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二十四史学领导智慧-对上对下不要结怨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战国末年,秦国的大将白起,一生忠勇,战功卓著。他征战近四十年,从一名下属军官升到秦军统帅,凭的就是他超众的军事天才和过人的智慧。

    白起武将出身,性情直率,出言无忌。他自以为是正确的东西,便决不改变,少有变通。他常以此为傲,却不知这给他日后埋下了杀身大祸。

    公元前266年,秦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久攻不下之际,秦昭王便让白起取代王陵为帅,继续攻打。白起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向秦昭王进言说:

    “这一仗不该再打下去了。眼下时机未到,赵国虽在长平一役中大败,可如今事关存亡,他们一定会拼死而战。再有各国援军相助,局势对我不利,大王还是罢兵为善。”

    秦昭王坚持再战,他说:

    “我国以战为本,将军攻无不克,如今罢兵,自不是什么上上之策。孤王料定再战可成,将军就不要推辞了。”

    白起拒不挂帅,秦昭王亲自上门相请,他也以有病为由,不肯出征,秦昭王悻悻而去,白起的管家便向白起说:

    “将军如此让大王难堪,这可对将军不利啊。”

    白起训斥他说:

    “大王糊涂,身为臣子,怎能不加劝谏,还要讨好顺从大王呢?我身经百战,局势明晰于心,自不会看错。他日我军再败,大王就知道他的不智了。”

    白起的管家却说:

    “将军英明,天下无不赞颂。大王身为人主,即使战败,为了他的颜面,那也是决不肯认错的。反是将军有言在先,到了那时,只怕因为忌恨,大王会对将军不利。”

    不久,秦军再败的消息传来,白起便说:

    “大王不听我良言相劝,致有此败,相信大王会知错就改了。”

    秦昭王为败绩正恼,这会儿又听闻白起之言,怒不可遏。他把白起降为士卒,赶出了都城。他还不解气,当白起离开都城后,他又派人追上白起,命他自杀。白起自刎之前,愤慨不已;无奈君命难违,是非难辩,他只有一死了。

    一位功高盖世的大臣,竟因一句闲话招来杀身大祸,让人嗟叹不已。其实,此情此景在今天也并不少见。当你功劳大、跟上司说话底气足的时候,不也正是拍屁股走人的时候吗?

    对上司要小心谨慎有的人很理解,对下属也要小心为妙很多人就不理解了:有必要吗?小心谨慎怎么搞好管理?我们这里说的小心不是谨小慎微、该管不管,而是说要让下属觉得公正,即使他犯了错,也不要超过限度去处分,至少要给他保留一定的面子。否则,如果他对你记恨在心,关键时候出来“捅你一刀”也够你受的。

    卫恒的父亲是西晋初年有名的大臣,他性格刚直,处事无私,历任司空、侍中、尚书令等高官显位。他由于颇受晋武帝司马炎的信任,每每谈话有些随便。特别是司马炎将他的白痴儿子司马衷立为太子,他对此大为忧心,屡屡劝谏司马炎另立太子。卫恒生怕父亲在此结怨他人,于是对父亲说:

    “父亲不要多管闲事了。太子之位关系多人的利益,你劝皇上废去太子,他们能不恨你吗?此事是成是败,父亲都是不会得到任何好处,何必自找麻烦吗?”

    他以国家的大义教育儿子,仍是劝谏不止。为此,太子的妃子贾南风对他恨之入骨,把此事牢牢记在心上。

    他对上如此,对自己的属下也公事公办,从不徇私。一次,有个叫荣晦的人犯了过错,他把他捆了起来,痛斥不已。荣晦苦苦哀求,他不依不饶,任凭多人为他求情,还是将他痛打一顿,使其多日不能不床,颜面尽失。卫恒听闻此事,又对父亲说:

    “荣晦又没有太大的过错,何必让他增添对父亲的忌恨呢?你这样事无巨细,犯者必究,怨恨你的人多了,并不是件好事的。我请求父亲为了身后着想,再不可这样了。”他怒骂儿子不识大体,他说:

    “依你之言,我还向他赔礼不成?我行事无私,他纵是恨我,又能把我怎样?”卫恒不敢反驳,心中只是惶恐不安。

    晋武帝死后,司马衷继位,贾南风为后。她早盼今日,一上来便对他开始报复。她诬陷他谋反,又派人前去搜捕他,查抄其家。

    祸从天降,他只认倒霉,心里还存有侥幸。当他见朝廷所派的领头者竟是荣晦时,这才暗叫不好,惊恐得手摇体颤。荣晦一见他,便阴声怪气地说:

    “卫大人能有今日,可谓不幸;偏偏又是我负责此事,可谓大不幸了。你当初得意之际,真是威风八面,铁面无私,哪里想到会有今天呢?”荣晦恨叫一声,他无言以对。他哀声对儿子卫恒说:

    “悔不听你当初之言,致有今日之祸,又要连累家小,看来我们是死定了。”

    荣晦当场就杀了他的子孙九人,以泄私忿。他和卫恒被捕入狱,不久一同被杀。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