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着做,你就能掌控情绪-战胜惰性,每天都要进步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个成熟的人,绝不会愿意被懒惰所伤害。战胜惰性,努力进取吧。抓住征服惰性的六大关键点,利用好闲暇时间。手脚勤的同时,头脑也要勤。须知,勤奋需要有聪明伴随。

    别让懒惰伤害了你

    什么都不干,整天四处晃悠是让人感到最无聊的事。

    ——《成功的12种方法》

    懒惰者不可能成就大事,因为懒惰的人总是贪图安逸,遇到一点风险就吓破了胆,他们缺乏吃苦实干的精神,总在等着天上掉下馅饼来。懒惰会吞噬人的心灵,会毁灭人的肌体。

    马歇尔·霍尔博士认为:“没有什么比无所事事、空虚无聊更为有害的了。”美因兹的一位大主教认为:“一个人的身心就像磨盘一样,如果把麦子放进去,它会把麦子磨成面粉,如果你不把麦子放进去,磨盘虽然也在照常运转,却不可能磨出面粉来。”

    成功学家塞缪尔·斯迈尔斯说:“懒惰、好逸恶劳乃是万恶之源,懒惰会吞噬一个人的心灵,就像灰尘可以使铁生锈一样,懒惰可以轻而易举地毁掉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

    伯顿是英国的圣公会牧师,同时是一名学者和作家,他写了《忧郁的剖析》一书。书中有许多特别独到而又精辟的观点,内容虽然有些深奥,但却十分有趣。约翰逊说只有这本书能让他每天提前两个小时起来,然后读这本书。这本书里有这样的话:懒惰不仅对身体健康不好,还会让人精神不振,最终一事无成。

    伯顿说:“懒惰是万恶之源,它会助长邪恶的滋生。在基督教七宗罪中,懒惰就是其中之一,它是恶棍们为恶的根源。

    “人们会唾弃一条懒惰的狗,那么一个懒惰的人,就别指望别人去正眼看他了。懒惰是极为严重的坏习惯,再聪明的人如果有懒惰的恶习都是非常不幸的,他最终会被懒惰打倒,成为制造恶行的人。懒惰控制着他的思想,在他们的心中劳动和勤劳是没有一席之地的。此时他们的心灵就像是垃圾场,那些邪恶的、肮脏的想法,会像各种寄生虫和细菌一样疯狂地生长,让他们的心灵和思想变得邪恶。”

    接着他说:“因此,我们可以作这样的总结: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如果让懒惰控制了内心,那么他们的欲望将永远不能得到满足。他们不会有一个忠诚的朋友,他们不会有真正的幸福,更不会有快乐的人生。当他们的某个愿望满足的时候,因为他们的懒惰,他们就会有更高的欲望。他们总是感到烦闷,总是感到不能满足,总是仇视社会上一切美好的事物。他们活在镜花水月般的虚幻和悲伤之中,永远看不到光明,有时候甚至有赶快离开这个世界的悲观想法。”

    《忧郁的剖析》这本书的最后一句话,也是这本书最精华之处的集中体现。伯顿在该书的最后说道:“绝不能让自己的懒惰,以及由此而生出的消极思想占据我的大脑,这一点我们必须牢牢记着,而且不管什么时候都要严格地遵循这一点。只有这样,你才能拥有真正的幸福和快乐。如果你没有遵循这一点,你就会一蹶不振,走上邪恶的道路。切记:懒惰无论何时都是不可取的。”

    懒惰者总是有这样或那样的借口,在贪图安逸、碌碌无为中等待生命的完结。他们只相信运气、机缘、天命之类的东西。看到人家发展了,就说:“人家运气好!”看到他人知识渊博、聪明机智,就说:“人家有天分。”发现别人德高望重、影响广泛,说:“人家有机缘。”

    他们从来看不见别人在实现理想过程中付出的辛劳与汗水,经受的考验与挫折。

    塞谬尔·罗米利先生曾在给一位年轻人的信中这样批驳:“我要非常严肃地说,这只是因为你的懒惰,并不是你做不到,不要找那些诸如‘自己太忙’这样的理由,那只是一种借口。谁都可以干好自己能干的事情。‘自己太忙’成为一些懒惰之人常用的借口,没有做好的话,他们会说这件事他们没有能力做。诸如这样的借口还有——写不出文章,有人会说:‘并不是我不愿意写,是因为我没有写文章的能力。’你不想做某个工作或任务,你就说自己做不到,你的借口就是自己无法胜任这项任务。这就是某些人的做事方法和习惯,但其实这就是懒惰,如果大家都这么想的话,那么这个世界就不会发展,只能原地踏步。”

    不肯上进的人是浪费生命

    只要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不管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到最后都可以取得丰硕的果实。

    ——《成功之道全书》

    贺瑞斯维拉的哥哥去世了,史齐诺拉侯爵问贺瑞斯维拉:“你的哥哥是怎么死的?”

    他回答说:“他死于无所事事。”

    “是啊,”史齐诺拉说,“这个死因足以杀死我们所有的人!”

    长辈们常常叮嘱我们,年轻的时候要多努力,不然到老了会后悔莫及。不论是今日事今日毕的做事态度,还是未雨绸缪的生活哲学,只要今天的你还有能力和体力,就要把握最佳的状态和时机,把能力尽情发挥。

    查尔斯·詹姆士·福克斯做事最勤劳,他总是这样要求自己。

    他在做国务卿的时候,因为很不满意自己的字写得不好,就请了一位善于写字的人来教自己。这之后,他就像个小学生一样,不停地临摹和抄写,终于他的字有了很大的进步。他的身体有些肥胖,很多人都是能不动则不动的,而他却非常喜欢动。他在打网球的时候,总是去捡那些落在地上的球。大家都很奇怪,就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开玩笑地回答道:“因为我勤劳,而且一直都是。”

    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很容易满足于仅仅处理那些日常例行之事,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这是人的惰性使然。惰性让我们忘记了继续前进,以为只要一直按着老办法行事,就会一切太平,这已经使得我们不敢再越雷池半步,不敢大胆地表明自己新的观念,或者在挫折面前采取“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态度。

    成功人士都明白,懒惰的习惯必须克服掉。懒惰是人性的天敌,一个人只有战胜了懒惰,超越了自我,才能为事业赢来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才会靠近成功。事实上,要想掌控自己的时间和人生,我们就要不断地与惰性做斗争,积极地行动起来。

    许多人本来有很高的天赋,然而正是由于惰性而使他们前进的路上布满荆棘坎坷。还有的时候,也许是他们的伙伴有懒惰的习惯,也同样会导致失败。

    法国著名的天文学家卡米尔·弗拉马隆就遇到这样一位令人头疼的助手。他的这位助手懒惰而且贪睡,在让他观察星球运动时,他总会睡着。由于助手的失职,使弗拉马隆对星球的观察不止一次遭到失败。

    因此在寻找合作伙伴时,我们一定要注意对方是否有惰性,否则等待我们的道路一定不会一帆风顺。

    有懒惰习惯的人,往往自以为比较聪明,什么东西一学就会,理想很高,却不愿付诸实践。对于别人的成功,也总是不太在乎,认为自己只要努力做,是不会比别人差的,然而自己却从不肯去努力。

    据说在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后,曾引起一些想成名却又懒于动脑筋的年轻人的兴趣。

    有一次,一个青年问门捷列夫:“您是怎样想到元素周期性的?”

    门捷列夫听了,大声笑道:“这个问题我研究了20年,已经也不可能会突然想到元素的周期性,这靠的是无数次的实验和若干的经验总结。你认为这是坐在桌子旁边能想得出来的吗?”

    我们要牢记,懒惰的人如果不能克服掉惰性,而懒散一生,终无所作为;勤奋的人即使没有特殊的天赋和才能,只要有一股坚忍不拔的勤奋精神,亦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1869年,斯坦利勋爵出任格拉斯哥大学校长,他在就职典礼上作了一篇很让人感动的演讲:“一个碌碌无为的人,不管有多么响亮的名声,也不管他有多么良善,他都不会,也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因为,没有劳动的生活就不是生活。我从你做了什么当中,就能知道你大体是什么样的人。一个有着良好品德的人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抵御各种和懒惰有关的思想侵蚀。而且,也只有热爱劳动、尽职尽责才能摆脱自私自利带来的许多烦恼。有人认为‘躲进小楼成一统’,就能够不被外界的俗事所干扰了,自己就能一个人生活了,也就会没有烦恼和不幸了。但是,许多‘隐身于世外’的人说,即使隐居也同样有烦恼,而且也同样需要辛苦的劳动。”

    他说:“总想躲避烦恼的人,烦恼和忧愁反而会越来越多。懒惰的人总想做轻松一些、简单一些的事,他们希望自己做的事既不费力又不劳神,但是上帝是公平的,他总不让这些懒惰的人成功,它甚至会把轻松、简单的事变得不容易做。那些懒惰而又自私的人,总有一天会意识到上帝对他的惩罚,上帝不会放过那些没有责任的懒人。这种人的脑子里全是自私自利、卑劣而又庸俗的想法,从来没有公众的品性。由于自私的世界观已经在他们的大脑里形成,以至他们那原本可以形成的正确世界观已经荡然无存,各种各样的私欲已经腐蚀了他们。许多不求上进的人,就这样浪费了自己的一生。”

    利用好闲暇时间

    我为我的人生努力过,现在能够安然地离开这个世界了。

    ——《成功之道全书》

    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不会让懒惰来主宰自己,他们永远也闲不住。勤劳的人永远不会活在无聊的时间里,他们会好好地利用每一分钟,总能在没事的时候找到新的工作。而那些懒惰的人则恰恰相反,只会眼睁睁地看着时间慢慢流过。

    英国宗教诗人乔治·赫伯特说:“我的世界是忙碌的,几乎没有闲着的时候。”

    培根也曾说:“很明显,勤奋的人一般是没有什么空闲的时间,他们也希望能抽空休息一下,谁也不能一直工作,但他们除了一些必需的休息外,从来不过多地休息。”

    历史上很多勤奋的人在自己“闲暇的时候”创作出许多伟大的作品。他们认为,做点事情总比无所事事地浪费光阴要好,因此他们不会浪费一分一秒的时间。

    很多人从事的工作是机械而又重复的,这样的职业是有一些压力的,还有其他一些从事有压力职业的人,在劳动之余如果能有一点别的可供娱乐的事来做,是可以大大缓解人的疲劳和辛苦的。幸福和快乐并不一定是你劳动的成果,而是你劳动的过程。

    求知的欲望让有些人的兴趣很广泛,因此精力旺盛而又具有智慧的人在工作之余,还会搞一些自己喜好的“副业”。他们的业余爱好,有的是关于科学方面,有的是艺术方面。其中一些人会从事文学创作,从事这样高雅的业余爱好的人不但是高尚的,而且也是真正幸福的人。

    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都会利用闲下来的时间,从事文学创作和研究,而且他们的努力也结出了不俗的成果。凯撒在戎马倥偬的岁月里写下了很经典的《高卢战记》;古希腊将领色诺芬,在多年的军旅生涯中写下了《远征记》《希腊史》和《回忆苏格拉底》等作品。凯撒和色诺芬的作品行文通晓流畅,风格独特,获得后世的一致好评,而他们也因此被誉为文学大师。

    许多法国政治家也都把文学当作自己的“职业”。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时期(1848-1852)的政治家托克维尔,被选为制宪会议议员,同时他还任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但这些和他下面的成就比,都不算什么,因为他创作了《论美国的民主》和《旧制度与大革命》等作品。

    著名的历史学家梯也尔(1797-1877)曾任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总统,他同时也写下了《法国革命史》和《执政府和帝国史》等作品。

    法国君主立宪派领袖基佐曾任教育大臣、外交大臣、首相等职,这位著名的历史学家著有《欧洲文明史》和《法国文明史》等。政治家拉马丁有诗作《沉思集》。

    拿破仑三世也有作品,他的《凯撒传》在学院派中也是不得不提的作品。

    法国如此,英国许多伟大的政治家也很喜好文学。

    英国辉格党下院领袖、外交大臣福克斯,在退休之后开始研究古希腊和罗马文学,而英国首相皮特在任职到期后也做了这样的工作。在研究希腊文学方面,英国联合政府首相、内务大臣和外交大臣格伦维尔称,皮特是最负盛名的人之一。坎宁和韦尔兹利离任后,开始翻译古罗马诗人贺拉斯的作品。众所周知,坎宁极为喜爱文学。一次在吃饭的时候,饭桌上的其他人都在一边吃饭一边聊天,而坎宁和皮特在小客厅中谈论古希腊文学的代表人物。和皮特一样,福克斯也很喜欢古希腊文学,并著有《詹姆斯二世的历史》,这本书尽管不是很完美,但还是很有价值的。

    还有许多人和他们一样,在从政的同时搞文学创作,并从中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和快乐。这些从政的人不可能一辈子从政,不过他们却可以随时去研究文学,只要他们有兴趣就可以。有趣的是,有些政治家在从政的时候可能会因为政见不合而势不两立,但是他们在文学方面有时候却会有一样的看法。比如,他们都喜欢荷马和贺拉斯诗。

    现在我们这个时期的德比郡的郡长,在他退出政坛后,写了一部著名的《伊利亚特》改编剧本。郡长曾作过很多次演讲,但没有人能记得那些演讲,却对他的这个改编剧本很感兴趣。英国自由党领袖格莱斯顿4次出任首相,但他仍然利用闲暇的时间写出了著名的《荷马和荷马时代研究》。不仅如此,他还编辑出版了《法利利的罗马国家》的译本。保守党领袖迪士累利先生是英国首相,他在离休之后写了《洛泰尔一世》,这一作品可谓万世传诵。

    除此之外,英国首相罗素是个政治家,但同时也算得上一个真正的小说家,同时他还是一个很有成就的历史学家。诺曼底侯爵也是一位小说家,而且是一个资格很老的小说家。利顿勋爵把文学创作当成是真正的职业,反而把自己的工作——从政看作是消磨时间的“一件小事”。

    手脚勤头脑也要勤

    真知灼见,首先来自多思善疑。

    ——《成功的12种方法》

    成功是“想”出来的。只有敢“想”、会“想”,善于思考,才会是成功者的候选人。青年人,应该善于思考,敢于承担。当别人失败时,你如果可以从他人的失败中得出正确的想法,并付诸行动,你就可能成功。当自己失败时,能够转换到一个正确的想法上,再付诸行动,你同样可以获得成功。

    如果你想要少做事,那么就一定要多思。当然,如果你的思考本来就是错误的,那再多的思考也是无益。你的思考一定要具备高质量、积极向上并具有创造性。

    平庸的人往往不是懒得动手脚,而是不爱动脑筋,这种习惯制约了他们的发展。相反,那些成大事者无一不具有善于思考的特点,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让问题成为人生难题。可以说,任何一个有意义的构想和计划都是出自思考。一个不善于思考的人,会遇到许多举棋不定的情况;相反,正确的思考者却能运筹帷幄,做出正确的决定。

    作为法国一家大纺织集团总裁的奥玛克·泰勒,无论多忙,他每周总会到一个宁静的地方待两天。他说,面对繁重的工作和激烈竞争的纺织业市场,他作为管理者,不能把精力浪费在繁琐的小事上,他必须在专门的时间去思考,以做出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成大事者不善于思考是不行的。只有专注地思考才能集聚自身的力量、勇气、智慧等去攻克某一方面的难题,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所有计划、目标和成就,都是思考的产物。你的思考能力,是你唯一能完全控制的东西。你可以以智慧或是以愚蠢的方式运用你的思想,但无论怎样运用它,它都会显现出一定的力量。没有正确的思考,你不可能克服坏习惯,也防止不了挫败。

    一个人要想做出一番特别的大事,必须善于思考,多向自己提问。青年人要成就大事,首先得先思考你的事业,思考你自己,向自己问问题,只有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在事业的开创过程中,不断地思考自己,思考自己所做过的、正在做的和将要做的事情;不断地向自己提出问题,看看哪些是需要弥补的不足之处,哪些是应该改正的错误之处,哪些是该向人请教的不明之处……只有这样,才会不断前进,走向成功。

    向自己或别人提出迷惑不解的问题,可能使你获得丰厚的报酬。这种方式曾经导致了世界最伟大的科学发现之一。

    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个故事:从前一个年轻的英国人在他家的农场里度假休息,他仰卧在一棵苹果树下思考问题,这时一个苹果掉到了他头上。

    “苹果为什么会朝下落呢?”他问自己。这个年轻人就是牛顿。从此他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不懈的研究,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任何刚开始创业的青年人,都要养成的最有价值的习惯,就是在下决心之前,一定要对自己多发问,注意整理自己的思路。这可以让人有机会来合理地整理自己的思绪,或回想自己为什么或怎么会有这种决定,这个过程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却会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收到实效。

    积极思考是现代成功学非常强调的一种智慧力量,如果做一件事不经过思考就去做,那肯定是鲁莽的,也是会栽跟头的,除非你特别幸运。但幸运并非总是光顾你,所以,最稳妥的办法是三思而后行。

    思考习惯一旦养成,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爱因斯坦非常重视独立思考,他说:“高等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具备会思考、探索的本领。”人们解决世上所有问题用的是大脑的思维本领,而不是照搬书本。

    勤奋需要有聪明伴随

    成长的速度除了取决于努力、坚持、勇敢以外,更需要去选择正确的方法。

    ——《成功之道全书》

    告诉你一个既可以多一些时间享受生活,又可以获得最佳业绩的好方法,那就是聪明地做事,而不是单纯地努力。聪明地做事意味着你要学会动脑。

    自古房子出售,都是先盖好房再出售,对此,席尔维斯特反复问自己:“先出售,后建筑不行吗?”正是由于这一顿悟,使他摆脱了束缚,迈出了由一介平民变为亿万富豪的传奇般的创业之路。席尔维斯特是英国立倍建筑置业公司的创办人。在英国居民眼中,他是个“奇特的发迹者”。“白手起家,短期发迹”“无端发达”“轻而易举”“一举成功”等,这些议论将他的发迹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席尔维斯特的发迹真的神秘吗?不,他主要是运用了“先出售、后建筑”的高招,而这一高招来自他的思考。

    在生活中,勤奋当然是必不可少的,这是一种优秀的品质,但要想获得成功,最大化地体现你的人生价值,就要多思考,无论看到什么,都要多问为什么,把思考变成自己的习惯。

    辛苦工作与轻松创造是不相匹配的。和那些鼓吹辛苦工作的人不同,聪明的成功者知道,与长时间地辛苦工作相比,重要的、具有想象力的付出能产生令人印象深刻得多的经济效益和个人满足感。选择成为一个聪明的成功者,你就要多动脑、多思考,这样方能创造出更多的业绩、更多的辉煌,才能成为一个顶尖人物。

    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就在于选好了属于自己的位置;失败者为什么失败,只因为他可能一生都在从事自己不擅长的事务,以致天赋全被埋没。

    有一位畅销书作家说:“我比别人好一点就是我的吃饭问题和我的理想是统一的,不像有些人,与爱好是断裂的。比如说我现在爱好的是文学,我整天却给人跑推销,理想和吃饭问题老是割裂,产生一种痛苦。我的好处就是30多岁开始就统一了,是理想,同时也是生存之道。这一点恐怕是一生比较幸运的地方。”

    人生总有一个最适合你的位置,它能让你的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让你置身其中,即使忙忙忙碌碌也会不知疲倦,即使面对千难万险也不会想到退缩。

    人的兴趣、才能、素质也是不同的。如果你不了解这一点,没有把自己的所长利用起来,你所从事的行业需要的素质和才能正是你所缺乏的,那么,你将会自我埋没;反之,如果你有自知之明,善于设计自己,从事你最擅长的工作,你就会获得成功。

    这方面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

    阿西莫夫是科普作家的同时也是自然科学家。一天上午,他坐在打字机前打字的时候,突然意识到:“我不能成为第一流的科学家,却能够成为第一流的科普作家。”于是,他几乎把全部精力放在科普创作上,终于成了世界最著名的科普作家。

    伦琴原来学的是工程科学,他在老师孔特的影响下,做了一些物理实验,逐渐体会到,这就是最适合自己干的行业,后来果然成为一名有成就的物理学家。

    希望大家能够记住这一点,不管你从前是怎样评估自己的身价的,只要你能稍稍改变一下内心的想法,就能够彻底改变自己的人生!

    对你而言,现阶段最重要的不是在你既有的能力上再加入一些新奇的力量,而是如何将你现在所拥有的能力百分之百地活用发挥。

    这个道理就好比我们将砂糖加入咖啡中,如果不搅拌均匀的话,即使加了再多的糖喝起来依然是苦涩的。所以,只要不停地反复思考,必能将你现在所具有的能力价值发挥无遗。

    爱迪生在校学习时,老师认为他是一个愚笨的孩子,经常责怪他,而爱迪生的母亲却发现了自己儿子爱探究的天赋,用心培养他,后来他终于成了发明大王。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其“状元之才”之所以能够崭露头角,为世人称颂,就是因为选择了适合自己的位置。所以爱默生说,人生的成功之本就在于勤奋加上聪明。

    情绪掌控术 征服惰性的六大关键点

    不停地劳作能让你的生命永远年轻。

    ——《成功之道全书》

    著名哲学家罗素说:“真正的幸福绝不会光顾那些精神麻木、四体不勤的人,幸福只在勤劳和汗水中。”

    如何完成任务和克服惰性这样一个重要话题,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六个步骤来完成。

    1. 承认辛苦的代价,看重愉快的结果

    大多数人产生惰性、延误工作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要付出代价,让我们多少感觉有些辛苦,哪怕只有一点。就像我们都喜欢干净的厨房,但洗碗又是一件讨厌的事,渴望成果却不愿意忍受痛苦的过程。肯定结果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就是一个好的开端。

    2. 提高对辛苦的承受能力

    每个人对辛苦都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并且都可以一点一点地将其提高。一个好办法就是从小事和相对简单的事情做起,循序渐进,慢慢提高对“辛苦”的接受程度。

    3. 从小事做起

    勿以善小而不为。当你知道有什么小事需要你马上去做时,立刻就去做,一分钟也不要耽搁。要善于从做小事情上积累经验,以增其所不能。

    4. 大事化小

    当你已经可以克服小的阻碍完成工作后,只要学会把分量更重的工作划分成很多小的部分,一部分一部分完成,大的困难也就不在话下了。不过,要确认这些小的部分的确有意义,而不是找借口拖延时间。

    5. 不要计划太多,马上动手做

    不要花太多时间整理和规划,只着眼于整体会让你看到做这件事多困难、多辛苦,你应该找出可以付诸行动的小的突破点,马上开始行动。没有什么大事是一蹴而就的,总是攻破一个一个小困难,获得最后的胜利。你的任务就是找到下一步能马上开始做的事情。

    6. 不要害怕浪费时间

    另一个让很多人束手不前的原因是害怕浪费时间,好像没有把什么事情都安排好就没法开始。其实,只要开始做就不可能是完全的浪费,哪怕失败也是有价值的,从失败中我们可以获得很多经验。最重要的是,在尝试中,我们除了获得失败,还能获得成功。

    我们对自己时间管理的水平高低,会决定自己事业和生活的成败。如何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目标去管理时间,更有效地安排自己的工作计划,掌握重点,合理有效地利用时间?让时间利用得更有价值,一定要学会制订符合“时间管理”原则的计划:

    (1)要知道什么最重要,不要穷忙、瞎忙、无心的忙。

    (2)对不可控制的时间先行控制,并制定处理原则。

    (3)养成事先规划时间的习惯,依事情的轻重缓急,优先顺序,妥善安排。

    (4)定期研讨工作内容与时间安排,想想如何改进并提升效率。

    (5)心无旁骛地在一段时间内解决和处理好一件事情。

    (6)有效运用每天的黄金时间。

    时间是财富之源,“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合理利用时间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