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虚化为充实自我的正能量
午夜的街头有人在游荡,酒吧黑暗的角落里有一个人在买醉,游戏机前有一个人已经坐了整整一天了!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眼神迷离、暗淡无光、长吁短叹,只恨时间太慢、日子太长……
这些人怎么了?因为空虚!他们在心里对自己说:"我的工作只是在混饭吃,我根本就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我没有工作目标,我好空虚;这份工作什么都学不到,上班太闲了,完全就是在混日子,太空虚了;我这辈子难道就这样?在工作上再没有任何提升?这样简直是虚度光阴,这空虚的生活让我无法忍受!"
无法忍受!对,我们不能忍受空虚!我们不能任时间从我们身边溜走,我们不能任青春就这么逝去;我们不能在空虚的等待中让工作机遇一次一次地擦肩而过!当你这么想的时候,你应该为自己呐喊:就在这一刻,就在这1分钟,空虚已经转变为我体内的正能量!
李楠是一家公司一名最普通的员工,她并不喜欢这份工作,因为这不是自己的兴趣,薪水也不高。这份工作非常清闲,让李楠每天都有大把的闲暇时间,她觉得自己的状态和一个退休的老人差不多。她体会不到价值感,甚至好一点的物质生活也无法享受。强烈的空虚感,让她每天都陷入了纠结中。
"怎么办?"李楠问自己。
她心里另一个声音说:"你不能再这样混日子,再这样下去,你这辈子必将一事无成!"
听到这个声音,李楠心里一激灵,她振作起来,去报考了中文系的本科专业,她要学习、要充实提高!这以后,李楠的精神状态变了,上班比以前有劲了,下班也不再四处溜达,晚上也不把时间消磨在电视机前了,她把所有的业余时间用来学习、读书、写作。
三年后,她拿到中文系本科生的毕业证书,顺利应聘为一家杂志社的编辑。这份工作不仅有良好的待遇,重要的是能发挥她的特长,让她每天都处于快乐的情绪当中。
这个时候,她想起三年前的她,那时的她和现在的自己简直是判若两人。之所以有现在的自己,在于她没在空虚的情绪里沉溺,而是跳了出来,将空虚化为了充实自我的正能量!
我们都有过或正在感受着和李楠一样的空虚,但我们能不能像李楠一样,在1分钟将空虚转化为正能量?
其实,只要你不安于现状,不去"忍受"空虚,都可以像李楠一样,将空虚转化为正能量。不要认为这是很难的事!看看你囊肿羞涩的收入,想想你暗淡无光的前程,再咂摸一下忍受空虚的痛苦心里路程,将空虚化为正能量的念头在这1分钟就立刻形成!再按下面几条方法去具体实施,正能量的巨大作用就发挥出来!
1、给自己一个目标,避免无所事事的心态
在职场上也有一种"盲人",他们不是眼睛盲,他们是"心盲"。这是一种讨厌的病症,它啃噬我们的心灵,让我们越来越虚空,找不到明天的方向。这类人就是没有职业目标的人,他们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工作,更不知道自己的能力和潜力;明天想达到什么样的职业高度,他们更是从来都没有想过。生活把他们赶到哪个位置,他们就在哪里呆着。
这种人当然会空虚,只有找到自己的目标,才是走出空虚的第一步。结合自己的特性、爱好、理想,树立一个职业目标,并制定合理的职业发展计划,一步步地去实现目标。如果你实在理不清出自己的清晰目标,那么不妨去和了解自己的朋友聊一聊,或者找职业规划师帮忙,让他们帮你找到你的职业目标。只要有了方向,心里就有了有盼头,也就不会感到空虚。
2.学习、充电,你就不会无所事事
正能量促使你找到了自己的职业目标,那么此时,你最应该去做的就是立刻付出行动,去接近目标,例如,学习、充电。学习、充电的方式可以是自己读书、也可以是报考学习班,或者兼职、向其他同事学习等等,学的技能要和你的大目标一致。
学习的过程会让人感到充实、满足、有成就感,学习填补了你无所事事的时间。当你学有所长,在职业生涯上有质的飞跃,你会惊叹正能量的巨大作用!
生气化为追求成就的正能量
身在职场,岂能事事顺心,生气总是难免。有的人因生气伤了身体,有的人因生气无法工作,但有的人却没有因生气受到丝毫影响!他们反而产生了一鼓作气的力量,冲破平日受制的框框,在职场取得了大成就!
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很简单,他们没有因为生气而情绪失控,而是迅速做出反应并采取行动,克服掉那些本不可逾越的障碍和困难,在1分钟将生气化成一股追求成就的正能量。
晓妍刚刚大学毕业,在一家贸易公司上班不久。有一天,他听到几个同事在窃窃私语:"现在的女人,只要有个好相貌,将来找个有钱的老公,或者傍一个大款,就可以过上很滋润的生活了。就像我们公司刚来的那个女大学生,根本就不需要自己奋斗。"
这话让晓妍很生气,她知道他们说的是自己。难道因为自己有个好相貌就可以抹杀掉她工作上的努力吗?为什么女人的命运会悲惨到只能靠自己的容貌才能过上优越的生活呢?她想:"我一定要为自己争气,证明自己不靠男人也可以成功。"
想到这里,她不再生气了,而是立刻采取行动。她辞了工作,拿出自己的积蓄开办了一个网站。但是由于资金的不足,很长时间一直没有什么点击率。但是她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她从父母、朋友那里借来资金,继续经营她的网站。一年之后,她的公司发展到几十个人,而且收益相当不错!
现在回想起来,晓妍还要谢谢当初几位同事,如果不是她们的话激怒了他,令她生气,她不会做出改变;也要感谢自己,及时扭转了坏情绪,并把生气转化为了追求成功的正能量!
晓妍在面对他人的讥讽时,当然也会生气。但是,她不会陷入愤怒的情绪中不可自拔,而是暗暗下决心一定要争气,才最终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
但是,看看某些职场中人是怎么做的?他们因生气和同事大吵一架,因受到了上司的批评气得吃不下饭,因受到了客户的刁难气得想辞职不干……总之,他们会被生气所影响,从而不愿去做出任何积极的行动。被生气控制了情绪的人,怎不可能获得改变人生的正能量!
有位诗人说过,"生气正好证明了你没有让别人信服和认可的资本,不懂得去争取、去改变。"聪明的人不会因为生气跟自己较劲,而是懂得及时转换情绪,激发自己的斗志,积极地投入工作,用事实去赢得别人的尊重及喝彩!
1、立刻反省"为什么要生气?"
我们感到自己生气时,就立刻自我反省:
"我为什么生气?"因为我们不想承认别人赋予我们身上的东西;
"为什么我这么容易生气?"因为我自控力太差,不懂得转化自己的情绪;
"生气能给我带来什么?"生气只能令他人更得意,自己更难受。
当你回答完这几个问题,你就会觉得必须立刻停止生气:去打打球,让生气随汗水先发泄出去;去投入工作,把生气先放在一边;面对现实,承认自己的不足,做出积极的改变!
只要我们做出这样的思考和情绪转移,就在1分钟,我们的负面情绪就转化为了正能量!
2、做出改变,让自己变得更好
一味沉浸在生气的情绪里,待在原地不动,丝毫不会转化你的坏情绪。只有做出改变,让自己变得更好,才会让那些嘲笑、讥讽你的人闭上嘴巴。
倩倩在一家小型服装厂打工,周末,她和几个姐妹去逛商场,看上了一家店的一条裙子。
她摸着那条裙子看了又看,她很想买但是觉得价格太贵。这时,老板娘说话了:"要买就掏钱,摸什么摸,摸脏了你可赔不起。像你们这些打工妹到地摊上去买衣服就好了……"
姐妹们听见了老板娘的话,气得立刻就要和老板娘理论。但倩倩阻止了她们,她也很生气,但她知道去和老板娘理论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回到厂里以后,她下决心一定要赚很多钱,让这些人再也不敢能瞧不起他们。
但是想要挣大钱,靠打工根本不可能,只有自己当老板。可是在这个大城市,想要当老板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这时,她所在的厂子因为经营不善,老板欠了很多债准备脱手,倩倩一看时机来了,就从朋友手中借了点钱,把厂子重办了起来。经过她的努力经营,厂子很快扭亏为盈。
如今倩倩再去专卖店买衣服,老板见了她,再也不会讥笑她寒酸,而总是笑脸相迎。
如果你是倩倩,你能做到这么理智地对待他人的讥讽吗?你可能会像倩倩的姐妹那样和老板大吵一架,但结果只能引起双方的更大的矛盾冲突,让你更生气。
所以,当我们感到生气时,我们可以在心里对自己说:"总有一天,我会用我的成就让所有打击我的人都闭上嘴巴!"这样一来,就在这1分钟,你就已经将生气化为了追求成就的正能量。
接下来,你就要立刻行动起来,去寻找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并不怕吃苦、不畏困难,坚持不懈,直到取得成就。这,就是生气赋予你的巨大能量!
失望化为选择合理目标的正能量
"我希望我的月薪在半年内达到5000元!"
"我一定要在三个月内成为这个行业的"杜拉拉"!"
"我的目标是3年内做到总监职位!"
每一个职场中人,都有这样期望和目标。有目标,才会去努力实现,才会不断进步,才能享受到目标达到时那种成就感和满足感。然而,现实总是与我们的愿望有落差,期望难免会落空。目标无法实现时,失望、失落等情绪席卷而来,使我们丧失了曾经的工作激情。
但我们也可以做到不在失望中沉沦,而是在失望的同时检讨自己、主动调整自己的工作目标,让失望快速转化为正能量。
乔雨在一家大型公司任主管。她平时工作踏实认真,上司交给她的工作她都能很好地完成,而且很少出现差错,为此她深受上司的信赖。
这次,她所在的部门准备增加一个副经理职位,要在部门员工中挑选合适的人选。她想,凭自己平时的工作表现,以及领导对她的认可、同事对她的推崇,这个副经理职位应该是她的。而且她对这个职位也期待已久了,希望这次能够如愿。
乔雨怀着兴奋的心情等待着公司的任命,但是,最终得到这个职位的却是比她资历更深的一位同事。这样的结果令乔雨大失所望,她的心情跌落到了谷底,她不理解上司的做法,她觉得自己在工作能力更胜一筹,这个职位她来担任更适合!因此她迫不及待地找到领导,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领导是这样回答的:"你们两个人能力不相上下,我们也考虑了很久。但我们考虑到他在这行工作时间更久,人脉更广一些,对开展工作更有利。你再磨炼两年,还有机会。"
领导的话让乔雨冷静了很多,想想领导说的话确实是对的,自己虽然执行力比较强,但行业经验和宏观把握的能力确实不如同事。看来,是自己太高估自己了。
想到这里,她不再难过了,而是重新投入工作,依然像以前那样努力,但不再总是想着升职的事。她积极配合新经理的工作,并开始暗地里学习他身上的优点。因为,她的目标是要尽快要尽快弥补自己身上的不足。
两年后,部门经理辞职,乔雨被升为正经理,昔日和她竞争的那位同事成了她的下属。而且她还听说,正是那位副经理向上司推荐的她。
乔雨很庆幸,自己在当初感到失望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迅速调整自己的情绪和目标,并将它们化为促使自己不断进步的正能量。现在,她也常告诉自己的下属:失望、失落没有什么可怕,只要我们能将它们合理的转化,那么所有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面对期望落空,乔雨也曾失望,也会一时无法接受。但她没有抱怨,也没有过度地消极,而是迅速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并立刻转变心态、调整工作期望,并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工作,最终获得了比当初的期望更大的收获。
然而,我们很多人却不能像乔雨一样在1分钟将失望转化为正能量,而是在失望之余变得消极、怨天尤人、自暴自弃,我们长时间无法走出这种心理的落差感,因此也停止了自己前进的脚步。
我们有没有想过:正是因为对自己的过高估计和错误评价,才让自己树立了过高的目标。目标一旦达不到,心中就会有强烈的失落感。其实,我们只要做好以下三部曲,也能在1分钟将失望化为正能量。
1、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在期望落空时,第一时间别抱怨和失落,先想想期望为什么会落空?是不是因为自身的原因?自身的能力还没有达到与自己的期望相等的程度,在某一方面还比较欠缺,因此机会没有降落到自己身上。
仔细想想,自己究竟在哪一方面还比较欠缺:是执行力还是管理能力?是表达能力还是与人相处的能力?是经验不够丰富还是性格原因?找到了自己的不足,你不仅可以坦然面对失去的机会,同时心里马上有了努力、改进的方向,失落感迅速被奋进感代替,失望的坏情绪在1分钟内立刻化为了正能量!
2、调整自己的工作目标
找到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我们就明白了失望的原因是自己目标太高造成的。因此,我们要马上调整自己的工作目标,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重新制定:曾经的目标是三年内做到经理的位置,现在不妨调整为5年;自己一直想做老板,可发现自己还没有独自创业的能力,那么不妨再老老实实打几年工。
通过对目标的调整,我们的奋进感有了切实可行的方向。这个时候,我们渴望的正能量不再只是停留在精神上,而是迅速爆发、化为行动!
3、朝着目标不断进步
要想看到正能量的巨大效应,你必须持之以恒地朝着目标不断前进,情绪不被干扰,每天不断进步。因为你的目标合理,不需要多长时间,你就能收获到丰硕的果实。这个时候,你体内正能量的巨大效应会让你激动不已!
紧张化为提高工作效率的正能量
在工作中,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怎么办?就剩一个星期了,我的工作怕是完不成了……"
在这种紧张的情绪下,你开始忙碌、烦躁、慌乱,还会在忙乱中出错,一出错更紧张了:"本来就完不成,现在还得重来。"有的人甚至过度紧张,将一大堆文件往一边一推:"算了,这么紧张什么也干不成,不干了。"
瞧,紧张使你的工作状态完全乱了,不但说话紧张、思维紧张,就连行为也紧张。
但是,为什么有的人面对紧迫的工作却气定神闲?你看他们:"嗯,今天上午我先做这个,下午我再做别的,这样的工作效率高一些。""咱俩分一下工,你对这个比较熟悉,你来做这个,其他的交给我,这样一定能按时完成!"
原来,在拿到工作任务的那一刻,他们只是短暂性地头脑一紧,但只不过1分钟后,他们就不再被紧张所困扰,因为,他们将这份情绪转化为了提高效率的正能量。"
韩青在一家著名杂志社工作,她很喜欢这份工作,唯一让她心焦的就是经常有突如其来的赶稿任务,这让她感到很紧张,并给她带来了很大的精神压力。一紧张她就觉得思维枯竭,连大键盘手指都不灵了。
这一次,领导又让她在一星期内交出三篇质量高的稿子,这可怎么办?她想,我不能再像以前赶稿子那样紧张兮兮,觉也睡不好,饭也没时间吃,最后稿子的质量也不见得好。
"我要改变工作方法。"韩青如此说道。
韩青先思考这三篇稿子的立意,然后分别列出提纲,理清思路,然后想好一天要写多少字。做好了这些,她心里有谱了。然后,她立刻动手写,因为思路清晰,再加上时间紧迫,她写得非常投入,思想的火花不断闪现,在规定的时间顺利完成了工作。
稿子交上去之后,主编很满意。韩青心里想:"如果不是感到紧张,我也不会调整工作方法,工作效率也不会这么高。看来,紧张一点也没有坏处,它完全可以转化为提高工作效率的正能量!"
面对紧迫的工作,我们能像韩青这样,迅速剔除焦虑、担忧,而将它转化为正能量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紧张的情绪使我们的内心产生波动,而这种波动能够调集我们脑海中所有的思想,在这样的情况下,工作效率就变得高了。这在心理学中被称之为"最后通牒效应"。
在时间宽松的情况下,人容易变得懒散,本来可以完成的任务反倒完不成了。紧迫的情况却可以激发人无尽的潜能,促使我调整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养成好的工作习惯,让人产生一种积极的正能量!
当然,想要利用好紧张这种情绪,却不是简单的一句话。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研究工作周期,合理规划工作时间
之所以紧张,就是因为时间紧迫,那么我们来好好研究一下工作时间:两个星期内要做这么多工作,我每天要做多少,需不需要加班,加几次班才能完成。对工作时间先了然于胸,首先在情绪上不会过于紧张。
2、找到最有效的工作方法
找到适合自己的最有效的工作方法,这才是提高工作效率的直接途径。有些人喜欢先做难度大的工作,觉得这样自己后面就会轻松一点;有的人则喜欢把"难啃的骨头"放在后面,觉得这样自己效率更高。还有的人,会去请教一下领导和同事,咨询怎么样才能使工作效率更高。
这三种方法,总有一种适合你。倘若你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模式,那么紧迫的工作任务非但没有让你变得紧张,反而成为你促使你提高工作技能的正能量!
3、投入地工作,将正能量发挥到最大
找到了工作方法,就要积极地投入工作,精神要集中,并坚信自己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去完成,这个过程中正能量一直在发挥着作用,给你支持和推动的力量。当你一鼓作气完成工作任务时,你就会发现:"其实之前所谓的紧张在投入地工作之中根本体会不到!"所以,唯有投入,你才不会被紧张的情绪所束缚和困扰。
自卑化为拼搏的正能量
这个世界上有从来都不自卑的人吗?
古代希腊的代蒙斯赛因斯,小时候患有口吃,他自卑;美国的罗斯福总统,患有小儿麻痹症,他自卑;尼采身体羸弱,他自卑。但是后来,代蒙斯赛因斯成了著名的演说家,罗斯福成为了美国总统,尼采成了大哲学家。
为什么这些自卑的人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很简单,因为他们从自卑里获得了积极的正能量!
《超越自卑》的作者,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人一生都伴随着自卑感,之后需要用一生的时间,去提高自己的技能、优越感和对别人的重要性。可见,自卑成了人拼搏的理由,卑微里有不容小觑的力量!
只要你能够正视自己的自卑,并将自卑踩在脚下,那么,只需要1分钟,你就能够将自卑转换为正能量。听听下面这位主人公的讲述:
"我不如别人,我自卑,所以我不停地努力。
当年我从郑州到国家队的时候,得不到任何人的肯定,他们都说1.5米的我不可能打得多好。面对众人的否定,我非常自卑。但我从来就不是个容易认输的人,自卑永远不会阻止我前进的脚步,只会成为我不断拼搏的正能量!
为了证明给他们看,我没日没夜地刻苦训练。我先天条件不足,别人允许自己有失败的机会,但我不允许,我只能赢。所以我打球凶狠,那是因为我打球时内心有一种正能量让我必须爆发。后来我成了世界冠军。
退役之后,我进入清华大学学习英语,别的同学都学了好多年的英语了,我连26个英语字母都认不全,我特别自卑。但我想起我打球时的情形,我打球能赢,学习也能学好,于是我又有了能量!我每天5点准时起床学习,一直学到晚上12点,我全身心地投入学习,终于顺利拿到了毕业证书。
清华大学毕业后,我又到英国诺丁汉大学和剑桥大学学习,在那里我更自卑。周围的同学几乎全都比我优秀,我曾经取得的一切成绩现在都成了零,我自卑的不得了。但我体内的正能量又在这一刻爆发!我继续苦读,终于获得了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当代研究专业硕士学位和剑桥大学的经济学博士学位。
回想这一路的历程,我从来都不否认自己是个自卑的人,但我从来都不惧怕自卑,反而会从自卑中获得人生挑战的动力!"
您一定猜出来了这个人是谁。没错,她就是乒乓球世界冠军邓亚萍。自卑伴随了邓亚萍很久,但她从不曾被自卑打到,正相反,她把自己的成功一次次打破,又一次次从自卑出发,获得新的、更大的成功。
可是,看看职场人,却是一些这样自卑的人:
领导把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交给你,你说:"这个,我不行,还是给其他同事吧。"
同事鼓励你参与职位竞争,你说:"还是算了吧,我哪行呢。"
看到自己的好哥们在职场上顺风顺水,心里想:"人家就是比我强,就是把我放到那样的位置上,我也未必干得了。"
其实,自卑不是他们拼搏的理由,而是他们懒惰的借口。他们之所以不能成功,在于他们的脚步就在自卑面前驻足,再也不肯前进一步。而反观那些同样具有自卑情绪、但又取得成功的人,自卑非但没让他们泄气,还让他们获得了拼搏的正能量。
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能成为像邓亚萍一样的人?
1、改掉对自己说"不"的坏习惯
自卑的人的习惯就是自我否定,认为"这个工作我做不了,那个工作我也做不了"。自卑太容易了,只要从嘴里吐出个"不"字,就可以避免掉许多奋斗的辛苦和失败带来的打击。但是如果你总是对自己说不,你的职业生涯将永远停留在这一刻,你将永远羡慕着别人的成功,哀叹着自己的无能。
所以,把对自己说"不"的习惯改掉,改为:"我试试看!""我一定尽力去做!"当你说出这样的话,正能量就在这1分钟聚集在你的体内,并推动你去拼搏、去超越自己。
2、不能停下拼搏的脚步
自卑不可能绝对消失,因为任何时候、任何环境都有比自己强的人,就算你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依然会自卑。邓亚萍成为世界冠军以后依然自卑,香港影星梁朝伟成为影帝后仍然多次说自己是个很自卑的人。但是,他们知道偶尔的自卑谁都会有,关键就看自己怎样摆脱它的控制。想想看,邓亚萍打球时为什么会发出阵阵怒吼?这就是他将自卑转化为拼搏的方式!
正能量就是你头脑中一个闪念,只要你抓住了这个闪念,那么,1分钟,自卑就化为了拼搏的正能量!
嫉妒转化为超越他人的正能量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嫉妒这恶魔总是暗暗地、悄悄地毁掉人间的好东西。"的确,嫉妒是一剂可怕的毒药,它的毒性足以扭曲我们的理智和美好心态,让我们痛不欲生,做出后悔莫及的事来。
职场里,我们嫉妒他人的情绪无处不在:无法容忍别人的工作能力比自己强,无法容忍同事比自己的职位高、薪水多,无法容忍竞争对手的实力比自己强大,害怕别人得到自己无法得到的成绩、名誉、地位。
但是,如果我们能把嫉妒的情绪转化为争强好胜的行动,那么,嫉妒也可以在1分钟转化为超越他人的正能量!
欣晴是一家IT公司的高级职员,她优雅大方,聪明能干,因此很受大家的喜爱和欢迎。而她自己,也很享受这种众星捧月的感觉。
不过,公司最近新来了一个女孩子,让她的地位受到了威胁。这个女孩外形靓丽、性格开朗,从名校毕业,工作能力也很强,很快就和公司同事打成了一片,并成了所有男同事的中心,这让欣晴非常嫉妒。原本这些人应该是自己的追随者,自己是他们的中心才对,而现在她感到特别失落,每次看到这个女孩都觉得心情不舒服。
这个女孩子并没有和欣晴发生冲突,但在欣晴看来她做的一切都像是在向她挑战,挑战她在公司里最受欢迎的地位。这种感觉,让欣晴非常难受。但欣晴没有和这个女孩较劲,而是对自己说:"我要在工作上继续努力,成为佼佼者,这样大家才会像以前那样关注我。"
这以后,欣晴不再关注这个女孩的动向,她把所有精力都用在工作上。因为她本来就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较强的能力,再加上这次发力的能量这么大,很快她在工作上就取得了飞跃式的进步,三个月后她升职为部门的工作总监。
这让同事们刮目相看,那些男同事们纷纷向她竖起大拇指,那个新来的女孩子也说"太崇拜她了",就这样,欣晴对这个女孩的嫉妒心不见了,随之而来的是无比的自信。现在,她非常感谢这个女孩的出现,因为她的出现,让她把嫉妒化为了超越她的正能量,才取得了如此大的成绩!
欣晴在嫉妒出现时,没有被嫉妒的毒性给扭曲心灵,而是很快把嫉妒化为超越他人的正能量!
如果我们不能像欣晴那样,学会控制自己的嫉妒,我们就会厌恶、诋毁同事,在不断地对同事的打击中寻找乐趣,以求内心平衡,而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却因此而搞得一团糟。所以,与其说是同事的优秀妨碍了自己,倒不如说是自己的关注点发生了偏离,自愿从生活轨道上滑落而自毁前程。
思想家罗素曾经说过:嫉妒的一部分是一种英雄式的痛苦的表现。人们面对嫉妒,犹如在黑夜里盲目地摸索,也许会走向死亡与毁灭,也许会走向一个更好的归宿。想要摆脱前者,赢得后者,就必须学会把嫉妒化为超越他人的正能量,在超越他人的过程中,得到能量的大爆发!
1、迅速找到自身长处,避免嫉妒控制自己
嫉妒同事,是因为觉得我们不如同事。这个时候,不妨冷静分析自己的实力和优缺点,寻找新的自我价值,充实自己的能量去超越同事,使原先不能满足的欲望得到补偿。
所以,当我们发现自己嫉妒同事时,我们要做的不是盯着同事,而是要学会扬长避短,寻找和开拓有利于充分发挥自身潜能的新领域,这时,正能量会激发出自己的潜能,让我们奋起拼搏,不断做出新的成绩。
2、把嫉妒化为强烈的事业心
总是嫉妒同事的人,其实都是有事业心的人,那么不妨把嫉妒化为强烈的事业心和企图心,对未来充满憧憬。从小事做起,从实处做好,把同事、竞争对手当做我们的目标,同事跑得快,会带动我们跑得更快。例如,看到同事总是可以提前完成工作,这时候我们不妨去学习她的方法,甚至是主动去求教。没有人会排斥别人的求教的,当你从同事的身上学到了更优秀的方法,并建立起了优异的人际关系时,你又怎会对他人产生嫉妒之心?
恐惧化为积极上进的正能量
要问职场中人哪一种负面情绪最为强烈,得票最高者一定是--恐惧。为什么?因为中国处在社会的转型期,未来的很多状况很不明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很不稳定,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职场竞争尤为惨烈。
在这种大环境下,职场人特别容易恐惧:公司如果倒闭了,我怎么办?竞争这么激烈,我如果被炒掉了怎么办?工资低、又没有其他社会保障,老了我可怎么办?
恐惧,犹如让我们置身于一个黑暗的涵洞里,要么待在涵洞里被恐惧折磨死,要么克服恐惧,冲出黑暗,找到光明。但求生是人的本能,这种本能会在刹那间给予我们一种能量,推动我们迎着恐惧往前跑,越来越接近光明。
高华已三十有余,上有老下有小,微薄的工资仅够糊口,如果家里谁有个稍微严重的病,经济就难以承受。他在一家很小的公司上班,工资很低,没有其他福利待遇。所以,他很担心公司效益不好,那么他就要失业,失去唯一的经济来源。
想到未来,高华就更恐惧了。父母已经年迈,在医药健康上的花销越来越大;孩子面临上学,教育费用也不菲。而且他没有过硬的一技之长,很担心自己不能应付这瞬息万变的职场。
于是,他心里告诉自己:不能再这么下去,不能总是陷在对未来的恐惧和不安中,我要让自己变得强大!想到这里,他觉得短暂的恐惧已经过去,随之而来的是一种令他兴奋的感觉。
他开始读书、学习,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对工作更加积极认真。三年后,他掌握了家用电器维修行业纯熟的技能,跳槽到一家大企业工作,自己的收入增加了很多。
现在,高华再也不会对未来恐惧了,就算失业他也不怕了,因为他可以自己开维修铺当老板,不管什么时候,他都能用自己的能力赚取到生活的保障。他知道,这一切都是源于当初他把恐惧化为了积极上进的正能量!
高华的故事告诉我们,恐惧也是一种高能量的情绪。它提高了我们神经系统的灵敏度,令我们的危机意识增强,促使我们做出思考和改变,并激发我们学习及努力的上进心,以获取相关的知识和资讯,增强我们的生存技能,最终彻底摆脱恐惧。
职场中人除了对未来的生存恐惧,有时会面临更具体的恐惧:工作太难我们会恐惧、上司太严厉我们会恐惧,同事难相处我们也会恐惧。为了摆脱这些恐惧,我们就必须积极上进,努力工作,在工作上取得成绩。毕竟在职场中,是拿工作说话,优异的工作成绩是让我们摆脱对工作的恐惧,让上司和同事对我们刮目相看的唯一办法。
所以,只要我们直面恐惧、做出改变,恐惧就可以在1分钟化为积极上进的正能量,从而取得令自己和他人意想不到的成绩。
1、莫要待在恐惧的情绪里不动
恐惧来袭时,我们千万不要呆在恐惧里瑟瑟发抖,一动也不动,那么要不了多久,你就会被恐惧折磨得痛苦不堪。不管能不能走出恐惧,你都要做出尝试:如果因为工作太难而恐惧,那就命令自己勇敢地去接受挑战;如果因上司严厉而恐惧,那么去和上司沟通;如果因生存危机而恐惧,那就要努力学习、增加自己的工作能力。只要找你做出这样的尝试,恐惧就已经转化为了你身上的正能量,推动你不断向前!
2、多一些乐观、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对未来、对工作、对职场多一些乐观、积极的态度,只要自己不懒、不笨,保持与时俱进的尽头,就不需要恐惧。乐观的态度都会转化为你体内的正能量,消解你内心的恐惧。看一些《阿甘正传》、《肖克申的救赎》等励志电影,恐惧就可以在1分钟化为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焦虑化为改变的正能量
焦虑,这是困扰所有人的难题。在焦虑的情绪下,我们行为出现了强烈的波动,导致丢三落四、患得患失。更有甚者,因为焦虑我们丧失了曾经的勇气,变得愈发消沉,在坏情绪中无法自拔。
没有人喜欢焦虑,可是我们究竟该怎么做才能摆脱焦虑的困扰?其实,不要总想着逃避,也许合理的手段,我们1分钟就能将焦虑化为正能量!
真真大学毕业后,在这家大型公司做出纳,工作环境优越,福利待遇也非常丰厚。不知不觉中,她在这家公司工作已经两年了,在这两年中间,她的工作内容没有变化,职位没有提升,工资也没有增加。
不仅如此,大公司的业务非常多,她和同事每天都很忙,她有心想学点其他的东西,都没有时间和机会。所以两年了,除了自己有限的工作内容之外,其他的她还是什么都不会。
渐渐地,真真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感到了焦虑:自己不过是这家公司其中一台机器上的小齿轮,每天没有目的的无意识地转着。长期间没有任何改变的生活,让她觉得生活了无意义,每天都像是在浪费青春,毫无价值。这份工作对她来说,已经成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在这种焦虑情绪的影响下,她工作没有了劲头,生活也失去了乐趣。甚至,她经常会为一些小事而和同事、家人发生争吵。
真真明白,自己不能再这样焦虑下去。因此,她必须做出改变:她报考了会计师的考试,并开始留意报纸和网上的招聘启事。三个月后,拿到会计师资格证的她跳槽到一家小工厂做会计,虽然工资和她原来差不多,但她并不在乎。一年后她升职为会计主管,两年后她跳槽到一家中型企业做财务部副经理。
真很庆幸,自己没有沉沦下去。她更庆幸的是,自己能够将焦虑转化为正能量,从而让自己彻底腾飞!
现代人,尤其是身处职场的人们,总是处于一种焦虑的状态--工作不稳定,没有安全感,我们焦虑;工作太安逸,没有提升的空间,我们焦虑;工作总是做不完,没有休息的时间,我们焦虑;工作太悠闲,时间无法打发,我们也焦虑;没钱焦虑,有钱也焦虑。
焦虑就像是一个不速之客,随时随地都来拜访我们。我们无法避免焦虑,因为我们原本就生活在一个危机四伏的世界里,处处都充满了诱惑和挑战,对未来的未知和不安,总是让我们感到焦虑。
焦虑还总是伴随着恐惧,当我们焦虑的事情没有得到解决,来到了面前时,焦虑就变成恐惧。长期的焦虑给我们的身心带来了诸多不利的影响。
那么,焦虑真的就一无是处吗?先别着急下判断。我们都熟悉这样一句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它的意思就是:人若活得太舒服,就会失去奋进的斗志,而适当的忧虑会促使人做出改变,不断进步,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可见,只要焦虑运用得当,那么,它对我们的人生也有积极的意义。因为,焦虑可以促使我们在未来的恐惧和暴风雨来临之前,就做好应对的措施和准备。那些好不焦虑的人,或迟或早都会被社会淘汰,因为他们没有办法在严酷的职场竞争中生存。这就是为什么真真能在职场竞争中取得成绩,而她那些丝毫没有焦虑的同事只会在原地踏步的原因!
所以,焦虑没有那么可怕,将它转为正能量并非难事!只要我们尽量去调整,那么也许只要短短地1分钟,焦虑就可以转化为正能量,在我们的体内爆发:
1、在焦虑面前不能选择逃避
为某件事焦虑时,不能选择逃避。例如,故意视而不见,让自己变得麻木等等,焦虑不会因此就消失不见。而是要让自己直接面对焦虑:是工作本身让我焦虑?还是工作方法不当让我焦虑?我还愿不愿意继续焦虑下去?不想再继续焦虑应该做出什么改变?
在冷静的思考下,让自己理清楚:是事情让自己焦虑,还是自己对这件事情不正确的看法带来了焦虑,由此先做出心理上的改变。
2、不要长期处于焦虑的情绪中
任何一种情绪都不能在自己身上停留过久,更不可弥漫自己的全部身心,否则你便会被这种情绪俘虏,任由它左右你的心情,对你的工作和生活都会带来影响。即便不能马上改变令自己焦虑的事情和缘由,也应该采取一些措施让自己暂时摆脱焦虑。
例如,我们和同事聊一聊天,转移一下目标,让自己焦虑的情绪暂时得到缓解;可以暂时放下手中的工作,出去透一口气。只要尽可能地转移目标,那么焦虑也许会在1分钟就烟消云散。
3、做出改变,切断令自己焦虑的根源
要想彻底地消除焦虑,化焦虑为正能量,唯一有效的办法是做出改变,切断令自己焦虑的根源。
如果工作本身令你焦虑,那么你就尝试换工作;如果是为和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焦虑,那就反省一下自己有没有什么做得不当的地方,尝试和同事沟通一下,能不能改变现状;如果是为未来焦虑,那么现在开始充电,提高自己的技能,为将来自己有更多竞争的筹码做准备。如果这些情况都没有,纯粹是自己无端忧虑、忧虑过多,那就要改变自己的心态。
总之,什么让你忧虑,你就要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随着你的改变,不但焦虑会随之而去、人变得快乐,个人能力也会得到大的提升,自我也会越来越完善!
压力化为动力的正能量
职场人压力大,压力源众多:工作、人际关系、职位薪资,有时如泰山压顶让我们喘不过气来。有人被压力压趴下了,身心疲惫、情绪崩溃,甚至以结束自己的生命来逃避压力。
其实,真正让我们趴下的并不是压力,而是自己倒塌的精神世界。在面对压力的时候,如果我们的精神世界越来越"弯",最后一点都直不起来,那么压力就会把我们拍死在下面。但是,如果你能在压力铺天盖地而来的时候,无所畏惧,在瞬间爆发正能量,那么压力会在1分钟落荒而逃。
茱莉失业了,她刚刚离婚,独自带着两个孩子。未来的生活,必定是非常艰辛的,因为她没有其他的谋生技能,工作也找不到。她尝试着做小本生意,投资也都付诸东流。莫大的压力,让她快要承受不了了。
但是她想到:她还有两个孩子,她还要给他们好的生活。她不能在压力面前倒下来,压力越大,她的动力也就越大。她不再只是感到自己悲惨了,她要寻找机遇!
她带着两个孩子回到故乡--洛杉矶。有一天,她去市场选购夏威夷罩袍,发现这些服装只有一种尺码,同时花色非常呆板,缺少变化。这种罩袍需求量很大,但市面上的质量都不够好,一点也不适合特殊的场合穿着。
茱莉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她决定改良这种产品,满足人们的多样需求。她以仅有的l00美元资金开始在家里为别人改缝她设计的衣服,因为聘不起工人,她只有自己没日没夜地干。由于她改缝的衣服美观、实用且有特殊的风格,因而受到了人们的欢迎,茱莉的生意越做越大。
茱莉说,她感谢命运给她的压力,如果不是这样,不会激发她体内的正能量,不会让她有动力去冒险、去吃苦,不会让她和孩子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面对巨大的压力,茱莉没有被压垮,而且化压力为动力,积蓄正能量促使自己主动寻找机遇,改变生活现状。
其实,我们的精神世界是耐压的,我们远没有自己想象的那样脆弱。在压力来临时,我们可以暂时弯下腰,然后再突然纵身一跃,压力就会被我们顶跑。弯下腰的那一刹那,就是正能量蓄势待发的时刻!
在压力来临时,如果你有纵身一跃的冲动,那么这一刻,压力已经被你转化为了正能量。相反,如果没有压力,我们体内的正能量就处于"休眠"状态。压力越大,能量也就越大,你就跃得越高。正能量让我们精神抖擞,如压力并不曾铺天盖地而来。
消沉转化为奋斗的正能量
职场上的纷争让你心灰意冷,工作上的失败让你沮丧颓唐,于是你精神萎靡不振,对世界悲观失望,认为人生不过如此,理想、前途都是无稽之谈,何必为了这些去奋斗?
我们的情绪像海潮,时高时低。但是,这没有什么!纵观历史长河,谁没有消沉的时刻?屈原被楚王放逐,他不消沉吗?司马迁忍受宫刑耻辱,他不消沉吗?孙膑遭遇断腿之痛,他不消沉吗?但他们却在消沉中奋起,将消沉化为奋斗的正能量,于是才有了《离骚》、有了《史记》,才有了著名的军事家孙膑!
而职场中的我们,也没有谁能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工作激情,更没有谁能在职场竞争中次次胜利。但是,我们绝不能长时间地意志消沉,让消沉毁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而是要像这些历史名人一样,在1分钟,将消沉化为奋斗的正能量!
三年前,王颖辞职了,因为她不喜欢原来的工作,也因为要结婚生子。如今,孩子已经3岁,她要重新投入职场。于是,她开始求职应聘,可是求职简历寄出去几十封,全部石沉大海。因为,她不打算再从事之前的行业,而其他的任何一个行业她都没有工作经验。
这样的情况让王颖万分沮丧,难道自己真成了一个废人了吗?自己还年轻,竟然连份工作都找不到?这两个问题把韩颖打倒了,她整日呆坐家中,越来越消沉。
但是,她又想起她的理想,她想成为一名好编辑,理想还没有实现,她没有理由消沉!于是,她振作起来,重新修改简历,整理她的文章,继续发简历。两个月后,她终于被一家少儿杂志社聘为编辑。
重回职场的她特别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她工作特别努力认真。每个周末,别人休息两天,她至少有一天在工作;平时,只要有时间,她就看书学习,钻研业务。对工作的热情投入使她在两年后荣升为杂志社的主编,她的成长速度令同事们咂舌。
但她自己知道,这一切都得益于在消沉的那一刻,她立刻将消沉化为了奋斗的正能量!
听了韩颖的故事,你觉得消沉可怕吗?一点都不可怕!将消沉化为正能量难吗?一点都不难!因为,有消沉才有觉醒,有觉醒才有行动,有行动就有正能量的爆发!
我们都是凡人,遇到困境一时消沉很正常,但我们不能自甘平庸,不能在消沉中失去奋进的力量。在工作中取得成就的确值得我们称赞,但更值得我们称赞的是在困境中奋起的勇气、化消沉为正能量的能力!
也许你会说,我也想奋起,也想化消沉为正能量,但我不知道该如何做。看完下面这两条建议,相信就在1分钟,消沉已经逝去,正能量已经在你的体内积聚:
1、有理想就能化消沉为正能量
司马迁为什么能奋起?因为还有历史巨著等着他完成。韩颖为什么能奋起?因为还有理想未实现?纵观古今中外,能够化消沉为正能量的人,无不是有理想之人。因此职场中人若想化消沉为正能量,首先要树立理想。不管你的理想是完成一项工作,还是赚到多少钱,或是坐到某个职位,只要有理想,你就可以化消沉为奋起的正能量!
2、困境都是暂时的,你只能消沉1分钟
当然允许你消沉,但你只能消沉1分钟。因为困境都是暂时的,仅仅比你消沉的时间长一点点而已。如果你消沉了1分钟,困境就在下1分钟消失;如果你消沉2分钟,困境就在第三分钟消失;如果你永远消沉,困境将永远不会消失。
因此,你若想让困境在最短的时间内消失,你顶多只能消沉1分钟。然后,在1分钟后,你就要将消沉化为奋起的正能量!
痛苦化为"涅槃重生"的正能量
痛苦,这是每个人都不愿意承受的。可是,又有谁可以逃避痛苦?
林肯曾经50次参加考试,没有一次通过,他是痛苦的;残疾钢琴师刘伟10岁时失去双臂、14岁因病远离泳池,他是痛苦的。然而,这些痛苦并没有将它们击溃,他们反而涅槃重生,获得了积极的正能量!
也许你会问:他们是怎样扭转痛苦的情绪的?很简单,只要你能正视痛苦,那么所谓的困惑、纠结,就会在一秒钟之内烟消云散!
三年前,李晶进入了这家外资公司,通过自己的努力,如今已是这家企业的部门经理,在业内也小有名气。可是,三年前的李晶可不是现在意气风发的样子,当初的她还是一个因为失业而痛苦迷茫的普通女孩。
大学毕业后,魏静在老家一个小公司做业务员,但做了没多长时间,李晶就因为工作中出现了较大失误,被公司辞退了。那时候,李晶感到了迷茫与无助,甚至觉得自己要崩溃了。自己努力的工作,却因为一个无心的错误,失去了工作。在她们那个小县城,找份工作多不容易啊。她不知道以后该怎么办。
但是,在短暂的痛苦之后,这个骨子里透着坚强的女孩振作了起来。她想: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自己还年轻,总不能一辈子就困在这个小地方,她要到外面的世界闯一闯!
想到这里,魏静突然感觉到:曾经的痛苦立刻烟消云散了!她惊异于自己的变化,并立刻收拾行囊奔赴北京,开始了她追逐梦想的旅程。虽然吃尽了苦头,但总算也熬出了头。
如今,事业有成的魏静再想起曾经那段生活,淡然地说:"其实,痛苦并没有那么夸张,只要我能看清他,那么这种负面的情绪就会立刻消失!而我收获的,是一种充实的正能量。现在我再面对新人,我都会告诉他们,别总想着痛苦如何把自己击倒,因为困难每个人都会遇到。如果我们能够转换思维,那么痛苦反而会促发我们的进步!"
正是因为认清了痛苦,魏静做到了涅槃重生,获得了宝贵的正能量。
然而,看看职场中的我们,有多少人能做到这一点?有人因前途渺茫而痛苦,有人因失业而痛苦,有人因没有升职加薪而痛苦,有人因和上司、同事之间的一点小矛盾而痛苦……于是这些人发出了哀叹,认为自己就是被世界摒弃的哪一个。于是,有的人选择用酒精麻醉自己;有的人会疯狂地排斥他人和社会。甚至还有的人选择了轻生这条路……
一味地陷入于痛苦的情绪中不可自拔,我们又谈何去改变,谈何获得梦寐以求的正能量?
1、不要想着逃避痛苦,勇于面对才能及时调整
诚然,每个人都想远离痛苦,可是痛苦绝不会自动消失。痛苦就像我们的影子一样,会和我们的人生永远相伴。即使你逃避开了一个痛苦,还会有新的痛苦等着你。就像你感到了工作非常痛苦,于是选择辞职逃避,可是辞职之后呢?找工作的压力、新工作的困难,新的痛苦依然就在你的前方!
所以,想要不被痛苦所困扰,我们就必须学会面对他。在工作中遇到了困难,我们可以去充电、去求助,去向同事朋友们倾诉,从而改变自己纠结的心情。要记住,痛苦也好,幸福也罢,这就是我们的生活。只要我们可以做出积极的改变,那么获得正能量就是一瞬间的事情!
2、告诉自己,没什么过不去的
我们之所以被痛苦的情绪所困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己不够自信,总觉得自己即将"完蛋"。但事实上,痛苦并非不可战胜,只要告诉自己:"没什么过不去的!"那么,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唐平是一个命运多舛的女人,经历了很多常人难以想象的灾难--唐山大地震、父母双亡……
很多人都觉得,唐平将会在痛苦的情绪中无法自拔。然而事实上,唐平却表现得极其坚强。懂事的唐平从小读书就很勤奋,几年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北京一所高校。
然而,灾难并没有因此远离她。就在她进入工作岗位的第二年,她在体检时被查出自己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单位立刻将她辞退了。但唐平并没有倒下,她边打零工边攒钱治病。三年过去了,唐平因为出色的工作能力,又获得了一个大企业的赞同,因此得到了一份让人羡慕的工作。
朋友和家人都很惊讶,为什么唐平做到这些。唐平说:"这些灾难,当然也对我产生了影响。可是当我难过过后,我就会对自己说:没什么过不去的。我能从大地震中幸存,就说明了上天对我很眷顾,想看到我积极的一方面。所以,我为什么要活在悲伤中不可自拔?我不能辜负上天对我的厚待!"
换成是我们,能做到唐平这个样子吗?其实,将痛苦转化为正能量,有时候就这么简单。每天起来,对着镜子告诉自己:"没有什么能击倒我,只要我能积极一点,这些困难反而会帮助我点燃自信和激情,体验挑战的乐趣!"这样一来,你不就做到了灿烂涅槃吗?
巴尔扎克曾说过:"痛苦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的确,痛苦就是我们的财富,它让我们的心灵更充实,推动着我们不断前进。当我们意识到了这一点,那么所有的坏情绪,就会在1分钟内得到转化!
一切坏情绪都可以化为促使自己更加完美的正能量
我们处理坏情绪的方法一般有四种:逃避、否认、深陷其中、挖掘正能量。只要我们有感受的能力,情绪就逃不开,否认不了,而深陷其中只会让我们更痛苦,所以我们只有一个办法--挖掘正能量--找到坏情绪的正面意义、积极意义,化为正能量,这是处理坏情绪最有效且最健康的方法。
一位拥有正能量的员工,不单受上司和下属欢迎,在面对难题挑战时,也能冷静处理,发挥职场正能量。每一种坏情绪都可以转化为各种各样的正能量,转化的过程,就是一个完善自我的过程,正能量越多,你就越来越完美。
萧翎工作已经5年了,现在的她已是业界的精英,在工作上游刃有余、充满自信,和同事们关系和谐,重要的是她每天的精神状态都特别好,神采奕奕、精神焕发。同事们都称她是个近乎完美的人。每次同事们这么夸她的时候,她就说:"你们没见过5年前的我、3年前的我,那时的我是个连自己都不喜欢的人。"
刚入职场的萧翎是个非常自卑的人,只有大专学历,性格内向,不爱和同事交往,工作上手很慢,工作环境让她感到紧张。这种紧张的情绪促使他必须做出改变,她自己主动接触同事,然后从他们那里学习工作方法。没过多久,那个胆怯的、笨拙的她消失了,她不但可以轻松地胜任工作,人也变得开朗多了。
一年后,随着工作的熟悉、生活的按部就班,她开始感到精神的一种空虚,因为这份工作只是她生存的手段,并非她的理想。她想做自己喜欢的事,实现自己的价值。这种想法让她突然有了能量,她又像以前在学校那样去学习充电,去充实提高,此后,她再不曾中断学习的脚步。
然后,她尝试去找她喜欢的工作,但是很长时间,她都得不到这样的机会。他失望、失落,甚至变得消沉。但是消沉只是一刹那,理想还在召唤她,她想实现理想的愿望是这么强烈!她体内的正能量又一次袭来,促使她继续努力地去工作和生活,但同时她在寻找一切机会实现理想。
终于,3年后,她谋到了一份理想的工作。得到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多年来她体内积聚的正能量彻底爆发了,她无比积极地投入工作,进步神速,很快得到了提升。但是她永远不会停下努力的脚步,因为她心中有一股能量在提醒她:"你要变得更好,更优秀,更完美!"
源源不断的正能量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完美,这是萧翎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事实上,人天生就有正能量,但人的这一能量场会随着后天不断产生的欲望而减弱。实际上,正能量就是一种意念,我们只要改变之前的错误意念,而正确的意念又足够强烈的話,那么在1分钟坏情绪就可以化为正能量。
我们所认为的坏情绪,本质上都是要我们拿出积极的行动。每一种坏情绪都可变成一股原动力,推动我们做出行动。这种推动力或者是指出了一个方向,也可能是给予一份力量,有些甚至是两者兼备。如果我们不懂得如何转化为正能量,那么我们就要永远迷失在坏情绪的狂风暴雨之中。
在职场中,一个正能量的同事,你会更愿意和他交往。因为他健康、积极、乐观的正能量会传递给你,让你对工作充满斗志,让你觉得职场中那点不开心的事情不过是生命环节中的一个小插曲,没什么大不了的。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员工,也让上司放心。因为他总是会把工作完成得很好,会和其他的同事相处得很好。这样的一个人在职场中当然很容易成功!
每一种坏情绪都可以"变废为宝",因此每一种坏情绪都是促使自己趋向完美的机会。在每一次坏情绪来临时,我们只要做两件事情,都可以在1分钟转换坏情绪,化为正能量!
1、转变意念
面对糟糕的事情,我们都会有糟糕的想法,自然就会带来糟糕的情绪。但所有的事物都有两面性,这个时候,多想想事情好的一面,坏情绪会在1分钟就得到转化。例如,面对失业,我们可以这么想:"虽然失业了,但也许我可以找到一个更好的、更适合我的工作,这未免不是一件好事。"只要我们转变意念,坏情绪变好情绪是轻而易举的事。
在某些时候,事情其实并不糟糕,但我们的想法过于悲观,这个时候,就必须转变自己的错误的意念。例如,最近公司要有一些人员变动,本来不会影响到你,但你却悲观预测"我要被裁掉",这个时候你必须找回自信的意念,坏情绪才会在瞬间得到转化。
2、拿出积极的行动
转变了意念,转化了情绪,接下来就要拿出积极的行动。失业了,赶快找工作;工作没做好,赶快去补救;和同事有摩擦,赶快去沟通。无需强迫自己,意念会产生一种积极的能量推动我们做出积极的行为,最终得到好的结果。这,就是坏情绪带给我们的正能量!
如果你有了转化坏情绪的习惯和方法,那么,坏情绪在1分钟化为正能量就是这么简单,那么,所有的坏情绪都可以化为促使自己更加完美的正能量!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