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故事-吃黄鱼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从前,有个皇帝,餐餐吃山珍海味,可还是头重脚轻,四肢乏力。

    这天,皇帝临朝,宰相启奏说:“万岁,臣闻东海渔翁百岁高龄还‘浪里白条’下海捕捞,非天生铁骨,而是以鱼为食之故。鱼有千百种,屈指数黄鱼,圣上多吃黄鱼,必定大补龙体。”

    文武百官唯唯诺诺,都说宰相言之有理。皇帝点点头,脸上不禁露出喜色,但突然又连连摇头,没精打采地说:“一条黄鱼那么大,朕哪能吃得下呢……”

    红面大臣抢先奏道:“万岁,微臣以为黄鱼头最补。头者首也,万岁是万民之首,首补首,理最正。请万岁吃鱼头吧。”

    黄面大臣不甘落后,紧接着奏道:“万岁,微臣以为鱼身最补。鱼身肉最多,味最鲜美,鱼身补龙体,最补是正理。请万岁吃鱼身吧。”

    白面大臣一看两位大臣抢了先,眼珠一转,奏道:“万岁,微臣以为鱼鳔最补。鱼鳔隐在鱼腹中,集全鱼之精华,补肉只补表,补气才补里。请万岁吃鱼鳔吧。”

    黑面大臣虽然落在最后,嗓音可是最响:“万岁,微臣以为黄鱼尾巴最补。鱼游靠鱼尾,吃了鱼尾,精气增,元气盛,锐气足,力气生,龙体壮。还是请万岁吃鱼尾吧。”

    红、黄、白、黑四个大臣四种道理。听谁的呢?皇帝问宰相,宰相看皇帝。最后,宰相出主意说:“还是叫东海渔翁来说说吧。”

    于是几天后,东海渔翁被叫进了京城。宰相吩咐说:“老伯,皇上有问,你就说吃黄鱼最补。”老渔翁点点头。

    老渔翁被安顿在客栈里。一会儿,红面大臣找上门来。红面大臣吩咐说:“老伯,皇上有问,你就说吃黄鱼头最补。你按我的说,我到时候赏你一条渔船。”

    老渔翁点点头。

    红面大臣前脚走,黄面大臣后脚跟。黄面大臣吩咐说:“老伯,皇上有问,你就说吃黄鱼身最补。你按我的说,我到时候赏你一条渔船。”

    老渔翁没吱声,又点点头。

    黄面大臣前脚走,白面大臣后脚跟。白面大臣吩咐说:“老伯,皇上有问,你就说吃黄鱼鳔最补。你按我的说,我到时候赏你一条渔船。”

    老渔翁还是没吱声,还是点点头。

    白面大臣前脚走,黑面大臣后脚跟。黑面大臣吩咐说:“老伯,皇上有问,你就说吃黄鱼尾最补。你按我的说,我到时候赏你一条渔船。”

    老渔翁仍然只是点点头,什么话也没说。

    其实,老渔翁心里早就明白宰相和四位大臣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他们哪里是真关心皇帝的身体,无非是想以此来取悦皇帝,以后官运亨通呢?

    可是这一来,不就给老渔翁出难题了么?到底怎么对皇上说呢?

    第二天,宰相带老渔翁上朝,皇帝一看,眼前这个老翁皮肤黝黑,须发花白,但却目如电火,声若洪钟,真是羡慕极了,不由脱口问道:“老翁高寿?”

    老渔翁哈哈一笑,说:“不多不多,一百零五。”

    皇帝问:“你真是靠吃黄鱼长寿的吗?”

    这时,宰相的眼睛紧紧瞪着老渔翁。

    老渔翁点点头,朗声说道:“是的,是的,风里来,浪里去,我一生打的是黄鱼,吃的也是黄鱼。”

    皇帝接着问:“那你是吃鱼头还是鱼身?鱼鳔还是鱼尾?”

    这时,红、黄、白、黑四位大臣紧张得连气也不敢出,四双眼睛齐刷刷瞪着老渔翁。

    只听老渔翁不慌不忙地说:“我呀,春天吃鱼头。春夏秋冬,春是一年的头,人要得头功之力,才能身子骨强壮。”

    皇帝听了连连点头,红脸大臣大声叫好。

    老渔翁接着又说:“我呀,夏天吃鱼身。夏天天热汗多,全身乏力,吃了鱼身最补身。”

    皇帝听了连连点头,黄面大臣大声叫好。

    老渔翁又说:“我呀,秋天吃鱼鳔。秋天鱼鳔最成熟,鱼的全身精气都在鱼鳔中。”

    皇帝听了连连点头,白面大臣大声叫好。

    老渔翁最后说:“我呀,冬天吃鱼尾。冬天是一年之末,寒气正盛,吃了鱼尾,驱散寒气,全身热乎乎。”

    皇帝听得兴奋异常,传旨御厨房立即准备黄鱼。

    这样一来,老渔翁便得到了四条渔船,宰相和四个大臣也更加受到皇帝的宠信,只是皇帝的身体并不见起色,还是头重脚轻,四肢乏力。

    (匡恒照)

    哲学先生评曰:

    显而易见,东海渔翁不是靠吃黄鱼才健康长寿的;同样,天天吃山珍海味的皇帝老儿,也不会因为多吃黄鱼而治好了“头重脚轻,四肢乏力”的毛病。问题就出在皇帝的臣下以及渔翁,为了达到各自的目的而不顾事实、一味奉承地说瞎话。这就警示人们,对于那些让人听了“连连点头”、“大声叫好”的“好话”;要细细辨辨味道。有道是:“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故事的哲理耐人寻味。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