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将的历史真相-杨四郎:移花接木成驸马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杨四郎是杨家将中的另类人物,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英雄。传说中杨家将满门忠烈,但对杨业的第四子杨四郎,从古至今一直存有争议。原因就在于传说中他被辽国招为驸马,这种印象根深蒂固,从元代起就有杨四郎入赘辽国之说,后来所有的演绎都没有离开这个基点。有关杨四郎被招为驸马的传说,各种版本的故事不尽相同。

    一 现代版的杨四郎

    杨四郎原本是满门忠烈的杨家将中的一员,但最后却成了敌对国家的金刀驸马。这种巨大的反差,使他成为杨家将中性格最为复杂的传奇人物。在杨四郎身上, 战争与人性的冲突,战场与情场的矛盾,这些很现代的元素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新版电视连续剧《杨门虎将》,是部以杨四郎为主线的杨家将故事,苏有朋扮演的杨四郎与潘仁美的女儿潘语嫣相恋,两人的爱情激化了北宋两大豪门之间的恩怨,这怎么看都有点像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翻版。

    剧情是这样的:

    北宋初期,杨业率诸子归宋后屡立战功,太宗赐其天波府,优待有加,这引起了丞相潘仁美的觊觎,潘杨两家由此展开了迫害与反迫害的不断斗争。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杨四郎与潘仁美的女儿潘语嫣上演了一段注定被仇恨诅咒而得不到祝福的爱情。

    英挺俊朗的杨四郎性格孤僻,虽受母亲佘赛花呵护,但因为见解不同,屡次与父亲发生言语冲突。机缘巧合之下,他结识了潘语嫣,两人在不知道对方身份的前提下,逐渐陷入爱河。这段感情当然不能为潘家所容,潘仁美用尽各种手段想要拆散语嫣和四郎,然而两人的爱情却越挫越坚。在这个过程当中,杨四郎失手打死了语嫣的哥哥、潘仁美的独子潘豹。潘杨两家的积怨迅猛爆发,为泄胸中之愤,潘仁美决意要让杨家家破人亡。在他的刻意陷害之下,杨家男将一个接一个地踏上不归路。

    佘赛花将丈夫、儿郎送上战场,经历着他们战死沙场却尸骨无归的悲痛,作为母亲和妻子的她几近崩溃。踏上战场的杨四郎,与父亲杨业一起陷入绝境,为了突破潘仁美与辽国设下的死局,杨业临死之前交给他一个秘密任务,要求他到辽国卧底,利用明姬公主对他的感情获取关键情报。为了大宋江山,为了报杀兄、杀父之仇,杨四郎接受了父亲的嘱托,潜入辽国假意叛变,忍气吞声地在辽国当了卧底,并且娶了辽国公主明姬,成了北宋宿敌的金刀驸马。不明就里的语嫣为了搭救四郎披荆斩棘来到辽国,但她见到的竟然是四郎与明姬在举行华丽的婚礼。

    明姬为了试探杨四郎对自己的忠心,当着四郎的面羞辱语嫣,四郎为了国恨家仇,咬牙力忍,却将语嫣的心彻底伤透。杨四郎从此成了为家为国所不能容的叛徒,背负了十恶不赦的骂名。在这一过程当中,与他沙场交战的好友呼延丕显为了不暴露他的卧底身份而自杀,宋辽两国的人都以为呼延丕显为杨四郎所杀……四郎的经历坎坷曲折,充满了众多的矛盾和无奈。他忍辱负重,一度成为所有人唾弃的叛徒,就连自己的母亲也误会了他,与他断绝了母子关系,并向皇帝请命通缉四郎,格杀勿论。

    但真相总有大白的那一天。大宋新主继位,潘仁美逃奔辽国,潜伏已久的四郎终于得到了正名的机会。在他的帮助之下,六郎将辽国的绝密情报以及潘仁美押回了大宋。最后,四郎偷取了被辽军挂在城门羞辱的杨业尸骨,千里迢迢策马回乡,一心想见到翘盼爱儿归来的佘赛花和等着与爱郎团聚的潘语嫣……

    不是每段爱都一定有结果”、“不是每个人都一定会快乐”、“不是每种痛都一定要诉说”,用这样三句剧中插曲的话来形容《杨门虎将》中的杨四郎应该还算恰切。

    不过,《杨门虎将》只是一部娱乐作品,为了好看,进行了全方位的想象和虚构,戏说得有些离谱,与以往的故事相去甚远,更不要说真实的历史了。

    二 杨四郎的命运和最后结局

    有关杨四郎成为北国驸马的传说由来已久,在人们的观念中深深扎下了根。但是杨四郎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真的被辽国招为驸马了吗?其结局到底如何?

    一部杨家将,几代王朝史。历经了宋、元、明、清等几个朝代,每一个新的朝代来临,“杨家将”总是能够与时俱进地增添一些新的形式和色彩。

    尽管在他被招为驸马这一点上,各种版本的故事大同小异,但是有关杨四郎的命运和最后结局却大不相同,其中就有“自杀”、“阵亡”和“团圆”等不同的说法,而关于他成为辽国驸马的动因也有各种不同的说法。

    一种是叛徒说,代表作是元杂剧《昊天塔》。

    《昊天塔》最早讲述了杨四郎入赘辽国之事。昊天塔是辽国的一座寺庙,传说中,杨继业的遗体就存放在那里。

    《昊天塔》共有四本,第一本名为《昊天塔》。焦赞、孟良去盗杨令公骨殖,两人发生误会,先后身亡,老更夫受托将骨殖送回杨府。

    第二本名为《五绝阵》。六郎病中接到父亲尸骨,再加上焦孟二人死亡,病情加重,一命归西。萧银宗乘机发兵,杨宗保率兵抗击辽军,陷入五绝阵之中,被招为北国驸马的杨四郎出手相救才幸免于难。这个“五绝阵”后来被演化成了天门阵。宋王派佘太君率兵前去救援,老太君上关之后,哭夫痛子,极度悲伤,不幸染疾。

    第三本名为《八娘盗发》。老太君病情危重,命在旦夕。八仙之一的钟汉离为其诊治,声言只有萧银宗之发才能治愈其病。为此八娘潜入辽国,期待能够盗取萧银宗之发。但是头发长在敌人身上,要去盗来,谈何容易,正常情况下,那是个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幸好辽国有个杨驸马,在他的帮助之下,杨八娘圆满地完成使命。太君病好后,披坚执锐,率领孤儿寡母大败辽兵,迫使萧银宗三关议和。

    第四本名叫《三关排宴》,其中很大一部分篇幅都围绕着杨四郎展开,讲的就是杨四郎的最后结局。宋辽两国在三关议和之时,佘太君当众要求辽国交还叛子杨延辉。萧银宗得知自己的爱婿木易竟为杨家之子,气得吐血;桃花公主羞愤已极,摔死幼子,当场撞死。

    杨四郎归宋后,老太君绑子上殿,请求宋王依律严惩。当时杨家七郎八虎只剩杨四郎一人,八千岁上殿保本,杨宗保上前求情,宋王也格外开恩,表示愿意赦免杨四郎,但佘太君不为所动,准备大义灭亲。她痛斥四郎,慨然而答:

    我杨家受皇恩祖孙三代,

    一个个为国家死无葬埋,

    我本当奉君命留他命在,

    除非是臣妻死恕饶蠢才。

    杨延辉听后羞愧难当,碰死在金殿之上。

    《三关排宴》是一出非常惨烈的戏,原名又叫《忠孝节义》,佘太君逼四郎死为“忠”,桃花公主摔子自尽为“节”,杨四郎撞死金殿为“孝”,剧中还有一位焦光普则是“义”的化身。该剧渗透着浓烈的忠、孝、节、义思想,结局过于残酷,后代流传不甚广泛。这是“投降说”和“自杀说”的最典型剧目。

    第二种是潜伏说,代表作是明代杨家将小说。

    杨四郎与辽国公主成亲只是权宜之计,他是“假投降”“真卧底”,后来与杨家将里应外合,在大破天门阵中立下大功。杨四郎最后率公主圆满归宋,得到了老太君的祝福和认可。

    这是“卧底说”与“团圆说”的结合。

    明代两部小说《杨家府演义》和《北宋志传》对杨四郎的描述大抵相同,甚至有些雷同。

    《北宋志传》第十七回杨四郎被俘之后,萧太后亲自审问:

    “汝系宋朝何人?现居何职?”

    杨四郎挺身不屈,厉声应曰:“误遭汝擒,今日惟有一死,何多问为!”

    后怒曰:“罕见杀汝一人耶?”即令军校押出。

    四郎全无惧色,顾曰:“大丈夫不怕死,要杀便请开刀,何须怒起?!”言罢,慨然就诛。

    萧太后见其“言语激厉,人物丰雅”,心中甚不忍,起了招为驸马之心。后来四郎答应招亲,内心却有自己的想法:“吾既被敌擒,死亦无益于国。不如应允,留在他国,或知此中动静,徐图报仇,岂不是机会乎?”

    纪振伦编校的《杨家将府演义》,杨四郎仍然是卧底,完成了许多别人不可替代的任务,比如盗取萧太后的银发,给被围困的宋军暗送粮草,放走被辽抓住的大将孟良等等,最后又与杨家将里应外合夺回了幽州。在宋军兵临幽州城下之际,萧太后担心被俘受辱,在后殿上吊而死。

    明朝人写的这部小说非常有意思,历史上并没有萧太后自尽一说,倒是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吊死在景山。

    当时辽国军营非常混乱,公主找到杨四郎让他快走。这时候,杨四郎向公主说出了事实真相,告诉公主,木易是自己的化名,他本是北宋的杨四郎。公主听到这样的消息会作何反响?

    书中写道,公主听罢,双泪交流,双膝跪在地下说,“妾身全凭郎君发落”。这话听起来似曾相识,宋太祖去世之后,王皇后急招赵德芳进宫继位,但率先赶来的却是赵光义,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之下,王皇后说的是,“我母子性命全托官人”。

    杨四郎叹了口气:“公主说的这是什么话,这么多年你我夫妻情深,如今你若愿意跟我回宋,那是最好,你若不愿意,我也不会勉强。”

    公主说:“一则国破家亡,二则嫁夫随夫,蒙驸马念及夫妻之情,哪有不肯相从之理。”

    后来,杨四郎带公主回归杨府,老太君欣然接纳,一切可谓皆大欢喜。

    还有一种是模糊说,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京剧《四郎探母》。

    这出戏模糊了叛徒与潜伏的政治界限,模糊了你死我活的敌对情绪,更强调人性、亲情,更关注人物内心的情感状态。

    《四郎探母》取材于杨家将故事,情节却大相径庭。该剧有意淡化战争氛围,重点渲染人物之间的人伦亲情,很有点以爱化恨的味道。

    《四郎探母》将时间定位在金沙滩之战后的第15年,按历史事实推算应该是1001年,为什么可以如此肯定?

    杨四郎出场有四句定场诗:

    “统领貔貅战沙滩,失落番邦十五年。高堂老母难叩问,怎不叫人泪涟涟。”

    接着是一段独白:

    “本宫,四郎延辉,乃大宋山后磁州人氏。父讳继业,人称金刀令公,我母佘氏太君,生我兄妹七男二女。只因十五年前,沙滩赴会,只杀得我杨家东逃西散。本宫被擒,改名易姓,多蒙太后不斩,还将公主匹配。今日韩昌奏道,萧天佐在九龙飞虎谷,摆下天门大阵。宋王御驾亲征,六弟挂帅,老娘押粮前来。我有心过营见母一面,怎奈关口阻拦,插翅难飞,思想起来,好不伤感人也……”

    杨四郎的定场诗和开场白,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矛盾冲突做了定位。因为杨继业战死在986年,这是有确凿历史记载的,而故事发生在杨继业死后15年,简单相加自然就是1001年,当时正是宋朝的第三个皇帝宋真宗当政。

    以下是《四郎探母》的情节:

    杨四郎出场时,已是辽国铁镜公主的驸马。按照故事的说法,金沙滩一战,杨家将七子去一子回,损失惨重。杨继业撞死在李陵碑下,大郎替宋王殉难,二郎被乱剑砍死,三郎被马踩如泥,五郎削发出家,七郎被潘仁美害死。那么杨四郎呢,他如何成了辽国的金刀驸马?

    萧太后在金沙滩大摆鸿门宴,原本是要捉拿宋王的,但杨大郎假扮宋王掩护宋太宗走脱,萧太后的目的落空,心情很是不爽。不过辽军俘获了十几名宋将,这让她多少有些宽慰。她下令把他们押上来亲自审问,借此找一下心理平衡。

    辽兵将十余宋将一起推到阶下,内中有一人卓尔不群,立而不跪。萧太后大感意外,指着他骂道:你这蛮狗,还不跪下,意欲何为?那个人非常坦然:大丈夫何惧一死,现在被你们抓住,要杀要剐,尽管动手,何必啰唆。

    居高临下、高高在上的萧太后突然受到顶撞,还是一个俘虏的顶撞,顿时怒不可遏,大喝一声把他们推出去一起砍了。这时候,那条汉子纵声大笑:砍了万事便休,你又生得什么鸟气。在这生死关头,他觉得萧太后好笑,而且想笑就忍不住纵声大笑,这种率真的性格,这种豪迈的气度,这种置生死于度外的气概,一下子感染和打动了萧太后。

    萧太后忍不住仔细打量起眼前这个人,发现他气宇不凡,英俊威武,在辽国的那些将领中还真挑不出如此脱俗的人物来,心下有意将此人招为铁镜公主的驸马。

    于是萧太后委托萧天佐从中说媒,那人自称姓木名易,是宋朝的代州教练使。

    一开始杨四郎断然不肯答应婚事,萧天佐反复劝说,杨四郎细想之下,觉得君、父尚在,为臣为子的不可以轻易言死,不如暂且应承下来,再做长远打算。就这样,杨四郎隐姓埋名成为辽国驸马。

    宋、辽金沙滩一役,双方损失惨重。杨家将几乎全军覆没,据杨四郎回忆:“大哥替宋王席前殉难”,“二哥短箭下死得惨然”,“三哥被马踏尸如泥烂”,“五弟弃红尘削发深山”,“七弟被潘洪射死高竿”,只有“六弟掌帅印三关征战”。

    辽国在金沙滩一役中也受到了沉重打击,萧太后的丈夫,也就是铁镜公主的父亲,被杨大郎用袖箭射死,萧太后因而得以执掌朝政。战争给双方造成了难以弥合的创伤,杨四郎与铁镜公主这两位被国恨家仇激荡的男女阴差阳错地走到了一起。

    一晃15年过去了。这一年宋辽两国又一次开战,萧天佐摆下天门阵,萧太后亲自督战;宋朝那面,杨六郎领兵挂帅,佘太君押运粮草。杨四郎得知母亲、六弟齐聚边关的消息之后,思母心切,起了过关探母之心,但两军阵前要想出关,必须有萧太后的令箭。矛盾冲突由此展开。

    大敌当前,生死决战当前,杨四郎要到敌营探母,这件事怎么看都是“情况很复杂、后果很严重”的那类棘手问题,更不要说他还是隐姓埋名的杨家将。

    摆在杨四郎面前的困难很多,概括起来至少有四难。首先,要得到公主的信任难;第二,要拿到出关的令箭难;第三,到宋营后如何交代难;第四,要想不受萧太后的处罚难。

    这四个难题如何破解,带出了《四郎探母》的四个看点:

    第一个看点:铁镜公主是个什么样的态度?

    杨四郎吐露实情后,铁镜公主相当震惊,她怎么也不会想到,眼前这个一起生活了15年的爱人竟然是有着家仇国恨的死敌。15年来,他们恩爱有加,情深似海,而且还有了爱子阿哥,这个孩子身上流淌着两个仇家共同的血脉。

    铁镜努力地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你要去拜见高堂老母我不阻拦。杨四郎说可是没有令箭我过不了关啊,言下之意就是你得帮我。

    公主有心帮他,但有两个问题让她下不了决心。第一,公主说我怕你到宋营后一去不回还,杨四郎保证见母一面即刻还。第二,宋营离此路途远,你一夜之间怎么可能赶得回来。杨四郎不加犹豫地回答,路途虽远,我快马加鞭一夜可回。

    铁镜还在犹豫,杨四郎发下毒誓,如果有违承诺,就让我“黄沙盖脸魂不还”。铁镜公主连忙捂住杨四郎的嘴,她知道,单是驸马是杨家将就足以杀头问斩,更何况他还要盗取令箭过关探母。但恩怨情仇最终抵不过夫妻情深,她甘冒生死之险为丈夫一搏。

    第二个看点,怎样才能取得令箭?

    铁镜公主虽然答应帮助杨四郎,但其实她自己心里一点谱都没有,是非常典型的“心中无数办法多,情况不明决心大”。但出于爱,出于夫妻情深,为了解除驸马的痛苦,千斤重担她一个人挑,铁镜公主算得上柔肠侠女。

    铁镜公主骗取令箭的过程非常有意思,看起来简单而荒唐。她抱着阿哥前去拜见萧太后,跟母亲东拉西扯,绞尽脑汁也想不出盗取令箭的办法。怎么办呢?情急之下她在阿哥的屁股上狠狠地拧了一把,阿哥疼得大哭起来。

    萧太后心疼外孙忙问怎么了。公主趁机说,小奴才该死,他想拿母后的令箭玩,这是死罪,母后传旨把他杀了吧。萧太后把脸一沉,随后又笑了起来,看谁敢动我外孙一根汗毛。别人要箭按理当斩,我外孙要箭玩吗?那就快拿去吧,不过要记住了,五更之前必须还回来。

    第三个看点,杨四郎还会返辽吗?

    四郎拿到令箭之后,趁夜混出关去,正遇杨宗保巡营查夜,把四郎当做奸细捉回。六郎认出了四哥,亲自松绑,急急忙忙带他去见佘太君,一家人悲喜交集,抱头痛哭。

    佘太君的一段唱很有点痛说家史的味道,催人泪下:

    (佘太君·西皮导板):

    一见四儿泪满腮!

    (转西皮流水板):

    点点珠泪洒下来。

    沙滩会一场败,只杀得杨家好不悲哀:

    儿大哥长枪来刺坏;

    儿二哥短剑下他命赴泉台;

    儿三哥马踏如泥块;

    我的儿失落番邦一十五载未曾回来;

    惟有儿五弟把性情改,削发为僧出家在五台;

    儿六弟镇守三关为元帅,最可叹儿七弟被潘洪就绑在芭蕉树上乱箭攒身死无葬埋。

    娘只说我的儿难得见,延辉,我的儿啊!

    杨延辉对母亲则是千拜万拜都拜不完思念之苦,杨四郎身在番邦一十五载,他的生存状态可以用两句话形容,“胡地衣冠懒穿戴”,“每年花开心不开”。

    八娘、九妹听说四哥回来了,都到母亲帐上相见。一家人团聚,喜不自禁,杨四郎在中原的妻子孟氏更是倍加感怀。一家人正在互诉衷肠,完全忘记了时间,忽听得打更人敲了三更,四郎吃了一惊,铁镜公主与萧太后定的是五更交还令箭,如果回去晚了,公主的性命恐怕难保。

    佘太君明晓事理,尽管非常希望杨四郎能留在身边,但想到辽国公主一直都在为杨四郎担惊受怕,还是忍痛放杨四郎归辽。15年的骨肉离别,短暂的片刻团聚,在声声更鼓的催促下,杨四郎与家中亲人分别的场景不用细说也知道有多么伤感。真正是却才相聚,又要分离,这一切都是因为战争。

    第四个看点:萧太后会放过杨四郎吗?

    杨四郎快马加鞭,一路狂奔,没想到刚过雁门,就被北番军兵拿下,萧太后喝令将其斩首。

    杨四郎过关探母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他和铁镜公主都太过侥幸,一个大活人拿着令箭出关,萧太后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铁镜公主闻讯赶来,萧太后撂下一句话,无论是谁,一律不准求情。

    公主问道:母后若把驸马斩了,叫我以后依托何人? 太后说,大不了再给你招个驸马。公主说,再招个驸马,好不好暂且不论,可是阿哥没了亲爹,他长大后会不会埋怨于你?

    萧太后一时无话可说,但就是不肯饶恕杨四郎。一来辽国与杨家有血海深仇,二来女儿与驸马合伙骗了她的令箭,这让她气愤难消。

    公主又说,母后倒不如当初就把他杀了。太后说,那时我不知道他是杨家的人。公主说,既然当初你不知道就给我招了驸马,现在知道了又要杀他,这岂不是害了我!你怨我骗你的令箭,我满腹的冤屈又该埋怨谁?

    萧太后又是无话可说。公主的两个兄弟向铁镜示意:当初是因为太后疼爱阿哥才取得的令箭,现在何不再发挥阿哥的作用。铁镜公主就又在阿哥的屁股上拧了一把,阿哥“哇哇”大哭起来。

    公主趁机喊道,小畜生,你闹也没有用,太后要杀你爹,你娘也不想活了。说着,把阿哥往太后怀里一塞:母后,阿哥就交给你了……

    阿哥的哭声一阵阵钻心,萧太后钢硬的内心开始柔软,萧家的几个兄弟乘势说情:太后,为了阿哥,你就放驸马这一回吧;驸马平日里对你忠心耿耿,这次去瞧他的老娘,也算尽了他的一分孝义……

    事已至此,萧太后只好就坡下驴:既然大伙都替驸马说话,我也不做这个恶人了,恕驸马无罪!

    四郎探母引发的风波就这样平息。

    《四郎探母》是生、旦唱腔成就较高的传统京戏,又名《四盘山》,也叫《北天门》。该剧淡化战争,突出人情,强调人性美,充满人情关怀和人文色彩,因而流传甚广,很多人都能哼唱几句,是京剧的保留曲目,也是春节晚会特别是春节戏曲晚会的保留曲目。

    整部《四郎探母》就是以这样的方式抒发着母子、夫妻、兄弟之间的人伦之情,苍凉凄楚,哀婉动人。亲情至上的原则在这出剧中无处不在,大敌当前,生死决战当前,杨四郎考虑的不是双方的胜负,而只关心能否见上老母一面;铁镜公主为圆丈夫心愿,甘冒杀头罪名骗得令箭;萧太后军令如山,却因外孙一哭而大动柔情;老太君放杨四郎归辽,担心的是铁镜公主为盗令箭而受到处罚……

    在这些看似不太可能发生的故事里,亲情与战争无关,人情超越了战争。在这里,爱超越了恨,情盖过了仇,恩化解了怨,爱恨、恩怨、情仇,都有了一个算得上完美的了断。

    《四郎探母》把人性关怀提到了至高无上的境地,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1949年后,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那段日子里,《四郎探母》被很多人所不能理解,一度被视为汉奸戏,受到了很多批判和抨击。

    批判者认为,《四郎探母》同情美化了“叛国投敌”的杨四郎,宣扬了“叛徒哲学”,有辱杨家将一门忠烈的英雄形象,应当否定,甚至禁演。最有代表性的是1963年6月9日,《人民日报》发表的署名文章,《〈四郎探母〉的由来及其思想倾向》。

    后来形势日渐宽松,人们不再以政治标签划分人群,可以自由地表达对《四郎探母》的看法。许多人认为杨四郎的“叛徒”罪名不能成立,属于“冤假错案”,应予平反。

    不管双方对《四郎探母》思想倾向有何不同评价,但都认同《四郎探母》的艺术成就,该剧结构严谨,情节流畅,环环相扣,一气呵成,这也是《四郎探母》历经波折依然传唱不衰的重要原因。在“两国不和常交战”、“各为其主夺江山”的年代,“血流成河尸骨堆山”。战争不仅让无辜百姓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也对杨家将、萧太后这样的豪门造成了无以复加的摧残。他们既是亲家又是仇家,杨四郎与铁镜公主的婚事,使两家、两国陷入了爱恨交织之中,被连绵不断的不幸阴影所笼罩。

    以往的杨家将故事,在“忠孝节义”等封建礼教的桎梏之下,母子、夫妻、手足、母女都只是一种机械概念,作为活生生的人的真性情反而被忽略,忠臣良将只不过是皇帝的工具和玩偶。《四郎探母》中的帝王将相都被赋予了普通人的情感,注入了凡夫俗子的血液。无论是铁镜公主、萧太后,还是杨四郎、佘太君,尽管他们是敌对双方、生死仇家,但都散发着人性的光辉,温暖而感人。

    在这里,人性超越了战争,覆盖了仇恨。情感面前,战争褪色;关爱之中,融解仇恨。《四郎探母》既是对战争的反思,又是对战争的控诉,非常具有现代意义。

    不过说到底,《四郎探母》也只是一件艺术作品,其中呈现的许多情节,不但《宋史》没有,就连以前的杨家将故事也没有提到,它是京剧对杨家将故事的又一次加工创造。

    上述关于杨四郎命运的三种观点,叛徒说也好,卧底说也好,模糊政治色彩也好,不管哪一种说法,有一点始终未变,那就是杨四郎被辽国招为了驸马。但杨四郎究竟被哪位公主招为驸马却说法混乱,《三关排宴》里是桃花公主,《杨家府演义》中是琼娥公主,《杨门虎将》中是明姬公主,而在《四郎探母》等故事中又变成了铁镜公主。

    不仅如此,杨四郎叫什么名字也是众说不一。

    明代小说《南宋志传》里有一段介绍:“杨无敌生有七子,长子延平,次子延定,三子延辉,四子延朗,五子延德,六子延昭,七子延嗣,义子怀亮”,似乎杨四郎应该叫杨延朗。但《三关排宴》、《四郎探母》等很多故事都把杨四郎称作杨延辉,还有人说杨四郎应该叫杨延环,这又是为何,到底哪个是真,哪个是假?

    一个公主叫出了四个名字,杨四郎的名字也出现不少分歧,为什么他们的名字如此不确定,这说明了什么?是不是能够从一个角度印证,杨四郎被招为驸马一事并不怎么靠谱?模糊不清的潜台词也许意味着,杨四郎被招驸马这件事很可能不是真的,换句话说就是假的。那么,杨四郎的故事到底是真是假呢?

    三 入赘辽国有无可能

    关于杨家将故事的真实性,有一种说法:如果《三国》是“七分史实,三分虚构”,“杨家将”正好相反,是“三分史实,七分虚构”。还有专家说过两句话,第一句“信者皆以为有”,第二句,“疑者皆以为无”。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差异?

    杨家将人物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于史有据:杨业、杨延昭等人,历史上有其传记,功过都有评说;第二类于史有记:大郎、二郎、三郎,史上确有其人,但事迹不详;第三类于史有影:有男将必有家眷,所以杨门女将是应该存在的,但无史料查证;第四类于史有别:跟历史无关,纯粹虚构。

    关于杨家将人物和故事的真实性,不能笼统地一概而论,要针对不同的类型,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具体到杨四郎身上,从正史的角度看,他被招为驸马的可能性有多大?在两国不和常交战的那个年代,敌对双方是不是有可能结成这样的姻缘?

    答案当然要从历史中寻找。

    其实只要翻翻《宋史》,这是个并不难搞清楚的问题。杨业确实有七个儿子,除了长子杨延玉和他一同战死之外,其他六个儿子都安好地活在大宋,并且因为父兄的战功受到了朝廷的封赏。

    《宋史·杨业传》记载:

    业既殁,朝廷录其子供奉官延昭为崇议副使,次子殿直延浦、延训并为供奉官,延环、延贵、延彬为殿直。

    在宋时,殿直和供奉官都是军队中的初级军官,相当于今天的连排级干部。杨继业战死时,他的儿子中,有6位受到封赏,即前文提到的延昭、延浦、延训、延环、延贵和延彬,此外还有一子叫杨延玉,他随杨继业战死在沙场。

    在杨继业这七个儿子中,究竟哪个是老四还不好判断,因为史书没有明说,而专家们对此又存有疑义。争议最多的就是杨延昭“杨六郎”应该排行第几,杨延昭的排行也决定了杨四郎到底是哪一位。

    如果望文生义地认为,“杨六郎”就是排行第六,而战死的杨延玉又比那哥几个年长的话,杨四郎应该是杨延环。但是很多人认为,杨延昭被称为“杨六郎”并不是因为排行而是另有深意,他和杨延玉一样,应该比那几个兄弟都大,按照这样的观点,杨四郎就应该是杨延训。

    故事中所谓的杨延辉和杨延朗都不可能是杨四郎的真名。把四郎当做杨延朗显然是误传,因为杨延昭的原名就叫杨延朗,这是有明确历史记载的。宋真宗年间,为了避“圣祖”赵玄朗的名讳,杨延朗才改名杨延昭。

    古时的民间艺人文化层次都不是很高,他们传艺的方式依据的不是文字记载,而是口口相传,年代越久,误传的可能性就越大。至于杨四郎为什么又被叫成了杨延辉,这在后文中还要提到,最大的可能是故事创作过程中,进行了移花接木。

    不管杨四郎是杨延训还是杨延环,依据历史记载,有几点都可以肯定:第一,杨四郎确有其人;第二,杨继业战死的时候,杨四郎不在前线;第三,他在战后被提拔为供奉官,并没有失落番营下落不明。

    从正史的角度看,杨四郎应该是属于“于史有记”的那一类,他不可能、也没有机会成为辽国的驸马,他成为驸马的概率等于零。但历史上,杨业第四子除了受朝廷封赏之外,再也没有留下其他的任何记录。

    986年的陈家谷口一战,除了杨延玉壮烈殉国外,杨业其余的几个儿子都安然无恙。那一战,经常跟随他的杨延昭显然是没有参加,有人推测他可能正在养伤。杨延昭以下的几个兄弟很可能因为年纪尚小也没有出战,史书没有他们随军征战的记录,却有他们受到封赏的记载。所以,无论杨延训还是杨延环是四郎,都不可能在战争中被辽国招为驸马,他们都安好地活在大宋,并且因为父兄的战功而受到提升。民间流传的“七子去,一子回”的传说只不过是虚构。

    1051年,北宋名臣欧阳修在《供备库副使杨君墓志铭》中称杨业“父子皆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那时距离杨业战死65年,杨延昭去世37年,杨家将第三代人物杨文广尚在世上,正在跟随范仲淹抗击西夏。欧阳修的记录应该是可靠的,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杨家将投降辽邦做驸马只不过是民间传说和文学演绎,否则也就不会有“父子皆名将”一说。

    既然杨家兄弟没有被招为驸马,那么驸马一说又从何而来,是完全的虚构吗?这种传说是否过于大胆和离奇?在两国经常交战的那个年代,敌对双方是不是有可能结成这样的姻缘?这背后又有些什么样的神秘故事?

    四 有关驸马的真实故事

    杨四郎成为辽国驸马的传说最早出自于元杂剧,众所周知,元代杂剧虽然以故事形式出现,但都非常讲究“事有源流”,也就是说,他们的创作是要以一定的事实为依据的,不太可能完全凭空虚构。

    那么,这些依据又在哪呢?杨四郎生活的年代,能否为我们提供一些线索?

    杨四郎和杨六郎一样,主要生活在宋真宗时代。查阅史料,还真有类似的事情发生。杨家兄弟虽然没有被招为驸马,但当时,确实有位宋朝大将曾经入赘辽国。

    这个人与杨六郎生活在同一时代,名叫王继忠。他是宋真宗的侍卫,一度官为观察使、高阳关副都部署,算得上宋朝的高级将领,其地位的重要程度不在杨家将之下。

    《宋史》卷二七九有《王继忠传》,南宋的《续资治通鉴》以及《辽史》81卷和其他一些史料都有关于他的记录,不过宋辽两方面的记载稍有不同。

    王继忠祖籍开封,父亲在宋太宗时统兵戍守重要隘口瓦桥关,任武骑指挥使。父亲去世时,他只有6岁,得益于父亲的战功,他被任命为东西班殿侍,虽然是军中的最低职位,但小小年纪就已经是军官了。

    宋史有载,“真宗在藩邸,得给事左右,以谨厚被亲信”,也就是说在真宗还没有当皇帝之前,王继忠就是其贴身随从,因为行事谨慎忠厚,很受器重。

    真宗当上皇帝之后,大力提拔自己手下的人,王继忠好运不断,屡受提升,官至殿前都虞候兼云州观察史,后来又被派到地方任实职,类似于今天领导身边人员下基层代职,那是一件很荣耀的事。

    王继忠先是出任深州副都部署,后来又改为镇、定、高阳关三路钤辖兼河北都转运使,迁高阳关副都部署,不久又到定州赴任,在不到6年的时间里,就已荣升至相当于今天战区副司令的职位,进步不可谓不快。

    咸平六年(1003年)四月,也就是辽国的统和二十一年,辽国乘宋朝西部边防有事,契丹南府宰相耶律奴瓜纠集十万大军,杀向宋朝军事要塞望都(今河北望都县)。形势非常危急,宋朝北部边防三路大军总指挥王超,调动六万兵马前往增援,王继忠是定州副都部署,属于三路大军之一。

    双方在望都以南的康村交火,战斗从下午激战至深夜,持续了十多个小时,辽军死伤惨重,被“杀戮甚多”,不得已暂时后撤。第二天,辽军重新部署,改变战术,一方面集中主力攻打宋军布防最为薄弱的东翼,另一方面派兵包抄宋军后路,焚烧宋军补给和辎重,一时间狼烟四起,形势急转直下。

    王继忠急忙率兵去救,因为身穿官服,被辽军盯上。辽兵认定他是个重要人物,将他团团围住。危急关头,总指挥王超等宋军将领一看形势不妙率先跑了,丢下王继忠孤军奋战。

    《宋史》用了三句话描述当时王继忠的状况,“围数十重”,“士皆重创”,“殊死战”。王继忠与部下且战且退,战至白城,由于寡不敌众、筋疲力尽之下被敌俘获,宋军全军覆没。这与杨家父子的陈家谷口血战有类似之处,主将与监军临阵撤退,副将血战到底,只不过时间和人物发生了转换,故事与历史在这里有着诸多的重合。

    当时的行营都部署、先行撤回定州的最高指挥官王超,以为王继忠战死,派使者向宋真宗作了汇报。真宗对王继忠进行了隆重哀悼,下诏追赠他为大同军节度使兼侍中,又给他的四个儿子封了官。

    望都之战对宋人的触动很大,宋真宗得知消息后的第一反应是“震痛”,为了加强北部边防实力,宋朝廷重新调整人员和兵力部署,杨延昭被任命为前线都巡检使。

    再说被俘的王继忠。《宋史》对他入赘辽国的过程没有记录,《辽史》的记载也非常简略。不过根据现有的史料,有些问题还是可以搞清楚的。辽军俘获王继忠之后,把他押送到炭山,萧太后亲自出面,招降了王继忠。

    萧太后招纳王继忠至少有三个方面的考虑,第一,王继忠的身份很特殊,既是高官又是皇帝的亲信,如果将他招降,其影响力和示范效应将是非常巨大的;第二,王继忠“姿仪雄美”,史书用这样四个字来形容他,他的风度和气质一定很令人折服;第三,王继忠很有才干,辽史的原话称“太后知其贤,授户部使”,并从名门望族中挑选了一个女子嫁给他。在宋人看来,王继忠就等于成了辽国的驸马。

    在宋辽两国战端不断的那个年代,双方将领互有投降,这不是什么新鲜事。但辽国推行的俘虏政策更为宽厚,他们更善于在俘获人心上做文章。辽人如果想招降宋将,一般采取攻心三部曲:

    第一,用求贤若渴的诚意打动他,给宋将极大的尊重与信任,让他们有得遇知音的感觉;第二,给予他们物质上极大的满足,让他们高官得坐,骏马任骑,让他们觉得自己非常重要、更为重要;第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为他们张罗家眷,让他们娶妻生子,在辽扎根。

    王继忠一开始也是宁死不屈,决不妥协的,他本身就不是贪生怕死之人,否则也不会在其他宋将都已逃跑的情况下拼死力战。但就是这样一位天不怕地不怕的猛将,在辽人实施攻心战之后,最后也被感化,愿意有条件地为辽人做事。可见,金钱、美色、权力固然是非常犀利的武器,但很多人都可以抵挡,只有赏识、信任和器重才是无价的,是俘获人心的最有效手段,宋将归降辽国多半是因为这样的原因。

    王继忠的故事并没有到此为止,后面的故事也非常具有传奇色彩。

    景德初年(1004年)九月,契丹二十万大军南下,攻势凶猛。宋真宗在寇准等人的推动下,打算御驾亲征。

    辽国一方面南侵,一方面秘密求和,代言人正是王继忠。这个时候宋廷才知道,原来王继忠并没有死。

    对于王继忠代辽请和这件事,很多人都很怀疑,只有当朝宰相毕士安认为可信。宋真宗也非常疑惑:敌人如此强悍,突然提出议和,是不是其中有诈?

    毕士安分析道:我曾审问过抓到的契丹俘虏,他们说辽军在南下的过程中屡次受挫,并没有达到目的,现在是孤军深入,他们自己也很后怕,担心老巢被人乘虚端了。契丹想撤军但又没有遮羞的理由,王继忠的请和肯定不是虚言,可以相信他一回。

    真宗听罢分析非常高兴,给王继忠回了一道手诏,答应辽国的请和要求,并派曹利用出使契丹。真宗的手诏写了些什么?根据辽国的记载,统和二十二年(1004年),宋使带给王继忠一封信,信的大意是说,宋真宗自登基以来,一直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不想打仗。他对边防守将也是严格要求,不让他们侵扰北国。先前知雄州何承矩已表达过求和的意思,但一直没有得到回音。宋真宗显然是希望王继忠能够成为双方议和的密使,将情况通报给辽国皇帝。如果辽国同意议和,宋朝将会再派使者前往计议。

    当时宋真宗已下诏准备亲征,但朝中仍有杂音,有人建议迁都金陵或成都。寇准与毕士安力挺北征,宋军在澶渊北城射杀辽国大将萧挞览,契丹震惊。

    在这期间,曹利用与辽国使者姚东之进行交涉,经过双方反复商谈,议和之事逐步定了下来。宋每年送给契丹银、绢共计三十万,朝中很多人都认为太多了。毕士安的回答是:不如此,契丹可能并不在意,和议也不能久长。

    辽国撤兵之后,宋朝对边防做了重新部署,重要边塞都选良将镇守:雄州李允则,定州马知节,镇州孙全照,保州杨延昭等等。可见,杨六郎只不过是众多边防守将中的一个,地位并不是特别显赫,离边关大元帅差得太远。

    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澶渊之盟,和议的签订是两条战线斗争的结果,一方面前线将士浴血奋战,另一方面秘密和谈步步推进。在最为敏感的关节点上,王继忠起到了秘密使者和桥梁的作用,这是其他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

    双方议和之后,宋朝每次派遣使者到辽国,都会拜会王继忠,给他带去金带、器币、茶药等贵重礼物。王继忠对宋使也是优待有加,有时叙及思乡之情,常常泣不成声。他还曾经给宋真宗写信,希望能被宋朝召回,但宋真宗从全局考虑并没有这么做。

    按理说,王继忠这么做很可能引起辽人的不满,但是没有。辽圣宗对王继忠不怀疑,不追究,不怪罪,反而更加器重他。得知他家中没有奴隶,便赐他宫户三十,加左武卫上将军,摄中京留守。后来又赐他皇姓,改名耶律显忠,封为楚王。最后官拜枢密使,太平三年去世。

    《辽史》记载,王继忠在辽国生有一子,名怀玉。杨家将故事中,杨文广的儿子也叫怀玉,这可能并不是巧合,而是有意借鉴了。据宋人记载,王继忠有子怀节、怀敏、怀德、怀政。之所以有此差异,可能是两国只是各自记录了他在本国生下的孩子。

    王继忠是历史上一位很奇特的传奇人物,很难说他不忠于宋朝,否则他也不会为了抢夺粮道而拼死力战,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的上司王超,危难时刻抽身而走,这也是王继忠孤军被围的重要原因。

    王继忠现象,是中国历史上非常独特的风景。像他这种情况,应该是非常尴尬的,但宋朝没有将他视为叛徒,辽国也没将他当做奸细,反倒是都视他为忠臣。从传播中国文化的角度看,王继忠也是有功的。当时辽国特别推崇中原文化,礼仪制度都学宋朝,甚至于他们有个皇帝还曾表态说,最希望自己能够生在宋朝。

    中华文化在辽国得到了广泛的弘扬,契丹也算是中华文化的代表。在古代,世界上有些国家就是通过契丹来认识中国的。一个非常有力的证据是,今天俄语中,中国一词的发音就是“契丹”。

    在包括杨家将在内的许多故事中,辽人给人的印象都如妖魔鬼怪。王继忠因为深入其中,他感受不到那些妖魔化的宣传,身边都是平平实实的人,辽人的人情色彩在有些方面比中原还浓。

    王继忠的经历与传说中杨四郎的故事非常相像。驸马的故事看似虚构,实则有着深厚的生活基础,不是凭想象信笔胡来的,它是当时重大历史事件的真实再现,是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叠合。

    事情虽然没有发生在杨家,但在他们生活的那个年代确实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宋真宗曾经的侍卫被辽国招为驸马,肯定是轰动一时的大事件,也肯定为民间艺人所关注。王继忠的经历被移花接木到史上并无多少记载的杨四郎身上,也算得上别有匠心。

    五 “四郎探母”也有故事原型

    既然杨四郎被招为辽国驸马有故事原型,那么《四郎探母》这样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事情又是否可以当真呢?事实上,“快马加鞭一夜还”的探母故事还真不是凭空虚构,也有历史原型,而且还与杨四郎为什么叫了“杨延辉”有直接关联。

    南宋袁枢在《通鉴纪事本末》第四十一《契丹入寇》中记录了这样一件事:

    五代十国期间,中原混战不断。911年,河北的一个节度使刘守光被山西的晋王打败,为求生存,他派参军向契丹的耶律阿保机求援。这位参军就是后来契丹史上非常著名的人物韩延徽。

    唐朝安史之乱时,契丹开始兴起八大部落,每个部落首领都称大人,八个大人再推选一名首领,称为“八部长”,三年一任。唐末,耶律阿保机逐渐强势,他不断连任“八部长”。

    韩延徽到达契丹,耶律阿保机不仅不肯派兵,反而要求韩延徽归附契丹。韩延徽虽然是去向契丹求援的,但表现得非常有气节。他一口回绝了耶律阿保机,并且坚持不行跪拜之礼。

    契丹主也是火爆脾气,一怒之下将他扣压下来做苦力。后来阿保机的妻子了解到此事,又发现了韩延徽的才干,便劝说耶律阿保机放了韩延徽:

    “彼秉节弗挠,贤者也,奈何困辱之?”(大意是说,韩延徽守节不屈,是当代的贤者,应该以礼相待才对,怎么能囚禁羞辱他呢?)

    耶律阿保机顿悟,立即将韩延徽请回待为上宾,通过交谈,双方竟然有相见恨晚的感觉。韩延徽由此受到器重,成了阿保机的高参,他帮助契丹建衙署,筑城郭,分市里,大力推广中原文化,成为契丹的佐命功臣。

    尽管在契丹获得了很大成功,韩延徽还是身在契丹心在中原。他是个孝子,因为想念母亲,他不顾一切地要回乡探母。

    有一次,他抓住一个机会,悄悄离开契丹逃奔晋阳。此时的晋阳已不是当初的晋阳,物是人非,当地的官僚对他很是轻慢,没有人重视他。与在契丹所受的高看和优待相比,晋阳之行让他非常失落也非常伤心。

    拜见完母亲之后,他决定再回契丹。朋友劝他,你好不容易从那里逃出来,再回去岂不是自投罗网,他们一定会杀掉你的。韩延徽语出惊人:我走之后,契丹主如丧耳目、如失手足,我回去就如同耳目与手足失而复得,他们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会杀掉我?

    果然不出所料。韩延徽回到契丹后,一开始受到契丹主的责问。他从容答道,“忘亲非孝,弃君非忠”,“臣虽挺身逃,臣心在陛下。臣是以复来”。大意就是,我因为非常思念母亲,回家看娘去了。之所以事先没跟你们商量,是怕你们不答应,所以就自作主张了。但我现在回来了,我的心是忠于陛下的。

    契丹主大为感动,认为他是有情有义有信之人,更加信任和重用他,内外大事都请他参与决策。耶律阿保机称帝后,任命他为守政事令,地位相当于中原的宰相。

    韩延徽在辽国出人头地,但始终不忘故土。因为母亲不愿来北国,他便托人悉心照料,并向中原保证,只要他韩延徽在,决不让契丹南侵。阿保机死后,耶律德光继位,韩延徽仍然受到重用。

    《通鉴纪事本末》由南宋袁枢所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袁枢与朱熹、吕祖谦和杨万里是同时代人,素有“爱君忧国之心,愤世疾邪之志”,开创了以“事”为纲的本末体记史方式。

    《四郎探母》的故事很可能取自这个历史典故,只不过在戏剧里韩延徽成了杨延辉,两个人的名字都这么相像,也从另一个方面印证着,杨四郎的故事很可能取自韩延徽。

    关于“探母”还有一个相近的故事,不过那是讲杨八郎的。

    历史上杨业只有七个儿子,没有杨八郎。故事传说中,杨八郎的事迹也是少之又少。按照《南宋志传》的说法,杨八郎是杨业的义子,名叫高怀亮。在周世宗亲征北汉时,他曾与高怀德交手,两人相见之后,觉得对方很像自己失散多年的兄弟,便在战场上相认。他因而投奔到了周营,改回原名高怀亮。传说杨八郎也被辽国招为驸马,但历史上高家是宋皇室的驸马。

    有一出梆子戏叫《万寿宫》,其中第五本《雁门关》,又名《八郎探母》,与《三关排宴》有映照之妙。梆子戏发源于山西、陕西一带,那里是宋代抗击辽金和西夏的前沿阵地。

    在这出戏中,八郎名叫杨延光。他流落北国,化名王鳌,听从呼延丕显的劝告假意降辽,当了辽国梨花公主的驸马。奸臣庞元借此状告呼、杨两家谋反,仁宗听信谗言,欲将杨家正法。八千岁以及寇准、包拯二相舍命相保,形势才发生了转机。

    皇帝要求佘太君戴罪立功,亲自出征捉拿八郎,并限定三日内取来萧太后首级,否则便以谋反罪论处。太君带兵赶赴边关,八郎闻讯以“偷袭敌营”为名,让梨花公主盗来令箭,直奔宋营探母。母子相见,抱头痛哭。太君怒斥八郎不忠不孝,命八郎返辽,三日内杀了萧太后,取来首级,一可为国除害,二可救呼、杨两家。八郎连夜回营取了萧后首级,携妻带子奔回宋营。后遇辽兵穷追不舍,他自己断后,被辽兵包围,最后自刎而死。

    《八郎探母》与《三关排宴》和《四郎探母》有很多相似之处,又有一些明显差别。同是失节投敌做了辽国驸马,在平衡家与国的利益之时,四郎内心充满了矛盾与摇摆,虽然没有哀告求生的无耻,但也没有慷慨而死的豪迈。八郎则完全不同,他毫无条件地向忠孝靠拢,更像是封建王朝宣扬的传统中的英雄。

    《三关排宴》与《八郎探母》作了最好的诠释,那就是“忠孝节义”。在佘太君眼里,杨家的名节最重要,为保大宋,为保江山,哪怕是昏君当政,他们也要做出无条件的牺牲,包括最宝贵的生命。

    《四郎探母》说到底有两个原型,一个是驸马原型,另一个是故事原型。驸马原型源自王继忠,故事原型取材于韩延徽,把他们的故事汇集到杨四郎一身,既是创造英雄群像的需要,也是小说故事惯常的创作手法,还体现出杨家将故事的传播特点。

    “杨家将”与“三国”的传播方式不同,《三国演义》早在成书之前一千多年,西晋的陈寿就提供了一个堪称完整的蓝本《三国志》,故事酝酿的时间长、定型早。而杨家将故事则以民间流传为主,正史的记录简略而且滞后,没有形成权威,影响力不够。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杨家将故事历经宋、元、明、清几个朝代的不断扩充和发展,受时代影响非常大,一部“杨家将”折射了几代王朝史。杨四郎的故事也是如此,前面提到的最后结局的种种变化,无不留有历史的印记。

    在元代,汉人备受压迫,民族矛盾空前突出,民族大义、民族气节是根本,是最被人们所看重的,因而在元杂剧中,杨驸马就是叛徒,就要被佘太君大义灭掉。到了明代,国家危机重重。1449年明英宗兵败被俘,1550年以后鞑靼三次侵扰京城,人们呼唤英雄、渴望胜利,于是杨四郎就成了卧底,潜伏在敌国立功。到了《四郎探母》那个时代,社会历经战乱,人心痛定思痛,反战情绪弥漫,人文色彩占了上风,因而过关探母成了最关键的焦点。

    杨家将故事是一幅英雄群像,准确地说是一部家族英雄群像,也堪称中华英雄群像,杨家将人物是英雄形象的集大成者。编写杨家将故事,可供借鉴的史实太少,八个儿子的境遇又需要各自不同,那只有移花接木,信手拈来了。史书上没有关于杨四郎的记载,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将历史上一些闪光的人物和故事挪搬到“杨家将”身上,这是艺术创作中最惯常的手法,也是千百年来杨家将能够始终吸引大众的原因所在。

    历史上只有韩延徽,没有杨延辉;只有杨四郎,没有杨驸马。但这丝毫不影响杨四郎这一人物形象带来的震撼与冲击,这就是艺术的魅力!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