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艺术模板-插科打诨:爽心如意笑谈中——把握好说话幽默的艺术与分寸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我们说话,目的是与人沟通,让对方接受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如何让对方在愉悦的心态下接受呢?实践证明,最好的方式是真诚、轻松和幽默。一句幽默的话语,会迅速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会在一种轻松的气氛中化解尴尬和矛盾。幽默是一种口才,更是一种品质。不论是平时为人处世,还是涉足各种社会斗争;不论是面对生活的尴尬和困窘,还是面对各种斗争的磨砺和挑战,幽默都能使你赢得世人的钦服和景慕。它能表现你的坦荡胸怀,也能表现你的敏锐和机智,还可以把生活的难堪和斗争的困窘化解成人生的洒脱与大度。作为交际者,说话时能否适时地、恰到好处地运用一些幽默,宛然被看成是一种“水平”。

    一、掌握幽默技巧

    幽默的技巧很多,这里只谈几例,以供读者玩味。

    绵里藏针幽默法

    绵里藏针,是外表柔和,内含刚健,使人有刺痛之感且不露痕迹。

    英国首相丘吉尔是一位能言善辩、风趣幽默的政治家。

    一位女议员对丘吉尔说:“如果我是你妻子的话,我会在咖啡里放毒药。”

    而丘吉尔答道:“如果你是我的妻子,我会喝掉它。”

    另有一次,在丘吉尔脱离保守党,加入自由党时,一位媚态十足的年轻妇人对他说:“丘吉尔先生,你有两点我不喜欢。”

    “哪两点?”

    “你执行的新政策和你嘴上的胡须。”

    “哎呀,真的,夫人。”丘吉尔彬彬有礼地回答道:“请不要在意,您没有机会接触到其中任何一点。”

    在这里,丘吉尔便巧妙地运用幽默的语言艺术来摆脱尴尬的场面。

    尽管其外在形式是温和的,但这种温和之中蕴含着批判,使用了“绵里藏针”的技巧,让对方虽不免恼怒,却又不便发作,具有特殊的力量。

    美国总统林肯的容貌很难看,常被人们嘲笑。一次,有人当面说他是两面派,他答道:“我要是有两副面孔,就不会以这丑陋的面孔对着你了。”

    无理取妙幽默法

    这一幽默方法是在想像中,借助片面的、偶然的因素,构成歪曲的推理,从而推导出虽是荒诞但又符合逻辑的事物发展的情节来。

    美国钢铁工会主席亚伯当选该职时,到一个地方去演讲——恰巧这个地方的群众,一大半是反对他而投票给另一个候选人。他并没有为身陷反对者的包围感到发窘,反而说:“谢谢你们,要不是你们的支持,我不可能当选。”

    据引用这件轶事的作者说:“那些反对他的听众笑了,——并且不再反对他。”

    细心的读者读到这里肯定会发生困惑。把反对者当成支持者固然有幽默的意味,但并不强,因为这虽荒唐但并不巧妙,读者很难看出为什么“反对”成为他胜利的特殊原因。

    如果有一个荒诞的原因也好,可是这里并没有提供任何联想线索。

    没有荒诞的原因,如果找一个现实些的原因,是否会好些呢?例如说:

    “很感谢各位,要不是你们反对我的都是一些鸡毛算皮的事,我早就落选了。”

    这并不见得更好一些,原因是太不荒诞了,也就不可能产生心理预期的落差,如果让他荒诞一些呢?

    “很感谢,你们那么反对我却没有把我送上断头台,要不然我即使获胜,也只好没头没脑地站在这里了。”

    这可能好一些,幽默意味强些,为什么呢?因为它除了更荒谬些以外,还更像一种歪理,这得力于“没头没脑”的双关语,使之有一种荒诞的逻辑性。

    窘中求趣,是一种愿望,但如果没有相当勇敢的、超乎常人的荒谬的想像,那也只是愿望而已。有了这样的想像,而不善于在想像借助偶然的因素,来构成某种歪理的推理,也是很难成功的。荒谬之妙,就在于荒诞的逻辑性。

    荒谬性的逻辑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即“无理而妙”,越是幽默同时也就越带纯调笑性,纯调笑性越强,与某种实际的办法和道理的距离就越远。反过来说,越是一本正经地把道理讲得头头是道,也就越不幽默,越不幽默就越可能带上某种现实推理的特点,越是带上现实的推理性,幽默就越是让位于机智。

    故作大言幽默法

    故作大言的心理障碍正是起因于中国人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谦虚一番。

    中国人的传统心理是不欣赏锋芒毕露口出大言的人,而喜欢那些口齿木讷老老实实,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的人。这种无声的道德标准一直延续到当代政治社会生活之中,我们总是倾向于接受说老实话、做老实人的教导。这对于我们继续发扬民族文化传统是一个很有利的因素,但是如果过分拘泥地、绝对化地理解了这一点,对于我国民族幽默心理的养成却可能有害。幽默的意识至少在形式上,或者在语言的表层结构上,是与日常的道德意识不完全一致的。自我调侃的方法之一是把自己有限的缺点夸大到荒谬的程度,甚至明明很聪明,却装作连普通常识都没有,说出一些显而易见的蠢话来;才显出自己的智慧、教养和道德上的优越。故作大言和故作蠢言都属于自我调侃的幽默法门之列。

    在我国南北朝时期,北齐高祖有一个十分钟爱的优伶石董桶,他的职业就是随时以幽默调节主子的精神。一次齐祖祖令人读《昭明文选》中郭璞的《游仙诗》,高祖十分欣赏,陪读的学士们也都同意,独独石董桶口出大言:“这有什么好,让我写一首,肯定胜过他一倍。”高祖说:“你是什么家伙,能与郭璞比!”石董桶说:“陛下让我写,如不及他,我甘当死罪。”于是就让他写。石董桶随口说道:“郭璞《游仙诗》说:‘青溪千余仞(一仞为八尺),中有一道士。’我的诗是:‘青溪二千仞,中有两道士。’岂不胜过他一倍吗?”齐高祖为之大笑。

    寓庄于谐幽默法

    美国第四十任总统里根就任后,第一次访问加拿大期间,他向群众发表演说,正在这时许多举行反美示威的人群不时地打断这位总统的话语。陪同他的加拿大总理埃尔·特鲁多显得很尴尬,里根却面带笑容地对他说:“这种事情在美国时有发生。我想这些人一定是特意从美国来到贵国的。他们使人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里根幽默、风趣的言谈,使紧皱眉头的特鲁多顿时眉开眼笑了。

    二、把握幽默时机

    在特定的场合,适当的时机,极有分寸地幽人一默,会赢得在场的人的好感和赏识,能使你的形象在群体中迅速突现出来,并因此而成为一个受大家欢迎的人。

    解脱尴尬时用幽默

    在社交场合中,我们总是会碰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或是自己失言失态,或是对方反应不如预料的那么好,或是周围环境出现了没有考虑到的因素等等。这些猝不及防、进退尴尬的情境,往往会令人啼笑皆非,狼狈不堪。

    比如,一位诗人与一位将军同时出席宴会。女主人一味地向人们炫耀自己,竟然说:“我这位诗人朋友马上要为我作一首诗并且当场朗诵。”弄得诗人十分尴尬,他不好直接推辞,于是说:“还是请将军做一门大炮吧!”

    吃饭时,如果众声喧哗一定会影响你的心情,运用幽默调解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可以这样说:“请安静一下,别让刚吃下去的鸡在肚子里闻声起舞!”

    在通常情境中,人的自尊心不受到任何威胁,心理并未失去平衡,纯调笑性的幽默比随机应变的能力给人带来更大的精神享受。这种精神享受是以在场人物的共享为特点的。而在人的安全面临威胁而处境尴尬的关头,纯调笑性的幽默就不能应付现实的危机,只有随机应变才会给人解脱。

    例如,幽默家兼钢琴家波奇,有一次在美国密歇根州的福林特城演奏,发现全场座位不到五成,他当然不但失望,而且处境尴尬。但是他不为环境所拘,相反,他以幽默的语言打破了尴尬。他走向舞台向观众说:“福林特这个城市一定很有钱。我看到你们每个人都买了两三张票。”于是大厅里充满了笑声。

    这位钢琴家的成功就在于他对空座位的原因的解释是很荒诞的,又很奇妙,因此,幽默产生的喜悦就会压倒了演奏会失败的挫伤感。只有原因是荒诞的,才有可能产生心理预期的落差。荒诞一些,幽默意味强些,这又是由于除了更荒谬些以外,还更像一种歪理。

    解脱尴尬是一种愿望,但如果没有相当勇敢的、超乎常人的荒谬的想像,那也只是愿望而已。有了这样的想像而不善于在想像中借助偶然的因素来构成某种歪曲的推理,也是很难成功的。荒谬的好处,在于荒诞的逻辑性,而这又归结为“无理而妙”。荒诞性越强,与某种切合实际的办法和道理的距离就越远,就会很幽默。相反地,一本正经地把道理讲得头头是道,有根有据,就难以感受到幽默。

    对于有些人故意设置的令你尴尬的局面,粗暴的顶撞或者委屈退避只会灭自己锐气,助长他人骄纵的心气,而运用幽默既可以让你有力地回击又显示了你的机智。

    一位作家刚发表一篇小说,获得了赞誉之声。另一位作家却不以为然,跑去问他:“这本书还不赖,是谁替你写的?”他答道:“哦,谢谢你的称赞,不过,是谁替你把它读完的?”幽默的回敬,对“揭短”者也是一种应付之道。

    不难看出,处境尴尬时,无论是名人还是普通人,无论是随机应变还是荒诞的推理,只有运用幽默技巧,产生出幽默的效果,才能得以解脱,甚至还会给对方以回敬。

    寻求自保时用幽默

    在生活当中,由于主观或客观的原因,我们都不免有陷入难堪的时候。难堪的局面往往会使你的自尊心受到损伤、自我形象受到破坏,它还会使你感到脸上无光、心里别扭、下不了台等等。而用幽默的话语化解难堪,不仅能展示自身的才智和应急能力,而且会使自己的形象更加美丽起来。

    陷入难堪的环境不同,你运用幽默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有时你陷入难堪是由于他人恶意攻击,存心羞辱;有时是由于他人意外的失误和不以为然的冒犯;有时是由于自身如外貌的缺陷、自身的特点、言行的失误等原因造成的。对于上述出现的令人难堪的局面,你可采取或针锋相对,或有理有节,或自妙解嘲的幽默来帮你解脱难堪的局面。

    当你由于他人的恶意攻击,存心羞辱,你个人的尊严得不到尊重,你所代表的国家、民族或集体的尊严受到践踏,若不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就会丧失人格、国格,此时攻击的锋芒不但不可钝化,而且应该锐化,越是锐化越是淋漓痛快,越是有效果。

    针锋相对的幽默在社交中最为常见。如:

    玛丽小姐对史密斯先生说:“先生,您知道世界上最锋利的是什么吗?”

    “不知道。”

    “就是您的胡子呀。”

    “为什么?”

    “因为我发现您的脸皮已经够厚的了,而它们居然还能破皮而出。”

    他笑嘻嘻地反问小姐:“小姐,你知道吗?你为什么不生胡子?”小姐自然不知道。

    “因为你脸皮更厚的缘故,连尖锐、锋利的胡子都无法钻破。”

    史密斯先生在诱人深入中包含反击的锋芒,直接攻击玛丽小姐的挑衅,这就使玛丽小姐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尴尬不已。

    针锋相对的幽默在日常生活中也不鲜见,如:一对夫妻,丈夫对妻子态度蛮横,有一次他骂妻子:“世界上的人,蠢到你为止,蠢得跟猪一样。”妻子忍无可忍,用锋芒毕露的语言对抗道:“你每天跟猪睡,又能好到哪里去?”经妻子这么一说,丈夫自然气短几分。

    针锋相对的幽默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具有反击的针对性,如果对方发动的是侮辱性攻击,那么反击也是侮辱性的;如果对方发动的是讽刺性攻击,那么反击也是讽刺性的。二是后发制人,迅速而巧妙地把耻辱的标签贴到挑衅者的脸上。正如谚语所说:把上帝的还给上帝,把恺撒的还给恺撒。

    进行反击时用幽默

    有时你会处在一种相当狼狈的境地,倍受他人攻击与恶意侮辱。

    你可能惊慌失措,可能十分愤怒,也可能十分沮丧。这失败而无助的情绪可能使你失去思考能力,失去对自己的情感的控制,还可能导致你的精神处于消极的、无所作为、抑郁苦闷的状态。而这一切无法帮你从遭受侮辱的境地中解脱出来。实际上在这种时候,客观情境的严酷更加需要你把自己思维的潜在能量充分调动起来,运用幽默语言做出超常的发挥,通过讽刺给对方以反击。

    许多具有幽默品质的伟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遭到那些心怀嫉妒的人的侮辱,而运用讽刺性的幽默予以反击,是他们摆脱窘境的手段。

    马克·吐温收到一位初学写作者的来信。信里说:“听说鱼骨里含有大量的磷,而磷是补脑的;那么,要成为一位大作家,是不是必须吃很多的鱼呢?”

    马克·吐温的回答只有一句:“看来,你得吃一对鲸鱼才行。”

    一次,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被邀赴宴。宴会上,他恰好和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士并排坐在一起。

    “达尔文先生,”坐在旁边的美人带着戏谑的口吻向科学家提出疑问,“听说你断言,人类是由猴子变来的,我也是属于您的论断之列吗?”

    “那当然罗!”达尔文白了她一眼,彬彬有礼地答道,“您不是由普通的猴子变来的,而是由长得非常漂亮的猴子变来的。”

    萧伯纳常在他写的戏中揭露资本家的丑恶面目。一次,有个资本家企图在大庭广众之中羞辱萧伯纳一番,他挥着手大声地说:“人们说,伟大的戏剧家都是白痴。”

    萧伯纳笑了笑,随即回敬道:“先生,我看你就是最伟大的戏剧家!”

    资本家十分尴尬,没想到萧伯纳是这样回敬他。

    伟人正是运用了讽刺性的幽默,当自己受到他人的蓄意侮辱时,给予了对方有力的回击,维护了自己的尊严,从遭受侮辱的境地中解脱出来。讽刺性的幽默,就是针对他人的侮辱,予以毫不留情的反击,而且反击也具有讽刺性。在这些语言中,讽刺的精神是明显的,但又并没有失去幽默的调侃意味。

    生活中,有些人爱利用自己有利的条件和别人的弱点,制造难堪,侮辱别人,以炫耀自己,讽刺性幽默是与之斗争的有力武器。

    调节气氛时用幽默

    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你与陌生人第一次接触,如果对方在年龄上低于你,社会经历上少于你,事业上又没有你那样有成就,那么他就会显得很拘谨,这时身处主动地位的你就有责任帮助他消除这种完全没有必要的紧张,你可以在与对方交谈时,有意地讲些显而易见的荒谬的话,开个无伤大雅的玩笑,缩短你与他之间的距离,使他神经放松,营造无拘无束的氛围,使紧张的气氛缓和下来。

    一次萧伯纳在街上行走,被一个冒失鬼骑车撞倒在地,幸好没有受伤,只虚惊一场。骑车人急忙扶起他,连连道歉,可是萧伯纳却作出惋惜的样子说:“你的运气不好,先生,你如果把我撞死了,你就可以名扬天下了!”

    骑车人误撞了人,心里一定非常恐慌不安,而萧伯纳的戏语必然让他紧张的心情有所释然。

    歌德有一次出门旅行,走进一家饭馆,要了一杯酒。他先尝尝酒,然后往里面掺了点水。

    旁边一张桌子坐着几个贵族大学生,也在那儿喝酒,他们个个兴致勃勃,吵吵嚷嚷,闹得不可开交。当他们看到邻座的歌德喝酒掺水,不禁哄然大笑。其中一个问道:“亲爱的先生,请问你为什么把这么好的酒掺水呢?”

    歌德回答说:“光喝水使人变哑,池塘里的鱼儿就是明证;光喝酒使人变傻,在座的先生们就是明证;我不愿做这二者,所以把酒掺水喝。”

    一个掌握了幽默艺术的人,他的幽默语言和行为会一传十、十传百,成倍地扩展。如果幽默的语言行为中有他的思想、观点,那么,就会有很多人来传播他的思想、观点。幽默的涟漪或效果一旦产生,你所要传达的信息也随即被他人接受。无论他人是反对还是支持,至少他已了解了你的想法,于是你的影响便由此而产生。

    著名诗人惠特曼是一个富于幽默感的人,而且他的幽默常常具有攻击性。也许,正是这种富于攻击性的幽默,更增强了他的影响力。

    有一次,惠特曼在一次大会上演讲,他的演讲尖锐、幽默,锋芒毕露,妙趣横生。

    忽然有人喊道:“您讲的笑话我不懂!”

    “您莫非是长颈鹿!”惠特曼感叹道:“只有长颈鹿才可能星期一浸湿的脚,到星期六才能感觉到!”

    “我应当提醒你,惠特曼先生,”一个矮胖子挤到主席台前嚷道,“拿破仑有句名言:从伟大到可笑,只有一步之差!”

    “不错,从伟大到可笑,只有一步之差。”他边说边用手指着自己和那个人。

    当你和地位、事业、财力等各方面与你相差不多或者各方面的条件均优于你的人物打交道时,有些场合中,他们或因交际能力差,或因僵硬的管理模式造成偶尔出现冷场,反而使你仍处于主动地位,这时你如果能应用适当的幽默来表现你的热情和大方,那么就会让对方领受到你的机智与风采,从而给对方留下好的印象,使拘谨的气氛得以缓和。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