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青少年时代-朱毛会师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

    1927年11月9日至10日,即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不久,中央临时政治局在上海召开了扩大会议,这次会议简称为“11月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有: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瞿秋白、苏兆征、李维汉;政治局委员任弼时、罗亦农、向忠发、顾顺章;政治局候补委员周恩来、张太雷、李立三、邓中夏、张国焘;重要省委(山东、直隶、河南、江苏、广东、湖南、湖北)或中央分局的代表蔡和森、彭述之等。共产国际代表罗明那兹也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瞿秋白主持。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不但要指出中国革命的性质与前途,指出我党今后斗争的策略,并且要指出根本上重造我们的党,强健我们的党,彻底肃清机会主义,严厉整顿政治纪律。”

    会议指责湖南秋收起义“完全违背中央策略”,是“单纯的军事投机”,给湖南省委委员彭公达、毛泽东、易礼容、夏明翰处分——撤销他们的省委委员资格,开除彭公达的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资格,留党察看半年,开除毛泽东的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资格。试图在组织上以惩罚手段来推行盲动主义,是11月扩大会议的主要错误之一。

    1928年3月上旬,中共湖南省委派周鲁到达宁冈砻市。这是毛泽东上井冈山以来,第一次见到上级党组织派人来,如同见到“娘家”人一样兴奋。然而,周鲁是来传达1927年11月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决议和12月31日中央给湖南省委的指示以及湘南特委决定的。周鲁批评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委,“行动太右,烧杀太少”,未执行“使小资产阶级变成无产,然后强迫他们革命”的政策;毛泽东和他率领的工农革命军不执行中央进攻长沙的指示,而擅自引兵上井冈山,临阵脱逃,这更是完全违背中央策略,犯了单纯的军事投机的严重错误。他宣布取消前敌委员会,撤销毛泽东前委书记之职,更令人震惊的是周鲁居然宣布开除毛泽东的党籍。这样一来,作为党的创始人、一大代表的毛泽东居然连中共党员都不是了,并且是在扩大根据地的胜利途中,精神上承受的打击可想而知。那么,周鲁何来如此大的权力,开除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的党籍?据周鲁讲,他来时看了中央文件,中央决定开除毛泽东党籍,他是来执行的。由于在特殊年代,一般没有绝对把握不随身携带文件,多靠口头传达。

    毛泽东被开除党籍后,又不能不安排职务,因为他在党内、军队内,特别在井冈山根据地群众中享有无可替代的威望。迫于形势,只得安排毛泽东担任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师长,何挺颖被任命为师委书记。就这样,根据地的创始人、党和军队的缔造者成了连党支部会议也无权参加的“民主人士”。

    本来,由于井冈山前委同省委交通隔绝,井冈山并未受到第一次“左”倾盲动主义错误的干扰,周鲁一来,瞿秋白的“左”倾盲动主义也就通过湖南省委和湘南特委,间接地影响到了井冈山根据地。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回忆他在井冈山被撤职的经过说:“中央开了一个扩大会议,撤销了我的政治局候补委员的职务,还给湖南省委来了一封信,说我政治上犯了严重错误,撤销了我的前委书记。消息不灵通,传到井冈山成了开除了我的党籍。井冈山的同志火了,不服气,为我打抱不平,要向中央打报告。我劝他们不要写,撤职就撤职,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真被开除了党籍,我还是要干共产党的。井冈山同志听了我的话,很认真地说:‘开除了你的党籍,你就不能当党代表了,但师长总可以当得吧。’你们说井冈山同志对我好不好啊?……1928年3月上旬,湖南省委派周鲁到砻市,他是个书呆子,说这里烧杀不厉害。传达了中央文件,撤销了前委和前委书记,成立了师委,由何挺颖当师委书记,我当了师长。我连师委委员都不是,但师委每次开会,都请我参加,并认真听取我的意见。”

    (二)

    毛泽东接受了师长这一任命。虽然他本不同意将部队开往湘南,但仍然服从了上级的决定。他不因自己受到错误处分而消极,而是积极地准备支援湘南起义。3月初,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下山,去支援湘南起义。之后,井冈山地区被敌人占领了长达一个月的时间,使根据地遭到严重破坏。

    3月18日,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中村一带集结,并没有马上去湘南,部队在这里进行了一周的军事和政治整训。一边就地发动群众,建立苏维埃政权,一边密切注视湘南形势的发展。恰好在此时,发生了两件令人振奋的消息:一是看到中共中央的文件,原来他只是被撤销了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的职务,而不是被开除了党籍,周鲁对中央文件作了错误的传达。由此,毛泽东一个月的“民主人士”生活从此结束。若不是及时看到这份文件,毛泽东甚至会丧失在井冈山的领导地位。二是得知朱德、陈毅、王尔琢率领的南昌起义军余部正向井冈山方向撤退。毛泽东的心情豁然开朗。对他来说,党籍是政治生命,党籍还保留着,感到了莫大的欣慰。

    毛泽东马上派毛泽覃带一个连去找朱德、陈毅,同时命令将部队分为两路:何长工、袁文才、王佐率领第2团为一路,向资兴、彭公庙方向运动,以便从正面迎接湘南起义的部队;他和张子清、何挺颖率第1团为一路,插到湘南起义的侧后方,准备痛击从广东方面来的追兵,以掩护湘南起义的部队。

    3月底,毛泽东率领所部第1团转移到桂东沙田一带分兵发动群众。4月15日,毛泽东率部由沙田向汝城进发,消灭了何其朗部,然后向北回师。4月下旬,回到酃县,在城郊接龙桥一带阻击敌人,掩护朱德主力部队转移。

    南昌起义后,起义大军主力沿闽赣边界,直下广东潮汕地区,一部控制三河坝,由朱德率第25师和第9军一部留守,贺龙、叶挺率主力直奔潮汕。潮汕地区和三河坝相继失利后,朱德率部和贺龙从潮汕退出之一部,历尽千辛万苦,于11月辗转到达韶关犁铺头,队伍编成一个团隐蔽在范石生的第16军内。12月上旬,部队到达粤北仁化。这时,部队奉中共中央指示前往广州参加起义。当部队进抵韶关时,广州起义已经失败。

    1928年1月,部队由韶关开往湖南宜章,在中共湘南特委,宜章、郴州、资兴、永兴、耒阳及5县农军的配合下,发动了著名的“湘南暴动”,一举占领宜章县城,建立了宜章县工农兵政府,成立工农革命军第一师,朱德为师长,陈毅为党代表,王尔琢为参谋长;同时成立了宜章农军。在朱德、陈毅领导下,工农革命军英勇奋战,又打败了许克强的第24师的进攻,歼敌1000余人。

    3月中旬,湘南特委在永兴县太平楼召开湘南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了湘南苏维埃政府。湘南起义过程中,中共湘南特委将宜章、耒阳、郴县和永兴、资兴五县农民,分别编成工农革命军第3、第4、第7师和两个独立团。共8000余人。后来,由于蒋介石抽掉七个师的绝对兵力来“协剿”,湘南暴动最终失败。这时,朱德、陈毅决定,除留一部分地方武装坚持湘南斗争外,率领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农军万余人,撤离湘南,开始向井冈山方向靠拢。

    3月29日,朱德率领部队完成了转移的准备。在毛泽覃带领的特务连接应下,朱德、王尔琢率领的工农革命军第1师主力经安仁、茶陵到达酃县的沔渡。陈毅率领湘南特委机关、各县县委机关和部分工农革命军第1师的主力于4月8日到达资兴县城,同从井冈山下来的由何长工、袁文才、王佐率领的工农革命军第2团会合。毛泽东等率第1团在桂东、汝城牵制敌军,掩护湘南起义军转移,于4月中旬到达资兴县的龙溪洞,同萧克领导的宜章独立营会合。这是第一支同毛泽东亲自率领的部队会合的湘南起义军。

    同时,陈毅带着工农革命军第1师部分主力及郴州工农革命军第7师以及何长工、袁文才、王佐带领的工农革命军第2团一起到达酃县的沔渡,和朱德率领的主力部队会合。接着,朱德、陈毅带领直属部队从沔渡经睦村到达井冈山下的宁冈砻市。

    4月24日前后,毛泽东率第1团返回宁冈砻市,同已经到达两天的朱德、陈毅的部队胜利会合。毛泽东见到朱德时诙谐地说:“这次湘赣两省国民党军竟没有整倒你们!”朱德也愉快地答道:“我们转移得快,也全靠你们的掩护。”从此开始了他们长时期密切合作的战斗生涯。接着,他们在龙江书院举行两部营以上干部会,两支部队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4军(不久改称工农红军第4军),成立了第4军军委,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兼军委书记。全军下辖3个师9个团。据陈毅后来写给中央的报告,经过三湾改编上井冈山的部队有600余人,原井冈山上的袁文才、王佐的部队各300人。而当时南昌起义余部是2000多人,湘南农军8000余人,共计10000余人。毛泽东部有枪1200支左右,朱德部约有枪3000支。可见朱毛两部会师后,使得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军事力量大大增强。两部会师后组成的中国工农革命军第4军,是当时党领导的一支强大的革命武装。

    5月4日,第4军在砻市隆重举行了庆祝两军会师暨第4军成立大会。龙江河畔沙洲上,人山人海,红旗招展,歌声嘹亮。大会司仪何长工宣布庆祝大会开始,鼓乐、军号、鞭炮声威震群山。

    朱毛会师和红四军的成立,壮大了井冈山的革命力量,使井冈山根据地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三)

    两军会师后,根据地的发展与巩固成为蒋介石的心腹大患。国民党叫嚣要“杀猪去毛”,蒋介石急忙电令湘、粤、赣三省国民政府,调集大批军队,屡次对井冈山“进剿”、“会剿”。

    5月初,国民党江西省政府主席朱培德命令杨如轩的第27师以永新为据点,分两路向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起进攻。一路为第79团,担任主攻,经烟阁向龙源口进犯,企图越过七溪岭直插宁冈腹地;另一路为第81团,经拿山向五斗江、黄坳方向窜犯,妄图偷袭茨坪,与龙源口方向之敌遥相呼应,造成南北夹攻、分进合击之势,一举歼灭红军主力于井冈山区。第80团为战役预备队,驻守永新县城,担任守备。妄图乘红四军成立之初,将这支人民军队扼杀在摇篮内,扑灭井冈山的革命烈火。

    五斗江,位于遂川的西北部,是个山区小圩镇,距井冈山只有五六十华里,四周山峦起伏,林木繁茂,地形异常复杂。第28团和遂川赤卫队当天到达五斗江。第28团团部和一营驻在五斗江圩镇上;二营驻在潘屋、王屋;三营驻在三溪;遂川赤卫队驻在五斗江圩镇上的横街。

    5月4日,朱德率部向遂川方向挺进,第29团担任前卫。5日拂晓,前卫团进至黄坳,与第81团先遣营遭遇,激战2个多小时,歼敌一部,余部向五斗江、拿山方向撤退。第28团于当日进至五斗江。次日晨,第81团由南坑向五斗江进攻,第28团第1营从正面阻击,第2、第3营分别迂回到第81团侧后进行袭击,经2个多小时激战,将其全部击溃,歼敌1个多营,余部撤向永新。工农红军衔尾追击,7日中午,追至永新县北岭又击溃第81团余部和第80团的阻截,并乘胜向永新城急进。杨如轩得知第81、第80团溃败后,率部弃城撤往吉安。第79团在回防永新城途中闻讯后,也择道转向吉安。工农红军进占永新城。

    五斗江战斗是朱毛会师、成立红四军后打的第一仗。此次战斗,红四军歼赣军1个团大部,缴获枪300余支(挺),粉碎了敌人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会剿”,为巩固、扩大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红军攻占永新城后,蒋介石急令湘赣两省国军“加紧剿匪,不得有误”。江西国民党省府主席朱培德命令杨如轩率全师从吉安返攻永新,加调王均第7师1个团、杨池生第9师1个团,合围井冈山。毛泽东、朱德、王尔琢等率部主动撤离永新,避敌锋芒,退回根据地中心宁冈,随即奔袭高陇,设伏草市坳黑栋山,于5月19日获大胜。草市坳战役歼敌1个团,击溃敌师部,击毙敌团长刘安华,击伤敌师长杨如轩,缴获山炮、迫击炮9门和大批枪支弹药及20余担银洋,红军第三次击破赣敌“进剿”,乘胜前进,第二次占领永新。

    6月,驻江西省国民党军第3军第9师和第31军第27师共5个团,由第9师师长杨池生担任总指挥,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动第4次“进剿”。红四军得悉这一情况后,主动由永新退回根据地中心区域宁冈,进行反“进剿”准备,同时组织地方武装袭扰进犯永新之国民党军。

    6月中旬,杨池生率部由吉安进占永新。22日,以2个团留守永新及其附近地区,以3个团分两路进至龙源口和白口,企图分经新、老七溪岭合击宁冈,消灭红四军。据此,毛泽东、朱德、陈毅率红四军主力在新、老七溪岭阻击国民党军,然后相机转入反攻,以打破其“进剿”。23日上午,红四面军第29团和第31团第1营在新七溪岭击退国民党军左路1个团的多次进攻,守住了阵地;红四军第28团向进占老七溪岭制高点的国民党军右路2个团发起多次攻击,战至下午,攻占了老七溪岭制高点,随即乘胜追至白口歼其一部,并直插龙源口,切断国民党军左路的退路。此时,红29团等部将左路国民党军1个团击溃,并跟踪追至龙源口,在红28团和地方武装的协同下,将敌全歼。接着,红军乘胜再占永新城。这次战斗,红四军歼国民党军1个团,击溃2个团,打破了国民党军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第4次“进剿”。

    7月下旬,在湖南省委“左”倾错误的指令下,红军大队(红28团、29团)冒进湘南,兵败郴州。井冈山根据地内的军事实力只剩下红31团、32团。蒋介石下令湘敌吴尚第8军、王均第3军、金汉鼎部、胡文斗第6军共计11个团,协同“会剿”井冈山。毛泽东、何挺颖、朱云卿等领导、组织红31团和永新万余群众以四面游击的方式,将敌11个团围困在永新城内及附近30里内,长达25天之久。永新困敌,遏制了湘赣敌军对井冈山根据地的“会剿”,创造了红军游击战争史上的奇观。

    8月下旬,国民党军队趁红四军主力在湘南欲归未归之际,对井冈山根据地发起第二次“会剿”。

    30日晨,湘军第8军2个团由酃县出发,在赣军一部的策应下,向井冈山黄洋界哨口发起进攻。黄洋界位于井冈山主峰北面,扼山险要道,为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红军第31团第1营2个连凭险据守,连续打退湘军多次猛烈攻击。下午,正当湘军重新组织进攻时,红军以仅有的1门刚修复的迫击炮,轰击其在源头的后续部队。湘军误以为红四军主力回山,惧怕被歼,当夜撤回酃县。赣军闻讯后,也停止策应湘军的行动。黄洋界战斗的胜利,为红四军主力回师井冈山,打破国民党军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第二次“会剿”创造了条件。

    黄洋界保卫战时,毛泽东正在向井冈山回途中。这次战斗并非毛泽东直接指挥。毛泽东率部下离开井冈山后,于1928年8月23日在桂东与朱德、陈毅所率队伍会合,并于1928年9月上旬回到位于井冈山南麓的黄坳。

    为了歌颂黄洋界保卫战,毛泽东满怀激情地写下了《西江月·井冈山》: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这首词在颂扬井冈山将士坚守根据地英勇斗争精神的同时,也表达了作者从容不迫,以不变应万变,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战略战术的思想。

    朱毛会师后,在短短4个月内,连续取得五斗江、草市坳、龙源口、永新、黄洋界战斗的胜利,5次击破敌人的“进剿”和“会剿”。这就是朱德所说的“五破围攻”。这些战斗的胜利,大大拓宽了以宁冈为中心的工农武装割据发展的空间,井冈山根据地由此进入全盛时期并得到了巩固发展。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