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每个女人来说,没有上天安排好的道路,更没有天上掉下来的幸福。想要幸福?很简单。先向你和你的生活深深地道一声感谢,然后用“生如夏花”的心态去努力生活,用淡定的智慧改变你不喜欢的。鼓起生命的风帆,用信念和行动告诉进入我们生命中的人“我是我最好的作品”。
你的信念有多坚定
信念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当你有某种信仰的时候,你会变得很强大,随时都充满着自信和勇气。即使你身处逆境,你也不会退缩,而是勇往直前,直到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信念。
各位女士,假如我问你们:“你坚信明天的生活会更美好吗?”我估计很多人都会告诉我:“当然了,我认为明天的生活会更美好。”但是,你相信的程度又如何呢?假如你正在失业中,或者身体健康出现了问题,你还会相信明天的生活会更美好吗?
无疑,在女人的一生中,随时会碰到困难和挫折,甚至还会遭遇致命的打击。此时,心态的积极与消极对事业的成败产生重大的影响。
美国潜能成功学家罗宾说:“面对人生逆境或困境时所持的信念,远比任何事都来得重要。”这是因为,积极的信念和消极的信念直接影响创业者的成败。
积极的心态创造人生,消极的心态消耗人生。积极的心态是成功的起点,是生命的阳光和雨露,让人的心灵成为一只翱翔的雄鹰。消极的心态是失败的源泉,是生命的慢性杀手,使人受制于自我设置的某种阴影。选择了积极的心态,就等于选择了成功的希望;选择了消极的心态,就注定要走入失败的沼泽。如果你想成功,想把美梦变成现实,就必须摈弃这种扼杀你的潜能、摧毁你希望的消极心态。
著名心理学家A·阿德勒曾说:所有失败者——罪犯、酗酒者、自杀者、堕落者、娼妓等,他们之所以失败,都是因为他们缺乏从属感和社会兴趣,从而对生活产生强烈的沮丧情绪。他们在处理职业、友谊和性等问题时,都不相信这些问题可以用合作的方式加以解决,于是对现实充满失望感。
沮丧,是人类的正常现象,但如果长年逃避和否定自己,从而陷于持续的沮丧之中不能自拔,却又习惯把责任一股脑全推给别人的话,那么这样的人大都是些缺乏勇敢和能力承担不幸的人。
沮丧者虽然也大都在各自挣扎,并很想求助于别人,可是孤独和害怕被拒绝的心理使他们往往不敢冒险求人。因此,除了配偶和孩子等家中亲人,周围的人往往都无法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认识到其糟糕的情绪,因而也难以给他帮助。事实上,即使有人知道了他们情绪上的沮丧,旁人也常常会显得无能为力。
但让人感到奇怪的是,有些“功成名就”的成功者也会产生沮丧。例如有的事业有成的男人,当他的妻子不安心操持家务,而决定要去读书或要找份兼职工作时,面对乱七八糟的家,他们往往会出现强烈的沮丧感。因为他们觉得自己辛苦工作,赚那么多钱,在社会上也有地位,家中该有的都有了,结果妻子还不安心,还要去寻找什么自我,因此他会产生自己所追求的这些东西究竟有什么意义一类的疑问。如果无法很好地解决这些心理上的困扰,他很可能就会逐渐变得灰心失望、情绪沮丧。
可见,一个人如果不能获得事业的成就感、家庭的幸福感,那么他是不会感到快乐和欣慰的。他会不断地自问:“我得到的是什么?”很容易产生“不死就知万事空”的感觉。
一般,人在生命的几个重要阶段都可能会出现沮丧情绪。童年时期,健全的感情发育和培养很重要,如果家庭生活不幸,比如父母亲离婚、丧失亲人等,都容易导致其产生沮丧感;青年时期,健全的社会关系包括恋爱、婚姻、朋友等都十分重要,恋爱、婚姻挫折会使人沮丧;老年时期,如果老年丧偶、丧子很容易使人陷于沮丧无助的情绪之中。
沮丧情绪常常会扩大生活的不幸。所以对被持续、强烈的沮丧情绪困扰的人来说,很有必要接受一定的心理治疗。但这些人又常常不愿意承认自己有心理问题,对心理咨询和治疗持拒绝排斥的态度,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对他们的工作、生活、婚姻、家庭造成进一步的破坏。
有的人在沮丧中形成了对他人冷漠的态度,认为这样可以报复别人,其实这样不但无助于事情的解决,还会进一步损害自己。因为这样做,无论在肉体上、精神上都将进一步影响自己的情绪,使自己无法坚强地面对现实。事实上,用冷漠的方法打击自己倒是最有力的武器。
不可否认的是,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沮丧的时候,但沮丧并不是不可克服的。要拿出勇气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找出引起沮丧的原因并努力设法改变现状。
所以说,应像对待所有其他的不幸后果一样,对于不幸带来的沮丧,我们也不应听之任之,一味地自怨自艾、杞人忧天。而要振作起来,采取勇敢的、奋进的态度去直视它以及现实中的一切挫折和困难。
纵观那些高情商者之所以能够成功,就在于他们具有较强的情绪承受能力,能够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各种情绪的影响,并能通过适当途径克服消极情绪所带来的困扰,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对生活充满着希望和信心,从而才有勇气和耐心去征服生活中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而那些一味沉浸于沮丧之中不能自拔的低情商者,最终只能使自己一败涂地。
在对人类的消极心态做深入研究的过程中,我认为以下三种特别模式的心态会造成人们的无力感,最终毁其一生。它们分别是:
1.永远长存
即把短暂的困难看作永远挥之不去的阴影,这是在时间上把困难无限延长,从而使自己束缚于消极的心态下不能自拔。
2.无所不在
即因为某方面的失败,从而自以为在其他方面也会失败。这是在空间方面把困难无限扩大,从而使自己笼罩在失败的阴影里看不到光明。
3.问题在我
即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一味地打击自己,使自己无法振作。这里的“问题在我”,不是用于承担责任的代名词,而是在能力方面一味地贬损自己,削弱自己的斗志。
女性朋友,你有过这样的情形吗?如果有,请尽快从消极心态的阴影里解脱出来。记住德国人爱说的一句话吧:“即使世界毁灭,我也要在今天种下我的葡萄树。”
面对现实,接受现实
心境恰似容器,无法面对现实就容不得对未来的美好期望;满满的水杯如何还能承受新注入的甘美果汁。放下身段,方才得以率真地正视自我;抛弃世俗虚伪名利、面子的顾忌,拥有坦然的胸怀,正是我们迈向美好未来的捷径。过去的所有不愉快绝不会因为自欺欺人地捂上自己的眼睛就可以“我看不见你,你就看不见我了”;坦率方见真情、纯真始得真义,只有不计过去曾经的“坦率”、不计世俗眼光的“纯真”,我们才得以最大的勇气面对现实。
我的女儿乔伊三四岁刚学会走路的时候,在家里最爱跟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
当时她是家里唯一的孩子,我们当然成了她唯一的玩伴。乔伊老是喜欢叫我们“做”,由她四处躲起来,让我们找她。我每次总是故意慢慢地数着一、二、三、四……同时从指缝中偷偷地看她那胖嘟嘟的小腿慌慌张张地在家中的房间到处乱窜;她一会儿想藏到窗帘里面,一会儿想躲到壁橱后面,她总是觉得不大放心地再三改变她的主意,她总是觉得不大满意地屡次更改她隐藏的地方。即使确实是找到了绝佳的隐密地方,她又总是在我问她“躲好了没”、奶气十足地回答说:“好了”的时候,充分暴露了她的行踪。
我故作谨慎仔细地搜寻,使我都能听到她紧张的呼吸声;我夸张地缓步前行慢慢接近她藏身的地方,连她扑通扑通的心跳悸动都可以明显地感觉出来。而当我每次找到她,拉开了窗帘、或是翻开了壁橱的时候,她十分天真可爱地以小小的双手立即捂住了她的眼睛,以为“她看不见我,我就看不见她”,兀自烂漫无邪地静静站立在我的眼前。直到我以双手拉开了她肥嘟嘟的小手以后,她这才死心塌地地发现我已经找到了她,而不断吱吱咯咯、手舞足蹈地开怀大笑。
乔伊这种愚蠢可爱的举动,经常是当时我们一些亲朋好友来家做客时,作弄逗笑的最好题材;直到如今,乔伊虽然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颇有大家闺秀的气质,我们仍不时以这些童年的往事取笑她。乔伊说,她依稀还能记得当时情景的一二;她说,她一直将这种“我看不见你,你就看不见我”的捉迷藏哲学奉为圭臬,直到进了幼儿园,才在接触了其他的小朋友、面对了真实严肃的“游戏规则”,知道不再有人像父母一般的宽让以后,才知道过去奉行的哲学有多荒谬与错误。
我常想,这真是一个最好的人生启示。其实,我们许多人,直到成年以后,不还一直在生活中继续犯着这个“我看不见你,你就看不见我”不敢面对现实的严重错误吗?
漫漫人生,充满了喜乐、充满了快慰,喜乐时我们高歌,快慰时我们欢笑。然而,漫漫人生也充满了悲伤、充满了挑战,而我们却经常在悲伤来临的时候只知痛苦、在挑战来临的时候只会愚蠢地以“我看不见你,你就看不见我”的自我欺骗心态,一意回避,而不知如何拿开捂住眼睛的双手,面对现实、迎接挑战。
人们不是因为他们不诚实而撒谎,他们不诚实是因为他们害怕真相。这是恐惧发生在谎言之前的原因。我们选择撒谎,因为我们相信真相可能开启我们害怕而希望逃避的反应。内疚随之而来,因为我们的内在认知立即明白我们主动逃避一次学习爱的机会,而且我们正在造成内在的另一个障碍。
亲爱的女士,谎言的结果会驾驭我们的生命,而我们终究会发现吐露真相是明智的方法。
演绎你的生命交响曲
在他的提琴完全定弦之前,大音乐家奥尔·布尔是不会在公众面前演奏的。如果一根弦松了一点儿,即使这种不和谐只有他一个人注意到了,他也必定会在继续前为他的提琴定弦,他可不管这需要多长时间,他也不管他的听众是如何地骚动不安。而一个蹩脚一些的音乐人是不可能这么精益求精的。他可能会对自己说:“即使一根弦松一点儿也无关紧要,我将弹完这支曲子。除了我自己,没有人会察觉出来的。”
一些伟大的音乐家说,没有什么东西比演奏一件失调的乐器,或是与那些没有好声调的人一起演唱,更能迅速地破坏听觉的敏感性,更能迅速地降低一个人的乐感和音乐水准的,一旦这样做以后,他就不会潜心地去区分音调的各种细微差异了,他就会很快地去模仿和附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样,他的耳朵就会失灵。要不了多久,这位歌手就会形成一种唱歌走调的习惯。在人生这支大交响乐中,你使用的是哪种专门的乐器,无论它是提琴、钢琴,还是你在文学、法律、医学或任何其他职业中表现的思想、才能,这些都无关宗旨,但是,在没有使这些“乐器”定调的情况下,你不能在你的听众——世人面前开始演奏你的人生交响乐。无论你干什么事情,都不要玩得走样,都不要唱得走调或工作失调,更不要让你失调的乐器弄坏了耳朵和鉴赏力。即使是波兰著名钢琴家、作曲家帕代莱夫斯基那样的人,也不可能在一架失调的钢琴上奏出和谐、精妙的乐章。
心理失调对工作质量来说是致命的。这些极具毁灭性的情感,比如担忧、焦虑、仇恨、嫉妒、愤怒、贪婪、自私等,都是工作效率的致命敌人。一个人受任何这些情感的困扰时,他就不可能将他的工作做得最好,这就好像具有精密机械装置的一块手表,如果其轴承发生摩擦就走不准一样。而要使这块表走得很准,那就必须精心地调整它。每一个齿轮、每一个轮牙、每一根石英轴承都必须运转良好,因为任何一个缺陷,任何一个麻烦,任何地方出现摩擦,都将无法使手表走得很准时。人体这架机器要比最精密的手表精密得多。在开始一天的工作之前,人这架机器也需要调整,也需要保持非常和谐的状态,正如在演出开始以前需要将提琴调好一样。
你是否见过洗衣店里的转筒洗衣机?它刚开始旋转时,声音极为颤抖,似乎它要变得粉碎一般,但是,渐渐地,随着转速的加快,它的声音变得越来越微小,当它的转速达到最快时,这架机器的声音就很小。一旦它达到了完美的平衡,什么事情也扰乱不了它,而在它开始旋转之前,哪怕是一件极小的东西也能使它震颤、抖动不已。
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能使一个思想状况不佳的人烦恼不已,但却根本无法影响一个思想沉着、镇定自若的人。即使是出了大事,即使是恐慌、危机、失败、火灾、失去财物或朋友以及各种各样的灾难,都不可能使他的心理失去平衡,因为他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支点——心理平衡的支点,因此他不再在希望和绝望之间摇摆。他已经发现,自己是通行于整个宇宙的伟大法则的一部分,他是上帝的一部分。
在人生这支大交响乐中,无论你使用的是哪种专门的乐器,提琴、钢琴,你都要定好你的演奏基调,别让外在的噪声和打扰控制自己的内心。
人生有方向,就有希望
生活中有些人态度散漫,随便地找个工作,稀里糊涂地结了婚,漫不经心地过日子,心中没有一点进取心和愿望,却梦想着事情能像自己想象的一样美好。这样的人是永远不可能获得成功的。
恩·约特女士在纽约新温斯顿饭店创办了“易职诊断处”,她是一位人生的指导者。她给那些对自己工作不满意的人提出意见,供他们参考。我和她曾经讨论过失业的问题,她对我说,这些人之所以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她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帮这些人找到内心的愿望和目标。这也是一位妻子应该协助丈夫的事情,帮助他找到生活的目标,然后他才能够明确地向这个目标前进。
《婚姻指南》的作者赛门和伊瑟格琳,曾经指出快乐的婚姻建筑在共同的生活愿望的基础上,无论这个愿望是什么——一幢新房子,一个大家庭,或是去欧洲旅行一次……书中写道:“关键是先制定一个目标,然后努力去实现它。生活的快乐、满足和趣味来自于对生活的设计、希望和梦想,来自于对生活中的胜利与失败、满足与失望的共同分享。”
住在堪萨斯州威基塔的威廉·葛理翰夫妇,就是一个活生生的证明。威廉·葛理翰是威基塔威廉·葛理翰油料公司的负责人,公司的经济效益良好。小时候,威廉·葛理翰就已经懂得怎样从油料经营和投资中获取利润了,如今他和夫人玛丽拥有的人生财富令许多人羡慕不已:健康、富有、6个聪明的孩子、成功的事业、豪华的住宅,他们在未来的岁月可以尽情地享受这一切。
我认识威廉·葛理翰很多年了,我向他请教成功的秘诀,他回答:“首先要有一个长远的计划,然后努力实现它。”
威廉·葛理翰和玛丽结婚不久,就开始做房屋不动产买卖,从中赚取一些佣金。他们租借一幢办公大楼废弃的一角作为办公室,玛丽在那里负责联络,威廉在外寻找生意。开始,并没有什么业务,这对新婚夫妇经常是食不果腹。
后来,终于出现了转机。他们开始自己购买房子再转手卖出,然后自己建造房子出售,他们的事业前景一片光明。就在这时,威廉却认为自己应该谋求更好的发展,因为他有充沛的精力。
威廉·葛理翰夫妇举行了几次家庭会议,后来他们选择了石油生意,这样威廉·葛理翰油料公司就正式成立了。这家公司对交易的机会和挑战性有强烈的渴望,所以作为成功的范例,经常被人们提及。
但是威廉夫妇并不满足,他们还在谋求新的发展,并考虑进行国际投资。一旦他们作出决定,他们就会竭尽全力去实现它。
当威廉夫妇为自己选择目标制订计划时,他们总会考虑到威廉受过的训练、拥有的素质和性情。玛丽告诉我,为了避免失去进取的精神,威廉总是在实现一项计划之时,马上去制订一个更有挑战性的计划。所以,他们的生活一直充满着挑战,也充满了由此而来的成就感。
威廉夫妇的成功就是一个证明,人生应该制订计划,依照计划行事,最后实现自己的目标。如果一条船失去了方向,失去了前行的动力,那么任何风向对它来说,都是逆风。谁能够不经瞄准而命中靶心呢?瞄准靶心的人可能会出现一点偏差,但是总比闭上眼睛盲目射击好得多吧。
著名的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狄恩·海伯特赫基斯曾说过:“混乱是产生忧郁的主要原因。”混乱不仅是忧郁的主要原因,而且还是成功路上的最大阻碍。因此,如果你想让自己优异出众,你所做的就是激励自己找到生命的重心,制定生活的目标,获得人生的成功。
成功对我们有什么具体的意义呢?成功意味着财富、名望或者权力、安全感,还是满意的工作、服务社会?成功对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含义,我们应该仔细考虑这些问题,找到成功对自己真实的意义,从而确定自己生命的目标!
永远有目标,永远有动力
尼克·亚历山大从小在一所孤儿院里长大,那里的伙食粗劣,孩子们在那里总是吃不饱,就是在饿肚子的时候也要从早上到傍晚不停地工作。
尼克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够上大学。小尼克非常聪明,可以说是一个神童,他14岁中学毕业之后,就来到社会上谋生。开始,他在一家裁缝店里做缝衣匠,他在那里工作了14年。后来,裁缝店加入了工会,他们的工资提高了,工作时间也缩短了。让尼克感到幸运的是,他的妻子愿意帮助他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是一切并不是那么轻而易举。他们结婚后不久,裁缝店开始裁减人员,这对年轻的夫妇不得不自己去闯天下了。
他们想办法筹集资金,他的太太丽莎还为此卖掉了自己的订婚戒指,最后,他们在宾夕法尼亚州亚顿市开了一家亚历山大房地产公司。公司成立后,生意十分兴隆。这时,丽莎决定让尼克上大学。在尼克36岁那年,得到了学位,这是他人生路上的第一个里程碑,同时也实现了自己儿时的梦想。
尼克获得学位后,帮助自己的太太继续做房地产生意。他们又有了新的愿望——在海滨建造一所新房子。不久,他们就实现了这个目标。
他们是否贪图享乐,停下来休息了呢?没有!因为他们要为女儿的教育做好足够的准备。于是他们把房子改成公寓出租,他们一心一意要实现这个目标,最后孩子上大学的费用终于有了保障。
目前,亚历山大夫妇在为自己的退休保险金努力奋斗。尼克单独主持事业,丽莎在家照顾生活。亚历山大夫妇的生活是忙碌的,同时也是幸福的。
萧伯纳曾说:“我厌恶所谓的成功,因为这样的成功意味着再也没有事情可以做了,就好像是一只雄蜘蛛,完成了受精,只有等待着被雌蜘蛛杀死。我的目标永远在前面,而不是后面,所以要不断地进步,向前看。”
许多人的一生中没有明确的目标,他们生活单调、醉生梦死,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相反,那些在人生中有明确目标的人,就是在警觉地等待着机会,一旦机会出现,他们紧紧地抓住它,获得很多收获。
如果要制订长远的计划,最好是把五年作为一个阶段,这样便于管理和实现。你可以这样来制订计划:杰姆要在五年之内获得大学学位,准备着提升;他要在十年之内晋升为小主管等。
一位太太说:“我希望我的丈夫永远不要感到满足,不要停下他进取的步伐。我们这五年的生活中,每年都会为一个目标去努力——首先是他的学位,其次是进修课,然后是谋取一个自由投稿的工作,现在则是他的事业。如果有一天他对我说,他已经满足了,那么我们的蜜月也就结束了。”
“无论你做什么,只要牢牢记住自己最终的目的,就会获得无穷的动力向前进。”实现一个目标之后,马上再为自己订立一个新的目标,这就是成功的要诀。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不断地追求新的目标。
对自己说:马上行动起来
约翰·辛德勒博士——《如何过一年365天》一书的作者,曾经说过:“成熟是经过学习才能达到的,而且通常要历经痛苦才会见效。”
加拿大的丽莲·海德莱太太就为以上的真理做了见证。让我们来看看她是如何走向成熟的。海德莱太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家庭主妇和母亲,她性格开朗乐观。可有一天,她开车不小心跌入一道深沟。
刚开始被诊断为脊椎骨摔断,后经X光照射,她的脊椎骨并没有折断的迹象,而是骨刺脱离了外面的附着物。后来医生把这个不幸的消息告诉了她:“你的脊椎骨严重硬化,你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或许五年后,你就再也不能动了。”
“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当时就吓傻了,”海德莱太太回忆道,“我一向开朗乐观,也乐于克服困难,可当这个可怕的困难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是那么的恐惧,那么的软弱无力。好像一时间我的天空塌陷了。一想到以后要在床上过一辈子,我就被压得喘不过气来。
“一天早上,我的神智突然清醒过来。我想了很多:至少我还有五年的时间能够走路、过正常人的生活,我还能够帮家人多做五年事情。我要珍惜现有的五年光阴!再加上医生的治疗,我自己努力克服的决心,或许我的状况会得以改善。我一定要为此奋斗,我不甘心就这样投降,我要尽我所能去活动起来。刹那间,马上行动起来的决心赶走了软弱和恐惧,我突然有了力量,于是我挣扎着下了病床……那一刻,我决定开始我新的生活。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不停地激励自己:‘继续,继续,继续!’“大概是五年半前的一个早晨,我去医院照了X光,医生告诉我脊椎骨至少再过五年也不会出问题。他鼓励我要对生活充满情趣,积极乐观地生活,要勇敢地活下去。这也正是我的信念,只要还有一块肌肉能动,我就要继续好好地活下去。”
这又是一个因为拥有信念,并且坚持信念从而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促使自己走向成熟的例子。我们必须坚持信念,否则的话所有的理论都会失去价值。诚然,只有信念并不能使我们成熟。在困难、考验面前我们更需要的是勇敢,要勇敢地面对而不是转身逃跑。
各位女士,我们的信念主要在于我们怎么做事。耶稣曾说过:“观其果,知其因。”要是我们不去做,不去实践,即使是深刻的哲理在我们身上也不起作用,生活将不再真实,处处都是虚伪。
如果你内心拥有坚定的信念,就必须坚定信念做好每一件事。
破茧而出,女人也要顶天立地
在任何生命的进程中,奋斗都是不可或缺的,没有了奋斗,生命也就没有了意义。人怎样才能在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呢?其中十分关键的一点就是摆脱自我束缚,应用正确的思维去看待周围的事物和环境。
那究竟什么是自我束缚?我们先看一个科学实验:科学家们在跳蚤的头顶上架起一个玻璃罩,再使跳蚤跳动。跳蚤第一次就碰到了玻璃罩。吃了几次苦头之后,为了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跳蚤改变了自己能够跳起的高度,在接下来的跳跃中,跳蚤每次跳起的高度总保持在罩顶以下。科学家们逐渐地将玻璃罩的高度降低,经过数次的碰壁之后跳蚤就开始降低自己的跳跃高度。最后,当玻璃罩接近桌面时,跳蚤就再跳不起来了,于是只好在桌子上爬行。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科学家将其头顶的玻璃罩拿走之后,再拍桌子,跳蚤仍然坚持爬行。弹跳高手之所以会变成一只“爬虫”,并不是因为它已经丧失了弹跳的能力,而是经过一次次的挫折之后变“乖”了、适应了,最后完全放弃挣扎。
不仅仅动物会陷入自我束缚,人类同样会:因为种种外在原因,自己将行动的欲望和潜力扼杀。
大部分人都有过跟跳骚类似的经历,只不过他们自己没有觉察到而已。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特别是幼年时代,遭受外界,比如父母、老师等太多的批评、打击或遇到挫折,于是积极进取的热情、欲望就被“自我束缚”压制和封杀了。在生活中,有很多自我束缚的人,没有主见是他们的典型特征。随之,与生俱来的胆量之灯就这样被自己给掐灭啦!
那么,如何才能从“自我束缚”中走出来呢?各位女士,请看下面这个故事:
在美国田纳西州的一个小镇上,有个小姑娘出生了,她是一个私生女,她的妈妈为她取名叫肖菲丝。肖菲丝长大之后,慢慢懂事了,发现自己和其他的小朋友不同:没有爸爸。小镇上很多人都对她投来歧视的目光,小朋友也不喜欢和她一起玩。
上学后,她受到的歧视并没有就此而减少,在别人的心理暗示下,肖菲丝变得越来越胆小懦弱,自我封闭,逃避现实,不喜欢和任何人接触,变得越来越孤僻……在肖菲丝13岁那年,镇上来了一个牧师,至此肖菲丝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肖菲丝从母亲那里得知,这个牧师人特别的好,也非常的谦和。别的孩子一到礼拜天,便跟着自己的父母,手牵手走进教堂,于是,她不止一次躲在教堂的远处,看着镇上的人欢天喜地地从教堂里出来,而她只能通过聆听教堂庄严神圣的钟声和偷看人们高兴的神情从而去想象教堂中的神奇。终于有一天,她鼓足勇气,等别人都进入教堂以后,偷偷地溜了进去,躲在无人注意的角落静心倾听。
牧师讲道:过去不等于未来。过去成功了,并不代表还会成功;过去失败了,也不代表未来就要失败。过去的成功或失败,只能代表过去,未来的一切都由现在来决定。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面对现实,更应该重视现在。我们现在干什么,选择什么,就决定了我们的未来是什么!失败的人不要气馁,成功的人也不要骄傲。成功和失败只不过是人生的一段经历,一个事件,都不是最终的结果。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会一直成功,也没有人会永远失败。
肖菲丝是一个领悟力非常强的女孩,有着丰富的情感,牧师的话深深打动她的心灵,仿佛一股暖流注入心田,冲击着她冷漠、孤寂的心灵。那些压抑在肖菲丝心灵上的陈年冰封就这样融化了,她自己也从自我束缚中走了出来。
从此以后,肖菲丝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她变成了一个积极向上、努力奋斗的姑娘,并且取得一次又一次的成功。
40岁的时候,她当上了美国田纳西州州长;届满卸任之后,弃政从商,担任世界500强大企业之一的公司总裁,成为誉满全球的杰出人物。在她67岁那年,她出版了自己的回忆录《攀越巅峰》,在书的扉页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过去不等于未来,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
可以说肖菲丝是一个成功摆脱自我束缚的典型事例,同时这也是牧师教给她运用正确思维看待人生的结果。在牧师的启发下,肖菲丝成了一名事业有成杰出女性,一名在生活中努力生活的坚强女性。
女士们,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缅怀或是伤感过去,而是积极把握现在,拥抱明天。“过去不等于未来”,就是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事物,包括自己,这才是我们真正能够主宰自己未来命运的心态。
对一个成功的杰出人士来说,在他的字典里,是不会出现“不可能”这个词。因为他们深信任何的苦难与挫折都可以战胜,只要你正确地运用思维方法,肯去拼搏与奋斗。在强大的进取心面前,不管何种阻力都会知“难”而退。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