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就为征服世界:蒙古帝国史-附录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蒙古帝国与世界历史的关系

    这一部书是要说明短暂统一的蒙古帝国是怎样诞生的,产生了什么正面或者负面的影响。那些持续时间最长的影响已经被西方历史教科书以“伟大的发明”为标题收录。“蒙古统一”让很多技术在欧亚大陆传播开去。蒙古人侵入欧洲大陆,科学技术就从1300年开始得到飞速发展。指南针、火药、纸张、印刷术等中国先进技术得以传播,可惜这些发明并没有科学精神的指导。中原的艺术和哲学未必能够得到欧洲人和伊斯兰世界的理解,可是技术却可以很快得到应用和传播。如何输入,不得而知。伊本·白图泰(阿拉伯人,旅行家,1304-1378)从没有提过指南针,可是他所居住的地方应该很早就知道有这一工具。蒙古人与日本人打仗时有没有使用过火药武器?也无从知悉。纸张似乎确然是从中国传入欧洲的。

    如同西方所谓的阿拉伯数字,实际上来自印度。西方从伊斯兰世界学到的技术进步也搞不清楚来自哪里。

    蒙古帝国分裂后产生了好些国家,我要说说产生这些国家的经过:

    一、者别和速不台在1219年至1222年奔袭欧陆。这时候正是十字军征埃及的第五次尝试,蒙古大军让西方人知道了鞑靼人的威名。他们把花剌子模沙连根拔起,让他们跑到了幼发拉底河,间接促使了埃及算端和腓特烈二世组成了史上有名的联盟(1228-1229)。他们的联军夺取了基督教徒手中的耶路撒冷(1244年),促使圣路易带领十字军进行了东征。

    这一次的奔袭让蒙古人稳稳占据了里海沿岸和南高加索,奠定了罗斯汗国和波斯汗国建立的基础。

    二、拔都和速不台带领着蒙古士兵进军到亚得里亚海沿岸(1237-1241)。这是蒙古军队所能到达最远的地方。西里西亚大公亨利在利格尼茨的战役中死去,战役也以失败告终,但日耳曼人却残存着胜利的回忆。诗人歌德向埃克门承认,他看了多桑的书后,对于这个事件感到无比惊讶,知道自己从前是误解了。蒙古人入侵的这些地方易守难攻。当他们出现在这些地方的时候,基督教会和日耳曼帝国正斗个你死我活:里昂会议(1245年)、腓特烈二世之死(1250年)、帝位空虚时期(1250-1273年)……蒙古的入侵让日耳曼避免了无政府状态的恶果。

    这一次战斗让罗斯汗国得以建立。

    三、旭烈兀入侵伊朗。1256年11月,阿萨辛酋长投降;1258年2月,最后一个哈里发被俘;1260年9月,旭烈兀的大将怯的不花进军达加里利,却被拜把儿士(按:拜把儿士是埃及算端)的马木鲁克人挡住去路。蒙古人再也没有前进一步。他们准备与法兰西结盟,对抗马木鲁克人,可是这一计划被法兰西君主们束之高阁。圣路易情愿让自己被满怀仇恨和贪婪的兄弟西西里国王安茹的查理所带动,前去进攻突尼斯(1270年)。爱德华征讨叙利亚也没有取得成功(1270-1272)。西方的骑士虽然被认为没有政治意识,但他们从匈牙利人的控诉中,知道蒙古人非常残忍,也开始忧虑这样的联盟,虽然这些暴力主要是施加给伊斯兰教的教徒。

    旭烈兀的侵略让波斯汗国得以建立。

    四、忽必烈征服中原南部,1279年灭南宋,统一中原全境。

    到此,蒙古人的功业到达了顶峰。忽必烈掌握了中原的所有权力。高丽臣服于他的帝国。他两次出兵征讨日本(1274年和1281年),不过失败了。这是由于他们的水师遭遇了海上的飓风,导致非战斗减员十分严重。缅甸和安南也曾被蒙古侵略,未能成功,后来忽必烈起兵征讨爪哇,产生了麻喏八歇国(Madjapahit),蒙古人并不擅长海战。

    这些军事行为并不是典型中国君主的行动,忽必烈始终是一个蒙古的大汗。

    除了罗斯、波斯、元朝之外,还有一个察合台汗国。这个名字在突厥地区(中国的突厥斯坦和俄属的突厥斯坦)适用,察合台语也适用,甚至巴布尔的语言(指莫卧儿帝国)也适用。我们会在后面解释察合台汗国没有成为印度汗国的原因。

    我们回顾一下成吉思汗的子孙世系和他们统治过的国家。

    成吉思汗有四个嫡子,即: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

    一、成吉思汗死后,窝阔台家族掌权,即窝阔台(在位至1241年)和贵由(在位至1248年)。然后海都代表了这一家族,曾在蒙古草原西部担任重要角色,子孙也在那边生活。

    二、1250年以后,拖雷家族的人领导蒙古即蒙哥(在位至1259年)和忽必烈(在位至1294年)。忽必烈并没有众望所归地成为大汗,人们并不完全承认他的统治。

    与此相反,中原确确实实被控制在他手下。

    他的弟弟旭烈兀则是波斯诸伊儿汗的始祖。

    三、帕米尔高原和天山两侧是察合台及其子孙的地盘。后来帖木儿夺取了控制权,察合台的子孙依然在此繁衍。

    四、术赤是长子,可是血统上却有疑问。他比成吉思汗早去世(1227)。他的儿子拔都则远征罗斯,建立汗国,并将汗位传给了子孙。

    一直到叶卡捷琳娜二世,克里米亚还在成吉思汗后人的控制下。

    近代的很多东方人认为自己是光荣的黄金家族出身,对此言之凿凿。他们都很喜欢炫耀自己与这些显赫人物有着血缘联系。

    看完这些分析之后,我们可以大概了解了成吉思汗及其后人创造的四个汗国。后来帖木儿的出现,让我们重温了蒙古人的残酷。

    2.中原的汗国

    忽必烈虽然没能合法取得大汗的位子,但他在自己的兄弟面前还是以此自居。他的儿孙继承了元朝,成为中原的皇帝。远在波斯的汗王也承认他们确实地位显赫,他们同属拖雷系。他们都信奉佛教,认为西藏已经是佛教圣地,为了在喜马拉雅山重建寺庙,他们还干预了德里的算端。然而在汉族人眼中,他们的统治不怎么样。铁穆耳(1294-1307在位)还算是比较有作为,可惜死得早。他之后的皇帝们都早死,皇位频繁更迭。元顺帝是在位时间比较长的,可是在他手上,蒙古丧失了对中原的统治。

    这些皇帝们虽然形式上已经快速地学习了中原文明,却还没有深刻理解汉人治国的道理。1338年-1350年,元顺帝还可以通过海上联系教皇。可是不久之后中原便狼烟四起,赋税政策的失败,让中原崛起了许多义军。最后成功的是朱元璋。他在1368年攻破北京。元顺帝除了写点文学作品发牢骚之外,毫无办法。

    蒙古各代的皇帝都希望能够以高丽为跳板从海上进攻日本,却遭遇飓风折戟沉沙(1281年)。日本人虽然政府腐败,但一直士气高昂。经历了长期内乱之后,有部分日本武士、浪人等跑到中国沿岸地区觅食。1392年日本安定,足利义满掌权,然后考虑和中原王朝恢复关系。1420年,高丽为了扫除日本海盗的巢穴,远征日本,日本以为这还是一次蒙古人带领的征伐。日本与明朝恢复邦交,主要是需要中原的资源。他们希望得到白银,也需要中原的僧人到日本传教。文化上,日本的绘画也学习了中国宋代的绘画。两国在蒙古人时代产生矛盾的原因也许是宋代的哲学太晚传到这个岛国——宋人哲学直到16世纪才被日本所认识。

    3.察合台汗国与印度

    第二个汗国是察合台汗国。这里是哈剌契丹人的故土。按照格鲁塞的说法,这个汗国也拥有伊犁草原,塔里木旁边、锡尔河以及阿姆河沿岸的定居地区开始的时候由蒙古大汗统治,后来也归属察合台汗国。这样的话,他们就不能够再开拓边境了。拔都在1237年到1241年征服罗斯。波斯汗国则由旭烈兀建立起来(1257-1258)。这些汗国都是成吉思汗子孙所建立,因此要扩张领土只能向印度方向。大莫卧儿帝国可能是在13世纪诞生。恒河流域在成吉思汗之前就被伊斯兰教的阿富汗军队征服。当时德里的算端已经拥有强大的力量,他们为了防止蒙古人的侵略,花了100年才征服德干草原。因此大莫卧儿帝国晚了3个世纪才诞生。

    察合台汗国与印度交流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着推动作用。这些都融入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之中。

    蒙古军队在1221年来到帕米尔高原以西,把花剌子模的国君继承人逼退到印度河畔。这时的德里算端是马木鲁克人伊勒图米什(1210-1236在位),他曾经与古尔王朝联姻。他并不欢迎花剌子模的国军,因为花剌子模人抢占了古尔王朝在阿富汗的领地。他们不接纳花剌子模人,可是又想要保住印度河的防线,抵御外敌——他们的阵地就在河右岸的白沙瓦。察合台的其中一个儿子在与花剌子模的战役中牺牲在八米俺城下,因此为了了结创痛,他们把兴都库什山以南的地方封给子孙。由此,蒙古人与德里的算端成为邻居。

    察合台并不热衷于征服,而是忠实地执行成吉思汗的政令(札萨)。1227年,成吉思汗的去世让他可以为所欲为。到了察合台统治末期,人们才听说蒙古军队进兵到印度河沿岸到旁遮普(1241年)。1245年发生了同样的事情。可是哈拉和林这时候因为汗位的争夺,使察合台汗国也随之动荡不安。1252年,一位名叫倭耳干纳的妇人掌控察合台汗国。他们与印度作战30年,1257年是最后一次进攻。旭烈兀在波斯建立汗国,然后派人出使德里请求和解(1259年)。这个汗国与德里算端的领地隔着俾路支斯坦沙漠,因此没有领土争端。

    伊勒图米什死后(1235年),德里的统治权落在一个妇人及其家族手中。德里的最后一个算端在对蒙古的战争中功勋卓著的巴尔班掌权。巴尔班与临朝皇族有着婚姻关系,他对算端还算是恭敬,让算端出席与旭烈兀使节相见的仪式(1259年),除此之外不能公开露面。巴尔班在算端死后继位(1266年),到1286年去世。他为了不再受到滋扰,从而对印度河防线进行加固。因为鞑靼人曾经把他的宫廷诗人埃米尔胡斯劳抓走了。奇怪的是,阿弥恩·马克林描写的匈奴人和埃米尔胡斯劳所形容的鞑靼人形象差不多。

    蒙古停止入侵印度,除了巴尔班防守严密外,还因为蒙哥死后汗位动荡。忽必烈私自通过忽里勒台成为不公认的继承人。阿里不哥和海都都反对他的统治,他们还和察合台家族的阿鲁忽联结一气。阿鲁忽后来投靠了忽必烈,但也受到了阿里不哥和海都的攻击,并得到罗斯汗的支持。1267年,忽必烈指定八剌继承汗位,拉拢察合台家族。可是八剌却和海都打得火热,与钦察汗也和好了。然后,八剌还进攻支持忽必烈的波斯汗,霍拉桑在波斯的管辖范围内,而且阿富汗西部也由于波斯的藩属起儿漫人而归波斯管辖。1273年,旭烈兀打败了不花剌。海都让都哇当上了察合台汗国的大汗,并帮助他占领畏兀儿地区(1275年)。都哇一直忠于海都。中国和波斯之间的形势一直非常紧张,根本没有工夫与印度纠缠。直到忽必烈去世,情况依然如此。海都去世之后,都哇不再受海都的控制。其后他与中原的大汗改善关系,并于1306年完全脱离海都及其后人的控制。

    察合台家族在阿富汗东部的后人得到了库赫·伊·巴巴的保护以对付波斯汗。后来他们再一次入侵了印度。1285年,巴尔班的儿子摩诃末亲王去世,巴尔班伤心欲绝。他的死去让突厥人的基尔吉王朝趁乱夺取政权,蒙古人见此情形,又推波助澜。1296年到1298年,都哇与儿子、忽都鲁火者两次入侵了印度。1295年,基尔吉算端里最强大的德里被阿拉乌德占据,他们打退了蒙古人的进攻。蒙古的异密们被放到大象的腿下被踩死。忽都鲁火者之子达忽火者在1304年继续发动新的进攻,最后还是失败。蒙古人自此有了阴影,一个世纪后的帖木儿也害怕印度的气候和大象。从此,蒙古人就只能成为俘虏在那里开荒,有的被编为雇佣兵为德里朝廷做事情。

    击败蒙古人之后,德里算端有精力清算异教徒和向德干地区进攻。阿拉乌德亲自带兵征服了兰桑普尔诸堡垒和马尔瓦。他还让马利克·卡富尔到更远的地方征伐。这时候德干地区群雄割据(马拉巴海岸有德瓦吉里的雅达瓦、德棱干纳的卡卡提亚、曷萨拉和在极南的潘地亚)。马可·波罗曾经也搜集了一些关于这个地方的记载。这些王朝并不友好,经常互相征伐。这就给了马利克·卡富尔机会,他在1309-1310年之间顺利征服德瓦吉里,1301-1311年之间征服瓦朗加尔和德棱干纳,1311-1312年之间征服了曷萨拉和潘地亚。他还把印度教庙宇腊梅希瓦伦毁掉。德里大获全胜。当然这些诸侯国并不是真心臣服。1316年阿拉乌德死亡,不久马利克·卡富尔也去世了,这个时候需要再进行几次出击,才能令德瓦吉里和德棱干纳降服;曷萨拉的维拉·巴拉拉三世(1292-1342)也并不听从德里的命令,1320年后,即德里新朝图格鲁克临朝之后,潘地亚才灭亡。可是德里算端依然威名远扬,印度人对其十分忌惮。

    这个时候,察合台汗国与波斯汗国的关系很恶劣。旭烈兀、阿八哈、阿鲁浑、合赞虽然也看不顺眼东方的领主,可是他们在西边有好多问题要处理,没时间处理东边的事务。察合台后人在1300年曾经进攻赫拉特和起儿漫,并没有受到报复。伊儿汗完者都(1304-1316)却立下决心想要吞并察合台家族的领地。察合台家族当然不会妥协,反攻霍拉桑。我们现在不细说这其中的争斗,总之到了1320年那里才稳定了一点。后来,怯别执掌察合台汗国,波斯则由不赛因掌管。怯别的儿子答儿麻失里(1326年)曾希望西进。也有研究认为他曾经侵略印度,可是同时代的印度史家巴拉尼没有提到这事情,还说明1304年后蒙古再也没有踏足印度。可是答儿麻失里与德里算端曾密谋分裂波斯,则被记载了下来。

    答儿麻失里准备合作的人是德里算端穆罕默德·图格鲁克(1325-1351在位)。伊什瓦里·普拉瑟德最近发表了著作(《History of Qaraunah Turks,t.l,Allahabad》,1936年)为我们分析过详细的经过。

    1300年前后,在印度最声名远扬的是突厥的哈剌温那家族(这个家族可能夹杂有阿富汗或印度血统)的头领。1320年,他通过军事革命成为德里算端。他的儿子穆罕默德·图格鲁克则似乎在1325年弑父夺位,其后执政26年。他继承的国家,依靠着马利克·卡富尔的战功,囊括了印度全境。总共包含10个地方政府:德里、汉西、萨马纳、库赫兰、萨尔苏蒂、卡拉瑙、拉合尔、木勒坛、乌赤、锡瓦斯坦。恒河流域还有6个:卡瑙季、乌特、巴达翁、卡拉、比合尔、拉克瑙蒂。德干五省:德瓦吉里、贾杰纳加尔、特林加、德瓦拉穆德拉和马八儿。除了一些小的诸侯国,就只有迦湿弥罗(克什米尔)、泥婆罗(尼泊尔)、锡兰岛等地不在领土以内。据说,无论任何时候作战,德里的算端随时都能够调集37万士兵,还有几千头战象。

    有人认为,穆罕默德·图格鲁克继承算端位置之后,答儿麻失里还敢于与这个国家作对。这是不符合常理的,而且也没有相关记载。我们能够知道的是,两国的君主后来建交,还想要合伙攻占波斯。最后这个计划没能实施,只起到了宣传团结友好关系的作用。他们估计错了,觉得埃及算端与旭烈兀一系人还是关系紧张,因此想要和埃及算端结盟。中原的领主也似乎想要偏袒波斯的领主。

    穆罕默德·图格鲁克最终打消了念头。1335年前后,答儿麻失里被废,不赛因死亡。察合台汗国与波斯汗国再次进入动荡时期。德里算端抓紧机会,势力扩张到伽色尼和霍拉桑。1341-1342年,他受到了阿拔斯朝的哈里发册封。这表明德里算端与埃及算端的关系十分良好。因为埃及算端此时支持着哈里发。穆罕默德·图格鲁克在带兵经过喜马拉雅山的时候,洗劫了很多佛教的寺庙。欧洲的旅行家鄂多立克曾说吐蕃在僧寺里沉睡,在上述事件面前没采取任何行动。中原的皇帝让穆罕默德修复寺庙,可是穆罕默德要求给予一定的贡献。我们可以看出德里算端在东方还是很有威信的。

    穆罕默德·图格鲁克一直很留意印度的动向。他年少身居高位,心高气傲。上任后就马上进行迁都,从德里迁到德瓦吉里,改称道拉塔巴德,他觉得这样可以把德干地区置于自己的控制下。这样的做法让旧首都衰落,却让新首都成长为一个热闹的城市。他眼见德干被征服之后,大量的黄金流进北印度,白银价格下跌。于是他发行了纸币,可是人们却不支持,最终失败。他曾经还想增加河间地区(位于恒河和亚穆纳河之间)的税收,也没有结果,最后创立了二三十种新的税收聊以自慰。后来他的国家还很不幸地碰上黑疫,这个国家拥有大量的农民,饥荒的日子发生疫情更让国家雪上加霜,最后终于压垮了帝国,发生了叛乱。即使没有这样的事情,这个帝国幅员辽阔,本来组织结构就不甚紧密,即使算端英明无比、间谍遍布,甚至暴力镇压,也没办法阻止叛乱发生。

    其实他即位后的前两年还是比较稳定的,虽然还是发生了两次叛乱,德瓦吉里和印度河上各一次,但都被他轻易化解。1335年以后,这个国家发生了10次以上的叛乱事件。第一次就是印度南边,这里被伊斯兰教统治者建立了马都拉算端国家。穆罕默德·图格鲁克没有办法马上收复这个地方。后来的叛乱也让他手忙脚乱,特别是埃因-穆勒克的叛变(1341-1342)。叛变的大多是伊斯兰教徒,绝大部分是突厥人。

    伊斯兰教神学者对穆罕默德·图格鲁克很不友好,经常诋毁他,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他对印度教徒很友好,这是好事情。旧朝的代表人物由于受到了他的前任者的虐待,不支持皇朝。德棱干纳的印度领主哈里哈拉1336年在维查耶纳伽尔建立起一座城池,成为国家的一个中心地区。曷萨拉国王维拉·巴巴拉三世(1292-1342)后来要向马都拉的算端宣战。维拉·巴拉拉四世继承了他的遗志,继续战斗。在这些榜样的鼓舞下,卡卡提亚·克里希纳0纳亚克宣布德棱干纳成为独立地区,让中央和南方的联系中断。三位印度王侯快速连成一气,当曷萨拉族人死于与马都拉的战争(1346年)时,另外两家却瓜分了他们的地盘——马拉巴海岸和科罗曼德尔海岸。马都拉算端国家是唯一被伊斯兰教征服过的在德干南部的国家。

    如果不是这些叛变,穆罕默德·图格鲁克是可以重建国家威望的。一个很有威望的大臣遭到废黜(1344年),一些下级官吏因此而惶惶不可终日,这些人被史家伊什瓦里·普拉瑟德先生称为百人组,主要是在道拉塔巴德地区。穆罕默德·图格鲁克曾经尝试恢复秩序,可是又要去平定胡茶辣地区的叛变,因为这里是商业重镇。一个叫作哈桑·甘古的人得到了德棱干纳叛变者和百人组的支持,在道拉塔巴德地区建立了巴赫马尼王国。这里后来成为伊斯兰教的一片热土。穆罕默德·图格鲁克却在平定胡茶辣和印度河口的战斗中去世(1351年)。

    因此可以看到,德里算端只是表面上威慑了海岸和印度的一些港口,那里的商业十分繁荣。马可·波罗也对那些海上霸主与马来诸海沿岸国家有着什么样的联系表示疑惑。1283年,锡兰的一个国家准备和埃及算端做生意,签了个合同。由于路上交通很不畅通且危险,海上的交流则更加频繁。关于这一时期的状况,可以从两人的经历看出来。

    有一位叫伊本·白图泰的伊斯兰教徒,于1304年在丹吉尔出生。1325年为了到麦加朝圣,他来到东方伊斯兰教的领地。他从东非海岸去西亚,然后又到了伏尔加河,路过察合台汗国,在1333年到了印度。他经历了穆罕默德·图格鲁克时期的许多事情。1342年,他被派往中国,不确定是否去过,可是他确实到过孟加拉湾海岸和德干地区有光,还行走至马尔代夫群岛,发现伊斯兰教盛行。他认为马都拉算端是一个暴君,虽然他与算端也是沾亲带故,可是还是多次批评他。之后他没有回去跟德里算端复命,而是在1354年回了家,然后开始写回忆录。

    还有一位叫马黎诺里的基督教徒。1338年,中原的皇帝差人越过“七个海”去谒见教皇,请教皇给元朝派遣主教。马黎诺里教士于是带着教皇的回复前往。这一段路要取道陆路,横穿沙漠。来到中原之后他在北京住了三年,然后经过海道,途经马来群岛、锡兰和德干海岸返回。他对当地的一个君主篡位的行为很不满,把他叫作CosaJoan(一个被阉割的伊斯兰教徒背叛了正主,篡夺王位),这应该指的是马都拉的算端。马黎诺里在1349年在此地居住,后来经过忽鲁谟子和君士坦丁堡回家。他曾经在布拉格遇到查利四世皇帝,应他的请求写回忆录。他的回忆录不但很有可读性,也很有史料价值。

    马黎诺里和伊本·白图泰的作品表明,德里算端在马拉巴海岸和科罗曼德尔海岸上,基本没有什么威信。

    穆罕默德·图格鲁克死于1351年,他被认为是一个保护文艺的君主,却没办法在印度南方树立权威,只能眼睁睁看着势力慢慢衰落。继承者菲鲁兹沙·图格鲁克只能接受这一个结果,德里算端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1351-1388)。

    在察合台汗国,答儿麻失里被废黜(1333年之后),表明分裂的开始。同时出现的宗教争端,也让阿力麻里的基督教会一蹶不振。河中和伊犁地区那时候叫作蒙古斯坦。合赞汗(1347年)让察合台家族的后人变得不理政事。他利用波斯的分裂,打击赫拉特的起儿漫人,还把阿富汗地区分封给子孙。在蒙古斯坦,混乱的局面有待整治,这个机会让来自察合台家族的秃黑鲁黑·帖木儿抓住,1345年开始着手中兴,让此地变成伊斯兰领地。秃黑鲁黑·帖木儿在合赞汗死后,将领土扩张到阿姆河以南。德里的菲鲁兹沙·图格鲁克并不善于投机取巧,帖木儿跛者的胜利建立在察合台汗国的纷乱基础之上。

    这一段历史很单调,可是我们还是得说。因为我们要弄清楚为什么察合台的后人最终没有征服印度。这个汗国位于蒙古大帝国的中心位置,很容易就会被蒙古的内战倾轧牵连。正是由于这样,这个帝国最终也分裂了。他们只能看着别的国家在印度横行。而后来的帖木儿后代则在这里最终建立了“大莫卧儿”帝国。

    4.波斯

    在成吉思汗的时代,蒙古已经征服了里海南岸、西岸和罗姆地区,并开始在这些地方收税。可是波斯汗国的真正确立,是在旭烈兀扫除阿萨辛人的堡垒和巴格达的哈里发之后,定都于大不里士之时(1258年)。由于叙利亚方面马木鲁克人的抗争、蒙哥死去带来的汗位更迭,还有就是奇卜察克的纠纷等原因,旭烈兀没能带兵杀到地中海沿岸。虽然旭烈兀是个佛教徒,也受到基督教的影响,可是由于他在奇卜察克的堂兄弟们已经成为伊斯兰教的教徒,他们之间不免有所纷争。旭烈兀在1265年去世,波斯依照君主世袭制度,他儿子诸伊儿汗执政。他们跟中原的大汗关系很好,可是和察合台汗国与奇卜察克经常争斗。连他们手下的藩属,例如赫拉特的伊斯兰教徒或谷儿只的基督徒也经常起争端。尽管这样,旭烈兀的子孙们还是集中力量准备向西扩张,准备完成先皇遗志。

    希腊诸帝于1261年回到君士坦丁堡,然后与阿八哈汗(1265-1282在位)打得火热,阿八哈汗还娶了米海尔八世的女儿。阿八哈对最后几次十字军的远征有很大的兴趣。在众人眼中,圣路易无疑是最失意的,被迫放弃了攻打埃及,还要去突尼斯和伊斯兰教徒作战(1270年)。爱德华皇子对付马木鲁克人以及对抗阿萨辛余党显然对圣路易意义重大,可是爱德华却因为父亲逝世而返国,因此圣路易就更加灰心了。剩下的只有阿八哈,他对埃及和叙利亚当时的首领拜把儿士很不满。1277年,拜把儿士进攻了伊儿汗的安那托利亚藩属,最后到了卡帕多基亚的切塞雷。1281年,阿八哈进攻叙利亚以复仇。

    阿鲁浑汗准备让希腊和法兰西的王侯们带领十字军继续征战。他还让聂斯脱利教的教士拉班·扫马去见这些权贵人物。拉班·扫马去了君士坦丁堡见了安德罗尼克二世,然后到了那不勒斯,参加了安吉文人与阿拉贡人的战斗。在罗马,他准备让聂斯脱利教义与天主教主达到某种妥协。法兰西国王菲利浦四世和英王爱德华一世对他也以礼相待,在圣殿和波尔多宫接见了他。1289年,他再一次前往游说,还是没成功。阿鲁浑汗直到1291年去世之前都没有能够让十字军进行一次远征。同年,埃及算端却在这一年对圣让达克和法兰西人在巴勒斯坦的最后据点发动了攻击,攻陷了这个地方。

    合赞汗做了一件大事:皈依了伊斯兰教。这个国家也开始全国信仰伊斯兰教,外交上也随之发生了变化。1299年,他试图占领叙利亚。由于担心人事上的变动导致出现一个独立的卡加马尼王朝,他在罗姆地区与拜占庭皇帝保持友好关系。

    1305年,合赞去世,完者都成为君主。因为阿鲁浑想要结交教皇尼古拉斯四世,所以完者都也在这位教皇下接受了洗礼。可是完者都仍然是伊斯兰教国家的国王。就在他统治期间,库尔德人毁灭了埃尔比勒堡的基督教会。完者都写信给菲利浦四世,称自己和中原、察合台汗国、印度和钦察汗国都有交往,希望也能和法兰西保持好的关系。我们注意到,他在信中并未提及要与马木鲁克人搞好关系,实际上,马木鲁克人不久就攻击了蒙古人在西里西亚的基督教藩属。而安德罗尼克二世与波斯的君主结亲的时候,也对小亚细亚的局势感到不放心。

    拉施特服务过合赞和完者都两代大汗。他的记载让人家知道了这个汗国的一些事情的真相。拉施特生于1247年的合马丹,是伊斯兰教的学者,但可能也有犹太血统。他曾经是医生,合赞汗让他成为丞相。20年中,合赞汗和完者都都觉得他做起事情来游刃有余,还能够在工作之余写蒙古和世界的历史。皇室之外的贵族都觉得拥有蒙古血统是一件很骄傲的事情,拉施特搜集了很多故事,还有家族的族谱,让作品更为可信。他有长者之风,很照顾那些后起之秀,对同行的成果也不吝赞赏。当然他也有不可取的地方,他非常有钱,在大不里士城还能自己建一个完整的住宅区,可是却说国库没有钱付军费。似乎钱都被他贪污了,而且程度还比较严重。这个汗国有两个丞相,他们之间经常内斗。拉施特曾经杀死了另一个丞相,新丞相也谋害他。蒙古贵族也和朝中的势力权力并存,这些贵族基本来自军队。完者都死后,有人诬陷是拉施特下毒害死的,于是他被判处了腰斩,连他的一个儿子也未能幸免。

    这个事情发生在不赛因掌权的时候。不赛因开始的时候信任精明的异密出班。出班的儿子帖木儿塔什是小亚细亚的长官,他曾让蒙古人的势力到达了爱琴海附近。后来在1326年,出班被杀,帖木儿塔什逃去了埃及。为了表达对伊儿汗的尊重,埃及算端杀死了帖木儿塔什。东伊兰诸侯因为这一次的事件而产生了动荡,察合台汗国和德里算端准备结盟起兵,却被中原大汗阻止。

    出班死去以后,不赛因诸事不顺。1335年他去世之前,国家似乎要分裂了,宗教也起了争执。

    对于西方各国,最初统治波斯的几位国君对它们有什么影响呢?

    叙利亚在14世纪初的时候局面已经比较平和。他们在北方形势不错,势力直达幼发拉底河以及套鲁斯山脉。这些地区在美索不达米亚和信奉基督教的亚美尼亚人的西里西亚之间,后者是伊儿汗的藩属。埃及算端自从拜把儿士统治以来就比较文明,埃及进入了另一个黄金时代。由于这两个国家的文化交流,伊儿汗们很容易信奉伊斯兰教。

    这样的影响甚至向西发展到了马格里布。在阿勒摩哈德人失败、摩尔人被驱逐出西班牙(除在格勒纳德一地之外)退出以及十字军远征(1270年)之后,这个地方开始稳定下来:突尼斯的君主与圣路易的儿子和兄弟,也就是菲利浦,以及安茹的查理之间签下了协议。由于亚洲的动荡,摩洛哥王国当时已经成为伊斯兰文明的中心,甚至在通布图有一所伊斯兰教的大学。马格里布跟地中海东岸的来往密切,大量天文学家与医师应召前往波斯。前文提到的伊本·白图泰与伊本·赫勒敦也跑到亚洲淘金。马林王朝为了恢复伊斯兰教在西班牙的荣光,发动了战争,却被基督教王侯们的同盟军打败(1340年)。这场战争也影响了底格里斯河和尼罗河沿岸的局势。

    蒙古人在旭烈兀的带领下,影响扩至克孜勒伊尔马克(特拉布宗除外)。塞尔柱算端把政府设在康耶,可是他们没有机会取得独立的地位。还有一个人把画着自己的靴子给了旭烈兀,“为欲使大汗的贵足践踏于他的头上为光荣!”甚至还有人在13世纪末竖起了赞颂蒙古贡献的纪念碑,就建在小亚细亚西边。

    伊儿汗帝国的藩属塞尔柱与希腊皇帝的尼斯地区属地接壤。拜占庭帝国自从被拉丁人抢去君士坦丁堡之后,战略的中心放到了欧洲。为了减少麻烦,它与各位大汗保持着很好的联系。可是不里阿耳人和塞尔维亚人的压迫,让他们无力打击爱琴海周围的拉丁小邦国。西西里屠杀事件(1282年)和安茹的查理之死(1285年)是他们为了自保进行的一些尝试。安吉文人和阿拉贡人在那不勒斯的战争里面把加泰隆人为主要成分的冒险家们赶到了地中海的东面;与此同时,阿尔摩加瓦尔人在小亚细亚和希腊到处游逛。帕列斡罗格人(拜占庭帝室)向热那亚人求助,对付威尼斯人;两个国家之间的恩怨也影响到地中海东方。马可·波罗也曾经尝到了热那亚的牢狱滋味。安德罗尼克二世的统治结束以后(1282-1328),国内矛盾丛生,埃蒂内·杜申很快领导塞尔维亚人扩充势力,尽管时间不长,但这股势力很庞大。

    安那托利亚的情况也不是很妙。到了14世纪,代表塞尔柱大帝国最后权威的算端政府已经解体,由突厥人的异密政府代替他们执政。半岛中央与蒙古帝国接壤的政府中,卡拉马尼的异密政府是最生机勃勃的,然后它就脱离了伊儿汗的统治。他们独立出了十几个国家,其中的额儿脱古勒之子奥斯曼独立出的帝国位于西北边陲,这是个历史著名的国家。帖木儿塔什还努力想要统一,可是在他死后的1326年后,割据的情况更加严重了。

    拜占庭帝国很害怕奥斯曼的威胁,他们在1326年攻占不鲁斯(安娜托尼亚要塞)并以其为国都。之后斡儿汗(奥斯曼之子)开始成立特别护卫军,奥斯曼因此成为最强的伊斯兰教国家之一。因此,格鲁塞也提到,伊儿汗们的势力衰落与奥斯曼人的崛起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5.罗斯

    者别和速不台征服了锡尔河和鄂毕河之间的草原之后(1222年),成吉思汗将其作为长子术赤的封地。蒙古人通过长途奔袭,来到了亚得里亚海海岸,拔都更是占领了附近的领土,甚至包括西部的部分地方,那就是罗斯。他们占领了这个地方,并在钦察草原统治这个地方。

    1255年,拔都去世,蒙古习俗只能让他的弟弟别儿哥继承汗位。别儿哥是一个狂热的伊斯兰教徒。忙哥帖木儿是拔都的孙子,他继承了别儿哥的位子。之后罗斯汗国由拔都的子孙统治,伊斯兰教成为国家的宗教延续下去。蒙古贵族对此不以为然,认为成吉思汗的札萨被“阿拉伯人的宗教”替代了。可是没有办法,与拔都一起统治此地的蒙古人只有4000人,突厥-鞑靼民众很容易被伊斯兰教同化。

    钦察国诸位大汗一般建都在萨莱。他们在这里穷奢极欲、为所欲为,拜占庭皇帝和教皇见证了这一情况。金帐四处环绕着中央,家族其他封地就在这里四处分布。海都及其子孙在黑海之滨;昔班家族在乌拉尔河和鄂毕河之间;拔都的长兄鄂尔达的白色帐篷则在东南面。这一家族的领地应该是到冰海附近,白帐的南方紧挨着锡尔河。从1262年到1266年,花剌子模不再受术赤家族的控制,而归入察合台汗国。霍渥斯不同意领土的分布,认为他们的领地到了伽色尼,因此产生了突厥的哈劳那赫族(见《蒙古史》,219-220页)。

    术赤的后人在蒙古大汗的汗位继承上面发挥过重要作用,让拖雷家族的后人成为蒙古大汗。可是别儿哥不满意忽必烈的即位,到了忙哥帖木儿的时候,货币也没有写上蒙古大汗的名字。1269年,术赤的后人与海都结盟,支持察合台家族。

    由于某些原因,术赤家族与波斯的伊儿汗的关系也不好,他们不喜欢信奉佛教和基督教的旭烈兀。1262年,钦察汗曾经向高加索的伊儿汗宣战,争夺古儿只,还攻破阿塞拜疆。虽然最后也失败了,可是他们却在忒列客地区歼灭了旭烈兀的军队,又开启了战斗。

    从术赤家族和其他汗国的纠缠,我们可以知道术赤家族为什么没有向西用兵。他们当然也和波斯汗国的领主一样,喜欢占领那些富庶的地区。我们看看他们遇到了什么样的对手。

    首先是罗斯的诸侯们,加利西亚也受到波及。他们到萨莱的使者被全部害死,这是他们同胞对他们的陷害。鞑靼和犹太人收税比一般的赋税还要沉重,诺夫哥罗德诸侯即使身在远方也深受其害。亚历山大·涅夫斯基(1252年-1263在位)需要卑躬屈膝地请示诸汗后才能够去打击波罗的海的瑞典人。尽管如此,诺夫哥罗德和普斯科夫还相对自由和富庶。他们进行海上贸易,是条顿汉萨的盟友,与芬兰的瑞典人和爱沙尼亚的丹麦人在波罗的海的贸易上平分秋色。他们的商人在乌拉尔和冰海附近常与海盗“眉来眼去”。

    蒙古诸汗在西边的邻居是立陶宛人,他们和波罗的海旁的小民族都是仅存的信奉印度-欧罗巴先民的古老偶像教的民族。蒙古人似乎对立陶宛没兴趣。因此立陶宛的对手主要是日耳曼、条顿或佩剑骑士团。后来立陶宛王子明道加斯为了避免危险信奉了基督教。在蒙古人第一次侵略之后,明道加斯去世的1263年,他们又回归了旧有的宗教信仰,继续与基督教世界对抗。

    鞑靼人对于立陶宛以南的伏尔加、加里西亚和波兰等地兴趣很浓,特别是那海。1259年,鞑靼人还洗劫了桑朵米尔,十分没有信誉,让别人非常痛恨他们不诚信的性格。波兰被他们侵略直至13世纪末。1285年,匈牙利也再次遭到他们的打击。

    日耳曼人也许有能力阻止基督教的联盟对抗鞑靼人。可是腓特烈二世在1250年去世了,霍享斯陶芬皇室的后继者被教廷反对,德意志陷入混乱,诸侯和城邦割据一方,自扫门前雪(皇位虚悬时期,1250-1273)。波西米亚王国奥托卡二世也有机会领导群雄。

    1258年-1260年他曾经有机会被教皇认可,阻止十字军与鞑靼人一决雌雄,可惜他那时候忙着与匈牙利和奥地利人作对。选举哈布斯堡的鲁道尔的时候,他又投票反对,以致后来新的皇帝开始对奥托卡很仇视。奥托卡死于1278年的迪恩克卢特之战。鲁道尔夫为了私利不理基督教会的利益,他的后人也是遵循他的做法。

    蒙古的影响力还到达了多瑙河的下游:摩拉维亚和瓦拉基亚被他们毁坏,人口锐减,后来靠着罗马尼亚的基督教徒才将此地填满。不里阿尔的势力也没有办法与他们争一日长短。甚至在1282-1292年还臣服于蒙古大汗。只有东罗马帝国能够稍微阻止他们。

    为了打击伊儿汗国,罗斯汗和希腊皇帝、埃及算端几乎已经达成协议。可惜这个联盟也没有办法维持,1265年,鞑靼人已经在色雷斯和拜占庭开战了。安那托利亚的突厥人有一万到一万两千户迁往欧陆,经过多瑙河下游,最后来到克里米亚。我们看到,希腊皇帝(这里说的是拜占庭皇帝)能够从与波斯诸汗的友好关系里获利,后者是小亚细亚塞尔柱人的宗主。他们想要同时讨好两个蒙古汗国,这需要利用他们高超的外交能力,米开勒·帕烈斡罗格、安德罗尼克二世就经常让他们的私生女儿做蒙古领袖和藩属领袖的嫔妃。左手与右手的区别对于基督教很重视,但习惯多妻的东方人却没有太在意这种事情。

    拜占庭皇帝支持热那亚人去反对威尼斯人,让热那亚人在克里米亚的商业得以发展,黑海也变成了热那亚湖。巴结钦察汗是一个很重要的手段,他们也尽全力去做这样的事情,鞑靼人则要借助卡法与地中海方面接触。他们贩卖薛儿客速人(北高加索的切尔克斯人)或其他人作为奴隶。热那亚人帮埃及的马木鲁克人抓奴隶,后来与鞑靼汗们之间的争斗就是由这些情形引起的。威尼斯人从这个冲突中获利。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于忙哥帖木儿以及后面的几个继位者的期间。那海的失败与死亡(1299年)是这段时间最大的事情了。此人的影响极大,鞑靼人甚至有一个那海部。但是脱脱汗立志独揽大权。

    立陶宛的兴盛也是一个大事。他们的首领不断地与日耳曼人、罗斯人或波兰人产生纷争,10世纪初,格季明杀兄自立。维尔那成为国都,从此逐渐强大起来。格季明准备占领罗斯的西南,这里的人们早已被侵略和鞑靼人的重税压得不堪重负。这个异教人对于这个地方希腊教派的基督教很尊重。这个时候鞑靼罗斯和欧洲之间出现了一条很明显的分界线了,西方人已经不再害怕鞑靼人了。

    对于金帐汗国而言,乌兹别克汗在位时期(1312-1340)是一个相对稳定发展的时期,在扩充和退守之间徘徊。乌兹别克信奉伊斯兰教,但不排斥其他的宗教。各国的文人都被他请到了萨莱。虽然名不副实,但这时候的文化确实得到比较大的发展。

    乌兹别克经常与格季明发生冲突。乌兹别克汗觉得自己保护了莫斯科,1340年,鞑靼人和罗斯人联手,企图征服格季明保护下的斯摩棱斯克侯。格季明也要向南部扩张,但是在他死后,他的继承人奥利格尔德才进占了基督教的都城基辅。

    除了鞑靼人,格季明还有其他敌人。波兰国王卡西米尔当时占领了加利西亚,他疯狂镇压分立派教徒,立陶宛人很痛恨他们的统治。另外,日耳曼骑士团在波罗的海也继续与立陶宛的顽固异端人为敌,他们还组织十字军,请来了很多失业的骑士。十字军从普鲁士回来时,富瓦伯爵加斯东-费比突然出现在莫克斯的约克人面前(1357-1358)。

    乌兹别克汗附近还有一支强大力量。莫斯科的大领主伊凡·加里达策划联合起了很多罗斯小诸侯国。他们表面上服从蒙古大汗,特维尔叛变期间(1327年)他们趁机纠结起来。他和他的继位人西梅翁觉得自己是蒙古大汗的代理人,“以鞑靼人的协助镇压罗斯人,以罗斯人的金钱获得鞑靼人的恩惠”。莫斯科人于是与鞑靼人一起对抗诺夫哥罗德共和国和由此而来的海盗。

    拜占庭帝国的关系也存在着危机:1324年,蒙古军最后一次来到色雷斯。拜占庭公主与乌兹别克有着婚姻关系,伊本·白图泰经过卡法来到萨莱,与蒙古特使一道来到君士坦丁堡,写下了生动的篇章。托黑台掌权时期与热那亚人关系恶化,他曾毁坏卡法(1308年),但这个城市很快又恢复了生机,在乌兹别克汗掌权时期达到了全盛状态。不过,热那亚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的竞争对手威尼斯人得到许可,威尼斯人1332年在塔那成立了一个商馆。蒙古汗应该知道奴隶出口到埃及这一事情,毕竟乌兹别克和马木鲁克算端关系还是很不错的。

    波斯方面,乌兹别克汗在1327年曾计划攻打不赛因,可是没有变成现实。萨莱诸汗放任白帐汗的堂兄弟及其藩属在伊儿汗与察合台家族的斗争中插手,让他们自负其责。他们只想着黑海和中亚细亚之间的通商路线不要被切断和滋扰。乌兹别克汗还与中原的蒙古皇帝有联系,他在1336年曾要求解决术赤家族的旧封地问题,还让他们同意在赖萨和北京之间设置驿站。

    伊本·白图泰记录了从萨莱赴花剌子模然后到德里的过程。基督教徒也叙述了西方到中原的交通十分方便,而且络绎不绝。14世纪的时候,让·蒙泰科维诺受罗马教廷委派到北京做主教,他选择了从卡法经由萨莱与准噶尔的阿力麻里,再到北京的路线。1330年前后,佛罗伦萨的一名旅行者认为到中原需要六到八个月时间。1339年,乌兹别克汗见到了教皇的使者马黎诺里,被赠予一匹骏马,然后这位使者安全地继续前往。

    札你别在位期间(1340-1357)让乌兹别克的统治得以延续。可是他们在与热那亚的冲突里,在卡法面前,他们不再强势(1344-1345)。他们想要从伊儿汗手中抢夺阿塞拜疆,可惜没能成功。有人说黑疫是在中原发起,害死了1300万人,钦察汗国受到牵连。热那亚诸藩侯侵略卡法时又被带回欧洲。

    札你别去世后,金帐汗国产生了内部斗争,拔都的子孙失败了。“汗位辅立者”马迈让形势变得难以预测。最终库利库沃之战(1380年)发生了。马迈在立陶宛人来之前就进攻了,最后却被莫斯科的季米特里打得惨败。

    这次的败绩里面白帐汗给予金帐汗一些补给。察合台家族内部发生了动荡,让鄂尔达的子孙兀鲁思汗(1361-1377在位)有机可乘,扩张了他的领地。脱脱迷失(拔都的另一个兄弟的后人)也想要复兴钦察汗国。但是,帖木儿将在脱脱迷失之后出现。

    我们从乌兹别克的简述中可以看出,欧洲与东方的商业、宗教以及文化的联系因为钦察汗国的一蹶不振而受到牵连。1360年,教皇指派萨莱主教科马斯去北京的教会,可是他却没敢去。这条曾经显赫的道路最终阻塞。

    6.欧洲

    在蒙古各个汗国的衰败之时(1280-1340),欧洲也发生了一些重要事情。

    13世纪是教皇统摄欧洲的时期。鞑靼人正在侵略的时候,教廷却正在和日耳曼帝国斗争。这个斗争产生的政治原因是德意志和西西里被一个人控制实在与“神权”无关。这一次的斗争不仅是针对腓特烈二世,也是对付有“蛇蝎家族”之称的整个霍亨斯陶芬王朝。世俗政权的掌握着都对这次斗争表示反抗和警惕:圣路易的信札中,不承认削去帝位,提名菲利浦四世。罗马当然不会忘记十字军在亚洲的叛变。但是由于对内政策没法实行,没办法关注教会的利益。1271年开始,格列高利十世以及卜尼法斯八世的继位者(1294-1303)都矢志捍卫基督教会。哈布斯堡家族的鲁道尔夫被选举为德意志的君主,他让恢复了国家的一部分秩序。安吉文人和阿拉贡人在两西西里的斗争并非是西西里屠杀事件的最重要原因。与法兰西王室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圣路易将要被封圣。罗马教廷现在才真正去关注基督教推进的前线,这条前线从直布罗陀海峡经由巴勒斯坦和博斯普鲁斯海峡,直抵波罗的海之滨。

    在马格里布,纳瓦斯-德托洛萨战役过后,基督教进入了比较安全的时期,突尼斯十字军没有引起反应。圣·让·达克和法兰克人在叙利亚受到马木鲁克人的逼迫,最后的建制难以为继,终于在1291年发生了大事。教廷在重建希腊帝国时候把安茹查理的侵略企图扼杀了,但是两个教会依然势成水火。这个世纪初,日耳曼人在罗斯的支持下进攻在波罗的海的异教徒。他们在鞑靼人进攻的时候也曾经结盟。蒙古人的罗斯汗国信奉的是伊斯兰教,罗马教廷感到了威胁,曾想让基督教君主联合起来,还让匈牙利放弃与鞑靼人结盟。其他的蒙古汗国都不是伊斯兰教徒,有可能接受基督教的宣传,他们也开始有了一些联系:1274年的里昂会议,蒙古有两位主教列席。教皇还让伊儿汗与西方的君主交流。“约翰长老”的希望虽然没能实现,但是教廷还是没有断绝半个多世纪与远方基督教的联系。

    十字军的运动在1270年结束。可是教廷并不承认这次失败,最终是在阿纳尼的侮辱事件(1303年)和百年战争的爆发(1337年)之后才承认。

    1346年8月26日,在百年战争中,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指挥的英军和法国国王腓力六世的法军在克勒西(法国东北部索姆省的城市)附近进行的一场大交战。最终,英国人靠着武器装备和战术上的优势取得了胜利。

    1294年,卜尼法斯八世在70多岁时候成为教皇,他信奉神权,成长于腓特烈二世的时代,也经历了安茹查理的时代。他在和法国菲利浦四世的争执中,意识到由兴起的国家意识支持的世俗政权隐藏着不小的危机。阿纳尼侮辱事件是对腓特烈二世被废黜的一次回答。圣殿骑士团的案件也让教廷失去体面。从中,大家知道了教廷已经被国家政策的财政放弃。从1309年以后,教皇在阿维尼翁居住,法兰西国王负责保护他,这位国王就是最先成为公然反抗神权的代表。

    苏格兰国王和波希米亚国王都被这位法兰西国王吸引至宫廷,那不勒斯国王和匈牙利国王与他沾亲带故,却永远当不了皇帝。理论上,这件事情并非毫无希望,而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他们应当让基督教君主里面最有权势的人成为皇帝。可惜他们只是顾及私利,他们只想要让一个德意志君主成为皇帝。法兰西国王只能满足希望占据洛洛兰日和王国的阿尔勒地区。

    百年战争证明十字军时代已经过去。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十字军最后的参加者爱德华一世让英国拥有民兵,还让他们去对付威尔士和苏格兰。爱德华三世的时候,又把民兵带去大陆作战。爱德华认为自己发起夺取法国王冕的战争是为了捍卫女系继承权反对“男系继承法”。这个战役的性质最终变成了民族战争,不同于中世纪欧洲的普通军事碰撞。两个基督教民族开始了一次百年战争,这场战争在一个世纪以前被认为是亵渎神灵的行为,后来却变得神圣不可侵犯。

    当法国人和英国人在克雷西和发生大战时。拜占庭内部的争斗和奥斯曼军事的强盛开始显现出来。土耳其人开始在欧洲立足(1356-1357)。当初的十字军行动又再次重启,这次的目标是多瑙河流域,而并非西班牙和罗斯。很早之前,伊斯兰教的君主已经有这个梦想,想要直插基督教的心脏。欧洲和东方国家形成了可怕的分界线,可是在14世纪上半叶,西方旅行家和传教士还是可以在东方国家。

    这些地方的重要性通过不止发生一次的奇异事情证明。约翰·曼德维尔所写的法语游记是依据马可·波罗、鄂多立克的经历写成的。这部书很受欢迎,它几乎能与“模仿耶稣基督”的著作分庭抗礼。这部书提出了一种假设,说可以从西边到达东方。他用这种假设说明了,13世纪蒙古人大规模入侵欧陆与15-16世纪欧洲人从事更大规模的海上冒险事业来说,这一时期是它们之间的过渡时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