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文学是通过语言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门语言艺术。“文学”一词源于《论语·先进》:“文学子游、子夏”,最初的含义为文章和博学。先秦时代,“文学”是指包括文、史、哲、经、教等各方面的著作,其范围包括文学在内的一切学术。到了汉代,随着辞赋和散文的日益繁荣和人们对于文学认识的逐渐发展,文学与学术开始出现分离的趋势。后来学术著作被称为“学”或“文学”,词章之作被称为“文”或“文章”。西汉时期,学校的负责人被称为“文学”,相当于今日我们学校的校长或教官。汉武帝为选拔人才,特设“贤良文学”科目,由各郡每年举荐人才上京考试,举考者被叫做“贤良文学”。其中“贤良”是指品德端正、道德高尚之人;“文学”则指精通儒家经典的人。魏晋南北朝时,文学已和今天的文学概念接近,到了后期,“文学”一词已经成为语言艺术的专用名词。这时,文学受到高度重视,开始独立。史书上记载曹丕“好文学”,以著述为务,这便是现今所指的文学含义。齐梁时,文学作品在书目中开始同其他书籍分开。从此“文学”一词便成为语言艺术的专用名词,一直沿用至今。
诗歌
诗起源于古代人民的生产劳动。最初诗歌不分家,它是诗和音乐、舞蹈相结合的统称。《诗经》和《楚辞》是中国诗歌的代表,而西欧的诗歌则由古希腊的荷马、萨福和古罗马的维尔吉、贺拉斯等诗人开启创作之源。作为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文学形式之一,诗是我们的祖先为了将自己毕生精力获得的生产经验简明易懂地传递给后代所编成的顺口溜式的韵文。当文字产生后,有了文字的帮助,人们不必再死记,这时出现了文字的记载,人们称之为“志”,志就是诗。由此可见,诗在当时起着记事的作用。
诗和歌原本不是一个东西,歌也是在人类的劳动中产生的。它的产生远在文字形成之前,比诗更早。考察歌的产生,最初只是用感叹来表示情绪,如啊,哦,兮,唉等。这些字当时都读同一个音:“啊”。歌是形声字,由“可”得声。在古代“歌”与“啊”是一个字,人们就把在劳动中发出的“啊”叫作歌。因此一歌的名字就这样沿用下来。
随着语言的产生,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日渐深化,情感更加丰富,以前的几个感叹字远远不能够满足人们表达的需求。因此人们便在歌里加进了实词。文字的产生使得诗与歌的结合又前进了一步,用文字书写的歌词随之产生。这时,一支歌包括音乐和歌词两个部分。其中音乐是用来抒情的,而歌词就是诗。最初的诗都能配上音乐歌唱,歌就是诗,诗就是歌。所以人们将诗与歌并列一并称为“诗歌”。如今“诗歌”已经成为诗的代名词了。
小说
小说是指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篇》:“夫揭竿累,趣灌渎,守鲵鲋,其于得大鱼难矣;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县”乃古“悬”字,高也;“令”,美也,“干”,追求。是说举着细小的钓竿钓绳,奔走于灌溉用的沟渠之间,只能钓到泥鳅之类的小鱼,而想获得大鱼可就难了。靠修饰琐屑的言论以求高名美誉,那和玄妙的大道相比,可就差得远了。春秋战国时,学派林立,百家争鸣,许多学人策士为说服王侯接受其思想学说,往往设譬取喻,征引史事,巧借神话,多用寓言,以便修饰言说以增强文章效果。庄子认为此皆微不足道,故谓之“小说”,即“琐屑之言,非道术所在”“浅识小道”,也就是琐屑浅薄的言论与小道理之意,正是小说之为小说的本来含义。
时至汉代,文学家班固在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艺文志》里,写道:“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灭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班固首次将小说列为独立的一家,同时他还认为小说是街谈巷议、道听途说。在这本书里面,作者还列出许多他认为是小说的作品,其中有些作品已经与当今的小说接近。这些汉代的小说作品绝大多数是“残丛小语”。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些小说作品开始摆脱了“残丛小语”的形式,人物性格刻画和情节、结构日渐丰富,趋于完整。从此,小说成为了文学中一种重要的体裁,区别于其他题材,独立于文学之林。
唐代时的小说叫做“传奇”,这时小说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时小说题材广泛丰富,篇幅日渐加长,故事趋于完整,情节委婉曲折,人物刻画鲜明。此时的小说在艺术上可算是已经基本成熟。
现在的小说,一般采用第三人称或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按其篇幅的长短,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等。按其内容的不同,分为社会小说、神话小说、历史小说、科学小说、侦探小说等。
传奇
“传奇”是指唐代短篇文言文小说的称谓。文学史上晚唐时期的文学家裴铏最早用“传奇”作为小说集名。不过这一名称并不是他发明的。将小说称为传奇,已经是当时人们根据小说记叙奇闻逸事的特点约定俗成的名称。唐朝文坛盛行诗文,小说由于篇幅较长,具有虚构戏谑的成分,并不被文人所看重。以后传奇体小说的创作日益繁荣,“传奇”也就应运而生。北宋时“传奇”已经成为了短篇文言文小说的文学体裁。在以后的历届朝代中,南宋和金以诸宫调为传奇,元人把杂剧称为传奇,明清时代则把南戏叫作传奇。由此可见,在不同的年代,传奇这一名称有着不同的含义。现在我们所指的传奇体文学作品是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越寻常的故事。
武侠小说
武侠小说是指民间流传的描写凭武艺行侠仗义的叙事文学作品。何为“侠”,司马迁早在《史记》中认为“救人危难,周济贫困,不失信,不背言,合于仁义”便是指“狭”。“小说”者,“街谈巷语之说也”。两者合称便是“武侠小说”。
文学史上,人们将司马迁《史记》中的游侠、刺客列传视为武侠文学的源头,而魏晋时期的志怪小说则为武侠小说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至于武侠小说的萌芽,那是指唐朝盛行一时的传奇。元末明初文学巨著《水浒传》所描写的内容便是以“侠以武犯禁”为主。到了清朝,《三侠五义》、《小五义》等已经成为了武侠小说的一个流派。20世纪20年代以来,武侠小说新作接二连三,层出不穷。开始江南不肖生(向恺然)的《江湖奇侠传》、河北赵焕亭的《双剑奇侠传》风行一时,不久他们的地位被新崛起的北派武侠小说四大作家所取代。到了当代,金庸、梁羽生的武侠小说日益崛起,尤其是金庸作为一代武侠大师,他的小说更是吸引了无数读者。
乐府
乐府最早源于秦代,到了汉朝人们仍然沿用了这一名称,用它来指一种掌握音乐的机关称谓。公元前112年,汉王朝正式设立乐府,它的职责是收集编纂各地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进行演唱及演奏等。而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人们称之为乐府诗或者乐府。后来乐府的文字由于有所记载得以保存,而乐谱则早已失传。由于乐府是从全国各地搜集而来,他们的内容也是五花八门。有些是劳动人民的创作,有的反映了人民生活的疾苦,有的反映了对爱情的追求,等等,具有丰富的人民性,对当时及后代诗人有很大影响。到了唐朝,诗人作乐府诗仅仅沿用它旧有的形式,这近似于五、七言古体诗,没有严格的韵律。
赋
在古代,尤其是在汉唐时期,赋经常和诗并举连称。它出自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之中,赋作为一种写作手法,是“直言赋陈”的意思。
后来,楚国辞赋家宋玉将屈原创造的骚体诗发展成为体裁赋,这对后世文学影响很大。到了汉代,赋已经成为了一种定制,比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等,这些都是文学史上千古传诵的名篇。其中司马相如是将自己的作品称为赋的第一人。后来赋产生了两种发展倾向:一是向骈文方向发展;二是进一步散文化,诗的风貌减弱。
打油诗
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用打油诗来针砭时事,评论古今,对社会中的真善美予以赞美。假恶丑予以抨击。提及打油诗,追根溯源,它源于唐朝一位名叫张打油的书生。当年他擅长吟诗赋词,钟爱民间文艺,他喜爱写作,经常写出一些通俗易懂、风趣幽默的小诗来。让人遗憾的是他的诗并不能登上所谓的大雅之堂,不过他的诗却受到普通民众的欢迎。
一年冬天,张打油外出游玩,当他路过一户官宦人家的宅院时,他一时兴起,便入内闲游。不久天公不作美,下起雪来,张打油赶忙进入屋内。窗外的雪景深深地吸引着他,他灵感突发,挥笔写下一首《雪诗》:“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他写完诗后,掷笔而去。后来官员对张打油随意在自己家里写诗十分恼火,于是他派人把张打油抓了起来。当官员问他画画的缘由时,张打油答道:“想我张打油,只知吟诗作文,不晓得胡写乱画。”官员随后便以南阳城被叛军所围,守将请求朝廷派兵解救为题,叫张打油作诗。张打油稍加思索,一首诗便油然而生:“天兵百万下南阳,也无救兵也无粮。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官员听罢,觉得这诗扣题即景,通俗形象,便把张打油放了。张打油因这件事而名扬千里。从此,人们便将把内容浅显明了、字句诙谐风趣、形象鲜明生动的诗叫做“打油诗”。
古体诗
古体诗又叫做古诗、古风,是指近体诗形成前,除楚辞外的各种诗歌体裁和唐代以后文人的仿古诗作。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和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
古体诗的种类很多。其中按照体名分类,古体诗包括先秦的《诗经》、《楚辞》,两汉的《乐府》,以及后来的“古绝”、“古风”等。按照每句的字数分类,古体诗又分为五言、七言、杂言,亦包括三言、四言、六言。
今体诗
今体诗又叫近体诗,它是唐代以来所形成的律诗和绝诗的通称。同以前的古体诗相比较,今体诗的鲜明特点是句数、字数、平仄以及押韵均有严格的规定。历史上早在六朝时期,人们便对汉语四声开始了解。他们发现四声和歌曲的节奏关系密切,有的诗人便在诗歌的创作过程中讲究在诗中交替使用平仄声,使得音调抑扬顿挫,形成优美的节律,悦耳动听。到了骈体文盛行的齐梁时期,讲究对仗的文风也影响到文人诗作。这样就形成了以沈约、谢朓为代表的“永明体”诗。
今体诗的格律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1)五律、七律每首都是八句。超过八句的叫长律或排律。五绝、七绝每首都是四句。(2)只有五言、七言两种。(3)押韵严格。隔句押韵,又有首句入韵和首句不入韵两种格式,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只用平声韵,极个别的用仄声韵,讲究平仄。(4)要求对仗,律诗中间两联必须使用对偶句式。
诗话
诗话是专门评论诗及其作者风格流派的著作。诗话最早来自南北朝,南朝梁钟嵘所著的《诗品》一书便是论述诗歌最早的专著。论诗者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孟子都曾有论诗之语。宋代欧阳修撰《六一诗话》是最早的诗歌评论集,它广义是指诗歌的评论样式,崛起于北宋,是中国古代诗歌体制特别是唐代律诗高度发展的产物,使得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原有的格局得以改变。
小小说
小小说又称为微型小说,它是较短篇小说篇幅更短的一种文体。相传它最早来自美国。那时美国文学报刊上各种商业广告、插页经常把小说截断,作家们对此非常反感。于是有人试着写了些连插图在内只有千把字的小小说,以此来摆脱讨厌的广告。这之后小小说便在美国逐渐流行起来。小小说的重要特征是以小见大,立意新颖,结构严密,结尾奇妙。
歇后语
歇后语作为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由两部分组成。其中前一部分起“引子”的作用,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相传它产生于唐代,由郑綮所创。据《旧唐书·郑綮列传》记载,郑綮善写诗,诗里总带“刺”,诗的样式也与众不同,被人们称为“郑五歇后体”。这是一种怪诗体,原来本登不得大雅之堂,但是它不胫而走,被广为流传。
词牌
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最初起于唐宋时代,用以填词的大致固定的一部分乐曲的原名。以后的文人每当写词时总是按照唐宋时的曲调来填写,于是人们称之为“填词”。比如留下来的曲调有《忆江南》、《清平乐》、《念奴娇》等。每个词牌句子的长短、字的平仄以及押韵各有不同,通常分为小令、中调和慢词。据统计,词牌的数目多达800多调,不过常用的仅有100多调。表面上写诗作词依照词牌名备受约束,实则它们成为了文学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至今仍被后人所应用。比如词牌名“沁园春”、“菩萨蛮”等。
传记文学
传记文学是指在记载人物经历的作品中文学性较强的作品。它的主要特点是将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作为描写对象,其中所写的主要人物和事件必须符合史实,不允许虚构。
文学史上汉代司马迁的《史记》的纪传体篇章便是中国最早的传记文学。不过它的萌芽要追溯到战国时期。如战国时的《世本》一书,已有“传”的文体,它记录了黄帝以来至春秋时列国诸侯大夫的氏姓、世系、居(都邑)、作(制作)等,又如《左传》中也有一些“家传”。
另外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等就已经有传记的性质。因此,传记文学最早产生于西周初年。
笑话
历史上最古老的“笑话”最早来自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散见于《庄子》、《孟子》、《韩非子》中的寓言故事。这些故事诙谐风趣,寓意深刻。这一时期宫廷艺人的“俳优”也应运而生。据古史记载,他们不仅能歌善舞,而且“常以谈笑讽谏”,进行规劝。当年秦始皇准备扩充鹿苑,以备狩猎,“东至函谷关,西至陈仓”,优旃就故意表示赞成说:“多好啊!多放些禽兽在里面,有外寇从东方入侵,让麋鹿用角去顶就行了!”秦国优旃借“笑言”讽谏秦始皇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由此可见,笑话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愿望。魏晋南北朝时出现了我国的第一部笑话著作《笑林》。继《笑林》之后,历朝历代各种笑话著作相继出现,经久不衰。
小品
提及小品,由于它文章短小,隽永精辟,所以一直备受文人的喜爱,至今仍被广泛沿用。早在我国古代,小品就已经出现。比如“六朝小品”、“唐人小品”等。而“小品”一词最早源自古老的佛教经典。佛经有全本和节本之分,其中全本被称为“大品”,节本被称为“小品”。如后秦高僧鸠摩罗什等翻译的《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就有27卷本和10卷本两种,27卷本称为《大品般若经》,10卷本称为《小品般若经》。文学中的“小品”便是由此而来的。
文学派别
中国派别
建安风骨
建安时期,曹操三父子作为文学巨匠,他们的诗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动乱,表达了百姓民生的疾苦,表现了自己统一天下的理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同时他们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被后人称为“建安风骨”。
建安七子
建安七子是指东汉末期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之外的七位著名文学家的合称,他们分别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和刘桢。七子之中,孔融不满曹操政见,最后被其杀害;其余六人尽管各自经历不同,但都饱受汉末离乱的痛苦,最后投奔曹操。历史上最早提出“七子”之说的是曹丕。他在《典论·论文》中这样评价:“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从此“七子”之说得到了后人的普遍认可。
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是指魏晋时期七位名士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的合称。建安七子的成名年代比他们稍微早些。由于他们经常聚会于山阳县(今河南修武一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饮酒作乐,所以世人称他们为竹林七贤。竹林七贤“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他们在政治立场上的不一导致了他们不同的结局。其中王戎、山涛等则相继投靠司马氏,出任高官,掌握政权;阮籍、刘伶、嵇康等对司马氏集团不予合作,其中嵇康更因此被杀。文学创作上他们的代表人物是嵇康和阮籍,其中阮籍的《咏怀》诗、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刘伶的《酒德颂》和向秀的《思旧赋》都是传诵千古的名篇,值得一读。由于政治立场的不同,他们最终各散东西。
初唐四杰
初唐四杰是指唐朝初期王勃、骆宾王、杨炯、卢照邻四位才华横溢的诗文作家。他们勇于改革齐梁浮艳的诗风成为唐诗史上的先驱人物。文学史将初唐前期以上官仪为代表的宫廷诗人所创作的“绮错婉媚”的宫体诗称为“上官体”,当齐梁的形式主义诗风盛行的时候,“四杰”之一王勃最先反对初唐诗坛的这种不正之风,接着其余三人纷纷起来响应,一起投入了反对“上官体”的创作活动之中。正是他们极力主张冲破齐梁遗风和“上官体”的牢笼,所以唐诗在作品题材与内容上包括咏史诗、咏物诗和山水诗,在诗歌形式上五言律诗得以充分发挥,七言古诗逐渐发展成熟。四人之中王、杨以五律见长,卢、骆则擅长七古。他们在文学史上发挥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
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是唐朝韩愈、柳宗元和宋朝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他们在古文创作上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为了纪念他们,明嘉靖年间的古文家唐顺之编有《文编》一书,对八位作家的作品进行了专门选录。后来与唐顺之同属“唐宋派”的古文家茅坤又在《文编》的基础上编选《唐宋八大家文钞》一书,由此“唐宋八大家”的名称遂由此产生。
苏门四学士
苏门四学士是指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主持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在当时的作家中间声誉很大,因此一时与之交游或接受他的指导者甚多,黄、秦、晁、张四人都曾得到他的培养、奖掖和荐拔。在众多门生和崇拜者中,苏轼最欣赏和重视这四个人,因此他最先将他们的名字并提和加以宣传。苏轼曾说:“如黄庭坚鲁直、晁补之无咎、秦观太虚、张耒文潜之流,皆世未之知,而轼独先知。”(《答李昭□书》)由于苏轼的推誉,四人很快名满天下。《宋史·文苑(六)黄庭坚传》记载:“(黄庭坚)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天下称为四学士。”
豪放派
豪放派是中国宋词风格流派之一。豪放派词作题材广泛,气势雄浑,境界开阔,豪迈奔放。
它由北宋苏轼开创,经南宋辛弃疾而达到高峰。北宋诗文革新派作家如王安石、苏轼、苏辙等都曾用“豪放”一词衡文评诗。其中苏轼第一个用“豪放”评词论著。据南宋俞文豹《吹剑续录》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这则故事,表明两种不同词风的对比。此后南宋人明确地把苏轼、辛弃疾作为豪放派的代表,以后遂相沿用。
婉约派
婉约派是宋词除豪放派之外的另一大流派,代表作家有周邦彦、柳永、秦观、李清照等。此派词作题材较狭窄,多为男女恋情和个人遭遇,情思曲折,含蓄蕴藉,语言婉转绮丽。词本为合乐而歌,娱宾遣兴,内容不外离愁别绪,闺情绮怨。五代时以《花间集》和李煜词为代表的香软词风已经盛行一时。北宋词家承其余绪,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尽管在内容上有所开拓,运笔更精妙,并各具风韵,自成一家,但仍未脱离婉转柔美之风。所以明人用婉约派来概括这一类型的词风。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但内容比较狭窄,人们形成了以婉约为正的观念。婉约词风曾经长期支配词坛,到了南宋,姜夔、吴文英、张炎等大批词家都深受影响。
公安三袁
明代后期各诗歌派别中,公安派影响最大。它的代表人物是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史称“公安三袁”,由于他们的籍贯为湖广公安(今属湖北),所以世称“公安派”。其重要成员还有江盈科、陶望龄、黄辉、雷思霈等人。他们反对前后七子“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主张,提出了“独抒性灵”的口号,并且作为他们理论的核心。他们反对因袭,主张通变;独抒灵性,不拘格套;推崇民歌小说,提倡通俗文学。他们继唐宋古文运动后,再次树立起一面文学革新运动的旗帜,他们不论在文学成果上,还是在思想成果上,都对以后几百年的历史乃至五四文化运动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桐城三祖
桐城三祖是指清代文坛桐城派的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由于他们均系安徽省桐城市人,故名“桐城文派”。他们是清代文坛最大的散文流派,其作家之多、影响地域之广、绵延时间之长,历史上实属罕见。他们的散文内容大多宣传儒家思想,尤其是程朱理学;语言上力求简明达意,条理清晰,“清真雅正”。他们对矫正明末清初“辞繁而芜,句佻且稚”的文风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散文的发展。
外国派别
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是17世纪流行在西欧尤其是法国的一种文学思潮。它之所以被称为“古典主义”,是因为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在法国,从17世纪初年至1660年左右,是古典主义逐步形成的阶段,主要表现为古典主义文学语言的定型和各种文学作品体裁的确立。诗人马莱伯和语法家沃日拉等在这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沃日拉采用宫廷与贵族阶层的用语,摒弃平民大众的口语,制定正规法语的规范。古典主义的文学语言,就是这种正规法语,而不是平民的语言。1634年,诗人梅莱在他的悲剧中首次贯彻严格的“三一律”,要求剧情限制在同一件事,发生在同一天(24小时内)和同一地点。古典主义悲剧作家基本上都遵照“三一律”写作。古典主义第一阶段的代表作家有高乃依和帕斯卡尔等。从1660年至1688年是古典主义文学最繁荣的时期,代表作家有拉辛、莫里哀、拉封丹、博叙埃和布瓦洛等。从1688年至1715年,是古典主义盛极而衰的时期,代表作家是拉布吕耶尔、圣西门和费讷隆等人。
象征主义
象征主义产生于19世纪末的法国,是欧美文学中影响最大的一个诗歌流派。它所产生的影响在巴黎的知识界影响很大,同时对于20世纪美学的发展发挥了推动作用。除了主办地法国外,欧洲的其他文化中心也有一些追随者,如德国、比利时等。象征派在艺术上受英国拉斐尔前派和象征派诗人马拉美、波特莱尔,音乐家瓦格纳及尼采主观唯心主义思想的影响。他们主张强调主观、个性,以心灵的想象创造某种带有暗示和象征性的神奇画面,不再把一时所见真实地表现出来,而通过特定形象的综合来表达自己的观念和内在的精神世界。在形式上则追求华丽堆砌和装饰的效果。
达达主义
达达主义艺术运动出现于1916年至1923年间,发生在法国、德国和瑞士,它试图通过废除传统的文化和美学形式发现真正的现实。它由一群年轻的艺术家和反战人士领导,他们通过反美学的作品和抗议活动表达了对资产阶级价值观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绝望。达达主义的目的和对新视觉幻象及新内容的愿望,表明了他们在以批判的观念重新审视传统,力图从反主流文化形式中解脱出来。达达破坏的冲动给当代文化以重要的影响,成了本世纪艺术的中心论题之一。
意识流小说派
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初兴起于西方的以与传统的写实方法不同的创作方法写成的小说。它是在现代哲学特别是现代心理学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和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威廉·詹姆斯所提出,他认为人的意识活动不是以各部分互不相关的零散方法进行的,而是一种流,是以“思想流”、“主观生活之流”和“意识流”的方法进行的。
就文体特征而言,由于意识流小说以人物意识活动为结构中心来展示人物持续流动的感觉和思想,而且通常借助自由联想来完成叙事内容的转换,因此,它们往往打破传统小说正常的时空次序,而出现过去、现在乃至未来的大跨度的跳跃。
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重要的文学流派。1965年3月,弗里德曼编了一本短篇小说集,收入12个作家的作品,题名为《黑色幽默》,“黑色幽默”一词即由此而来。它是60年代美国小说创作中最有代表性的流派之一。进入70年代后,“黑色幽默”的声势大减,但不时仍有新作出现,它在美国文学中至今仍有相当深远的影响。它的主要作家有约瑟夫·海勒、克特·小伏尼格、托马斯·平钦、约翰·巴斯、詹姆斯·珀迪、布鲁斯·杰伊·弗里德曼、唐纳德·巴赛尔姆、科马克·麦卡锡等。
魔幻现实主义
魔幻现实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前后兴盛于拉丁美洲的一种文学流派。它表现在小说领域,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共同倾向,主要限于拉美地区。这一流派的作家执意于把现实投放到虚幻的环境和气氛中,给以客观、详尽的描绘,使现实披上一层光怪陆离的魔幻的外衣,既在作品中坚持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原则,又在创作方法上运用欧美现代派的手法,插入许多神奇、怪诞的幻景,使整个画面呈现出似真非真、似假非假、虚虚实实、真假难辨的风格。这种把现实与幻景融为一体的创作方法,拉丁美洲的评论家称它为“魔幻现实主义”。
垮掉的一代
垮掉的一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现于美国的一群松散结合在一起的年轻诗人和作家的集合体。这一名称最早是由作家杰克·克鲁亚克于1948年前后提出的。它对后世的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文化研究学者们看作是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后现代“亚文化”。
“垮掉的一代”的重要文学作品包括杰克·克鲁亚克(1922—1969年)的《在路上》、艾伦·金斯堡(1926—1997年)的《嚎叫》和威廉·博罗斯(1914—1997年)的《裸体午餐》等。后两部作品由于内容“猥亵”而引起法庭的注意,但也为此类文学作品在美国出版的合法化进程作出了贡献。
狂飙运动
狂飙突进运动,又称“狂飙运动”,发生在18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中叶的德国,历时十五年。它是文艺形式从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的阶段,也可以说是幼稚时期的浪漫主义。其名称来源于音乐家克林格的歌剧“狂飙突进”,但其中心代表人物是歌德和席勒,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是其典型代表作品,表达的是人类内心感情的冲突和奋进精神。这个运动持续了将近二十多年,从1765年到1795年,然后被成熟的浪漫主义运动所取代。
它是德国新兴资产阶级全国性的一次文学运动,也是启蒙运动在德国的延长与继续。启蒙运动的主要倾向,都在狂飙突进运动中得到发展与加强。
文学并称
孔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
两司马: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和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迁
班张:东汉《两都赋》和《二京赋》的作者班固和张衡
三曹:汉魏帝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的并称
韩柳:唐代古文运动代表韩愈、柳宗元
大李杜:唐朝诗人李白、杜甫
小李杜:晚唐诗人李商隐、杜牧
诗囚:中唐诗人孟郊、贾岛
三苏:北宋散文家苏洵与其子苏轼、苏辙
三李:唐朝诗人李白、李商隐、李贺
苏辛:宋词豪放派代表苏轼、辛弃疾
北宋文坛四大家:王安石、欧阳修、苏轼、黄庭坚
南宋诗坛四大家:杨万里、陆游、范成大、尤袤
宋末三杰: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
南洪北孔:清代剧作家洪昇、孔尚任
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
元曲四大悲剧: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元曲四大爱情剧: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郑光祖的《倩女离魂》
晚清四大小说家:吴沃尧、李宝嘉、刘鹗、曾朴
欧美三大短篇小说家:莫泊桑、契诃夫、欧·亨利
世界名著中四大吝啬鬼:《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悭吝人》中的阿巴贡
风骚:《诗经》和《楚辞》
乐府双璧:《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
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新安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和《无家别》
中国小说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麦克白》和《奥赛罗》
六艺:六种经书,即《诗》、《书》、《礼》、《易》、《乐》和《春秋》
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和数
文学之最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相传是孔子编选。
2.《山海经》是我国最早富有神话传说色彩的一部地理志。
3.《穆天子传》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小说。
4.《吕氏春秋》是我国哲理散文最早的总集,编者是秦国宰相吕不韦。
5.《新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政论文总集,作者是西汉时期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贾谊。
6.《世说新语》是我国最早的笔记体小说集,作者是南北朝宋的著名文学家刘义庆。
7.《搜神记》是我国最早的志怪小说,作者是东晋文学家、史学家干宝。
8.《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字典,作者是东汉的文学家许慎。
9.《尔雅》是我国第一部词典,被称为是中国训诂学的开山之作。
10.《马氏文通》是我国第一部用现代语言学理论研究中国语法的著作。
11.《修辞学发凡》是我国第一部较系统的修辞书。
12.《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作者是鲁国史官左丘明。
13.《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
14.《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是孔子根据鲁国史记修订而成。
15.《孙子兵法》是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它是由孙武草创,后来经其弟子整理成书。
16.《燕歌行》是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作者是三国著名的诗人魏文帝曹丕。
17.《别录》是我国第一部目录学著作,作者是汉代刘向。
18.《孔雀东南飞》是我国第一首优秀的长篇叙事诗。
19.《离骚》是我国第一首优秀的长篇抒情诗,作者是战国时楚国的伟大诗人屈原。
20.《论语》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作者是孔丘的弟子及再传弟子。
21.《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作者是东汉文学家、史学家班固。
22.《文心雕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学批评专著,作者是南北朝梁代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
23.《诗品》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品评诗歌的专著,作者是南北朝梁代文学理论批评家钟嵘。
24.《梦溪笔谈》是我国最早的科普作品,是我国第一部用笔记文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专著,作者是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
25.《水经注》是我国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
26.《窦娥冤》是我国第一部著名的戏曲作品,作者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
27.《六一诗话》是我国古代文学批语的第一部诗话,作者是北宋的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
28.《昭明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文章总集,作者是南北朝梁代的萧统。
29.《大乘起信论》是我国最早的典籍外文译本,译者是唐代僧人、佛教学家玄奘(法号),原名陈祎。
30.《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文学家、小说家蒲松龄。
31.《阿Q正传》是我国第一部中篇小说,作者是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
32.《坟》是我国第一部杂文集,作者是鲁迅。
33.《呐喊》是我国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
34.《狂人日记》是我国第一篇白话短片小说,是鲁迅的第一篇反封建的白话小说。
35.《野草》是我国第一部散文诗集,作者是鲁迅。
36.《女神》是我国新文学史上影响最大、成就突出的一部新诗集,作者是历史学家郭沫若。
37.《王贵与李香香》是我国第一首以信天游的形式写成的民歌体叙事长诗,作者是李季。
38.《包身工》是我国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作者是著名的文学家、戏曲专家夏衍。
39.《徐霞客游记》是我国一部价值最高的游记体地理学著作,作者是明代杰出的旅行家、地理学家、散文家徐宏祖。
40.《西厢记》是我国艺术成就最高的杂剧,号称“天下夺魁”,作者是元代著名戏剧家王实甫。
41.《原君》是我国最早的一篇具有民主思想的政论文,作者是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黄宗羲。
42.《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作者是明代著名的通俗小说家罗贯中。
43.《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描写农民革命斗争的小说,作者是明代著名的小说家施耐庵。
44.《西游记》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神话小说,作者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
45.《金瓶梅》是我国第一部以市民家庭为写作题材的小说,作者是明代小说家兰陵笑笑生(笔名)。
46.《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长篇讽刺小说,作者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
47.《红楼梦》是我国艺术成就最高的早期白话小说,作者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
48.《官场现形记》是我国第一部谴责小说,作者是清代的谴责小说家李宝嘉。
49.《明儒学案》是我国第一部学术史,作者是明末清初的史学家黄宗羲。
50.屈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的爱国诗人,是我国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
51.许穆夫人是我国第一个女诗人,作品有《载驰》、《泉水》、《竹竿》。
52.班昭是我国第一个女史学家,将其兄班固的《汉书》续成。
53.李清照是我国第一个女词人,作品收在《李清照集》里。
54.李白是盛唐时期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作品收在《李太白全集》里。
55.杜甫是盛唐时期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作品收在《杜工部集》里。
56.白居易是中唐时期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作品收在《白氏长庆集》里。
57.杨万里是我国历史上写诗最多的诗人,一生写诗两万多首,作品收在《诚斋集》里。
58.关汉卿是我国最伟大的戏剧家,代表作是杂剧《窦娥冤》。
59.司马迁是我国第一位史学家、文学家,著有《史记》。
60.陶渊明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61.郭沫若是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
62.冰心是我国第一位儿童作家。
63.叶圣陶是我国第一个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
64.老舍是我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65.文学研究会是我国第一个新文学社团。发起人是沈雁冰、郑振铎、叶绍钧。
中外作家及作品
中国部分
春秋时期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开创我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列为“五经”之一。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他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同时他还是中国乃至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被称为“万世师表”。《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之作,相传为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成。
左丘明,姓左,名丘明,鲁国史官。他著有《左传》和《国语》,其中《左传》重记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国语》重记言,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战国时期
孟子,名轲,字子舆,世称亚圣,他是战国时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著有语录体散文集《孟子》,该书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是一部记录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儒家的思想,将德治发展为人力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列子,名御寇,战国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郑国莆田(今河南郑州)人。他著有《列子》一书,其中有不少民间寓言和神话传说。
庄子,名周,字自休,世称南华真人,道家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主要为《庄子》,又名《南华经》,现存33篇。是诸子哲理性散文,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
荀子,名况,字卿。避汉宣帝刘询讳,改称孙卿。主要作品为《荀子》、其中《劝学篇》《天论》等最有代表性。另作《赋篇》对汉赋的兴起有所影响。建立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又兼采法家和其他各家学说的思想体系。韩非、李斯都是他法治思想的继承者。其作品多属诸子哲理散文。
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集大成者。其作品为《韩非子》,全书55篇,《扁鹊见蔡桓公》、《五蠹》、《南郭处士》等都出于此书。
吕不韦,战国末年政治家、思想家,集合门客编成他的代表作《吕氏春秋》。《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共160篇,《察今》、《察传》等出于此书。收入诸子哲理散文,杂家的代表著作。
屈原,名平。我国第一个爱国主义、浪漫主义诗人,开创楚辞新诗体,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代表作品为《离骚》、《九歌》、《天问》、《九章》。其中《离骚》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两汉
贾谊,又称贾长沙,西汉初年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的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辞赋两类。其中散文如《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一称《治安策》)等是脍炙人口的名篇;辞赋以《吊屈原赋》、《鵩鸟赋》最著。
刘安,封淮南王,他的代表作是《淮南子》。我们所熟知的“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故事都是出于此书。
司马迁,字子长,别称太史公,简称史迁,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他的代表作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鲁迅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来评价它。《史记》全书共130篇,包括12本纪、8书、10表、30世家、70列传。
班固,字孟坚,东汉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的代表作是断代史著作《汉书》,开创断代的纪传体史书体例。
魏晋南北朝
曹操,即魏武帝,字孟德,“三曹”之首。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他的代表作有《苦寒行》《龟虽寿》《短歌行》《观沧海》等,都收入到《魏武帝集》。
曹植,字子建,三国时魏国的文学家。曹操第三子,封陈思王。他的代表作有《野田黄雀行》《七步诗》《洛神赋》,主要作品为《曹子建集》。
干宝,字令升,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和小说家。他创作的短篇小说集《搜神记》被称为中国小说的鼻祖,是我国最早的短篇小说集之一。
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他是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我国第一位杰出的田园诗人。他著有《陶渊明集》,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等。
范晔,字蔚宗,南朝刘宋时期的杰出史学家。他著有史学名著《后汉书》。它是纪传体断代史,前“四史”之一。
刘义庆,袭封临川王,南朝刘宋文学家。他的代表作是《世说新语》,它属于笔记小说,记载了魏晋人物的言谈逸事,与“志怪小说”相对,可看作“志人小说”的开端。
刘勰,字彦和,晚年为僧,法名慧地。他生活于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理论家。他的作品《文心雕龙》是我国第一部文艺理论专著。
唐宋
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主要作品有《王子安集》,其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藤王阁序》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他在“四杰”中成就最高,名冠“初唐四杰”之首。
贺知章,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主要作品有《咏柳》和《回乡偶书》两首,它们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王之涣,字季陵,盛唐时期的诗人。主要作品为《凉州词》和《登鹳雀楼》。其中绝句《凉州词》被誉为“唐代绝句压卷之作”。他属边塞诗派,以描写边塞风光为主。
孟浩然,襄阳人。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诗的人,他与王维齐名,世称“王孟”。主要作品为《过故人庄》《春晓》等,收入《孟襄阳集》。
王昌龄,字少伯,江宁人。曾任龙标尉,世称王龙标,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主要作品为《出塞》《从军行》,后人辑有《王昌龄集》,善边塞诗、宫怨诗。
王维,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他曾经官至尚书右丞,故称王右丞。他与孟浩然同为盛唐田园山水派代表。主要作品为《送元二使安西》《相思》《观猎》《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等收入《王右丞集》。苏轼称赞它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人称“诗仙”。他与杜甫齐名,人称“李杜”,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品有《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子夜吴歌》《望天门山》《秋浦歌》《秋登宣城谢朓北楼》等,著有《李太白集》。他创造了继屈原以来浪漫主义豪放派诗歌的又一高峰。韩愈用“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来评价他。
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拾遗、杜工部,我国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著有《杜工部集》。他与李白齐名,人称“诗圣”;他创作的诗被称为“诗史”。他创作了记事名篇的乐府诗,对后来白居易为首的新乐府运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岑参,曾任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唐代边塞诗派的重要代表。代表作品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逢入京使》等,著有《岑嘉州诗集》。
孟郊,字东野。与贾岛并称,著名苦吟诗人。主要作品为《秋怀》《贫女词》《游子吟》等,结为《孟东野诗集》。郊寒岛瘦。长于五言,多寒苦之音。
韩愈,字退之,官至吏部侍郎,谥文,世称韩吏部,韩文公,郡望昌黎,又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主要作品为《师说》《马说》《原毁》《进学解》《祭十二郎文》等,结为《昌黎先生集》。他主张恢复先秦两汉散文传统,摒弃南北朝以来的骈体文;主张文章内容的充实,并“唯陈言之务去”。在诗歌创作上主张“以文为诗”,力求新奇。
刘禹锡,字梦得,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唐朝中期诗人、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他与柳宗元合称“刘柳”,与白居易合称“刘白”。代表作品为《陋室铭》《乌衣巷》《竹枝词》等,著有《刘宾客集》《刘梦得文集》。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合称“元白”。主要作品为《秦中吟》《新乐府》(包括《卖炭翁》等)《长恨歌》《琵琶行》等,自编为《白氏长庆集》,后人又编为《白香山诗集》。他是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通俗派的代表,相传老妪可懂。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由于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他曾任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他曾经领导唐代古文运动,与韩愈并称“韩柳”。“八大家”之一。代表作品有《捕蛇者说》《三戒》(包括《黔之驴》)“永州八记”(包括《小石潭记》《童区寄信》等散文,《渔翁》《江雪》等诗。著有《柳河东集》。他是中国第一个把寓言正式写成独立的文学作品的作家,开拓了我国古代寓言文学发展的新阶段。
李贺,字长吉,三李之一。代表作品有《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等,著有《昌谷集》。他的作品想象奇特,用词瑰丽,风格独特,有浪漫主义色彩,被称为李鬼才。
杜牧,字牧之,别称小杜,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晚年居樊川别墅,因号杜樊川。代表作品为《阿房宫赋》《江南春绝句》《清明》《泊秦淮》《秋夕》等。著有《樊川文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诗人,和杜牧合称为“小李杜”。代表作品有《行次西郊作一百韵》《乐游原》《锦瑟》《无题》等。著有《李义山诗集》,另有《樊南文集》。
李煜,字重光,五代时南唐国主,世称李后主。代表作品有《虞美人》《相见欢》《浪淘沙令》等,与其父李璟词合刻为《南唐二主词》。他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千古词帝”。因此,王国维这样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范仲淹,字希文,谥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代表作品为《岳阳楼记》《渔家傲》等,著有《范文正公集》。朱熹认为他是“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他一生爱国的写照。
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别称柳七,柳屯田,北宋词人,婉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主要作品有《雨霖铃》《八声甘州》等,有《乐章集》传世。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晏殊,字同叔,北宋前期著名词人。代表作品有《浣溪沙》《蝶恋花》等,存《珠玉词》《曼元献遗文》。他尤擅小令,风调娴雅,气象富贵。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伶官传序》出于此)。有《醉翁亭记》《秋声赋》《六一词》等,结为《欧阳文忠集》,《六一诗话》是我国第一部诗话。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八大家”之一,北宋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代表作品有《嘉祐集》(《六国论》出于此)。作品以史论、政论为主,著有《嘉祐集》。他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
曾巩,字子固,谥文定,南丰人,世称南丰先生,北宋散文家、文学家,“八大家”之一,代表作品有《元丰类稿》(以年号命名)。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谥文,世称王荆公、王文公。“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游褒禅山记》《伤仲永》《元日》《泊船瓜州》等,乡贯临川,著有《王临川集》。也是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
司马光,字君实,封温国公,谥文正,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代表作品为主编《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上自战国下至五代1362年的史实。史书“双璧”之一。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文忠,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词人,豪放派词人代表。代表作品有《赤壁赋》《石钟山记》《题西林壁》《水调歌头》《念奴娇》等,结为《东坡七集》。他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开辟了豪放词风。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主要作品有《武陵春》《如梦令》《声声慢》等,结为《漱玉词》。古代最重要的女诗人,宋代婉约词派中成就最高者。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诗人。代表作品为《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放翁词》《南唐书》和《老学庵笔记》。他还是中国古代最高产的诗人,一生写了9000多首诗。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有“词中之龙”的美称。著有《稼轩长短句》。名篇有《摸色儿》《永遇乐》《清平乐》等。他继承并发展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开拓了词的表现范围。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代表作品是《白石道人歌曲》,名篇《扬州慢》等便出于此。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爱国诗人。代表作是《正气歌》《过零丁洋》《指南录后序》,著有《文山先生全集》。
元明清
关汉卿,名一斋,号已斋叟。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并称“元曲四大家”,他还名列四大家之首,贾仲明《录鬼簿》吊词称他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他是我国古代第一位伟大的戏剧家,元代杂剧作家。代表作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
王实甫,字德信,元代杂剧作家。他的代表作是《西厢记》。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元曲“四大家”之一,著名的杂剧家。他的代表作是杂剧《汉宫秋》、散曲《天净沙·秋思》等,他是元散曲作家中成就最高者之一。
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他的代表作是《山坡羊·潼关怀古》。
施耐庵,元末明初人,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他著有长篇古典小说《水浒传》,这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小说,对后世农民起义发生了巨大影响。
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他的代表作有《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隋唐志传》《三遂平妖传》等。其中《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章回小说,因此罗贯中也被称为章回小说的鼻祖。
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明代小说家。他的代表作主要作品《西游记》是我国著名长篇章回神魔小说,是古典文学中最辉煌的神话作品,标志着浪漫主义文学的新高峰。
归有光,字熙甫,又字开甫,号震川,明代散文家。主要作品为《震川文集》,有《项脊轩志》《先批事略》等。他是“唐宋八大家”与清代“桐城派”之间的桥梁,推崇唐宋古文,被称为“唐宋派”。
汤显祖,字义仍,号若士,又号海若,临川人。明代戏曲作家。他的代表作是《牡丹亭》,又名《还魂记》,它与《紫钗记》《邯郸记》和《南柯记》合称“玉茗堂四梦”,又名“临川四梦”。
冯梦龙,字犹龙,又署龙子犹,号墨憨斋主人,别号顾曲散人。明代戏曲家、通俗文学家。他的代表作是“三言二拍”中的“三言”,即短篇小说集《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这些作品代表了明代拟话本的最高成就。
张溥,字天如,号西铭,江苏太仓人,明末文学家。他是“复社”的领袖,主要作品有《七录斋集》,著名的《五人墓碑记》便出自此。
洪昇,字防思,号稗畦,又号稗村、南屏樵者,清代戏曲作家、诗人。他的代表作是《长生殿》,它所讲述的是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
孔尚任,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别号岸堂,又号云亭山人。他是清初诗人、戏曲作家,著有《桃花扇》,这是一部描写南明王朝灭亡的历史剧。
蒲松龄,字留仙,又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文学家,小说家。他的代表作是《聊斋志异》。这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郭沫若用“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来评价他。
方苞,字灵皋。号望溪,安徽桐城人,清代散文家,是桐城派散文的创始人。他著有《望溪先生文集》,名篇《左忠毅公逸事》《狱中杂记》等便出自于此。
吴敬梓,字文木、敏轩,清代小说家。主要作品为《儒林外史》,这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鲁迅先生用“如集诸碎锦,合为帖子,虽非巨幅,而时见珍异”对此予以高度评价。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清代诗人、诗评家。他著有《小仓山房文集》,名篇《祭妹文》《黄生借书说》等便出于此。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和芹溪。他著有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高鹗续后40回),这是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古典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高峰。
姚鼐,字姬传,号惜抱先生。代表作品是《惜抱轩文集》,名篇有《登泰山记》等。“桐城派”的奠基人之一。
李汝珍,字松石,清代小说家。他的代表之作是《镜花缘》,这是一本以浪漫主义手法写幻想图景的书,如“君子国”“女儿国”“两面国”等。
龚自珍,字璱人,号定庵;更名易简,字伯定;又更名巩祚,号定庵,又号羽琌山民。清末思想家、文学家,近代文学的开山作家。主要作品为《病梅馆记》、《己亥杂诗》。他是近代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吴沃尧,字趼人,别署我佛山人。主要作品为谴责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痛史》。
李宝嘉,字伯元,别称南亭亭长,晚清小说家。主要作品为《官场现形记》《制台见洋人》等。
刘鹗,字铁云,别署“鸿都百炼生”,近代小说家。他原名孟鹏,字云抟。后更名鹗,字铁云,又字公约,署名“鸿都百炼生”。他著有《老残游记》一书,这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现当代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近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和《且介亭杂文》等。他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一生的写照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郭沫若,原名开贞,号尚武,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无产阶级文学家、诗人、剧作家、考古学家、思想家、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和著名的革命、社会活动家,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的又一面旗帜。他的代表作是诗集《女神》、历史剧《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蔡文姬》《武则天》等。他的诗集《女神》是一部杰出的浪漫主义诗集,是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不朽的诗歌作品,奠定了新诗运动的基础。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和中国历史学、考古学等领域享有崇高的地位。
叶圣陶,名绍钧,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和政治活动家。他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有《多收了三五斗》《夜》,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写童话的作家。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笔名。中国现代作家及文学评论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和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我国革命文艺奠基人之一。他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散文《风景谈》《白杨礼赞》《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等。他被认为是中国社会剖析派小说的坛主。
郁达夫,原名郁文,字达夫,小说家、散文家、诗人。代表作是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等。夏衍先生曾说“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
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主要诗人。代表作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等,著名篇目有《再别康桥》《在病中》、《沙扬娜拉》《偶然》等。
田汉,中国当代著名的戏剧家、话剧作家、戏曲作家、电影剧本作家、小说家、诗人、歌词作家、文艺批评家、社会活动家和文艺工作领导者。中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代表剧作有《咖啡店之一夜》《名优之死》《丽人行》《关汉卿》《文成公主》等。他还另有京剧《白蛇传》《谢瑶环》等。他是“五四”以后最有成就的剧作家之一。他创作的歌词《义勇军进行曲》经聂耳谱曲后广为流传,后定为国歌。
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主要作品为诗和散文合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他的著名篇目有《背影》《绿》《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闻一多,原名闻家骅,字友三、友山,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诗人,学者。新月派代表诗人。代表作品为诗集《红烛》《死水》,学术著作有《神话与诗》《古典新义》等,著名篇目有《太阳吟》《洗衣歌》《发现》《一句话》《死水》等。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戏剧家、著名作家,曾经获得“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代表作品为长篇小说《骆驼样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西望长安》等。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开创了“京味小说”,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
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诗人、翻译家、女作家,儿童文学家。代表作品为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等。她的作品的主旋律是母爱、童真和自然。她的散文被誉为“美文”的代表。
夏衍,原名沈端先,著名剧作家。中国著名文学、电影、戏剧作家,文艺评论家、文学艺术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剧本《秋瑾传》《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等。他改编创作了《烈火中永生》《祝福》《林家铺子》等电影剧本,著有《写电影剧本的几个理论问题》等理论专著。他的著述颇丰,有《夏衍剧作选》《夏衍选集》《夏衍剧作集》《夏衍电影剧本集》《夏衍杂文随笔集》《夏衍论创作》等。
巴金,原名李尧棠。他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中篇小说《寒夜》《憩园》,散文集《保卫和平的人们》《随想录》等。
赵树理,原名赵树礼,现代小说家、人民艺术家。代表作是小说《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等。其中《小二黑结婚》被誉为“解放区文艺的代表作之一”,《李有才板话》被誉为“走向民族形式的里程碑”。他还是“山药蛋派”的开创者和代表人物。
曹禹,原名万家宝,中国现代杰出的戏剧家。代表作是剧本《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等。
艾青,原名蒋海澄,著名诗人。代表作是《大堰河——我的保姆》《黎明的通知》《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手推车》《光的赞歌》等。他的作品标志着“五四”以后自由体诗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对以后的新诗创作带来很大影响。
周立波,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是《暴风骤雨》《山乡巨变》。其中《暴风骤雨》是我国解放战争时期出现的最成功的文学作品之一。
孙犁,原名孙树勋,现当代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的创始人。代表作是《风云初记》,短篇小说《荷花淀》等。他的小说被称为“诗体小说”。
梁斌,原名梁维周,作家。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红旗谱》《播火记》。他的作品是概括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北方农民生活和斗争的史诗。
杜鹏程,现代作家,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保卫延安》,中篇小说《在和平的日子里》,短篇小说作品有《工地之夜》《第一天》《延安人》《年轻的朋友》《速写集》《杜鹏程小说选》等。
李季,现代著名诗人。他的代表作是长诗《王贵与李香香》和长篇叙事诗《杨高传》。
外国部分
希腊
荷马,古希腊盲诗人。代表作品有《伊利亚特》《奥德赛》。《伊》叙述十年特洛伊战争,《奥》写特洛伊战争结束后,希腊英雄奥德赛历险回乡的故事。马克思称赞它“显示出永久的魅力”。
英国
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主要作品有剧本37部,代表作有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
《李尔王》《麦克白》,四大喜剧《第十二夜》《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历史剧《亨利四世》《亨利六世》《理查二世》等。他被誉为“英国戏剧之父”,本·琼斯称他为“时代的灵魂”,马克思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被赋予了“人类文学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
笛福,英国小说家,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被誉为“小说之父”。代表作品是《鲁滨孙漂流记》,它是世界上著名的冒险小说之一。
拜伦,伟大诗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代表作有诗体小说《唐璜》,它通过讲述青年贵族唐璜的种种经历来抨击欧洲反动的封建势力。
雪莱,积极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品有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抒情诗《西风颂》《云雀颂》《自由颂》等,诗剧表达反抗专制统治的斗争必将胜利的信念。
狄更斯,英国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大卫·科波菲尔》《艰难时世》《双城记》等。他的作品通过描写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生活,揭露了资产阶级金钱世界的种种罪恶。
萧伯纳,爱尔兰戏剧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代表作品有《华伦夫人的职业》、《鳏夫的房产》《巴巴拉少校》《苹果车》等,他的作品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伪善和罪恶。
德国
歌德,德国剧作家、诗人、思想家。他作为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主将,在诗歌、戏剧、散文等方面都有较高的成就。代表作品有剧本《葛兹·冯·伯里欣根》、中篇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未完成的诗剧《普罗米修斯》和诗剧《浮士德》的雏形《原〈浮士德〉》等。
席勒,德国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剧作家,德国启蒙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公认为是德国文学史上地位仅次于歌德的作家。代表作品有剧本《阴谋与爱情》、诗集《欢乐颂》。
海涅,德国革命民主主义诗人、政论家。代表作品有《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法兰西现状》《论法国的画家》《德国近代文学史略》《路德维希·伯尔纳,亨利希·海涅的备亡录》《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等。
法国
莫里哀,法国喜剧作家、演员、戏剧活动家,法国芭蕾舞喜剧的创始人,世界喜剧作家中成就最高者之一。代表作品有《伪君子》《悭吝人》等共37部喜剧。他的作品对封建制度和丑恶势力予以鞭挞,是世界喜剧中最出色的作品。
雨果,法国伟大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最卓越的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笑面人》《九三年》等。其中《巴黎圣母院》是他最富浪漫主义的小说。
司汤达,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代表作是《红与黑》,书中讲述的是不满封建制度的平民青年于连千方百计向上爬,最终被送上断头台。“红”是将军服色,指“入军界”的道路;“黑”是主教服色,指当神父、主教的道路。
巴尔扎克,世界文学界的伟人,现实主义大师。主要作品为《人间喜剧》包括《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贝姨》《邦斯舅舅》等。是世界文学中规模最宏伟的创作之一,也是人类思维劳动最辉煌的成果之一。马克思称它“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
都德,著名作家。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代表作《小东西》等,短篇小说有《最后一课》、《柏林之围》等。与福楼拜、左拉、龚古尔、屠格涅夫组成文学社团“五人聚餐会”。
莫泊桑,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一生》《俊友》,短篇小说《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项链》。
欧仁·鲍狄埃,工人诗人。主要作品为《国际歌》(工人作曲家比尔·狄盖特谱曲),列宁说他是“一位最伟大的用歌作为工具的宣传家”。
罗曼·罗兰,法国思想家、文学家,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描写一个以个人奋斗来反抗社会的艺术家的悲剧人物(以贝多芬为原型)。
俄国
普希金,俄国著名的文学家、伟大的诗人、小说家,以及现代俄国文学的创始人。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代表作品有抒情诗《自由颂》、叙事诗《青铜骑士》、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等。
果戈理,19世纪俄国最优秀的讽刺作家,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品有讽刺喜剧《钦差大臣》《婚事》,长篇小说《死魂灵》,中篇小说《外套》等。
屠格涅夫,19世纪俄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被誉为“小说家中的小说家”。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前夜》《罗亭》《父与子》《贵族之家》,散文故事集《猎人笔记》,中篇小说《木木》等。其中《前夜》和《父与子》在俄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被誉为“俄罗斯文学中最浓缩、最紧凑的长篇小说”。
列夫·托尔斯泰,俄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等。列宁称之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
契夫,作家。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套中人》,中篇小说《第六病室》,剧本《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是俄罗斯唯一以短篇小说创作登上世界文坛高峰的作家。
高尔基,无产阶级伟大作家。代表作品为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长篇小说《母亲》,散文诗《海燕》等。列宁称之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代表”,称《母亲》是一部“非常及时的书”。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