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经常在漫无目的地逛街时走进一家专卖店,钱包一掏而空后才后悔怎么又乱花了钱?
你是否在心情沮丧时总爱用购物来发泄一通,静下心才发现买回许多无用的东西?
你是否被导购小姐的赞美弄得飘飘然,谁知你买下的衣服穿回家却显得那么不合体?
你是否一看见打折促销就按捺不住,一口气买下大批衣服,其实很多你并不需要?
你是否……
女人消费,是真正的“血拼”,在购物时,女人一改文静、娴雅的面貌,时不时便会被冲动主宰。电影《购物狂》中张柏芝饰演的方芳芳便是此中翘楚,控制不住的消费欲让她完全无视自己的经济能力,疯狂追求顶级品牌,纪凡希、古奇、华伦蒂诺、阿玛尼……刷爆N张卡,沦落到失业的地步。
电影中的人物固然有些夸张,但试问我们每一个女人,有谁能在面对精美的服饰、化妆品等的时候,还能保持住一分冷静。这个花花世界给了女人太多的诱惑,女人在目眩神迷之时自然将手中的钱包乖乖奉上。
够了!停止挥霍金钱吧,请你想一想,有很多时候你已经不是在消费,而是在浪费。衣柜里那一堆堆再也穿不出去的衣服,门后那一只只落落灰尘的鞋盒,还有你永远干瘪的钱包,难道还不足以让你清醒过来吗?
我们该如何去除挥霍金钱的习惯呢?一个解决的办法就是以积极的态度用钱去取代消极的态度。
你不应该对自己说:“我该不该买这东西?”而应该问:“这东西的价钱,是不是在我这个月花钱的预算金额内?是否正是我所要花的钱?”
换句话说,你要问问自己,到底有多么想要花这笔钱来买这东西,而不仅仅是告诉自己能不能花这笔钱。
“我不应该花这笔钱”,因为它是消极的信息,所以容易被忽略,这也是人类的心理。然而消极的输入会迫使我们合理我们的购买行为,如“这东西颜色很漂亮”、“这东西正在打折”和“我真的很想要这东西”等说法,就是一些很普遍的例子。其实,若透过选择性的消费,你想要花钱的本能还是能够得到满足的。这就像一个正在减肥的人必须减少热量的吸收,但每天却又还可以吃一点儿冰激凌一样,你不必试着去完全改变生活方式,而且也不必强迫自己克服心理上的排斥感。
不要误以为选择性消费很简单,其实它并不简单,它需要不断地练习。给自己一些选择,先列出物品的优先顺序,然后再列出一个购物清单。(当我们去超市时会列出清单,为什么买其他东西时不会如此)问问自己,用同样的金额,还可以购买哪些东西?至少去比较三个不同商品的价格、服务和品质,你将会看到什么事情发生?
你的消费是可以掌控的,无视习惯、冲动,或者是广告,你将能够购买真正想要的东西。如果养成了这个习惯,能够聪明地消费并存下所省下来的钱,你很快也可能成为富翁。
要养成好的消费习惯,就要在消费前多问自己几个“W”。什么要买(Why),问问自己是否必须买这件东西,它合乎需要吗?你的经济收入和财务状况能否负担得起;什么时间去买(When),何必非要追赶流行,流行的如果是有价值的,自然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到时再买也不为晚,价格却已有一定的下降。换季购买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去哪儿买(Where),同样的商品在街边店和大商场出售的价格差异是很大的,即使对同一地方的几家店铺,也要“货比三家”,不让自己吃亏;以什么方式去买(How),借着打折、促销时机购物很好,但一定要看清,不要落入商家的陷阱,没有买到便宜不说,还白白吃亏;和什么人去买(Whom),如果你是一个易冲动又爱面子,抹不下脸来砍价的女人,不妨请女友中的一位购物高手做伴,看看人家是怎么精打细算、讨价还价的,和高手一起“血拼”,既不会多花冤枉钱,又能锻炼好的消费习惯。
购物时杀价是一门大学问,它如三军作战,攻心为上。如果掌握一些讲价技巧,不但可以为自己省钱,而且还能自得其乐。
刘敏穿着一件崭新的风衣来上班,同事问她多少钱买的,她露出一脸的苦相,“太贵了!刚发的工资全搭上还不够,可我就是控制不住!”陈琦拍了她一下,“又让卖东西的给忽悠了吧!再次买衣服叫上我,准能省钱!”
星期天,刘敏真的请陈琦一起逛街。
在一家小店里,刘敏看中了两条裤子。老板开价:“这条200,另外这条1600”陈琦就开始杀价:“老板,便宜些吧!”老板想了想说:“这样吧,看你也实在喜欢,再便宜10元吧。”陈琦叫道:“10元,这算什么便宜啊?再低点!再低点!”这时候来了别的顾客,老板应付着别的生意,扭头来说:“这样吧,你给320拿走!我这是赔本生意了!”
显然这两条裤子并不值那么多钱,但是老板不肯让步了。刘敏面带难色地转向陈琦,希望“杀手”赶快出手。“杀手”到底是“杀手”,陈琦一开口就来了个腰斩:“老板,快下班的生意了,给个最低价吧,250块钱两条裤子,痛快点!”
老板白了陈琦一眼:“小姐,你存心捣乱啊,你还让不让我赚钱了!”
陈琦倒也干脆:“不卖算了,咱们走!”说着挽起还在犹豫的刘敏的胳膊,转身要离开。这招果然百试不爽,老板在背后喊道:“别走别走,再商量商量!”陈琦知道老板已经开始示软了,就回去说:“嘿!老板,我们也有心要,你也有心卖,怎么就这么不好商量呢?你看你这店里来来去去的人,有哪个像我们这般痛快,试了衣服当即就买的?你也是快收摊了,怎么就不能卖呢?再说了,我们刚从服装批发市场来的,我还不知道你这衣服批发价多少?那地方的价格可比你这儿便宜多了。你如果要宰客,找那些不懂行情的去,你当我是好蒙的啊!”老板正要张嘴辩解,哪知道陈琦硬是没给他机会,一个劲地说下去:“老板,我们真心想买你的东西,知道你们开店也不容易,让你赚个十元二十元也差不多了,别太过分啊。快点!怎么说?不早了,250元钱两条裤子,卖你就收钱,不卖就别说我们不照顾你生意。”陈琦一个劲地催着老板。
等她这一连串话说完,老板已经迷糊了,一时间脑子回不过神来,也不说卖也没说不卖。陈琦见他这样,不给他时间仔细去想:“不卖?走!不买了!”
老板这下急了:“算了算了,给你就是了,我还要付人工资、交店租,你好歹也让我赚点,哪有这么砍价的,唉!快关门了,就卖给你们吧,下次还来啊……”刘敏递过钞票,接过裤子,乐颠颠地走出小店。
再回头看我们开篇提出的那些问题,如果这些问题确实存在,就要开始练习控制自己,不要再任由你的购物欲望恣意膨胀,学会理性消费,养成一个好的消费习惯。
不要再漫无目的地逛街,在逛街之前,你应该在大脑中形成一张购物清单,只买这些需要的东西,如果能用笔记下来更好。尤其在去超市时更需如此,不要见什么买什么,把购物车堆得满满当当。
不要再三五成群结伴逛街,尤其是你们恰好意志都比较薄弱,互相促进,只会买回一堆不实用的东西。
不要对售货员的奉承话信以为真,你只是她/他完成业绩的垫脚石;有些店内还用倾斜的镜面让你看上去更纤瘦,用灯光效果让你显得更神采奕奕,所以不要沾沾自喜,要做好心理准备,无论怎样,这件衣服穿回家都不会再有店内的效果。
不要在心情不好的时候上街购物,那正是你最容易冲动的时刻。想发泄情绪有很多种办法,去健身房出一身大汗、去野外大喊两声、关起门放首劲爆的舞曲,随着音乐用力摇摆起来……
不要再贪小便宜吃大亏,撩起“打折”的面纱,看看其下有多少陷阱和圈套。说是“全场打几折”,其实只限于少数几种卖不出去的库存货;说是“买二赠一”,其实上千元的一件商品的赠品不过是价值几块钱的钥匙链、通讯录;说是“买多少就返券”,其实返券不能当现金使用,还得继续购买别的东西……
赵娜去一家商场购物,正碰上商家举办“买100送30”的活动,一双原价500元的羊皮靴没考虑就买下了,拿到150元的现金券,可是这150元券却成了个负担,怎么甩掉呢,赵娜上楼、下楼,再没找到特别中意的东西刚好能用150元买下的。没办法,自己搭上300元的现金买了件牛仔上衣,可手头又冒出90元现金券……赵娜这才意识到所谓返券实际另有文章,稍不留神就陷入了无休止的购买圈套。
那天,她在商场连续“战斗”了5个小时,终于花掉了最后的120元券,腿都走疼了,但心更疼啊,5小时“血拼”花掉了3000多元,这个月要喝“西北风”了。
不过,更让她气愤的事还在后面,仅仅过了两周,她又来到这家商场,赫然发现她买的羊皮靴、牛仔服等都换了标签,羊皮靴350元,牛仔服360元,原来它们本来就值这么多,所谓折扣,根本就是个幌子,她不仅没买到一分钱的实惠,反而为了“折扣”搭进去了不少冤枉钱。
而李晶也是一个“折扣牺牲品”的典型。最近要搬家,她整理时居然从角落里翻出十几双鞋,有些还是崭新的。李晶回想起它们的来历,“换季打折”、“买二赠一”、“断码处理”……当时觉得真实惠啊,这么便宜。结果“换季打折”到能穿的时候早就跟不上潮流,式样老旧;“买二赠一”穿了没几天就断线开胶;“断码处理”不是晃晃荡荡,就是太挤脚……当时没觉得什么,反正便宜,不穿也没关系,现在翻出来却是这么一大堆,扔了确实可惜,留着又有什么用呢?她害怕节俭的父母不高兴,背着他们悄悄把鞋都扔掉了……
女人应该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不要再放纵自己的欲望。谁都可能有过偶尔的透支,但不要让透支成为习惯,量入为出是快乐的根本所在。花钱没有错,花钱可以买到你需要的东西,可以享受人生。但花钱也是一种态度及风格,想尊重你的钱,就要知道如何花钱。少花点、多省点,让你的财富累积起来,而不是悄悄从指缝间溜走。
小贴士
精明女人的消费准则:
1在大降价时购买质量好的商品,比如:内衣、鞋和靴、大衣。几乎所有的大衣在1月份都要进行大减价。如果你在减价前需要一件大衣,要忍耐一下,等一等。
2大减价时要去高级商店购买,这是你去这些地方的惟一机会,因为在这些场所你不仅可以学习到好的经营方式,浏览精美的商品而且可能买到高级物品。
3有些质量好的商品很少打折,那就去买原价商品,因为它们会使你的整个衣橱“提高档次”。一些质量好的和极妙的物品往往会使你原有的装备也变得高级。你偶尔也可不按常规,购买完全脱离实际需要,但又是美丽或耐人寻味的东西。
4你如果爱上了单件物品,但又和你拥有的任何东西都不能配套,要忍痛割爱,如果一定要买,就买件大减价商品和它配起来,这样至少配成一整套的衣服。
5如你已拥有7件——粉红色上衣、透明纱服,就不要再走近这类物品。你若不自觉地走近你最喜欢的服装,但又不是真正需要再买的话,要努力进行自我克制。
6要尽量买全毛的、真丝绸的和全棉的商品——而不要买混纺的衣服。
7不要希望自己减肥而买任何太小的衣服。
8碰到讨厌的颜色,赶紧离开。
消费观念测试
1对于存钱和储蓄,你的观点是
a知道我应该存点钱以备不时之需,但往往会不自觉地喜欢炫耀。
b尝试着存钱,但可爱的溜冰鞋、新上市的小套装之类的东西经常会诱惑自己打开钱包。
c太忙了,根本没时间去考虑存不存钱的事。
d经常担心存的钱不够多。
e存钱是件好事,但更重要的是要用手上的钱赚到更多的钱。
2一次好运不期而至,买彩票的时候居然中了5万元的奖金,你的第一反应会是
a可能会到经常去的商场把心仪已久的大件(比如数码摄像机、钻石项链)买回来。
b会拿出一部分存起来,余下的就用来好好享受享受。
c等有空的时候,会拿去做投资。
d没办法对这笔钱做妥善处理。
e拿去买股票或债券,10年后会有相当可观的收益。
3在核对你的记账本的时候,你经常会发现
a支出一栏里有很多条目。
b在某些时段,花得太多了,但有些时间维持在正常的水平。
c很少核对账本,因为没时间,但尽力挤出时间去记账。
d总是小心翼翼,有点担心其中很多数字有出入。
e总是仔细计算利润,检查赚到了多少。
4一般你处理不必要支出或计划外花费的方法是
a把自己的信用卡刷到无钱可刷,这样就可以避免不必要支出了。
b在储蓄前一般会留一点现金来应付这样的情况,但有时候这笔钱往往是被买东西花掉的。
c一直在计划设立一个“浮动基金”,但现在也没空开始实施。
d总会准备较多的钱来应付,但经常想:“这点钱够不够啊?”
e如果突然需要现金周转,常常卖掉一部分股票。
5你开始储蓄将来养老的钱了吗?
a什么是养老的钱呢?自己还年轻,不用太早考虑。
b已经开始了这个浩大的工程,但进展不大,常常是拆东墙补西墙,有时每月储蓄里拿点出来存作养老金。
c一直想开始,但往往被其他事分心了,一直拖到现在还没有开始实施。
d早开始了,害怕到65岁前还没有存够养老的钱。
e没有,觉得有更好的让自己到年老时还有钱花的方法。
6你认为钱就是
a用来买好东西的必要工具,快乐的源泉。
b有两种用途,那就是“存”和“花”。
c觉得研究它是什么很无聊,浪费时间。
d带来压力的源泉。
e可以赚更多钱的一个基本要素。
解析:
选a最多——吃光用光型
你觉得所穿、所戴、所用的东西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你狂热地喜欢逛街,喜欢挑选、购买和拥有新的东西。
建议:即使你把逛街当作一种休闲的方式,记住,身上不要带任何现金,只留车钱就可以了。如果能把信用卡也放在家里,那就更好了,这样你就不能买东西了。记住,一个星期存10块钱(只是少买一点点东西),你一年就有520元的存款了。
选b最多——进退两难型
你的情况有些不太稳定,你常常买完东西就后悔,紧接着再三分钟热度地存钱。你知道应该存点钱,可一旦一条新裙子吸引了你的眼球,你马上就会动用你的存款。
建议:这类人需要避免接触到现金,最好是拿出薪水的10%以上去投资。或者制定规范的储蓄计划,然后雷打不动地去执行。
选c最多——无头苍蝇型
你每天的生活如此忙碌,所以你没时间细心关注你的个人“财务”问题。你常常收到很多催账单,你的收支一般比较混乱。
建议:可以聘请专业理财师帮助你管理你的经济账。
选d最多——有心没胆型
你被烦琐的细小账目吓怕了,你从不真正喜欢存钱,常常把管钱的重任交给你的丈夫。
建议:多读一点理财方面的书,或者参加一个投资训练班。由你来决定要存多少钱,买上一些合适的股票,你就不会对管理自己的财产这样不自信了。
选e最多——狂热没胆型
你存钱,是因为十分希望能够实现存款的升值潜能。你对“钱生钱”的能力太乐观了。
建议:你总是对你的存款有太多的计划,而且得到回报的周期可能会很长。最好和专业理财师谈谈,让他了解你的财务状况,再根据你愿意承受的风险提出相应的方案。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