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情绪控制学:如何管住情绪不失控-第一个要义学会觉察自己当下的情绪并承认它、接纳它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我没有情绪,我很好!"这是你面对自己情绪的态度吗?如果不承认、不接纳自己的情绪,又何谈转化自己的情绪?想承认和接纳自己的情绪,就必须先了解什么是情绪,如何觉察自己的情绪及识别他人的情绪。不能够掌握这些的人,"1分钟转化自己的情绪"就只能是妄想。

    走近熟悉而又陌生的情绪

    提起情绪,或许你会告诉说:这一点都不神秘!喜、怒、哀、乐、忧、思、悲、恐,我们每天都被各种各样的情绪包围。但若问起究竟什么是情绪?又很少有人答得上来。人人都有情绪,有些人甚至有过刻骨铭心的情绪体验,但却无法给情绪下一个准确的定义。

    让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位朋友的日记,一起来了解什么是情绪?

    今天早上醒来,情绪特别的低落,吃着早饭,眼圈里泪水止不住地打转,悄然间滑落,跌落在碗里。饭在嘴里,却难以下咽,昨晚你刺耳的话语还回荡在耳边。

    出门前,看了一眼手机,有一条未读的短信,你的寥寥数语却又让我不知所措。昨天晚上我们的情绪都太激动,我知道我有些话伤了你,可是你何尝没有伤我。为什么我们彼此都这么敏感?

    来到公司,我却没一点儿情绪工作,什么也不想干。打开空间,想写些东西,最近我都是用这种方式来排遣方式。可是还没写两句,眼泪又不争气地涌了上来。

    我关掉空间,想去趟洗手间,却不小心一头扎进了男厕所,吓得我心惊肉跳。情绪坏到这种状态,还从来没有过。

    从来都不认为自己是脆弱的,再难再苦再累,我都没有流泪;即使高考落败、工作受挫、理想破灭,我也没有这般难过。但,我就是受不了最亲的人的指责!

    下午要出去做调研,也好,借此出去放松一下,调整调整情绪。什么时候我才能变得更简单一点,更纯粹一点,更淡然一点,但我实在是难以、难以做到啊!

    这位朋友的情绪可谓是糟糕透了,从她的描述来看,她似乎很坚强,但似乎又恨脆弱;她在不停地和自己对话,以此来缓解自己的情绪,她渴望调节自己的情绪,但一时又难以做到。

    其实,情绪就是这样的,看似简单和习以为常,实际却非常复杂和难以捉摸。看看古人的描写就知道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欢快的情绪;"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这是伤感的情绪。

    对同一件事情,即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境遇下喝酒,产生的情绪也会大相径庭:"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是愉快的情绪;"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是不愉快的情绪。

    鉴于情绪的复杂性,心理学家给情绪下了这样的定义: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获得满足与否的反映。情绪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是内心的感受经有身体表达出来的状态。

    我国古代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的七情说,美国心理学家普拉切克提出了八种基本情绪理论:悲痛、恐惧、惊奇、接受、狂喜、狂怒、警惕、憎恨,心理学家比较认同的人类的四种基本情绪是: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

    从这几种说法来看,人类不愉快的情绪更多。就连中国的古诗词,更多的也是充满哀伤的词句,而欢快的词句却是少之又少。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要从情绪产生的基础来说明。

    情绪产生的基础是需要,凡是能满足自己的需要或能促进这种需要得到满足的事物,便会引起我们愉快的情绪;相反,凡是不能满足这种需要或可能妨碍这种需要得到满足的事物,便会引起我们不愉快的情绪。而人性的本质是贪婪的、不易得到满足的,所以,不愉快的情绪总是那么多。

    也正因为事物是复杂的,人的需要也是复杂的,而事物与人的需要的关系更复杂,所以,一件事情可以同时让人悲又让人喜,有些事情甚至能引起人们很复杂的、自相矛盾的情绪,所谓悲喜交加、百感交集、啼笑皆非正是如此。这也从理论上说明了情绪的复杂性。

    情绪还有其延伸内涵:第一,泛指感情、心情;第二指心境,例如,他的母亲去世了,他这段时间情绪都不太好,指的就是心境;第三指劲头,"今天工作情绪不错",指的就是工作很有劲头;第四指不正当或不愉快的情感,也可以称为负面情绪或者坏情绪。我们常常说人"闹情绪",闹的多是负面情绪。

    除此之外,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弱程度和持续时间长短,又可将情绪分为几种状态:心境(比较微弱但持久的情绪状态"、激情(迅速强烈地爆发但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应激(出乎意料的情况下引起的情绪状态"等几种情绪状态。

    看到这里,或许有人会大发感慨:原来,我对情绪所知甚少。正因为此,我们才有必要一起来学习和探讨有关情绪的更多内容。

    探寻与发现:情绪的意义

    揭开了情绪神秘的面纱,我们对情绪有了更多的认知,接下来我们将对情绪做更深入的探寻。也许你会觉得,对情绪有个大概的了解就够了,有必要了解得这么深入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一个实验:

    古代阿拉伯学者阿维森纳,曾把一胎所生的两只小羊放在不同的环境中生活:一只小羊随羊群在草地上快乐地生活;而在另一只小羊旁边拴了一只狼,这只狼不断地攻击、威胁这只小羊,在极度的恐惧下,小羊吃不下任何东西,不久就死去了。

    还有一个实验:

    心理学家把一只饥饿的狗关在一个铁笼子里,笼子外面另一只狗当着它的面吃肉骨头,笼内的狗变得急躁、气愤和嫉妒,在这些负面情绪状态下,笼子里的狗产生了神经症性的病态反应。

    这两个实验告诉我们:负面情绪有强大的破坏性作用,长期被这种情绪困扰,会导致身心疾病的发生。情绪对动物的影响尚且如此,对头脑高度发达的人类来说,影响力可想而知。

    既然负面情绪对人的身心有这么大的破坏作用,我们就必须找到合适的方法来避免负面情绪对我们的侵害。事实上,负面情绪对人的身心并非只有破坏作用,合理的负面情绪可以使人规避危险,保证自身的安全。例如,对未来恐惧,我们就不会盲目的冒险。

    我们探寻情绪的目的并非只是为了了解情绪是什么,更是在于学习和掌握如何利用正面情绪、规避或释放负面情绪、化负面情绪为正能量。这才是探寻情绪的真正意义。只有掌握了更多情绪的内在规律,才能真正地实现这一目的,既让情绪为我所用,并助我们拥有一个快乐、成功的人生。

    探索情绪对我们的生活具体有这样的积极意义:

    1、通过情绪可认识他人

    我们说过,情绪是一种复杂的心理体现,是一个人心境、情感等的外在反应,它真实反映了一个人内心的信念与价值观。所以,通过观察一个人的情绪,我们可以对这个人有更多的了解和认知,才知道如何与之相处,使彼此的关系更和谐。

    2、善于利用情绪的人,人生更容易幸福

    既然情绪的作用有积极的和消极的,那我们就应该化消极为积极,让积极更积极,也就是说让情绪为我们服务,让我们成为情绪的主人而非奴隶。

    积极的情绪人们只要自然地追随它的脚步,就可以对我们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而比较有难度的,则是如何与负面情绪相处。可以这么说,人的一生就是一部同消极情绪作斗争的历史。你克服了消极情绪对你的影响,你的人生便更容易成功和幸福;反之,你若被负面情绪牵着鼻子走,那么你的结果很可能就像实验里那只小羊和小狗一样,会活的非常痛苦和失败。

    3、每一种情绪,都让我们变得更好

    人生中的每一件事都是我们使人生变得更好的机会,情绪也不例外。每一种情绪都有其意义和价值,不是指引我们一个方向,就是给我们一份力量,甚至两者兼具。想想看,如果不是被人看低令你郁闷,你怎会奋发向上改变自己?如果不是被失败的痛苦折磨,你怎么会化悲痛为力量,再次寻找成功的机会?如果不曾战胜过恐惧,你岂不是永远脆弱?

    能战胜消极情绪的人,一定是克服了自己身上很多缺点和弱点的人,自己会因此变得更完善。战胜了悲观,你就变得乐观;战胜了愤怒,你就变得平和;战胜了恐惧,你就变得勇敢。当你身上的正面情绪越来越多,你的能量也越来越大,做事情自然就更容易成功!

    破解情绪的"达·芬奇密码"

    关于情绪,不但普通人认识肤浅、概念模糊,就连很多心理学家对情绪的定义和分类都没有统一的定论。在情绪的这个箱子里,究竟收藏了多少还未被我们知晓的东西?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破解情绪的密码,打开情绪的密码箱。

    童童在和妈妈看电视,电视剧里的人正在一边哭一边摔东西。童童问:"妈妈,他怎么哭了,还在摔东西?"

    "哦,他在发脾气,他情绪不好。"

    过了一会儿,电视剧里的这个人又笑了,童童跟妈妈说:"妈妈,他又笑了。"

    "嗯,他情绪过去了,现在心情变好了。"

    "妈妈,为什么他情绪一会儿好,一会儿不好啊?"

    "情绪就是这样,有时候来得快去得也快,情绪是很短暂的。"

    过了几天,童童的妈妈和爸爸吵架了,爸爸好几天都没跟妈妈说话。童童问妈妈:"妈妈,为什么爸爸不和你说话?"

    妈妈生气地说:"哼!你爸爸在和妈妈闹情绪。"

    "妈妈,为什么哭是闹情绪,笑是闹情绪,不说话也是闹情绪呢?"童童弄不明白了。

    "嗯,情绪就是这样,有很多种表现,是很复杂的。你慢慢就知道了。"

    的确,情绪是复杂的,并有多种表现形式。这一点,通过情绪的定义我们就可以得知:情绪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是内心的感受经有身体表达出来的状态。我们来拆分这个定义:首先,情绪是一种情感体验;其次,情绪有其外在表现形式;再次,情绪的这种表现形式有它独有的特点。

    既然情绪是一种心理现象和情感体验,那么情绪与心理、情感、心态、感觉等是分不开的,但同时又有区别。情感、心态等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具有稳定性、持久性、隐藏性,不一定有明显的外部表现;情绪与人的自然性需要相联系,具有情景性、暂时性、短促性,有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的产生伴随着情绪反应,而情绪的变化也受情感的控制。情感、心态等决定情绪,情绪是情感、心态的外在表现。

    情绪的外部表现形式有哪些呢?这个问题当代心理学家已达成了初步的共识:

    第一,主观感受。没有感受就不可能有情绪,当客观事物满足或者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时,人们就会产生正面或者负面的情绪。

    第二,表情变化。我们从何得知某人有了情绪,看他的表情就知道了。表情变化又分为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声音表情。例如,快乐时,会眉开眼笑;愤怒时,会怒目圆睁;悲伤时,会痛哭流涕;烦躁时,会坐立不安;生气时,会怒吼;失望时,会深深地叹息。

    第三,生理变化。伴随着主观感受和表情变化,生理也在发生着变化。如满意、愉快时心跳正常;而恐惧或暴怒时,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呼吸加快等。同时自主神经系统和分泌系统都在发生着变化。

    第四,行为冲动。情绪的变化会引发一系列的行为:感到快乐幸福时,会不由自主地拥抱他人,所做的一切行为和事情也能给他人带来快乐。而负面情绪来临时则会拍桌子、摔东西、打人等,在过激的情况下,还会发生犯罪行为。

    根据以上的种种,我们可以总结出情绪的诸多特点:

    第一,情绪无所谓对错。情绪本身没有对错,只有当人无法驾驭情绪的时候,才会出现错误的情绪--坏情绪。

    第二,情绪的短暂性。与情感和心态比起来,情绪具有短暂性,既受到外部的刺激,会在瞬间爆发。

    第三,情绪具有夸大性。人们常常会表现出与事实有距离的情绪,特别是负面情绪,为了表达自己的不满,引起他人的重视,我们常常会夸大其词,放大自己的感受。

    情绪就像潮汐,也有周期性

    大海有潮汐,月亮有盈亏,一年有四季轮回,人的情绪也有周期。所谓"情绪周期",是指一个人的情绪激昂和低落的交替过程所经历的时间,它反映了人们情绪的周期性张弛规律。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情绪周期一般为28天,每个周期的前一半时间为"高潮期"。在这个时期,人们会表现出强烈的生命活力,待人和善,感情充沛,做事认真,容易听取别人的意见,常常会感觉心旷神怡。

    后一半时间则为"低潮期",处于情绪周期的低潮,则容易焦躁和发脾气,易产生抵抗情绪,喜怒无常,常常会感到孤独与失落。高低潮之间为"临界期",临界期的情绪很不稳定。

    小杨发现,自己的老公这几天不知道怎么了,每天也不怎么说话,对自己好像也很冷淡,总是躲在一旁看书、上网。有什么小杨忍不住去接近他,老公就很不耐烦地对他说:"一边去。"

    小杨感到莫名其妙,跟自己的朋友抱怨说:"我丈夫哪里都好,就是有时候会无缘无故发脾气。奇怪的是每到月底基本上都会这样,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小杨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抱怨,是因为她不知道人有情绪周期。小杨老公的表现,正是男性的情绪周期处于低潮期的一种表现。

    也许你会问,我怎么知道我的情绪周期是哪些天呢?我在情绪周期内有什么样的情绪变化呢?其实,这些我们都可以测试出来。

    我们来做这样一个实验:任选一年中的某个月,纵列为日期,横排为不同的情绪指数,包括兴高采烈、愉悦快乐、感觉不错、平平常常、感觉欠佳、伤心难过、焦虑沮丧。每天晚上想一想我今天是什么情绪,并在相应的一栏打钩。

    下个月后再做同样的实验,你会发现,在每个月的某几天,你的情绪基本一致。这就是你的情绪韵律。

    那么,测试自己的情绪周期有什么意义呢?这是为了便于控制你的情绪和了解他人的情绪。哪几天是你的情绪高潮期,你就要小心不要过于兴奋,不要轻易许诺,凡事三思而后行;哪几天是你的情绪低潮期,你就要给自己一些心理暗示:不要发脾气,不要冲动,不要太失落,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

    而了解他人的情绪周期,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当他人对我们发脾气的时候,我们就会这样对自己说:"不用和他生气,他只不过是处于情绪低潮期而已。"

    情绪周期是我们情绪的晴雨表,我们可以据此安排自己的工作:情绪高涨的时候,可以安排一些难度大、较繁琐的工作;而在情绪低落时,要多出去散散心,参加一些娱乐活动,多和朋友聊聊天,以寻求心理上的支持,从而安全地度过情绪低潮期。

    在遇到低潮期和临界期时,我们要提高警惕,运用意志力加强自我控制,也可以把自己的情绪周期告知最亲密的人,一方面能让他们鼓励你,帮助你克服不良情绪,另一方面也避免不良情绪给你们之间带来不愉快。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男人的情绪周期和女人的情绪周期:

    1、男性的情绪周期

    很多人觉得,男人好像没什么情绪,其实,这是因为男人的情绪比较隐蔽。如果你留心观察身边的男士,你会发现他们总是在某段时间心情烦闷,这就是到了他们心理上呈周期性的"情绪低潮"现象,这是由人的生物属性决定的。

    如果你不了解身边男士的这一特点,就会在这个时候觉得很委屈:我又没有惹你,你为什么要冲我发火?其实,这个时候你应该理解和关心他,帮他疏导不好的情绪,而不是给他施加压力。

    2、女性的情绪周期

    女性的情绪周期,是随着女性的生理周期一起变化的。所以,女性朋友在自己的生理周期来临的时候,就要提醒自己不要轻易忧郁、焦躁不安、发脾气,这样,就可以帮助自己舒缓情绪,冷静平和下来,比较平稳地度过这几天。

    除了了解自己的情绪周期,还要尝试去了解亲友、同事、客户的情绪周期,这会对你的生活和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例如,你和一个客户谈业务,客户可能表现得很没兴趣,这个时候千万别放弃,等过几天再去找他,对方也许就会变得开心起来,就会极有兴趣地听你的建议。

    情绪也有各种奇怪的表情

    情绪还有表情?当然!不然,我们从哪里解读一个人的喜怒哀乐?我们不可能进入他人的内心,只能通过听其言、观其行,看其面部表情来窥探他人的心理变化。

    同样一句话或一种行为,配以不同的情绪表情,表达的就是不同的情绪。例如,你把一本书轻轻地放在桌子上,表达的是平静的情绪;而把这本书重重地摔在桌上,表达的就是生气的情绪。

    所谓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若没有情绪表情的辅助,我们根本无法识别。所以,表情比言语更能显示情绪的真实性。而很多时候,一个人不经意的动作就暴露了他的情绪。

    陈辉越来越佩服他老婆了,因为老婆就像他肚子里的蛔虫,他的任何想法都逃不过老婆的眼睛。

    周末,陈辉想和一帮老同学聚一聚,但怕老婆不让他去,就打电话告诉老婆说他晚上要加班,可能回家会很晚。老婆没有多问什么,只是叮嘱他不要太累了。

    这天晚上,陈辉和同学玩得非常尽兴。为了回去好交代,陈辉忍着没喝一滴酒。晚上11点多钟,陈辉十分仔细地检查了全身,保证没留下任何蛛丝马迹,这才悄悄走进家门。

    老婆看到他回来,关切地问:"累不累啊,吃过饭了吗?"

    陈辉故作镇静地说:"好累啊,我不想吃饭,只想马上睡觉……"

    "哦,那在睡觉前是不是得先交代今天晚上去哪儿了?"妻子看着他问道。

    "我……没有去哪儿啊,我就是在……加班啊。"魏冉慌慌张张地想掩饰。

    "那好吧,我明天打电话到你们单位问问吧!"

    陈辉一看这样,只好老实交代了,但他疑惑地问:"你怎么知道我没加班呢?"

    妻子微微一笑,说:"我一看你摸鼻子,就知道你心虚、紧张,肯定是在说谎。"

    一个细微的动作暴露了陈辉的情绪,这就是情绪表情的作用。情绪若没有表情,我们根本无从得知对方有没有情绪,了解他人也就少了一个很重要的途径。而情绪的表情是非常复杂的,很多人都不了解情绪的表情,因而也无法识别他人的情绪,那么在和他人交往中就会出现障碍。

    所以,了解情绪的各种表情就变得尤为重要。情绪的表情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语调表情

    语调表情是指通过说话的声调和节奏变化来表达情绪,如语音的高低、强弱、快慢等。例如,人们惊恐时尖叫;悲哀时声调低沉,节奏缓慢;气愤时声高,节奏变快;爱慕时语调柔软且有节奏。

    语言是我们每天都要使用的交流工具,我们在发出声音的同时会掺入自己的感情,即便有时强力伪装,也仍然会把自己的内心世界悄悄地暴露给别人。所以我们在观察他人时,可以通过对方说话的语调,来推测对方是激动、开心,还是恐惧、悲哀。

    2、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很容易理解,因为我们每天都在使用。如眉开眼笑、怒目而视、愁眉苦脸、面红耳赤、泪流满面等。面部表情是人类情绪表达的基本方式,同一种面部表情会被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共同承认和使用,以表达相同的情绪体验。如快乐、惊讶、生气、厌恶、害怕、悲伤和轻视,全世界的人都能精确辨认这七种基本的情绪表情。

    3、身体表情

    身体表情是由人的身体姿态、动作变化来表达情绪。如高兴时手舞足蹈,悲痛时捶胸顿足,成功时趾高气扬,失败时垂头丧气,紧张时坐立不安,献媚时卑躬屈膝等。

    手势表情也属于身体表情的一种,对此,弗洛伊德曾有过这样的描述:"凡人皆无法隐瞒私情,尽管他的嘴可以保持缄默,但他的手指却会多嘴多舌。"一个动作竟然会暴露人的情绪,真有些不可思议。

    美国科学家发现:当人撒谎时,紧张情绪会使鼻腔细胞组织充血,鼻子便会随之变大,虽然并不明显,但撒谎者会因轻微的瘙痒不自觉地去摸自己的鼻子。这就是陈辉为什么会被老婆识别自己在撒谎的秘密所在。

    在日常生活中,不同的身体表情表达着不同的情绪:指手画脚的人,一般情绪容易冲动;喜欢把手指关节弄得"啪啪"响的人,内心充满对未来事物的恐惧情绪;喜欢抓头发的人,此时情绪正处于不稳定状态;而用手掩嘴,则表示情绪比较低落。

    情绪的表情是如此多样、复杂和神秘,也正说明了情绪的复杂性。而我们通过情绪表情来表达我们内心的情绪,使我们更容易被别人了解,同时又能很快地识别他人的情绪。

    你的情绪,要悉数了解

    为什么在产生情绪时,我们会产生相应的应激反应?为什么有人面对负面情绪,却能爆发出正能量?为什么有人天天情绪高昂,有人天天失落;为什么不同情绪撞击在一起,会产生那么可怕的后果?

    究竟为什么,我们会对情绪有这么多的困惑?答案很简单:我们对情绪的认知太少,所以对情绪无法捉摸。我们要耐下心来,好好去体会自己的心情,了解自己的情绪。

    小璐这几天一直不太开心,她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她静静地坐在床上,回想这几天发生的事情,想起来一位同学借了自己一本书,好几个月了还不还,自己催过一次,但是他还是没有还。原来,自己是为这事生气。

    可是小璐又有点不愿意承认自己生气,因为这说明自己太小气,不就是一本书吗?但是自己确实很生气,这是事实,于是她又对自己说:"这也是人之常情,没有什么不好承认的。明天我就去跟他说,我很生气,让他赶快还我的书。"

    这时候,她又想到:为什么我这么容易为一些小事烦恼,而有的人天天神采奕奕,情绪究竟是个什么东西,让人这么难以把握?

    小璐通过静静地思索,慢慢地去了解自己的情绪。

    其实,每一个人都可以这样。要想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绪,有时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聆听"自己的情绪,深入自己的内心,感受此刻的自己是内疚还是怨恨?是害怕还是哀伤?想一想为什么自己的心情总是忧郁,自己的天空为什么总是灰色?

    如果你一时理不清自己的情绪,那么不妨和自己的情绪"对话",问自己几个问题:我现在的感受是什么?是什么人或事让我有这样的感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我应该有这样的情绪吗?通过这样的问话,来觉察自己的情绪。

    情绪是复杂的,它有很多表现形式和各种似是而非的形象,有时像这种东西,有时又像那种东西,这些都会妨碍我们了解自己的情绪。因此,我们必须揭开情绪这些似是而非的面纱,才能更好地认识情绪,了解自己的情绪。

    下面,我们就来解开这些情绪的面纱,来看看我们的情绪像什么,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绪。

    1、情绪像"保安系统"

    情绪像"保安系统",一旦我们的身心受到威胁时,这个"保安系统"就会发挥作用,发出相应的警报信号。这样,我们就可以及时地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保护自己以免受"伤"。

    例如,遇到危险的情况时,我们就会产生恐惧的情绪,这种情绪迫使我们采取躲避或者抵抗的行为;如果有人伤害我们的自尊,我们心里一定先是郁闷,而后转为愤怒,这就提醒我们必须寻求舒解;当我们做错了事的时候,内心会内疚和自责,这些情绪又会驱使我们纠正自己的行为,为自己的错误做出补偿。

    当然,这个"保安系统"有时候也会失灵,会反应过激,微小的刺激便警报大鸣,也可能对危险和过失逐渐麻木,从而失去反应。所以,我们不能完全依靠这个保安系统,而是应该经常进行自我反省,校正自己的价值观,这样才能够保持这个"保安系统"的正常运作。

    2、情绪像"发电机"

    情绪就好比"发电机",它能源源不断地制造能量来推动人的各种活动,令我们时刻保持积极上进,并对社会有所贡献。例如,勇敢、自信、愉快、感激、同情、安稳、关怀和被爱等正面情绪正像是一台"发电机",源源不断地给我们输送能量。

    当然,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却会消耗我们的能量,但如果这些负面情绪不过量,也有其积极的意义。因为我们在经受痛苦的同时,获得了探索以及成长的机会,这也是一种正能量。

    3、像一块彩色的毯子

    情绪像是一块彩色的毯子,不过,这块毯子是什么颜色,全看你自己热爱哪种色彩。假如你用灰黑色的毛线,你织出的毯子就会黯然无光;如果你只用白色,毯子就会是一片单调的空白;如果你善于运用各种颜色,你就能织成色彩斑斓的彩毯。

    这个意思就是说:你有什么样的情绪,你的人生就是什么颜色。

    4、情绪是"化学作用"

    情绪就像有"化学作用"一样,一个人内心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会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和他人的交往中,彼此的情绪交融、撞击,也会产生化学作用。

    了解了自己的情绪,你不妨对照一下自己的情绪像什么。也许,你觉得这四种都像,这恰好证明了情绪的复杂性。在我们的生命中,情绪一直伴随在我们左右。所以,我们必须了解自己的情绪,才能妥善地调控自己的情绪。调控好了自己的情绪,这些经历会为我们的生命增添色彩,成为美好的享受;反之,则可能会成为我们的负担,甚至损耗我们的生命。

    了解情绪,更要学会观察情绪

    要想调节自己的情绪,就要学会体察自己的情绪。所谓"体察自己的情绪",指的是能够监控自己的情绪以及对经常变化的情绪有一种直觉,它是自我理解和心理领悟力的基础。

    例如,你是否曾经听过别人这么说自己:"莫名其妙!谁惹你了?"或者"今天这是怎么了,好像跟全世界的人都有仇。"而你却觉得:"我没有怎么样啊?我很正常。"你发脾气了,有情绪了,自己竟然还没有意识到,这就是不懂得体察自己的情绪。

    一个同事来请教高明问题,高明不耐烦地说:"你自己想想吧,这个我也不熟悉。"同事看了看高明,纳闷地走了。

    高明在看一个下属提交的文案,一边看一边摇头,然后一个电话把下属叫了过来,把方案扔到他面前:"这个方案是怎么做的,重做!"

    下属走了,旁边的同事盯着高明看。高明不解:"你看我干什么?"

    "你怎么了,今天心情不好吗?"同事问。

    "心情不好?没有啊,我心情很好。"

    "从来没见过你对下属发火。"

    "发火?我发火了吗?没有吧。"高明一脸的疑惑。

    快下班时,妈妈打来了电话:"小明,今天晚上想吃什么菜?"

    "妈,这点小事就不要老打电话烦我了,你做什么我就吃什么!"

    "小明,你这是怎么了?平常妈妈打电话你可没这么说过话。"说完,妈妈把电话挂了。

    妈妈的话让高明有点清醒了:"我今天说话口气真的不好吗?这几天自己工作也不在状态,难道昨天上司和自己的谈话真的影响了自己的情绪吗?"

    情绪作为一种意识,有时候是非常微妙、不易察觉的。就像高明一样,不但在发泄之前自己未曾察觉,在发泄之后仍然不自知。这就像生病一样,病情来临之前就有征兆,但你未曾察觉;病情已然来袭,你还麻木不仁、不采取措施应对,一旦"病情"加重,必然给自己的身体带来很大的伤害。

    学会体察自己的情绪,就是要自己学会关心、体贴自己的心情,在心情感到"不舒服"的初期,就要想办法排解、舒缓或者说是"治疗",把不好的情绪"掐死"在萌芽状态。如果刚开始没有发现自己的情绪不好,但在经别人提醒之后:"你这几天是怎么了?一点点小事就发火。"你就要想一想:"我这是怎么了,我要赶快好起来,不能让这种坏情绪影响了我的生活。"

    因此,体察自己的情绪是转换坏情绪的第一步,连自己的"病情"都不了解的人,不可能对症下药,治愈自己;连自己的情绪都不能体察的人,也不可能在瞬即转换自己的坏情绪。

    体察自己的情绪是爱自己的表现,是一个健康的人应该具备的一种能力,它是情绪智力的核心内容。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体察自己的情绪:

    1、敏感地感受自己、细心地观察他人

    要想体察自己的情绪,就要有一颗敏感的心--当自己的心情有变化的时候,自己能够感知。例如,在自己的情绪快到低潮的时候,记得提醒自己:"这些天自己的情绪可能会不太好,要想办法做些其他事情转移一下。"或者"这几天做什么事情都觉得没劲,我到底是怎么了?必须找到原因改变这种状态。"

    学会与自己的情绪"对话",这是体察自己情绪的好办法。

    当然,人的性格不同,不是谁都具有敏感的神经的,一些人就是比较"马大哈",这类人没有那么敏锐的自我觉察能力,那就要通过观察他人的反应来体察自己的情绪:"这几天怎么了?周围的人好像都故意躲着我,昨天女儿说我这几天说话口气不好,我还不觉得,难道真的是这样?"

    通过感受自己和观察他人来体察自己的情绪,这是学会体察自己情绪的两种途径。

    2、找到自己情绪的根源

    我们不仅要体察到自己的情绪不好,更要知道为什么不好:是孩子不省心,还是工作不顺心?是没有休息好,还是工作压力太大?找到病因才能对症下药,才能真正让自己的情绪得到好转。

    无法自拔的坏情绪会让你的生活一团糟

    从情绪的表现形式来看,它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和行为乃至整个生活,"心宽体胖"说的正是这正面的情绪,会给我们带来积极的影响。当然,负面情绪也会给我们带来极大的冲击:"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为了思念一个人,人变得越来越瘦,越来越憔悴;"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往事让人久久难以释怀,给人的一生都带来莫名的伤痛。

    尤其身处于这个复杂多变的现代社会,我们更容易陷入某种坏情绪中无法自拔。

    24岁的沈冰工作刚刚两年,正值青春年华,可她并没有觉得自己的生活多么有意思。相反,她觉得自己的生活是沉闷的、单调的、灰色的。

    为什么会这样的呢?沈冰原是个富有理想的人,本以为寒窗苦读多年,终于可以到社会上一展拳脚,实现自己的抱负和价值。但没想到现实不是她想象中的"乌托邦",期望中的"白领"生活不过是一个公司的文员而已,每天干着琐碎的工作,应付着不喜欢的人和事,挤着闷罐子似的"公交车",领着微薄的薪水。

    她想跳槽,想改变,却发现自己的能力远远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高,而竞争远远比她想象的激烈。她成了一只困兽,想挣脱笼子的束缚,却又软弱无力。于是,她变得消沉、迷茫。对工作她随便应付,同事和朋友她也不愿过多的交往,对自己也没有过多的要求,天天得过且过,随波逐流。

    昔日的同学见到她都说:"那个总是踌躇满志、神采奕奕的沈冰哪里去了?"她也在问自己:"我还要在这种情绪中沉沦多久?"

    情绪没有对错,一时的坏情绪也不可怕,但情绪若得不到合理的释放和宣泄,就会向沈冰那样陷入情绪的泥沼里无法自拔。这些坏情绪一旦累积起来,就会积郁成疾,给自己的身心和生活带来可怕的后果。

    历史上就有两个名人是被自己的坏情绪折磨致死的:周瑜是因为嫉妒诸葛亮的才华,而被诸葛亮"气"死;林黛玉是因自己的性格所致,抑郁、纠结而死。他们本是才华横溢之人,却被情绪毁了自己的生活。

    现代社会被情绪夺走生命的例子更多:2007年12月29日,北京白领姜岩,从24层高楼跳下;2011年4月,伦敦金融城中国区负责人刘莹上吊自杀;2009年4月17日,荆州市一名17岁的高一男生,从17楼跳下身亡;2011年1月1日,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一名大二学生坠楼身亡……这些骇人听闻的事件都说明了,负面情绪若得不到及时的控制、调节和疏导,会带来多么可怕的后果!

    具体而言,负面情绪对我们的影响具体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坏情绪影响我们的人际关系

    情绪不好的时候,我们自然就会流露出不好的表情、肢体动作、语言和行为。然而,没有谁愿意无条件地承受你这些不好的情绪,久而久之,别人必然会远离你,拒绝和你相处。那么,你的朋友会越来越少,人际关系会越来越恶劣。

    2、坏情绪影响我们的工作状态

    我们在情绪不好的状态下工作,不是漏洞百出就是敷衍了事,甚至根本就无法工作。因此,我们自然要受到上司的责备,这又会引起新的坏情绪。所以,坏情绪若得不到及时的调整,就会引起连锁反应,导致情绪越来越坏,无法收拾。

    3、坏情绪带走了我们的快乐和幸福

    坏情绪所带来最可怕的结果就是:夺走我们的快乐和幸福。就如我们上面举的一些活生生的案例来说,无论你是未走向社会的学生,还是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或是生活经验丰富、取得一定人生成就的人,都有可能败给"情绪"这一人生"杀手"。因此,不善于调节情绪的人,无论你多么优秀、多么有才华、多么成功,都不可能把握人生的快乐和幸福。

    4、坏情绪让我们的人生变成灰色

    有些纠结于坏情绪的人,他们也不快乐和不幸福,但表面上似乎看不出来。这种人奉行"好死不如赖活着"的观念,他们不会因为坏情绪做出多么极端的事情,但他们活得很消极、被动,他们"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没有理想和追求。这类人看似活得很"好",其实不过是行尸走肉。他们的人生是灰色的、不精彩、没有质量、没有意义。

    坏情绪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如此多的弊端,所以,我们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探索,找到转换坏情绪的解决之道!

    善于调节情绪才会有幸福人生

    既然坏情绪会让我们的生活一团糟,那么我们就不能坐以待毙,任由坏情绪控制我们的喜怒哀乐,而是应该学会疏导、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绪。简单地说,就是学会调节情绪。善于调节情绪,才可能有幸福人生。对于这一点,相信很多朋友都不会质疑。

    有一对英国夫妇,他们正处中年。在做体检时,妻子被查出患了乳癌,丈夫得了前列腺癌,而且还有严重的心脏病,医生告诉他们:他们两个最多只能再活半年时间。

    医生和他们的朋友都以为这对夫妇会非常难过,甚至承受不住打击,但正相反,这对夫妇并没有像他们想的那样。他们觉得既然所剩的日子不多,就要过得更有质量一些,要完成他们未完成的心愿。

    于是,他们卖掉房子,用这笔钱来进行环球旅行。在旅途中,他们忘记了自己的病,开心地享受着每一天,像是回到初恋时一样甜蜜,看到他们的人都羡慕不已,丝毫看不出他们是身患绝症的两个人。

    半年之后,他们回到伦敦,再次来到医院进行复查,奇迹出现了--他们的癌细胞居然大幅减少,甚至连丈夫的心脏病也减轻了许多,这一结果让医生感到匪夷所思。后来,医生把这个功劳归为夫妇俩积极的情绪。医生解释道:快乐的人脑内可以分泌出一种安多芬,它能增加人体内的淋巴球,增强抵抗癌细胞的能力,让人重获健康。

    从这对夫妇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积极情绪对人的积极影响,更可以看出,善于调节情绪的人,才有可能拥有幸福的生活。试想,如果这对夫妇听到自己身患癌症的噩耗时,不是开心地去旅行,忘记病痛,而是大哭一场,终日难过压抑,那么也许不用半年,他们就会告别人世。

    这绝不是什么危言耸听,因为很多病症的发病原因并不单单是生理的原因,而是由于心理的灰暗引起的。从某种程度来看,人类的恐惧、嫉妒、敌意、冲动、愤怒等负面情绪都像是一种毒素,长时间被这些心理问题困扰,就会引发生理上的病变。因此,想要快乐健康的生活,就要学会调节好自己的情绪。

    那些负面情绪,不仅会毁掉你的健康,还会把你带进失败的深渊,当然,也可以助你走向成功。你能得到哪一种结果,就看你善不善于调节情绪。

    有两个秀才一起上京赶考,他们正走在路上,突然前面闹哄哄地来了一群人,是一支出殡的队伍。看到那口黑乎乎的棺材,其中一个秀才心里"咯噔"一下,心想:"完了,这么重要的日子居然碰到有人出殡,太不吉利了。"于是,情绪立刻一落千丈。直到走进考场,他心里还在想着这件倒霉的事情,考试也无法专心,结果名落孙山。

    碰到这样的事情,谁的心情都不会太好,另外一个秀才心里也为此纠结了半天,不过临考试前他终于想通了这个问题:"棺材,那不就是有"官"又有"财"吗?好兆头!看来我这次是要高中!"于是心里的郁闷一扫而光,情绪高涨地走进考场,文思如泉涌,结果力拔头筹。

    回到家里,两个秀才都对家人说:那棺材真的"好灵"!

    其实,不是棺材"好灵",而是两个人不同的情绪,给他们带来了不同的命运--第一个人秀才陷入郁闷的情绪中无法自拔,而另一个秀才却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他不仅摆脱了负面的情绪,而且还把负面的情绪转化为正面的情绪。所以,这个秀才自然考出了好成绩。

    这个故事引起我们的思考: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学会更多调节情绪的方法,尤其是学会在瞬间甚至是1分钟转化的自己坏情绪是多么的重要!倘若永远陷在这种情绪中无法解脱,那么你什么事情都做不了也做不好!

    情绪无法压制和消灭,只能承认和接纳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提倡人要"喜怒不形于色",认为一个人承认自己"有情绪",或轻易地表露自己的情绪,这是一种软弱、不成熟甚至是没修养的表现。这种潜意识,让很多人有情绪时极力否认、不表露、不发泄,而是隐藏和压抑。

    然而,这样做真的对自己有帮助吗?

    小欣平时是个低调、内敛的人,她自己也很不喜欢那些一会儿兴高采烈、一会儿痛哭流涕的人,觉得成熟的人就应该稳重、不张扬、不随便表露情绪。

    不过,她最近遇到了很多事情,先是工作上犯了一个大错误,被上司狠狠骂了一顿,写了检查,扣掉了当月的奖金;然后,和男朋友之间出了很多问题,面临着分手的可能;还有自己报考的研究生,快要考试了,可自己都没有时间和心情好好复习,这次肯定考不过,对此她压力也很大。

    事业、爱情、学业都出了问题,小欣心里的痛苦可想而知,但她谁都没说,什么都没做,只是自己默默承受着。

    这一天,她感到心里特别的压抑,就一个人到江边散步,可江边的美景并没有驱散她心里的痛苦。她回到宿舍,刚推开门就忍不住了,躲在厕所里大哭了起来。她的室友连忙跑过来,把她抱在怀里说:"我就知道你这些天情绪不好,问你你还说没事,情绪不好为什么不能和我们说说呢?"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时候,有了情绪憋在心里。就算别人问你:"怎么了,情绪不好吗?"你仍然极力否认:"哪里?没有呀?"直到有一天无法承受濒临崩溃。我们不但这样要求自己,对孩子也常常这样教育:"闭嘴!不准哭!"尤其是对男孩子:"羞不羞啊,一个男孩子,动不动就哭。"孩子们从小就有了错误的认识:生气时不能发脾气,伤心难过时不能哭,这些都是不对的。

    实际上,情绪的产生是一个自然现象,说来就来,说去就去。它不受人们意愿的控制,即便你主观上否定、压制自己的情绪,客观上它仍然存在;即便有人使用蛮力或者权威妄图压制或消灭他人的情绪,情绪也只能暂时被"收"起来,但不会就此消失。例如,孩子迫于父母的威严压制住自己的哭声,但他内心的伤心和难过却不会因此而消失。

    因此,我们必须放弃那些妄图压制和消灭情绪的言行,承认和接纳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思想家培根也曾经说过:"想要支配自然,首先就得顺从它。"所以,想要成为情绪的主人,就不能和情绪拗着来。坏情绪犹如一只发怒的小狗,要想让它安静下来,最好的办法是轻抚它的身体,而不是强制性地按住它,那样,它很可能会咬你一口。情绪也是这样,你越跟它较劲,你就会越烦恼,甚至给自己带来更大的伤害。

    即便,某些情绪出现的原因是不正确的,某些消极的情绪是不应该肯定或赞同的,我们也应该先接受它,然后再想办法如何宣泄和排解。承认和接纳自己的坏情绪,这是转换坏情绪的第一步。当我们接纳了某一种情绪,它便可得到释放和流动,从而向好的方向转变。

    承认和接纳自己的坏情绪时,我们还必须补充以下几点对情绪的认知:

    1、积极情绪不全是好的,负面情绪也并不全是坏的

    任何事情都不能陷入两极论,对情绪的看法也是如此。好情绪当然对我们有很大的积极作用,但如果不加控制地肆意享受,也会给我们带来负面的作用。例如,取得了成绩感到高兴,但高兴之余还需有一份冷静,否则就会陷入自满的情绪当中。

    适当的负面情绪,能使我们规避风险,得到成长,变得成熟,也能转化为正面能量,助我们成功。想象一下,当我们失去心爱的人和事物时,正是悲伤让我们的内心得到洗礼,从而知道什么是爱和珍惜;当我们遭受到他人的嘲笑时,正是内心的痛楚点燃了奋斗的小火苗,从而奋发向上,改变了他人对我们的看法。

    因此,情绪并无好坏,关键是我们怎么对待它,怎么利用它。

    2、时间会让一切情绪都成为过去

    情绪无法消灭,所以,我们要放弃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实际上,情绪也不需要刻意去消灭,无论是好情绪还是坏情绪,都只是我们身心的"过客"而已。我们都听过一句话:"时间会治疗我们内心的一切伤口。"只要我们不刻意地"挽留"它,不要念念不忘那些令我们不愉快的人和事,所有的坏情绪都会随着时间逐渐消逝。

    3、情绪是可以控制的

    情绪无法压制和消灭,所以,有人就会说:"这么说情绪就是不受控制的。"这样非此即彼的观点当然也是不正确的。

    或许,我们都经历过突如其来的情绪,也曾经陷入其中无法自拔。但仔细想想,我们真的无法自拔了吗?事实上,不管我们当时的情绪有多糟糕,我们总有一丝意识是清醒的,这一丝清醒提醒我们:不要被坏情绪俘虏了自己的快乐;即便我们无法自拔、自甘堕落、沉沦、麻木,但身边总有朋友、亲人提醒帮助我们,让我们不至于在坏情绪中泥足深陷。

    因此,情绪不是不受控制,而是你还不懂得如何控制。当你学会了更多控制情绪的方法,你会发现情绪不但可以被控制,还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正能量。

    你会正确对待自己的情绪吗?

    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人们,常被各种各样的问题困扰:人际关系的矛盾,对前途的担忧,事业的压力,这些问题带来了诸多不良情绪,无情地啃噬着我们的心灵,妨碍着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小涵是公司的骨干,工作的压力和生活的重担常常让她喘不过气来,而她却不知道该如何宣泄。她常听到一些男人在拳击馆里怒吼,可是这样的方式却不适合她这样的女孩子。所以,她有了不快,只能向别人诉说。然而朋友们都很忙,而且有点情绪就向他人诉说,显得自己一点控制能力都没有。

    于是,她想到了和男朋友去诉说。可总是没说两句两个人就吵起来。而且作为同龄人,他对事物还没有特别成熟正确的判断。而对于父母,她常常是报喜不报忧,怕老人家为她操心。因此小涵有了情绪只能憋在心里,她郁闷极了。

    所以,小涵干脆了放弃了一切宣泄情绪的方式,任由这种情绪状态持续下去。她觉得,好多人都有压力、都有情绪,还不是和她一样就这么过着。

    人的心灵有时就像波涛翻滚的大海,需要的则是正确的疏导和宣泄。人的不良情绪总要有个"吐"的方式和地方,就如同地震,能量释放出来了,也就平静了。而情绪的释放要以小能量来分解大能量,否则积蓄太多,一发便会惊天动地,对自己也可能会带来损害。

    像小涵这样,有了烦恼和苦闷,却不知道该如何解决,想解压也没有途径,只能让自己陷入坏情绪的包围圈中,任由坏情绪侵蚀自己。这种对待情绪的方法当然是不对的。除了小涵的这种方式外,以下对待情绪的方式也是不正确的:

    怨天尤人:有些人在情绪不好的时候,总想着抱怨、把责任推给别人、推给客观情况,想找个"出气筒"或者"替罪羊"。他们不是从自身找原因,不懂得反省自己。

    呆在坏情绪里不动:这些人有了负面的情绪时,不去做任何改变,不想办法宣泄,就是在坏情绪里消极等待,结果使原来的心情更加恶劣。

    压制自己的情绪:这些人会用意志力刻意压制自己的情绪,甚至不承认自己的情绪,这也是很不可学的,就像气球憋久了会爆炸一样,压制自己的情绪早晚会发生更大的爆炸。

    放任自己的情绪:这些人则肆意地发泄自己的情绪,逮着谁都乱发泄一通,这样做将导致行动与情绪的消极互动,即:消极的情绪引发消极的行为,消极的行为又强化了消极的情绪。

    不停地后悔和自责:这类人有了坏情绪时,会不停地自责:"如果我当初不这样做,就不会到今天这种地步。"不停地自责、不原谅自己,这往往是追求完美的人对待情绪的方式。

    以上这些对待情绪的方式都是不对的,用这些方式只会令自己的情绪越来越糟,如果我们能用下面这两种方法来对待情绪,效果就会好很多:

    1、用实际的行动来缓解自己的情绪

    要行动起来,找出最合适你的方法排除自己的情绪。例如,可以找一个最亲近的人倾诉;进行体育锻炼;打高尔夫球、画画、下棋、种花等等。当你感到有情绪压力的时候,邀几个亲朋好友去聚餐一次,或去观赏一部电影;运用听音乐、讲笑话来调节自己的情绪。

    2、改变自己的认知

    改变自己一些不正确的认知和不好的生活状态。例如,对自己的要求不要过高;防止过于孤独,设法结识一些新朋友。认识一些新鲜的事物,以保持精神的平衡;学会自我激励和自我暗示,让自己始终保持良好的自我感觉;不过分拘泥于成功。失败是成功之母,有意义、有经验的失败要比"简单的成功"获益更大;用慢节奏的生活方式来让自己得到彻底的放松。

    人的一生,有明媚灿烂的阳光,有心想事成的喜悦,也有事与愿违的不快与烦闷,要学会正确地对待自己的这些情绪,找到更合适的方法来缓解自己的情绪。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