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说百物语-注释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和尚的法具之一,主要装些零碎小物件。

    [2]身穿与修行者僧服类似的衣装,实际上以贩卖驱邪符咒为业的人。

    [3]日本传说中的妖怪,两眼如猫,大小如犬,尾分叉为两股,会幻化形体为害人间。据说多为老猫变化而成。

    [4]原指战场上的主将所居的指挥部,后指江户时代各地大名或官吏投宿的驿站旅馆。

    [5]上下一身白的礼服,多用于新娘礼服。

    [6]指有关佐贺藩二代藩王锅岛光茂的故事。光茂因口角杀家臣又一郎,又一郎之母愤而自杀,让爱猫饮其血,托猫为其报仇,从而在锅岛家引起一系列事件。

    [7]相当于中国的“天灵灵,地灵灵”。

    [8]云助意为如云般漂泊不定。云助山贼多指江户时代的搬运工或挑夫,由于其中素行不良者甚众,故也泛指不法恶徒。

    [9]流行于江户时代安永1772-1781至文化1804-1818年间的黄色封面图书,多属成人读物。

    [10]被视为各种产业之神的五谷神,以狐狸为使者。

    [11]定居乡间的武士,或享受武士待遇的富农。

    [12]古代日本人对中国的称谓。

    [13]住持与其眷属的住所。

    [14]日本古代的旋涡状家纹。

    [15]日本平安时代初期设立的官位,负责检举京都内的违法行为,同时也负责审理诉讼。

    [16]室町时代到江户时代监督武士行为的捕吏。

    [17]指京都、大阪一带。

    [18]日本古时负责传递文件、金银等小物品的人。

    [19]幕府大将军德川家康三个儿子义直、赖宣、赖房的后代。

    [20]日本古代长度单位,1间为6尺约1.82米。

    [21]掌管与马匹相关事务的官员。

    [22]杂耍表演者的一种。

    [23]从空空的小桶中不断掏出各种物件的魔术。

    [24]日本古代杂耍表演之一,原形为传自中国的散乐,原为汉代百戏,属杂技一系,原本为宗教行事中娱神之用,今能乐与狂言艺术的源流。

    [25]日本古代由农耕社会的歌舞演变而成的民俗技艺表演,亦源自原本于宗教行事中供娱神的散乐,其影响至今仍残存于民俗技艺中。

    [26]7世纪推古朝官员,官仕圣德太子。

    [27]大头福神。

    [28]日语中“长”与“蝶”谐音。

    [29]日本古时的木匠,为寻良木浪迹各林地,觅得后便在当地制造木器贩卖。

    [30]独自在山中修行的僧侣。

    [31]指德川家康。

    [32]长途旅行驿站第一站之意。

    [33]受雇于客栈,服侍旅客进餐、奏乐伴唱并出卖灵肉的欢场女子。

    [34]歌舞伎中男扮女装的戏子。

    [35]江户时代在街头兜售的快报,由于最早多以黏土刻字烧成瓦状制版,故得其名。后来多以木版为之。

    [36]消防瞭望台。

    [37]1732年,江户闹饥荒且爆发霍乱,八代将军吉宗于翌年在隅田川举行名为“施饿鬼”之烟火大会,以驱邪避凶、祭祀亡魂,从此成为当地一年一度的盛会,至今不息。

    [38]17世纪时日本宫女服装使用的染布,或指仿其染法染制的布料。

    [39]江户时代大官之幕僚。

    [40]大阪方言。浪速为大阪古名。

    [41]江户时代听命于与力的低级捕吏。

    [42]屋外以竹片或木片搭造的挡土墙。

    [43]黄昏。

    [44]代官,江户时代负责税收与其他民事行政的地方官。代官头为代官之首。

    [45]江户时代幕府、各藩中负责统率小卒的官职名。

    [46]今北海道。

    [47]铁炮组,使用火枪的士卒,铁炮即火枪;先手,先锋。

    [48]下级大名在领地内的行馆,或代官等官员的办公处。

    [49]袄指日式纸门。

    [50]指被褥,日文中与“袄”发音相同。

    [51]供人租住的大杂院。

    [52]又名御齿黑,江户时代已婚妇女有以此染黑牙齿的习俗。

    [53]江户时代俸禄低于一万石的将军直属家臣,千人头意为千人之首。

    [54]俵为武士当作薪水领取的糙米的单位,1俵为千斗米重量,约60公斤。扶持则为武士扶养家属或家臣所发放的津贴。一人扶持指家中另有一人,每月可领取3合至5合米日本1合约180毫升。

    [55]供奉神佛或为贵族献食时使用的木制方盘,下方垫高的底座于前、左、右三面有孔,又名三宝。

    [56]江户时代被户籍除名的中下层百姓。

    [57]立于日本神社门口的牌坊。

    [58]土地的守护神。

    [59]神社中用来划定神圣场所的麻绳,绳上每隔三、五、七捻缀以方形纸张,故又名七五三绳或标绳。

    [60]带来和平、宁静之神。

    [61]牛头天王原为印度祇园精舍之守护神,东传日本后与当地原始信仰的素盏呜尊融合,成为除疫降福之神。

    [62]发型、服装均为中国样式的傀儡人偶。

    [63]以三味线伴奏,吟唱义太夫节等净琉璃曲目的傀儡戏表演用的傀儡。

    [64]制造或贩卖焚香用具者。

    [65]非人,江户时代幕藩体制下所界定的阶级之一,为最下层之贱民,依法不得从事生产性的工作,通常从事监狱、刑场杂务或低等民俗技艺等。非人头、长吏、弹左卫门均为非人管辖者。野非人为非人管理机构都无法管的四处流浪、居无定所的非人。

    [66]突棒,前端为铁制,呈T字形,上有成排铁钉,前端下头为一至三米的木柄;刺股,前端铁制,呈U字形,下有二至三米长柄,用来将对方咽喉、胳臂等强行固定在墙面或地面。

    [67]江户时代合法妓院聚集地。

    [68]江户时代同心职种之一,职责为巡逻市内、取缔不法之事。

    [69]江户时代男子将前额至头顶的毛发剃成半月形的发型。

    [70]“火付盗贼改方”之简称,江户时代专事取缔纵火与抢劫等重罪的官职。

    [71]从事牲畜屠宰、皮革加工、掘井、歌舞伎、搬运、行商、造园等职业者,在日本近世被划为下等贱民。

    [72]奉行所内负责审讯的机构。

    [73]日本古代最重的极刑,多判于弒主、弒亲的罪犯。先将受刑者绑住,再用刀浅划脖颈处,旁边放一锯示众两日。原本由每位参观者用锯子划其脖颈一两下,至江户时代改为示众两日,后以磔刑处死。

    [74]乞胸,在民家门前或寺内、广场等地借表演乞讨的杂耍艺人;座头,以说唱、按摩为业的盲人。

    [75]江户时代类似今日派出所的机构,江户南北两町奉行所与大坂奉行所也简称番所。

    [76]江户时代武士挂在腰际的椭圆形小药盒,因最初装印章得名。

    [77]江户时代管理百姓民事的行政官员。

    [78]江户时代处理罪囚之特赦与大赦等相关事务、调查判例、编篡文书记录、管理户口等的与力组织。

    [79]武士切腹时负责在一旁待机斩首者。

    [80]锦绘,彩色的浮世绘;枕绘,春宫画。

    [81]江户初期武士常犯罪行。拦路试刀,武士入夜后埋伏于十字路口,遇有路人经过即挥刀斩杀,以验证新刀是否锋利;无礼斩杀,武士遇上自己看不顺眼或对自己有失礼者,恣意斩杀。

    [82]无人祭拜的死者。

    [83]又称狐狸雨,传说狐狸出嫁若在白昼必下太阳雨,若在夜里山上则会出现成排红灯绵延闪烁。

    [84]《今昔物语》中,因知悉苦行僧恋人安珍违背重逢誓约,盛怒之下化身大蛇追逐恋人的女主角。

    [85]花牌中代表十二月的牌,牌上图案为泡桐。

    [86]太夫,吉原妓院中地位最高的娼妓;格子,地位仅次于太夫。

    [87]《平家物语》与《源平盛衰记》里出现的两位平安时代末期名妓。

    [88]此处为同音双关语,日文中妖魔变形作“化ける”。

    [89]战时为水军,平时负责管理幕府或各藩船只的官员。

    [90]指按一定顺序,参拜空海和尚曾于四国修行时停留过的八十八座寺庙。

    [91]日语中海角之义的“岬”与人名的“美咲”,发音均与“御前”相同。

    [92]溃军残兵之意。

    [93]信徒为许愿或还愿献赠给神社寺庙的绘有图案的木板,大的如匾额。

    [94]盛行日本的山岳信仰,主神日吉权现又称山王权现,相传猿猴为其使者。

    [95]幕府派驻诸藩、名门或朝廷中,负责监视有无谋反意图的官员。

    [96]神社中主持祭祀活动的神主等神职人员统称。

    [97]朝圣者头戴斗笠,上写“同行二人”,意即与弘法大师空海一起巡访朝圣各地;身上白衣,后背写有“南无大师遍照金刚”,即大师的灌顶名,表示自己在心中诵念大师名号,永远归依大师。

    [98]江户时代高挂于行人往来的醒目处,细数罪犯所犯罪行等的布告。

    [99]隶属于德川水军,以取缔海盗为要务的武士。

    [100]日语中“久保”与“洼”同音。

    [101]江户时代的法院。

    [102]杂耍表演者的一种,演出内容多为耍球、魔术、扯铃等杂技。

    [103]原指茶屋里接待客人的侍女,亦泛指陪酒女或妓女。

    [104]阴历三月。

    [105]和服的一种,窄袖便服。贵族多当内衣,平民百姓则是日常穿着。

    [106]江户时代对基督徒的称呼。

    [107]江户时代,将军或大名出巡时,徒步行于行列前方、负责沿途警备的武士。

    [108]江户末期至明治初期,以歌舞伎等形式演出的残酷故事为主题印制的浮世绘。

    [109]江户时代,居住于城外的人以村方、山方、浦方自称,对应的城市人多以町方自称。

    [110]活跃于安土桃山时代的大盗。

    [111]自平安时代中期盛行的鬼怪传说。据传一老妇为医治自己抚育的公卿小姐,听信占卜师之言四处杀害孕妇,以取胎儿活肝,后误杀了分别多年的亲生女儿。死后化为厉鬼,伺机杀害过路旅人。

    [112]日本传说中体形高大魁梧的光头妖怪。

    [113]单衣,薄和服。小褂,贵族女性穿着的宽袖服饰。

    [114]布匹宽度单位,1幅约37.8厘米。

    [115]以桑科植物纤维制造的高级和纸。

    [116]江户时代将军直属、俸禄一万石以下的家臣。

    [117]游走于山野间的修行者。

    [118]古时设于日式建筑中,用于软禁精神错乱者等的和式牢房。

    [119]盛在方形酒器中的酒,或以方形酒器装盛贩卖的酒。

    [120]茶道中茶室特有的方形小入口,进去须跪着膝行。

    [121]示谈屋指有冲突或纠纷时为双方调停,收取佣金的行业;仲人屋指以纠纷仲裁或婚姻媒妁为业者。

    [122]日本室町时代的幕府武官官职之一,将军的直属军事力量。

    [123]日文中“戎”的发音与“惠比寿”相同。

    [124]简称六部,云游四方朝山拜佛的僧人,身带抄写《法华经》分送全日本六十六处寺院,故名。

    [125]江户时代掌管幕府直辖领地的行政地方官,负责收纳年供税赋与掌管地方民政。

    [126]游走于山野间的修行者。

    [127]天狗所点的鬼火,又作老人火。详见《续巷说百物语》。

    [128]江户时代负责审判的官员。

    [129]原指某团体或组织的代表人,此处指村中神社或庙宇信众的代表。

    [130]又作输送米,大量自产地输送至其他地区的米。江户时代幕藩体制确立后,各藩领主为了张罗江户藩邸的开销,常将征收得来的年贡米贩卖至大坂、江户等米市以筹措经费。

    [131]捕鸟木胶,用细叶冬青茎部的内皮捣碎制成,可以粘住鸟毛。

    [132]各藩自行于藩国领内发行的纸币。

    [133]江户时代,8代将军德川吉宗于1721年设立的直诉制度。在评定所门前设直诉箱名叫目安箱,投入箱内的诉状须由将军亲自开启。

    [134]人足寄场的简称,1790年设于江户石川岛的无宿人或轻度罪犯收容所。

    [135]江户时代负责幕府各部门金钱出纳事务的官员,又称胜手方。

    [136]专职绘制傀儡人偶头部的工匠。

    [137]又名马头、马寮、马助,7世纪至10世纪日本律令制时代的官阶,源自唐朝的典厩。

    [138]神话、传说、故事、杂谈等具有文学性的故事或传奇的合集。

    [139]萨摩藩与长州藩原本一直敌对,后在坂本龙马的斡旋下结成同盟。

    [140]在奉行所的与力、同心旗下协助调查刑案或逮捕嫌犯的人员,性质与今日的私家侦探大致相当。

    [141]供奉神佛或为贵族献食时使用的木质方盘,下方垫高的底座前、左、右三面有孔,又名三宝。

    [142]日本禅宗支派普化宗的僧侣,不剃发,头戴深草笠,身披袈裟,沿途吹奏尺八游走诸藩。江户时代几乎为无主武士,即浪人。

    [143]江户时代配予与力、同心等的宿舍。

    [144]负责取缔抢劫、纵火、赌博等犯罪的捕吏。

    [145]秋田藩藩主,江户时代的外样大名。

    [146]拥有出入幕府、寺庙神社、大名及公家宅邸进行买卖特权的商人。

    [147]长吏为江户时代管辖贱民的头目;非人为江户时代幕藩体制下最下层的贱民,依法不得从事生产性的工作,由非人头管辖,通常负责监狱、刑场的杂务或靠低等民俗技艺等为生。

    [148]乞胸为在民家门前或寺内、广场等地借表演乞讨的杂耍艺人;猿饲则为以训练猿猴,并携其赴各地巡回表演为生的街头艺人。

    [149]明治维新后,日本强力鼓吹神道,颁布神佛分离令。

    [150]江户时代剃发素服、挨户行乞的伪僧。

    [151]常见于江户的艺人,又名女太夫。多为非人妻女出身,于正月施胭脂着华服,头戴编笠,至店家或民宅门口弹奏三弦吟唱乞讨。

    [152]指人突然失踪,古人认为是神或妖怪所为。

    [153]警保寮在明治初期的警察制度中隶属于司法省,掌管全国警察,捕亡方即捕吏。

    [154]鳖助,指以捕龟或鳖为生的贱民;间师,指四处流浪讨生活的阅历丰富之人。

    [155]弹左卫门为江户时代非人身份者之首,非人头则为管辖非人之官员。

    [156]指居无定所、四处漂泊的人。

    [157]在朝廷中供职的官员总称。

    [158]清凉殿是京都御所内殿舍之一,天皇在此处理日常政务。殿上间位于清凉殿南侧,为官员等候天皇接见之所,一般官拜五位以上有资格上殿。

    [159]属老中管辖,负责甲府城的警备工作。

    [160]德川家族近亲中成为大名的人。

    [161]配属于江户以外的幕府直辖天领,负责当地政务。

    [162]江户中期著名俳人与谢芜村的名句。

    [163]国事御用挂是由宫内省任命的官员,负责以自身经验或专门知识侍奉皇室。国事参政是江户时代辅佐大名执政的家老别称。

    [164]昌平坂学问所的别称,江户时期学校,曾为日本儒学教育的最高学府。

    [165]取其谐音。矢作读作yahagi,萩读作hagi。

    [166]手推车的一种。年幼的学徒可能因工作辛劳或饭碗被抢而泣,车轮也发出哭泣的声响,故得此名。

    [167]日本民间正月供神的圆形年糕,一般为一大一小叠放。

    [168]摄家、清华家和大臣家地位由高到低。

    [169]敲钵诵经或演出念佛舞以换取布施的僧侣。

    [170]朝廷军的军旗,上有金色太阳和银色月亮的图案。

    [171]男子将额头至头顶中央的头发剃掉。

    [172]幕府时代职制之一,派驻武藏国多摩郡八王子的乡士集团,负责武藏国与甲斐国境之甲州口的警备与治安。

    [173]日本旧民法中承认的私生子女。

    [174]出现在日本中世文学作品中的假想海域,据传位处日本、朝鲜和中国之间。

    [175]江户时代出版的笑话汇编读物。

    [176]日本佛教各宗的总寺院和各大寺院首领的称谓。

    [177]“法印大和尚位”的略语,是最高的僧位。

    [178]奈良时代法相宗僧人,深得称德天皇宠幸,曾觊觎皇位,未果,后被贬。

    [179]小股为小步,大股为大步,小股潜字意上有自人跨开的小步下钻过去之意。

    [180]古代一种棋盘游戏,于奈良时代自中国传至日本。两人交互从竹筒中摇出两个骰子,根据两个骰子的点数走棋子,执棋先进入对方阵地者获胜。

    [181]江户时代民宅围墙,以黑墙最为风流潇洒,为地位高贵的象征。

    [182]“睡魔祭”与“痈肿”在日文中的读音相似。

    [183]亦作“自来也”,为美图垣笑颜所作合卷(含插画的小说)《儿雷也豪杰谭》的主角,是一个可召唤巨大蛤蟆的忍者。

    [184]日本江户幕府时代用以形容江户范围的用语,起源为江户地图上会以红线围出江户地域。

    [185]江户时代专门拐骗妇女转卖青楼的人口贩子。

    [186]日本江户时代在沿街旅店为旅客盛饭或干杂务的女人,也从事卖淫。

    [187]依江户时期规定,吉原的娼馆以篱的高度分级。最高级的娼馆高达天花板,称大篱;仅及其一半或四分之三者称半篱;篱仅高二尺者称小见世。

    [188]不受官府认可的花街柳巷。

    [189]一种祭祀用具。将树枝等削薄,使所削部分呈涡状,如花朵般下垂。为造纸术普及之前的供神币帛。

    [190]寺院在特定的日子将平日深锁的佛龛开启,供人礼拜龛中秘藏的佛像。

    [191]日本旧度量衡的重量单位,1贯等于3.75千克。

    [192]同心,江户幕府官吏职名的一种,相当于现在的巡警,负责巡视市容,值办刑案、逮捕罪犯等治安工作。下文出现的“与力”,相当于现在的警察署长,职位高于同心。冈引为侦探或逮捕犯人而在与力与同心手下干的人。

    [193]日本江户时代以报道事件为目的的不定期木版印刷品,一页或数页,又称读卖。

    [194]江户城市地名。明治时代改称本所区,1947年时与向岛区合并为现在的墨田区。

    [195]非人及长吏均为古日本贱民阶级之一。非人头为管理众非人者,长吏头即管理众长吏者。

    [196]在宴会上以陪酒说笑助兴的男性艺人。

    [197]江户时代于各藩、旗本设有勘定奉行执掌的勘定所,负责管理民政、财政。勘定吟味役为地位仅次于勘定奉行的官员,旗本、御家人出身者方可任之。

    [198]俵为武士当作薪水领取的玄米单位,1石为2.5俵;扶持为为其扶养家属或家臣所发放的津贴,一人扶持即家中另有一人每月可领三合至五合米的津贴;传马金为差旅费。

    [199]日本江户时代,用男妓侍奉客人、出卖男色的茶馆。

    [200]受冈引统辖的非正规执法人员。

    [201]江户时代,供官职人员临时宿泊或待命用的住所。此处指同心驻守执勤处。

    [202]马鹿囃子为日本江户时代的一种祭礼乐曲,在彩车上用大鼓、调音鼓、笛、钲等演奏。深夜里,特别是月圆之夜,自远处传来的马鹿囃子声响,称为狸囃子。江户时代的本所曾有马鹿囃子的怪谈,为本所七大不可思议之一。

    [203]石高为统计大名或武士从领地内所得收入或俸禄的单位。

    [204]日本江户时代值夜班人的小屋。

    [205]江户时代特指被剥夺户籍的无宿人,多以四处兜售香具或经营博弈营生。因其浪迹天涯的性质,常被负责维持治安的奉行所等机关吸收为线民或杂役。

    [206]日本江户时代,为警备江户市区而设的衙门。

    [207]头脑唇的日文读音与“二口”相同。

    [208]大家,负责统领店番与人夫各二名,按月轮流值勤,主要负责于辖区内传达政令、身份调查、调度打火人夫、火宅警备、打更与治安维持等勤务。

    [209]新井白石(1657—1752),曾为德川家的重要辅臣,亦以创作汉诗著称。

    [210]日本江户时代,大名在领地居住时,被派往江户、代表藩国处理事务的官职。

    [211]家老是日本江户时代幕府或藩中要职。笔头家老为家老中地位最高者。

    [212]日文雷电的汉字写作“稻妻”。

    [213]投钱币视正反面的占卜或赌博行为。

    [214]在日本江户幕府和各藩国的官厅里担任会计工作的职务。

    [215]江户时代职等最低的夜警,负责逮捕游民、处理牢房刑场杂物或协助行刑的职位,亦作“番太郎”。

    [216]贩卖树木的商家,或以植树、维护花木、园艺造景为业。

    [217]全名为火付盗贼改,日本江户幕府时期的职务名称,负责江户城区和城郊的巡逻,捉拿并审判盗贼和纵火犯人。

    [218]菅原道真(845—903),日本平安时代的政治家、学者、汉诗人,被日本人尊为学问之神。因受诬陷而遭流放九州太宰府,并于该地病逝。殁后,先是皇子病死,接着皇宫清凉殿遭雷击,死伤多人。朝廷惊恐不已,推论为道真的冤魂作祟。自此其亡魂被视为雷神。

    [219]犯案前对目标进行缜密调查,于正确位置挖开仓壁,窃取其中财物的盗贼。

    [220]于寺庙或神社中祈愿或还愿时购买的小木札。木札上绘有马等图样,于空白处或背面写上祈求内容与姓名后,悬挂于寺社内。

    [221]日本总管寺院和神社事务、监督僧尼的官职。

    [222]一种和尚打扮的巨妖,其身躯会越看越高,往往看不见头顶。可致人于死,但若对其说声“见你头顶了”,便会消失。

    [223]非人,日本江户时代从事刑场杂役和低级游艺工作的人,贱民的一种。乞胸,在民家门前或寺内、广场等地表演并收取赏金的杂耍艺人。

    [224]车善七,日本江户时代浅草的世袭非人头目的称呼。弹左卫门,关东八州及其周围的贱民的总监督,历代均沿用此名。

    [225]以富士山信仰为宗旨的日本游山拜庙并捐献钱物的组织。

    [226]亦作“道祖神”,日本古时供奉于村界或道路分岔处,被视为保佑旅人平安、防止灾厄侵袭村落的神明。

    [227]每年十一月酉日在各地鹫神社举行祭奠的庙会。

    [228]阴历十一月的异称。

    [229]镰仓末期至南北朝时代的武将楠木正成的名言。指非不能胜理,理不能胜法,法不能胜权,权不能胜天。

    [230]祭文为江户时代的一种俗曲,祭文语指以吟唱这类俗曲为业者。

    [231]江户时代,遭户口除名的贫农或城镇里的中下阶层百姓。

    [232]猿饲,以训练猿猴并携带其表演以糊口的街头艺人。下文的“鸟追”,指以竹刷或棍棒驱除农田中盗食庄稼之害鸟的职业。

    [233]公事宿为江户时期供诉讼者宿泊之处,公事宿世话代诉讼者处理诉讼事宜。

    [234]传说中的日本武将,为传统戏剧净琉璃中一位力大如牛的英雄要角。

    [235]日本传统纸牌游戏所用的牌。牌上印有和歌,竞技者用的牌仅印有下句,须按读牌者所读的上句,寻找对应的纸牌。

    [236]阴历十二月的异称。

    [237]指接受登记、受非人头管理的合法非人。

    [238]寄场,1790年设于江户石川岛的游民、轻度罪犯收容所。金山,位于今新潟县佐渡岛,江户时代后期曾有一千八百名游民与罪犯被引渡至此强制劳动。

    [239]抱非人的法定居处。

    [240]以制作蓑衣为业者,在江户时期地位低贱。

    [241]以弹唱、针灸、按摩等为职业的盲人。

    [242]平将门(903—940),日本桓武天皇的五世孙。939年举兵谋反,后兵败战死,死后又遭斩首。然有死后阴魂不散、欲东山再起之说,长年为人所惧。

    [243]日本江户幕府的职务之一,充当里院的清扫和将军散步时的护卫,暗地里执行谍报任务。

    [244]江户时期(1603—1867),以京都和大坂为中心的近畿地区被称为“上方”。“上”体现对天皇所居住地区的尊敬。

    [245]日本传说中的神仙。《今昔物语集》中记载他建造了今位于奈良的久米寺。

    [246]商店里统管下人的职务,代替主人管理店里的各种事务。

    [247]江户时代中后期流行的以青楼逸事为主题的大众文学。通常以小册子的形式发行。

    [248]江户时代至明治时代,分布于各个港口,进行诸如进货、装货、客运等各种业务的商户。又称回船问屋或漕问屋。

    [249]江户时代的一种读物,将社会上发生的事配上插图印制而成。

    [250]稻草编制的绳子。多见于神社,能辟邪。日本在过年时有在门梁上挂注连绳的习俗。

    [251]身穿与修行者僧服类似的衣服,实际上以贩卖驱邪符咒为业的人。

    [252]表演净琉璃戏剧时的小道具。是一种为了让伤口看起来流血而染成血色的棉布。

    [253]盐谷判官、高师直是人形净琉璃剧《太平记》中的角色。该剧目根据真实的“松之廊下”事件改编,1701年3月14日,从京都被贬至江户的播磨国(今兵库县)赤穗藩主浅野内匠头长矩,在江户城松之廊下将幕府派系下的吉良上野介义央砍伤,此事被称作松之廊下刃伤事件,事发原因不明。浅野被当场制服,当日便剖腹自杀,浅野家因此断后。一年后浅野家臣为复仇攻入江户将吉良斩杀。该事件后被改编为剧本《假名手本忠臣藏》,成为人形净琉璃三大经典剧目之一。但由于幕府的审查制度禁止上演时事剧目,于是该剧改名为《太平记》,主人公也分别更换为盐谷判官(浅野内匠头长矩)和高师直(吉良上野介义央),高师直因语言上侮辱了正执行公务的盐谷判官而被后者砍伤。

    [254]官职名称。意为天皇所设检查违法行为的使节。同时又是人形净琉璃的角色,象征强大而又带有悲剧色彩的男性。盐谷判官即为检非违使。

    [255]操控人形净琉璃人偶的有“三使”,分别为主使(负责头、表情和右手)、左使(负责左手)和足使(负责腿脚),其中以主使地位最高,左使和足使视情况配合主使。表演时需掩面着黑衣以示其并不存在于舞台之上。

    [256]按照1:1的比例制作的真人大小的人偶。

    [257]街头人偶表演的一种形式。艺人胸前挂着装有人偶的箱子,来到各户人家门口,将箱门打开,转动里面的人偶进行表演以换取钱财或食物。

    [258]演剧表演的最后一天被称为千秋乐。

    [259]用五种不同形状的石块堆叠而成的塔。又称五轮卒塔婆、五轮。

    [260]江户幕府颁布的宗教管理和人口管理制度。以抵制基督教为主要目的,明确登记各户宗教信仰的宗门改,同人口调查的人别改进行统一登记管理。

    [261]死后渡过隔在现世和来世之间的三途川时所要缴纳的渡河费。

    [262]酿酒工序里的一个职务,专门负责在夜晚看守酒槽,将因发酵而产生的泡沫舀出。

    [263]七福神之一。七福神是日本神话中主持人间福德的七位神,包括:惠比寿、大黑天、毗沙门天、弁财天、福禄寿,寿老人、布袋。弁财天是七福神中唯一一位女性神仙。

    [264]合,日式计量单位,1合约0.18升。

    [265]一种妖怪,会以和尚的姿态出现在走夜路的人面前,越变越大。与之相似的妖怪还有后文出现的高坊主等。

    [266]荼吉尼天,藏传佛教之鬼神,原指吃人心的恶鬼。自平安时代起,日本人将从中国传入的荼吉尼天与他们自古信奉的稻荷大神视为同一尊神明。

    [267]辘轳首,日本的一种长颈妖怪,通常以女性形象出现,特征是脖子可以伸缩自如,与井边打水时控制汲水桶的辘轳把颇为相似,故有此名。

    [268]日本旧时的和泉国,约在今大阪府大和川以南。

    [269]木津祢和狐的日语发音相同。

    [270]反,日本的面积单位,1反约为992平方米。

    [271]町,日本的面积单位,1町等于10反,约为9920平方米。

    [272]日本民俗画的一种,因在滋贺县大津市出产而得名。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