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兵法精粹-三十六计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三十六计最早出现在《南齐书》中(479-502),著者为萧子显(489-537)。《南齐书》中有政治家王敬则的传记。根据传记记载,王敬则曾提到“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

    这里的檀公指的是南朝宋将檀道济(?-436)。在《南史》第十五卷《檀道济传》中有这样一段情节:檀道济任远征军统帅,挥师北上,向济河杀去。他打败了一支强大的魏国军队并占领了滑台城(今河南省滑县境内)。此后他同魏军交战了三十余次,大部分都取得了胜利。在部队打到历城时,粮草眼看就要没了,在这种情况下他只好准备撤军。而这时一些被敌军抓到的兵士又告诉敌人宋军粮草不足,士气十分低落,这给已是败退之军的敌人以一些希望,敌军想趁机反攻,于是就追了上来。檀道济一见这种情形,知道跑是没用了只有以智取胜了,就命令兵士在夜里开始称沙子,并大声唱出称得的分量,然后把所剩不多的稻米撒在沙上冒充粮食。这样到天蒙蒙亮时,敌方看到伪装的粮堆,以为宋军依旧粮草充足,便不敢再追击。而报信的降卒被认为是谎报军情而遭斩首。当时宋军与敌人相比,因为远征兵员上已处于劣势,现在又粮草殆尽,因此人心惶惶。檀道济知道硬拼是不可能取胜的,就命令全体士兵披挂整齐,他自己则身穿白衣,乘一辆战车,绕军营缓缓而行。魏军看到檀道济这样从容,害怕中埋伏,不敢冒险追逼,最后只得撤走了。尽管檀道济没能占领河南,但却用“唱筹量沙”的计谋,把军队全部带回了国内。由此他威名远扬,也令魏国军队一听到他的名字就为之色变。

    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檀道济用了空城记、无中生有计、借刀杀人计、正是因为檀道济巧用计谋,才使他的军队成功地逃离险境。不知当时是否就已有“三十六计”这样一种计谋之书?这在写于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南齐书》和《南史》中均无记载。

    流传至今的关于三十六计的注解中,有这样的解释:三十六计中的“三十六”这个数字源自《易经》。《易经》内容包括比较古老的《经》,和晚一些的《传(十翼)》两部分。《传》的核心思想之一是阴阳学说,即对两种不同的、互相对立的力量的阐述。阴也是与“计”有关的。根据《易经》,阴的成数是六和八,而六是阴数之极。这样看来,三十六似乎是阴数之极的平方。因此,王敬则所说的三十六计,只是表示有很多的计谋。

    第一次把三十六计编成一套计谋口诀的,是据传成立于1674年的洪门帮会,这套口诀以“洪门哲学”的名称而著名。而洪帮的宗旨是反清复明。它所归纳的三十六计条目被看作是目前流行的三十六计版本的原始蓝本。但是1941年人们发现了一个有关三十六计的更古老的渊源,那是一本写于明末的讲述三十六计的小册子。

    三十六计整个条目的字数只有138个。138除以36不足4,因为有的计只有三个字。所以,每个计的语言表达都很简约。但正是这种语言上的简约,为各种各样的解释、说明提供了广阔的余地。

    第一套胜战计

    第一计瞒天过海

    【本篇主旨】

    瞒天过海是一种示假隐真的疑兵之计,在战争中,它是一个利用人们存在常见不疑的心理状态,进行战役伪装。隐蔽军队集结和发起进攻企图,以期达到出其不意的目的。

    【原文】

    备周则意怠(1),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2)。太阳,太阴。

    【注释】

    (1)备,防备。周,周密、完备。意,意志,注意力。怠,懈怠。本句意为因为防备周密就会放松警惕。

    (2)阴,秘谋。阳,公开行动。对,对立面。本句意为秘密的谋略就隐藏在公开的行动中,而不是与其对立。

    【译文】

    当防备十分周密的时候,就容易麻痹大意:平时看惯的,往往就不再怀疑了,把秘密诡计隐藏在公开的行动中。而不是和表面的现象相排斥,非常公开的往往隐藏在非常机密的事物里。

    【故事论述】

    公元583年,陈叔宝当了陈朝皇帝。他整日吃喝玩乐,不理朝政,奸臣乘机为非作歹,欺压百姓,搞得民不聊生,陈朝危在旦夕。

    当时,隋文帝统一了北方,国力强盛,斗志正旺。他分析局势,深知陈朝国力空虚,已不堪一击,便派兵南下,想一举攻灭陈朝。

    可是,隔着一条滔滔长江,如何进攻才能万无一失?老臣高颖悄悄向他献了一条妙计。

    隋文帝依着高颖的计策,一声令下,几路大军浩浩荡荡一齐进攻,首先切断了长江上游与中下游军的联络,使他们不能相互照应。

    与此同时,隋朝大将贺若弼率大队人马向陈朝国都建康进军。兵马来到长江北岸驻扎下来。只见帐篷林立,军旗飘扬,人喊马嘶,一派战前景象。

    江南陈朝将领见这阵势,以为隋军即将渡江攻城,顿时紧张起来,召集全部人马,抖擞精神,准备与隋军决一死战。

    谁知剑拔弩张地等了几天,隋军不但没有渡江攻城,反而撤了回去,渡口只留了一些破旧小船。陈朝将士以为隋军水上力量不足,不敢轻易进攻,上上下下都松了口气。

    可是不久,隋军又集结江北,安营扎寨。陈军慌忙再度备战。这样反复折腾了几次,弄得陈军人困马乏,加上粮食又被隋军间谍烧毁,陈军更是人心惶惶,进退两难。就在这时,隋军突然发起总攻。浩浩长江之上,万船齐发,金鼓震天,陈军哪里还有还击之力?连陈后主也乖乖地当了俘虏。

    隋文帝笑逐颜开,重奖有功将士。他夸赞高颖道:“好一个瞒天过海之计!若不是如此麻痹敌军,我们怎会不费吹灰之力轻易取胜?姜,到底还是老的辣嘛!”

    现代战争中最成功用此计的就是日军偷袭珍珠港。1941年10月8日,日本军阀首领东条英机正式登上了首相宝座,并且兼任陆军大臣、内务大臣,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他上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极力加快“南侵”步伐。一面与德、意两国签订同盟条约;另一方面则积极筹划向美国开战,其进攻的第一个目标就是珍珠港,希图通过对美国这一最大军事基地的集中打击,使美国在军事上处于被动地位。

    首先,日本利用美国当时的全球战略方针着重点是对付德国法西斯,因而想极力避免太平洋地区短期内发生战争的心理,竭力制造种种和平假象。1941年8月7日,日本政府主动提出建议,希望日美首脑在火奴鲁鲁直接会谈,以解决两国争端。8月26日,日本内阁又写信给美国总统罗斯福,表示“日本渴望维持太平洋的和平”,并再次希望日美首脑会晤,以便消除相互间的猜疑和误会,“阐明双方见解”。11月4日,只派出特使来栖前往华盛顿协助日驻美大使野村与美国政府就和平解决两国争端问题进行谈判。甚至到12月4日,日本政府仍让野村、来栖将谈判继续下去,还特别警告他们不能使美方产生谈判将会破裂的印象。

    可是就在美国为这和平的美景兴奋的时候,日本政府正紧锣密鼓地策划着巨大的军事阴谋:11月5日,日本天皇召集御前紧急会议,预定12月8日以袭击珍珠港为起点,正式对美国开战。接着,日本内阁便任命山本五十六大将为偷袭珍珠港联合舰队最高指挥官。11月15日前后,规模庞大的日军联合航队采取化整为零、分散行进的办法进行结集;以“赤诚号”旗舰为首的四艘大型航空母舰分别驶离基地,依照不同的航线,向单冠湾悄悄进发;与此同时,攻击珍珠港的机动部队也陆续开往单冠湾待命。为了防止舰队行踪暴露,在上述行动中,各舰都选择远离商船航道的航线。同时,在舰队已经结集于单冠湾后,又特意派出一条靶船行驶于西南群岛方向,收发模拟的无线电通讯,以造成日舰没有离开日本海的错觉。

    当然,日军这一切隐蔽的军事行动也并不是完全不被察觉的。其实12月2日早晨,美国驻菲律宾的海上侦察机在南中国海先后发现日本潜艇,并在金兰湾内发现大型日本运兵船20余艘。为这事,美国政府曾向日本政府提出质问,要求说明在印度支那增兵的理由。日本政府便欺骗美国说,增兵是为了“防备中越边境中国军队的活动”。又比如,12月6日上午,美国驻英大使又传来英国海军部的一份重要情报,说是发现一支庞大的日本舰队,由驱逐舰和轻型巡洋舰护航,正穿过暹罗湾驶向拉克地海峡,如此等等。尽管日军入侵行踪一再暴露,但因美国政府对日本政府抱有幻想,轻信和平的许诺,最终丧失警惕,甚至到12月7日(即偷袭珍珠港的前一天),美国总统罗斯福还给日本天皇发电:“希望美国总统和日皇共同驱散天空的乌云”。而实际上,这时,日本的特遣舰队、机动部队已经“瞒天过海”,逼近珍珠港所在地--瓦胡岛了。

    1941年12月8日上午7时40分,这是一个令美国人民永世难忘的时刻,日军第一批183架攻击机从特遣舰队的六艘航空母舰起飞,到达瓦胡岛上空,拉开了偷袭珍珠港的序幕,紧接着又是171架水平轰炸机和俯冲轰炸机的轮番轰炸。当天正是星期天,驻岛美军毫无防备,故而损失极为惨重:4艘主力舰1艘受重创,3艘被炸伤;10余艘巡洋舰、驱逐舰,以及其它舰艇被炸沉或炸伤;240架飞机被炸毁;陆海军官兵死伤达4500余人;美国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这次美国海军所遭受的损失超过了美国海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所受损失的总和。

    【计名典故】

    本计的计名出自一个传说。相传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唐太宗李世民率军三十万御驾亲征高丽国。这一日,太宗来到海边,对怎样才能渡过大海发起愁来了。前部总管张士贵见状,赶忙与众将商议对策,只有部将薛仁贵于情急之中,想出了一个主意,说道:皇上担心大海阻隔,难于征伐高丽,我今有一计,定叫大军平安渡过大海,取得东征的胜利。

    几天后,张士贵领着薛仁贵一道拜见唐太宗,奏道:今有一位老人,精通干海之术,能将海水变干可帮助我军东征成功。太宗听说有此神奇老人,十分高兴,立即命张、薛二人带路,前去会见老人。于是君臣三人,在薛仁贵引领下,穿过一条用帷幕遮蔽的通道,来到一个处所,只见这里绣幌锦彩,茵褥铺地,百官迎候。太宗召见了老人,夸奖了他的作法,并且大张笼席,召集群臣与老人一道饮宴作乐……过了许久,忽闻风声四起,涛声如雷,杯盏倾倒,周围一片摇晃,太宗询问缘由,近臣便揭开帷幕让太宗看,只见大海茫茫,水天一色。太宗问道:这是什么地方?为何如此波涛汹涌?这时,张士贵、薛仁贵才从实奏道:这是为臣用的“瞒天过海”计,得一风势,三十万大军已经渡过大海到达东岸了。这就是传说薛仁贵用的“瞒天过海”计。可见,这里所说的“天”,本意是指的天子,所谓“瞒天过海”是指哄瞒着天子在不担惊受怕的情况下,平安地渡过大海。以后,人们把“瞒天过海”作为用兵打仗三十六计中的第一计。

    第二计围魏救赵

    【本篇主旨】

    此计主要是用于解围的。它的特点是:以迂为直,避实就虚,攻敌所必救,以解除敌军的围困。具体地说,就是:当本军某部遭敌围困不得突围时,救援的军队不是直接进攻围困的敌军,而是以迂为直,选择敌方防守相对空虚而又地处要害的地区进行攻击,以迫使敌方撤围回援,并趁敌军在回援途中,发起奇袭,以克敌制胜。

    【原文】

    共敌不如分敌(1),敌阳不如敌阴(2)。

    【注释】

    (1)共敌、分敌:这里是指集中的敌人与分散的敌人。

    (2)敌阳、敌阴:敌,攻打。阳,这里是指公开、正面、先发制人;阴,这里是指隐蔽、侧面、后发制人。敌阳不如敌阴,指正面攻敌,不如从侧面攻敌。

    【译文】

    攻打集中之敌,不如攻打分散之敌。从正面攻敌,不如从侧面攻打防守相对薄弱之敌。

    【故事论述】

    这个计谋在古代有过精彩的运用,现代也不乏精彩案例。革命家黄兴就曾用过一回,1911年4月,孙中山领导黄花冈起义前,为了收集武器弹药,黄兴押运一条装有武器弹药的商船到了广州码头。当时清政府盘查得很严,几个稽查员上船打开了几个箱子,里面是香蕉、衣物,但如果再往下查,武器弹药就要大白于天下了。关键时刻黄兴急中生智:他让两名船员扛起两个箱子就往岸上跑,稽查人员以为是违禁物品,赶忙追上去,打开箱子一看,却只是两箱满满的外国好酒。黄兴赶上前去,故意骂船员是“不要命的酒鬼”,又殷勤地把两箱好酒敬献给了稽查。事后,又去酒馆请稽查饱餐了一顿。这顿饭吃了好几个小时,等稽查醉醺醺地返回时,船上的武器弹药早已搬走。黄兴以“虚”化“实”的计谋,巧妙地运用了“围魏救赵”之声东击西的计策,从而化险为夷。

    【计名典故】

    本计出自《史记》记载的齐魏桂陵之战。计名则见于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回。

    第三计借刀杀人

    【本篇主旨】

    通过利用矛盾,借敌方内部的力量,或者是盟友的力量,削弱或消灭敌对势力。而其关键所在,则是善于捕捉和利用敌方的矛盾,包括敌方内部的矛盾以及敌方与盟友的矛盾,想方设法使这些矛盾扩大、激化。直至引起敌方自相争斗,或者是引起敌方与盟友的争斗,以达到削弱或消灭敌方实力的目的。因此,在军事上,此计的运用多是与使用间谍相联系的。

    【原文】

    敌已明,友未定(1),引友杀敌(2),不自出力。以《损》推演(3)。

    【注释】

    (1)敌已明,友未定:指打击的敌对目标已经明确,而盟友的态度却一时尚未明确。

    (2)引友杀敌:引,引诱。引友杀敌,即引诱盟友的力量,去消灭敌人。

    (3)以《损》推演:根据《损卦》“损下益上”、“损阳益阴”的逻辑去推演。

    【译文】

    敌人已经明确,盟友的态度尚在犹豫之中,这时应极力设法诱使盟友去攻打敌人,而无需自己出力。这是从《损卦》卦义的逻辑推演出来的。

    【故事论述】

    很久很久以前,中国有一段非常著名的时期,那个时代百家争鸣,畅所欲言,那就是春秋时代。那时候我们的孔圣人还没有得到他应有的地位,还在到处谋职求官。当时和他一样有名的并且已经人生得意的晏子是齐国的谋臣。这个故事就是关于历史上这个著名的矮人的。这个故事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就是二桃杀三士。

    齐景公手下有三个勇士:公孙接、田开疆和古冶子。他们的勇敢无人可比,他们的力气无人可及,甚至可以空手降服猛虎。

    一天,齐国正卿晏子碰到这三名武士,可他们没有一个人离开自己的座位向他施礼。这一不礼貌的举动令晏子非常气愤。于是他来见齐景公,报告这一他认为对国家有危害的现象:“这三个人勇而无礼,目中无上,一旦到了国家需要他们的时候,还能指望他们能做到对内制止暴虐,对外勇敢杀敌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建议:愈早除掉他们愈好!”

    从这一段话我们可以看出,这三位勇士是因为对贵为公卿的晏子不礼貌才让晏子非常恼火的。那是一个礼的时代,如果谁有违礼法那是大逆不道的,而且一个国家的武士如果不能对国家的公卿有礼,在晏子看来是非常危险的。这也是千百年来固有的传承,因为一个武士最终总是会死在一个政治家的手中。

    晏子的提议让齐景公很为难,因为这三个人也是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的人,但又不能得罪他的谋臣晏子。景公叹口气,面露难色地说:“这三人都是作战英雄,要想降服或杀死他们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如何是好?”因为一个国君杀死为国家效命的功臣是不义的,何况在那个群雄争霸的时代,哪一个国君不想为自己培养一些将才呢。

    可晏子好像一定要杀死这三个对自己不礼貌的人,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能对我无礼,那他就是瞧不起当今的国君,因为他是国君的要人。于是晏子思索片刻后道:“我有个主意,派一使者,带两只桃子给这三个人,并告诉他们:三位可以计功而食桃,谁的本事最大,谁就可以得到一只桃子。”

    于是景公按计行事。果不其然,三个勇士各言其功,开始相互比较他们的本领了。公孙接首先道:“有一次,我空手制服了一头野猪;另一次我捉住了一只猛虎。凭我的本事,我应该得到一只桃子。”于是他拿过一只桃子。接着,田开疆说:“有两次,我手持长矛,打跑了一整队敌人。凭我的本领,我也应该得一只桃子。”说完他也拿了一只桃子。古冶子看到桃子都被拿走,没有他的份了,就怒气冲冲地说道:“有一次我跟随主公渡黄河,一只巨鼋抢走了我的左骖之马,窜进湍急的河水中。我潜到水中,在河底潜行,逆流百步,顶流九里,最后找到巨鼋并杀了它,救回了左骖之马。当我左手提着骖尾,右手提着鼋首从水中跳出来时,岸边的人都当我是河神呢。凭这本事,怎么说也该配得一只桃子吧?难道你们当中就没有谁想把自己的桃子让给我吗?”说着,他拉出宝剑站了起来。

    这时公孙接和田开疆发现他们的同伴发怒了,不由感到惭愧。他们说道:“我们的勇猛都比不上你,我们的本事也不能和你相提并论。我们拿了桃子却没把它留给你,说明我们两人有贪心。今天若不以死来表达我们对自己贪心的忏悔,那我们岂不是胆小鬼吗?”随后,两人把桃子拿出来,然后拔出宝剑自刎而死。

    古冶子面对两具尸体,良心受到深深的谴责。他自言道:“两个伙伴已死,只我一个还活着,这是不仁;用言语羞辱他人,而吹嘘自己,这是不义;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厌恶而不去死,这是不勇。假如他们两个把一个桃子分成两半,他们就都可以得到与他们的本领相称的一部分,我也就可以得到我应该得到的一个桃子了。”

    说完,他扔掉桃子,同样自刎而死了。使者回报景公:“他们都已经死了。”

    后人有诗叹道: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问是谁家冢?田疆古冶子。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理。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

    上面这首诗为诸葛亮所作,他赞颂了三位勇士,斥责了晏子借刀杀人。晏子没有胆量直接处死三个失礼的猛士,却利用“英雄人物往往易于激怒,因为他们特别注重自己的名声、荣誉和自尊心”这一点,在他们中间散布嫉恨的种子。最后,借他们自己的手杀了他们。

    历史上还有许多借刀杀人的典故,因为太多人想除去自己的绊脚石又不想落得个不义的名声,于是就会用别人性格过激的特点造就一个杀人犯。东汉末年,有一个著名的天才少年叫祢衡,他少有才辩,文思敏捷,他不仅精通诗文,而且通音律,尤其善于击鼓。但是这个人却有个坏毛病,就是有点恃才傲物。当时曹操想提拔他,但被他拒绝了,这让这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实在恼火,就让他当了军中的击鼓手。在一次宴会上曹操想羞辱祢衡一下,不想却反被祢衡羞辱了一番。曹操当时憋着这口气没有发作,因为他不想落个杀贤人的名声。过些时候他对孔融说:“祢衡这个刻薄的家伙,竟在众人面前骂我,但他又是一代才子,我若杀了他,那天下的人就会说我不能容人。我决定把他送到荆州刘表那里,刘表是个性格暴躁、气量狭小的人,他到那里很快就会没命的。”

    可曹操的这次估计是错误的,因为祢衡太有名了,就连刘表也不敢杀他,而是又把他送到自己的大将黄祖手中。这一次祢衡没那么幸运了,因为黄祖实在无法容忍他的坏脾气,而且也似乎领会了曹刘的意图,就把他给杀了。

    其实曹操把祢衡送到刘表手中,不仅仅是想借刘之手杀掉这个骂自己的人,更想让刘表得一个杀名士的恶名而让天下人唾骂刘。但刘似乎识破了曹的这一诡计,没让曹的连环计得逞,但终归是他帮曹杀了祢衡。

    【计名典故】

    本计内容在春秋战国的史书中多次可见,而“借刀杀人”一语,则见于明代戏剧《三祝记》“这所谓借刀杀人,又显得恩相以德报怨,此计何如”一语。这出戏是写范仲淹的政敌企图让他任军队统帅--环庆路经略招讨使,去平息西夏赵元昊,企图借西夏人的刀杀害范仲淹的故事。

    第四计以逸待劳

    【本篇主旨】

    本篇强调要把握战场的主动权,以引诱敌人,“调动”敌人,使敌人疲劳,然后抓住战机,克敌制胜。《损》卦的说法,就是:以静制动,损刚益柔。

    【原文】

    困敌之势(1),不以战。损刚益柔(2)。

    【注释】

    (1)势:情势、趋势。这里指态势。

    (2)损刚益柔:语出《易·损·蒙》:“……损刚益柔有时……”损卦为兑下良上,是由泰卦乾下坤上变来的。泰卦的九三变为损卦的上九,而泰卦的上六则变为损卦的六三,说明由泰卦变为损卦是损乾益坤、损刚益柔的结果。但这种损刚益柔只要因时也会吉利。

    【译文】

    迫使敌人处于困难的局面,不一定用直接进攻的手段(而可采取疲惫、消耗敌人的手段)。这是从《周易》损卦彖辞中“损刚益柔有时”一语中悟出的道理。

    【故事论述】

    三国时,蜀将关羽围困魏地樊城、襄阳,曹操惊慌,想迁都避开关羽的威胁。司马懿和蒋济力劝曹操说,刘备、孙权表面上是亲戚,骨子里却是疏远的。关羽得意,孙权肯定不愿意。可以派人劝孙权攻击关羽的后方,并答应把江南地方分给孙权。曹操采纳了他们的计谋,关羽最终兵败麦城。

    孙权中了曹操的借刀杀人之计杀了关羽,还把关羽的头送给了曹操。刘备怒不可遏,亲自率领七十万大军伐吴。蜀军从长江上游顺流进击,居高临下,势如破竹。举兵东下,连胜十余阵,锐气正盛,直至彝陵、哮亭一带,深入吴国腹地五六百里。孙权命青年将领陆逊为大都督,率五万人迎战。

    陆逊深谙兵法,正确地分析了形势,认为刘备锐气始盛,并且居高临下,吴军难以进攻。于是决定实行战略退却,以观其变。吴军完全撤出山地,这样,蜀军在五六百里的山地一带难以展开,反而处于被动地位,欲战不能,兵疲意阻。相持半年,蜀军斗志松懈。

    陆逊看到蜀军战线绵延数百里,首尾难顾,在山林安营扎寨,犯了兵家之忌。时机成熟,陆逊下令全面反攻,打得蜀军措手不及。陆逊一把火,烧毁蜀军七百里连营,蜀军大乱,伤亡惨重,慌忙撤退。陆逊创造了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后发制人的著名战例。

    陆逊这一战和前面说到的费边对付汉尼拔是不是如出一辙呢?

    看来只要有足够的时间、足够的财力,只要等到敌军人困马乏就可取胜。这也是为什么说“师不袭远”的道理。只要远行就会补给不足,而这一不足就会给人以可乘之机。

    春秋时期的荀萤也曾用此计大获全胜。公元前559年,一天,晋悼公问荀萤说:“怎样才能使郑国臣服呢?”可见人的心是多么的不容易满足,本已是侯王,却还是想去争服其他的侯王。见自己的主人问这样的话,荀萤就回答:“郑国之所以屡服屡叛,是因为有楚国作它的后盾。我们只有削弱楚国的力量,郑国自然就会真正归服了;但是,要想削弱楚国在军事要用‘以逸待劳’之计。这对于郑国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晋悼公接着又问:“什么叫‘以逸待劳’?”荀萤解释说:“军队不可以连续多次征战,多战就会疲劳;诸侯国不可以连结多次地役使,否则就会招来怨恨。这样,‘见疲外急’,要想对付楚国,是不可能取胜的。因此,我请求把晋国的军队分成上、下、新三军,每次同楚国作战,只动用一军人马,三支军队轮番使用;而且还应采取烦扰战法,等楚军进时,我军即退,等楚军退时,我军就进。要弄得楚军求战不得战,求安不得安,往来奔跑,疲惫不堪。而我军却有两支军队经常处在休整状态,这样就是以逸待劳,终有一天会战胜楚国,使郑国失去后台而归顺我国了。”晋悼公听了荀萤这番话,非常赞赏,当即任命荀萤为中军主帅,把全国军队按荀萤的意见分成了三军。第一次由上军出战,第二次由下军出战,第三次由新军出战,荀萤则统帅中军分别接应。如此轮番对楚国出战,果然搞得楚军疲惫不堪,这时荀萤见时机已到,发起突然攻击。晋军士气正盛,逼得楚王最后不得不忍痛“让郑于晋”,任凭晋国进攻郑国,使之归降于晋国了。

    【计名典故】

    本计语出《孙子兵法·军争篇》:“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虚实篇》也说:“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第五计趁火打劫

    【本篇主旨】

    本计的主要特点是,趁敌人处于危险、混乱的时机,坚决果断地攻击敌人,从中取利。

    【原文】

    敌之害大(1),就势取利,刚决柔也(2)。

    【注释】

    (1)敌之害大:害,指遇到严重灾难,处于困难、危险的境地。

    (2)刚决柔也:决,冲开、去掉,这里引申为摈弃、战胜。王夫之《周易内传》卷三曰:“夫之为言决也,绝而摈之于外,如决水者不停贮之。决而任其所往。”全句意为乘刚强的优势,坚决果断地战胜柔弱的敌人。

    【译文】

    如果敌人正处在艰难境地,那我方就正好乘此有利时机出击,坚决果断地打击敌人,以取得胜利。这是从《周易》卦彖辞“刚决柔也”一语中悟出的道理。

    【故事论述】

    努尔哈赤、皇太极都早有入主中原的打算,只是直到去世都未能如愿。顺治帝即位时,年龄太小,只有七岁,朝廷的权力都集中在摄政王多尔衮身上。多尔衮对中原早就有攻占之意,想在他手上建立功业,已遂父兄未完成的入主中原的遗愿。他时刻虎视眈眈地注视着明朝的一举一动。

    明朝末年,政治腐败,民生凋敝。崇祯皇帝宵衣旰食,倒想振兴大明。可是,他猜疑成性,贤臣良将根本不能在朝廷立足,他一连更换了十几个宰相,又杀了名将袁崇焕,他的周围都是些奸邪小人,明朝崩溃大局已定。

    这似乎是中国历史的通病,只要一个大将的功劳过大,就会惹来杀身之祸。所以一个聪明的将帅一定要牢记功高不可盖主。春秋时代的文种就因不识时务而被勾践杀掉了。

    正是因为崇祯有这样一种可怕的心理,才有了李自成的攻入京城。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一举攻占京城,建立了大顺王朝。可惜农民进京之后,立足未稳,首领们就渐渐腐化堕落。这些阶级弟兄虽然抗战了很多年,但多是斗大字不识一箩筐的人,当他们看到京都的花花世界又怎能把持得住呢?不是说“将相宁有种乎吗?”但将相之种却因见多了太多的繁华就能守住得来的政治资本,但如何能让这些农民见了宝贝而不为所动呢,他所想要的不就是手中的东西吗?他们怎么能知道如何去管理一个国家?他们注定不会拥有贵族所拥有的东西。

    李自成竟是如此的目光短浅,竟把明朝名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给掳走了。可能他真的没有皇帝之命,如果一个国家都是自己的了,难道还愁没有美女吗?他为什么要得罪一个前朝把守国家险地的将军呢?其实他如果不这样做,吴三桂就会归顺于他了,因为吴三桂本是势利小人,惯于见风使舵。他看到明朝大势已去,李自成自立为大顺皇帝,本想投奔李自成巩固自己的实力。而李自成胜利之后,滋长了骄傲情绪,没把吴三桂看在眼里,抄了他的家,扣押了他的父亲,掳了他的爱妾。本来就朝三暮四的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决定投靠满清,要借清兵势力消灭李自成。多尔衮闻讯,欣喜若狂,认为时机成熟,可以实现多年的愿望了。吴三桂也打开了山海关的大门,让清军长驱直入,只用了几天的时间就攻入北京城,李自城最后是江山没得到,美人也没得到。这吴三桂的一怒只是凭白让满人得了好处,多尔衮在两个汉人的怒火中得到了万里江山。

    近代也有例子。阎锡山的一生一直把“中”字看作是做人的原则,这一人生哲学决定了他处世圆滑,善于在夹缝处生存。但他一旦看准了目标,看准了形势,也是很会“趁火打劫”的。他曾以趁火打劫为谋计,成功地打败了直系军阀吴佩孚。

    辛亥革命后,阎锡山一直在夹缝中生存。但他练就了看风使舵的本领。当时,对阎锡山有直接影响的军事力量有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军阀,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以吴佩孚为首的直系军阀等。第一次直皖战争结束后,直系军阀打败了皖系军阀。曹锟和吴佩孚掌握了北京权力,阎锡山急忙通电表示支持,曹锟落选,山西方面也给报销五十万元巨资。1924年9月又爆发了第二次直奉战争,在这次战争快要结束的时候,阎锡山加入了反直阵线。

    阎锡山为什么要加入反直阵线呢?他是要趁火打劫。战争开始之前,张作霖、段祺瑞、吴佩孚三方都派代表到山西与阎联络,阎只是应付,不作和任何一方联合的表示。并且告诫部下:“无论哪方面的代表来了,都不要说太肯定的话。我不表示意见,你们也不要表示。”

    1924年9月5日,张作霖发表通电,正式向直系宣战,他把军队编成六个军,总兵力达十七万,进犯山海关。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了。9月22日,直系军队的前沿阵地朝阳被奉军攻破,奉军乘胜追击,直逼凌源。26日,直奉两军在建平展开激战,直军死伤共有两千余人。奉军张宗昌部攻克了凌源。9月8日,奉军第一军副军长韩麟春率敢死队三千人脱去上衣,赤膊督战,与直军白刃拼杀。双方伤亡惨重,三千人中战死两千多人。9月9日奉军攻占赤峰。17日,又攻下石门寨。吴佩孚向秦皇岛败退,而直系后方仍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可沿平汉线增援。19日,冯玉祥在滦平发动政变。阎锡山看时机已经成熟了,他要借机趁火打劫了。

    当时,直系在河南有五万大军,还有湖北的萧耀南的队伍,他们如果率部沿平汉线北上增援的话,吴佩孚则很可能转败为胜。而阎锡山以前屈从在吴佩孚的手下,认为吴佩孚“逼人太甚”,在他底下干事,“困难得很”。如今吴佩孚兵败如山倒,正是倒戈趁火打劫的好时机。于是阎锡山派兵进驻石家庄,切断了平汉线,使直系援军难以北上,最后以彻底惨败而告终。

    【计名典故】

    本计出自《孙子兵法》“乱而取之”的思想,计语最早见于明代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中。唐玄奘法师离开大唐国,往西天取经。一天晚上,他和大弟子孙悟空来到一座小庙投宿。这座庙有上下房间共七十多间,僧客二百多人。庙中老方丈命人敬茶。闲谈间,问唐僧有何宝物,可以让他开开眼。于是,悟空把带来的袈裟拿出来炫耀。方丈一见,顿生歹念,假托老眼昏花,看不清楚,要求当夜借袈裟到后房仔细看看。就这样骗得了袈裟。晚上,方丈和手下僧人商议,将禅堂放火烧毁,把睡在里面的师徒两人一起烧死,以便将袈裟据为己有。可晚上悟空并未睡着,方丈的阴谋被他听到了,便变成一只小蜜蜂飞出禅堂,一个筋头翻进南天门,向广目天王借了“避火罩”,回去罩住了唐憎和白马。到了半夜,和尚们果然放火烧禅堂,火愈烧愈旺,把观音院烧得通红,惟有唐僧所在禅堂安然无恙。这时,观音院正南面一座山,有一黑风洞,洞中妖怪被火光惊醒,他与观音院方丈素有交情,便纵起云头去帮众僧救火。火光中,见前后大殿被烧成断垣残壁,惟有方丈室案上有一青毡包袱,里面透出一道道霞光彩气,打开一看,是一件锦袈裟,乃佛门宝贝。妖怪一见此宝,也就不再想救火了,拿着袈裟,径直回到了黑风洞。

    第六计声东击西

    【本篇主旨】

    以假象造成敌人的错觉,采用灵活机动的军事行动。忽东忽西,不攻而攻,攻而不攻,似可为而不为,似不可为而为,伪装攻击方向,出其不意,夺取胜利。

    这一计的使用就是让人摸不清意图,和围魏救赵有些类似,但只是一种假象,而不是真的要去攻占什么地方,但围魏救赵却是如果不救助被攻对象,那就有被攻占的危险。不同之处重点一个在救,一个在击,两者的目的是不同的。

    【原文】

    敌志乱萃(1),不虞(2),坤下兑上之象(3),利其不自主而攻之(4)。

    【注释】

    (1)敌志乱萃:萃,野草丛生。全句意为敌人神志慌乱,失去明确的主攻方向。

    (2)不虞:虞,预料。不虞,意料不到。

    (3)坤下兑上之象:《易经》萃卦下卦为坤,上卦为兑。此卦三阴聚于下,二阳聚于上,各依其类以相保,群阴虽处致用之地,高居最上之位,也都为了保阳,所以萃卦六爻都说“无咎”。如果使这种群阴保阳的局面受到扰乱,就将祸乱丛生,有意料不到的困难与危险。

    (4)利其不自主而攻之:不自主,即不能自主地把握自己的前进方向和攻击目标,全句意为在敌人不能把握自己前进方向的情况下,对我方有利,应乘机进攻打击敌人。

    【译文】

    敌人神志慌乱,不能正确预料和应付突发事件和复杂局面,正如坤下兑上的萃卦受到扰乱一样。要利用敌人这种不能自我控制前进方向的时机,对敌人发起攻击。

    【故事论述】

    东汉时期,班超出使西域,其主要用意是联合西域各国共同抗击匈奴。为此,必须首先打通南北通道。这时地处大漠西边的莎车国,却煽动周边小国归附匈奴,以反对汉朝。

    班超决定首先平定莎车国,莎车国王遂向龟兹国求援。龟兹国王遂率五万人马前来援救莎车国。班超于是联合于阗等国,但只募集兵力二万五千人,敌众我寡,难以力克,必须智取。于是班超遂定下声东击西之计,以迷惑敌人。班超派人在军中散布对他的不满言论,制造不敢与龟兹较量,准备立即撤退的假象,并且故意让莎车国的俘虏听得一清二楚。一天的黄昏之时,班超命于阗大军向东撤退,自己率部向西退却,还显得慌乱异常,故意让俘虏趁机逃脱。俘虏逃回莎车国后,急忙报告汉军慌忙逃脱的消息。龟兹王大喜过望,误以为班超此举是因惧怕而慌忙逃窜,想借此机会,前去追杀班超,他立即下令兵分两路,追击汉军。龟兹王亲自率一万精兵向西追杀班超。

    而班超却胸有成竹,趁夜幕笼罩沙漠之机,撤退仅有十里地,大队便就地隐蔽。龟兹王求胜心切,率领追兵从班超隐蔽处飞驰而过。班超立即集合队伍,与事先约定的东路于阗人马,迅速回师,杀向莎车追兵。

    班超的队伍如同从天而降,杀得莎车军猝不及防,于是迅速被瓦解。而莎车王惊魂未定,逃脱不了,只得请降认输。而龟兹王气势汹汹地追赶一夜,却未见班超队伍的踪影,又听到莎车已被平定的消息,只好收拾残部,悻悻地回到龟兹去了。

    在现代战争中这一计也常被使用。粟裕大将,善于用兵,精通诈术,虚虚实实,真真假假,令敌畏怯。他的用兵格言是:“对敌多施欺诈手段,应该极尽欺诈之能事。”在解放战争著名的莱芜战役中他成功地运用“声东击西”谋计,把老谋深算的对手陈诚打得一败涂地。

    当时,陈诚是国民党军的最高指挥官。他采用南北夹击战术,命欧震率领八个整编师,由南向北,命李仙洲率三个师由北向南,妄图把我军夹击于“沂蒙山区”。

    粟裕决定先把北线的敌人吃掉。为此要制造假象,迷惑敌人,他命令第二、第三两个纵队在临沂及其以南地区扩大正面防御,构筑三线阵地,摆出决战的架势。以造成我军主力仍在临沂一带的假象,引诱敌人进行节节阻击。

    粟裕的这种“声南”的计谋,迷惑了国民党军政要员,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彭学诚声称:“攻占临沂为国民军在鲁南决战的空前大胜。”

    粟裕还亲自部署兖州附近的地方武装,积极进逼兖州。并在运河上架设桥梁,声言要与刘邓的中原部队会合,造成我军马主力西渡运河的态势。

    敌军攻下临沂之后,陈诚在徐州说:“陈毅残部(陈粟兵团)迭经重创,已无力与国民军决战,企图偷渡运河,欲与刘邓会合。国民军正在追剿中,山东大捷指日可待。”

    陈诚完全被粟裕制造的假象迷惑了,我军向北运动,被他看作是继临沂失守之后的大遣逃。陈诚完全中了“声东击西”之计。

    坐镇山东济南的王耀武是一只老狐狸,他看出我十几万大军向西北方向运动的意图,生怕被我军歼灭,慌忙调整部署,急令北线部队后缩。为了进一步迷惑陈诚,粟裕命令我军先头部队不要打击正在后缩的王耀武部队。

    陈诚对王耀武不听从他的指挥十分恼火。他电令王耀武把已经后缩的部队立即转向莱芜、新泰一线。王耀武不敢违抗军令,于是,已经逃出我军包围圈的敌军,又钻进我军预设的口袋阵里。结果,粟裕一声令下,把敌人打得全面溃败。

    战争有时比拼的不仅是实力,更多的则是智力的较量。

    【计名典故】

    声东击西计,出自杜佑(公元735-812年)所著《通典》第153卷《兵六》一章:“声言击东,其实击西。”其实,《孙子兵法》早有“攻其不备”的思想。《淮南子·兵略训》更把“将欲西而示之以东”作为重要的“用兵之道”,《韩非子·说林上》也说:“今荆人起兵将攻齐,臣恐其攻齐为声,而以袭秦为实也。不如备之,戍东边,荆人辍行。”

    第二套敌战计

    第七计无中生有

    【本篇主旨】

    本计的特点是,制造一种假象,有意让敌人识破,使之失去警惕,然后又化无为有,化假为真,化虚为实;真的攻击敌人了,而敌人却仍然以为是假的,不作防备,从而为我所乘,战而胜之。

    【原文】

    诳也,非诳也(1),实其所诳也(2)。少阴、太阴、太阳(3)。

    【注释】

    (1)诳也,非诳也:诳,欺骗,迷惑。全句意为虚假之事,又非虚假之事。

    (2)实其所诳也:实,实在,真实。实其所诳,是说把真实的东西充实到假象之中。

    (3)少阴、太阴、太阳:原指《易经》中的兑卦(少阴)、巽卦(太阴)、震卦(太阳)。这里少阴是指稍微隐蔽的军事行动,太阴是指大的秘密军事行动,太阳则是指大的、公开的军事行动。全句意为在稍微隐蔽的行动中隐藏着大的秘密行动。大的秘密行动,也许正是在非常公开的、大的行动掩护下进行。

    【译文】

    用虚假情况迷惑敌人,但又不完全是虚假情况,因为在虚假情况中又有真实的行动。在稍微隐蔽的军事行动中,隐藏着大的军事行动;大的隐蔽的军事行动,又常常在非常公开的、大的军事行动中进行。

    【故事论述】

    战国末期,七雄并立。实际上,秦国兵力最强,楚国地盘最大,齐国地势最好。其余四国都不是他们的对手。当时,齐楚结盟,秦国无法取胜。秦国的相国张仪是著名谋略家,他向秦王建议,离间齐楚,再分别击之。秦王觉得有理,遂派张仪出使楚国。

    张仪带着厚礼拜见楚怀王,说秦国愿意把商于之地六百里(今河南淅川、内江一带)送与楚国,只要楚能绝齐之盟。怀王一听,觉得有利可图:一得了地盘,二削弱了齐国,三又可与强秦结盟。于是不顾大臣的反对,痛痛快快地答应了。怀王派逢侯丑与张仪赴秦,签订条约。二人快到咸阳的时候,张仪假装喝醉酒,从车上掉下来,回家养伤。逢侯丑只得在馆驿住下。过了几天,逢侯丑见不到张仪,只得上书秦王。秦王回信说:既然有约定,寡人当然遵守。但是楚未绝齐,怎能随便签约呢?

    逢侯丑派人向楚怀王汇报,怀王哪里知道秦国早已设下圈套,立即派人到齐国,大骂齐王,于是齐国绝楚和秦。

    这时,张仪的“病”也好了,碰到逢侯丑,说:“咦,你怎么还没有回国?”逢侯丑说:“正要同你一起去见秦王,谈送商于之地一事。”张仪却说:“这点小事,不要秦王亲自商定。我当时已说将我的奉邑六里,送给楚王,我说了就成了。”逢侯丑说:“你说的是商于六百里!”张仪故作惊讶:“哪里的话!秦国土地都是征战所得,岂能随意送人?你们听错了吧!”

    逢侯丑无奈,只得回报楚怀王。怀王大怒,发兵攻秦。可是现在秦齐已经结盟,在两国夹击之下,楚军大败,秦军尽取汉中之地六百里。最后,怀王只得割地求和。

    一个国家的衰弱竟是因为一个说客,这也见出只一个人为自己的利益去努力,如果他的运气足够好那就一定会成功。张仪是这样,苏秦也是这样,因为他们是为了自己过上好日子,而楚国的屈原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因为他是为了一个国家。而为国家就会得罪那些自私的人,他只能去问天了。而无中生有在这一次的使用中更有点强词夺理的意味。

    下面这个故事更能说明无中生有在中国有它特殊的意义。

    战国时期,魏国和赵国结成联盟。按照协约,魏国要把王子作为人质送往赵国。魏王让他最亲近的大臣庞蒽陪伴王子赴赵。庞蒽担心,在他出国期间,某些大臣会在大王面前中伤他,于是临行前同魏王谈了一次话:“如果有人向您禀报,都城街上有一只老虎在游荡,您会信吗?”

    “不,怎么可能有这样的事呢?”

    “如果又来一个人向您禀报同样的事,您会不会信呢?”

    魏王思考片刻,然后答道:“不,就算有两个人来说,我也不会相信。”

    “可假如第三个人来说在街上看见一只老虎,您会不会信他呢?”

    “那我就会相信他,如果三个人都说有这回事,那这件事肯定就是真的了。”

    对此庞蒽说道:“都城街上没虎,但是三个人说有虎,就成了有虎。现在我要陪伴王子到遥远的赵国去。在我去赵国期间,要陷害我的肯定不止三个人。我希望,大王明察。”

    魏王点头应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放心地去吧。”

    后来果如庞蒽所料的一样,许多大臣在魏王面前说庞蒽的坏话。开始,魏王充耳不闻。可对庞蒽的诬陷活动愈演愈烈,魏王便开始疑心了。最后,他确信庞蒽是个不可靠的人。庞蒽回来后,发现他己失去了魏王的信任。而这一切仅仅是因为谎言说的次数多了,也就变成了“事实”。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三人成虎的故事。所以这一计是一个阴暗的计谋。

    【计名典故】

    本计语出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的《道德经》第40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揭示了万物的有与无相互依存,相互变化的规律。我国古代军事家尉缭子把老子的辩证法思想运用到军事上,进一步分析虚无与实有的关系。《尉缭子·战权》中说:“战权在乎道之所极,有者无之,安所信之?”主张用无的假象迷惑敌人,乘敌人对“无”习以为常之际,化无为有,以虚为实,出其不意,打击敌人。

    第八计暗度陈仓

    【本篇主旨】

    将真实的意图隐藏在不令人生疑的行动背后,将奇特的、非一般的、非正规的、非习惯的行动隐藏在普通的、一般的、正规的、习惯的行动背后,迂回进攻,出奇制胜。明修栈道表示公开的行动,暗度陈仓表示隐藏的真实意图。

    【原文】

    示之以动(1),利其静而有主(2)。益动而巽(3)。

    【注释】

    (1)示之以动:动,行动,动作,这里是指军事行动。全句意为把佯攻的行动故意显示在敌人面前。

    (2)利其静而有主:静,平静。主,主张。全句意为利用敌人已决定固守的时机。

    (3)益动而巽:益、巽,都是《易经》的卦名。《易经·益·彖》说:“益:动而巽,日进无疆。”是说益卦下卦为震、为动,上卦为巽,为风、为顺。意思是说,行动合理、顺理,就会天天顺利,无有止境。又解:益,收益。巽,为动、为前进。联系本计,意为表面上,努力使行动合乎常情,暗地里,主动迂回进攻敌人,必能有所收益。

    【译文】

    故意采取佯攻行动,利用敌人已决定固守的时机暗地里迂回到敌后进行偷袭,乘虚而入,出奇制胜。

    【故事论述】

    公元前207年,项羽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与秦军作战,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之后,他与各路起义军首领、主要是与沛公刘邦争夺天下,历时四年,史称“楚汉战争”。

    前206年,项羽率四十万大军挺进关中,意欲攻下咸阳。这里土地肥沃,是秦王朝的核心地区,所以秦兵把守得很牢。进至函谷关时,他才获悉,刘邦的十万大军早已攻占了咸阳城,并自立为关中王了。因为当时农民起义军领袖楚怀王曾许诺:反秦的起义军中,谁第一个攻下咸阳,谁就为关中王。

    刘邦的自立为王激怒了项羽,因为在反秦的战斗中他是主力。于是他率兵逼进关中,在鸿门(今陕西省临漳东面)扎下营寨,并宣称要消灭刘邦。这时,刘邦在兵力上处于劣势,不能与项羽正面对抗。所以他亲赴鸿门想稳住项羽。项羽设宴招待刘邦。席间,项羽的谋士范增示意项羽的堂弟项庄在刘邦座前舞剑,企图乘机刺杀他。因为在范增看来,今后刘邦必将是项羽的劲敌。但由于张良和樊哙的保护,刘邦在终席前以“如厕”为借口,逃离了项羽的营寨。这就是历史著名的不怀好意的“鸿门宴”,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就是由此而来。项羽的不幸也在这次鸿门宴后开始了。这样一个性情中人怎能斗得过一个政治家?他见不得搞政治的那套把戏,赶走了他身边的谋士,而刘邦却招募大量的谋士为其服务,他不杀刘但却不保证刘不杀他,而识时务的刘邦趁机把咸阳和关中让给了项羽。项羽则在前206年自封“西楚霸王”。他的势力范围在今江苏、安徽、山东、河南地区,并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中国其余地区被分为十八个封地。项羽希望刘邦离他愈远愈好。于是就把汉中封给了刘邦,也就是今四川东部和西部地区以及陕西的西南部地区,再加上湖北一小部。刘邦也就因此获得“汉中王”的称号。自此也就有了汉朝的国号和年号。

    为了防止刘邦今后有非分之想,项羽把与汉中相邻的关中分成了三部分,分别封给三个秦朝降将。直接与刘邦相接的雍王就是原秦将章邯。

    这样一来,刘邦不得不离开关中。在从关中迁往汉中途中,他命人将途中的一条一百多里长的栈道烧毁。此举一方面可以防止诸侯、特别是章邯军队的入侵,另一方面也可以迷惑项羽,似乎刘邦再也无意回关中了。

    过了不久,还是在前206这一年,没有得到项羽分封的田荣在原先齐国地区起兵反对项羽。刘邦命韩信(?-前196)作好进攻关中的准备。为了蒙骗敌人,韩信派一些士兵前去修复栈道。章邯得知,觉得十分好笑,说:“想用这么几个人把栈道重新修好,简直像儿戏一般。”其实韩信并非真的打算从栈道进攻关中。就在重修栈道开始后不久,他已率领刘邦军队的主力从一条小路,即故道(今陕西凤翔西北)迂回到了陈仓。章邯仓促应战,结果大败。暗度陈仓是刘邦与项羽一系列战役的开端。这些战役直到前202年方告结束,汉朝最终统一了天下。

    三国时期是一段非常热闹的历史时期,当时有太多杰出人物,也可以说那是一个英雄可以寻梦的时代。最让人兴奋的是一个自称为汉皇后裔的卖草鞋的人出现在了中国历史的舞台上,并使用计谋夺得了本属于吴国的荆州(今湖北、湖南以及河南、贵州、广东、广西等省的部分地区)。于是一段斗智斗勇的故事开始了。

    吴王孙权(182-252)意欲从刘备(161-223)手中夺回荆州。他把这个任务交给大将吕蒙(178-219)。吕蒙获悉,荆州关羽在北上讨伐曹操时,并未忘记南线的防守,他派重兵加强了南线的防守,还命人沿江造起了烽火台。为麻痹关羽,吕蒙借口染病,交出帅印。他推荐年少的陆逊接替自己,但暗中却在作攻打荆州的准备。吕蒙病退的消息蒙骗了关羽,他犯了一个武将可能犯的错误,认为陆逊年少无知,不足为敌,因而把本来防守南线的部队调到北方去攻打曹操了。这时,吕蒙认为时机已到,他组织了一支船队,把一部分士兵藏在船仓中,另一部分士兵穿上白衣,扮成商人模样,向荆州进发。这支船队混过哨卫,到达目的地后,士兵们跳出船仓,很快就占领了荆州。于是关羽陷于北曹、南吴两面夹攻之中。

    吕蒙称病隐退,由一个少年将领接替他,整个看来这是一件极为平常的事,就同韩信重修栈道一样。可是暗地里,吕蒙却在秘密部署进攻关羽。就像韩信暗度陈仓,突然袭击了章邯一样,装病退辞的吕蒙率领“商船队”白衣渡江,突然袭击了关羽。

    事实上刘备占有荆州是有点趁火打劫的意思,又被吴将用暗度陈仓之计给夺回来了。这也是为什么说如果一个人熟读《三国》就可能成为一个阴谋家的原因。

    【计名典故】

    本计全称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出自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秦末农民起义后,项羽与刘邦为争夺天下,进行为期四年的“楚汉战争”。刘邦首先攻入咸阳,自立为关中王。项羽军事力量强大,刘邦把咸阳和关中让给了项羽,自己到了汉中。与刘邦的守地汉中相邻的是章邯。刘邦为了迷惑项羽,也为防止其从章邯入侵,把出入汉中的栈道烧毁了。后来,刘邦逐渐强大起来,命韩信为大将,出兵与项羽一决雌雄。为了迷惑敌人,韩信派了一万多人马去修复烧毁的栈道。栈道修复工程艰巨,进展缓慢。章邯守军料定栈道修复决非易事,毫无戒备,殊不知韩信的主力已抄小路向陈仓进军,很快攻下咸阳,占领关中,韩信采用一明一暗,以明掩暗的计谋,取得了夺取关中的重大胜利。这就是“暗渡陈仓”计的出处。

    第九计隔岸观火

    【本篇主旨】

    隔岸观火,意同“坐山观虎斗”,使用的正确方法是静止不动,让他们互相残杀,力量削弱甚至自行瓦解。但隔岸观火要根据具体情况运用,观,并不等于消极的观,除了观之外,还要想办法让火烧得更大,甚至还要趁火打劫,从中渔利。

    【原文】

    阳乖序乱,阴以待逆(1)。暴戾恣睢(2),其势自毙,顺以动豫,豫以顺动(3)。

    【注释】

    (1)阳乖序乱,阴以待逆:阳、阴,指敌我双方两种势力。乖,分崩离析。逆,混乱,暴乱。全句意为:敌方众叛亲离,混乱一团时,我方应静观以待其发生大的变乱。

    (2)暴戾恣睢:穷凶极恶。

    (3)顺以动豫,豫以顺动:语出《易·豫·彖》:“豫,刚应而志行,顺以动豫。豫顺以动,故天地如之,而况建侯行师乎?”豫即喜悦。豫卦坤下震上。顺以动,坤在下,是顺。震在上,是动。意思是说阴阳相应,天地之间也能任你纵横,何况建诸侯国、出兵打仗呢?这些目的一定能达到。用在本计上,即以欣喜的心情,静观敌方发生有利于我方的变动,以便顺势而制之。

    【译文】

    当敌人内部产生争斗、秩序混乱时,我方应静观待其发生变乱。敌人穷凶极恶,自相仇杀,必然自取灭亡。顺应时势而行动,就能像《豫》卦所说的那样,要达到令人喜悦的目的,必须顺应时势行动,不宜操之过急。

    【故事论述】

    东汉末年,袁绍兵败身亡,他的几个儿子为争权夺利而展开勾心斗角的争斗。曹操决定用计谋击败袁氏兄弟。

    袁尚、袁熙兄弟二人投奔了乌桓,曹操便派兵打败了乌桓。而袁氏兄弟又投奔了辽东太守公孙康。诸将向曹操进言,要一鼓作气,平定辽东,捉拿二袁。曹操听后哈哈大笑,说:“你等勿动,公孙康会把二袁的头颅送上门来的。”于是,下令班师,开回许昌,静观辽东局势的变化。

    公孙康听说二袁来降,心存疑惑。袁家父子一向都有夺取辽东的野心,现在二袁兵败,如同丧家之犬,无处存身,投奔辽东而来,实属迫不得已。此时收留他们,必生后患,而且此举肯定会得罪势力强大的曹操。如果曹操来攻辽东,那只能收留二袁,以利于共同抗击曹军。现在,曹操已经回师许昌,并无进攻辽东之意,收留二袁就有害无益了。于是,他预设伏兵,召见二哀,一举将他们擒住,割下他们的首级,派人送给了曹操。

    曹操笑着对众将说,“公孙康向来惧怕袁氏吞并他,这次二袁亲自登门请降,他顿生疑心。如果此时我们急于用兵,反会促成他们合力对抗。此时我们退守,反倒会促使他们自相残杀。而这结果,果然不出我的意料。”

    其实曹操这次所以能料到公孙康会杀掉袁氏兄弟是因为他完全了解他们之间的利害关系以及他们的为人,所以说兵家所争有时就在一念之间。

    而在两国交战中,如果能使强大的一方内部出现火拼,那无疑是最好的自救之出路。

    战国后期,秦将武安君白起在长平一战,全歼赵军四十万,赵国国内一片恐慌。白起乘胜连下赵国十七城,直逼赵国国都邯郸,赵国指日可破。赵国情势危急,平原君的门客苏代向赵王献计,愿意冒险赴秦,以救燃眉。赵王与群臣商议,决定依计而行。

    苏代带着厚礼到咸阳拜见应侯范睢,对范睢说:“武安君这次长平一战,威风凛凛,现在又直逼邯郸,他可是秦国统一天下的头号功臣。我可为您担心呀!您现在的地位在他之上,恐怕将来您不得不位居其下了。这个人不好相处啊。”苏代巧舌如簧,说得应侯沉默不语。过了好一会儿,才问苏代有何对策。苏代说:“赵国已很衰弱,不在话下,何不劝秦王暂时同意议和。这样可以剥夺武安君的兵权,您的地位就稳如泰山了。”

    范睢立即面奏秦王。“秦兵劳苦日久,需要修整,不如暂时宣谕息兵,允许赵国割地求和。”秦王果然同意。结果,赵国献出六城,两国罢兵。

    白起突然被召班师,心中不快,后来知道是应侯范睢的建议,也无可奈何。

    两年后,秦王又发兵攻赵,白起正在生病,改派王陵率十万大军前往。这时赵国已起用老将廉颇,设防甚严,秦军久攻不下。秦王大怒,决定让白起挂帅出征。白起说:“赵国统帅廉颇,精通战略,不是当年的赵括可比;再说,两国已经议和,现在进攻,会失信于诸侯。所以,这次出兵,恐难取胜。”秦王又派范睢去动员白起,两人矛盾很深,白起便装病不答应。秦王说:“除了白起,难道秦国无将了吗?”于是又派王陵攻邯郸,五月不下。秦王又令白起挂帅,白起伪称病重,拒不受命。秦王怒不可遏,削去白起官职,赶出咸阳。这时范睢对秦王说:“白起心怀怨恨,如果让他跑到别的国家,肯定会是秦国的祸害。”秦王一听,急派人赐剑白起,令其自刎。可怜为秦国立下汗马功劳的白起,落到这个下场。

    当白起围邯郸时,秦国国内本无“火”,可是苏代点燃范睢的妒忌之火,制造秦国内乱,文武失和。赵国隔岸观火,使自己免遭灭亡。

    这一计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即坐山观虎斗。它的起源要追溯到司马迁《史记》中描述秦惠王时的一个故事。

    韩、魏两国连年交战不止。秦惠王起初想从中进行调解。他把自己的打算告诉了大臣们,大臣们有的赞同,有的反对,惠王也拿不定主意。此时陈轸恰巧来到秦国,于是惠王就向陈轸问计。陈轸想了一下说:“大王知不知道卞庄子刺虎的故事?有一次,卞庄子发现有两只老虎在争相撕食一头牛,他抽出宝剑想去刺虎。一个童仆阻止了他,说:‘两只老虎正在吃牛,尝出美味来就一定要争夺,争夺就一定要厮斗,厮斗的结果是力气大的老虎受伤,力气小的老虎死亡。这时你再去追赶受伤的老虎,这样,你就可以一举而擒获两只老虎了。’卞庄子认为童仆的话有道理,就站在那里等待老虎争斗。过了一会儿,两只老虎果然厮打起来,力气大的老虎受伤,力气小的老虎死亡。卞庄子追赶受伤的老虎,刺死了它。现在韩魏两国相互争战,长年相持,不分胜负,这样下去,结局一定是强国受损,弱国失败。而后你再出兵进攻受损之国,这样,你就可以像卞庄子刺虎那样,一举而从两国得到好处。大王您不会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吧?”惠王说:“好。”于是,他继续缓兵待机,坐山观虎斗,后来果然魏国受损,韩国失败。秦国发兵进攻魏国,取得了大胜。

    这一计的使用怎么看都不够仁义,而这样的计谋一定会出自一个下人,可见这是一个弱者的计谋。但这一计谋如果让强者应用则会让两个弱者遭殃。

    【计名典故】

    本计名最初见于唐代僧人乾康的诗“隔岸红尘忙似火,当轩青嶂冷如冰。”而其思想,最早见于《战国策·燕策二》“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蚌张开壳晒太阳时,长嘴鸟去啄它的肉,被蚌夹住了嘴,互相争持不下,结果被渔翁一起捉住了。此计的特点是:以静观变,随变而动,使敌人内部自相残杀、自相削弱。当两股敌对势力相争时,既不援助,也不鲁莽干涉,静观其变,直到事情发展到有利于自己的地步,才相机行动,及时出击,坐收渔利。

    第十计笑里藏刀

    【本篇主旨】

    表面上看似友好、善良和美丽的言词、举止其实都是假象,暗里可能隐藏阴险毒辣的用心和企图。在军事谋略上,一般指通过政治外交手段,欺骗麻痹对方,以掩盖其突然的或重大的军事行动。

    这一计的使用必须是以友情为代价,因为有了这样的一个计谋让人们开始互相怀疑。

    【原文】

    信而安之,阴以图之(1);备而后动,勿使有变(2)。刚中柔外也(3)。

    【注释】

    (1)信而安之,阴以图之:阴,暗地里。图:图谋。全句意为表面上使对方深信不疑,让其安下心来,暗地里却另有图谋。

    (2)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备,这里是指充分准备。变,这里指发生意外的变化。

    (3)刚中柔外也:表面上软弱,内里却很强硬,表里不相一致。

    【译文】

    表面上要做得使敌人深信不疑,从而使其安下心来,丧失警惕;暗地里却另有图谋。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然后才可以采取行动,不要发生不测的变故。这就是外表上柔和、骨子里却要刚强的谋略。

    【故事论述】

    战国时期,秦国为了对外扩张的需要,要夺取地势险要的黄河崤山一带,便命公孙鞅为大将,率兵前去攻打魏国。公孙鞅率部直抵吴城(在今河南省)。这座吴城是魏国名将吴起苦心经营的,地势险要,工事坚固,很难从正面攻下。

    公孙鞅苦心思考攻城的计策,他探知魏国守将是曾与自己有过交往的公子行,心中暗自高兴。于是,他马上写了一封信函,主动与公子行套近乎。在信里说,虽然现在我俩各为其主,但回想起我们过去的交情,还是两国罢兵,订立和约为好。怀旧之情,溢于言表。他还建议约定时间会谈议和之事。信送出去,公孙鞅还故意摆出主动撤军的姿态,命令秦国的前锋部队立即撤回。

    公子行看罢来信之后,又见秦军撤退,非常高兴,马上回信约定会谈日期。公孙鞅见公子行已经钻入圈套,便暗自在会谈地设下伏兵。会谈那天,公子行带了三百名随从到达会谈地点,他见到公孙鞅带来的随从很少,而且全都没带兵器,就更加相信对方的诚意了。会谈的气氛十分融洽,把过去陈芝麻烂谷子的事说了一通,这陈年往事把公子行内心里所有的柔情都勾起来了。会谈结束后,公孙鞅还以个人身份请公子行吃饭。

    但是,正当公子行兴冲冲入席,还未坐稳之时,忽听一声令下,伏兵从四面包抄过来,公子行和他的三百名随从措手不及,就全部束手就擒了。公孙鞅利用被俘的随从,去骗吴城之门卫,顺利地占领了吴城。魏国只得割让河西一带,向秦国求和。秦国公孙鞅满怀卑鄙的柔情轻取崤山一带。

    春秋时代虽然没有三十六计,但那个时代却是用计最多的时代,这就实在让人怀疑“礼”是否真的存在过。难道那时的“礼”仅仅是为了治丧?下面这个故事竟是以婚姻为诱饵,这样的“笑”谁还会防备呢?

    春秋时代,郑武公(前770-前744)打算吞并胡国(在今安徽省),但他的军事装备有限,所以不敢直攻,而采用本计。为了讨好胡国国君,使胡国不加防备,郑武公把自己漂亮的女儿嫁给胡国国君为妻,这样,郑国也就与胡国结为了儿女亲家。这还不够,为进一步使胡国丧失警惕,郑武公又把大臣们召集起来问道:“我打算用兵兴国。你们看,攻打哪个国家最有利?”

    大臣关其思认为攻打胡国最为合适。武公一听愤怒地叫了起来:“啊!你居然建议我向已与我们结亲的兄弟国家胡国发动战争,这是什么意思!”为此关其思被杀了头。这个可怜的关其思,成了这个计中的一个道具。

    胡国国君得知此事后,认为郑国对自己非常亲善友好,就再也不对郑国作什么防范了。就在这以后不久,郑国对胡国发动了突然进攻,并在没有任何抵抗的情况下消灭了胡国。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郑国都是势力强盛的国家,直到公元前375年才为韩国所灭。

    这是第十计在军事上应用的一个典型事例。为使他的敌人放松警惕,郑武公不惜牺牲自己的亲生骨肉和平白无故地杀死一个大臣。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对方相信自己对他们怀有诚意和友好的愿望,使对方因受蒙骗而解除戒备之心。这可能是为什么到后世汉人再用和亲之计来缓解外族和亲而不奏效的原因,因为那些鲁莽的胡人不再相信汉人的诚意。这有时会让汉人赔了夫人又折兵。

    【计名典故】

    本计语出唐白居易诗《天可度》“笑中有刀潜杀人”,是白居易对唐高宗宠臣李义府为人的评价。《旧唐书》载:“义府貌状温恭,与人语必嬉怡微笑,而褊忌阴贼。既处权要,欲人拊己,微忤意者,则加倾陷。故时人言:义府笑中有刀。”《资治通鉴》评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也与此义相近。

    第十一计李代桃僵

    【本篇主旨】

    李代桃僵在军事上指敌我双方势均力敌,或者敌优我劣的情况下,用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的谋略。在政治斗争中,则表现为为了整体和长远的利益,必须放弃局部的利益,要勇于作出牺牲。

    【原文】

    势必有损(1),损阴以益阳(2)。

    【注释】

    (1)势必有损:势,局势。必,一定,已经。损,损失。

    (2)损阴以益阳:阴,这里是指局部利益。阳,这里是指全局利益。全句意为舍弃某一部分利益,使全局得到增益。

    【译文】

    当局势发展到损失已不可避免的时候,要舍弃局部的利益,以保全局的利益。

    【故事论述】

    还是在春秋时期,好像这个时期就是一个耍诡计的时代。当时晋国大奸臣屠岸贾鼓动晋景公灭掉于晋国有功的赵氏家族。屠岸贾率三千人把赵府团团围住,把赵家全家老小,杀得一个不留。幸好赵朔之妻庄姬公主已被秘密送进宫中。屠岸贾闻讯必欲赶尽杀绝,要晋景公杀掉公主。景公念在姑侄情分,不肯杀公主。公主已身怀有孕,屠岸贾见景公不杀她,就定下斩草除根之计,准备杀掉婴儿。公主生下一男婴,屠岸贾亲自带人入宫搜查,公主将婴儿藏在裙内,躲过了搜查。屠岸贾以为婴儿已被偷送出官,立即悬赏缉拿。

    赵家忠实门客公孙杵臼与程婴商量救孤之计:如能将一婴儿与赵氏孤儿对换,我带这一婴儿逃到首阳山,你便去告密,只有让屠贼搜到那个假赵氏遗孤,方才会停止搜捕,赵氏嫡脉才能保全。程婴的妻子此时正生一男婴,他决定用亲子替代赵氏孤儿。他以大义说服妻子忍着悲痛让公孙许臼把儿子带走。程婴依计,向屠岸贾告密。屠岸贾迅速带兵追到首阳山,在公孙杵臼居住的茅屋,搜出-个用锦被包裹的男婴。于是屠贼摔死了婴儿。他认为已经斩草除很,便放松了警戒。在忠臣韩厥的帮助下,一个心腹假扮医生,入宫给公主看病,用药箱偷偷把婴儿带出宫外。程婴已经听说自己的儿子被屠贼摔死,强忍悲痛,带着孤儿逃往外地。过了十五年后,孤儿长大成人,知道自己的身世后,在韩厥的帮助下,兵戈讨贼,杀了奸臣屠岸贾,报了大仇。

    程婴见赵氏大仇已报,陈冤已雪,不肯独享富贵,拔剑自刎,他与公孙许臼合葬一墓,后人称“二义冢”。他们的美名千古流传。

    另外,北宋时期有一个著名的将领狄青(1008-1057),他在幼小时就已是一个多智的孩子。

    狄青从小失去双亲,一直与哥哥狄素相依为命。狄素是个贫穷、正直的庄稼汉。一天,狄青去给在田里干活的哥哥送午饭。半路上,一个女子匆匆跑来告诉狄青:他哥哥同铁罗汉在河边动手打起来了。

    铁罗汉是个游手好闲之徒。这天他喝醉了酒,就跑到田里找碴儿打架。他从一个老实农民手中抢过一个馍,这个农民想夺回自己的馍,于是两人便厮打起来。个头矮小的农民被铁罗汉摔倒在地。一直坐在一边的狄素此时再也按捺不住,上去就给了铁罗汉一拳,于是狄素和铁罗汉也打了起来。那个女子正去送饭,见此情景,便马上跑回来喊人。等狄青赶到出事地点,争斗早已结束,狄素正眉头紧锁地坐在一块石上喘粗气;只见不识水性的铁罗汉正在河中挣扎。他是被狄素一脚踹进河里的。狄青心想:若是这家伙淹死了,哥哥就要大祸临头了。按宋朝法律,杀人要偿命。于是狄青立即跳下河去救铁罗汉。这时,铁罗汉已经扑腾得精疲力尽了。突然间,他发现来了救星,便使尽全力伸出手,一把死死抓住狄青破衣衫的领子。只听“嘶”地一声--铁罗汉把狄青的衣领拉了下来。狄青赶忙揪住他的头发,把他拖向岸边。与此同时,他在铁罗汉耳边低声说道:“俺狄素救你一命。”

    铁罗汉喝了很多水,神志已经不清。他无法搞清究竟是谁救了自己。将近岸边时,他便失去知觉,躺在那儿像个死人一般。

    “俺把他打死了,”狄素对弟弟说,“俺得偿命。你管这闲事干吗?”说着流下了眼泪。

    “哥,你放心,他只是一时失去知觉,不会死的。”狄青安慰哥哥道。

    “可我在光天化日之下将人打伤,凭这一点,衙门就会让我赔钱的。”

    这时,村民们从四面八方赶了过来,他们纷纷安慰狄素:“别担心,我们会为你说情的。”

    村长此刻也赶到了出事地点,他喝道:“狄素!朝廷有法,不准斗殴。谁惹事打死人,谁就要偿命。”

    狄素呆呆地站在那儿,等着被抓。

    “等一等!”狄青挺身而出。

    “小子,你敢反对?”村长沉着脸对他道。

    狄青大声说道:“你全弄错了,事情明摆着,铁罗汉欺负一个弱小村民,我出于旁观者的责任感,一怒之下帮了弱者。这个流氓(指铁罗汉)自己不小心,差一点淹死,是我哥哥把他拉上岸救了他。”

    村长看着他将信将疑,又看看众人。几个村民马上大声说道:“没错,我们可以作证。”

    狄青附和道:“你瞧,他手里还抓着我的衣领呢!”村长蹲下身去扳开铁罗汉的手,果然那破衣领还被他紧紧捏着呢。村长想让人把狄青绑起来,可狄青又叫了起来:“还不知铁罗汉是死是活呢?”

    “好吧,现在就搞清楚。”村长无可奈何。

    狄青敏捷地跑到铁罗汉身边,骑在他身上,开始揉铁罗汉的肚子。很快,铁罗汉张开了嘴,大口大口地吐黄水。又过了一会儿,他醒了过来。狄青趁机俯身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

    铁罗汉摇摇晃晃爬起来,步履蹒跚地走向狄素。他双膝跪倒作揖,口中念道:“多谢你的救命之恩……”一连说了几遍。

    狄素觉得非常意外,一场暴风雨本来已来到自己头上,现在却一下子云开雾散了。看热闹的人见没事了,也就各自散去。

    在回家的路上,狄素问弟弟:“铁罗汉为什么要感谢我救了他的命?”

    狄青答道:“铁罗汉抢人馍馍,又和你们打架。他喝醉了,对这些事根本记不清。后来我救他时,位置是在他身后,我对他说:‘我狄素救你一命。’当他从昏迷中醒来,我又轻声告诉他:‘你应该去感谢狄素。’他真的就这么做了。”

    狄素深为赞赏狄青的机智,帮自己躲过了一场大难。此时的狄青只有15岁。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狄青日后能成为一名善于用计的著名将军,是毫不奇怪的。

    【计名典故】

    本计语出《乐府诗集·鸡鸣》。诗中说:“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此诗的本意是比喻兄弟休戚与共的情谊。后人借“李代桃僵”的成语,表示为借助某种手段,以一事物的损失、牺牲,来换取另一事物的安全、成功,以局部的牺牲换取全局的转危为安的谋略。

    第十二计顺手牵羊

    【本篇主旨】

    顺手牵羊是想充实自己的力量,其方式是和平攫取,比趁火打劫稍为高明些。但毕竟和平攫取的机会不常有,想创造机会的英雄也不会寄希望于和平。不管是明贪暗贪,暗动明动,方法不同,但目的却是一致的,即把别人的利益据为己有。

    【原文】

    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1)。少阴,少阳(2)。

    【注释】

    (1)微隙、微利:微隙,指微不足道的间隙或疏忽;微利,指微小的利益。

    (2)少阴,少阳:阴,这里指疏忽、过失;阳,指胜利、成就。

    【译文】

    敌人出现微小的疏忽与漏洞,一定要及时利用,发现微小的利益,也一定要争取到。即使是敌人的微小疏忽、过失,也要利用来为我方的微小胜利服务。

    【故事论述】

    在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郑和下西洋都可以说是一个伟大的创举。但对郑和为什么下西洋却一直是史学家们所关注的问题。要知道中国一直不是航海大国,无论过去和现在都不是,在明朝当然就更不是,那为什么明朝的皇帝会费这么多的财力去做这样的事呢?

    据史学家考,原来郑和这次远下西洋,而且不是一次而是七次的远游是和不知所终的明惠帝有关。明惠帝在1398年登基之后,就定策削藩,这就使得一些藩王成为了庶人,等于伤害了所有王族的利益。最后只剩下燕王朱棣几人了。朱棣见此情景决定举兵造反,这次战争只用了三年时间,最终以朱棣攻进南京城,放火烧宫而结束。可是惠帝却不见了踪迹。传说他和皇后一同烧死在了宫中,还有一种说法说他跑到国外去了。其实第二种说法实在不可信。就这样燕王朱棣登上了皇位,帝号是成祖。

    明成祖在位期间最为突出的成就是任用生于昆明的宦官郑和出海考察。在1405到1433年间,郑和七下西洋。第一次出航时,郑和率领三百多艘船,二万七千多名水手,先后到了越南南海岸、爪哇岛、马来西亚、锡兰山以及加里库特。这期间,郑和还干涉了一起爪哇王国王储的纠纷事件。在以后的航海过程中,郑和又使加里库特、柯枝、锡兰山王国成了明帝国的盟国。真不知道明帝国要这样一些蛮夷小国做同盟的意图是什么,这可能也是人们认为惠帝在国外的证据。并且郑和所领之军队也干涉了苏门达腊王国的内部事务。这也可见当时的中国之强大。郑和尽可能的到了他所能到达的最远处,在1417到1419年间他竟到了阿拉伯半岛及东非海岸。

    过去的历史书中说郑和下西洋是明成祖为了显威东亚,而最新的考证是这一名声是明成祖“顺手牵来的羊”。原来郑和出海的目的主要是要找到下落不明的惠帝并杀掉他。因为只要一天不看到惠帝的尸体朱棣的这个皇位就坐地不踏实。

    其实,惠帝不可能跑到国外去,就是跑他也只能往东洋跑,所以说朱棣这次出海一定还有别的目的。但郑和出海是为显威这一观点是绝对靠不住的。因为让一个国家扬名是由将军出征而决不会是让一个宦官来完成这个目的。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只羊是被刘邦牵走的,在项羽忙着攻打田荣之际,退守汉中的刘邦乘齐楚大战之机,由韩信暗度陈仓,顺势进入咸阳,还定三秦。因为刘邦牵走了这只大羊,于是他开启了一个时代。

    【计名典故】

    本计语出《草庐经略·游失》:“伺敌之隙,乘间取胜。”后人以顺手牵羊,形象化地比喻乘敌人的疏忽,向敌人的薄弱处发展,创造和捕捉战机的一种行为。关汉卿的杂剧《尉迟恭单鞭夺槊》台词中,就出现了本计计名。《水浒传》第九十九回写道:“前面马灵正在飞行,却撞着一个胖大和尚,劈面抢来,把马灵一禅杖打翻,顺手牵羊,早把马灵擒住。”战争史上“顺手牵羊”之计,不乏其例。如春秋时,晋献公途经虞国灭掉虢国,回师途经虞国时,又乘其不备,灭掉虞国;秦穆公攻打郑国,兵至滑国时,知郑人已有戒备,灭郑没有希望,就顺手灭滑国,然后班师回秦,都是典型的例子。这里,“顺手牵羊”的“羊’,指防守有间隙、有薄弱环节的地区。在不影响进攻主要目标、完成主要任务的前提下,利用时机,出动小股部队,神出鬼没地发动攻击获得意外的、原先未料到的战果,就叫“顺手牵羊”。

    第三套攻战计

    第十三计打草惊蛇

    【本篇主旨】

    本计的使用一定要使对方感到惊惧,人因惊就会心神不定,方寸大乱,而用计一方正可利用这一间隙攻破防线。这也是一个疑兵之计。

    【原文】

    疑以叩实(1),察而后动。复者(2),阴之媒也(3)。

    【注释】

    (1)叩实:叩,询问,查究。叩实,问清楚、查明真相。

    (2)反复:一次又一次地。

    (3)阴之媒:阴谋的媒介。

    【译文】

    真相不明就应查实,洞察了实情之后再采取行动;反复侦察,是实施隐秘计谋所必需的媒介。

    【故事论述】

    古时候,还是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期的人好像格外爱耍阴谋并且还极易上当受骗。

    中山国君王的两个爱妃:阴姬和江姬都想做王后,私下里勾心斗角,争夺十分激烈。两个妃子之间的争斗对中山王的谋臣司马喜来说,是一个谋求个人发展的良好机缘。他暗中求见阴姬父亲,对他说:“争夺王后并不是一件轻松好玩的事,事若成,则为国中第一夫人,有土地,有子民;事若不成,则恐怕连自家性命都保不住。所以,要么让她放弃这个念头,要么就好好地把它做成功。要做成此事,微臣或许可以助她一臂之力,何不要她同微臣见见面呢?”阴姬父亲拜谢了司马喜,并把他的话转告了阴姬。

    阴姬暗地里拜访了司马喜,司马喜帮她出谋划策,议定了一个妥当的计划。阴姬感谢地说:“若此计成功,我必定厚报先生。”当然,阴姬此次来访时已为他带来了一份厚礼。

    阴姬走后,司马喜即按计行事。他先写了一份奏章给中山王,说他有一个加强本国、削弱赵国的计划。中山王看后大喜,当即召见司马喜。司马喜请求让他以使者身份去一趟赵国,目的是了解赵国的山川地形、军事设施、人民贫富、君臣好坏,然后加以研究比较,提出一个详尽的方案。中山王准许了他的请求,派他带着礼物去了赵国。

    司马喜到了赵国,同赵王谈过公事之后,便转入闲谈。他对赵王说:“微臣听人说赵国是天下出美女的地方,现在来到赵国,进入都邑,可至今无缘见上一面。看到很多赵国妇女,觉得她们容貌颜色,没有特别出色的。微臣成年周游各处,跑过的地方多了,美女也见多了,但从未见过一个能与我国阴姬相比的。在微臣看来,她就像天女下凡,她的美貌是没法用言语形容、笔墨描绘的。她的容貌颜色,简直超过绝代美人了。”

    赵主一听,禁不住心跳加速,忙问道:“有没有可能把她要过来?”司马喜思索片刻,说:“微臣因为看到阴姬美丽过人,情不自禁地说了这些话。如果大王要她,微臣可作不了主。尽管她只是个嫔妃,可我们大王却爱如珍宝。请大王千万别把我与大王说过的话传出去,否则我会有杀身之祸的。”赵王狡黠地一笑,暗示他将不惜一切代价把这个女子据为己有。

    司马喜回国后向中山王汇报情况,他说:“赵王不是贤明君主,他荒淫无耻,不好道德,而好女色;不好仁义,而好武力。微臣还听说他私下里正在打阴姬的主意,想把她要到赵国去做他的妃子。”

    “这个无耻的东西!”中山王不禁大骂。

    司马喜劝中山王息怒,说:“眼下赵国比我们强大,若赵王来要阴姬,恐怕我们也只好送给他。如果我们不从,赵王就会发兵来攻打我们。但若将阴姬送给他,诸侯肯定又会讥笑我们懦弱,连大王的爱妃也拱手送人。”中山王问:“这可如何是好?”司马喜不慌不忙地说:“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大王立阴姬为王后,以绝赵王之念。世间还从没有听说过抢别国王后为妻的事情呢!”“太好了!”中山王说。于是,阴姬顺利地登上了王后的宝座。

    在这个故事里,司马喜用话激起赵王对阴姬的占有欲就仿佛是“打草”,恼怒不安的中山王恰似“惊蛇”。为了国家的尊严,但又不能武力与赵抗衡,于是只能把阴姬正式立为王后,断了赵王无礼的念头。

    在《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和五十五回中有这样一段情节:

    东吴孙权遣鲁肃去见刘备,想讨回荆州。荆州是刘备乘孙曹赤壁大战之时夺到手的。赤壁之战孙刘曾联合拒曹,但两家矛盾甚深。刘备自视汉室宗亲,一直以复兴汉朝统治为己任。鲁肃此行并未得到归还荆州的明确答复,只带了一纸“暂借荆州,将来交还”的文书返回东吴。而文书并未写明归还荆州的具体时间。过了不久,传来刘备之妻甘夫人去世的消息。周瑜马上想出了一个夺回荆州之计,他授计与鲁肃,遣人去荆州为媒,假意将吴主孙权之妹孙尚香嫁与刘备,并请刘备入赘东吴;他一到东吴,就将其扣押起来,以为人质,讨回荆州。

    孙权批准了周瑜的美人计,派吕范为特使前去荆州与刘备为媒。孔明识破了周瑜的阴谋,并将计就计,要刘备应允婚事。公元209年(建安十四年),刘备在大将赵云的陪伴下前去东吴结亲。临行前,孔明将三个内藏妙计的锦囊交与赵云,并一一作了交代。到了东吴,赵云按孔明第一个锦囊妙计行事,分派随行五百军士俱披红挂绿,进入东吴都城南徐买办物件,散布刘备入赘东吴的消息,又叫刘备先去拜见乔国老。乔国老乃东吴美女二乔之父,大乔是孙策夫人,小乔是周瑜夫人。刘备备礼前往拜见乔国老,细说吕范为媒,来娶孙权之妹为夫人之事。乔国老见了刘备之后,便去见孙权之母吴国太,向她贺喜。

    “有何喜事?”国太问。国老答:“令嫒已许刘玄德为夫人,今玄德已到,何故相瞒?”

    “老身不知此事!”国太惊道。她马上派人去请孙权问话,又派人前去城中探听是否有此事。派去的人很快回来报告,说乔国老所言皆为实情,“女婿已在馆驿安歇,五百随行军士都在城中买猪羊果品,准备成亲”。国太大吃一惊。过了一会儿,孙权进内堂来见母亲,只见母亲捶胸大哭。孙权忙问:“母亲何故烦恼?”国太答道:“你真如此将我看成无物!我姐姐临危之时,吩咐你什么话来?”孙权惊惶地问道:“母亲有话明说,何苦如此?”国太道:“‘男大须婚,女大当嫁’,古今常理。我为你母亲,事当禀命于我,你招刘玄德为婿,为何瞒我?女儿须是我的!”孙权忙问:“哪里得这话来?”国太说:“若要不知,除非莫为。满城百姓,哪一个不知?你倒瞒我!”乔国老也插言道:“老夫已知多日了,今特来贺喜。”孙权道:“非也。此是周瑜之计,因要取荆州,故将此为名,引刘备来拘囚在此,要他拿荆州来换。若其不从,先斩刘备。此是计策,非实意也。”

    国太一听,更是怒不可遏,大骂周瑜:“汝做六郡八十一州大都督,凭这条计策去取荆州,却将我女儿为名,使美人计!杀了刘备,我女儿便是望门寡,明日再怎的说亲?须误了我女儿一世!你们好做作!”乔国老道:“若用此计,便得荆州,也被天下人耻笑。此事如何行得!”

    孙权被说得默默无言。吴国太还是不住口地骂周瑜,乔国老劝道:“事已如此,刘皇叔乃汉室宗亲,不如真个招他为婿,免得出丑。”

    就这样,刘备真的与孙权之妹成了亲,后来又把她带回了荆州。周瑜带兵追赶,却又中了孔明设下的埋伏,吴军大败。这个故事便是成语“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由来。

    “打草”即向吴国太揭露周瑜所策划的美人计,“惊蛇”就是吴国太的恼怒使得孙权这条“蛇”胆战心惊,他的阴谋至此也就宣告破产。

    【计名典故】

    计名“打草惊蛇”,原是借用了一句民间俗语来喻指某种军事谋略。原意是蛇在草丛中,草被搅动,蛇便受惊而走。也有人认为,“打草惊蛇”一语,源出宋代郑文宝《南唐近事》:“王鲁为当涂令,渎物为务,会部民连状诉主簿贪,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惊蛇”。意思是说:南唐时,有个叫王鲁的人,在任当涂(属今安徽省)县令时,把主要精力放在为自己捞取钱物上。一天,老百姓联名控告他手下的主簿有贪污,王鲁因自己屁股不干净,胆怯心虚,故而在看状纸时,便下意识地信手在状纸上写了“汝虽打草,吾已惊蛇”八个字。这里的“吾已惊蛇”是吾已成惊蛇之意。此后,“打草惊蛇”一语便逐渐流传开了。

    第十四计借尸还魂

    【本篇主旨】

    借尸还魂的涵义是自己在失败之后,要凭借或利用某种力量,以图东山再起。用在军事上、政治上,即扶弱国,继绝世的豪举,这在东周列国时代比比皆是。这种现象发生在商场上最多,最普遍的是生意已面临危机,重新召新股或贷款扩张。

    【原文】

    有用者,不可借(1);不能用者,求借(2)。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3)。

    【注释】

    (1)有用者,不可借:意为凡自身可以有所作为的人就不会甘愿受别人利用。

    (2)不能用者,可借:意为那些自身难以有所作为的人,却往往有可能被人借以达到某种目的。

    (3)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语出《易·蒙》卦辞。蒙卦为周易六十四卦的第四卦,也是阴阳相交后的第二卦(因第一卦乾为纯阳,第二卦坤为纯阴,皆无阴阳相交之象)。在这里,蒙字本义,指事物在初生之时,蒙昧而不明白。蒙卦的卦象是下坎上艮,艮象山,坎象水:山下有水,是险的象征;人处险地而不知避,便是蒙昧了。童蒙,幼稚而蒙昧。此句意为不需要我去求助蒙昧的人,而是蒙昧的人有求于我。

    【译文】

    凡是自身能有所作为的人,往往难以驾驭和控制,因而不能为我所用;凡是自身不能有作为的人,往往需要依赖别人求得生存和发展,因而就有可能为我所用。将自身不能有作为的人加以控制和利用,这其中的道理,正与幼稚蒙昧之人需要求助于足智多谋的人,而不是足智多谋的人需要求助于幼稚蒙昧的人一样。

    【故事论述】

    这一计的使用在历史上更有巫祝的色彩,过去的人是比较怕鬼的,而他们也更相信天意,事实上许多天意都是人为的。

    秦二世元年,陈胜、吴广被征发到渔阳(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去戍边。当这些戍卒走到大泽乡(今安徽省宿县东南刘村集)时,因连降大雨,道路被淹没,眼看无法按期到达渔阳了。秦法规定,凡是不能按期到达指定地点的戍卒,一律处斩。陈胜、吴广深知,即使到达渔阳,也会因误期而被问斩的。与其等死,不如一搏,寻求一条活路。他们也深知同去的戍卒也都有这种想法,这正是举行起义的大好时机。

    但是,陈胜又想到,自己地位低下,恐怕没有什么号召力。当时有两个名人深受百姓的爱戴,一个是秦始皇的长子扶苏,他敦厚贤明,早已被阴险狠毒的秦二世伙同李斯和赵高给谋害了,但老百姓却不知情;另一个是楚将项燕,他功勋卓著,爱护将士,威望极高,而在秦灭六国之后不知去向。于是陈胜,便借这两人之“尸”,公开打出他们的旗号,以期得到大家的拥护。他们还利用当时人们的迷信心理,巧妙地作了其他的安排。

    有一天,士兵做饭时,在鱼肚子里发现一块丝帛,上写“陈胜王”(即陈胜称王)三个字,士兵看后大惊,此事便暗中传开了。吴广又在夜深人静之时,在旷野荒庙中学狐狸叫,这时,士兵们听到隐隐地从夜空里传来“大楚兴,陈胜王”的叫喊声。他们便以为陈胜非同凡人,肯定是上承“天意”来拯救大家的。陈胜、吴广见时机已到,便率领戍卒杀死了朝廷派来的将尉。陈胜登高振臂一呼,众人便揭竿而起。他说:“我们反正活不成了,不如和他们拼个你死我活;就是死,也要死出个样儿来!”

    于是,陈胜自号为将军,吴广为都尉,一举攻占了大泽乡。天下云集响应,所向披靡,连连获胜。后来,部下拥立陈胜为王,国号定为“张楚”。为什么陈胜就能想到用这种办法来与命运抗争呢?这的确和一个人的理想有关系,因为陈胜从少年时就有大鹏之志,正是这种理想让他不甘心受人鱼肉,让他能在危急时刻有自救之法。

    这种方法多次被用于推翻前朝的统治,因为人们相信一个国王一定是天子。春秋时期,中国大地上有一百七十多个小国。到了战国时期,还有大约二十多个国家。想想那时是多么的热闹,也可以想见一个国家会是多么的小。其中,包括秦、楚在内的七个国家最为强大。它们为称霸中国混战不休。而最终,秦国打败了其他国家,并在前223年,征服了楚国。楚国当时是地域最辽阔的国家。

    前210年,秦始皇病死。21岁的次子胡亥继承皇位。他沉溺于花天酒地的生活之中,加重了贫困百姓的负担。在他登基的第一年,陈胜、吴广就在原先的楚地揭竿而起。从这件事中人们可能就觉得秦始皇就不是龙种,要不为什么才到二世就江山不保了呢?这也使人们相信他就是那个商人吕不韦的儿子,而一个商人的后人当然就不可能占有一个国家了。

    尽管陈胜在前208年被杀,但他的起义引发了全国百姓的奋起。当时大部分义军是从过去楚国地域起事的,这决非偶然。因为在楚国被秦国灭亡之前,楚推行的政策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宽容、自由的。另外,楚国百姓对秦国怀有根深蒂固的仇恨,因为楚怀王在前299年被诱骗至秦国,后遭杀害。这一耻辱一直铭记在楚人心中。

    起义者中,有楚人项梁和其侄项羽。项梁是楚国一位名将之子。当时,一支义军若能找到一个楚国贵族后裔做领袖,就很有号召力。谋士范增(前277-前204)建议项梁:找一位真正的楚国王室后代,立他为王。一旦这件事办成,项梁就可以把原先楚国的百姓吸引到自己麾下,而且还可以获得原楚国地区其他义军的支持。

    项梁听从了这个建议。他派人四处寻访,终于找到了楚怀王的一个孙子,名叫熊心,是个牧童。不知项梁是怎样证明他的身份的,可能仅仅凭着这个孩子的异相吧?因为一个人若长着双瞳孔毕竟是奇怪的。他被项梁推立为楚王,号楚怀王。新楚怀王的出现,激起了楚国百姓对秦朝的反抗情绪。从此,项梁和项羽的人马愈益壮大,在反秦斗争中,取得了辉煌战绩。

    在这一例中,楚怀王之孙、牧童熊心,相当于被借的“尸”。由于楚国早已被秦国灭亡,他的政治生命原已结束了。但是他毕竟是过去楚国王室的合法后裔。于是项梁和项羽就把楚王朝的亡灵寄托在他的身上。这样一来,88年前死于秦国的楚怀王就重新有了生命。楚地人民对秦王朝的仇恨也被重新激发了起来。项梁和项羽将反秦的起义,变成了一场似乎是恢复一个过去曾受到百姓爱戴的王朝的合法斗争。在历史上,每当改朝换代的时候,都纷立亡国之君的后代,打着前朝的旗号去号令天下,是企图利用人们的正统观念来借尸还魂。最近的一次借尸还魂的闹剧是末代皇帝溥仪(1906-1967)来演的。1932年,他被日本关东军推上伪满洲国皇帝的宝座,其实他不过是日本人的傀儡罢了。最终日本人没有成功。

    这一计同样令人想起了王莽复古的诡计。他于公元8年到23年在位。为维护自己及其追随者的权益,他把古文经典用做为自己篡权服务的工具。

    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焚毁了大量儒家著作。秦灭亡后,人们想重新编制过去的儒家经典。汉武帝时(前140-前87),人们意外地从孔子旧宅的夹墙内,发现了一批用一种古老的蝌蚪形文字写成的儒家典籍。

    整理这些儒家典籍的人,被称为“古文经派”。这些典籍的真实性很值得怀疑,很多学者都不太相信它是真迹。王莽和他的拥护者却特别支持“古文经派”。古文经典被重新翻印,同时,又偷偷往里面充塞了一些文字。当然这一切都是为了配合王莽的政治计划。另外,还有一些古代的文章也被重新翻印,当然也被篡改过了。

    王莽使出这些手段,是想给人这样的印象,即他是古代圣贤的继承者,他的王朝与古书记载中的太平盛世完全一样;他的新法,只不过是古时盛世法律的再生;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以古代书籍为依据的。其实他所说的这些“古”法以前从未实施过,王莽只不过是从古书中断章取义,或者篡改其中相应的解释。毫无疑问,王莽及其追随者一开始就有意对古文经典进行伪造和欺骗。随着时间的推移,王莽自己也开始相信这些欺骗是真实的。当事情发展到这种情境时,当王莽失败时他的悲哀就可想而知了。他是借到了“尸”但最终却没还好魂。

    【计名典故】

    计名”借尸还魂“可能源于一个有关“八仙”之一的铁拐李得道成仙的传说。相传铁拐李原名李玄,曾遇太上老君得道。一次,其魂魄离开躯体,飘飘然游玩于三山五岳之间。临行前,曾嘱咐徒弟看护好遗体,但李玄魂魄四处游山玩水,流连忘返。徒弟们等待久了,见师父的遗体老是僵在那里,总也醒不过来,便误以为他已经死去,便将其火化了。待李玄神游归来时,已不见了自己的躯体,魂魄无所归依。恰好当时附近路旁有一饿死的乞丐,刚刚断气不久,尸体还算新鲜,李玄于慌忙之中,便将自己的灵魂附在了这具乞丐尸体之上。借尸还魂后的李玄,与原来的李玄已面目全非。蓬头垢面,袒腹露胸,并跛一足。为支撑身体行走,李玄对着原乞丐用的一根竹杖喷了一口仙气,竹杖立即变为铁杖,借尸还魂后的李玄也因此被称为铁拐李,而原来的名字却反被人们忘却了。铁拐李借尸还魂的故事还见于元代岳伯川所写杂剧《吕洞宾度铁拐李岳》,后《东游记》也有记载,只是情节不尽相同罢了。借尸还魂这一带有迷信色彩民间传说,后来被人们喻指某些已经死亡的东西,又借助某种形式得以复活的现象;有时也可以用来喻指某些新的事物或新的力量借助某种旧的事物或旧的形式求得发展的现象。在上述两种情况下,所谓“尸”、“魂”、“借”、“还”的喻意便都不尽相同了。

    第十五计调虎离山

    【本篇主旨】

    调虎离山是打虎计策之一,目的在于削弱对方的抵抗力,减少自己的危险。在军事上指如果敌方占据了有利的地势,并且兵力众多,这时我方应把敌人引出坚固的据点,或者把敌人诱入对我军有利的地区,这样才可以取胜。在政治斗争中,这一计用得最多,且一代又一代,亦渐神化。从其应用中可见,此计是一个阴险的谋略。

    【原文】

    待天以困之(1),用人以诱之。往蹇来返(2)。

    【注释】

    (1)待天以困之:天,指天时、地理等客观条件。困,作动词用,困扰、困乏。全句意为等待不利的客观条件去困扰它。

    (2)往蹇来返:语出《易·蹇》九三爻辞。原文为“往蹇,来返。蹇卦的卦象为艮下坎上。艮象山,坎象水。王弼注曰:“山上有水,蹇难之象。”故在此处,“蹇”有难的意思。返,李镜池《周易通义》注:返,犹反,广大美好貌。往蹇来返意为去时艰难,来时美好。

    【译文】

    利用不利的天时地利条件困扰敌人,用人为的方法诱惑敌人。主动进攻有危险,诱敌来攻则有利。

    【故事论述】

    郑武公(前770-前744年在位,郑在今河南一带)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寤生是个难产儿。他出生时双脚先出来,使其母武姜饱受了痛苦。所以,母亲十分讨厌他。相反,小儿子共叔段却很受母亲的宠爱,母亲想立他为郑武公的继承人。但郑武公不允,因为大儿子没犯过什么错误。因此,寤生被立为世子,而共叔段只得到了小小的俸职。武公死后,寤生做了国君,他就是郑庄公(前743-前701年在位)。

    武姜对心爱的小儿子小小的俸职十分不满,就向庄公提出:把制地封给其弟。庄公没答应,因制地地势险要,关系到国家的安危。于是,武姜又为小儿子讨封京地。

    谋士祭仲对此持反对意见,他说:“依照先王制度:大都的城不得超过国城的三分之一。分封京地不合此制度。”祭仲认为天不可二日,国不可二君。京地地处要冲,城区大,人口多,在政治、军事上几乎与国都同处重要地位。另外,共叔段又是武姜最喜爱的儿子。若给了他此地,终有一日他会成为第二个君主,这可不管人们愿意不愿意,而这样也就会使天下大乱。

    可郑庄公为难地回答:“这可是母亲的命令啊!”于是就把京地封给了共叔段。武姜在段临行之前同他见了一面,要他做好准备,寻机夺取君位。到这里就让人怀疑,为什么同样是儿子而一个母亲要有如此的偏爱。难道仅仅是生产的不顺利?

    后来,共叔段又企图让郑国西、北边邑的百姓归附于他,还把这些土地收为自己所用。就这样,他日益强大起来。

    这些情况传到了朝中,郑庄公置若罔闻。谋士公子吕劝说郑庄公尽早除掉共叔段。郑庄公说:“除他实可不必,将来他自然会得到报应。”

    公子吕认为在关键时刻踌躇不定,就会变小害为大害,一旦祸害临头,再后悔就来不及了。

    庄公说:“唉,我早想过这事了。段的确是想谋取君位,但他至今没有公开造反。如果我现在就处置他,那母亲就会以此中伤我,别人听了就会认为我是个不讲兄弟情分、不孝敬母亲的人了。我现在要做的,就是装作什么都不知道,让他肆无忌惮地去做反叛我的准备,直到有一天,他真的有谋反行动了,那我就会有充分的证据证明他犯罪。”关于这一段孔子于《春秋》中给了一大段笔墨,这也是孔子所谓一字寓褒贬的原因。在《春秋》中称庄公为郑伯,这一个伯字就带有不敬之意了。孔子认为庄公这样做是不对的,明知其有反心,却不教育,一定让自己的弟弟犯下谋反之罪才去诛杀,这实在是有违仁义之心。

    公子吕听完庄公的话就说:“虽说你的想法是对的,但段的势力与日俱增,总有一天,他会比你强大。假如我们能尽早给他个机会,引他暴露其造反意图,这样就可以比较顺利地将他除掉,如何?”还有人在助长庄公的不仁之心。

    接着,公子吕提出了如下的计策:长久以来,郑庄公因担心其弟耍阴谋而没离开过他的国家。现在,他不妨去朝见一次周天子。他的外出必将诱使其弟前来攻打国都。而公子吕则在京地附近埋伏下军队,一旦其弟带着军队离开京地,他们就攻而占之。只要使其弟失去了根据地,再制服他也就不困难了。

    郑庄公同意了公子吕的计策。他任命祭仲在他出国期间代理政事。庄公的母亲武姜觉得夺权谋国的好时机到了。她派人送了一封密信给段,信中与段约定了攻占国都的时间,以便里应外合。公子吕捉住并杀掉了这个送信人,信被交到郑庄公手中。公子吕派人扮成武姜的送信人,把一封内容相同的信送到了段那里。段又让这个送信人带了一封回信给武姜,信中定下了发动政变的具体时间。这封信自然也落到了公子吕手中。他又把这封信送给武姜。

    这时,郑庄公手中有了他希望得到的证据。他告别了母亲,在一支仪仗队陪同下,浩浩荡荡地前去朝拜周天子了。与此同时,公子吕已在京附近一个隐蔽处布置好了军队,就等着“老虎”出“山”了。

    果然,野心勃勃的共叔段集合起了全部人马,借口要在其兄出国期间保卫国都安全,赶奔都城而来。这样京城便空虚了。公子吕事先在城中安插的破坏分子此时就放起火来,趁着城中一片大乱,公子吕率军占据了城池。

    段在半路上得知京地失陷,急忙命令部队返回。他在城外扎下营地,准备夺回城池。但军心已经动摇。公子吕又派间谍混进军营,传播段要谋反的消息,结果,段的军队一夜之间逃走了将近一半。

    段想带着一部分忠于他的士兵逃往鄢地,但此地也已被郑庄公军队占据了。最后,段只得逃到共国去。但郑庄公的军队也跟踪而至。共国是个小国,无法抵御郑庄公的军队。段见到大势已去,只好自杀。这个共叔段看起来就是个废物,他根本不是一个老虎,倒像一个失去了家园的野猫。他今天这样的下场更多是由于其母亲的教唆。但一个孩子怎能抵得住别人不停的诱惑呢?

    本计在东汉时期也有过一次漂亮的应用。东汉末年,幅员辽阔的中国大地被不同的军阀豪强割据。控制长江和淮河地区主要有两人:今江苏省东南地区为会稽太守孙策(175-200)管辖,今安徽省地区则为庐江太守刘勋统治。

    这两股势力为争夺江淮地区的统治权而勾心斗角。到了199年,刘勋的势力范围日渐扩大,已直接威胁到孙策。

    孙策的一些将军谋士都主张直接同刘勋兵戎相见,以一场决战彻底消灭刘勋。但另有几位将军谋士主张智取。他们认为直接与这个强敌发生正面军事冲突是很危险的。周瑜(175-210)认为要消灭这只虎,先要调虎离山。随后,他说出一条计谋,孙策听从了。他深知刘勋志大才疏,嗜财如命,又十分昏庸。于是孙策派遣一名特使,带了一封书信和大量珠宝,前去拜访刘勋。

    在去往刘勋所在的庐江城路上,使者发现了很多营寨。看上去像是为大战做准备的态势。使者走到刘勋面前,向他递交了孙策的书信。信中写道:“我们对太守的威望十分敬仰,愿与太守结好。只因连年战事匆忙,无暇拜访太守。现因上僚经常派军队侵凌弱小的江南地区。我们力单势孤,无力远征。特备礼上书,恳求太守出兵讨伐,降服上僚。如果太守能答应我们的要求,那就是对江南弱国莫大的帮助和支援。”

    接着,使者献上了孙策的礼物。刘勋对孙策信中表现出来的诚意深信不疑。他也多次听说上僚地区十分富有,占有了这个地区,便可以强国富民。现在,孙策来请求支援,还送来了如此之多的珍宝礼物,他真是喜出望外。为招待来使,他举办了一次盛大的宴会。席间,使者一再举杯,祝愿刘勋征伐上僚旗开得胜。刘勋的部属们也纷纷为刘勋祝贺,只有一个名叫刘晔的文官满面愁容。宴会结桌后,刘勋问他为什么无精打采,刘晔答道:“上僚虽小,但城坚池深,易守难攻,不是一下可以攻下来的。我担心这是孙策对我们使用的‘调虎离山’计,要我们兵疲于外,他则乘我们内部空虚袭击我们。”

    刚愎自用的刘勋一听很不高兴,说道:“别讲了!要是孙策真的想和我较量,他就不会派使者来了。”众将也同声附和。就这样,决定对上僚出兵讨伐。上僚得知刘勋来犯,立即作好防守准备。刘勋率领部队长途跋涉来到上僚,把城池包围了起来。接着,刘勋命令士兵从四面攻城。士气高昂的守军则以逸待劳,与来犯之敌展开了激战。只见箭如飞蝗,滚木擂石向爬墙攻城的敌军倾泻而下。刘勋的进攻以失败而告终,士兵们垂头丧气。

    在刘勋发兵攻伐上僚的同时,孙策作好了袭击庐江的准备。当他闻报刘勋大军已走,防守庐江的只是些老弱残兵时,就对部属说:“现在‘老虎’己被调离出‘山’。我们可以先攻占他的老窝,再给他致命打击。”

    于是,孙策亲率大军水陆并进,如狂风般杀向庐江。庐江守军没作多少抵抗就投降了。占领庐江之后,孙策又率领大军向刘勋杀去。刘勋的士兵得知庐江失守,早已无心再战。所以两军一经接触,刘勋即被打得溃不成军。面对彻底失败的局面,刘勋心灰意冷。他绝望地说道:“我为什么不听刘晔的话呢?我是中了孙策‘调虎离山’计,才落此下场啊!”最后,这只丢了老窝的“虎”只得投奔了曹操。从此,孙策占据了整个江东,为吴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计名典故】

    “调虎离山“一语源于《管子·形势解》该篇中有一段这样的话:“虎豹,兽之猛者也,属深林广泽之中则人畏其威而戴之。人主,天下之有势者也,深居则人畏其势。故虎豹去其幽而近于人,则人得之而易其威。人主去其门而迫于民,则民轻之而做其势。故曰:‘虎豹托幽而威可裁也。’”意思是说,虎豹,是兽类中最威猛的。当它们居住在深山大泽之中时,人们就会因惧怕其威风而敬畏它们。君王是天下最有势力的人,如果深居简出,人们便会害怕他的势力。虎豹若是离开他们所居的深山幽谷而走近人类居住的地方,人们就可以将它捕捉而使之失去原有的威风。做君王的若是离开王宫的门而与普通的人混在一起,人们就会轻视他而以傲慢的态度看待他。所以说,虎豹只有不离开它们居住的幽谷深山,其威风才会使人感到畏怯。这里虽然尚未使用“调虎离山”一语,但已经包含只有将老虎调离深山,才能将其制服的意思。后来在民间语言、文学作品中便逐渐出现了“调虎离山计”的说法。如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第五十三回写孙大圣对如意真仙说“才然来,我是个调虎离山计,哄你出争战,却着我师弟取水去了。”清代钱彩著《说岳全传》第三十四回也写着:“吉青道:‘我前日在青龙山,中了这番奴调虎离山之计。’”

    第十六计欲擒故纵

    【本篇主旨】

    古人有”穷寇莫追”的说法,实际上不是不追,而是看怎样去追。把敌人逼急了,它只得集中全力,拼命反扑。不如暂时放松一下,使敌人丧失警惕,然后再伺机而动,歼灭敌人。因此,使用欲擒故纵之计,必须有过人的忍耐力和不惜牺牲的决心,表面上做得干脆利落,骨子里却要磨刀霍霍。但在一个尖锐复杂的战斗场面,手到擒来而又顺手放走,有时又有纵虎归山的危险,自己也会吞食恶果。

    【原文】

    逼则反兵(1),走则减势(2)。紧随勿追,累其气力(3),消其斗志(4),散而后擒,兵不血刃(5)。“需(6),有孚,光。”

    【注释】

    (1)反兵:回师反扑。

    (2)走:逃走。势:气势。

    (3)累:消耗。

    (4)消:瓦解。

    (5)兵:兵器。血刃:血染刀刃,即作战。

    (6)需,有孚,光:语出《易·需》。需卦的卦象为乾下坎上,乾象刚、健、坎象水、险。需,有等待之意。以刚健遇水险,故须等待,不要急进,以免陷入险境。孚,信用、信服;有孚,有信用,有诚意,为人所信服。光,光明、通达。此句意为身处险境要善于等待,如果有诚信,就会前途光明,大吉大利。

    【译文】

    如果把敌军逼得太紧,对方就会回师反扑。如果让敌军逃跑,就可以削减其气势。追击敌人,只需紧随其后而不要过于逼迫它,以消耗其体力,瓦解其斗志,等到其溃散时再捕捉他,就可以避免流血。这是从《周易》需卦卦辞“需,有孚,光……”一语中悟出的道理。

    【故事论述】

    历史上用此计最多最有名的人就是诸葛亮,先主刘备死后,魏国君主曹丕认为:此时蜀国无主,正是起兵攻伐的有利时机,统一中国指日可待了。谋士司马懿献计:广结盟友,借其之力,五路夹攻蜀国。蛮王孟获是魏国盟友之一。他是彝族首领,占据着蜀国南部地区,即今天的云南一带。

    五路人马将要来犯的消息传到蜀汉,新主刘禅大惊,刘备后世竟是这样一个无能之人,也可怜了诸葛亮要辅佐这样一个无用之人。一样的消息传到丞相诸葛亮那里他却表现得镇定自若,他已有一套周密的计策对付曹丕。他首先将曹丕第三路盟友东吴孙权争取到了自己的一边,去除了东面的危险。就在此时,有消息传来,说蛮王孟获率十万蛮兵入侵蜀国。建宁太守雍恺乃汉朝大臣雍齿之后,这时却勾结蛮人造了反。牂牁郡太守朱褒、越巂郡太守高定,已献城投降。现三名蜀汉叛贼正协助孟获攻打永昌。永昌太守王伉死守城池,情况十分危急。

    诸葛亮分析了一下形势,认为这个南蛮孟获对其很有威胁,于是在公元225年,他就亲领大军,前去征讨。

    三名蜀汉叛贼听说诸葛亮亲自率领人马来讨伐,就各引五六万人马迎击。高定令鄂焕为前部先锋,率兵迎敌。在益州界口,鄂焕与蜀军前部先锋魏延相遇,两军摆下阵势,魏延出马大骂道:“反贼早早受降!”鄂焕毫不理会,手舞一杆方天戟冲向对手,两人战在一处。战了数合,魏延佯败逃走。鄂焕不知其中有诈,拍马紧追不舍。走不数里,喊声大震,一支蜀军从暗中杀出,生擒了鄂焕。他被带到了诸葛亮帐中。

    诸葛亮为行使“欲擒故纵”之计,便令人为鄂焕松绑,并以酒菜相款待。诸葛亮说:“吾知高定乃忠义之士,今为雍恺所惑,以致如此。吾今放汝回去,令高太守早早归降,免遭大祸。”

    鄂焕见可以不死自是感动涕零,拜谢而去。见到高定,他就陈述孔明宽厚有德,待己甚善等等。高定听后自是感动非常。这时他感情的天平就开始倾斜了。

    第二天,雍恺来见高定,问鄂焕怎又被放回来了。高定说:“诸葛亮以义放之。”

    雍恺说:“此乃诸葛亮反间之计。欲令我两人不和,故施此谋。”看来这人雍大人还是比较了解用兵之法的。但这样的话对一个得到不死的人那里又有多少份量呢?对雍恺的话,高定半信半疑。

    过了几天,高定、雍恺兵分两路,来攻蜀军。但孔明早已布下埋伏。叛军被伏兵杀伤大半,还有无数士兵被生擒。这些俘虏被押解到蜀军大寨之中。雍恺和高定手下的人各自关押。孔明令军兵传谣说:“高定部下免死,雍恺部下尽杀。”俘虏们一传十、十传百,皆闻此言。随后,孔明把雍恺的部下押到帐前问话。“汝等皆是何人部下?”他问。众人当然全都回答是高定的部下。

    孔明就赦免了这批人。令人以酒食招待,然后放他们回去。

    随后,高定部下被带进来。孔明又问其同样问题。

    这些人都回答自己才是高定的真正部下。

    诸葛亮又赦免众人,又以酒食招待。扬言道:“雍恺今日使人投降,要献汝主并朱褒首级以为功劳,吾甚不忍。汝等既是高定部下军,吾放汝等回去,再不可背反。若是再有一次抓到你们,决不轻饶。”

    众人拜谢而去。回到本寨,人见高定,述说他们听到的有关雍恺之事。为探听虚实,高定派密探前往诸葛亮寨中。此人被伏兵抓获,带去见孔明。孔明故意把他当做雍恺之人,唤到近前问:“你家元帅既约下献高定、朱褒二人首级,因何误了日期?你做事这样的不精细,怎能做得了密探呢!”此人含糊答应。孔明以酒食相待。然后写了封密信交给此人,说:“你持此书付雍恺,教他早早下手,不要耽误了大事。”

    密探拜谢而去。见了高定,呈上孔明密信。高定看罢此信,不禁火冒三丈,说:“吾以真心待之,他却反欲害吾,这实在是情理难容!”他马上叫鄂焕来议事。后者对孔明早已十分折服,就说:“孔明乃仁人,与他对抗实在是不祥。我等谋反作恶,皆雍恺之故:不如杀了雍恺以投孔明。”

    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高定杀了雍恺和朱褒,投降了诸葛亮。诸葛亮任命他做了益州太守。

    诸葛亮此番取胜,当然不仅仅是用了欲擒故纵之计,他还使用了反间计和“借刀杀人”计。

    【计名典故】

    计名“欲擒故纵”,它的哲理源头,可追溯到《老子》三十六章:“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夺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又《鬼谷子·谋篇》:“去之者纵之,纵之者乘之。”中国军事史上成功运用此计,并对此计的定名有重大影响的,当属诸葛亮率蜀军远征南蛮时,七擒七纵蛮王孟获。对诸葛亮来说,七擒七纵皆手段,而目的只有一个:征服南蛮首领和百姓的“心”。因而这一战役胜利的意义,不仅是军事上的,更重要的是政治上的,是诸葛亮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所实行的民族政策的胜利。

    第十七计抛砖引玉

    【本篇主旨】

    “抛砖”就是利用人们贪小便宜的弱点,先给一点甜头,诱人上当,然后再慢慢把“玉”引出来。此计使用的范围很广,不受时空限制,小施小效,大施大效。

    【原文】

    类以诱之(1),击蒙也(2)。

    【注释】

    (1)类:类似,同类。

    (2)击蒙:击,打击;蒙,蒙昧。语出《易·蒙卦》上九爻辞;“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蒙卦的卦象为坎下艮上。其上九爻,为阳爻处于蒙卦之终,按王弼的解释、其喻意为“外蒙之终,以刚居上,能击去童蒙,以发其昧也。故曰‘击蒙’也。故‘不利为寇,利御寇’也”。大意是,上九爻以阳刚之象居于前五爻之上,所以能给蒙昧者以开导、启迪。为盗寇之人,自然属于蒙昧者之列,所以,如果占卦时占到本爻,则对为盗寇者不利,而对防御盗寇者有利。此处借用此语,意思是,打击那因受我方诱惑而处于蒙昧状态的敌人。

    【译文】

    用相类似的东西来引诱敌人,在他思绪迷乱混沌时去打击他。

    【故事论述】

    这一计谋用在兵家相争上那就一定是要以一芝麻换得一个西瓜才可以。而这样的以小换大的事情大都发生在春秋战国时代,只有那个时代的人才相信别人许下的诺言。因为那时各个城邦之间的头系是兄弟关系,有时还没有出五世,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的欺骗。

    战国时代,秦国欲攻打魏国。为此,它先和赵国结成了联盟,并对赵国许诺:打败魏国之后,将把原属魏国的邺城(今河南安阳一带)割给赵国。

    面对两面受敌的威胁,魏王惊恐异常。他召集大臣们前来议事。然而这些大臣谁都想不出好主意。最后,魏王问大将芒卯。此人一向诡计多端,他说:“此事不值得忧虑。秦赵之间向来关系不好。目前它们采取军事上的联合,不过是为了瓜分我国土地扩大自己的领域。虽然联合的作用很大,但两个盟友却各怀目的,所以这样的联盟很容易被破坏。在这个联盟中,秦国是主角,赵国只是个帮凶。我们只要给赵国一点好处,那么它就会很轻易地断绝与秦的联盟。”

    芒卯又进一步提出分化赵秦的计策。魏王听罢连连称赞。他先派了一位使者去赵国,对赵王说:“在目前形势下,邺城本来就难以保全,早晚都要失陷。你们与秦国联合攻打我国,无非是为得到此城罢了。为了避免战争,魏王决定不必交兵而将邺城作为礼物献给大王,希望大王接纳。”

    赵王大喜,问魏王为何如此决定。使者大声答道:“这很简单。战争是一件可怕的事。它涂炭生灵,毁坏田地。魏王出于仁爱的考虑。不想再使百姓遭受战争之苦。所以,他决定用和平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

    赵王问:“若寡人接受了此礼,那魏王对寡人又有什么期望呢?”

    使者回答:“我王期望寻求的是和平解决问题的途径,而不是投降。就是在最困难的形势下,他也懂得权衡利弊。魏赵两国早先曾为盟友,关系一直很友好。相反,魏秦之间却素有敌意。秦国乃虎狼之国,秦兵皆如猛兽一般。我们想,与其让野蛮的秦兵掠夺我们的疆土,倒不如把它托付给老朋友来得好。这个道理是不难理解的吧!如果您想同敝国结好,那魏王就期望您能断绝与秦国的联盟。然后,您就可以得到象征友谊的礼物--邺城。若您不接受这一赠礼,敝国将不惜城毁人灭,与侵略者战斗到底。”

    当夜,赵王又与其宰相商议此事,宰相建议接受此礼。因为如果能不动刀兵就得到邺城,那何必还要发动战争呢?此外,若魏国被打败,秦国就将更加强大,也许其锋芒就要指向赵国。因而,我们应该抓住魏国提供的这个有利机会一方面将魏国变成自己的朋友,一方面抑制秦国的扩张,这样就可以加强自身的安全了。

    于是,赵王接受了魏国的条件,立即宣布与秦国断交,关闭那里的边境通道。秦王闻知此讯大怒。他马上停止了攻打魏国的准备,反过来将战争的矛头指向了赵国。

    而赵王此时正想兑现与魏国使者签订的协定,他派了一支军队前往邺城。邺城守将正是芒卯。他把赵军挡在边界外,赵将出示了魏、赵有关割让邺城的协议书。

    “荒唐!”芒卯暴跳如雷地说,“我奉命守城,怎能就这样不动干戈,简简单单地把城交出去呢?”

    “这是私下谈好的外交协定,魏王已经同意了。”赵将解释。

    “什么私下协定?是魏王亲自同意的吗?他本人签字了吗?请把文书拿给我看看!”

    赵将急了:“难道魏王使者的话不算数吗?”

    芒卯冷笑一声:“哪个使者?那你就去找那个使者吧!魏王没下过命令,所以我不能把城交出去。你若想得到此城,那就去求得我王准允。我现在警告你,如果你们不马上离开此地我将断了你的退路,然后攻击你!”

    赵将无可奈何,只得退兵回去,向赵王作了报告。赵王此时才明白:他上了魏王的当。就在这时,他又听说秦国正在为联魏攻赵而频繁活动。这更令赵王惶惶不可终日。他立即召集大臣们,与他们商讨对策。最后他决定,甘愿把五座赵城割让给魏国,以争取魏国与自己联合,共同抗秦。

    “砖”是割让邺城的口头许诺。而秦国掉转攻击矛头,和赵国割让给魏国五座城池,便是魏国抛“砖”后引出的“玉”。其实魏国也没想到能得到这么大一块肥肉。

    下面再说一个发生在春秋时的故事。春秋时期,由于上卿管仲(?-前645)治理有方,使得齐国在当时的一百七十多个封国中强大起来。公元前681年,齐桓公进攻南面的邻国鲁国。鲁庄公在连吃败仗之后,被迫求和。为此,鲁国必须把齐桓公侵占的土地割让给齐国。就在鲁庄公在柯地与齐桓公会盟割地之时,他的大将曹沫突然起席冲至齐桓公身边,用匕首劫持齐桓公说:“要么全部归还侵地,要么你我死在一起!”

    齐桓公没有别的选择,只好答应放弃那块即将到手的土地。曹沫便放了他,回到了自己的席位上。

    事后,齐桓公对这次意外的袭击十分恼火。他打算派人去杀掉曹沫并讨回那块本该割让给他的土地。这时,管仲就对他说:“虽然君侯的保证是被迫作出的,但这是君侯和鲁国在一次公开会盟中作出的。若君侯现在食言,并派人杀了鲁国之人,这会被认为是背信弃义。如此,君侯之怒虽可平息,天下诸国之怒却难平息。这对齐国是不利的。君侯须三思而行。”

    齐桓公听了管仲的话,遵照在曹沫面前许下的诺言,将侵占的土地归还给鲁国。这个消息一下子就传遍了诸侯国,诸侯们佩服桓公如此遵守信义,从此对他非常信任。两年之后,齐桓公被各国诸侯推为盟主。这样齐国就成了那个时代的第一个称霸之国。其实齐国的称霸是以其强大的军事实力为基础的。若仅仅是守信义,齐国是不足以称霸的。因为鲁国更是一个礼仪之邦。司马迁曾说:“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齐桓公舍弃了一个小城,得到盟主的地位,这才是真正的以玉换砖。这一计谋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

    【计名典故】

    “抛砖引玉”一语,其来源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相传唐代诗人赵嘏甚有诗名,求诗者盈门。诗人常建慕其名,想求其诗,却不得其门而入。赵嘏游苏州时,常建料他必游灵岩寺,便先于寺壁题诗两句。赵嘏来到寺中见壁上此诗尚未写完,就补了两句,成为一首绝句。后人因赵嘏补的两句优于常建的前两句,便说常建是“抛砖引玉”。然而,常建是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中的进士,而赵嘏是唐武宗会昌二年(公元842年)中的进士,两人相距一百一十五年。可见赵嘏补诗一说是不可能的。然而由这个有悖历史事实的说传,引出一个有关“抛砖引玉”一词来源的说法,却已是一个历史事实。另一种说法出自宋真宗景德年间(公元1004-1007年)高僧道原所编《景德传灯录·从谂禅师》:师云: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子。指砖坯。这句话也来源于一个佛门故事。传说活了120岁的唐代禅师从谂,一天晚上,同弟子们一同参禅悟道。刚入座,从谂便宣布:今晚要你们回答问题,谁对禅学已有深刻理解,可以跨前一步。众僧皆息虑凝心,静座参禅,惟有一个小和尚大胆跨步向前,躬身一揖。从谂见了,缓缓地说:刚才我是抛砖引玉,不想却引来一块土砖坯子。此语后来还见于元代贯云石(公元1286-1324年)所作《斗鹌鹑·佳偶》曲:“见他眉来眼去,俺早心满愿足;他道是抛砖引玉,俺却道因祸致福。”

    第十八计擒贼擒王

    【本篇主旨】

    俗话说“打蛇打七寸”,就是说在打蛇的时候要朝它的要害处下手,如不击中其要害,势必被反咬一口。首领(王)是握有实际大权而且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人物,他是一个组织团结的核心,是集体行动中的一个枢纽。如能“擒王”即可捣乱其组织,破坏其活动系统,最起码也能使它的内部发生变化。

    【原文】

    摧其坚,夺其魁(1),以解(2)其体。龙战于野,其道穷也(3)。

    【注释】

    (1)夺:抢夺、抓获。魁:第一、大,此处指首领、主帅。

    (2)解:瓦解。体,躯体、整体、全军。

    (3)龙战于野,其道穷也:语出《易坤·上六彖辞》。坤,卦是坤下坤下,为纯阴之象。上六爻是本卦的最终爻、为纯阴发展到极盛阶段之象。坤卦上六爻的爻辞是:“龙战于野,其血玄黄。”龙,本为乾坤(纯阳之卦)的象征物,为什么作为纯阴之象的坤卦,其上六爻却以原本属纯阳之象的“龙”为象征物呢?按照朱熹《周易本义》的解释是:“阴盛之极,至与阳争。”《易·文言》在阐释坤卦上六爻辞时则说:“阴疑与阳必战。为其嫌于无阳也,故称龙焉。”按照《周易》物极必反的矛盾转化思想,上六爻表示纯阴已发展到极盛故必然向阳转化。虽然此时尚处于转化前夕,但却已急于以阳自比,以龙自称了。故有“龙战于野,其道穷也”之说。野,郊野。道,道理;道穷,无路可走。群龙战于郊野,相互杀伤,血渍斑斑,以至陷入穷途末路。本计引用此语,其意当为:贼王被擒,群贼无首,其战必败。

    【译文】

    溃击敌人的主力,抓获其首领,便可瓦解其全军。好比群龙无首战于郊野,必然陷于穷途末路。

    【故事论述】

    魏文侯时(前445-前396),看看这个时间段又是战国时期。西门豹被任命为邺县(在今河南临漳县西)县令。他一到任,就去看望当地长者,询问当地百姓有什么疾苦。长者说:“最苦的是给河伯娶妻,这件事把我们害苦了。”

    西门豹询问详情。他得知:县中的三老、廷掾和地方豪长等每年向百姓征收捐税。他们搜刮的钱财有数百万之多,其中二三十万被用来为河伯娶妻,其余的就与祝巫们分掉,中饱私囊。到了河伯娶亲之时,祝巫们就去看哪一家有漂亮的姑娘,然后说:“这个姑娘应该做河伯的妻子。”当即就下了聘礼。姑娘要换上新做的丝绸衣服,独居斋戒。在河岸边,为她造起斋宫一座,四面围挂黄红丝织帐帷,姑娘就住在里面。牛肉酒食准备停当。约十天之后,姑娘被打扮一新。然后,人们让她躺在一张席床上,将它放入水中,漂流数里之后,就沉入河底与河伯成亲。那些有漂亮女儿的人家,因为害怕孩子长大,被祝巫选中做河伯之妻,所以大多数都带着女儿逃往偏远之地去了。于是城中人丁日益减少,贫困加剧,这事由来已久了。民间有句俗话:“若不给河伯娶媳妇,河水就要淹没土地,溺死百姓。”

    西门豹说:“若是河伯下次娶妻,望三老、祝巫、父老们前去河边与女子告别。我也将前去送行。”众人都答:“是。”

    娶亲之日到了,西门豹也到了河边。在场的有三老、官属、地方上有权势者以及乡里的长者,加上围观的共二三千人。女巫是个年约七十的老太婆,身后还跟着十来个女徒弟。她们都穿着丝绸做的单衣,站在女巫后面。(不知这段历史是否有记录错误,因为那个时代巫祝都是由男人来做的。)

    西门豹说:“把河伯媳妇叫过来,让我看看她漂亮不漂亮。”

    被选中的女子当即被人从斋宫中带了出来。西门豹审视了一番,回头对三老、祝巫、父老们说:“这个女子不漂亮,所以烦请大巫下河向河伯通报一声,他应该娶个更漂亮的媳妇,过几天我们就给他送去。”随后,他命令手下的差役,把老巫婆扔到了河里。

    过了片刻,西门豹说:“大巫如何去了这么久还不回来,徒弟应该下去催催她。”说完,一个女徒弟又被扔进了河里。

    又过了一会儿,西门豹说:“徒弟怎么也是一去不回了?再派个徒弟去催一催。”于是,又一个女徒弟被扔进了大河之中。就这样,一连扔了三个女徒弟。

    西门豹又说:“大巫及其徒弟都是女流,不能把事情说清楚。还是烦请三老替我下河通报一下吧。”于是,三老也被扔进了河中。

    西门豹躬着腰,恭恭敬敬地面向大河站立了良久,我们知道他这是装的。长老、廷掾以及围观之人都非常惊恐。最后,西门豹回头问道:“大巫、她的弟子和三老都没回来。这该怎么办呢?”

    他打算再让人把廷掾和地方豪长各一人扔进河中,以催促前几位快些回来。此时,这些人早已吓破了胆,他们纷纷跪倒在地,不停地冲着西门豹叩头,乞求饶命。直到头上碰出了血,他们的脸色已同死灰一般。西门豹说:“好吧,暂且再等一会儿吧。”其实这些地方豪长们知道那些人是不可能见到河伯的,他们往河里扔人家的女儿时也知道,但他们只是不关自己的利益而是以神的名义让人去死,他们也是不会阻拦的。

    看到他们也知道害怕了,西门豹就说:“起来吧,看样子河伯留客还要很久,你们不必下去了,都回去吧!”

    从此,邺县的廷掾和地方豪长们胆战心惊,再也没人敢提为河伯娶妻这件事了。

    河伯娶妻是邺县地方小集团利用群众的迷信心理,聚敛钱财的欺骗手段。仅用言语进行解释,是不能真正拆穿这个鬼把戏的。但当这个小集团的头儿老巫婆和她的同谋者一起被扔进大河,即被除掉之后,迷信也就连同这些被淹死者一起,永远消失在了滔滔河水之中。

    【计名典故】

    “擒贼擒王”一语,现今可见的最早且影响较大的文字记录,则是唐代“诗圣”杜甫的五言古诗《前出塞》:“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从当时历史背景看,此诗原本寓含对唐玄宗李隆基无节制地对外用兵的讽谏之意。玄宗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西域吐蕃在数败于唐军之后,遣使求和,在玄宗李隆基勉强允准后吐蕃人撤走了边境的驻军,双方恢复了和平。七年后,玄宗利用吐蕃人没有防备,又派兵入侵吐蕃,重创吐蕃,深入敌境2000里。公元739年(玄宗开元二十七年),金城公主(中宗景龙四年,即公元710年,奉命与吐蕃赞普弃隶缩缵联姻)去世,吐蕃遣使报丧,并乘便求和,而玄宗却不许。一年后,吐蕃军攻占唐边境重镇石堡(在今青海省会西宁西南)。玄宗天宝七年(公元748年),唐遣陇右节度使、大将哥舒翰统军三万三千人与吐蕃军激战。石堡收复了,此役唐军战死者数以万计。杜甫的《前出塞》诗,大约是针对此一情况,有感而发的。意思是说,只要能够制服敌国的首领,保住本国的疆土,防止异国的入侵就可以了,何必杀人太多。诗中“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等警句,体现了诗人杜甫对我国古代某种军事经验的概括和他个人的军事眼光,因而成为后世脍炙人口的名言,常为众多军事家、政治家以至各色人物所引用。

    第四套混战计

    第十九计釜底抽薪

    【本篇主旨】

    “釜底抽薪”是预防事件爆发或爆发后寻求彻底整顿的一种手段,是一种治本的办法。在斗争中,釜底抽薪又是一种“兜底战术”,主要是从对方的幕后去下功夫,侧面暗算,扯其后腿,拆其后台,使它不知不觉间变成了一个泄气的皮球。

    【原文】

    不敌其力(1),而消其势(2),兑下乾上之象(3)。

    【注释】

    (1)敌:对抗,攻击。力:强力、锋芒。

    (2)消:削弱、削减。势:气势。

    (3)兑下乾上之象:兑下乾上为《周易》六十四卦中的履卦。兑不泽,为阴柔之象,乾为天、为阳刚之象。整个卦象为阴胜阳、柔克刚。其卦辞为“履虎尾,不咥人,亨。”履,小心蹑足前进。咥,咬。亨,通达顺利。其寓意是:虎为凶猛阳刚之兽,但只要以阴柔克之,小心谨慎行事、即使踩着了虎的尾巴,它也不会咬人。若占得此卦,预示事情将经历险阻而后通达,终于顺利。此处借用此卦,意在说明,遇到强敌,不要去与之硬碰,而要用阴柔的方法消灭刚猛之气,然后设法制服他。

    【译文】

    不要迎着敌人的猛劲去与之硬拼,而要设法削弱敌方的气势,采取以柔克刚的策略制服他。

    【故事论述】

    公元前501年孔子在东奔西走的游说谋职中终于被封了官,他当时是司寇,但他可以行使宰相的职权,那是孔子仕途最得意的时期。那时的鲁国名义上是鲁定公(前509-前495)当政,可实际上是由鲁桓公的后代大夫季桓掌权。孔夫子曾当过委吏(管会计)和乘田(管牛羊)等下级小吏,而今腾达为主管刑法的司寇,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司法部长。到了公元前496年,他所肩负的责任已是形同宰相。他为政不到三个月,鲁国的面貌便大为改观:男人买卖牛羊和猪崽不再漫天要价,就地还钱;大街小巷,男女有别,各走各的路,互不相扰;路上有人丢了东西,捡到的人也不会据为己有;外邦人来到鲁国,也不再找官府求助,因为即使外邦人也会受到公正的对待。

    孔子治理鲁国短期即大见成效的消息传到齐国,齐国公卿大为震惊。他们便对齐景公(前547-前490)说:孔子执政,鲁国必会称霸。鲁国一旦成为霸主,必定并吞紧邻的齐国,为抚慰鲁国,我们何不将一部分领土割让给鲁国呢?可是齐国大夫黎钅且说道:“请先试一试阻止它强大的办法;不能阻止它称霸,再送给他们土地,这难道还算迟吗?”

    众所周知,孔子坚守西周初期所制定的礼。他对祭礼予以特别的重视,按等级、性别和年龄所制定的各式礼节也是奉之不渝。对孔子来说,不仅仅是外表礼仪重要,而且还要有相应的内在的道德修养。孔子希望鲁定公和季桓大夫要言行如一、信奉道义、疏远拍马屁的小人、摒弃奢侈浪费的生活方式和过度的感官享受。在他看来,这都是和周礼相违背的。齐国的人对鲁定公和大夫季桓还是有所了解的,知道他们对于感官享受决不会反感。齐国的当权者便实施“美人计”,从齐国挑选了美女八十人,都穿上华丽的服装,教她们伴乐起舞。又备好装饰豪华的马车三十驾,一起送给鲁君。

    齐国先安置女子乐队、漂亮马车在鲁城南面的高门外进行表演,季桓穿着便装再三前往观看,连国家事务也懒得去管理了。子路见此情景便说:“老师,我们可以离开这里了吧!”孔子说:“鲁国现在还要在郊外祭祀,如果能按礼法分给大夫烤肉,那我还可以留下来不走。”桓子终于接受了齐国送来的女子乐队,鲁君一连三天不理国事;在郊外举行祭祀,又不赠给大夫烤肉和礼器。孔子于是失望地离开了鲁国,在屯这个地方过夜。鲁国大夫师己赶来送行说:“先生是没有过错的。”孔子说:“我唱个歌可以吗?”歌词大意是:“美人的一张嘴啊,可以把亲信和大臣赶走;亲近那妖艳的美人,可以使国破身亡。悠闲啊悠闲,我只有这样度过岁月!”当时的士大夫把懂音乐作为一种身份的象征,而且这在当时也是他们必修的课程,所以孔子不仅是一个教育家,而且还是个音乐家。因为当时只有殷之后裔掌握着大量的知识。孔子是商汤的后人。

    师己返回后,桓子问他说:“孔子说了些什么?”师己如实相告。桓子深深叹口气说:“先生是怪罪我接受了一群婢女的缘故呀!”

    事实上,从此以后,孔子再也没有获取实现其政治抱负的机会。曾有人说:“连我们的圣人孔子也在这个‘釜底抽薪’计下栽了一跤,要流亡国外尝尝行乞生活,可见仁义道德之化身,经不起六壬一扭。也由此证明,诡计使用对象,最见效的还是那些道学先生。”

    这里还要提到一点齐国是姜太公的封地,而鲁是周公旦的封地。姜太公是以用计而得用于周王的。而周公旦一生也没到过鲁地,他一直在保护着周王室而呆在朝廷。鲁地一直是由一群懦弱的儒士统治着。所以齐国人施此计就不足为怪了。

    因而在这个世界上只做一个道德家还是远远不够的,看穿阴谋诡计,并加以粉碎,至少同样重要。齐国君臣要是以直接的方式阻挠孔子,恐怕难以得逞。孔子的力量就在于和季桓子与鲁定公有着良好的关系。可这种良好的关系被齐国赠送的八十个美女和一百二十匹高头大马所破坏。孔子极度失望,不得不离开鲁国,鲁国君臣从而失去了使鲁国崛起称霸的脊梁。齐国成功地施用了“釜底抽薪”之计,使孔子离开了鲁国,也就等于除掉了齐国的一块心病。

    如果孔子除了精通西周之礼和崇高的道德学说之外,还对计谋有所了解,比如像其对于黎钅且那样会实施“釜底抽薪”之计的话,难道他还会挂冠而去吗?

    所以凡事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技术改进上要做到一劳永逸,在军事上更要做到这一点,所以只要出现战争,人们第一个就会想到要把对方的补给给破坏掉。曹操就曾火烧乌巢粮草,而使袁绍大败。

    官渡,在今天河南中牟县北。公元200年曾是丞相曹操(155-220)和地方割据势力袁绍(死于202)两军交战的战场,后者占有今天山东、河北和山西等北方广大的地区。袁绍拥兵十万,而曹操只有两万人,且粮草很少。袁绍军轻敌,警惕性不高,曹操利用这一点,点起五千人马,皆打着袁军旗号,军士皆束草负薪,人衔枚,马勒口,夜袭袁军粮草辎重之地乌巢。曹军一把大火烧了乌巢粮草。把守乌巢的将官被擒,操命割去其耳鼻手指,缚于马上,放回绍营以辱之。袁绍大军闻讯,惊恐万状,四散逃窜。曹操军队奋勇杀敌,袁绍十万大军四处溃逃,所剩无几。经此一败,袁绍卧床不起,很快便一命归西。曹操起初力量处于劣势,可他施用了“釜底抽薪”之计,取得了胜利。粮草被烧,袁军全然丧失了战斗力,数量上的优势尽失。曹操利用本计所取得的胜利为其后来平定北方打下了基础。

    【计名典故】

    “釜底抽薪”计的策略思想渊源,可追溯到战国时代成书的《尉缭子》。该书《战威第四》说:“民之所以战者,气也。气实则斗,气虚则走,”“讲武料敌,使敌之气失而师散,虽形全而不为之用,此道胜也”。这些话的意思是:部队所赖以作战的是勇气,士兵勇气旺盛就敢于战斗,勇气丧失就会溃逃。讲究武备,判明敌情,设法促使敌人丧失勇气而军心涣散,使敌军虽然结构形式完整却不能作战,这就是靠的政治谋略取胜。《尉缭子》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采用某种谋略,以削减、削弱敌方的气势和斗志,然后战而胜之的策略思想。后世提出的“釜底抽薪”计,应当说,正是在这种策略思想基础上发展和形成的。继《尉缭子》之后,相继提出或提到类似思想的,有西汉《淮南鸿烈》:“故以汤止沸,沸乃不止;诚知其本,则去火而已矣。”东汉董卓《上何进书》:“臣闻扬汤止沸,莫若去薪。”北齐史学家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若抽薪止沸,剪草除根。”至明代以后,便在更多的书面语言中出现了“釜底抽薪”这一更为概括、简明的语言。如明代嘉靖年间戚元佐《议处宗藩疏》:“谚云: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清代吴敬梓著《儒林外史》第五回:“如今有个道理,是釜底抽薪之法:只消差个人去,把告状的安抚住了,众人递个拦词,便歇。”可见,明清以后,“釜底抽薪”已成为广泛使用的民间语言,其策略思想已在许多场合下被使用。

    第二十计混水摸鱼

    【本篇主旨】

    在浑浊的水中,鱼儿辨不清方向,在复杂的战争中,弱小的一方经常会动摇不定,这里就会有可乘之机。由于乱生于内,而形于外。因此,设谋乱敌,最有效的办法就莫过于去钻进敌人营垒之内,乘机搅浑水,以便从中摸鱼。但更多的时候,这个可乘之机不能只靠等待,而应主动去创造。一方主动去把水搅浑,一旦情况开始复杂起来,就可以借机行事了。

    【原文】

    乘其阴乱(1),利其弱而无主。随,以向晦入宴息(2)。

    【注释】

    (1)乘其阴乱:阴,内部。全句意为乘敌人内部发生混乱。

    (2)随,以向晦入宴息:语出《易·随》卦。随,卦名。本卦为震下兑上。上卦为兑为泽;下卦为震为雷。言雷入泽中,大地寒凝,万物蛰伏,故此卦名“随”。随,顺从之意。《随卦》的《彖》辞说“泽中有雷,随。君子以向晦入宴息。”意思是说,人要顺应天时去作息,向晚就当入室休息。本计运用这一卦理,是说打仗时要善于抓住敌方的可乘之隙,随机行事,乱中取利。

    【译文】

    乘看敌方内部发生混乱,利用他力量虚弱又没有主见,使他顺随于我,就像《周易》随卦彖辞说的“人到夜晚,必须入室休息”一样。

    【故事论述】

    自公元150年,东汉朝廷日益衰微,对边远地区已无力管辖,代之而起的骄兵悍将唱起了主角。他们一个个觊觎中央政权,180年后便相互混战起来。每个军阀都想挟天子以令诸侯。184年黄巾起义,割据群雄将黄巾军剿灭,其中曹操战功卓著。后来孙权和刘备也相继崛起,成了曹操两个最强大的对手。这三人中,起初刘备最弱。开始时就战败,差一点丢了性命。他痛切感到,他最急需的乃是一个有能力的军师。通过各种渠道,就听说了诸葛亮的大名,此人号称“卧龙”,字孔明,有经天纬地之才。于是使束装就道,请他出山。

    据史书记载刘备跑去了三次才见到了诸葛亮。两位人杰相见自是相见恨晚。诸葛亮见刘备是如此的有诚意就对其纵论天下大势,这一段对话历史上称为“隆中对”,它为刘备集团的兴起奠定了基础。这是一个战略性的对话。诸葛亮在“隆中对”是这样分析天下大势的:

    “今曹操在北方拥兵百万,‘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河,利尽南海,东连吴会(会稽),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是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属于今天的云南和四川省)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今刘璋暗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若将军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诚如是,则大业可成。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四川建基业,然后可图中原也。”

    听完诸葛亮这番话,刘备高兴自己终于找到了一个杰出的人才,一个卓越的政治顾问,一位伟大的国务活动家。在诸葛亮的筹划下,刘备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一步步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第一步是夺取荆州,这是五百年前成书的《三十六计(秘本兵法)》为第二十计“混水摸鱼”所列举的唯一例证。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例证,在叙述刘备如何施用第二十计之前,看来还需要追忆一下当时的背景。

    在遇到诸葛亮前,刘备和曹操对阵,吃了大败仗,只得投奔坐镇荆州九郡的同宗远房兄弟刘表。刘备到荆州,刘表待之甚厚。为表其感恩之惰,刘备自告奋勇,要去剿灭横行于江夏(今湖北)之间的一股土匪。刘表大喜,就点三万兵士与刘备前去。刘备果然肃清了贼寇,使边境重新恢复了安宁和秩序,得胜回到荆州。蔡瑁是经常给刘表出主意的人,眼见得自己受到刘备排挤,便说动嫁给刘表的姐姐,离间刘表和刘备的关系。说刘备在荆州日益受到爱戴,久必为患,蔡氏对夫君刘表悄悄进言。这个多疑的刘表于是将刘备调出政治中心荆州,令其前往新野(今河南)。207年刘备到新野又是一番大干,政治一新,军民也很爱戴。

    忽一日刘表请刘备赴荆州相会。两人在后堂宴饮密谈,说到继承人时刘表面有戚色。长子刘琦,为前妻所生,本应立他,可他为人虽贤,却柔懦不足成事。后妻蔡氏所生少子琮,颇备才华,因之委决不下。刘备立即表示应立长子,没想到蔡氏在屏风后面窃听他们的谈话。闻刘备如此说话,心甚恨之。刘备也自知语失。在接下来的谈话中,刘备不小心表露出他在政治上的野心,刘表对之不得不加以警惕。刘表之妻蔡氏和其弟商议对策。蔡瑁策划了两个杀害刘备的方案。可在最后时刻总是有人向刘备报信,使他两次都逃脱了暗杀。后遇隐士庞统先生,继而又遇到诸葛亮,像是命运的安排。刘备不仅遭到刘表的猜忌,后来他也遭到曹操的猜忌,也曾遭到曹的谋害,但都让他给逃脱了。

    在此期间,孙权已成了吴国的国君,并向刘表的辖地攻击,占领了江夏。然他以为,孤城不可守,遂弃江夏。料想刘表必来报仇,以逸待劳,必败刘表,而后乘势攻之,将其彻底打垮,可得整个荆襄地区。就是在这种情势下,刘表差人请已回新野的刘备赴荆州议事。诸葛亮劝其从之。在荆州,刘备和他新得的军师诸葛亮受到刘表的款待。刘表问计于刘备,如何对付孙权。可刘备认为当前之大敌乃曹操。此后,刘备在诸葛亮的协助下,施用计谋,多次小胜曹操。

    刘表病重而亡,病中所立遗嘱,令刘备辅佐长子刘琦为荆州之主。可刘表的老婆却改了遗嘱,证刘表十四岁的儿子刘琮为荆州之主,这样蔡氏家族便掌握了荆州大权,这也给刘备夺取荆州以借口。长子刘琦驻扎江夏,刘备在新野,刘表之死竟不讣告他们。此时曹操率大军,立马横刀于家门口。为保性命和爵位,荆州新的当权者决计不战而降曹操。蔡瑁和张允被曹操封为水军头领,从此效劳曹操,之所以当时不杀这二人是因为曹操是汉人,急需懂得水战的将领。但他们最后还是被周瑜用反间计而让曹操杀了,即使周瑜不用反间计他们两个也会被曹操杀掉的,只是早晚的问题。曹操后来还是杀了刘表的第二个儿子和其母蔡氏。

    之后,曹操要与荆州相邻的吴国之主孙权“会猎”,共击刘备。孙权的众多谋士意欲归顺曹操。曹操檄文送来之前,刘备已向孙权表示结盟之意。诸葛亮往见孙权,施用激将法说动孙权和其军事首领周瑜,与刘备结盟,共同对付曹操。继而于208年发生了赤壁大战,曹操大败。赤壁之战后,周瑜率领军队又和曹操为着仍被曹操占据的具有战略价值的荆州地区进行了大大小小无数次战斗,其实力已消耗殆尽。刘备这时是“坐山观虎斗”,不费吹灰之力而据有荆襄地区。刘备取得荆州可以说有点趁火打劫的意思,他是在这场混战中坐收了渔翁之利。诸葛亮在“隆中对”所说的第一步战略取得了成功。

    刘备后来又乘益州的刘璋集团内部的分裂,于公元214年夺取了益州的全部地区,建立了根据地,同魏、吴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在混乱中有很多好处,如在吃大锅饭时代,可能滥竽充数是最早的吃大锅饭的案例。

    齐王喜欢听竽,他一下招了三百人为其吹竽。南郭先生不会吹竽,但他可是一个聪明的人。他也请求加入吹竽的乐队中去。齐王没有进行任何考查便欢迎他参加,并付给他和其他三百人一样的薪水。齐王死了,而新继位国王喜欢听独奏,南郭先生便脚底抹油溜走。

    三百人的合奏真可谓是“混水”,南郭先生便大胆“摸鱼”。他压根就不会吹竽,可没人发觉这一点。

    这一计的使用必须是一个胆大心细的人,他要有胆量去“摸鱼”,并且还要能知道当时的情况是不是“混水”。

    【计名典故】

    “混水摸鱼”一词,起初可能是渔民们从捕鱼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的一句经验性俗语。后来逐渐被移植到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以至被兵家和军事指挥员们用来作为表述某种军事谋略的军事术语。原意是,把水弄混浊了,鱼儿会晕头乱窜,此时乘机捕捉,往往易于得手。比喻乘混乱之机,谋取某种意外的利益。在军事上指有意给敌方制造混乱,或乘敌方混乱之机,消灭敌人,夺取胜利。在战场上,冒充敌人而蒙混过关是此计常用的计法。

    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

    【本篇主旨】

    金蝉脱壳是危急存亡时的脱身之计。施行此计时,形势已万分危急,本身己处于极端不利的地位。拼不得,退不得,不能不行险设谋突出重围,以便寻找机会东山再起。但不论是转移还是撤退,决不是惊慌失措,消极逃跑,而是保持原来的形式,抽走内容,稳住对方,使自己脱离险境,达到己方的战略目的。

    【原文】

    存其形,完其势(1)。友不疑,敌不动。巽而止,蛊(2)。

    【注释】

    (1)存其形、完其势:保存阵地已有的战斗阵容,完备继续战斗的各种态势。

    (2)巽而止,蛊:语出《易·蛊》。蛊卦为巽下艮上。艮为山、为刚,为阳卦;巽为风、为柔,为阴卦。故“蛊”的卦象是“刚上柔上”,意即高山沉静,风行于山下,事可顺利。又,艮在上,为静;巽为下,为谦逊,故又是“谦虚沉静”、“弘大通泰”是天下大治之象。此计引本卦《彖》辞:“莫而止,蛊。”其意是暗中谨慎地实行主力转移,稳住敌人;乘敌不疑之际,脱离险境。“蛊”有顺的意思。

    【译文】

    保存阵地原有的战斗阵容,造成强大的声势。使友军不怀疑,敌人也不敢贸然进犯。这是从蛊卦《辞》:“巽而止,蛊”一语中悟出的道理。

    【故事论述】

    中国历史上用此计最出神入化的就是南宋将军毕再遇。当时毕再遇和金兵对垒,当时南宋方面是兵少力单,只要一开战是必败无疑,于是毕再遇决定撤退。可他又怕敌人从后面来追,于是他在营地上插了很多旗帜,又将数千只羊后腿绑起来倒挂到树上,这样羊的前蹄就会拼命的乱蹬,他又在羊下面放了很多鼓。这样羊一踢蹬则鼓声隆隆。被风吹得呼呼作响的旗帜声加上隆隆的鼓声使得金军以为南宋将士还在营地练兵备战呢。一连几天,金兵都不敢越雷池一步,等发觉情况有些不对时,南宋军早就安全撤离了。

    想要逃跑上厕所是一个最好的办法,看下面这些人是如何以此为借口而跑掉的。

    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前250-前195),他在鸿门宴中,为避免被杀就声称内急离席而去,从而逃脱了杀身之祸。而三国时的刘备也是借口如厕而逃脱了蔡瑁的谋杀。蔡瑁在襄阳(今湖北省襄樊)大摆宴席,招待刘备,席间一友人低声谓曰:“请更衣”,于是借机逃跑。过去在公众场合称上厕所就说更衣。云南都督蔡锷(1882-1916)也是以如厕为计,才得以保全性命。1913年,当时中国的权势人物袁世凯(1859-1916)令其来京,对其严加看管。一天蔡锷带一女子去逛公园,两人到园中茶室坐下,蔡锷故意引人注目地将钱包放在桌子上。并将其名贵的巴拿马草帽脱下,最后脱下长衫,搭在椅子靠背上。他和女友饮茶聊天,两个便衣就坐在离他们不远的地方,观察着蔡锷的一举一动。蔡锷突然高声向女友说道:“你等一下,我去厕所即回来。”口含香烟而去。两个便衣警察看他上身只穿了件衬衫,长衫和草帽都还在,而且钱包也在桌子上,便没有起什么疑心。蔡锷神不知鬼不觉地离开了公园,跑到一位朋友那里,朋友将他化装成一个富婆,乘上火车,就这样离开了北京。

    【计名典故】

    金蝉脱壳原是一种生物现象,指蝉类昆虫在其生命进程中发生的一种蜕变。秋蝉从本体脱壳而去,却将蝉衣留在枝头。古人便用这种现象来喻指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某些事物。如《史记·屈原列传》说:“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又《淮南子·精神训》:“蝉蜕蛇解,游于太清。”佛家道家也常用以喻指得道者之死乃弃尸登仙,有如蝉之脱壳。至于从何时开始将“金蝉脱壳”一语用来喻指某种军事计谋,目前尚难确证,但至少在元代以前就有了。如元惠施《幽闺记·文武同盟》中写道:“曾记得兵书上有个金蝉脱壳之计。”后来在各类文章、作品中使用此语的就更多了。如元马致远《三度任风子》:“天也,我几时能够金蝉脱壳,可不道家有老敬老,有小敬小。”关汉卿《谢天香》:“便使尽些伎俩,干愁断我肚肠,觅不得个脱壳金蝉这一个谎。”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回:“这个叫做‘金蝉脱壳计’:他将虎皮盖在此,他却走了。”至于在军事实践中使用此计则更早。如三国时,诸葛亮第六次出祁山,病死五丈原军中。为避免蜀军撤退时遭司马懿袭击,诸葛亮临终前向杨仪授以密计,即在他死后,要秘不发丧,对外严密封锁消息。又找来工匠造了他的一座木像,仍穿戴上他生前的衣物,坐于行军的车中,同时在撤军前,让一部分兵士对魏军发动一次佯攻。在蜀军撤军时,魏军见蜀军军容整齐,且诸葛亮仍稳坐车中,疑为诱兵之计,也就不敢追了。

    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

    【本篇主旨】

    关门捉贼,是对弱小敌军采取的四面包围、聚而歼之的谋略。如果让敌人得以逃脱,情况就会变得十分复杂。穷追不舍,一怕它拼命反扑,再者又怕中了诱兵之计。所以对于“贼”,不能让它逃跑,而是要截断他的后路,聚而歼之。当然,如果此计运用得好,还可以围歼敌军的主力部队,古今都不乏这方面的经典战例。

    【原文】

    小敌围之。剥,不利有攸往(1)。

    【注释】

    (1)剥,不利有攸往:语出《易·剥》。剥卦为坤下艮上。上卦为艮、为山。下卦为坤、为地。意即广阔无边的大地在吞没山岳,故卦名曰“剥”。“剥”落也。剥卦的卦辞说“剥,不利有攸往”意思是说当万物呈现剥落之象时,如有所往,则不利。此计引此卦辞,是说对小股敌人要即时围歼,而不应去急追或者远袭。

    【译文】

    对弱小的敌人要加以包围、歼灭。(如果纵其逃去而又穷追远赶,那是很不利的。)这是从剥卦卦辞“剥,不利有攸往”一语中悟出的道理。

    【故事论述】

    这一计和关门打狗是一个意思。在春秋时代,郑国名将就施用此计想把鲁军困于城中来个关门打狗,可惜他的这一计划被孔子的父亲给破坏了。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前548)是鲁国(今山东省)的一员虎将。儒家经典《左传》曾描述了他于公元前563年的一个英雄之举。当时晋悼公(前572-前559)一心要成就霸业,他调集鲁国等九个附属国的军队,讨伐郑国,进而征服楚国。鲁国的军队由孙蔑率领,孔子的父亲作为军中一名将领协助其作战。在战役中,鲁国应从北面袭击楚国领土上的逼阳城。这时郑国名将妘斑--策划了一个“诱敌深入”“关门打狗”的计策。首先大开城门,指派一些小喽罗出城佯装迎战,之后再败回城内。鲁军“果然中计”。两位上将带领部下冲进城内,叔梁纥当时是跟在后面。当他冲到城楼下时,只见一道悬门盖顶压来,叔梁纥知道是中计了,急忙扔下手中的兵器,高举双臂撑住了下落的悬门,高声呼喊:“鲁军弟兄赶快出城,我们中计啦!”

    叔梁纥的机智果断和力量,使鲁军在生死关头得以脱逃。后来,逼阳城被攻陷。因为这件事晋悼公亲赐叔梁纥一辆战车,一副盔甲,以资嘉奖。

    如果不是《左传》这段记录谁又能想到我们的孔圣人父亲竟是这样一个孔武有力之人呢!

    中国历史上另外一次围歼战却成功了,这次是以秦国的胜利和赵国四十万将士的死来证明了关门捉贼之计的伟大。

    公元前259年,赵国和秦国的军队在长平(今山西省)对峙。与宰相蔺相如以及大将廉颇同等级别的赵国大将赵奢早已病亡,而蔺相如这时也是身患重病,赵王即委任大将廉颇抵抗秦军。但廉颇却多次战败,于是便带领赵军驻守长平,从此避免任何战斗,对秦军的反复挑衅也置之不理。廉颇在长平坚守了三年。这时的秦军是远征,如果这样耗下去对他们是很不利的。这时秦国通过密探散布谣言:“秦最怕已故赵奢将军的儿子赵括掌握军权。”这等于就是一个反间计。可这个赵王就听信了谣言,让赵括取代廉颇为将。蔺相如告诫赵王:“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赵王没有听他的劝告,仍然坚持对赵括的任命。

    赵括从小就研习兵法,讨论战事。他坚信,天下无人能与他相比。一次他和父亲谈论战术,父亲也说不过他。然而父亲还是不承认儿子懂兵法。赵括的母亲问其原由,父亲回答:“兵,死地也(作战,是生死之事),而括易言之(可赵括却是认为很容易)。使赵不将括则已(赵王不任命他则罢了),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毁了赵军的一定就是赵括)。”就在儿子临去作战之前,其母致书赵王,说她儿子无论在业务上还是道义上都远在其父之下,决不能委任他担此重任。然而赵王决心已定。

    这样赵括就代替了老将军廉颇,并立即改变了廉颇的部署,在指挥结构上也做了彻底的人事变动。秦将白起闻知赵军变化的全过程,安排一支奇袭部队进入阵地,佯装撤退了他的主力部队。赵括立刻带军离开长平,紧追白起。而这时,白起的奇袭部队在后面断了赵军的补给,由此赵军被切割开来,主力部队与后备部队相分离。赵括率领的被围困的部队不满情绪开始增加,围困持续了四十多天,赵括的士兵忍饥挨饿。赵括集中精兵,亲自出马与秦军作战,中箭身亡。赵军大败。据司马迁《史记》记载,赵国有“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

    在中国的计书中,长平之战是成功使用第二十二计的一个例子。赵括不切实际的用兵,被视为愚蠢行动的典型代表,他是“纸上谈兵”这一成语的主人公。

    与长平之战相似的事例是,在此之前几个世纪发生的城濮之战。在中国战争史上,它是一个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公元前633年,楚成王联合其他国家的军队围攻宋国。宋国君主求助于晋国。第二年,晋楚两国军队在城濮相遇。晋军首先弄清楚楚军的薄弱环节,并由此先摧毁其由陈国和蔡国军队组成的右翼。同时晋国主力佯装撤退,引诱楚军左翼前来追赶。很快,假装逃跑的晋军来了一个180度大转弯,与其余部队一起钳制住楚军,并将其消灭。楚军中路主力部队被迫撤退。这样,晋文公战胜了优于自己的敌人。这一计在使用中和釜底抽薪类似。

    【计名典故】

    “关门捉贼”是流传已久的民间俗语,其义不言自明。它与另一民间俗语“关门打狗”的意思相近。后来人们把日常生活中的这种小智谋移用于战争,便有了不同凡响的意义。在军事实践中,它与军事家和军事指挥员们常讲或常用的围歼战、口袋阵等大体上是一回事。古今中外战史上使用此计的,比比皆是。就我国古代战争史来说,使用此计的著名战例,较早的有战国时孙(膑)庞(涓)马陵道之战(公元前(3)(4)(3)年)、秦赵长平之战(公元前(2)6(2)年)、汉初的楚汉垓下之战(公元前(2)0(3)年)等,此后使用此计而消灭对手的战例就更多了。

    第二十三计远交近攻

    【本文主旨】

    远交近攻的谋略,不只是军事的谋略,它实际上更多地是指国家领导者采取的政治战略。远交近攻是战略方面的运用,不是具体的战术运用。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分化瓦解敌人的联合阵线,防止敌人联合行动,这样就有利于我方将敌人各个击破。

    【原文】

    形禁势格(1),利从近取,害以远隔。上火下泽(2)。

    【注释】

    (1)形禁势格:禁,禁锢、限制。格,阻碍。全句意为受到地势的限制和阻碍。

    (2)上火下泽:语出《易·睽》。睽卦为兑下离上。上卦为离为火,下卦为兑为泽。上火下泽,是水火相克;水火相克则又可相生,循环无穷。又“睽”:离违,即矛盾。本卦《彖》辞说“上火下泽,睽。”意为上火下泽,两相违离、矛盾。此计运用上火下泽相互违离的道理,说明采取远交近攻的不同做法,使敌相互矛盾、违离,而我则可各个击破。

    【译文】

    凡是受到地理形势的限制时,就要从附近的地方求取利益;攻击远隔的敌方,就有害。这是从睽卦彖辞“上火下泽,睽”一语中悟出的道理。

    【故事论述】

    这一计名最初是由范雎说出来的。魏国的范雎在齐国遭到诬陷,几乎丧命。公元前271年他到达秦国(今陕西中部和甘肃东南部)。那儿的统治者昭王(前306-前251)已连续三十六年执掌政权。他占领了南部楚国(今湖北、安徽、广西等地)的一些地区,并将楚怀王一直幽禁到死。在东部他打败了齐国。昭王对像范雎这样的四处游说评价很不好,因而不相信这些游说者。

    那时是穰侯任丞相。公元前268年,他计划攻打属于齐国的纲(今山东省宁阳县东北)和寿(今山东省东平县西南),想把它们并入自己的封地陶(今山东省肥城县西北)。但秦军在这次只为个人目的而准备进行的远征中,必须穿过相邻的两个国家,即魏和韩。而这时,在贫困的境遇下已在秦国都城耐心等待了一年多的范雎,还未得到昭王的召见。他利用这次出征之机,用巧妙的措辞上奏昭王,请求他倾听他的意见。他的奏章是这样结束的:“一语无效,请伏斧质。”他通过自己的恩人王稽将奏折呈给昭王。范雎是王稽在出使魏国时从魏国带到秦国来的。一到秦国,王稽便将他推荐给昭王,然而却没有让其得到重用。昭王只是让人把范雎安排到一个馆舍住下,并未拿他当回事。然而范雎的奏章却打动了昭王,他请王稽用车将范雎接到他那里去。

    在范雎和昭王进行谈话的第一阶段,范雎先让昭王请教了他三次,他这才开始讲话。

    他首先提到周文王姬昌,他见到当时只是垂钓江上的姜尚还向他请教,也正因周文王乐于听取直言,而成为天下霸主。然后范雎让昭王明白,他是冒着死的危险,以一个昭王不熟悉的异乡人的身份,谈论秦国国事及皇亲国戚的。“臣知今日言之于前,而明日伏诛于后,然臣不敢避也……死者,人之所必不免也。臣之所恐者,独恐臣死之后,天下见臣之尽忠而身死,因以是杜口裹足,莫肯乡(向)秦耳。”接着范雎回到正题,“足下上畏太后之严,下惑于奸臣之态;居深宫之中,不离阿保之手;终身迷惑,无与昭奸。大者宗庙灭覆,小者身以孤危,此臣之所恐耳。若夫穷辱之事,死亡之患,臣不敢畏也……”

    昭王跪下来说:“夫秦国辟远……寡人得受命于先生,此天所以幸先生……事无小大,上及太后,下至大臣,愿先生悉以教寡人,无疑寡人也!”范雎、昭王相互再拜。接着范雎开始赞扬秦国得天独厚的客观条件,自成屏障的地势,拥有上千辆战车的百万大军和勇于作战的人民,可以说是地利人和。秦王的霸业可成。“而群臣莫当其位,至今闭关十五年,不敢窥兵于山东者,是穰侯为秦谋不忠,而大王之计有所失也。”

    昭王再次跪下说“寡人愿闻失计”,现在可以说是昭王唯范雎话是听了。

    范雎回答说,穰侯打算穿过韩魏两国占领齐国的纲和寿是错误的。“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今释此而远攻,不亦谬乎?”

    昭王对范雎所说深信不疑,他说:“寡人敬闻命矣。”(我现在全听你的了)昭王于是任命范雎为客卿,并开始实施他的计谋。从此以后秦王放弃为攻打远处目标进行的远征。秦国“利用六国之间的矛盾和恐秦心理”。要么一再收买其重臣,以离间其君,使其君臣上下分化;要么麻痹领导层,使其丧失警惕。当秦国进攻邻近各国时,总能通过外交手段让对方潜在的盟国保持中立。特别是齐国,它是离秦国最远的沿海国家,四十年的长治久安,使齐王田建相信,他可以安然无恙地“坐山观虎斗”。但齐国忽视了一点:群虎相争必有胜者,等到发现就只剩下一个孤立的齐国时,他们竟是不战就臣服于秦国了。秦国竟得了一个“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结果。

    与范雎谈话后,秦王首先孤立了与自己直接相邻的两个国家韩和魏,并一再攻打它们,唯一的目的就是吞食它们的领土。在运用范雎的计谋以后的前十年,受害最大的是韩国。其实当初范雎采取这个计策也有报私仇的心理。因为他是被魏国的大夫须贾陷害而差点没命。如果不是为私仇,他又怎么可能让秦国去攻打自己的祖国呢?

    接着秦把矛头转向赵国,赵国在长平一战大败,再也无法恢复元气。范雎以其“极具战略眼光”的计谋,为秦国不断扩张领土指明了一条道路。后来统一中国的秦始皇继承了早就行之有效的这个“远交近攻”的战略方针。自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期间并吞了所有的参战国。秦用范雎之计,破坏了东方六国的合纵,先灭韩,次灭赵,再灭魏、楚、燕,最后灭齐,统一了中国。历史的书写有时竟是因为两个人的恩怨。魏国的国君至死都不会明白是因须贾才给这个国家招来了灭顶之灾。但也因为范雎才结束了战国的历史。

    这一计却并不是范雎的首创,在春秋初期,周天子的地位实际上已经架空,群雄并起,逐鹿中原。郑庄公在此混乱的局势下,巧妙地运用此计,取得了霸主的地位。

    当时,与郑国接壤的宋国和卫国与郑国有很深的矛盾,郑国时刻都有被夹击的危险。

    于是,郑国在外交上采取与较远的邾、鲁等国结盟的策略,很快又与更远的实力强大的齐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公元前719年,宋、卫联合陈、蔡两国共同攻打郑国,鲁国也派兵助战。将郑都东门围攻了5天5夜。虽未攻下,但郑国已感到本国与鲁国的关系出现了问题,便想尽办法要与鲁国重新修好,共同对付宋、卫。

    公元前717年,郑国以帮邾国雪耻为名攻打宋国。同时,向鲁国积极发动外交攻势,主动派使臣到鲁国,商议把郑国在鲁国境内的访枋交归鲁国。这一决定让鲁国与郑国恢复了邦交关系。当时的大国齐国出面调解宋、郑两国的关系,郑庄公这时又给了齐国面子,暂时与宋国修好。这样也就使齐国对郑国有了好感。

    可是到了公元前714年,郑庄公以宋国不朝拜周天子为由,代周天子发令攻打宋国。这样郑、齐、鲁三国大军很快就攻占了宋国的大片土地。这时宋卫军队避开联军锋芒,乘郑国精兵在外而进攻郑国。这时郑庄公就把占领的宋国的土地全都送给了齐、鲁两国,回师大败宋卫大军。郑国击败宋国,卫国也被迫求和。这样郑庄公就奠定了自己的霸主地位。

    【计名典故】

    远交近攻,语出《战国策·秦策》:范雎曰:“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则王之尺也。今舍此而远攻,不亦谬乎?”约在秦昭王三十八年(公元前269年)左右,范雎因避难由魏入秦。秦昭王知其能,遂以上宾相待,向他长跪而三问计。当时,秦欲统一天下,范雎在分析了秦王对外政策的失误之后,给秦昭王献上“远交近攻”的策略。战国时期,七雄争霸。秦自商鞅变法之后,国力强盛。秦昭王开始图谋并吞六国,统一中国,但在策略中却实行近交远攻办法,准备联合并越过韩魏诸国而远征地处东海之滨的强齐。范雎在认为秦昭王这样做是失策的。他说:齐国势力强大,离秦国又很远;出兵攻齐,还必须经过韩魏诸国。出兵少了,则不能给齐国造成致命的伤害;出兵多了,劳师远征,又会给秦国自身造成大的损失。我猜想大王的意思是想让自己少出兵,而让韩魏两国的军队全体出动吧!但这样做合适吗?韩魏两国会干么?何况即使秦国打赢了,你也无法得到齐国的土地。因而不如反过来,远交近攻,派遣使者主动与相距较远的齐国结盟,而首先攻战身边的韩魏诸国。这样,灭一国就可得一国的土地,秦国就会越战越强大,大王的霸业就可以成功了。就是因为秦昭王采纳了范雎的建议,此后,远交近攻便成为秦逐步并吞六国的基本国策并由此最终达到了统一天下,建立秦帝国的目的。

    第二十四计假道伐虢

    【本篇主旨】

    处在敌我两国中间的小国,当受到敌方武力胁迫时,某方常以出兵援助的姿态,把力量渗透进去。当然,对处在夹缝中的小国,只用甜言蜜语是不会取得它的信任的,一方往往以“保护”为名,迅速进军,控制其局面,使其丧失自主权。然后再乘机突然袭击,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取得胜利。此计在军事、外交、政治上都是“以假示真”法,真真假假施计于人,方可取胜。所以这一计的实践,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都不罕见,而且总有新意。

    【原文】

    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1)。困,有言不信(2)。

    【注释】

    (1)假:假借。

    (2)困,有言不信:语出《易·困》困卦为坎下兑上。上卦为兑、为泽、为阴;下卦为坎、为水、为阳。卦象表明,本该容纳于泽中的水,现在离开泽而向下渗透,以致泽无水而受困;同时,水离开泽流散无归也是困,所以卦名为“困”。“困”为困乏的意思。困卦的卦辞说“困,有言不信。”大意是说:处在困乏境地,难道还能不相信强者的话吗?本计运用此卦理,是说处在两个大国中的小国,面临着受人胁迫的境地。这时,若说要去援救他,他在困境中能会不相信吗?

    【译文】

    处在敌我两个大国中间的小国,当敌方强迫它屈服的时候,我方要立刻出兵,显示威力,给予援救,这是不会不取得小国信任的。这是从困卦卦辞“困,有言不信”一语中悟出的道理。

    【故事论述】

    这一计是以同名战争而命名,是真正的实至名归。

    公元前658年,晋国士大夫荀息向晋献公提出请求: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公曰:“是吾宝也。”对曰:“若得道于虞,犹外府也。”公曰:“宫之奇存焉。”对曰:“宫之奇之为人也,懦而不能强谏。且少长于君,君昵之;虽谏,将不听。”(晋国的荀息请求用屈地出产的马匹和垂棘出产的玉璧向虞国借路以攻打虢国。晋献公说:“这是我的宝贝啊!”荀息回答说:“如果向虞国借到了路,东西放在虞国就好像放在外库里一样。”晋献公说:“宫之奇在那里。”荀息回答说:“宫之奇的为人,懦弱而不能坚决进谏,而且从小就和虞君在宫里一起长大,虞君对他亲昵,虽然进谏,虞君不会听从。”)

    于是晋献公派荀息去虞国借路(乃使荀息假道于虞)。荀息向虞公呈上礼物,并对他说:“冀为不道,入自颠岭(虞坂),伐冥三门。冀之既病,则亦为君故。今虢为不道,保于逆旅,以侵敝邑之南鄙。敢请假道,以请罪于虢。”(冀国无道,从颠岭入侵,攻打虞国冥邑的三面城门。敝国伐冀而使冀国受到损伤,也是为了君王的缘故。现在虢国无道,在客舍里筑起堡垒,以攻打敝国的南部边境。谨敢请求贵国借路,以便到虢国去问罪。)虞公许之,且请先伐虢。宫之奇谏,不听,遂起师。晋里克、荀息帅师会虞师,伐虢,灭下阳。(虞公答应了,而且自己请求先去攻打虢国。宫之奇劝阻,虞公不听,就起兵攻打虢国。晋国的里克、荀息领兵会合虞军,攻打虢国,攻陷了下阳)。

    三年以后,即公元前655年,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狎。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吾享祀丰洁,神必据我。”弗听,许晋使。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八月甲午,晋侯围上阳。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荀息牵马操璧而报献公。献公说曰:“璧则犹是也,虽然,马齿亦益长矣。”(晋侯再次向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宫之奇劝阻说:“虢国是虞国的外围,虢国灭亡,虞国必定跟着倒霉。不能助长晋国的野心,让外国军队进来不能当儿戏。一次已经很过分,难道还可以有第二次吗?俗话所说的‘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说的就是虞国和虢国的关系。”虞公说:“晋国是我的宗族,难道会害我吗?我祭祀的祭品丰盛而清洁,神灵必定依从我。”虞公不听宫之奇之劝谏,答应了晋国使者的要求。宫之奇带领他的族人出走,说:“虞国过不了今年的腊祭了。就是这一次,晋国用不着再次发兵了。”八月某日,晋侯包围上阳。冬十二月初一日,晋国灭亡虢国。晋国军队回国,住在虞国,乘机袭击虞国,灭亡了它。荀息牵着马匹,拿着玉璧去向献公汇报。献公高兴地说:“玉璧还和从前一样,虽然马的牙齿已经长长了”)。

    在上述这个由晋公的谋士荀息策划和执行的计谋中,值得注意的两个先后进行的步骤是:第一步荀息用贵重的礼物和巧妙的言词在虞国和其近邻虢国之间挑拨离间。贪婪而轻信的虞公不仅让晋国借道攻打虢国,而且还自己出兵相助。荀息将第一次远征严格限制在与虢国的战斗上。作为实施计谋第一阶段的对象,虞国安然无恙。荀息暗中对虞策划的计谋还未被虞国发现。相反,荀息在这一阶段尽了一切努力赢得虞国统治者的信任。而荀息在第一次出征之前与晋公进行谈话时就预计到,最后会把送给虞的宝物再收回来,这证明他这时已经有了一个长远计划,他的计谋不仅具有战术性,也是具有战略性的。在计谋第一次实施以后三年又开始实施第二次,虞公第二次又允许借道,有了第一次没有任何坏处的经验,他有什么理由不允许晋国第二次借道通过呢?然而这一次荀息真正的意图终于暴露了。因为本来晋国的目的就是要消灭虞国,只是当时的力量还不够。只能用计谋取胜。正是由于虞国国君的轻信,最终导致了国家的灭亡。在本计的使用中,用计者甲方有两个目的。第一个为中间目的,第二个是最终目的。中间目的是通向最终目的的桥梁。要达到最终目的,甲方只能通过中间目的并借助于乙方。甲方向乙方摊出的牌仅仅是有关他的第一目的。对第二目的则保持沉默。对乙方来说,第一目的就足够重要和具有说服力了,他怎么能想到甲方还会有别的企图呢?这样乙方便被向他求助的甲方套住了。在事情发生的第一阶段,在实现中间目的时,乙方未受损害。直到事情进行到第二阶段,乙方才成为中计者。

    这一计在三国时期也被周瑜使用了一次,但是没有成功,因为他的对手是诸葛亮。

    赤壁之战后,刘备先占领了荆州、南郡和襄阳,紧接着又借助于大将赵云和张飞夺取零陵、桂阳、武陵和长沙。这样便占领了荆州的大部分地区。同时吴王孙权在与曹操的军队作战时遭到惨败,并失去了两名最好的将领。原荆州都督刘表的长子刘琦突然病故。当刘备夺取了荆州后,曾向吴国使者鲁肃说明,他只是替刘琦代管。同时还答应,如刘琦不在了,便将荆州归还东吴。不久鲁肃前来为刘琦吊唁,可以预见,他是借机为归还荆州的许诺而来。

    在此期间,诸葛亮已准备好巧妙的言词来回绝鲁肃的要求。但他还是不得不交给鲁肃一份由刘备亲笔写成、诸葛亮作保、鲁肃签押的文书,其中刘备说明只是暂借荆州,等他得了别的地方,就把荆州归还给孙权。刘备想要得到的地方是益州(今四川省),当时它还在刘璋手里。

    鲁肃回去后,把文书呈给吴军都督周瑜看,周瑜气得不得了,骂道:“名为借地,实为混赖。”过了数日,细作回报,刘备让人在荆州城为其过世的妻子修建坟墓。这时周瑜认为他找到了要回荆州的办法。他让人邀请丧妇的刘备来吴国,答应把吴王孙权的妹妹许配给他。事实上这只是一个计谋。这个妹妹只是一个诱饵。刘备一到东吴就会被抓起来除掉,东吴继而就可占领荆州。然而周瑜的计划失败了。刘备带着新婚的妻子安然回到荆州。

    这之后不久,鲁肃又来向刘备索要荆州。这次刘备的反应是放声大哭,引起鲁肃的同情。诸葛亮协助刘备深切地描述了令他伤怀的困难处境。益州的刘璋本是刘备的同宗弟弟,都是皇族的骨肉,因此刘备若去攻打他,会遭到外人的唾骂。但如果刘备归还了荆州,却没有占到别的地方,又无处安身。若保留荆州,又会招致吴国的不满。鉴于这种两难的境地,刘备才那样失声痛哭。鲁肃又软下心来,在他离开荆州时,诸葛亮请求他告知吴侯,将荆州再留些时候给刘备。

    鲁肃去见吴军都督周瑜,周瑜十分生气,认为鲁肃又受了诸葛亮的愚弄。不过他倒有一个计谋,认为一定会获得成功。为此鲁肃应再去一趟荆州,向刘备提出以下建议:他,刘备和吴侯孙权既然结了亲,便是一家人。既然刘备不忍去荆州西面的益州攻打刘璋,东吴愿意替刘备去攻打。这样东吴就可借攻打益州的理由,行军通过荆州,刘备必然会出来迎接吴军。乘此机会便可以杀了他,夺取荆州。

    于是,鲁肃向刘备陈述了东吴愿提供的帮助,刘备在诸葛亮的鼓励下接受了他们的好意,并答应在吴军经过时,提供粮草,亲自出面迎接。鲁肃满意地回去了。

    可周瑜的意图被诸葛亮看穿了。诸葛亮这边于是布下陷阱,等周瑜上当。当周瑜来到荆州城下,请求进入时,城上的人问他是何人。“吾替汝主取西川,汝岂犹未知耶?”得到的回答是:“孔明军师已知都督‘假途灭荆’之计。”周瑜明白自己中了计,旧疮复发,死时仅三十六岁。他临终所说的话是:“既生瑜,何生亮!”最后这句话是罗贯中替周瑜说的。

    【计名典故】

    假道伐虢,事见《左传·僖公》中的两章。春秋时期的大国晋国想要吞并邻近的两个小国:虞和虢。为此,晋国大夫荀息向晋献公献计说:“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意思是说,请你用屈地出产的良马和垂棘地区出产的美玉去收买虞国的国君,然后向虞国借道去攻伐虢国,事情就可以成功。晋献公说:“这两件东西都是我的宝贝,怎么舍得送给别人啊!”荀息说:“如果能够使虞国借道给晋国去攻伐虢国,那么将来虞国也就会归我晋国所有了。那时,你的宝物放在虞国的府库里,不就同放在晋国的府库里一样么!”晋献公听荀息说得有理,便采纳了他的计谋。虞公不听大臣宫之奇的劝阻,接受了晋国的要求,不但借道给晋国,还出兵帮助晋国攻占了虢国的国都下阳。这是晋献公十九年(公元前658年)的事。过了三年,晋献公再次向虞国借道伐虢,虞国大臣宫之奇再次劝说虞公不要上当。他说:“虢国是虞国的外围屏障,虢国灭亡了虞国必然会跟着被灭亡。好比嘴唇和牙齿相互依存一样,唇亡则齿寒。”但虞公不听,并说,晋国和虞国都属姬姓,是同宗关系晋国是不会加害虞国的。宫之奇见虞公不听他的劝阻,预见到虞国必亡,便带着全家避难去了。后来,果然不出宫之奇所料,晋在灭虢之后,在回师途中,顺便灭掉了虞国,虞公其家室都当了俘虏。就是前面讲到的晋国借虞之道先灭虢再灭虞的故事。这一计是以同名战争而命名,是真正的实至名归。

    第五套并战计

    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

    【本篇主旨】

    偷梁换柱是用偷换的方法,暗中改变事物的本质和内容,以达到蒙混欺骗的目的。此计中包含尔虞我诈、乘机控制别人的权术,所以在历代的政治、经济、外交等活动中,常被用作奇谋妙计,来战胜敌人,解决矛盾,平息事端。它常常能迷住敌人的眼睛,致敌于死地。

    【原文】

    频更其阵(1),抽其劲旅(2),待其自败,而后乘之(3)。曳其轮也(4)。

    【注释】

    (1)频:频繁、不断地。其:指示代词,这里指的是友军。阵:古代作战时用的阵式。

    (2)劲旅:精锐部队、主力部队。

    (3)乘之:乘,乘机。乘之,这里是指乘机加以控制。

    (4)曳其轮:曳,拖住。这句话出自《易·既济·象》:“曳其轮,义无咎也。”意思是说:只要拖住了车轮便能控制车的运行,这是不会有差错的。

    【译文】

    采取频繁措施变更友军的阵式,藉以暗暗从阵中的要害处抽换其主力部队,等到它自趋失败,然后再来加以控制。这就像《周易·既济·象传》所说的:要控制住车的运行,必须拖住车的轮子。

    【故事论述】

    中国最著名的用此计的故事是宋真宗时“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当时真宗的皇后没有孩子。可是皇后的侍女却因和真宗多次同房而有了身孕。这可不是一件小事情,在过去那个时代很多妃子是母凭子贵,又处在阴谋诡计的中心后宫中,这实在是招皇后的忌恨。其实我们也能理解为什么有很多皇后会处死那些生有儿子的妃子,因为有很多妃子因为自己生了儿子就想作乱。历史上这样的事情很多。而这样的妃子如果一旦得势第一开刀的就是皇后。所以当真宗皇后得知这个侍女已有龙种时,开始为了自己的利益想坏主意了。

    她首先把一个枕头塞在衣服里头,假装成也有身孕的的样子。这个故事现代人可能想不通,作为丈夫的真宗怎么可能发现不了皇后的作假呢?我们可以这样设想,皇后因为多年才怀上了龙种,她可以以保护胎儿为名拒绝和皇帝同房。当然这还有一个可能,可能事实也是如此,因为皇后已过了花季,皇上已对其失去了兴趣,正乐得去找别的女人,听皇后有此借口自是暗喜。若是皇后不失宠这个计谋还不能得以实施呢。

    皇后派一些宫女监视着那个侍女,随着时间的推移,怀孕的侍女的肚子是一天天地变大,而皇后的枕头也跟着换了一个又一个。这也可以证明皇上已有九个月当然可能更长时间没有临幸皇后了。一个被男人冷落的女人有什么不能做出来呢?她在那样一个没有快乐的宫廷里,只有争得权力才可能平抚一下她那变态的心吧。

    终于,她等来了侍女的分娩,她买通了接生婆,也可能是威胁,用一只刚出世的,肉乎乎的,血淋淋的野猫换走了侍女生的男孩并据为己有。这也看出女人不是弱者,当她意识到自己的权力和地位可能会受到伤害时,这种恐惧可以让她做出任何事情。历史上的武则天,因为要得到权力不惜亲手杀死自己的儿女,更近一些的是慈禧,她几乎杀了皇上爱的所有女人。接着说这个故事,当真宗听说侍女生了怪物时,就把她驱逐出皇宫。关于此计的运用到这里就完了,可故事并没完,皇后这个变态的女人,把这个孩子当成自己生的一样给照顾大了。当然这个孩子也被立为了太子。皇后也把所有的知情人尽可能的都杀掉了,但她没能杀掉孩子的母亲,后来故事的发展我们可以想见,当孩子终于登上了王位时,他那潜藏在民间的母亲就出现了。这其中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历史人物包公,他是故事中必不可少的人物,因为他上可以见天子下可以见民妇。于是当今皇上的母亲找到他并把这一切讲给他听。结果自然是皇后为她前半生造的孽用后半生来偿还。最后是母子相认,这是所有老百姓都愿意看到的结局。

    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件事到现在还是一个谜,据说也是用了此计。

    这件事就是关于雍正是如何得到他的皇位的猜测。康熙当时有十五个儿子,他们都可能是王位的继承人。雍正是他的第四个儿子,康熙当时并不是十分喜欢他,康熙当时虽已年迈,但继位的事还没有定下来。直到临终时他才写下遗书,“传位十四皇子”。雍正在密室中偷听到了遗嘱内容,乘人不备时把遗诏改为“传位于四皇子”,这事直到现在还是人们饭后谈资的历史谜团。这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偷梁换柱之举。其实这件事最大的不可信是过去的“于”字是写为“於”的,所以改遗诏的事不可信。但老百姓喜欢传奇,所以人们就一直争论下去。

    最早的一次改遗诏的事情发生在两千多年前,这是一次名副其实的改诏。秦始皇在最后一次出巡时得了病,于公元前210年死在了河北商丘。本来秦始皇临死前让他的得意太监赵高给他的大儿子扶苏写了一封信,在信中指定扶苏为法定继承人。可还没等信送出去,秦始皇就死了。扶苏与大将蒙恬十分要好,可赵高与蒙恬兄弟的关系却非常得糟糕。赵高如果让扶苏继承王位对自己十分不利。在这次出巡中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随行,这个拍马屁的赵高和胡亥相处得非常好。于是他和宰相李斯就伪造了一份皇帝的遗诏,指定胡亥为继承人,而让扶苏自尽。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扶苏为了维护道德就真的自杀了。如果秦王朝由他来继续统治,那秦王朝绝不会只存了两世。

    无能的胡亥登上王位,更多的人对他登上王位心存怀疑,认为他是不合法的,所以就得不到一些大臣的忠心。而这个把他推到王位上的赵高又是如此的一个奸佞小人,当时的政权是由他一手把持的。这次的偷改遗诏使好不容易才统一起来的中国又变得四分五裂。

    【计名典故】

    偷梁换柱,原是一句成语。一般认为,它是来源于商纣王“托梁换柱”的传说。据传,商纣王的父亲帝乙一次领着纣王及文武百官游览御花园,欣赏牡丹花开。行至飞云阁处,见到阁上塌了一梁,心中很是不高兴。纣王见状,竟凭其力大无比,“托梁换柱”,把一座飞云阁修好了。又《红楼梦》第九十七回描述王熙凤设计以薛宝钗冒充林黛玉与贾宝玉成婚时,也说过“偏偏凤姐想出一条偷梁换柱计”。

    按照前人的解释,此计的本意是在同友军一道作战时,乘友军战斗失利之机,将其主力并将过来,加以控制。但也有人认为,此计也可理解为:在与敌军作战时,设法将其主力调开,然后抓住其弱点,进行攻击,战而胜之。同时还有人认为,此计运用于政治斗争中,与人们通常所说的“调包计”相似。

    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

    【本文主旨】

    指桑骂槐是在和自己有关或激于义愤,对不能不骂的人、而又在不能公开骂的环境里,为排泄胸中的愤激,借着一件事物或虚构什么。表面上是骂这件事物,骨子里却骂那个人。它属于一种骂人的艺术,用的是不作正面冲突,而是旁敲侧击的手法,介乎批评与谩骂之间,其态度没有批评那样冷静,也不像谩骂那样泼辣;就是骂也骂得高明,纵使令人听了咬牙切齿,却也抓不到反抗的把柄。这是一种奴隶的语言,但也可以说是一条实现自由的人权之路。

    【原文】

    大凌小者(1),警以诱之(2)。刚中而应,行险而顺(3)。

    【注释】

    (1)大凌小:大,强大。小,弱小。凌,凌驾、控制。全句意为势力强大的控制势力弱小的。

    (2)警以诱之:警,警戒。这里是指使用警戒的方法。诱,诱导。全句意为用警戒的方法进行诱导。

    (3)刚中而应、行险而顺:语出《易·师·彖》“师,众也;贞,正也。能从众正,可以王矣。刚中而应,行险而顺。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专又何咎矣。”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军队是由为数众多的人组成的。人数众多,必是良莠不齐,必须以正道使之统一、方可称王于天下。师卦为坎下坤上,九二为阳、为刚,处于下坎之中位,又与上坤的六五相应,象征着主帅得人并受到信任,叫做“刚中而应”。但坎卦又为水、为险,坤卦则为地、为顺,象征着为帅者需用险毒之举,方可使士兵顺从,这叫做“行险而顺”。以险毒之举使全军将士归之于正,乐于顺从,其结果必将是只有好处而不会有过错。

    【译文】

    凭借强大的实力去控制弱小者,需要用警戒的方法去进行诱导。这就像师卦所说的:适当地运用刚猛阴毒的办法可以赢得人们的归顺,获得最后的成功。

    【故事论述】

    这一计的使用有敲边鼓的意思。对所谴责的对象不能明讲,只能用杀一儆猴的办法来起到警示的作用。最早的也是最文雅的骂是孔子的《春秋》之骂,因为《春秋》之笔是一字寓褒贬。

    周朝的诸侯国吴国和楚国自称为王,而实际上只有势力日渐削弱的周朝统治者才是名正言顺的“王”。公元前632年,晋文公召集天下诸侯以及周王到践土(今河南原阳西南部)会盟,从而确立了自己的霸主地位。这可能是最早的一次挟天子以令诸侯。

    孔子在几十年的东奔西走中也没有实现他的理想,可这样一个满腹经纶的人又怎么会让这些学问进到棺材里去呢?而且他又是如此的心中充满怨气,于是在他带学生之余就开始在家作《春秋》。而孔子毕竟不是一个太史,他有着文人的浪漫,所以他所写出的东西很有一些个人情绪在里面。按理说对史实的记载是以事实为依据的,根本就不会有个人的感情在里面。可孔子就不是这样。

    《春秋》是孔子所撰的以记录他的家乡鲁国在公元前722年至前481年间的编年史,其中也记载了发生在其他诸侯国的重大事件。在《春秋》中,对那些自称为“王”者,孔子一律不承认其为“王”,他认为他们的德行不够。一个王者最起码的是要仁,而这些诸侯却打打杀杀,所以他就称他们为“公”,这才是他们应得的称谓。

    按照史实,周王在公元前632年参加了由他统治下的一个诸侯在践土召开的大会。可孔子却不顾史实地写道:“先王狩于河阳”(今河南孟县西)。一个王被逼着去狩猎了。孔子就是以这种方式对某些事件加以记录,却又把某些事件轻易地放过了。如果孔子能对当时的历史给以忠实的记录,那我们现在所能知道的历史就会更丰富,但他没这样做。而当时只有很少数的人读书识字,如果他这样的人不加以记录,那别人就是想记录也没有这个本事。

    孔子遵循“微言大义”的标准,对自己不喜欢的事实进行删减,这表明他用传统的价值观念对历史事件加以评判的态度。他不仅想斥责过去的单个事件和个人,而且照本计的意思看来,孔子也想批评那些失礼忘道的同时代的人。《春秋》这种联系现实的批评手法可在儒家第二位重要的思想家孟子的话中找到证明:“世道衰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弒其君者有之,子弒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孟子·滕文公下》)他想通过对古代的事例进行评价从而对将来发生的事施加影响。援引司马迁《史记》中的话说,孔子要让后世的乱臣贼子知道害怕。孔子这种以教育为目的对历史事件进行阐述的方法被人们称作“春秋笔法”。孔子回顾古代的圣明君主统治的黄金时代,是为了说明,他同时代的人却是沉沦至深。

    时至今日,孔子的这一高雅的“骂”还为世人所称道。

    中国土地上建立前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是秦朝。在秦朝统治下,法家的思想得以推行全国。首先,要教化百姓使其懂得纪律和顺从,成为皇帝和官吏手中称心如意的工具。而最适合作工具的当数目不识丁、上税缴租的农民阶层了。学者和思想家如果没有直接为国家效力的话,那么他们是不受欢迎的人群。儒家的书籍尤其受到压制,因为它使人们对已被取代的奴隶主记忆犹新,它宣扬的是刚被摧毁的旧的奴隶主伦理观。如果人们不想使国家分裂,不想使中央集权削弱的话,就绝不允许这种旧的伦理观死灰复燃。

    公元前213年,按照皇上之命,所有那些议古非今的学者连同他们的家族一起都要被斩草除根。秦始皇果然于公元前212年将都城咸阳(今陕西咸阳市北二十里)的四百六十多名儒生活埋。这之前,他于公元前213年已将除医、农、卜巫之外的所有儒家书籍一律焚毁。看来秦始皇不太了解人性,你可以烧毁圣人的书,但毁不掉圣人留下来的智谋。

    【计名典故】

    本计计名出自一句民间谚语,比喻一种间接对别人进行批评、指责的方法。《红楼梦》第十六回描写王熙凤向贾琏发牢骚时说:“你是知道的,咱们家所有的这些管家奶奶,哪一个是好缠的?错一点儿,他们就笑话打趣,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骂槐……”但是,“指桑骂槐”用到军事上,则是指一种“惩一戒百”、“杀鸡儆猴”的谋略,利用它来保证号令统一,军纪严明,令行禁止,以提高部队的战斗力。而最早的也是最文雅的骂则是前面提到的孔子的《春秋》之骂。

    第二十七计假痴不癫

    【本篇主旨】

    假痴不颠,重点在一个“假”字。这里的“假”字意思是装聋作哑,痴痴呆呆,而内心却特别清醒。此计作为政治谋略和军事谋略,都算高招。用于政治谋略,就是韬晦之术,在形势不利于自己的时候,表面上装疯卖傻,以免引起政敌的警觉。而暗地里却在做积极的准备,等待时机。军事上用此计可以麻痹敌人,并伺机给敌人以措手不及的打击。这种方法,关键是表演要逼真,不露破绽,否则被对手识破则非常危险。

    【原文】

    宁伪作不知不为(1),不伪作假知妄为。静不露机(2),云雷屯也(3)。

    【注释】

    (1)伪作:假装、佯装。

    (2)静不露机:静,平静、沉静。机,指心机。

    (3)云雷屯:语出《易·屯·象》:“云雷,屯,君子以经纶。”茅草穿土初出叫做“屯”。屯卦为震下坎上,坎为雨,为云,震为雷,云在雷上,说明茅草初出土时,即遇雷雨交加。屯卦又是九五陷于二阴之中,并为上六所覆蔽,有阴阳相争不宁之象,更意味着事物生长十分艰难。所以说“屯,难也”。面临这样的艰难局面,人们必须冷静处置,认真调理,周密策划。要“经纶运于一心”而不动声色,要“‘盘桓’安处于下”而以屈求“伸”,要因势利导,伺机而动。

    【译文】

    宁肯装作无知而不采取行动,不可装作假聪明而轻易妄动。要保持沉静而不泄露任何心机。这是从屯卦彖辞“云雷,屯,君子以经纶”一语中悟出的道理。

    【故事论述】

    “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这是房玄龄(579-648)在与人合著的《晋书》中对司马懿的描述。后者一生中曾效忠于四位统治者,其中三位是魏朝(220-265)的皇帝,司马懿最终成为魏朝的最高统帅。明帝(227-239)死后,他8岁的养子曹芳(240-253)继承皇位。明帝临死前嘱司马懿和大将军曹爽(?-249)辅佐幼主曹芳。按年龄算,曹爽可以作司马懿的儿子。在共同辅佐年幼的曹芳的过程中,出生于魏国大功臣之家的曹爽开始还是比较尊重司马懿的,避免任何可能得罪司马懿的行为。可随着年龄的增长,曹爽越来越自信了。他手下也提醒他提防司马懿的野心会威胁他的地位。从未喜欢过司马懿的曹爽开始为难司马懿,最终假借一次提升司马懿的机会将他排挤出朝廷。司马懿遭此排挤,别无他法,只得装病不出。

    公元248年冬,曹爽的心腹李胜被任命为荆州刺史。临行前他向司马懿辞行,意在亲自打探司马懿之虚实。可老奸巨滑的司马懿早就料到李的来意,这在《三国演义》中有着十分精彩的描述。

    李胜径到太傅府中,早有门吏报入。司马懿谓二子曰:“此乃曹爽使来探吾病之虚实也。”乃去冠散发,上床拥被而坐,又令二婢扶策,方请李胜入府。胜至床前拜曰:“一向不见太傅,谁想如此病重。今天子命某为荆州刺史,特来拜辞。”

    懿佯答曰:“并州近朔方,好为之备。”胜曰:“任荆州刺史,非并州也。”懿笑曰:“你方从并州来?”胜曰:“汉上荆州耳。”懿大笑曰:“你从荆州来也!”胜曰:“太傅如何病得这等了?”左右曰:“太傅耳聋。”胜曰:“乞纸笔一用。”左右取纸笔与胜。胜写毕,呈上。懿看之,笑曰:“吾病得耳聋了。此去保重。”言讫,以手指口。侍婢进汤,懿将口就之,汤流满襟,乃作哽咽之声曰:“吾今衰老病笃,死在旦夕矣。二子不肖,望君教之,君若见大将军,千万看觑二子!”言讫,倒在床上,声嘶气喘。李胜拜辞仲达,回见曹爽,细言其事,爽大喜曰:“此老若死,吾无忧矣!”

    司马懿见李胜去了,遂起身谓二子曰:“李胜此去,回报消息,曹爽必不忌我矣。只待他出城畋猎之时,方可图之。”

    此后曹爽及心腹始觉心安。公元249年正月曹爽同众心腹随魏主曹芳出城祭祀先帝。司马懿伺机起兵攻克洛阳。曹爽引兵屯于洛水对岸。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占据优势。懿遣使谓曹爽曰:“太傅别无他事,只是削汝兵权而已。”曹爽信其言,令将印送去。懿传令,教曹爽兄三人,且回私宅,余皆发监,听候敕旨。曹爽兄弟三人回家之后,懿用大锁锁门,令居民八百人围守其宅。司马懿将曹爽仆役捉下问罪,曾有一太监送给曹爽一宫女。懿令人将其捉下,拷问之后,取了供词,称三月间欲反。懿遂押曹爽兄弟并一干人犯,皆斩于市曹,灭其三族。

    所以这个世界一定是弱者把强者给骗了,林语堂曾说过一句话,“我宁愿相信一个傻子,也不愿和一个律师作朋友。”因为我们都相信一个傻子是不会有太多心计的。可对一个令诸葛亮都头疼的人物,曹爽怎么能对其放松警惕呢?他这一疏忽招来的却是灭门之灾。

    公元251年司马懿死后,他的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继承了他的权位。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于265年称帝,建立西晋。280年晋武帝司马炎灭东吴,统一中国。

    装痴就是要扮演一个弱者,这对一个曾是强者的人来说将是一个巨大考验。凡是用到装痴了,那将要发生的事情可能是十分严重的,也唯有这一计才可能让过去的强者活下去或得到想得到的。

    范雎,魏国人(魏国包括今河南省北部和山西省南部)。他周游列国,虽善雄辩,却没能在任何君王手下谋得一官半职。这是那个时代所有知识分子的命运。我们的孔圣人也曾像他一样,在没有得到官职之前是靠教学生来赚生活费的。后来范雎向魏王谋求职位,但没有得到重用。本来他想离开,但他很穷,于是先在魏国的中大夫须贾手下做事,并陪同他出访齐国(今山东省北部)。过去了好多天,齐王也没有接见须贾。后来齐王听说范雎很有辩才,很想将他收为自己的手下。他派人赠与范雎黄金、牛肉和美酒。范雎不敢接受。须贾知道了这件事,大为生气。他认为一定是范雎向齐国出卖了魏国的机密。但是他还是让范雎收下牛肉和美酒,退还了黄金。

    回到魏国后,须贾一直对范雎怒气未消,便向丞相魏齐报告了此事。魏齐听了此事后也非常气愤,便命仆人鞭笞范雎。他们打断了他的肋骨,打落了他的牙齿。范雎于是就装死。当时的情境他也只能装死了。仆人将他裹在草席里扔进茅坑。丞相当时正在宴客,那些喝醉了酒的宾客们将小便撒在范雎身上。他们故意用这种方式污辱他,以警告那些活着的人不要轻率地胡言乱语。草席里的范雎偷偷地恳求一个看守:“如果你能将我救出,日后一定重谢。”于是看守请求将草席里的“尸体”拖出去扔了,醉酒的丞相表示同意。范雎死里逃生,他先化名张禄隐居起来,后来设法引起秦国使节王稽对他的注意,并同他一起到了秦国。他在秦国使用远交近攻的外交政策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可以说是因为秦国服范雎才有了后来的统一中国。

    其实范雎在成了秦王的丞相之后还戏弄了让他遭受侮辱的须贾一次。

    范雎化名张禄做了秦国的丞相。魏国没人知道张禄究竟何许人也。魏国人以为范雎早死了。魏王听说秦要攻打韩和魏,于是派遣须贾前往秦国。

    范雎知道须贾到了秦国,便穿上一件破衣裳,步行来到须贾的下榻处。须贾一见到他,惊讶地叫道:“范叔,你还活着!”范雎应道:“是的”。须贾假惺惺笑道:“你现在是秦王的谋士了吧?”范雎回答说:“非也,我失宠于魏丞相后,就逃到这里来了。我怎么敢向秦王献计呢?”“那你在此作什么?”须贾问。“我只不过是个仆人。”范雎答。

    须贾装作可怜起他来的样子,邀他坐下共同进膳:“没想到你竟落魄到如此境地。”须贾赠送给他一件华丽的衣服,然后问他:“你可认识秦国的丞相张禄?我听说他深得秦王宠信,重大国事全由他决定。我能否在此完成使命,全都取决于他。你可认识他周围的人?”范雎说:“我的主人与他交往颇深,即使我这个仆人也可以去谒见他。我可以安排你与张大人见面。”“我的马病了,车轴也断了,没有一驾气派马车,我无法去拜谒张大人。”范雎安慰他说:“我会向我的主人为你借一驾四匹马拉的大车。”

    过了不多久,范雎驾了一驾马车回来。他亲自驾车送须贾去丞相的府邸。府中的仆役见了范雎纷纷回避,须贾对此非常纳闷。他们径直来到丞相府的门口。范雎对须贾说:“稍候,我替你通报一声。”须贾在马车里等了好一会儿,便问门卫:“范叔何在?”“此地没有范叔。”“刚才驾车送我到此的是何人?”“那是我们的丞相张禄。”须贾如梦初醒,方才意识到自己中了圈套。他于是袒露肩膀跪着爬到范雎脚下。范雎张起了富丽的帐缦,一群仆役伺候左右。须贾磕头求饶:“我想不到先生有朝一日能如此飞黄腾达……我罪有应得,该下油锅……我的生死全在先生手中。”

    范雎历数须贾的三大罪状:第一须贾错误地怀疑他串通敌国,并在魏国丞相面前诬告他;其二须贾听任他被扔进茅坑而无动于衷;第三须贾醉酒后在他身上撒尿。尽管如此,范雎还是放他一条生路,毕竟他还送给他一件好衣服,没忘旧日之情。说着范雎让他离去,并向昭王建议让须贾回魏国。

    【计名典故】

    本计计名是从民间俗语“装疯卖傻”、“装聋作哑”等转化而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为了回避某种矛盾,或者为了渡过某种危难,或者为了对付某个势力强大的对手,在一定时期内,故意装作愚蠢、呆痴,行“韬晦”之计,以求保存自己,然后等待时机,战胜对手。传说中的箕子佯狂就是运用此计的一个典型。殷商时期,纣王的太师箕子因无法劝说纣王放弃暴政,便佯装痴傻。一次,纣王作长夜之饮,喝得酩酊大醉,连年月日也忘记了,问左右的人,大家因畏惧纣王凶残,都跟着说不知道。于是,便派人去问箕子,箕子想了一下,也说自己不知道。左右的人感到奇怪,便问箕子道:你明明知道,为什么也说不知道呢?箕子回答说:纣王是天,他终日沉溺酒色,连年月日都搞不清了,这说明殷朝快要亡国了;一国的人因害怕纣王凶残无道都说不知道的事情,独独我说知道,那我的性命不是危在旦夕了吗?所以,我也假装酒醉说搞不清啊!这便是箕子使的“假痴不颠”计。以后,人们把它运用于军事上,主要有两种用法:一是用于举行兵变,主要是作为一种苦难,麻痹对手,以便自己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发起攻击的计谋。二是作为一种愚兵之计。在孙子理论中“能而示之不能”也是这一计的意思。

    第二十八计上屋抽梯

    【本文主旨】

    上屋抽梯首先是一种诱敌之计,它自有其高明之处。敌人一般不是容易上当的,所以应当先给它安放好“梯子”,也就是故意给他方便。等敌人“上屋”,也就是进入已布置好的口袋之后,即可拆掉梯子,将其歼灭。其中,安放梯子,有很大的学问,要根据实际情况,巧妙地安放梯子,才能使敌人中计。

    【原文】

    假之以便(1),唆之以前(2),断其应援,陷之死地。(3)遇毒,位不当也(4)。

    【注释】

    (1)假:假给。便:便利。

    (2)唆:唆使,这里引申为诱使。

    (3)死地:中国古代兵法用语,指一种进则无路,退亦不能,非经死战难以生存之地。

    (4)遇毒,位不当也:语出《易·噬嗑·象》。噬嗑卦为震下离上。震为雷,离为火、为电。雷电交加,有威猛险恶之象。又,噬嗑卦为以柔居刚,故不当位,更显形势严峻。噬嗑的本意为食干肉,“干肉虽小而坚,不易噬者也。强欲食之,则不听命而必相害”。把它运用于军事上就是,因贪图小利而盲目进军是有很大的危险的,如果硬要强行进军,必将陷于危险的死地。

    【译文】

    假给敌方以某种便利,诱使它(盲目)前进,然后再截断其应援之路,就能陷敌军于死地。这是从噬嗑卦象辞“遇毒,位不当也”一语中悟出的道理。

    【故事论述】

    这一计和破釜沉舟类似,只是没有那种绝决的气氛。

    项梁扛起已灭亡的楚国的旗帜奋起反抗秦朝,他要为自己的国家而战了。他被刚开始的胜利冲昏了头,公元前208年在定陶(今山东西南)与秦军的战斗中失败了,他本人战死。项梁的侄子项羽继任最高统帅。率领秦军打过很多胜仗的将军章邯认为在定陶大捷之后,无需害怕楚军余部。为了向北进发攻打与楚结盟的赵国,他率兵横渡黄河,成功地消灭了赵国的军队。赵王逃亡巨鹿(今河北省平乡县)。章邯令两部将围住该城,他则将部队驻扎在城南,赵军统帅陈余率几万兵力屯于城北。

    为了解救巨鹿,项羽派遣当阳君和蒲将军率兵两万抢渡漳河,但是没有成功。陈余向项羽请求增援,项羽率全部兵力渡过漳河。过漳河后,他下令将所有的船沉没,所有的锅砸碎,所有的营地烧毁,只带三天的口粮。根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项羽“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他以此向盟军和官兵表示了自己奋死一战、丝毫不考虑后退的决心。经过九次激战后秦军被彻底消灭。此间还有各国反秦的十余支军队为了解救巨鹿也汇聚于此,他们在城门外驻扎下来,但不敢轻举妄动。当楚军与秦军交战时,那些将领只是站在他们的防御工事里张望等待,坐山观虎斗。楚军以一当十,将士的喊叫声响彻云霄,使每个旁观的盟军官兵惊恐不已。项羽胜利后召见各盟军的将领。他们来到项羽帐前,跪在地上,爬到项羽脚下,不敢抬头看项羽的眼睛。于是项羽成为多国部队总指挥,成为所有反秦的国家和诸侯的上将军。

    这一计谋在韩信那里就变成了背水一战,总之是不给将士留有退缩的余地。

    李世民也曾用此计,使其父亲不得不反隋。

    隋炀帝(605-618)是一个专横、残暴、好战而且昏庸的统治者。在他的统治下,隋朝很快灭亡。就像所有的朝代一样,农民起义爆发,皇室的军队也开始不服从命令。在越来越混乱的局势中,不满20岁的李世民意识到隋朝的日子不多了,他有了雄心勃勃的计划:取隋朝的江山而代之。他悄悄地进行着他的计划。但是光靠他一人力量太弱,他需要父亲李渊的支持。李渊当时是太原留守,负责抵抗游牧民族。李世民对父亲是否愿意完全没把握。

    于是李世民与裴寂商量如何使其父李渊起兵反隋。裴寂是李渊的好友,负责守卫太原的一座皇宫。两人密谋给李渊设下圈套,裴寂送给李渊几个宫女,供其私用。后来李渊找裴寂喝酒,裴寂假借微醉,向李渊透露了李世民要造反的计划,李渊听后非常恐惧。《新唐史》中记载,裴寂马上对李渊说:“正为宫人奉公,事发当诛,为此尔!”意思是说:“宫女本应为宫廷使用,你私用宫女,罪该杀,因此只得造反。”正在这时李世民进来了,他细述了自己的计划。李渊别无他法,只得站在儿子一边,决定谋反。

    李世民正是用此计逼使他父亲走到这一步的。他用计让父亲接受宫女,犯下死罪,不觉之中李渊已上了“屋顶”。他所犯的欺君之罪随时都可能被皇上知道,因此李渊在“屋顶”的灭亡在所难免。他无法挽回已发生的事情,他没有可供撤退的“梯子”,没有退路,只能前进。这里可以知道李世民知道他父亲是一个好色之徒。

    617年李渊谋反,攻占了当时的都城长安,并在那里建立了唐朝,自命为高祖。后来李世民继位,称太宗。李世民造成其父之骑虎之势,拉开了李唐王朝的历史帷幕。

    【计名典故】

    东汉末年,荆州刺史刘表的儿子刘琦因不容于继母,恐遭陷害,向刘备求救。刘备要诸葛亮为他想出解脱之计。这天,诸葛亮来到刘琦家中,刘琦哀求诸葛亮说:继母屡次设法陷害我,务欲置我于死地而后罢休,目下我的处境十分险恶,还请先生相救一二。诸葛亮说:此事关系离间母子之情,恐将来说将出去,多有不便,表示拒绝。刘琦便强邀请诸葛亮进入密室之中,一边饮酒,一边仍缠住诸葛亮不放。可诸葛亮还是不愿答应刘琦的请求。这时,刘琦见再三恳求无效,便掉转话头,对诸葛亮说:我的住室楼上藏有一部古籍,请先生观赏一番如何?诸葛亮听说有古籍观赏,当然是高兴非常,急求一见。于是便跟随刘琦登上一间小楼,到了楼上,见四壁皆空,并无藏书设置,便问刘琦书在何处。这时刘琦便双膝跪下,承认自己是事出无奈才把诸葛亮骗上楼来,务请指点出路。诸葛亮埋怨刘琦不该施行欺骗,便要下楼离去,可不料楼梯已被抽走了。这时刘琦便又再三哀求说:先生最担心的是事情泄露,现在,这里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出君之口,入琦之耳,再没有别人知晓,您应该可以赐教了,说着又要拔剑自刎。诸葛亮见刘琦如此情景,便给他讲了一条计策,叫他借鉴历史上“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的经验。利用黄祖新亡,江夏一时无人守御的机会,向刘表请求屯兵江夏,如此便可离开继母,脱离危险了。刘琦按照诸葛亮的计谋行事,果然灵验。后人便把这件事叫做“上屋抽梯。”

    第二十九计树上开花

    【本文主旨】

    树上本来没有开花,但可以用彩色的绸子剪成花朵粘在树上,做得和真花一样,不去仔细看,就难辨真假。此计的使用,关键在于善于借某种因素制造假象,以此来壮大自己的声势。纵观古今,许多风云人物都是靠此计起家的,他们从一打入宫门开始,便运用诡计奇谋去制造矛盾,利用矛盾,到了解决矛盾时,自己就水涨船高了。可见,这“树上开花”的策略是斗智的最高原则,但要达此目的,还必须配合其他计谋。

    【原文】

    借局布势(1),力小势大(2)。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也(3)。

    【注释】

    (1)借局布势:局,骗局。势,阵势。全句意为借助某种假的阵势设骗局。

    (2)力小势大:力,力量。这里是指军队的兵力。势,这里是指声势。全句意为兵力小而声势却造得很大。

    (3)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此语出自《易·渐》上九爻辞:“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也,吉。”渐卦为艮下巽上。艮为山、巽为风、为木。该卦象辞说:“山上有木,渐,君子以居贤德善俗。”意思是说树木在山上渐渐地生长,象征着君子应该逐日修养自己良好的德行,并影响周围的人,形成一种善美的风俗。而此卦上九爻辞所说的“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这里的鸿指的是大雁。渐指的是渐进。陆与“遥”通,这里是指天际的云路。羽是指鸿雁美丽的羽毛。仪是指的效法。全句意为大雁在高空的云路上渐渐飞行,它那美丽丰满的羽毛,使它更显得雄姿焕发,这是值得人们效法的。把它用于军事上,就是用“树上开花”计使本来实力弱小的军队显得声势浩大,这正是从渐卦上九爻辞所获得的启发。

    【译文】

    利用铺陈的阵势来设骗局,使本来力量小的部队变得声势浩大。这是从《易·渐》中上九爻辞“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也”一语中所得的启发。

    【故事论述】

    这一计谋就是要给一个繁华的假象,在没有的基础上来一个盛大的伪装。

    《战国策》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楚考烈王(前262-前238)没有儿子,宰相春申君很忧愁。他已经向楚王进献丁许多美女,可楚王却始终没能得到儿子。这时赵国人李园想把自己的妹妹献给考烈王,但又担心假如妹妹不生子就会失去考烈王的宠幸。于是他把妹妹献给了春申君。妹妹得到春申君的宠爱,并很快有了身孕,李园便和她商量好一个计策。

    根据这一计,李园妹妹对春申君说:“君王宠信你,其亲兄弟也不如你受宠。可是楚王还没有儿子。等到楚王死后,大臣们势将拥立其兄弟为王。你出任宰相已二十多年,难免对大王兄弟有许多失礼的地方。将来大王兄弟如果真登上王位,那灾祸就会降临到你的身上。现在臣妾已经知道自己怀有身孕,旁人却谁也不知。臣妾受你的宠幸还不算久,假如能凭你的高贵身份把臣妾献给楚王,楚王必然会宠幸臣妾。如果臣妾能得上天的保佑而生个儿子,那岂不是你的儿子成了楚王的继承人?到那时楚国的各种封赐都可到手,这和面对不可预知的危险相比,哪一个更好呢?”

    春申君认为这话很对,就把李园的妹妹献给了楚王,楚王很快就喜欢上了她。后来她果真生了个儿子,也自然的被立为太子。考烈王也很重用李园,因而李园也就掌握了朝政。李园深恐春申君泄漏内幕。考烈王生病了,有人提醒春申君要对李园保持警惕。而春申君认为李园是一个儒弱之人,而且自己对他不薄,对这样的话根本就听不进去,所以并不怀疑李园。那个提醒春申君的人一见春申君不听,恐遭不幸,就跑了。过了十七天考烈王驾崩,李园果然先入宫中,在棘门内埋伏下刺客。当春申君经过棘门时,李园的刺客当场把春申君杀死,然后李园又派人杀死他的全家。李园的妹妹因先怀了春申君的儿子,而后入宫,生下的孩子被立为王,史称楚幽王。

    李园先找到春申君这棵树,然后让他的妹妹在这棵树上萌芽。她通过他而怀孕,后来她把果实却结在了一棵枯树上,也就是楚考烈王。最后这个国家就落到了李园的手中。

    其实使用这样的手法而得到好处的最有名的是秦始皇的父亲吕不韦,他认为当时在赵国为人质的秦公子子楚是“奇货可居”。当然说这样的话是因为吕不韦是一个商人,所以他把所有他投资的事物都认为是一货品。他供给当时在秦国不受重视,在赵国穷困的子楚大量的财物。史书记载他对这件“奇货”的投资是把所有的家当都卖了。他跑到秦国去找到受秦王宠爱的华阳夫人,对其没有子嗣表示了极大的担心。认为当今秦王如果一旦先走一步,那对于如华阳这样一个曾是秦王宠妃的人来说后果是非常可怕的。华阳夫人一听也害怕了,就请教吕不韦有何办法,吕不韦就让华阳认子楚为儿子,再说动秦王立子楚为太子。华阳夫人凭自己的美貌办成了这件事。

    吕不韦又跑回赵国,请子楚来家里做客,然后献上了已怀有身孕的爱妾。所有的这一切让子楚感激涕零。许下诺言,将来自己登上王位之时,秦国要与吕不韦共享。其实就是子楚不答应这样的条件,秦国也可以说是吕不韦的了,因为自己的孩子会成为这个国家的继承人。后来果然如吕不韦所料,他的老婆真生了个儿子,也真的被子楚立为了太子,这个人就是秦始皇。但他没想到的是会死在自己儿子的手中。

    吕不韦的这笔生意,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笔生意,他所见到的繁花生树也是最壮观的一次。

    在战场上若有此计就是虚张声势,因为用虚夸的外表才可以震慑住敌人。

    而这一计竟然被三国时的粗莽之人张飞很好的用了一次。刘表死后,势力强大的曹操就开始攻打荆州。这就使刘备陷入了危险的境地。好在刘备一生主要靠逃亡生存,这一次他又带着十万余老百姓一同逃亡。曹操对刘备是早想除之而后快,于是就紧追不舍。刘备的生死兄弟张飞只率二十余骑兵断后,当他跑到长坂坡的桥上时,发现桥东面有一片树林,他知道这样逃下去不是办法,必须要吓住追兵。于是他心生一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急中生智。他命这二十多名骑兵砍下树枝,系在马尾上,让马在树林里来回奔跑,于是尘土飞扬,看上去像有千军万马埋伏其中似的。张飞独自立于桥头,手持长矛,准备迎战。曹操率兵追到,见张飞如此架势,又见树林中尘土飞扬,怕有伏兵就不敢近前。张飞更是把这一虚架势发挥到极致,这就更令曹操疑心大增。赶紧率军撤退,等到他醒悟过来时,张飞早已断桥而去,这也为刘备赢得了时间,使他得以逃到夏口。

    【计名典故】

    本计计名来自古时一些战例。所谓“树上开花”在军事上一般是指,在敌强我弱,遭到敌军攻击压力的形势下,我军采取某些方法,制造种种假象来壮大自己的声势,以迷惑敌军,或将其引走,或将其击退,或将其歼灭。三国时期,张飞在当阳桥以三十余名骑兵,吓退曹操追击刘备的数万大军,就是用的这种计谋。张飞命令士卒将战马拴在离桥不远的树林中,砍下树枝,绑缚在马后,用鞭抽打,马蹄乱踢,尘烟滚滚,张飞独自一人,屹立桥头,手持长矛,怒目而视,曹操见状,误以为桥的对面埋有大量伏兵,便下令撤兵了。战国时期,田单大摆火牛阵,击溃燕军,以及南朝宋文帝时,檀道济用唱筹量沙的计谋,假装军粮充足,骗过了北魏大军,最终安全突围,都是用的这类计谋。后人把这些计谋的共同特点加以概括,就叫做“树上开花”,意思是说:树上本来没有花,却可以人为地制造一些彩花粘在树上,让人一眼看去,真假难辨。

    第三十计反客为主

    【本文主旨】

    反客为主就是处于被动地位的要设法争取主动权与控制权,使主受客的支配与摆布。无数事实早已证明,只有掌握主动权与控制权,才可以夺取胜利。

    【原文】

    乘隙插足,扼其主机(1),渐渐进也(2)。

    【注释】

    (1)主机:主要的关键之处,即首脑机关。

    (2)渐渐进也:语出《易·渐·彖》:“渐渐进也,女归吉也,进得位,往有功也”。按《易经增注·下经·渐》的解释:天下事动而躁则邪,静而顺则正。渐则进而得乎贵位,故行有功。意思是说天下的事情,凡是行动盲目而急躁,就会走入歧途;凡是冷静而顺乎客观规律,就会登上正道。一步一步地循序渐进达到显要的地位,便会行而有功。

    【译文】

    乘着对方的空隙,插足其中,以致最后掌握其首脑机关,这是循序渐进的结果。

    【故事论述】

    这一计谋在中国用兵史上屡见不鲜。隋炀帝大业三年,李渊联合突厥,率兵三万从太原出发,打着尊立代王的旗号,兴起义师,向关中进军。大队人马行至贾湖堡处,因遇大雨不能行军,只得暂时驻扎下来。这时,李渊接到军报,说是魏公李密领众数十万,历数隋炀帝十大罪恶,布告天下,起兵反隋。李渊听知这一消息,不禁大吃一惊,便与儿子李世民商量对策。世民说道:李密兵多势大,不宜与之对敌,不如暂且与他联络,也可使我军免除东顾之忧。李渊同意了世民的计策。即命记室温大雅给李密写信,希望结成同盟,共图大事。信送去不久,便收到李密回信。李密信中言词十分傲慢,虽然表示愿意结为同盟,但李密自称是盟,并要李渊亲自去河内缔结盟约。李渊父子二人看了李密的回信,心中很是不满。但李渊转念考虑到双方势力悬殊,还是忍让为好,便又对李世民说道:“李密狂妄自大,即使订了盟约也未必实行。但我们现在正进军关中,如果断然拒绝结盟,与他绝交,只怕又增加一个敌人。倒不如暂忍一时,先以卑谦之词对他大大颂扬一番,让他更加志气骄盈,稳住他的心。这样既可以利用他为我军挡住河洛一线,牵制隋军,又可以使我军专意西征,岂不是两全其美?待到我军平定关中后,便可“据险养威”,看着他与隋军鹬蚌相争,让我军坐收渔人之利,岂不更好!”李世民非常赞成父亲的用计,于是便再要温大雅给李密写信,大意是说:现在天下大乱,亟需有统一之主,魏公您功高望重,这统一之主自然非您莫属。我李渊年事已高,对您表示诚心拥戴,只求您登位之后,仍然封我为唐王就行了……李密收到李渊的复信,心里甜滋滋的,别提有多高兴了,满口答应李渊的要求。这样,李渊就免除了东顾之忧,便挥军西进了。一路上,攻霍邑、临汾,直取长安,把一个13岁的代王侑拥立为皇帝,并且改元义宁。到第二年,隋炀帝被弑,李渊自立为帝,称唐高祖。

    再看李密自与李渊结盟后,率兵东进,所到之处,攻城掠地,节节胜利,除东都一地被隋将王世充坚守受阻外,其余如永安、义阳、弋阳、齐郡等地,以及赵魏以南、江淮以北所有揭竿诸军都望风归附。于是,李密继续强攻东都,与王世充做最后决战。这时,已自立为唐高祖的李渊也派李世民领兵来到东都,名为援兵,实际上是来争地盘的。李密进攻,李世民派兵从中阻挠,以致东都久攻不下。

    俗话说:物极必反。正当李密踌躇满志,决心攻下东都自立为王时,却因他骄傲自大,刚愎自用,不听贾润甫、裴仁基与魏征等人的再三忠言劝告,以致两次中了王世充的诡计。东都城下之战,竟然大败,走投无路,数十万大军只剩下两万人马跟随李密惶惶退入关内投奔唐王李渊。当时李密还想,李渊会念昔日结盟之情和灭隋之功,给自己封以台阁之位,或许有朝一日,还能东山再起吧!可谁知这时已处主导地位的唐主李渊却只封他一个光禄卿的闲职,另外还赐了一个邢国公的空头爵号,这使得李密大失所望。

    且说李密降唐以后未得重用,心中很是不满。这一切李渊都心中有数,但表面上却格外亲热,称李密为弟,并把舅女独孤氏嫁给李密为妻。当然这一切都只是想稳住他的心,可这些并不能满足李密的欲望。没过多久,他便与王伯当勾结,起兵反唐,结果被唐将彦师打败,全军覆没,李密、王伯当也都被杀死。

    【计名典故】

    本计计名出处有三种说法,其一是,据《李卫公问对》载:“臣较量主客之势,则有变客为主,变主为客之术”。其二是,杜牧注《孙子兵法》载:“我为主,敌为客,则绝其粮道,守其归路。若我为客,敌为主,则攻其君主”。其三是,《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法正对黄忠讲的一段话:“夏侯渊为人轻躁,恃勇少谋。可激励士卒,拔寨前进,步步为营,诱渊来战而擒之。此乃‘反客为主’之法。”

    从上述资料以及前人对本计的按语来看,所谓“反客为主”,从军事上说,主要包含两方面意义:一是对同盟者(包括将要从敌军中争取的同盟者)来说,本来是同盟者为“主”,我为“客”,经过运用计谋,使我得以插足其中,并在同盟者中逐渐掌握了领导权、支配权。这便是“反客为主”了。二是对敌军而言,我方实力小,处于被动,是为“客”。经过运用计谋进行斗争,我方逐渐由被动变为主动,这也是“反客为主”了。

    第六套败战计

    第三十一计美人计

    【本文主旨】

    用美色或其他财物诱惑敌人,尤其是敌方的将帅,消磨其斗志,分裂其核心。使其部队丧失战斗力,从而乘机取胜。

    【原文】

    兵强者,攻其将;将智者,伐其情(1)。将弱兵颓,其势自萎。“利用御寇,顺相保也”(2)。

    【注释】

    (1)将智者,伐其情:将智者,指足智多谋的将帅。伐其情:即从感情上加以进攻、靡化,抓住敌方思想意志的弱点加以攻击。《六韬·文伐》中就主张以乱臣、美女、犬马等手段攻其心,摧毁其意志上的屏障。

    (2)利用御寇,顺相保也:语见《易·渐·象》。御,抵御。寇,敌人。顺,顺利。保,保存。全句意为此计可用来瓦解敌人,顺利保存自己。

    【译文】

    对强大的敌军,要对付它的将领;对英明多智谋的将领,要设法动摇他们的斗志。将领斗志衰退,士气消沉,战斗力自然萎缩。就像渐卦彖辞所启示的,要利用敌人的弱点抵御敌人,顺利地保存自己。

    【故事论述】

    古人对强大敌人的作战计划曾有过这样的说法,也可以理解为对此计的一种说明。敌军强大而且其将也非常明智,千万不可对它擅自作战,形势所迫必须暂时假意应付敌人。应付的方式很多:割地是不可取,这可使敌人的势力更加壮大;向敌人赠送财货亦不可取,因为这样可以增加敌人的财富。那么唯一可取的办法就是送美女给敌方的头领,这样可以腐蚀其意志,穷尽其物质资源。而且由于头领花天酒地的生活也会招致下级的不满。越王勾践就是这样对付他的敌人吴王夫差的。

    勾践对夫差施用了此计,西施是关键人物。西施是中国四大美女之一。在中国,“西施”是美女的代名语,若说哪个女性貌若西施,那是对她的最大赞誉。西施自然还是众多文学书籍和艺术所描摹的对象,特别是许多剧目中的人物。

    越国大夫文种向越王勾践提出灭吴九术,其中第四术是这样说的:“遣美女以惑其心,而乱其谋。”其实这些计谋都是范蠡想到的,但他让文种去告诉越王,因为他怕盛名之下惹来杀身之祸。事实上当勾践成了霸主之后果然就杀了向他献计的文种。

    前三术施行了之后,勾践便派探子四处寻找美女,最后在苎萝山(今天浙江诸暨)下找到两个绝代佳人,一个叫西施,一位叫郑旦。她们的父亲都以打柴为生。两位女子被送到都城,换上华丽的衣服;并派人教会她们得体的行为举止,还教习歌舞,使其逐步习惯城市的生活。培训三年之后,勾践便委派相国范蠡将两位美人进献给吴王。吴王喜不自胜:“越贡二女乃勾践之尽忠于吴之证也。”大臣伍子胥加以劝谏,要他拒绝这样的礼物。他举出以前有多少君王因贪图淫乐而致亡国:“陛下如接受这两个妇人,定会引起祸端。我听说,越王日以继夜苦读各种典籍,征召数万名敢死之士加以训练。此人若是不死,定会实现他的目标。他任贤用能,从谏如流。为锻炼其意志,他夏天着冬装,而在冬天穿夏天的衣服。我听人说,能臣乃为国家的财富,而美女则是国家的祸水。”吴王执意不听,对两位美人乐而受之。可人们对郑旦的了解也就限于此了。这也成了一个历史谜团。

    越王勾践听说吴王受了礼,知道自己的美人计就可成功了,内心的喜悦无法形容。夫差和美丽的西施终日淫乐,政事慢慢也懒得问了。为取悦于西施,夫差派人建造起美轮美奂的馆娃宫,他和他的美人在宫殿享乐,百姓死活不闻不问。国家的安危也放诸脑后。馆娃宫建造在苏州附近的灵岩山上,今天还可以看到馆娃宫的遗迹。吴国逐渐衰落,公元前475年越王勾践对吴发动突然袭击,灭了吴国,夫差自杀。

    后来西施和范蠡离开了越国,泛舟江湖去了。关于越灭吴的史书记载中,并没有出现西施这个人物。史学家认为这可能是一种传说,但也有人认为历史上确实有西施这个人物。

    这个故事是历史上著名的关于美人计的故事,虽然在各个时期都有人使用此计,但没有哪一个美人如西施这样有名。

    美人计是一充满情欲的计谋,也就是说如果能挑起一个人的情欲,那都可以算是对此计的使用。《金瓶梅》可以算是中国最著名的色情小说,到现在人们也不知其真正的作者是谁。但又一说法认为是文人王世贞所作。原来王的父亲因为一幅名画而被奸相严嵩害死了。在中国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可作为一个文弱书生的王世贞能怎样呢?他决定向严嵩的儿子下手。王知道严嵩的儿子特别爱看色情读物,就写下了这本书,并在每页纸的下角涂上了毒药。严嵩之子读完之后也就死了。原来过去的人读书有一个不好的习惯,翻纸页时总是舔一下手指,这就让毒一点点进到了肚子里。

    所以一切让人沉迷其中的事物都可置人于死地。

    【计名典故】

    美人计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下》“遗人……女乐二人,以荣其意而乱其政。”说的是公元前658年,晋献公派兵攻打虢国,而虞国是必经之道。晋军欲向虞国借路伐虢,怕虞君不肯,晋献公采纳大夫荀息的建议,把晋国屈地出产的良马和垂棘出产的美玉及女乐二人送给虞君。虞君生性贪婪,不顾宫之奇的反对,同意借道给晋国。晋国灭掉虢国,回师途中,轻而易举地灭掉虞国,捉住了虞君。“假道伐虢”是三十六计的第二十四计,但这一计是在美人计的成功基础上实施的。《六韬·文伐》中说,对于直接用武力不能征服的敌国,应“养其乱臣以迷之,进美女、淫声以惑之……”说的就是美人计。

    第三十二计空城计

    【本文主旨】

    空城计是在形势特别危急的情况下而布置的疑阵,借以迷惑敌人,渡过险关。它采用的是一种心理战术,此计使用的关键是要清楚地了解并掌握敌方将帅的心理状况和性格特征。敌方指挥官越是小心谨慎多疑,所得的效果就会越好。这种方法多是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所采取的一种应急措施,如果被敌人识破,敌军乘虚而入,那是非常危险的。

    【原文】

    虚者虚之(1),疑中生疑(2)。刚柔之际(3),奇而复奇(4)。

    【注释】

    (1)虚者虚之:第一个虚字,空虚,与实相对指军事力量不敌对方。第二个虚字,动词,显示虚弱的样子。全句意为劣势的军队面临强敌,却还故意显示空虚。

    (2)疑中生疑:第一个疑字,可疑的形势。第二个疑字,怀疑。意为面对可疑的形势更产生了怀疑。

    (3)刚柔之际:敌我双方悬殊的时刻。

    (4)奇而复奇:奇妙之中更加奇妙。

    【译文】

    本来兵力空虚,又故意把空虚的样子暴露在敌人面前,令敌人不知道底细,怀疑我方有实力。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采用这种计谋,显得更加奇妙。

    【故事论述】

    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公子元,在他哥哥楚文王死去之后,非常想占有他漂亮的嫂子文夫人。他用各种方法去向她讨好,而文夫人却仍然无动于衷。于是,他想建功立业,显显自己的能耐,以此讨得文夫人的欢心。

    公元前666年,公子元亲自率军车六百乘,浩浩荡荡,前去攻打郑国。楚国大军一路连下几城,直逼郑国国都。郑国国力较弱,都城内更是兵力空虚,无法抵挡楚的进犯。

    郑国危在旦夕,群臣惶恐,有的主张纳贡请和,有的主张拼死决战,有的主张固守待援。而这几种主张在当时都难以解除危局。上卿叔詹说:“请和与决战都不是上策。固守待援,倒是可取的方案。当年,郑国和齐国订有盟约,而今我们有难,齐国会出兵相助的。只是空谈固守,恐怕也难守住。公子元伐郑,实际上是为了邀功图名,用以讨好文夫人。他一定急于求成,又特别害怕失败。我有一计,可以用来使楚兵撤退。”

    于是,郑国就按照叔詹的计策,在城内作了安排。命令士兵全部埋伏起来,不让敌人看见一兵一卒。令店铺照常开门,百姓往来如常,不准露出一丝慌乱之色。大开城门,放下吊桥,摆出了完全不设防的样子。

    楚军先锋到达郑国都城城下,见此情景,便起了疑心:莫非城内设下埋伏,诱我中计?于是,不敢轻举妄动,只等公子元前来决断。公子元赶到城下,见状,也觉得好生奇怪。他率众将到城外高地暗望,见城中确实空虚,但又隐隐约约看到了郑国的旌旗甲士。于是,公子元便认为其中必定有诈,不可贸然进攻,先派人进城探听虚实,再做决断。

    这时,齐国接到了郑国的求援信,立即联合鲁、宋两国发兵救郑。公子元闻报后,知道三国援军开来,楚军不能取胜。好在已经打了几次胜仗,还是赶快撤退为妙。而他又害怕撤退时郑国军队会出城迫击,于是,下令全军连夜撤走,人衔枚,马裹足,不出一点声响。所有营寨都不拆走,旌旗照旧飘扬。

    第二天清晨,叔詹登城一望,便说道:“楚军已经撤走了。”众人见敌营陈设一切如旧,便不信此言是真。叔詹说:“如果营中有人,怎会有那么多的飞鸟盘旋上下呢?他们也用空城计欺骗了我们,急忙撤兵了。”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空城计的战例。

    西北边境太守李广,领军同异族匈奴进行了七十多场战争。有一次他带着百名骑兵,发现不远处草原上有几千名匈奴兵,感到非常惊愕。鉴于汉军人数甚少,匈奴部将怀疑这支部队是为大部队诱敌的前锋,于是匈奴首领让大部队驻扎在一座山丘附近。李广百来名骑兵见敌众我寡,万分恐慌,想一逃了之。但李广认为他们离自己的大部队有几十里,逃只会死路一条,等待他们的必是悲剧。“如果我们按兵不动”,他说,“那么匈奴人疑心我们是大军的诱敌者,他们就决不敢向我们进攻。”他下令士兵到距离敌阵二里地光景的地方下马休息,于是全体士兵卸马躺到草地上。敌军的一名探子骑马观阵路过时,李广与十多个骑兵拦住他的去路将他杀掉。这些情景令躲在不远处观望的匈奴人感到不寒而栗,他们不敢贸然行动。天黑后,匈奴人面对眼前的形势不知如何是好。至午夜,他们深恐汉军会从埋伏处向他们袭击,便率军撤退。

    李广这一史实记载在司马迁的《史记》里,它被中国智谋著作誉为成功运用空城计的范例。同样受到赞誉的是张守珪瓜州(今甘肃安西县)保卫战。张守珪作为瓜州的新刺使,他的第一道告示就是重修破损的城墙。就在他们的修复工作尚未完工之际,吐蕃于727年向该城发动进攻。张守珪对手下的将领说,面对优势敌军,我们不能通过武器而要利用智谋反击。据《新唐史》记载,张守珪在已成的城墙上大摆宴席,伴以音乐歌舞。此外,他让人把城门打开。来敌以为城内必有埋伏,重新撤退,张守珪军尾随敌人一举打败了他们。

    其实历史上用此计最有名的是诸葛亮的空城计,诸葛亮的成功使这一计名成了一戏剧的名字。其实这一计有点像树上开花,只是前者装强后者示弱罢了。

    【计名典故】

    空城计计名见于《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诸葛亮派魏延领各路兵马东进,攻打司马懿,只留万人驻守阳平。司马懿率二十万人与诸葛亮对抗,与魏延军错开了道路,毫无阻挡地直逼诸葛亮驻地阳平。司马懿军距阳平只有六十里了,探马报告说,诸葛亮在城中,兵少力弱。诸葛亮也知道司马懿很快就会打到阳平,魏延率领的大部队相距已远,救援是来不及了。守城将士惊慌失措,诸葛亮却表现得很从容,命军队偃旗息鼓,不准随便出帐营,又令人大开城门,叫几个老兵在街上打扫。司马懿知道诸葛亮十分谨慎稳重,此时见城中毫无声响,疑有伏兵,便带领大军离开了阳平了。后来,司马懿知道诸葛亮这次摆的是个空城计,非常后悔。

    第三十三计反间计

    【本篇主旨】

    《孙子兵法》中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名言,知己就是要清楚自己的实力和任务,知彼就是要了解敌人的实力和企图。了解自己的情况比较容易,要了解敌人的情况就很困难,除了从外围调查外,其主要手段就是通过谍报人员来获取。

    【原文】

    疑中之疑(1)。比之自内,不自失也(2)。

    【注释】

    (1)疑中之疑:疑,怀疑。全句意为疑阵中更布置疑阵。

    (2)比之自内,不自失也:语出《易·比·象》:“比之自内,不自失也。”比,亲比、辅助、援助、勾结、利用。此句可以理解为利用敌人派来的间谍为我服务,可以有效地保全自己,攻破敌人。

    【译文】

    在敌人怀疑、犹豫的情况下,再给敌人布疑阵。勾结、利用敌方派来的间谍为我服务,可以收到保全自己,争取胜利的好结果。

    【故事论述】

    这一计就是要让敌人派进来的奸细成为被我利用的工具。

    三国时期,赤壁大战前夕,周瑜巧用反间计杀死了精通水战的叛将蔡瑁、张允,就是这方面的有名事例。

    当时曹操率领号称八十万大军,准备渡过长江,占据南方。孙、刘联合抗曹,但他们的兵力要比曹军少得多。

    曹操的军队都是由北方士兵组成的,善于陆战,而不善于水战。正好有两名精通水战的降将蔡瑁、张允可以为曹操训练水军。曹操把这两个人当成宝贝,厚待有加。一次,东吴主帅周瑜见对岸曹军在水中摆阵,井井有条,十分在行,心中大惊。他便产生了一定要除掉这心腹之患的念头。

    曹操一向爱惜人才,他深知周瑜年轻有为,是个军事奇才,便很想拉拢他。曹营谋士蒋干自称与周瑜曾是同窗好友,愿意过江劝降,曹操就立即派蒋干过江去说服周瑜。

    周瑜见蒋干前来,一个反间计谋就已经酝酿成熟了。他热情款待蒋干。酒席上,周瑜让众将作陪,炫耀武力,并相约只叙友情,不谈军事,堵住了蒋干的嘴巴。

    周瑜佯装大醉,约蒋干同床共眠。蒋干因周瑜不让他提及劝降之事,心中非常不安,哪里能够入睡?于是,他便偷偷下床,见周瑜的案头上放着一封信。他偷看了那封信,原来是蔡瑁、张允写来的,信中约定与周瑜里应外合,以击败曹操。正在这时,周瑜说着梦话,翻了翻身子,吓得蒋干连忙上床。又过了一会儿,忽然有人要见周瑜,周瑜便起身和来人谈话,还装作故意看看蒋干是否睡熟了。蒋干便装作沉睡的样子,只听周瑜同那个来人小声谈话,听不清说了些什么,只听见提到蔡、张二人。于是,蒋干对蔡、张二人同周瑜里应外合的计划,就更加确信无疑了。

    蒋干便连夜赶回曹营,让曹操看了那封信,曹操顿时火冒三丈,立即将蔡、张二人问斩。待冷静下来之后,曹操方知是中了周瑜的反间之计,连连叫苦不迭,但也只能是无可奈何了。

    公元547年东魏丞相高欢死后,大将军侯景叛变起兵,向高欢的继任者高澄发起进攻,但被高澄挫败,于是侯景投奔西魏。高澄成功运用离间计,使得西魏统治者反对侯,侯景别无选择,只好逃往南梁。南梁皇帝武帝萧衍任他为大将军,目的是用他征服北方,统一中国,并封他为河南王。梁武帝命侯景攻打东魏,但侯景溃不成军,于是梁武帝同东魏讲和。梁武帝此时收到一封来自东魏新丞相高澄委派魏收送来的移文,此移文的目的是挑起武帝和侯景之间的矛盾。

    武帝本不想向东魏求和,不过这移文以及其他来自东魏的信号促使武帝在朝廷上商讨向东魏求和。只有一位官员分析出了东魏的策略,反对同东魏求和,他说,高澄搬出一系列所谓友善建议,无非是引起侯景猜忌。要是侯景嗅到威胁,定会作乱,给南梁帝国造成的是不堪设想的后果。同东魏讲和就是自投罗网,中他的反间计。大多数官员都主张向东魏求和,而皇帝也反对用兵,看起来梁和魏的和平就要在牺牲侯景的基础上进行了。

    侯景担心梁武帝会将自己交给东魏,同梁宗室萧正德结成联盟,于548年起兵攻打梁的都城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这就是持续四年时间、历史上称为“侯景之乱”的事件。侯景占领都城后拥立萧正德,使其自称新帝,新皇帝任侯景为宰相,并将自己的女儿许给侯景为妻。此后侯景削弱了新皇帝的权力,不久就让人将他杀掉。有一段时间侯景挟梁武帝的名义行事。武帝被侯景折磨而死,侯景又拥立一新皇帝,551年侯景废掉这位皇帝,重新拥立第三个皇帝。仅仅过了一个月侯景又废掉他,自己登上皇帝的宝座,当时的借口是他的前任将皇位让给了他。这样一来,梁朝忠实的皇室人员奋起反对这位佞臣,于552年将侯景杀死。

    如果武帝没有接受东魏的讲和,是不是能避免“侯景之乱”的局面?人们无法下结论,但在此值得注意的是梁武帝的一位大臣考虑到了反间计,对东魏的假求和表示了怀疑。

    武帝因为没听这位大臣的意见就惹来了杀身之祸。

    【计名典故】

    《孙子兵法·用间篇》:“反间者,因其敌间用之。”意思是说,反间这种计谋,就是利用或收买敌方派来的间谍,使其为我所用。我国另一部兵法《长短经·五间》说到:“陈平以纵反间于楚军,间范增,楚王疑之,此用反间者。”可见,反间计很早就被运用于军事、政治斗争了。

    第三十四计苦肉计

    【本篇主旨】

    苦肉计就是先把自己折磨一番,利用血泪去争取接近敌人,而暗地里却进行阴谋颠覆活动。对阵的双方,无论哪一方都想争取敌将归降,如果没有降将的血泪作保证,便很难得到对方的信任。此计挨打仅仅是开始,若一旦被对方识破,不仅白挨打,而且还有丧命的危险。因此使用此计时一定要慎重,否则就会弄巧成拙。

    【原文】

    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童蒙之吉,顺以巽也(1)。”

    【注释】

    (1)童蒙之吉,顺以巽也:出自《易·蒙·巽》:“童蒙之吉,顺以巽也。”意思是说不懂事的孩子单纯幼稚,顺着他的特点逗着他玩耍,就会把他骗得顺从而听话。

    【译文】

    人一般都不会自我伤害,自我伤害必定会被认为是真实的;但如能以假作真,并使敌人深信不疑,就能施行离间计了。这是汲取了《周易》“蒙”卦的思想。从《周易·蒙卦·彖传》:“童蒙之吉,顺以巽也。”一语中获得的启示。

    【故事论述】

    春秋时期,吴王阖闾杀了吴王僚而夺得王位。但他十分惧怕吴王僚的儿子庆忌为父报仇。庆忌正在卫国扩大势力,准备攻打吴国,以夺取王位。

    阖闾整日提心吊胆,要大臣伍子胥替他设法除掉庆忌。伍子胥向阖闾推荐了一个智勇双全的勇士,名叫要离。阖闾见要离矮小瘦弱,便说:“庆忌人高马大,勇力过人,你如何杀得了他?”要离说:“刺杀庆忌,要靠智力,不靠武勇。只要能接近他,事情就好办。”阖闾说:“庆忌对吴国防范甚严,怎么能够接近他呢?”要离说:“只要大王砍断我的右臂,杀掉我的妻子,我就能取信于庆忌。”阖闾不肯答应。要离说:“为国而亡家,为主而残身,我心甘情愿!”

    于是,吴都忽然流言四起:阖闾弑君篡位,是无道昏君。吴王下令追查,原来那流言是要离散布的。阖闾下令捉住了要离和他的妻子,要离当面大骂昏王。阖闾假借追查同党,未杀要离,而只是斩断了他的右臂,把他夫妻二人关进监狱。

    几天后,伍子胥令狱卒放松看管,让他寻机逃走。阖闾听说要离逃走了,就把他的妻子杀掉了。

    这件事不仅传遍了吴国,其邻国也都知道了。不久,要离便逃至卫国,求见庆忌,请求庆忌为他报断臂杀妻之仇,庆忌接纳了他。

    要离果然接近了庆忌,他劝说庆忌伐吴。要离成了庆忌的亲信。在庆忌乘船向吴国进发时,要离乘庆忌不备,从他的背后用矛狠狠刺了过去,穿透了庆忌的胸膛。庆忌的卫士要捉拿要离,庆忌却说:“敢杀我的也是个勇士,放他去吧!”庆忌因失血过多而死。

    要离完成了刺杀庆忌的任务,家毁身残,也自刎而死。

    看到这里我们就感觉那个时代真是一个理想的时代,一个人什么都不要就去做一个刺客,让人怀念的纯真年代。中国历史上还有几个著名的使用苦肉计的故事。楚国贵族春申君的妾余非常恨他的原配夫人甲。有一天她抓破自己的身体,哭着跑到春申君面前,说是甲欺负她。后来,她又撕破自己的衣服诬告甲的儿子非礼她。春申君听信了余的话,杀了自己的原配夫人和儿子。这样余就顺理成章地被扶正了。

    武则天(624-705)早年,她还是宫女的时候曾勒死自己的亲生女儿,并嫁祸于她的对手--当时的皇后。果不其然,皇后就因此而被杀。武则天的行为在当时是大逆不道的,因为她所杀的女儿,其实是皇族的成员。

    苦肉计的关键在于自我牺牲。这种牺牲应该是毫无顾虑地做出的,不然,整个计策就不会成功。应该精确计算好牺牲的程度,尺度适中为宜。牺牲如果太小的话,会引起对方怀疑,而太大的话,代价又太高。

    【计名典故】

    苦肉计出自《吴越春秋》卷二《阖闾内传·第四》:要离自愿断右臂,取得吴王僚的儿子庆忌的信任,得以接近庆忌,最后杀死庆忌,为吴王阖闾除去一大障碍。这是典型的以自残自害的方式,取“信”于敌以达到自己的战略目的。古时也还有王佐断臂和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故事。

    苦肉计的特点是,为了取“信”于敌人(其实是欺骗敌人),进行自我残害,以夺取战争全局性胜利的计谋。

    第三十五计连环计

    【本篇主旨】

    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只要抓住了要害的一点就会引起连锁反应。连环计是一种权术,主要是让敌方互相拖累、互相牵制,或者通过巧妙的方法使敌人不战自败,减弱敌人的力量,或乘机进攻,或乘机撤退。此计的关键是要使敌人“自累”,让它背上包袱,不能自由行动。这样,就给围歼敌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一般来说,连环计不管是两计相扣也好,还是多个计谋相配合,其功能无非是两个:一个是让敌人互相钳制;一个是更有效、迅猛的攻击敌人。二者相辅相成,用兵就如得天神相助一样。

    【原文】

    将多兵众,不可以敌,使其自累(1),以杀其势(2)。“在师中吉,承天宠也”(3)。

    【注释】

    (1)自累:指自相拖累,自相钳制。

    (2)以杀其势:杀,减弱、削弱、刹住。势,势力、势头。杀其势,这里是指减弱、刹住敌军来势汹汹的势头。

    (3)在师中吉,承天宠也:语见《易·师·象》:“在师中吉,承天宠也。”师卦九二以一阳而统群阴,处于险中,然而刚而得中,得制胜之道,所以吉利,无咎,犹如秉承上天赐命一样得宠。

    【译文】

    敌军兵强势大,不能与他硬拼,应当设法使他们互相钳制,以削弱它的势头。正如《易经》师卦所说:将帅处于险象时,刚而得中,指挥巧妙得当,就能如同天神相助一样吉利。

    【故事论述】

    宋朝将领毕再遇,就曾巧施连环计,打了一场漂亮仗。经过认真分析,他认为,金兵强悍,骑兵尤其勇猛。在这种形势下,如果与敌正面交锋,定会给己方造成重大的伤亡,要付出沉重的代价,且难以取胜。所以,他主张用兵交战时,要抓住敌人的致命弱点,设法钳制敌人,寻找良好战机,一举取胜。

    一次,与金兵遭遇,他命令部队不得与敌正面交锋,可采取游击流动战术。敌人前进,他就命令队伍后撤;待敌人刚刚安顿下来,他则下令出击;等金兵全力反击时,他又率部逃得无影无踪。就这样,退退进进,打打停停,神出鬼没,把金兵搞得疲惫不堪。金兵想打又打不着,想甩又甩不掉。

    到了夜晚,金兵人困马乏,正准备回营休息。毕再遇命人准备了许多用香料煮好的黑豆,偷偷地撒在阵地上。然后,又突然袭击金兵。金军无奈,只得尽力反击。毕再遇率部与金军战不几时,又全军败退下来。金军气愤至极,就乘胜追击。谁知,金军的战马一天东追西跑,又渴又饿,正在这时,闻到地上那香喷喷的味道,用嘴一探,才知道那是可以填饱肚子的粮食散发出的香气。战马便一口一口地只顾抢着吃,任你用鞭子怎么抽打,也不肯迈步。就这样,金军调不动战马,在黑夜中,一时没了主意,显得十分混乱。

    就这样毕再遇这时调集全部兵力,从四面包抄过来,直杀得金军人仰马翻,横尸遍野。

    就这样,毕再遇巧施连环计,打了一场大胜仗。

    在人们的印象中女人是柔弱的代名词,可一个女人在为自己的利益开动脑筋时,也决不会比男人差。在中国古代有很多这样美丽又聪明的女人。

    “魏王遗荆王美人。荆王甚悦之。夫人郑袖知王悦爱之,亦悦爱之,甚于王,衣服玩好,择其所欲为之。王曰:‘夫人知我爱新人也,其悦爱之甚于寡人,此孝子所以养亲、忠臣之所以事君也。’夫人知王之不以己为妒也,因谓新人曰:‘王甚悦爱子,然恶子之鼻,子见王,常掩鼻,则王长幸子也。’于是新人从之,每见王,常掩鼻。王谓夫人曰:‘新人见寡人常掩鼻,何也?’对曰:‘不己知也。’王强问之,对曰:‘顷尝言恶闻王臭。’王怒曰:‘劓之!’夫人先诫御者曰:‘王适有言,必可从命。’御者因揄刀劓美人。”

    这则轶闻中,为楚王所宠幸的新人危及郑袖的地位。为了自身的安危,郑袖必须有所谋划。她别无选择,不可能求助于法律。美女乃是新的妃子,而夫人郑袖则是其前辈兼王后。于是,她以一个强者的姿态介入其中。按照“通常”的做法,她会对新人百般刁难。可是,郑袖旨在排挤新人,重新赢得楚王的欢心。公开与新人作对并非明智之举,因为新人深得楚王宠幸,那样只会令楚王迁怒于郑袖。所以,若要除掉新人,郑袖的手段须得高明。

    她对新人非常友善,这是一笑里藏刀之计,新人见她对己如此友好,自是非常感激。一旦赢得新人的信任,便给后者出了一个馊主意,让新人掩鼻以讨好楚王。而楚王感动于郑袖与新人交好,因为后宫女人不争宠可以让楚王少许多的烦心事,也就对她更加信任,这又中了她设下的圈套。他听信郑袖的谎言,却不知郑袖意在离间他和新人的关系。当楚王问及新人为何总是掩鼻时,郑袖先对之以“不知”,拒绝作答。待楚王再次追问时,她才说是因为新人不喜欢他的体味。一开始,郑袖假作为难之色(假痴不癫),刻意让楚王心生疑窦,令其了解真相的心情更为迫切。在楚王的追问之下,郑袖这才假意颇不情愿地说出原因,这又用的是欲擒故纵计,先是让楚王变得烦躁不安,这样他就会越发坚信她说出的事实确凿无疑。

    郑袖计划得非常周密,此前她已关照侍从要绝对顺从。这里用的则是顺手牵羊计。郑袖事先已料到楚王闻此定会怒火冲天,并会吩咐侍从对新人下手。于是充分利用这个机会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她要求侍从绝对顺从,以防错失良机,自己却并不动手。这又是用了借刀杀人之计。细细分析,可以看到郑袖运用了一连串的智谋,而这些智谋又全都互相交织,围绕着一个目的,形成一个连环套。

    看完这则故事可以知道一个女人为了得到一个男人的爱,她可能是一个天生的计谋家。

    【计名典故】

    本计名见于《元曲选》中《锦云党暗定连环计》杂剧。《三国演义》第八回也有《王司徒巧使连环计》。《兵法圆机·迭》说:“大凡用计者,非一计之可孤行……百计迭出,算无遗,虽智将强敌,可立制也。”认为采用两个以上计谋,环环相扣,缜密无遗地作好决策,那么即使智谋再高、力量再强的敌人也能制服。在三国时的赤壁大战中,刘备的谋士庞统诈降曹营,而后怂恿曹操把战船用铁索勾连起来。表面上是帮助魏军克服不习惯于水上作战的弱点,实际上是让这些船只在遭到火攻时无法逃脱。后来周瑜又用苦肉计派黄盖诈降,火烧赤壁,这一个个计谋套用,成为完整的谋略链条,显示了连环计的鲜明特色。

    第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本篇主旨】

    在敌我力量悬殊的不利形势下,采取有计划的主动撤退,避开强敌,然后再寻找战机,以图东山再起,这在谋略中也应是上策。因为无论哪一种战斗,谁都没有常胜的把握。在瞬息万变的战斗过程中,不机警就不能应付,不变通就不能达权,所以退却并非怯懦的表现,也不是英雄末路。只有采取适当的权宜之计,才能有重振雄风的可能。

    【原文】

    全师避敌(1),左次无咎,未失常也(2)。

    【注释】

    (1)全师:师,指军队。全,保全。保存军事力量。避敌:避开敌人。

    (2)左次无咎,未失常也:《易·师·象》说:“左次,无咎,未失常也”。左次,是指军队向后撤退。古时兵家尚右,右为前,指前进;左为后,指退却。全句意为部队后撤,以退为进,不失为常道。

    【译文】

    为了保全部队的实力,实行撤退也没有什么罪责,因为它并没有违背用兵的常道。

    【故事论述】

    这是一个逃亡的计策,是最无奈的一个选择,但却是一个最奏效的计策,大有老子之无为而治的胜利思想。

    孟尝君是战国时齐国(今山东北部)的宰相,手下养着几千门客,供他驱使,当然其中不乏一些吃白食的无能之辈。孟尝君贴出一张告示,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署曰:“能。”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收毕,以何市而返?”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

    驱而至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偏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收毕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

    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孟尝君顾谓冯谖曰:“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金,西游于梁,谓惠王曰:“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遣使者,黄金千金,车百乘,往聘孟尝君。冯谖先驱,诫孟尝君曰:“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齐其闻之矣。梁使三反,君固辞不往也。”

    齐王闻之,君臣恐惧。遣太傅黄金千斤,文车二驷,服剑一,封书谢孟尝君曰:“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寡人不足为也,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冯谖诫孟尝君曰:“愿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庙成,还报孟尝君,曰:“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

    “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癣疥之祸也,冯谖之计也。”

    孟尝君的三窟便是:在齐国之外的某一国任职的机会,因百姓的忠心拥戴和王室祠堂而得以巩固的封地,以及他在齐国重新取得的宰相职位。如果其中一个甚至两个都不保,他仍然随时都可以找到藏身之所。所谓“狡兔三窟”的谚语说的就是这种基于战略思想、从全局的角度部属的智谋。这一格言劝勉人们最好为自己多留几条后路,以便随时都能为逃亡做最好的准备。

    冯谖为孟尝君设计的三条后路,是因为在那个时代可以说是人人自危,所以说应该为自己留有撤退的可能性。本来孟尝君已被驱逐了,但因有冯谖为其设计,才没有落下可悲的下场。

    清朝末年,时局混乱,朝廷进退两难。为了平定四川的叛乱,先是任命岑春煊前去调解。四川民众对这位岑先生印象颇好,因为这位前任川督执法严明,对贪官污吏毫不留情。可是不久之后,满人端方又受封为四川大将军,奉命将两支湖北驻军调往四川,镇压起义。清廷企图“恩威并济”。岑春煊启程之前,先有一封致四川父老子弟的文告,在文中直呼己名,措词巧妙,对四川满含深情,全文不过五六百字。文告马上在四川传播开来,对成都的围攻甚至都自发中断了一两天,全省的起义者都开始着手撤回部队。岑春煊深谙如何用文告打动百姓之道,并且毫不讳言自己的身份和目的。寥寥数百字,抵过百万兵。这里他先在心理上求得胜利,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

    郭沫若曾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倘若只有岑春煊只身赴川,那里的局势倒是可以平定。可是朝廷却走了一条败亡之路。它一面派岑春煊去四川谋求和平局势,一面又着端方用武力血腥镇压叛乱。这说明,朝廷对哪一方都不信任,结果则是抽了自己釜底的薪,陷调解人于尴尬境地。

    岑春煊最后只得到汉口,端方却示威一般率师挺进四川,炫耀自己强军统帅的威风。抵达之前,他也发了一封文告,风格却和岑春煊的《告四川父老子弟书》有着天壤之别。满纸的威胁语言,若四川民众不与合作,他将“剿灭四川”。四川民众被逼无奈,奋起抗争。起义烽火最终竟绵延至外地。1911年10月10日,武汉爆发起义,直到如今,台湾仍然以“双十节”来纪念当年帝制的崩溃和中华民国的建立。当年,上海的报纸曾刊登了一幅讽刺岑春煊的漫画题为:《岑三少割须弃袍》。

    岑春煊受命入川调解,却未抵达四川,是因为他尚未得到明确的授权,故而滞留在汉口,在那里亲历了革命军的起义。他除了另寻出路,已别无他法,只能离开了。这是一个十分明智的选择。端方的情形却完全两样。他自以为能带兵横扫四川。然而他抵达重庆之日,便是自断后路之时。当时城中革命气氛高涨,他的部下身处其中,也开始军心动摇。假如他能像岑春煊那样聪明,索性把胡子剃了换了装扮,只身溜走,倒还能保得性命一条。在《百战奇略》中对此则有更详尽的描述:“凡与敌战,若敌众我寡,地形不利,力不可争,当急退以避之,可以全军。”

    这是一个识时务者要选的计谋,一个只想逞匹夫之勇的人很少选用此计。所以说一个智慧之人不仅仅是那些能得到什么的人,更是那些知道放弃什么的人。

    【计名典故】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语出自《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檀公指南朝名将檀道济,相传有《檀公三十六计》,但未见刊本。

    此外,我国古代其他兵法也有论述。《淮南子·兵略训》:“实则斗,虚则走。”实是指力量强大,虚是指寡不敌众。也是强调在无把握取胜时,要使用一个“走”字。我国另一部兵书《兵法圆机·利》也有:“避而有所全,则避也”。避,指主动回避,撤退;全,是保全。意思是说撤退能保全力量,就应该撤退。《吴子·料敌》也说:“凡此不如敌人,避之勿疑;所谓见可而进,知难而退也。”

    由此可见,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是指在我不如敌的情况下,为保存实力,主动撤退。所谓上计,不是说“走”在三十六计中是上计,而是说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我方有几种选择:一、求和:二、投降;三、死拼;四、撤退。四种选择中,前三种是完全没有出路的,是彻底的失败。只有第四种,撤退,可以保存实力,以图卷土重来,这是最好的抉择。因此说,“走”为上。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