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河民间故事集-传说(8)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徐爱既是王阳明最早入门的弟子之一,又是王阳明的妹夫。他是王阳明学说的主要传播人,历代世人都称其是“王门颜回”。

    王阳明对徐爱是十分器重的,他评价徐爱的为人“温文而敏达”,赞美他的文章“质美而淳朴”,并对他寄予厚望。尤其是徐爱因对课与王阳明妹妹成亲之后,他也成了王阳明最早的弟子。徐爱与王阳明交谈多了,对王门的心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从此,徐爱努力向王阳明学习,潜心研读他的文章,并积极传播他的心学。

    正德七年(1512),王阳明晋升为南京太仆寺少卿。十月,王阳明回余姚探亲。徐爱就与王阳明同乘一艘航船,也回家探亲。在这千里水路上,妻舅向妹夫讲授《大学》宗旨,两人交谈心学,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徐爱听后如痴如醉,他胸中混沌都一一解开了。

    在回乡期间,他们赴龙泉山等家乡的书院中讲授心学,前来听讲座的人很多,书院内座无虚席,家乡学者都听得入迷。到傍晚时分,讲授结束了,学者们留恋不舍地问这问那,探讨心学方面问题,久久不肯离去。后来,徐爱又到绍兴等多地去作讲座,致力于传播王阳明的心学,深受当时学者的称赞。

    正德八年(1513)五月,王阳明携手徐爱等数名弟子,一起游览四明山。在水光山色中,他们共同探讨心学,孕育形成心学的体系。徐爱阐述的观点鲜明,论据充足,论证严密,得到王阳明的认可和王门弟子的赞同。

    徐爱辑录了王阳明学说的书籍《传习录》的前十二则,为阐释王阳明心学中的“知行合一,心外无物”等观点出了大力,为协助王阳明完善学说体系精义——“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迈出了最先的一步,也为建立我国明代的儒家学说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后来,徐爱的声誉在王门学派中仅次于王阳明。当时,有许多学者登门求教,徐爱都热情接待,一一作耐心解答,使之明白。远路学者不便上门求教,纷纷写来书信,以求解惑。徐爱不厌其烦,每信必复,不让来信者期望落空。有的学者持不同观点,无论是上门研讨,还是来信商榷,徐爱都为他们辨析学问,努力让他们满意。因此,他的门生也一天天多了起来。

    但是,徐爱体弱多病,英年早逝,只活到三十一岁。当时,王阳明在赣州任职,闻讣讯,悲恸大哭,好似孔子失去颜回一般。天下王门弟子都为失去徐爱而悲伤,有的撰文以纪念。徐爱死后,其父徐玺遂搜拣徐爱遗稿,托蔡宗兖正讹、补缺和作序,编成《徐横山遗集》上下两卷,附亲友哀词一卷,于嘉靖十三年付梓印行。

    (2008年,采录于横河镇马堰村)

    【骆千斤奇闻四则】

    骆尚志(生卒年月不详),明朝万历年间人,出生于浙江余姚县骆家湾村(今慈溪市横河镇洋山岗村的骆家湾自然村)。传说,他吃了大黄鳝而力大无穷,因此叫他“骆千斤”。骆尚志擅长使用大刀,他征西寇,伐东倭,屡立大功,曾任副总兵,带领浙江兵赴朝鲜与倭寇作战,得胜而归。

    吃鳝增力

    吴伯强/搜集 张水洲/整理

    很久以前,横河骆家湾村有一位骆千斤太公(因为他姓骆,又有千斤之力,故称他为“骆千斤”)。骆千斤年轻时以养鸭为生。当时,他家附近有一个面积广阔的池塘,他的鸭子从小到大放养在这个大池塘里。

    有一天,骆千斤照例把鸭子赶到这个池塘里,不知怎的,鸭子撞来挤去叫个不停。这一现象,引起了骆千斤的注意。傍晚,他把鸭子赶回家里,数了数,发现鸭子少了一只。

    第二天,他仍把鸭子赶放在池塘里。与前天一样,鸭子入池,又撞来颠去,嘈杂不停。这时他全神贯注地紧盯着鸭子,想找出是什么东西引起鸭子骚动。

    原来,在岸边草丛里,伸出一个婴儿头似的黄灿灿的怪物,在水面上张开大口,吹了一阵水泡泡,又缩回洞里去。接着,看见一只鸭子的脚被咬住了。

    这时,他只听见“嘎、嘎、嘎”急促的鸭叫声,断定这是大黄鳝吞噬鸭子。他毛骨悚然,自认为从没见过如此大的黄鳝。骆千斤立即冲下去想抓住它。可是,黄鳝一下子缩进洞里了。

    于是,他回到家中背来水车,把水车干之后,才在岸边发现一个大洞。他开始掘泥,整整掘了近半天光景,才把这条大黄鳝掘了出来,抲回家一过秤,竟有九斤重呢!他便动手杀了它,蒸熟了就吃,一盆充满香气的黄鳝端上桌子时,蹲在桌边的一只黄狗早已垂涎三尺,“汪汪汪”地吠个不休。

    骆千斤认为黄鳝头骨头多,不大方便入口,他便夹下给狗吃,自己不吃也罢。狗一吃下黄鳝头,立刻奔跑跳跃,有如虎添翼之感。骆千斤顿感惊奇,就一口气把大黄鳝吃下肚。

    吃完这条大黄鳝后,骆千斤感到全身发痒,一举一动都觉得异样,同时胃口激增。过了两个月,他身材也魁梧了许多,前后判若两人。骆千斤总认为自己有使不完的力,过去要四个人抬的石条,如今他一个人拽拽就好了。他已成了闻名遐迩的大力士了。骆千斤的名气随之传遍了三北大地。

    (1986年,采录于横河镇上横江村;2006年,整理于横河镇洋山岗村)

    比赛获胜

    骆张权/搜集 张水洲/整理

    骆千斤所在的骆家湾村有一位极度贪婪凶残的地主老财。他从不管丰收年与歉收年,每年都要农民按照丰收年的租额上缴租谷,使农民无法生活下去。每当这位地主老财气势汹汹地强逼农民缴租时,骆千斤总是站出来,带领乡亲们跟这位地主老财据理力争,但由于地主老财家里豢养着许多狗腿子,他仗着人多势众,总是把骆千斤等轰出门去。

    自从骆千斤有了千斤之力以后,就不再怕那些狗腿子了,曾使得地主老财玩弄的几次阴谋都无法得逞。这个地主老财因此怀恨在心,想方设法对付骆千斤。

    这一年,又遇上了荒年,稻谷颗粒无收。可是,这个可恶的地主老财仍旧强迫农民按丰收年的租额缴出租谷。凑巧,当时骆千斤患病卧床,地主老财认为时机已到,便忖出了一个恶毒的想法,他从外地请来了一位大力士,要骆千斤跟这个大力士比力气,还请了本县县官作裁判,说如果骆千斤比得过大力士的话,今年的租都可以不缴;如果比不过大力士或不敢比,不但今年的租谷悉数上缴,甚至以后不管歉收或丰收都得上缴丰收年数量的租谷。

    乡亲们都知道骆千斤病得不轻呐!为了他的生命安危,都劝骆千斤不用比了。骆千斤看着乡亲们一张张面黄肌瘦的脸,心酸至极,怒火中烧,怒视骄横的地主老财,愤然决定比赛,并在内心立下誓言,非取胜不可!骆千斤立即冲着这个地主老财讲:“如果我比赛取胜,那么农民今年可不缴租谷,你说话是否算数?”地主老财连连点头说:“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咯!”

    比赛前,骆千斤和大力士抓阄决定先后顺序。大力士抓了个“先”字,骆千斤抓了个“后”字。三项比赛都由余姚县官作公证人和裁判人。

    第一个比赛项目:“挑柴爿担”。比赛开始了,大力士先挑,他屏住气,不换肩,把一千斤重的柴爿担从教场的一端挑到另一端。骆千斤由于病体虚弱,快挑到教场的另一端时,就感到有些吃不消了,他只好咬着牙,不断地换着肩,才把担子挑到。因为骆千斤为人正直、秉持公道,加上他力大无穷,远近闻名,早已得到县官的仰慕。今天,县官眼见为实,佩服骆千斤带病比赛。于是,县官老爷思索起来,骆千斤挑着这样的重担,还能做出换肩的动作很了不起,这要比大力士一下子挑到的要强得多。他随即作出判定:“骆千斤取胜!”

    第二个比赛项目:“搬石狮子”。比赛开始,仍旧由大力士先搬,他吃力地将石狮子从台阶下面搬到台阶上面。完毕了,骆千斤再搬。骆千斤将一只石狮子搬到台阶中间时,就感到力不从心。刚巧,台阶中间边上也有一只石狮子,他就将搬着的石狮子在它上面搁一搁,一放下,这位县官老爷立即大声疾呼:“搬一只够了,不要搬两只。”于是,骆千斤将石狮子搬了起来。其实这一搁使骆千斤歇足了力,他一下子就把石狮子搬上了台阶。县官老爷随即也作出判定:“又是骆千斤取胜!”

    第三个比赛项目:“掇石捣臼”。他们都来到屋前道地上摆着的一只石捣臼旁边。大力士先掇,他连吃奶的力气也用上了,脸涨得血红,两腿战战兢兢地把八百斤重的石捣臼掇了起来。但是,他还没有伸直腰,就把石捣臼放了下来,石捣臼底陷入泥地三寸深。骆千斤借把石捣臼掇起来之势,竟然将石捣臼举起来,并快速投于前面地上,石捣臼底陷入泥地六寸深。在场观看的人,情不自禁地惊叫起来:“哇!”县官老爷快速作出判定:“也是骆千斤取胜!”

    骆千斤三项比赛都巧胜。乡亲们欣喜若狂,互相传颂,扬眉吐气。这个地主老财呐,瞠目结舌,缄口不语,垂头丧气。后来,凡是遇上灾荒年,他只好减免租谷了。

    (1986年,采录于横河镇上横江村;2006年,整理于横河镇洋山岗村)

    从军征战

    骆张权/搜集 张水洲/整理

    骆千斤自从吃了从池塘里捉来的一条九斤黄鳝后,有了千斤大力。这消息一传十,十传百,骆千斤力大无穷的消息,也传到京城皇帝老子的耳朵里。

    当时,刚好战事吃紧,朝廷正好要用人。皇上就派兵马元帅闻天德到三北来物色将才。

    据说那一天,骆千斤正在铜池湖里放鸭,他母亲担饭给他吃。这时,正逢元帅闻天德带着娄家塘头的娄八百和浒山陈家的陈千斤由浒山到马堰花墙门去,骑马在东山村前河边的后官道经过,看见一个老妇人挑着两桶粥走过来,觉得很奇怪,便问:“这粥你给谁吃呀?”

    老妇人说:“这是给我儿子吃的,儿子个子大力气也大,吃饭厉害,每顿要吃六大海碗,我家穷,只能给他吃粥了。”

    闻天德想:吃饭这么厉害,肯定是一个大力士,现在军中缺少将才,我不妨带他去,试试他的能力,我也不虚此行。

    于是,他跟着老妇人来到铜池湖,向骆千斤说明了来意。骆千斤自从有了千斤大力后,既想要报效祖国,也想解决自家的吃饭问题。两人一谈,十分合拍。

    第二天,闻元帅带了骆千斤、娄八百和陈千斤等一行人奔赴军营。

    这一年,杭州湾两岸倭寇侵扰频繁,两岸人们深受倭患之苦。骆千斤、娄八百和陈千斤等一行人到军营后,训练了两天就参加抗倭战斗。骆千斤由于力气大,又善使一柄大刀,作战勇猛,杀了不少倭寇。尤其是在海涂驾驭泥马船追杀倭寇,骆千斤力气大,速度快,大刀一挥,人头落地。在抗倭战斗中,骆千斤立了许多战功,成为军中的美谈,倭寇闻之丧胆,都不敢再来。这一年抗倭取得了胜利。军中论功行赏,不仅赐给了他许多金银财宝和田地,而且还提升他为军中头目,带兵千人。骆千斤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着乡民过痛苦的生活,把赏赐财物先后一一分给了遭受倭寇祸患的人,让他们度过危难的日子。

    当西疆边关危急时,骆千斤所带的浙江军被派往西部边关,抵抗外来之敌。在西疆战场上,骆千斤跃马挥刀,身先士卒,奋勇杀敌,浴血奋战,深受将士们的敬佩。经过一年半时间艰苦卓绝的交战,他们打败了入侵之敌,收复了边关失地。皇上派大臣到西疆军营,论功劳赏赐财物和加官晋级。骆千斤被擢封为率兵将万人的副总兵,并奉旨驻扎西疆防守。

    后来,在朝鲜半岛上,明朝军队向倭寇宣战。皇上考虑到骆千斤率领的浙江军曾经在杭州湾打得倭寇闻风丧胆,长久不敢上岸,退兵而去。因此,皇上就把驻守在西疆的浙江军征发到朝鲜战场。骆千斤率领着浙江军,又经过了两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倭寇。浙江军受到皇上的褒奖,奉旨班师回归京城领赏,并驻守于京城郊野。

    那时候,正遇浙江余姚县兴办学校。骆千斤把按军功所赐得的四十亩田地捐助给乡里办学,而自己过着清贫生活。这种崇高的精神,一直为后人所称颂。

    (1986年,采录于横河镇上横江村;2006年,整理于横河镇洋山岗村)

    京城三试

    胡立夫/搜集 张水洲/整理

    有一天,皇帝朝见了骆千斤、娄八百和陈千斤等将军,想亲自试一试他们的力气、才智和忠心,于是下了一道圣旨,叫骆千斤、娄八百和陈千斤三人到校场比赛。

    第一场是试力气。每人挑两个石毂子,每个都有四五百斤重,骆千斤和陈千斤都轻而易举地挑了起来就走,娄八百咬咬牙,也挑了起来吃力地走着。但是不一会儿,娄八百吃不消了,就从右肩调换到左肩。皇上看见娄八百调肩,以为这是一个高难度的动作,下旨令陈千斤和骆千斤也调肩。骆千斤为了显示自己的本事和力气大,调肩时担子从前面调过。皇帝没有经历过挑重担而换肩,以为调肩从前面调容易。于是,判道:骆千斤调肩从前面调,眼睛可以看见,而陈千斤和娄八百从颈后调肩,眼睛看不见,难度大,第一场比武骆千斤输。

    第二场是试才智。校场中放着三担金、三担银和三担铁,每担重量都一样,都用铁皮包着,绵绢遮住,叫他们每人拣一担。骆千斤第一个走上去,看看堆头有大小,于是拣了堆头大的挑了一担。陈千斤第二个走上去,为了不和骆千斤一样,他挑了一担堆头不大不小的。而娄八百是个聪明人,提提分量一样重,而堆头有大小之分,心想:人家说寸金转方一斤重,这堆头小的肯定是金子,于是他挑了堆头最小的。故第二场骆千斤又输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