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耐基魅力口才与沟通艺术-掌握说服他人的说话策略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与他人对话并不仅仅只是用来传递信息,它更是一种心理支配作用下说服技能。在与他人沟通对话的过程中,假如你掌握了一定的说服策略,那么你就很容易完成劝解任务,让对方接受自己的条件,并按我方的意愿行事,从而最大程度上影响他人。

    1.一切从赞美和欣赏开始

    在沟通中,如何能有效缩短双方之间的距离,化解尴尬,使双方能够坦然的展露心声呢?答案是学会赞美。赞美就像是润滑剂一般,可以调节双方之间的人际关系;赞美又像是温暖和煦的阳光,让人感受到对方的温情。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赞美,每个人都喜欢赞美。事业的成功与失败都在于你的口头语言上,你的真切赞美换来的是别人的愉悦和欣喜,你所获得的是别人的信赖和赞同。

    赞美和欣赏是一种不需要付出太多的嘉奖,它存在于精神世界中。赞美别人,并且是别人进入一种你期望他们表达的行为方式,是最称心如意的。它不需要你花费太多的钱财,在你准备使用这种方法时也不需要得到别人的批准。可以说赞美他人是没有任何风险的一项投资。从我们还是婴孩时候起,我们就渴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和欣赏,我们渴望让每个人都欣赏我们,一辈子都能得到不断的赞美。在家中,我们希望父母能够赞美我们;在学校,老师和同学的赞美让我们欣喜不已;在公司,同事和领导的赞美使我们有了更加努力工作的动力……赞美的存在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它是我们积极生活的精神食粮。所以,与人沟通就先从赞美和欣赏开始吧。

    费城华克公司前不久刚刚承包了一项建筑工程,按照要求必须在规定的日期内完成。华克公司在接下这个工程后,立马组织人手开始动手。一切都进展的很顺利,眼看工程竣工指日可待之际,一位负责供应外部装饰铜器的承包商却突然说自己无法按期交货。这对华克公司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坏消息,整个公司的人都惶恐不安,这意味着整个建筑工程都必须搁浅停滞,而他们还需要为此付出巨大的罚金,这惨重的代价令他们夜不能寐。这该如何是好?华克公司的高层每天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再多的争论和激烈的争吵都于事无补,万般无奈之下,高伍先生被派往纽约着手解决这个问题。

    当高伍先生见到铜器厂的总经理后,他满脸微笑的和对方握手,然后说道:“尊敬的经理先生,您知道你的姓名在布鲁克林地区是独一无二的吗?”这位经理诧异了一下,回到道:“什么?我并不知道啊。”

    “我今天刚下火车,就在电话簿上找你的住址,原以为会费一番功夫,没想到很容易的就找到了你的地址,因为在布鲁克林地区的电话簿中只有您一个人叫这个名字。”

    “这我就不太清楚了,”这位经理颇有些得意的说道。他接过高伍手中的电话簿开始细心的翻看起来,“的确,我的名字可不是普通的名字。我的家庭在200多年前从荷兰迁到纽约来,我的祖先原本是欧洲的贵族。”经理骄傲的谈及自己家族光荣的历史,他颇为自豪的谈论了十几分钟。当他说完以后,高伍先生发出由衷的赞叹和羡慕之情,并恭维他如今能有如此规模壮大的工厂,比以前他参观过的同类型公司更好。“这是我所见过的最干净、最优秀的工厂了。”高伍先生这样说道。

    “不错,我可是花费了一生的心血来经营它,有今天这样的成就和我的付出是有很大关系的。”经理十分得意,他甚至邀请高伍先生一起参观工厂内的设施情况。在参观过程中,高伍先生不忘赞扬铜器厂的管理组织系统。并且一五一十的告诉经理,为什么他的工厂比其他的工厂好,好在哪里。参观完之后,高伍先生对铜器厂做了一番高度的评价,深深的赞美了铜器厂的优秀管理制度。经理听完,坚持邀请高伍先生共进午餐。而此时,高伍先生对自己此行的目的却还只字未提。

    午餐过后,经理首先对高伍先生说,“先生,现在我们可以谈一谈正事了。当然我知道你此行的目的,但我却万万没想到我们之间的见面会是如此的愉快,我很欣赏你的作风和处世态度。你可以回到费城转达我的意思,对于之前提及的延期我表示十分的抱歉,你们的材料我一定会如期做好并且送到费城的。”高伍先生只用了赞美之词便完美的达到了此行的目的,最后材料如期交付到华克公司的手中,建工工程也如期完成。

    通过这个事例,你一定能够懂得赞美的作用了吧。如果高伍先生采用平常人的做法,当面指责对方不讲信用那么还会有这样的效果吗?其实赞美实行起来很容易,你赞美别人,也是在肯定自己。由衷地表达你对被人的欣赏,就是对自己有信心的表现。在别人的优点中肯定了自己的眼光,在赞美别人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赞美不是虚伪的语言,而是以“真诚”为出发点,去欣赏别人的长处,别人的闪光点。用真诚的心态,诚心诚意的挖掘别人的特色,发现别人的优点。这不仅能让别人感到快乐,更可以在彼此之间建立起一种没有隔阂的人际关系。从今天起,做一个懂得赞美的人把。当你赞美别人时,你会发现自己能够感动身边的人。把话说到对方的心坎上,用最真诚的语言打动别人的内心。赞美拥有不可思议的神奇力量,让一切事情都从赞美和欣赏开始吧。

    2.间接提醒对方的错误

    说服别人的时候,我们常常会在不经意间冒犯别人,犯下难以修补的错误。当发现对方有明显错误的时候,人们总是会毫不客气的批评对方说:“我不认为这是一个好的办法,所有的人都会觉得这是最愚蠢的做法。”在你直白的批评中,对方颜面尽失,自尊心会受到严重的商海。这时,对方要么会陷入无尽的沉默之中,要么就会寻找各种说辞来拒绝你的说服。

    批评是我们经常要用到的一种手段,但很多时候我们却往往滥用了这种手段,造成了很多不良的后果。有时候,你的无情指责让人无地自容,下不了台阶,这时候批评就是去了它原有的价值。这样的批评方法既无法达到让人盖着鞥错误的目的,也不利于你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批评是必要的,它能帮助别人少走弯路,少犯错误。但是批评也要注意方式方法,为了不触犯对方的自尊心,即使我们发现了对方的错误,也不要立刻无情的指出来,而是要寻找恰当的时机,间接提醒对方的错误,用委婉的方式来说服他人。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需要批评,需要一种巧妙地批评方法,既让人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能够尽快的改正,又能让对方满心欢喜的接受,对你心存感激。

    戴维斯找了一个不那么漂亮,甚至有些丑陋的女士为妻,但在几个月的婚姻生活后,妻子却宛如变了一个人般,变得亭亭玉立,像天使一般雍容华贵。这让周围的邻居们甚是惊讶,他们纷纷揣测到底是发生了什么,难道是有什么神奇的力量让戴维斯的妻子判若两人。

    原来,这位女士在结婚之前,一直对自己的外表抱有深深的自卑感,她很少出门,更不会打扮自己。当时正值战争结束时期,百废待兴,物资极度匮乏,人们的穿着都十分的普通,活在一群衣着朴素的人群中,这位女士的认知也渐渐产生了偏差,她认定自己就是一个粗俗丑陋的女人,更加拒绝打扮自己。令人惊讶的是,这位相貌平平的女士却有着以为宛如天仙般美丽的姐姐,每当旁人对她说:“你应该学学你姐姐,你的发型和穿着应该像她一样……”这时候,她就会暴跳如雷,气氛的说道:“不用你管,我知道我姐姐漂亮,不论我再怎么打扮我都不如她。”

    她的内心是极度自卑的,她觉得只要自己不打扮、不化妆,那么就可以把自己的不美丽归结到这上面来,并加以合理化。但是,戴维斯却不这么做,每当他看到自己的妻子穿着一些不适合她的衣服时,他什么也不说。但是当妻子穿上了得体的衣服后,戴维斯总是会满心的加以赞美和欣赏,他兴奋地夸奖道:“我的妻子,你今天打扮的真是美丽极了。”在戴维斯的鼓励和赞美中,妻子渐渐对打扮有了信心,对自己容貌产生的自卑反渐渐的消失了。

    不直接说出对方的错误,而是通过间接的方式让对方自己却发现并加以改正,这中巧妙的方法更易让人接受。在禁止堆放做某事时,不直接使用一些严酷的禁止词语,而是委婉的劝说对方做与之完全相反的事情。

    我年轻的时候总喜欢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当初给文坛上的以为作家写过一封可笑的信,请他谈谈他的工作方式。在这之前,我曾收到过一个人寄来的信,信后附注了一句话“此信乃口授,并未过目”。我对这句话印象十分深刻,他显得此人忙碌又具有重要性。为了凸显自己的重要性,我在给作家寄的信后面也加上了这句话,尽管我当时并不忙,但我只是想给对方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罢了。

    出人意料的是,那位作家并没有看我的信,而是原封不动的退了回来。更可恶的是,他还在背后写上了一行潦草的字——你恶劣的风格,只有更添原本恶劣的风格。这句话让我十分恼火,的确我的行为有些不妥当,但在这样的指责面前的确让我有些颜面尽失。

    当我们批评他人时,不妨采取一种委婉的方法,否则只能引起对方的怨恨,老死不相往来。批评的话不用说太多,简洁明了最好。有时候只说一两句话就让对方明白,然后把话题转移到别的地方。不要揪着对方的小辫子不放,喋喋不休的讨论对方的错误和缺点。用间接提醒的方法,是因为很多时候,有些话不能当着大庭广众的面说出来,指出错误固然重要,但维护对方的自尊心却显得更重要。若想维持一段来之不易的友情,是绝对不能伤害对方的自尊心的,更不能当中揭开对方的伤疤,公开他们的秘密。

    运用变换角度的方法,注意把握好批评的程度,既要避免触及对方敏感脆弱的内心,又要让对方明白自己的错误。所以,当你想帮助对方认识并改正错误时,就要遵循这一原则,间接的指出对方的过错,用委婉的方式让对方明白。

    3.让对方自愿的接受命令

    你是否会觉得自己的想法比别人给你提供的意见更加高明呢?如果不是,那么为什么你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如果你的意见却是更加高明,事实最终会证明这一点。但如果你的意见使错误的,不合理的,你却非要让人接受你的命令,此时你的意见就成了一种罪过,一种负担,而最终产生的恶果你必须得承担。所以,我们不妨采取一种人人满意的策略,只向别人提供自己的看法,接不接受我们无需多管,让他人自己最后得出结论。

    没有人愿意被动的接受命令,当你给他人提出了命令让人必须完成时,就好像给人上了一副枷锁,让人浑身不自在。如果你想赢得他人的合作,就要征询对方的想法和意愿,让对方觉得与你合作不是你所强加给他的,而是自愿接受的。施加在身上的命令让人觉得是一种负担,摆脱不掉,又无法忽视。在这种巨大的压力下,任务反而不容易完成,最终的结果也不会让人太过满意。

    美国第28任总统威尔逊恃才傲物,对别人提出的意见和想法往往视而不见,不予理睬。他的下属经常在背地里称他是“一扇老橡木做的门”,无论是多么新奇和有创意的做法都会被他无情的拒之门外。但是有一次,威尔逊却单独召见了豪斯,豪斯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他要尽自己所能,清楚明白的向威尔逊陈述了自己的一个政治改革方案。由于豪斯在事先就做足了充分的准备,自认为切实可行,所以在阐述时说的理直气壮。

    不幸的是,豪斯也遭遇了和其他人同样的命运。威尔逊听完豪斯的阐述说:“在我愿意再次听废话的时候,我欢迎你的到来。”但是,数天之后的一次宴会中,豪斯惊讶的发现,威尔逊总统正在把自己前几天跟他陈述的改革方案公开发表。这件事让豪斯终于明白,威尔逊总统不愿意第三者在场的时候接受别人的意见,即使他被说服了,但碍于面子的问题,仍然要装作不承认。可能这是所有大人物的通病把,他们总认为自己比别人高明得多。

    有了这次的经验教训,豪斯懂得把意见悄悄地移植到总统脑中。如果总统对自己的提议感兴趣,他就会对外宣称这是总统自己的奇思妙想,使总统觉得这个创意是自己独立想出来的。1914年春天,豪斯先生到法国作外交上的接洽。出发前,威尔逊总统表面上同意了此次的出行计划,但态度却积极谨慎,离正式批准还差得很远。豪斯到达巴黎后,给总统寄回了同法国外长的谈话记录。在信中,豪斯将威尔逊同意的计划说成是总统的想法,并热烈的称赞说这是天才的先见之明。看完信后,威尔逊总统当即就批准了这个计划。

    由于豪斯的巧妙做法,计划得以顺利实施,这给两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而豪斯自己也由衷的高兴。从此以后,威尔逊对豪斯十分看重,他提出的计划和想法往往都能得到批准。豪斯曾经说过:“我不愿意说那些计划是自己想出来的,我的计划不过是一粒微不起眼的种子,想要顺利的实行,必须要有空气、土壤、阳光和水分,而威尔逊本人就是这些必须的条件。没了他的支持和批准,再多的努力也是白费的。把种子变成参天大树的是总统,而卧只是一个播种的人。”

    在威尔逊执政期间,豪斯一直使用这种旁人看不出来的方法,将自己的想法像种子一样移植到总统的思想中,影响他的决策。有人甚至开玩笑说,豪斯创造了一种可以移植思想的伟大发明,而威尔逊就是这次伟大发明的母体。

    指使别人,给他人下命令让他们执行虽然会让自己显得威风十足,但却对任务的完成没有任何好处。拼命的指使别人没有任何好处,从内心上来讲,我们都希望能够成为那个可以指挥别人的人而不是只能听命于他人的人。但由于工作到需要,有时候难以避免的必须去接受别人的命令,听命与别人。但问题是很多命令让我们难以接受,作为下属,面对上司近乎苛刻的要求无法反驳,只能硬着头皮去做哪些无法完成的任务。

    作为领导,我们必须要懂得这个道理,当你为下属安排工作时,最好改变你的语气,用一些疑问句,让对方觉得你是在征求他们的意见。而当对方提出自己的困惑时,你千万不能加以制止,应该让他们有机会说完,倾听他们的难处。最为下属,面对由此有风度体贴的上司,还有什么理由拒绝命令呢,他们一定会自愿的全完成你交代的任务。

    谁都讨厌被人指使的去做某件事,嘴里答应了但心里却还不乐意。上到公司的员工,下到家中的孩子都是如此,“快去做功课,别看电视了。”当你以这种命令的方式对孩子说的时候,他可能嘴上说着“知道了”。却总是磨磨蹭蹭不见行动,虽然不看电视了,但可能却玩积木,小汽车了。

    一般而言,想要矫正因为不满而产生的逆反心理,应该采用间接的说服方式,若采用直接的施以压力的方式总会产生相反的效果,这容易激起对方的反抗意识。所以,当年你想要与他人有一个愉快、成功的沟通,就要记住这一点,永远不要命令别人做某事,用问问题的方式代替冷酷的直接命令,让对方自愿的去服从你的想法。

    4.谈论对方感兴趣的话题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感兴趣,自认为得意的事情,虽然在你看来,这些事情不值得一提,甚至有些无聊乏味,但在对方看来,这些却是颇为值得纪念的事情。如果你能预先打听清楚,在有意无意间提及对方感兴趣的话题,便能使你们之间的对话进行得颇为顺利。只要对方对你没有厌恶情绪,对方没有不如意的事情,那么他一定会很高兴的听从你的意见,你所要求对方做的事情也能很顺利的完成。

    当我们想要说服对方时,一定要注意技巧,在表达敬佩之情时,切不可过于夸张和唐突,否则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关于对方感兴趣的话题,我们要慎重的提出,从正反两个方面阐述,让对方把自己当成知己,有了这个基础,对方就会袒露心声,你们的对话也就能够顺利的进行下去了。

    在建立良好的关系中,实现双方兴趣上的一致是非常的重要。只要对方对你谈及的事情感兴趣,彼此的感情才容易建立起来。每一个人都有某方面的特长和爱好,他们的兴趣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对有关系的事物的兴趣;一种是对无关事情的兴趣。所谓有关系的事物是指你和别人共同发生兴趣的事物,利用这种兴趣,你能很容易的与对方建立感情。

    每个人的兴趣都不固定,对事物的喜好程度也分轻重。如果有机会,我们不妨从对方最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从这方面接近对方。倘若没有机会,或者这种机会不容易得到,那么我们便尽可能的从对方的某一兴趣着手。我们所做的这一切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让对方对你发生兴趣,接受你的观点和意见。

    当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面前是一封来自查立夫先生的来信,他是一位热衷于童子军事业的绅士。在这封信中,查立夫先生这样写道:“一天,我觉得我需要得到别人的帮助。欧洲正在举办一场童子军的夏令营活动,我想邀请一位美国大型公司的经理赞助这一活动。在拜访他之前,我曾听闻过这位经理的故事,他曾经为某一项慈善事业开过一张100万美元的支票。当那张支票退回来后,这位经理将它放在了镜框中保存了起来。

    当我走进那位经理的办公室后,我没有马上提及自己此行的目的,而是首先请他给我展示一下那张支票。我告诉他,我从来没有见过哪位大方的人士开出过数额如此巨大的支票,我想要转告给我的童子军们,说我的确见过一张100万美元的支票。那位经理听完我的话,很愉快的为我展示了那张支票。我赞叹不已,和他聊了很多关于这张支票背后的故事,经理侃侃而谈,脸上展现出一股自豪感和兴奋感。

    过了一会儿,那位经理才问我此行的目的。我将自己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诉了他,令我吃惊的是,经理听完之后,不但立即答应了我的请求,还承诺讲给我更多的资助。诚然,我本来只想请他赞助一名童子军前往欧洲的,可是最后他却赞助了5名童子军和我本人在内,并且给我开了一张1000美元的支票。他甚至对我说,让我在欧洲多呆些日子,尽情的玩上几个星期。然后,他还把我引荐给他在欧洲分公司的经理。请他们到时候在欧洲多多关照我们一行人。有了这次的经历,我和经理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之后的日子里,他一直为家庭贫困的童子军提供工作的机会,并大方的给予了很多帮助。

    其实我很清楚,如果不是而我当时找到了他感兴趣的话题,让他高兴,可能最后的结果不会像今天这么顺利的。”

    我的邻居罗伯特的女儿几年钱就已经结婚了,但是当年订婚的时候却颇费了一番周折。罗伯特本人是以非常开明的态度来对待女儿的终身大事,但是他的妻子却一直坚持非常严格的条件,女婿必须在学历、家庭、工作等方面都非常优秀才行。但是姑娘自己却不在意这些,她只想找到一个情投意合的人。不久,一位提亲者前来给罗伯特女儿介绍对象,但是夫妇二人在表示深深的感谢后还是婉言谢绝了。他们说:“这件事情太麻烦您了,我们很抱歉,为了女儿的终身大事,我们不同意这桩亲事。”

    介绍人没有马上离开,他说了一句话就让罗伯特夫妻二人改变了想法,他说:“在考虑姑娘幸福这一点上我们是有共同的兴趣的,我们都想为您的女儿找到一位合适的郎君。”介绍人利用这一双方共同的兴趣进行了劝说,“为了你们女儿今后的生活,为了她的幸福,也请你们认真的考虑一下这桩婚事。”夫妇两人将介绍人的话仔细的揣摩了许久,认为很有道理,如果自己固执己见,一直按照严格的标准来找女婿,那么女儿恐怕要终身孤寡了。很快,罗伯特夫妻二人改变了态度,答应了介绍人的亲事。

    其实,谈话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困难,只要抓住对方感兴趣的话题,就能进行一场没有尴尬的对话。那么,对方感兴趣的话题该从哪里去打听呢?你可以试着在你的朋友之中找一下是否有与对方存在交往的人,通过他们来搭建桥梁,毕竟从朋友口中探听的消息最容易。此外,你还可以在交际场合中留心对方谈及的话题,将这些话题记在心里,回去搜集资料,在下一次便能找到契机,打开突破口,实现你们之间的沟通。

    对方在高兴的时候,你的请求便容易被接受,在不高兴的时候,虽是极平常的事情也有可能遭到拒绝。但是,当你谈论对方感兴趣的话题时,便能化解对方心中的寒冰,让沟通无障碍的进行。赞美是对双方都有利的事情,谈论别人感兴趣的话题,双方都不会有所损失。掌握了这一点,便能有极大的收获。

    5.谈话结尾让人回味无穷

    与人沟通的最大目的就是希望对方能够深深的记住自己,我的一个老朋友詹森便深深懂得这个道理。他是一家公司的总裁,在和他的对话中你总是能够发出爽朗的笑声,并且对他所讲的话常记不忘。詹森虽然不是职业的演说家,但他却有着职业演说家的天赋。他从未考虑用什么铿锵的言语或精致的词句,但他却懂得如何发表一段精彩的讲话,并且在谈话的结尾仍然让人回味无穷。

    我们都知道,一段演说的开头和结尾是最难表现的部分。在一个社交场合中,优雅的入场以及潇洒的退席都是最需要技巧来表现的,同样的,在一次正式的会谈中,最困难的工作就是从一开始就抓住对方的兴趣点,以及成功过的结束此次会谈。一段对话的结尾部分是一场对话中的重中之重,是最具战略性的一点。当我们发表完演说,最后所说的几句话要产生“余音绕梁”的效果,让这些话能在听众耳边时常回响,保持最长久的记忆。

    很多人在谈话中都明白如何准确无误的表述自己的观点,但是他们却不知道如何完美的结束对话。有时候一句“感谢大家”作为收尾并不能让人满意,这只能算是遮掩你无能的烟幕弹。结尾必须在事先就计划好,很多事情做足了准备,剩下的就容易办了。

    如果你在面对听众之后才开始着手如何收尾的工作,那么你将带着巨大的压力和紧张情绪,而你的思想又必须专注到你所说的内容中,如此一来将会造成很大的麻烦。因此,何不从一开始就心平气和的策划此事呢。

    霍斯狄克博士曾在日内瓦的圣皮耶瑞大教堂发表过一次精彩的演说,它的结尾部分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他的演说题目是:“拿剑者终将死于剑下”。在他演说的最后部分,他是这样表述的:

    问题的关键是我们绝不能把耶稣基督与战争混为一谈,战争具有巨大的破坏性,它摧毁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它是我们的家庭四分五裂。战争带给我们的是无尽的罪恶,这是我们今天面临的巨大挑战,我们应该激发起基督的良心。战争是无比残忍的行为,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战争代表了耶稣所不曾说过的每一件事,也不曾代表耶稣说过的任何一件事。战争带来的破坏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甚至连伟大的耶稣都无法预料到。如果基督教会能够反抗一切邪教异说,坚持全人类都拥护的道德标准,对抗那些好战的国家,将我们的国家置于民族主义至上,呼吁全球全世界的人们追求和平,这不是很有价值的事情吗?

    身为一个美国人,一个热爱祖国的美国人,在如此崇高的事业下,我无法代表我的政府发表演讲,但是我希望能够以美国人以及基督徒的双重身份,代表我的数万名通报发言,祝福你们能够完成这项艰巨而又伟大的任务。我将为你们祈祷,如果最终失败,上帝也不会责怪你们。我们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努力来改变当前的局面,不管我们做什么,我们的目的都是一致的。我们即将迎来人类最残酷的灾难,这是有史以来最深重的浩劫。在这灾难面前,我们必须团结一心,没有什么目标更值得我们去为此奋斗了。战争是残酷的,我们将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去反抗他,拿剑者终将死于剑下。

    霍斯迪克博士的演说和林肯总统的就职演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们演说的结尾都透露着庄严、有力的语气,体现着内心的真情实感。林肯在他的就职演说中这样说道:“我们真诚的祈祷,我们高兴的盼望,这场战争终将成为过去。如果说上帝要让这场战争持续两百五十年,让那些可怜的贫苦奴隶耗尽财富,持续到受皮鞭鞭打而流出的每一滴血要用由刀剑砍伤而流出的血来赔偿,那么,我们必须不断强调那句话‘上帝的裁判是公正而真实的’。

    上帝是慈悲的,他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他是坚守正义的使者,他指引着我们朝着正义的方向前进,他一定会看到我们为了追求正义所做的一切努力。当前,我们必须要治疗这个国家的创伤,照顾那些为国家破头颅洒热血的战士们,照顾他们的妻子儿女,我们要承担起美国人民的责任,为了永远的和平而不懈的努力。”

    这样激情而有力量的结尾让人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它能引起我们深深的共鸣,给我们巨大的触动和回忆,可以说只有这样的结尾,才称得上是完美的结尾。那么,我们要如何达到这样的效果呢?首先,在和别人对话时,切忌突然将对话结束,让人不知所措。这是一种失礼的行为,如果出现了一时的僵持局面,我们应该开动脑筋,及时将话题转移到别处,一旦气氛缓和就立即收场。

    小心对方的肢体语言及暗示,有时候可能我们的谈话不那么有趣味,容易让人产生乏味感。如果对方对谈话失去兴趣,他们可能会频繁的看手表,四处张望,频繁的改变坐姿,当这些发生时,我们就要及时打住,知趣的结束谈话。

    在我们阐述完自己的观点后,要学会总结。很多人在谈话中总是海阔天空,不知不觉就将话题延伸到很远的地方,以至于结束时,听众仍然不清楚此次谈话的重点在哪里。演说者在谈话时尽管对自己的观点已经相当熟悉,但是对听众来说却是全新的内容。谈话的内容就好像是一把弹向听众的弹珠,有些可能落在他们身上,但大多是都落在了地上。因此,在谈话结束时,一定要重新总结一下自己的观点,将撒出去的网即时的收回来。

    6.争论中永远没有赢家

    绝大部分的争论都是无意义浪费时间的行为,在争论中我们极力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立场,但是却不被对方所认同,因为争论永远解决不了问题。在争论中没有赢家,不管你是否在争论中占了上风,实质上在你开口争论的那一刻就注定了失败的结局。当你把别人训斥的体无完肤、一无是处时,你收获到了什么呢?可能是一时的优越感,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无尽的懊恼和悔恨。你可能暂时感到高兴,但对方的自尊心却被你无情的碾压和践踏,你们之间的感情也会因此受损。

    一个喜欢争强好胜的人虽然会给人朝气蓬勃的感觉,但同时也让人觉得他是一个不成熟、轻浮的人,事事都要分出个胜负只能显出你的无知。在如今这个社会竞争如此激烈的时代,若想要长久的处在风平浪静中,不但要拥有“先人一步”的魄力,还要懂得“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智慧。在很多情况中,我们需要把功劳让给别人,当我们从事一份工作后,就要具备这样的想法。这是一种谦虚的态度,合作的态度。当我们和他人因为工作的问题产生了分歧,我们一定不要和他人争吵,不分青红皂白的上来就对人猛打猛追,劈头盖脸的指责别人,只能引起众人的反感。

    我的一个好朋友和他的妻子在五十多年的婚姻中从未发生过争吵,我向他问相处的诀窍时,他是这样回答我的:“我和我的太太在很久以前就立下了条约,不论我们对对方如何的不满和愤怒,都不能对另一个人大吼大叫。当争论无法避免时,另一个人决不能加入到争论中来,要静静地倾听。”很显然,当两个人都处在疯狂中那么就没有沟通的余地了,有的只是无尽的噪音和谩骂。要想让你的想法被对方认同,不妨用心平气和的方式向对方娓娓道来,而不是采用争论的方式。

    《波士顿邮报》曾刊登过一首十分有趣的诗,“这里躺着威廉·吉姆的身体,他死的时候认为自己是对的,死得其所,他一直坚持正确的选择。但是他这样的死法,却犯了错误。”纽约某家税务所的税收顾问帕逊曾和一位政府的稽查员为了一笔9000三岁非凡美元的税款而争论不休。帕逊指出,这9000美元的税款已经成为一笔坏账,无法再追回了。而那位稽查员听了这话却十分恼火,他恶狠狠的说道:“坏账?不可能,这笔税款必须追回。”

    帕逊把这个故事在我的讲习班中讲了出来,他说:“那位稽查员真是一个冷漠无情的人,他是那么的傲慢和固执。我们在一个小时的争论中说尽了废话,争论的越久,他就越是固执,越不肯退让。所以,最后我决定停止争论,转换话题。”我这样对他说:“稽查员先生,我想你的决定,但此时此刻和你其他的决定相比,这个问题实在是不值一提。我的税务知识是自己从书本中学得的,而您的经验却是从一次次的实际操作中积累的,我非常希望能有一份和您一样的工作,那样我一定会收获颇丰。”

    听完我的话,稽查员先生显得非常意外,他停止了争论,语气也变得温和起来。他斜靠在椅子上,谈起了他的工作。他告诉我,他曾揭穿了许许多多的诈骗手段,每一次都挽回了巨大的损失。他语气逐渐爽朗,侃侃而谈,紧接着又把话题转移到他的孩子身上来,临走的时候,他对我说,今天的这个问题他会回去好好考虑一番,过几天再给我答复。几天后,稽查员打电话给我,说他决定等钱完全收齐后再做安排,暂时先搁置一旁。

    这位稽查员的行为也体现在很多人的身上,他们渴望在争论中树立权威,建立起自己的自尊,而当自己的权威被挑战时,他们一定会暴跳如雷,势必要将对方打败,挽回尊严。帕逊和他争论,他就大声的驳斥对方显示自己应有的权威,而当他的地位得到承认以后,争论也就结束了。由于自己的权威已经树立,他的态度也变得温和,成了一个富有同情心和善意的人。

    当你和他人产生分歧拥有不同意见的时候,不要争吵,先心平气和的讨论彼此的想法。误会从来不会因为争吵而解开,只有谈成的沟通和交流,体谅对方的难处和立场才能使误解化开,达成共识。林肯曾经对自己的士兵说过,如果你们想要成功,就不要把时间浪费在与人争论上。当你和别人即将发生争论时,不妨先退一步,让一让对方,给予对方一些关怀,让他们先释放心中的不愉快。在沟通中,我们要学会欢迎不同的意见,如果有些地方你没有考虑周全,而此时别人提了出来,你就应该由衷的感谢他,而不是因为觉得丢了面子而和他争吵不休。

    当对方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时,先不要想着如何反驳,先听他们说完,因为这是一个有教养的人都懂得的道理。拒绝争辩,否则只能增加你们沟通的障碍。为了能够获得有用的信息,建立了解的桥梁,先放下那颗焦躁的心,等对方阐述完想法后再沟通。

    有时候,争论已无法避免,我们不妨先冷静下来,让双方有时间把问题考虑再谈。建议当天稍晚一点或者第二天再进行沟通,当所有的事实都考虑到后沟通才是有效果的。下一次会见对方,不妨现在心里问问自己:“他的想法有没有可能是对的?他们的意见是不是有道理?我的反应是不是过激了?”全方面的,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有助于避免争论的发生。

    华盛顿曾经说过,千万不要在争执中表现出你的优越感,因为你的优越感在他人看来是非常廉价和卑微的。当你提出看法时,请学会谦虚。在争论中,没有赢家,只有永远的失败者。这就好比你同一只狗搏斗,与其被他咬伤,不如先行一步,和他异道而行。因为即使你把这只狗打死,也无法挽回被咬伤的事实。所以,避免争论才是制胜的法宝。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