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经典战例-洛阳战役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交战时间】1948年3月8~14日

    【交战双方】华东野战军第3、第8纵队和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第9纵队及太岳军区第5军分区部队;国民党军青年军第206师

    【指挥将领】陈士榘、唐亮;邱行湘

    【战果】歼敌2万余人

    1948年3月初,西北野战军在陕西宜川取得歼灭国民党军1个整编军部、2个整编师的重大胜利。

    胡宗南为确保西安,急调据守陇海铁路潼关至洛阳段的裴昌会第5兵团主力西援,洛阳仅留邱行湘的青年军第206师驻守,洛阳以西、潼关以东200余公里铁路沿线全部改由非正规军守备。

    青年军是“大太子”蒋经国亲手组建起来的,士兵中有半数是蒋经国以“青年从军运动”为口号从全国各大城市的大、中学校征集而来的学生。第206师下辖2个旅,全部美械装备,士兵多为西北等省失业、失学青年,长期受法西斯训练和教育,政治上极其反动,死心塌地随从蒋介石。

    该师原由陆军总司令部郑州指挥所主任孙震指挥,1948年1月才改归胡宗南指挥。为什么让远在西安的胡宗南来指挥洛阳的部队呢?少将师长邱行湘回忆道:

    蒋介石的战略意图是急于修通陇海路潼洛段(潼关至洛阳),打通平汉路北段,使西北与中原、华北连成一气,并图确保西安、洛阳、郑州三大城市据点,以稳定中原战场的局势。

    洛阳号称“十三朝古都”,中原战略要地。北依邙山,南傍洛河、伊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国民党政府曾于1932年将洛阳定为“行都”,在政治、军事、交通等方面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同时,洛阳又是郑州与西安之间的联络中心和补给重地。但随着裴昌会兵团撤守西安后,邱清泉兵团位于陇海东段徐州东北地区,监视黄河以北休整的华东野战军;原位于平汉线遂平、驻马店的胡琏兵团,正准备以一部袭扰集结在沙河、淮河之间休整的刘邓大军;孙元良兵团则龟缩在郑州,准备以两个旅加强汜水、黑石关一线的防御。这样,洛阳孤零零地突出在陇海西段,且兵力薄弱。

    中央军委针对敌军态势,指示华东野战军,为配合西北野战军作战,并掩护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休整,抓住有利时机攻打洛阳,歼灭孤立无援的第206师。

    宜川战役刚刚结束,蒋介石就派飞机把邱行湘从洛阳接到南京,面授机宜。

    邱行湘,字辽峰,1907年生于江苏溧阳。黄埔五期生。

    出身大农户人家的邱行湘,自幼熟读四书五经,非常欣赏“忠臣忠一主,孝子孝双亲”的信条。在黄埔军校时,他到处张贴“忠于一个党、一个政府、一个领袖”的口号和传单。

    蒋介石每次点名点到他时,总是不厌其烦地问他:“你是什么地方人啊?”

    邱行湘则两脚一并,同样不厌其烦地响亮回答:“回校长话,学生是江苏溧阳人。”

    “你来黄埔是干什么的?”

    “革命!”

    蒋介石十分满意邱行湘的回答,经常说:“邱行湘是黄埔的模范生,日后一定是模范将领,是你们大家的典范。”

    邱行湘也的确没有让蒋校长失望。

    黄埔军校毕业后,他长期在陈诚的起家部队第18军中任职,成为土木系骨干将领。抗战爆发后,任第18军第67师第201旅副旅长兼第402团团长,参加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等。1941年,任第8军第5师少将副师长。1943年3月任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部副官处长,5月任第94军第5师副师长,参加鄂西会战、湘西会战。

    内战打响后,邱行湘升任第94军第5师师长,在东北四平战役中大显身手,被蒋介石誉为“邱老虎”。1947年11月调任青年军整编第206师师长。

    当邱行湘走进蒋介石位于黄埔路官邸的办公室时,只见校长板着面孔,流露出紧张而又忧虑的情绪。

    在询问有关青年军兵员补充、部队训练等情况后,蒋介石说:洛阳是陕晋豫三省的要冲,是中原与西北联系的要点,一定要作长期“固守”的打算;要以洛阳为中心,组织民众,训练民众,加强保甲工作,扩大地方武装力量。

    对于洛阳守备部署,蒋介石指示邱行湘:“洛阳的邙山、龙门、西工都非常重要,必须加强工事,研究防守,教育部队。飞机场也很重要,必须确实控制。”

    为笼络邱行湘,蒋介石还当场任命他为洛阳警备司令,并说:“军事的成败,关系到党国的安危,如果不打败共产党,我们将死无葬身之地。”

    邱行湘向蒋介石保证:“请校长放心,除非天塌地陷,洛阳万无一失!”

    蒋氏父子十分看重这支“御林军”,当时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每次青年军要参加大的战役,蒋介石都要召见参战部队的师长,亲自找其训示,然后由蒋经国以国防部预干局局长、青年军总政治部主任的名义设宴招待。

    从委员长官邸出来,邱行湘照例被蒋经国请到南京著名的湖南菜馆曲园酒家吃饭。

    席间,蒋经国说:“国共不两立,我们一定要在军事上取得胜利,一定要把部队的战斗力充实起来。装备方面,你们可以和我经常联系,逐步调整。现在广设失业失学青年学生招待站,可以源源补充兵员。”

    饭后,蒋经国又亲自驾车把邱行湘送到明故宫机场。

    邱行湘深为所动,眼含热泪表示:“为了党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回到洛阳后,邱行湘立即整军备战。首先加强军事控制,按照蒋介石的指示,成立党政军联席会议,实行党政军一元化,洛阳附近的专区及所属各县统归邱行湘指挥,恢复建立地方政权和武装,补充弹药,组织训练。然后调整第206师内部人事,将“既亲蒋又能打仗”的人安排作指挥骨干,不符合要求的一律调走。如调任第1旅旅长赵云飞为第206师副师长兼第1旅旅长,第2旅副旅长刘宏远为第206师参谋长兼洛阳警备司令部参谋长。同时着手补训工作,将从西安、郑州、开封、许昌等地招收的3000余名青年学生,全部调整补充为6个步兵团。

    考虑到青年军士兵既缺乏作战经验,兵力又不足,如何才能固守洛阳,邱行湘一时拿不定主意。他回忆道:

    我刚到洛阳的时候,对洛阳的守备,究竟是以主力守西工(国民党中央军校洛阳分校校址,距城西三公里),或者以主力直接守洛阳城,尚举棋不定。至于外围据点的龙门、邙山,则决心不守,以免分散兵力(蒋介石的意见是要守龙门、邙山的)。

    一向对校长言听计从的邱行湘在洛阳城防部署上并没有完全按蒋介石的指示办。

    起初,我认为如以主力直接守城,因为没有宽广的射界,难以发挥火力,又难以形成多数的独立支撑点,一门突破,势必全城瓦解,故有意以主力据守西工,以一部控制城垣,利用飞机场和西工四面八方的宽广的操场作为依托。这样,不但可以充分发挥火力,又可以使每一个据点既能互相支援,又能独立支撑。但因为西工没有既设工事,又为时间所限,我最后仍决定以主力直接守城,以一部控制西工,并指定较有作战经验的第四团一个营配合民工构筑工事,担任西工的守备。

    在兵力部署上,邱行湘也是绞尽脑汁,煞费苦心:师部率第1团担任城内西北运动场及洛阳中学、城西北关帝庙至城东北站段守备;第2团除派出1个连驻守美国医院,1个营驻守上清官为外围据点,其余为全师预备队;第3团担任东北门至城东南潞泽会馆段守备;第4团除一部分守备城西门南北段外,其余为师部控制的守备队;第6团担任城西周公庙、火柴公司和西工发电厂等处守备;师工兵营驻守东、西车站;整编第39师炮营、第8团第3连、第14团之一部为第1炮队,位于西北运动场及菜市场,担任支援第一线部队及城周围之战斗;师属炮兵营为第2炮队,分散配置于各城角,配合步兵作战,营部位于文峰塔附近。炮兵总观察所设于文峰塔上。除特种兵外,其他守备部队均留出三分之一兵力作为预备队。

    加强工事是洛阳战备的重点。邱行湘率手下人反复研究,开动脑筋,最后决定以“小而坚”的办法来对付解放军,大量构筑独立而坚固的小据点。考虑到战斗打响后,各据点间的联系势必被解放军阻断,因此在每个据点内都储备了充足的弹药、粮食、水和药品等物资,并建有炊事所、水井、寝室、厕所等设施。大的核心阵地还备有地下电线、地下掩蔽部,最大的可容纳一二百人。

    在各据点的本身,巧为编成火网,并有上、中、下三层的射击设备。上层以行瞰制射击,中层与地面成水平,形成交叉火力。下层工事是防御解放军云梯越壕、爆破攻击和坑道攻击。壕底同样是构成交叉火网,阵地前沿多挖有五公尺深和宽的外壕。另有伪工事,如桥梁、通道等,以吸引解放军爆破手接近,利用两侧闭锁工事进行射击,又可越出闭锁口捕捉爆破手。这些伪装工事在阵地外是不易侦察到的。据点工事一般是没有直射的火口,但城垣的射击设备很差,直射火口多,火网构成不易,又难形成多数的能够应付四面八方的独立支撑点,一处突破,全线就要瓦解。因此,必须在城门外和城墙角广设独立小据点,以补直接守城不易发扬火力与难以形成多数独立支撑点的不足。瓮城外都设有二三道工事,这是守城的主要依靠。

    经过一番精心备战,国民党守军在洛阳城内外构筑大量的永久性防御工事,形成了完整的防御体系:以西北运动场构成核心阵地,以城垣结合四关构成主阵地,以外围支撑点构成外围阵地。

    客观地讲,洛阳的城防工事坚固、完备,特点突出:第一,阵地选择高地要冲,利用自然地形或孤立建筑物为依托,构成核心阵地。但又各自成为独立支撑点,互相策应,并能独立坚守,从而构成外围据点、城垣主阵地、核心阵地三道防线;第二,有层叠的地堡。每一阵地都以梅花形的诸多碉堡构成,碉堡之间且互相连接,单人工事与班、排、连工事互相连通。在二丈多高的城墙上,建有多座城堡,上设两三层射孔,从而构成城墙上下、房子内外、沟壕上下公开的、隐蔽的、真的、假的互相结合;第三,城垣前沿筑有复杂多层次的辅助防御工事,如外壕、拒马、铁丝网、交通壕、地雷群等。外壕一般深5米,宽5至10米。东门外东西不足2里的距离内,即设有五道铁丝网、四道拒马、三层潜伏地壕、两道外壕。在各工事间隙中密布地雷群,仅周公庙阵地就有埋设地雷1500多枚。

    为了扫清射界,进行顽抗固守,邱行湘还下令大拆民房,致使大批百姓流浪街头,无家可归。战后,据邱行湘自己交代,先后被拆毁的民房,“总计在1500间以上。尤其以东门、东北门沿城墙脚的半边街拆毁得最多”,几乎全部拆光。同时从洛阳及附近各县强征民工,掘坑挖壕,构建工事。仅洛阳战役发起前的三个月内,国民党守军即征用民工多达10万个工日以上。

    既然要固守,就必须储备充足的粮食。由于平汉路南段已被解放军截断,洛阳军粮来源断绝,邱行湘便令兵站支部实行武装下乡征购。

    名曰征购,实为抢掠。因为当时国统区内物价飞涨,国民党发行的法币几乎就是废纸。在邱行湘的纵容下,部队走到哪里,吃到哪里,当地百姓被搞得十室九空,苦不堪言,多以树皮草根充饥。据邱行湘回忆,“当时抢存的粗细粮食达100万斤以上”。

    邱行湘自认为洛阳已被他打造成为“铜墙铁壁”、“金城汤池”,信心十足,在宴请洛阳地方头面人物时,声称“固守洛阳不成问题”。《洛阳日报》更是大肆吹嘘洛阳的双层袋形阵地,“易进难出”,“共军如攻此城,无疑自投罗网”。

    遵照中央军委指示,华东野战军参谋长陈士榘、政治部主任唐亮统一指挥华东野战军第3、第8纵队和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第9纵队及太岳军区第5军分区部队,共28个团,发起洛阳战役。

    2月底至3月初,陈士榘、唐亮等在襄城召集准备参战的各纵队司令员、政治委员开会。研究分析了当前敌情及洛阳守敌的兵力部署、工事构筑,决定兵团指挥部随第3、第4纵队,由襄城、宝丰地区出发,经临汝进到伊川、龙门附近集结待命,准备负责攻城;第8纵队由禹城出发,经登封、嵩山进至偃师、黑石关以南地区集结待命;第9纵队主力和太岳第5分区部队袭占新安、渑池地区,阻击可能由潼关东援之敌。

    3月5日,各参战部队自襄城、禹县(今禹州市)、伊阳地区北上。

    7日,国民党军统帅部发现解放军有进攻洛阳的征兆,立即令孙震统一指挥所属整编第47军主力自许昌、新郑地区北进郑州,2个旅车运汜水、黑石关一线;另以胡琏指挥整编第18军自漯河、商水地区向许昌集结,待机增援洛阳。

    陈士榘、唐亮判断整编第47军不敢单独行动,可能待整编第18军赶到后合力增援洛阳。而胡琏由漯河北上增援,必经郑州同孙元良并肩西进,如由登封、临汝小道直趋洛阳,路程虽近但道路崎岖,地方狭窄不易展开,易遭伏击,以最快速度也要5天左右才能赶到洛阳附近。因此,决心采取隐蔽接敌、突然袭击、速战速决的战法,在整编第18军赶到前攻克洛阳,歼灭第206师。具体部署是:

    以华东野战军第3纵队从东、北两面包围洛阳,由东关、北关攻城,重点置于东门;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从西、南两面包围洛阳,由西关、南关攻城,重点置于南门;华东野战军第8纵队抢占黑石关,负责阻止由郑州西援的敌军;晋冀鲁豫野战军第9纵队袭击并控制新安、渑池等地,阻击可能东援的裴昌会兵团,并于战役发起后,以主力靠近洛阳,为战役总预备队。

    8日,参战各部向洛阳外围之敌发起攻击,迅速切断了陇海铁路,攻下洛阳周围十数座城镇,扫清了洛阳外围百里以内的敌军,完成了对洛阳的全面包围。其中,华东野战军第8纵队袭占偃师,控制嵩山隘路;晋冀鲁豫野战军第9纵队和太岳军区第5军分区部队袭占新安、渑池,分别于洛阳东西两翼占领阻援阵地。

    9日黄昏,负责攻城的华东野战军第3纵队、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分别强渡伊河、洛河,占领龙门、洛阳四关和火车站等要点。至11日下午,夺取了除西工发电厂、九龙台和潞泽会馆外的全部外围阵地。

    11日19时,攻城部队未待全部肃清外围守军,即发起总攻。在强大炮火掩护下,攻城部队采取连续爆破、连续突击或以云梯登城等办法,从四关同时发起进攻。

    东门是敌人整个城防的重点,工事坚固复杂。从瀍河东桥头到瓮城门150米距离内,设有五道铁丝网,四道鹿寨,三层伏碉。过了瀍河是一道城壕,其对面又有背靠瓮城的两座大梅花堡。瓮城门洞内塞有装满沙土的汽油桶,厚、高各5米。瓮城的后面是洛阳东门和高耸的城门楼。

    进攻东门的是第3纵队第8师。纵队司令员孙继先和政治委员丁秋生亲临东关阵地查看地形,了解敌情,并给第8师指导员作战斗动员。

    根据守敌设防情况,纵队决定:采取以营为单位的突击梯队,实施强攻,连续攻击。突击营由第23团第1营担任。

    总攻开始后,第8师以炸药爆破,连续摧毁15道工事障碍,厚厚的瓮城门也被炸开,突击营在营长张明的带领下,从东门突破口率先冲入城内。经激烈战斗,击退守军的连续反扑,迅速向南门、北门、西门发展。

    攻打东门的战斗进展较为顺利,而在南门、西门则遇到了麻烦。

    攻打南门的是第4纵第11旅第32团和第13旅第37团。因守敌顽固抵抗,再加上南门靠近洛河,无法展开兵力,致使攻击受挫。

    12日清晨,从东门突入城内的张明营,直插南门,实施内外夹击,最终突破南门,歼灭大部守敌,残敌向西南角狼狈逃窜。突击营跟踪追击,将其全歼。主力部队乘势向北发展。

    此时,西门激战正酣。守敌在西门外筑有一道又宽又厚的城墙,墙外是一条10米宽的护城河,河上只有一座土木桥。桥头两侧布满了铁丝网、拒马等障碍物。

    攻打西门的是第4纵队第10旅,连续两次实施爆破均未成功。

    13时,第10旅集中全部炮火,向西门守敌实施猛烈炮击,将城墙上

    主要碉堡及桥头两侧障碍物逐一摧毁。接着,突击部队在火力掩护下,冲破桥上的铁丝网和拒马,向城墙缺口扑去,很快歼灭瓮城守敌。后继部队相继突入城内,沿西大街向核心阵地发动进攻。

    至15时,攻城部队突破了洛阳所有城门,各路大军会师城内,对守敌进行分割包围。城内四处溃退下来的敌军,被压缩到城西北的核心阵地里。

    激战至13日夜,邱行湘带着残敌5000余人,逃进西北角阵地旁边一所高大建筑物内,这是敌人最后退守的据点——洛阳中学。

    在这个纵横不到200米的地方,敌人构筑了坚固的工事,包括地面的和地下室。邱行湘幻想做垂死挣扎,等待援军的到来。

    向洛阳营授奖旗

    洛阳战役打响后,整编第47军向黑石关以南实施试探性攻击,企图增援洛阳,被第8纵队击退。整编第18军自许昌经登封向西北方向开进,在其统帅部严令督促下,于14日到达黑石关西南府店、口子镇一线,会同整编第47军增援洛阳。第8纵队在随后东渡伊河的第9纵队主力协同下顽强阻击援军。

    14日17时,攻城部队集中炮火轰击洛阳中学。几十门大炮、百余门迫击炮在40分钟内朝残敌据守的阵地发射1万多发炮弹,随后步兵勇猛冲击,至22时全歼城内核心阵地守军。邱行湘在地下指挥所里被生擒活捉。与此同时,城西发电厂守军亦被歼灭,城东北九龙台守军投降。

    此役,共歼国民党青年军第206师和国防部直属炮兵、汽车分队等部2万余人。第3纵队第8师第23团第1营在战役中首先突破东门城垣,被华东野战军授予“洛阳营”称号。

    17日,为便于机动作战,解放军主动撤离洛阳。

    18日晨,整编第11、第38师及第124旅,进入空城洛阳。十天后,整编第38师奉命调往西安;整编第11师也同时东撤,以加强郑州及平汉路的守备。

    4月3日,第124旅主力开往偃师,洛阳城里仅剩下第371团及1个保安团不足5000人驻守,兵力十分空虚。

    4日,陈赓、谢富治集团主力再度围攻洛阳。守敌于5日晨弃城东逃,被围于东张古洞地区。经两小时战斗,全歼该股敌人,第二次解放洛阳,从此切断了国民党军潼关至郑州的铁路联系,使豫西、太岳解放区连成了一片。

    洛阳战役是人民解放军挺进中原后,对国民党坚固设防的中等城市所进行的一次漂亮的攻坚战。此战的胜利,大大提高了人民解放军的攻坚能力,为尔后夺取其他城市提供了经验。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