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为人处事-舍弃计较,心底无私天地宽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为人处事能够懂得谦让、容忍、宽厚大度,这是高明处事技巧。如果我们有了容人容事的雅量,就能宽容待人,宽恕处事,就能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大度谦让,诚心相待,尽量去理解人、同情人、谅解人,对人对事就不会计较,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职场人际关系。

    有一种境界叫宽容

    曾看过一则故事:

    有一位叫白隐的禅师,他是一位生活纯净的修行者,因此受到乡里居民的称颂,都认为他是个可敬的圣者。

    在白隐禅师的住处附近住着一对夫妇,他们有一个漂亮的女儿,有一天夫妇俩愕然发现女儿已有身孕。夫妇俩勃然大怒,逼问女儿那个可恶的男人是谁?女儿吞吞吐吐说出白隐两字。夫妇俩怒不可遏地去找白隐理论,但这位大师不置可否,只是若无其事地回答:“就是这样吗?”孩子生下来后,就被送给白隐。此时,他的名誉虽然已扫地,但他并不以为然,只是非常细心地照顾孩子。平时免不了遭受别人的白眼或冷嘲热讽,但他总是泰然处之,仿佛他是受托抚养别人的孩子一般。

    后来孩子的母亲实在觉得羞愧,终于老实向父母吐露实情:孩子的父亲是在鱼市工作的一个年轻人。她的父母立即带她到白隐那里,向他道歉,并祈求得到他的宽恕。白隐仍然淡然如水,他没有趁机教训他们,仍说那句淡淡的话:“就是这样吗?”仿佛不曾发生过什么事。白隐超乎“忍辱”的德行,赢得了更多,更久的称颂。

    宽容对待人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思想修养,也是人生的真谛,你能容人,别人才能容你,这是生活的辩证法则。

    宽容看起来是一件很矛盾的事,但是如果不宽容而去伤害只能导致冤冤相报的恶性循环,那么就会出现“冤冤相报何时了”的后果。

    同时,不肯宽容别人的人往往使自己吃苦,他们会因此失眠、肠胃不适,甚至还会引起高血压。然而一旦宽恕别人之后,他们就会超越一次巨大的挫折——一种可以称之为再生的心灵净化过程。

    当然,受到伤害的人必须有时间处理自己的愤怒,认清自己对整个事件所负的责任以及拒绝宽容会带来的后果,然后宽容后才能发挥最好的功效。

    宽容不仅是爱心的表现,而且是极高思想境界的升华,宽容是一种博大的境界。表面上看,它只是一种放弃报复的决定,这种观点似乎有些消极,但真正的宽恕却是一种需要巨大精神力量支持的积极行为。

    宽容得到的收益是职场人际关系的协调和适应。有一位成功的职业经理人,他在总结一生的成功经验时,只说了一句话: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由此可见,宽容更是事业成功的保障。

    美国第三任总统杰佛逊与第二任总统亚当斯从恶交到宽恕,就是一个声动的例子。杰佛逊在就任前夕,到白宫去,想告诉亚当斯,说他希望针锋相对的竞选活动并没有破坏他们之间的友情,但杰佛逊未来得及开口,亚当斯便又咆哮起来,“是你把我赶走的!”二人的友情自此破例中止交往达11年之久。

    直到后来杰佛逊的几个邻居探访亚当斯,这个坚强的老人仍在诉说那件难堪的往事,但接着冲口而说出:“我一向都喜欢杰佛逊,现在仍然喜欢他。”邻居把这话传给了杰佛逊。杰佛逊也不计前嫌,他主动请了一位彼此皆熟的朋友传话,让亚当斯也知道了他的心里话。

    后来亚当斯回了一封信给他,两人从此开始了美国历史上也许是最伟大的书信往来。

    宽容是为了那些曾经侵犯我们的人着想而做出的,它的最高境界是心灵的净化和升华,它使我们从中看到了非常、强大的力量,的确,宽容可以帮助我们恢复友谊、爱情和事业。

    洛克菲勒本来有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好好教训一个缺少教养的职员,但是事实上他并没有那样做。

    事情是这样的,年轻的洛克菲勒空闲的时间很少,所以他总是将一个可以收缩的运动器——就是一种手拉的弹簧,可以闲暇时挂在墙上用手拉扯的——放在随身的袋子里。有一天,他走到自己的一个分行里去,这里的人都不认识他。他说要见经理。

    有一个神色傲慢的职员见了这个衣着随便的年轻人,便回答说:“经理很忙。”

    洛克菲勒便说,等一等不要紧。当时待客厅里没有别人,他看见墙上有一个适当的钩子,洛克菲勒便 把那运动器拿出来,很起劲地拉着。弹簧的声音打扰了那个职员,于是他急忙跳起来,气愤地瞪着他,冲着洛克菲勒大声吼道:“喂,你以为这里是什么地方啊,健身房吗?这里不是健身房。赶快把东西收起来,否则就出去。懂了吗?”“好,那我就收起来罢。” 洛克菲勒和颜悦色地回答着,把他的东西收了起来。5分钟后,经理先生来了,很客气地请他进去坐。

    那个职员当时就傻了。他觉得他在这里肯定呆不长了,前程肯定也是断送了。洛克菲勒临走的时候,还客气地和他点了点头,而他则是一副不知所措的惶恐样子。他觉得在这个星期六的时候,他和付薪金的信封一定会脱离关系的。他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妻子。

    但是到了周末什么也没发生。又过了一个星期,再过一个星期,也还是没有事。过了三个月之后,他忐忑不安的心才慢慢平静下来。

    现在很明显,因某种不可理解的缘故,洛克菲勒对于这件事情是没有放在心上的。当然,原因也许是因为洛克菲勒有许多别的重要事情要做,他没有闲工夫为自己的尊严被下属职员所损害这种区区小事操心。这种宽大的胸襟不是任何人都有的,比如那个职员就没有,所以他也只能做一辈子的小职员。

    在职场中,人与人之间难免有碰撞,心地最和善的人也有伤害别人的时候。上级刁难,同事搞鬼,下属背叛,对手竞争,都会使我们心灵受到伤害。如果凡事斤斤计较,争吵不休,甚至心怀恨意,长此以往,其结果是更深地伤害。

    只要我们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度,就会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当我们学会换位,把重点放在宽容的时候,就会忽略其中的恶意和偏执。给自己放轻松,同时也给别人宽容。

    容人待人方显大家本色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量小非君子”。抛开成败得失不谈,一个人的气量是大是小,能够从根本上体现一个人的品质优劣。古今中外,凡是能成大事的人都具有一种优秀的品质,就是能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善于求大同存小异,团结大多数人。

    战国时期的楚庄王,在爱妾被一位醉酒后的将军调戏的情况下,竟然能拿出容人之量,不追究犯上者的罪,遮掩了这位将军的罪过,实在是难能可贵。当日,楚庄王兴致大发,大摆酒宴,招待群臣。自中午一直喝到日落西山。楚庄王又命点上蜡烛继续喝。群臣们越喝兴致越浓。忽然间,起了一阵大风,将屋内蜡烛全部吹灭。此时,一位喝得半醉的武将乘灯灭之际,搂抱了楚庄王的妃子。妃子慌忙反抗之际,折断了那位武将的帽缨,然后大声喊道:“大王,有人借灭灯之机,调戏侮辱我,我已将那人的帽缨折断,快快将蜡烛点上,看谁的帽缨折断了,便知是谁。”

    正当众人忙与准备点灯时,楚庄王高声喊道:“切莫点烛,寡人今日要与众卿尽情欢乐,开怀畅饮。如果不扯断系缨,说明他没有尽兴,现在大家都把帽缨折断,谁不折断,那我就要处罚他!”

    众人一听,齐声称好,等大家都把帽缨折断以后,才重新将蜡烛点上,大家尽兴痛饮,愉快而散。此后,那位失礼的武将对楚庄王感恩不尽,暗下决心,自己的人头就是楚庄王的,为楚庄王而活着,对楚庄王忠心耿耿,万死不辞。后来,在一次生命危机关头,就是那位失礼的武将,拼着性命救出了楚庄王。楚庄王以一时的忍让原谅,换取了自己的一条性命。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职场中,与人相处就要相互谅解,经常以“难得糊涂”自勉,求大同存小异,有度量,能容人,你就会有许多朋友,且左右逢源,诸事遂愿;相反,斤斤计较,认死理,过分挑剔,容不得人,人家就会躲你远远的。最后,你只能关起门来“称孤道寡”,成为使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异己之徒。

    春秋时期齐国国君齐襄公被杀。襄公有两个兄弟,一个叫公子纠,当时在鲁国(都城在今山东曲阜);一个叫公子小白,当时在莒国(都城在今山东莒县)。两个人身边都有个师傅,公子纠的师傅叫管仲,公子小白的师傅叫鲍叔牙。两个公子听到齐襄公被杀的消息,都急着要回齐国争夺君位。

    在公子小白回齐国的路上,管仲早就派好人马拦截他。管仲拈弓搭箭,对准小白射去。只见小白大叫一声,倒在车里。管仲以为小白已经死了,就不慌不忙护送公子纠回到齐国去。怎知公子小白是诈死,等到公子纠和管仲进入齐国国境,小白和鲍叔牙早已抄小道抢先回到了国都临淄,小白当上了齐国国君,即齐桓公。

    齐桓公即位以后,即发令要杀公子纠,并把管仲送回齐国办罪。管仲被关在囚车里送到齐国,鲍叔牙立即向齐桓公推荐管仲,齐桓公气愤地说:“管仲拿箭射我,要我的命,我还能用他吗?”

    鲍叔牙说:“那回他是公子纠的师傅,他用箭射您,正是他对公子纠的忠心。论本领,他比我强得多。主公如果要干一番大事业,管仲可是个用得着的人。”齐桓公也是个豁达大度的人,听了鲍叔牙的话,不但不治管仲的罪,还立刻任命他为相,让他管理国政。

    在管仲的辅助下,齐桓公整顿内政,开发富源,大开铁矿,多制农具,后来齐国就越来越富强了。

    孔子对管仲的事业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在孔子看来,管仲的功劳是很大的,假使没有管仲,恐怕我们还处在落后民族的阶段。齐桓公之所以能成就霸业,主要用了管仲之谋的缘故。如果齐桓公当时没有容人的气度,把管仲杀了,就可能没有后来齐桓公的雄伟事业。

    做人,必须有大气量。人生在世,无论你干什么,如果没有气量或缺乏气量,其结果只能是碌碌无为的平庸一生。大凡有大成就的成功者,都与他们的气量息息相关,这是不争的事实,无需赘述。气量,它能使人性情豪迈,不会为一些小事去伤脑筋,不会为一时的挫折而心灰意冷,不会无中生有的去猜忌别人。气量,它能使人宽厚仁慈,会让你换位思考问题,包容他人的缺点,对人对事抱着一颗真诚仁慈的心。总之一句话,只要有足够的气量,你就会获得成功。

    宽容别人也就是善待自己

    宽容是一种境界,宽容是一种智慧和力量,你在宽容别人的同时,也给了自己一个淡然的心态。

    生活,是在宽容中越走越宽广的,何必为曾经的伤害耿耿于怀呢?学会宽容别人,也就是善待自己的一种方式。学会及早地忘却,及早地原谅,及早地享受生活,生命里美丽的日子不是会多些吗?

    战国时期,蔺相如因卓越的外交才能而被赵惠文王拜为上卿,位列战功卓著的老将军廉颇之右。

    廉颇对此相当不满,心想自己南征北战,九死一生为赵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到头来反倒让只会耍嘴皮子的蔺相如占了上风,心里不服,表示遇到他一定当面羞辱一番。相如知道这件事情后,不愿意和廉颇争位次先后,便处处留意,有意避让廉颇,上朝时假称有病,以便回避。

    有一次,相如乘车外出,远远望见廉颇的车子急驶而来,急忙叫手下人将车赶入一条小巷。手下人见廉颇的车得意洋洋地远去,非常气愤,以为相如怕廉颇。相如对他们说:“连如狼似虎的秦国我都不惧怕,难道我怕廉颇将军?我们赵国到今天之所以未遭秦国攻打,是因为武的他们怕廉颇老将军,文的怕我蔺相如啊。如果我和廉老将军不能和睦相处,互相冲突,必有一伤,内讧一起,秦国就会趁机侵略赵国,将相不和而引敌来犯,我岂不成了国家的罪人?所以,我对老将军避让,是因为我把国家安全放在前头,不计较个人恩怨。”听了蔺相如这番话,手下人大为感动,从此他们也学蔺相如的样子,对老将军手下也处处谦让。

    不久,此事传到了廉颇的耳中,他被蔺相如如此宽大的胸怀深深感动,更为自己的言行深感愧疚。于是脱掉上衣,背负荆杖,亲自到相如家中请罪,他沉痛地说:“我是个粗陋浅薄的人,真是老糊涂了。真想不到你会对我如此宽容,惭愧啊惭愧!”

    蔺相如见廉颇态度真诚,赶忙亲手解下荆杖,请他入座,两人坦诚相叙,以此誓同生死,成为至交。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负荆请罪”。

    元代著名文学家张养浩在《 牧民忠告》中说:“同官有过,不至害政,宜为包容。”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一起共事的人有了过错,如果没有达到损害政事的程度,应予以宽容。

    宽容能使人保持一种恬淡、安静的心态。生活不可能总是春光明媚、花香烂漫,事事如愿。生活有如梦如幻的精彩,也有很多忧伤和无奈。所以要成为一个生活的强者,就应豁达大度,笑对人生。有时一个微笑、一句幽默,就能化解人与人之间的怨恨与矛盾。

    早在春秋时期,有一次秦穆公乘车出行,走到半路时车坏了,拉车的马也跑了一匹,因为秦穆公很喜欢那匹马,就亲自去找马。找来找去,终于在岐山的南边找到了。不幸的是,那匹马已被一群流民抓住杀了,秦穆公的部属气愤极了,纷纷请求杀了这群流民。秦穆公摆摆手说:“算了,只是一匹马而已,我听说只吃马肉而不喝酒会伤身体,就给他们一些酒吧”。于是流民们喝上了秦穆公赐的酒,事情就这样过去了。

    一年之后,秦国和晋国在韩原展开大战。战斗一开始秦军失利,秦穆公的战车被晋兵包围,秦穆公身受重伤,晋国的大将马上就要活擒秦穆公了。正在万分危急之时,曾在岐山分吃马肉的为首者率数百人突然从一旁树林中冲出,他们奋力死战,终于战胜了晋军,并俘虏了晋惠公。

    正是秦穆公包容了食其战马的人,在危难之时才得到他们的帮助,秦穆公可谓是宽容得福啊!

    《菜根谭》中说:“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宽容是处世之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相逢一笑泯恩仇,人生的道上就处处有朋友;宽容是辽阔的天空,任凭各种鸟儿展翅飞翔;宽容是巍巍高山,任凭各种草木自由生长;宽容是茫茫大地,默默地承受着风霜雨雪的侵袭。常言道:“海阔不如心宽,地厚不如德厚。”在人际交往中,只要不涉及原则问题,大可不必斤斤计较。倘若一个人在每件“小事”上都“明察秋毫”,睚眦必报,必然会沦为“孤家寡人”。

    泰山不拒细石,所以成泰山;江河不拒细流,所以成江河。宽厚待人不仅是做人之道,也是成功之道。祸从口出,仁由心生。当我们宽容的善待别人时,也给自己带来福气。

    原谅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位年老的国王,他决定不久后就将王位传给三个儿子中的一个。一天,国王把三个儿子叫到跟前说:“我老了,决定把王位传给你们三兄弟中的一个,但你们三个都要到外面去游历一年,一年后回来告诉我,你们在这一年内所做过的最高尚的事情。只有那个真正做过高尚事情的人,才能继承我的王位。”

    一年后,三个儿子回到了国王跟前,告诉国王自己这一年来在外面的收获。

    大儿子先说:“我在游历期间,曾经遇到一个陌生人,他十分信任我,托我把他的一袋金币交给他住在另一镇上的儿子,当我游历到那个镇上时,我把金币原封不动地交给了他的儿子。”

    国王说:“你做得很对,但诚实是你做人应有的品德,不能称得上是高尚的事情。”

    二儿子接着说:“我旅行到一个村庄,刚好碰上一伙强盗打劫,我冲上去帮村民们赶走了强盗,保护了他们的财产。”

    国王说:“你做得很好,但救人是你的责任,还称不正是高尚的事情。”

    三儿子迟疑地说:“我有一个仇人,他千方百计地想陷害我,有好几次,我差点就死在他的手上。在我的旅行中,有一个夜晚,我独自骑马走在悬崖边,发现我的仇人正睡在一棵大树下,我只要轻轻地一推,他就掉下悬崖摔死了。但我没有这样做,而是叫醒了他,告诉他睡在这里很危险,并劝告他继续赶路。后来,当我下马准备过一条河时,一月老虎突然从旁边的树林里蹿出来,扑向我,正在我绝望时,我的仇人从后面赶过来,他一刀就结果了老虎的命。我问他为什么要救我的命,他说‘是你救我在先,你的仁爱化解了我的仇恨。’这……这实在是不算做了什么大事。”

    “不,孩子,能帮助自己的仇人,是一件高尚而神圣的事,”国王严肃地说:“来,孩子你做了一件高尚的事,从今天起,我就把王位传给你。”

    宽容体现了一个人的素养与气度,表现了人的思想水平。只有一个拥有智慧的人,才会在心中留出一片天地给别人。当你学会宽容别人时,就是学会宽容自己,给别人一个改过的机会,就是给自己一个更广阔的空间!

    这是一个发生在二战期间的故事:

    一支友军部队在森林中与德军相遇激战,最后两名战士与部队分开,失去了联系。两个战友在森林中艰难跋涉,寻找大部队,他们互相鼓励、互相安慰,十多天过去了,他们仍然未能与部队联系上。他们之所以在战场上还能相互照顾,彼此不分,因为他们是来自同一个小镇的朋友。

    由于长时间没有联系到大部队,他们已经天两三天没吃到食物了。有一天,他们打到了一只鹿,依靠鹿肉他们又艰难地度过了几天。可是也许是战争的原因,动物都四散奔逃,或被杀光了,他们这以后再也没有看到任何动物。仅剩下的一点鹿肉背在年轻一点的战友身上,这一天,他们在森林的边上又遇到了敌人,经过再一次激战,他们巧妙地避开了敌人。就在自以为安全的时候,他们饥饿难忍,这时只听见一声枪响,走在前面的年轻战士中了一枪,幸亏是在肩膀,后面的战友惶恐地跑了过来,他害怕得语无伦次,抱着战友的身体泪流不止,赶忙把自己的衬衣撕开包扎战友的伤口。晚上,未受伤的战士一直叨念着母亲,两眼直勾勾的,他们都以为他们的生命即将结束。虽然饥饿,身边的鹿肉谁也没有动。天知道,他们怎么度过了那一夜,第二天,部队救了他们。

    一晃,事情过去了30多年,那位受伤的战士说:“我知道谁朝我开了一枪,他就是我的朋友,他去年去世了。在他抱住我的时候,我碰到了他发热的枪管,我怎么也不明白,但当晚我就宽容了他,我知道他想独吞我身上带的鹿肉活下来,但我也知道他活下来是为他的母亲。此后的30年,我装作根本不知道此事,也从不提及。战争太残酷了,他的母亲还是没能等到他回来,我和他一起祭奠了老人家。他跪下来说,请我原谅,我没让他说下去,我们又做了二十几年的朋友,我没理由不宽容他。”

    宽容是为人处事的准则。一个宽宏大量,与人为善,宽容待人,能主动为他人着想和帮助别人的人,一定会讨人喜欢,被人接纳,受人尊重,具有魅力,因而能够更多地体验成功的喜悦。而一个以敌视的眼光看人,对周围的人戒备森严,心胸狭窄,处处提防,不能宽大为怀的任,必然会因孤独而陷于忧郁和痛苦之中。

    所以说,一个心胸宽阔,善于宽厚待人,容忍别人缺点的人,才能收服人心,成就人格魅力。这也是每个人应该有的处世准则。

    宽容是一种人性的升华

    宽容是职场为人处事的准则。一个以敌视的眼光看人,对周围的人戒备森严,心胸狭窄,处处提防,不能宽大为怀的任,必然会因孤独而陷于忧郁和痛苦之中,而宽宏大量,与任为善,宽容待人,能主动为他人着想,肯关心和帮助别人的人,则讨人喜欢,被人接纳,受人尊重,具有魅力,因而能够更多地体验成功的喜悦。

    唐代宗大历二年的一天,大将郭子仪的儿子郭暧与妻子开平公主吵架。郭暧因冲动口出狂言:“你倚仗你父亲是皇帝,就觉得有什么了不起吗?我父亲还不愿意当皇帝呢!”正在气头上的开平公主听后如火上浇油,立刻乘车赶回皇宫,向父皇告状。

    唐代宗听了开平公主的哭诉,不但没有为女儿撑腰,却反而替郭暧说话:“孩子,你有所不知,你公爹确实是不愿做皇帝。要不是这样的话,李氏的天下早就姓郭了。”

    郭子仪听说这件事后,气得浑身发抖,立刻命人将郭暧五花大绑,亲自带着他到皇帝面前去请罪。代宗皇帝见后,赶忙将郭子仪请到内宫,安慰道:“俗话说,不痴不聋,难做大家庭的老翁。小夫妻俩在闺房里说的气话,你作为国家的重臣,怎么能去追究呢?”一场犯上大祸,就这样平息了。

    同唐代宗不计较郭暧的冒犯一样,宋太宗也曾巧妙地宽容了两位重臣的冒犯。

    有一次,宋太宗在北园设宴,请众臣一起饮酒作乐,其中包括殿前都虞侯孔守正和左骁卫大将军王荣。席间,孔守正喝得酩酊大醉之时,便和王荣争论起征战边关的功劳来。二人越争越激动,越争越气愤,竟然将宋太宗晾在一边。侍臣实在看不下去,就奏请宋太宗将两人抓起来,送到吏部去治罪。宋太宗平静地笑了笑,不但没有同意,而且吩咐人把他们照顾好,分别送回家去。

    第二天,孔守正和王荣酒醒之后,深为昨天的鲁莽行而后怕。于是,他们一起赶到金銮殿向皇上请罪。出乎意料的是,宋太宗对昨天两人的行为表现出一副全然不知的样子,说:“朕也喝醉了,实在记不得发生过什么事。”他们走后,侍臣不解地问宋太宗:“您明明没喝醉,为什么说自己也喝醉了呢?”宋太宗说:“编个喝醉了的理由,对他们的冒犯不加追究,既没有丢失朝廷的面子,又能让两位大臣警觉自己的言行,能达到惩前毖后的作用也就够了。”

    唐代宗与宋太宗这两件宽以待人的小事,对职场人士来说,有其难能可贵的借鉴作用。

    宽容之于爱,正如和风之于春日,阳光之于冬天,它是人类灵魂里美丽的风景。有了博大的胸怀和宽容一切的心灵,宽容自然会散发出浓浓的醇香。宽容能使你活得轻松,使你的工作更加顺心,使你的生活更加快乐。

    在大千世界的众生相中,人是最为复杂的了。俗话说得好:“一种米食万种人。”凡人有凡人的性情,温和的、急躁的、爽快的、多愁善感的、冷峻漠然的、薄情寡义的、博爱至诚的……凡此种种,不尽列举。但对于处世和生活而言,无论每个人的个性如何、性情怎样,要想生活得快乐和谐,就必须修炼自己宽容的性情。

    懂得宽容别人,自己的性情也有了转折的余地,从而在生活的各种境况里,无论遭遇什么样的人和事,都不至于怒发冲冠、牢骚满腹、委屈痛苦、郁气中滞。对别人是这样,对己亦然。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大都是有顺境也有逆境,在这虽然短暂的旅途中,难免会跌倒,但是,我们必须学会如何对待跌倒。遇到失败和灾难,必须懂得接纳它,也就是说在逆境中,要懂得自己释怀。当我们把失意、抱怨、委屈、愤怒放下时,我们即刻又勇敢高兴地站了起来。就在我们放下的这一刹那,会得到一种新的体悟,同时心灵与智慧也会得到自由与成长。

    假如我们每个人都能以宽容、达观和敦厚的心,去生活处世,那便会拥有宽广的心理生活空间,任自己遨游,就会生活得很自在。

    少一点怨恨,多一点宽容

    在生活中,人际交往是不可避免的。由于人与人之间的个性各不相同,生活环境与阅历各不相同,形成了不同的处事风格。有的人和善,有的人尖刻,有的人性急,有的人拖拉;有的人沉着,有的人暴躁……正是不同性格的人生活在一起,才组成了多姿多彩的世界。不同性格的人生活在一起,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摩擦、纠纷甚至是矛盾,因此,我们应该养成宽容、豁达、乐观的性格。

    唐玄宗开元年间有位梦窗禅师,他德高望重,既是有名的禅师,也是当朝国师。

    有一次他搭船渡河,渡船刚要离岸,这时从远处来了一位骑马佩刀的大将军,大声喊道:“等一等,等一等,载我过去!”他一边说一边把马拴在岸边,拿了鞭子朝水边走来。

    船上的人纷纷说道:“船已开行,不能回头了,干脆让他等下一班吧!”船夫也大声回答他:“请等下一班吧!”将军非常失望,急得在水边团团转。

    这时坐在船头的梦窗国师对船夫说道:“船家,这船离岸还没有多远,你就行个方便,掉过船头载他过河吧!”船夫看到是一位气度不凡的出家师父开口求情,只好把船撑了回去,让那位将军上了船。

    将军上船以后就四处寻找座位,无奈座位已满,这时他看见坐在船头的梦窗国师,于是拿起鞭子就打,嘴里还粗野地骂道:“老和尚!走开点,快把座位让给我!难道你没看见本大爷上船?”没想到这一鞭子正好打在梦窗国师头上,鲜血顺着脸颊汩汩地流了下来,国师一言不发地把座位让给了那位蛮横的将军。

    这一切,大家都看在眼里,心里是既害怕将军的蛮横,又为国师的遭遇感到不平,纷纷窃窃私语:将军真是忘恩负义,禅师请求船夫回去载他,他还抢禅师的位子,并且打了他。将军从大家的议论中,似乎明白了什么。他心里非常惭愧,不免心生悔意,但身为将军却拉不下脸面,不好意思认错。

    不一会儿,船到了对岸,大家都下了船。梦窗国师默默地走到水边,慢慢地洗掉了脸上的血污。那位将军再也忍受不住良心的谴责,上前跪在国师面前忏悔道:“禅师,我……真对不起!”梦窗国师心平气和地对他说:“不要紧,出门在外难免心情不好。”

    宽容是一面镜子,它可以随时照出人的胸怀。得理不饶人、睚眦必报的人只会照出其狭隘的一面;只有胸怀宽广、心地坦荡地对人,镜子里才会有万朵莲花为你绽放。

    约翰是一个室内装潢工厂的老板。有一次,生产线上有一个工人喝得酩酊大醉后来上班,吐得到处都是。厂里立刻发生了骚动:一个工人跑过去拿走他的酒瓶,领班又接着把他护送出去。

    约翰在外面看到这个人昏昏沉沉地靠墙坐着,便把他扶进自己的汽车送他回家。他妻子吓坏了,约翰再三向她表示什么事都没有。“不!卡尔不知道,”她说,“老板不许工人在工作时喝醉酒。卡尔要失业了,你看我们怎么办?”约翰当时告诉她:“我就是老板,卡尔不会失业的。”

    回到工厂,约翰就对卡尔那一组的工人说:“今天在这里发生的不愉快,你们要统统忘掉。卡尔明天回来,请你们好好对待他。长期以来他一直是个好工人,我们最好再给他一次机会!”

    卡尔第二天果真上班了。他酗酒的坏习惯也从此改过来了。约翰的宽容使卡尔很感动,他一直记在心上。

    一年后,地区性工会总部派人到约翰的工厂协商有关本地的各种合同时,居然提出一些令人惊讶、很不切实际的要求。这时,沉默寡言,脾气温和的卡尔立刻领头号召大家反对。他开始努力奔走,并提醒所有的同事说:“我们从约翰先生那里获得的待遇向来很公平,用不着那些外来‘和尚’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就这样,他们把那些外来的“和尚”打发走了,并且仍像往常一样和气地签订我们的合同。约翰用宽容赢得了工人的拥戴,取得了事业的成功。

    宽容是一种仁爱的光芒、无上的福分,是对别人的释怀,也即是对自己善待。宽容是一种生存的智慧、生活的艺术,是看透了社会人生以后所获得的那份从容、自信和超然。

    在职场中,具有宽容心态的人,决不会为一己之私而搬弄是非、巧舌如簧、颠倒黑白、斤斤计较。他会把一切都看得很开、很淡,从而远离各种名利场上的你争我斗。他会用一颗坦坦荡荡的心去光明磊落地做事,去光明正大地做人。

    宽容是一种福祉。宽容之心所至,使人宁静淡泊,少了几分焦虑,远离了争斗、危险和邪欲。这难道不是一种福气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主张,都有自己的思想,任何人都无权去支配他人。尊重他人的选择,允许他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是每个有素质的人的起码操守。人不必有那么强的支配欲,生杀予夺是暴君所为,为文明人所不齿。

    猜疑是害人害己的祸根

    在人际交往中,一个不散的幽灵就是猜忌。猜忌是人际关系的文化腐蚀剂,它可以使所有幸福的东西毁于一旦。如果在与人交往时总是猜疑别人,那么彼此的关系就难以继续维持。

    有了猜疑之心,对待朋友,看待事实,就不能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合乎逻辑的判断、推理,而是凭借一点表面现象,主观臆断,随意夸大,进而扭曲事物,得出一个不切实际的结论,或者先入为主,先设框框,然后察言观色,甚至无中生有,把幻觉当真,把一些毫无关系的现象也当做事实材料,生拉硬拽来当作证据。

    猜疑会使人际关系交往中本来小小的疙瘩发展成长期的不和。自古以来不知有多少人因为猜疑疏远了朋友,中断了友谊,甚至毁掉事业。

    范增是项羽得力谋士,许多次,刘邦的计谋都被他识破,刘邦要打败项羽,首先想到的就是除掉范增,在陈平的协助下,刘邦导演了一次反间计。当楚汉两军在荥阳相持不下时,项羽为了打败刘邦,便借议和为名,派遣使者入汉,顺便探察汉军的虚实。陈平听说楚国使者要来,正中下怀,便和刘邦布好圈套,专等楚国使者上钩。

    楚国使者进入荥阳城后,陈平将他带入会馆,留他午宴。两人静坐片刻,一班仆役将美酒佳肴摆好。陈平问道:“范亚父(范增)可好!是否带有亚父手书?”楚国使者一愣,突然明白了是怎么回事,正色道:“我是受楚王之命,前来议和的,并非布亚父所派遣。”

    陈平听了,故意装作十分惊慌的样子,立即掩饰说:“刚才说的是戏言,原来是项王使臣!”说完,起身外出,楚国使者正想用餐,不料一班仆役进来,将满案的美食全部抬出,换上了一桌粗食淡饭,楚国使者见了,不由怒气上冲,当即拍案而起,不辞而别。

    回到楚营后,使者立即去见项羽,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添油加醋地告诉了项羽,并特别提醒项王,范增私通汉王,要时刻注意提防。

    其实,陈平的反间计并不高明,如果稍微考虑一下,就不难找出其中的破绽,只是项羽寡断多疑,加之性格刚愎自用,自然也就不会想到这些。

    项羽听后,愤恨地说道:“前日我已听到关于他的传闻,今日看来,这老匹夫果然私通刘邦。”当即就想派人将范增拿来问罪,还是左右替范增劝解,项羽这才暂时忍住,但对范增已不再信任。

    范增一直对项羽忠心耿耿,他心无二用,对此事一无所知,一心协助项羽打败刘邦。他见项羽为了议和,又放松了攻城,便找到项羽,劝他加紧攻城。项羽不禁怒道:“你叫我迅速攻破荥阳,恐怕荥阳未下,我的头颅就要搬家了!”范增见项羽无端发怒,一时摸不着头脑,但他知道项羽生性多疑而刚愎,不知又听到了什么流言,对自己也产生了戒心。

    范增想起自己对项羽忠心耿耿,一心助楚灭汉,他不仅不听自己的忠言,反而怀疑自己,十分伤心。他再也耐不住了,便向项羽说道:“现在天下事已定,望大王好自为之。臣已年老体迈,望大王赐臣骸骨,归葬故土。”说完,转身走出。项羽也不加挽留,任他自去。

    项羽之所以失去了一个得力的谋士,就是吃了猜疑的亏,猜疑实在是害己又殃人。由此可见,对成功路上艰难跋涉的追求者来说,猜疑是一个随时可能吞没你整个宏伟事业的陷阱。猜疑是人性的弱点之一,历来是害人害己的祸根,是卑鄙灵魂的伙伴。一个人一旦掉进猜疑的陷阱,必定处处神经过敏,事事捕风捉影,对他人失去信任,对自己也同样心生疑窦,损害正常的人际关系。因此,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要减少猜疑,学会信任别人。少一份猜疑,多一份信任,成功的道路就会在你的脚下。

    别让嫉妒填满你的心灵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嫉妒已成为一种极端消极和狭隘的病态心理。难怪有人称嫉妒是危害人际关系的毒瘤,影响交往成功的腐蚀剂。莎士比亚曾形象地比喻道:“嫉妒是绿眼妖魔,谁做了它的俘虏,谁就要受愚弄”。

    很久以前,有一个地方遇到了百年不遇的大旱灾,湖水干涸,地面也干得裂开了口子。

    在这个地方的湖中住着一只鳖。湖水干涸以后,它为了生存,便想找一个有水源的地方生活。可是它爬的速度太慢了,只怕自己爬不多远就会连饿带渴地死去。

    有一天,从远方飞来了一群天鹅,它们围绕着以前有湖水的地方飞来飞去,寻找原来栖息过的湖泊。鳖见了,便叹了口气说:“别找了,湖水早就干了。”

    天鹅们非常失望,只好商量再飞到别的地方,去找有水的地方。

    鳖听了天鹅的话,心想:天鹅飞得快,一定好呢快就能找到水,不如求它们帮忙,把我也带走。于是,鳖就去求领头的天鹅。

    天鹅答应带鳖一起走。于是,它们轮流用嘴衔着鳖向远方飞去。

    天鹅飞了好远的路。一天,它们经过一座城市的上空。那里的人看到天上飞过一群洁白美丽的天鹅,都抬头仰望,赞叹道:“多漂亮的天鹅啊!今生能看到如此圣洁的动物,真是幸福!”这个时候,也有人发现了天鹅嘴里衔着的大鳖。看到了丑陋的鳖,人们放声大笑:“哈哈!这只丑陋的鳖怎么会和天鹅在一起,原本在地上成长,现在也跑到天上去了。难道丑鳖也想变成天鹅,别做梦了,真是不自量力啊!”

    大鳖看到人们夸赞天鹅而嘲笑自己,终于忍不住了。它破着嗓子大骂:“你们这群天鹅,到底比我好看多少?不过是有两只翅膀可以在天上飞罢了!有什么了不起的。臭美!”天鹅一开始还忍耐着,后来看到丑鳖因为嫉妒心起,骂的越来越难听,终于难以忍受。本来用嘴衔着它就够累了,被它一骂,天鹅们相互使了一个眼色,把嘴巴张开,还在哇哇大骂的大鳖突然感到身体直线坠落,还没有发觉是怎么回事,已经掉到地上摔死了。

    可怜又可悲的大鳖就这样断送了自己的性命,究其根本原因就是由于嫉妒造成的。自然界的动物尚且如此,更何况人呢?如果一个人在生活中产生了嫉妒情绪,那么他就从此生活在阴暗的角落里,不能在阳光下光明磊落地说和做,而是面对别人的成功或优势咬牙切齿,恨得心痛。一个人有了这种不健康的情感,就等于给自己的心灵播下了失败的种子。

    嫉妒心理是一种束缚手脚、阻碍事业发展与创新、影响工作的情绪。其特征是害怕别人超过自己,忌恨他人优于自己,将别人的优越处看做是对自己的威胁。于是,便借助贬低、诽谤他人等手段,来摆脱心中的恐惧和忌恨,以求心理安慰。

    当法拉第还是个印刷工人的时候,大科学家戴维慧眼识才,帮助他走上科学研究之路。但是,当法拉第在科学上有了重大发现,成就大大超过戴维时,他便对法拉第产生了嫉妒心理。在投票表决接纳法拉第为皇家学会会员时,身为会长的戴维坚决反对,百般阻挠,投了唯一的反对票。戴维的这种行动,就是一种典型的领导者的嫉妒心理,不能容下比自己能力强的人。

    嫉妒大多是由于社会对自身的评价产生的,嫉妒的中心往往是对方的地位、名誉、权力和业绩。从积极的方面说,嫉妒可以成为竞争的动力和源泉,但其消极影响远远大于积极影响。嫉妒往往使人变得偏激,带来一定程度的心理紧张和攻击性行为,甚至做出违反道德准则和法律法规的事情,最终有损于他人,也有害于自己。

    战国时,张仪和陈轸都投奔到秦惠王门下,受到重用。可不久,张仪便产生了嫉妒心,因为他觉得陈轸有才干,比自己强很多,担心时间一长,秦王会冷落自己,偏喜陈轸。于是他就找机会在秦王面前说陈轸的坏话,进谗言。

    一天,张仪对秦惠王说:“大王时常让陈轸来往于秦国和楚国之间,可现在楚国对秦国的关系态度并不比从前友好,反而对陈轸却特别好。可见,陈轸在全心全意为自己谋利,并不是诚心诚意为我们秦国做事。还常说陈轸把秦国的机密泄露给楚国。作为您的臣子,怎么可以这么做呢?我不愿意同这样的人一起共事。况且最近我又听说他打算离开秦国到楚国去。要是这样,大王倒不如杀掉他。”

    听了张仪这番挑拨,秦王自然很恼怒,马上传令陈轸进见。一见面,秦王就对陈轸说:“听说你想离开我,准备上哪儿去呢?告诉我,我好为你准备车辆呀!”

    陈轸一听,摸不着头脑,只是两眼直盯着秦王。很快他便明白过来,这里面一定有原因,于是镇定地回答:“我准备到楚国去。”

    秦王心想果然如此。对张仪的话更加相信了,他缓缓地说:“那张仪的话并不是虚构了。”

    陈轸心里完全清楚了。原来是张仪在捣鬼!他没有马上正面回答秦王的话,而是定了定神,不慌不忙地解释说:“这事不仅是张仪知道,连过路的人都知道。从前,殷高宗的儿子孝己非常孝敬自己的继母,故而天下人都希望孝己能做自己的儿子;吴国的大夫伍子胥对吴王忠心耿耿,以至天下的君王都希望伍子胥做自己的臣子。所以说,出卖奴仆和小妾,如果左右邻居争着买,这就说明他们是忠实的奴仆贤良的小妾,因为邻居非常了解他们才争相去买;一个女子,因为同乡的小伙子争着要娶她为妻,这就说明她是个好女子,因为同乡的人比较了解她。反过来如果我忠于大王您,楚王又怎么会要我做他的臣子呢?我忠心一片,却被怀疑,我不去楚国又到哪呢?”

    秦王听了,觉得有理,点头称是,不仅不再怀疑陈轸,而且更加重用他,给了他更丰厚的待遇,相反对张仪冷淡了许多。

    这是一个很明显的教训,嫉妒者无不以害人开始,以害己而告终。

    培根说:“每一个埋头沉入自己事业的人,是没有功夫去嫉妒别人的。”换言之,凡是产生嫉妒心理和行为的人,是没有把心思“埋头沉入自己事业的人”。

    同事在工作中取得了成绩,我们要摆正心态,不要以为别人的成绩都是“巧”来的,也不要以为“别人能获得的,我为什么就不能获得”,这种想法虽然有时可以成为一个人进步的动力,但有的时候,这种想法就会转而成为嫉妒。他人取得了进步,你要真心地欣赏,虚心地向他学习,取长补短,才能发展到更高的水平。

    嫉妒,就是由于自知不足,这本身就是一个促其转变的好契机。“知耻近乎勇”,知道自己不足,努力加以弥补,这才是积极的态度。如果同事之间由于嫉妒而你整我,我整你,冤冤相报,何时能了?而每个人每天都要绷紧神经,工作岂不是很累。自然也就不能建立良好的同事关系?而且,喜欢嫉妒别人的人自己的日子也不好过。每天嫉妒别人,自己心里也烦恼,总是觉得别人比自己高明,对此又不能平静,由嫉妒转为想算计别人。

    在工作中,当你发现你正隐隐地嫉妒一个各方面都比自己能干的人的时候,你不妨反省一下自己是否在某些方面有所欠缺。在你得出明确的结论后,你会大受启示。你不妨就借嫉妒心理的强烈超越意识去发奋努力,升华这种嫉妒之情,以此建立强大的自意识来增强竞争的信心。

    人生在世,一定要有一颗平静和睦的心,切不可心怀嫉妒。俗话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别人有所成就,我们不要心存嫉妒,应该要平静地看待别人所取得的成功,这是拥有幸福人生的秘诀。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