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青少年时代-闽西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

    井冈山根据的巩固发展,使毛泽东的信心也和根据地红军战士一样,得到大大增强。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湖南省委的一纸公函,再一次让井冈山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

    1928年,在“左”倾盲动错误影响下,湖南省委对形势变化和敌我力量又作出错误的估计:过高地估计了红四军的力量和湖南群众斗争的形势,过低地估计了湖南国民党的力量,从而制定了湖南第二次武装起义计划。随后,派杜修经带着省委给红四军军委和湘赣边特委的两封信上井冈山。

    杜修经是个有文化的人,1907年出生于湖南省慈利县,比毛泽东整整小了14岁。说起来,在毛泽东的面前,杜修经是位晚辈了,但是,杜修经几次上井冈山,代表的都是湖南省委,所以其身份就不一样了。

    6月30日,杜修经直奔永新县城。到永新时已是晚上了,交通员把杜修经带到楼上。他环视四周,发现根据地的领导们——毛泽东、朱德、陈毅、王尔琢、何挺颖、谭震林等都在这里开会。毛泽东一见杜修经,就迎上前去,热情地说:“你来了,好,我们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但是看到杜修经脸上尴尬的表情,毛泽东已经觉得有些不妙了。果然,杜修经宣读了省委给湘赣边界特委和红四军军委的信。来信要求红四军在占永新县后,立即向湘南发展,与第30、33团联合后,帮助湘南党支部努力于最短期间发动耒阳、永兴、资兴、郴州的群众力量,以造成4县的乡村割据。对衡阳取包围形势,然后用全力向茶陵、酃县、攸县、安仁发展,以与湘东暴动相联系。信中还断然要求红四军“毫不犹疑的立即执行!”

    当天晚上,毛泽东主持召开了红四军军委、湘赣边界特委和永新县委的联席会议。领导边界斗争的20多位同志出席,大多数人力陈不去湘南的理由,赞同毛泽东正确主张。

    7月4日,毛泽东根据联席会议精神,以红四军军委和湘赣边特委的名义,在永新写报告给湖南省委,列举6大理由不宜去湘南:第一,边界党委关于建立宁冈大本营的政策是正确的,不宜轻率变动,变动不利于红四军克服流寇主义思想;第二,湘南敌人强,如红四军去了,虎落平阳,有全军覆灭危险;第三,井冈山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又有党和群众的基础;第四,边界正集中力量巩固根据地,成绩显著,敌人来攻,有胜利把握;第五,湘南各县已烧杀太甚,红四军去了难解决给养;第六,红四军如去湘南,伤病员安置无法解决。报告遵从实事求是的精神,要求湖南省委重新讨论,慎重决定。

    7月12日,红军攻克酃县,果然将湘敌调回湖南。两省“会剿”的边界之围,现只有对付江西敌人一家了,但就在当晚,一场悲剧的序幕开演了——问题出在第29团。这个团官兵大都由宜章农民组成,本土观念很重,对井冈山的困苦生活早就心怀不满。如今好不容易离家近了,思乡情绪一下子就爆发了。当时红军中是较为民主的,各部队中设有士兵委员会,大事小事经常进行民主讨论。第29团的士兵委员会竟然秘密决定:全团回湘南,不通知长官和党代表。

    朱德、陈毅得知后,一面写信报告毛泽东,一面前往第29团劝说。在劝说无果的情况下,朱德断然解散第29团的士兵委员会,强令该团回师井冈山。然而,部队往回走了还不到一天,第29团就乱了。部队磨磨蹭蹭不愿走,很多人乱窜拉老乡,弄得秩序大乱,还有人就地开了小差。朱德、陈毅只得停下部队召开军委扩大会议。会上特派员杜修经提出执行省委指示,出兵湘南。第29团党代表龚楚也表示赞同。两人提议举手表决,结果参会100多官兵有80多人同意。无奈之下,朱德等只好表示服从,一面写信报告毛泽东,一面改道向湘南进军。

    毛泽东见信大惊,此时国民党军知井冈山空虚,已合兵攻来。毛泽东急忙再写一信,要求第28团和第29团返回。毛泽东的信由中共茶陵县委书记黄琳(即江华)一天赶100多里送到。毛泽东在信中还历述了不能贸然开赴湘南的理由。为此,第28团和第29团当晚宿营,决定次日停止行动,召开连以上干部会就毛泽东来信进行讨论。这次连以上干部会由杜修经主持。开会前几个领导人碰了头,当时宣读了毛泽东的来信,多数人认为事已至此,只能朝前走,争取到湘南打几个胜仗,万一不利再向井冈山靠拢。

    7月17日,以湘南农军为主的红29团和以南昌起义部队为主的红28团从沔渡踏上冒进湘南的路。红29团思乡心切归心似箭跑在前面。24日兵临郴州城下。本来朱德在南昌起义失败后亏得范石生部掩护接济,双方早就定下了互不攻击的协议。朱德本想不打郴州,杜修经却以党的纪律相逼,只好进行攻城。朱德在一部书中曾回忆说:“在郴州的范石生部队,我不想去袭击。有人批评我是讲‘个人交情’。实际是他与红军的确有交情……我们给范石生部队一个袭击,在军事上说,这一次是胜利了。白天他们约一团人正在出操,结果一打就垮了,赶进城去,在里面有很多的西药、子弹、地图、衣服……”

    郴州很快就打下了,这里是范石生的供应基地,存有大量物资。久不见给养的红军部队开始大捞特捞,大发“洋财”,一时军纪大乱。下午敌人反扑,红28团也受损,但红29团千余人只有胡少海团长带领的团部和萧克的一个连共100多人跟上了军部和红28团,撤出郴州,退到了资兴。后来查明,红29团官兵绝大多数在路上被国民党杀害了。

    8月18日,红28团攻克桂东县城。不久,毛泽东率红31团三营来到桂东同28团会合。在返回井冈山的途中,红28团二营营长袁崇全叛变,带走了6个连,军参谋长王尔琢亲自带领警卫排去追寻。虽然后来这些部队大部分都回来了,可是王尔琢在追赶部队时,却被袁崇全开枪杀害了。王尔琢牺牲的第二天,全军召开了追悼会,毛泽东在挽联中痛悼:一哭尔琢,二哭尔琢,尔琢今已矣!留却重任谁承受?生为阶级,死为阶级,阶级后如何?得到胜利方始休!

    王尔琢是红四军的优秀指挥员,黄埔军官学校第1期毕业,牺牲前是红四军参谋长兼第28团团长,作战勇敢,又会做政治工作,在部队中很受敬重。他的牺牲,是红四军的重大损失。

    (二)

    朱德、毛泽东整理了队伍,于9月13日击败刘士毅部,缴枪数百支,占领遂川。9月26日,朱、毛、陈率工农红军重回井冈山。

    红军回师井冈山后,又经历了三战三捷,至11月初,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第二次“会剿”,扭转了“八月失败”后的被动局面,恢复了井冈山根据地,重开了边界割据的新局面。

    1928年12月,湘赣两省国民党军队在朱培德、何键、金汉鼎的指挥下,以6个旅3万人的兵力,分五路对井冈山根据地发动第三次“会剿”。同时,加紧了对井冈山根据地的经济封锁。红四军不仅面临数倍于己的敌人的进攻,而且经济十分困难,再次面临建军以来最严峻的考验。

    1929年1月,湘赣地区天寒地冻,风雪迷漫。漫天飘落的雪花,像要把整个罗霄山脉填平似的,纷纷扬扬,下个不停。然而,在这白色的世界里,一股赤色的狂飙,正在迅速地聚集,即将席卷南国的大地。

    1月4日,为解井冈山之危,毛泽东在江西宁冈县柏露村主持召开由红四军前委、湘赣边界特委、红四方面和红5军军委以及各县县委负责人参加的联席会议。会议认为,红5军上山以后,红军力量虽然壮大了,可粮食紧张的问题突出了,尽管秋收以后部队曾组织背粮上山,但如果将全部人马都留在山上,粮食问题仍解决不了。时至隆冬,红四军还是草鞋单衣,冬服没有解决,且无盐吃,只有离开井冈山打土豪才能解决问题。毛泽东经过反复分析比较,决定采取“攻势的防御”战略,提出了到国民党统治薄弱的赣南闽西去。由于伤残人员不能带走,势必派人留守。会议决定分兵——由彭德怀、滕代远、王佐率红5军(编为红四军第30团)和第32团守山,彭德怀任红四军副军长兼第30团团长,滕代远任红四军副党代表兼第30团党代表;毛泽东、朱德、陈毅等率红四军主力突围下山。以便解决由于敌人的军事“会剿”和经济封锁造成的困难,以内线和外线相互配合的办法打破敌军的“会剿”,保卫和发展根据地。

    1月14日,毛泽东、朱德、陈毅、袁文才等率第28团、第31团和独立营、特务营红四军主力3600人,从井冈山茨坪等处出发,突围下山。由于脱离根据地作战,没有地方党组织的接应和群众的配合,红四军处境非常困难。首战大庾(今大余)失利,第28团党代表何挺颖身负重伤,独立营营长张威等英勇牺牲。不久,年仅24岁的何挺颖牺牲。何挺颖是井冈山上著名的“二何”(另一位是何长工)之一,是创建罗霄山脉中段红色政权的功臣。他曾就学于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满怀革命豪情,投笔从戎,态度谦和,沉稳持重。他与毛泽东相互信任、支持,同甘苦,共患难,忠实坦诚。面对这样一位好同志、好战友猝然离去,毛泽东悲痛不已。他俯贴着何挺颖苍白冰凉的面颊,痛哭失声,热泪纵横。

    红四军只得分散撤出战斗,边整理队伍边向赣南山区转移。敌人穷追不舍,红军且战且退。连绵的大山,高峻雄险,白雪茫茫,人烟罕至。

    2月9日,红四军部队进入瑞金城北约30公里的大柏地杏坑一带。这里,四面环山,地势险要,从隘前、麻子址到大柏地,为一南北走向长约10华里的峡谷,两边高山耸立,古木参天,是个伏击歼敌的好地方。毛泽东、朱德决定采用“诱敌入伏”战术。

    第二天,天下着绵绵细雨,红四军按计划占领阵地。下午2时,敌刘士毅部一个团进至前村南侧,与第28团二营接触,战斗打响。二营营长萧克、党代表胡世俭率部顽强阻击,激战中,胡世俭英勇牺牲。二营战斗数小时后,奉命退至大柏地,担任军部预备队。

    11日晨,当敌至前村北侧距大柏地3华里时,毛泽东、朱德见时机成熟,下令实施反击。红28团一营从右翼迂回攻击,红31团从左翼发起攻势。骄横的敌人遭此打击,在军官的驱赶下,退到大路两头的石头后面负隅顽抗。红28团一营迂回到前村南侧茶亭峰,歼灭了敌军指挥所,切断了敌人退路。敌失去指挥中心,顿时陷入混乱。红军乘势发起凌厉攻势,似猛虎下山,向敌群猛打猛扑。战场上回荡着刺刀相撞声,威严的喊杀声、被刺中的敌人凄厉的嚎叫声。

    大柏地一战,歼灭追击的敌军两个团的大部,俘虏团长以下800多人,缴枪800余支。扭转了红四军被动局面,扩大了红军影响。不久,红四军在吉安的东固根据地与李文林、段月泉等分别领导的江西红军独立第2、第4团会合。这时,红四军得知井冈山已被敌人占领,原定内外线配合打破敌人“会剿”的计划已无法实现。鉴于这种情况,红四军遂于2月下旬经广昌、石城等地向闽赣边界挺进。

    (三)

    3月的闽西,春风送暖,虽说不上山花烂漫,但春天对这里还是特别“恩赐”,许许多多在井冈山区尚是尖骨蕾的花儿,此地已是朵朵盛开了。

    3月12日,毛泽东、朱德率领的红军来到四都镇。四都位于福建长汀西南,是个被重山密林环绕的小镇,距长汀城约80里。这天恰逢圩日,是当地群众“迎公太”的会期,满街都是人。毛泽东抓住这个机会,在圩场侧边坪下召开群众大会,号召贫苦农民团结起来,打土豪、分田地,开展武装斗争,建立革命政权。

    盘踞在四都镇一带的是福建军阀郭凤鸣。郭凤鸣出身土匪,时任福建省防第2混成旅旅长,是闽西的土皇帝。他倚仗一旅之众,搜刮抢掠,横行乡里,无恶不作,广大群众对其恨之入骨。红四军兵分三路,主动出击,在渔溪与敌拉开战幕。郭旅原本是些兵痞、流氓、土匪、吸鸦片烟者的混合体,一击即溃,残敌急忙逃回长汀。

    3月14日,红四军向占据长岭寨的敌军发起进攻。郭凤鸣气急败环,慌忙下令所属部队分三路反扑,并亲自指挥一机枪连督后,妄图夺回制高点。但是,敌人两次冲锋都被击退,遗尸累累,郭凤鸣正准备收集残兵孤注一掷时,红军发起总攻。红军官兵不顾荆棘刺人,勇猛冲锋,杀声震天,地动山摇。旅长郭凤鸣被击毙,消息迅速传遍整个战场。毛泽东、朱德喜出望外,哈哈大笑。

    经3小时战斗,全歼敌2000余人,缴获步枪500余支,迫击炮3门和大批物资。战后部队进行了整编,以第28团、特务营、第31团为基础,组成第1、第2、第3纵队。

    下午,红四军浩浩荡荡,直逼长汀城,并很快占领长汀。长汀是闽西的物资集散地,有几万人口,商业和手工业比较发达,还有小型的兵工厂和被服厂。

    红军主力攻占长汀后,毛泽东在当地党组织帮助下,邀请长汀城里的各阶层的人开座谈会,了解长汀的政治、经济情况和风俗民情。他找了6种人员:老裁缝,他们时常为豪绅、地主、官僚、富商家做衣服,了解这些人的生活情况;老佃农,明白豪绅地主阶级土地占有和剥削情况;老钱粮师,他们清楚钱粮赋税收交情况;老教书先生,他们懂得当地风俗人情;老衙役,他们了解豪门和衙门相互勾结的肮脏交易底细;流氓头,他们通晓社会各种势力状况。根据调查了解的实际情况,发动群众,制定各项城市政策。

    4月1日,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进驻江西瑞金,同彭德怀率领的红四军第30团会合。随即,毛泽东主持前委会议,把红四军第30、第32团改编为红四军第5纵队,湘赣边界赤卫队改编为第6纵队,统一由彭德怀指挥。

    不久,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先后进占雩都、宁都、兴国等县城,恢复和建立革命政权,发动和组织群众,开展土地革命,进一步打开了赣南地区的局面。4月中旬,毛泽东来到兴国县,亲自指导建立了兴国县革命委员会,成为赣南第一个公开的红色政权。随后,宁都、雩都、永丰、广昌等地,也都相继建立了县革命委员会和地方武装。

    5月中旬,蒋桂战争结束后,原驻赣南的国民党军回防。而闽西地区的陈国辉旅主力则赴广东参战,闽西兵力空虚。于是,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乘机入闽作战。这是红四军第二次入闽。

    5月19日,红四军主力4000余人从瑞金出发,次日经长汀濯田,由水口渡过汀江,向东南疾进。国民党军命李文彬旅随后紧追,并令卢新铭团于汀江东岸阻击,企图迫使红四军背水作战。当李、卢率部赶到汀江两岸,红四军已经新泉、庙前进入闽西腹地,于22日傍晚抵达龙岩小池。红四军乘敌不备,向龙岩发起进攻。第1、第3纵队袭占龙门圩,第2纵队夺占城北松寿山制高点,敌守军残部逃往漳平永福,红军占领龙岩城。

    6月初,在粤作战的国民党陈国辉第1混成旅主力回援闽西。为了诱歼该部,红四军主动撤出龙岩、永定,向西及西北转移。此时,敌第2混成旅残部钟铭清团驻上杭以东的白砂,企图配合陈国辉旅夹击红四军。6月7日,红四军分3路进攻白砂,主力从大池西进,实施正面突击,经一个多小时战斗,全歼该团。随后占领上杭东北的旧县、南阳等地,使长汀、连城、上杭、永定、龙岩五县边界地区全部成为红色区域。

    6月19日拂晓,战斗在北门拉开序幕。红四军主力从南、西、北三面向龙岩城发起猛攻。陈国辉做梦也未想到,红军会突然从天而降。一梦醒来,乱了方寸,陈部官兵前无退路,后有追兵,陷入维谷,打得七零八落。陈国辉见大势已去,匆匆改装成百姓,带着几个亲信卫兵,丢弃了小老婆,悄悄从陈公馆后门涉河潜逃。

    经激烈巷战,至下午2时左右,除陈国辉化装只身逃脱外,全歼该旅2000余人。再次占领龙岩城。

    在红军连续胜利鼓舞下,闽西革命形势迅速发展,各县、区普遍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和赤卫队,初步形成了以龙岩、永定、上杭为中心,包括连城、长汀、武平等县的闽西革命根据地。至此,闽西革命根据地初具规模。

    (四)

    天有不测风云。由于士兵成分复杂,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如流寇思想、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宗派主义、小团体主义、极端民主化、军阀残余等也逐渐浮出水面。这些思想反映到第4军党的领导阶层中,造成一些歧义和隔阂,影响了团结,削弱了战斗力。朱、毛两人之间也曾为这些分歧产生过不快。

    朱毛会师后,在红四军中,前委和军委一直并存,军委置于前委领导之下。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陈毅等率领红四军离开井冈山,向赣南、闽西进军。离开井冈山后,一路行军并不顺利。毛泽东感到,在国民党军队穷追不舍的情况下,红四军党内再照过去那样,遇事层层讨论、层层汇报,直至前委最后定夺,太麻烦,会贻误战机。为应付突发事变,毛泽东决定军委停止办公,把权力集中到前委,由毛泽东任前委书记。对此,朱德无意见,陈毅表示同意。

    4月5日,毛泽东在回复中央“二月来信”时提到,如需改换朱毛工作,中央需“派得力人来”等。不久,中央派来了曾在苏联学过军事的刘安恭。刘安恭一来,就引起了轩然大波。

    刘安恭四川人,曾入云南讲武堂,与朱德同在德国留过学,关系不错。他受党中央委派,到红四军后,毛泽东出于红四军内部对刘安恭本人资历、经历的尊重,征得朱德、陈毅的同意,决定恢复临时军委,让刘任红四军临时军委书记和政治部主任,位在毛、朱之下,陈毅之上。由此引起了一场朱、毛之争。

    刘安恭上任后,立即召开了军委会议,做出决定,前委只讨论行动问题,军队自有军委管辖。这一决定,显示出了一种脱离前委领导,进而与前委分庭抗礼的倾向。毛泽东看了这个决议后,大吃一惊,非常生气,立即召开前委会议,取消了临时军委。朱德赞同刘安恭的做法,他认为军委与前委分清彼此的职权范围,有利于开展工作。刘安恭这一做法不仅惹恼了毛泽东,也造成了红四军中高层领导人之间的意见分歧公开化。在这一争论中,林彪与刘安恭针锋相对,两人成了两方对立意见的代表人。

    5月底,红四军前委在福建永定县湖雷召开会议讨论分歧意见。刘、林两派展开了激烈的争辩。刘安恭等要求成立军委,认为“既名4军,就要有军委”。他们还指责前委“管得太多”、“权力太集中”,甚至攻击前委领导是“书记专政”,有“家长制”的倾向。很明显,刘安恭的矛头主要指向毛泽东。林彪等人则针锋相对地提出,现在红军只是一支4000多人的小部队,又处在频繁作战、游击动荡的环境之中,领导工作的中心还在军队,由前委直接领导和指挥更有利于作战,不必设重叠的机构。

    6月8日,红四军在福建上杭白沙召开前委扩大会议,会议有41人参加,刘安恭与林彪唇枪舌战,气氛十分紧张。刘安恭发言说:“毛泽东总是强调党的绝对领导,按这条标准来衡量朱毛,两人存在很大的差异。朱德是拥护中央指示的,毛泽东总是自创原则,拒绝中央的命令。”林彪立即站了起来,激愤地说:“有一点需要指出,朱德一贯喜欢说大话,吹牛皮,喜欢用政客手段和封建手法拉拢部下,自成团伙。这次他支持成立军委就是想借此摆脱前委的羁绊。”朱德面对林彪的攻击,只是对一些可能引起“误解”的问题,作了必要的解释。他说:“有人说我放大炮,说大话,说过要红遍福建、江西,打到武汉南京、解放全中国。这不是‘吹牛皮’,这是为了鼓舞革命斗志。又有人说我拉拢下层,常和下面官兵混在一起。这不是拉拢下层,搞什么小组织活动,这是为了和下级打成一片,便于及时了解下面情况。”

    由于双方依然争执不下,毛泽东见会议无结果,愤然表示要辞去前委书记职务。会议上,尽管毛泽东的观点得到36票赞成,朱、刘等5票反对。但他在会议后,还是表示要辞职。陈毅在朱、毛之间始终持调和立场,希望两人从党和革命的立场出发团结一致,但他的调解未能起作用。

    白沙会议后,争论还在继续。林彪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表示不赞成毛泽东离开前委,希望他有决心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为了搞清问题,红四军前委要求毛泽东和朱德两人提出书面意见,详细陈述自己的观点。

    6月14日,毛泽东写了《复林彪的信》,认为前委与军委的并存,一是分权,不能集权;二是重复;三是危及党领导一切的最高原则;四是动摇了前委在组织指导上的指导和威望,使工作无法开展。他希望党中央批准自己辞去职务,到莫斯科去学习。

    6月15日,朱德写了《答林彪同志谈前委党内争论的信》,认为在红四军中,党的组织替代了群众组织,忽略了基层支部的工作,形成了书记专权的沉闷局面,打击了群众的情绪。

    由于争论的持续,红四军只好决定召开第7次党代会来解决。

    为了澄清一些人存在的模糊或错误认识,统一红四军党内的思想,1929年6月22日,红四军第7次党代表大会在福建龙岩县城召开。

    大会的主要内容有3个方面:总结了红四军建立一年来的工作;对过去红四军党内争论的若干问题作了结论;选举了新的前委会。

    在会议讨论前委组织机构时,决定毛泽东和朱德仍按中央指示为前委委员,另外选举陈毅、林彪、刘安恭、伍中豪、傅柏翠等5人和红四军第1、2、3、4纵队各1人为委员。在选举前委书记时,由于毛泽东的观点未被多数人接受,结果落选了,这是毛泽东第一次失去了军权。在这次党代会上,毛泽东、朱德还分别受到了严重警告和书面警告的处分。

    虽然这次会议给毛泽东带来很大的刺激,但他并没有灰心丧气。他身处逆境而志存高远,对未来充满希望。10月11日是当年的农历重阳节,毛泽东住在临江庭院,望着窗外黄菊盛开,两岸霜花一片,触景生情,挥笔写下了词一首: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