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引论-显意和隐意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诸位,之前我们对于过失的研究并没有白费。对于过失行为的研究,我们已经由已知的假说推理而得到两种结论:其一是关于梦的元素的观点,其二是解梦之术。梦的元素自身并不构成重要物或原有的思想,它是做梦者不知道的一些事物的替代物,如同过失背后的潜在倾向,做梦者尽管确知有某事或物,却不记得了。梦便由这一系列的元素构建而成,因此梦的一种元素如此,那么整个梦也理当如此。我们的方法是,利用这些元素引发自由联想,使得其他代替的观念进入意识之中,从而由这些观念推断出潜伏其后的原有思想。

    现在,我要将名词进行修订使其更合乎科学之用。之前所说的“隐藏的”、“不可及的”或“原来的”都要更改为更加精确的用语,即“非做梦者的意识所达到的”或“潜意识的”。这里所说的“潜意识”,其意义和遗忘的字及过失背后的意向含义相同,即为“当时属于潜意识的”。反之,梦的元素自身和联想而获得的代替观念,皆可称之为意识的,这些名词并没有任何理论上的偏见;谁能说“潜意识”一词不是适用又易于理解的名词呢?

    现在,假如把我们的见解从一个单独的元素推广至整个的梦境,那么梦境也就被潜意识中的某事或物取而代之,则解梦便在于引出这些潜在的思想。所以,释梦有三个重要的法则,我们务必一一遵循:

    其一,不必去理会梦的表面意义的合理或荒谬与否,是明了或者模糊;这些绝对不是我们想要寻找的潜在思想。该法则有一明显限制,后文将详述。

    其二,我们的工作应当是随时唤起代替的观念即可,而不必考量这些观念是否合适;也不必顾虑它们与梦的元素距离是不是太远。

    其三,我们必须有耐心,等待着我们所寻求的隐匿起来的潜在思想自然而然呈现,一如上述实验里被忘却的“摩纳哥”一词。

    现在我们认识到对于梦,我们究竟记住多少,记忆是否正确都无关紧要。被记住的梦也并非现实,不过是伪装的代替物而已,它仅为唤起其他代替的观念提供了某种指引,指引着我们发现原来的思想,从而将梦中隐藏的潜意识思想导入意识之中。虽然我们的记忆不那么准确,也只是把代替物再次地装扮罢了,而且这样的装扮本身并没有什么动机。

    我们解释自己的梦,也可以解释他人的梦;自己的梦则是收获更多,也更能令自己信服。然而如果就这一方面进行实验,同样有阻力。尽管联想可源源不断,我们要对此有所批判和选择,并不是完全加以承认。有的联想不合适或不相关,还有的联想太荒谬,再有的又文不对题。于是我们发现众多的抗议,使得联想在不甚明了之前就已被压制,以致终将销声匿迹。因为一方面我们易于陷入对原念的偏执,即梦的元素;另一方面又运用批判选择,破坏了自由联想形成的结果。假设不是我们去阐释这些联想,而由他人取而代之,那么他人的批判选择同样有另外的动机,竭力阻止也是枉然。有时候,我们会因为某个联想不太愉快而不愿意告知别人。

    这些抗议显然对我们研究的进行存在着威胁。我们解释自己的梦,应竭力避开其干扰;在为他人解释梦境时,就必须订立严格的规则,让他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制止任何联想,即便遇见上述太琐碎、太荒谬、太无关系或太不愉快等理由亦然。他尽管允诺遵守规则,但后来仍然难免违规,令我们大伤脑筋。最初我们认为被测试者虽经过我们的再三申告,他还是不相信自由联想之功效;我们或许让他读几本书,送他去听演讲,他就会信服我们的观点。这些做法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即便是对这一学说深信不疑的我们,也免不了反对某个联想,几番思考方能克服。

    如此我们大可不必因为做梦者的倔强而心生懊恼,反倒能够利用这些经验以探知某些全新的事实。这些事实越出乎意料其重要性越大。我们了解到释梦的研究受阻正源于一种抗力。这种抗力以批判的方式表达反对的立场,它与做梦者的理论信仰没有联系。据经验可知,这种批判的反对永远也找不出什么根据。那些被人们所压制的联想无一例外的都是最为重要的线索,反而有助于发现潜意识的思想。因此,我们必须特别注意与反对相伴而起的那些联想。

    这种抗力是一个全新的事实,是由我们的假说所推论出的现象。我们的研究也许会因为这个要对付的新元素而愈加举步维艰,让我们既惊讶又不快,早知如此,不如放弃反而痛快。研究这种与目标无关的问题,招来诸多的麻烦又有碍于解梦术的顺利应用,究竟为什么?但反过来说,这些困难也颇有迷人之处,或许我们能由此推出这种麻烦的研究也是极具价值的。如果我们要通过分析梦的元素或其代替物从中寻求隐藏着的潜意识思想,为抗力所阻在所难免。所以,可以断定有很重要的念头隐藏于代替物的背后,不然求源索隐为何困难重重呢?某个小孩不敢把手中的东西拿给他人看,我们就可断定那个东西必定不为他所拥有。

    假如我们用动态的观念来解析这种抗力,就须牢记抗力存在着量的变化。它时大时小,我们在研究中经常能见到这样的差异。解释梦还有一种经验之谈,可在此叙述。就是说偶尔只有一个或几个联想,如此通过梦的元素探知其背后的潜意识思想就已足够;有时却必须有一长串的联想,克服众多的批判的抗力才行。或许我们可认为联想的多少会随着抗力的大小而不同,这个猜想原也不错。抗力较微弱,就表明其代替物与潜意识思想的距离必然较近;反之,强大的抗力能够令潜意识思想起伏变化,因此从代替物到达潜意识思想那里就不得不绕一段长路了。

    现在我们可选取一个梦试用我们的技术,看看我们所期望的能否靠得住。那么我们将如何选取这个梦呢?你们不了解选梦的困难,要使你们了解这些究竟是什么困难并不容易。某些梦就整体而言,显然少有化装,或许有人认为从这些梦着手是上策。然而,所谓“少有化装”的梦是指什么呢?是那些易于理解,条理清晰的梦,一如之前所举的那两则实例吗?我们若是如此假定,就大错特错,研究结果表明反而是这些梦有较多的伪装。假设我们不设定什么条件而任取一梦,你可能将会大失所望。就一个梦的元素的联想而言,我们所必须观察记录的或许极其繁多,甚至无法对整个的研究有明确的认知。如果把梦写下来并与其引发的联想互相比较,可发现记录联想的篇幅数倍于原来的梦。因此,选择几个简单的梦以用作分析,使每个梦至少都能表达一些见解或者证明我们的某一假设,似乎才是最切实可行的。我们要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除非经验迫使我们必须选取少许伪装的梦不可。

    不过我还有一种方法使得化繁为简是手到擒来的。我们暂且不用解释完整的梦,而是先集中于单独的梦的元素,试举几例,以观察我们的技术如何来解释它们。

    例一,某女士说,她在童年时有很多次梦到上帝戴着一顶尖顶的纸帽。假定没有做梦者的帮助,此梦将如何解呢?从表面看,这个梦毫无意义,然而那位女士说在她还是小女孩时,由于她想要偷看兄弟姐妹盘子里的食物是不是比她的多,而经常在进餐时戴着这样的帽子,至此梦的意义便有迹可察了。在这段往事实里,帽子显然提供遮挡的作用,梦的意义显而易见。这个元素及完整的梦的解释因做梦者的再次联想而更容易。她告诉我们:“我知道上帝是无所不能的,因此这个梦的意义不过是他们想对我隐瞒,但我也和上帝一样无所不能。”或许这个实例有些简单。

    例二,某个疑心重的病人做了一个很长的梦,梦里有人对她谈起我的论《诙谐》一书,对它大加赞赏。接着出现一条水道,水道一词以及与其相关的词语或许出自另一本书,她记不得了,它过于模糊了。

    你们一定会认为梦里所说的水道本身既然模糊不清,便是无法解释的了。你们认为此梦难解当然不错,然而其难解不在于模糊而是另有原因,也就是导致这个元素模糊的同一个原因。做梦者无法对水道产生联想,自然我们也不清楚要说什么。不久以后,准确地说是在第二天,她告诉我一个可能与水道相关的联想。她记得有人说过一句笑话:在多佛尔到加来的渡船上,一个英国人曾在谈论某问题时说过:“高贵的与可笑的之间仅隔一条沟而已。”一位名作家回答他:“的确,只隔了一条英吉利海峡(Le Pas-de-Calais)。”那意思是高尚的是法兰西,英格兰则为可笑的。这英吉利海峡就是所谓的一条水道。或者你们会问这一联想与梦有关吗?答复当然是有关:这一费解的梦的元素之真意即在于此。你们可能难以相信做梦者先前听过的笑话就成为了隐藏于“水道”这一元素后的潜意识思想,或许你们还以为它们是事后的编造。这一联想显示,她的疑心已经伪装成过分的赞美,而抗力出现无疑是联想的迟到以及梦的元素的模糊。这一实例中,整个梦的所有元素及其背后的潜意识思想的关系,你们要加以注意,那就是它就像是以他物作比喻的思想片段;梦的元素与潜意识思想相隔太远,使得它难以理解。

    例三,有个病人做了一个很长的梦,梦里有下面的片段:他的几个家人围坐在一张有特殊形状的桌子旁……这张桌子让做梦者想起他偶尔在某人家里曾见过同样的一张,因此他有了下面的联想:那个家庭中父子之间关系特殊,做梦者接着说自己家也同样如此。因此梦里的桌子就指出了这一相似之处。

    此做梦者早已对梦的分析很熟悉,不然他必定不能研究如此琐碎之事——桌子的形状。的确,梦里的一切事物皆非无因而起,我们如要找到结论,就必须研究这些琐碎的看似明显没有动机的细枝末节。或许你们会惊疑,这个梦为何要选择桌子暗示“我们的关系与他们相同”这一思想。你们如果了解那家的姓氏“提施勒”(Tischler)就能理解这一点了。Tisch的意思就是桌子,做梦者梦里家人们围桌而坐,即表示他们同样都是‘提施勒’(Tischler)。此外仍须注意一事,这样的分析叙述免不了被嘲笑“轻率”。这也是选梦的众多困难的其中之一。或者我们可以另举一例,然而,虽可避免轻率之弊,却又会有其他缺憾取而代之。

    我在此,似乎最好解释一下原本可以早些引用的那两个新名词。可说出的梦称为“梦的显意”,而背后的隐藏之义,由联想获得,称之为“梦的隐意”。至此,我们不得不讨论上面各例子中所有显意与隐意有何关系。在前两个例子中,梦的显意不过是其隐意一个部分,一个片段而已。梦的潜意识思想部分地进入梦里,构成一个片段或暗喻,就像电报码中的缩写词。梦的分析就是把此片段或暗喻还原成全义,例二就较为圆满。因此,梦的伪装其作用之一就是以单个的片段或暗喻指代他物,而例三的显意和隐意又是另外一种关系,通过下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其关系如何。

    例四,做梦者梦到由沟渠中救出一名他认识的女子。做梦者通过第一个联想即获知梦的意义即他看中了她,因而“选取了她”。

    例五,另有一人梦到他的兄弟手拿竹节,而最先想到中秋节到了,在第二个联想中才道明梦的隐意是他的兄弟正处于节俭中。

    例六,做梦者在梦中登上高山放眼远望。这个梦看起来很合理,也许无须解释,只要了解做梦者与此梦的相关回忆已是足够。但是这是不对的,这个梦与那些条理混乱的梦同样需要分析。做梦者不记得登山之事,相反却想起了某个朋友正发行一种名为《瞭望》的评论,讨论人与地球上最远部分的关系:因此做梦者认为自己是一个评论者即“瞭望者”,也就是梦的隐意——“测量者”。

    你们在这里了解到梦的显意和隐意之间存在一种新型关系。与其说显意是隐意的伪装,不如说是其代表——由字音引发的一种可塑的具体意象。就结果而言,也称得上化装的一种,由于我们早已不记得这个字是以哪种具体的意象为起源的,因此当这个字被意象取代后,我们自然也无法辨认出了。如果你们了解,梦的显意大都呈现为视象,思想和文字的较少,就能知道显意和隐意之间的关系对于梦的构造有着特殊的重要性;并且也可获知一长串的抽象的思想能够在梦的显意中形成替代的意象,以便隐藏本意。这种方法也用于绘制谜画。而这种意象与诙谐心理学有何联系,则是我们无须在此讨论的其他问题了。

    显意和隐意之间还存在着第四种关系,只是需要等到后文加以详述。到那时我们甚至也不会把这些可能的关系尽数列出,只求满足需要即可。

    你们现在有了分析整个梦的勇气了吗?让我们来查看准备是否足够。自然我不能选取最难分析的一个梦,同时它也必须有梦的特点。

    一个年轻的女人在多年前已经结婚。一个晚上她做了个梦:她和丈夫在剧院看戏,正厅前排的座位还空着。她丈夫对她说爱丽丝及其未婚夫也要来看戏,然而只能用一个半的弗洛林(钱币名)买到三个较差的座位,他们当然不会来了。她却回答说,在她看来他们并未因此而有损失。

    做梦者叙述的第一件事,即梦所由起的事件在显意中已暗藏痕迹:她的丈夫的确告诉她,与她同龄的好友爱丽丝已经订婚,这个梦就是这一消息的反应。我们已经了解,前一天所发生的事情在许多的梦里很容易发现,做梦者也较容易追根究底。对于这个梦来说,显意在其他元素也已经由做梦者提供出来了。这个“有一边座位还完全空着”的细节究竟是何意?这是指一周前的事情,她要去看戏,因为座位订早了而不得不多支付票价。入场时却发现自己的担心显然多余,有一边的座位几乎无人。即便她在戏开演的当天买票也不会无票可买,所以,她的丈夫讥笑她过于匆忙了。再次,那一个半的弗洛林又是何意呢?这和看戏却是毫无关系的,它是她前一天听到的一则新闻。她的嫂子收到了丈夫寄来的一百五十个弗洛林后,匆匆赶往珠宝店,像个傻子一样用所有的钱买了一件珠宝。“三”这个数目是什么意思呢?对此她也一无所知,除非这个念头也算得上一种联想:她结婚有十年了,而她那个订婚的女友爱丽丝只比她小了三个月。而两个人究竟为什么有三张票?她不再解释,更是拒绝做进一步的联想。

    然而我们获知的若干联想所提供的资料,对找出梦的隐意已经足够。奇怪的是,她多次提到了时间,这就构成了整个梦的共同基础。她订戏票太早,过于匆忙而多支付了票价;她的嫂子急匆匆拿钱赶往珠宝店,就像迟了就无物可买一般。假如把这些特别看重的各点综合来看,“太早”、“过于匆忙”以及年纪比她小三个月的女友现在才订婚,还有对嫂子的严厉批评,认为她匆匆忙忙难免显得太傻,等等。那么梦的隐意就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显意当然就是一个经过精心伪装的代替物!

    “我这么早结婚,未免太傻了,看到爱丽丝就能知道,我再晚些也能和人订婚。”还有她自己太早订票,她的嫂嫂急于购买珠宝皆表示这一意义。以看戏代表结婚,这就是梦的隐意。我们也可以继续分析,而由于分析所得的结论与做梦者的述说必定不能有冲突,结论会不够明确。比如,“我利用这笔钱可获得百倍于她的利益”,一百五十个弗洛林恰好是一个半弗洛林的一百倍,假如这笔钱代替了嫁妆,那么其意就是丈夫可以购得嫁妆,由此可知珠宝和坏座位就是丈夫的代替物。如果把“三张票”与“一个丈夫”联系在一起,更易于解释。然而我们知识有限以致做不到这一点。我们只能分析出这个梦表示出做梦者看不上丈夫,并深深后悔太早结婚。

    在我看来,我们第一次分析梦得到的结果不但不能让我们满意,反而令我们惊讶与混乱。只因观念太多,致使我们不能一一明晰。我们已经知道这个梦的分析尚且未至终点。现在我把已明确的几点列举如下:

    首先,我们须知此梦的隐意着重处在于“匆忙”,但“匆忙”之意于梦的显意并无显示。如果不经分析则这一隐意就不会被发现。因此,潜意识思想的核心似乎未必在显意中呈现。这个事实必然使得我们对整个梦的印象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其次,将梦中的观念作已无意义的结合,比如“一个半弗洛林买三个”,因此我们从梦的思想里发掘出一个隐意:“结婚太早未免太傻了。”这个“太傻”的隐意莫不是从显意的无意义元素中表达出来的吗?最后,通过比较结果可获悉,显意和隐意之间并非单一的对应关系,一个明显的元素未必总代替一个潜在的元素。两者是两个不同组的相互交叉,因此一个明显的元素可能代表几个潜在思想,而一个潜在的思想也可能由若干明显的元素来表示。

    关于梦的意义和做梦者对其意义的看法来说,我们发现的很多事实都使人惊奇。那个女人尽管承认了我们的分析,却仍然感到惊奇;她并不知道她这么轻视自己的丈夫,更不知道为何轻视他。因此,对于这个梦仍有诸多的细节尚未完全明确,而我们对于梦的分析尚未准备充足,以致不得不继续做进一步的训练。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