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决定成败-激发潜能:提高自己的创造力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今天,社会竞争越发激烈。任何人若想有所成就,都必须面对种种挑战。然而,一个人真正的对手并非他人,而恰恰是你自己!你唯有将自己的潜能最大限度开发出来,方可一步步抵达人生之巅峰!若你拥有高情商,它必然能助你一臂之力!

    1.挑战自我就是在检验自己的情商

    敢于主动寻找挑战的人很少,因此真正能有杰出成就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了。如果你勇于去寻找挑战,就有可能获得更多成功机会。因为要挑战就会有一定风险,而机会常暗含于其中,把握住了机会,成功也就自然水到渠成。

    哈佛学子一向以美国企业界巨子艾科卡为骄傲。艾科卡正是一位勇于寻找挑战、击碎挑战,并从中寻找机会以获得成功的案例。

    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是美国著名汽车制造企业,与“通用”、“福特”两家汽车公司三分天下,在整个西方汽车制造业也很出名。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克莱斯勒厄运连连,屡遭亏损。到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负债上亿美元。经济界人士满以为克莱斯勒倒闭已成定局,只是时间的问题。就在这风雨交加之际,克莱斯勒公司董事长临阵决定邀请艾科卡接管克莱斯勒公司。经过一番深思熟虑,艾科卡毅然接手了这个奄奄一息的公司,艾科卡此时所要面对的严峻挑战可想而知,他本人也深知其要害。但他更懂得,挑战与机遇并存,成功的前奏正是机遇。

    艰辛拼搏数年,艾科卡终于击败了挑战,找到了机遇,并将其转换为成功,克莱斯勒公司竟“死”而复生了!这一奇迹,印证了艾科卡是一个敢于寻找挑战,并最终击碎挑战的人。

    类似的例子还可举很多,比如美国亿万富豪鲍洛奇即是其一。鲍洛奇,这个哈佛大学法学院的学生,在大二下学期注册时,正面临着他一生重大的抉择:做一个成功的商人赚取更大的财富;如果稳定一点,做个律师,每年也可以赚个10万美元左右。其实,这不仅仅是关乎商人与律师的选择问题,实际上是一个选择挑战或者逃避挑战的决断。经商必将是曲折而充满了风险的,但机会同时也会倍增;从事律师职业是舒适、稳定的,但这也缺乏挑战。

    鲍洛奇权衡之下最终选择了前者,他愿意从事充满挑战的经商事业。后来,他赚了1亿美元。他说:“你可以靠工资安稳地生活,但工资绝不会使你真正富有。如果你想成为富豪,你必须走出靠工资生活的世界,步入一个高度危险且充满挑战的世界。”

    “挑战”两字对哈佛学子而言,丝毫不陌生。因为“哈佛”两字其实就是挑战的化身。首先,哈佛入学资格审查就是极其严峻的挑战,其竞争的激烈,选拔的森严,令人望而生畏。

    哈佛要求,欲入其门者在高中时全部课程成绩及美国“教育测试服务部”主持的“学能测验”成绩必须优异,每位学生应提供三封高中教师的推荐信;多达三到四次的学校录取委员会对考生的口试;对学生基本素质,如人品、意志、进取心、办事能力、特殊才能等的考察,对学生是否有发展前途的考察,等等。经过如此严格的选拔,能经受得住这一系列挑战而取得入学资格的考生,不超过15%,真可谓是“九死一生”。

    进入了哈佛决不意味着进入了“天堂”,相反地,倒似进入了“地狱”。在哈佛,学生的学习压力之大、竞争之激烈超乎想象,简直就是对自身极限能力的挑战。其中的哈佛商学院在这一点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哈佛商学院学制为两年,第一学年课程任务极为繁重,有11门课程。校方要求每个一年级的学生至少有10个“良”。拿到8个以上“及格”,“不及格”的学生被称为“触网”。“触网”的学生能否升入二年级,要由学生成绩委员会根据学生本人的请求、教授的评价、“触网”的客观因素等方面来决定。其中一小部分可获准升学;而另一部分不得不被迫退学,但可以保留其重新申请入学的权利。尽管每年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触网”,但因“触网”而被迫退学的威胁是始终存在的。而且评分的范围不是整个年级,而是每个班上都会分配固定份额,所有学生因此而时时刻刻都面临着巨大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很多学生每天要学习超过13个小时,凌晨一两点钟才可上床睡觉,早上刚8八点多还得拖着尚未恢复的身子继续上课,累得简直连气都喘不过来。

    正因长期面对挑战,才使那些能经受得住挑战考验的哈佛学生,变得不畏挑战,敢于也乐于寻找挑战,并从中取得成功。福特汽车曾经的总裁麦克纳马拉就是哈佛学子中敢于寻找挑战的特别突出的典范。

    麦克纳马拉从哈佛毕业后,进入普莱斯沃特豪斯公司担任会计。然而不久,他竟失望地离职了。其失望理由更出乎意料,该公司没有挑战性。20世纪40年代初,他听了桑顿的游说,依然前往华盛顿接受军事教育,打算日后为桑顿设计“统计管制小组”的课程和工作内容。因为那里有着更多的挑战,所以他欣然前往。在哈佛做了一年的军事教员后,麦克纳马拉又要求去前线。于是他被派往英格兰。那里没有暖气、没有热水,只有德军的狂轰滥炸。这才是真正的挑战。在这充满挑战的环境里,麦克纳马拉的工作却如鱼得水,井井有条。这不能不说是得益于哈佛的“挑战训练”。

    战争结束后,麦克纳马拉若再回哈佛做教授完全没问题。然而,他选择了福特,选择了汽车,也即选择了挑战。在与新的挑战中,他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因而升任福特汽车公司总裁。仅仅数周,又另一个更大的挑战向他招手了。他又义无反顾地迎了上去。国防部长,对麦克纳马拉而言,这是“来自猎户的玫瑰”,更具有挑战性。麦克纳马拉又选择了它。

    麦克纳马拉把哈佛赋予他的“寻找挑战”的性格展示得淋漓尽致,从而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功。无论在企业界,还是在政界,他都不容被人所忽视或者遗忘。

    2.克服阻碍成功的心理魔障

    一个人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荆棘与挫折,如果你将这些挫折当作痛苦来对待的话,那么疲惫将始终纠缠着你,失望也将一直笼罩着你;如果你坚强起来,坚强到可以战胜自己内心的一切弱点,那么,成功也就近在眼前了。

    一位著名主持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的一生只有5%是精彩的,也有5%是痛苦的,另外的90%是平淡的;人们往往被5%的精彩诱惑着,忍受着5%的痛苦,在90%的平淡中度过。”

    的确如此,每个人一生经历这样或者那样的痛苦和烦恼,这些痛苦烦恼的来源也非常多,然而若你仔细反省,你会发现它们竟然有很一大部分来源于无法战胜自己内心的魔障。

    研究发现许多人竟然有回避成功的心理魔障。那么如何能够克服这些魔障呢?答案也并不难,那就是用积极的心态去战胜消极的心态,比如:用洒脱战胜执迷;用勇气战胜软弱;用改变战胜固执;用公正战胜偏私;用勤奋战胜懒惰;用宽宏大量战胜浅狭;用冷静战胜冲动;用廉洁战胜贪欲,等等。

    矛盾总是对立存在的,人们应该学会辩证地去看待问题。勇敢、软弱;洒脱、执迷;勤奋、懒惰;宽大、浅狭;廉洁、贪欲;公正、偏私等,这些常常同时占据着人们的内心。如何选择总在一念之间。美国在一知名杂志上登载了一幅耐人寻味的漫画,画了一个拳击手累倒在了练习场上,并在漫画旁边列了一个更耐人寻味的标题——《突然间,你发觉最难击败的对手竟是自己》。这正好能说明很多痛苦烦恼正是由于受矛盾所影响由自己作出错误选择所带来。

    曾经有一个学业成绩比较优秀的青年求职真可谓是一波三折:他去报考了一家大公司,然而却不幸落榜了。这位青年很快得知了这一消息,觉得有些难以接受,连平时学业成绩不如自己的同学都被录取,自己为什么被淘汰。他绝望了,甚至想到了轻生,多亏了朋友的抢救及时,才保住了一条命。然而,不久又有新的消息传来,他的面试成绩其实是最好的,是主考官在统计考分时,一不小心弄错了,他已经被公司录用。他得知这一消息又开始高兴起来,然而还没等他去面试,再次传来了新消息,公司已经将其解聘,不需要再去面试了!而公司解聘的理由是一个人连如此小的打击都无法承受,动辄就要轻生,怎么能够在今后的岗位有所成就呢?

    这个青年虽然在笔试成绩上击败了其他对手,但是他终究没有能够战胜自己,以致惨败收场。其实正是他惧怕失败的心理魔障作祟,对自己缺乏足够信心,总有意无意间给自己制造心理紧张和压力。

    谚语常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几乎每一个人都存在着上述矛盾,可能多些,也可能少点。当一个人遇到一件事情,需要采取行动去应付的时候,这些矛盾经常出现,并且是不止一个。而这样的时候,也就是人们最彷徨困惑、痛苦不堪的时候。其实这时候你的决定,完全依赖于两种矛盾的力量是哪一边战胜另一边。如果你能够让积极和光明战胜消极和黑暗,那么成功就在你眼前了,反之,你必然还是会走向失败。每一个人其实都应该知道自己该怎样做更合适。然而,很少有人能够不经过种种矛盾的斗争而一下子选择正确的行动,甚至有时候经过了较长时间的思考,最终还是选择了消极与黑暗。

    任何一个人要战胜自己的确不容易,它需要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你若简单回忆,你以前有多少次战胜自己了?你时常姑息纵容自己吗?一个勤奋的人,毫无疑问,他必定是战胜了自己的惰性。本来有许多可以做到的事,往往因为一次次的懒惰拖延,总想着以后还有机会,而把一次次可能成功的机会白白错过了。

    许多人在接触一个新环境,尝试一项新工作,应付一个新场面时,总是感觉到有一种向后拖拽的力量。许多人对此就停下了脚步:还是安于现状,省事为妙吧!冒险并不太必要!如此一来,这种消极的决定导致了许多可贵的机会白白错过了。许多人总喜欢抱怨自己一事无成,恐怕这很大程度上都归于他消极处理事情的习惯。

    每一个人都知道哪些东西比较值得发扬,哪些东西又应该有所节制,然而一旦事到临头,常常就会有一些事先不曾预料的压力。其实,这正是你被另一个自己所战败的表现。一个人在必要的时候如果不能战胜自己其实是很可悲的,任何理由都不应该成为其借口。一个人应该充满力量让那光明战胜黑暗,积极战胜消极,否则,你的人生注定是要失败的。

    如果你知道心胸豁达是一种美德,那么你为什么不肯早一点把眼前种种宠辱得失放开一点,看淡一点呢?一个人有时感到很痛苦,什么事情都犹豫不决,那正是因为他内心有两种相反的力量相互斗争着。如果你能明智一点,早点做出抉择,或许就会觉得许多事情其实并不那么困难。

    清醒与执迷,勤奋与懒惰等,不过一步之隔。你如果能跨过这一步之隔,便是勤奋与清醒;留在原地,自然便是懒惰与执迷了。你要不要跨过,只在短短的一念之间。你决定清醒了,自然便可以清醒;你决定继续执迷,那么你也将继续执迷。这“决心”的实现,不在于一个人到底能不能,而在于他肯不肯。

    每个人都能够开发自己潜能,最大限度发展自己。然而,令人沮丧的是,人们在开发自己潜能、取得成功的过程中,常会遇到一种心理学上称之为“约拿情结”的心理障碍。约拿是《圣经》中的人物,上帝给了他机会,然而他却退缩了。这就是对自己智力的怀疑,甚至害怕自己智力所能达到的光辉水平,心理软弱到甘愿回避成功的典型。

    在心理学上,回避成功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心理障碍,要想克服此障碍,先应该认清这些障碍。这主要包括情感障碍、意识障碍、个性障碍、意志障碍等,几乎任何一本心理学教科书都对其有所描述,下面分而述之:

    (1)情感障碍

    情感障碍指的是人们在能力的自我开发中,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方面的不正确的内心体验。它主要表现为麻木情感。麻木情感的产生又主要由于经常遭遇挫折和不幸,而自己又不能正确加以对待和克服,以至于对客观外界事物产生了错误认识,形成了一种内向封闭性的心理态势。久而久之,它使人丧失了对外界交往的生活热情和以及对理想和事业的追求。

    (2)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指的是由于人脑歪曲或错误地反映了外部现实世界,从而影响以至减弱人脑自身的辨认能力和反应能力,阻碍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从而影响了在事业上的成功。这些主要表现在:

    “闭锁型”心理障碍:把自我体验封闭在内心,不肯表现自己,更不愿向他人表现,因而缺乏自我开发的积极性。

    “自卑型”心理障碍:因生理或心理缺陷,认为自己智力不高,或家庭、社会条件不如人,从而缺乏自信、轻视自己、不能进行自我能力开发。

    “习惯型”心理障碍:习惯是由于重复或练习巩固下来的并变成需要的行为方式,习惯形成来源于自身养成或受传统影响。认为不进行自我能力开发也照样过日子,满足于现状是前一种,而求稳怕乱则是后一种。

    “厌倦型”心理障碍:是一种厌恶一切自己不感兴趣和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存在厌倦心理的人,常常埋怨自己遇不到伯乐,才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对自我开发失去兴趣。

    “价值观念异变型”心理障碍:是指对作用于人的客观事物的价值量进行了不正确的或者错误的心理评估,形成了一种畸形的价值意识,他们会认为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比较卑贱,因而不能结合工作开发自己能力的心理障碍。

    “志向模糊型”心理障碍:对将来干什么,成为何类人才的理想不明确,从而没有定向进取的内驱力,而不能进行自我能力开发的一种心理。

    (3)个性障碍

    个性障碍指的是人们在自我开发中常常出现的气质障碍与性格障碍,比如抑郁质的人,他们孤僻独戾,不善于交际;黏液质的人,优柔寡断、缺少魄力;多血质的人缺乏毅力;胆汁质的人办事武断、鲁莽,等等。

    (4)意志障碍

    意志障碍指的是人们在开发自我能力中,确定方向、执行决定、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起阻碍作用的各种非持恒性、非专注性、非自制性等不正常的意志心理状态。集中体现在:

    “怯懦型”心理障碍:怯懦是一种畏缩不前、懦弱胆小的心理状态。这样的人过于谨慎,常常多虑,犹豫不决,一有挫折就容易退缩,因而影响自我开发目标的完成。

    “意志暗示型”心理障碍:在制订和执行目标时,易受外界社会风潮和他人意向的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从而产生一种动摇不定的意志心理状态。表现为确定目标时的忽左忽右,忽东忽西,执行决定时不能持之以恒。

    “意志脆弱型”心理障碍:表现在没有勇气去征服实现目标道路上的困难,不是主动去征服困难,而是被动地改变或放弃自己长期进取的既定目标。

    除了以上四种障碍之外,还有影响智力开发的几种心理障碍。比如感觉加工中的心理错觉:受需求满足程度引起的心理错觉、受时间影响的心理错觉、情绪状态产生的心理错觉以及颜色和视觉方面的偏见;又比如知觉中的错觉和偏见:知觉中的异常性、知觉的暂留性、期望中的偏见、时间的局限性以及依靠一些不正确的感知经验来支持或反对另一些经验的循环错误;还有一些思维定式的障碍,比如思考问题时的“思维惯性”、科学研究中“思维定式”等等。这些障碍主要属于认识上的主观片面性、表面性,以及思想僵化凝固等原因。虽然这些和回避成功、害怕成功的心理障碍截然相反,然而,它们同样会阻碍人的事业成功,尤其是当它们互相影响时,会形成一种强大的负效应,从而导致一个人的事业真正的溃败。

    由此可见,有些人成就不大,并不是因为智力原因,而是因为没有克服心理上的弱点和谬见。一个人只有不断地挑战自我,认真对待各种心理障碍,让身心长久保持在一种舒畅的状态,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3.培养情商心态很重要

    中国文化是一种大气磅礴的文化,其中佛道二家更是如此,他们都主张人的心胸要开阔,劝诫人们不要去为一些小事而斤斤计较,要学会把一切想开、放下,这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在某事情尚未发生时,帮助人们做好对待问题的情绪与心态,因为心态才是最昂贵的,同时人们也是最付不起的。

    早在19世纪,美国飞机大王克拉奇的儿子和建筑大王凯迪的女儿在双方父母的撮合下开始交往,在常人看来,这是一桩门当户对的好姻缘,然而事情并非如此,两个人的交往却并不那么顺利,吵吵闹闹时有发生。两家地位都如此显赫,儿女们的这种关系,让双方的家长大伤脑筋,但是终究没有一个好办法让两个年轻人彼此容忍对方,他们甚至担心会发生什么意外。

    果不出所料,真是怕什么就来什么,令他们震惊的事终于还是发生了——克拉奇的儿子竟然毒死了凯迪的女儿,因谋杀罪被关进了大牢,两家人的身心因此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从此以后,两家人的关系变得迅速紧张起来。

    更意外的是,克拉奇的儿子在法庭上矢口否认自己的罪行,明明事实就摆在面前。这使得凯迪一家非常气愤。而克拉奇一家也在拼命为儿子奔走上诉。如此一来,两家人的仇怨进一步加深。

    大约过了一年,法院做出了终审:小克拉奇投毒谋杀,证据确凿,罪名成立,判处终身监禁。克拉奇为了能让儿子在今后得到缓刑,也为了消除儿子的罪恶,可谓是大费周折,不惜以重金补偿凯迪一家,希望能得到凯迪的谅解。克拉奇并不主动将重金给予凯迪,而是在生意场上大做文章,这使得凯迪不得不被动接受补偿。

    凯迪每得到克拉奇家族一笔补偿,心里就如同刀割,悲痛万分。凯迪埋怨自己,也埋怨女儿当初怎么就看错了人。而克拉奇全家更是每一年,每一天,甚至是每一秒都生活在自责中,他们怨恨没有教育好自己的儿子,以致酿成了大错。

    两家人虽然都是美国企业界的名人,物质生活应有尽有,但是他们都快乐不起来。他们总认为,生活无情地捉弄了他们,让他们非常痛苦。好几年过去了,两家人的心情依旧被巨大的阴影所笼罩着,从来没有真正地开怀笑过一次。他们承认,这些年来,为了儿女们的事所付出的心理代价是无法用金钱来计算的。

    造化弄人,一转眼又是20年过去了,这时医学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一件极为偶然的事件的发生使事情再度变了样:—名被判投毒的凶犯一再上诉,不承认自己给人投毒。医护人员经过多次化验,发现死者原来是因为服用了一种罕见的药物而中毒,与所谓的凶杀没有任何关系。

    这和20年前小克拉奇“毒死”凯迪女儿的事件竟如出一辙,原来这是一个天大的误会。因此,小克拉奇被无罪释放。然而,整整20年时间呀,凯迪与克拉奇两家人,却因为这件事,在心理上彼此仇恨,他们成了这个世界上受伤最大又最不幸的人。

    再次经过研究调查,原来凯迪女儿的死也同样并不涉及善恶情仇。结果刚一公布就引起了美国媒体的广泛关注,面对记者的采访,凯迪与克拉奇两家都说了同样的话:“20年来我们付不起的是,我们已经付出而又无法弥补的心态。”

    读完这个故事,你会作何感想呢?人生不过匆匆数十载,所谓的宠辱得失不过如浮云,转瞬即逝,因此在很多时候它们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倒是被带入其中的无法挽救的恶劣、悲伤或仇恨的心情,却可以使人们失去对整个生活的感受和看法。这种因心情引起的得与失,比起物质上的得与失,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漫漫人生路,让事情该过去的就过去。当经历的已经经历,人们便会发现,身在其中的苦,所饱尝的种种滋味,正是人们曾经所付出的一种又一种的情绪与心态!

    “我们付不起的是心态”。这是克拉奇与凯迪两家人,在经过20年的体验后总结出来的一句至理名言。人生在世,正是生活中某类事件对人的情绪与心态所形成的那种漫长主宰,是最昂贵的,是金钱所无法衡量的。一种不良的情绪与心态,甚至可以毁灭许多人的生活。

    4.从完善性格开始培养自己的情商

    现代社会人都不可能都生活在人群之中,这时候的人际关系原则就应该成为自然法则中的重要一条。许多人都读过《鲁滨逊漂流记》,然而现代文明已经让鲁滨逊,荒岛以及星期五类似的生活变成了神话。

    真正的个性发展,必然要懂得遵从自然法则,一定要积极地走出去,懂得与他人协作,不同个性之间的碰撞,将产生出新的活力,使个人能够在生活中实现完善。

    一个人的新生活应该建立在原则基础上。什么是真正的个性?它必须有赖于两个原则作为支撑,才可能发展为最佳的个性:

    第一个原则是个性的档次。个性的档次指的是以个人能力以及个性的高度两者结合来确定的。如果个性和能力都很强,那么你的力量就具有最强的感染力;反之,如果个性强而能力一般,或者能力强而个性却几乎没有,那么档次就得低一些了。严格来讲,生活中并不存在这种能力强而没有个性的人,这仅仅作为理论上来进行探究。当然,最低档的是既无能力又无个性的人。

    第二个原则是相互信赖与彼此尊重。这条原则的成功应用,有助于一个人的个性在各种关系中发挥到正常的水平,为个人实现铺平道路。

    如果一个人想要追求个性成熟的生活品性,那么他可以从以下几点去作努力:

    (1)丰富的想象力

    丰富的想象力可以造就美丽人生,因为它能够把生活引领到一种“美丽”境界。任何人都有追求美,欣赏美的权利,因为任何人都是富有想象力的。美是人类共通的一道风景线,个性最容易在这方面引起强烈的共鸣。一个人的想象力是驱使他前进的动力,有了这样的动力了,哪怕是处于生活低潮,也不会迷失自我,也不会感到迷茫而无可奈何。丰富的想象力能够有效地为个性导航。一个人的生命罗盘几乎就是按想象力的模式所打造出来的。想象力最明确的一点就是其未来指向,想象力的品性可以给个性增添耀眼的光辉。

    (2)坚强的意志

    随着现代社会节奏越来越加快,竞争当然也是日趋激烈。一个人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很容易被打垮。坚强的意志能够使个性顶住重重压力,永远不会被打倒。一个人如果意志足够坚强,懂得执著于自己的目标,他就能战胜各种各样的干扰因素。同时,还能保持着独立的个性,守护着自己个性的每一道可能存在的缺口,从而使个性得以保存完整。

    (3)客观的自我认识

    哲学和心理学都常常会讨论一个虽很古老却日久弥新的命题:你认识你自己吗?这个命题是个性必须时时面对的。认识自我在个性的品性中表现为两个层面:自我意识和自知之明。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有自我意识可以追溯到其婴儿期,成熟的自我意识是相信自己独一无二的,任何人都无法取代。而自知之明是另一道安全门,它能够帮助人们正确疏导自我意识中的狂妄部分,使其不会渗透到实际事务中去,从而阻止通向成功的道路。

    的确,个性的品性应该从认识自我开始。一个人要能够突破环境,就应当基于自我意识和自知之明的双重思虑中产生的出色动力而达成。

    一个人要如何客观看待自己,不仅影响着自己的态度和行为,而且会影响自己如何看待他人。一个人只有同时认清自我,又考虑到他人,他才可能了解别人的世界。许多人常常一厢情愿地将自己观念强加给别人。

    被少数民族誉为“天可汗”的唐太宗曾经说过在魏征去世时曾说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句话告诉人们:如果一个人能常常以他人作为参照,那么他很容易发现自己的个性不够完善的地方,从而及时加以改正。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定义仅仅是来源于外,那他非常有可能将别人眼中的自己和真正的自己混为一谈。他很可能在不同人眼中自己的形象里迷失,而忘记了真正的自我,从而不能作出更善的选择。

    克洛斯克博士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让人们记下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再把这些看法和真正的自我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许许多多的人的个性形象过分依赖别人的观感。这些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就像是一剂慢性毒药。有些人的个性中毒已深,总希望别人能给一剂解药,结果却一步步陷入了更深的歧途。

    肯定一个人的价值和潜能,也就是肯定了这个人的个性。这个过程更需要以诚相待,以这个人的个性为基准,而不是以其行为简单作出判断。你必须先了解自己,然后才可能了解别人。如果不了解自己,连自己也无法掌握自己的个性,那么要让别人来喜欢你不是很荒唐的吗?请记住:真正的个性不是依靠外力作用的,是自足的,是达到真正的高尚境界的。

    (4)勇敢

    勇敢永远是一直为大众所认可的个性境界。但什么才是真正的勇敢呢?勇敢表现为大度从容,如果一个人心无畏惧了,他自然能够表现得大度从容。大度能够让人不怕损失,让人有绝对信心挽回损失;从容能让人冷静判断问题,体贴别人。注意切忌将优柔寡断与从容不迫相混淆,虽然两者在处理事情的时间上有相似之处。优柔寡断与从容不迫有着天壤之别,但是,不少人难以正确加以区分,而造成了许多难堪的局面。

    勇敢可以算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儿,因为它必须建立在高度的自信心上。所谓的血气方刚并不是真正的勇敢。真正勇敢是能够从容不迫地面对各种大小事务,将压力转化为动力。

    (5)智慧完善

    个性的这一品性表现出懂得同情他人和宽容的优秀品质。完善的智慧对解除过分戒备的紧张心理状态很有帮助。许多人其实很善良,然而在做事之前就有了种种顾虑,这个顾虑并不是要把别人的东西夺过来,而是试图要紧紧抱住属于自己的部分,生怕被人抢走。这样的顾虑会对事情的正常进行造成很大影响,最终可能将自己败坏。然而,具备完善智慧个性的人懂得宽容与合作,这样的人不害怕别人的算计,只是专心进行正在做的事情上,最后凭自己的劳动获取应该属于自己的部分,这样的人永远有不可动摇的安全感。

    (6)超越自我

    一个人单单是有聪明才智是不够的,他只有不断超越自我,挑战自我,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大智慧者。人生在世,“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禀性和天赋,都有自己独特的实现人生价值的切入点。你如果能找到自己的切入点,并按照自己的特征去发展自己,及时改正和避免不足,充分发挥自己的各种优势,不断地摆脱来自心灵的种种羁绊,如此一来,你自然能够让自己的光芒更加灿烂夺目。

    (7)创造力

    如何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这得注重培养具有创造力的思维方式。没有创造力的个性是轻浮的,在生活中是很难站得住脚的,稍微有点风吹草动,他也承受不了。

    人生就像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逝者如斯夫!没有一个固定的地方可以永远驻足,也没有一个固定的时间阶段可以停留,人生需要不断超越自我。超越是一种升华,是一种突变,是人生不可或缺的阶段。超越自我是一个人生命的要求。渴望什么就应该努力去追求什么。超越自我的过程,正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不能总为自己的一点小聪明而沾沾自喜,以致沉沦在贪图安逸享受,放弃努力奋斗的过程。一个轻易满足现状的人,永远也享受不到人生的真正乐趣。

    一个人如果拥有成熟的个性,他是能够洞察自己的弱点的,能够有意识地寻找知识和力量来克服它,从而有效地解脱自身的种种束缚。真正的自由,就是能够超越自我的人独享的特别乐趣。往往在别人不易察觉的刹那间,他已经变得更优秀,更强大。

    5.源于内心才能更好地展示自己

    真正的人生之路到底在何方?

    日本著名作家池田大作曾经说过:“每个人的生活态度自有所不同,我想这也未尝不可。但是,一想到要无所作为地度过这漫长人生,就使人感到无比的空虚无聊。”

    另一位日本作家小林秀雄先生在《莫扎特》一书中也写道:“对强韧的精神而言,恶劣的环境也是实在的环境,既不缺什么,也不少什么。”“生命力中有一种能力,能将外在的偶然看作内在的必然。这种思想是宗教式的,但它并不是空想。”

    这便是和环境搏斗,并努力战胜环境的人类能力;是精神的力量,能将外在的偶然性看作内在的必然性这种无限的力量就蕴藏在自己的生命之中,须切实感受并加以发挥,而真正的人生之路就蕴含在其中。

    一个人如果能够这样一直努力下去,不为任何环境所屈服,总是忠实于自己,发展自己,那么他人生的凯歌也随之而奏响。

    “梅樱桃李”的公案常常引起各种人士的广泛兴趣。

    春光初见之时,梅花首先开出了高雅而娟秀的花朵;接下来是樱花盛开的季节,它们也尽显风姿;桃花、李花也都各领风骚。同样地,人难道不也应当让自己的生命开出美丽的花朵来吗?答案可以是否定的,因为生命内部本身就有催开绚丽鲜花的神力。

    那么,是什么东西能够带来这种神力呢?这便来自于对自身“使命”与“责任”的深刻反省与觉悟。有些人以根本的“法则”为准绳,始终坚持一定的生活道路,将使命和责任视为非我莫属。这样的人就能够不断地使自己的生命纯之又纯,越发精微,会不断开拓自己的生命,就和梅、樱一样,迟早会开出灿烂夺目的花朵来,散发出阵阵的清香。并且,他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生命的作用,并为此感到骄傲、满足和充实。

    不管是哪种人,都是带着某种使命而生于世上的极其宝贵的人。这种使命并不体现在与外部相对立的世界中,而是体现在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贯彻自己信念之时。人生的一切,其实都不过是自己生命现象的表象,是自己生命的反映,人决不是为外界而活着。

    日本著名学者户田先生经常教导他的弟子们说:“要为自己的生命而活下去。”真是微言大义,这句话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千钧的分量,为人生指出了终极目的之所在!

    6.要做强者需要超越自我

    “战胜自己,我便是强者。”这句话曾经被两位奥运冠军奉为他们的人生格言,它说的是一个人即使遭遇挫折或身处逆境,也应该顽强拼搏,激发战胜困难的勇气,那样他(她)才会是一个谁都打不败的强者。

    古今中外历史名人和那些颇有建树的人们,几乎每一位都是对自己信心十足,具有顽强毅力。比如爱迪生,刚开始实验时一次次失败,但他并没有而灰心,最终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又比如爱因斯坦,别人的嘲笑丝毫动摇不了他的信念,他终于建立起了20世纪最宏伟的物理理论之一——相对论,也因此而成了物理学一代宗师;再比如李时珍,种种困难也没让他放弃自己的事业,终于写出名著《本草纲目》。

    这个世界上谁是真正能够打败你的人?唯有你自己。人的一生的旅途中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但不可不轻易服输。只要自己努力就没有什么是绝对不可战胜的。然而,太多的时候,面对环境恶劣、天灾人祸、困难重重,如果这时候自己在心理上首先否定了自己,进而选择放弃,也必然意味着选择了失败。

    古希腊有一位演说家,起初他由于有些先天性口吃,常常被对手反驳得毫无还击之力,因此遭到别人的嘲笑。也许,有很多人会认为这是他自己的能力无法达到的,放弃才是明智的选择,然而,就是这位演说家,他每天清晨坚持演说,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了当时最为著名的演说家。由此可见:天生的缺陷,他人的嘲笑,以及种种的理由,都不是阻碍你成功的荆棘,唯有你自己为了安稳享乐,为了蝇头小利,为了达到暂时的满足,不思进取而放弃了坚持、奋斗,才会让你永远地无法超越。

    朋友们,都知道海伦·凯勒,都知道爱迪生,卧薪尝胆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不错,古往今来,无数的成功者都是对“战胜自己”最完美的诠释。如果你还在退缩,请快点明白,战胜自己是如何紧迫;如果你还在犹豫,请看看那些胜利者是如何一步步走过来的;如果你已经在向自己发起挑战,并一直坚持,成功最终会向你张开双臂的!

    一个人会痛苦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来自感情生活的不幸,比如来自理想追求的挫折,比如来自丧失亲友的悲痛等等。无论由何种原因引起的痛苦,其共同的情绪体验是,陷入情感上的悲哀、矛盾、忧虑而不能自拔。因此,要消除痛苦首先得战胜自己。学会劝慰自己,常反思让自己陷入痛苦之中,对解决问题到底有何补益,甚至可能会使情绪更糟糕。久而久之,你就会重新振作起来。

    人们常常抱怨,人生会面临太多挑战,包括学习中遇到的沟壑,事业上难爬的高山,生活中隐藏的陷阱。竞争的年代,众多的对手时时会向你发起挑战和进攻,就像电视剧里枪口对枪口,尖刀对尖刀。你稍一麻痹,稍一犹豫,就将前功尽弃或前程断送。可你哪里知道,真正的敌人其实不是别人,而正是你自己。你要战胜各种艰难困苦,首先要战胜你自己。如果你连自己都不能战胜,何谈战胜别人和各种险阻?

    这一观点在雅典第28届奥运会上得到了令人信服的印证。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女射手,在万众瞩目之下,面对高手如云,心理压力重如泰山,然而她沉着冷静,精确发挥,摘得了金牌。那一刻,她射中的不是靶子,而是射穿了自己的懦弱和紧张。身患腰疾的69公斤级的举重金牌得主张国政,强忍着病痛参赛,第三次试举起一百九十二公斤半。此刻,他举起的是自己的勇气和意志,而踩在脚下的是病痛与软弱。体育比赛就是超越极限的比赛,包括心理极限和身体极限。此刻,运动员战胜的不光是对手,还包括自己的困难、畏惧和各种不健康的心态。

    战胜自己就要首先要有不断超越的决心。“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既是青对蓝的否定,也是对蓝的升华。我们的进步一方面要对昨天扬弃,另一方面要对今天否定。成绩只能说明过去流过的汗水,只能用它来点燃明天的辉煌。运动员不甘否定往日的金牌,今天就可能连铜牌都拿不到。强项变弱项,老马失前蹄,是因为被往日的战绩所坠身,思想上的包袱压扁了勇气和信心。蝉蛹像小牛一样钻破土地硬壳,勇敢地爬上树干,坚决撕破自己的身体,让自己在背后钻出一只飞蝉,嘹亮地鸣唱;蝴蝶从笨拙的蛹虫的身体中剥离,飞出灿烂的翅膀,在芬芳的鲜花间自由翱翔。它们都在否定自己,战胜自己后走向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战胜自己也是要创造一个崭新的自己,而不是走向倒退。蝌蚪恨自己不能像鸟儿一样在陆地上蹦跳唱歌,就努力长出四肢,忍痛割掉自己的尾巴,变成了一只青蛙。这是进步。然而,蛹虫羡慕蝴蝶的飞舞与美丽,脱掉外衣,走出躯壳,却变成了一只祸害庄稼的飞蛾。还有,传说海狮的祖先曾是狮子中的一种,它生长于大山之中,却梦想着海洋的生活,终于演变成海洋大家庭的一员,可它往日的威风和凶猛却荡然无存,只留下了几根像猫一样的长胡须。这不是生物的进化,而是物种的倒退,这种否定方式是不可取的。

    美国有位叫凯丝·戴莱的女士,她有一副天生好嗓子,一心想成为歌星,遗憾的是嘴巴太大,还有暴牙。她初次上台演唱,努力用上嘴唇掩盖住暴牙,自以为那是很有魅力的表情,殊不知却给别人留下滑稽可笑的感觉。有位男听众很直率地告诉她:“暴齿不必掩藏,你应该尽情地张开嘴巴,观众看到你真实大方的表情,相信一定会喜欢你的。也许你所介意的暴牙,会为你带来好运呢。”

    一个歌唱演员在大庭广众之下暴露自己的缺陷,首先是要用理智说服自己,还要有勇气打败自己。凯丝·戴莱接受了这位男听众的忠告,不再为暴牙而烦恼,她尽情地张开嘴巴,发挥自己的潜能特长,终于成为美国影视界的大明星。

    一个人要挑战自己,靠的不是投机取巧,不是耍小聪明,靠的是信心。世界著名的游泳健将弗洛伦丝·查德威克,一次从卡得林那岛游向加利福尼亚海湾,在海水中泡了16个小时了,只剩下一海里时,她看见前面大雾茫茫,潜意识发出了“何时才能游到彼岸”的信号,她顿时浑身困乏,失去了信心。于是她被拉上小艇休息,失去了第二次创造纪录的机会。事后,弗洛伦丝·查德威克才知道,她已经快要登上了成功的彼岸,阻碍她成功的不是大雾,而是她内心的疑惑。是她自己在大雾挡住视线之后,对创造新的纪录失去了信心,然后才被大雾所俘虏。过了两个多月,弗洛伦丝·查德威克又一次重游加利福尼亚海湾,游到最后,她不停地对自己说:“离彼岸越来越近了!”潜意识发出了“我这次一定能打破纪录!”的信号,她顿时浑身来劲,最后弗洛伦丝·查德威克终于实现了目标。

    人有了信心,就会产生意志力量。人与人之间,弱者与强者之间,成功与失败之间最大的差异就在于意志力量的差异。人一旦有了意志的力量,就能战胜自身的各种弱点。

    勇气与懦弱、勤奋与懒惰、廉洁与私欲、谦虚与骄傲以及宁静与浮躁,等等,都在人一念之间,你若有了足够信心,选择了前者,后者必然离你远去!

    7.用学习与行动去发掘潜能

    多数的孩子在小时候都被父母教师们灌输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勤能补拙”等类似的思想,而且许多电影和通俗小说也都以这样的题材来描述成功。

    如果你去问问那些已经有所成就的人们,他们也许会很诚恳地告诉你:要登峰造极,即使投入长时间卖力工作仍然还是不够的!为什么呢?细心留心生活的人会发现:各种工匠,如砖匠、木工等,他们一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然而他们还是无法开着名贵的小汽车到处兜风。再比如勤劳的农民伯伯们,他们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不过勉强能维持一家温饱。

    对很多人来说,只要人付出得足够多,就算是成功了。然而,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却指出:真正的成功,所谓的“勤奋耕耘”也许仅仅只占1/5左右。成功人士一般具有某些特质,这些特质仿佛是内心中燃烧的火焰,驱使他们去追求成功。到底是哪些特质呢?下面介绍一些作为参考:

    (1)热情豪爽

    在许多成功者的心目中,他们都一直有一个理由,且早早建立了一个值得为之付出的目标。这个目标一旦建立起来就一直占据着他们的心头,并驱使他们不断去付诸实践、不断进步,并最大限度地激发自己的真正潜能。

    热情豪爽能够使成功者做出许多别人做不出来的事儿,也可以让许多的科学家一生为之付出,争取突破,争取把人送上太空并迎回地球;热情豪爽让人生觉得有力量、有勇气、有意义,从而能够勇敢面对一切。一个人如果没有了热情,不管是运动员、艺术家、科学家还是生意人等,缺了热情就不再奋发向上的动力了,结果几乎是注定的一事无成。

    (2)乐观豁达

    一个人如果能够遇到一切不顺利事情时都能乐观面对,比一个遇到艰难就垂头丧气的人,具有更多的胜利条件。

    有些人不管事情是否顺利,总喜欢以颓丧的心情、忧郁的情绪,来破坏和阻碍他们生命的历程。其实一切事情,都全靠人们自己的勇气、信心以及乐观的生活态度。如果一个人遇到一点儿不顺心的事情,就让颓丧、怀疑、恐惧、失望等情绪控制住自己,那么他多年所经营的事业就很可能会遭到破坏。

    能够肃清自己的悲观心理是一门很重要的学问。一个人应当学会时时把自己的注意力焦点集中在美好的事情上,而不是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事情上,也把焦点聚集在真实的事物上,而不是那些虚无缥缈的事物上。如此一来,当一个人处在困境中,他也能看到生活中的美,从而变得乐观起来。

    对一个精神状态还不错的人来说,你让他几分钟内就把心中的忧郁驱出心境,是完全可能做到的。然而,许多的人在忧伤时却往往不肯开放心门,让愉快、乐观的阳光射进来,而妄图紧闭心扉,让自己的内心变得一片黑暗。其实如果你能够乐观一些,心中的忧郁就会很容易减轻很多。

    当你感到忧郁、失望时,你应该试着改变环境。不管是什么样的遭遇,你不要反复想着你的不幸和目前会使你不开心的事情。试着想想那些愉快的事,有趣的话,以最大的努力去放射快乐,久而久之,你也能变成一个乐观的人。

    (3)矢志完成任务

    大凡成功人士一旦开始行动了,那他将就无人可挡,因为他不达目标,誓不罢休。企业家其实就是另一种发明家,一有了点子就会竭尽所能,矢志完成任务。任务第一,其他都得暂时退居次位。沃森在“电脑”这个用语开始在世界上流通的十多年前就已想出这个机器的基本构造。大约再过了50年后,钱伯斯想要的电脑是简单易学又有趣的东西。他在一开始提出自己的概念时,世人都不以为然,认为哪有那么神通广大的电脑能够产生,如果连三岁小孩都会,那更无异于天方夜谭了。终于,事实胜于雄辩。今天IBM和苹果电脑已成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品牌了。不管你想制造电脑、汽车,做什么小买卖也好,不能只是偶尔做做就算了,你需要全神贯注,全力以赴。

    (4)热衷比赛,勇于夺冠

    其实成功人士和运动员也有许多的类似之处。首先有一点就是他们都勇于夺冠。有些人总觉得自己有强烈的求胜意志,不但在工作上要有高人一等的表现,甚至连每一件事都希望能够比别人做得更好。他们是为竞争而活的人,竞争对他们来说,就如同食物和水一样重要,这份追逐胜利的强烈愿望几乎成了一种生理作用。

    尽管并不是每位成功人士都得非高人一筹不可,然而他们却都喜欢参赛的感觉,而且事事都竭尽全力,不管是推销一项产品还是从事一项服务,他们都不断要求自己做到最好。

    对许多成功的人来说,他们之所以能成为最后的赢家,除了深谙世事,更得益于他们的胆量与直觉。在放手一搏的当初,至于结局到底会如何其实也充满了未知,不知道下一刻将会面临什么样的问题,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应该怎么抉择,然而他们乐于挑战紧张、刺激的每一刻。其实,许多成功者都是某场特别比赛的赢家,只是不一定知道自己已经在赛程中了。因为好胜已经成为了成功者们的第二天性、直觉。但是,他们却不承认这是与生俱来的特质,反而强调说这是从小到大不知不觉中所养成的习惯。

    (5)结合远见与行动

    与其坐而言,不如起而行。享誉全球的耐克公司的广告只有简简单单的几个字:“Just do it”这家公司的创办人兼最高主管耐特是一个喜欢独处,略微有点古怪的人,别人问他什么问题,他总喜欢以简简单单的几个字来作答复。注意,他绝不是一个孤僻的人,他只是重视自己的隐私,宁愿听别人说话,也不愿自己讲个没完没了。那句引人注目的广告词正好反映出他的个性,这也足以解释耐克为何能够一举成为首屈一指的世界级运动用品公司。

    和其他成功人士相似,耐特的成功在于结合远见与行动。加菲尔德在其著作《超级好手》中说到了这些杰出的人是如何灵光乍现并实践计划。他说,其实人最大的挑战就是分析自己的想法,并列出实现的步骤。所以,一个人要想有非凡的成就,光有梦想是还不够的,他应该做的第一步就是仔细地分析、演练。

    (6)超凡的凝聚力

    如果仔细留意,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成功者都有一种凝聚人心的卓越能力,这种能力可以把不同背景、不同信仰的人群聚合在一起,建立共识,统一行动。虽然,偶尔也会有个“鬼才”发明出影响世界的东西来,但是他很可能需要以终生独自守在实验室里作为代价,就算他在某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他失去的也是非常多的。大凡那些立大业的人,往往都具有能够结合成千上万的人于一起的能力。然而,最伟大的成功并不一定是展现在世界的舞台上,而是就在你的内心深处。每个人都应该学会与周围的人融洽相处,结合成一个历久而密不可分的关系,在集体中突出团队精神,注重相互之间协调合作,共同追求美好的未来。否则任何的成功和任何的卓越,都是虚无的。

    (7)精力充沛

    一个人如果缺乏活力、做起事来拖拖拉拉,那他想进入很成功人士的行列,几乎是不可能的。一个人如果精力充沛,那么他的四周则总是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机会,甚至让他们忙得不可开交。如果一个人能抓住机会且善于利用机会,那么他便能最终走向成功。有些人有信念,也拥有成功的做法,可唯一缺的就是那股活力,无法精力旺盛地完成想要做的事。因此,如果你想要建立伟业,就得保持体能上、心智上和精神上的活力,唯有如此,你才可能尽情地发挥你的才智。

    (8)从大处着眼

    你平常是怎么下决定的?是直线思考,还是跳跃式思考?通常你的答案是一个,还是有好几个?在计划行动的同时,你是只想到自己,还是会考虑到其他人?

    如果你所选择的答案是后者,也就较具有成功的潜能。大体而言,成功人士都有一种独特的能力,能把事物放到一个整体来考虑。他们不会惧怕“大”这个字。他们可以预见通盘情况,以及各细节的运作。各公司主管和企业家莫不津津乐道自己是怎么平地起高楼,如何在一定的时限内完成任务,怎么授权给部属,如何推动一件复杂的计划以至于能够取得成功。

    大多数成功人士都长于水平思考。发现一个问题,他们不只是找到一个答案,而会想到许许多多的答案,而获得更大的好处。在碰到阻碍时,他们会为了解答而彻夜不眠。也就是说,成功者往往具有那种无以扼制的好胜心,希望克服困难:并争取第一。

    为了充分发掘自身的潜能,更自信、更从容地生活,就要坚定自己的信念,消除别人对你的消极影响。你所能采取的最重要的步骤,就是增强你的信念系统。可以采取一些具体的行动来加强信念。

    (1)目标确定之后,立即行动

    你也许会怀疑采取行动和加强信念之间的联系。其实,你的行动反映了你的信念,而且正是你所做的事情表明了你的信仰。哪怕仅仅是采取微小的步骤,你也是在与你自己和外部世界沟通,这表明你已经相信自己和自己的梦想。

    在开始的时候,你或许感觉到自己不是很勇敢,也不是很自信。然而,只要你连续不断地努力,你必将产生那种感觉并变得自信,它将直入你的灵魂深处。每次行动也会增加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你再也不会坐着,等着,渴望奇迹发生。你本身就是奇迹的创造者,随着你自尊心的增强,你就会意识到自己的梦想是可能实现的。

    如果人们能够看到他们成为了他们想象中希望变成的人,并像想象中的人那样做事,很快他们就不仅仅是个扮演者,而是将会真正地成为他们想成为的人。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人,那么向全世界的人表明你相信你自己,让自己自信地去做事,坚信自己的所作所为。

    (2)客观评价自己的能力,发掘未被开发的潜力

    《钻石宝地》一书的作者拉塞尔·H·康维尔指出:“普通人只开发了他们潜在智能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我们还远没有运用自身全部的能力,我们内心还有巨大的潜力未被开发出来,我们还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成为更成功的人——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

    (3)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可能性上

    你因一些消极的想法而感到烦恼吗?就像“是的,但是,但是?”关键的是,从一产生这些想法你就要摒弃它们。你也许听说过“想法就是现实”这句话吧。你一直在思考一件事情,你就能够成就这件事情。如果你持续不断地将注意力集中在要实现的目标是多么地艰难上,那么,你就永远不会实现它。

    你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可能性上,以此来克服消极的想法。你可以设想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目标,然后对自己说:“我怎么会想到我能实现我的目标呢?它的规模太大了,要实现它简直是太困难了,这是不可能的!我在想些什么呀?”

    这些听起来是不是非常熟悉?也许大多数人都不止一次地和这种自我对话斗争过。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当这些想法产生时,就立即将这些想法替换为下面的一种对话:“我知道我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因为其他人在此之前就已经做过。我下定决心要让它得以实现,我愿意做必要的一切来实现我内心的想法。”

    你感觉到这两种想法的不同了吗?如果你长时间地徘徊在第一种想法上,你就有麻烦了。采用第二种思维方式就能立即改变你的思路,将你带入一个充满可能性的新世界。当你的心智处于积极状态时,你将会问一些更有意义的问题:“我怎样做才能实现我的目标?谁将愿意帮助我?有没有其他的途径可以使我达到我期望的目标呢?”

    (4)消除恐惧和敢于冒险

    恐惧是在做出改变时的自然反应。它或许是人们开始做任何新事情时犹豫不决的首要原因,人们也因而倾向于选择生活中原来的模式——安全、舒适和熟悉的环境。能够认识到每个人在开拓新领域时都会产生恐惧心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恐惧是我们所有人的一种自然生理反应,它使我们意识到我们需要准备应付或是需要逃避某些事情了。然而,成功的人和不成功的人对待恐惧是有所差别的,差别就在于对待恐惧的态度。成功的人承认恐惧,并努力找出产生恐惧的原因,以此决定他们能为前进道路上将要面临的挑战做出怎样的准备。他们决定采取一定的行动,使自己尽量感到充满竞争力和信心。

    为了战胜恐惧,我们必须深入挖掘什么是我们最害怕的。只有找到产生恐惧的根源,冒些风险,我们才能真正建立起自信。一项调查研究表明,当问一些年长的人,对自己过去的生活有什么遗憾时,绝大多数人的回答是,他们最遗憾的就是:他们一直都没有去做他们最想做的事情。这说明萦绕在他们心头的是那些他们没有去冒的风险,而不是他们已经冒过的风险。

    所以,不要让恐惧留给你同样的遗憾。承认恐惧,做好充分的准备,然后采取行动克服它。

    (5)预见成功

    乔治·萧伯纳说:“有些人只看到事情的现状,并问为什么。而我看到事情将来可能是什么样并问为什么不呢?”当时的人们厌倦了社会中的种种局限,并急于重新发掘社会潜在的价值,他的话成了当时社会的主旋律。

    想象事情将来会是什么样子,不仅仅要思考,还要积极地认识它。当这种想象过程定向了之后,就是众所周知的预见。在你想成就的事业实现之前预见它,这是众多成功者最强有力的策略,他们运用预见的景象重新点燃他们的热情,明确他们的目标,增强他们的信念。

    比如,如果你想成为一名成功的演讲家,首先就要想象你是站在众多听众的面前,幻想你正在向聚精会神的听众们做有说服力的演讲,你的声音是那么地自信和充满活力,人们对你的赞许之辞不绝于耳。你仿佛感觉到了听众的热情和对你讲话的接受,仿佛闻到了主席台上的鲜花是那么的芳香,仿佛体验到了玻璃杯内清凉饮料的凉爽。

    要产生这样清晰而强烈的景象,你需要充分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同样地,当你在向一个目标努力时,完全按照你的想象和期望的那样,尽可能预见你实现它的每一个细节和幻象。你将自己的预见变得如此地强烈,以至于当你真正实现自己的目标后,你会有这样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难道我以前没有经历过此事?”是的,你在想象中已经历过千遍万遍了,而每想象一次,这种经历就向真实靠近了一步。

    (6)发现相信和支持你的人

    在面对挑战的时候,即使你得到了态度积极的人们的支持,你也很难始终保持积极的态度。而当你将你的梦想与消极的人们联系在一起时,则意味着你的梦想已注定死亡。许多成功人士根本没有时间与消极的、不支持他们的人打交道。

    不幸的是,要想把全部消极的人从你的生活中排除出去,是非常困难的。你的父母、生意伙伴、最好的朋友、甚至是你的配偶都有可能给你带来消极的影响。因为这其中的许多人对你有多年的了解,他们可能只会考虑到你以前的经历,而不是现在的你或是你能成为什么样的人。例如,当你告诉他们你的梦想是有一天要在皇家大剧院演出时,你哥哥就可能想起了你第一次在学校演出中,从舞台上掉下来的失败经历而劝你实际点;当你告诉妈妈,你想开一家组装壁橱的公司时,她老人家立即提醒你十几岁时,你的壁橱是如何的一团糟。

    但是,有时你可以较为容易地从一个完全陌生的人那里得到支持。陌生的人对你能做什么,做什么没有任何的偏见。每个人都需要有人相信他们,而那些与你关系最为密切的人可能不是最佳的人选,关键是你要找到合适的人。

    (7)从失败中学习

    每件事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而且这些原因最终会为你服务。你遇到的每一个困境都可能得到同等或更大的收益,而一旦你有了这种信念,你就会情不自禁地从这种经历中学习,而且还能促使你对未来充满希望。

    (8)坚持自己的信念,不盲目服从一切指示

    任何人做事情都可以先征求别人的意见,但是最后做或者不做,还由自己来决定。当你有自信的勇气时,你就做你认为对的事情。成功的管理者大都勇于坚持和引导他们的事业朝着适当而有利的方向发展。他们向别人传递自己的信念并据此而行动,哪怕别人不同意。如果你不人云亦云,不盲目服从一切指示,那么你的奋斗就可能会更有成效。

    对于你的梦想能否实现,真正有影响的是你自己的观点。其他人消极的想法只是反映了他们自身相对于事情的局限性,而不是你的局限性。当一个梦想与你的目标达成一致,激发你的热情,启发你去计划,去坚持,直至你能实现它时,这个梦想就不是不现实的了。相反,期望有这种动力和信念的人如果不会取得成功,那才是不现实的。

    8.人要懂得自救,不可被自己击败

    有位名人曾经讲过:“一个人在比较了自己与别人的力量和弱点之后,如果仍然看不出差别的话,那么他将很容易被他的敌人打败。”

    美国职业拳击运动员阿里,有“拳王”之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阿里告别拳坛。但不久,他被确诊患帕金森症,并出现了语言和行动上的障碍。但他永不屈服的精神鼓励他站了起来,担起了联合国和平大使,经常抱着病体往返在战乱与冲突地区之间,倡导和解,呼吁和平。世人在被这种精神打动的同时,也对是什么一直支撑着阿里,让他有了无数的胜利,而后来又会战胜恐怖的病症感到惊奇。其中的答案在阿里的自述中得到了充分的解释。在阿里的人生信条中,一直支撑他取得胜利的是这样一句话:“我决不会失败,除非我确信自己已经失败了。”

    在无数的拳击比赛中,阿里始终把自己看作是最强大的,只要自己相信自己会胜利,那么,没有人会击败我。这种信念,在他很小的时候已经形成。在阿里的自述中有这样一段:

    我小时候是个爱说大话的人,让父母感到很头痛。我穿着“全手套”夹克乱逛,趾高气扬,说大话,进行拳击攻防练习。那时是20世纪50年代,我喜欢说大话,当时在我生活的地方人们是很不认可年轻黑人这样行为的。一次在我去摔跤场观看戈尔热·乔治表演时发现那位白人摔跤手,更多的时间是在摔跤场上进行表演而不是真正进行摔跤比赛。他着盛装出场,不断地拿观众打趣。“不要弄乱我漂亮的头发,我很可爱。”他一边说一边神气活现地在舞台上走过来走过去。他披着一件很大的红色斗篷,金黄色的头发吹得高高的。“不要弄乱我漂亮的头发,”他反复地嚷着,台下的观众则发出一阵阵嘘声。我当时注意到,摔跤场里座无虚席。观众嘘得越厉害,他卖出去的票就越多。回家以后我也变得更加趾高气扬,更加自吹自擂,更加爱说大话了。我可怜的父母由此感到更加不安。我练习拳击的时候总爱说:“我将成为最出色的拳击手。”直到现在,我自己的公司名字还是G·O·A·T,意思是“最出色的”公司。我在那时就知道我将成为最出色的拳击手。

    我在每一场业余拳击比赛中,总是机动防守、猛击对方并最后获胜。我因此而沾沾自喜,吹嘘自己多么出色。我一直自信,我比戈尔热·乔治可爱得多。我还自信,我能比那个摔跤手卖出更多的票。我并不孤独,很多同学都参加学校拳击训练,我们总是谈论谁成为下届拳击冠军。一位教师认为我是个说大话的人,她看不起我们,并讨厌我们这些骄傲十足的拳击手。她根本不相信我们的潜力。我也认为她是那种没有头脑的人。

    17岁的时候,我在路易斯维尔戴会上夺得金牌。我成了全世界最出色的拳击手!回家后我做的第一件事情吏走进那位教师上课的教室。我问她:“还记得你说我永远不会有出息的话吗?”她看着我,一副吃惊的样子。“我是世界上最出色的拳击手。”我一边说一边抓着系全牌的绸带在她面前晃动。“我是世界上最出色的拳击手。”说完就把金牌放进口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那间教室。那个怀疑我潜力的教师使我发誓要成为最出色的拳击手。我在那时候就知道我会成为最出色的拳击手。

    阿里的生活与言谈能给我们很大启示。他并没有保留任何过去的东西——既没有在他的办公室里存留,也没有在他的记忆里保存。他甚至对未来一无设想——既没有考虑他该为别人做些什么,也没有打算让别人为他做些什么。他曾经说:“我决不会失败,除非我确信自己已经失败了。我遇见一些粗犷彪野的人,我在他们面前缺少应变的技巧。他们认为他们已经打败了我。此事公诸于众,发表在杂志上。我就以这种方式被打败了,在所有人的眼中失败了,可能就输在十几行不同的报纸消息上。有关我的传言说我负债累累,收支亏空很大,并因此赶走了我的对手。我的国家情况也不太妙。我们这些人都有些病态、丑恶、卑贱、名声也不好。我的孩子情况可能会更糟。在我看来也在失信于我的朋友和顾客。这就是说,在所有经历过的对抗中,我一直未能真正武装起来,以便对付那场特殊的比赛。于是我被历史击败了。可是我一直明白,我并没有输给别人,甚至都未曾打过那场比赛。当机会再到来之时,我一定会奋起迎战,并且击败对手。”

    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一个人的一生会出现无数个对手,他们会用各种方式向你挑战,但到了最后,失败的心理往往是从你心中开始的。通过不断的生活斗争,每一个人都会陷入成功与失败的漩涡中,在不断挣扎与抗争中,成功者选择自己拯救自己,失败者信任神会眷顾自己,当这个信念与现实不符时,最终他会绝望。

    在不断与生活进行着抗争时,唯有自己能拯救自己,只要有一丝的抗争勇气,就有一丝的成功希望。从人类出现以来,人类与大自然就不断地进行着斗争,与其说是适者生存,还不如说是在这场斗争中,胜利的是人类。

    人们在崎岖的生活之路上,需要不断地与环境斗争。其实,敌人已经就是那样,关键在于如果你不能从心底里战胜自己,再舒适的环境也不会让你成为一个成功者。

    曾经有两个人同时去医院看病。医生给他们分别拍了x光片,共中一个原本就生了大病,得了癌症,另一个只是例行的健康检查。但是由于医生取错了片子,结果给了他们相反的诊断,那一位病况不佳的人,听到身体已恢复,满心欢喜,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居然真的完全康复了。而另一位本来没病的人,经过医生的宣判,内心起了很大的恐惧,整天焦虑不安,失去了生存的勇气,意志消沉,抵抗力也跟着减弱,结果还真的生了病。

    这则故事真是令人哭笑不得,因心理压力而得重病的人是该怨医生还是怨自己呢?乌斯蒂诺夫曾经说过:“自认命中注定逃不出心灵监狱的人,会把布置牢房当作唯一的工作。”以为自己得了癌症,于是便陷入不治之症的恐慌中,脑子里考虑得更多的是“后事”,哪里还有心思寻开心,结果被自己打败。而真的癌症患者却用乐观的力量战胜了疾病,战胜了自己。

    更多的时候,人们不是败给外界,而是败给自己。古语有云“哀莫大于心死”,绝望和悲观是死亡的代名词,只有不断挑战自我,永不言败者才可能是人生最大的赢家。战胜自己就是最大的胜利。与其说是战胜了疾病,不如说是战胜了自己。工作不顺利时,人们常常会寻找各种借口,认为领导故意刁难,把不可能完成的工作交给了自己;或者认为自己健康状况不是太好,导致效率不高……心想偷懒,却把种种偷懒理由正当化,总认为时间还有,明天、后天再拼一下,今天不妨先放松放松。

    事实上,战胜困难要比打败自己相对容易,因此有人说:“我”才是自己最大的敌人。战胜自己靠的是信心,人有了信心就会产生力量。人与人之间,弱者与强者之间,成功与失败之间,最大的差异其实就在于意志力量的差异。人一旦有了意志力量,就能战胜自身的各种弱点。

    再来看一个梅西的故事。百货大王梅西19世纪生于美国波士顿,年轻时出过海,后来开了一间小杂货铺,卖些针线,但铺子很快就倒闭了。一年后他另开了一间小杂货铺,仍以失败告终。在淘金热席卷美国时,梅西决定在加利福尼亚开了个小饭馆,本以为供应淘金客膳食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岂料多数淘金者一无所获,什么也买不起,这样一来,饭馆也倒闭了。梅西回到马萨诸塞州之后,满怀信心地干起了布匹服装生意,可是这一回他不只是倒闭,简直是彻底破产,赔了个精光。不死心的梅西又跑到前英格兰做布匹服装生意。终于这一回时来运转了,他买卖做得很灵活,甚至把生意做到了街上的商店。头一天开张时账面上才收入11美元多,如今位于曼哈顿中心地区的梅西百货公司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百货商店之一。

    梅西没有因为自己的几次失败就没有信心去做买卖了,相反,他一直努力尝试做买卖,失败了再来,跌倒了再爬起来,即使破产了,也没有动摇他的决心,最终他成功了,成了美国的百货大王。

    孟子有句名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这说的就是成功的人必定要经过一番磨难,只有百折不挠的人,才能最终尝到最甜美的果实。

    9.掌握规律,全力实现自我

    一个人的潜能不管多大,如果仅仅任凭它一直沉睡在一旁,而不主动去唤醒它、点燃它、引爆它,那它将不太可能产生实际效用,毫无价值可言。只有实现由潜能到显能的转化,将巨大的潜能转换为巨大的实力,那么它才有可能获得大的成功。

    许多年以前,科学家们在一片私人土地上发现了石油。而这片土地是属于一个当地的老者。老人穷困潦倒了一辈子,而石油的发现使他一夜之间成为了百万富翁。成为百万富翁之后,他首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买了一辆豪华的名牌旅游轿车。当时的旅游轿车在车后配有两个备用轮胎,可是这位老人想让它成为整个乡里最长的车子,于是又给车子添置了四个备用轮胎。他买了一顶林肯式的加长筒帽,配上了飘带和蝴蝶结,嘴里叼上了一支又粗又长的黑雪茄烟,就这样把自己全副武装起来了。每天他都要驾车到他住的附近那个熙熙攘攘、破旧不堪的小镇上去。他想去见每一个人,也想让所有人都看看他。他是一位友好的老伙计,驾车通过镇上时他得不停地左顾右盼与碰到的熟人寒暄一阵子,并与前后左右不停地与来自四面八方的熟人打招呼。

    这里比较有趣的是,他的车从来没有真正发挥过任何威力,甚至从来没有发动过。原因也很简单:在他那辆气派非凡的汽车前面,竟然是两匹马拉着汽车。他的机械师说汽车的发动机完全正常,只是因为老印第安人从没学会用钥匙插进去启动点火。本来在汽车里面的动力设备相当于有一百马力准备就绪,昂首待发,可是老人只要用汽车外面那两匹马。许多人不正犯了类似的错误吗?他们只看到外面的两匹马的力量,而看不到里面潜藏着的一百匹马的力量。

    那么要如何来实现潜能向显能的转换呢?要实现这一根本性的转化,遵循规律是必不可少的,以下列出几条以供参考:

    (1)找到最容易突破的点

    其实每一个人都拥有着一种及以上的潜能,对于具有多种潜能的人,你并不需要投入许多的时间成本、精力成本去对每一种潜能进行最大程度的开发。这样做的结果是既分散了你的有限精力,也很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每个人都应该全面了解、重视整体潜能,但更需要结合种种情况,集中力量,选一种最关键、最合适的潜能来争取突破,唯有如此,他才可能在某一方面取得很大成就。因此,开发潜能选准最易突破的一点,以求尽快突破,尤为关键。

    (2)在使用中开发潜能

    开发自我潜能切不可盲目,懂得结合自己已经具备的能力很关键。能力只有经使用,它才会产生实际效用。被誉为近代哲学之父的笛卡尔曾经说过:“评价一个人不应当根据他的才能,而应当根据他怎样善于发挥才能。”唯有正确使用、发挥才能,这种才能才能够产生实际效益。所以,人首先要懂得利用已经拥有的才能去开发潜能。同样地,潜能并非开发出来就算大功告成了,关键还在于如何进行使用。正如莎士比亚所说:“一个人无论赋有什么奇才异能,倘若不把那种才能传达到别人的身上,他就等于一无所有……”。

    一个人哪怕已经具有了某种能力,如果仅仅搁置一旁,长期得不到利用发展,严格说来也只能算作潜能,对现实并没有太大的意义。摩西的母亲都已经八十多岁了才发现了自己的绘画才能,但老人善加利用,竟然成了画家。很显然,她的绘画天才并不是在八十多岁时才突然具有,很可能她还在青少年时期就已经具备了这种能力,结果由于没有使用,连自己也未能认识到。小塞涅卡曾经说过:“一个人只有在试图施展自己能力的时候,才能了解自己的能力。”只有通过使用,才能发现、认识自身的潜能,同时也只有在使用、运用中才能让潜能得到最好的开发。

    (3)能够承受适当的压力

    人人都具有惰性,且大多数人的惰性还很强。这类人只有通过一定的压力,才可能最大限度地开发自身的潜能。正如著名科学家贝福里奇曾经说过:“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在逆境中做出的,思想上的压力,甚至肉体上的痛苦,都可能成为精神上的兴奋剂。很多作家、画家平时灵感难寻,只有在交稿时间非常迫近造成的压力下,大脑里才容易涌现出灵感。”压力有时候就是促使进步的最好动力。又如创造学之父奥斯本所说:“多数有创造力的人,其实都是在期限的逼迫下从事工作的。决定了期限,就会产生对失败的恐惧感,因此,工作时加上情感的力量,会使得工作更加完美。”他还说:“谁被逼到角落里,谁就会有出奇的想象。”当然,压力不能过大,以至于把人给压怕了、压趴了、甚至一蹶不振。适度的压力,不仅是行动的最好保障,而且往往能把潜能发挥到极点,创造出令人不可想象的奇迹。

    (4)培养最好的才能结构

    提起福尔摩斯,相信几乎是家喻户晓了。他是有名的、神通广大的超级神探。其作者柯南道尔陈述了主人公以下才能结构:无文学知识、无哲学知识、无天文学知识、浅薄的政治学知识、片面的植物学知识、讲求实用,但很有限的地质学知识;较为精深的化学知识;很准确的解割学知识,但是没有系统;广博的惊险文学知识;有足够实用的英国法律知识。除此之外,他比较善于使用棍棒,同时精通刀剑拳术。因为福尔摩斯具有了一套侦探工作所需的才智结构,所以他才善于发微探幽,神通广大。从福尔摩斯的才能结构表中很容易得出这样的启示:能力结构并不需要所有能力具备,但是职业或目标所需的能力必须具有,否则就会严重影响整体才能的发挥。

    (5)结合自身天赋等客观条件

    一个人要确定着重开发的潜能,应该结合自身的天赋和资质,尤其是自身的优势和特长。唯有如此,他才可以让潜能开发和利用事半功倍。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优势才能一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最好的发展区。如果要开发潜能,就一定要结合着自身的天赋、资质等客观情况,大力开发优势潜能,要不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请记住:每个人都有不同特点,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合适课程。因此,每个人开发潜能,一定要结合自身特点,从而设计出一幅自己的开发、利用潜能的宏伟蓝图。

    一个人要全力实现自我,除了要懂得开发自己潜能外,也应该具备一些专门的心理学理论知识来作指引。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指出: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追求自我实现是人们在生活中的最高层次的需求。马斯洛理论的核心正是自我实现。人贵为万物之灵,在其成长过程中,之所以能使自身存在的一些优秀品质得到充分的发挥,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表现出来,正是因为自我实现是其本质具有的最高需要。换句话说:一个人存在于现实生活的意义,正是在于追求自我的实现。

    马斯洛详细考察了近代历史上38位世界名人,如富兰克林、林肯、爱因斯坦、贝多芬等,分析他们的人生历程,马斯洛发现在这些人身上存在着一些共同的特征,大致包括这些:了解并认识现实,持有较实际的人生观;积极地接纳自己、别人以及周围的世界;在情绪与思想表达上较为自然;有较广的视野,就事论事,较少考虑个人利害;能享受自己的私人生活;有独立自主的性格;对平凡事物不觉厌烦,对日常生活永感新鲜;在生命中曾有过引起心灵震动的高峰体验;爱人类并认同自己为全人类的一员;有至深的知己,有亲密的家人;具有民主作风,尊重别人的意见;有伦理观念,能区别手段与目的;绝不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带有哲学气质,有幽默感。

    从以上这些特征中很容易发现,日常生活中常常提及的独立、自信、务实等态度和作风,对于个人的自我实现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渴求自我实现的人,马斯洛提出了一些较为中肯的建议:把自己的感情出口放宽,不要让心胸变成个瓶颈;在任何情境中,都尝试从积极乐观的角度看问题,从长远的利害作决定;对生活环境中的一切,多欣赏,少抱怨;有不如意之处,设法改善;对于是非之争,只要自己认清真理正义之所在,纵使违反众议,也应挺身而出,站在正义的一边,坚持到底;与人坦率相处,让别人看见你的优点和缺点,也让人分享你的快乐与痛苦。

    一个人如果希望能够得到充分发展,那么开阔的心胸、乐观的态度、长远的眼光和进取精神是一样也不能缺少的。个人的精力毕竟是很有限的,如果整日纠缠于日常琐事,为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那么他只能白白浪费光阴;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一时的挫折与失意在所难免,如果不能乐观地看待,那么很容易陷入迷茫与困惑;不管做什么事都应从长远考虑,唯有如此,他才能摆脱一些不必要的困扰与羁绊;在人生的旅途中,不能有过多的驻足与停留,要尽早认清自己的发展方向,通过有效的途径,全力以赴,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唯有如此,他才能有所成就,才可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情商小测试:

    (1)夫妻间的小争执突然变成大吵大闹,彼此大声对骂,并且翻出陈年旧账数落。

    (2)夫妻间的一方会指责至少是轻视另一方的意见或要求。

    (3)夫妻间的一方的话语或行为常被另一方误认为不怀好意。

    (4)夫妻双方解决问题时,似乎总站在敌对的立场。

    (5)夫妻双方不太愿意把自己的真正想法与感觉告诉另一方。

    (6)夫妻间的一方幻想着换个伴儿是不是会更好些。

    (7)在彼此婚姻爱情关系中,夫妻双方都感觉很寂寞。

    (8)夫妻双方吵架时,总有一方开始退避或自动离开。

    计分标准:

    3分:“从未发生”或“极少发生”;2分:“偶而发生”;1分:“经常发生”。

    给自己打分:

    18—24分,在这个分值之内,说明你们的婚姻状况很健康。

    13—17分,在这个分值之内,说明你们的婚姻已经亮起黄灯,需要警惕。

    8—12分,在这个分值之内,说明你们的婚姻已经亮起红灯,进入极危险阶段,夫妻双方要马上采取修补之策。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