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传说-第三十二回 邓璋巡抚河南扮奸诈坑主 朱同钹鸿门宴大会十六王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第三十二回

    邓璋巡抚河南扮奸诈坑主

    朱同钹鸿门宴大会十六王

    沈邱城里一直流传着一个恐怖的传说:婴孩要“城外生,城里养”,因为在城里,很多孕妇熟睡中产子,自己却不知道,白天醒来,发现床上只有一摊血迹,生的孩子却不见了。老百姓说,这是由于沈邱城的风水克送子观音,所以观音菩萨把孩子没收去,做善财童子了。

    这当然是个美妙的谎言,但是失去孩子的百姓都迷信得不敢说不是,并且也没有比这个更“实际”,更直观,更令人安慰的说法。所以就以讹传讹,三人成虎,众口铄金了。

    能放出这样口风的百姓,必然不是一般百姓,都是被人收买了之后才这样宣传的,收买人这个机构,是个强大的“地方洗脑系统”,环环相扣,一层架一层,最高层,就是秣陵王朱同钹。

    固然,就算是妇女熟睡产子,自己怎么会没有察觉?婴孩怎么会凭空消失?婴孩出世时难道没有哭声?一出世就“啪”一声不见了?

    当然不是。可大家就是喜欢直观理解问题,孩子出世,观音带走,既然神喜欢咱的孩子,也算是他的福分,总之孩子有个好的归宿,咱们下次不要再犯了,在城外生孩子就是了……

    这就是质朴又善良,“适应性强得令人叹息”的大明百姓。

    那么那些孩子到底去哪儿了?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里,当一根吹管穿透纸窗,吐出一种叫作“千年寐”的深度麻醉迷药时,不出半个时辰,整个屋子就连一只蜘蛛也会从网上坠落,蚊虫更是无处可逃,受熏则死。这时屋内的人,已进入活死人状态,敲锣打鼓都不会醒,就是砍上两刀也无妨,除非斩断一只胳臂、一只脚的疼痛程度,否则,被“千年寐”深度麻醉的人,与死了没什么两样。这时,王府的“四大杀器”兵分四路,各自带人,蒙面闯入屋子,挤压孕妇肚子,掏出元婴,剪断脐带,大功告成。

    得来的元婴,三只藏入王府冰窖,一只交到厨房,自然会有人等着,加班烹饪,最终会制作出一碗元婴汤。婴儿肉分给“四大杀器”和特别加班的厨子,元婴汤交给王爷享用,为练功前后服用的大补之物。

    朱同钹所修炼的先天龙子功,极为耗费体力,每次修炼都需要服用元婴汤,一周四次,所以“四大杀器”一周出动一次即可。元婴汤补充体力的同时,还对提高五脏内劲与骨骼、肌肉的强韧性有意想不到的奇效,当一个人喝到“千盅元婴汤”时,体质会焕然一新,回到习武的最佳状态,这不再是世人所谓的长生不老,而是青春永驻。

    王爷的效果有目共睹,因为他两鬓的白发很快就不见了,额上抬头纹、眼角鱼尾纹都逐渐消失,肩胛骨、胸腹的肌肉也越来越充实,武功与日俱增,以致能够轻而易举抱起王府镇宅的石狮子,抛出三丈开外。拥有这样的力道,一招普通的穿心掌就不再是只可以穿透人心,也可以穿透战马和猛虎。

    “四大杀器”各自的武功也得到了提升,尤其是混沌,为吃到元婴肉,修炼“无相神功”的他,竟将脸上钻出了一个孔,方便进食,后来吃得越来越多,这小孔就像开花一样,长成了一只裂开的大嘴!嘴里面还长出了参差不齐,像野兽一样锋利的牙齿。在这之前,他修炼“无相神功”,补充体力的方法,也就是在矿泉池里泡澡,用身体吸收池水里的矿物质,维持生命。

    就《大明律》来说,窃取元婴等同于杀人,是丧尽天良的犯罪行为,王爷身为一城之主,不知教化生灵,以身作则,反而阴养死士,鱼肉百姓,知法犯法,罪加一等。迄今为止已经盗吃八百多元婴,也就是说,他手上已沾着八百多无辜婴孩的鲜血,他身上长的每一根毫毛,每一寸肌肤,都牵连着一个无辜的生命,他不以为然,因为在他看来,整个沈邱城都是属于他的,包括百姓,也不过是他圈养的一群可以肆意宰杀剥削的动物而已。

    公孙向东曾经在正德皇帝面前这样担忧过:大明的王爷,一个个都以地名为封号,这样的话,很容易造成强藩割据的心理暗示,因为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各地风俗不同但又齐头并进走到今天,地名本身就代表着各地雄厚的文化。比如,齐王自然会认为齐地是他的地盘,因为他是当地百姓拥戴的齐王;燕王自然认为燕地是他的地盘,因为他是燕地百姓拥戴的燕王;晋王自然认为晋地是他的地盘,因为他是晋地百姓拥戴的晋王。王爷与百姓关系不好是很可怕,王爷与百姓关系好更可怕。但凡是在当地好好发展,与民同乐的王爷,看似风平浪静,对于朝廷来说,也许是暗流涌动。因为王爷们在各地长久地熏陶,入乡随俗,世世代代,最后变成当地的一分子,天高皇帝远,一旦起了异心,笼络人才,蒙蔽朝廷,再振臂一呼,攻城夺地,直捣黄龙,就会造成靖难之役的局势。

    正德皇帝疑惑不解:“靖难之役,是太宗皇帝的正义之举,怎么能批评呢?”

    公孙向东羽扇掩面,露出双眼,道:“此一时彼一时。当年造反,成者为王败者寇,如今天下大定,凡事都要看立场——现在陛下是皇帝,如果有人重蹈覆辙,对皇上你发动了靖难之役,你还认为那是正义吗?”

    正德皇帝如当头棒喝,踌躇不定,道:“如果……如果朕是个昏君的话……他们……他们发动靖难之役……当然也是——”

    “不对!”公孙向东羽扇直指,言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就算你是明君,他们要夺你的天下不会栽赃吗?王爷翅膀硬了,要的是天下,和你是昏君明君有什么关系?这个关键是‘他们要’,而不是‘你应该不应该给’,你给不给他们都要。这时你怎么办?所以要防患于未然以自强。皇上千万不要把江山寄托在儒家的以德治国上,以德治国可以作为一个目标去实现,但绝不能作为一种底线去依靠,因为——人性不可靠!人的本质都是贪婪、自私、利己、虚荣的动物,所以人类的文明才会提倡公平、礼节、奉献、忠义这些美好的价值观,并且表彰它们,扬善抑恶。人性是神性加兽性的阴阳体,原始人只有兽性,受过文明熏陶的人开始有了神性,然后努力培养自己的神性战胜自己的兽性,最终成为我们所说的——圣贤。当今天下,皇上需要防范的是两种人,第一种,是大部分的从简从快、唯利是图的原始人,他们只有自己的兽性也不会去在意什么国家荣耀,民族价值观,只是想方设法放纵贪婪、自私、利己、虚荣的欲望,如果全部满足,就沉沦享乐,其作为和追求对时代没有任何推进作用,对于国家来说,他们也并没有那么大的凝聚力和使命感,这是一种极度物质和精神空虚时代里潜移默化的危机。第二种,是魔人,是兽人经过神性熏陶之后失败的半成品,由于自制力差,神性战胜不了自己的兽性,就索性走火入魔,反其道而行,这种人比原始人更可怕。因为他是半成品,没有被文明完全熏陶出来,反而具备了文明的特质,带着沮丧的恨意,潜藏于潮流之中,一旦冒出头来,就会掀起江湖巨浪,撼动九州,造成极大的杀伤力。当年燕王,就是被削藩之事,逼成了一个表面文明,背地里野蛮的魔头……”

    “说燕王是魔头?国师你真是岂有此理!岂不闻永乐皇帝,是开创盛世,使大明万国来朝的千古一帝?”

    “呵呵……皇上,这些话是对别人说的,你身为内部知情人员,怎么能掩耳盗铃呢?君不见,永乐皇帝当年是如何杀方孝孺的?他死后又要有多少无辜的宫女为她殉葬?就连我家曾祖的铁铉族叔,忠君爱国,做了太祖的兵部尚书,都被他活活割下耳鼻,煮熟后塞入他口中,还问他滋味如何……若不是曾祖带领族人逃离西安,远涉塞外,迁徙敦煌月牙泉隐居,今天就没有在下站立在你面前……”

    “国师,你家先祖经历过靖难之役?”

    公孙向东擦去泪痕,笑道:“谁家先祖没有经历过,只不过我现在有机会发言而已。身为阿必宝哈的后代,先祖出任陕西地方官,他只不过想做个为民请命的好官,可惜没有想到,太祖驾崩后,朝廷领袖们就开始贪污腐败,你争我夺,皇室手足相残,让他这个小官无所适从,最后眼看怎么做都是错了,只有发扬自己的一点点自私的兽性,在塞外苟且偷生,为家族留下一点根苗,为发明了蒙古文字的塔塔统阿国师,留下一点希望。”

    “而你,就是那个希望?哈哈,真是天赐国师予朕!国师你放心,朕一定会好好待你,不会像永乐皇帝那样了,朕下令,当年靖难之役的恩怨从此一笔勾销,此一时彼一时嘛。”

    “唉。皇上你还是没有明白我的意思?”

    “国师还有何要求,莫非想要替先祖讨一块功德碑?”

    “靖难之役这样令官员无所适从的事不可再发生了!这样吧,如果皇上今晚没有什么事,请容我传唤一人……”

    “那好吧,朕今晚就不和太监抓蛐蛐了,朕要秘密接见国师所传的人,一定又是一个多才多艺的江湖高手!”

    结果,皇上夜里与公孙向东秘密接见的,是个官员,朝廷的右副都御使——邓璋。

    邓璋先拜见了皇上,还有挂着右都御史头衔的公孙向东,公孙向东言道,他派邓璋去巡抚河南,让邓璋给皇上汇报一下河南的情况,邓璋就提到了很可疑的沈邱城主——秣陵王朱同钹。

    当时他去的时候,见沈邱城里的孕妇零零散散都往外跑,得知了所谓“沈邱城风水克送子观音”的说法,但是他装着不知道,只是到王爷家里喝喝茶,结果临走时王爷贿赂他三百两纹银作盘缠,他大惊失色,一个小小的王爷居然有如此不菲的积蓄,可见他平时都做了什么。

    而邓璋不愧是公孙向东调教出来的手下,面对如此高额的盘缠,他不动声色,只是拈须笑笑:“不瞒王爷,我来时带的五百两一路上已经花完了,平时朝廷发的俸禄确实不够用啊,我那盘缠还是布政使大人额外提供的呢!”

    王爷一听,知道了邓璋的身价,他出个差都要花五百两,还是地方最高长官资助的,要买通这个人,看来不放点血是不行的。

    而邓璋这边,对朝廷的忠心不言而喻,他表明,原本只是想假装成腐败分子,坑一坑王爷,测试一下他到底有多钱,没想到这一坑可不得了,王爷果然大手笔,一次性给了白银五千两作为孝敬!还提出了一连串要求:比如皇上出宫经常去哪里玩啊,户部尚书的关系通融一下啊,他有个朋友想去朝廷当个都尉、实在不行当太监也可以啊,等等。

    当邓璋命人带上他从王爷那里敲诈来的五千两银子时,正德皇帝倒吸一口凉气:“朕从来都没有亲手花过这么多钱!朕平时问户部侍郎韩文借钱,他总是给朕哭穷,说没钱,看来……皇叔的日子过得比朕好呀!”

    “皇上,重点不在这里!他哪里来的这么多钱?”邓璋面色凝重道:“身为大明的王室,朝廷每年给拨的款子都记录在册,这些钱明显是他贪污,或鱼肉百姓,或勾结不法分子得来的!他用这些钱贿赂微臣,要买通户部尚书,是什么意思?”

    正德皇帝道:“户部尚书是国家的钱包,难道他要打国库的主意?但是,户部尚书王鏊刚正不阿,不是他所能动摇的。”

    “至少他有这个心!”邓璋又问:“那他打听皇上出宫去哪儿玩儿是什么意思?”

    “难道他想来陪朕一块儿玩?”

    邓璋冷笑道:“皇上,你确定他是要和你玩,而不是行刺?”

    正德皇帝背脊发凉,邓璋继续说:“他要走关系派人到朝廷当都尉,就连当太监他也愿意,就凭这一点就可以断定,他那么有钱,绝对不会养不起一个人,而是要探听朝廷的虚实,或者派武林高手趁机行刺,或者慢慢笼络朝廷人员,此志不小啊……”

    经过一夜的详谈,正德皇帝高度赞扬了邓巡抚忠君爱国的精神,并私下没收了秣陵王所贿五千两赃款,奖励邓巡抚二百五十两和锦旗一面,作为表彰。事后公孙向东大呼万万不可,这样一来下次就没有人检举揭发了,至少该奖二千五百两,正德皇帝很是不情愿,但经过公孙向东一再进谏,皇上终于补赏了邓璋二千二百五十两,邓璋表示,绝对服从皇上的统一领导,高举“弘治中兴”的伟大旗帜,坚决维护朝廷主权稳定的帝国传统,与地方腐败分子决战到底。

    正德皇帝给出的肯定答复是:“乖。”

    由于公孙向东再三上书,此事可大可小,错综复杂,关系国计民生,不可坐视不理,正德皇帝终于派遣“五人巡抚小分队”莅临秣陵。这领衔的五人分别是——强烈要求出宫透气的贵妃刘西凤,凤姐加河南承宣布政使司衔;河南提刑按察使司陌上阳;河南都指挥使司呼延真;都知监李时,负责一路照顾凤贵妃;太医院吏目李言闻,负责凤贵妃和诸位大人万一水土不服的医疗服务。

    去时公孙向东三令五申:“此事非同小可,田真可直接上任去备兵,以防临时生变。陌上阳可先去周王朱睦审那里一趟,毕竟他是河南的亲王,熟悉当地情况。凤贵妃……呃……虽然卑职没有什么资格要求您,但是作为您的兄长,为兄还是希望您走娘娘路线,从王妃和丫鬟们入手调查。”

    刘西凤捶了公孙向东一下,笑道:“哥,跟你妹子还谦虚啥,要不要回来给你带点河南特产?”

    公孙向东心平气和道:“哥只要你健健康康回来,你出了事皇上不会放过你哥哥我的,你最好认真对待这次任务,在路上不要给田真和陌上阳脸色看,他们都是我兄弟,一样是你的哥哥们。”

    “哼,那要看他们的表现。”

    “唉,哥真搞不懂,巡抚地方,皇上为啥要派你去?”

    “不懂了吧?皇帝是我的男人当然听我的,我能管得住他拈花惹草,独霸后宫,你管得住吗?”

    “不过你这一走,后宫岂不是无主?”

    “人家夏皇后都不操后宫的心,你还管得多。总之我回来,一顿雷厉风行的扫黄打非之后,后宫必然立刻肃清!咳咳……作为后宫的女王,朕现在要出宫透透气,你们慢慢在这四九城里转,朕要去漂泊江湖了,啦啦啦……”

    “你……”

    就这样,刘西凤、呼延真、陌上阳、李时、李言闻一行人出发,他们完全不知道,他们去的地方,要经历一场龙潭虎穴的较量,还有一个凄惨悲凉的故事等着他们。

    他们先到达的,是周王府,而作为河南的老大,大明亲王朱睦审,竟然不在府邸,而是外出去了。

    《大明律》明文规定,大明王爷不得出封地四十里,一藩之中,无论是作为老大的一字王藩王,还是作为各种老二的二字王郡王,总之,二王不得相见。周王出门,不会出河南,必然是和其他郡王见面,最有可能见面的郡王,众人面面相觑,已经呼之欲出了——秣陵王朱同钹。

    这天,风和日丽,蓝天碧水,朱同钹约了河南的其余十七位王爷在郊外霁云舫八角亭畅饮,他们分别是:周王朱睦审,永宁王朱安法,汝阳王朱同经,遂平王朱安洛,内乡王朱安潼,胙城王朱安浏,原武王朱安淇,鄢陵王朱同錗,河阴王朱安丘,颍川王朱同亶,义阳王朱同堞,临汝王朱同衔,鲁阳王朱同铌,临湍王朱安瀺,堵阳王父朱同法,子朱安冰。

    朱同钹认为,大明王法中“二王不得相见”的规定真是荒唐,就算是朝廷忌讳,又怎么能割断人间亲情?

    一番话一说完,诸位王爷都表示认同,大家自家兄弟,吃个饭约个会怎么不行,不要管那些烦琐的条例,你看,周王殿下不都亲自来捧场了嘛,既然大哥都出马了,咱们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朱睦审也表示很想念诸位哥哥弟弟,今日既然钹弟有心,那就趁这个机会,大家不醉不归!

    加上朱同钹,十七位王爷好兄弟,喝得酣畅淋漓,朱同钹表示,正德皇帝冲龄践祚,什么都不懂,昔日永乐尚且能联合诸王,发动“靖难之役”,我兄弟几个何不齐心合力,干一番大事业?

    大家开始不说话了。

    朱睦审道:“小钹,不许胡说哦。我主继弘治中兴之后,逢太平盛世,无负于诸王,大家都锦衣玉食,老百姓也安居乐业,日子过得不知道有多开心,怎么能和靖难之役相提并论呢?”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更何况我本王储,也姓朱,一笔写不出两个朱,他朱厚照可以当皇帝,我为什么不行?”

    遂平王朱安洛,武将出身,心直口快,道:“说出真心话了吧!那是你要当皇帝,别拉着自家兄弟给你垫背!”

    “你说什么?”朱同钹环眼直愣。

    原武王朱安淇道:“就是,要当皇帝也轮不到你,大哥身为周王,他都没有异志,照样忠君爱国,辅佐天子。你竟然在这诋毁朝廷,以下犯上,算哪根葱?说这话,分明是给哥哥们添堵,想让朝廷找咱们麻烦不是?”

    朱同钹大笑:“我看出来了,龙生九子,各不相同。你们这些所谓的王爷,并非皇室的子孙,一个个都是孬种!”

    鄢陵王朱同錗摔杯大叫:“皇室的子孙哪有你这样不讲道理的?你要是皇帝老哥我就是太上皇!”

    朱同钹开始和鄢陵王推推搡搡,堵阳王朱安法也起身了,批评道:“小钹,你这是干什么,咱们弟兄们不是来聚会的吗,怎么演变成鸿门宴了,怎么……要打架啊?”

    朱同钹挣脱开了众人,摇头道:“打架?哼。各位兄弟,我不是要和你们打架,而是觉得这个八角亭实在长得太难看,太碍眼了,兄弟们,麻烦你们站外面等等,小弟要和这个八角亭好好交流交流感情……”

    十七位王爷莫名其妙,纷纷出了亭子,只见朱同钹在亭子里掏出墨铜雕龙环,戴在左右手,遂气运丹田,疾走任督二脉,骤提真元,将通体戾气集中在掌心,此时天地变色,风起雷鸣,但见朱同钹冲着八角亭凌厉四掌劈出,只见那亭子“噼啪”四声,上半身与下半身堆积在了一起,在一片神功奇绝的龙啸声中,成为一堆废弃的土木……

    朱同钹从土木之中腾空而起,握紧双拳,对着诸王一阵狞笑,十三位王爷目瞪口呆。

    这些王爷当中,有四位是武将出身,封镇国将军,对朱同钹的行为不以为然,比如朱安洛调侃道:“这算什么?耀武扬威?在我看来,这是赤裸裸的破坏公物啊!这里是你们谁的封地,哎哎,赶紧叫赔,他还不一定赔得起,不赔钱人可不能放走了,布政使大人会找你们麻烦的……”

    颍川王朱同亶慌了:“钹子,这是哥哥我的地盘,你这是干什么?”

    朱同钹冷冷一笑:“不过是一座八角亭而已,就是十座!一百座!老弟我一样会赔给你的!这算什么……”

    朱同钹再一次暴露了他的财力,还是当着周王的面,周王思考着,一百座八角亭,他哪来那么多的钱啊,看来这秣陵王果然有事情……

    朱同钹虎躯一震,笑道:“不瞒各位,小弟今日已经练就了盖世神功,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兄弟们,咱明人不说暗话,何人愿意与我起事?事业未成,无粮同饿,事成之时,得肉均分!”

    原武王朱安淇笑道:“呵呵!就这点强盗理论,还什么得肉均分?当年燕王向宁王朱权借朵颜三卫的时候说的话可比你动听多了,最后人家打下天下来,不照样没宁王什么事儿了吗?你这套老祖宗早都玩过了,现在才唱,岂不是马后放炮,拾人牙慧……”

    鄢陵王朱同錗笑道:“就是,我看他也就破坏公物这点本事,充其量也是个有勇无谋之辈!”

    遂平王朱安洛松一松筋骨,道:“反正哥哥我今天也吃饱喝足了,就算你这是鸿门宴,来了都已经来了,恐怕你也没打算让哥几个回去?说白了,哥几个要是回去了,向朝廷参你一本,恐怕天兵一到,你再厉害的神功,也只能被大军所碾轧了罢……”

    朱同钹拳锋一紧:“老子好心好意请你们吃饭,你们却逼老子发火。不服气的,上来试试……”

    结果,遂平王朱安洛,原武王朱安淇,鄢陵王朱同錗,同时迎上,与秣陵王大打出手。眼见三人都在挨打,占了下风,堵阳王朱同法对自己的儿子朱安冰说:“冰儿,你上,不要让你三个叔叔吃亏了!”

    一番残酷的格斗过后,四位王爷全体倒地,朱同钹笑道:“亏你们一个个都是镇国将军,大明的国由你们来镇,离亡国不远了,哈哈哈哈哈——”

    朱同钹扬长而去,飞身上马。事后,周王集结大家:“这件事绝对不能泄露,回去之后就当什么事都没发生过——家丑不可外扬。”

    朱安洛道:“可是大哥,那小子要造反啊!”

    “我说过了——家丑不可外扬。他要造反是他的事,你们规矩就行了。朝廷本是多疑之地,你说了总会有人诬赖你通敌,装不知道比什么都安全。他要做什么就由他做,以后谁都不准再和他见面,哥哥是为了你们的性命着想,都听到了没有?”

    “是的!王兄放心!臣弟知道了!”众人异口同声。

    kfYV3CVOqu5RygoNDVhFXYgR7MVO7+MK1n+KdMT6Vtc9XpQgYuCWHP5REKg40ddUbIZxKO3XZlXwIziPYIz09g==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