔在内而刚得中,说(悦)而巽,孚乃化邦也。

    巽上兑下,“柔在内”,“六三”“六四”;“刚得中”,“九二”

    “九五”,皆得三画卦之中,中实,皆信孚之象。

    “说而巽”,兑,刚中柔外;巽,柔顺乎刚。悦而谦逊,乃是人性的表现,故“孚乃化邦也”。

    天天弄险,如有次失败了,即全军覆没,何不平整地处人、处朋友?

    一般人天天蹚浑水,对自己又有几分利?悦而逊地活着,有精神上的满足,多么美!

    “蒙以养正”,养正不是说的,而是做的,要好好正派地活下去。如孔明天天弄险,多么苦!

    “中孚,柔在内而刚得中”,多致密!因“说而巽,孚乃化邦也”,多美!何以得民心?因民悦而顺,“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孝经·开宗明义》)。实际做,而非讲,“孚乃化邦也”。

    豚鱼吉,信及豚鱼也。

    各家对“豚鱼”的解释不同。豚鱼多疑,能“信及豚鱼”,多感人!故必要研究豚鱼的性格是什么。

    “信及豚鱼也”,《周易举正》为“信及也”。

    宋代洪迈《容斋随笔·易举正》:“唐苏州司户郭京有《周易举正》三卷,云:‘曾得王辅嗣、韩康伯手写注定传授真本,比校今世流行本及国学、乡贡举人等本,或将经入注,用注作经,小象中间以下句,反居其上,爻辞注内移,后义却处于前,兼有脱遗,两字颠倒谬误者,并依定本举正其讹,凡一百三节。’……中孚《彖》:‘豚鱼吉,信及也。’今本‘及’字下多‘豚鱼’二字。”

    知识分子没有先识,连豚鱼都不如!世风,如懂世风,拜而迎之,则“时乘六龙以御天”。应警醒自己,严格训练自己。“休息”,来日方长,又能拥有多少个星期?人必尽己之能力,头脑必要善养,否则连鸡都不如,鸡到时还会啼。不懂世风,就随风。迎风与随风,差多少?必留心时事,才能迎时。必天天注意时事,才能识时。知彼知己,才能百战百胜,必要实事求是,培养专才。必知其利弊,才能下功夫,不要将梦想当志。

    利涉大川,乘木舟虚也。

    “利涉大川”并非空的,就看有无万全的准备。

    “乘木舟虚”,必具备“木、舟、虚”三要件,舟虚才能载,内虚才能实,“虚”字多重要,虚才能容,有多大量成就多大事。

    那人有过一次诚信,不可因此说他是诚信之人,反之亦然。一个人想真有诚信,必要具备什么德?“中虚”能容,能容一切,中虚才能接受别人的意见,不要嫉妒、纷争!

    《坛经》要人心境如天地般的虚空,则无所不容。接受外面一切,显出自己有诚,“中虚能容”。

    来子注:“虚则内欲不萌,实则外诱不入。”我现在外诱绝不入。“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必要培养气势。

    “天下一家”,得有“安仁”之德。“安仁者,天下一人”,即大一统也,将天下看成是一个人。

    你们必要深想是什么意思?救万民,虚可以装万民。

    中孚以利贞,乃应乎天也。

    “中孚以利贞”,中有诚,能正固;“乃应乎天也”,应乎天之道,“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君子下学而上达”,必达天德才能。朱子注:“信而正,则应乎天矣。”作文章而已。

    “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是学《易》的标准。中孚卦如明白,做人就不缺德。

    《象》曰:泽上有风,中孚。君子以议狱缓死。

    “泽上有风”,风行泽上,既和且顺,象中有孚也。

    雷火丰,雷电皆至,方可“折狱致刑”。火雷噬嗑,有火之明、雷之威,方可用狱——“明罚勑法”。处事,不外乎明与威。风泽中孚,有诚信方可议狱缓死,狱事议之、缓之,可生者生,缓死,欲其生也。

    “议狱缓死”有界说,是犯哪类的罪可以缓死。自“议狱缓死”四字,可类推到哪样人不可以缓死。孔子一上台,首诛少正卯,因此人已坏至不可“议狱缓死”。我的儿子如卖国,我亦必杀之。

    八卦,是人所天天经验的,生的条件都足,要利用自然,证明他的思维。他们思维过后,几个字就表达了一切。

    懂得阴阳,已是到什么时候了?

    初九。虞,吉。有他(tuō),不燕(安详)。

    “初九”居兑之初,为信之始,与“六四”相应与。王弼注:“虞者,专也。为信之始,而应在四,得乎专吉者也。”解得好!

    程子注:“虞,度也,安也……初处于下,内度之己,唯守其刚正,以与二相孚而安。”度,审度。任何事先有审度,“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中庸》)。如种下恶果,欲除之,太难!例如嗜好。

    “有他”,如有取巧、不劳而获的心思,则“不燕”,不安详。

    《象》曰:初九虞吉,志未变也。

    定、静、安、虑、得,虑而后能得。

    “志未变也”,即“无他”,心不怀二意,不见异就思迁。

    见异思迁,无既定的目标最为可怕!成败不论,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既立了志,就不能移,决定不移,错到底就是对的。

    胸有成竹,年龄和智慧与日俱增,“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中庸》)。

    九二。鹤鸣在阴,其子和(唱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系)之。

    来子注:“大象离。”用词有毛病,应称“卦象离”。离,雉象,野鸡。“和”,唱和。“好爵”,修其天爵,则人爵随之。

    “九二”刚正,居兑之中,在重阴之下,孚之至也,至诚无不应,“孚乃化邦也”。

    《系辞上传·第八章》:“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

    《象》曰:其子和之,中心愿也。

    自己了解自己,先树立境界,就不会有求不得之苦。

    “其子和之”,鹤鸣子和;“中心愿”,如七十子之服孔子。

    一句话,可造成两个人都恨你,是非者即是非人,拨弄是非,他没理由相信你。社会我们不能了悟的事太多了,“道可道,非常道”。

    学风,不可以将自己看成补习班。你们如连来子《周易集注》都看不懂,怎能看懂其他的注?来注,明朝至今,版本就多有不同。杭辛斋以读《易》自来注入门。

    读《易》,以来注作为敲门砖,并非学问,再看王弼、程颐、王夫之三家注,配上熊十力《乾坤衍》。

    研究《易》,每卦看完后,自己作注,思考这卦谈什么?参考各家注,最后综论此卦谈什么。必经过这些,再看这一卦到底在说些什么。

    有学历的未必有学问。要如《白虎通德论》之论学,问问题,大家研究解决之。

    《易经》《春秋》《周官》经书自汉传下就乱,绝不介入今古文之争。不讲“今古文之争”,也不反对“宋明理学”。我称“夏学”,不低估中国人的智慧,凡需要而有用即真学问,研究中国思想的演变。

    我讲“公羊学”,不主张“今古文之争”。因“公羊学”有思想,故研究“公羊学”。全世界无如《周官》那么好的制度,有心于政制的必留意此书。现在熊先生弟子真的都“报销”了,还不如我这个假的活得长。

    有真知不必争,此小焉者也,重要的是自己有脑。造就自己,真高手绝对有人看。21世纪应是“思想中国”,以中国思想领导时代。

    年轻不懂社会。我的经验,一看就知。君子不杀人,会吓人。不可以做自己不能的事。

    何不“奉元另辟天地”?还讲什么“今古文之争”?现只是“识元之争”,八个人绝对八样。不能天下一家,就先“奉元一家”。

    有背景、没客观,能够识“元”?接受外面的一切,显出自己有诚,中虚能容。奉元,绝不是空的,如不能辟出一部新的哲学意境,就白扯了。有三五十年的工夫,这个哲学就能圆了。专制时代浪费多少人才!赶上时代,接着讲,另辟天地。

    你们既已误入“歧途”,何不将之变成“奇途”?为何将有用的光阴用在抄别人的东西?董子、何休“为天地立心”了。为天地立心,才能“为民立命”。现正是“拨乱反正”的时机。

    我始终不变,如对自己没信心,还扯什么?真有学问,草棚亦发光。人要一心二意,绝不能成事。

    研究学问是一辈子事业,有工夫就写,贵乎持之以恒。我死活都干到底,是你改变,绝非我改变。

    许多同学很卑鄙,我看不起他。一个人不知自己做什么,可悲!是非不明,净做绝子绝孙的事。

    真知,干自己能做的,各有所长。必要自己看书,真懂必要认真,不可伊始即漂浮。

    做事不落空,为不能逃亡者奋斗。将来你们有饭吃,我亦吃不到。你们头脑要清楚,还混!我们功不唐捐,绝不白做。被肯定,脚踏实地做事,不可用骗。

    要自知,不明白要研究,努力为子孙谋。不能天天做白日梦,寄人篱下不易!自知,就能奋发图强。

    六三。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

    三以阴居阳,为进爻,躁动不已,为四所阂,二者相敌。“得敌”,老子敌过你,绝不吃亏。但四履顺居正,有应与“初九”,又承“九五”,不与之竞。“六三”位不正,“或鼓或罢,或泣或歌”,哀乐无常。举止、行事表现出仪态,“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此为思维,据此再思维,可以另写。必在台留下几个真正的种子,绝不可以不知为知之。

    《象》曰:或鼓或罢,位不当也。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名正言顺,即当位。

    “六三”阴居阳位,“位不当也”。如当位,要怎么做?要反过来想。

    人都同床不异梦了,我们还在床脚下,多不自知!

    画卦时,犹不知有大盗,不但能盗民,也能盗思想。现从“元”开始想,至少可以另想一套,盘皇另辟天,从头开始想。

    为什么要“奉元”?因有脑子,另讲一遍。时代变了,现正是重整的时候。今后不再谈“今古文”,太浑、太落伍了!现在思想解放,我们亦应想,熊十力跑第一棒,我接着跑第二棒,你们应接着跑下去。今天是思想问题,更高可想出一套。“奉元”,要你们从头开始想,不称“本义”,盘皇另辟天,将《易》完全另解。

    看完一遍书,至少也得记六七成,显自己有智慧,不能再偷鸡盗猫了。要自根上明白,用古人的智慧启发我们的智慧。千万别把宝贵光阴浪费于无用之地。《乾坤衍》是熊氏之学。不是要你们作“集注”,而是要如熊子的“造”,智慧产物随时代转。只要心不散,多看几遍,可以将一卦从头至尾想,一爻,一时,一事,一阶段。

    二十四节气,百姓靠此与自然斗争,差一天,节气一过也不生。

    人之节气,即中节。中节,才能活得舒舒服服,“过犹不及”都达不到目的,求不得。今天真中节活着的有几人?人生最苦,求不得苦,人到无求品自高。说帮我忙,倒不必,多么浑!知时、中节了?

    六四。月几(近)望(十五日),马匹亡,无咎。

    “月几望”,近望,而未望。“马匹亡”,“匹”者,配也,“亡”,不与初交,“无咎”。

    “六四”阴居阴位,当位,居巽之始,在兑之上,为中孚之主,有表现机会,有才德又遇可比之人,近比“九五”,放弃相应与的“初九”,理智,无咎。若一心二用,必咎。

    《象》曰:马匹亡,绝类上也。

    “马匹亡”,“绝类”,绝其应与;“上也”,上从“九五”。主从相比,成就不世之业。

    九五。有孚挛如(相连,固结),无咎。

    “九五”为有位者,刚健中正,与“六四”相比,有“九二”刚中之臣,以德结民,而非以术,即有孚结民,固结人心,“孚乃化邦也”。

    以人事论,即委用专,信任笃,上下相交而事业成,无咎。

    《象》曰:有孚挛如,位正当也。

    知时、中节、当位、应与,此乃人生之几部曲。

    上九。翰(高飞)音登(升)于天,贞凶。

    “上九”居巽之终,处中孚之极,亢极而不知变,固守而不通,凶。名至而实不至,自己先造假名,立巧取之名,虽正亦凶。

    “声闻过情”(《孟子·离娄下》),名过其实,不能长久于中孚。“闻人”,骂人的话。

    《象》曰:翰音登于天,何可长也?

    鸡鸣声长,“登于天”;天将明,“何可长也”?

    自知的话,不论做学问或做事,都要明白。要教,使现在人也明白,懂得用《易》的智慧。要接着想,将《易》整个翻版,让今人都看懂。《论语述何》,那个时代还可以。今天应《论语述毓》!仔细读,有智,可以整个翻过来,但可不是标新立异。

    东北,门窗纸糊在外,抹油,下雪不溶。那时,郑孝胥上课,除非有事,绝不迟到,其孙为“驸马爷”。罗振玉劝郑续弦,说“把她敲了”,我听了,开玩笑,说“敲了”。人就是人,不能做真人,就是伪人。我如自小就能做主,免得受气。这回解放了,绝不会再找气受!

    如《四书》肯认真细读,则除《大易》与《春秋》要师承外,其他书都可以自己读。奉元书院以《大易》与《春秋》为主经,必要下功夫。做学问的不二法门即是勤,一勤天下无难事,天下绝无巧得之事。将来你们必要传学,但有想法没做法不行。没有实学,如何有做法?想法是随年纪成长的,现买现卖也不能圆融。

    写中国信,八行书,靠八行起家,即靠人事关系的。书信纸有一定的规格。推荐人,信纸八行,必按规矩,一定写八行,净写好听话,冠冕堂皇。《雪鸿轩尺牍》,信的成样子,专说好听话。《曾文正家书》有学问,有内容。

    中国文化太久,连骂人都有一定的规格。诗词歌赋,不错的,知平仄;境界,另一回事。至少学不错,到北京学。

    不认真,子孙如何竞争?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不能不为子孙谋。人不自知,最是可耻。

    中国思想有其层次,“内其国,外诸夏”,做事要有层次,自内其国,将自己的国治理好。

    一切都从“元”入手,一切都从头做。熊十力什么都否定,他想出的,你否定,是你智不及此。

    地狱绝对满,天国是空的。

    我在有生之年,必干祖之蛊,一件事,哪件事?你们如想到,亦聪明过人。

    读《乾坤衍》,看熊先生怎么想。但如照葫芦画瓢,可失时了。现在大学文史哲系、所,古玩店,混饭吃。

    奉元,启智班。诚能格天,至圣。

    要学会用脑,你们太笨了,我真替你们着急,自己不懂不知,还不学。我能教书?我母亲都笑死!不要看轻自己。古人可想,你也可想。

    好好用脑,提醒你们。想做事,年轻要好好保养自己,现五十几岁即老态龙钟。养己,自年轻即开始。我至今反应绝不慢。

    人的守很难,如少吃一口,办得到?况其他?精气神,人之三宝,缺一不可。天下无白捡的事,养身必如此。

    求真明白,你们要有所立。有所立,就不能偶俗,“不易乎世,不成乎名”。老与社会竞争,永远没有自我,时间都浪费了。

    现在中国强了,绝对有智慧的民族,应时至而不失之,成圣成贤皆在时。抓住时,好好努力。

    自“元”开始,乃是千锤百炼来的。既是书院,《五经》都要摸一摸。

    我每天一个半馒头,还这么精神。人一迷就惑,和尚还看病?人应做好事。百姓错,是因不知,不骂,是骂那些知而错者。什么关系好?是你能不能。实事求是,要有用时,自找上门来。

    人千万不要离本,本立而道生,不要将妄想当成志。求真明白,否则读什么也没有用。

    《公羊学引论》是很好的入门书。今后必归元典——《大易》与《春秋》(《公羊传》)。

    家在大陆,亦无所求,家中亦无人想我,会回来。

    讲五十年,至今可谓失败,无一能做事的。四十年前都安排好了,什么都有人研究,但他们研究的路子不一定对,慢慢改正也可回来。《易经》研究最好的同学,今已退休,在高雄。《易》以来子作入门,王弼、程颐、王夫之三家注必要细读。

    我坐五十年,悟出自“元”开始,非三言两语能解,不在乎别人肯定。

    我讲“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人人为我,何要你一毛?每个人都不肯拔一毛,怕侮辱别人。此解较为周到。如不懂什么是什么,又如何讲书?

    我打算找个清静小庙整理东西,总不能五十年坐屋中白搭了。

    书院黄皮本新校慈恩本《周易集注》,是用《四库全书》校正的。我都预备好了,你们什么也不做。

    人到什么环境,得适应这个环境。到什么时,得适应这个时,圣之时者,否则为逆时、违时。逆时,更甚于违时。

    《通鉴辑览》即小廿五史,应家家一部,必读之书,才有普通常识。必读书不读,则如同盲瞽。

    不能不过,过才合时。该做坏人,就做坏人。孔子一上台,就诛少正卯,否则自己亦是非不明。今天何以不能成事?因你们连大声说话都不敢。

    我为你们?还是你们帮我忙?你们如活死人,留给你们也不会用。如真懂,何以任流氓横行?你们必要自求多福,谁也不会给你们福。

    我两岸有学生,家族有一帮人,三合一,你们才不吃亏。如拿钱都叫人吃了,还扯什么。你们如同活死人,一点反应都没有。做大事业得刚健,没有私欲,自强不息。

    读《公羊传》,才知何以我这么老还这么个性格。我强求,结果还安慰自己: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你们真是“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也”,什么也不做。

    现在是什么时候?不识时,做事也不会恰到好处。我为你们点一把火,要你们热起来,由你们自己做。我忙着结束,你们能接就接,不能接就停止。什么都预备好了,就不做。我活着,你们都不能做,以后能做?我“梁惠王治国,尽心焉而已矣”。

    中孚一卦,其用贵虚,虚而能容,才能百发百中。

    见人好,嫉妒、不能容,能成?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