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与失:智慧人生的加减法-太累的时候应该歇一歇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和谐让生活变得完美,而平衡让生活变得简单。人生中最难掌握的就是和谐的艺术与平衡的智慧。一些人总会在得失权衡中失去重心,总是在劳逸结合上发生倾斜。很多现代人直言“活得太累”,其实是内心的负重打乱了他们生活的和谐。很多奋斗者说“时间不够”,结果是健康的受损干扰了生命的平衡。无论是哪一种原因,这样活着都不够聪明。

    1.平衡的生活才是优质的生活

    中国台湾心理学家游乾桂花了五年时间思考,终于决定改变自己的工作状态,减少赶场演讲,留些时间给自己种花,看星星,重新安顿身与心。他体悟到,工作中的快乐与不快乐,可能仅是51比49的微差而已,其间有个阶梯,你可能爬到中间的梯子拥有恰好的平衡,也可能只走了一阶。

    即使如此,你也在进步,平衡尺上的浮标又往前游移了一格。

    游乾桂用生命平衡法则来制衡自己工作与生活。他将生命切成健康、时间、自由与快乐等四块,视个人状况分配比重以及排序。如果每个元素都不缺,反映到工作上的态度与情绪,就不会有太强的差距,因而能获得适当的平衡。

    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之间的关系,是我们常常不得不面对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身在职场的人们越来越感受到工作和生活的压力,相当一部分人感到工作不快乐,身心疲惫。所以,“努力工作,尽情享受”的文化理念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认同和倡导。

    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一些人活着是为了工作,结果因劳累过度而过早地结束了生命,这是不应该提倡的。努力工作和良好的业绩并不是公司对员工期望的全部,而保持工作与个人生活之间的平衡,精神饱满地工作与积极地生活是人类共同向往的目标。

    每天,你是不是任由疲倦、沮丧、烦闷包围着你,你对你的生活与工作是否感到无比的厌烦,当你觉得疲倦、动不动就对朋友或同事发怒的时候,这就是你要休息的信号。

    这时候,你应该去寻找一些工作之外的东西,享受8小时之外的快乐。

    你可以通过参加一些丰富多彩的健身、娱乐活动,来调解工作压力,拥有更加健康、平衡的生活,促进个人成长和能力发展,从而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和工作绩效。这样做,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你积极的人生态度和阳光心态,能使你把工作当做快乐的生活过程。

    你可以把你的爱好和业余活动当做本职工作一样认真对待,拿出足够的时间用在它们上面,并同样引以为豪。实际上,如果你只把来自办公室的工作成绩看做是成功的唯一标准,那么唯有在事业上春风得意时,你才会感到快乐。如果你把快乐也维系于你的职业努力之外,那么在工作受挫时,你就很容易保持一种积极、轻松的心态。

    过度的压力和劳累常常使人身心受损。一定要谨记,事业上的成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合理安排好自己的生活,确保工作和生活张弛有度。工作越是忙碌,越是应该学会见缝插针地“偷懒”,以便有足够的体能和极佳的精神状态来从容应付摆在面前的大小事务。

    不管你从事的是什么工作,一定要保证每周都拿出一定的时间让自己从繁忙的工作中脱离出来,去享受生活的美好。在这段时间里,你可以去郊游、登山,也可以去参加体育锻炼或者去参加社区活动。

    尽管有些人留出了休闲的时间,但他们的休闲时间大部分只是花在看电视上。看电视是最消耗时间的消遣——看电视是取代社交活动,而不是参加社交活动,是一种消极的活动。除了看电视外,也有一些人以花钱购物、吃零食、到处闲逛等方式来度过他们的休闲时间,实际上,这些也是消极性的休闲。

    那么,哪些才是积极性的休闲活动呢?写作、阅读、散步、参加社区活动等可以拓展个人思维和才能的活动,就是积极的休闲活动,它们能让人在生活中获得满足感。光留下休闲的时间还不够,你还要知道如何去休闲、运动。运用休闲的方法,决定了你快乐的程度。

    总之,你除了要执著于工作,还必须拥有个人的生活空间——花时间去休闲、运动。如果你能在工作之外也过着充实而满足的生活,你就能把这种好心情带到工作中去。

    2.平凡做人,生活才简单快乐

    理想是生命的动力,但人们一旦过分执著它就会变成一种生命的桎梏,生命也必将因此而倍感沉重,最后在不断失望的重负中委顿、死亡。切记“平凡的即是伟大的”这句格言。一切伟大的事物都是在“平凡”的积累过程中诞生的。

    有一天,一个国王独自到花园里散步,使他万分诧异的是,花园里所有的花草树木都枯萎了,园中一片荒凉景象。后来国王了解到,橡树由于没有松树那么高大挺拔,因此轻生厌世死了;松树又因自己不能像葡萄树那样结出许多果实,也嫉妒而死;葡萄树呢,则哀叹自己终日匍匐在架子上,不能直立,不能像桃树那样长出美丽的花朵,于是也死了;牵牛花也病倒了,因为它叹息自己没有紫丁香那样芬芳,其余的花草树木也都因为自己的平凡而垂头丧气,没精打采,只有一棵细小的心安草在茂盛地生长。

    国王看了看这棵渺小得几乎不能再渺小、平凡得几乎不能再平凡的心安草,问道:“小小的心安草啊,别的植物全都枯萎了,你这小草为什么却这么勇敢乐观,毫不沮丧呢?”

    小草回答说:“国王啊,我一点也不灰心失望。因为我知道,如果国王您想要一株榕树,或者一株松柏、一架葡萄、一棵桃树、一株牵牛花、一棵紫丁香什么的,您就会叫园丁把它们种上。而我知道您希望的是要我做小小的安心草。”

    也许你会认为,甘心做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的想法过于消极。有些聪明能干、有远大抱负的年轻人总是瞧不起那些平凡过日子的人,他们认为这些人“没出息”、“微不足道”、“活得没意思”。而当他们发现自己奋斗失败、无所作为时,面对和常人一样平淡无奇的生活时,他们就会觉得生活无聊透了,因而生出了无尽的烦恼。

    其实平凡中也蕴含着一些伟大的道理,或者说是因为平凡所以伟大。

    荀子有这么一句话,大意是:没有大烦恼与灾祸的日子,就是天大的幸福。而古希腊的大哲人伊壁鸠鲁说得更经典:“幸福,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

    生活有目标,想出人头地,可以说是一种相当积极的心态,可是这必须建立在对平凡生活的肯定之上。唯有对平凡生活的肯定,才能让人更发愤向上。相反地,如果对平凡生活的状况一直抱着不满的态度,总是想着出人头地,反而会给你带来负面的影响。

    不管生活怎么平凡,一个能把一家大小的生活都照顾得很好的母亲,就已经有足够的理由值得我们尊敬了。不仅我们需要这样想,这些默默耕耘的人更需要有这样的自信。而那些不懂得成功艺术的人,通常是那种不懂得从平凡中发现伟大的人。

    “如果能够抛掉一切的野心,平平和和地孝顺父母,照顾他们终老,再也没有比这个更大的成就了。”是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成功哲学,只要你能够打心底深处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感到满足,那么你就离成功不远了。一个人如果无法成功对待人生的话,那么他的一生就会变得毫无意义。为了做到这点,最重要的是必须能够在心里面描绘出自己成功的样子来。

    有这样一句话:“希望自己的人生过得幸福快乐,必须从日常的琐事做起。”人生其实就是由一大堆琐事堆积起来的。因为是琐事,所以我们大多都不会去在意它,甚至也记不得它。然而,想去做这些琐事,并且把它们都做好,也必须有相当的努力与耐力才能做到。

    平凡是一种十分积极而有意义的心态,只要你把自己对人生的苛求抛开了,你就不会再有挑肥拣瘦的想法而能愉快地接受现实中的繁杂琐事了。

    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道理:如果你觉得自己并没有特别杰出的能力,那就尽可能地试着做一个平凡的人,把琐事都做好,因为人生大部分的事务是烦人的琐事。如果你能够把那些琐事做好的话,那么你就可以和那些有能力的人一样,得到很高的评价。

    爱因斯坦曾告诉我们:“不要努力去做一个成功的人,宁可努力去做一个有价值的人。”他不但给我们指明了人生发展的一种趋向,而且也教给了我们一种对待人生的方式,这可能就是最有智慧的人生箴言吧!

    现代社会,一个人只有活得简单才会快乐。不奢求华屋美厦,不垂涎山珍海味,不追名逐利,不扮贵人相,过一种简朴素净的生活,唯有如此,才会感受到生活的快乐,内心才是充实而富有的,这才是最自然的生活,有劳有逸,有工作的乐趣,也有与家人共享天伦的温馨与和谐。

    这样的生活不是人人所向往的吗?所以说,简单的生活才是快乐的源头,它为我们省去了多少欲求不得的满足,又为我们开阔了多少身心解放的快乐空间!

    3.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

    泰戈尔说过:“休息与工作的关系,正如眼睑与眼睛的关系。”这个比喻太贴切了,眼睛睁久了,就得闭上一会儿,养养神;工作久了,就应该休息一下,这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将工作做得更好。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70岁高龄的英国首相丘吉尔,日理万机,夜以继日地工作,但他工作起来总是精力充沛,令人惊奇。原来他很会安排自己的休息,他每天中午都上床睡1小时,晚上8时吃晚饭之前,又上床睡2个小时,即使乘车,他也抓紧时间闭目养神、打个盹儿。正是这种主动休息的良好习惯,使丘吉尔不觉疲惫,性格豁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

    休息与工作的关系,就如刹车系统与发动机的关系。就是让高负荷运转的身体停下来,歇歇气、加加油、拾掇拾掇,然后继续高负荷运转。如果只知道高负荷运转,而不知道刹车,不知道休息,那就是很可怕的事情。

    再以滑雪来说,滑过雪的人都知道,滑雪最大的困难不是不能前进,而是停不下来。如果不学会停止的技巧,那就会摔很多跟斗,或者撞上树、撞上石头、撞上人,或者飞到悬崖下面去,发生危险。

    拳头只有收回来,打出去才有力;而人呢,只有休息好了,才会以很高的效率工作。所以说“会休息的人才会工作”。

    如果一个人长期紧张工作,处于高度的压力之下,不仅身体得不到休息,就连精神也得不到放松,心态也得不到缓和,工作起来就难免出差错。所以,有人说“一天到晚的工作并不是永恒的美德”。

    生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让一组身强力壮的青年搬运工人往货轮上装铁锭,小伙子们连续干了4个小时,结果勉强装了125吨的货物,这时候大家都累弯了腰,个个精疲力竭。一天后,让这些小伙子每干26分钟就主动歇息4分钟,同样花4小时,小伙子们装了47吨的铁锭且不觉得很累,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也是每个人生活、学习和从事一切活动的本钱。

    过去,我们学习的英雄模范人物大多是废寝忘食、争分夺秒,甚至带病坚持工作的,其中不少人英年早逝,让人痛心。现在,人们的观念转变过来了,不提倡加班和带病工作。

    国外一些大公司,甚至在办公区内专门设有“打盹区”,目的就是让感觉累了的员工休息片刻,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体力。这种尊重生命、关注健康、重视休息的人性化的管理方法,的确让人感动。

    4.学会让负重的自己活得更好

    任何人注定都要承担一部分责任,创造一部分价值,担起生命的重任。一个人身上的担子越重,就越能感受到生活的充实与快乐。事实证明,担子越重,脚印越深;脚印越深,步子越稳。这样,做起事情来才更有成功的胜算,因为任何一个健康的人都大有潜力可挖。

    当然,没有人天生愿意吃苦,而生命赋予人的痛苦与幸福大体等值。“居安思危”,当你享受幸福的时候,或多或少应该考虑如何避免可能袭来的痛苦,这绝对不是杞人忧天,如果你是一个强者,就更应该感受到这一点。尽管人们崇拜你,但是,他们更愿意打倒你。强大对自己是一种荣耀,对别人却是一种威胁。所以,越是有成绩的人,他们身上的担子越重。

    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就应该时刻做好准备,不仅是准备摘取桂冠,更多的是琢磨怎么来加重自己的负担,这是一种积极的自觉。

    生活是一个过程,志向不可以太高,心态也不能过急,急了就可能忘记把重要的东西放在肩上,于是,很多事情就会变得残缺。因此,凡事都应该做到踏踏实实、稳中求胜,才能让负重的自己活得更好。

    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坎伯曾经写道:“我们无法矫治这个苦难的世界,但我们能选择快乐地活着。”

    天底下没有绝对的好事和绝对的坏事,有的只是你如何选择面对事情的态度。如果你凡事皆抱着负面的心态,那么就算你中了1000万的彩票,也是坏事一桩。因为你害怕中了彩票之后,有人会觊觎你的钱财,进而对你采取不利的行动。一个人心态的好坏完全操之在己,就好比你的手指被扎了一根刺,你应该高兴地喊一声:幸亏不是扎在眼睛里!记住:你有权选择自己的心态,只有选择了快乐的心态,你才会拥有快乐的人生,要学会让负重的自己活得更好。

    5.太累的时候需要歇一歇

    现代社会太多的人为了生存和前途拼命地奋斗。由于工作时间过长、劳动强度加重、心理压力过大,从而导致精疲力竭,这样就潜伏着“过劳死”

    的危险。如今,疯狂工作不注意休息的人真是太多了,这种不尊重健康的现象不仅在中国,在全球都很普通,不仅有底层的人士,还有高层的人士。

    2005年4月10日上午8点44分,中国当代著名艺术家陈逸飞因上消化道出血在上海华山医院去世,享年59岁,这位广受赞誉的“视觉艺术家”,因为劳累过度而在离60岁还有4天的时候结束了生命。陈逸飞广泛涉足电影、时装、环境、建筑、传媒出版、模特经纪、时尚家居等多种领域,他才华横溢,却因为玩命工作,不注意休息而英年早逝,这样一颗璀璨的明星过早地陨落了,实在是令人感到可惜。

    陈逸飞的去世,似乎不仅仅是给那些才华横溢的艺术界的人士以提醒,同样也给常年辛苦工作的企业老板们以警示:“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我们只要稍微回顾一下,就会发现很多人的去世都让人遗憾:

    2004年11月7日晚,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因患肠癌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年仅38岁;2004年4月8日,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杨迈由于心跳骤停在京突然辞世,终年54岁;2004年3月4日,52岁的大中电器总经理胡凯因心脏病突发逝世;2002年,青岛啤酒老总彭作义游泳时突发心肌梗塞去世……这些都是大名鼎鼎的企业家,都是一手创立了令全球关注的企业的领袖。

    2006年5月28日,年仅25岁的华为固网产品线硬件工程师胡新宇,因长期加班导致急性脑炎,经抢救无效去世。两天以后的5月30日深夜,广州市35岁的服装厂女工甘红英猝死在出租屋内。此前4天,她的工作时间长达54小时25分钟,她生前一直在喊“累”。

    胡新宇事件发生以后,曾经在华为公司担任副总的李玉琢在访谈时说:“年轻人参加工作不久,缺乏工作经验和生活积累,为了提高业务,做出成绩,工作上肯定要付出,但绝对不能极端到以损害健康甚至是死亡作为代价。企业也应在潜移默化中营造一种人文关怀,对年轻人的生活给予适当关注。对于某些不会休息的工作狂,甚至要逼着他去休息。”

    王均瑶英年早逝后,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闻知消息,立即发去唁电表示哀痛,同时也要集团公司的干部职工要健康工作。能工作还要会休息,这是南存辉一贯的原则。他经常说,一个人每天只有6个小时的有效工作时间,工作时间长了没有效果。南存辉主张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工作效率,不主张打疲劳战,能站着开会的,不坐着开,能在桌边开会的,不在会议室里开,能写便条的,不下文件。南存辉不提倡主管天天加班,天天熬夜,有本事的主管应该是把事情交给部下去做,而自己却是轻松的。

    太累的时候需要歇歇。一个人无论做什么,都应该知道在什么时候放下工作轻松一会儿,在紧张的工作中松弛自己的神经。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