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思考-笔记思维:书写记录,保留深度思考的精华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关于“实感”与“物之原理”的深度思考——

    用铅笔做记录,为文字注入了灵魂

    不管对方是客户、上司,还是你的部下,当你们交流时,看到对方从容地拿出铅笔并开始做记录,你会做何感想呢?

    是的,这个“铅笔”就是我们学生时代使用过的,用木头和石墨制成的铅笔,并非更加便利的圆珠笔或自动铅笔。

    有的人会单纯地感慨:“咦?用铅笔做笔记的人,真是少有呢。”

    也有的人会觉得:“对方一定是个很有能力的商务人士。”

    还会有人发出疑问:“选择用铅笔作为书写工具,是出于某种目的或偏好吗?”

    甚至有人会认为:“对方好像是一个很有创意的人。”

    如果是我的话,看到对方用铅笔做笔记,会产生一种实感——他是在认认真真地记录我说的话。

    铅笔虽然只是一种很简单、很原始的书写工具,但用它写成的笔记却能散发出一种手工制作的感觉,为文字注入了更多的“性格与想法”。

    而且,铅笔也拉近了“正在说话的我”与“将我的话记录下来的对方”之间的距离。

    虽然每个人的感觉都不尽相同,但对于“对方在认认真真听我说话”的实感,我想大家恐怕都是相通的吧。

    用PC做记录缺少了一种温度

    另一种情况是,双方在交流时,会遇到噼里啪啦敲击着键盘做记录的人。最近,这种场景很常见,说不定你也是其中的一员。

    确实,为了之后可以将记录添加到电子邮件里,或者作为会议记录与他人共享,抑或是汇总成文件进行存档,再或者从一开始就以“数字化”的形式输入文字内容,这样比较方便快捷。

    因此,有人认为这种行为是有合理性的。并且,比起手写的方式做记录,在PC上打字输入的方式效率更高、速度更快。

    如果我正在跟对方说话,而对方却在一直打字记录,总会令我产生某种异样的违和感。这么说也许不太准确,但我总感觉这种方式与用铅笔相比,缺少了一种“温度”,让人感觉像在冷静地做判断。

    由于对方使用的是电脑,所以我们无法看见对方输入了什么内容,也无法了解对方在思考什么,由此我们的内心会产生不安与困惑——“对方只是装作在听的样子,实际上却是在思考其他更重要的工作吧……”

    现今,很多学生都会使用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做记录,这让很多教授变得越来越困惑。要我说,出现这种情况真是够悲哀的。

    但是,我想弱弱地提出这个观点:相比用PC做记录,用铅笔做记录的方式更能给人一种信赖感。这是有依据的,因为铅笔与PC有着本质性的差别。

    开门见山地说吧,铅笔是基于“与物的约定”书写文字的;而PC则是基于“与人的约定”输入文字的。

    “与物的约定”和“与人的约定”,也许这两个概念对你来说还不太熟悉,所以,我们的思考之旅就从这里正式开始,让我们先来弄清楚二者之间的巨大差别吧。

    用铅笔做记录,融入了“与物的约定”的信赖感

    一支铅笔可以分解成外部是用木头制成的笔杆,与中间用石墨和黏土混合制成的笔芯。如果石墨的占比较大,笔芯就会比较软,写出来的颜色会深一些;相反,如果黏土的占比较大,笔芯就会比较硬,写出来的颜色也会浅一些。

    “用铅笔写字”可以理解成将铅笔中的石墨,转移到纸张上的一种行为。简单来说,随着我们不断地书写,笔芯会在纸面上移动并留下黑色的笔迹,而且笔尖会逐渐变圆滑,铅笔也会越写越短。

    这是我们通过肉眼就能观察到的物理现象,也是支配着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的绝对法则。“物理现象”就是指在自然界中我们绝对不可能违反的法则,即我们通过身体实际体会到的“与物的约定”。

    所有物体都受到与自身重量成正比的力的吸引。我们之所以没有在宇宙中飘浮,是因为我们都被地球所吸引着。

    普通人会将这种自然法则理解为“万有引力定律”,专家学者则明确地将其视作“物理学”中的一种法则。

    而幼小的孩子则通过自己的实际体会,将这种现象理解为“我们可以站在地上,而不是飘到空中”“越是重的东西,越要使劲才能搬动”。

    由于这种“与物的约定”在世界上是绝对不会被违反的,所以也被称作“物理(物之原理)”。

    除了“与物的约定”之外,还存在另一种带有人为力量或想法的“与人的约定”。

    像“安全”“品质”“永恒的爱”等概念都可以纳入“与人的约定”的范畴,同时这些也是有可能被破坏的事物。与之相对的“与物的约定”,则属于这个世界上相对稳定、不会被违反或破坏的约定。

    用铅笔写字、做记录就是一种立足于“与物的约定”的行为。石墨在纸张上移动——看着这一现象,我们会有一种“绝对不会被违反的约定”正在上演的感觉,这就是一种“实感”——我们表达的内容,就在自己眼前被即时书写、记录下来。

    当看到对方用铅笔做记录时,我们会觉得“这个人,也许值得我信赖”。对于生活在“物理”世界中的人来说,这是一种理所当然的情感,同时也是为何“用铅笔做记录的人”会令我们产生信赖感的主要依据。

    实感较淡薄的“与人的约定”

    文字本身属于“与人的约定”范畴。

    日语中假名“A(假名A)”该发什么音、该如何使用、具有什么含义等,这些都基于人为设定的规则,对于不懂日语的人来说就毫无意义了。此外,对于由“A”与其他假名组合构成的“爱(AI)”“赤(AKA)”等单词也是同样的原理。

    虽然文字属于“与人的约定”,但当我们将注意力放在“用铅笔书写”这一行为上时,就属于完完全全的“与物的约定”。当你想要写出一个“A”时,只要手握铅笔按照这个字形来运动,就能在纸上留下“A”的笔迹。在这个动作过程中,并不存在所谓“与人的约定”。

    而当你在PC上打出“A”这个字时,就会涉及“与人的约定”了。因为敲下键盘上的“A”就会在屏幕上打出“A”这个字的设定,就属于“与人的约定”。如果想得再深一层,我们之所以能打出“A”,都是由程序命令决定的,这当然属于“与人的约定”。

    使用智能手机的输入法也是同样的道理。用点击按键的方式就能显示出“A”——通过这种“与人的约定”来让我们打出了“A”这个字。

    语音输入也好,平板电脑上的手写笔输入也好,这些都是基于程序设定来实现的。换言之,这些都是通过“与人的约定”来输入文字信息的。

    上述两种记录方式有着天壤之别。

    当我们用铅笔做记录时,我们所说的被对方原封不动地接收,然后对方用铅笔在纸上写下来。这整个行为属于“与物的约定”。

    而用PC做记录时,我们说完“A”后,假设对方也是原封不动地接收了这一信息,但他却需要依照设定好的程序命令,以“按下按键就能打出‘A’”的规则来输入,这个过程就属于“与人的约定”。虽然最后记录下了“A”,却不属于物理的动作。

    而且,被记录下的“文字”是被数字化的“与人的约定”,而非用石墨在纸张上移动书写的“与物的约定”。

    对于不确定的事物,我们的内心总会产生一丝违和感和不信任。

    而我认为,用PC做记录会让我们产生违和感的原因,就在于“与人的约定”所带来的不确定性。

    尽管我在环境相对简单的大学执教,也知道一些商业社会中处处都是涉及“与人的约定”的事情。比如,预约会面、签订合同、金钱交易等。再如,你与现在所在公司的“雇佣关系”就属于“与人的约定”,而“按劳取酬”也属于“与人的约定”。这些同“与物的约定”相比,都不是保持不变的。

    在充满各种“约定”的职场中,因为用铅笔做记录的行为融入了“与物的约定”会意外地增强他人对你的信赖感。

    不知不觉选择用“浅思考”

    《哆啦A梦》中有一集故事是说,在未来世界,人们坐在宇宙飞船里,可是宇宙飞船的控制系统突然出现问题,经过一番修理,到了最后的关键环节——只要能将数据进行减法运算,就能设定好飞船返回地球的轨道。可是在未来世界中,计算的事情已经全部由电脑做了。结果,没有一个人会做减法运算。

    故事的最后,还是靠学习成绩很糟糕的大雄做出了这道减法运算题,才让飞船从宇宙中平安返回。

    其实,这不再是故事里的情景,现今一些属于“教育较发达地区”的人就在大肆宣扬“只要会用计算器就可以了,减法运算也可以用计算器(机)完成,人们要更加注重学习思维方式”。

    对错姑且不论,这种乍一看是要磨炼思考能力的观点,其实就是基于“计算器不会出错”前提的一种教育思想。其观点是基于计算器属于“与人的约定”,所以绝对不会出问题,这跟《哆啦A梦》里的故事不是一样的吗?

    但是,这个世界上绝对不会被破坏的只有“与物的约定”或者说“物之原理”。正因为万有引力的存在,我们的地球才不会变得四分五裂,所以“与物的约定”是不可能被违背的。

    可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的“与人的约定”就不知道何时会出现问题了。

    例如,我们认为“过山车是安全的”,所以很享受坐过山车的刺激感。哪怕是头朝下、脚朝天的状态,人们大多也只是会有一丝恐惧而已,心里还是相信不会有问题。而且有安全杆固定住肩膀与腰部,我们能更安心地享受坐过山车的乐趣。

    但是,依据“与物的约定”,所有的物体都是会向下坠落的,而“安全杆会牢牢地固定住我们”“没有问题,绝对不会掉下来”的想法,都只能算是“与人的约定”。因为这些都是人制造出来的装置。

    所以,最终演变成对于“与人的约定,不管它会不会被破坏或被违背,姑且先相信”这样一种心理状态。

    如果我们总是盲目相信“与人的约定”,不知不觉间就省略了对其思考的过程,也就错失了“进行深度思考”的机会。

    iPhone畅销利用了“与物的约定”

    最近,出现了一种新型“与人的约定”,竟能惊人地模仿“与物的约定”——“仿照与物的约定”,并且开始变得越来越多了。

    “仿照与物的约定”的代表就是智能产品。很多小孩无师自通地学会了使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这真是令人感到吃惊。

    看到孩子这样,成年人都会感叹“真不愧是天生的‘数码一代’啊”,但是这并不只是这一代人天生所具有的特性。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都是仿照“与物的约定”制造出来的设备。虽然双指放大图片的“人机交互方式”利用的是最新的科技,但也是人们最熟悉的动作。

    所以,小孩只是以一种接近本能的方式在使用这些设备,但在大人们看来,他们却是在遵循着“与物的约定”。

    iPhone之所以能大卖,也是因为利用了人们“亲近物体”的习性。

    为什么在电子屏上签名不像自己写的

    让“与人的约定”无限接近于“与物的约定”,即“仿照与物的约定”,可以影响使用者潜意识的思维,从而认为“这种方式十分自然,所以也很容易使用”。

    但“仿照与物的约定”不是100%立足于物理现象,所以和“与物的约定”相比,它所产生的“实感”会很稀薄,反而会导致我们产生强烈的违和感。

    最近当我们使用信用卡时,需要在电子屏上签名确认消费的次数越来越多了。

    虽然只是用触控笔在液晶屏幕上签名,但是我们写出来的文字却总是歪歪扭扭,怎么看都不像是自己写的。

    签名的意义在于确认“这是由我本人使用信用卡进行的支付行为”,属于一种证明。万一信用卡被盗用,我们就能通过笔迹鉴定证明“非我本人所为”。

    可是,当我们在电子屏上签名时,那个笔迹真是连我们自己都认不出来啊……

    日本很早以来就有了“印章文化”,主要是在重要的合同等文件上盖章。技术不发达的时代就不用说了,就连现今,我们还是没有一个防范伪造印章的成熟技术。今天印章仍然被我们保留和使用,这与其说是为了证明,倒不如说是在延续着一种“文化心理”,即把印泥转移到纸上的“与物的约定”。

    这么一想,签名与印章的道理是一样的。西方社会自古以来就形成了“在缔结的重要契约上签名”的文化,所以如果把签名(物理现象)的环节省略,就会感觉怪怪的。

    目前,业界开发的新系统可以做到在不依靠“签名”和“密码”的前提下,也能防范对信用卡的盗用行为。所以“有个签名才保险(与物的约定)”等于是被计算机(“与人的约定”)所替代了。

    不过,很多人已经习惯了有个签名才保险(“与物的约定”),所以,这被当作一种形式保留了下来。

    一言以蔽之,在电子屏上进行数字化的签名仅仅是“签着玩”而已。

    现在我们知道了“为什么要签名”背后的原因,但不管是多么巧妙的数字化签名系统,模仿终归是模仿。利用“与人的约定”制作出来的“仿照与物的约定”始终不能算真正的物理现象。

    更何况,我们的签名经过数字化处理后,任何人都可以任意地进行复制操作。

    因为“与人的约定”是可以被破坏的,所以也有可能不知道什么时候,系统就会出现问题或者故障,影响使用。

    也就是说,一旦“与人的约定”遭到违背,我们的姓名与信用卡信息就很有可能通过数字媒介泄露出去。

    养成“怀疑正确性”的能力

    电脑变得越来越“聪明”,会让“与人的约定”所占的比重变得越来越大。这也就意味着,“约定”被破坏时造成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

    具备款项支付、与他人联络、信息记录、安排部署等功能的机器,如果某一天突然出现了故障,完全陷入“瘫痪”的状态而无法使用时,你能立刻找到替代品吗?你能想象网上银行和借记卡里的所有财产,突然有一天不翼而飞吗?

    不仅如此,“问题”会继续蔓延到各处。

    即便我研究的是“从‘不便’中产生好处”,也仍然会使用PC(当然,手机我是不用的)。

    即使是不会用电脑,也从未碰过智能手机的老年人,也会在家天天看电视吧。按下遥控器上的按钮,就能开关电视机和切换频道,这其实也属于“与人的约定”。还有平时经常使用的洗衣机、电饭锅等设备,也都遵照了“按下这个按钮后就会开始洗衣、做饭,直到完成为止”这样“与人的约定”的程序。

    那些希望活得简单些的人,还有坚持“少用其他物品”的极简主义者,虽然会在生活中减少使用电视机、冰箱这种“便利性物品”,但他们还是会使用电脑在自己的博客上发布信息。

    换个角度来看,虽然生活中减少了对一些物品的使用,但却全部转为对智能手机和PC这种有可能出现问题的便利产品的依赖了(从这个意义上讲,那些极简主义者虽然嘴上说着“不便没什么不好,反而才是最好的状态”,但是他们的内心却抱有完全相反的想法)。

    上传到“云端”的重要文件,既摸不着,也无法加以确认。因为“云端”无法作为一个“实体”而被我们的肉眼看见。我们之所以能确认“文件就在那里”也是基于“与人的约定”,但“与人的约定”却并不能保证绝对的一如既往。

    这是一个“与人的约定”已经渗透到生活方方面面的世界,并且不知何时就会陷入问题(状况)中。

    我并不是在开玩笑,也不是危言耸听。我们今后就会生活在这样的世界里。不,我们已经生活在这样的世界里了。

    因此,我们要时常让自己停下脚步多思考,要对“与人的约定”抱有一种怀疑的态度。虽然“试着去怀疑”听起来好像是很负面的想法,但其实应该被当作一种常识性且正确的思考方法。只有当你认识到了思考的价值,才会试着去做。

    你也在通过“秘书”与人交流吗

    如果你习惯用PC做记录,就会在不知不觉间营造出类似坐过山车忽上忽下(“与人的约定”)的“不稳定感”,因此一定要多加注意哦。

    开会时姑且不说,如果当你与他人一对一会面时使用PC做记录,也许对方的潜意识里会认为:“为何要在你我之间加入‘与人的约定’因素呢?直接进行谈话不是更好些吗?”从而产生不安或不满的情绪。

    再举个不恰当的例子,这就好像我与如今地位较高的老同学通电话,结果却出现如下的场景:

    “我现在在东京呢,好久不见,咱们出来喝一杯吧。”我提出邀约,但是对方却说:“如果要预约时间,请与我的秘书商定。”此时如果是你,你会感到一种寂寞和悲哀吧,说不定还有一丝焦躁。

    当你用PC做记录时,就有可能让对方产生这种情绪。

    明明是一对一会面的情况下可以互相交流的对象,结果却不能直接进行沟通,并且要很公事公办地通过秘书来传话。

    我们与对方通过“秘书”打交道,肯定会感觉到被蔑视了吧,并且作为商务人士这可不是什么交流的好方法吧。

    若想逆转这种状况,我们就需要用到铅笔了。

    你用铅笔写写画画的姿态,就不会带有“与人的约定”,而是直接给人以信赖感,并且毫不做作地传递出一种“温度”。

    这种感觉就好像已身居高位的老朋友欣然答应了你的邀约:“啊,川上,你到我这里来啦。好,我马上腾出时间来见你。”

    用铅笔手写做记录的行为正是基于“与物的约定”这一物理法则,才营造出了这种有温度的感觉。

    对素数尺的思考

    我平时总会深入思考“如何将‘不便’的好处具象化”,并为此不断尝试,其中一样物品——素数尺,确实做到了将我的“不便益”研究具象化。我统计了素数尺在京都大学校内的销售量,竟累计售出了3万多把(要知道,京都大学的学生数量,包括研究生在内,每年维持在两万多人)!

    尺子原本是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如果你想测出你现在所使用的铅笔的长度,就需要将尺子的一头与铅笔的末端对齐,然后再看笔尖所对应的刻度位置是多少,读取数值就可以了。这一系列的动作就是我们所说的“操作”。

    平时我们在使用尺子时,并不会特别意识到“我现在要测量铅笔的长度”,整个过程中也没有太多的思考。也就是说,整个“操作”无须意识或思考,即便是机器人也能测量出长度。

    但是,我所制作的素数尺,在刻度上只会标出质数(素数)。

    例如,如果铅笔的长度刚好是一个质数的值,即2cm、3cm、5cm、7cm、11cm、13cm、17cm,就可以直接通过刻度读数测得。但如果是长度为4cm的短铅笔,或者15cm的长铅笔,就没有那么简单了。你需要在头脑中进行减法运算才行,换言之,你需要对铅笔的长度有一番“思考”的过程。

    总之,素数尺是把“测量物体的长度”这种原本只需机械地操作就能完成的工作,变得稍稍有些不便,以此让使用者意识到“尺子是将物体的长度转换成数字的一个装置”,然后再开始进行相应的思考。

    “质数以外的长度,必须通过减法运算才能测得”这种“不便”,反而能让人意识到“我的任务是什么”,然后开始进行思考,从中获得益处。

    素数尺为“测量长度”的行为注入了“进行测量的实感”。“实感”与“意识”相关联,而“意识”又与“深度思考”相关联。

    深度思考可以理解成“对自我行为产生实感时所获得的益处”。能做到这一点的工具并不限于素数尺。例如,用铅笔写字时,因为并非下意识地记录,所以能产生“正在写字的实感”,以此为契机就能开启我们的思考。

    书写能将我们正在思考、正在想的内容都呈现在眼前,而写字的人也必然会成为一个观察者。而且,这种观察的姿态也可以说具有一种“批判性的精神”,即让自己直面内心的所思所想。所以,“书写”这件事可以说是一种对思考的表达。

    此外,铅笔与纸张也都蕴含着由物理(现象)带来的实感。总之,仅靠手握一支铅笔,就能让我们同时获得“两种实感”。

    正因为如此,才让“铅笔”在这个追求便利与快捷的时代里依然闪闪发光。

    这就好像钢筋水泥的都市中开放的一朵鲜花,抑或是大声宣誓“不要让‘与人的约定’介入进来”的棒球队员。

    思考能让思维发生转换

    使用铅笔,可以为我们进行深度思考创造机会。

    用铅笔做记录是在履行“与物的约定”,所以能营造出信赖感。

    即使这样的假设成立,可如果我明确地提出“用铅笔做笔记的人=工作上很能干的人,所以大家都开始用铅笔吧”,大家的心里也会马上涌起一丝蹊跷的感觉吧。

    听起来就好像本书与那些宣扬“能干的人都是站着工作的”“能干的人都是用方格纸做笔记”的商业管理书籍一样,应该摆在书店的同一个书架上吧。

    也许我们能从市面上买到一辈子都用不完的铅笔,也许有人会感到乐此不疲,但是,请停下来好好思考一下,我们常说的“工作上很能干的人”,指的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

    工作上很能干的人肯定会给人以信赖感,但是我们却不能说“给人以信赖感的人=能干的人”。

    现实中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他明明很值得信赖,却把工作做得这么糟糕!”这可真是件遗憾的事情。要想被人认可是“能干的人”,仅仅给人信赖感是不够的,还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头脑聪明。

    在前言中我说过“能进行深度思考的人=头脑聪明的人”。

    虽然头脑聪明的程度无法用数字来衡量,却可以通过完成工作得出一定的评价。我们可以做如下的假设:

    头脑聪明的人=能进行深度思考→想出有助于提升工作效率的可行性方法→将这个方法运用到工作中并做出成果→让自己的工作效率、技能得到提升

    对此,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有助于工作的方法都是快速想出来的”。

    但是多数情况下,这种“很快想出的方法”就像序中说的那样,“是将眼前的事物与自己所了解的知识相匹配的结果”。也就是说,快速筛选出了自己已知的一些做法,这个过程中我们并没有进行深度思考,所以这种“速度的提升”并不等于“技能的提升”。

    此外,太看重速度而忽视了思考,我们就无法想出很多方案,也就不可能想出最稀有的答案。大部分时候,很多人只能给出一两个说得过去、笼统的答案,这样一来,得出有益答案的可能性就降低了。

    深度思考可以激发联想的能力,这样可以想出更多的答案,而不是仅限于“唯一的正确答案”,而且还会催生出一些乍一看毫不相关的思路,这就是所谓的“思维转换”。

    关键在于只要数量够多,就能很简单地提高想出有益答案的可能性。

    当然,我们的头脑中也会想出一些明显无用的答案、可能偏离问题的假设,以及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图像等。但不管怎样,通过深度思考,我们能获得前一章中所说的“全新的发现=认知(cognition)”。

    留住深度思考产生的宝物

    之所以说用铅笔做记录的人看起来更能干,是因为用铅笔做笔记时可以进行深度思考并想出独特答案,这种可能性要比使用PC做记录的人更高。

    原因就在于如果我们使用PC做记录,就相当于为碎石子和石块套上了一层“筛子”。

    记录或笔记并非是要将别人的讲话一字一句地记下来,也不能只记录说话的要点。这些只能算是“会议记录”而已。

    另外,我们在与他人对话的同时做笔记,也可以加入一些其他的“独立信息”。

    如果只是单纯地预约时间,我们可以这样记录:“×月×日×时,在×日料店与×会面。”还可以将事先准备的文件以手写的方式命名,写字的同时也加深了我们对这次会面的印象。

    在互相讨论企划方案或创意时,对方的意见可能会给自己带来灵感,同样也可以记录下来。当听到的发言能产生新的创意时,哪怕发言的内容偏离了会议主题也没关系,统统记录下来吧。当你突然想到“可以参考这本书”时,也同样马上把书名记下来。还有,重要的内容可以把字写得大一些……

    这些做笔记时的技巧,如果换到PC上进行,就格外困难。

    很多系统都预装了文字处理的软件,大多数的版面都是横排或竖排的形式,文字一直连续在一起。同一个文件中的版式都是统一的,要么全都是横排,要么全都是竖排。当然,你也可以设置斜体、添加文本框、添加下划线、加粗字体等,但这些操作都需要一定的步骤,所以并不如手写的方式自由。

    使用PC只需要套用“系统”或者“框架”就能达到快速与便利的目的,但是如果要做出一些其他的变化,就会非常麻烦且费时间。

    大多数人都讨厌复杂与麻烦的事情,所以就会选择尽量省事的。也就是说,即使用斜体字、添加文本框等元素,最后做出的还是一份格式统一的Word文档。而临时想到的事情、与此无关的发言等内容,就都被省略了。

    这样一来,“碎石子与石块”等思考所产生的宝贵产物,就被“筛子”——用PC做记录(或者说只是机械地将他人的话语记录下来)过滤掉或者碾碎了。

    我觉得,面对这种良莠不齐的状态,仅仅以“是否方便机械化作业”为标准判断哪个是宝石、哪个是石头,未免太片面了。

    将思考从大脑中提取出来

    除了在与他人谈话时做笔记外,当我们在想事情时,这种“碎石子与石块的筛选现象”也会很明显。

    虽然具体情况因人而异,但我们的思考并非仅仅表现为“语言”这一种形式。

    在“思考”这个动作中,人们更多的是以图像化的方式思考。这种“思考”比文章可能更接近于漫画或电影的表现方式。当一个人坐在PC前思考时,要将这种难以用语言描述的图像用PC记录下来,实在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启动图形化的功能,然后点选这里……”像这样,当我们借助PC——“与人的约定”进行操作时,头脑中的那些模糊的图像,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如果换作手写记录,像“三角形的顶端开放出花朵”这样的形象,只需几秒钟就能画出来。反之用PC的话,即便是操作很熟练的人,在短时间内画出来也是十分困难的。

    我身边的学生大多是工科生,他们需要频繁地“将自己头脑中冒出的图像做成具体的形状”,也就是要经常制作“思考的证据”。

    那么,他们都是怎么做的呢?由于这些学生使用电脑比普通人更熟练,所以他们会先用PC制作立体的模型数据,然后再通过3D打印技术输出成品。在这个过程中对细节精雕细琢。

    但是,无论他们多么习惯用这种方式,使用PC就意味着在思考“成形”的过程中,介入类似“编写程序代码”的“与人的约定”,这是不变的事实。在原封不动地记录思考内容的方面,3D打印技术还是比不过手写记录的。

    我们常常会选择用乐高积木搭建形状。乐高的原理很简单:将三块叠加起来,就是三分的高度,这是基于“与物的约定”。相比之下,“首先定义一个圆柱体,然后将其倾斜45度角再切开后,将截面做成一个物体”的做法,也就是3D打印技术,属于“与人的约定”。

    因为这与物理法则没有关系,所以给人的实感也是很稀薄的,而没有实感的相伴,我们就很难进一步拓展思考。

    使用铅笔则能保留我们思考时的“证据”,也就是选出所想的话语,然后以书写的方式将其展现在现实中,通过“在大量的话语中进行取舍”这一过程,我们可以不断地深化“思考”,打磨自己的想法。

    电脑带给我们“便利”与“快速”的同时,也在说话人与记录者之间,或者说个人的思考与最后的输出之间,强行加入了被称为系统的“与人的约定”的因素。

    加入了“与人的约定”意味着失去了能容纳“思考”的空间,我们也就无法集中精力进行深度思考。

    竖排、横排、斜体、图片、影像等这些自由的形式,也就都被剥夺了。因思考而产生的“碎石子与石块”全都被毁了。

    只因为加入了“与人的约定”这一个步骤,就需要在“思考”与“输出”之间耗费更多时间。

    因为有这么多缺点,所以聪明人在做笔记或想事情时,从来不会使用PC。他们自然而然会认为“要用乐高,而不是3D打印”“要用铅笔,而不是PC”。

    书写能精炼我们的思考

    设计师大多会使用绘图的方式做笔记,但令人意外的是,很多研究者也会采用这种方式。

    我身边的研究者大多是理科专业的,所以当他们想解释某个概念性的内容时,便会借助“物理式的思考”,很自然地采用绘图的方式。

    此外,对于商务人士来说,相对于纯文字的资料,带有图形或照片的资料会更有实感,也更容易理解。

    当然,如果要非常严谨地解释某个概念,图文结合的方式所具有的多样性,就反而变成一种干扰因素了。

    在学术论文中我不推荐大家使用手绘图,因为这会让不同的人在理解上产生差异。比起“铅笔所做的笔记”,“PC做成的资料”更具客观性。

    这对于说明书或指南之类的文件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当我们要保证“无论谁读,对内容的理解都是同样的”时,手写方式所带有的“手工质感”和“个性”反而会成为干扰因素,我们需要的则是“PC输出的内容”。

    不过,当双方互相表达“理解了”“传递到了”这样强烈的想法时,还是要借助与头脑中所想的内容更加接近的、图形化的手写方式增强实感。

    实际上,还真存在“图形化记录员”的职业。

    这个职业是为了应对“开完会后,老是总结不好”的情况,将会议的内容以图形化的形式描述出来而设立的。“今天的会议主要说了×××”,当会议结束后,他们就能提交总结好的内容。

    因为图形化的形式会使每个与会者有各不相同的解释或者理解。但是比起这点,由于大家都有了实感,所以更容易接受会议的内容不是更好吗?因此,才会产生这个职业。

    不过,马上就让你“将会议记录以图形化的形式进行总结”的门槛难免有些高,但对于自己头脑中会议的记录——即所思所想的笔记内容——进行图形化的归纳总结,只需事先准备好纸与铅笔,就可以立刻试着做一做。

    很多人都会先入为主地认为:图形化的思考方式只适用于设计师,所以请你先试着去做一做吧。

    书写的方式,能让我们面对自己内心的话语,发现我们的思维方式,精练我们的思考。

    因此,我们的所有输出都可算作是一种“设计”。

    从“直面自己的思考”这一意义来说,我们也要尽可能认真地、慢慢地用铅笔来书写。

    用铅笔做笔记,可以让我们的思考更具创意

    大家听我这么一说,是不是已经跃跃欲试了呢?与此同时,大家的心里应该也涌出了一丝不安吧?!

    “圆珠笔、自动铅笔,还有钢笔都能用于手写记录,那为何除了PC就只能用铅笔呢?”“圆珠笔和钢笔不也是基于‘与物的约定’进行书写的吗?”……

    作为一名老师,我能想象出大家提出这样的疑问。虽然在预料之中,但我多少还是有些吃惊。

    使用圆珠笔或自动铅笔的人都显得很普通,但是一个成年人使用铅笔,怎么看都很少见的吧。如果用钢笔,就会让人感觉是在装腔作势,或者给人“老干部”的印象;而如果用铅笔就不会有这种感觉了。一直用铅笔做笔记会让人觉得这个人很有个性。此外,不是在笔记本上,而是在草图本上写写画画,更让人感觉像是一个创意工作者,这样能很自然地散发出对独特想象力充满自信的状态。

    怎么样?不用说,这样的解释肯定是没什么说服力的。但是,必须使用铅笔的原因也隐藏在其中,请你开动脑筋,好好思考一番吧!

    工具用得越熟练,思考越顺利

    由于铅笔自身所具有的特性,确实是一种很容易体现出一个人独特性的工具。

    按照我的定义,“独特性”与“尚未熟练掌握”的状态,二者有着十分近似的关系。也就是说,无论技术如何发展,都不能到达所谓的“终点”,因为终点没有尽头。

    关于这一点我可以举个例子来说明:在PC的键盘上打字的速度有一个判断“熟练与否”的标准,而且无论你打字多么熟练,都无法打出“有趣的字形”或“漂亮的字形”。

    但是,手写的方式就不存在绝对的满分,即“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就是手写的特点,它永远没有发展的终点。

    从“手写的方式不会出现绝对的满分”这一点来说,用圆珠笔、自动铅笔或钢笔都是一样的,但是由于一支铅笔可以写出浓淡不同的字迹,所以表现的幅度更宽一些。

    此外,笔尖磨圆了的铅笔,写字时会很不方便。但是,在熟练者的手中,正因为它的笔尖不是圆锥体,反而能通过改变各种握笔方向,实现形态各异的书写方法。

    总之,铅笔能将原本“不好写”的状态,转变为看似“书法艺术”般的优美表现。

    “有限性”让思考更迫切

    铅笔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会越用越短。这也可以看作反映我们是如何使用的一种记录,从而对整个过程产生实感。

    圆珠笔和自动铅笔的笔芯虽然也会越用越少,但是作为一支笔,它的长度并不会发生变化。钢笔的笔尖部位会因不同人的使用习惯而发生变化,笔杆也会因为手的握持而有细微的变形,但肯定不会出现铅笔那样明显的变化。

    因为,铅笔本身会越用越短,直至用完。

    从变化的程度来看,铅笔当之无愧的排在第一。

    “减少”是能产生实感的一个重要过程,所谓的“有限性”,就是铅笔所具有的一种特性,可以记录“我们是如何使用的”,即我们思考的过程。

    综合考虑上述要素,铅笔是所有的书写工具中,最容易营造出个性、独特性的思考工具。

    人类身上的“矛盾法则”

    如果你想借助“物之原理”营造出信赖感,请使用铅笔吧!

    如果你想有更深刻、更独特的思考,请使用铅笔吧!

    如果你想给出独特的答案,彰显自己的个性,请使用铅笔吧!

    你一定能成为你所想的样子……

    你是不是以为我在推销名为《实现梦想,仅靠一支铅笔!》的书啊,不过我之所以这么说,是有一定道理的。

    当我们身处于不便的世界中时,人们就会把“制造出便利的机器”当作一种追求。

    但是,现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如此便利的时代,如果还无视人性而一味地追求功能性,那么从“人类”的视角来看就会变得很危险了。

    因为当机器能够独立运转的时候,人类也许就变得不再必要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忽视了人的作用”。

    因此,我们要将人与机器综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进行思考,要思考除了机器替代人类以外的“人机关系”——研究这一主题的专业,被称为“人类机器学”。在这门学科中,“安全性”又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人类身上常表现出一种矛盾的法则,即人们在认为很安全的时候,就会做出危险的事情。

    你驾驶过敞篷汽车吗?将顶棚开启后,整个上半身就暴露在外,强风也会迎面吹来,当你加速时,身体能直接体验到这种速度感。再加上车身很低,几乎都能看见地面了,这能让你时刻意识到“啊,我正在开车!”如果此时稍微有点碰撞,说不定你就会受伤,所以,开敞篷车往往也伴随着一丝惊险。

    因此,驾驶敞篷车的人一般都会保持安全驾驶的状态。原本很凸显个性的敞篷车,却留给人“是老年人开的车”的印象。因为,我们平时在街头经常能看见头发花白的老年人以法定速度驾驶敞篷车的身影。

    但另一方面,我们注意到开高档车的驾驶员,无论老幼,都会表现得特别任性、易怒。

    驾驶高档车的实感之所以比较薄弱,是因为高档车的设计是以“舒适性”为优先考量。

    在一个完全被保护起来、坚固牢靠的车厢中,人们自然会产生出“现在绝对安全”的想法,于是驾驶员敢于胡乱驾驶的概率就会提高。

    要思考“用什么”,而不是“做什么”

    当有危险时,人们会变得很慎重;而感觉不到危险时,人们就会愿意去冒风险。

    加拿大交通心理学家杰拉尔德·J.S.瓦尔德(Gerald J.S.Wilde)将人类的这种心理称为风险平衡机制。

    在生物学和物理学上,有一个动态静止(homeostasis)原理,即不管外部环境如何变化,机体仍会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这在自然界中,也属于物之原理的范畴。人体无论是处于35摄氏度的环境中,还是零下15摄氏度的环境中,都会保持一个恒定的体温,这全靠自律神经与内分泌系统在发挥着调节的作用。

    风险平衡机制就是将此原理运用到人类心理研究上的一种想法。

    气温过高时,我们会通过排汗等方式保持体温恒定。同样,当人感到安全时,就会做一些危险的事情。简单地说,就是这样的一种思维方式:假如,我们将汽车驾驶时危险度的正常水平设定为“七成安全,三成危险”,那么,开敞篷车的驾驶员会认为“这辆车只有五成安全”,所以自己还要再多加两成的安全驾驶,以此来恢复到“七成安全的正常水平”。

    反过来,由于开高档车的驾驶员感到“这辆车只有一成的危险”,所以会增添两成的危险驾驶,以此来恢复“三成危险的正常水平”。

    我希望大家关注的一点是,人到底会被物体影响到何种程度?敞篷车的驾驶员也好,高档车的驾驶员也好,他们平时都有自己的驾驶风格,只不过真正开车时,又会受到他们所驾驶车辆的影响。

    除汽车以外,在其他的一些机器及工具上,也能看到这种现象。比如,很容易书写的圆珠笔就会让使用者冒着“也许无法准确传递信息”的风险,将字写得杂乱无章。

    既然人这么容易会受到物体的影响,那么我们不如就利用好这一特性。所以,问题不是写什么,而是用什么来写。

    不要因为使用PC就养成了“PC式的思维方式”,而是要通过使用铅笔,养成“铅笔式的思维方式”。

    比铅笔更加方便的圆珠笔和自动铅笔,由于风险平衡机制的影响,会让我们只顾着快速地书写,而忘记了去面对自己内心的所思所想。

    请大家试着使用铅笔以没有任何干涉的“人的行为”,去和对方打交道吧。

    通过试着使用铅笔,这一最为接近物之原理、简单又独特的工具达成“与物的约定”。

    因为“使用铅笔”能让我们面对自己内心的思考。

    从思考到理解领会

    此外,铅笔还是一种以“物理性为武器”的工具,可以催生出一种“抓手”,让他人开始思考并最终产生“能理解”的实感。

    例如,我在讲课时经常跳出原有的主题,以“说到这一点”为开头,转到其他话题的阐述上。当我滔滔不绝时,学生们都已经听得睡着了。

    而比我年长的同事中,有一位教授在上数学课时,中途会面对黑板连续沉默30秒钟,他大概是想让大家多多思考。

    也许是出于对这位总是沉默的教授的一种仰慕,有学生会主动表示“我想尝试解这道题”,所以这位教授有意地沉默,目的就是激发学生开始思考。说不定这位教授的沉默就是一种“抓手”。

    如果商务人士在开会时一只手拿着铅笔,同时保持沉默,也是不错的状态;抑或,说着“如果画成图会是这个样子”,然后就动手在纸上画出来。这种做法会比“说个没完”的推销式说明更有效果哦!因为你能吸引对方的注意,即使有不理解的地方,对方也会主动跟着开始思考。

    被吸引—停下脚步—思考—理解与领会—“明白啦!”像这样了解到的,才是我们亲手掌握的最正宗的知识,然后才能催生出“独特的想法”。

    很多人认为制作一份既漂亮又易懂的PPT是商务人士的必备技能,但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如果我们能和对方进行富有成果的讨论,双方能深入思考并磨合出好的想法,就不需要PPT了。因为,PPT中并没有能让对方实现理解的“抓手”。

    开会的时候,只需要有纸和铅笔就行了。在我看来,这样的公司也一定会是一家富有创造力的公司。

    到这里,我们已经从“深度思考”说到了“铅笔的物理优越性”,那么接下来,我们从“铅笔”身上能思考些什么呢?

    其实,通过对一支铅笔的深入思考,我们还会发现它与“人际关系”也有着不可思议的关联。

    通过对“铅笔”的思考也能让我们窥见“用何种表达方式,能让我们缩短与他人的距离,或者反过来让彼此疏远”。

    第1章 要点

    ◆用铅笔做笔记的人会给人一种“很能干”的感觉,这背后是“与物的约定”在起作用。

    ◆“与物的约定”营造出了世界上大多数的“实感”。

    ◆立足于“与物的约定”的铅笔,要比PC(有“与人的约定”介入)更容易保留“思考的证据和足迹”,能提高我们想出独特答案的可能性。

    ◆虽然圆珠笔和自动铅笔很方便,也比铅笔更方便书写,但是由于风险平衡机制,很难让人深入思考。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