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12年,法国书商威尔福雷德·沃尼克买了一本令他迷惑不解的奇书。这本书共204页,用一种无人知晓的字写成,并配有彩色插图。至今没有人能读懂这本书。
2.法国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不是阅读而是专供闻的书。全书共30页,没有一个文字,只置入54个很小的瓶子,里面装有各种芬香的物质。作者是巴黎一位著名的酒菜品尝家,出版此书是为了吸引读者分辨各种香料的气味。
3.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版能够散发气味书的国家。最有特色的是一本描写美国牧人的书,散发出皮革和汁液的味道;另一本描写战争的书,散发着血腥、火药和烧焦味。
4.法国有一本堪称世界上最大的书,这本书的面积12平方米。然而全书只有30页,每页却重达200千克。
5.德国艺术家卡尔编绘了一本世界上最小的袖珍画册,页面仅有1.4英寸×1.25英寸。这本画册只出版了980本,极具收藏价值。
6.1984年,日本东京出版了一本寓言书,它不是印刷的而是编织而成的。现存于莫斯科国家历史图书馆。
7.1983年,保加利亚加布罗沃市的能工巧匠,制造了一本世上独一无二的青铜书,赠给这座以幽默著称的城市。这本书共22页,重4公斤,长22厘米,宽18厘米。上面刻着该市广为流传的俏皮话。
8.1991年,英国出版了一部重达2.5吨重的书。该书占地面积41平方米,收入大型文献754卷,记载了世界上所有重要书目。编辑出版这本厚54页的书,共用了12年的时间。
9.1987年,意大利蒙特罗利出版社出版了一种用聚氯乙烯薄膜印刷的可在浴场读的书。如果将封皮充上气,还可以当枕头用。
中国名著成书耗时
《史记》——司马迁耗时15年;
《汉书》——班固耗时20余年;
《论衡》——王充耗时30余年;
《说文解字》——许慎耗时22年;
《大唐西域记》——玄奘耗时17年;
《资治通鉴》——司马光耗时19年;
《梦溪笔谈》——沈括耗时9年;
《本草纲目》——李时珍耗时27年;
《农书》——王祯耗时15年;
《徐霞客游记》——徐宏祖耗时34年;
《天工开物》——宋应星耗时20年;
《日知录》——顾炎武耗时30年;
《镜花缘》——李汝珍耗时20年;
《红楼梦》——曹雪芹耗时10年;
《桃花扇》——孔尚任耗时15年;
《辞通》——朱起风耗时30年。
世界五大通讯社
1.美联社——是美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通讯社,它的前身是1848年成立的港口新闻联合社。其总部位于美国纽约。
2.路透社——是英国创办最早的通讯社。1850年由保罗·朱利叶斯·路透在德国亚琛创办,1851年迁址到伦敦。
3.塔斯社——是前苏联国家通讯社。它的前身是1917年11月18日成立的俄国彼得格勒通讯社。1918年与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所属的新闻局合并,命名为俄罗斯通讯社,简称罗斯塔。1925年7月10日改名塔斯社,总社设在莫斯科。
4.法新社——全称法国新闻社,成立于1944年,是与路透社、美联社和合众社齐名的西方四大世界性通讯社之一。前身是由夏尔·哈瓦斯于1835年创建的“哈瓦斯通讯社”。法新社是西方四大通讯社中资格最老的一个。
5.合众国际社——是美国第二大通讯社。1958年5月由合众社与国际新闻社合并而成。总社在华盛顿。其中,合众社创办于1907年,国际新闻社成立于1909年。
世界著名的时尚杂志
1.《流行通讯》——1966年在日本创刊,以其前卫、青春、另类、时尚的风格在日本时尚类杂志中独树一帜。该杂志以时装为主要内容,同时全面展示社会时尚风气、生活方式的各个层面,提供全面的时尚情报和资讯,跟踪全球时尚人士和时尚现象。该杂志一直是日本乃至亚洲最具前卫意识和时尚意识的杂志。
2.《VOGUE》——1892年诞生于美国。《VOGUE》最初只是作为一种时装周刊出现的,主要针对都市女性。1916年,美国一家出版公司收购了它,将其发展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时尚杂志之一。该杂志不仅倡导了时尚风气,还培养和举荐了大量的时尚人才,包括知名的设计师、模特、摄影师和编辑,等等。杂志的内容涉及时装、化妆、美容、健康、娱乐和艺术等各个方面,是一本综合性时尚生活杂志。
3.《时尚芭莎》——1867年创刊于美国。这本杂志以知识女性为读者对象,主要内容和《VOGUE》相似,但多年来一直坚持其高雅的时尚风格。
4.《L‘OFFICIEL》——法国权威的时装流行杂志。1921年创刊,被人们称为“时装界的圣经”。这是一本以高档女装和上层社会的时尚生活为主要内容的杂志,主要向女性介绍法国上层社会关注的话题,比如高级女装、美容化妆、欧洲经典的文化艺术活动和贵族沙龙文化等。杂志的特点是时尚而高贵,有浓郁的艺术气息。
世界上著名的报纸
英国:
太阳报(The Sun)
每日邮报(The Daily Mail)
每日镜报(Daily Mirror)
每日快报(Daily Express)
每日星报(Daily Star)
美国:
今日美国(USA Today)
华尔街日报(The WallStreet Journal)
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
洛杉矶时报(Los Angeles Times)
金字塔报(Al-Ahram)
纽约每日新闻报(New York Daily News)
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
纽约邮报(New York Post)
芝加哥论坛报(Chicago Tribune)
法国:
西法兰西报(Ouest France)
晚邮报(Corrieredella Sera)
共和国报(La Repubblica)
德国:
图片报(BILD)
WAZ汇报(WAZ Mediengruppe)
科隆汇报(Zeitungsgruppe K?ln)
日本:
读卖新闻(Yomiuri Shimbun)
朝日新闻(The Asahi Shimbun)
每日新闻(Mainichi Shimbun)
日本经济新闻(Nihon Keizai Shimbun)
中日新闻(Chunichi Shimbun)
产经新闻(Sankei Shimbun)
东京体育报(Tokyo Sports)
日本体育报(Nikkan Sports)
北海道新闻(Hokkaido Shimbun)
日本体育报(Sports Nippon)
现代日报(The Nikkan Gendai)
世界著名出版社
1.盖尔集团出版公司——是汤姆森公司的子公司,以出版工具书闻名全世界,在图书馆业享有盛名。
2.灯塔出版社——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成立于1854年。是一个大量出版小说的出版机构。出版领域涉及宗教、民族主义等生活的各个方面。
3.剑桥大学出版社——创立于1534年。现每年出版2000种书,150种期刊,在版20000多种书,图书销往全世界200多个国家。
4.牛津大学出版社——始创于15世纪末,是牛津大学的一个部门。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学出版社。
5.哈考特通用公司——是美国大型商业出版公司,1919年成立于纽约。创建初期主要出版大众性书刊,随后兼并了一些著名的专业出版公司,将出版范围扩大到专业书、教科书和医学书等领域。哈考特通用公司起初从事电影、戏剧业,以后为了维护股东的利益,几次转业。最后,成为全球教育、科技、医学出版巨头。
6.Adobe出版社——成立于1982年,提供的网络和印刷出版解决方案屡获殊荣。产品遍及图形设计、图像制作、数码视频和网页制作等领域。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的圣荷塞市。
7.鲍克出版社——是英荷合资出版巨头里德——埃尔塞维尔出版集团的子公司,自1872年成立以来,一直以出版图书馆、书店和出版业所需图书出版数据等而闻名于世。
8.美国麦克米兰出版公司——原是美国西蒙·舒斯特出版公司的子公司,现为国际媒介巨头培生集团的子公司。在全世界,年销售图书1400万册。
9.麦格劳——希尔公司——美国综合性出版公司,1888年由J.H.麦格劳在纽约创立。
10.学术出版社——学术出版社是全球性儿童教育、娱乐出版社。创建于1920年,位于美国匹兹堡市。
11.西蒙与舒斯特公司——该公司于1924年1月由西蒙·理查德和舒斯特·林肯创建。原是美国规模最大的图书出版公司,出版各种文学作品、社科类图书、教材(适合大学、中学和小学学生使用)、科技图书等,以及音带、计算机用软盘、光盘,甚至网上教育产品。
12.汤姆森公司——总部设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斯坦福市。是全球媒体巨头。主要出版学习用的各种信息和材料,只要是学生、教师或职员学习用的图书,在汤姆森学习公司都有已出版读物。
13.岩波书店——创立于1913年。位于东京神田神保町。
14.角川书店——是位于日本有名的出版社之一,总部位于东京千代田区。创立于1945年。
15.讲谈社——于1909年由野间清治在东京创立,是日本最大的综合性出版社,也是日本主要的漫画出版社之一,同小学馆、集英社并称日本出版界的漫画三雄。
16.小学馆——创建于1922年,是日本最大的综合性出版社之一。
广播
广播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世界上第一座领有执照的电台,是美国匹兹堡KDKA电台,于1920年11月2日正式开播。
1920年6月15日,马可尼公司在英国举办了一次以梅尔芭太太主演的“无线电——电话”音乐会,远至巴黎、意大利、挪威,甚至在希腊都能清晰地收听到。这就是广播事业的开始。
新闻
在我国,“新闻”一词最早起源于北宋末年出现的小报。北宋末年,一些中下级政府官员和书铺主人秘密合作,将未经官方审查批准的信息,私自以“小报书之,飞报远近”。
当时的人们都将这种小报称为“新闻”。从此“新闻”这个词就与报纸联系起来了。
什么是编者按
编者按是报纸、杂志、通讯社、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工具的编者专用的一种对稿件所加的评介、批注、建议或说明性文字。其任务在于:一是针对稿件中的观点或材料,解释有关方针政策,直接表明编者的态度和建议;二是突出强调稿件的中心思想或现实意义,以引起人们的注意;三是提供背景材料,传播最新信息,权衡是非利弊,以引导社会舆论。
什么是广播稿
广播稿是专供各类广播台、广播站使用的稿件。和报纸一样,广播稿的种类也很多。广播稿和报纸新闻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相同处是它们都是新闻文体,要求真实,讲究时效,文字简短;不同的地方是报纸是供人们阅读的,而广播是供人们听的。所以,广播稿最大的特点就是要适宜于听,即一是语言上要口语化,通俗化,让人听得懂,记得住;二是要在音响上作文章,将无声文字化为有声的语言,在传声上用音响给人以不同的感受。
我国报业的历史
1.第一份官方报纸——《北洋官报》(1902年,天津设立总局全国发行)
2.第一份中文商业报纸——《香港中外新报》(1858年,香港)
3.第一份商业性报纸——《香港船头货价纸》(1857年,香港)
4.第一份我国境内出版的中文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1833,广州)
5.第一份英文报纸——《广州记录报》(《广东记事报》)(1827年,广州)
6.第一份国内现代报纸(也是第一份外文报刊)——《蜜蜂华报》(1822年,澳门,葡萄牙文)
7.第一份近代华文报刊(也是第一份宗教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1815年,新加坡)
普利策奖
普利策奖由约瑟夫·普利策设置,自1917年开始,距今已有88年的历史。其授奖对象包括:小说、戏剧、诗歌、音乐、历史、传记、非小说类纪实文学著作以及新闻。新闻奖是普利策奖中最重要的奖项,被世界公认为美国新闻最高奖。
普利策新闻奖全部授予纸质媒体。该奖项包括:公众服务报道奖、突发性新闻报道奖、调查报道奖、深度报道奖、独家报道奖、国内新闻报道奖、国际新闻报道奖、新闻特写奖、新闻评论奖、文艺批评奖、社论写作奖、社论性漫画奖、突发性新闻摄影奖和特写摄影奖。
我国四项新闻最高奖项
1.中国新闻奖:创办于1991年,是中国记协主办的全国综合性年度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也是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常设的全国性新闻奖。
2.范长江新闻奖:创办于1991年,是中国记协主办的全国中青年记者的优秀成果最高荣誉奖,也是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常设的全国性新闻奖。
3.韬奋新闻奖:创办于1993年,是中国记协和中国韬奋基金会联合举办的奖励我国新闻编辑及通联、校对、资料工作者优秀成果的最高荣誉奖,也是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常设的全国性新闻奖。
4.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奖:创办于1994年,是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中国记协主办的一项高层次、常设的全国性新闻奖。
我国报纸之最
1.在我国出版的第一张汉文日报,是1858年在香港创办的《外中新报》。
2.林则徐所办的《澳门新闻纸》,是我国最早的译报。
3.1872年广州出版的《羊城采新实录》,是我国内地出版的第一家近代化报纸。
4.《昭文新报》是艾小梅于1873年在汉口创办的,它是中国人创办的最早的中文报纸。
世界上第一份日报
《日报》首次发行于1650年,是德国人蒂莫特里茨出版的。虽然只发行了3个月左右,但却是世界上第一份日报。
图书
《周易·系辞》上记载:“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说的是上古时候,有一次伏羲氏观于黄河,有龙马忽然在河上出现,背负“河图”;后来伏羲氏又观于洛水,又有神龟在水上出现,背负着“洛书”。
伏羲氏得到了河图洛书以后,就以此作为准则来治国治民。
《礼含文嘉》上也记载着这样的传说:“伏羲德合天下,天应以鸟兽文章,地应以河图洛书,乃则之以作《易》。”这是说伏羲氏道德高尚,上合天旨,下合地意,所以上天显应以鸟兽的足爪,令其造成文字;下地则显应以河图洛书,献给伏羲氏,让他用来治理天下臣民。于是伏羲氏以此作为准则,写成了《周易》这部书。
看来,“河图”指的就是中国的山川地理图,“洛书”则指的是龟甲卜文,说的是有关治国治民的准则。“图书”即因此引申而来。
形形色色的图书馆
1.电脑图书馆——世界上第一家电脑图书馆建成于日本,它的作用实在专为有私人计算机的日本读者服务。读者可以坐在家里,利用程序查阅60家大报、60家大杂志和300种普通杂志以及文摘资料,以免奔波借阅之苦。
2.视听图书馆——视听图书馆位于英国,该图书馆除了利用现代录音、录像设备为用户服务外,没有图书出借。用户可按要求播放所需资料。
3.声音图书馆——英国有一座既无书架也无任何刊物的图书馆。但是人们在这里可以领略到大自然的风光,听到各种野生动物的声音。馆内收集了许多鸟类从雏鸟到幼鸟、成鸟以及求偶、配对、坐巢等各个时期的一整套声音,并附有动物的名称、图片及产地的介绍。
4.飞行图书馆——美国阿拉斯加州地广人稀,交通不便,但读者借书却十分方便。州图书馆根据读者寄来的借书单,用飞机将读者需要的图书送到读者家中。
5.火车图书馆——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到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的铁路线上,为了解除旅途的寂寞,奥地利当局在车厢里设立了图书馆。乘客持车票或月票可免费借阅。馆内藏书500余种。假如旅客到达目的地而书尚未读完,可续借4个星期。
拥有世界之最的图书馆
1.世界上最早的公共图书馆——是1847年在华沙开放的查路斯基图书馆。
2.世界上最高的图书馆——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图书馆,计28层,高296英尺,1973年正式开放。
3.世界上最小的图书馆——是美国纽约阿瑟霍顿图书馆。它收藏的新型微型图书长仅3厘米。
4.世界最早的私人图书馆——是建于中国明朝嘉靖四十年(1561年)的浙江宁波“天一阁”。
5.世界藏书最多的图书馆——是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书量达8000多万册(含报刊、微缩资料等),包括世界470种文字。
6.世界上座位最多的图书馆——是前苏联国立列宁图书馆,共有座位2300个,每日接待读者约7000人次。
电子杂志
电子杂志,又称网络杂志、互动杂志。目前已经进入第三代,以Flash为主要载体独立于网站存在。电子杂志是一种非常好的媒体表现形式,它兼具了平面与互联网两个特点,且融入了图像、文字、声音、视频、游戏等相互动态结合来呈现给读者,此外,还有超链接、及时互动等网络元素。
世界上第一本科学杂志
世界上第一本科学杂志是《学者杂志》,它于1665年1月5日诞生于法国巴黎。《学者杂志》内容丰富涉及了很多领域的知识。但不幸的是,就在它刚刚诞生几个月以后,就被查封了。直到一年以后,再次获准出版。每年一至二期。该杂志从1701年起正式成为了巴黎科学院的机关刊物,刊登了很多著名学者的文章。直到法国大革命爆发,该杂志被迫停刊,直到1816年副刊后,又继续存在了100年。
记者的来历
16世纪意大利的港口城市威尼斯成为了繁华的贸易集散地,每天都有很多商人在这里进行商品买卖和交易。他们急需了解商品原料产地、销售市场以及有关交通、政治、军事等情况,于是便出现了一些专门以采集和出售政治和宗教消息、商业行情、航船行期等新闻的人,他们便成了新闻记者的前身。
节目主持人
1952年是美国总统的大选之年。为了能够更加深入具体地报道美国两党的代表大会,时任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节目负责人的米克尔森认为应该挑选工作能力较强的记者将所有的报道情况进行概括,并将这个人称为节目主持人。于是记者克朗凯特便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节目主持人。
中国第一部字典
《说文解字》是我国的第一部字典,简称《说文》。是东汉时期的许慎编纂的。该书原有十四篇,叙目一篇。正文以小篆为主,收入九千三百五十三字,还有古文、籀文等异体重文一千一百六十三字,解说十三万三千四百四十一字。在流传中被改动较多,现在的版本由宋朝徐铉校定,和原书出入很多,徐氏本的篇目很多,每篇又分成了上下两卷,总共三十卷,收入九千四百三十一字,重文一千二百七十九字,解说十二万二千六百九十九字。
我国的经典四书
1.《大学》
2.《中庸》
3.《孟子》
4.《论语》
四大类书
1.《太平御览》
2.《册府元龟》
3.《文苑英华》
4.《太平广记》
世界著名的百科全书
《美国百科全书》、《不列颠百科全书》和《科里尔百科全书》。它们被公认为是世界最著名的三大英文百科全书。这三部百科全书荟萃了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各方面的知识,是我们释惑解疑,扩大知识视野和系统自学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图书馆外文参考藏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辞典
《尔雅》是我国最早出现的辞典。它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一些花鱼鸟兽,等等。但它和今日的辞典还相距较远。而清代的《骈字类编》和《佩文韵府》则已经初步具备了工具书的形态。到了1915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辞源》正编就已经成为了我国最初的较为完整的辞典。
词典
词典是按一定的次序编列语词,分别加以解释的工具书。信息论兴起以后,词典的概念有所扩大。凡是学科就有信息,有信息就有必要编出词典以便检索,于是词典就和知识的储存和编排同义了。和“词典”同属词典学的有“难词汇”、“词汇”、“名著或名家用词索引”、“分类词汇”;中国古时有“字源”、“字通”、“字鉴”等书名,而“字书”是通称。
据古希腊记载,公元前2世纪已有字书家35人,不过他们的书没有传下来。中古世纪所出拉丁文词典多为解释《圣经》和古典作品之用,语词释义不足。1612年,意大利佛罗伦萨学士院编出《词集》,释义用文史引语,是第一部欧洲民族语词典。1694年法兰西学士院出版《法语词典》。第一部大型英语词典出版于1755年,收入43500个词,文史引语118000条。
近代西方最大的词典是《牛津英语词典》。中国古代的字书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世纪的《史籀篇》,而现存最古老的字典是史游的《急就篇》。这是一种儿童识字课本。
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初名《文献大成》。是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命人编写的大型类书。
《永乐大典》汇集了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八千余种古书典籍,除了著名的经史子集,还有哲学、文学、历史、地理、宗教、医卜等各类著作,包罗万象,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比著名的《不列颠百科全书》成书年代还早了300多年。
拉丁字母的起源
拉丁字母起源于图画,是由古埃及象形文字演变发展而来。希腊人在与腓基尼人的交往中,汲取了他们的文化,创造了希腊字母,成为现代拉丁文字母的雏形。到罗马废除初期王朝政体而实施共和时期,拉丁字母基本定型。
罗马帝国出现时,拉丁字母得到很大发展并成熟起来。
甲骨文
在清朝光绪年间,有个叫王懿荣的人,一次他看见一味中药叫龙骨,觉得奇怪,就翻看药渣,没想到上面居然有一种看似文字的图案。于是他把所有的龙骨都买了下来,发现每片龙骨上都有相似的图案。他确信这是一种文字,而且比较完善,应该是殷商时期的。后来,人们找到了龙骨出土的地方——河南安阳小屯村。在那里又出土了一大批龙骨。因为这些龙骨主要是龟类兽类的甲骨,所以人们将它们命名为“甲骨文”。
甲骨文是指殷墟甲骨文,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它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汉字
汉字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属于表意文字书写系统的词素音节文字,汉字是上古时代的华夏族人所创制并改进的。目前确切历史可追溯至约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到秦朝的小篆,发展至汉朝才被取名为“汉字”,至唐代楷化为今日所用的手写字体(楷书)。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主要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其间东亚诸国都有一定程度的创制汉字。相比较而言,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文字都早已消亡,所以有学者认为汉字是维系中国南北长期处于统一状态的关键元素之一。
希腊字母
希腊字母源自腓尼基字母。腓尼基字母只有辅音,从右向左写。希腊语言母音发达,希腊人增添了母音字母。因为希腊人的书写工具是腊板,有时前一行从右向左写完后,便顺势从左向右写,变成所谓耕地式书写,后来逐渐演变成全部从左向右写。字母的方向也颠倒了。
后来罗马人引进了希腊字母,在对其进行了略微的改变以后,希腊字母便成为了拉丁字母,并且在世界广为流行。
盲文
盲文又称点字、凸字,是专为盲人设计、靠触觉感知的文字。透过点字板、点字机、点字打印机等在纸张上制作出不同组合的凸点而组成,一般每一个方块的点字是由六点组成。
它是由法国盲人路易·布莱尔于1824年创造的,故国际上通称盲文为“布莱尔”。
部首
部首是我国东汉时期的许慎发明的。他在《说文解字》中把形旁相同的字归在一起,称为部,每部把共同所从的形旁字列在开头,这个字就称为部首。自许慎创立以形旁编排文字的方法以后,这种方法千百年来一直为编纂字书的人所采用。
标点符号的来历
古时候,人们在写文章时是不用标点符号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后人开始逐渐感觉到在阅读和写作时非常不方便,最重要的是人们因为没有标点符号而对于文章的意义理解错误。于是到了汉代就发生了“句读”符号。“句”是语意完整的一段,“读”是句中语意未完,不过语气可停顿的更小段落。宋朝使用“。”“,”来表示句读。明代又增加了人名号和地名号。这些就是我国最早的标点符号。
问号
问号代表的是拉丁文中的questio一词,表示询问的意思。在问号还没有出现时,人们在表示疑问的时候,通常是在句子的末尾加注questio一词。但是这样不免有些烦琐,于是简便起见,人们就将questio的第一字母和最后一个字母缩写成“qo”。后来又有人将用这两个字母上下的形式,天长日久,这种形式便被草写成了“?”。就这样“?”便从此被沿用了下来。
润笔
润笔是稿酬的意思。这种说法产生于隋朝时期。据说有一次隋文帝让一个官员起草诏书,此时站在一旁的另一个官员便说道:“笔干了。”而一个名叫郑译的官员接着说道:“不得一钱,何以润笔。”从此以后,文人便将为别人作文书画的钱称为“润笔”。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