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厨房安全是餐饮店效益的保证
餐饮店的效益是建立在厨房良好、有序的生产和出品基础之上的。如果厨房安全管理不利,事故频频发生,严重影响出品质量,生意自然清淡。而如果餐饮店内部屡屡发生刀伤、跌伤、烫伤等事故,员工的医疗费用增大,病假、缺工现象增加,在企业费用增大的同时,厨房的生产效率和工作质量也没有保障,餐饮店效益必然受损,而一旦有火灾事故发生,经济损失更是不可估量。相反,厨房安全条件优越,安全管理有效,员工工作热情高涨,事故发生率极低,不仅可以有效地节省经营费用,也为提高劳动效率、提高出品质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厨房安全是餐饮正常经营的保证
厨房生产制作需要安全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厨房里具有多种加热源和锋利的器械,这些方面构成众多的不安全因素和隐患,要使厨房员工放手、放心工作,厨房在设计时就应充分考虑安全因素,如地面的选材、烟罩的防火、蒸汽的方便控制和及时抽排等。
日常的厨房管理、员工的劳动保护都应以安全为基本前提,否则厨房事故频发、设备性能不稳定,厨房正常的工作秩序、良好的出品质量都将受到影响。
3厨房安全是相关工作人员利益的根本体现
员工是企业最有潜力的生产力,厨师等厨房工作人员是餐饮店最有活力、最有开发价值的生产要素。厨房员工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之时,就是餐饮店成本控制、菜点创新、质量达标率的最佳之期。而要做到这几点,关心厨房员工、体恤厨房员工,发现并认可厨房员工的劳动,改善厨房员工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便是前提。
二、厨房卫生管理的意义
1厨房卫生直接影响着员工的工作环境
厨房卫生既是对消费者负责,同时也是关心员工、保护员工利益的具体体现。购买卫生合格的原料,在符合卫生条件的状态下进行加工、生产、服务销售,员工工作踏实自然,身心健康也得到保护。
2厨房卫生是保证顾客饮食安全的重要前提
消费者到餐饮店用餐,餐饮店理应信守承诺,按时提供物有所值的产品,而这些产品的起码条件就是洁净、卫生,产品在给消费者提供其所需要的营养的同时,不能给消费者带来身体健康方面的伤害。
厨房卫生既包括烹饪原料、产品生产和销售经营环境的卫生,还包括就餐客人食用过程以及食用后身心的健康。如果餐饮店生产、销售的产品卫生不达标,甚至含有重大卫生隐患,轻则消费者身心健康受到伤害,重则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3厨房卫生决定餐饮店经营的成败
厨房卫生影响着餐饮企业的声誉,进而影响客人对餐饮企业的选择。厨房卫生长期不达标,或出现食物中毒事故,不仅会影响经营,甚至会面临停业整顿的危险。
4厨房卫生是影响餐饮店形象的重要因素
餐饮业的竞争,具体表现为厨房生产、服务技术技巧、营销能力、产品新意和适应性、价格水平等方面的综合实力的竞争。而所有的这些,保证卫生是根本。
卫生是餐饮店投身市场竞争的基本前提,有了这方面的基本保障,才有更高层次的取胜的可能,不仅使餐饮企业形成良好的口碑,人气和效益肯定也会随之增长。
§§§第二节厨房安全管理规范一、一般安全管理规范
安全事故通常是由于员工疏忽大意造成的。因此在繁忙的工作时间,如果不重视厨房安全事故的预防,摔伤、切伤、烫伤和火灾等事故极易发生。因此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必须使职工懂得各种安全事故的原因和预防措施,并且加强安全管理。
(1)预防跌伤与撞伤。跌伤和撞伤是餐饮经营中最容易发生的事故。在厨房中跌伤与撞伤多发生在厨房通道和门口处。因此餐饮服务区和生产区应有足够的照明设备,尤其应注意楼梯过道。
(2)预防切伤。在餐饮服务和生产的安全事故中,切伤发生率仅次于跌伤和撞伤。造成切伤的主要原因是职工工作精神不集中,工作姿势或程序不正确,刀具钝或刀柄滑,作业区光线不足或刀具摆放的位置不正确等原因。同时切割设备没有安全防护装置也是造成切伤的主要原因。预防措施:管理人员应培训职工,刀具是切割食物的工具,决不允许用刀具打闹,切割时要用力。清洗和调节设备时,必须先切断电源,按照规定的程序操作。
(3)预防烫伤。烫伤主要由职工工作时粗心造成。在厨房作业时由于工作非常繁忙,员工在忙乱中偶然接触到热锅、热锅柄、热油、热汤汁和热蒸汽等造成了烫伤。预防烫伤的措施有,加强餐饮店厨房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使用热水器的开关时,应当小心谨慎,不要将容器内的开水装得太满。经常检查蒸汽管道和阀门,防止出现漏气伤人事故。
(4)预防扭伤。扭伤俗称扭腰或闪腰,厨房员工搬运过重物体或使用不正确的搬运方法会造成腰部肌肉损伤。预防扭伤的措施是职工搬运物体时应量力而行,不要举过重的物体并且要掌握正确搬运姿势。
(5)预防电击伤。电击伤在餐饮安全事故中占很少比例,但是电击伤的危害很大,应当特别注意。电击伤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厨房设备老化、电线有破损处或接线点处理不当、湿手接触电设备等原因。电击伤预防措施是,厨房和备餐间中所有电设备都应安装地线。在容易发生触电事故的地方涂上标记,提醒员工注意。
二、餐饮店重点安全管理规范
1防火
慎防火灾这句话用在厨房中是最恰当不过的,因厨房烹饪食物,燃烧使用火种频繁,稍有不慎,极易引发火灾。不过引发火灾的因素多种多样,烹饪燃烧,未熄灭的烟蒂、电线漏电、马达机械损坏、瓦斯漏气、油料外泄与罪犯纵火等都会引发火灾。防火注意事项有如下几点。
(1)工作时切勿抽烟,未熄灭的烟蒂不要带入工作间。
(2)易燃、易爆危险物品不可靠近火源附近。酒精、汽油、木柴、煤气钢瓶、火柴等,不可放置于炉具或电源插座附近。
(3)用电烹煮食物,须防水烧干起火,用电切勿利用分叉或多口插座同时使用多项电器,以免超过负荷,致使电线过载,引发火灾。切勿用水泼散,以防漏电伤人。
(4)电动机动力机器使用过久,常会生热起火,应注意定期检修,维修保养。
(5)所有有关供电工程,都由合格电工完成。
(6)油锅起火时,应立即关闭炉火,除去热源,并将锅盖紧闭,使之缺氧而熄。锅盖不密时,就近将酵粉或食盐倒入,使火焰熄灭。
(7)平日可用肥皂水检查瓦斯管及接头处是否有漏气现象,所用瓦斯管应以金属制品代替橡胶制品,可防虫咬或鼠咬。
(8)抹布尽量不要摆在烤箱、煎板或正在烹煮的锅上烘干。如闻到烟味,应立即查看热源处,并搜寻每一个垃圾桶中是否有未熄灭的烟蒂或火柴。
(9)每日工作结束时,必须清理厨房,检查电源及瓦斯、热源等各种开关是否确实关闭。防火检查不可遗忘,以防万一。
(10)平时要加强员工消防宣传力度,灌输员工救灾常识,实施救灾编组,训练正确使用消防器材方法。
(11)使用的煤气钢瓶不可横放,管线及开关不可有漏气现象。遵守点火及熄火方法,点火之前切忌使过多量瓦斯喷出,否则易产生爆炸的危险。熄火时,关闭管制龙头,千万不可用口吹熄,以致忘记关闭,使其泄露,引起火灾或中毒。
2防盗
每天第一个抵达厨房的员工,应先查看店四周,并检查窗户有无破损,门是否打开,巨型铁质垃圾桶是否开着,以及任何其他可疑的征兆。
(1)防止外人偷窃。
①厨房硬件管理。
◎灯光照明:充足的灯光可以吓阻店内和店外犯罪行为发生。
◎在阴雨天和天将黑时,要打开外围的灯光。
◎在天黑时,要打开屋顶招牌灯。
◎射灯需能照到走道、后门、前门及外围景观。
◎营业时间用餐区须打开灯光。
◎坏掉的灯随时更换。
②门窗。
◎厨房后门要加装猫眼,利用猫眼来确认想要从后门进来的任何人,并且后门最好保持锁闭的状态。
◎如果后门没有猫眼装置,则请欲从后门进来的人改从前门进入。
◎后门的门面不要有把手或其他类似零件,务使后门只能从店内打开。
◎检查门窗有无玻璃破损及任何螺丝脱落的情况,并及时找人修理。
◎控制餐厅钥匙的数量,持有人只限经理、副经理或开店及打烊的人。
◎建立钥匙记录簿,务必要求钥匙持有人签名。
◎当钥匙数量多到无法控制时,应立即换锁。
◎储藏间和巨型铁质垃圾桶:储藏间需上销,巨型铁质垃圾桶确认维修良好,并保持紧闭。
(2)防止内部人员偷窃。餐厅中人多事杂,员工的偷窃行为发生时,其处理通则如下。
◎明令规定贵重物品严禁携至店中,如有必要,则交由柜台保管。
◎发薪日现金或薪资支票锁于保险柜中,下班的员工方可领取,领完钱最好立即离店,勿在店中无事逗留。
◎抓到偷窃者立即开除,绝不宽贷。
3防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对餐饮经营有极大的危害性,因此,厨房安全最重要的是防止食物中毒。防患于未然应该成为餐饮经营的安全宗旨。根据国外和国内中毒事件的资料说明,食物中毒以其种类来看,以细菌造成的最多,发生的原因多是对食物处理不当所造成,其中以冷藏不当为主要致病原因。从行业来看,大部分发生在饮食业,主要是卫生条件差,没有良好的卫生规范的生产场所。从事故发生的时间来看,大部分在夏秋季节,高温、潮湿的环境易使微生物繁殖生长,造成食物变质。从原料的品种看,主要是鱼、肉类、家禽、蛋品和乳品等高蛋白食物,因为这些食物最容易产生微生物,因此这些都应作为预防食物中毒的重点。
食物中毒是由于食用了有毒食物而引起的中毒性疾病。造成食物中毒的原因有如下几个。
(1)食物受细菌污染,细菌产生毒素致病。
(2)食物受致病细菌的污染。由于这类细菌在食物中大量繁殖,食用了这样的食物就会引起食物中毒。
(3)另外,食物中毒的原因还有化学物质的污染和食物本身具有致毒素。一般要注意:马铃薯发芽和发青的部位加工时应去除干净;不能食用鲜黄花菜、苦杏仁、未腌透的腌菜和未煮熟的四季豆、扁豆等。
三、其他安全管理规范
1停电处理规范
(1)查明停电原因和修复时间。
(2)切断总电源及厨房的所有分电源。
(3)停止所有营业项目。
(4)供电恢复后,分次打开灯及其他电源,检视电路、冰箱、冷气、制冰机,处理方式同停水处理。
(5)若在营业时间供电恢复,则各项须预热的机器如烤箱、煎板等,需达到预定温度,才可制备食品,其所需要等候的时间向顾客说明。
(6)洗碗机、收银机善后处理。应将开关置于关闭状态
2停水处理规范
(1)查明原因,区分自来水厂地区性停水或大楼停水或本店停水。
(2)停水后洗碗机、冷气、水冷式冰箱、生饮水系统、制冰机、汽水机、咖啡机、巧克力机等均无法使用,唯独啤酒机、冰红茶、冰咖啡不受影响,可继续使用。
(3)水来后,应检视冷气系统,水塔需先补满,才可开冷气。
(4)水冷式冰箱需重新开机,并设定温度,待气温下降至设定才可开门。
(5)制冰机重新设定,并循环一次后,再开始制冰。
(6)立即处理所有脏碗、碟等。
(7)需将冰箱电源切断并上锁,以防因进出冷气不停外泄,造成菜蔬腐坏。
(8)关掉冷气系统,只留送风。
(9)如可能,所有餐点饮料外带纸盒、纸杯包装,供应顾客,以减少杯盘使用,可避免因无水无法处理脏杯盘的苦恼问题。
§§§第三节厨房卫生管理规范一、工作人员卫生规范
(1)工作时,应穿戴整洁工作衣(或围裙)帽,并避免让手接触或沾染食物与食器,尽量利用夹子、镊子等工具取用。
(2)工作时,不得在食物或食器的附近抽烟、咳嗽、吐痰、打喷嚏,万一打嚏时,要背向食物用手帕或卫生纸罩住口鼻,并随时洗手。
(3)厨房工作人员应注意保护一双洁净的手,于工作前、后触及不洁之物后都要彻底清洁干净手。
(4)厨房清洁扫除工作每日数次,或至少一次,清洁完毕,清扫用具应集中保存。杀菌剂和洗涤剂不得与杀虫剂等放在一起,有毒的物质要标明,放在固定场所和指定专人管理。
(5)厨房系食品加工场所,不得在内躺卧或住宿,也不许随便悬挂衣服,或乱放杂物。
(6)工作人员生病时,应留在家中休息。感冒、皮肤有外伤或感染传染病症时,都应留在家中休养疗治。
二、厨房作业的卫生标准
(1)厨房应与厕所及其他不洁处所有效隔离,所以厨房内不应有厕所,且厨房的门与窗均不得面对厕所。
(2)厨房应有良好的供水系统与排水系统,因厨房烹调食物之前,材料需要用清水洗涤,厨房清理更需大量用水,这些用过的污水皆须迅速排除,否则会使厨房泥泞不堪。
(3)工作台及橱柜以铝质或不锈钢材质为佳,木质者较易孳生繁殖蟑螂。
(4)工作台及橱柜下内侧和厨房死角应特别注意清扫,因在冲洗地面时,易将面包碎片、碎肉、菜屑等冲入这些死角,成为虫蚁、老鼠的最佳食物。
(5)食物应在工作台上料理操作,并将生、熟食物分开处理。刀和砧板工具及抹布等,必须保持整洁。
(6)地面、天花板、墙壁门窗应坚固美观,所有孔洞缝隙应予填实密封,并保持整洁。
(7)应装置抽油烟机,且抽油烟机之油垢应定时清理,而所排出之污油及热气也应适当处理,切勿直接喷出干扰邻居。
(8)食物应保持新鲜、清洁、卫生,并于洗净后,分开以塑胶袋包紧,或装在有盖容器内,分别储放冰箱或冷冻室内,鱼肉类取用处理要迅速,也要避免反复解冻。
(9)易腐败的食品应装于容器内冷藏,熟的与生的食物应分开储放,且为防止食物气味在冰箱内扩散,或吸收冰箱内气味(牛乳、乳酪等最易吸收冰箱内气味),应密封储存,并备置脱臭剂或燃过的木炭放入冰箱,可吸净臭味。
(10)调味品应以适当容器装盛,使用后随即加盖,所有的器皿及菜肴,均不得与地面或污物接触。
厨房垃圾应尽快清除,一般不能过夜。否则其异味会影响整个厨房,且易滋生昆虫。
三、厨房设备清洁规范
1刀
(1)生食及熟食使用的刀具应分开,避免熟食被污染。
(2)磨刀率与日常保养及其锐利颇有关系,磨刀最好每周一次,并至少每个月保养一次。
(3)不常使用的刀宜保持干燥,并涂上橄榄油以防锈,再用报纸或塑胶纸包裹收藏。
2搅拌机、切菜机
(1)搅拌机、切菜机等。
(2)使用后务必立即清洗。
(3)清洗部分包括背部、轴部、拌打轴、基座等,清洗干净后要晾干,每日清洗后,辅助力的轴部洞口应滴入5~6滴矿物油润滑保养。
3砧板
(1)木质砧板新使用前需涂以水和盐,或浸于盐水中,水烫或暴晒阳光(杀菌作用),最好让砧板两面能接触风,自然干燥。
(2)砧板宜分熟食、生食使用,如果砧板伤痕太多,最好刨平再用。
4冰箱
(1)冰箱应照内部储藏位置绘图,标明食物的位置和购入时间。
(2)应尽量少开,每开一次应将所需物品一起取出,以减少冰箱耗电及故障率。
(3)至少每周清理一次。
(4)各类食物应用塑胶袋包装或加盖冷藏,以防止水分蒸发。
(5)冰箱非存物箱,食物要待冷凉且加盖后,才放进冰箱,且要留有空间,使冷气流通。
(6)放入及取出饮料时,避免倾倒在冰箱内,以免冰箱产生异味,有些酸性饮料(如柠檬汁等),不要接触金属避免其腐蚀金属器具。
(7)冰箱内最好置入“冰箱除臭剂”,以消除冰箱内特殊食品的气味,净化冰箱内空气。
5冷冻柜
(1)冷冻柜不可直接晒到太阳。
(2)温度应保持在-18℃以下。
(3)食品分小量包装后放入。
6微波炉
(1)微波炉使用完毕,应迅速用湿抹布擦拭。
(2)用泡绵洗净器皿及隔架,用软布擦试表面机体。
(3)不可使用锐利的金属刷刷洗,亦不可使用烤箱用之清洁剂,如喷式玻璃清洁剂、化学抹布等擦拭,以避免机体上字体模糊,失去光泽或造成锈蚀。
7油炸器具
(1)每日将油汲出,再用中性洗洁剂彻底清洗。
(2)油温温度计使用后,也要用清洁剂洗净,再以柔软干布擦干。
8深油炸锅
油锅以长柄刷擦洗,并用水和半杯醋冲净,煮沸6分钟,用水冲净并晾干,外部应拭擦或冲净。
9烤箱
(1)打开烤箱门,用沾有洗洁剂的泡棉或抹布去除污渍,用湿抹布擦净,再用干抹布擦干。
(2)洗烤箱内部黏的污垢时,宜用去污粉和钢刷刷除。
(3)用干抹布擦拭烤箱内部2~3分钟,应将水分完全去除,避免生锈。
(4)烤箱底部有烤焦的物质时,将烤箱加热再冷却后,可使坚硬流出物被碳酸化,用长柄金属刮刀刮除干净。
(5)烤箱外部使用温的清洁水溶液清洗,再抹净擦干。
10瓦斯炉与快速炉
(1)瓦斯炉冷却后,如有重油质,以中性去污剂擦净。
(2)火焰长度参差不齐,可将炉嘴卸下,用铁刷刷除铁锈或用细钉穿通焰孔。
(3)每日应拆卸清洗。生锈部分可用15%的硝酸的除锈剂,将锈去后用水洗净。
11油烟机
定时找专人清除油烟机管上的油渍,油烟罩应每日清洗。
12抹布
(1)用清洁剂洗涤,冲洗干净后晒干,也可使用漂白剂漂白。
(2)调理工具如切片机,煎炒、油炸等烹饪设备及输送带,均应使用不锈钢材料,不可以使用竹、木质等易生霉菌的材料。
13容器机及器具
容器、器具的洗涤,由于种类与附着的污物不同,方法也不相同,不但洗涤后必须将洗洁剂冲干净,再以热水、蒸气或是次氨酸钠消毒。若使用次氨酸钠消毒,应以饮用水冲洗并干燥;尤其金属制器皿容易被次氨酸钠腐蚀,若有水分残留易使金属生锈。合成树脂所制成的器具吸水性低,材质较易损伤,受损部分易附着食品残渣,而成为微生物的生长温床,因此在清洗时应特别注意。塑胶制的器具耐热性差,不能用高温来消毒杀菌,因此这类制品以次氨酸盐或其他化学方法消毒即可。
四、餐具的洗涤程序
1预洗
为达有效的清洗工作,餐具于洗涤前应做预洗工作,清除餐具上的残留菜肴,并将类似餐具集放一处,便于清理。擦拭或用水冲洗除了可去除固状污物外,亦可冲去残留的油脂性污物。
2清洗
餐具的清洗可分为人工和机器两种,清洗的效果受下列因素影响:
(1)清洗方法及操作是否正确;
(2)洗涤设施与设备;
(3)水量、温度是否适宜;
(4)洗洁剂选用的各类及使用浓度是否适当。
清洗的目的在去除附着于餐具表面的污物,它能减轻消毒时的负担,并无杀菌效能。以下介绍人工清洗餐具方法及机器清洗餐具方法。
(1)人工清洗:人工清洗必须备有三槽式洗涤设备,清洗餐具的基本步聚如下。
①预洗。
◎第一槽(清洗槽):将经预洗过的餐具浸入第一槽里,使用清洁剂以手、毛刷或海棉,将可见的食物颗粒和油渍清除,洗洁液温度必须保持在43~50℃,这个温度可以促进污物溶解,增加洗净效能。
◎第二槽(冲洗槽):将第一槽的餐具移入第二槽温水中,将其所附着的洗洁剂冲掉,如能用餐盘篮盛装餐具更理想,在送入第三槽的操作上也较方便。第二槽的水应保持溢流状态,使肥皂水往外流出,以维持清洁。
◎第三槽(消毒槽):将冲洗过的餐具浸入第三槽(热水或化学剂溶液)。
②滴干:消毒过的餐具在放入餐具橱前,应先让其滴干水分或风干,绝不可用布或手巾擦拭。
(2)机器清洗。
①人工部分包括以下几点。
◎刮洗:将餐具上的杂物刮入垃圾桶。
◎预洗:利用不锈钢强力喷射臂强力喷洗餐具。
◎悬置:预洗后的餐具竖放于清洗篮,使餐具等表面不积水。
②机器部分:洗涤、消毒、干燥都是在洗碗机内进行。
由于机器清洗费用高,一般餐厅负担不起,现在市面上推销的机器清洗可用每月付租金或利用银行贷款方式来负担,不必一次付清机器款项,这对餐厅资金运用而言,可说是一大福音。
机器清洗的种类很多,但一般分单槽式和输送带式。
◎单槽式清洗:固定的清洗槽,将装满餐具的清洗篮摆在清洗槽中,利用600℃的温度以1分钟左右的时间清洗完成,适合于小厨房用。
◎输送带式清洗:是将清洗机放在输送带上,输送带自动移到洗碗机清洗,清洗完后再自动移出来,适合于大厨房使用。使用机器清洗应注意的是,遵循正确的操作方法,包括正确的清洁剂份量,才能达到消毒的目的。
机器清洗又可分为高温清洗与较低温清洗。
◎高温清洗:易使厨房温度升高,比较闷,但清洗时间短。
◎低温清洗:因为温度低清洗较不易,所以需添加较多清洁剂。
3消毒
餐具清洗后的下一步即是消毒处理,目的是确保餐具卫生。一般的消毒方式可分为物理及化学药剂处理,有效的杀菌法有下列几种。
(1)热水杀菌法:以80℃以上的热水,加热2分钟以上(餐具)。
(2)干热杀菌法:以85℃以上的干热,加热30分钟以上(餐具)。
(3)煮沸杀菌法:以100℃之沸水,煮沸5分钟以上(如毛巾、抹布)或1分钟以上(如餐具)。
(4)蒸气杀菌法:以100℃的蒸汽,加热10分钟以上(如毛巾、抹布等)或2分钟以上(如餐具)。
4洗涤餐具注意事项
(1)餐具洗净并经有效消毒,经消毒过后的餐具表面应避免用手触摸,并保存在有防虫鼠设备的餐具橱内。
(2)要准备足够的餐具,龟裂或破损的餐具宜丢弃。使用不良餐具,易给顾客留下不良印象,也不卫生。
(3)刀具上面不可有水渍,刀柄如为中空式,切忌内中集水,叉子齿间不可留有食垢,汤匙亦不可有黑色蛋渍或锈痕。
(4)洗净的餐具避免用毛巾擦拭,餐具储放的架橱,应每天刷洗,确保清洁。
(5)生食和熟食的处理,应各用不同的砧板,使用后并应立即清洗,避免杂屑残留,清洗时,用中性洗洁剂刷洗,然后用开水烫过,以达高温杀菌的目的,并保持干燥,以防细菌孳生。
5洗洁剂的选择
洗涤必须先认清洗涤物的种类、材质及污物的性质,洗涤能力是指将洗涤物与污物分开的能力,也称为洗净力,因污物种类之不同,其附着力也有异,但洗涤作用力必须大于污物的附着力,才能将洗涤物充分洗净。所以选择正确的洗洁剂,才能增进洗净力。
(1)洗洁剂的选用。各洗洁剂性质不同,所能清洗的污物及洗涤物表面性质也有所不同。了解每种洗洁剂的特性及功能,才能做正确的选择。所以理想的洗洁剂应具备下列特性。
◎湿润性:使污物附着的表面张力降低,以利水的渗透。
◎乳化性:使油脂乳化。
◎溶解性:对食品尤其是蛋白质具溶解力。
◎分散性:能使污物均匀分布于清洗液中。
◎脱胶性:使污物不会凝聚。
◎软化性:能使硬水软化。
◎缓冲性:使清洗溶液保持中性。
◎洗涤性:易于漂洗。
◎无刺激性:不会刺激皮肤,安全、无毒,不危害人体。
(2)洗洁剂的分类
一般洗洁剂以pH值在93~95之间最好,而依使用时溶液的酸碱度(pH值),可分成酸性、中性、弱碱、碱性及强碱洗洁剂等五类。
◎中性洗洁剂:主要用于毛、发、衣物、食品器具及食品原料的洗涤,或物品受到腐蚀性侵蚀时使用,中性洗洁剂对皮肤的侵蚀及伤害性很小。
◎碱性洗洁剂:包括弱碱、碱性及强碱性洗洁剂,主要以中性洗洁剂不易去除的物质为洗涤对象,如蛋白质、烧焦物、油垢等。这类洗洁剂洗净力强,但具强烈腐蚀性,对皮肤伤害性大,常作为此类洗洁剂的,有苛性钠(氢氧化钠)、大苏打(碳酸钠)、小苏打(碳酸氢钠)等。
◎酸性洗洁剂:主要是用于器皿、设备表面或锅炉中矿物如钙、镁的沉积物,这类洗洁剂具有氧化分解有机物之能力,包括有机酸与无机酸两种。常用的酸性洗洁剂有硫酸、磷酸、硝酸、草酸、醋酸等,均具有强烈腐蚀性,会伤害皮肤。
(3)洗洁剂使用须知
理想的洗洁剂应兼具上述性质,但没有一种洗洁剂能完全符合,所以在选择或调配洗洁剂时应了解下列事项。
◎各种洗洁剂性质。
◎使用对象:包括污物与洗涤物的性质。
◎清洗方式。
◎管理及使用的难易性。
◎成本。
◎洗净度的要求。
通常角落、缝隙及粗糙表面的清洗效果较不显著,即使大部分污物可以清洗,但从细菌学观点来看,并不能完全清洗干净,若要将细菌数降到适当的程度,除了用水刷洗外,还需要再进行消毒。
五、厨房垃圾的处理规范
处理固体废弃物应该分类,首先需在各垃圾桶内衬以垃圾袋,将垃圾分为可燃物(如纸箱、木箱)、不可燃物(如破碎餐具),分别投入各类之垃圾桶,垃圾桶需加盖。空瓶罐可以退瓶或收集出售者,应先冲洗干净,放于密闭储藏室,以免招致苍蝇、蟑螂、老鼠等。至于下角料的处理原则如下。
(1)下脚料桶应以坚固、可搬动、有加盖之容器为原则,不宜溢出。
(2)下脚料宜每日处理。
(3)下脚料清运处理后,下脚料桶及其周围环境应冲洗清洁。
(4)下脚料保留于养猪户时,可用离心脱水法,将下脚料分离为固态与液态物,液态物让养猪户运走,固态物则用塑胶袋包裹装好,至垃圾处理站。
残余蔬菜可以使用磨碎机将其磨碎,排入下水道或污水池,而且先要进行油脂截流。
§§§第三节厨房工作人员安全操作规范一、防烧伤操作规范
(1)知道灭火设备的详细位置,并熟悉灭火设备的功能与使用方法;
(2)盐或苏打粉必要时用来进行紧急灭火;
(3)使用的工具应避免油腻;
(4)别让热油在锅内加热而无人看管;
(5)工作时不抽烟;
(6)火警警报响时,若时间充裕,要先关掉煤气及电器;
(7)保持逃生通路畅通。
二、防烫伤操作规范
(1)不要用空手去拿锅;
(2)要用干抹布去拿热锅,因为湿抹布会产生蒸汽伤到手;
(3)持热锅时要远离走道,以免溢出滚烫的东西;
(4)锅内不要装的太满,以免溢出滚烫的东西;
(5)移动太重的容器时,应找人来帮忙;
(6)打开盖子时,要避开蒸汽,特别是压力锅;
(7)先点火,再开煤气;
(8)穿长袖及双层护胸的衣服,以防止东西溅出时被烫伤,禁止穿凉鞋;
(9)油炸时,要先将食物沥干,避免热油溅出,食物应沿锅缘轻轻滑下,不可猛力投掷;
(10)使用热锅或用热盘装食物时,要警告附近的工作人员。
三、防割伤操作规范
(1)保持刀的锋利,这样能够在使用时施力较小,而且不易滑落;
(2)用砧板时可在砧板下垫湿毛巾以避免滑动,
(3)用刀时集中注意力,切勿心不在焉;
(4)不能将刀用于其他用途,如打开瓶盖等,
(5)千万不能去接滑落的刀子;
(6)不要将刀放置于水槽或隐密之处;
(7)清洗刀子时刀锋要朝外;
(8)使用完毕后立即将刀放回刀架上;
(9)将易碎的碗盘、玻璃杯等远离食物准备区;
(10)破碎的玻璃器具要扫起,而非捡起;
(11)扫起的碎片用特殊性物品包装处理,不能直接丢入垃圾袋里;
(12)如果在水槽里打破碗盘,需先将水沥干,然后设法取出碎片。
四、防跌伤操作规范
(1)有饭菜的汁液溢出滴在地板上时,应立刻进行清理;
(2)地板太滑时可洒一些盐用来防滑;
(3)保持过道及楼梯的干净畅通;
(4)别拿过重或过大的东西;
(5)避免在厨房内奔跑;
(6)取用高处的器物时应用安全梯,不要用纸箱或椅子垫脚。
五、防扭伤操作规范
(1)用正确的姿势取东西;
(2)搬东西时不要急转或扭动背部,且留意脚步;
(3)搬运过重的东西时,应找助手或利用车子。
六、防机器伤害操作规范
(1)在不了解详细操作方法的情况下,不要使用不熟悉的机器设备;
(2)使用前详细阅读并了解使用手册,使用后立刻归回原位;
(3)机器正在运转时,不要伸手入内;
(4)清理前记得先拔掉电源插头;
(5)接通电源时,要先关掉机器;
(6)不要用湿手去碰电器设备;
(7)衣服的大小要适中,带子要绑好,避免卷入机器中。
§§§第四节厨房工作人员卫生操作规范一、厨房工作人员的个人卫生规范
1个人卫生要求
(1)不要在工作场合用手指头尖搔头、挖鼻孔、挖耳朵、擦拭嘴巴;
(2)饭前、便后、接触脏物后要认真洗手;
(3)接触食品、餐具、器皿之前,以及每次开始工作之前,一定要认真洗手,
(4)工作时不能面对他人、食物、灶台、切配台等咳嗽或打喷嚏;
(5)养成经常洗脸、洗澡的习惯,保证工作人员的身体清洁;
(6)经常理发、洗头、剪指甲;
(7)不要随地吐痰、便溺等;
(8)不要随地乱扔果皮等废弃物。
2工作过程中的卫生规范
(1)在拿放干净的餐具、烹饪用具时,不可用手直接与其内缘进行接触;
(2)手持烹饪用具、餐具时,只可接触其柄、底部、边缘,以免污染手部;
(3)用于加工、准备菜品的用具,不可与工作人员身体的任何部位接触;
(4)一般情况下,工作人员的手不宜直接接触菜品等食品,装盘时应使用食夹等工具;
(5)传递菜品时,手指不要直接接触菜品;
(6)餐具、器皿掉落地上后,应先洗涤干净,然后再使用;
(7)熟菜品掉落地上,则应完全丢弃,不可食用;
(8)不可使用破裂的餐具、器皿盛装菜品。
3工作场所卫生规范
(1)不得在工作时及工作场所中吸烟、吃零食、饮酒、嚼口香糖等;
(2)除了工作上的需要外,不准闲谈、聊天、嬉笑打闹等;
(3)不准随意在灶台、切配台等菜品加工的设备上坐卧;
(4)品尝菜品时,应用小汤匙取汤在专用的尝味碟中,尝后将余汁倒掉,不准倒回锅中,彻底废弃传统的直接用手勺尝汤的陋习。
二、厨房各岗位人员卫生细节规范
1配菜人员卫生细节规范
(1)检查食品的质量,对于腐败变质和有毒有害食品不切配;
(2)肉机、切菜机等机械设备用后要将内外部都冲洗干净;
(3)食品原料洗净或上浆后要放入冰箱进行保存;
(4)工具、用具做到刀不锈、砧板不霉,加工台面、抹布干净;
(5)切配水产品的刀、砧板,用碱水洗刷干净再切配其他食品;
(6)冰箱专人管理,定期化霜,经常检查食品质量,半成品与食品原料分开存放;
(7)配菜结束拖清地面,工具用具清洗净,及时清理垃圾,保持室内清洁卫生。
2初加工人员卫生细节规范
(1)清洗加工食品原料时,要先检查原料的质量,对于腐败变质、有毒有害的食品不得使用;
(2)肉类、水产品等易腐食品不能直接放在地上;
(3)荤、素、水产品要分池清洗,水池要有明显标记;
(4)肉类洗净后无血、毛、污;鱼类洗净后无鳞、鳃、内脏,
(5)活禽宰杀放血完全,去净羽毛、内脏、头、爪;
(6)蔬菜按一择、二洗、三切的顺序操作,洗后无泥、沙、杂草;
(7)食品盛器用后清洗干净,荤素食品分开使用,海、水产品专用;
(8)加工结束及时将地面、水池、加工台、工具、容器清扫洗刷干净,及时清除垃圾。
3冷菜人员卫生细节规范
(1)洗手消毒后,并更换清洁的工作衣帽、戴上口罩后,才能进入工作场所;
(2)操作熟食前要先打开紫外线灯,进行消毒,30分钟后,再将刀、砧板、称盘等用具进行消毒;
(3)加工熟食、卤菜要先检查食品质量,原料不新鲜不加工;
(4)熟食、卤菜当日食用当日加工,售多少加工多少;
(5)操作过程中,注意刀、砧板、抹布和手的消毒;
(6)冷拼要现配现用,隔餐、隔夜的改刀熟食及冷盘、凉拌菜不能再做冷盘供应;
(7)冷拼菜及卤菜装盘后不可交叉重叠存放;
(8)销售熟食用工具取货,手不能接触票证;
(9)非冷拼间工作人员不准随意出入冷拼间,个人生活用品及杂物不准带人冷拼间;
(10)工作结束后做好工具容器的清洗、消毒及专间的清洁消毒工作。
4烹调人员卫生细节规范
(1)检查食品的质量,要做到对于变质的食品不下锅、不蒸煮、不烧烤;
(2)食品充分加热,防止外焦里生;
(3)隔餐隔夜食品、外购食品回锅后供应;
(4)烧菜、烧煮食品勤翻动,勤洗刷炒锅;
(5)烘烤食品受热均匀,蜜糖、麦芽糖使用前经消毒处理;
(6)抹布生熟分开,不用抹布揩碗盘,滴在碗边的汤汁用消毒布揩干净;
(7)工作结束后,调料加盖,工具、用具、灶上灶下、地面清扫洗涮干净;
(8)抽油烟机要定期进行清洗。
5管理人员卫生细节规范
(1)负责督促下属工作人员认真执行各项卫生制度;
(2)对厨房、餐厅所使用的各种容器用具的置换与更新,
(3)督导工作人员在食品加工经营过程的各环节中正确处理食品卫生问题;
(4)检查并指导工作人员按食品卫生法的要求做好本职工作;
(5)对食品卫生质量、餐厅服务卫生质量进行技术把关;
(6)对违反操作规程和卫生制度的行为进行制止。
6采购人员卫生细节规范
(1)采购食品前应该先与厨房等使用部门进行沟通,确认上述部门的需求量后,再按计划进货,并明确卫生要求;
(2)所采购的食品应符合卫生要求,包装完整、无破损;
(3)采购食品原料时向供货方提出质量要求,并查看食品质量;
(4)认真执行索证制度,并认真进行核对,采购肉类、油类、酒类、饮料、乳制品、豆制品、调味品等要向供货方索取合格证明或检验报告单,
(5)对于那些腐败变质、掺杂掺假、发霉生虫、有毒有害、质量不新鲜的食品以及无产地、无厂名、无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或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应该拒绝接受。
三、厨房工作人员的健康检查规范
(1)厨房工作人员上岗前及上岗后要定期进行卫生检查,一般情况下,应该每年到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体检单位进行一次全面的健康检查;
(2)如果在工作人员中检查出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疾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对于患病的工作人员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3)未取得体检、培训合格证明者不得上岗;
(4)工作人员的体检、培训合格证明应随身携带或由单位统一保管,以备检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