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机经》这一段关于“神”的解释是针对《阴符经》“人知其神之神,不知不神之所以神”这一句话。
“老君”,就是老子,世人把他捧成了神。老君曰:“功成不有,为而不恃。”这是根据《老子》“生而不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简化而来。也就是说,有功不表现出来,有作为也不仗恃。什么叫神?“人知其神之神,不知不神之所以神”,也就是“功成不有,为而不恃”,这才是真正的高境界。这一点要是做得到,谁都得服气。“此全身立德之本也”,这是修身立德的根本。
“夫小人者,贪其财则以身殉利,爱其名则以力争功”,小人贪财,甚至为了谋取利益而不惜身家性命。爱慕虚荣和名声,不惜以武力来争夺功利。“矜炫神迹而求神名,物共嫉之,必丧其命”,还装神弄鬼,卖弄神通,希望人家把他当教主,结果越是这么弄,越招人嫉恨,反而惹上官非,这样子必然丧失己命。“欲益招损”,想要获益反遭折损,“是不神矣”,这怎么能叫神呢?有神的外貌,却有着最糟糕的结果。真人不露相的神,反而是最高境界。
“夫君子建大功而不恃,防小祸于未萌”,真正成大功的君子,有功劳却不居功,不沾沾自喜,而且及时防范小的祸患于未发生时。“退己进人”,人一旦自谦,就能退一步让别人先进。但一般人是进己退人,一定不让别人出头,所以人生就那么痛苦,就如“或跃在渊”,一不小心就打入万丈深渊,运气好就“飞龙在天”,真的是有天渊之别。人世间,有几人能“退己进人”?人都争先恐后,唯恐自己吃亏。“推能让物”,人家比你能,要推荐、推举他,要让有本事的人为大家谋福利。“物共戴之”,“退己进人,推能让物”的结果反而让你得到大家的爱戴。正如《易经》谦卦说“人道恶盈而好谦”,自满的人大家不喜欢,而自谦的人大家都喜欢。“故不夺其利,自发神智,不能争物,物共让之,不居其后”,不争权夺利,控制自己不参与纷争,其实就是不争之争,如果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这是道家最大的智慧。人都争先恐后,自谦的君子就不争,结果最后什么都是你的;而那些拼命争抢的,最后什么也留不住。“为损招益,是以至神矣”,减损自己的利益,反而获得大家的爱戴,这就是最高的神。他的做法跟一般人不一样,看得远,懂得人情人性。老子云“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无不为”就是益。《易经》损卦在前,益卦在后,道理就在这里。
“故老君曰:‘为者败之,执者失之。’诚哉言也!”老子说,抓到什么东西都不愿意放,想垄断一辈子,结果抓不住,绝对失败。这话讲得太透了,确实是如此。嗜欲渐深,天机渐浅,还想掌握住任何东西,那是不可能的。老子说婴儿“骨弱筋柔而握固”,因为婴儿的心思柔弱,他的筋骨虽然柔弱,可是拳头握得很紧;而我们大人的心思是什么东西都是绝对要抱紧,其实很僵硬,不可能掌握住,一定会失去。老子说“甚爱必大废,多藏必厚亡”,过分爱惜必定造成极大的耗费,储存过多必定招致惨重的损失。因为你已经不是婴儿的心态,“为者败之,执者失之”,这永远是道家的智慧给我们最大的提醒。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