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
阿里投资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马云:
阿里巴巴投资的最主要职责是实现生态战略,整个产业链和生态好的话,我们就不会差到哪儿去,有时候有的产业链里面的环节乱掉以后,整个体系不好,你再强也强不到哪儿去。
这个思想也没错,自己做强做大再说,然后再考虑别人,就像飞机出故障以后,自己要先把自己的氧气面罩戴好,再给小孩子戴,我觉得这也没错,但是我们的想法是生态链系统,我们希望通过投资去帮助建立好整个电子商务互联网生态体系,这是战略的第一步。
第二,有没有投资回报的地方?必须得有,否则就不叫投资,那叫施舍,那叫公益基金,公益也会有投资回报。但是你眼睛盯着看投资回报,这个事情也搞不好。对阿里巴巴来讲,第一目标是实现整个集团新商业文明的使命战略,就是一个生态系统,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互联网生态系统。
有些企业,阿里巴巴不会投。但我特别想帮一些人,比方说文化产业,比方说环保产业。投资率低,风险期长,根本不知道前景,但偏偏我好这口,我坚信中国经济要持久,必须要有文化。没有文化的人就是一个暴发户,有文化没钱的人就是孔乙己,怎么结合?
你说华谊兄弟四年前投,哪想到现在这样,也是乱打一枪,“砰”,鸟下来了。不可能天天每只鸟都打成这个样子。阿里投资战略意义就是建立生态系统。我们不仅把阿里巴巴的钱投出去,帮助人家业务增长,我们并且希望阿里巴巴的开放、透明、责任、全球化、分享,也都能在这些企业里面找到。
阿里人希望给大家一个理想,在阳光下面做企业,踏踏实实做企业,干干净净做企业,在中国也能成功。那么,中国将会有很多人来做这样的企业。假如今天我还是靠搞关系、偷税漏税,这种企业成功得越多,中国越没有希望,社会只会更加混乱。
要具备战略意义,一定能挣钱。我很有战略,都亏损了,那不叫战略意义,但是赚了钱不一定有战略意义。这个世界赚钱的企业多了去了。这是一对矛盾,也是度的把握。这个人天天跟我讲战略意义,但是不赚钱,那没有意义,作为一个商界人士,必须要有利润,没有利润不道德,但是你光为挣钱,你没有这种思想,也是不行的。
你不要砸人家的饭碗
同学:
马总最近提出来新的商业文明,提到今后要带动社会化物流,我感觉马总一直对生态圈物流比较关注,这也是一块心病。这个最后一脚非踢不可,也是非跨过去不可的。这次我们很有幸作为物流企业进入到集团里面,也很高兴,所以想借这个机会,听听马总对整个阿里巴巴生态圈物流的一种期待,或者说要求,或者希望我们在这里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或者临门一脚怎么踢?
马云:
谢谢,很高兴你谈到物流。
物流不是我们的心病,它是整个中国的心病,大家的心病,不管是互联网还是非互联网,都是一个心病。生态链战略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就是你不要把人家的饭碗砸了。我们永远想选择做别人不想做的事情,做别人做不了的事情,这是我们的战略。
假如我们想做很多产业,杀进去,都是标王、地王,把人家杀得人仰马翻的,结果我们自己也没搞好,这是悲剧。阿里巴巴做强做大以后,假如杀到不该去的领域里面,我觉得就是破坏生态链。物流你说我们可不可以做,我们真的咬牙切齿也能搞起来,还是有可能的,但是做不过大家。
所以我们的想法,不是我们去做,而是我们支持现代物流,提升它的水平。如果需要资金,我们从资金上支持;需要管理,我们引进管理;需要未来开拓,我们把淘宝接起来做。这是我们未来一个想法。
前两年中国物流是阻碍了电子商务发展,这两年物流在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尽管遗憾还是很大,但这是需要过程的。其次我觉得物流对中国创造就业机会贡献最大。未来五年到十年,物流至少能为中国创造一千万个就业机会。你们知道现在每年大学毕业生有六百五十万,农民工找不到地方工作,但是物流是大大地需要人手的行业。物流相当于人的血液,转得越快,新陈代谢越好,国家越通畅,效率就越高。
我们想到的物流大部分是基础建设,路、交通,实际上物流更重要的是管理的提升。去年下雪天出了问题。物流是一个服务行业,提高服务管理水平是巨大的挑战。物流的机遇极其之大,中国今天还找不到一个UPS,还找不到一个联邦快递,但是中国一定会诞生三个到五个超越UPS的企业。
2010年整个中国有20亿只包裹,2009年大概是8亿只包裹。20亿只包裹当中,有12亿只包裹是淘宝创造的。美国2009年是70亿只包裹,本来中国估计赶上美国需要15年时间,由于电子商务的出现,中国超越美国的包裹数可能会在五年内实现。我们人多,疯了一样长大,请问,你们物流企业做好准备了吗?你们的管理水平做好准备了吗?你们的软件做好准备了吗?你们的思想理念做好准备了吗?
五年以内,物流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阿里巴巴能够带给物流企业的,除了我们的客户以外,最重要的是开放的思想。要提升自己,如果物流公司平时管五千人,突然说增加到三万人,你的系统就瘫痪掉了。你要问,今天的支撑点是五千人,怎么做到五万人,怎么样用最高的管理水平、设备、设施,利用好国家的基础建设?我这么觉得,未来的物流企业,会学习的企业会赢,会改变的企业会赢,会不断提升自己管理水平的企业会赢。
C2B会带来许多改变。十万单手机在深圳制造,原先十万单手机,只要送到上海,放到七个商店里,消费者到商店去买就行了。今后十万单手机是从深圳工厂送到十万个家庭,这个变化太大了,这个变化还会带动其他行业。我认为物流会成为未来五年经济的高速增长点。今天大家对物流的理解和意识还是比较传统。
要不要建?要建,墙内的物流可能更重要。阿里巴巴集团是在中国电子商务和互联网基础设施非常差的形势下成长起来的。银行都搞好了,互联网都搞好了,那轮不到阿里巴巴了,没机会了。所以今天的物流公司不要等待机场,不要等待路,而是在这么差的、这么差的情况下,去建一套成功的管理和增长体系,这是我的看法。
现在物流行业很多还是停留在帮会阶段,杀价,踢一脚,你干这个,我搞这个,大家还在玩这个套路。心胸、眼光,该忍的时候要忍,要有义气。中国一定会诞生三家世界顶级的物流公司,是否有幸是你、是他、是我们,这靠运气和天赋,但是一定会有。
全世界最顶级的三家物流公司一定在中国,这是你看得到的。我看中国几年以内搞到一百亿只包裹绝对可能,那就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你连自己都不关爱,又怎会关爱别人
同学:
我们是受惠于你对阿里巴巴电子商务生态圈的理解,获得了投资部的支持。我想问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昨天教授跟我们讲阿里巴巴的战略,如果纯粹从电子商务生态圈来看,你怎么看今天明天和终局的格局,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在阿里谁来尝试对这个东西进行定义和分享,因为对我们生态圈中的企业来讲,当然公司应该是我们自己来做,但是很多的判断也是依赖于这种分享,我们想知道自己处在什么样的位置。
马云:
第一,理论上来讲,制定电子商务、生态体系的应该是国家,甚至是联合国。我比较高兴,总理报告里面提到了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国家各个部委也开始努力,电子商务逐渐得到国家重视。
但是我觉得一定得有人站出来,阿里巴巴作为一个企业,希望进行生态体系的思考,那有没有局限性?由于我们是企业,我们一定有局限性,我们也会关心自己的利益,我跟大家坦诚讲,一个不关心自己的人,你不要相信他会关心别人,我只为了别人,不为自己,这些人都是混蛋,不可能的。
人是要学会自私,但是这个私跟那个私是不一样的,你如果不懂得关爱,连自己都不关爱,我不相信你会关爱别人。某种程度上来讲,阿里巴巴是一个商业企业,一定要考虑到自己,假如阿里巴巴想承担这个生态体系,结果阿里巴巴倒下了,这个生态体系肯定好不到哪里去。
但是我们为什么提出新商业文明思想?我们想承担起这个业界,甚至有幸的话,我们希望承担起全世界电子商务生态体系的建设,但是今天我们在中国只能搞小试验。
电子商务、互联网一定是生态体系的问题,我们提出了这个思想,但是不等于我们有很好的运营方法和模式。我们也就这两三年提出来,我们觉得不这么做会出问题,但是到底怎么做,什么是最好的方法,我们还没有答案。
我们在员工大会上面讲,中国电子商务如果做得不好,阿里巴巴一定有责任,中国电子商务做得好,阿里巴巴关系不大。今天在中国,加起来可能有2.5万人在做电子商务,而阿里巴巴拥有2万名员工,假如那么多资源、那么多钱,你不去促进整个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我们是有责任的。但是电子商务真的发展起来要有各方面的努力,像软件、物流、金融、海关、政策,政府,可能我们没有什么功劳,我们只是中间一小部分而已,这是我们的看法。
我认为这肯定是一个共赢的终局,之前讲的共赢是口号,现在希望是真正的共赢。淘宝赢了,你们也赢,你们赢了,淘宝也赢了,物流也一样,阿里巴巴体系也一样。这中间什么是最好的方法我们不知道,但是我们只要believe这是一个方向,那我们就做下去,这是一种信念。
形势不好你未必活得不好
同学:
你对今后的宏观经济怎么看的?
马云:
今年(2010年)的经济比去年更困难更危险。去年其实全世界从来没见过这样的情况,五六十年以来,你没见过。全世界那么多国家政府元首,统一说要解决问题,所有的人都把钱拿出来。这不是大灾难了,所有警察都在高速公路上,叫你把车开好,没问题了。
灾难在今年和明年,尤其在今年,大家觉得好像危机过去了,我们应该收工了。四万亿也好,钱下去,一定有反应,但是这个反应在楼市,反应在股市,反应在大型国家基础建设和国有企业上面,小企业和创新企业依然很难,税收并没有多起来。
四万亿只不过是一个首付款,后面的钱,后面的钱要源源不断来,请问这个钱从哪里来?假如经济恢复的核心标准是企业,在座各位的企业,看看今年在前三个季度的业绩好了多少?问题往往是你没有注意的时候才是问题。
请问增长点在哪里?还是靠投资,外贸出口还是乏力。外贸已经不可能回到以前,所以问题还是很大,最终结构调整需要扩大内需。扩大内需实际上是思想观念的转变,尊重阳光下的财富,尊重财富、发挥财富,让人们富起来。这些观念的转变还转得不够。
当然还是这句话,形势好,你得活,形势不好,你也得活。形势不好,你未必活得不好,形势好,你未必活得好。其实跟我们没什么关系,形势不好的时候,也有好企业,形势好的时候,也有烂企业。只要你知道形势不好,比平时加倍努力就行了。我觉得未来这两年要加倍努力,扎扎实实,不要盲目,不要看股票上了以为市场就好,股票是很奇怪的,每个人解读不一样。
阿里巴巴前天的财报,我说昏倒,我看了看媒体的标题,12篇文章的12个标题都不一样的。有人说阿里巴巴大涨,有人说阿里巴巴大跌,有的说利润高,有的说利润低,我也搞不懂。股民看了同样一条信息,有12家媒体做了不同的题目,你说你搞不搞得清楚,到底这个公司好还是不好。
我讲了一个小时,人家媒体一个小姑娘,写了个标题发出去。这个题目的味道完全不一样了。信息太多,就等于没用,还是踏踏实实做我们自己的事情。反正我觉得地球不会灭,人类不会亡,企业还在,有企业在,一定有好有坏。
我们还是围绕着商业文明,踏踏实实、干干净净,照顾好你的客户,照顾好你的员工,尊重你的投资者,做一个有良心、有道德的企业。时机一来,你的运来了。运会来的,像打德克萨斯扑克,等着,不要马上弃牌,被咬住一口就下去了。一个晚上牌都很差,输了,打一个晚上,打三十把牌,你说一次机会都没有,我是不相信的,一定有机会,只不过你没看见。
你没买房,也可以享受人生
同学:
问一个更具体的问题,我记得2008年底,我刚刚加入阿里巴巴参加培训的时候,你给我们讲,在2003年的时候,你鼓励阿里巴巴员工去买房,今天站在这边,你对阿里巴巴员工说鼓励大家不买房!
马云:
我去年和前年鼓励大家租房,不要去买房,结果房价涨成这个样子,很多人觉得后悔,听了马总真倒霉。
人家说马云你有本事,你也不买房。这个想法就等于我跑不过刘翔,你也别跑。每个人各个阶段需要做各个阶段的事情,我买房,绝对不是为了投资。我觉得要咬牙切齿搞一个房子回来,让自己一辈子做房奴,这是很奇怪的现象。我们说说是反对房奴,但是每个人都想做房奴。
实际上最大的资产是软资产。现在的房子就有点像什么呢,上世纪七十年代全中国农民的万元户,造一个巨大无比的房子,里面一点东西都没有,大厅是空的,两张桌子,一张凳子,然后一张破床。真正的财产是房子里面的东西,比如有沙发,这是生活品质的提升。人活到这儿不是守着一个房子,你说我守下来为我儿子,你儿子根本不要,将来比你更厉害。
我到海南,有一个区域真的很奇怪,真是三天以内从几万涨到十万。我也很好奇,什么房子,我去看了一看。好,第二天就说我在跟赵本山抢一套房子,全乱套了。他们说这个房子几乎一天涨一万块钱,就在我住的边上面,我好奇看一看,然后赵本山也看过,就说我跟赵本山抢那套房子,那个房子就涨到十几万一个平米,搞笑吗,人都疯了。
我觉得你要冷静下来,所有人往这儿冲的时候,你要往那儿走。大家想想看,我们买房子的目的是要有安全感,买房子的目的是要有自己的生活体验,你不能买了一个房子,其他体验都没了。所以我对阿里的员工讲,你有房子了,enjoy yourself,你没有房子,也可以enjoy yourself,而且可以enjoy得很好。否则你的负担相当重,然后觉得我房子涨了、涨了,但你不可能卖了。卖了还要买,你不是在蒙自己吗?
扩大内需,核心是思想的改变。思想观念不转变,人富起来了,跑出去的时候西装外面打一个皮带,这儿还挂个大包,人家一看,土包子一个。有些人不太有钱,但品位比我们高出很多,生活过得更滋润。
内需的提升是生活观念重大转变,思想意识重大转变。王中军说中国的演员演农民,一演一个像,谁都可以演农民,因为天生就是农民,演农民特像,但演贵族永远演不好,因为没当过贵族。太有道理了,所以你说你买了,还是农民思想,搞一个房子,心里踏实了,搞一块地,就踏实了,农民意识。
你要什么,我帮你制造
同学:
马总,你老是提到C2B的电子商务模式,现在B2B、B2C都知道,那C2B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模式?
马云:
C2B的核心思想是,由消费者告诉工厂生产什么。原先是工厂自己想象,经过客户调研以后,生产一大批东西,然后拿到商场卖给消费者。消费者说我要这样一只手机,这只手机是给我妈妈过生日用的,希望里面有一张她的照片,生日日期,我们所有家人的名字。我要这样一个东西,通过网络直接交给工厂,工厂做好直接送到我家。可能每块手表多收三百块钱,但是消费者愿意。
本来北京城或者杭州城里面这件衣服卖五万件,卖得非常红火,现在有人听说这件衣服北京有五万件,他转身就跑,最好是北京就一件。他希望这个东西我自己设计,或者某个大师专门为我定制。就是消费者提出的需求,制造业根据消费者需求来定制化,大规模、柔性化定制。这对物流有很大的要求,这对信息系统有很大的要求。
同学:
这个市场有多大?
马云:
20年以内70%的企业都是C2B,因为拥有互联网。这个梦想是制造业想出来的,制造业具备这个能力,你要什么,我帮你制造。但是以前他不知道谁要怎么样,现在互联网,尤其淘宝的信息可以迅速发过去。
同学:
淘宝怎么做C2B?
马云:
我们现在已经开始在往这块走,云计算准备往C2B靠拢,掌握大量消费者数据,知道消费者要什么,然后传达给制造业。
上个世纪商业模式是沃尔玛。经过十年到十五年的努力,沃尔玛改变了B2C,大规模采购、大规模生产,成本降低,带出流水线、集装箱,这是因为它的大规模的思想。
二十年后是淘宝的思想了,可能十亿人有十亿个不同定制的产品,可能出来的十万台手机是完全不同形状装配的手机,而不是现在这样,iPhone都一样的。这是趋势,这个趋势还是我最保守的估计。今天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你说哪个厉害,肯定移动厉害。今后C2B一定是比B2C厉害。
大哥大出来的时候,三万块钱一个。中国人说这没市场,这是不可能的,哪有可能每个人拿一个手机,今天是铺天盖地。C2B打败B2C的思想远远超过移动电话打败固定电话,而且这个事情十年到十五年内一定发生。
我们今天打这个赌,一旦突破物流,一旦突破整个消费的云体系之后,这就会势如破竹。
你看到的社会总在虚实转换中
同学:
我听到你这个话以后,我觉得阿里巴巴不会败,至少二十年不会败。
马云:
我们的败不会在商业模式上,不会在商业机会上,我们的败,有可能在人才、组织、文化方面。这方面有可能出现问题,因为参加的人越来越多,一万八千人跟十八个人的时候已经有很大区别了,再来十八万员工的时候,那就太复杂了。
这些方面光靠几个人不行,所以我们提出生态链体系,我们希望在座的人,以及你们影响到的边上的人,共同往这个方向做。C2B战略做得越强,你的软件越强,物流体系越强,你们的信息系统会越来越强。
我告诉大家,阿里巴巴倒下,C2B还会在,还会起来,但是毫无疑问,灾难会很大。我们至少把这个进程缩短了三年到五年,我们比较自信地说,我们今天是这个行业革命的推进者。
同学:
传统商业在C2B演化当中,怎么寻找自己的空间?类似杭州解放路百货商店?
马云:
共同存在。从太极的道理来讲,虚实永远相对的,虚的有多大,实的就有多大,假如虚的大于实,只能证明实的没做好,如果实的大于虚,证明虚的没有做好。解百怎么做,我不知道,我也不想教他们怎么做,我希望把他们都拉到网上来,等他们都到网上以后,我又要把他们赶到网下去,这是一个变革。
因为他们做得不够,才给我们机会,假如解百做得非常完善,要淘宝干什么,他们做得不完善,才有让我们发动的机会。
我们做得非常好的时候,我告诉你,网下的特色又出来了,这个社会永远是虚实互换,对应对抗,有阴必有阳,有男必有女。今天我也不知道解百该怎么办,我也不想帮他们怎么办,他们要自己想怎么办,他们一定会想出自己的办法。
这些人很聪明的,一开始可能都往互联网去了,然后厮杀得一塌糊涂,聪明人就觉得还是跑到网下比较好,这个社会就是这样在转换变换之中。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