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卦卦体:坎为水,兑为泽,泽上有水,其容有限,水泽节,增之则溢出。
卦德:上险下悦,以悦行险,遇险则止,悦而不流,节制不过,节以制度。
《序卦》:“涣者,离也。物不可以终离,故受之以节。”
离散之际,当节以止之,故节次涣。
节,竹子有节,一节一节,不过节,一过节即有所失,在节之内即中肯,恰到好处,竹喻“高风亮节”。
礼节,什么关系行什么礼。“礼不逾节”(《管子·牧民》),失节,汉奸种子,未来留美、留日都没有行情。八国联军:英、法、德、美、日、意、奥、俄。不要一步走错,台湾有许多奸,为奸必先。
《杂卦》:“涣,离也;节,止也。”
涣与节二卦互综。节,不逾节,止非停止,乃不逾闲,在自己范围内好好发展,发而皆中节,无过与不及。修身:节欲,节饮食,节制。进止之节,鸣金即止,击鼓即进。不论外边怎么乱,自己必得宁静,不能把日常生活有所改变。“君子节嗜欲,各守其足,乃能长久”(《说苑·谈丛》),成就外王之业的无一不是守节之人。
苏武出使在外,持有节,不降匈奴。今内蒙古到处是苏武牧羊台,此作风予中国莫大的力量,精神力量最为重要,真假不重要。有好事,哪个地方要修,都没有关系,精神重要,不必争哪个地方才是真的,此乃精神所在。一个人活着是精神,大本如一失,其他又能谈什么。守住民族文化精神最重要。
竹节,一节一节不超越,有所守。节,不分男女,都得守节。人世最重要的莫过于节。平时做人要有节操,国家危亡时应有民族气节。现在人缺少“节”的观念,社会就笑贫不笑娼!知节容易,守节难!
华夏,中国人的责任。日月以光华,日月光华。竹子有一定的节,中虚空,虚能受。竹为四君子之一,但画四君子的,未必是君子。
节,亨。
节,则亨,无过与不及,发而皆中节,则亨。
礼节,什么关系行什么礼。人有节制,太难!吃、说话,节饮食,节欲,“衣也便体以安身,其食也安于腹;适衣节食,不听口目”(《说苑·谈丛》)。
二十四节气,根据每个节气,吃当令的食物,“不时不食”,我跟着节气吃。
《灵枢·本神》曰:“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孙思邈《千金方·食治》中借用扁鹊的话指出:“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故食能排邪而安脏腑。”中医养生重视二十四节气变化,以“天人合一,顺应四时”原则,着重阴阳二气调和,让身体的气跟着二十四节气的变化走,《黄帝内经》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节气怎么变,就根据节气的变化养生。
时、节气,有先后,《大学》“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学》《庸》对社会事有步骤,社会事即跑接力。
无人如我有守,一个人必有守然后有为。我未吃过任何同学一餐饭。有远志,必要有严格的守,稍一马虎,价值没了!我从不端人饭碗,上庙吃饭必给钱。节,说易做难。志节,不走错路子,即因有志。有志之人为完成事,必有很多节制。
人到无求品自高,我不侵害人;惹我,不放过,以牙还牙。对不对,不管。你和我有距离,我即和你有距离。
苦节不可贞。
“苦节不可贞”,超过自己所负担的节,不能使天下人从之,墨子“苦节”。学术是有影响力的,庄子说墨子之所以断了,乃因后人受不了,门徒甚少,故其学不能行。
《庄子·天下篇》:“后世之墨者,多以裘褐为衣,以跂蹻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虽然,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将求之不得也,虽枯槁不舍也,才士也夫!”
常过“苦节”生活,办不到的,故中国人讲中道,因为过犹不及。孔子之所以能传,因讲中道,无过与不及。一部《易经》即养正、圣功,亦即内圣之功、外王之业。
夷狄,“犬”字旁,唯“夏”才像个人样。“夏,中国之人也”,是有深意的。
夏(夏),《说文》:“中国之人也。从攵,从页,从臼。臼,两手;攵,两足也。”另,“页”像人头,合起来像人形。
“中国,礼义之国”,所以“入中国则中国之”,此即中国人的思想。
中国有多大?即《中庸》所谓“舟车所至,人力所通……日月所照,霜露所队(坠)”。
《彖》曰:节,亨,刚柔分而刚得中。
节,上为坎,险;下为兑,悦。无论在什么环境中绝不能悲观,遇到困难,悦以行险,乐观故亨。
“刚柔分”,刚柔各半,中也,谁也不多,谁也不少,期于不极盛。
“刚得中”,“九二”正中,“九五”中正。
苦节不可贞,其道穷也。说以行险,当位以节,中正以通。
“悦以行险”,遇到困难,乐观行险。
“当位以节”,节的标准,即按照你的位来行节之道。“九五”中正当位,也得以节。
“中正以通”,中正以通其事,互通有无。“中”,喜怒哀乐之未发,性。“正”,“必也正名乎”,“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子罕》),多看重正!
正因为看重正,所以一开始即教养正,“蒙以养正,圣功也”(《易经·蒙卦》),正,止于一,止于元。因“正”乃是与生俱来的,要好好培养它,不要糟蹋它。
“通”,不滞,没有堵塞,往来不穷也。在节之前,先知通塞,知“通塞”的标准后,再节。养生亦如此,不能盲目地节。今天文明病之所以多,即顺口多吃。
天地节而四时成。
“天地节”,上与天地同节。
中国人多久以前就知节气?究竟有多久的经验了,才能确定二十四节气,真是聪明到了极点!“天地节”,二十四节气,成为四时:春夏秋冬。
二十四节气,十五天为一周期,依序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其中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是用来划分一年四季。“二分”“二至”是季节转折点,“四立”表示季节的开始。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表示一年中最热、最冷出现的时期,白露、寒露、霜降反映气温下降的过程与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反映降雨、降雪的程度,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则反映季节和农作物的生长现象。
节以制(法制)度(则),不伤财,不害民。
“制”,《说文》:“裁也。”裁成,制作,制法,制礼,制度,制造。“度”,包含太多,量,尺度,法度,度多少,量多寡,“谨权量,审法度”(《论语·尧曰》)。
“节以制度”,一切有所限制而不过,人事上也要节以制度,量入为出,“节用而爱人”(《论语·学而》),节用,用皆有度,节用能爱人。与天地合其德,自“敬事节用”始。
“不伤财,不害民”,既不伤财,也不害民。因不节,太浪费,就伤财、害民。
一开始立法问题就多,百姓不接受,造成你死我活,怎会好!应面对实际研究一问题,最后才能好恶与民同。
《象》曰:泽上有水,节。君子以制数度,议(商度)德行。
“泽”,《释名·释地》:“下而有水曰泽。”润泽,泽被,恩泽。
《风俗通义·山泽》:“《尚书》:‘雷夏既泽。’《诗》云:‘彼泽之陂,有蒲与荷。’《传》曰:‘水草交厝,名之为泽。’泽者,言其润泽万物,以阜民用也。”以“泽”为湿润不干枯。《齐民要术·栽树》:“时时溉灌,常令润泽。”“润泽”为温润光泽。
“泽上有水”,潮湿地,再有水能相合,水绝不泛滥。泽水节,泽不能再吸水,不节则溢出。
“制数度”,“制”,制度,法制,节制;“数”,计量,数目、数量;“度”,尺度,度量衡。“制”之所以难,因为立法容易,而按法行事之为难,所以什么法皆有,但生作用者少。如立法能生作用,使之无流弊,才是法制社会。应以实际事研究之,一切用度多寡均有定数,不过亦不匮乏,而归于中。
“奢则不孙(逊),俭则固”,过与不及,皆非中道。处处表现中道,中国人的真精神。但以不及为美,“与其不孙也,宁固”(《论语·述而》)。
“议德行”,“议”,商度其无过与不及,而归于中。人事上,《中庸》谓“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礼,乐亦在内,有王之德,才能制礼作乐,“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故曰德行。
《大学》云:“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一切节以制度。奉元,以《学》《庸》“制数度,议德行”。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不看到多也不看到少,则大家精神上同一满足。
初九。不出户庭,无咎。
在节之始,谨始,慎始,才能无咎,慎始诚终。“初九”当位,故“不出户庭,无咎”。“闲邪存其诚”,故有所限,以“庭”为限,道有行止。
来子注:“在学为含章,在处事为括囊,在言语为简默,在财用为俭约,在立身为隐居,在战阵为坚壁。”节,以识时为要。
“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系辞上传·第八章》)“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
“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系辞上传·第八章》)言行,君子之枢机,所以“括囊,无咎无誉”(《易经·坤卦》),“慎不害也”。
“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系辞上传·第八章》)几者,事之始;成者,事之终。言语者,一身之户庭,君子慎密,故“不出户庭”。
《吕氏春秋·先己》:“丘闻之:‘得之于身者得之人,失之于身者失之人。’不出于门户而天下治者,其唯知反于己身者乎!”
“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身”(《中庸》),“默”,用犬看住。但默最难,多少人能守口如瓶?谨言不易,不说空的就够了。知谨言,而不能用谨言;知默,而不知用默。皆知而不行。
《说苑·敬慎》:“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陛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口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安乐必戒,无行所悔。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勿谓何残,其祸将然;勿谓莫闻,天妖伺人;荧荧不灭,炎炎奈何;涓涓不壅,将成江河;绵绵不绝,将成网罗;青青不伐,将寻斧柯;诚不能慎之,祸之根也;曰是何伤?祸之门也……戒之哉!戒之哉!’孔子顾谓弟子曰:‘记之,此言虽鄙,而中事情。《诗》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行身如此,岂以口遇祸哉!’”
说话特别重要,要谨言慎行。“间事未发而先闻者,间与所告者皆死”(《孙子兵法·用间》),是以闻者和与闻者皆死。多说一句,把团体弄垮了;少说一句,天下太平。最可怕乃知无不言,一点保留也没。
上段会背,一辈子也不敢多话。故“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想成事,没有高深的修养绝对办不到!有进步,就有作用。
《象》曰:不出户庭,知通塞也。
通则行,塞则止,并非足不出户。
“知通塞”,知什么事办得通、什么事办不通。不能昧于通塞,必要识时,节以识时为要,但识时太难,有时今日之通,正是明日之塞。
有些人没救了,你说什么,他也不听。说什么,必按己意行,到垮了为止。等一点作用都没了再听,半点用也没。不知改正自己,永远是一死棋子,半点作用也没有。不但不发挥作用,还起反作用。
“知通塞”,做事行得通、行不通,能不知?将能干什么的集在一起,岂不成事?会用书,才能成就大事业。要检讨自己为什么失败,才会有再起的机会。
九二。不出门庭,凶。
“不出户庭”与“不出门庭”,有多大的距离?《玉篇》曰:“人所出入也,在堂房曰户,在区域曰门。”内户外门,户,一扇;门,两扇。出入由户,宾于四门、城门。
“出门庭,凶”,用“凶”字之处,特别慎重。
《象》曰:不出门庭,失时极(至)也。
不出门庭,失时之至!节卦这句话必得明白,当药方读,对自己有无限之助力。
我讲过的,绝非空话。学会做事,且要灵活!看孔子多厉害,当官首“正天下”,“必也正名乎”,且“战无不克”,功夫即在“一以贯之”。
《礼记·礼器》:“孔子曰:‘我战则克,祭则受福。’盖得其道矣。”
《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九二”失什么时?应怎么做?承或乘?“九二”正中,非中正,阳居阴位,并不当位,应接着“初六”往下做,知通塞。
但它不知跟着当位的“初九”走。“初九”“当位以节”,是“知通塞”者,不通就不做;而“九二”却“不当位以节”,不能述事——“通塞也”。失述事之时,故凶。
“时至而不失之”,过了这个时就完了,如懂得述通塞,岂不就不凶了?
六三。不节若(语气助词),则嗟若,无咎。
此爻言当节而不节之理。
“六三”当节之时,为下兑之主,为进爻,阴柔不正,无承无与,乘九二之刚。没有节,只慨叹!
《象》曰:不节之嗟,又谁咎也?
不节之叹!皆咎由自取也。又谁咎你?
你们要快快能述事,否则机会一过即没了!今后你们必要讲学,讲学必要言中有物,不可用“康德”混淆。人总有相通处,但也不必引康德印证,否则失伦失序,亦凶之道。
不语怪力乱神,一定要讲智慧的东西。
说“天命”,完全政客。既是“壮志”,何以“不酬”?我的“长白又一村”是壮志,天天讲,酬。一个人必要“素其位而行,不务乎其外”。
不要贪多,一天一卦或一爻。你们最难守的原则是“依经解经”。要依经解经,如不能还原,又怎知你所讲是对的?
要根据旧东西讲旧东西,不要混杂,看老祖宗怎么想,必用老祖宗的话证明。各有时代,船山面临明亡,有其思想。我讲的是中国文化,要还原(元)。
什么都没秘诀,不是不懂,就持之以恒最难,所以达不到。
六四。安节,亨。
“安”,泰然貌,仁者安仁,安然行之,不是勉强行,而是自自然然的。
“安节”,安于节,失业、穷途时,利用此时充实自己,“以约失之者,鲜矣”(《论语·里仁》)。凡事持之以恒,才能亨,非“日月至焉而已矣”。
“六四”与“初九”相应,关键在于能识时、识人、识环境。知某人怀什么目的来,把他吓跑。
《象》曰:安节之亨,承上道也。
“六四”近君,知承上之道。“六四”真能承“九五”,就“安节,亨”。
“知通塞”和“承上道”代表什么?“知通塞”乃是知的第一步,得行,但行太难。“安节,亨”,乃因“承上道”,承天之道,非人之道。
我得叫你们千锤百炼,绝不能冒牌。你们不要投机,好好研究学问。
社会事就是乱,要能在乱中认清,知通塞,但太难!无咎或亨,都因真知。光“知通塞”,能否躲开?女人守节难,男人守节亦不易,故称颂竹子“高风亮节”。今天真知了?
真知不易,知后去行更难!
九五。甘节,吉,往有尚。
“甘”,甘之如饴,甘心情愿。“甘节”,“悦以行险,当位以节”,节中之信,吉;“往有尚”,有目标。勉强守节,为名则苦。
“九五”阳居中正,“当位以节,中正以通”,为节之主,居上坎之中,在节之时,往前奋斗,绝对有尚,士尚志,人必有所尚,如姜尚。有目标往前奋斗,不会悲秋,非常之人在困苦百般时,愈见出定力。
《象》曰:甘节之吉,居位中也。
“居位中”,行在位中。一般人则见异思迁。
了解深意,非能用嘴说出。每读一卦,觉孔子没骗人,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但读《易》了,何以仍然办糊涂事?因读与行,成两回事。
读四家《易》,可成为第五家,但得好好读,成功与否看后人是否接受。不会包饺子,不一定不懂饺子香。
有所尚,快好好努力,胡适而今安在哉,能与熊十力比?熊子至少成一家之言,他自以为“直承孔子”,应称“新孔祖师爷”。能传与否,就看有没有人接受,时间证明。
你们“非不能也,是不为也”,最要应练习辨,“明辨之”,看哪个合理,接着讲。冷静,则无不懂的东西,但难在“明辨之”。读书,应如喝茶,应慢慢品,不可以有功利的境界。
上六。苦节,贞凶,悔亡。
“苦节”,节中之伪;“贞凶”,虽正仍凶。“悔亡”,知错而有悔意,凶才能亡。
“上六”居上坎之终,处节之极,过节之中,“苦节不可贞”,贞凶。有悔,凶才无。
《易经》常一个字就解决一个问题,《春秋》亦如是。
《象》曰:苦节贞凶,其道穷也。
“苦节不可贞,其道穷也”。苦节之士太可怜!非人情之常,乃为名。
“悔亡”,知错,应快快改过,千万不要假貌为善,就是正也是凶,“贞凶”。
我闲时,王弼、程颐、王夫之三本注摆着看,每爻都推敲,作笔记。
程颐注:“上六,居节之极,节之苦者也。居险之极,亦为苦义,固守则凶,悔则凶亡。悔,损过从中之谓也。节之悔亡,与他卦之悔亡,辞同而异义也。”如此说法,为自圆其说。
王弼注:“过节之凶,以至亢极,苦节者也,以斯施人,物所不堪,正之凶也;以斯修身,行在无妄,故得悔亡。”
就此爻看,王与程哪一境界高?王的字数少,但意境高于程,惜早逝!可见学术在智慧,并不在年高。
讲《易》,就有四百家,到底谁讲对了?所以接受的不到二十家。
知节,则对事有分寸。说话要中节。修己功夫,必自微入手。近百年不中节、不懂操守,乃谁也不成功。有操守,乃一介不予,一介不取。“不和别人应酬,也不吃人家的”,因为就一个人,朋友之道,要礼尚往来,“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宁可在家吃馒头。
人的是非多,不谨慎,是非就多!遇事中节,则无过与不及。《学》《庸》是有层次的修齐治平之道,《大学》古本可印证看看。牺牲自己一点,多负点责任,多和别人谈谈,了解之。外患不足惧,内忧最可怕,没有智慧,就拿不出新的办法来。时代必用新的领导,不能老是“萧规曹随”,必以德拨乱反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板荡识忠奸。
想有成就,必拿出真功夫,自己本身能站住,就能影响别人。你们这一代年轻人做得特别少,对时代没有反应。青年脑子必敏感、灵活,才能领导时代,反应要快!时代是年轻人的时代,反应太慢行吗?要把时代注入生命力,作为动力。胆小不得将军做。年轻人应懂自己是时代的主人。
先改正自己,非改造别人,以此修身,即行,很愉快。自己得好处了,再将所了悟的写出。你们要练习发言,到任何地方都得用言语表达你们的意见。就是闲聊也应有目标,彼此切磋琢磨进步才会快。
焦氏三《易》,会算术,但没义理。我称“夏学”,在破除门户之见。做学问很不易,是个思想。陈立《公羊义疏》,引书多,但没思想。《公羊义疏》横扫,但不够深思。
庄存与,清中兴公羊学,是开山祖。刘逢禄,真有贡献。王闿运、廖平、康有为……直至熊十力,亮起一个红灯,以熊子作为启发。熊十力的东西特别值得重视。在学术上,熊子为一重要的转折点,可自此找到门道。
并不是要你们学谁,而是以名流刺激你们的脑子。你们一天看几小时的书、想几件书里的事?讲书,不过是为学的责任,非有贡献;有贡献,必有特殊头脑。
立说,即立言,为三不朽之一。“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论语·宪问》),要先实行,然后将实行的结果写出。《尚书》讲为法、为戒。
你们脑子反应如此慢,还能“传了”?区区一硕士论文,就传了!今年他没来,我打电话向他拜年。你们还想欺负老师!是非者就是是非人。不要太笨,不要太狂妄!
竹子喻君子,成德之谓君子,人的成德贵乎“虚而有节”,虚能容,能接纳别人。有节,有分寸,“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天天忠诚,人犹有误会,何况还虚伪?同学有领袖欲,讲书的毛病,所以必要有容。每个人皆英雄本色,最后没多大出息。阴柔取胜,虚而有节!真有一套都得失败,何况光有妄想!夸大而愚,妄而愚,即我的学生!治之,即“自知”。
你们要练达,知道怎么做人,不要胡扯,否则寸步难行。她和你一辈子,你死了,也未必为你守寡。要认清,你们太幼稚,把事看得太轻!
《孙子兵法·九地》称“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敌人没开户,应不动,静如处子;敌人一开户,则动如脱兔,使敌不及拒。值得学,多可怕!他吃了亏,想打你一巴掌都来不及,因你跑掉了!
我胡子白,脑子可不白。你把任何人看成呆子,你才是呆子。记住,对任何人都不可掉以轻心。
熊十力另开辟路子,真有深功夫,他的《乾坤衍》可真是矿源(元)!你们还可来个《六十四卦衍》。
衍者,推演开拓之谓。引申而长之,触类而通之,是为衍。
从用树叶遮身子到穿裤子,其间得经过多久的时间?光屁股的时代怎么想元?
何休谓:“元者,气也。”此话有何毛病?懂得有气时,已是第几个阶段了?气绝非元。所以,可以再追究,将何注再翻过,如此,能不传?为学,要和古人、和元斗智。
下棋,并不是谁赢了,而是脑子赢了。中国人的设计,高层人下围棋,老百姓解九连环。我不解九连环,就将它砸开,我母亲说:“你学司马光的智慧。”要用脑,要斗智。有智,不在文字多少。学会怎么用脑为要!用脑子,活着有趣味。
基本问题要解决,真有野望,应自中国思想挖出一套东西。不论年纪大小,先问自己能做什么,然后拼命做,不要做外行事。修书院,至少给同学一个安乐窝。这么多人,大家动一动就可以修。学民主,我公开征求设计肄业证书,做纪念。
我的王阳明字,明裱,保存这么久、这么完整,当年不轻易向钱看齐。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