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河民间故事集-传说(9)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第三场是试忠心,即皇帝提问,他们回答。皇上说:“你们各靠什么吃?”娄八百答道:“我靠皇上吃。”说得皇帝眉开眼笑。陈千斤答:“我靠天,靠地,靠父母,也靠自己吃。”而骆千斤答:“我靠自己吃,靠力气吃。”这下可把皇帝气坏了,皇帝对骆千斤讲:“人家都说你力大无穷,现在你背我出宫去好吗?”骆千斤说:“可以呀。”于是,骆千斤背着皇帝走出宫门。接着,皇帝问骆千斤:“我的人重吗?”骆千斤即答:“一点不重,很轻很轻的。”皇帝听了这两句回答,感到很气愤,大怒道:“我这么大的江山,它的重量简直无法估计,可是,你却说‘一点不重,很轻很轻的’。”

    于是,皇上叫御林军把骆千斤推出门去,还下旨把骆千斤遣回老家。而娄八百和陈千斤呢?他们却博得了皇上的宠爱,在京做了大官。

    后来,人们每次讲起这“京城三试”,都可惜骆千斤把黄鳝头喂狗吃了。因此,他虽然力气很大,但是头脑简单,遇事不会动脑筋,所以,他经常要吃头脑简单的苦头。

    骆千斤自从回到老家,因每顿饭要吃一大桶,单这饮食问题已够他受了。所以,他回家五年后,钱用完了,日子不好过,只得变卖财物。十年后,财物卖光了,只好卖田地;二十年后,田地也卖光了,只好把房屋典出去了。

    骆千斤在家乡,终因不堪饥饿,下田去捉田螺吃,却又消化不良,多次得过腹泻病。他年老了,要做一座坟墓,坟基拣在擂鼓山的顶峰上,平日里四人抬的石条他一个人就拽上去了。坟墓做好后,有一天晚上,他悄悄地走到墓地钻进墓穴,就谢世了。

    (1986年,采录于横河镇上横江村;2006年,整理于横河镇洋山岗村)

    抗倭将领徐琛

    徐忠德/搜集整理

    明代中期,倭寇猖獗,不断骚扰慈溪沿海一带。明朝廷命令徐琛镇守余姚眉山一带。于是,他带着全家往东到达余姚的桐木湖,并建了房子(后来,他的子孙迁到今慈溪的马堰村和彭桥村一带)。

    不久,倭寇从胜山登陆,来到横河、石堰一带,烧杀抢掠,百姓们纷纷逃离。徐琛看到百姓遭殃,怒火中烧。

    他阻止了手下人的硬拼,他想:倭寇以船为家,若我破坏他们的船,断了他们的后路,必获全胜。

    当时将近黄昏,徐琛一边带着许多兵丁在埋马一带埋伏,并告诉他们,听到炮声必须奋勇杀敌,后退者斩,一边派人去胜山海边烧毁倭寇的船只。

    到了黄昏,倭寇果然来到了埋马。徐琛身先士卒,与倭寇搏斗并发连珠炮,通知伏兵。倭寇溃逃到海边找不到船,就全部被歼

    灭了。

    (1986年,采录于彭桥乡埋马村)

    成德店王铺纤路

    杨国安/搜集整理

    秦堰大村内,土地改革前有一座地主的大庄园,乡人称之为“桑园”。相传庄园主人是靠种桑养蚕富起来的,故把庄园称为“桑园”。桑园说大也不大,约为五亩田大小的一个四合院,但它的最后一代园主却是名传四方的开明地主,他姓杨名成德,乡亲们都叫他“成德店王”。

    成德店王一生乐善好施,最喜欢捐助公益事业。由于他广布恩施,与很多百姓结下了不解之缘。

    过去的交通工具主要是水上行驶的船只,而使船行驶加速的最基本办法就是拉纤,所以主航道河流的一边岸上或两边岸上都有供拉纤人行走的纤路。

    东横河东自桥头的洋塘往西直到余姚和姚江相连接,河道从秦堰到余姚长达二十五里。纤夫背纤长途跋涉又肩负重荷,十分劳累,俗语说:“老大不拉纤,农夫不种田,这是大快事。”要是遇上雨天道路泥泞,更是苦不堪言。

    成德店王见纤夫的苦状,就大发善心,出巨资在秦堰至余姚这二十五里的纤路上铺设了方方正正的门堂石板。他做的好事至今还在百姓中流传。

    (1986年,采录于石堰乡秦堰村)

    黄珣卖坟基

    徐长丰/口述 胡洪军/整理

    明朝中期,彭桥出过一个大官,叫黄珣,他上京赶考,中了榜眼(过去黄家祠堂里挂的那块“春宫少保”金字匾额,西街路北竖立的那座精巧石牌坊,记载着这位黄尚书当年的显赫声誉)。

    少年时黄珣家道贫穷,父亲早年亡故后,因无钱做坟,那具草蓑棺材一直放在西山——祖上传下来的那块坟基地里任凭日晒雨淋。

    一天,正值清明,彭桥来了一个风水先生,自称江西龙虎山人氏。他东走西走,走上西山,放下相盘,观察起风水龙脉来。

    只见这里的地势相当好:东接张岙山,背靠大湾山,西倚篁山,北与胜山遥相呼应。其四周又有彭桥庙、蟠龙庙、柯城庙、篁山庵、凤栖庵和西莲庵等庙宇围护。最为奇特的景观,还是西山对面的彭山,站在西山顶上看去,彭山就像是一顶纱帽。再仔细一看,大湾山右边的余脉像一只巨大的手,托着纱帽送上来。

    当风水先生收回目光时,眼前忽然出现了一片奇特景象:一道紫气氤氤氲氲地从一具草蓑棺材底下涌出,越聚越多,似祥云,似瑞霭,如亭亭华盖罩着那具棺木。“好风水!”风水先生又惊又喜,忍不住喊出声来。他正要下山打听这块坟基地时,只见有位妇人,正走上山来。她正是黄珣的母亲,前来此地祭奠亡夫,黄珣因为家里有客,没有陪母亲一起上山来。

    黄母径直来到棺木前头,供好素菜豆腐,斟上水酒,点起香烛,免不了向亡夫痛哭一番,诉述生活的艰辛,最后焚烧了纸银锭等物。等她收拾好供品准备下山时,等候在一旁的风水先生急忙走上前,拱手说道:“请大嫂稍留步,在下有事询问。”黄母看了看来人,示意他说下去。风水先生又道:“在下是江西龙虎山下来的,因受人委托,在这里看风水。刚才看到尊家那块坟地较为相宜,愿出重金购买,不知大嫂同意否?”

    听到重金购买坟地,黄母心头不由得一动,想:自从丈夫死后,留下孤儿寡母,家产早已变卖一空,如今衣食无着,眼看儿子就要辍学,现有人要买坟地,真是雪中送炭,最好不过。于是她细声地问道:“请问先生,这块坟基可卖多少钱哪?”风水先生说道:“在下开价一千两银子,不知大嫂尊意如何?”黄母听罢,喜出望外,但转念一想,随便出卖祖上留下的坟基,难免遭人耻笑,一时犹豫不决。风水先生催促道:“若嫌不足,价钱还可商量,大嫂请出个价码。”黄母最后推托说:“家里还有十六岁的儿子,我想和他商量一下再做决定。”风水先生嘴里答应着“理应如此”,便跟黄母来到黄家。他觉得这桩买卖应该从速了结,以免夜长梦多。

    再说黄珣正在家里陪着客人说话,一起探讨学问,两人正谈得兴浓。外面黄母领着风水先生走进屋来,把卖坟基的事说了。黄珣沉思片刻,爽气地答应道:“既然先生看中这坟地,愿出千两银子,小生乐意遵命。”一旁的客人听了很着急,连忙摇手说:“黄贤弟,使不得,这地即使出千两黄金也不能卖。”原来客人也是个饱学之士,熟读相书,已经看过这块坟基,知道它是能出公侯将相的风水宝地,并把这层意思讲给黄珣听了。谁知黄珣听了只是笑了笑,说道:“仁兄有所不知,小弟实在出于无奈,要拿这笔银子来解燃眉之急。第一,为先父择地营建墓圹,以免再受风雨之苦;第二,奉养老母,不让她苦心竭力,再有冻馁之虞;第三,小弟自己可再苦读几年,以谋求日后功成名就。对于风水之说,我黄珣倒是不大理会。今天我虽然失了这块地,但是可以借此渡过难关,求取功名。我若无钱求进取,空守着这块宝地又有何用?如果我日后事业有成,再好一点的坟地不是也照样可以买过来么?所以,我也不讨价贪多,就依先生的一千两银子原价好了。”客人频频点头,万分钦佩,觉得十六岁的黄珣,真是少年英豪,见识远远超过自己。

    风水先生听了这番话,一时目瞪口呆,知道这个小后生确是非凡人物,看来这块“天鹅肉”是吃不上了,便赶快找了个借口告辞走了。后来,他再也没来提买坟基这件事。

    黄珣在好友的不断接济资助下,通过几年苦读,一举金榜题名,青云直上。他择吉日在原址上隆重为父亲营建了墓圹,墓前有拜坛,两旁排列着等翁仲,至今西山上还有旧迹可寻。

    (1986年,采录于彭桥乡天香桥村)

    彭桥黄夫人

    陈纪昌/搜集整理

    距横河东北三十里处,有一座远近闻名的庙,庙里供奉着一尊泥塑神像,人称“胜山娘娘”。据传“胜山娘娘”有求必应,十分灵验。善男信女去庙里烧香还愿的很多,香火非常旺盛。

    “胜山娘娘”,历史上确有其人。她是南宋年间彭桥黄氏先祖黄巨川的夫人,姓虞,是一个官宦之女。她生前做了许多有益于老百姓的事,老百姓为纪念她,建了庙,后人便尊她为神。

    南宋初年,秦桧当朝,朝政混乱。吏部侍郎黄巨川对时政很不满意,痛恨朝廷的昏暗,就辞官回家,隐居悬泥山。那时,悬泥山在涨潮时是一座孤屿,屿上荒无人烟。黄巨川夫人虞氏出身官宦,知书达礼,心地善良,甘于清贫,与丈夫一起过着男耕女织的宁静生活。她还种一些草药,为人们看病、祛疾,特别对治湿气类病痛,更是药到病除。她为人看病,从不收取别人一文钱,乡人都十分感激她。一天夜里,虞氏在油灯下纺纱。突然,海湾起了大雾,茫茫一片,分不出大海陆地,许多出海捕鱼的渔民辨不清方向,找不到回家的路,惊惶失措。幸喜虞氏纺纱时所点的一盏油灯,在发出微弱的光,透过迷雾,为渔民指引着归途,使渔民能平安地回家。第二天,渔民都前来感谢她的引路之恩。从此之后,每碰到雾天或黑夜,虞氏总要点亮一盏灯,年年如此,从不间断。渔民都称这盏灯为“神灯”。她去世后,渔民在虞氏居住过的地方建造了一座庙,庙内塑造他们夫妇俩的塑像,常年香火供奉,以来纪念。

    又过了许多许多年,转眼到了明朝成化年间。黄巨川的后代黄珣,参加殿中考试,中了榜眼,当上了太子的侍讲。那时有一个姓王的皇后,是余姚人,生了满头“湿气”,奇痒难忍。湿气发作时还大量脱发,几乎成为癞子。尽管太医们使出浑身解数,进行多次医治,可就是不见痊愈。皇后的头发是十分珍贵的,称为“凤毛”。大量脱发,有失皇后的尊严,因此皇后十分着急。黄珣得知这个情况后,联想到先祖曾对湿气治疗有特效方法,因此建议皇后去他的黄家祖庙求治。俗话说:癞子多丹方。王皇后求医心切,采纳黄珣的建议,并择定初夏,湿气发得最厉害的时候,亲自去黄家祖庙求拜,并用药医治。说也奇怪,待皇后秋后返回京城时,湿气全好了,又长出满头秀发。皇后那个高兴劲呀,简直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她回京后把此事奏明皇上,建议重建庙堂并赏赐黄家许多财物。皇上见了皇后的满头秀发,也十分高兴,就答应了。从此虞氏被人们尊称为“娘娘”或“老外婆”,并当作神来供奉。重建后的庙堂,气势更是庄严雄伟,香火也更兴旺。

    到了明嘉靖年间,浙东沿海一带,屡遭倭寇侵扰。戚继光率领的戚家军破倭寇于悬泥山。为纪念戚家军抗倭胜利,改悬泥山为胜山。“娘娘”“老外婆”也从此改称为“胜山娘娘”“胜山老外婆”,并一直流传至今。

    (1986年,采录于彭桥乡桥上村)

    乌山女拳师

    徐德尧/口述 戴尧宏/搜集 张水洲/整理

    乌山女拳师使用的器械是一把廿八斤重的铜钉耙,我们横河人都尊称她为“铜耙太婆”。这个尊称是有来历的,它的来历是一个令人十分敬佩的动听故事。

    “铜耙太婆”是横河马堰河西“小脚太公”的女儿,名叫采姑。自小在父亲指点下,她练就了一身好武艺。长大后,采姑嫁到了乌山横江胡家。

    女儿出嫁时,“小脚太公”再三叮嘱她说:“天外有天,强中还有强中手,千万不可在人家面前,炫耀自己的武功……”

    采姑一直恪守父亲的告诫,一到婆家,专拣下手活做。烧饭时,她烧火;烧小菜时,妯娌上灶头,她也烧火。一年过去了,人们见她只干下手活,有点瞧不起她。青年戆头还挑逗她说:“你是赫赫有名的少林之家出身的女儿,怎么这样没本事呢?”采姑觉得实在无法容忍,就跑回娘家一五一十地告诉父亲。

    父亲对她说:“你要忍耐,不可性急,等几天我会来你婆家的。”

    采姑回到婆家对阿婆讲:“过几天我父亲要来做客。”阿婆听了很高兴,那天买来了由采姑指定的许多小菜。小脚太公一到,就对阿婆讲:“我的食性只有我的女儿了解,今天的小菜叫我女儿烧。”就这样,女儿上灶,妯娌烧火。女儿烧出来的一碗碗小菜,阿婆和妯娌都叫不出名来,感到非常惊讶!女儿问父亲:“还要什么小菜?”父亲讲:“算了。”

    这时,邻居的青年听说少林出身的“小脚太公”来做客,就前来观看。

    小脚太公认为时机已到,该显点小手段儿给他们看看,便向上“噗”的一声,把一口痰吐在屋上梁柱正中处。小脚太公马上对女儿说:“阿囡,我一口痰无处吐,现在竟吐在梁柱上了,很不卫生,你用布去揩揩掉。”

    采姑听后拿来抹布,一蹬纵身飞上,只见左手抓住椽子,右手用抹布把痰揩得干干净净。围观的人,看到这绝技,个个抠鼻吐舌,面面相觑。这消息不胫而走,从此,邻居男女老幼,再无人敢轻视她了。

    婚后两年,采姑生下孩子。婴儿满月剃头,婆家办“汤饼宴”,采姑父亲应邀赴宴。在席后分吃橘子时,为了要显示一下女儿的本领,采姑父亲把一片橘皮抛到二步梁上,问谁能拿下来?有人说:“我去拿竹竿,撩下来吧。”采姑父亲说:“只能纵身去取,不能用竹竿撩。”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