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易经系辞传-险阻人生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险;夫坤,天下之至顺也,德行恒简以知阻。能悦诸心,能研诸侯之虑,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是故变化云为,吉事有祥,象事知器,占事知来。天地设位,圣人成能,人谋鬼谋,百姓与能。八卦以象告,爻彖以情言,刚柔杂居,而吉凶可见矣!变动以利言,吉凶以情迁,是故爱恶相攻而吉凶生,远近相取而悔吝生,情伪相感而利害生。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则凶,或害之,悔且吝。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

    悦心研候

    本章为今本系传末章,又提乾坤易简之知能,与系传首章终始相应。且其重点摆在知险阻,通人情,仍延续前数章忧患意识的观点。结尾一段似属错简,但义理连贯上亦非绝不可通。

    大易以变易、不易、简易立教,系传开宗明义即称:“乾以易知,坤以简能。”并依次推出“易简而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的结论。既然易简可得知天下之理,当然可知险、知阻。乾健坤顺,《说卦传》有明确定义,此处加一至字,亦合乎系上传第五、六、七章的说辞:“盛德大业至矣哉”、“易简之善配至德”、“易其至矣乎”。以德行称乾坤,并加一恒字,也是“大人与天地合其德”之义。咸、恒为下经之首,乾、坤为上经之首,乾坤两卦涵摄咸恒之义,可谓理所应有。此章称恒,乾坤彖传中则有咸:乾为“万国咸宁”,坤为“品物咸亨”。反之,咸恒二卦亦必蕴涵乾坤之义,彖传中称咸为“天地感而万物化生”,称恒为“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

    八卦中,以坎喻险,以艮喻阻,组合成六十四卦,理论上至少就有四分之一的情境,充满了危险和阻碍。若再考虑互卦及爻变的情形,人生不如意事,真是十之八九。

    蒙卦内险外阻,启蒙不易,须“果行育德”,从摸索实践中以蕴养真知。蹇卦内阻外险,寸步难行,须“反身修德”,以号召团结的大智慧谋求出路。坎卦险关不断,九五居外险之中,又当三、四、五爻所组成艮卦之巅,有水中山、险中阻之象。形势复杂艰难,须调节资源,以谋不同势力间的动态平衡,爻辞所称“坎不盈,坻既平,无咎”,为行险有功的大气度。艮卦重重障碍,九三为内艮之巅,又居二、三、四爻所组成坎卦之中,有山中水、阻中险之象。须下整顿身心的苦功夫,才能突破瓶颈。以四爻组合成的互卦理论来看,坎九五、艮九三,皆相当于蹇卦九三、九五爻的位置,同功而异位,得内消障碍、外克艰险,压力之大,可以想见。

    险阻因何而生?艮卦以止欲为义,已明白昭示:嗜欲太深为人生一切业障的根源。坎卦以习坎为旨,为坤卦习气势力的发用,易致迷惑沉沦。欲化解险阻,必须回复乾卦自然易简的本性,嗜欲浅则天机深,故称恒易以知险,恒简以知阻。

    需卦健行遇险,彖传称:“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初九爻辞云:“利用恒,无咎。”小象解释:“未失常也。”可谓至健恒易以知险的范例。剥卦上艮下坤,彖传称:“顺而止之,观象也。”六五爻辞云:“贯鱼以宫人宠,无不利。”小象解释:“终无尤也。”也是至顺恒简以知阻的典型。

    易简之德,知能具备,知险知阻后,接着谈能。能悦诸心,对事理领会透澈,《孟子.告子篇》有云:“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悦诸心为兑卦的境界,君子以朋友讲习,法喜充满,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能研诸侯之虑,明显有衍文。以行文对仗考虑,侯之二字为衍,原文应为“能研诸虑”,如此文意非常清楚。悦诸心之后,就得进一步研究考虑该怎么做,所以下文为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此二句已见于系上传第十一章,其前文为“探赜索隐,钩深致远”,后文以“莫大乎蓍龟”的赞叹作结。赜是复杂幽深,亹亹为奋发勤勉之状。人生行事,一旦看清了形势,必然深思熟虑,决定对策,付诸行动,吉凶成败便依此而定。

    问题是:侯之二字,因何而衍呢?错误也该有致错的逻辑,而侯之之衍不易说得通。另一种改法有没有可能:原文为“能研诸侯”之虑二字为旁注窜入本文。诸为之乎连音,侯通候,农历中的七十二候,每五天的气候、地貌、动植物生态,均有差异变化。人的工作、生活,也应随周遭环境的变化而作调整。候有征候、时候、气候、火候、等候之意,当然要刻意留心,好好研究。屯卦“利建侯”、豫卦“利建侯行师”、比卦“建万国亲诸侯”、晋卦“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乃至渐卦的候鸟鸿雁,群行以序,往来以时,皆与研候、占候有关。诸字也有众多之意,悦诸心,众人皆有会心,研诸侯,共同分析各种征候,而形成集体综合的判断。这种改法合情合理,可能意境更高一筹。

    无论是研诸虑或研诸侯,加上悦诸心,都是对人生险阻的警惕及反应,而之所以能趋吉避凶,仍归功于乾易坤简的大能。系上传第十章有云:“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十一章亦称:“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和本段所阐发的义理完全相通。

    参赞化育

    系上传的相关论述,结尾总不免归之于卜筮,并极力称扬其慎谋能断的神妙功能。本章也不例外,往下以是故二字转接,一连八句四言,给《易经》之为用下达结论,仔细品读,精义无穷。

    变化云为,自然及人为环境的变动下,当事者该怎么说、怎么做?吉事有祥,吉字可能有误,有人说应为言字,形似而致误。言事有祥,言即云、事即为,祥为征兆,任何言辞和事情若细心体察,都有迹可寻,依此预测可早作准备。下文云象事知器,占事知来,实即制器尚象和占卜预测之事,在系上传数章中,及系下传第二章,已有充分陈述。系上传第十章曾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言动象占的分类,和本章言事有祥,象事知器,占事知来的说法如出一辙。

    如果依原文为吉事有祥,好事情都有先兆,应该也包括坏事亦有恶兆,提吉不言凶,属于积极面的思考。只要看出败坏的趋势,早作化解防范,逢凶变吉。遇难成祥,自亦可能。“系辞下传”第五章,载述孔子对豫卦六二的评述:“知几其神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称吉之先见为几,而不言凶,与此类似。

    祥字一般解为福善,若统言之则灾亦称作祥,且有事前征兆之意。《中庸》有云:“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这是最有名的一段论述,《中庸》与大易相表里,真是处处可见。祥有时又为详字之假借,有详细审察之义。履卦敦笃实践,上九爻辞称:“视履考祥,其旋元吉。”回头检验一生的得失祸福、善与不善,务期全盘审视,真实面对,必可启迪后人。爻变成兑,朋友讲习,不亦悦乎!大壮血气方刚,难以“非礼弗履”。上六“羝羊触藩”,陷入进退两难之境,小象亦云:“不详也。”年轻虑事不够周详,罹此灾咎,得速谋补救才有生机。大壮有大兑之象,兑为羊,羝羊、丧羊、不详、考祥,皆与羊的意象有关。

    天地设位,自然环境究竟因何而生,又如何形成现今的风貌,已很难完全追溯。反正既已如此,我们就要顺势开发利用,尽己之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以造就最理想的人间世界,这就是圣人成能。在参赞化育的过程中,除了当代人须贡献智慧外,还要参考运用古人的经验与睿智。鬼谋一词用的精彩,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即在肉身殒灭后,仍能以心智的力量继续发挥无远弗届的影响。二帝三王、诸子百家是鬼谋,整部《易经》是鬼谋,东方文化、西方文化的精粹思想全是鬼谋。大畜卦《大象传》称:“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正是人谋鬼谋的完美体现。

    所有这些精思实践的盛德大业,皆为全人类谋福,并不限于大思想家和大行动家,而是开放给所有人积极参与的,这就是百姓与能。系上传第五章:“百姓日用而不知。”第十一章:“吉凶与民同患…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十二章:“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圣人成能,百姓与能,《礼运大同篇》所谓:“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多美好和谐的人间世界!

    与字有朋类相亲、共举分享、互助合作之义,易传中极重视此字,处处宣扬强调。咸卦彖传称:“二气感应以相与。”少男少女相慕,遂成此有情世界。艮卦彖传则云:“上下敌应,不相与也。”人生偏多险阻。前面说大畜是人谋鬼谋的体现,其综卦无妄,则正好落实了圣人成能、百姓与能的理想,其《大象传》称:“天下雷行,物与无妄,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

    本章前段由易简以知险阻起论,经能悦诸心、能研诸候,至圣人成能、百姓与能,叙理层次井然,恰恰印证了《系辞上传》首章的宗旨:“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简而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天地设位,既称设,就表示尚未完全确定,还有人力参赞造化的空间,这和《说卦传》天地定位的说法,意境大不同。系传作者的见识甚高,极可能就是师承孔子的理念。《系辞上传》第七章亦云:“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该章前面,即以子曰:“易其至矣乎”起论。

    顺性纯情

    人生险阻既由情欲而生,本章后段便扣准人情立论,以落实因情悟性、顺性纯情的易简法门。

    八卦以象告、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各具自然之象,交织成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之后,呈现出形形色色、错综复杂的事理人情。同卦中阴爻、阳爻交杂分布,依据其刚柔互动的情状,便可推断出吉凶祸福的结果。《系辞下传》后几章屡言杂字,杂而不越、杂而不厌、六爻相杂、杂物撰德、物相杂,以及本段的刚柔杂居。杂即不纯不一,繁复难理,而本章以易简立宗,无私无我,足可化繁为简,以简御繁。

    变动以利言,一语道破人事变化之因。人是趋时逐利而动的,如果不利,是判断错误,绝不会故意违利而行。《孙子兵法.军争篇》有云:“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者也。”《火攻篇》亦称:“非利不动…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坦白干脆,没有半点虚矫。《易经》处处言利,元亨利贞为天则,利居其一,利有攸往、利涉大川、利见大人、利御寇不利为寇、无不利、无攸利、利西南不利东北…无论情境怎么变,利字永远是最基本的考虑。

    吉凶以情迁,直指人情为得失成败的根源,喜怒哀惧爱恶欲,无时无刻不左右着人生的种种决定,情一旦有了变化,吉凶祸福往往也跟着逆转。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确为人之常情;爱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实乃圣贤高标。

    易中论情之卦,莫过于咸、恒、萃、兑,前三卦的彖传末皆称“天地万物之情可见”。咸、恒为下经之首,启动人间世的一切变化,由幕少艾到白首偕老,感情正常而稳定。萃卦之前为姤,之后为升,激情浓烈而动荡,充满了颠覆性和梦幻泡影的氛围。咸、萃二卦之外卦皆为兑,两情相悦,自然流露,情之所系,可忘劳忘死。此四大情卦,卦辞皆有亨利贞,独欠元德,与蒙卦同级。换言之,感情易蒙蔽理智,而影响到生命的原创性。

    大壮卦二阴四阳,有大兑之象,彖传亦称“天地之情可见”。卦辞仅言利贞,元亨二字皆不见。《大象传》云:“非礼弗履。”《杂卦传》称“大壮则止”。全是戒慎之辞。咸卦二至上爻、恒卦初至五爻、萃卦三至上爻、兑卦三至上爻,所组成的互卦皆为大过。大过为非常情色、充满颠倒梦想之卦,偶一不慎,即致倾覆。

    以上所称的情卦,卦辞尚称亨利贞,整体说来还相当不错。然而,一旦进入六爻的内部世界,爻辞几无一善者,尽是凶悔吝厉之辞,哭哭笑笑、担惊受怕、长吁短叹,情怀动荡不止。可见人情互动起来,很难自全,绝不像外观上那样花好月圆。

    在情、利二字当头的影响下,往下以是故导出的感慨或结论,就不那么令人意外了。爱恶相攻而吉凶生,远近相取而悔吝生,情伪相感而利害生,真是吉凶悔吝生乎动,动则得咎。难怪萃卦菁英相聚,惊才绝艳,六爻爻辞却只求无咎。艮卦看破世情,老僧入定,不获其身,不见其人,终获无咎。

    爱恶相攻是主观情绪,远近相取为时空距离,情伪相感则根本质疑情感的真诚。人生往往为了一时激情相互攻取,弄得遍体鳞伤,结果时过情迁,又觉如幻如化。爱恶的杀伤力大,尘埃落定后生出吉凶。远近格于形势,争取的过程中有了悔吝。若虚情假意,自欺欺人,则还会引发无穷的祸害。

    同人卦五阳一阴,六二为众所觊觎,竞相争取。九五与之中正相应,本为绝配;九三与之邻近,颇思横刀夺爱;九四夹处其间,也想占此便宜。结果一场紧张而不精彩的风波过后,勾心斗角,各自收兵。九四爻辞称“弗克攻”;九三“伏戎于莽,三岁不兴”;九五“大师克相遇”。此即典型的爱恶相攻,远近相取。

    姤卦亦五阳一阴,初六“羸豕孚蹢躅”,野性情欲饥渴难耐。九二近水楼台“包有鱼”,九四相距过远“包无鱼”,九三夹处其间,坐立难安,进退失宜,又是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相争。

    随卦长男随少女,动而悦,随和亲近。九五爻辞云:“孚于嘉,吉。”孚为至诚爱信,嘉为双方欢喜,真情挚意而致吉。兑卦九五受上六诱引,情欲失正,爻辞云:“孚于剥,有厉。”爻变成归妹,征凶,无攸利。孚于嘉,是以情相感而生利;孚于剥,为以伪相感而生害。

    凡易之情,平凡平易之情,亦即人之常情,不唱高调,不讲超凡入圣之情,这种务实的态度很值得注意。近而不相得,朝夕相处却不投契,难以相得益彰,反添无限痛苦。当然凶,甚至还可能互相迫害,又增悔吝。人情因爱生恨的可怕,益卦上九讲得很清楚:“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

    睽卦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一家人搞得同床异梦,甚至反目成仇。革卦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忍让不了遂激发剧变。山泽通气为咸,少男少女相互吸引;雷风相薄为恒,长男长女日起勃溪。二多誉、五多功,飞龙跃龙竟成死敌。茫茫尘世,人情确实如此,有志君子能不省思!

    系传二十四章,至此已可画上句点,融会贯通,精思力践,可俟后之贤者。最末六句应属错简,若非不伦不类,也是画蛇添足。

    将叛者其辞惭,心怀异志者说话会不好意思。中心疑者其辞枝,信念不坚定,讲话就枝蔓岐出,欠缺要点。吉人之辞寡,吉人自有天相,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为政为道皆不在多言。躁人之辞多,飞扬浮躁,言多必失。诬善之人其辞游,诬赖好人,恶意抹黑者缺乏证据,言辞必定闪烁游移。失其守者其辞屈,理不直气不壮,自然难以服众。

    这些都是人心险恶,人情诡诈,由内而见诸于外的一些征兆,和本章知险阻、通人情的主旨,并不相违。若要防范上述爱恶相攻、情伪相感所致的祸害,这些用世功夫都得修练。《系辞上传》末章称:“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且以“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作结。《系辞下传》首章又云:“圣人之情见乎辞。”本段文字皆可与之呼应。

    《孟子·公孙丑篇》:“何谓知言?曰: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整段义理,大可与本章相参。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