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由于《金瓶梅》中包含着恣肆铺陈的性行为描写,无疑地会触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敏感的神经,“诲淫”的罪名是逃不了的,而禁毁之厄运也是不难想象的。其实,《金瓶梅》在我国小说史上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它的诞生标志着我国古代长篇小说艺术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作为中国小说史上最杰出的市民小说家之一的兰陵笑笑生,他所创造的“金瓶梅世界”,经由对市民社会(而且是最富于中国特点、最富于地方特殊性的市民社会)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一个几乎包罗市民阶层生活各个重要方面的艺术天地,显示出他对这一阶层的百科全书式的知识。从而使经济的、政治的、宗教的、社会的、历史的、心理的、生理的、婚姻的、民俗的、艺术的知识等都在“金瓶梅世界”中得到鲜明的显现。应当承认,在中国小说史上,特别是明代说部中,笑笑生提供的百科全书式的知识的丰富性和生动性几乎在文坛上还找不到另一位作家与之匹敌。
正像一位《金瓶梅》研究专家所言,由于不同的民族传统和价值观,《金瓶梅》“在国内似乎不及它在国外受重视”。于是,一个多世纪以来,《金瓶梅》在国外反而成了翻译、改编、缩写、研究的经久不衰的热门。据我们所知,《金瓶梅》的外文译本就有英、日、法、德、意、拉丁、瑞典、俄、芬兰、荷兰、匈、捷、斯拉夫、朝、越、蒙等文种。而且一个文种中还有多个译本流行。
应当说,日本翻译《金瓶梅》的时间最早,译本也最多。早在江户末期,作家曲亭马琴(1767-1848)就将《金瓶梅》加以改编,题名《草双纸新编金瓶梅》(按“草双纸”乃是江户时代插图通俗小说的通称)。这八十卷的改编本就于1831-1847年陆续刊出。后来又有冈南闲乔的《金瓶梅译文》百回本。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小野忍与千田九一合译的百回本面世,它经过多次改订,成为最好的日译本之一。20世纪50年代以后还有多种日译本出版。
《金瓶梅》传入西方,最早将其片段文字译出的是法国汉学家巴赞(L·Bazin)。巴赞的译本题为《武松与金莲的故事》,其故事实为小说第一回的内容。这个译本收入了1853年巴黎出版的《中华帝国历史、地理与文学综论》一书中。而德国东方语学教授奥尔格·加布伦茨则是根据满文译本把《金瓶梅》的片段故事翻译为德文,后发表于巴黎的《东方与美洲评论》1879年10-12月号上。
20世纪以后,根据张竹坡“第一奇书”本翻译的法文节译本,有苏利埃·德莫明的《金莲》,英文节译本的《金瓶梅:西门庆的故事》,它们先后于1912年和1927年分别在巴黎和纽约出版。而德文本也是据张评第一奇书的百回节译本,它的第一个译者是由奥托·基巴特及阿尔图·基巴特合译,书名径直题为《金瓶梅》。至于著名汉学家弗朗茨·库恩的德文节译本则于1930年由莱比锡岛社出版,书名题作《金瓶梅:西门庆与其六妻妾奇情史》。
西方第一个百回全译本《金瓶梅》是克莱门特·埃杰顿翻译的英文全译本,1939年于伦敦出版,书名题作《金莲》。俄文译本是由莫斯科大学东方语言系的马努辛翻译的,经过删节,于1977年出版。由于马努辛的逝世,此译本则由汉学家李福清教授代为作序,对全书的译文还做了注解。
关于《金瓶梅》在国外流行的情况,北京图书馆研究员、著名比较文学专家王丽娜女士有多篇文章进行介绍。其中《〈金瓶梅〉在国外续述》(见《金瓶梅研究集》,齐鲁书社版)和《〈金瓶梅〉国外研究论著辑录》(《河北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征引资料极为翔实,值得我们认真参考。
由于国外学人逐步了解了《金瓶梅》的社会、艺术价值,所以从20世纪初,就有大量汉学家对这部小说的版本、作者、故事来源、语言等进行研究。日本学者中研究《金瓶梅》最有成绩的是长泽规矩也、鸟居久靖、小野忍、千田九一、奥野信太郎、泽田瑞穗、寺村正男、中野美代子等人。
关于西方研究《金瓶梅》的情况,我国著名学者徐朔方先生编选了《金瓶梅西方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版)一书。他经过极其谨慎的选择,把西方最具代表性的研究者的最佳论文收入进去,共十二篇。徐先生在该书前言中对美国韩南教授的《金瓶梅探源》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一篇功力深厚、博洽、明辨的考据文章。对他引用和发现的小说、话本、清曲、戏曲资料之丰闳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至于美国学者夏志清的《〈金瓶梅〉新论》是作者为西方英语读者而写的。此文无意于考证,更多的是介绍其内容、评价其地位的阐释性文字。然而通观其文的要旨,笔者认为他对《金瓶梅》的价值估计不足。他说《金瓶梅》是至今为止他所讨论的小说中“最令人失望的一部”。尽管徐先生说他的文章有美中不足之处,但还是肯定了这篇文章对“过高地评价《金瓶梅》艺术成就的流行倾向可能起清醒剂的作用”。但窃以为夏志清在介绍《金瓶梅》时恰恰忽视了中国古代小说的不同类型,结果错误地用一般批评小说的标准或用学者型的小说去衡之以市民小说《金瓶梅》,这就必然导致《金瓶梅》评价上的错位和失误。我曾著有《说不尽的〈金瓶梅〉》一书,有多处与之商榷,在此不再赘述。另外法国学者雷威安和美国学者芮郊卫、浦安迪的许多有关《金瓶梅》的文章,在资料上多有发现,而研究方法也有可借鉴之处。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很多国家的大百科全书几乎都设专条介绍《金瓶梅》这部小说。法国大百科全书说:“《金瓶梅》为中国16世纪的长篇通俗小说,它塑造人物很成功,在描写妇女的特点方面可谓独树一帜……它在中国通俗小说的发展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创新。”美国大百科全书则称:“《金瓶梅》是中国第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这一切说明,《金瓶梅》这部不朽名著不仅是中国人民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人民的精神财富!
英国大戏剧家琼生在论及莎士比亚及其剧作的伟大意义时说:
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33]
他说得很好,经典与名著经久不息的魅力,就在于它可以引领我们走进世界深处,又进入人生的内核。《金瓶梅》就是这样的伟大作品。它必将属于所有的世纪。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