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张县令刚起床,师爷就慌慌张张地跑来说:“大、大人,河边的铁、铁牛被洪水冲走了。”
张县令带着师爷等一班衙役急忙赶到河边,果见岸上只有一只铁牛孤独地卧在那里。
原来,这个县洪水经常泛滥,历任县官都很头痛,采取各项措施,结果都是徒劳无益。张县令到任后,师爷向他献计说:“大人,前几任没有把洪水治好,是没有采纳小人的意见。小的曾去过许多地方,看到各地沿河边不是有宝塔就是有河神庙。河水泛滥是河妖作怪,小人认为,大人应令乡民铸造两只万斤重的铁牛安置在河边,这样就可镇住河妖了。”张县令本来就是个非常迷信的人,听师爷如此一说,连声赞道:“好主意?好主意?本县赶快吩咐人把铁牛打造好。”
说也怪,铁牛造好,置在河边,此县果然太平了好几年。现在一只铁牛掉进河里,张县令自然着急,他忙对师爷说:“派人先探河中铁牛的位置,再多找些人和船,把铁牛打捞上来。”
可是三天过去了,下河的人一无所获。张县令更急了:这万斤重的铁牛,偷是绝对偷不去的,顺流而下,会流到哪里去呢?他令手下人顺流一路探查,然而又三天过去了,连铁牛的屁股都没有摸到。
这下,张县令坐卧不安,着急上火,终于病倒在床。“完了,乌纱帽保不住了。”张县令想。为了筹得打造铁牛所需之铁,他强令百姓每家缴铁,而且必须在三天内缴齐斤两。那个时候铁是用来打造农具的,这么一来许多百姓被迫砸锄砸犁,怨声载道,现在河妖没镇住,铁牛却无影无踪,如果一旦发了洪水,百姓再去上告,罪加一等,乌纱帽岂能保住?
关键时刻,师爷献计说:“大人,何不贴出告示,请高人来查找呢?”
张县令叹了口气:“唉,也只好这么办了,找到铁牛者,赏银百两。”
真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告示贴出没两天,师爷领来一个身穿道袍的道长,眉开颜笑地说:“大人,这个道长揭了告示,他说他能找到铁牛。”
张县令闻言,一骨碌从床上蹦起来:“快请?快请?”
双方坐定,张县令赶忙催问道长如何才能找到铁牛。
道长不慌不忙地说:“贫道可以找到铁牛,但请老爷答应我一个条件。”
“当然,除了一百两白银,我另外帮你们重修道观。”
道长摆摆手,制止说:“钱和物贫道都不要,贫道只要将铁牛打捞上来后全部熔化,还给百姓。”
“这……那河妖……”
“据贫道所知,河水泛滥并非河妖作怪。贫道观察到这条河上游的山上光秃秃的,大水一来无所阻碍,自然会洪水泛滥了。若要从根本上治理洪水,应在山上植树种草。”
“道长所言极是,只是铁牛你真的能找到吗?”
“大人和贫道一起到河边,自然就会明白。”
道长领着一行人来到河边安放铁牛的地方,他指着河上方百来步开外的地方说:“大人,请派人到上河去找。”
张县令满脸疑惑地看着道长:“到上河去找?”他犹豫了一下,便让师爷挑了几个会水的出来。
几个人按照道长的指点钻进了水里,只见水面溅起朵朵水花,不一会儿就有人钻出水面道:“大人,铁牛找到了。”
张县令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不由赞叹道:“道长乃神人也!还望道长指点迷津。”
道长微微一笑,说:“贫道也没有什么大本事,更没有什么魔法,只不过在日常起居中多留意身边的事物。我看到这条河是流沙河,且水流湍急,故此,铁牛被冲进河里,不会陷入泥沙中,河水的流动,会把铁牛上方的沙淘空,铁牛卧躺不稳,即会跌入上方空洞。如此跌移,经过数天水的冲刷,铁牛自然会到河的上游去了。然后,我又根据流水的快慢,算出铁牛的位置。”
“道长真乃高人也,本官佩服。我一定按道长的意思造福乡里。”
自此,张县令再也不迷信了。几年后,张县令由于治水有功,高升了。
(吕洪涛)
哲学先生评曰:
按照常理,物体落水后总是顺流而下,偏偏铁牛会逆流而上,可见再好的道理也会有例外。正因为有例外,我们判断事物就不可从现成的道理出发,而只能从每一个具体的事实出发。所谓实事求是,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至于那位师爷,因别处都有宝塔或河神庙,便断言此处也必须有相应的铁牛来镇河妖,这种“傻子过年看隔壁”的从众心理,就更加不可采信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